浅谈高校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时间:2022-01-24 03:25:23

浅谈高校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在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在投资决策和实施阶段中把投资控制在限额内,使项目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项目建设过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入手,探索高校项目建设中的设计、招标、施工和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问题。

【关键词】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 高等学校 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在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在投资决策和实施阶段中把投资控制在限额内,这对节约投资成本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项目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市场经济变化多端,项目造价的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因此项目建设过程的造价管理成为一个在设计、招标、施工和结算阶段的全过程动态的管理工作,以下就各阶段进行探讨。

一、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造价高低,在设计阶段基本定性,所以必须严格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设计者在设计中控制项目投资,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原则上不超过已批准投资估算规定的投资限额,达到投资的合理化。这就要求设计者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达到最佳投资效果。

1、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概算。限额设计就是设计单位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然后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设计,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将工程概算控制在委托设计的投资内。

首先,造价工程师要加强设计阶段的方案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和审查,对总图布置、建筑方案、设造型、工艺流程进行反复比较,分析、确定实现造价的具体措施,合理制定行之有效造价控制目标,分块进行限额设计,使每一阶段的设计与概算、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方案制定、用选型上,做到统筹兼顾,积极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探索降低成本或节省工期的可行性。

其次,造价工程师应熟练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设计方案从功能和造价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不片面追求工程造价的低廉,经常与设计人员进行深入沟通,采取各种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提高设计质量,从而达到价值系数最大化,实现经济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2、建立设计项目责任制。设计单位一般对项目设计实行专业部室和项目组结合的距阵方式管理,参加设计的专业部室和项目组对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负有相应的责任,这就要求在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的基础上优先采用节约投资的设备和材料。在以后的施工阶段,对设计变更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程序,严把设计变更关。

二、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招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通过招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招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

1、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制。招标文件一般包括:工程情况综合说明、招标范围和要求、设计文件和图纸、主要合同条款、评标办法、工程量清单等内容;该文件拟定的各项条款,对项目招标和承包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对工程结算、造价的有效控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造价工程师必须按照招投标法的政策规定、项目的投资大小、复杂程度、施工周期等因素,考虑选择何种发包形式(施工总承包或部分分包)、何种价格形式(固定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对工程质量及工期的奖罚要求等;制定规范招投标程序及评标办法、制定造价变更的范围及合同价可调的幅度、制定工程结算及调整方法,从而使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有了可靠的依据。

2、严格投标报价的评审。一般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合理低价法为主。首先,要检查投标报价中是否有多项或漏项、计算错误。对工程量清单报价要检查报价是否与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单子目和数量完全一致,以防止因评标未发现施工子目或数量的缺少引起中标后,施工方通过索赔来增加工程费用。

其次,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变更的清单子目,要求投标方作出详细的工、料、机、费用报价分析表,对单价过高或过低的清单子目、主要材料、设备,也应要求投标方作出详细的工、料、机、费用报价分析表,通过对比分析,仔细判断其合理性。

再后,严格审查投标方使用的不平衡报价法。投标方往往对预计工程量会增加的子目报价高,对预计工程量会减少的子目报价低,获取超额利润;施工前期子目报高价,后期子目低报价,最快最大限额获得前期工程进度款,以及所带来的相应利息。

以上情况要求造价工程师采用动态计价方法来分析和对应,同时借助电子辅助评标技术对投标报价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评价,确保中标价是合理低价,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现象发生。

3、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供工程量清单时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统计计算,从而得出清单。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并做到不重不漏。这要求编制清单人员在编制前熟悉计价规则、认真阅读图纸,分析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工作内容、不同的技术要求、熟悉所有的工作程序,并认真勘测现场情况,对影响造价的工程项目予以划分。

为了建设单位的利益,应明确中标价中综合单价为不变价,根据施工单位完成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量清单的数量和合同中有关约定对造价进行调整。评标中应对投标单位的总报价与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主要材料和设备单价进行综合评审。总报价最低不能说明单项报价最低,投标人常常在保持总报价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不平衡报价,对变化可能性大的项目报价高、变化可能小的项目降低报价,这就有可能使建设单位在工程结算中加大支出。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就是要控制合同价。工程合同价的变更主要为工程变更和签证。每一个项目都或多或少有变更和签证发生,因此控制合同价必须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

1、严把工程变更关。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造成工程施工时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一致,市场供应的材料、设备与设计规格不一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变更关。

首先,造价工程师应对多个变更方案从质量、工期、造价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供建设单位及施工方选择,尽可能减少变更费用。严防通过变更设计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使工程结算造价大幅提高。

在施工过程中对变更应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费用增减的变更,必须经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并应在事前变更经建设单位同意认可,同时尽量减少已完工项目变更,避免拆除给工程带来更大损失。

2、严把现场签证关。对于工程签证,应建立技术经济签证制度,对工程量大或单价高的签证事项,在签证实施前要求施工方已书面报告形式通知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通过计算相关费用的增减,上报主管项目经理审核、备案;在施工方完成签证的工程内容后,造价工程师应再对实际发生的内容、施工范围、实物工程量、签证价格进行审核确认,及时把握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造价。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监督施工单位按图纸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换、现场签证、额外用工等预算外费用的发生。对于必须的签证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这样才能随时掌握项目费用的数额,避免事情积压带来的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和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各种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以减少结算中扯皮给工程结算带来麻烦。

四、结算的造价管理

工程结算是项目建设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事后控制过程,关系到建设方、施工方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在工程竣工结算中,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外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的工程量及未按签证施工的项目费用一律给予扣减;对于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及属于施工企业风险费用的部分、未执行合同条款的违约金等一律核减。

2、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按规定要求计算。审核中应注意施工企业报送的结算书中项目单价及分项的正确性,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析。

3、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使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是一次包死的,结算时对所发生的工程变更和签证单价要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于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和清单的漏项及计算误差应按计价规则规定和合同约定予以调整。

4、造价工程师业务及职业道德要过硬。在这一过程要通过分析发现并找出实际投资额与投资控制目标产生偏差的原因,同时加强经济文件和工程档案的整理归档,积累有关经验数据,建立价格数据库,实现价格信息共享,为工程造价控制和建安成本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和数据资源。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只有加强造价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并充分发挥造价管理对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建设项目实现既定的投资控制目标,又达到工程投资的最佳合理程度。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Z].工程造价管理,2006(1)。

[2] 孙红宇: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Z].陕西工程造价管理,2005(1)。

[3] 李玉先:浅谈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改进[Z].陕西工程造价管理,2005(2)。

上一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下一篇: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国有外贸企业再创业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