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

时间:2022-01-17 06:43:14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在未来社会中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教学,特别是随着教改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明确要求把能力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因此,近年来,我就英语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听是人类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听力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是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能。因此我们必须对听予以足够重视。坚持及时、长期的训练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把好语音关。要培养听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好语音。由于听不准音,往往会造成语义上的误解。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水平。坚持收听VOA、BBC或者看CCTV-9的英语节目,练好纯正优美的英语。如何培养入门阶段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呢?我认为可以运用下面的方法来训练。首先。培养英语辨音能力最普通和有效的方法,是用那些只有一个音不同的成对音组进行语音训练,把这些词按读音分成两组对比读、反复读和听写,通过这样经常反复地练习,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要重视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辨别词在句中的重读、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以及句子语调等。要引导学生听外国人的录音带,多模仿,多复读,长期坚持就会大大提高辨音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给英语教学内容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磁带、录象、语音室、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模仿到纯正的语音,提高学生的听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多听课本录音带外,还应指导学生多观看英美国家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电影,多听原汁原味的趣味故事,并逐步收听英语广播,英语电视新闻等。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加强听力训练指导。有了正确的训练方法,才会事半功倍。所以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首先要教育学生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能急躁。其次要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练习题进行预测,因为预测能帮助提高识别速度。在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侧重整体理解,可适当做听力笔记,抓住关键词。练习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防止类似错误的再发生。

二、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而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种交际工具的前提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此我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每次英语课坚持让学生做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不同阶段口语训练的形式可以不同,初一年级主要采取值日报告为主,他们在值日报告中用所学过的英语来谈自己、谈家庭、谈兄弟姐妹、谈朋友、谈学校等。内容虽简单,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了。到了初二,随着学生词汇量知识量的增加,口语训练逐渐由个人表演转入记者采访活动等,主要是让学生先把谈论的内容用演讲形式表达出来之后,再让他们进行答记者问的采访活动。到了初三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训练内容和形式,或朗读,或表演。或对话,或讲故事,自由发挥。

2、设计话题,通过表演训练口语。表演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比一般地说要求更高。所以我经常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表演。当然设计的话题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又要有一定的情节,最好动作性强能让学生连说带演,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成就感。如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与朋友去公园,动物园玩耍,去旅游景点观光,与父母一起去购物,到医院看病等。还可以在情节的设计上增加一些难度,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3、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看图说话,利用教材中大量的插图,教学挂图,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的内容说出三两句话或者复述课文。每上一篇课文或一段对话。给学生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或对话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由结结巴巴变得流畅自如。也可以开展朗读和背诵比赛,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听觉、视觉、发音器官并用,长期坚持,不仅克服了学生的胆怯心理,还会形成较强的语感,把握语速语流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促进口语表达。还可通过学唱英语歌,开辟英语角等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加强阅读训练,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的阅读内涵,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较好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以意群或词组为单位的阅读习惯,降低回视率,避免逐词阅读,并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培养其专注和快速阅读的习惯。

2、在教学中加强阅读技巧训练。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速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读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略读、跳读、猜测词义,理解大意等基本技巧,并指导学生学会找关键词,主题句、指示词等,明确阅读任务,因此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如对故事性记叙文可采取“顺读法”以便领会主旨大意。而对数字、日期、人名和地点应采用查阅的方式,与查阅内容无关的信息,尤其是个别生词要很快掠过,以免影响阅读速度。

3、努力扩大阅读量。各种阅读技巧都来源于阅读实践,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娴熟地掌握这些技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大量的词汇、习语、表达法、句型等。培养语感,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但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适度。如果生词太多,内容深奥,读起来困难,就会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考虑教材的多样性,不仅读故事、名人轶事、幽默小品新闻报道,也读游记,科普文章以及介绍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方面的读物,还要注重阅读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

上一篇:小学生拼读音节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