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国防教育

时间:2022-01-14 03:23:11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一直是个空白,“国之大事,在祀于戎”,古人一直重视国防建设和国防的教育,所谓“仗可以千日不打,国不可一日无防。”所以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利用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有一定成效的。每当我吟诵起“男儿自当沙场死,岂能偷生求苟活”,“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巾帼不让须眉,木兰代父从军”等等,都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心和国防梦。

一、利用边塞诗,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边塞诗是我国古代诗词的重要题材,它们或气象雄伟、境界苍凉,或乐观向上、马革裹尸,九死不悔,或久戍边陲,思乡念亲,羌笛哀奏,胡笳悲鸣。读之,或令人精神澎湃,或令人昂扬振奋,或令人悲愤激烈,热血盈腔。特别是唐代的边塞诗,王江宁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诗被清人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诗歌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盛唐气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自秦、汉筑长城备边以来,屹立于万里边陲上的雄关荒塞,夜夜在明月的照临之下,中间经历了多少朝代更迭,关塞长存、明月依旧。而代代征战,烽火不息,远征战也使一批又一批人离乡背井。古人之所以不惜常年身在边塞,心怀故乡而只能仰望明月,更悲惨的是:战士中总有许多人不能生还,为的就是国家安定,为的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后两句更加表现出作者对对强我国防的愿望。

再读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诗也是盛唐时期的一篇边塞名作。诗歌写出了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开篇写出将士开怀畅饮突然号角从马上传来,渲染出了热烈、紧张而又悲壮的氛围。第三、四句,应该是将士们在酣醉时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醉倒在沙场上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戍边的人很少能活着回去的。诗意略带悲凉,但却生动地表现出将士为国而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读之,感人至深,催人向上。一种强烈的马革裹尸的卫国精神,像一腔热血洒在边关上,更像一把明亮的火焰,烛照人心,让人产生强烈的国防意识,受到国防的教育。

二、利用爱国诗,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爱国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然而就古代而言,爱国大多都是在祖国遭受外敌侵扰时,表现出的一种对边患国难的关切之情,特别是在诗文流传中,更让我们在感受诗人铮铮的爱国情怀的同时,更深切体会到他们的拳拳卫国的赤子之心。杜甫在国家遭“安史之乱”的破坏时,面对故国春景,发出感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写出了对山河破碎的痛惜。当闻知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杜甫又“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将自己的大喜大悲建立在祖国的兴衰之上,那种逐寇靖国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前后对比,我们不禁发现,诗人对国家安定的殷羡,对和平稳定的渴望。宋朝陆游,目南宋偏安一隅之辱,一生志于报国,爱国恢复成了他诗歌的主调。直到弥留之际,还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壮遗嘱。李清照虽为女流之辈,但在国破动荡的社会,也发出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悲歌。这是对烽火硝烟的岁月,渴求天降名将,镇边退敌,保家卫国的激烈情怀。其情不弱于镇守边关名将――王江宁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们虽为文士书生,甚至女流之辈,然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们慷慨悲歌,在诗篇中洋溢的那种爱国的英雄之气概,它正如一部伟大的国防教育史诗,学生在咏吟之间感受历史、接受教育。

三、利用写景诗,正反对比进行国防教育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不管是江南还是塞北,不管是广漠还是海滨,到处都流传着优秀的诗作,他们陶冶学生性情,增强学生的家国荣誉和爱国热情。当我们踏上草原,面对茵茵碧草,一望无垠的草原,我们会吟诵起“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饱含诗情画意的一幅明丽、壮阔的草原美景浮现如前。当我们吟诵起“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时,江南花红似火,江水如蓝的春色正是江南美景的缩影。当我们吟诵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那广漠的辽远,在落日长河映衬之下,显得更加的神秘而令人神往。当我们吟诵起“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时候,日落时江湖的静和潮来时的磅礴气势,无不激起我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当我们教学至此,如话锋一转,如果没有和平盛世,没有国防,那么北国的草原将不再有“天苍苍,野茫茫。”而是战火弥漫,鸡犬不宁;我们南疆将不会看到“江花似火,春水如蓝”而是哀鸿遍野,血流成河;我们将不会看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而是狼烟四起,暗无天日;我们将不会看到“日落潮来”而是贼船犯境,怒海滔天。我们这样的美景不会再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通过这样强烈对比,学生能感受到这样悲惨的历史是不能出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国力,加强国防建设,为祖国的安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鉴于世界动荡的格局,地区战争时有发生,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不能只是张贴几张海报,请几名军人入校讲座而已,我们教师也应该担负起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让国防教育走进课堂,让国防的火种在下一代的心里扎下根。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09

上一篇: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 下一篇:如何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