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命题中的平行结构及其应试策略

时间:2022-01-13 05:15:56

高考英语命题中的平行结构及其应试策略

摘 要: 平行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对等的语法成分构成的结构,强调结构对等,语义及逻辑相关,是常见的英语表述方式及高考命题要点。平行结构包括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及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两种类型。了解平行结构的特征,把握其在高考命题中各种题型的形式及规律,就可以找到破解策略,在高考应试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 平行结构 高考英语命题 应试策略

平行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对等的语法成分构成的结构。由并列连词and,but,or,as well as,both...and,neither...n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not...but等连接,英语中主要有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和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两种类型。作为常见的语言表述方式及重要的高考命题方式,平行结构在运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两者的特征及其在高考命题中的应试策略作简要表述。

一、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

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强调“结构对等,词性统一”,其在形式上的统一往往通过相同或相似的语法成分体现出来,要求并列连词所连接的前后部分,不仅形式对称——要么是词与词,短语与短语,要么就是句子与句子,而且语法功能相同,即在句中充当同样的句子成分,比如连接主语与主语、谓语与谓语等。

从词与短语的角度看,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前后的特征应该是:名词和名词、副词和副词、非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分词和分词、不定式和不定式、动名词和动名词)、动词和动词等,不能混淆表达。二、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

并列连词除了用于连接并列的语法成分之外,还可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及因果等逻辑关系,它们体现了缜密的语义一致。比如表示并列关系的and,连接平行结构时,其前后部分在语义上是“接近或递进”的;表示转折关系的but,连接平行结构时,其前后部分在语义上则是“相对或相反”的;or则用于强调选择等。

三、高考英语命题中“平行结构”的应试策略

平行结构作为高考重要考点之一,在诸多题型中,尤其是单项选择、完形填空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考核。了解了平行结构的特征,就可以据此进行判断,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1.单项选择题中的平行结构

单项选择题中的平行结构,多为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其典型标志词为:and,or或but。此种类型的平行结构注重并列连词前后的形式一致,因此关注其前后的语法成分,就成为解题的有效突破点,具体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考核并列连词前后词类与词类的平行对比。

应试策略:这种题型相对简单,只需要熟记平行结构的规则,比较连词前后的语法成分就可以轻松解题。

很显然,此句中并列连词and前后连接的是两个同类型的“非谓语动词”,共同作为介词by的宾语,据前后词类平行一致的原则,可以轻松选出答案为B。

(2)结合对谓语动词的认知,在平行结构中着重考核句子时态,这类题型难度适中。

应试策略:此时要注意平行结构中的谓语形式必须前后一致。本题的解题关键点在于but,从选项中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本题是一道时态考核题,根据but连接的平行结构前后分句时态平衡的原则,从第一分句谓语动词belongs入手,迅速判断出属于一般现在时态,but后的分句也必须用一般现在时态表达,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

(3)侧重于对并列句的判断——考查利用平行结构的特征,判断句型的能力。这种题型难度最大。

应试策略:如果题干看起来像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我们就要关注两个句子间是否有并列连词,如果有,就是典型的并列句;若没有,则其中某个“句子”就肯定不是“句子”,因为它没有完整的谓语,命题者经常会运用这样的结构特征设置陷阱。

题例:在本题中,题干中的主句看起来很像是两个“句子”,但因为两个“句子”间没有并列连词,所以不属于平行结构。空格处不可能是完整的谓语,即应是非谓语动词,所以可首先排除B。再根据句意,可判断空格所在的动词的特征应该是“主动的”(其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he)和“同时发生的”(此动作和谓语的动作同时发生),所以选A。

(4)有时命题者会利用平行结构,考查考生辨别并列句与复合句的能力。

应试策略:当句干中两个句子之间出现并列连词时,此句就是典型的并列句;否则这个句子就是复合句。

题例:在本题中,考生会受到非限制定语从句的干扰,而选择C项。但只要关注到并列连词but,就会马上判断出这是个典型的并列句,but后应为一个并列分句而不是从句,因此应选择it代替前面整句话的内容,充当并列分句的主语。

2.完形填空中的平行结构

完形填空中的平行结构,主要为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因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侧重通过对逻辑关系的认知,判断语义的前后一致,所以可比较平行结构的前后部分语义,进行解题。具体包括两种题型。

(1)通过前后语义比较选择逻辑词,即并列连词。

这种题的策略在于比较,比较空格前后的语义:先找出用于比较的前后语义,然后通过比较,判断逻辑关系,最终选定并列连词。

题例:先找出前后部分的语义,分别为空格前的excellent grades、空格后的always和something was missing,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判断出空格处应该为转折:“她”成绩虽突出,但对生活仍不满足,因此选择B。

(2)通过逻辑词和语义完整的部分,考核所缺部分的语义。

这种题的解题策略在于判断,判断并列连词体现的逻辑关系,认定连接词前后的语义:先找出参考语义,然后依据并列连词判断逻辑关系,最后通过认定考核部分的语义得出答案。

题例:本空格突破点还在于and:首先找出参考项“a remaining link with the prehistoric humans”,然后根据and连接的平行结构“前后语义接近或递进的”原则,迅速得出前面部分语义应该是“雪人是真实存在的(real)”,只有这样,才能说雪人和至今尚存的史前人有关系(a remaining link),因此答案为B。

综上所述,了解平行结构的特点,把握其在高考命题中的形式及规律,就可以找到破解策略,从而在高考应试中游刃有余。

上一篇:国内近十年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研究探析 下一篇:ARCS模型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