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能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4:52:50

自律能力论文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1篇

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恩全集》第一卷,P15)意味着道德价值的根据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

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转引自《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1期,P29)

杜威也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

然而,现实中人们的道德行为似乎大都来自外在的某种压力或利益驱动(他律),而很少自主选择、自我践行(自律)。在教育中,对学生仅提出社会规范要求或目标,而对学生如何去习德、自育、践行,即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养研究不多。从我国历史上看,传统德育的核心是封建德育,其目的是培养维护封建制度的“奴才”——各级统治者与“听话”的“愚民”,品德评价标准为:被动接受,盲目服从,唯唯诺诺,师云亦云,因循守旧等。在道德教育上一切努力可称为“听话”教育:从一个刚出生还不懂事时起的“乖孩子,听话”到要求儿童青少年“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直至要求成人“在单位听领导的话”,一个人即使毫无独立思考、判断、选择与行动以及负责的能力与精神,只要是“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同志”。鲁迅在评论中国的家庭在教孩子时曾指出,那种教育只是“使他(孩子、学生、青少年)畏葸畏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种教育,“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鲁迅全集》第4卷,P565,第11卷,P9)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虽不是坏学生,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品德要求(开拓、进取、创新素质)。

另一方面,自律符合学生道德心理特点和德育规律。当代青少年处于探索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不轻信、不盲从,既不唯书,也不唯师,在观察和对照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与对照。个体道德意识发展是影响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自律是促进道德内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个体不断评判自己的道德认识,找出差距,主动吸取道德上的要求以充实自己。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判断、选择、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知行统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自觉行动,而真正的权威也正是来自于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因此,自律能力的提出是以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特征、需要及其规律为基础的,也是以现代社会及其发展趋势的需要为基础的。

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恶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它是依赖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任性,强调“出自法则”去行动(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动机,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当人和审判官,检查和审判自己的言行。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为受自己内在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会规则。

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通过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人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谓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这涉及道德认识,道德理想诸方面;所谓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锻炼、自觉践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所谓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与通常所谓“良心”或“内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体内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劝告、自我选择、自我修养、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断、自主责任心和自我负责,以及独立的社会适应和交往协作等能力。

相对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己意志的道德准则,即道德选择与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惧、压力、图取报偿等)。处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往往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需要靠教师和家长的约束来行动。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规定性,它由价值目标(动力和导向因素)、价值原则(准则因素)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完善,则指主体自主作出的道德决定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态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现出健康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

德育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然而,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中的“慎独”、“主敬”与西方的“有得于内,无待乎外”对我们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方法有所启示,下面来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挫折教育。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是说让学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向挫折学习,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成熟,奋进、崛起,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开放需要挫折教育,社会呼唤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呢?孔子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暗示身处逆境更利于修养砥砺品行,颜回在陋室而不改其乐,表现出对贫困逆境的超越和对“道”的神往,得到孔子的赞扬。孟子也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孟子·告子下》)俄国的奥斯特罗夫斯基在经历童年的磨炼,战争的考验后,在身残志坚下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光辉巨著。日本教育也规定:要创造机会把孩子投入艰苦环境中锻炼,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据说在一所私立小学的校门口,有一块水池,学生每天脱下木屐从水中走进校园,即使寒冷冬天,也从不在教师面前喊冷。挫折可从反面丰富人生的经历,加强品德实践能力,“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便是这一道理。当学生遭遇失意、失败时,教师要增强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从跌跤中学会走路,在水中学会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学生中开展负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

(二)自我评价教育。自我评价是学生依据一定的品德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自评作为自律的有效手段,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我意识,它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学生对祖国集体的爱、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廉耻感等品德知识,都建立在对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之间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2)自我激励,青少年学生自觉性、自制力较差,品德中好行为习惯不稳定,通过自评可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进而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3)自我调控,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行为不为人知即“个人独处”的情况,经常检查一言一行可以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品德的纯洁,从而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

(三)道德问题讨论。所谓道德问题,是由个体在特定条件下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它包含认识、目标、障碍三个因素。问题的解决,是从困难障碍中寻找一条出路。德育实质上是一个由“已知”出发,帮助学生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祖国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利他利己,动机与效果相结合,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可以说,德育是道德问题解决的教育和教学。当代西方德育课大多数都引进美国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采用道德难题讨论方法,把培养判断力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一是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要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善恶作出评价;二是德育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科尔伯格设立不同的道德两难问题(情境),如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供学生讨论,或者提供体验道德疑难问题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正视问题所固有的道德内容,引出学生谈出所作的判断基本理由,并鼓励他们以不同的道德观相互交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道德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但要有行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规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内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撑。

(四)道德责任心培养。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是我国德育的传统,孔子主张“仁以为己任”,明末顾炎武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小学思品课本里提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然而,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为此,德育应指导学生树立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全球的责任,树立学习责任心、生活责任心、工作责任心等,在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规范等方面接受社会关于个人道德责任的各种要求。如在班级中,让学生明白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承担各种对集体负责的角色,引导他们对班级负责,激发学生履行道德责任的动机,强化因履行道德责任而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为了责任,处于现实可能的道德主体,他律性。

出于责任,处于自为的道德主体,自律性。(五)设置活动性德育课程。实践活动为自律能力的形成提供一个锻炼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道德观念,可以说是:“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理智的道德”,易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面对道德困境时,常产生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等“双重人格”现象。而活动性德育课程是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的真面目,进而参与社会生活改革与创新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社会道德环境中具有独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自主负责的行动能力,不妨称为“实践的道德”。因为学生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客体,“接受者”、“旁观者”,德育的效果是从外显行为来评价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包括勤工助学、社会公益、生产劳动、社会宣传和咨询、晨会、班团活动、课外活动等。其作用:(1)引导学生分辨周围发生的突出社会现象,(2)注重学生自育的主动性,(3)为自律品德发生提供保证。

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层次性原则。真正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可以说“从心所欲不逾距”,但面对不同教育对象,我们只要求:在幼儿园,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养成)、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性情);在小学,培养学生低层次的自主自制,是非判断能力;在初中,初步形成自主自制,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在高中,比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较强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和交往协作能力等。

主体性原则。人在自身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品德发展也存在自我构建的问题。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学生应该自育,而又想塑造学生品德,那只会是徒劳,因为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发挥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给教师的建议》1984年版,P348)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在何处何时遇到问题,先想到依靠自己的道德思维,判断标准,而非依靠外部的标准和力量去解决。所以,教育要启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有权利有责任自愿地主动地民主地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集体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评价的主人。强调的是自觉的行动积极的行动。

针对性原则。从德育实际需要出发,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使自律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变。

总之,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自律。自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学校德育今后长期的任务,由于作者才粗识浅,本文提及的几种方法,仅供教学参考,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于实践的验证和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资料:

1.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李道仁:《学会学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李海洲:《挫折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传统道德观念在表述上具有简约性因而解释上有弹性。仁、义、礼、智、信,简洁明了,每一个却都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一篇大文章。这是一种丰富的简约。这种特点也利于为我所用,易于剥离和加工。

其次,经过四十余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那些封建落后的道德观念不能说荡然无存,也所剩不多。这种“空白”也是一个条件,它提供一种教育上的可塑性。现在重新提倡按照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体系改造和发扬传统道德,不会轻易地与旧的封建意识纠缠在一起。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具有开放性。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命之魂。这种强大的生命力靠的正是极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曾力保中国封建社会一统千年,也在近现代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社会互相结合,为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注入有效活力,那么它也完全能够为我们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服务。

何况我们具备吸收利用一切优秀人类文化的能力。无产阶级是最无私的阶段,这决定了其思想的开放性。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这种开放的胸襟和能力吸收了多少西方文化:从马克思主义到系统论都是。我们当然可以继承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3篇

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恩全集》第一卷,P15)意味着道德价值的根据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

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转引自《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1期,P29)

杜威也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

然而,现实中人们的道德行为似乎大都来自外在的某种压力或利益驱动(他律),而很少自主选择、自我践行(自律)。在教育中,对学生仅提出社会规范要求或目标,而对学生如何去习德、自育、践行,即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养研究不多。从我国历史上看,传统德育的核心是封建德育,其目的是培养维护封建制度的“奴才”——各级统治者与“听话”的“愚民”,品德评价标准为:被动接受,盲目服从,唯唯诺诺,师云亦云,因循守旧等。在道德教育上一切努力可称为“听话”教育:从一个刚出生还不懂事时起的“乖孩子,听话”到要求儿童青少年“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直至要求成人“在单位听领导的话”,一个人即使毫无独立思考、判断、选择与行动以及负责的能力与精神,只要是“听话”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同志”。鲁迅在评论中国的家庭在教孩子时曾指出,那种教育只是“使他(孩子、学生、青少年)畏葸畏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种教育,“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鲁迅全集》第4卷,P565,第11卷,P9)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虽不是坏学生,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品德要求(开拓、进取、创新素质)。

另一方面,自律符合学生道德心理特点和德育规律。当代青少年处于探索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不轻信、不盲从,既不唯书,也不唯师,在观察和对照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与对照。个体道德意识发展是影响道德内化的重要因素,自律是促进道德内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个体不断评判自己的道德认识,找出差距,主动吸取道德上的要求以充实自己。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判断、选择、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知行统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自觉行动,而真正的权威也正是来自于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因此,自律能力的提出是以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特征、需要及其规律为基础的,也是以现代社会及其发展趋势的需要为基础的。

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恶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它是依赖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任性,强调“出自法则”去行动(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动机,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当人和审判官,检查和审判自己的言行。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为受自己内在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会规则。

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通过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人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谓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这涉及道德认识,道德理想诸方面;所谓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锻炼、自觉践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所谓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与通常所谓“良心”或“内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体内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劝告、自我选择、自我修养、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断、自主责任心和自我负责,以及独立的社会适应和交往协作等能力。

相对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己意志的道德准则,即道德选择与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惧、压力、图取报偿等)。处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往往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需要靠教师和家长的约束来行动。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规定性,它由价值目标(动力和导向因素)、价值原则(准则因素)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完善,则指主体自主作出的道德决定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态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现出健康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

德育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然而,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中的“慎独”、“主敬”与西方的“有得于内,无待乎外”对我们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方法有所启示,下面来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挫折教育。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是说让学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向挫折学习,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成熟,奋进、崛起,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开放需要挫折教育,社会呼唤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呢?孔子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暗示身处逆境更利于修养砥砺品行,颜回在陋室而不改其乐,表现出对贫困逆境的超越和对“道”的神往,得到孔子的赞扬。孟子也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孟子·告子下》)俄国的奥斯特罗夫斯基在经历童年的磨炼,战争的考验后,在身残志坚下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光辉巨著。日本教育也规定:要创造机会把孩子投入艰苦环境中锻炼,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据说在一所私立小学的校门口,有一块水池,学生每天脱下木屐从水中走进校园,即使寒冷冬天,也从不在教师面前喊冷。挫折可从反面丰富人生的经历,加强品德实践能力,“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便是这一道理。当学生遭遇失意、失败时,教师要增强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从跌跤中学会走路,在水中学会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学生中开展负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

(二)自我评价教育。自我评价是学生依据一定的品德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自评作为自律的有效手段,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我意识,它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学生对祖国集体的爱、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廉耻感等品德知识,都建立在对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之间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2)自我激励,青少年学生自觉性、自制力较差,品德中好行为习惯不稳定,通过自评可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进而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3)自我调控,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行为不为人知即“个人独处”的情况,经常检查一言一行可以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品德的纯洁,从而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

(三)道德问题讨论。所谓道德问题,是由个体在特定条件下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它包含认识、目标、障碍三个因素。问题的解决,是从困难障碍中寻找一条出路。德育实质上是一个由“已知”出发,帮助学生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祖国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利他利己,动机与效果相结合,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可以说,德育是道德问题解决的教育和教学。当代西方德育课大多数都引进美国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采用道德难题讨论方法,把培养判断力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一是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要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善恶作出评价;二是德育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科尔伯格设立不同的道德两难问题(情境),如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供学生讨论,或者提供体验道德疑难问题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正视问题所固有的道德内容,引出学生谈出所作的判断基本理由,并鼓励他们以不同的道德观相互交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道德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但要有行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规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内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撑。

(四)道德责任心培养。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是我国德育的传统,孔子主张“仁以为己任”,明末顾炎武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小学思品课本里提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然而,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为此,德育应指导学生树立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全球的责任,树立学习责任心、生活责任心、工作责任心等,在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规范等方面接受社会关于个人道德责任的各种要求。如在班级中,让学生明白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承担各种对集体负责的角色,引导他们对班级负责,激发学生履行道德责任的动机,强化因履行道德责任而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为了责任,处于现实可能的道德主体,他律性。

出于责任,处于自为的道德主体,自律性。(五)设置活动性德育课程。实践活动为自律能力的形成提供一个锻炼机会。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道德观念,可以说是:“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理智的道德”,易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面对道德困境时,常产生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等“双重人格”现象。而活动性德育课程是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生活的真面目,进而参与社会生活改革与创新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社会道德环境中具有独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自主负责的行动能力,不妨称为“实践的道德”。因为学生是道德生活的主体,“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客体,“接受者”、“旁观者”,德育的效果是从外显行为来评价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包括勤工助学、社会公益、生产劳动、社会宣传和咨询、晨会、班团活动、课外活动等。其作用:(1)引导学生分辨周围发生的突出社会现象,(2)注重学生自育的主动性,(3)为自律品德发生提供保证。

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层次性原则。真正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可以说“从心所欲不逾距”,但面对不同教育对象,我们只要求:在幼儿园,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养成)、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性情);在小学,培养学生低层次的自主自制,是非判断能力;在初中,初步形成自主自制,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在高中,比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较强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和交往协作能力等。

主体性原则。人在自身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品德发展也存在自我构建的问题。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学生应该自育,而又想塑造学生品德,那只会是徒劳,因为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发挥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给教师的建议》1984年版,P348)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在何处何时遇到问题,先想到依靠自己的道德思维,判断标准,而非依靠外部的标准和力量去解决。所以,教育要启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有权利有责任自愿地主动地民主地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以此发展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集体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评价的主人。强调的是自觉的行动积极的行动。

针对性原则。从德育实际需要出发,顾及学生个性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使自律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多变。

总之,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自律。自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学校德育今后长期的任务,由于作者才粗识浅,本文提及的几种方法,仅供教学参考,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于实践的验证和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资料:

1.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李道仁:《学会学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李海洲:《挫折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2011计划”;研究生学风建设;学术不端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091-05

最近几年来,中国高校不时曝出抄袭、剽窃他人论文和其他学术造假的丑闻。例如某高校2010—2011年共1263篇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检测结果显示,文字重复率最高的竟达82%,平均为17%。不仅研究生,就连本科毕业生也加入到花钱买论文的行列,可见学术不端风气正在向本科生蔓延[1]。又如,2012年7月媒体曝光了厦门大学某教授博士学位造假,8月又传出有人花钱改高同等学力考研分数的事件[2-3]。据此,高校和国家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建立或健全合适的学术诚信管理系统。

早在2010年年初,国际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即发表社论指出,中国须严打学术造假,重振科学道德,同时建立、健全透明的处理学术违章投诉制度,阻止更多的学术作假事件发生,否则无法实现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此,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2011计划”,以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所谓“2011计划”是指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由上述两部启动实施,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出发点,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4]。然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窃取他人劳动果实,有违学术伦理,损害学者形象,进而败坏学风,造成科研队伍整体素质下降,给中国创新能力和学术生态建设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试想:如果任其自由蔓延下去,何以谈得上科技创新,又何从提及研究生学术成果之原创性?因此,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端正学风已为当务之急。因近期高校研究生学术不正之风屡刹不止,故科学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学术不端事件频发之深层次原因不是教育不够,而是他律作用发挥不够和惩处乏力。基于此,高校应当正常开展学风建设活动,重视他律机制的掣肘作用,将伦理道德教育与有效制度建立相结合,促使研究生个体实现学术自律。

一、 他律约束系学风自律之保障

1. 研究生自觉维护学术道德底线本属良心义务。自律和他律原本为伦理学的概念,自律指不受外界约束,不为意欲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自觉厘定的伦理原则;他律是依据外部事物或意念的冲动,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章法制度。由于他律只有教化性,并无强制性,更无法律效力,故研究生学术行为惟受伦理、道德和良知的驱使。但当功利和良知发生冲突时,良知为最高行为准则,而非眼前利益。所以研究生应遵守其良心义务,学术上严于律己,这不仅是根植于内心的学术操守,而且是维护科学道德底线与良知的驱动力。

2. 他律通过自律发挥作用。科学道德实为学者的个体自律意识,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他律束缚和个人信念来规范自己学术行为的总和。而学术规范则是学者诚实守信、约束自我的行为准则。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5]学风自律即学术风气自我管理,它意味着更强的激励:一种行为高尚而非卑贱的意念。故人们历来普遍重视自律,认为科学道德维系主要靠自律,即个体按照学术规范管理自己,不是取决于他律作用(外因),而是依靠个人的内心意念(内因);如果个人缺乏自律,他律制度亦难以发挥作用。这些观念都说明了自律的重要性,但个体道德意念形成及其发挥确实是通过自律(个人内心价值选择)和他律(规章制度约束)之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因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为变化的条件;离开了他律这一条件,就根本谈不上自律。

从道德观念的形成来看,自律作为一种价值意念、一种个体规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其他情感意念一样,是一种选择,须通过学术实践逐渐形成。在此实践过程中研究生会萌生造假的念头,但这时想起道德,思虑学术规范,权衡利弊,极有可能约束住自己,放弃造假的念头。

3. 只有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才能消弭学术作假意图。作为独特的他律,学术上提倡“该怎么做”,“不该怎样做”,而非规定“必须怎样”,“不准如何”。所以学术道德教育需要告诉学子抄袭或剽窃是违规行为,是一种可耻的手段。虽然道德教育起到一定作用,但自律与道德观念的形成一样,不能单靠教育生效。道德发挥唯有依靠自律与他律的融合才能实现。一个人选择道德行为或放弃不正当行径,是在建章制度和社会舆论的引导、鼓励或贬压、议论下经由自律达到的。对于研究生而言,放松他律,光靠自律是行不通的。因此,惟有他律促自律,二者融为一体,方能贬抑学术不端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4. 正确处理他律教化与自律内化之关系。他律具有教化性,自律呈现内化性,两者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然而,学术规范和具体条文都是硬性规定,如果制定得当,对学术不端能够起到制约或威慑作用。所以应在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他律制度和学术规范,配以实施细则,这样教化与内化的相互制约和导正作用就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学术守信者的利益得以保障,受到激励和鼓舞,同时让违规者得到应有的处罚,为其作假行为付出代价。

因此,学术打假须建立、健全良好的他律制度体系。这种体系不仅要对减少学术失信事件,贬抑学术腐败极具实效,而且还要是实现学术活动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高校学术管理是一门有关科学实践行为的学科,知道他律比自律重要并不等于防治有效,只有精于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 基于实效,健全他律制度体系

彼得·德鲁克还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果。”[5]德鲁克先生有关管理实践的思想,为学术打假指明了思路:让学术治理实践本身具有真实可行的价值。基于此,完善学术他律制度体系时宜注重实效,并将实效定格在减少学术不端事件发生的频次上;既需“知”又要“行”,尤其需“知”后“行”。

一套完整的学术规范体系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内含学风管理条例、诚信评价系统、监管系统、信息查询和奖惩措施等他律构件。诚然,设计这套构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当下应由现行他律机制的实效,来检验并完备学术制度体系之可行性和实用度。

1. 健全合适的学术评价制度。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高校评价制度已由原来的重质轻量变为重量轻质,甚至以量代质。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规定:读研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否则不得提交论文答辩。非但如此,论文数量在各种评优活动中也被列为一项重要指标。虽然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但迫于此压力,部分科研水平较差者袭用非诚信的做法,而有些能力较强者也采取东拼西凑、抄袭剽窃的手段。这是学术评价指标失当带来的后果。

目前,建立研究生多元化、综合性评价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量化本是一把学术标尺,高校过于重“量”而轻“质”,反而会导致量化背后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同时“量”也造成学术负担,带来“质”的转变。由于近年来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尚待提高。据此,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可弱化论文指标,鼓励发表但不作硬性规定;亦可提出参研、申报专利、撰写研究/调查报告(前为理工医农类,后为文史类学科)的要求;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取消的规定,增设动手能力的考核指标。

2. 切断论文交易网路。互联网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在短期内获取大量信息、资料和数据,为研究生学习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互联网也为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有的研究生写论文从网上搜集资料,然后稍加整理,一篇文章即可出炉。此外,网上随处可见兜售论文的信息,这正好迎合了少数本科生/研究生投机取巧、不学无术的需求,催生出一条非法的地下论文产业链。故须严厉打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覆盖所有论文交易网站(网页),同时加强本科生/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禁止网络购买论文,否则一经查实随即取消申报学位的资格。

3. 建立学术诚信档案。此诚信档案是对研究生主体(包括导师)作出学术规范评价的依据。在一些西方科学发达的国家里市民都设有诚信档案。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连研究生入学都建有诚信考试档案,为何读研期间研究生不建立诚信档案呢?学术诚信档案将研究生有关业务情况记录在案,由研究生院/处统一管理,并设置相关的诚信记录查询系统。此举可以为学术守信者提供更多、更佳的就业、竞争机会,而让高智商、差学风者因“人无诚信”而匮乏“立足之地”。

4. 实行学术褒贬制,加大赏罚力度。一个完备的学术诚信体系,理应包括一个赏罚分明的学术奖惩制,通过对学术守信或失信者的奖励或处罚,让端正学风成为全社会和全体学子的共识。奖惩制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对于学术诚信者的褒奖需在精神鼓励的同时,增大物质奖励力度,如在奖学金、选拔硕/博连读生、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而对于学术失信者除了记录其行为,并公之于众外,还要依照规定进行惩处。例如根据学术不端的违规程度,分别在贷款、就业、竞争等方面加以限制。

5. 健全监督与惩处制度。从客观上讲学术成果真实与否存在着很大隐蔽性,因而作假很难及时被发现。目前高校尚未建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校园内弄虚作假之风得以蔓延,学生无形中染上了网上抄袭或购买论文的歪风邪气。此外惩处机制也不健全,例如:学术不端行为一旦被揭露,校方出于对研究生前途、学校名声及导师名誉等方面的考虑,尽量以批评教育为主,以免给学校招惹麻烦。这种姑息迁就的态度容忍并助长了学术腐败之歪风。以上对研究生学术不端案例的查处不力,还会对守信者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如果不健全违规惩处制度,学风端正与否均同样对待,长此以往,何以能治愈研究生越发严重的学术不端顽疾,加强学风建设呢?

三、 配合他律制度,惩处严重违规者

近年来国内已开发出检测论文重复率的软件工具。用此工具检测被学术界称为“”,其为高校送审论文、部分杂志甄别论文之“电子眼”。目前,这一“甄别制”确实能发挥出查找抄袭、剽窃劣迹的功用。此外,不少高校研究生院(处)早已采用学位论文“盲审制”,此他律机制对督促研究生自行撰文,减少评审“人情分”起到有效作用。建议继续实施上述“两制”。笔者认为,除了将已有他律制度正常化、常态化之外,还须对严重的学术作假者这一处罚主体采取如下措施:

1. 阳光暴露机制。建立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制,形成透明的处理学术违规投诉制度,以阻挠学术作假事件发生。只要引进“高透明度”法则,研究生学术不端就会处于一种“自遏制”状态。阳光是最有效的杀毒剂。只有要求所有学者的全部学术成果均上传到指定网站,作假者才会无处藏身。如果在此网络平台上设置分类检索、实名浏览原文、内容对照等功能,一俟运转正常,即可成为学术造假的曝光台。另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和校园网等媒体的监督作用,对造假事件及时曝光。若经查证后学术作假行为确实成立,则导师及学生的姓名一并公布于校园网。

2. 问责制。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学位办采用制度形式规定:凡发生学术不端的学者型官员或研究生导师,一旦接到学术不端的投诉,所在单位都要组织有公信力的专家审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直至教育界和公众接受专家作出的审查结论为止,否则即属渎职行为并追究领导责任。

3. 惩处办法。可以试行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重复率超过20%的推迟一年毕业,超过33%者不授予学位。对于严重的学术造假者,拟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获得学位者撤销其学位,并在3年内有关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其申请。

当然,在惩处办法实施时应充分发挥导师的监管作用,建立导师责任制,加大导师指导职责。对于已查实的、属于导师的学术失职事件,给予“零容忍”,严肃查处,以起到警示作用。

四、 国家需出台稳妥明细的惩处办法

欲防范学术作假,就要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学术规范和违规处理办法,以便依法办事。2012年7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办法》)[6]。此办法涉及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学术不端违规处理法则,实为落实“2011计划”,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规范学术行为的一项重大举措。从稳妥推行部级惩处办法出发,笔者提出如下看法:

1. 需要配套实施细则。例如现《暂行办法》中未对涉嫌学术作假(含论文造假和学位造假)的同等学力申报硕士学位(包括官员读研、工程硕士、MBA等)作出规定。最近已披露同等学力付费改动考研分数的事件。试想:如果官员的非正当读研要求(包括成绩更改、论文评审和学位申请等),一旦凭借金钱甚至公权力得到满足,那么不通过入学考试、不读书或不写论文即获得学位,将会产生学术腐败,而这种腐败对于正在读研的硕士/博士生乃至全社会将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又如现《暂行办法》第6条涉及本科生论文作假处理意见。联系近几年的本科毕业论文抄袭、造假增多现象,试问:如无细则笼统处理,则对于遏制学术作假、推进学风建设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2. 增加媒体揭露机制。现《暂行办法》第6条虽然规定:“论文作假但已经获得学位的,依法撤销其学位”,但若撤销后对造假者能否凭借学历获得工作和其他利益并无规定或说明。例如学校取消其学位,当事人极可能毫发无损,依然照常就业,申请出国等。因而建议国家教育部、学位办等主管部门联袂制定处理意见:学术造假行径一经披露,不论是否获得学位,至少规定在中央或省市媒体公布。此外,建议对研究生学术造假所获得的学位衍生利益作没收处理。

3. 适当增大对导师和官员型学者学术违规事件的惩处力度。惩罚应与导师切身利益挂钩,如职称、博/硕导资格和住房补贴等。建议对于行政官员舞弊者降职或撤职处理。其实,撤职也好,没收也罢,这些措施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积极有效的办法是加强道德和规范教育,采取预防措施。

4. 设立学术事件处理仲裁委员会。现《暂行办法》条文中对处理意见有争议时该作何处理尚无规定,涉事人(含被处理者和投诉者)如有不服,该向谁提出复议,由谁裁定,几轮终结,由何机构负责受理此类投诉、争议和裁决等,这些均无明确规定。如此一般,极易造成某一事件上无休止的争议,给当事人精神、精力和经济带来损失,所以在这一方面应予明文规定。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学术论文给钱就能发表[N].扬子晚报,20120728(A31).

[2] 中国青年报.处罚不力让学术骗子“前赴后继”[N].报刊文摘,20120803(4).

[3] 法制日报.花1200元改分费,同等学力考研分数随便改[N].扬子晚报,20120803(A20).

[4] 中国教育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部署“2011计划”实施工作[EB/OL].[20120508].http://.

[5]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EB/OL].[20120212].http://.

[6] 教育部.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EB/OL].[20120716].http://.

Carrying out the“2011 Pla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for Graduates

CHENG Li1,SHI Wei-dong2,WANG Zhen-yu1

(1. School of Electricity and Inform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2. President's Offic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 The academic miscondu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on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causes are inadequate institutional restriction, light punishment for the misconducts and unclear objects of the punishment. The present article proposes tha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2011 Plan”,education in academic ethics and academic norm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severe heteronomy should be exercised.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as light punishment may lower the effectiveness of heteronomy, heteronomy and self-discipline should be both reinforced and that while the fight-against-academic-fraud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the system of discipline should also be normalized. Finally, it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im Approach for Handling Dissertation Fraud”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1.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5篇

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就是将学术道德品质转化为研究生的学术自律行为,只有随着研究生学术自律意识和学术自律能力的提高和成熟,研究生才会对自己的学术活动产生独立的判断和评价,进而规范自身的学术行为。

(一)以学术道德观念为主导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下才会形成正确的行动。当代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正是受到不良道德观念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由于对学术道德缺乏基本的认知,导致其学术自律意识淡薄,认为抄袭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学术造假行为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相反的,认为这是大多数人的普遍行为,也缺乏对科学的敬畏。而研究生学术自律就是研究生自觉地对一定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认同,并自主地把外部规范转化为内在准则。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首先需要强化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观念的态度和对学术道德观念的认识,只有具有正直的人品,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学者。因此,学术道德需要贯穿科学研究的始末,它既是科研工作者科研态度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同时,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学术责任感和学术素养也是建立在学术道德的基础上,研究生作为未来科技工作的继承者,需要具备实事求是、勤奋刻苦、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崇尚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所以说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自律是研究生践行学术规范的内在驱动力,对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具有内在的制约作用。

(二)以学术诚信意识为根本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运用科学方法和严谨思维探索客观事物本质的过程,在此期间,研究生既需储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培养踏实严谨的学术操守,磨练求真务实的科学品德。学术诚信是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从事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生学术诚信的自律性培养就是从思想上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诚信的必要性,对学术活动的自我要求、自主选择、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觉践行,学术自律性养成是个人的品德、品格和品质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和升华,而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学术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是其思想道德的表现,也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目标。有些研究生不只是缺乏学术自律意识和做学问的严谨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不爱独立思考,遇到困难不想如何突破,而是想怎么寻找捷径,避开困难,找“”论文的事情在研究生中也时有发生,这是研究生严重缺乏学术诚信的表现。因此,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不仅关系到研究生自身的发展,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的实现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三)以学术责任感为保证的自律性养成是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本条件学术责任感的培养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正确指导研究生的学术行为。研究生学术责任感是研究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指导、调节、甚至支配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并且这种学术责任感也是研究生对自身学术活动所承担责任的一种意识,而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都是学术责任感弱化的表现。有的研究生受利益的驱动,往往会缺乏意志力,替他人撰写论文获取经济报酬,或为了完成交稿,在最短的时期内拼凑出论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为了获奖学金、评优、毕业等原因而撰写论文,使科研活动变得功利化,而这些急功近利为了攒成果、凑数量进行拼接和加工形成的“科研成果”,既无创新,更无科研价值。因此,高校重视对研究生学术责任感的培养,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由于研究生自身的学术责任感决定着其对待科研的态度,而学术责任感的培养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研究生只有养成学术自律,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学术责任感和使命感,且具有较强的自制力,才能够约束自身的学术行为,才能不为利益、诱惑所动,自觉做到遵守学术规范,所以说以学术责任感为保证的自律性养成是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的对策

道德规范是约束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软约束力量,因而在科学研究中,要使抽象的学术道德转化为研究生个体的自律行为,除了需要研究生内心的自悟,也需要外在引导。因此,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养成即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养成之前,需要社会、高校、导师等各方外部力量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外部的他律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使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

(一)加强学术自律性教育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学风不良现象的存在与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对现行的研究生培养体制进行反思。与国外很多大学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时的学术规范教育相比,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因此,今后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不仅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更应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关于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强化研究生学术自律意识,高校应先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克服浮躁之气,养成良好学风。同时,学校还应定期组织研究生学习我国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治学品格和科学精神,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学风。通过强化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使研究生积极地认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和充分理解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将学术道德由一种外部要求转变为内在需要,并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使研究生产生认同感和有效回应。其实,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教育的学习,获得对学术道德认识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由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层面向端正的学术道德态度的转变,有助于研究生践行学术道德。

(二)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大多在22~30岁之间,性格较成熟,具备一定的学术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只有提高研究生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有效杜绝学术失范行为,同时这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而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校、导师、研究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应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大科研投入,从而减少由于科研器具不完备和经费紧张出现的学术论文造假、捏造数据等现象的发生。其次,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影响高校整体素质和学术风气,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导师也要根据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自主提高学术能力。最后,高校应定期组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读书会等活动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便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和体验,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提高其科研能力。

(三)建立学术道德奖惩机制“律”即是规范,研究生学术“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指研究生在认识和接受一定学术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能够以学术道德规范为从事学术活动的准则,自觉保证和约束自身的学术行为。而学术自律性培养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防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养成之前,必须以“他律”对研究生学术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将学术道德奖惩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而缺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考核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弊端之一,导致有学生通过学术上投机取巧获得“荣誉”,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在学生中间产生效仿行为。因此,学校应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奖励和惩罚常态化、制度化,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分而不是碍于面子袒护、包庇。其中,学校通过建立学术道德奖惩机制,在强化研究生学术自律性方面还可以利用学生会、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学生自律管理委员会等学生团体,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提升学术自律能力的宣讲报告会,充分发挥研究生干部和研究生党员在学术道德与优良学风建设宣讲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完善学术成果的评价和监管机制我国高校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从而导致了外部他律的制约作用不显著。良好的研究生学术成果管理制度能够对研究生学术行为产生导向功能,通过实行学术成果监督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有效减小高校的学风不良现象。高校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标准,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作为考核指标纳入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并出台学术成果评价细则,一改以往单纯地用论文的发表数量来衡量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而忽视论文质量的做法,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的优劣,同时,对遵守学术规范的研究生给予学术奖励,使高校在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培养过程形成必要的激励机制。完善研究生学术成果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一方面,将导师检查、校学术评定委员会审核、“双盲”专家评审、按比例抽检、等制度常态化,并有效运用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监管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根据学术失范情节轻重制定相应地处理办法;另一方面,自入学之初,研究生和学校之间签订学术自律承诺书,明确研究生在学术、科研活动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便于研究生约束自身的学术行为。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以对自身科研行为负责任的态度,树立学术责任感。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6篇

正因为个人较为缺乏学术研究能力,面对职称评定对论文数量和层次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容易发生低水平重复、抄袭剽窃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另外,高职高专学报的作者群很大一部分来自本校教师。据笔者对有公开刊号的高职高专学报随机抽样统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总共28篇,本校教师论文占19篇;《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总共26篇,本校教师论文占15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一期总共39篇,本校教师论文占13篇;《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总共32篇,本校教师论文占11篇。因此,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高职高专学报更多需要发挥刊物的教育功能,通过科研能力教育、学术规范教育、示范和警示教育等手段,培养本校教师的学术伦理、学术纪律、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学术道德修养。

一、科研能力教育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术道德失范与个人缺乏学术良心和学术责任感有关,也与个人缺乏学术研究能力有关。个人学术研究能力缺乏,这个问题在高职高专院校尤为突出。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科研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与学术研究能力有关的问题。一是科研论文写作技术不熟练。许多高职高专教师还不十分明确“论文”内涵,只是将教学中粗浅的心得体会整理成文,当成“论文”。写出来的论文,论文格式不规范,语言偏口语化,逻辑不严密,没有主谓宾,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降低论文层次。二是学术创新性不高。许多高职高专教师只是在期刊网上随便下载几篇论文,模仿范文就匆匆下笔,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整体把握,不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程度,选题往往陈旧,这势必导致论文含金量低,创新度不高。三是科研信心不足。许多高职高专教师是从中专升格成为大学教师的,以前在中专不要求写论文,另外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是本科学历,在其本科教育阶段对论文也要求不高,所以这些教师都没有经过良好的论文写作训练,对论文写作怀有恐惧心,害怕所写出的论文通不过刊物的评审,总想投机取巧。针对这些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高专学报应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积极培养本校教师的研究能力。

(一)做论文写作技巧的传授者

针对本校教师科研论文写作技术不熟练、不会选题等问题,高职高专学报应勇于承担责任,做好论文写作技巧的传授者。对投稿本学报的校内作者,对他们稿件存在的选题不新颖、问题挖掘不深、论文格式不规范、语言不规范等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和点拨,通过当面指导和“审读意见”反馈,要求作者不断对文稿进行修改完善,切实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论文撰写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就如有的学报编辑所说的那样:“在作者的自选题中,也常有一些作者因自己研究范围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或视野不广,或滞后守旧,或重复雷同。编辑及时予以点拨,可促使作者改变选题、立意和表现的角度。有时对作者原稿还可以收到‘起死回生’之效。”[2]另外,高职高专学报还可以在全校专为本校教师开展论文写作讲座或者课程,比如由学报经验丰富的编辑担任讲师,或者请同行的老编辑来讲授,在全校范围内教授论文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高职高专学报通过对本校教师教授论文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和手把手地帮扶,促进本校教师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健康成长。

(二)做作者与专家的搭线者

针对本校教师的科研论文层次较低、看法粗浅、创新度低等问题,高职高专学报应当好作者与专家的搭线者。目前高校学报都采用“三审”的审稿制度,在稿件的审理上,多匿名送给相关专家审阅评定,使专家在审稿过程中不受人情的干扰,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与本科院校学报相比,高职高专学报因稿源作者多来自本校,所以对匿名审回来的“专家意见”,更应谨慎对待。对没有完全否定的本校作者论文,要发现其闪光点,将其作为“退回修改”的稿件来处理。高职高专学报还需当好作者与专家的搭线者,让作者主动去与审阅专家沟通,去了解相关领域、相关研究的前沿和动态,不断修改完善论文。王倩、张洁的《论高校学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育人功能》一文中谈到几个高校学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措施,对高职高专学报有借鉴作用。该文说,可以修改传统的审稿标准,对有新意的“问题稿件”采取“宽大政策”,鼓励审稿专家对有问题又有创新闪光点的文章进行学术方面的细心引导、指点;文章还说,编辑部可组织举办“学术沙龙”,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为相关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的论文会诊、出点子,帮助他们提高质量档次,打造学术精品[3]。

(三)做树立作者科研信心的鼓励者

针对本校教师对论文写作怀有恐惧心、对自身科研能力信心不足等问题,高职高专学报应当好树立作者科研信心的鼓励者。其实高职高专学报的本校作者有很大部分是“双师型”人才,懂教学,也懂技术,经常接触企事业一线,熟悉学生就业岗位环境,只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论文写作训练,撰写科研论文经验不足,写出的论文在结构、逻辑关系或文字表达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他们的选题往往有一定的创新性[4]。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部应注意组织力量对其文章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作出甄别,对确有新意但不成熟的论文,要鼓励作者不断修改完善。另外,对那些惧怕写论文的本校作者,要多开导多鼓励,鼓励他们多尝试多写作,消除对论文写作的恐惧。

二、学术规范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高等学校要坚持学科建设与学风建设并重》讲话中指出:“坚持把教育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要在高校师生中加强科学精神和学术规范教育,注重发挥楷模的教育作用,强调学者的自我道德养成。”[5]1在加强高校师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规范教育过程中,高校学报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李舒、郝丹立的《学报编辑对本校作者学术规范的指导功能》一文指出,对学术队伍建设作出贡献是学报职责之一,学报性质决定了学报编辑对本校作者进行学术规范指导的必要性,而且编辑也有指导论文学术规范的现实可能性。“对学术规范的了解与掌握,对学术失范的防范和规范,是编辑职业的要求,是其基本的工作职责,是编辑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报编辑具备对本校作者学术规范指导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学报编辑实际上具备这种功能。”[6]35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学术规范建设非常重视,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制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学术规范的内涵,较为详细地列举出学术规范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自律和他律的准则和依据。尽管《规范》出台好几年了,但高职高专教师很少有人熟悉这个规范条款,甚至很大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这个规范文件。高职高专教师因不了解学术规范,学术法律意识淡薄,即使触犯学术道德规范也茫然不知。因此,高职高专学报应该负起教育本校教师学术规范的职责,促进本校教师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健康成长。

从目前学术失范情况看,学术失范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抄袭剽窃、夸大学术荣誉、署名不当、数据作假、注释作伪、低水平重复。在这六个方面里,高职高专教师最容易犯的是“注释作伪”中的引用不当。《规范》在“学术引文规范”中明确规定:“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7]根据笔者经验,高职高专作者大部分不注意引文规范,有的文章一个参考文献也没有,有的也只有两三个参考文献,许多该注明出处的都没注明,比如用中国知网提供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大段大段嫌疑观点和结论没标注出处。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高专学报编辑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本校作者学术规范教育:一是对本校作者耐心指点,根据“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对文章中该注明出处的一一点明,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要作者认真修改;二是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打印出来,分发给学术引文不规范的作者,指导作者认真解读;三是通过开设讲座提高作者的学术规范意识,除了将有关学术规范的一些常识与作者交流,还可以把日常编辑实践当中发现的共同性的问题提出来,以引起投稿者的重视,认真加以解决或杜绝[6]35;四是制定本刊投稿规范要求作者阅知,并制作出非常规范的范文供作者参考。

三、示范与警示教育

高职高专学报在发挥刊物的教育功能提高本校教师学术道德水平过程中,除了对教师进行科研能力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外,还需要把以身作则的示范教育和批评抵制的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学术伦理和学术纪律。

(一)示范教育

这里所说的示范教育,是指高职高专学报以身作则,强化学术自律,做学术道德的模范。所谓以身作则,强化学术自律,就是始终坚持用“学术性”这三个字来约束刊物,规范刊物,限制刊物,把“学术性”作为办刊的理念和办刊的追求[8]。在追求刊物“学术性”过程中,高职高专学报编辑一方面要加强道德自律,抵制拜金主义,不唯利是图,坚持编辑的良知,成为学术道德的模范。与大部分本科院校学报不同,高职高专学报在学术界不怎么受关注,在学术质量要求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即使高职高专学报出点学术道德问题,也不会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一些作者看到这一点,就百般与编辑套近乎,拉关系,请吃喝,送礼品,请求对其论文“宽大”处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高专学报就更需要强化自我的学术道德修养,坚持编辑的良知,正派作风,不徇私情,不拿原则做交易,不以职权谋私利,抵制学术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口碑。另一方面,高职高专学报编辑要加强学术自律,把“学术性”作为办刊的理念和办刊的追求,坚持学术质量选稿的原则,自觉执行稿件的三审制度,坚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有偿稿和权力稿。高职高专学报坚持道德自律和学术自律,在校内树立学术道德榜样,不但能影响校内的学术风气,带动本校教师道德和学术的自觉性,而且也能打压校内学术不正之风。

(二)警示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高等学校要坚持学科建设与学风建设并重》讲话中指出:“坚持把必要的查处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手段。必要的查处不仅是学风不端者必须承担的成本、付出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对诚实守信学者的公正,对意志薄弱学者的警示。”[5]1高职高专学报没有查处权,但可以把基于批评和抵制的警示教育作为加强本校作者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手段。谈到具体的警示教育方法,有学者提出对作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作者在文章发表前跟刊物签订承诺书,例如要求作者承诺文章没有抄袭他人成果,没有剽窃他人成果,无一稿多投;所有数据、资料真实、准确;引文准确无误;等等[9]。在承诺书中,赋予期刊社将违规行为公之于众的权限。承诺书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对作者起到警示作用。高职高专学报还可以利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来对本校作者进行警示教育。目前,几乎所有公开发表的高校学报都借助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初审。这套检测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比如将待发表的论文上传到系统里,几秒钟就自动生成检测结果,显示文章的文字的复制比和重合文字来源,凡与已发表文字重合的地方会变成红色。对这套系统,高职高专学报应当好宣传员,断绝本校作者试图靠剪剪贴贴蒙混过关的念想,从而养成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7篇

一、研究生学术研究的贡献

作为高校重要的学术研究参与力量,研究生在高校的学术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人欣慰。但是有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诚信问题也让人深感不安。调查表明,研究生的学术不诚信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实验中的诚信缺失。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与研究能力,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是最严谨、求实、不容搀假的学问,它要求研究者通过严格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去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或揭示科学规律,进行知识创新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科学实验。所谓科学实验,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环境中或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科学实验同观察一样,都是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探索的基本途径,是获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创造或创新智慧。

在科学实验中,可以培养研究生正确的科学方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实验也是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完成研究课题的基础。研究生要以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对待科学实验。但是,在现实中,少数研究生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违背科学实验的诚信要求,进行实验数据造假。

这些都是研究生在科学实验中的诚信缺失表现。

第二,论文撰写中的诚信缺失。撰写学术论文是研究生必做的功课。首先,论文是研究生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基础上具有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术论文的质量,可衡量出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高低。其次,学子们数年求学,学得如何,以学位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衡量评价的形式。实际上,学位论文应该就是学子求学过程中学习学术研究、从事学术探索的成果结晶。学子这方面的学习、研究、探索的成效和成果、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学位论文可以反映出来,所以学位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三,中的诚信缺失。是对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是传播和交流学术研究思想与成果的需要。研究生在过程中也有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论文一稿多投。据笔者访谈了解,研究生为了提高的几率,常常一稿多投。有时也因为版方不能及时回复投稿信息,致使研究生误以为自己的论文没有被录用而转投其他刊物,结果也造成一稿多投。此外,也有研究生投机取巧,一稿多发。他们不改变文章的主要内容,将题目和结构稍为改变,或把这篇论文化整为零,然后以多篇文章出现在多本杂志上。

二、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归因

诚信问题无处不在。当前研究生存在学术不诚信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研究生自身原因,也有学术制度、社会环境等原因。归纳起来,有个人价值取向偏离、个人学术修养不到位以及学术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认识到这些原因,对开展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是有益的。

第一,个人价值取向偏离。学术不诚信跟个人价值取向偏离有着较大的关系。学术诚信是个人价值观念的外化,是学术行为主体依据道德意识做出合乎学术价值观的道德抉择的结果。研究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晴雨表”,表现出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相吻合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信息交流畅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各领,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蔓延到学术研究这种非功利性活动领域,一部分研究生价值取向向个人倾斜、向功利倾斜,他们丧失对至高生活境界和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对待学术研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放弃了自身在维护学术诚信上的责任。他们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偏重眼前的物质利益。在竞争的压力下与困难妥协,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之下淡忘作为学者应有的基本价值观和规范性要求,认为献身科学、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价值的实现相矛盾,置不准抄袭、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等学术道德规范于不顾,在学术研究中不是匆忙轻浮、草率行事,就是放纵自我,随波逐流。

第二,个人学术修养不到位。学术不诚信,从根本上说是学术修养问题。学术修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术道德修养,一是学术研究水平修养。前者是思想修养,后者是理论修养。学术研究的第一特征就是它的诚实性和严肃性。因此,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要求研究生在学术领域中应该有着崇高、伟大的目标,自觉地抗拒“人的物化”的社会对自己学术修养的阻滞和侵蚀。在学术活动中遵从学术道德规范,严谨求实,不抄袭.更不捏造事实,自吹自擂。良好的学术研究水平修养要求研究生具备进行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和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掌握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良好的学术修养是研究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发展自己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在学术界立身处世的根基。

三、研究生学生诚信自律的重要意义

第一,防止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偏离。研究生学术不诚信行为的产生,危害了研究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种偏离。因此,开展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有利防止研究生培养目标偏离现象的产生或蔓延。

研究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目标。研究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应当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了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能从己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符合时展的专业人才。对硕士生来说,一方面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比本科生更为高深的知识,还要通过科研实践,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养成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应有创新成果的发表。

第二,维护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声誉。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学术研究领域提供优质人才,社会也对研究生寄托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知识创新的精英和维护学术公正的楷模。然而,一少部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使人们对研究生的能力、素质产生了怀疑。不诚信事件的屡屡发生,难免不使研究生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名声扫地。

第三,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精神文明表现在许多方面,学风是其中最重要的体现。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和扩大。由于研究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影响,其学术诚信与否,对学风、校风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教育,无疑对大学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华民族一向把自律看作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一个没有自制能力的人,难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在学术诚信教育中,“自律’,是指研究生依靠学术理性、学术信念和学术道德自觉自愿地发挥主体的意识、潜能的能动活动过程。学术诚信只有通过道德个体的自律,即自己要求自己,才能最终内化入研究生的心中,成为个体的自觉自主的行为。所以,通过加强自律教育,使学生的行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术行为,做必须做或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学术诚信自律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善超.当前我国科学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2004.

[2]史孝强.高校学术腐败问题研究[D].武汉:中国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XM-hlj-2011117)。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8篇

高中生写议论文,要学会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两到三个分论点。如何提炼适当的分论点呢?首先,要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掌握以下几种提炼方法: 一、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有关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比如写关于“自律”的一篇文章,如果论证的中心是自律既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又是一种锻炼好品质的方法和手段,论述这个观点,可根据对概念的理解进行阐释。比如全文分三层展开:

1、自律首先表现为自爱,自爱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

2、自律又表现为自省,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改正自身错误。

5、自律还表现为自控,自控即自我控制,就是对自己进行监督、引导和催促。

二、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指分论点,“果”指中心论点;即在明确中心论点(果)之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比如要论证“只有懂得谦卑的人,才能达到做人、做学问的更高境界”,可以先自我提问,为什么说懂得谦卑的人才能达到更高境界呢?可列出这样几个分论点:

1、谦卑不是能力,可它却凝结、酝酿了力量。

2、谦卑不是爱,可它却在与人的互动中孕育了爱。

3、谦卑不是博大,可是欲达博大,必先学会谦卑。

上述分论点分别从三个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三、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

(二)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先说正反对照分析。比如要证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1、“滴水之恩,当涌采相报”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它将促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有素养、有内涵,它让我们可以遥望一个美好的未来。

2、人心越来越狭隘,只懂索取、不懂回报的人充斥着整个社会,加深了道德危机。

这样正反对比,就能进一步明确“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观点。

再看一分为二地分析。比如论证“孩子经过挫折的磨炼才能顶天立地”,便可一分为二地作分析:

1、孩子经受生活的涤荡,才会傲然挺立。

2、父母的“松手”并不等于忽视和漠视,在必要的时候孩子仍需师长的引导。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9篇

几年来,在我们的专业扩招和专业升本的过程中,尤其是"迎评促建",给我们带来了各种良好的机遇,同时,各项开创性的基础工作,和更多繁杂的,事务性的工作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个人能力的原因,在工作中有时难免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工作方法简单,工作出现疏漏。好在有系里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各项教学工作总算没有出现大的错误。经过反思,我更深切的认识到,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首先离不开大家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其次,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服务的实质是,更好的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为教师的教学排忧解难,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三是工作要条理有序,区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将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最后是各项教学工作要有措施,有部署,有落实,尤其是重落实,这样才能保证将工作做到位。下面分四个方面总结个人本年度的工作情况:

一、思想政治方面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正派,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自身素质。

二、教学管理工作

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各项基础教学工作。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面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院2009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动员,加深和提高全系教职工对"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评估"的要求,在两个学期的期初和期中教学检查中,进一步规范常规教学。

为了突出本科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调整课程结构,先后修订了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设置。

暑期前和暑期中分别组织了三次全系教师的公开教学活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明显的改善了教学效果,在下半年学校组织的公开教学评比中,美术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组织做好2009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了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以及有关的档案保存工作。组织"美术系学术委员会"研究论证,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开展和指导方案,制定了《美术系2009届毕业论文工作流程》,目前,学生选择导师和论文开题已经顺利展开。

本着完成学期教学任务,人尽其材,并尽量平衡大家的工作量的原则,排出了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程表。继续组织举办了《**学院美术系第二届学生美术作品年展》

三、个人业务及社会工作

继续进行《**风景油画的表现与审美价值研究》的科研课题;论文《试述在美术学专业中创造性教学的改革尝试》在《新校园》发表;油画作品《造化钟神秀》参加《经验?实验——2009山东油画展》。承担了美术学2004级学生的毕业创作及美术学2004级和2005级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009年12月分三批为毕业生开设了《毕业论文》讲座。还担任了美术学2005级,2006,2008级级的油画静物,油画风景与油画人像等学科基础与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2008-200年被评为美术系师德优秀。

四、廉洁自律方面

严格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自律,不断规范从政行为,做到办事公正,作风正派,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整体素质,牢固树立为美术系的发展而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感。

自律能力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意义;指导策略

高校大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激发这种潜能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和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校营造创新创想的良好氛围,激发师生对前沿科技知识的颠覆性创新探索,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天津大学于2016年发起并举办了第一届“未来30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创想大赛”)。本人在指导创新创想大赛过程中加深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意义的理解,取得了成果,获得了指导经验。

1.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意义

首先,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可为学生提供接触科研前沿知识的平台,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掌握文献阅读、提问、综述等调研方法和实验设计、操作、结果分析、学术写作等科研技能,在参与科研创新中感受科研乐趣。其次,本科生科研可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及品质,激发创新能力。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是成熟的、系统的知识,学生积累和扩展这些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知识,而科研训练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未知的领域,在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结果整理等一系列过程中需要学生探究和摸索,虽有教师指导,但过程曲折,将极大磨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其创新能力。最后,参加本科科研训练可提高个人素质,培育职业素养。参加科研训练可促使学生增加与年长前辈(学长、老师)的相处机会,受教师学术修养、人格魅力熏陶以及师兄师姐积极科研态度感染而激发自身正能量,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为将来进入社会发展积累经验。

2.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指导策略

(1)遴选优秀学生参与其中。优秀学生的参与是顺利推进项目并保质保量完成的必要条件,这里的优秀并不仅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学习精神,能积极上进,勤奋踏实,且时间有保证。在学生进入该队伍之前,指导教师需详细说明开展项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强调科研过程并不总是充满乐趣,而且需要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指出科研态度不端正时会受到的惩罚,杜绝“搭便车”现象。

(2)培B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开展创新创想大赛过程中,本人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于参赛学生多为大二、大三年级的本科生,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或仅有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因此难以像要求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那样主动开展文献调研,为此本人选择一些经典的中文综述文献让他们熟读,了解项目运行的大背景,要求定期开展文献综述汇报并就基本知识点提问;要求本科生在课余时间多进实验室,观察学长的实验流程和步骤,掌握实验技巧;学习数据处理技巧、论文写作规范。通过为学生提供调研、实验、数据处理、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多提问题并且鼓励学生提问,训练其科研思维,增强其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本科生都有过逃课经历,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很少参加课余活动,功课复习只靠考前突击。这些大学生自律意识差,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是他们缺乏具体的目标,若加以引导和教育,完全可唤醒他们的自律意识。在创新创想大赛开展之初,本人指定一名各方面表现良好的研究生具体负责,要求本班学生在闲暇时间尽量待在实验室,亲身感受研究生的勤奋和指导教师的忙碌。经过一段时间,及时给每位本科生安排具体工作任务,设置时间节点,要求学生定期汇报进展。通过实验任务、环境感染、教师监督、人文关怀以及自身责任感的多重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4)建立激励措施和退出机制。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奖惩措施。在开展创新创想大赛过程中,本人以及研究生观察本科生的工作状态和思维波动情况,对那些工作勤奋、思维灵活、态度认真的本科生给予奖励;若新近发表的论文有该生的贡献,则安排署名位置。对于为项目作出重要贡献的本科生,为其寻找出国深造机会或创造读研条件;对于那些工作不积极或时间、精力有限或兴趣不大的本科生,本着鼓励并挽留的原则,但也为其提供退出机会。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93-95.

上一篇:字幕翻译论文范文 下一篇:资金成本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