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建筑范文

时间:2023-11-12 07:57:15

欧式建筑

欧式建筑篇1

关键词 : 欧洲建筑样式 建筑文化交流 装饰表现

Abstract: Since 1840, China has presented a brand-new look, and many new buildings came out .There are some foreigners who move their the building styles into china, there are also some China's domestic constructors who link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o develop the hybrid type, moreover some Chinese architects who studied abroad and returned to their homeland began their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on Chinese construction future. During this period, a number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nd decorative approach has its own unique position and role.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these elements has enormous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on our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omestic architectural features.

Key words: European architectural style , architectur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decoration performance

1 欧洲建筑样式进入中国的过程

由于宗教在欧洲世界的特殊地位,中西文化大规模交流也首先从这些传教士开始,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利玛窦,他与我国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合作把许多代表西方先进文化科技的书籍翻译成中文,除了科技外,他还大量的把古罗马的建筑书籍引入中国 。在他之后更多的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明末开始,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引入一些西方的装饰手法,到了乾隆年间,大肆修建的圆明园还专门针对西方文化建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西方传教土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从圆明园开始,大量的西方建筑手法开始在中国的建筑中运用,它们不仅仅给我国的建筑带了更多的装饰表现的空间,也对本土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

2 20 世纪初期欧洲建筑样式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经济模式的逐渐变化,中国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商业化要求,这迫切要求中国的建筑出现新的变化,这个时期出现了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体系是和近代我国的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从西方国家直接的传入和引进;二是中国原有的建筑主动的去适应这个要求进行变化、改造、转型的。我国的新建筑体系主要是通过第一种模式建立起来的,经过了一系列发展加上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并回国参与中国建筑的构件,并大量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冲破了封建时代的阻隔,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新建筑体系也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活动主流。

2.1 欧洲古典建筑样式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 1) 哥特式建筑教堂在中国的运用

哥特式建筑是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13~ 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石室

广州市越秀山一德东路,有一处纯花岗石建造的哥特式教堂,他就是天主教圣心堂。由于它纯由花岗石砌筑,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石室”。很多人认为石室是仿制法国巴黎圣母院,不过却有很多本土特色。首先它的朝向本来是向西,后改为向南;其次建筑的陡坡屋顶,欧洲采用的是木衍架,而中国匠师采用的是自己得心应手的抬梁式木构架解决了屋顶的结构问题;再次石室不是用水泥,而是用中国传统的桐油糯米石灰浆筑成的,这中材料既可以防水而又坚固而有韧性,历久而强度不减。最后室外排水的兽头,没按西洋作成怪物的形状,而是作成了中国传统的石狮状。

( 2)俄国建筑文化在哈尔滨的运用

1891 年沙皇俄国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这条铁路穿过我国的东北地区, 1895年 5月,俄国又以哈尔滨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也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哈尔滨。哈尔滨的建筑基本上是俄式建筑的移植,其特征十分的明显,这种建筑的传入是伴随着文化的传播而传入的,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而不是简单的建筑形式的移植。俄国的教堂建筑以“洋葱头”闻名于世,到了哈尔滨也把这种建筑的表现带了进来。

在中国近代的建筑中外来建筑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的出现给中国建筑加入了新鲜血液,而哈尔滨的俄式建筑群因其独特的风格,对我们研究近代建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2 西方近现代建筑样式在中国的运用

( 1)西方近代折衷主义样式

这类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 1921-19 23年的上海汇丰银行新楼。从平面上看类似一个正方形,大楼主体采用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的外立面模仿砖石结构,处理成严谨的新古典主义形式。从横向的角度看全楼有 5段,中间的部分有贯穿 3层高的仿罗马科林斯式双柱,底层的营业大厅的内部装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其它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建于 1924 年的北京大陆银行;建于 1911年的清华大学校门和清华学堂等。这类建筑的装饰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适应了当时中国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给中国的建筑格局带了巨大的变化。

( 2)中西混合式建筑

为了适应顾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陈列的要求,旧式的消费场所等修改门面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采用新材料玻璃开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时为了商业竞争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气”门面的风气。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个体本身以出现折衷主义的趋势,再加上辗转套搬,结果造成了很复杂的变体。这些店面的改进是近代中国商业在比较低的条件下追求商业广告效果的产物,对中小城镇和其它类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显的影响。

随着城市部分地区的建筑西方化在这些地区的边缘或者相近地区也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它们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体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体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这类建筑在一些旧式消费场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很大的运用。

( 3)装饰艺术和现代式

20 世纪 30年代初,欧美新兴的摩登风格——装饰艺术样式和西方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风格也慢慢开始在中国登陆。装饰艺术样式是一种向国际式过度的样式,他的主要特点是体形简洁、明快,喜欢使用阶梯型的体块组合,流线型的圆弧转角,横竖线条的墙面划分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装饰。中国建筑师在当时把这两类设计样式统称为“现代式”,许多设计师热心参与了现代式的新潮设计,不过当中以装饰艺术样式为主题,少数已是准“国际式”和地道的现代派建筑。

2.3 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早在 19世纪时期,为了适应中国习俗,迎合中国人心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建教会学校和教堂时,就开始尝试使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来修建校园或者教堂。在前期,在屋身保持西方建筑的多体量组合,顶部揉入以南方样式为摹本的中国屋顶形象。在后期主要特点是关注屋身和屋顶的整合,把以南方民间样式为摹本转变以北方官式样式为摹本,整体形象走向了宫殿式的仿古追求。

从 20世纪 20年代开始,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根据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中国固有样式”的探索。随着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除了将本土建筑“洋化”外,还有着另一类趋向就是尽力将外来建筑“本土化”,这类趋向经过由外国建筑师发起,后由中国建筑师引向了高潮后形成了在 20世纪 30年代在全国推广的“中国固有样式”的建筑风格。

( 1)以 1925年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建筑复兴的设计活动。这股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化”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当时针对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体上把它们概括成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被视为仿古做法的“宫殿式”;第二种是被视为折中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种是被视为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这三类处理手法不仅仅为中国近代复兴传统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道路,也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做了必要的演示。实际上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道路也基本上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进。“中国固有样式”的探索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是伟大的一页,它留给了我们一些成功的建筑和可以借鉴的处理方法,更激励着后来的建筑师更好的去中国式建筑的发展。

( 2)庐山近代建筑

庐山的建筑是近代中国难得一见的文化建筑群落,特别是牯岭的规划和建成,是世纪之交城市建设和规划的一道灿烂的霞光。在庐山的建筑规划中,多采用了欧洲乡土别墅的券廊式和现代的规划技术和材料,在实际建设中也深受西方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同时也注意本土的园林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尽力使用本土的材料和利用地形和风景,是将中西建筑文化良好结合的优秀之作。

处于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建筑基本上在坚持自己独立的发展轨道,许多西方建筑元素只是起到了衬托和完善的作用,换句简单的话来说中国本土的建筑文化吸收西方的积极因素取得了新时期的发展。

3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对当代建筑发展的启示

中国近代建筑特别是 20世纪早期的建筑在我国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是中国建筑由古典向现代转化的一个缓冲期,所以在这个过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建筑造型,有些建筑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不成熟的,但是他们那种伟大的尝试确实给后来的建筑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道路和方法。

3.1 近代建筑的保护小谈

中国近代建筑数量众多,风格也是百花齐放,而且很多现在仍然在使用,对它们的研究和保护对我们完善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建筑宝库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对近代建筑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但是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也要有一定的原则:( 1)保护真实性;( 2)加以再利用;( 3)加以整治更新;( 4)综合价值的考虑。对待近代建筑,我们可能无力将其全部保护,但是对于那些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者有着重大意义的建筑应该科学的对待,不能一拆了之,毕竟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数量是有限的。

3.2 当代建筑发展启示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发展在功能要求的趋势下造型趋向单一模式,国际主义的建筑充斥了世界各个大小城市,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很多人所深深关心的,在这里我仅就个人观点对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一些设想:

( 1)重塑中国建筑的灵魂

一些古典的建筑样式和构件可以成为建筑的细部装饰或者点缀,而不应该成为建筑的主体来支配建筑本身。在本文中,我们也多次提到了中外建筑师大多数时候走的折衷路线,广集百家之长根据建筑自身的情况具体处理,很多很古典的中式建筑为了装饰和功能的需要也大胆的采用西方的建筑构件和装饰手法,但是在建筑本身却不依附任何的风格或者样式。实际上支撑建筑的不是砖瓦门窗,而是文化和思想。

( 2)平衡中国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平衡功能和形式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双轨制”。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功能为主体的建筑考虑到经济因素,视情况来处理装饰,即使是成本低的也要作到少而精。而在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公共活动场所就不应该只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了,用科学的态度有效的使用好装饰效果,作出中国的特色。

结语

当今世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很多建筑都受到同一种风格的影响,在高度功能化的基础上外型上出现大范围雷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提出了建筑文化回归“民族主义”的口号。如何正确的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便成为了一个令人思索的问题,研究并借鉴 20世纪早期这段时间的中国建筑中中国化的努力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当时如何把国外在某些区域的先进东西融合到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中,再创中国建筑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4] 杨永生:《 20世纪中国建筑》

欧式建筑篇2

关键词:欧陆风情文化断层 文化绑架 欧式创作

中图分类号:TU24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即使在历史悠久的北京城到处可见罗马柱、欧式窗套、拱门、尖塔、雕塑、铁艺等富有欧式建筑典型标志的建筑符号,国人对于欧式建筑的青睐可见一斑。 “托斯卡纳”、“摩洛哥”、“英伦风格”、“田园风格”都是开发商为了营造一种西方生活味道来迎合居住者的产物。姑且不说中式和欧式建筑风格孰优孰劣,但就表面来说欧式建筑占据了中国大半江山,而中式建筑却越来越少,甚至走向消失。

很多学者认为“欧陆风”在中国的蔓延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心理上的不自信,我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本土文化没有跟得上大众审美的需要而出现“文化断层”,它会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但和殖民时期中国产生的欧式建筑不同的是,人们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吸收,其实和穿西服和牛仔裤一样,是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纳,甚至更加向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这是改革开放后大众文化出现的必然产物之一,更何况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主流建筑思潮,虽然想利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建筑创作的努力还在进行中,但是目前并没有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可。

对于欧式建筑风格的被选择,建筑师们在心底里往往有抵触心理,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甚至认为是低俗的,很显然就连开发商和政府对“欧陆风情”的蔓延显得无能为力,更何况建筑师们得吃饭,所以一个个欧式建筑的出现就是文化绑架的结果。对于学者们担心本土传统文化的流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一,建筑外观形式只是西方文化的一小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不变质就不会出问题。其二,“欧陆风情”的存在在长远的中国建筑史上必然是短暂的,没有生命力的,当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思潮出现的时候,便是它走向消亡的时候。

青草圈火车站的设计就是这样一个被文化绑架的建筑,同时我也成为被“欧陆风情”绑架的建筑师。“即用之、则安之”,避免所设计的欧式建筑比例失调、胡乱堆砌和商业性复制,要仔细推敲,寻找符合地域文化和建筑本身的性格特点,尽善尽美的完成创作,这大概是目前要做的,青草圈站位于西北重镇宁夏石嘴山市,该地区正由传统的工业城市向新兴的旅游城市发展转变,以火车站为中心,周边已经近规划了大片的欧式建筑风格的新型产业区,当然火车站方案也不例外,当初为业主设计了几个可选方案,,有突出西北地域特色的厚重风格,有适合当地文化的伊斯兰风格,还有现代简洁风格,当然都被业主否定,业主向往的是打造欧式风貌的新型建筑风貌区,因此火车站站房建筑造型要求厚重、典雅的欧式古典风格,体现城市包容、开放的人文精神。

本车站立面造型采用欧式风格和中国古典宫廷式建筑特色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建筑自身比例的完美,立面形式与平面功能的统一性和交通建筑的开放性。建筑中心轴线对称,三段式的传统建筑手法,突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屋顶高大的穹顶强化了建筑的主体地位,建筑自身精准的美学比例使建筑典雅浑厚、经久耐看。中间高大、连续的柱廊突出了主入口,使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符合大型公共交通建筑的特点,同时使车站更富有时代感和现代特色,凸显简洁、大气、宏伟的建筑形象。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面积浅黄色花岗岩石材,突出西北建筑厚重、质朴的性格,深灰色的金属窗框和通透的玻璃幕墙展现建筑现代时尚的同时,落地玻璃幕墙使室内外空间交融贯通。当然建筑细节也处处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感,石材的分割方式没有照搬欧式建筑错缝的组合方式,采用对缝分割的处理,很显然错缝是当时欧式建筑结构上的需要,而现在仅仅是作为美观装饰, 建筑将欧式细小构建放大、简化,减少没必要的繁复装饰,突出交通建筑简洁明快的特色。

建筑从平面功能到细节设计都体现了铁路客站“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的建设理念,站房内部功能充分考虑旅客的需求,系统优化整合办公管理及服务用房,将最大、最好的空间留给旅客使用。适当提高公共服务部分的面积比例,在有限的建筑规模内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利、优美的站内环境,为车站的发展预留了充分的条件。整体方案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火车站站房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两层,中间高大部分为进站广厅和候车大厅,进站广厅为上下贯通的共享空间,高度达19.5米;候车分为上下两层,两侧分别为出站厅和售票室,进站人流实现了室外拱券檐廊的灰空间到到室内大厅的完美过渡,流线便捷、空间开敞;车站前设有车站广场和城市花园广场,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敞的空间中,既满足车站与城市无隙接驳又使本区域成为城市展示平台。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完全按照现代、舒适、高效的原则尽量简洁,只有局部的欧式套线与整体欧式建筑风格相呼应。

无论怎样,此时此地这样一个欧式建筑已经产生了,并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新火车站融入了周边规划当中的欧式建筑群,它的建成对改善城市对外形象,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沙湖及区域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带动整个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欧式建筑篇3

论文摘要: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状况“欧陆风格”建筑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在中国“欧陆风格”的出处,我们无法准确的把握,若干年前,当建设方提出他们的设计要求时,“欧风”这个词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设计市场。在某些开发商眼中,“欧陆风格”是高尚生活的象征,于是建筑师们无奈的按照开发商的设想去创作,再加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于是西洋古典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挟“欧陆风格”之名,卷土重来,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对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欧陆之风”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出现的几次西洋建筑潮流,它并不是受当代欧洲建筑思潮的外部影响而引发的,而是在中国内部,为了“内需”,而自力更生演绎出的一股艺术风潮。而且此“风”大有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之势,但实际上,它却直接反映了中国建筑商品化的转型时期,商业文化对建筑市场和社会文化的冲击。

中国现代“欧陆风格”的建筑有其三大特点:

第一,模仿西方高雅古典建筑的形式,但是并不需要真正理解其文化价值。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神庙建筑是神的住所;在工业时代神庙式的建筑成为了银行的办公楼,因为钱是资本主义之神;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神庙竟成了高层住宅顶部的设备间、水箱间。建筑语言被滥用了。

建筑上的山花、弯窿顶、柱廊只是纯粹的装饰,并没有任何结构和建筑功能的意义,这种堆砌的矫揉造作的设计与古典主义“朴素、真实、理性”的原则恰恰相反。并且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人。

第二,必须使文化产品变成工业产品,才可以进行商品推销和扩大市场得到高额的经济回报。“欧陆风格”正是通过预制构件,采用新的轻型材料,简化装配工艺等工业的手段,使古典柱头和罗马雕塑成为商业产品在国内广泛流行。甚至到了室内设计也不甘落后,不管什么性质的建筑,包括图书馆、旅馆、办公楼、商业用房,乃至家庭装修都偏爱欧洲古典样式。

第三,“欧陆风格”建筑通过建筑空间和形象,来模拟虚构一种文化处境,令使用者产生文化空间转移的错觉,使他们感觉到置身于优越的文化环境,认为自己的文化身份得到了提升,尽管楼盘可以命名“罗马花园”、“维也纳”或者“豪园”、“佳苑”,但是,由于没有真实的文化环境的支持,这种建筑空间造成的自欺欺人的幻觉和错觉难以维持的,而且这类自吹自擂的楼盘名称提醒人们注意到,这种对古典主义的爱好,只是作为对经济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炫耀,而不是对文化财富的真正追求。

这样的“欧陆风格”建筑,在发展上必然有其局限性。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国外得不到来自欧洲文化的支持,在国内也没有中国文化的根基。类似“欧陆风格”的情况并非史无前例。英国十八世纪的时候,建筑上曾出现过“中国风格”的热潮,从王公贵族到富贾殷商,对“飞檐翼角”的楼亭水榭,无不趋之若鹜,其热衷程度不亚于中国现在的“欧陆风格”。其中以英国名建筑师哈夫盘尼(WilliamHalf-penny)设计的多款中国式的大宅最有影响,然而中国人见了这种“华风建筑”一定会摇头失笑,如果和二十世纪中国的“欧陆风格”相比,会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

“欧陆风格”的建筑可能会使未曾走出国门的人们乍一看或许感到新鲜,但在二十一世纪时期,如果我们在古城西安的大街上盗立一批上个世纪前的欧洲古典建筑—既不是中国古典的,又不是现代的,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某些需要,成为某些特定阶层或行业“标新立异”的手段而已,这着实不伦不类,不知所然。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几千年来的统一模式,单一的材料和技术体系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同现代化空间模式的衔接举步惟艰,对传统的尊重常常限于对建筑外形的模仿,而这种模仿又往往以牺牲现代技术和材料的优点为代价,从而失去了其美学的价值基础。我们的传统建筑正面临着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欧陆风格”实际上,它既不特指某个国家又不特指某一时期的建筑风格,而是包括了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一个十足的“快餐大拼盘”,而这样的拼盘又怎么能体现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呢!现代西方人士曾建议我们“应减少对西方建筑风格的依赖,多注重些中国传统建筑独存的风格。如此灿烂文化的国家却要模仿舶来的二等货,而且抄袭来的比原样还差的多……”这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学会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优点,对传统的表达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模仿,那样就再无大量的模仿“欧陆风格”的市场,学会处理好了本国文化的现代问题,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内在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现代建筑。

欧式建筑篇4

【关键词】 中央大街 老建筑 文化背景

每一座城市建筑文化的背后,都有其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时间的更替下,建成属于它自己的城市印象。哈尔滨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因其发展历史的特殊背景,而获“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而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特色鲜明的百年老街,这条百年道路在时间的更迭中荟萃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1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1896年,19世纪末,随着《中俄密约》的签订,哈尔滨获得了修筑中东铁路的机会,而中央大街本是后来由于中东铁路开建而由沙俄在建城之初打造的一个运输物资的通道,但是在漫长的社会变革之下,经过漫长的欧陆、殖民与反殖民、市场转型等多重的历史变迁,中央大街形成了特有的商业形态以及独特的空间体系。正是在这种激烈的冲荡之中,西方各种风格的建筑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间接的传入了中国,在西方建筑文化和中方城市的温和碰撞中,中央大街建筑呈现了哈尔滨特有的气质与文化。

2 欧洲主要建筑风格流派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体现

哈尔滨中央大街建筑以其多样性的风格,鳞次栉比的形态,勾勒了独特的中央大街建筑文化。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5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新艺术运动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300年的建筑精华的同时,也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2.1 16世纪——和谐稳定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继欧洲12到14世纪哥特式建筑之后的一种新型建筑样式。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意味着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直至19世纪,这400年的时间范围内出现的建筑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欧洲文艺复兴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文艺复兴的明显特征是:摒弃以基督教神权为统治的哥特式建筑形式,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柱式以及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构图。

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的黄宝珠宝,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这座建筑充分展现了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方圆结合,使该建筑轮廓富有变化。楼顶的装饰丰富生动,脱盐石之撑着楼檐,装饰浮雕细致精到。阳台金属杆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建筑檐口装饰复杂。整个建筑通体简洁明快,又富细致装饰,形成形式上的对比。

2.2 17世纪——自由奔放的巴洛克时期建筑。当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使古典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张扬,世俗文化也便深入人心,当教皇受到世俗文化的冲击,也遍不会再像中世纪那般统摄人心了。于是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建筑以其标新立异的的格调在17世纪更受人欢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本格调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运用富丽堂皇的空间处理和色彩绚烂的格调;墙面常常呈波浪形,在墙面的装饰上往往披金挂银;将建筑、雕塑、绘画三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开创了其建筑形式的先河;用椭圆形空间和穿插的曲面来表现建筑效果。

坐落在中央大街120号的教育书店,建于1909年,原为松浦银行。作为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教育书店以其丰富的外观,细腻的装饰,动感的造型成为中央大街的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一层采用深色调墙面、大面积橱窗的构图;二层为简洁的圆额矩形窗,窗上刻划精致线脚;三至四层饰以贯通的科林斯壁柱,每两个圆额矩形窗作为一组,窗上饰以丰富的装饰。不同的窗饰相同的尺度又有着不同的窗饰,统一不缺变化;半球形的文艺复兴式穹顶,端部却以类似俄罗斯式洋葱头顶作为结束,成为复合式穹顶。

2.3 18世纪——纯形式美的折中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是19 世纪上半叶到20 世纪初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以法国最为典型,它的主题思想是要弥补所谓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这种思潮认为,只要能实现美感,可以不受风格的约束,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式样或拼凑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

中央大街112号(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砖混结构,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建筑内部墙面以及天顶均以黄白色为主的雕花作为装饰,熠熠生辉,营造出一种绚丽富丽堂皇的效果,立面壁柱上置雕塑,将建筑与雕塑结合起来,创造新颖的内部形态;壁柱采用混合柱式,既有古罗马建筑风格又有巴洛克的色彩,创造出纯形式美的折中主义建筑形式。

2.4 19世纪——简洁装饰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工业化的产物,作为西方艺术设计史上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艺术思潮,新艺术运动既承接了古典艺术之风,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气息,成功构建了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当然,工业化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古典主义固有的感性与浪漫,也实现了新艺术运动“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诉求。

马迭尔宾馆,中央大街的标志,1906年建成。从建筑装饰上看,自由浪漫的建筑外形,优美典雅的内部装饰,都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活力,富有生命的象征。出挑的阳台兼作入口的雨篷,为建筑提神之笔,女儿墙以砖砌筑,柔软、灵活的曲线造型之中,又不失气势与动感,赋予建筑鲜活的生命力,恰到好处的诠释了“新艺术”的唯美曼妙;室内的墙壁或饰以唯美的壁画,或以镜面为饰,精美的诠释着室内空间的基本形态,黄铜的楼梯栏杆,充满柔媚的线条,大理石饰面以及精致的饰线,勾勒出室内的感性浪漫,没有丝毫的做作。

3 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中央大街的建筑是异域文化在哈尔滨的展示,是特定历史变迁的文化产物,是中国范围内乃至世界建筑历程的一缕阳光。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提高,发展历程的推进,这些老建筑原本持有的形态也与现代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碰撞,如何把握建筑的欧洲风情与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商业与非商业化的结合,是当下执政者们以及学者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打造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中之重。我们期待哈尔滨以其独特的欧陆建筑魅力和独特的文化背景,来构筑“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本论文为黑龙江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学生创新课题项目而作,指导教师:胡泊)

参考文献

1 刘松茯.外国建筑历史图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欧式建筑篇5

【关键词】欧洲;装饰艺术;起源;野蛮

谈到欧洲装饰艺术起源,“欧洲的装饰艺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已登峰造极。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将建筑、家具和家居装饰当作一种艺术创作。他们将古希腊的传说故事雕刻在建筑物上,用象牙片和动物骨头精心制作成漂亮的扇子,在家具的边角或立柱上雕刻出不可思议的线条和花纹,在他们手中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艺术。”欧洲装饰艺术起源于英国,带有浓厚的爱尔兰“荒凉的绿野”的特征,爱尔兰的地理位置、宗教历史和文化特征,完全满足了欧洲装饰艺术起源所需的条件。起源与英国的欧洲装饰在19世纪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和渗透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传统装饰纹样与手工艺的艺术特质,但也始终表现出野蛮的特质。

一、欧洲装饰艺术的起源与特质

早先在爱尔兰偶然发现的中世纪《凯尔斯书》手稿中系统描述了装饰是“用几何设计而不是自然主义的重现,彩色的平面和复杂的交错图型”③的艺术特征,充分代表了爱尔兰的撒克逊风格的装饰艺术,使人们得以重新真切地感受北欧中世纪及复活的十九世纪末装饰艺术的奇特之处。

(一)英国性的装饰艺术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对英国装饰艺术的描述十分准确,即所谓的“建筑师的意图是忠实于自然,艺术家的世界则是变幻无穷的。但是任何一种表现都是对整体观念的描述,而不是对某一物体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英国式的东西”①;“英国式的建筑装饰特色:即不管是流线式的、还是直线式的建筑,装饰都只是线而已,而非有形物体”。这种融合欧洲北方传统的抽象形式的纪念碑,所呈现出的近似生活的真实感即为这个国家中世纪的装饰艺术风格。不管是静放在都柏林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的《凯尔斯书》手稿,还是在1851年大展览会上展出带有漩涡型装饰的地毯,或是收纳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玻璃盒中的动物纹样的黄金工艺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古朴的羊皮纸、羊毛抑或是金属本身所洋溢出的沉静感②。假若站在近前正面凝视这些作品,其表面活泼的色泽以及鸟儿模样的花纹,还有那狂热的曲线,会给我们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宛如从沉寂的黑色深渊中,突然迸发出五彩光束(图1)。正如前文中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引用的那样,英国装饰性造型的浮雕所表达出来的反古典主义的传统造型形式,可称之为是原始的抽象装饰与传统的古典装饰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所表现出的非模块的造型取向关系。

图1 1851年大展览会上展出的漩涡型装饰地毯(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20)

图2 乌尔姆大教堂(哥特式垂直线条装饰)(图片来源:《哥特形式论》p73)

佩夫斯纳在34岁时出版了《现代运动的先驱者》一书.奠定了他在英国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之后大约过了20年,《英国艺术的英国风格》(1956)发表的时候,刚好处在《现代设计的先驱们――从莫里斯到格里佩斯》(1939)与《现代建筑和设计的源泉》(1968)这两本被称为“近代设计论金字塔”的著作之间。书中讲述了从“凯尔特人大不列颠时代”到十九世纪的“反模仿艺术”的传统特异性,探索了“装饰艺术”的可实现之路。这本书不管在文化深度上还是学术造诣上,都与古典的自然主义相去甚远,佩夫斯纳对意大利巴洛克绘画与撒克逊巴洛克建筑的对照比较研究是其兴趣所在。他所要表达的是英国艺术的边缘性。正如小野木孝治所说的“偶然展示出的古典传统与当代艺术的正相反的民族性对比,是佩夫斯纳对英国艺术特质的探求过程”,对英国艺术与古典传统的关注,是佩夫斯纳对艺术史、建筑史研究的基础体系。

(二)摆脱了具象性和复杂性的英国装饰艺术特质

从中世纪到近代绘画、建筑和工艺美术中“线”的存在形式,可完全表现出佩夫斯纳所认为的英国装饰艺术的特质。他从英国的造型原理中分析出意大利与地中海的造型艺术应该趋向于“非具象”的符号,这些符号必然通过具象形态特征或借助建筑及器物本身的表面得以表现。由此,装饰性的造型获得了解放,并开始了对“线”的狂热追求。正如佩夫斯纳所言“从弱化造型的具象性到关注具有生命感的装饰线的转移”④。如哥特式的建筑装饰里流动的线、火焰式的线、垂直式的线。九世纪英国杰作《乌得勒克诗篇》原稿中的“之”字形曲线、十二世纪的著作《朗伯斯圣经》及《温彻斯特圣经》中的人形柔软的曲线、布莱克(William Blake)所描绘的人物的间接圆滑的曲线、以及与布莱克同时代的建筑家约翰・索恩(John Soane)所表达的作为雕刻的装饰线(图2,图3)。如此,就像佩夫斯纳所说的“结合之前的考察来看,我们虽无法臆测,却可以追溯至七、八世纪的爱尔兰与诺森比亚的绚丽原作,或许直到英国铁器时代的凯尔特大不列颠人的表现形式为止”。从古代北欧的织带花纹和旋涡花纹;在帕维亚(Pavia)卡尔特萨修道院正面所体现的凯尔特环形的魔术般的曲线(图4),这些“摆脱了具象性和复杂性的装饰”完全诠释了英国装饰艺术的特质与起源。

图3 朱里奥・罗马诺,公爵府庭院(图片来源:《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p197)

图4 杜克:《对话录》中的插图(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94)

(三)趋向构成感的北欧装饰艺术特质

地中海位于欧洲的西北端,地理位置上偏于一隅,其文化受欧洲中心辐射较少,正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装饰艺术的土壤被完整地保留。因此,它对欧洲装饰艺术体系完整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正如威廉・沃林格尔(wilhelm Worringer)著作中所记载的:“英国艺术的特色,从广义上来说是‘从依附于具象形态的手法脱离及趋向构成的装饰的手法’,换句话来说,就是‘从装饰体脱离到表面的装饰发展的造型取向’,这就是北欧的装饰艺术特质。这就是‘北方’的造型特征,在表明了其风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极端性”⑤。如佩夫斯纳对线的理解的典型作品,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美术开始的一个黄金头盔“萨顿胡的头盔”(图5)。在仅仅几厘米大的空间中,装饰着精密织带的动物(鸟)头部、回环缠绕的曲线,可见在没有接受过古典地中海艺术洗礼的北欧,其装饰艺术的想象力在很早的时期就开始翱翔了。1939年,在东英格利亚海岸的墓地,这个珍贵的遗物与同时被发现的其它黄金工艺品,都被视为盎格鲁・撒克逊艺术流派的代表作。畸形的动物躯体使抽象的线不规则,装饰线交错地将空间填埋,不留一寸缝隙。这样的装饰手法不管是在盎格鲁・撒克逊的故乡日耳曼,还是在其邻居的凯尔特,或是在北欧诺尔曼的艺术作品中都有这些共同的特征,即为北方装饰艺术的普遍表现手法。这种螺旋状的装饰曲线较之希腊拜占庭式中所描绘的“唐草花纹”中沉静植物的蔓草曲线有所不同,也区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奇形怪状的线性装饰,在巴洛克的螺旋形装饰与洛可可的花园石贝装饰轮廓线中也没有发现这些特征。这种装饰风格仿佛隐藏着某种不定力的“北方”气质,它充斥着的野性与争斗的野蛮性,也就是北欧装饰艺术所特有的装饰风格。

图5 萨顿胡的头盔(图片来源:《蛮族艺术》p53)

图6 希腊壶绘的植物花纹(图片来源:《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p159)

二、西欧的反古典主义装饰艺术

古典主义装饰风格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但贡布里希(E.H.Gombrich)认为,“绘画艺术比起装饰,更关注物体本身的自我意识”。这一理念站在了装饰主义的反面立场。这与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特的“想将教会内部大白于世”的愿望大相径庭。不论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安德烈亚・帕拉弟奥(Andrea Palladio),还是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者,均表现出“阿尔伯特”的这种思想。即便是今天,这种理念仍有许多人认同并付诸实践⑥。

(一)蛮族艺术的发源与装饰的批判

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希腊到中世纪初的罗马时代这段时期,发源于凯尔特日耳曼的北方蛮族艺术并不具备古典艺术的内在特质,欧洲阿尔卑斯以北的蛮族艺术与在欧洲北方展开的地中海异质造型艺术有明显的区别。从十九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的卢布汇集和珍藏在巴黎郊外的法兰西美术馆中的黄金工艺品装饰,以及北意大利、瑞士、英国、法国、爱尔兰修道院传播的装饰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以纽带、漩涡、动物为形态的有机花纹,这些浮现于表层的蛮族装饰艺术标志着原始状态的装饰风格开始登上了欧洲的艺术舞台,这种北方的装饰艺术充满了浓厚的“野蛮性”,显示了其装饰艺术强大的生命力。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的那样,“人们对花纹的强有力抗拒,毫无疑问是古典影响的体现”。

十九世纪后期,蛮族艺术处于欧洲美术史的边缘。植物花纹在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建筑及壶绘中被大量应用。由于希腊的植物花纹应用于现代建筑及工艺品中,可洋溢出花纹本身的静谧美之外,对花纹装饰的建筑及装饰物还呈现出古典的自然美,这被多数西欧人所接受(图6)。然而,在中世纪末,现实主义者和优秀的建筑实践家A・罗斯对装饰主义思想提出了批判,他反对劳动力与资源的浪费,厌恶繁杂、夸张、多余的装饰,这种对装饰的批判态度事实上是对古典造型理论及装饰艺术畏惧的一种内在表现⑦。至二十世纪,装饰艺术的合理性逐渐明析起来。

(二)北欧的古典主义装饰论

研究中世纪欧洲装饰艺术的发展渊源,脱离不开北欧装饰艺术的野蛮特性。洞察佩夫斯纳哥特式建筑与黄金工艺品装饰的艺术,不得不惊叹凯尔特、格鲁曼、盎格鲁・撒克逊、诺尔曼等装饰艺术中“未开化装饰线”的魅力。贡布里希在其装饰心理学著作《秩序感觉》系列中的《装饰艺术论》(1979)提到“在思考欧洲的装饰时,不得不谈及北欧装饰‘野蛮的壮丽’”②。这种对古典北欧装饰艺术的关键性论述与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现的丰富华丽的装饰理论是相悖的,当时的西欧艺术理论界对装饰的开放性存在不同的思想理念,为此,古典艺术中保守思想理念便无法适应装饰艺术的开放性思想。1980年,继利瑞格大师之后,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开始重新认真地研究装饰论。他首先从北欧及地中海美术入手,针对“抽象”与“感情移入”的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我们是如何养成模仿自然的习惯的!”这一疑异,开始了“抽象与感情”的装饰理论。同时,西欧也开始对古典主义的审美准绳产生了异议。

三、欧洲装饰艺术的野蛮状态

(一)欧洲装饰艺术的精神与北欧装饰艺术的野蛮性

回望欧洲装饰艺术的历史,研究前文所列举的《凯尔特书》手稿、盎格鲁・撒克逊的黄金工艺品以及纳维亚的教堂建筑等装饰表现,我们可以领略以“线”为装饰特征的发展体系。沃尔林格(Worringer Wilhelm)的论著《哥特式美术形式论》论述中把哥特式建筑的线性装饰特征与“线”的装饰艺术进行全面地论述,文中提出的“线性几何学的抽象对比装饰精神”被装饰理论界所认同;对比了“抗拒性、精神化的石头形式”与北方装饰的“纯粹精神的哥特式石头形式”表现特质;指出“北方装饰精神在文艺复兴中堕落,北方巴洛克作为再次超越的样式而出现,在极其缓慢的洛可可虚假的螺旋艺术中逝去”(图7);论著中将哥特式建筑称为“被石化的垂直运动”的著述闻名于艺术理论界,该论著的核心思想是将希腊建筑与哥特式建筑归类为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哥特式建筑。

图7 12世纪奥尔内斯木板教堂北面的装饰(图片来源:《蛮族艺术》p159)

图8 兰格公寓铁门装饰(曲线花纹装饰)(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68)

在沃尔林格的叙述中,可以领略到北欧“线”的表现精神对欧洲古典艺术产生的影响。在研究欧洲装饰艺术的精神特性时,被视为欧洲文化发源地的北欧装饰艺术的“古典的、模仿的”装饰特质完全表现出装饰艺术的野蛮性。

(二)北欧野蛮装饰中“线”的表现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超越绘画性的自然模仿,装饰艺术逐渐走入低谷,“但是我们必须返回到‘往日理论’中纯粹的设计精神。这里所看到的对装饰的称赞、反古典忌讳明暗的态度、对称性效果的执着,让人感受到北方人的血性方刚。”⑧从沃尔林格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古典主义与北方风格中线性装饰的执着。威廉・莫里斯的弟子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在《读物的装饰的插图・古与今》的系列论著《读物与装饰》(1896)中提到“装饰艺术的创造性在于捕捉对抗中的模仿艺术,二者互相纠缠,不断斗争,胜负交替”,克莱因梦想利用中世纪的手抄本艺术来推动装饰的黄金时代,表现出其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十九世纪末,北欧野蛮装饰中“线”的表现特质,开始被艺术家们正面地接受并得以大量地实践,这种实践体现在帕克的银饰与白银器物的曲线花纹、奥尔斯・贝克(Overbeck)的装饰品、麦金塔茶聊室门扉上的装饰花纹、伯恩・琼斯(Edward Burne Jones)建筑上的织带花纹、L・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斯科特百货店外观上的螺旋纹、阿方斯・穆哈(Alfons Maria Mucha)的招贴画和“哈姆雷特”中北方龙与鸟的交错造型等作品中,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北欧装饰艺术的野蛮性特质(图8、图9、图10)。

图9 沙利文的芝加哥大礼堂(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63)

图10 阿方斯・穆哈的招贴画罗伦萨奇欧__奇W(图片来源:http:///widget/notes/2312112/

note/141197045/)

四、结语

装饰艺术透过现实所看到的事物去发现有欣赏价值的东西,从现实自然中,将艺术的特质转变为装饰的价值。要使装饰艺术作品被大众接受,不仅要具备事物的精神灵魂,还需要有创造的基础,通过真实的想象力,使得形式的感觉被淋漓尽致地发挥。正如英国评论家王尔德在《作为艺术家的评论家》中所说的:“对于现实与自然,我们要将艺术的优势转变为装饰的价值。”世纪末的唯美主义与装饰艺术在英国开花的主要原因是,北欧对自然的畏惧和对古典保守模仿的排斥,西欧装饰艺术的发展动力应来源于此。

注释:

①高振平.佩夫斯纳的视野[J].视觉杂谈

②廖D.蛮族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4,57~59

③迈尔・德・保尔.早期爱尔兰艺术[M].都柏林,1979

④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佑,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1,63,68

⑤沃林格尔著,张监,周刚译.哥特形式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41~43

⑥李超,赵阳.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及灵感来源[J].艺术论坛

⑦陈琳.李格尔和贡布里希的装饰理论比较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1):104~106

欧式建筑篇6

建筑技术的发展让建筑立面变得更加的活跃和自由,而以前许多不引人注意的构件也逐渐走到了前排,甚至成为建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建筑立面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深入人心。当房地产开发经历了由简单到复合、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后,建筑的立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公共配套还是住宅,都在努力地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都为人们不断地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外观。

基于建筑立面在现代房地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角色的考虑,本人在此对建筑立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第一部分:建筑立面综述

一、 建筑立面定义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二、 建筑立面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房地产建筑立面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功能型,主要只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起源于人类对居住功能的需求。

第二阶段:视角效果需求型,可说是单一功能型的增强版。社会发展的升级,人类文明的进化,促使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升级,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后,开始了对外部形态的需求升级。这时出现了以质量、色彩比较具代表性的需求升级,建筑业在此浪潮下也不例外地得到普遍应用,主要表现在外墙立面各种色彩的应用,以满足人们对视角的需求,同时也利于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和突出个性。

第三阶段:复合型,此阶段已经综合了现代建筑的最高资源整合,包括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高质量的建筑设计、高强度的人才队伍等共同创造了现代复合型建筑立面的最高模式。主要表现在:外墙的美观、环保、质量、价格、功能、实用、采光、节能等各方面的科学应用。

三、 建筑立面的作用

建筑立面通常作为建筑主体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一般情况人们对建筑物的感知都是由立面反映出来的,所以一个建筑物的成与败、好与坏及人们对建筑物的认同,通常都是由建筑立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筑立面的主要作用有:

1、功能性。为建筑物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属建筑立面的最基本功能。

2、产品形象展示功能。是建筑物对外界展示的一种产品形象,是建筑物个性的体现,是让人们认识建筑物的一种途径。

3、通风采光,内外沟通的窗口。建筑立面作为建筑物所有部分的总称,一般包括门窗、通道、管道等,其作用就是进行内外沟通的一种方式和平台。

四、 建筑立面的划分

(一)按几何体划分

1、 平面式

平面式的建筑立面起源于中国建筑的起步阶段,是房子建设的最早模式。只是为解决简单的居住条件而建设的房子,由于建设时简单、快捷而深受欢迎。由人类发明建筑时就开始一直延用至今。

2、 弧形式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更新,人们审美需求的方式不断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升级,建筑立面也不断地以新面孔出现。弧形式的建筑立面由于建筑难度较大,内部空间不易分割而普遍不被住宅类物业接受,主要只应用于商业建筑及公共艺术建筑较多。

从功用性看,多数用于街道转角部分的建筑,主要是利于车流、人流的顺畅。

3、 球面式

球面式的建筑主要是用于第五立面(屋顶)较多,其本身功能性太少,而且费用较大,普通建筑一般不会使用,主要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歌剧院、会场等大型建筑物。另有一些高级别墅类也会采用,但只是起装饰作用。

4、 蜂巢式

蜂巢,由于其结构牢固而被现代建筑引用。特别对于现代城市中心用地空缺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为提高容积率,把建筑物层数不断加高,在此情况下,蜂巢式建筑由于其结构牢固和具个性被有些开发商采用。

(二)按时代特征划分

1、 仿古式

社会越发展,生活节奏越快,人们对生活的个性化需求越突出。仿古式建筑由于怀旧特性及古朴的建筑风格深受怀旧一族的欢迎。主要应用于旧城改造中对古建筑的保留或翻新,或城市特色化建筑,如西安西大街就是仿古一条街。

2、 现代简约式

现代简约式的建筑立面是目前房地产界运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建筑模式。

主要优点:

A、明亮、轻快的建筑色彩给人一种轻松的生活感受。

B、简单、实用的建筑设计让复杂的生活变得简单。

C、品味、时尚的建筑形式受到多数消费者的欢迎。

缺点:对于同质化严重的年代,房子因缺乏个性而显得平淡无奇,就如一个普通人走在大街上,如果不发生车祸之类的意外事故,谁也不会对你进行关注。

3、 欧美式

中国的建筑业发展起步较欧美晚,一直以来都是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而建筑业也各有不同。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打开了通往世界各国的口岸,特别是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建筑业更是受到欧美各国强势建筑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冲击得面目全非。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迎合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全套照搬照套,也不管是否因时因地制宜,只要傍上了欧美两字房子就能升值。于是,一夜之间欧美式、欧陆式的建筑席卷全国而流行成风。

主要应用:住宅、高档公寓、写字楼、别墅类。

优点:A、借欧美式的建筑立面来达到一种生活方式的同化。

B、借欧美式的建筑立面来制造一个新闻炒作点或买点。

C、因建筑设计更贴近生活、方便生活而受到社会先富一族的欢迎。

缺点:用材用料昂贵,房子价格相应抬高;想借建筑本身

欧式建筑篇7

财富海湾公馆屹立于三亚最大海湾――三亚湾,这里是最后一块临海豪宅秘境,直面南海一线风情海景,独占阔达一公里全境无遮挡海天景观。

这里,阁下可以海滨潜水,零距离接触缤纷的海底世界;驾驶私人游艇出海,到较深的海域,观看巨大的彩色珊瑚;或者于细沙如银、椰影婆娑的岸边,在夹杂着香草与海风的空气中,在沙滩浴场或沙滩球场度过海岛的浪漫休闲假日。

三亚湾的滨海大道又称“椰梦长廊’,紧邻规划中的三亚新城,背倚新城游艇综合区,与高尔夫球场、美丽城综合娱乐商业中心近在咫尺,北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西拥天涯海角风景区,南与三亚西岛――玳瑁岛隔海相望。

便利的交通,令你5分钟通达城际,令财富阶层在繁华处尽享极致奢华的度假享受。休闲时光里,与知己在绿树如带的椰梦长廊自由漫步,驰骋丽娃游艇体验海上独有的激情。或者挥杆果岭,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热带风情与海天一色的完美结合,令这座极具奢华意味的酒店又多了几分异国风情。一扫城市里星级酒店的沉闷感,以极具三亚代表色的临海靓景与热带雨林为装饰,为财富海湾公馆增添了生机与魅力。令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旅行落脚的过处,而是一处度假享受的世外桃源。

双V“行宫”布局,户户面海

财富海湾公馆与财富海湾大酒店欧式建筑的完美组合,为来宾奉上国王级的度假礼遇。――整个项目占地约5.5万平米,建筑面积逾9万平米,以欧洲度假行宫标准打造83席私属公馆宅邸及3套顶级独栋别墅,大尺度建筑空间与超低容积率,为86位见阅过世界的主人打造极具欧洲贵族气质的世界级湾区豪宅。

基于对理想生活情境的考虑,财富海湾公馆匠心独具采用双“V”形建筑格局,形如鲲鹏展翅的造型极具尊贵气质,可实现海景资源最大化。单侧走廊的创新设计,创造户户面海的观景体验。内部全景式庭院设计,实现360度景观环绕,以尊贵舒适之居住空间体现建筑艺术最高境界。

酒店设计师Mr.Dai提出:“为创造一种欧洲的贵族居住文化,我们首次将城堡建筑理念移植到酒店式公寓建筑上。”在设计过程的理念中,他如是将欧洲宫廷城堡建筑精华融入这座三亚湾边上,风情万种的建筑中。

――城堡的建设最早诞生于9世纪,为欧洲贵族之私享领地。从法国凯瑟琳皇后的的秋蒙堡,到英国爱德华?戴利格瑞治爵士的波丁安堡,宫廷城堡总与影响世界的皇室贵族血脉相连。为实现国际富豪阶层高品质生活需求与居住价值最大化生活理念,财富地产横跨半个地球,通过长达两年的驻地参阅考研欧洲城堡建筑形态,最终以法国宫廷城堡建筑之典范凡尔赛宫为灵感,凝萃欧洲宫廷建筑精华,打造昭示全球财富力量的国际一流海湾城堡――财富海湾公馆。

财富海湾公馆,因循凡尔赛新古典主义宫廷尺度规制,优雅流畅的直线轮廓与对称结构,搭配奢华又不失艺术气息的穹顶与方尖碑式立柱,将欧洲传统宫廷建筑血统承袭的威仪原味呈现。

建筑外立面的石材上特别甄选德国进口天然莱姆石,将视觉上的美感与材质上的尊贵感完美结合,凸现建筑高贵恢弘的皇室气度。建筑细节上,汲取法国城堡设计精髓,将欧式廊柱、雕花、穹顶、拱券、巴洛克风情铁艺、对称式造型等城堡建筑符号精湛运用,做工精细考究。

建筑每一处细节尺度,均契合精神财富的剪裁与落实。全景性养成与酿造艺术品级的建筑美学,为财富阶层营造媲美凡尔赛宫的豪华舒适居住体验。对了,这里每一块手工打磨的天然莱姆石,仅用于世界顶级豪宅。

以欧式宫殿美学缔制酒店专属配套

只因它是综合调研世界顶级豪华酒店标准,择址三亚湾五星酒店群落,为全球旅行者打造私人度假行宫,便用来作为财富海湾公馆的白金配套。391套豪华欧式客房(含顶级总统套),均采用洛可可风格豪华精装,360°全景观体验,为每位入住者营造最佳观海视野。

在建筑空间上,酒店特设2000平米豪华迎宾大厅,9.9米恢弘挑高,极具视觉张力与艺术美感,将法国宫廷独有的奢华与浪漫格调尽致展现。

您总是能在第一次入住时,闻到哈瓦那豪友雪茄的味道。而这里的高档山海楼中餐厅,星光咖啡西餐厅,庆尚韩式料理餐厅,天地泰式火锅餐厅及特色临风大堂吧,以及同时容纳500人的豪华宴会厅―名人宴会厅,都皆显皇家气派。并专门定制了十八世纪法国丝质的壁布与寝具、银质的精美餐具、哈瓦那豪友雪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与米其林三星厨师精心烹制的纯正法餐,――无与伦比的名流服务全面满足上流尊贵生活之需。

“白金五星标准”定制式管家服务,也是该酒店的特色之一。

管家式服务最早起源于法国,中世纪时,只有英法王室或世袭贵族、有爵位的名门才有资格正式雇佣。财富海湾大酒店专属的顶尖物业管理系统,取法欧洲顶级酒店服务体系,结合欧洲贵族高品质生活需求,为阁下度身定制“白金五星标准”酒店服务。

每次迎接主人回家,管家会提前冲洗漆具和餐具,敲打地毯祛除灰尘并给地板重新打蜡,擦拭镜子和枝形挂灯……在餐室里,欧式餐具柜里雅致精巧的盘子光亮夺目;在客厅和起居室内,一瓶瓶法国波尔多,为您酝酿一场味觉的冒险。

从家族社交宴会到家族贵宾的总统套房等贵族式私家服务,臻至完美的贴身管家,将每一细节尽融入国王般的尊荣礼待。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步入总统级空中别墅的那一刻,阁下可能以为误入了法国18世纪的宫廷宴会。――华丽的宽大客厅内,洛可可风格的家具,纹理细腻令人眼花缭乱。胡桃木做成的天花板下,装着巨大的吊灯和华丽的壁灯。

绕过优雅交谈的绅士与淑女们,拿起一杯82年的法国拉菲,来到弧形社交露台中间,这里拥有整个城堡最佳的观海视野。高大的落地窗外,视线略过格调高雅的城堡花园,三亚湾的一线海景尽收眼底。

在这座360度“空中别墅”的3重海景卧房内,锦织围帐的吊床,十五世纪末的顶盖长身木椅,以及布鲁塞尔制造的地毯,充满了法国宫廷的曼妙风情。独立观景阳台上,阁下拥有令路易十四都要羡慕的观海泡池。

欧式建筑篇8

【关键词】西方建筑设计风格中国文化 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地深化,包括文化在内的众多元素也在不断的被融合。这其中就包括了建筑设计风格。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风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还有欧洲乡村别墅式的原星汉别墅(Former Xinghan Villa)。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那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建筑的看法就像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所说的:“欧洲的住宅和高大建筑在他们看来是可怕的。我们的街道被他们看成是在大山之间凿开的路。我们的房屋他们认为像是远处看的穿了窟窿的悬崖,多少有点像是野兽的洞穴或是熊窝……”。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任何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必将带来一种跟风效应,这无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也好,还是17世纪的哥特式风格也好,一旦有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必定会引导一大批建筑设计师跟风学习,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在欧洲某一个时期会有许多相似的设计风格的建筑的出现,而这种跟风效应不仅会导致某一段时期内的特定风格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然最主要还是集中于教堂的建设中,而且也让众多设计师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话题,由于大家都是在沿着同一种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来对教堂或者其他见准进行设计,因此大家可以互相就某一种建筑设计的风格进行探讨和交流,这样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经验可以有助于设计师在保证了整个建筑的观赏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建筑在建造过程以及未来使用中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同行间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将某一种建筑风格进行发展和改造,最终创造出另一种新的建筑设计风格。而这样一种特色在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具代表性。

达萨在《巴洛克建筑风格:1600-1750年的建筑艺术》,中写到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是欧洲豪华、浮夸建筑艺术的创造阶段。建筑师们在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前辈处获取灵感的同时,也通过规划、柱形、图案、空间、光线、材料和幻觉装饰等手段创造新颖效果。从教堂到修道院,从宫殿到城堡,从别墅到花园,从皇家广场到公共建筑物,无一不体现出从地方传统和艺术家想象中汲取的各种风格的概貌。这些艺术家有贝尔南、波罗米尼、皮埃尔・德・科尔托纳、芒萨尔、勒梅西耶、菲舍尔、冯・埃拉克等。从大西洋到波罗的海,由罗马、都灵、巴黎和维也纳传出的种种流派名称有时相互矛盾: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洛可可风格。弗雷德里克・达萨在对这一切进行阐述之后,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说来说去,究竟什么是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

建筑设计风格是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设计的风格按建筑方式而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建筑风格来分主要包括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木条式建筑风格、园林风格、概念式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的建筑给人的感觉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从不同建筑风格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一种历史传承与彼此间的差异性。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曾经这样的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而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上一篇: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范文 下一篇:违章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