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桃源母题在曹禺戏剧中的承与变

时间:2022-01-16 06:34:17

浅谈桃源母题在曹禺戏剧中的承与变

摘 要:桃源意境是中国文学的经典意象,它成型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陶渊明幻想出的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是乱世中文人的精神寄托。陶渊明之后,历代文人对桃源意境不断完善和丰富,用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到了现代,虽然中国文学在体裁和语言上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桃源意境的传统仍然被现代文人所继承,曹禺的戏剧创作就有桃源情结,曹禺对桃源意境不止是继承,更多的是根据社会现实的不同而做出发展,体现了曹禺戏剧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融合。

关键词:桃源母题;原型批评;曹禺戏剧

中图分类号:I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01-02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里构想了“桃花源”的社会模式,它是与世隔绝、没有阶级、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那里宁静,淳朴、富饶。这种理想的社会激发了历代文人的雅兴,他们用不同桃源意境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所以“桃花源”在陶渊明后的文学中作为一种文学主题反复出现,这种现象契合了荣格原型理论中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社会早期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①荣格称集体无意识为“原始意象”或“原型”,指出原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型,是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决定着人的知觉、领悟、情感、想象等心理过程。用原型批评理论来解读桃源母题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传承与嬗变会有新的收获,本文意在分析桃源母题的缘起与发展,寻找曹禺戏剧中对桃源意象的承与变,丰富曹禺研究的内涵。

一、桃源母题的缘起和发展

(一)桃源意境的缘起

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就是建构了一个表达对现实不满、对理想社会憧憬的理想国,所以东方中国有桃花源社会,西方英国有乌托邦社会。关于中国文学上的桃源意象,在陶渊明之前就有相关描述,虽然没有一个专有的名词来指称这种理想社会,但是它对理想社会的描写已经成形,最有代表性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在《老子·八十一章》中构想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②

老子所描写的社会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中国文人积淀下来共同的文学气质,即集体无意识,跟屈原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意思相近。在儒家文化的统治下,中国文人多有出仕的理想,仕途受阻、不受重用时,自然会生出归隐之念。

(二)桃花源意象的定型

公元421年,正逢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57岁的陶渊明不满于黑暗的政治现实,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精神备受折磨,写下这篇《桃花源记》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追求的愿望,希望能够有一个如同桃花源的地方,使自己得以解脱烦恼,怡然自得。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产生,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并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三)桃源母题的传承与嬗变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③,艺术创作又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所以分析桃源母题必须从时间的维度和地域的广度入手。《桃花源记》诞生后,历代文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桃源意境的内涵,形成了绚烂多姿的“桃源”文化,出现了避世隐逸、仙化和情爱主题的桃源作品,表现出对桃花源原型意义的继承和发展。

唐代的桃源诗源于陶渊明,但其主题与陶氏大相径庭。王维有著名的《桃源行》,此处王维的诗风有类似陶渊明处,但却缺少陶氏感时伤世的厚重和仁民爱物的胸怀。诗中虽提及“桃源”、“避地”,但没有战乱、农耕的痕迹。这一方面体现了王维朝气蓬勃、仕途光明的少年憧憬,另一方面也和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开元盛世的蓬勃风貌和太平景象,使诗人不可能对隐藏在太平盛世景象下的社会矛盾有所觉察,更不能像陶渊明般去 “作记以寓志”了,基于盛世唐朝的文人士大夫创作多为对桃源意境仙化主题的青睐,包括李白在内的众多唐代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桃源”主题的诗作。

尚理趣的宋朝主要运用桃源意境,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把桃源世界视为黑暗现实的对立面,对桃源的避世、隐逸思想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思考和认识。著名的有王安石的《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王安石借古讽今,立足于北宋的现实,表达对太平盛世,贤明君主的期望,这里虽然沿用了陶渊明的桃源意象却超越其主题,具有现实意义。与王安石相似主题的的还有梅尧臣的《桃花源诗》、苏轼的《和桃花源诗》等。

元明时期,杂剧戏曲得到发展,桃源母题仍然得到继承沿袭,“元人杂剧取材于宗教者,道教多于佛教。盖自太祖成吉思汗礼遇邱处机而受其教后,有元一代,历朝君主,皆尊崇之;至元中叶以后,佛教势力始渐兴盛。当时文士,志不得伸,内心空虚,厌恶现实,而又不能潜修佛理,安于寂灭,故所受道教影响尤甚。”④因此蕴含道教求仙成分的剧作顺势而生,著名的有马致远《晋刘阮误入桃源》、王子一《刘晨阮肇误入桃源》。元代神仙道化剧是当时知识分子苦闷绝望情绪的曲折反映,是元代社会背景下的汉族文人力求摆脱红尘纷争和功名利禄的困扰而高蹈世外的人生追求的反映,通过令人神往的仙、凡之爱,元代文人在倍受压抑的现实社会中找到了精神的宣泄方式。

二、《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对桃源母题的继承与发展

(一)《雷雨》中的桃源情结

曹禺在《雷雨》序中说:“《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⑤从作者的自序和文本的阐释我们不难得出《雷雨》的主题是人类对自身命运无法把握的命运悲剧。现实中人人被困境所围,无法脱身,所以作者创作出周冲这么一个充满幻想的人物形象,周冲的形象和设想体现出一种桃源情结。

上一篇:解析中西方舞蹈的文化心理差异 下一篇:美国动画与美国民族特征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