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时间:2022-01-17 11:25:03

浅谈现阶段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国有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进行改善,以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发挥资产使用效益。

关键词: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

固定资产指的就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之上的有形资产。在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资产使用效益的发挥,。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对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且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一、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特点

第一,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反映出的是其关于价值转移的折旧核算方式。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对折旧有影响的因素有:(1)计提折旧的基数。所谓的计提折旧基数,所指的是固定资产中的原始成本,也即是固定资产的原值。(2)折旧的年限。折旧的年限对折旧率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影响折旧额的因素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3)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主要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方法,折旧的方法对于折旧额有重要的影响;(4)对于净残值的预计。所谓净残值的预计,指的就是使用的寿命已满并且在使用的寿命最后所有的预计状态,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的时候所获得并且在将处置费扣除之后所得到的金额;(5)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的准备。

第二,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一般比较大,增减变化的方式比较多,比如说,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来说就有购置、投资者的投入、更新改造、除货币之外的交易、自行建造等方式。所涉及到的科目也比较多,核算起来也比较复杂。

第三,对于固定资产来说,一旦折旧方法确定后,一般不会随意改变的。

二、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一)缺乏健全的购置制度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时,并没有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都是盲目的购置。每一个部门在购置的时候,所考虑的是固定资产是不是性能比较好,款式比较新,在新的资产购买到之后,就将原来的资产报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这些固定资产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很难做到资源共享,因此在购置的时候还有重复购置的现象出现,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账面与实物不符合

在实际的管理中,有的企业在购置了新的固定资产之后,并没有将其及时的入账;对于被损坏的固定资产长期处在挂账的状态,并没有及时的办理报废手续;在固定资产向其他单位外借的时候,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也没有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之间不相符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折旧计算不够准确;还有一些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导致资产流失

(三)没有完善的报废制度

一般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往往会被忽略。在有些企业的内部,对于某一项固定资产在本单位是不是还有使用价值,其使用的价值是不是比维修的费用要高,对于这些方面,都没有进行认真的核实,基本上只要是损毁的资产就将其报废。另外,有一些企业的内部会进行技术项目的改造,这样一来,将会一次性的报废大量的固定资产,而这些报废资产的残值金额往往比较大,只能按照普通的报废资产标准对其进行处理,没有办法使其被充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四)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是很到位

一般的情况下,在国有企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都比较关注,但是对于其在日常使用中的管理并不是特别到位,对于其使用中的维护和保养也不是特别的重视。在有的企业内,为了要减少开支,节省费用,当资产出现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一些固定资产的寿命大大缩短。另外,有些企业内,对于一些闲置或者是已经报废的资产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所造成的结果就是闲置的资产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人进行维护,比较严重的甚至是没有地方来存放,这样一来,使得一些还有使用的价值以及处置价值的资产被提前报废;对于已经报废的资产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在资产报废之后,没有人来进行管理,往往会导致其丢失,这些都会造成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严重的流失。

三、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意识

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意识上往往会比较淡薄。在实际的管理中,企业内的管理部门,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学习企业内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对固定资产进行保护,并且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注意节约的意识。加强管理的关键是提高管理的意识。要把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作是对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的内部要实现管理责任制,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财务、购置和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分级管理,要做好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将购置制度进一步完善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要根据企业的内部关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制度来严格的执行。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要建立专门的预算,在进行购置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即“集中采购,各负其责”,所采购的物资必须要实用,不能盲目的采购而造成积压浪费,在采购的时候,要注意精打细算,把好质量关,在购置的过程中,注意货比三家,要做到保证价格合理、质量合格;避免存在弊端以及资金浪费,要注意节约每一分资金。

(三)报废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报废,先要由基层使用部门进行申报,确定的确没有使用价值,并且其他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办法协调使用,要由专业管理部门来进行技术鉴定,然后还要经过一套比较完整的申请和审批手续,最后还要报请有一定级别的管理部门,要经过其同意,然后才可以将该资产的使用价值结束。当有的固定资产已经损坏要进行报废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私自处理。对于已经报废的固有资产,进行处理时,也要有比较完整的一套制度,要经过有关的人员对其残余价值进行评估之后再进行处理。

(四)对职责要明确,奖惩制度要完善

在国有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一定要健全,对于责任范围要十分明确,将管理的责任进行细化,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发生的固定资产被损毁或者是丢失的情况,一定要将实际的情况调查清楚,对有关的负责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另外,对于那些保护固定资产的人,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在实际的管理中,完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有利于对固定资产的保护,可以提高企业的员工对其进行保护的意识。

(五)将信息化的管理完善

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对于财务的管理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用电子版固有资产的资料卡片将原有的纸质卡片替换掉,这样一来,每一项固定资产都可以有一个电子版的身份证。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共享,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有关其采购以及报废等有关的增减变化信息能够从电脑上直接的反映出来。每一个级别的管理人员要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准确的核对,要保证账面和账面相符,账面和实物相符,要保证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其不会流失。

四、结语

国有企业的固有资产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固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2]薛丽.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3]王欣.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2009(04)

[4]刘莉娜.浅谈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1)

[5]张玉星.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6]齐晓华.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1)

上一篇: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分析 下一篇:现代数字化医院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