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BL为基础的联合施教在提高呼吸系疾病临床教学效果中的体会

时间:2022-01-23 08:52:22

以PBL为基础的联合施教在提高呼吸系疾病临床教学效果中的体会

摘要:提高呼吸系疾病的诊疗水平必须从医学生抓起,因此,加强教学效果和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各大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这也需要从教与学等各个方面入手,在切实提高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PBL;呼吸系疾病;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71-03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有着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开展,其有效性得到普遍认可,受到临床医学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一致推崇。近年来,我国有条件的大型院校也逐渐开始应用,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当然,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学不能完全依靠一种或两种特定的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施教、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取到预期的效果。

一、提高教师责任感、因材施教收良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这种境界,还要具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爱心是为人师表的基础,而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节上。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具有无可厚非的主动性,没有责任感的教师是不可能把学生教好的。比如,负责任的教师会在幻灯制作以及课件的安排上精工细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反之,课堂便沦为一次次填鸭式的说教而无法起到教书育人之良效。但并非说有责任心就一定能教出优秀学生。我们常常可以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课堂鞠躬尽瘁,但教学效果却令人失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将课本中的知识点总结提炼,做成幻灯,然后在课堂上将之完整表达呈献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顺利完成了。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听或能否听得懂则和课堂本身无关,毕竟教师尽力了。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和讲述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七年制、五年制和成教班的讲课内容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护理专业的临床教学还应和其护理专业教师加强沟通和切磋,拟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但针对教学的整体,我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那就是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使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和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答案一定是要改变教学模式,这也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实际上,自从有了教与学,教学改革便伴随而至,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尝试也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近年来,国际教育界逐渐推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称之为PBL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学者Barrows创立的一种全新思维的教学方法。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行试点,到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方法因为其较好的课堂效果而得到得到众多师生的推崇,现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在我国目前尚处于摸索探讨的阶段,但在有些条件比较好的大型院校也逐渐普及。该教学方法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应的病例,学生们利用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检查手段对该病例的每个问点进行讨论和思考,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在其中起引导作用,这种做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还可以加强多门相关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强化对课堂内容的记忆。当然,好的内容需要好的方法,更需要好的载体。我们也可以利用课件增加课堂的学习效果。毋庸置疑,精彩的幻灯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合理的排版与内容也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映象。因此,幻灯的制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学习一些幻灯制作的技巧和特效的应用也是备课教师的必修内容,是增强课堂效果和培养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以PBL为基础的联合施教在呼吸系疾病教学中具体应用

和其他系统疾病相比而言,呼吸系疾病大部分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即使在尚无临床经验的学生群体中,许多呼吸系疾病名称也是耳熟能详,比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癌等等。教师在施教前可以先抛出问题,如“在座的同学中是否有本人或身边熟人患有此类疾病”等。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类疾病的初步认识和理解,描述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患者的预后和转归。这样的课前铺垫对学生可以起到启发思维和激发兴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围绕这一疾病的特点和核心内容不断提出典型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引线,纲举目张。例如,在讲授肺癌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从其症状出发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肺癌患者,有人表现为咳嗽、咳痰或咯血,而有人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还有人表现为头痛、骨痛,甚至有人表现为杵状指?”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激发学生开始思考,利用他们学到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来获得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原来肺癌的症状是根据其原发病灶、周围脏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些肺癌可以仅仅表现为手指或脚趾端的膨大,其实这就是肺癌的肺外表现,这些表现的不同就给我们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肺癌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其生存预后就会明显改善,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诊断,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诊断和鉴别诊断,包括了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肺穿刺取以及病理诊断等等方面的内容。再根据这些线索讲述肺癌典型或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和各种诊断方法。以此类推、举一反三,逐渐涉及这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这样的教学丝丝入扣,从遇到问题到寻求方法到解决问题,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呼吸系疾病的学习热情和效果。当然,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一定需要及时的引导和解疑答惑,鼓励学生采用开放性的思维和集体智慧,踊跃讨论,这样才会有最大的收获。

四、PBL在海外留学生呼吸系疾病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对于海外留学生,特别是本科就读的学生,其汉语口语和听力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东亚国家的留学生,不仅汉语的听说能力不足,其英语口语同样夹杂浓烈的方言。对于这些学生,进行标准的PBL教学难度可想而知,但教学者不能因为沟通上的困难就放弃对他们的尝试和努力,在笔者看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学生,对基于病例的教学效果均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理论教学。找出一些典型而简洁的病例,并辅以一定的场景,可以让每位学生扮演临床医师,而教师自己扮演患者,让学生根据设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一对一的问诊,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可以用英语,对于汉语口语较佳的学生鼓励使用汉语,这样的场景和形式对教学效果而言要加分很多。当然,如果学生愿意,也鼓励学生之间不定时进行类似的组内活动,但需要教师将典型病例准备好。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语速要适中,不能过快,过快的语速不但导致教师的发音不准,而且也不利用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于中英文均较好的同学,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再向其他同学进行转述,这些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课件幻灯也可以部分帮助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存在迟到早退甚至不到课堂上课的留学生。虽然组织纪律性较差,但他们同样具备对学习知识有着超乎常人的迫切性,教师的幻灯课件常常成为你争我抢的香饽饽。这种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设计出可以自学的幻灯,以利于学生课后加强复习或者自学,当然,这种做法并非纵容其缺席课堂的习惯,学校和老师仍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当然,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还需要加强师生间的课后流和沟通,只有建立和谐的教与学关系才会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Colby KK,Almy TP,Zubkoff M.Problem-based learning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by fourth-year medical students.J Med Educ,1986,61(5):413-415.

[2]Gurpinar E,Kulac E,Tetik C,et al.Do learning approaches of medical students affect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Adv Physiol Educ,2013,37(1):85-88.

[3]陈成,钱红英.医护联合带教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55-156

[4]胡水清,张玫,樊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J]重庆医学,2007,36(14):1444

[5]王剑军.简析影响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因素[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702-704.

[6]崔艳华.关于提高我校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点滴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10(3):68-69.

基金项目:苏州市卫生局科教兴卫项目(SWKQ1001)

作者简介:穆传勇,男,医学博士,讲师,副主任医师。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教学 下一篇:教师博客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