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成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时间:2022-08-08 01:55:28

立足成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摘 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把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更是责无旁待。结合课程和专业,将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浪潮扑面而来,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式、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除物质和能量之外的第三类人类生存资源,信息化更成为新时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良好的信息素养亦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个体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社会人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不仅包括了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的信息技能,而且更体现在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这些信息技能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具体而言,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三个方面。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信息技能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检索获取信息、加工提炼信息、整合创建信息、交流传播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

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理应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将信息素养列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信息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近年来,本人在承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任务中,努力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进行了一些有益实践和探索,以建构学生信息素养良性的和立体的发展。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赖于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认知活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意识。

就学生现状而言,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也会进行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但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缺乏获取信息的手段,处理信息的方法单一盲目。针对这一现状,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教育与培养。

一是如何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关注信息,认识信息的价值,为信息处理奠定基础。因特网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生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必须加以利用的信息宝藏。在因特网简单应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搜索介绍护理专业的相关内容并加以保存,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介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分析保存网页文本、保存整个网页、保存部分文字和保存图片等操作的区别,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是如何表达信息。表达信息首要的就是输入文本,其以速度和正确率为评判标准。教学中设置了与专业相关的范文输入情境,既包括了汉字,也包括了一些西文和键盘中无法直接输入的符号。学生基本都是用拼音方法录入,而且较多的都是输入汉字的完整读音,极大地影响了输入速度,可谓“只听键盘响,不见字出来”,所介绍的简拼方法输入则可改善这种情况,而引入的软键盘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特殊符号的输入,以提高学生表达信息的能力。

三是如何处理信息。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其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但学生普遍缺乏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以文件和文件夹等资源管理为例,过于单一的方法,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僵化”。教学中,设计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相互交流演示资源管理操作,最后再总结归纳“菜单法”“快捷键法”“鼠标拖放法”等多样的操作方法,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改变学生“从一而终”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赖于注重和加强操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科的特点,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开发学生的潜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渗透应用意识,体验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一是强化实践意识。从课程教学开始,就提出了“注重实践,兼顾理论”的八字方针,突出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特点,改变学生将计算机课程等同于其他课程的认识,转变学生习惯于期末“冲刺式”的学习方法,强调要关注平时,注意积累,聚沙成塔,举一反三,提高操作技能。

二是推行讲练结合。根据学生现有信息能力,采取“学生演示——教师提炼——实践提高”或“教师演讲——学生实践——拓展强化”等方法,将动手体验、操作实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辅以适当的课外训练,使学生掌握知识从感性到理性,操作能力从模仿到自如,信息技能得以巩固提高。

三是注重应用拓展。信息素养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具体应用之中,学生在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中,较难准确把握应用性问题。因此,学习活动中结合专业需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拓展和提高知识的层次尤为重要。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时,对英护专业提出解决英文文档中单词中间分行的方法;学习Excel电子表格时,提出如何分析处理社区居民健康调查资料;学习PPT演示文稿时,提出如何保证卫生知识宣传幻灯片的播放控制与自动播放等等,让学生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理解应用性的需求。

四是延伸课堂实践。课堂学习之余,让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结合专业和其他学科,制作一些主题作品,起到了延伸课堂学习、强化实践活动的作用。如制作新年贺卡、专业知识电子刊物、职业生涯规划演示文稿等,并将这些作品纳入学习评价范畴,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学生加工提炼信息、整合创建信息和交流传播信息等信息技能的提高。

三、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信息道德

全球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司空见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赖于加强和陶冶道德情操。网络以其方便、快捷、信息资源多、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正迅速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首要途径,带给学生更多的则是新鲜、好奇、刺激,成为许多学生的最爱。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信息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明辨虚拟世界的是非曲直,树立良好的上网习惯,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自觉接受道义自律和网络规则的约束,努力倡导网络社会自尊自爱自律自觉的新风尚,培养和提高信息道德。

一是合理利用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流传播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如同现实社会,对获取信息的利用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在讲述网络搜索引擎时,以论文写作为例,教育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利用网络下载各种资料时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不能剽窃和仿冒他人的成果,在引用他人的劳动成果时应该指明出处,强调了信息利用的道德规范;在讲述计算机软件内容时,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产权问题,认识到计算机软件是智力劳动的产品,与书籍著作一样享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私自盗用他人软件是违法行为,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强调了信息利用的法律规范。

二是规范传播信息。网络既可以传播有益的信息,也可以传播有害的信息,甚至是计算机病毒。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有些人恣意妄为,将网络当成了发泄不满或散布谣言的场所,违背了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在讲述网络应用时,我就列举了一些虚假信息,公开他人隐私,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的典型事例,并联系我校个别学生在百度贴吧上散布不实言论,攻击同学,毁贬教师,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实际,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一样,同样必须倡导道德自律,信守社会公德。

三是正确占有信息。网络世界是精彩的信息世界,难免让人“留恋忘返”,但对信息世界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根据身心状态和学习、工作的需要,占有适量的信息。在网络应用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上网的特点,通过故事引导、案例分析等形式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全面认识和理智对待网络,既肯定网络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也要求正视网络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网络成瘾症”“信息污染综合症”的消极影响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控意识和能力,做信息世界的驾驭者,而不是信息世界的奴隶。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学科的共同努力,更是计算机课程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我愿通过自己的微薄努力,既从大处着眼,更从小处着手,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丽娟.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现代农村科

技,2011(11).

[2]常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之我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S1).

上一篇:上好初中美术课培养学生美术才能 下一篇:加强阅读教学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