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妈妈,宝宝早教不“烧钱”

时间:2022-01-17 04:02:24

智慧妈妈,宝宝早教不“烧钱”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为了不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便想方设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很多早教机构的盛行,正是迎合了父母的这种心理。于是,在望子成龙的心理驱使下,很多父母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不管早教学费多么昂贵,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都要把孩子送去早教。

然而,面对备受家长追捧的早教潮,有些理智的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顾菲就是这样一个理智的妈妈。她没有特别将女儿送去早教机构,而是将女儿放在家里自己教育。如今她的女儿雨涵5岁了,在她的教育下,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都比一般孩子高。顾菲说:“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最好的,这固然没错。但最好的并不一定要‘烧钱’,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借亲子游戏巧教育,其实是可以省去早教费用的。”

雨涵1岁半后,顾菲便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女儿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收拾归纳玩具。但女儿手脚笨拙地做了几次后,因为做不好,心里便有了挫败感。看着女儿有畏难情绪,顾菲时常跟她玩一些违反常规的游戏。比如在夏天翻出冬天的衣服;先给她穿长裤,再穿小短裤;先穿鞋子,再穿袜子,或者拿帽子当袜子穿,拿袜子当帽子戴等。看到顾菲手忙脚乱地给自己胡乱穿衣服,雨涵很快发现了顾菲的“错误”,笑着纠正妈妈。于是,顾菲就坡下驴,装作虚心的样子,向她“请教”穿衣的程序。而好为人师的女儿见妈妈虚心向自己请教,便爽快地一边为妈妈讲解,一边示范。虽然雨涵那笨手笨脚的样子,将自己折腾了一头一脸的汗还没找到穿衣的要领,但顾菲却满心的欢喜。享受着这种特殊幽默带来的快乐,顾菲正好乐得让女儿有机会来更正错误,在更正错误的过程中,雨涵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没有比看到一个傻爸爸傻妈妈更让孩子觉得好玩的事情了。尝到了甜头的顾菲,为了训练女儿的自理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此后,不管是做家务,还是跟女儿玩游戏,她都会利用女儿已经掌握的一些概念来“颠倒黑白”,给她一个指出妈妈错误的机会。每到这个时候,雨涵都会很积极地过来帮忙,于是,她的协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被激发出来。当然,如果她能发现妈妈的错误所在,她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被培养起来了。

在雨涵3岁的时候,为了训练她的动手能力,顾菲就将她带进了厨房,有意识地让她观赏整个烹饪过程,提高孩子对烹饪的认知。顾菲在做菜的时候,会指着新鲜的蔬菜,给雨涵介绍一些识别蔬菜的常识和一些炊具的用途。之后,在雨涵4岁的时候,她专门给孩子做了一个料理台,开始引导她实际操作。雨涵在顾菲的指导下,与妈妈一起在厨房忙碌,一会洗,一会切,一会擦,整个过程,让雨涵觉得既新鲜又有趣,还有成就感。

之后,顾菲又利用小孩子喜欢玩水的天性,教雨涵学习洗碗。洗碗的时候,贪玩的雨涵故意拖拖拉拉,嬉戏玩闹,在一旁观察的顾菲不但没有责备她,反而一起参与到游戏当中,这种洗碗的过程,让雨涵感到很快乐。

在整个“宝贝厨房”亲子游戏中,雨涵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观察的欲望被妈妈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学会了观察,养成了“时时留心,处处有学问”的习惯。就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雨涵的厨艺在不断进步。5岁的时候,她居然可以像模像样地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了。

除了利用“宝贝厨房”培养女儿的动手能力之外,顾菲还在家里有意识地引导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做家务,雨涵得到了锻炼,逐渐提高了动手能力。

“家务事,绝非婆婆妈妈的事,也绝非琐碎而难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孩子做家务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也是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能做家务事,会做家务事,做好家务事,是一门需要从小学起的生活艺术。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来,会在亲子教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顾菲说。

为了锻炼女儿的交际能力,在雨涵4岁以后,顾菲便时常带她外出旅游。在旅途中,凡是涉及购票、问路,住旅馆、就餐的细节,她都让雨涵全程参与。比如让雨涵找大人问路、让她去售票窗口购票。在旅游景点购物等,甚至有的时候,顾菲还会假扮盲人,让雨涵牵着她购物、逛街、找旅馆。这种游戏让雨涵感觉很有趣,整个过程,雨涵真的将妈妈当成了盲人,像小大人一样将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之所以要给女儿出这么多“难题”,是因为顾菲认为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在旅游的过程中让孩子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旅游结束,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而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兴趣,开放了胸襟。

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是孩子与人交流的必备条件。为了锻炼雨涵的语言交际能力,家里来了客人,顾菲会先让雨涵去迎接客人、问候客人,帮客人倒茶、递水果,在客人走的时候送别客人。就在这样轻松的交流中,不知不觉,雨涵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里缺了什么东西,顾菲总会让雨涵去楼下小超市购买;有收废品的,顾菲也会让雨涵叫收废品的上来,让她将家里的废品卖掉,而每每有这样的事情,雨涵总是乐颠颠地帮妈妈搞定,因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她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顾菲说:“商品交易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例。在交易中,她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利于丰富交际对象和加深对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让孩子参与商品交易,能帮助孩子认识社会。”

父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个老师,家长不要简单寄望于某些早教机构、老师或帮助带养孩子的人,而应以父母为中心,以家庭为场所施行早教,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亲子游戏。对孩子的发展而言,各种高价早教课程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腰包鼓的话,去上也无妨;囊中羞涩的话,就没必要赶这个时髦,在家里开发一些“山寨版”的课程,一样可以促进孩子智商与情商的同步发展。

顾菲的早教经验值得家长们借鉴。

上一篇:赏心悦读 第8期 下一篇:我家孩子是个“小官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