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时间:2022-10-08 02:26:49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摘要:《课标》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感态度 培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又一轮改革势在必行,而以往很少有人注意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问题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来研究。我认为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应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特别是小学数学教育更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和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可能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然后产生共鸣。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否有较强的自信和意志力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和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而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则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小学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给学生发言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师生观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发言的机会,决不能让少数“精英学生”包揽课堂发言权,作为教师应具备这样一种教学民主意识,即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学习状态如何,都应让他在一节课上至少发言一次或更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创设数学问题,通过数学问题把学生引进数学学习的殿堂。

大家都能积极发言,积极交流了,我们又提倡“1.学习成绩好的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学习成绩一把的同学;2.经常发言的同学让给较少发言的同学;3.男生让着女生;4.坐在前排的同学让着后排的同学”。当然,这不意味谦让而不竞争,这恰恰符合学生全体参与,合作交流,竞争有序的新理念。如教学中的口算题,基本题多设计一些可以加大学生发言的参与率;讨论题要合理分组,每人都参与讨论,做到异质互补;发展题要有争论,有延伸。发言多了,看上去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变的积极向上却是其中的本质。

三、让学生自我思考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要改教师的“讲授”为主为学生的“学习”为主,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时间和空间。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学习成果才能瓜熟蒂落。那些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最终并不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什么值得回忆,回味的东西(哪怕你塞给他许多知识)。有的甚至造成学生后继学习的困难。这些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惊醒吗?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动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实验,去猜测,去交流,去概括,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复习时让学生探讨如下。

多边形的面积的算法。

让学生观察、探索,经过学生充分的思考,找到平移的数学方法,这个方法在新授中继续发挥作用,学生在这个方法启发下,比比划划,剪剪,移移,拼拼,想想,最终会找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轻松自然,学的积极投入,我们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推导出公式也是水到渠成的,教师不能强加于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积极愉悦的,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为下一次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让学生自主探索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靠模拟与记忆,而应该是学生积极有效的探索交流的过程,我们应抓住这样的机会,创造这样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如教学小数的乘除法时,我出示了以下一组题目让学生计算:

4×0.25= 16×0.25=

20×0.25= 1.2×0.25=

做好后,观察这些算式,思考:

1.你能举几个类似的题目吗?

2.你能发现其中有快捷的计算方法吗?你能用语言来叙述一下吗?

3.你能简单的解释或给予证明你得到的规律吗?

这个例子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经历了由特例进行探索,归纳,猜想,并给予简单解释,证明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学生能主动探索,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也渗透其中了。

总之,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控制和调节好自己在教学中的情绪,让学生从教师情绪中感受学习乐趣,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小学生拼读音节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