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辩论”融入到统计教学中

时间:2022-01-06 07:11:42

把“辩论”融入到统计教学中

本节课就是让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并能联系旧知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为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学时我采用了“辩课”形式,让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统计应用意识。

【教学片段】

出示例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启发:你能从图中观察出每一类地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我请了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生:老师,这个哪能看出来呢?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总面积也就是单位“1”是多少?师:那怎样才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您得告诉我们我国国土总面积呀!师:那是不是只有知道了国土总面积,你们才能算出每一类地形的面积了?生:是的。生: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法,您只要告诉我们其中一类地形的面积是多少就可以了。多数学生疑惑不解,但当听完这个学生的发言,他们几乎都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然后,学以致用,汇报交流。展示并交流课前搜集的各类扇形统计图,其中有的学生在汇报时展示出了生活中常出现的饼形图。

生:从我搜集的这幅扇形统计图中,我看出了……还未等这一学生说完,有的学生就抢着说:老师,这不是扇形统计图!生1: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形表示总数量的。生2:是的,扇形统计图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这个感觉像块饼。生3:我认为,这就是扇形统计图,因为它也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有的认为这是扇形统计图,有的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不是扇形统计图!

顿时,教师里“吵”得沸沸扬扬!

师:幸亏老师“有备而来”,老师课前查了一下资料,其实这种饼形图就是扇形统计图。现在,我们来用电脑“验证”一下,好吗?

【教学思考】

一、知识――在辩论中增殖

数学教学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而把“辩论”引进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如,在教学例题时,是否只有提供总量及其各部分所占百分率才能求出各部分数量?学生开始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辩论,针锋相对。最后得出一致结论,根据其中一个部分量及其对应的百分率我们也可以求出总量。

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主动表达想法的主体,甚至可以对教师或同伴提出质疑,对不赞同的观点提出批判和辩论。

二、思维――在辩论中激活

教育心理学家伍德指出,课堂教学对话中教师的提问不应只充当学生回答的“漏斗”,而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探寻如何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时,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突显了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汇报交流中,我问“搜寻的饼形图是否还是我们今天所学到的扇形统计图”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辩论中能联系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为自己的论据。让学生在澄清理由中学会数学表达,在挑战与争辩中放飞思维,在反问与被追问中悟出道理。唯有让课堂对话成为学生质疑探究的原动力,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思维深处。

三、情感――在辩论中融通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十分强调数学课程要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数学课堂中所呈现的各种辩论不仅在于传递知识促进思维,还在于建立与维持学生良好的自信与和谐的师生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能让人兴奋、充满活力。一堂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好课,想让学生“走神”都很难。

让辩论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学生的心灵放松了,思维活跃了,情感释放了,想象也放飞了……

参考文献:

王九红.《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2(14).

上一篇:提升区域环境创设中幼儿材料体验的方法探讨 下一篇:小班化课堂充满了活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