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范文

时间:2023-03-04 14:40:51

猪周期

猪周期范文第1篇

而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却缩短了,价格信号亦呈杂乱之势。是什么使市场信号变得失真?无形之手扭曲失灵,抑或有形之手干预失当?如何尽快推动猪肉价格信号回归常态?

《财经》记者前往四川、江西等地生猪基地进行现场调查,探访猪肉价格链条上的利益相关方,冀图还原猪肉价格周期失灵的真相。

――编者

或许再过三四个月,消费者会因为猪肉供应量缩减而吃高价猪肉。市场人士预测,六七月猪肉价格可能跌入年度低谷,之后猪肉价格将触底反弹。

6月2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收储冻猪肉,以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这已是自今年4月13日以来,部委第四次联手“托举”生猪市场价格。

猪肉价难稳

2009年12月以来,全国36个城市猪肉均价持续下跌。而从生猪生长周期看,2010年国庆节前后或将是猪肉触底反弹的转折点。

此前为防止猪肉价格异常波动,稳定养猪市场,国家曾于2007年出台系列补贴政策,大大刺激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以《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为纲领的一系列有关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内容涉及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内容,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银监会、保监会多个部门联合参与执行。

2008年年初,猪肉价格仍居高不下,国家又将农户获得的能繁母猪补贴从50元/头提至100元/头。国家还建立了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保费由政府负担80%,养殖户(场)只需负担20%。

政策刺激效果较为明显。肉产量从2007年的4287.8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4620万吨。2009年,这一数字飙升到4889万吨,两年增长了14%,高于此前年均增长2.1%的通常水平。加之生猪生产周期性的叠加效应,生猪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是年几部委又联合《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抑制猪肉价格跌势。

据农业部监测,2009年10月-12月,全国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69亿头的高位。虽然这一数字在2010年3月底滑至4.41亿头,但目前生猪存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年3月过后,不少挺不住的养殖户开始杀猪避险。

当下,各地补贴生猪养殖的政策仍在继续,这在市场人士看来等于人为延续和放大过剩趋势。另一方面,政府不得不频繁操作收储工具,这又使市场价格波动的周期信号紊乱。

而两者同时操作,无异于左右手互搏。同时,投机资本的进入更是放大了价格波动的区间,调控亦在暴涨暴跌的怪圈中呈“失灵”之势。

杀猪避险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四川省资阳市迎接镇养猪大户李云贞已经想了多种办法:把油菜籽壳碾碎、 晒干磨成粉,拌上三分之一的饲料喂给猪吃等。今年春节过后,她所在合作社的大部分养猪户已经开始杀猪。

2007年9月24日,猪肉价格屡创新高的时候,她跟其他81家养猪户一起,组成了资阳市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存栏的育肥猪现在已达4600头,母猪518头,每年出栏育肥猪可达1.2万头左右。

现在养猪户已陷入两难境地――喂下去,成本太高,猪粮比已超过警戒线;卖了,平均一头猪要亏100多元。

“大家在生死线上,还有一口气,如果10月猪肉价格仍不回升,大家挺不住了,吊着的绳子就会断了。”李云贞说。

李云贞回忆,2007年,政府人员三天两头组织会议,鼓动农民养猪,或者扩大养猪规模,并提供颇具诱惑的补贴――能繁母猪一头补贴100元,修建标准猪舍补钱。区一级的养殖户,每平米猪舍补90元,市一级给120元,投资规模越大补贴越多。

那时候,当地农业银行的副行长亲自到养殖场现场办公,挨家挨户问想不想养猪,要不要贷款,喂多少猪,要贷多少款。当时弄得好像铺下天罗地网,再偏僻的乡村都搞起了大型猪场。

李云贞介绍说:“那些日子,一连十几天都下雨,水都漫到腿上了,银行的人还到处跑。农民把家里的吊扇、洗衣机都搬出来登记、画押。”有的养殖户为了获得建设补贴,把老猪圈拆掉,自己花钱或者借钱修标准化的猪舍,12平方米一间,安了吊扇、换气扇,比人住的条件都好。

“母猪一下仔,银行都要拉出去照相,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母猪每生下一批仔猪,贷款人都要来点头数,看是不是把贷款都用到养猪上了。”李云贞说。

迎接镇上现有12家大型养猪场,大都是2007年到2008年猪肉价格高企的时候修建的。整个资阳市,规模养殖场的数字也在这一轮的扩张中从70多个增加到了280多个。

养殖户增加,使得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存栏量都超出了正常水平。据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5月,四川省的能繁母猪占猪群比重超过11%,远高于8%-9%的常态比例。

2009年“春节”过后,猪肉价格一路走低,从2007年最高18元/公斤下跌到今年4月的10元/公斤。

补贴政策也因此受到影响。“100元的母猪补贴,当时发了60块钱,到现在还有40元没有拿到手。” 李云贞说。有的场子修起来不久,行情变了,没有拿到贷款的也不少,有的是该给的补贴没给全。

“前几天,我们20多个合作社联合起草了一个协议,都盖了章,交到区政府、市政府,希望贷款几十万元,但是至今没有回音。” 李云贞说。有的养猪户强撑着,只好借高利贷,月利息是2分到3分,有的人已经借了100万元了,一个月利息就是3万元。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省份也陆续出现。江西省新建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永星说,“现在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收得很紧,亏损的养殖户根本不可能再贷到款。”

据了解,杀母猪的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因为母猪喂得越多,生仔越多,价格上不去,赔得就越多。

李云贞说,5月到农业部开会,会议传达的精神就是能淘汰的母猪就尽量淘汰掉,不要拖,数量要减少。但李云贞想,再拖两三个月看看,到10月回升几毛钱,就能保本。但如果价格没有回升,60%-70%的养猪户都要垮掉了。

“猪周期”失真

《财经》记者对四川、江西等生猪养殖大省的调研发现,养猪业中以往存在的“一年亏,一年赚,一年平”的价格周期,近年开始被打破。“生猪价格现在是一年一个周期,甚至是根本没有周期了。”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富刚说。

2003年、2004年生猪生产处于盈利期,母猪存栏量很大,猪肉价格高企, 2005年到2006年,猪肉量增价跌,养猪户们又开始大量捕杀淘汰母猪,导致2007年、2008年市场价格大幅上升,而2009年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又再次下跌,几个月后养猪户只好大量淘汰母猪了。

在四川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处长计小帅看来,政府部门调控有干扰生猪自然周期波动之嫌。“现在供大于求的情况,是因为社会引导生产力太多了,母猪存栏量偏多。”2007年到2008年依赖政府补贴扶持起来的猪场,现在都到了母猪大量产仔期,加剧了供求矛盾。

生猪成长与出栏有自身的周期,能繁母猪有自身的生育周期,政府的补贴与扶持政策,加快了供求关系的转换。

而事实上,许多养猪户反映,不同机构的信息,也干扰了价格信号。

目前生猪等畜禽产品的统计监测由四部委分担,统计局负责以生猪为主的主要畜禽生产的抽样调查,提供住户消费量和消费价格信息;农业部负责生猪生产信息预警和;商务部负责屠宰量、白条猪肉销售和市场销售量的统计与;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统计则由发改委负责,并生猪价格、饲料价格、猪肉价格等。

计小帅认为,对于猪肉,各方面关注还是太多。农产品的周期性波动本来就存在,但是媒体报道、不同机构的信息撞车,周期人为变短了,对养殖和消费都造成了干扰。另一方面,各个部门的过度关注,也使得市场变得失真。

市场人士也承认,周期缩短,跟整个生猪的生产周期缩短了也有一定关系。以前一头猪一年才出栏,现在几个月就出栏了,这样自然价格波动的周期也就缩短了。

亚洲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主板市场的大型农牧企业艾格菲国际集团(NASDAQ:FEED)CEO熊俊宏认为,能繁母猪补贴在政策之初起到了很好效果,但后来显出一刀切的弊端。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这个政策没有起到弥补市场失灵的引导作用。相反,为了拿到政府补贴,很多要淘汰的品种上马,还有的地方为了获取补贴采取虚报母猪数量的手段,这些行为扰乱和扭曲了市场信号,导致全国的周期都不正常了。

资本追“猪”

2008年是资本集中到猪市逐利的一年。在这一轮的行情当中,大量的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养殖业,是造成这一轮价格下跌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山西省转型发展释放了大量的煤焦资金,不少闲置的资金投向了生猪养殖业,仅吕梁市2009年就有3.7亿元资金投向畜牧业,生猪的存栏量、出栏量大幅增加。“一些煤老板并不懂养猪,也建起很大的场子,一旦市场行情下跌,又疯狂出栏避险,放大了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周期波动,干扰了价格信号。”熊俊宏说。

四川省资阳市临江镇的刘天华之前经营猪饲料,在2007年行情最好的时候,他也选择了养猪业。他通过资阳市农业产业化担保有限公司向农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一共获得了700万元的贷款,修建了存栏量可达5000头猪的19栋猪舍,成立了资阳市百盛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根据国务院2007年出台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存栏50头猪以上的养殖场便可称之为是规模化养殖场,国家将在新建、引种、粪污处理、贷款等方面实施补贴。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分析,当初地方政府推动规模化养殖是认为过多的散养户会加剧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规模化养殖后,市场波动依然明显。”郭晓鸣说,“过度地依赖于政府的各种补贴方式来实现的规模化扩张,导致了一旦生猪行情不好,规模化养殖厂会采取集体性出栏的应对措施。”

在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富刚看来,政府提倡规模化养殖,加速了猪肉价格的周期循环。但他同时认为,这属于从传统养殖到规模化养殖转型的“阵痛”,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规模化养殖提升到更高层面。

根据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数据,四川省的规模化养殖在2007年只有15%左右,到2009年已经提升至39%左右。而该局的下一步工作规划,是在三五年内使四川的生猪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60%左右。四川省当前生猪养殖模式正在从以散养为主的传统模式向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变。

市场人士分析,现在处于相持阶段,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扛着,有的甚至逆市扩张。艾格菲年报显示,2009年生产生猪68万头,2010年通过继续扩张产能,预计2011年可达年产125万头生猪的目标。

江西国鸿集团年收购百万头以上生猪,2009年自产生猪12万头,2010年将扩产至20万头。“我们会按企业的三年规划保持产量稳定增长”, 总经理陈慧阳说。国鸿集团承担江西省供港猪肉的供应,该业务为集团带来稳定的收入。

成立于2009年3月的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以迅猛之势相继在天津、江苏、武汉三地投建百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总计划投入150亿元,可在2011年达到300万头生猪出栏量。

在这轮洗牌中,一些实力不济的中小型养猪户只能陆续离场。200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6.45亿头,目前百万头以上的养殖企业所占份额还不足总量的0.1%,大资本介入将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

大型农牧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希望政府通过政策或加强监管提高生猪养殖业门槛,促进正常的优胜劣汰。陈慧阳建议,由于中国养猪门槛太低,容易造成资金盲目蜂拥,“政府或可参考国外经验设立养猪的准入门槛,有效防止投机扰乱市场。”

但很多农户认为,政府不能扶持起来就收手,“人上来就把梯子给抽走了”。李云贞说,现在如果政府能够再拉一把,大部分的养猪户都不会垮。让养猪户挺过这段时间,才能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如果猪肉价格又涨起来了,政府再拉起来要花更多的钱。

郭晓鸣认为,在养猪的生产环节,只能扶持养猪户而不是企业, 工商企业如果要进入农村,应该去做养猪户所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加工、物流、冷藏链等。

收储魔棒

中央已四次启动收购储备冻猪肉,但猪肉收储的“魔棒”威力有限。冻肉一般只有四个月的保质期,收储猪肉投放周期有时与生猪价格周期背离。

2010年1月28日,首个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已在四川蒲江县正式建成。此冷库是由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建设和管理的。

除四川外,生猪主产区的河南、山东、湖南、湖北及东北,都有望建设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

作为政府应对猪肉价格下跌的最主要手段,国家储备肉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部分,商务部负责中央储备肉的行政管理。中央储备肉四个月完成一次轮换。地方储备参照中央储备的方法,由市州委托企业来进行储备。

国家储备肉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调控市场,二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证市场供应。

今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公开竞价收储了四批中央储备冻猪肉。但多个省份监测数据显示,5月猪价仍创下新低。

不少行业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庞大,而需求正处于淡季,再加上饲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部分地区疫情的影响,能否迅速扭转养殖业低迷的形势仍需要观察。

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商务部门、收储企业、养殖户等相关方均认为,政府收储猪肉的最大作用仅仅是干预心理预期,对于延缓价格下跌起到一定作用。收储基本按照商务部门监测的前日市场价格作为招标价格进行收购,并没有直接拉升价格,而是适当减少市场上猪肉的投放量,以熨平周期波动。

猪肉储备的时间最多半年,这意味着,在一个周期还未结束之前,中央和地方储备的肉又要回到市场的流通环节。“2009年实施储备肉,去年储备的肉现在依然在陆陆续续地往外抛售。价格刚刚上涨的时候,储备肉的上市又把这个趋势给打下去了。”四川四海集团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刘丹说。

郭晓鸣说,储备实际上是要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应该是在价格出现上涨的时候放出储备,但是因为地方政府要减轻成本,投放的时机出现偏差,也助长了猪肉的波动。粮食三年储藏期,可以躲过周期,进行反季节调节。猪肉的反向调节的能力很弱,因为时间较短。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晓良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统一入库和出库的确存在弊端,因此今年中央收储改变了以往的节奏,变一年一次集中收储为分步分次分批收储。

此外,商务部还改变了收储品种调整,将分割肉和白条肉的比例从5∶5变为了8∶2。“这样放大调控乘数效应,能够保护更多的养殖户。因为1吨分割肉对应2.5倍的生猪,虽然看上去收储规模变化不大,但是收储力度实际上是增强了。”朱晓良说。

“猪市”调控反思

房市、股市、“猪市”一度是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三个重要市场。在猪肉价格触底反弹来临之际,反思“猪市”调控手段正成为各部委及地方政府一项重要的功课――诸多部委加各级政府,还管不好一头猪,宏观调控怎么调?

在市场人士看来,国家的扶持是为了引导稳定生猪生产,但的确没有考虑到如何与市场调节的衔接。

专家此前曾建议调控手段可有三种:调控能繁母猪、进行收储、直接补贴亏损农户。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王济民认为,管好母猪,小猪就好管理了,“现在不管,就意味着下一轮的猪肉波动又在酝酿当中了。”

此外,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和行业分析人士均表示,希望能从政府处获得准确和及时的行业信息。

王济民说,政府在信息方面应该注意信息的方式,在一个统一完善的平台集中,并对数据进行权威分析,告诉农户相关数据对于生产有什么意义。

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向《财经》记者表示,想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调控猪肉生产不利的局面,必须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机制。

四川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副处长黄尚成认为,现在就是畜牧部门一直养,逼得商务部门一直在储备,可储备的总量又是有限的。

“有些事情是我们畜牧部门无法干预的,例如金融机构要给养猪户发放贷款。我们一直在强调,所有的贷款,都应该是只贷流动资金,必须是在猪场运营之后再给贷款。但是当时的情况下,从一开始建猪场就是贷款的。”资阳市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李国安说。

下一步各部委将改进“几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的情况,建立一套协同调控机制。商务部、农业部等部门已多次召开碰头会,研究调控的方向。相关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相关部委在方案中提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协调生猪市场调控与稳定物价水平关系;协调养殖户与消费者的关系;理顺生猪上下游链条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解困和长期保供的关系。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着手控制种猪、母猪规模,以保证生猪市场稳定。此外,支持肉制品屠宰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就地加工,发展肉制品冷藏链及加工运输,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变活猪流通为肉制品流通。

猪周期范文第2篇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在2月份同比下降1.5%后,从3月份到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分别为2%、8.3%、5.3%、7%。一度跌至低点的猪肉价格,大有掉头反转、快速回升之势,猪肉价格是否已走出下行通道?“猪周期”是否再度来临,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目前国内猪肉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回升,这主要是由前期生猪供应量持续下降所引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姜楠认为。

“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生猪养殖亏损扩大,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这是当前猪肉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解释说。

笔者了解到,过去几个月来国内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持续下降,其中3月末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刚逾4000万头,跌破农业部规定4800万头警戒线,养殖业整体去产能情况较为严重,市场适重猪源大幅减少,猪源供应趋紧。

农业部日前的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也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减少9.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15.5%。

由于猪肉价格对CPI走势有一定影响,因此,市场对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十分关注。“目前生猪存栏减幅趋缓,供应量将逐渐趋于稳定,猪肉价格预计会震荡回升,短期内涨幅不会太大。”姜楠判断。

专家认为,尽管猪肉价格涨幅不会太大,但由于生猪存栏量已跌至谷底,猪肉价格在经过持续低位后,将有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李慧勇认为,目前猪粮比价升至盈亏平衡点以上,有利于养殖户走出亏损困境和行业的恢复。7、8月份气温升高造成猪肉需求减弱,价格可能稳中有涨,9月份以后进入需求旺季,预计猪肉价格将进入新一轮上涨。

“短期内国内生猪出栏难以恢复正常,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局面难以缓解,预计下半年国内生猪价格继续维持小幅上涨态势,或将进入新一轮‘猪周期’。”分析师李文旭认为。

“猪周期”是市场供求的正常表现,其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周而复始,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我国“猪周期”基本按照3年-4年一个周期运行,上一次“猪周期”的波峰出现在2011年。

猪周期范文第3篇

概念解读

“猪周期”即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是指猪肉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波峰与波谷交替的周期性特征。

CPI成“猪肉指数”

“猪周期”不是局部性问题,它是宏观经济周期的一种表象。今年8月,我国CPI同比上涨6.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5.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7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的飙升已经成为物价水平攀高的重要推手。观察近十年来的物价走势,不难发现猪肉价格和物价如影随行,因此,有人将CPI戏称为“肉指数”。

外媒的关注

美国道琼斯旗下“市场观察”网站报道:中国的猪肉价格已经成为老百姓的“食事焦点”。

日本《News-postseven》杂志报道:中国通胀正在加速,而其最大的推手之一竟是猪肉的价格。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猪肉价格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中国政府2008年向养猪农户提供补贴。

路透社分析:中国老百姓也不必过于担心肉价会长期大幅上涨,因为伴随市场价格引导养殖户增加生猪饲养量,未来供应增加,供给不足造成的价格上涨将逐步缓解,肉价不大可能一直涨下去。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通胀的大环境下,“猪周期”对物价上涨的推波助澜无疑给宏观政策的制定增添了烦恼:

――猪肉价格继续上涨会带动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扬,可能酿成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猪肉市场目前的高利润可能吸引大批游资进入,加剧市场的波动,不利于猪肉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损害普通生产者的利益。

――猪肉在中国居民饮食结构中地位特殊,肉价上涨涉及到民生,特别对低收入消费群体不利。

如何规避

“猪周期”造成“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困境,考验着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政府一方面要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干预的时机和力度。在价低时加大收储能力,也要避免价高时的过度补贴。同时积极促进猪肉产业的规模化生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完善信息采集、和预警机制也十分重要,这有利于管理生产者的预期,避免肉价的大起大落。

特许城市

概念解读

特许城市(Charter Cities),是一个在新体制下运行的具有城市规模的管理区域,其首先要拥有适度的规模足够容纳新移民,其次要实施一套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制度。它可以由一国政府单独设立管理,也可以由多国政府合作管理。

起源

特许城市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Romer)提出的新概念,他曾在TED演讲、Long Now基金会讲座、牛津大学研讨会和2010年冬季达沃斯论坛等多个场合推广这一新理念。

罗默认为,特许城市应当具备四个基本要素:足够面积的土地、行政管理的特权、进出自由的承诺和公平适用的规则。特许城市由一个阐明良好制度的特许开始,管理者使用土地价值的收益建造公共基本设施、构建教育系统和国防系统,逐渐吸引劳动者和投资者迁徙至此工作和生活,人们会有更高的收入,人力资本得到提升,生活品质也逐步提高。

成功典范

中国香港是特许城市的典范,它的港人自治、廉洁政府、市场化管理和多元文化模式使其成为全球经济中心之一。中国内地四个经济特区的成功也是得益于这样的模仿。罗默建议拥有广阔待开发土地的国家可以借鉴香港的飞地经验,设立特许城市,并带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最终摆脱贫困。

下一个“香港”?

罗默认为,如果美国和古巴政府达成取消把关塔那摩湾无限期租给美国的协议,并同意把其管治权移交给加拿大政府,这个特区将会蓬勃发展,其对古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作为其通往世界市场桥梁的贡献会十分显著。

非洲则是另一个能够尝试特许城市模式的地方,其数量巨大的无人居住土地正是构建特许城市的基础。

质疑声音

猪周期范文第4篇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第二周,34个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达到每公斤17.62元,同比上涨79.2%。因为猪价持续上涨,包括湖北、广东、山东、吉林在内的多个地区均出现“抢猪潮”。

2010年6月,《财经》记者赴养猪大省四川、江西调查,彼时因猪肉价格持续跌破成本价,苦熬多时的养猪大户无奈之下纷纷杀猪避险。

时隔一年,猪价波动再现“冰火两重天”。

猪肉价格对CPI贡献比重近4%,其价格波动对物价总水平影响深远。依照往年经验,为避免猪肉价格大涨大跌,国家相关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截至目前,包括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多个相关部委均表示,今年猪肉价格上涨仍属正常,“应以市场调节为主”,并未出现往年直接大幅度补贴生产、抛售冻储猪肉等行政性干预措施。

多位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在本轮猪肉价格猛涨中,政府选择了让市场熨平波动的态度值得鼓励。

“虽然没有哪个部门直接承认,但政府应该是吸收了以往猪肉价格调控中的种种经验教训的。”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室主任王济民对《财经》记者表示。

据悉,针对已经运行近两年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下称《细则》),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等相关司局近期正在组织进行修订,相较于此前偏重于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政策应对,新预案中将包含应对猪肉价格过度上涨的新内容。

结构性上涨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CPI同比上涨5.5%,生猪价格同比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

在成本和供需的拉动之下,国内每头生猪的平均养殖利润已经突破600元,目前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每斤12.33元,同比涨幅高达75%,已经突破2008年高点。

然而,一边是城里人喊吃不起猪肉,另一边的养猪户却纷纷表示,其实并没有挣到什么钱――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吃掉了很大的一块利润。

以四川省资阳市百盛牧业开发公司为例:该公司猪场内现存栏量约为3000头。每斤肉的成本在7.5元左右,大概能卖9元。平均算下来,一头猪大概只有300元左右的赢利。

今年以来,该公司每头猪的饲养成本上涨了大概200元。其中,玉米饲料的价格现为每公斤2.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大约0.5元。

此外,人工、运输等方面成本也出现了大幅上涨。据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玉米价格同比上涨了9.8%,养殖企业玉米平均进价也上涨了9.8%。

此外,发改委所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猪肉同比涨幅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猪价过低造成的。

去年6月初,生猪价格为每公斤9.8元,处于2008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判断生猪饲养赢利水平的猪粮比价来看,正常情况下6∶1为盈亏平衡,但去年6月初下降到4.76∶1,生猪饲养处于亏损状态。

“截至目前,我仅仅是保本而已,赢利非常有限。”百盛牧业公司总经理刘天华对《财经》记者说。因为过去两年内的持续亏损,即便是在散户纷纷退出市场的有利时机之下,他也依然无力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而中国农科院的调查显示,在去年底,因为对于今年上半年行情的错判,各地均出现了出栏后不补栏的现象。

中金公司6月20日的一份报告则认为,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除了当前讨论较多的供给因素之外,还受货币超发导致的猪肉需求上涨的影响。

该报告显示:2010年底生猪存栏量下降幅度大约3%。而截至5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48%,生猪价格则飙升了近70%。“很难相信3%的降幅会导致价格上涨50%以上。“我们认为这一轮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除了供给因素,也反映了2009年-2010年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该报告称。

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了各地生猪补栏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在广州最大的生猪批发市场嘉禾生猪交易市场,以前生猪批发商早上在市场先挑猪然后再拉走,现在根本不看直接拉走。据农业部统计,5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4.53亿头,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4710万头,环比增长0.32%,同比增长0.21%。

“这与2007年生猪生产明显下滑、市场供应持续偏紧的情况有较大不同,生猪价格后期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

难逃“周期律”

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生猪生产和价格在1985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2007年共经历过六次明显波动,主要标志是价格年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有三次大波动,价格年环比增长超过50%。

业内普遍认为,导致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为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较低。截至2010年底,中国年出栏量为50头以上的养殖户规模,仅占所有养殖户中60%左右的比例。而50头出栏量的这个标准,也被普遍认为偏低。

国外经验表明: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肉价格就会趋于稳定,产业风险也将可控。

而中国畜牧业年鉴显示,2008年中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只占总量比例的25%,同期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表明,美国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比90%。

一般来说,养猪产业链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种猪养殖、生猪屠宰、猪肉深加工、饲料加工、养猪科研以及猪肉销售。产业链越长,企业规模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定价格波动的作用也就越强。

但是目前,肉制品深加工的比率仅占全部肉类产量的15%左右,这些因素决定了生猪供给的调节回旋余地很小。

据介绍,散养户因为去年持续近一年的猪肉价格下跌,养猪收益远远低于打工收益,出现大规模退出市场的现象,是今年生猪价格出现波动的新变量。在四川省资阳市,散户退出养殖的比例大约为80%。

一方面是散养户大规模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养殖户因为前年、去年的持续亏损无力及时补栏。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室主任王济民将之形容为“散养户跑得快,规模户跟得慢”。

两相作用之下,生猪的供给出现了不足。

截至2010年,中国约有6500万养猪场(户)。如果每户少养一头猪,全国就会减少10%的猪肉产量,可见散养户能量之大。

业内普遍担忧,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意味着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差,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无利可图时一哄而散。而这正是目前生猪养殖中散养户的现状。

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则是目前生猪养殖难以突破的难点之一。

“我们一直想要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指导养猪户进行生产,包括对畜牧信息网进行改版,与移动合作手机报等,但是因为资金缺乏,一系列的措施都无从谈起。”四川省畜牧食品市场信息中心主任钱亮告诉《财经》记者。

他认为,国家对于畜牧业信息化建设这一块的资金投入仍然太少。以该中心为例,作为四川省畜牧业信息的主要采集和机构,除了财政专项拨款作为人员工资之外,每年能够获得的运行经费只有20万元左右。

事实上,这笔钱在支付了各种设备的运行经费之后,所剩已经寥寥无几,根本无力开展新的项目。

对于四川、新疆、河北等五个畜牧业省份来说,因为畜牧食品局和农业厅仍然是分开办公的,所以无法对接农业部“十一五”期间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建设资金。

“因为资金都安排到了省农业厅”,钱亮表示,“对于其他畜牧和农业合并在一起的省份来说,也是种植业获得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数量远远大于畜牧业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也于2010年底向农业部畜牧业司提交了报告,要求安排1000万到1500万元的相关资金。截至目前,这笔钱依然没有列入财政部和工信部的相关支持计划,而农业部给四川方面的表态,也依然是“正在争取”。

调控新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生猪市场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而政府也不是完全不能对生猪市场进行调控,但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对生猪生产进行调控并不是消除波动,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由于过度波动造成资源浪费和产业损害。”王济民称。

但纵观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试图熨平“猪周期”时所采取的措施,会发现“越调越乱”的窘境。

2007年8月,为了应付猪价上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此后一年间,财政部还连续出台十项政策扶持生猪养殖。

按照国家政策:生猪扩繁场、养鸡场最高可获中央财政补助100万元,每养一头母猪,每年可获国家直接补贴100元,养殖母猪还有保险,每头母猪保险费60元,若母猪中途死亡,可以获得1000元的补偿。商品猪补偿标准则为500元。

即便是这60元的保费,养殖企业也只需出12元,其余由政府代缴。此外,养猪还有高效设施补贴,规模化注射补贴。在信贷上也有很大的扶持,饲料贷款审批宽松,而且有全额补贴。

针对此诸多政策,《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持保留意见。本来猪肉价格上涨本身已经会刺激养猪户增加生产了,可政府还急于推出一系列鼓励措施增强养猪户的积极性,结果造成短时间内生猪生产能力大幅增加,随后表现为价格急速下降。

四川省资阳市迎接镇养猪大户李云贞在2010年6月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2007年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政府人员三天两头鼓动农民养猪。当地农业银行的副行长还亲自到养殖场现场办公,挨家挨户问想不想养猪,要不要贷款,喂多少猪,要贷多少款。

“当时弄得好像铺下天罗地网,再偏僻的乡村都搞起了大型猪场。”李云贞说。而在随后的一年里,当地的猪价出现了过山车般的急速下跌。

针对全国性的猪肉急跌,2009年时,国务院进一步出台了《细则》。

该《细则》在基本原则中指出: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调控,调节市场供求,引导市场预期,缓解生猪生产和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农业部畜牧业司巡视员陈伟生表示,由市场主导来促进产业发展,由政府调控来保护产业发展,这是目前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最现实的选择,但许多措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据悉,针对已经运行近两年的《细则》,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等相关司局近期正在组织进行修订。

据知情人士透露,将来的预案中可能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生猪价格急剧下跌时如何应对,此外,针对目前在应对价格上涨时应对细则不足的情况,增加新的应对措施。

根据目前《细则》的规定,当猪粮比价格高于9∶1时,政府会适时投放政府冻肉储备及在必要时向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而在猪粮比低于9∶1时,则具体划分了五种情况,每种情况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猪周期范文第5篇

记者:对于养殖户,我们接触的很多。但是到魏总的公司来采访是第一次,请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贵公司的大致情况吧?

魏志军:我公司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虎圩乡林唐村,是一个以种猪繁殖与销售为主、农林开发为辅,集养猪人才培训管理于一体的生态型牧业有限公司。公司于2010年10月份注册,注册资金100万元。

公司一期项目于2011年开始投资建设,至2014年11月份建成一个可容纳1200头母猪的种猪场。二期项目已在距离一期项目两公里处征地1200亩,拟投建一个可容纳3600头母猪存栏规模的种猪场、一个苗木基地、一个养猪人才培训中心。

我公司一期种猪场建筑总面积18000多平方米。猪场基础设施完备,采用电子监控设备管理,畜舍建筑规范合理。猪场坐北朝南,地势高燥通风,远离村庄、公路,三面环山,周边有几千亩杉木林为天然防疫屏障。

2011年8月,我们从法国海波尔育种公司引进第一批新法系种猪451头,2012年就出栏优质祖代种猪1000头、出栏肉猪3000头。现在,养殖场有曾祖代生产种猪1200头、后备母猪268头,含4个品系(大白、长白、皮特兰、杜洛克),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育种管理体系组织生产。猪场、猪舍经过科学设计,为封闭式猪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2016年底猪场已增设了自动喂料系统。

记者:这几年养猪有低谷也有高潮,您的种猪场经济效益如何?

魏志军:我的种猪场自从建成以来一直盈利,2013年盈利460多万元,2014年盈利128万元,2015年盈利800多万元,2016年是这几年行情最好的一年,利润有1000多万元。现已扩建成1200头母猪的种猪场。2015年公司资产总额3233.6万元,同比增长89%;实现销售收入2680万元,同比增长98%。公司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自有资金充足,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记者:搞养殖是个非常辛苦的行业,您当时怎么想到要养猪的?请给我们的读者讲讲您的创业故事吧!

魏志军:对于畜牧养殖,我中专学习的就是畜牧专业。那时我吃苦耐劳、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赢得了老师的欣赏,毕业后经老师推荐加入了我们抚州人在福建省办的养猪场,担任技术服务工作,这段工作经历为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来我又加入了艾格菲饲料公司,主要还是做技术服务,一路做到技术和销售总监,服务对象主要是江西的各个大型养猪场。在这个过程中,我建立起了在养猪圈里的人脉,这些也为我之后的业之路提供了很多帮助。

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疯狂上涨,猪市行情一片大好。这一年8月,我和弟弟经过反复比较从法国海波尔育种公司引进第一批具有高繁殖性能的新法系种猪451头,开始了自主创业。2012年,我们的养猪场就实现出栏优质祖代种猪1000头、出栏肉猪3000头。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生猪行情进入猪周期低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市场一片黯淡,养猪甚至一度在6U1(猪粮价格比)的盈亏平衡线以下,整个生猪行业处于大洗牌、大变革阶段,很多小型养殖场备受煎熬,难以支撑,不得不退出市场。这对于刚刚进入市场不久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回想起创业之初,我和弟弟在讨论引进哪个系列种猪的时候还发生过不同意见。美系种猪体型好,生长速度快,市场效益来得快。而新法系种猪虽然生长速度较美系种猪的要慢,但是它繁殖性能更好。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我坚持选择了新法系种猪,而这也成了我们渡过这次猪业危机的法宝。猪价处于低迷期时,养殖户会选择将生产性能低,如产仔少、不的母猪淘汰掉,只留下少数生产性能好的能繁母猪饲养,以尽量减少猪价低潮时期的损失。这样也有利于圈舍空出来进行适当地维修改造、圈舍彻底消毒,为迎接新的养猪高潮做准备。新法系纯种母猪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达到28头,每头比美系纯种母猪每年可多产2~3头仔猪,母猪基数较大,猪场增收效益明显。2014年生猪行情步入低谷,我们种猪场的种猪价格要比其他的种猪一头贵几百块钱,但仍是供不应求,顺利度过了这个“猪周期”的低谷,接着便迎来了猪价上涨的行情。

记者:现在的国家政策对于养猪场的污染管理比较严格,在这块你们是怎么达到环评标准的?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给我们的读者。

魏志军: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猪场的粪污处理设施是与猪场同步建设、同步投产的,在我的养殖场设有猪粪仓库、污水处理系统等建筑,污水排放沟属专用,与雨水排放沟分属两个不同性质的排放系统。污水经专用排放沟,流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固液分离,除渣后,再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所产沼气进入储气柜,作为清洁能源,用于食堂煮饭烧水。经处理后的外排废水,符合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猪粪经专用仓库堆积发酵后,作为有机肥料外售出场,综合利用效益明显。合理利用猪场周边2000亩杉木林地及有机蔬菜基地处理和消化大部分沼液、沼渣,并变废为宝,实现种养结合,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科学、高效的种养循环。

我的猪场非常重视环境绿化,自建场以来,年年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进行植树造林。场区内,凡是有空地的地方都种上了毛竹、树木,并设置专人对栽种好的毛竹和树木进行养护管理,至今场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35%。

记者:“猪周期”是一个让很多养殖场头痛的事,遇到价格低迷持久一点的话,有些养殖场就扛不住。据了解,您的种猪场产出的母猪主要是销往养殖场的,有什么应对“猪周期”的好办法吗?

魏志军:无论做什么行业,都会有市场波动,我认为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养猪能否赚钱,不在于市场的波动,关键在于猪场的管理。2015年下半年以来,养猪一直都是好行情,但是也有不赚钱的养殖场。追寻原因就是管理不好导致猪产仔少或是猪患病率高、死亡率高,从而没有猪可以卖,也就赚不到钱。行情不好的时候,管理做得好的养殖场,每头新法系母猪每年可多产两头仔猪,这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样的饲养成本和人力成本,管理技术不同、种猪品种不同的养殖场产出的效益也不同。

回顾我自己的创业经历,能安然度过上次的“猪周期”低谷,首先,是对品种的选择正确。选对了品种就意味着已经成功了30%。第一次引种,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我就坚持花大价钱引进了新法系种猪,这个品种的种猪生产性能非常稳定:母猪有效8~9对,每胎可平均产仔14.5头,出生健仔数每胎13.8头,平均断奶数每胎12.5头。PSY达到30头,21日龄断奶窝重80~92公斤。这些优良性状都是当时市场上的主流品种的种猪――老法系和美系都无法比拟的。其次,就是做好管理工作。为了能管理好自己的种猪场,我不顾老板挽留,辞掉了年薪几十万的艾格菲的技术总监职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养殖场。开始养殖之初,我就完善了管理制度,确定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如果养殖场能做好这些,就能很好地应对“猪周期”带来的挑战。

记者:现在您的养殖场种猪生产性能如何?养殖场繁殖的母猪主要销往哪些地区?

魏志军:我养殖场的种猪生产性能非常稳定:母猪配种、分娩率都在90%以上,胎均产活仔数13.1头,21日龄断奶窝重81.6公斤,胎均断奶仔猪12.8头。生长速度快,138日龄体重可达100公斤,体型外貌好,符合本品种特征,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现种猪供不应求。种猪除了在江西省销售外,也已销往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浙江、湖南、广东等地。

记者:经过了短短几年的发展,您的养殖场现在是欣欣向荣,您对今后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魏志军:近几年的主要精力打算放在二期项目的建设上,二期项目征地1200亩,这其中包含一个可容纳3600头种猪的养殖场,一个苗木基地和一个人才培训中心。种猪场还要扩大规模,以满足市场上对种母猪的需要,苗木基地主要是榱撕椭沓∨涮仔纬梢桓錾态种养的循环系统。现在的计划是种植油茶,利用发酵后的猪粪做有机肥,沼液可用于灌溉,这样生产出的茶油是有机绿色的。人才培训中心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可以对自己员工定时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是对前来引进母猪的客户做技术培训,以便购买我们种猪的客户都能更详细地了解这个品种的性能和应对的管理方法,让他们每个养殖场都能赚钱,大家共同致富。

猪周期范文第6篇

家住河北省三河市杨庄镇大曹庄村的宋茂林是千千万万养猪散户中的一个,“猪海”沉浮十几年,宋茂林深谙“猪周期”的诡异:“养猪的少了,市场猪肉供应量一少,猪肉价格就涨了。人们一看养猪有利可图,就都扎堆养猪,结果次年供应量一上来,价格又跌了。就这样起起落落,一年半到两年循环一次。一般来讲,赚一年,平半年,赔半年,循环往复。”可是这一次的猪周期,却让宋茂林有点儿措手不及。

“卖了亏,不卖更亏”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的数据显示,2月到4月,全国超过九成省区市的猪肉价格大幅下降,很多地区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东北部分地区甚至跌到了每斤4.8元。在部分地区的菜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猪肉价格比大蒜、生姜还要低的现象。

“猪肉价下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生猪的收购价就一直下跌。但因为赶上春节旺季,没有太大的跌幅,去年价高的时候到过18块一公斤,但之后就一路狂跌,一直到现在的10块钱一公斤左右。传统方式大规模养殖的猪,收购价格会更低些。”在三河市从事生猪收购生意的张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过完春节,猪肉的收购价格应声从春节期间的十二三元每公斤,跌到了10元左右。“以往的时候,肉联厂几乎天天都来收猪,但是现在市场上供应量充足,肉联厂迟迟不来。”宋茂林告诉记者,“眼看着栏里的猪很多都长到了250多斤,有的甚至超过了300斤。”为了止损,宋茂林那会儿天天盼着肉联厂的人来。

“猪在200斤之前长得非常快,而超过200斤后,长得就会越来越慢,这时候不卖掉就得赔钱了。”宋茂林告诉记者,自己的成本投入是每斤生猪7元钱左右,而现在的生猪收购价格却在5元钱一斤,一斤就亏2块钱,一头猪如果算200斤卖出去就是亏400元,再加上水电和其他亏损,一头猪就亏500块。但就是亏,也得咬着牙把猪卖出去,因为继续养赔得更多。

猪贱肉贵的背后

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生猪价格下行让养猪户叫苦不迭,亏损惨重,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却并没有降多少。

“便宜了吗?我怎么没觉得,也就是比春节那会儿降了一点吧。”4月,在天津市河西区平江南道的农贸市场里,一个正在买猪肉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新闻都说猪肉降价降得厉害,但实际真没觉得。”

根据该农贸市场管理处给出的统计结果,受生猪出栏价下降的影响,猪肉零售价小幅下降,4月第一周末的数据显示,猪肉的平均零售价为每斤13.94元,环比下降3.0%。精瘦肉14.5元/斤,下降2.14%;肋条肉10.5元/斤,下降3.67%;排骨20元/斤,下降1.89%;上脑10.75元/斤,下降5.13%。

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给《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造成终端市场的这种反应迟钝的现象,大体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价格信息的不对称,猪肉的市场价格是在考虑了仓储、物流、人工成本影响后形成的一个价格,而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出栏价是多少,这就给了肉贩加价的空间。第二就是,市区各大市场的零售商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价格都是各方约定好的,这种价格低谷时期,正是他们赚钱的好时机,在这个团体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某个商户突然降价的现象,因为这种行为会打破平衡,受到同行挤对。”

调控奏效 但仍“供大于求”

“这一轮猪周期下跌时间之长,低谷价格之低肯定是不正常的,就像这些养殖户遭遇的情况那样,生猪的价格已经严重地背离了它的价值。”沈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造成这种现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沈广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农业部的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出栏的生猪数量要达到7亿头,而按照我们目前的产量来看,我们已经提前6年完成了这个目标,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内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养殖技术的提高,还有就是国家的进口猪肉数量近几年的急剧增加。而与过热的生猪养殖产业比起来,大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却持续低迷,诸多原因促成了此次肉价异常波动的发生。”沈广说。

“‘猪周期’是很正常的市场价格波动现象,但由于猪肉和牛羊肉比起来属于必需品,如果价格大幅波动势必会造成‘猪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曾经制定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将猪肉和粮食价格的固定比例作为养猪是否能盈利的参考,划分了蓝、黄、红三种颜色的预警区域,进入红色预警区域就会启动猪肉收储制度,提高猪肉收购价格,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而在价高的时候,通过实施补贴、投放储备肉等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沈广说。

今年3月,由于生猪价格连续14周下降,发改委首次启动了冻猪肉收储,随着收储工作的开展,5月初,生猪出栏价格迎来了首轮增长。4月3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还是10.7元/公斤,5月10日,这个均价已经涨到了近13元/公斤,10天内涨幅高达21.5%。这让不少养殖户欣喜不已。

5月8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的电子竞价采购工作,收储库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20个地区。

猪周期范文第7篇

根据我们对2016年生猪需求量的测算,如果以3899万头能繁母猪来支持6.28亿头的出栏,则2016年PSY必须达到16.10。

因此,养殖板块股价将受猪价强烈催化,股价仍有上涨空间。养殖板块关注那些能够克服障碍实现快速发展的养殖企业,养殖后周期的饲料行业和动保行业也值得关注。

未来几个月猪价难见回调

要判断猪价的短期波动,就需要找一个对比标准,我们认为2013年的生猪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比较年份。通过供需格局月度走势的对比,我们原先判断3月份大概是市场的供需平衡点,4月份猪价开始上涨,农业部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判断,3-4月生猪供需出现了比较大的供需力量转换,从而导致了2015年3月下旬猪价的提前反弹。

需求端:2015年潜在需求较2013年降低了大概10%-12%。猪肉需求不能简单地看定点屠宰量的增减,而是要把价格变化因素扣除后居民对猪肉的潜在消费需求。这个需求非常难以度量,只能从一些指标来大概估算。

2014年的猪肉潜在需求降低7%左右,2015年潜在增速继续下滑。2014年猪肉潜在需求下滑中,3%-4%与经济下滑及反腐有关。2015年经济预计更加困难,反腐力度也将维持,所以2015年猪肉潜在需求预计降低3%左右。从而,2015年猪肉潜在需求较2013年下滑10%左右。

2015年3月下旬猪价的提前反弹,原因就是在于供需力量的对比出现了大的转向。而3月份生猪存量同比下降12.76%,所以我们判断2015年猪肉潜在需求较2013年下滑程度在12%左右。

供给端:存栏同比降幅将继续扩大。虽然生猪存栏量不能准确代表当前时点的供给量,但也代表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供给潜力。

生猪出栏能力受制于两个指标:3-4个月前的仔猪补栏和10-11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仔猪价格反映仔猪供求,价格低则代表补栏积极性不高,而能繁母猪数量也决定了仔猪可以供给数量的高低。2014年11月开始,仔猪价格开始下滑,目前已处于低位,可以判断2015年1、2月份育成肥猪量将受到低补栏的影响。

再来看一下出栏的情况。2010年全年屠宰量同比增长9.24%,而过去十年生猪出栏的平均增速应该在2%左右,因此可以判定价格因素对2010全年猪肉消费增长的影响在7%左右。而按照上面推出的2014年潜在需求增长为-6%至-8%计算,那么2014年需求量增速为-1%至1%。这个判断与现实情况非常吻合,可见前面我们提出的2014年潜在增速降低7%左右是可靠的。2015年潜在需求下降3%,再考虑到2015年价格会较2014年高,参考过去几个月定点屠宰量的变化,我们假定2015年屠宰量下滑幅度超过10%。

供需结合:猪价将继续涨,但将趋于平缓。2013年猪价反弹的情况是从4月中旬最低价11.67元/公斤上涨到9月中旬的16.15元/公斤,上涨幅度38.4%。而2015年的未来几个月,供需格局较2013年同期将明显改善,猪价的反弹空间将更大。假定2015年的反弹幅度达到45%-55%,则猪价高点将达到17-18元/公斤。不过,未来几个月生猪存栏下滑趋势将减轻,供需形势对比将有所缓和,猪价上涨斜率将趋于平缓。

周期反转 高点超20元/公斤

母猪产能已经足够低。首先是能繁母猪数量,截至2015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3899万头,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见底回升。其次是生猪需求量,2013年生猪出栏7.16亿头,2015年潜在需求下降10%,约为6.44亿头。假设2016年猪肉潜在需求零增长,考虑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减少,实际生猪需求头数大概为6.28亿头。

用各年度的出栏量除以前一年年底的能繁母猪数量计算得出的数值是PSY(一头能繁母猪一年可以提供的商品肥猪数量)。如果以3899万头能繁母猪来支持6.28亿头的出栏,则2016年PSY必须达到16.10,这样的效率提升速度是很难达到的,因为从2010年到2014年,PSY的提升也只有1.89头。可见3899万头左右的能繁母猪数量已经可以支撑一个比2011年那波周期更大级别的猪价反转。

本轮养殖底部实际亏损远超上一周期。猪粮比可以表征养殖的悲观现状和预期,但并不能精确地表示养殖的盈利与亏损程度,因为养殖时使用的饲料是在养殖过程中不断购买的,特别是育肥阶段饲料用量比较大,所以“猪价/育肥阶段的平均玉米价格”这一指标应该可以改善代表性,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实际猪粮比”。2010年周期底部,实际猪粮比的最低值为5.01,并没有破5,亏损持续时间为5.5个月,而2015年的情况是实际猪粮比低点大幅破5,最低点达到4.48。深度亏损已经超过2个月,近期又开始了深度亏损;亏损期已经超过12个月,按照到2015年4月份以后回到盈亏平衡点的话,亏损期将达14个月。这样看来,本次亏损程度将远超上一个周期,具备淘汰过剩产能的条件。从这点来看,猪价的上涨周期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本轮猪价高度或破20元/公斤。2006-2008年上升期猪粮比的高点是10.22,2010-2011年上升期猪粮比高点是8.46。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本轮周期高点猪粮比高点有望达到8.0以上,猪价高点将突破20元/公斤,猪价高点至少和2011年上一波高点持平,可以称为一波大的周期反转。

周期高点年度均价有望达到18.5元/公斤。再看周期高点附近一年的猪粮比均价,上上一波是9,上一波7.43,预计本轮也将达到7.4左右。假设玉米价格为2.5元/公斤,则本轮猪价周期高点生猪年度均价有望达到18.5元/公斤。

养殖股仍有空间

在A股上市的、经历过上一个猪周期且比较纯正的生猪养殖公司有雏鹰农牧(002477.SZ)和新五丰(600975.SH)。从两个公司股价和生猪价格的走势关系看,二者呈现出高度正相关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养殖企业股价将进入上行通道,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在本轮周期中股价的上涨高度能达到多少呢?我们依然拿雏鹰和新五丰来进行对比。

雏鹰农牧在2011年的估值高点达到92.86亿元,对应当年业绩估值为21.67倍PE,单头出栏生猪的估值达到9068.36元。

新五丰2007-2008年周期高点前已经上市,以生猪自养量来计算,两个周期高点单头出栏生猪的估值分别为25000元和8894元。而即便把的肥猪算在内,公司单头估值仍分别达到10165元和7814元。特别是,2011年整个市场走势不强,而目前的市场不断走牛,头均估值更应该向2007-2008年的情况靠拢。

饲料、动物疫苗的景气度也将提升。从饲料的产量来看,饲料产量增速与生猪价格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而且从历史的波动来看,饲料产量增速的走势滞后生猪价格3-5个月。从盈利能力(单吨毛利)来看,饲料的单吨毛利和生猪价格走势的波动关联度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明确,以育肥猪料为例,其单吨毛利常出现短期的剧烈波动。不过从二者走势的拐点来看,猪料单吨毛利大约落后生猪价格4-6个月左右。强免疫苗中的政府招标苗需求来自于政府采购,影响变量是畜禽的存栏量,理论上需求存栏量也有小幅的波动,但是鉴于中国政府招标苗的操作模式,招标量跟随波动的可能性很小。而对于市场化销售的动物疫苗来说,一般来说在行情低迷时养殖户非常有可能会减少疫苗支出来降低成本,而在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养殖户会更加重视畜禽的成活率,也更有能力去增加防疫的支出。

猪周期范文第8篇

张春华是安徽省肥西县养猪大户,有着十多年的养猪经历,对生猪市场涨跌他已经历多次,但这次的行情仍然让他有点始料未及。目前,生猪价格已连续上涨20天,半个月前的生猪收购价格还是5.8元每斤,现在涨到了6.4元左右每斤。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生猪行情,张春华觉得还得涨。

张春华:“猪价格在七块五应该没问题的,按照我们国家当前的劳动力来看应该没问题的。”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不仅安徽,目前生猪价格上涨已在全国呈燎原之势,而点燃此次生猪价格上涨的导火索,就是3月19号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的《金锣疑似流入病猪:检疫证明随便开》。

该新闻曝光了河北、山东等地检验检疫形同虚设,导致大量病死猪轻易流入市场。事件曝光后,河北、山东等地动物检验检疫部门提高了检疫门槛,甚至对康复后的病猪也进行了严格控制,禁止入市。

冯永辉:“在这个事情没有曝光之前,是处于一个底部平稳震荡的局面,大概全国的均价是保持在11.6元每公斤,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事件后,第二天就开始上涨了,而且上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幅度也比较大,几乎是每天一毛钱一斤在往上涨,连涨了十几天,现在已经涨到12.6元每公斤,速度比较快。”冯永辉表示,央视的报道点燃了生猪价格上涨的火苗,而此次生猪价格上涨速度能如此之快、幅度能如此之大,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生猪价格自去年8月份开始持续下跌,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份,生猪价格整体下跌幅度达20%,生猪价格持续弱势致使国内养殖业规模大幅缩减,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

冯永辉说:“去年大量的产能被淘汰以后,今年的整个供应量开始出现下降,这基本上可以判断为这轮周期的拐点,这是几年才能够出现的,2012年、2013年、2014 年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这次是经过了一年多的亏损之后,过剩产能基本上被淘汰掉,有这样的基本面,再加上金锣事件的助推,价格就出现了这种速度比较快、幅度比较大的上涨。”

尽管目前生猪价格已经上涨到了大约12.6元每公斤,但是大多数生猪养殖户还没有实现扭亏为盈。

安徽肥西养猪大户张春华表示:“现在来讲亏也不亏,但也不赚,能盈利一点,但早期亏大了。我们去年就亏了一百多万。”

分析师冯永辉认为:“当然还是处于亏损状态,之前大概是一头亏了200块钱左右,现在基本上达到了100块钱以内,还没有走出亏损,当然以目前这个速度涨的话,最多一个月就能走出亏损。”

冯永辉表示,目前生猪价格的上涨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未来生猪价格还会上涨,但是上涨的速度和幅度将会减弱,“我觉得想再连涨一个月几乎是不可能了,因为这个事件肯定有平息的一天,平息以后,这个价格就会停止这种大幅上涨的势头,应该会有小幅度的回调,但是基本上不会再跌到上涨以前的价位,就是稍微回调个几毛钱,它还要继续上涨的。”

冯永辉预测,此次生猪上涨周期可能会持续一年以上。“我们根据以往的周期规律来看的话,一个周期有周期性上涨和周期性下降,基本上是一个正态分布,整个周期是三年到四年,周期性上涨就有可能持续一年半左右,现在处于周期性上涨时期,这个周期性上涨至少会持续一年以上,初步判断会持续到明年的国庆前后。”

随着猪价涨势喜人,养殖户们的热情又开始重新高涨,很多又谋划着购入新的猪仔,冯永辉表示,在这个时候,养殖户们一定要理性选择补栏数量,“现在来看,因为经过15个月的亏损以后,整个市场淘汰完了过剩的产能,再往后发展,这个市场会存在一定的缺口,从生产者来说,就不建议再去淘汰了,我们建议可以适度地补栏,但是不建议去疯狂地大规模地抄底,因为大家都去这么抄底,极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市场的反转,本来这个周期性上涨会持续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假如都去这么做了,可能就持续不了这么长时间了,有可能提前转入下跌,这个都是要看整个市场的产能的变化情况。”

猪周期范文第9篇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统计数据显示,6月我国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对CPI涨幅贡献21.4%。三天后,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减缓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

这是两周以来总理第三次过问猪肉价格问题。“猪周期”牵动中南海,“一头猪”拱伤了宏观经济。此前7月3日和9日温总理还先后赴辽宁和陕西密集调研。去年肉价暴跌人们还记忆犹新,时隔一年猪价却已创历史新高。肉价缘何大起大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遭遇猪搅局?为此,记者就“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进行了深入调查。

生产、消费皆“受伤”

“太不可思议,就连五花肉也涨到14块一斤,去年才7块多。”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个体户龚师傅说,“20年来从没这么贵过,猪肉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猪肉价格“过山车”,这在学术领域里被称作“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简称“猪周期”。即业内普遍认为的猪肉产业发展规律: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

农业部生猪波动规律性研究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先后在1985年、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2007年经历了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主要标志是年环比增长超过10%。其中,1988年、1994年和2007年为3次大波动,价格的年环比增长超过50%。

研究还显示,从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历史情况看,二者波动的平均周期为6年左右,上升期和下降期平均分别为3.5年和2.5年。由于当时劳动力过剩,规模化程度加深,猪周期一度呈振幅减小的趋势。

然而2007年后,猪肉价格又先后经历了两次波动,猪周期表现为时间明显缩短,约3年一个周期,而且振幅加剧。尤其是2011年春节后这次,猪肉价格持续上扬,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第4次大波动。加之去年同期由于价格处于低谷以及受疫情影响,使得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更是达到70%。

“猪贵伤民,猪贱伤农。”家住南昌市青山湖区上海路住宅北社区的低保户邹常义是一名下岗工人,明显感受到压力,“为了让正在上学的两个侄子、侄女能跟上营养,一个星期买一次肉,即使买肉也不敢买精肉和排骨,只敢买五花肉或者剁刀肉。”

与此同时,相距10公里的江西省新建县鸡公山养殖小区养殖户邹兴洪则告诉记者,“别看现在价高,就以为我们赚了很多,充其量是和去年的亏损中和了。”他说,去年9月份,他的养猪厂受疫情影响,母猪损失超过30%,30~60斤的猪仔也有将近50%的死亡率。

一般来说,养猪产业链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种猪养殖、生猪屠宰、猪肉深加工、饲料加工、养猪科研以及猪肉销售。对于小规模养殖户来说,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风险承受能力弱,“猪周期”对他们伤害最大。“这么多年他们亏多赚少,今年价涨实际上是在弥补前几年的亏损。”新建县农业局徐樟海向记者解释。

“猪周期”缘何难避

生猪生长周期客观上促成了“猪周期”的形成。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铁雄说:“由于猪肉这种农产品同其他农产品一样,具有生长周期较长、途中很难改变的特性,而农户总是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去预期未来的收益,这样往往陷入‘蛛网困境’,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

事实上,猪肉价格的周期性震荡也非中国独有。据江西省畜牧局信息中心主任钟新福介绍,2010年他去德国考察时,一生猪养殖户告诉他,利润多的时候一头猪能赚40欧元,亏的时候也要亏20欧元,“事实上他们的波动也挺大,所以价格波动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只是肉波动的幅度太大。”

今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疫情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散养户退出,饲料成本上升10%,人工成本上升25%,仔猪成本翻倍,以及近年来的货币超发的副作用影响等,都促成了本次猪肉价格的上涨。这也是历次“猪周期”共同的形成因素。但从产业本身而言,受访专家认为,肉价大幅波动则暴露了我国生猪产业的三大“软肋”。

首先,疫病加剧,助推价格波动。近些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相继出现。疫病除了导致生猪直接死亡损失外,还导致患病母猪的流产或死胎,育肥猪生产性能严重下降,最大的问题是造成养猪户的心理恐慌,以致规模户出栏不补栏,散户则干脆退出。

最近,蓝耳病尚未平息,受访专家开始为新的疫病担忧:今年的猪流行性腹泻开始影响广东、河南、四川、湖南等地,该疫病直接导致母猪产崽为仅产单崽或者双崽,并且小猪成活率极低,不少养殖场小猪死亡率甚至高达30%。

其次,规模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我国生猪养殖的生产单位非常多,而且结构复杂。以生猪生产大省江西为例,钟新福介绍,如果将一年出栏500头以上算作规模化经营的话,江西的规模化水平只在60%左右,而且最近每年都是以超过10%的规模化速度增长起来的。业界认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肉价格才会趋于稳定,“猪周期”振幅趋于平稳。

每逢周期性价格震荡,都会出现“散养户跑得快,规模户跟不上”的现象。农业部曾对全国20个生猪主产省调研,2007年7月散养农户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20.5%,规模场生猪存栏同比增加7.3%,散养户在本次波动中快速退出成为一个主要特征。“散户心态”加剧供求变化。

中国的生猪养殖产业虽然有很多生产合作社,但是规模往往都很小,运作也不规范,往往只具有开培训班等单一功能。相比较而言,西方有很好的生产合作组织。比如,丹麦养猪合作社提供80%的市场供给。他们通过合作社,种猪统一培育、饲料统一生产、药品统一调配、联合办屠宰厂甚至银行等方式,组织“计划生产”,以降低风险。

其三,市场信息不对称,没有相应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虽然政府这几年也在加强信息预警监测的工作,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钟新福坦言,由于生产单位多,难以普查,而抽测又存在误差等,使得收集基础数据困难。

而生产者和地方政府出于税收、疫病信息、政策红利等自身利益因素,很难保证提供数据的真实有效;实施具体操作的政府部门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生猪的生长周期长,需要至少提前3个月预警,与工业信息预警相比难度更大。

防止过度干预刺激“猪周期”

业内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猪周期”时间缩短、幅度加大的一个原因,是政府在价高时干预过度,价格低时扶持不力,导致“越调越乱”。近几年,政府调控越来越审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表示,虽然近期猪肉价格相对于去年同期有所上扬,但商务部不会出台政策控制猪肉价格。这表明政府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本身去发挥调节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大起和大落往往互为因果,大起不好,大落也不好。短期内猪肉价格攀高已经给养猪户发出了收益趋增的信号,此时相关部门出台各项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给予补贴,只会使扩大生产的信号更强,为下一轮生产过剩埋下伏笔。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砚文建议,“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要提防生产过度扩张,避免造成新一轮过剩。”

“让市场回归市场,政府管政府该管的事。”江西省上高县养殖户黎景阳以自己的养殖经历建议,从根本上缓解“猪周期”,需要加大科研投入疫病防控,培育和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完整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

记者走访养殖户发现,在他们看来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涨跌尚可承受,而疫病风险则是最为无奈和忧心的。一些养殖户反映,由于一些乡镇没有足够资金建设冷藏设施来储存疫苗,使得免费疫苗向农户发放过程中失效。

受访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疫病防控和科研的资金投入,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通过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体系,“有可能的话,政府应支持养猪企业进行科学试验和研究,并对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疫病控制增加投资。”

吴铁雄认为,欧美稳定农产品生产的方法是采取国家补贴:比如欧盟每公顷农地补贴是300~350美元,美国是100~150美元。要尽快对生猪业全面实行政策性保险制度,对养猪业,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提供贴息贷款。

“既不能扶大,也不能扶小,更不能撒胡椒面。”在黎景阳看来,政策应向适度规模农户倾斜,以奖代补,尤其是支持500头左右出栏量的小规模养殖户,向1000~3000头适度规模户发展。同时还应注重质量,比如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散养户饲养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发展饲养小区,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

要完善生猪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信息收集的有效性。王济民说,“目前,农业部对全国200个县(其中主产县100个、非主产县100个),2000个乡,6000户进行监测,但是误差还是比较大。其中主产县数据还比较准确,但是非主产县样本量较小,至少应该达到500个县的规模,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比较合适。”

猪周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猪肉价格 波动周期 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的研究对象是北京市市场上出售的去皮带骨猪肉价格,这样选择地域是有一定实际意义。首先,北京市地域范围较小,总共有15,000km2多点,这样气候和各种条件在各个生产地和市场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所以统计数据的地区差异小,价格监测网获得的数据代表性较好。其次,北京市价格监测和疫病监测网发达,数据真实可靠。再次,采用此品种价格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去皮带骨猪肉是批发价格,不受个别零售商贩价格的影响,而且是市场上零售价格的指导。所以,采用北京市的价格进行分析,有利于获得较真实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分析的时候,采用中国农业部网站上提供的价格数据进行分析。

从初步分析结果来看,从2000年1月到2007年8月为止,总共92个月的数据。从2006年中期以来,猪肉价格开始呈现一种加速上涨的趋势。在这92个月当中,猪肉平均价格为11.14元,最低价格为8.06元,发生在2006年5月,最高价格为19.57元,发生在2007年8月,极差为11.51元。

一、猪肉价格的季节波动

我们采用季节测定的方法进行分析之后的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从季节波动的走势上可以看出猪肉价格在一年当中是如何发生波动的。在图中百分比为每月同期平均价格与总平均价格的偏离程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每年的2月到6月为价格相对较低的时间段,从每年7月到次年1月为价格较高的时期。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由我国北方人饮食习惯造成。春夏两个季节我国北方人一般重清淡口味,喜欢吃蔬菜,对肉类产品需求减少,相应的猪肉价格走低。到了秋冬两个季节天气转冷,在饮食上偏厚重口味。猪肉需求较大,价格走高是很正常的。其次是受节假日分布的影响,我国较大型的传统节假日大部分集中在9月到次年1、2月之间。节假日需求旺盛,使得价格较平均价格为高。最后,生猪生产造成供给方面的差异。由于猪仔出生在春夏之交,7月供应较少,所以价格走高。到了明年2月份,是春节所在的月份,很多商家为了满足当月出现的强劲需求,大量上市,造成价格开始走低。

二、长期价格波动周期测定

以上采用的价格波动周期的测定是采用季节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测定价格在一年当中的变动情况,而对于长期的、循环发展的周期测定无能为力。在长期价格变动测定的时候就需要采用别的方法。对于这类问题,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谱分析方法。

在价格变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具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季节性波动除外)呢?如果存在,最基本的波动特征――周期长度是怎样的?周期的测定是研究价格波动周期问题的基础,它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测量指标的选取;其二是对选取指标采取何种测定方法。选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在这里分析的指标采用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其次,在测定方法上,采用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方法来验证指标周期性波动的“典型化事实”,特别是对周期波动的长度特征从统计上进行客观的测量,从而避免受主观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的测定结果的差异。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考察各经济活动的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关程度和时差关系,这些仅凭直接观察和经验是很难或无法做到的。显然,这里对周期波动的考察只能限于中短期波动。

谱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时间序列看作互不相关的不同频率分量的叠加,利用傅立叶变换等手段将各频率分量加以分解,通过谱密度函数来衡量各分量的相对重要性以找出序列中存在的主要频率分量,从而把握序列的周期波动特征。由于谱分析方法从频域角度反映了时间序列周期波动特征的全部信息,并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各种不同周期的特殊形态及其形成机制,避免时域方法带来的混淆(时域方法所衡量的只是各频率分量共同叠加后的结果)。因此,在研究时间序列的周期波动方面,它具有其它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一)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与谱估计方法

确定性周期函数X(t)(设周期为T)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傅立叶(Fourier)级数展开可表示成一些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函数之和(这里假设为有限项),即

其中,频率 ,k=1,2,…

上式表明:如果抛开相位的差别,这类函数的周期变化完全取决于各余弦函数分量的频率和振幅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函数来表示X(t)的波动特征:

函数p(f)和函数X(t)表达了同样的周期波动,两者实际上是等价的,只不过是从频域和时域两个不同角度来描述而已。我们称p(f)为X(t)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简称谱密度。它不仅反映了X(t)中各固有分量的周期情况,还同时显示出这些周期分量在整体X(t)中各自的重要性。具体说,在X(t)中各周期分量的对应频率处,谱密度函数图应出现较明显的凸起,分量的振幅越大,峰值越高,对X(t)的整体影响也越大。

(二)研究结果

本文采用的谱估计方法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图基-汉宁(Tukey-Hanning)窗谱估计法,计算上采用单变量谱分析方法。将原数据去掉季节趋势和长期趋势之后,得到结果如下:

去皮带骨猪肉价格标准化谱密度见图2(由于高频处的谱密度估计值几乎全部为零,图中仅画出f从0到2/9处的),由图2可见,谱密度在f=1/31处出现一个十分突出的谱峰,峰值为11.08,对应周期长度为31月。邻近谱峰次高点的对应频率是f=1/46,谱密度值为10.09,与峰值很接近,这表明整个价格序列大体上围绕31~46个月形成周期波动。此外,在f=1/8处还出现了一个次谱峰,峰值为0.68。这表明价格序列还存在8个月左右的次周期波动。

三、去皮带骨猪肉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用蛛网模型来分析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模型的解释变量的选择当中,选取了育肥期饲料价格,这是因为饲料是猪肉生产主要的成本源。另外,根据价格走势的特点,采用滞后期的价格也作为解释变量。

从长期上来看,猪肉价格受供需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受到仔猪价格、子猪饲料价格和其他替代品的影响、比如禽蛋价格、牛羊肉价格等。作为一种肉类产品,瘟疫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像SARS、蓝耳病、禽流感、口蹄疫等瘟疫都会对猪肉的供需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这里要对以上的影响因素区别对待。首先,生猪的饲养主要分成两部分:仔猪饲养和育肥期。这里饲养仔猪可以看成是沉没成本,对价格没有太大影响。这是因为生猪一旦到了育肥期,饲养者就要尽快出栏。在这种情形下,仔猪饲养阶段的成本对以后的价格不会有影响,有些时候就是赔钱,也要往外卖。所以,模型当中不包括仔猪成本。其次,像瘟疫之类的影响因素,对需求量和供给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冲击的局部性和短期性,我们可以把它们都归入到随机冲击里边去。

下面根据以上的假设对价格进行分析,试图找出猪肉价格在长期上波动的规律。

对原数据进行D-W检验,结果表明序列存在一阶以上滞后相关,Q统计量和偏相关和自相关值又拒绝了二阶自回归,故原序列可采用一阶滞后自回归模型。

由于猪肉的育肥期有3-5月,故采用猪饲料价格3期移动平均作为解释变量。

模型结构如下:

这里

为t期价格;

为饲料价格移动平均数;

为主要周期 =31;

为次要周期 =8。

经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结果如下:

从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调整拟合优度为0.8867,模型拟合结果良好。截距项不能通过检验,可能为零。检验结果中猪肉前一期价格、饲料价格的移动平均和主要周期的系数为显著不为零,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所以去皮带骨猪肉价格主要由以上三项决定。

四、结论

从滞后一期价格系数得知,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制约,猪肉价格的波动是要收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收敛到均衡位置。饲料价格三期移动平均数的系数

显著不为零,而且,所以饲料价格和猪肉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也即饲料价格的上涨会造成猪肉价格的上涨。价格波动周期会对价格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生产者需要把握好节奏。在销售价格高涨时期扩大生产,价格低迷的时期缩小成本开支。

对市场调控的时候,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形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饲料价格上涨,需要进行行政干预,向生产者进行补贴,来平抑猪肉价格。如果饲料价格没有上涨,单纯的猪肉价格上涨,那么市场价格很快会恢复到均衡价格,这是不需要采取行政手段。

参考文献:

[1]刘金全,李庆华,刘志刚.经济周期波动中均值水平与条件波动性的状态划分及相关性检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3).

[2]国涓,李会敏.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趋势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曹慧.中国小麦价格的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世界农业,2007,(04).

[4]吕杰,綦颖.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q动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07).

[5][美]Michael P. Niemira; Philip A klein著,邱东译.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6][美]高山晟著,刘振亚译.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周期函数范文 下一篇:生命周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