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理念下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

时间:2022-01-22 12:30:07

成才理念下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

摘 要: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重视和培养中职生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要求。文章就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进行阐述,使其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素质;人才培养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重视和培养中职生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根据笔者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要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学会独立,客观、积极地评价自己

对于同一个学生,有的人看重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和荣誉,有的人看重的是大胆活泼,有的则看重他的乖巧、听话。可见,在这各种评议中,让学生客观地、准确地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处在成长期的中职生,由于是非辨别、判断能力较差,我们应当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积极地评价自我,使学生能够接纳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比如,针对某同学不做作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教师,碰到学生不做作业,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正。当学生有所改进时,教师抓住时机给予鼓励,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从而有信心不断完善自我。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协作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全权包办“过度保护”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既压抑了孩子活动的愿望,又使孩子养成依赖、退缩、怯懦等不良心理,缺少独立自主性。为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协作精神尤为重要。要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观察、调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逐步培养其良好的个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学生才能观察世界;解放学生的嘴巴,学生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解放学生的头脑,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大胆创新;解放学生的双手,学生才能从事科学的实验,从事发明创造;解放学生的时间,学生才能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取得丰富的知识;解放学生的空间,学生才能学一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思考一下自己乐于思考的问题,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六大解放”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心理素质教育有着较深的触动。

三、培养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能力

人的一生,无论怎样都会遭遇人生的挫折。中职生也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的心理显得敏感脆弱,一旦遇到矛盾和挫折,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偏差。为此,要找出孩子们脆弱的情感,教给孩子们应如何面对困难,勇敢地战胜挫折,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

首先,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知道经历苦境、险境、逆境的人,意志力才会更加顽强、生命也更加旺盛。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一些经历磨难而成功的名人的事迹教育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冷静看待挫折,乐观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丰富人生经历和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如:5岁就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却以惊人的毅力生活,以顽强的精神在家里自学完高中课程,掌握了英、日语。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除此以外,她还自学了针灸医疗等技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她被誉为“当代保尔”。

其次,多组织学生开展战胜困难和挫折方面的活动。如:开展抗挫折能力体验活动,锻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意志。平时多注意观察那些怕困难的孩子,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相应地给予关心和指导。让他们学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战胜困难,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勇于顽强地克服才能获得成功,进而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四、家校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

广为流传的“孟母三迁”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随之任之。结果有的早恋,有的其心中所想难以猜测,有的常用污秽蛮横的话语攻击别人……有些家长要么不管,要么不分青红皂白,臭骂毒打一番。孩子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代,犹如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很需要滋润和关爱,适当剪枝才能成为一棵有用之材,否则小树将可能夭折。另外,父母单亡、双亡、离异等原因造成不健全的单亲家庭,最容易造成未成年孩子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畸形发展。了解情况后,通过老师家访和家长校访,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商讨教育孩子的办法,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教师优良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教师本身应该做到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工作中自信积极,微笑乐观;面对挫折应不卑不亢,宽仁博爱;受挫折后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很快恢复自己的情绪。教师只有保持良好、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进入教育者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曾任教的班上有一个所谓差生。我发现这个在别人眼中一无是处的学生,总是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力争上游。我想,对这样的学生数落他、责骂他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只会增加他的逆反心理,对抗情绪,并递升到对学习的反感,为其以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于是,我找到他,没有训斥他,而是夸奖他在活动中表现突出,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并鼓励他在学习和纪律上也要奋力拼搏。平时常给其关注和特别辅导,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他感到老师没有把他“看扁”,使他看到希望,体验成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关爱,人们发现“他变了,开始读书了”。

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教师只要开拓思维,多动脑筋,采取切合学生年龄特征、认识实际、心理水平的教育方法,就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个性健康、全面发展,早日成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彭志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福建工程移民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下一篇:专业人才培养视野下中职畜牧专业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