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庭院园林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8 16:28:03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1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小区;设计;应用与发展

欧洲古典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美观性,因此也被引入了中国现代小区规划设设计中。将欧洲园林建筑风格与中国现代小区设计进行结合,促进了古典园林设计的新发展。

1设计前期定位

1.1绪论

现今中国社会,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许多人仍然对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十分欣赏,希望自己也能生活在凡尔赛宫苑之中。但是粗暴的复制显然是不可取的,欧洲古典园林那些以草坪为主占地辽阔的风格,非常不符合北方园林的设计风格及经济原则,所以通过新的设计手法,提炼其精髓又能满足居住的功能需要,是本小区园林设计所要探讨及达到的主要目标。

1.2欧洲古典园林历史分析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水景、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其也为15、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1.3项目概况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位于河北省任丘市,本小区是公司为员工兴建的生活区,经员工成立的业主委员会讨论,在企业领导的支持下,小区整体定位为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及园林都要求遵循这一理念。

2设计原则

2.1设计理念

本小区景观设计以新古典主义作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欧式园林为主基调,局部运用了自然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并结合当地人文生态环境和现代人生活居住形态,突出其可游可居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既体现古典优雅又不失人文关怀的生态居住模式。

2.2设计思路

欧洲古典园林中,几何的规则式园林是其最鲜明特点,水景、常绿植物、模纹花坛、罗马柱廊、雕塑都是造园手法中的精髓,所以在本案的设计中,抽取及提炼这些元素作为点睛之笔,就可以很好的营造欧洲古典园林的风格。

3园林景观分区与设计

3.1总体设计

整体小区占地164330m2,东面为小区主入口。小区景观分为中心景观、水景小镇和庭院组团三个部分。西入口以及北面底商结合成为商业广场。

3.2东入口景观

东入口为小区主入口,也作为了中心景观的东面起始点。所以在设计上采用了有引导作用的长方形欧式广场,中心放置了欧式雕塑作为入口标志。广场中央设计了条形水池,内设了序列状涌泉,与欧式灯柱呼应,似乎在欢迎着居民的到来。

3.2中心景观

中心景观采用欧式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沿轴对称、贯穿东西,并配合台地广场,中心雕塑喷泉、欧式景亭、廊架、模纹花坛、情景雕塑等欧式园林的景观元素,着重体现了欧洲古典园林庄重大气的特色。

3.3水景小镇

优美的水系景观蜿蜒于小区之内,顺自然曲线型的道路曲折展开,小区内的道路也同样起伏变化,忽缓忽急,使人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欧洲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之中。

3.4庭院组团

相邻距离较近的建筑之间适合少量人的私密交流,设计成为亲切宜人的小型交流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运动健身。

3.5绿化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场地的不同功能营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并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力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4结语

以欧洲新古典主义为思路设计的新村小区,满足了业主的需求,运用中心景观的几何对称式设计手法,欧式亭廊、模纹花坛、罗马廊柱展现了奢华庄重的欧洲古典园林风格,同时在周边大面积生活区域则设计成为欧洲水景小镇的风格,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兼顾了经济原则及中国居住区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金鹏.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362.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2

[关键词]园林 城市小区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80-01

城市大环境通常使用大色块、大手笔,体现雄伟、气派的大景观,而城市小区中的园则一般采用小巧、精致的手法,表现个性化的特点。草与石、水与花、灯与影、亭与木的艺术协调关系,是城市小区中园设计的重要表现对象,也是园设计的几大元素。

按园的布局上说,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规则式园的设计,构图多为几何图形,分为对称式和不对称式。规则对称式的园庄重大气,给人以宁静、稳定、秩序井然的感觉;不对称式的园相对于前者,较有动感且显活泼。

自然式园的设计是模仿纯天然的景观,不采用有明显人工痕迹的结构和材料。设计上追求虽由人做,宛如天成的美学境界。

混合式园的设计就是兼有规则式和自然式的特点。这有三类表现形式,一类是规则式构成元素呈自然式布局,如欧洲古典园林;第二类是自然式构成元素呈规则式布局,如中国的庭院;第三类是规则的硬质元素与自然的软质元素自然连接,如小区中各种形状的硬质铺地与天然的植物景观和草坪结合在一起,小区中大部分场地尽管不对称,但靠近住宅建筑的部分还是规则的。

在这里,我提到了欧洲古典园林与中国的庭院。在我们看来,西方人普遍强调空间因素,所有的信息在一瞬间涌入眼中,但是激动过后很少能令人回味。那么,跟西方人的这种特点相比较,我们中国人更强调时间因素,强调观赏的过程中所特有的节奏感,比如苏州园林中“步移景异”的动线设计手法就比较常见,这种景致在我们走动的过程中时而能够看到,时而却消隐在我们的视觉体验当中,每一次的游览都会因为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天气,当时的季节而不同。现代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认为,古希腊人把建筑物孤立起来欣赏,而中国人总要通过环境和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来说明和理解空间。梁思成先生也曾讲到,一座欧洲的建筑就如同欧洲的绘画一样,是可以一览无余的。而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都像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必须一段一段逐渐展开看过去,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的房屋,你可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外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够全部看完。

我并不反对西式园林,我认为西方的园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然后消化咀嚼,形成自己的风格。许多的设计手法是应该在现代中国园林设计中得到应用的。

鉴于此,为了使研究更加透彻,我特地考察了武汉一小区――润园。润园的精妙在于现代建筑形式融入中国庭院建筑文化的精髓。通过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表现设计者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城市小区中园的设计也可以有它特有的文化底蕴。全园通过水、建筑、植物配置、雕塑等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了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感很好地体现出来,让居住者的感官得到美的享受,使人回味无穷。

润园有一种脱离了常规状态的成熟。在这其中,加开始变成减,庭院中的杂草、歪脖子大树和裂着缝的红砖都被保存下来,走道里挂着开工前的园地照片,这种保存和发展中的矛盾显得小心翼翼,又充满了对于过去的向往。观叶植物在润园的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种类极为多样。用充满野趣的多年生草花来做点缀,即使使用色彩度很高的多种花色组合也不会有杂乱之感。润园一点都不奢华,外墙是灰灰的砖石,立柱是红褐色的、粗糙的,像是覆了一层深深的朱砂,似乎古朴,却又比较现代。不像其他的住宅区,必须用大型游泳池、前后花园、巴洛克立柱等建筑的材质、构造等来展现其豪宅的气势。润园的设计就引入了“步移景异”的手法,不经意间,留着一点可以想像和延展的空间,给人绝对私人化的感受。

还有一点,就是影的运用。影是建筑虚景中的重要角色。站在润园的石板路上,或疏或浓、或淡或深的影,如水墨一样,“影”成为园的另一面。虽然住宅建筑外观比较平直,但在装饰上考虑了不同场合的虚实布景。润园的影主要分为物影,如铜铃的影、盆景的影、陶罐的影;景影,如花影、竹影、叶影、藤影;筑影,如窗影、栏影、梯影。之所以形成如此丰富的影象,一方面在主象的营造上做到了疏密有度,大景小景都十分简化,不堆叠。如树,每一小院仅一棵,而竹,也仅临院墙栽种。和很多竹木成林的住宅小区不同,润园的景观多在小空间内呈现。另一方面,通过围墙、遮阳板、木格栅的运用,营造出影落空间。如木质栏杆,影落其上有一种温柔的光感,是金属材质强烈的反光无法表现的。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3

关键词:欧式文化;居住环境;西安

1欧式园林的分类与特征

1.1英国园林

17、18世纪,文学月绘画影响英国园林设计,加上中国园林设计风格的影响,英国慢慢地出现了自然式造园手法。以开阔的起伏草地、自然式湖岸、大片自然生长的植物成为其园林要素。

(1)大片的湖面、自然曲折的湖岸,没有人工驳岸的处理,草坪自然的深入水中,使人心旷神怡。(2)摒弃人工修剪的种植方式,采用自然生长的植物,建筑周围有大面积的草坪。(3)铺装多为朴素、陈旧的颜色,采用粗糙的表面。(4)空间的变化曲折并且丰富,富有生机。(5)功能上具有实用性、功能性。(6)建筑与园林能够完美的结合,消除两者之间的界限。(7)富有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色彩。

1.2意大利园林

意大利园林,经历了15世纪中期的文艺复兴,其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其台地园为认为是欧洲园林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1)传承了古罗马造园的特点,大多设计较为规则但不突出轴线。(2)多以建筑物的轴线作为园林中的主轴线。(3)多以常绿植物为其主色调,其中以构筑物作为点缀。(4)拥有壮观宏伟的围墙与树篱。(5)小品大多采用雕塑、罐、亭子、廊架等作为点缀,提升高贵的环境氛围。

1.3法国园林

通常说的法国造园艺术指的是17世纪后期的古典主义园林设计。法国园林起源于种植蔬菜以及果园。逐渐的发展为以中轴对称的园林,突出其“伟大风格”。

(1)在整体的布局上,突出中轴对称。(2)多以雕塑、喷泉、水镜、种植池等作为点缀。(3)树篱是花坛与丛林的分界线。(4)采用整齐、对称的几何图案。(5)笔直的林荫道,多层台地,台地宽阔而落差不大。

1.4美国园林

美国园林起源于殖民地庄园、家庭独立住宅庭院。由于美国具有大批移民的特点,所以其园林景观也是具有多样性,在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在其本国地理以及气候的影响下,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保持其自然特色,在必要时将进行生态的恢复。(2)公共参与性强。(3)具有一定的生态性。(4)具有多样性。(5)亲近自然、享受流畅的空间。

2欧式文化元素在西安居住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

生态的现代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的同时,也向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对植物缺乏认知性搭配过于单一

由于西安特有的地理环境,对植物要求相对苛刻。由于对植物缺少一定的认知性,导致居住环境中植物搭配单一,不够丰富,缺少视觉美感,单纯的追求硬质的营造,却忽略了植被的搭配。

2.2缺乏细节

由于设计与施工的不到位,在景观细节上缺少关注,而景观的好坏往往却体现在细节方面,许多的边界收边采用粗糙的道牙石,植被与道路的结合处考虑不够细致,导致缺少了精彩的部分。

2.3水系缺乏合理循环

居住环境中水系的设计能够加强小区功能的灵活性以及提高小区的品质和附有生机,但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负面效果。许多居住环境中的水景中的水循环处理得不够到位,导致时间长久变为死水,甚至部分小区将水抽干,变为“枯景”。

2.4尺度与功能的不合理

部分居住环境中景观设计过于模仿欧式景观,建造大广场,罗马柱,尺度过大,产生视觉上的冲突以及设计场地上的浪费,没有考虑到功能上的利用,缺乏亲切感,起不到居民合理的运用。

3欧式文化元素在西安居住观景中合理的运用

3.1对欧式文化元素加强深入的理解

要将欧式景观融入居住环境中必须要注意尺度的合理,加强景观的可参与性,使景观能够服务于居民,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3.2加强植被的搭配

根据西安特有的地理环境,加强植被的搭配,尽量选取乡土植被,提高存活率,避免浪费;空间上采取地被一灌木一小乔木一大乔木的顺去去种植,丰富植物色彩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享受。

3.2与时俱进、加强创新

时代在不停的进步,景观也是同样的道理,欧式古典园林毕竟无法完全地融入我国现代居住环境中。

4结束语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4

关键词: 欧式风格居住区园林景观托斯卡纳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正处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地产市场出现了各种欧式风格的居住区楼盘,比如地中海、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托斯卡纳、英伦风情等,大有百家争鸣之势。其中异常热销并广受欢迎的托斯卡纳风格的居住区楼盘不断涌现,如:重庆弗莱明戈、杭州香醍溪岸、惠州欧洲城等……

托斯卡纳是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它源于意大利中西部的托斯卡纳地区,以其历史、艺术和自然风光文明于世。在欧洲,意大利托斯卡纳早已享有盛誉。但是托斯卡纳风格与地中海景观风格的关系在公众的眼中却难以区分,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地中海风格是指地中海北岸地区的建筑和景观风格。具体来讲,地中海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及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这3 个地区虽然所处3 个国家,但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都极其相似,甚至文化渊源也都一脉相承,所以他们的城市、建筑、园林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1. 托斯卡纳景观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建筑风格

托斯卡纳式建筑被成为意大利建筑史上的代表作。托斯卡纳的建筑有两类:一类是以教堂、广场、市政设施为代表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庄重、典雅,保留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十七的建筑特征,选用上等的天然石材,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有的甚至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托斯卡纳的另一类建筑就是以庄园、别墅、农舍为代表的田园风格、乡村风情的建筑。在建筑术语中,托斯卡纳风格是:高低错落的层面,凹凸有致的墙体,用天然材料如石灰、木头和灰泥,斑驳不均的墙壁,深绿色的百叶窗,褐红色的陶瓦屋顶等。

历史概况

托斯卡纳(意大利语为Toscana)的名称由伊特鲁里亚(Etruscan)演变而来,伊特鲁里亚文明在公元前500年罗马人入侵之前,统治着托斯卡纳地区。中世纪的托斯卡纳地区,各个城市都是独立的。在不断的征战中,梅迪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逐渐成为众多城市中最强大的一个。这里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发端的地方,涌现出了以乔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但丁和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杰出艺术家。

地理概况

托斯卡纳区位于意大利中西部,行政区为艺术文化古城佛罗伦萨,面积约两万多平方公里。多山地、丘陵,平原分布在沿海与河谷地。海拔2165米的奇莫内山为最高点,地中海式气候。全国最繁荣的农业区之一,主产油橄榄、葡萄、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与甜菜。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托斯卡纳景观发源地有了详细了解,接下来分析它的景观特点。

托斯卡纳景观特点

2.1景观风格特点

托斯卡纳是世界四大园林风格之一,它源于意大利中西部的托斯卡纳地区。这种风格多体现为乡村风情,多数体现在建筑外观上,通过天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和灰泥来表现建筑的肌理。尤其是红色陶土屋瓦及灰泥墙面涂层,都是非常具有意式乡村风格的元素。

托斯卡纳风格是乡村的、简朴的,但更是优雅的。与大自然的有机组成,反映了这片地区的农业渊源。将当地象牙般的白垩石,出名的金色托斯卡纳阳光,红色的土壤,浓绿的森林,葡萄园和牧场,和浅绿的橄榄树果园,更有深色的红宝石光泽的Chianti酒和鲜红的番茄各种颜色调和在一起就是托斯卡纳。

2.2 布局的特征

托斯卡纳风格的规划布局主要要把握两个部分,第一建筑的布局,建筑多为连续半围合的格局,适当的小中庭花园和露台的设计尤为重要;第二就是开阔的周边密林种植区,做出远距离的环抱,为庭院提供远景组成。如果由于庭院尺寸限制无法做出环抱的远景,那么就在隔墙上做足爬藤植物,或运用桧柏和高篱,一样可以达到不错的景观效果。

2.3 把握硬质景观特点

托斯卡纳城市园林多以自然质感的砖石为主,但铺装材料多切割成规则的形状,适当使用彩色瓷砖。最大特色是用同一种材料作出多种变化,这样在效果上既统一又丰富,既朴素又精致。墙面用灰泥或涂刷鲜艳的颜色,注意需选用户外涂料。木质结构的廊架等构筑物,色彩上要兼顾到周边建筑和庭院风格,但是不建议用原色。平面主材多用:烧结砖、陶土砖、黄锈石;立面主材多用:文化石,本地石材、涂料、局部点缀砖饰、马赛克及彩色瓷砖。

2.4 庭院精神

欧洲人喜欢户外活动,于是广场就成了很重要的公共空间,而地中海北岸的托斯卡纳山地特征使大规模的城市广场不易实施,于是庭院就成了景观中最重要的元素。在庭院的处理中,注重场所的尺度感以及私家庭院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处理不同的地形高差形成富于变化的院落空间

2.5 手工艺的痕迹

手工精心雕琢的景观艺术品,它一定是可代代相传的经典之作。托斯卡纳风格中大量使用墙面、彩色瓷砖、铁艺及各种手工艺品,为园林增加了独特的气质。如常用的黄蜡石自然石墙:其要求石材大小不一,色泽均匀,缝隙不规则,但整体均匀,表面基本平整,自然堆砌或凹缝较深,形成质感,同时遵循石墙砌筑的结构要求:如拉结石、错缝、平铺直砌、大头朝下等。

2.7 水景和装饰性元素

托斯卡纳风格园林中的水景小巧精致,主要以几何水景为主,自然水景相对较少。雕塑多以神话人物为主,使人联想翩翩、赏心悦目,又不乏温馨浪漫。对于装饰物,较多使用的有:铁艺桌椅、赤陶花器、石雕花器和兽头水口,陶质花器的使用量大,除了赤陶本色,还可以使用赤陶刷涂白色和彩色的盆器,运用陶罐的手法也很多,使用盆罐栽植一方面能灵活增加种植组合,另外对北方庭院来说方便在冬季将植物搬入暖房过冬。

2.8 植物景观

托斯卡纳风格的植物特点时:植物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周边除了密林外,大量的常绿植物如桧柏也是常用的。灌木的利用可以不以花灌木为主,枝叶浓密、造型自然的品种较为适合,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的使用可以随心所欲。要注意添加观赏草的种植,在欧式自然风的庭院内,种植观赏草是很有景观效果的。如:狼尾草、玉带草、丝兰、鼠尾草、薰衣草、萱草等都可以使用。植物自然生长,不加修剪,体现自然植物的错落感。植物材料应具有丰富亮丽的色彩,特别是各种花卉更受人们喜爱。

2.9 户外家具搭配

搭配这样的空间,选择铁艺加软垫的椅子座椅、马赛克拼花桌面的茶几或咖啡桌最有韵味,直接用砖石砌筑后刷涂料的沙发椅也是很有特点的选择。藤制沙发、藤制座椅、实木欧式座椅甚至亭、台也被经常使用。

结束语

 托斯卡纳风格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人。它是世界园林行列里的一朵奇葩,是优秀的文化传承,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够对国内居住区托斯卡纳风格的园林景观有所促动和提示,有利于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托斯卡纳风格园林景观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营造更好的异域风情居住区,为国民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生活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佩内洛佩・霍布豪斯《意大利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陈奇相《西方园林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5

关键词:居住区; 景观设计风格; 研究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Study of Style

Zhang Song-er

Chongqing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construction, Chongqing 400039

Abstract: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in the face of the natural attitude has always been active in mining, design, sum up, improve ... and, with the forward progress of the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crease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landscape.

Key words: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Styles

自从有了人类以后,“自然生存、刀耕火种、群居性”等生存法则突显出来。古人类随处所安,以穴居,树居、岩居、崖居、窑居……为主。随着人类第一、二次劳动大分工,人类的居住形式便以需求而产生分化,即出现了城池。如六朝古都南京、十六朝古都西安、四朝古都北京等。随着现代工业文明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不再是简单地居住,而是追求景观空间的特色打造。回顾人类上下五千年,“夏、商、周、三国、魏、晋、南北朝、春秋、战国、秦两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每一历史变更,都在有效促使着居住区向更高层次需求的迈进。

那么,居住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究竟形成了哪些典型景观设计风格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总结。笔者经过了多年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以及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研究,特提出了以下思考,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见谅。

1.以世界民俗风情作为居住区景观特色

世界上目前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中。其中,尼日利亚是全世界民族最多的国家。在这些民族中有3000多种语言,文化主要受宗教“三大教派”(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影响而不同。其次,还受中国地区的道教,欧美地区的犹太教,日本地区的神道教,印度地区的印度教、袄教、婆罗门教和耆(QI)那教等的影响。故而产生了以下几大类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风格:

1.1巴厘岛居住区景观设计现象

1.1.1何谓巴厘岛?巴厘岛(BALI)是印度尼西亚著名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Q他那群岛中的一座较大岛屿,面积约5560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1.6公里,岛隔海相望。由于地处热带区,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土壤水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八厘岛人生花,处处用花来装饰,故该岛有“花之岛”、“南海乐园”、“神仙岛”之称。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山势东高西低,有4--5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八厘峰)海拔3142M是最高点。这里海水湛蓝,沙滩沙细滩阔。岛上最著名的景观型海滨浴场为:沙努尔沙滩、努沙・杜尔沙滩、库达沙滩等。

1.1.2巴厘岛风情

1.1.2.1金沙滩“景象”,是景观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模拟“蓝本”,广泛地应用于印度尼西亚、中国、马尔代夫、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

1.1.2.2滨海游泳池“野朴”风格的运用:以茅草亭、实木廊(栏)、浸脚池、眺望平台、日光浴场等硬质景观构成主景,以自然式游泳池作为功能配置施以艺术造型等。

1.1.2.2 景观兽头吐水形式多变,即丰富了水景源头设计内涵,又表现出文化主题,故巴厘岛又被称之为“艺术之岛”。

1.1.2.3池中置塔、寺、图腾、雕塑以及小半岛等膜拜景观,有效地增加了居住区文化主题内容。

1.1.2.4景墙艺术的大量使用。常用于水景源头、游步道上、游泳池边缘等处。

1.1.2.5实木休闲亭的主景设计。常于游泳池旁、眺望点、沙滩上及绿地中设置实木休闲亭,构成纳凉式景点。

1.1.2.6实例:重庆金科十年城居住小区

1.2 托斯卡纳居住区景观设计现象

1.2.1何谓托斯卡纳?

托斯卡纳(TUSCAN),位于意大利中部,系意大利一个大区地名。因受伊斯兰教(阿拉伯风格)和文艺复兴建筑环境设计的影响,而显得自然、沉稳和内敛。属于以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为主的建筑环境风格体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朗西丝、梅耶斯被吸引后,直接定居到意大利托斯卡纳,并将在那里的生活感受写成了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的《在托斯卡纳的太阳下》一书。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星菲尔.米高逊的豪宅就是托斯卡纳式别墅。

1.2.2 托斯卡纳风情

1.2.2.1建筑规划布局讲究“连续半围合空间”,小中庭花园、露台、木质花架等。

1.2.2.2自然式田园风光:托斯卡纳,地处意大利山区,其农业特征十分明显,处处表现出独特的自然式田园风光。

1.2.2.3“五色景”的运用:托斯卡纳常利用当地产奶白色的白垩石、金色阳光、红色土壤与房顶、蓝色水景以及绿色森林、葡萄园与牧场等组成自然“五色景”。

1.2.2.4自然式植物配置设计:托斯卡纳,在植物配置上讲究“自然错落式”。乔木以挺拔如松的剑松(CYPRESS)、橄榄树、桧柏等为主,形成开阔草坪边缘密林;林下灌木层则配以枝叶浓密的造型品种等组成特色林相;地被多采用宿根花卉(如:狼尾草、玉带草、丝兰、鼠尾草、薰衣草、萱草等)做随心所欲般的错落式配置,体现自然野趣。

1.2.2.5“街头小品”的运用:托斯卡纳常于桥头、街口及居住区中庭设置各种各样的园林建筑小品。以其独特造型、色彩表现力以及材质变化等,体现公共绿地文化品味感。

1.2.2.6实例:重庆宝田.爱加丽都花园居住小区。

1.3巴洛克居住区景观设计现象

1.3.1何谓巴洛克?

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风格,起源于意大利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从北欧(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典、哥本哈根、丹麦等)开始流行并蔓延至全世界。巴洛克,意指贝壳不规则的形态,奇异怪状。

1.3.2巴洛克风情

1.3.2.1善用动势造型(如:变坡屋顶、波形墙面、曲面亭、不断变化喷射的喷泉等),以强对比方式表现造景艺术,追求戏剧性、夸张和透视效果

1.3.2.2强调建筑主立面大树配置的层次性景观塑造。中庭环境设计常采用简约手法。北欧简约主义设计的根源来自于气候、海景的简洁形态和构成。

1.3.2.3“残缺美”也是北欧巴洛克景观设计手法之一。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使人们更加坚信了“人定胜天”的道理,那些纯自然的东西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公共景观艺术。如:残缺景象塑造、人工整形树木、修剪绿篱等。

1.3.2.4园林色叶树种的大量使用。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阿尔卑斯山是世界上色叶植物最大基地之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人们对其的依赖。

1.3.2.5实例:青岛关居住区

1.4北美居住区景观设计现象

1.4.1何谓北美风情?

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北美洲,其工、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他们对建筑业的认识具有天壤区别。如原住民(易洛魁人)仍居住长屋、经济共有、十分原始。而美利坚人却思维极端活跃,建筑日新月异、各种造型层出不穷。同样,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也表现出自然、随和、奔放。

1.4.2北美风情

1.4.2.1建筑景观强调“另类艺术”表现:建筑及建筑环境在北美人看来,只是一种有趣的实践活动,粗细不论、方向不论、材料不论、色彩不论等,宏观上造就了不少景观设计师的无限追求和个性化表现。如:易洛魁人茅屋与现代建筑(大厦)共存;异形建筑与规范建筑共存;沙漠建筑与湿地建筑共存等。

1.4.2.2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叠加式”个性化表现:在北美每年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奇特景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界造园史的进步。如:美国瀑布山庄使水景结合自然地形构成景观共同体。

1.4.2.3 浪漫式建筑创新条件下的“人性化”景观塑造:在居住区公共绿地中,北美人建造了不少“亲近大自然”的设计方法(如:亲水实木平台、沙滩实木坐凳、园林色块植物的运用等)。

1.4.2.4实例:重庆龙湖.蓝湖郡居住小区。

2. 以民族风情作为居住区景观特色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居住方式、环境需求、置景理念及特色表现。如:傣家竹楼汇小溪;白族村寨风水树、侗族花桥木塔楼…,枚不胜举。以其为背景,临摹与建造民族风情居住区,也是一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手段。因篇幅有限,仅举几例。

2.1白族居住区景观主要特色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民家、那马、勒墨、白人、k人等,源于南迁的古羌人。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地。

2.1.1每座村寨大门外都植有一株大青树(菩提树)作为风水树“树兴,村旺”。有时也在门外照壁前配置一株紫槿树,以其“繁花似锦,大朵e实”的姿态,迎接美好。

2.1.2 村寨院落“内粗外细”:白族院落建筑外观为“粉墙黛瓦、土漆彩绘、雕砖时刻”;院内为“松木土构、红漆裹柱”。

2.1.3 白族佛教盛行,大理石盛产,到处都能看到“佛”的神灵和大理石“图腾”景象。如:白族院落中 “孤赏大理石景”;天然大理石码成的“浴场”、“龙首吐水”、“大理石艺术铺地”等等。

2.2傣族居住区景观主要特色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的河谷平坝地区、新平、景东、景谷、普洱等30多个县市。自称傣、傣仂(LE)、傣哪、傣雅、傣绷、傣端、摆夷、摆彝等。现有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信仰佛教。

2.2.1傣族院落“干栏式建筑”均为二层以下竹木结构,在布局上多依山傍水。从单体造型上看,及其随意。如:布局及朝向随意、坡顶造型随意、进户通道随意、用材随意、主立面景象随意等等。

2.2.2 傣楼鳞次栉比,非常拥挤,所以景观植物一般都栽在院外四周。

2.2.3随处都显佛寺身影:傣族信奉佛教,山庙、门柱、图腾、雕塑、小品等,均取材于佛教内容。

2.2.4在植物配置手法上,讲究原始状“自然丛林式”风格。如:石树组合;旅人蕉组合;棕榈组合;热带雨林等。

2.2.5 动物景象塑造:傣族因地处热带雨林,野生动物繁多,所以,以动物为景观设计题材的手法可谓“比比皆是”。

2.2.6 榕树独木成林景观:生长在自然山境中的榕树(小叶榕、高山榕等),因不定根、气生根的野性自然繁殖特点,而可形成独木成林景观。

2.3侗族居住区景观主要特色

侗族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地区。语言分为南、北侗语。建筑为干栏式竹木楼结构。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撒姆,所以各地都建有撒姆祠)。

2.3.1 侗寨布局结构紧密,常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2.3.2侗寨木结构花桥、塔楼样式众多。如:重(密)檐式木塔楼、花桥塔楼、纺锤形重檐塔楼、桥亭塔楼、风雨花桥、索桥、廊式花桥、楼式花桥、阁式花桥等。居住区广场主景均为塔楼。

2.3.3 村寨野趣横生:侗族长期以自然山水位伴,所以,除了建筑及环境野趣外,连人融于自然环境的情趣也别独新裁。如:水中立杆钓鱼;溪流水车景等。

2.4土家族居住区景观主要特色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分布在重庆、湘西北、河北恩施、四川东部等地区,与汉、苗等族杂居,操土家语。因生活在深山区,故居住形式多为吊脚楼,与地形紧密结合。

2.4.1干栏式竹木吊脚楼:居住建筑顺山而建、前坡后檐、鳞次栉比,层次非常自然和漂亮。

2.4.2 青石板铺地筑路:取自然山土青石、溪口青石、塘口青石等,自然组合铺地筑路。从景观学角度看,极具观赏价值。

2.4.3 居住区植物林相设计随地形而体现出竖向观赏层次。

2.4.4 居住区山水园林景观功效突出:难怪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学森评价重庆为“山水园林城市”。

2.5朝鲜族居住区景观主要特色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19世纪70年代自朝鲜半岛迁入我国。能歌善舞,流行图腾崇拜、始祖崇拜,信仰土谷神、檀君教、东学教、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等。

2.5.1朝鲜族居住院落因地处严寒区,故多为四合院形式。少有单户连片形式。设置有古朴柴门、桦木门、篱墙;院中置砖石井、泡菜坛、风水树等。

2.5.2 讲究图腾崇拜:街景平面构图以直线条为主,简单而采光性好。

2.5.3 园林植物配置单调,常以孤赏风水树为主。

3.结束语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6

从古至今,人类的景观园林设计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世界园林的类型亦是纷繁多样,难以计量。尽管这样,也有学者将影响世界园林发展的因素大致概括为四个主要走向:古代西班牙的摩尔式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别墅花园,英美的现代设计风格,以及日本的禅宗园林。可见,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古西班牙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对整个南部地中海岸展开数年的征战和攻掠之后,公元711年,第一批穆斯林信徒越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这些西班牙摩尔人在这片分离的土地上创造了一种新文化、以及与之相应的新环境,并将其反映于当时的园林设计理念之中:由厚实坚固的城堡式建筑围合而成的内庭院;利用水体和大量的植被来调节园庭和建筑的温度。

在摩尔人统治下,伊斯兰西班牙超越了欧洲其它国家而成为文明中心。通过研究和实验,摩尔人的农业和园艺知识得到长足进步,他们吸收其它文化,发明了花园及其相关房屋设计的审美导则,尽管这些导则并不十分严格。用灰泥墙体所分隔的台地花园成为这种新文化的最爱。在伊斯兰宫殿庭园中,人们可以发现其与过去的沙漠绿洲的联系。这些庭园被白墙环绕,被水道和喷泉切分,并种植了大量的常绿树篱和柑橘树。摩尔人将自己的旧习惯带到了西班牙,并对这些旧习性加以改善和调谐。尽管摩尔人最终被基督教徒逐出西班牙,他们对于整个西欧景观设计的影响至今依然显而易见。下文展现的即是两处城堡中的王室园庭。

阿尔罕布拉(Alhambra)宫

在西班牙的阿拉伯式宫殿中,阿尔罕布拉宫并非最重要者,但却是当时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例。这座孤立的宫殿位于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处在格拉纳达城东南山地外围一个丘陵起伏的台地上,由格拉纳达王国的摩尔人君主兴建于9世纪,并保留了摩尔人的建筑风格:其厚重的、堡垒式的外形即是为了抵御基督教徒的入侵。在这个集城堡、住所、王城于一身的独特建筑综合体中,人们可以看到,伊斯兰艺术及建筑的精致、财富、微妙达到其最后的顶点。

在阿拉伯语中,“阿尔罕布拉”是红色的意思,它代表了该宫殿所在地的山体颜色,而宫殿 的外墙也是由红色的、用细砂和泥土烧制的砖块砌筑,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红堡”。在高地环境中,阿尔罕布拉宫具有鲜明的色彩,摩尔诗人即用“翡翠中的珍珠”来描述其建筑明亮的色泽,及其周边丰饶的森林资源。春季,阿尔罕布拉繁衍着由摩尔人种植的野花和野草,以及玫瑰、柑橘、和桃金娘,这些,构成了阿尔罕布拉独特的环境特征。该宫殿用工作间和个人房间将不同的台地连接,并借此与周围地形相适应。台地长约730米,最宽处约200米,覆盖面积约14公顷。

在阿尔罕布拉宫中,有四个主要的中庭(或称为内院):桃金娘中庭、狮庭、达拉哈中庭和雷哈中庭。环绕这些中庭的周边建筑的布局都非常精确而对称,但每一中庭综合体的自身空间组织却较为自由。就这四个中庭而言,最负盛名的当属“桃金娘中庭”和“狮庭”。

宫殿中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群体空间,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它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其间是一个浅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以及漂亮的中央喷泉。在水池旁侧排列着两行桃金娘树篱,这也是该中庭名称的渊源。

桃金娘树篱的种植则要溯源于1492年西班牙占领该地之后。在桃金娘中庭内,可以欣赏两个极佳的建筑外观,其一的主景为一座超出40米的高塔,在塔上能够观看引人入胜的美景。周边建筑投影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转贴于  通过桃金娘中庭东侧,可以来到狮庭,也即苏丹家庭的中心。在这个穆罕默德五世宫殿中,四个大厅环绕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庭——狮庭(Patio delos Leones)。列柱支撑起雕刻精美考究的拱形回廊,从柱间向中庭看去,其中心处有12只强劲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狮托起一个大水钵(喷泉),它们结合中心处的大水钵布局成环状。由于《可兰经》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这种用狮子雕像来支承喷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称奇的,可将其理解为君权和胜利的象征,而这里的狮子雕像的形态还会让人回想起古代波斯雕刻家的作品。

狮庭是一个经典的阿拉伯式庭院,由两条水渠将其四分。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这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庭的四个走廊。走廊由124根棕榈树般的柱子架设,拱门及走廊顶棚上的拼花图案尺度适宜,且相当精美:其拱门由石头雕刻而成,做工精细、考究、错综复杂,同样,走廊顶棚也表现出当时极其精湛的木工手艺。由于柱身较为纤细,常常将四根立柱组合在一起,这样,既满足了支撑结构的需求,又增添了庭院建筑的层次感,使空间更为丰富、细腻。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放松精神和转换个人心态。在狮庭,同样可以看到与中世纪修道院相似的回廊。它按照黄金分割比加以划分和组织,其全部的比例及尺度都相当经典。所以,这种水景体系既有制冷作用,又具有装饰性。

在欣赏了几处西班牙王室庭园之后,可以看出,“装饰”在阿尔罕布拉宫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在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最有意义的装饰元素包括:铺砌釉面砖的壁脚板、墙身、横饰带、覆有装饰性植物主题图案的系列拱门,以及用弓形、钟乳石等修饰的顶棚等。在这些装饰性元素的作用下,中庭回廊的外观显得豪华而耀眼。

格内拉里弗(Generalife)

如果说阿尔罕布拉宫的特征在于其惊人的复杂和精细,那么,同样建于格拉纳达的“格内拉里弗”则表现出彻头彻尾的豪华。格内拉里弗有“建筑师之园”的含义,它与阿尔罕布拉宫接壤,只需通过一座架设于溪谷之上的桥梁就可从阿尔罕布拉宫抵达。它是苏丹的夏宫,其内的设施略感凉爽,包括数个非同寻常的园庭。这些园庭建造于14世纪初,迄今仍保持其原有形态,包括若干对称种植的台地花园。这些可爱的花园内,有着不计其数的小水渠、喷泉和喷射水流。

经台地花园,场地入口可径直导入内庭——水渠中庭(Patio de la Acequia),它是格内拉里弗中一个典型的精美园庭,也是所有花园的最高点。庭院的中心主要由一个长形的水渠构成,它从主人住宅导向位于庭院另一端的门房。为使该空间更为凉爽,并达到悦目悦耳的功效,水渠两侧还设有若干喷头,产生一道道高射的、连续不断的拱形水流。庭院周边的建筑物底层是一条开放的拱廊,边缘是装饰性的拱门。从处于有利位置的观景点俯瞰中庭,映入眼帘的即是格内拉里弗最为壮观的景致。由于有喷射水流的存在,水渠中庭的环境气氛显得更为活泼、亲近。

水渠中庭北面是另一个水景庭园——罗汉松中庭(Patio los Cipresses),该中庭呈规则的几何形态,同样设有喷射的水流及高大的周边建筑物,属典型的摩尔人式园庭设计。修剪得四四方方的树篱有意凸显了建筑物的形体,并为完全白色的墙面增添了深色。

在原始设计中还包含了其它一些较高的平台,不过在后来都经过了修改和重建。在1900年代初,格内拉里弗的边远地区又增添了大量的园庭,以及壮美的罗汉松林荫道。如今的格内拉里弗,每年都会开展一次音乐和舞蹈节庆,而花园的场景,便为节庆带来几分神秘的感觉。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7

关键词:庭院景观;流行元素;庭院风格;流行新材料

1 庭院景观流行元素的分类

1.1 实元素――构成要素

实元素是庭院景观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进行景观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环境景观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铺装元素不仅具有诱导和指示路径的作用,还能通过行人步伐大小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植物的配置起到实现园林美学功能,调节空间湿度与小气候的作用。水景则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庭院小品是整个庭院的点缀品,优秀的庭院小品可以烘托出更优美的庭院空间,并会影响到整个庭院设计的总体效果。

1.2 虚元素――控制因素

庭院景观中虚元素是一种来源于自然的要素和现象,借助人体的感官才能达到独特景观的效果。庭院中,色彩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激发着游赏者的情感,木质结构的色彩、石材类的色彩和植物之色彩充分体现了庭院景观设计的生机魅力。庭院空间,选用适当香味的植物、瓜果植物,主人沉浸于花香尽享采摘与品尝的乐趣。庭院空间在满足视觉、味觉的同时,声音的存在会带来更多得美感。不同的空间需要不同的声音韵律,水声潺潺,鸟鸣声,树叶被风吹过的婆娑声,都是营造美妙景观的细节元素[1]。

2 庭院景观人文逻辑流行风格及元素灵感来源

庭院景观的魅力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风格,从东方到西方,亦或从简约的现代风到古朴的田园风,各种类型的庭院景观设计风格应接不暇,其特有的景观元素成为凸显其特点的标志,也为其流行风格带来许多独特灵感。

2.1 现代风格庭院

现代主义风格庭院景观结构形式完整,其材料、技术、空间表现深度充分体现简约的理念。删繁就简,去伪存真,从功能出发,没有过分的装饰,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明确,色彩元素对比比较强烈,构图图案元素灵活简单;铺地材料以石块、鹅卵石、木板、用水泥和混凝土浇筑成各种诱人的外形地砖为主。此外,创意雕塑品、艺术花盆家具等是这类庭院的主要元素。现代风格中在特色润饰方面常会引入新材料,质感的不同,小品色彩的大胆对比,加入简单抽象元素等,突出庭院的新鲜时尚流行感。

2.2 田园风格庭院

一说起田园风格的庭院,便会唤起人们对古朴华丽的庄园、带花边的亚麻桌布和贝里克的艺术陶瓷等庭院意境的想象。田园风格的庭院中没有浮夸的装饰或是修葺整齐的花卉苗圃,取而代之的是因自然风化而尽显铜绿色的石板铺地与爬满砖墙的青苔和地衣以及小路两旁茂盛的花境。田园风格中多采用自然的树丛、草地,追求庭院景观与外界环境的融合,是崇尚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庭院景观,体现出庭院主人对文明自然的追求。

2.3 中式庭院

中式庭院中的构成元素主要是亭台楼阁、粉墙黛瓦、假山、流水、奇石、曲径等。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更注重诗画情趣,贵于含蓄意蕴,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植物选用方面喜用具有象征意味的梅兰竹菊以示高尚品格。月洞门、花格窗式的黛瓦粉墙突出了这一风格的特点,通过阻隔和引导或分割视线营造庭院中“曲径通幽”之感。

2.4 欧美式庭院

欧美式庭院追求园林内外景物统一融合,将花园布置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的地形,曲折多变的道路,水体和植物等元素突出更为浓郁的自然效果。欧美式庭院气氛严谨中带着随意,庭院中有修建的非常得体的草坪和灌木,笔直的路径和大量的绿色植物,英式往往会高低错落、茂密昂然,而美式则会排列的更整齐低矮、平整而利落。

3 流行新材料的运用启发与实践

3.1 景观流行新材料考顿钢

考顿钢又称耐候钢,是一种耐大气腐蚀钢,是介于普通钢和不锈钢之间的低合金钢系列,它是由普碳钢添加少量铜、镍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具有耐锈,使构件抗腐蚀延寿、减薄降耗,省工节能等特点。由于耐候钢表面可形成的这一呈稳定、均匀的自然锈红色的特殊致密氧化层,这使它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建筑外墙材料。2010年世博会的澳大利亚馆就大量采用了耐候钢这一外墙材料,营造红土之州的氛围。耐候钢有很多优越性:它有强于一般构筑物材料的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具有突出的视觉表现力;它的形体塑造能力很强,能形成丰富变化的形状而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它还具有鲜明的空间界定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很薄的钢板对空间进行非常清晰、准确地分隔,使场地变得简练而明快,又充满力量;锈蚀的钢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会形成变化的时间语言,是追溯场地的历史感、记录时间的瞬间感、延伸场地的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材料,让有限的材料能够相互“共生”,体现可持续的设计观。

3.2 透水地坪

在城市建设中,许多城市大量采用封闭地表的做法,低洼路段,雨水无法依靠排水系统进行自排,造成经济浪费和晴天积水的尴尬局面。景观材料中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的透水地坪越来越受到开发重视。透水地坪不同于混凝土,它具有容量小、水的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大,水泥用量小、施工简单等特点。对城市环境问题起到一定缓解作用而被广泛应用。

3.3 自然木质材料与塑木

木材作为一种自然的造园要素,可以增强庭院的自然美和天然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产生微妙的自然变化。其材质较之金属,混凝土更为松软,色彩更为柔和,日久天长,还会有藻类、地衣、苔藓附着。植物的色彩与木料自身颜色相搭配融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每种木材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紫檀坚硬、纹理细致、气味芳香、色彩丰富;紫衫有清晰的纹理;无花果色白、质地细腻等。而用作园林小品的木材则会选用坚硬耐用、耐腐蚀的材料,使其本身的自然美能够良好的发挥,为庭院增色。

实木作为庭院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保持实木的原汁原味,融合户外景致,可以使庭院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它常常用于制作园林景墙、建筑立面等,能使整个庭院情调倍增。由于必须经受长久的日晒雨淋,户外实木的选材只有少数几个材质、色泽稳定的树木可以胜任。于是就出现了倍受青睐的防腐木。防腐木的优点有很多,一是自然,环保、安全;二是易于上涂料着色,能根据设计的要求制作出美轮美奂的效果;三是能接触潮湿土壤,亲水效果尤为显著,可以在户外各种气候环境中使用30年以上。

木塑以废旧塑料和树枝树杈、稻壳、秸秆等植物纤维为原材料混入塑料合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园林、建筑、家装等场所,它融合了“木”和“塑”的双重优点,具有环保、防水、耐腐、防虫、阻燃、可循环利用等多项优势,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低碳、绿色、可循环”材料逐渐倍受广泛关注[2]。

4 结束语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的新材料也不断地更新,发达的科技也会使设计师创造出来的新的创意、新的理念得以实现。在不断的创新中,会催生出更多丰富而又有价值的设计成果。这些新的景观、新的材料都是景观设计的领头者,会带给我们深思与探索的空间。庭院景观也越来越向着迎合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汲取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风格的特点,吸收其精华融汇贯通,挖掘历史融入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建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庭院景观,实现对多种庭院景观艺术的呈现。

参考文献

[1]蔺宝钢,吕小辉,何泉.环境景观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斌,林俐.庭园造景材料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刘红秀(1982-),女,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讲师。

欧式庭院园林设计篇8

关键词:庭院景观;设计;配置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对生活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庭院,也越来越重视绿色植物在庭院中的运用,对庭院植物空间营造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景观用英语称之为 Landscape,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一个庭院设计的好坏,需要从科学性、文化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等多方面来衡量。有人把庭院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不尽相同,园林是为了观赏,而庭院是为了生活。庭院更多要融入主人的个性,把艺术生活化。根据对欧美独立住宅的统计,私人庭院是家庭住宅基地中重要的使用场地,其使用频繁的顺序大致是:起居、游戏、室外烹饪和就餐、晒衣、园艺、款待朋友和储存杂物。在日渐现代的生活中,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庭院来与自然交流。1. 庭院景观设计要素

1.1庭院的布局非常关键

简单的可以在庭院中种些花草,或者是一个绿色植物的苗圃,而如果再讲究一些的话,许多人会请专业的设计师来设计和制作庭院。用曲折小道配合高大树木让人产生“庭院深深”的感觉,而曲形拱门、雕花栏杆、立柱涡卷配合精心修剪的矮丛植物,活脱脱一个欧陆风情的再现。庭院不论大小,用天然石材或者各色地砖、黑白相间的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对于细节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在整体空间里光有山水、花草、雕塑等并不足够,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人们要活动,所以需要把很多的小细节处理好,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这些细节主要包括各种灯光、椅子、驳岸、花钵、花架、大门造型等等,甚至有的还包括垃圾桶、水龙头等等。

1.2 庭院里的植物品种不要太多

一般来说,应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再选种一二种植物作为搭配。植物的选择要与整体庭院风格相配,植物的层次要清楚、简洁而美观。常绿植物比较适合中国北方地区。集观花、赏果和食用为一体的植物,如红月季石榴、黑月季石榴、吉庆果、珊瑚樱等,可以让人们综合享受到多种不同情趣。除了传统的适宜在庭院中铺陈的草皮,大棵喜阳植物外,目前芳香植物如迷迭香、夜来香、薰衣草、薄荷等近来成为庭院栽种的新宠。由于这些香味植物从幼苗到干株枯叶都有浓郁的香气,到了晚上更是香味四溢,特别适合营造庭院醺醺欲醉的氛围。其散发的香味还具有抗氧化性及抗菌性,是清新气味和净化空气的绿色产品。 1.3 水和木材是许多庭院里不可缺的元素

水可以与庭院中的一切元素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水景图。而木材在家庭庭院中可以说是起着点睛的作用。户外家具、花槽、花架、秋千椅、围栏,无论用在庭院中的任何角落,它都会给人创造一种温馨、舒适、自然、和谐的氛围,满足人们对自然回归的迫切渴望。特别是在北方,木头让北方的冬天不致拒人千里。木质桌椅的色彩比较丰富,有原木色的、白色的、绿色的等等,总之应与整体庭院风格相配。

2. 庭院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

成功的庭院植物配置景观营造能给环境带来宜人的色彩,美妙的情趣,绿色植物的花朵和叶片的组合还能让庭院色彩变得更加柔和。

2.1满足庭院四季景观原则

绿色植物是庭院景观营造中的主要构成因素,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四季景观的效果以及地理位置和气候带的不同。在中国北方,就需要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而在中国南方,需要实现“四季常绿,花开不败”。

2.2适地原则

在庭院植物景观营造中,地区不同,附近建筑物朝向不同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光照环境的不同。所以,庭院植物景观配置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如在水池、喷泉四周不易种植银灰菊、棉毛水苏等植物。

2.3适景原则

因为庭院空间有限,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利用植物提升庭院的空间感。围绕植物的种植把空间分割开来,有疏有密,有主有次,点线结合。

3. 庭院植物配置方式3.1 孤植在庭院中,单株树孤立种植,可以作为独立的庇荫树,同时一些名贵树木或是古木也能起到观赏效果。另外,树木孤植知识为了构图艺术上的需要,呈现树木的个体美,这样的孤植的树木多可以作为庭院空间的主景。一般情况下,树木孤植主要出现在大片草坪上,或是出现在花坛中心等。3.2 丛植由几株同种或是异种树木构成一处小树丛,在不等距离间种植在一起构成一个小的树丛整体,也是庭院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一般树木丛植都可用作主景,也有个别用做配景,用作背景等实现隔离措施。3.3对植对置只能作配景出现,一般植物对植主要是配置在入口建筑的两旁或是小桥头等区域,同时还要配以假山石来凸显其势,调节重量感,力求均衡。庭院中的不对称栽植,即在轴线两边所栽植的植物,一般来说其树种,或是树木的体型完全不一样,但能很好的保持均衡状态。这主要是用到了天平均衡的原理,轴线两边给人的重量感一致。因此,在轴线的两边分别可以栽一株乔木,种一大丛灌木实现平衡。

小结:植物的设计和配置在庭院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文化应该与庭院风格有机结合。通过植物的巧妙选择配置,不仅使得庭院景观在植物季相变化上有美丽的变幻,而且还能让原本有限的庭院空间产生更多灵动活泼、变化多样的景观空间。在现代庭院景观设计中,景观植物已成为设计的主体。进行植物空间配置,要充分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园林植物的形态及组合的可塑性、多样造型,促使庭院设计中景观空间巧妙组合,为大家营造一个富有生机和意蕴的庭院空间。

上一篇:岩土工程监测技术范文 下一篇: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