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的设计与创新

时间:2022-01-20 08:20:34

美术课堂的设计与创新

摘 要: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通过视觉感官,最直接地传到人的大脑,作用于心灵。其教学过程,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样活泼,富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让所有的孩子都爱上美术。

关键词:创新;新颖性;趣味性;兴趣

美术以直观、形象、生动、易学的特点,以点、线、面、黑白、色彩等诸多造型因素,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构成了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感官,最直接地传到人的大脑,作用于心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真、善、美事物的向往和对假、丑、恶现象的憎恨的目的。其教学过程,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样活泼。美术课的这种特点,迫使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必须灵活多样。如果我们老是照本宣科,“一本正经”地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中学美术教学中有创新,趣味性和新颖性也就有了,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很不一样。

一、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一)创新开设欣赏课

1.现场课

在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我曾带学生到家乡的康百万庄园参观,学生在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同时,掌握了建筑的三大要素,受到了美的熏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雕刻、绘画等艺术在其中的运用。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康百万庄园所蕴藏的灿烂文化,我还引导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生和主人公的对话。如此的美术课让学生了解了足够多的知识,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突显出来了。可见,创新地开设现场欣赏课可使学生对知识和美的理解更直接、更容易。

2.室内课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好奇心与与生俱来的探索欲,他们特别喜欢探究新鲜事物,具有很大的创造力。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欣赏课上,还可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用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我认为……”“我觉得……”“我同意某某的观点看法”等。

(二)创新开设手工课

例如《美丽的花边》一课,为了抓住学生喜欢“魔术”表演的心理,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表演魔术,你们高兴不高兴?”同学们一听要学“魔术”,兴趣被提起来了。我拿出一张蜡光纸,说:“老师要把这张纸变成这一串大小相同的动物。”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边讲边示范,在几分钟内完成了一条小动物花边。当我把手中的花边打开的时候,全班同学发出惊叹的声音,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我抓住学生此时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讲解和说明,然后布置学生做作业。作业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高的,作业效果很好。

再如一次手工制作纸筒人的课中,我看到有一位学生设计的纸筒人与众不同。他设计的特点是将纸筒人的头部分开,可以灵活转动。而我的要求是将头部固定不动。我当即让这位同学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并对他怎样想办法使纸筒人的头部掉不下来,可以不停转动的想法和做法进行了表扬。并马上对这节课的要求进行了修改,让同学们像这位同学一样自由发挥,结果是作业丰富多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二、创新内容,激发想象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树叶贴画造型教学。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彩纸造型教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商店和城市一样,糖果、香烟的种类繁多,装潢精美标致,图案新颖美观,色彩鲜艳夺目,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他们模仿集邮的方法,把它们夹在旧书本里。美术课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把不同图案分类贴上,也可按教学所需拼、摆、剪、贴成各种字和画。

3.麦秆造型教学。夏天,金黄的小麦丰收了。农村学生总喜欢玩,他们把麦秆当吹管,吹出各种悠扬动听的乐曲,模仿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叫声。其实,美术课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教师可预先安排学生每人带一小把麦秆,在美术课上先让他们修剪整齐,然后像树叶贴画那样指导学生拼、摆、贴,连成各种图案。

4.布贴造型教学。布贴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极广的民间刺绣的贴补工艺。而作为画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它又给人一种崭新的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布匹的花样日益繁多。为此,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扮亮教室、居所。

此外,黄豆、蔬果、粮食、石子、玉米秸、树皮、树根、吹塑纸、瓷砖、易拉罐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一个有用的东西。“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资源在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真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创设语言环境,使英语真正成为语言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实验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