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点亮智慧

时间:2022-07-10 04:21:21

用智慧点亮智慧

如果一个人的智慧是一滴水,那集体的智慧就是宽阔的海洋。我园在教研管理中,重视用智慧点亮智慧,从而让我园的教研活动变得更精彩和富有实效。

一、实现教研网络信息化

教师个人的智慧如何快速传递给更多的教师?在网络时代当然要借助现代信息平台来推波助澜,为此我们提出了网络教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教研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和互动,最大限度地放大“智慧传递”的后续效应。

1.在线讨论。我园由电教教师牵头建立了网络教研QQ群,所有教师都加入群中。每个月由教研组长或者年级组长有目的地发起话题,教师们自由参与,在线讨论,在讨论中逐渐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做法。如最近有位年级组长发起“是幼儿游戏还是游戏幼儿”的话题,教师们在热烈的讨论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引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2.撰写微博。现在年轻教师一见面,话题往往是“我看了你的微博……”,因此,我们倡议教师把班级中发生的有趣故事或者教育感悟写成微博,每个月评出“微博教育明星”。教师们坚持写微博,不但锻炼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观察孩子、发现故事、提炼问题的专业水准。

3.资源共享。我们建议教师把好的活动方案、自制的教玩具等随时上传到共享中。外出培训的教师,要及时把相关的信息和PPT、视频等资料上传,让所有教师共享资源。

二、用科研的思路做教研

用科研的思路做教研,科学、严谨、创新、系统,有助于教师们在教研中获得成长,也有助于管理者有序、深入地组织,整个教研易于形成良性循环。下面,以我园的一次科学专题研讨为例,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具体做法。

开学初,结合江阴市要举行科学活动比赛,我们确定了以科学专题研究为主的教研活动,并用科研的思路开始进行园本教研活动的策划。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我们翻阅了大量的科学领域的资料,掌握了当前科学教学的主流价值和存在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些文献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问题调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了解当前我园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难点。最后汇总出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不知道如何选题,即什么样的内容符合幼儿年龄水平又具有挑战性。二是教师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缺失。三是缺少科学活动组织与师幼互动策略。

第三阶段:设计教研方案。针对主要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学期的系列教研活动,如沙龙活动“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教师试操作活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选取和利用”。视频学名师活动“科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等,一步一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实施方案。我们采用丰富多彩的教研形式,让园本教研既生动有趣又不断深入。如观看名师的教学视频,让教师自己来发现科学活动的选题和组织策略:分层次模仿再创,由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操作实践;与名师零距离对话,聆听名师的言传身教;人人参与大比武,检验学习的效果;推选出代表参加高一层次的比赛。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专题活动结束后,每个教师都要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园内再组织集中交流。

三、开展园际间的教研活动

我们和上海科学教学的名师共同策划了一次大型的两地五园的园际教研活动,主题是“与名师零距离——同课异构科学教学园际交流”。从策划到组织、实施、协调、主持,再到最后的报道,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让活动效益最大化。例如:利用QQ和上海名师联系,设想和碰撞了多个方案,最后确定同课异构,让教师感受真实的课堂设计。再如:同课异构怎么组织?园际讨论用什么形式?讲座讲些什么内容?我们都和参与的园所、名师进行了反复的沟通。

这次的园际交流,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大家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和提升。此外,我们还积累了搞大型教研活动的经验,拓展了园本教研的思路。

四、生成幼儿园教研文化

我园的教研管理者注意收集成功的教研案例。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逐步生成幼儿园教研文化。例如结合本园的美术特色,我们把艺术特色融入到教研活动中,每学期进行“废旧材料加工厂”系列教研。坏皮球、旧横幅、纸盒子、旧油壶等,经过教师们智慧的碰撞,变成了经久耐用的体育玩具:包装袋、广告纸、旧报纸等,教师用它们来开展时装环保秀。这样的系列教研,促使教师们的设计理念、制作技能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大班民歌欣赏活动“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审美... 下一篇:由教师调班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