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空间设计范文

时间:2023-02-28 18:24:08

展览空间设计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展览 空间 设计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30-01

“展览会”这一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都不陌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展览会已经被融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国际知名策展人侯翰如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说:“今天的展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展览了。”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来说,展览并不是简单地陈列、摆设一些艺术品,而是一个活动的场所,一个表演的场所,是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活”场所。

1 展览空间设计概况

展览设计是一项强调空间环境和道具形式的综合性设计。它是一种空间形态的构成。一般来说,展览环境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在业内领域,展览空间一般分为艺术展览和商业展览。展览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既可以是大型展示,也可以是规模大小不一的商业性展览。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展览的规模或大或小,展览设计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都是类似的。展览艺术和空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展览艺术是一门通过组织、利用空间的艺术。

2 展品和空间设计的关系

现代展览设计已经和市场、信息、科技等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现代展览设计的不断发展,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表现力强、思维敏捷、精通展览材料,懂得空间设计结构等,这是每一位展览空间设计师必备的素质。著名的鼻祖策展人哈拉德·塞曼曾经提出“当态度成为形式”的著名论断。一个好的展览场所就像是一首好的音乐,能够带领观赏者进入到展览场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从而达到设计展览空间或者是举办展览会的目的。对于策展人以及产品的品牌来说,一个能够恰当地烘托展品的展览场所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展品与展览场所是密切联系的。展品的特点决定了它所采用的展示方式,从而影响了展览场所的形态。而一个恰当的展览场所,会给展品增质增值,从而有利于产品信息的传播与推广。

3 如何处理展览的空间设计

展览空间在展览设计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展览活动必须通过空间展现在公众眼前,从而传达信息。于是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场所,如果没有空间,也就无法获取信息,人与人之间也就无法交流。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空间问题,正确认识空间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恰当地运用“空间”语言,从而赋予一个设计实质的生命力和意义。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新的技术应用到展示空间设计中,由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设计变革。虚拟化逐渐取得了信息时代的故事和情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主流。现代技术进步,信息材料的形式和手段都有极大的进步。利用声、光、电能够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展览艺术氛围。在性能的设计上,应用了数字化技术。一些需要表达的地方会采用3D技术,从而影响整个设计的理念。在现代展览设计上,生态性这一点尤为突出。如科技的展示取代了传统的展示,设计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等。设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个性与前瞻性。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灵动的形式

展示空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在空间设计上也应该相应地采取动态的、有节奏的展示形式。这是展览空间设计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它还是由人的因素和空间的性质共同决定的。人,也就是观赏者在展览活动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在运动中获得体验,并最终获得空间的感受。因此,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作为根据,以最合理的方法去安排观者的参观路线,从而使观众在流动的状态中,能够最经济、最完整地参观展览活动。当然,还可避免走不要的路线或是重复的路线,特别是不在重点的展示区域内重复。倘若在空间处理上做到如音乐旋律般的流畅,抑扬顿挫,从而达到整个设计顺理成章的效果。不但满足人们对展示功能的需求,还能使人充分感受到空间变化的魅力和设计的艺术趣味。

3.2 温馨的服务

展示空间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场所结构、路径结构、领域结构组成。其中的场所结构是展示空间最基本的属性。场所体现了以人为主体,展示了人与空间最基本的关系。展示空间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这也是展览空间进行设计时最基本的依据。人类需要舒适与和谐的展示环境,丰富的展示信息,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空间规划的安全便捷,服务设计的周全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展示提出的要求。需要设计师们在科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的因素。展示空间的形状、尺度与人体之间需要有恰当的配合,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人们应该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参观活动,如果不能给观者一个心理上温暖的展示空间,那么展示活动也就是冰冷的机械组合,是没有生机的躯壳。只有充满人性化的展示空间设计,才是合情合理的设计。

3.3 有效的展示

展品是展示空间的主角,它是以最有效的场所位置向观者呈现展品。因此,要合乎逻辑地设计展示的顺序,编排展示的计划、合理分配展区。这是充分利用展示空间达到最佳效果的基本前提。当然,设计师还必须把空间的结构特点和展示的内容特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比如商业性质的展览活动要求场所必须空阔,以便空间与空间进行交流。展品的位置要非常显眼,对于展示的中心点比如声、光、电等展示形式,要给以充分、突出的展示,从而给人一种视觉冲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安全方面要有保证。在一些大型的展示活动中,可以考虑做好安全防范。

总之,在展览空间设计中,观众的需求是排在第一位。尽一切可能为观众服务,给观众提供同行、休息的方便,从而谋求“无障碍”的设计。这也是现代展示设计的一个趋向。

参考文献

[1]许之敏.立体构成[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112.

[2]胡介鸣.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立体构成[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6):111.

[3]万莹.浅谈现代展示空间设计意识[J].魅力中国,2009(35).

[4]严胜学.空间-信息场—— 展示艺术设计的横断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5]马远.展示空间设计浅析—— 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2篇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展出内容的更新换代,人们对承载展品的展览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新意,又要充分地体现展品,且不能喧宾夺主。一般来说,展品决定了其所该采用的最佳展示方式,进而影响到了场所的形态;反之,展览空间的好坏也将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率与准确度。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功能空间规划、观展行为心理、科技、艺术修养等各方面的专业配合,才能调动参观者的情绪,利用人们良好的情感反映提升展示效果。这一空间实质是一个科技与艺术并重的人为环境,是在人与环境之间创造彼此交往交流的中介及桥梁。

本期我们采用栏目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展览空间设计,在《专题》栏目中我们不但邀请了参与展览空间设计工作的一线设计师,还邀请了具有丰富策展经验的策展人以及经营品牌展厅的甲方们,从不同角度谈谈与当代展览空间设计有关的种种。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展览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设计形式,而不仅仅是点、线、面、色、光的结合,本期《特别空间》选择了国内外不同的展览空间设计作品,设计师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声像技术、摄影技术、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等)及新材料打造与众不同的动态陈列及体验模式,以创造出更高的时空结合度,使参观者置身于一个更为真实的虚拟空间。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展览仿佛是一个跨越时空的“隧道”,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通过各个感官体验自己尚未了解或未知的世界。

对于策展人及品牌方来说,一个能够恰如其分烘托展品的展厅无疑非常重要,好的展览空间犹如流动的音乐,引导观者进入展览所营造的氛围当中,令观者印象深刻,从而达到举办展览或设计展厅的目的。

在策划一场展览或设立品牌展厅时,策展人及品牌方通常对展览地点及空间有哪些要求与希望呢?

王丰:这要视具体展览性质而定。比如我涉及的展览一般分艺术展览与商业设计展览两类,这两种要求是有区别的。艺术展览往往要求场地纯净甚至肃穆,最好不要有太多设计元素的干扰,艺术家们希望凸显的除了作品还是作品,其余一切都意在烘托与退隐。但这不代表对场地的要求就简单,其实更苛刻。空间感要尽量宏大,地面、墙面最好绝平,材料要好,灯光最好是金卤灯。最后,在非展示区域,往往来一笔出人意表的设计。总之一个纯粹的艺术展览空间设计,追求的每每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

而商业设计展览空间则不同,在空间的设计上要求“先声夺人”,内外的表现务必最大限度地抓人眼球、新颖独特。至于具体的设计气质则因人因事而异。

Mathieu Borysevicz:我们的画廊展厅所处的大楼十分特别,它是位于外滩的一栋建于上世纪初的前文艺复兴式建筑,当时全中国都处于殖民经济的镀金时代,这栋建筑被用作一家银行。到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振兴的年代,它已经成为奢华与名望的象征。有时候艺术家就会利用空间的历史意义,来作为其作品的某一元素。例如,艺术家刘建华曾经在这个空间里安置了7吨的电子垃圾,来批判中国在全球循环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垃圾进口国,大部分的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卫生污染。刘建华用垃圾直指这一后殖民现象,并通过将垃圾重新包装成“高尚的艺术品”,将它们卖回西方。我们如此奢华的空间中展出了7吨的垃圾,这本身就是利用空间而创造出意义非凡的作品之典型。何健勇:展厅选择地点要考虑行业集中性、人流量、是否位于市场的主通道、市场的发展和定位、设施配置和地理位置。在空间上,层高与店面要成正比,开阔,利于产品展示。我希望展厅能与所处的市场管理方有共同发展的方向和理念,把市场做精做细。

刘仰枝:一个出色的展厅重要的是要建立在一个商业圈比较聚集、购物视觉感较强的地段,还要方便停放交通工具。展厅的设计最好能做到在同一商业街中脱颖而出,吸引客户,就是好展厅。

不同性质的展览对展厅设计的要求不同,作为策展人及品牌方,他们对所要展示的展品及希望达到的展示效果再了解不过,那么在成功策划过多场不同展览以及拥有企业自己的品牌展厅的甲方眼里,展厅的内部设计如何才能将展示作品更好地表现出来,达到设置展厅的目的?

Mathieu Borysevicz:现代艺术空间通常都被打造为一座“白色立方体”一一不经粉饰的空间就不会有妨碍艺术欣赏的嫌疑。然而我们想要打造的空间却恰巧相反。每一个展览都需要一个与之配合的空间,这就涉及到各自在空间与灯光布局上的挑战。特别绚丽,甚至还带有一丝过分华丽的格调。这对于艺术品的展出来说,会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有时却可以起到恰如其分的衬托效果。

王丰:还是说回专业的艺术展览吧。那类空间往往表现为大气而退隐的,色彩不外乎黑、白、灰,至多也是深灰、浅灰中性色,这样才能兼容并彰显各类色调的艺术作品。而一个完好平整的地面于展览效果相当重要,看似简单,做好却不易。合乎要求的可选材料,无非那几种,而要别致,就难了。至于具体设计元素,需视乎每个艺术空间的定位而言,或凝重冷漠宛然高格调的学术殿堂,或亲和迎人走市场路线。

何健勇:展厅设计需根据品牌定位和特色来进行,体现品牌文化,有利于产品销售。这样做,顾客在选购产品的同时,也能不断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度。我觉得展厅不能做成一个纯粹的商业空间,要有艺术,要有文化。

刘仰枝:我认为对于灯具展厅来说,把整个卖场分成局部场景设计展示出来,是很重要的,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划分不同的灯光氛围,才能体现出不同的灯具卖点。由此才能展示出灯具相互衬托配合的重要性,让每一种产品都有独特的卖点,才能达到设计展厅的目的。整个展厅的色彩搭配要走在市场的前列。常言说:术业有专攻,在面对不同需求的展览空间时,策展人与甲方是否会选择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空间设计呢?

Mathieu Borysevicz:考虑到经费的问题,事实上并不会在举办每次展览时都邀请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每个艺术家都是设计者,另外作为策展人,

如何设计规划空间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当然如果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我不会排斥和一支专业的设计团队来合作。

王丰:会的。但因为自己也是从事设计行业的,对自己策划的展览,往往在气质的把握上更清楚。所以大部分展览设计,还是自己来操作的。年前我有去看北京三里屯village北区的一个展览,是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回顾展。展厅共分三层,是一个独立而特别的玻璃建筑,首先在风格上与大师的作品就很搭。据说也是临时建筑,但在所有的展览细节处理上却是一丝不苟。纯净安静的中性灰与光和影的完美结合,所有展墙展板恰到好处的体量关系,皆由盖里恣肆灵动而不失理性的手绘线条来挑动穿插,很好地呈现了这位建筑大师贯穿一生的盖世才华。

何健勇:当然会。专业的事情专业做,这是毋庸置疑的。展厅是品牌文化传播的窗口,也可体现产品价值。

刘仰枝:我们公司自2003年起一直都是与设计展厅的专业人员合作,共同打造品牌专卖展厅,因为专业设计人员才能让公司产品更好地展示个性,发挥每种产品的重要性,更能突出产品与展厅的统一、协调,提升产品的自身价值。展厅的作用比较广泛,主要功能是从展厅的设计风格及档次来体现出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提升也是从展厅上得以发挥、推进。最重要的是以展厅的投入来体现产品的价值,能让客户从中感受到产品带来的价值观!

在这个新科技与新材料层出不穷、追求创意、倡导环保的年代,人们对展览空间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结合展品所要表述的理念,营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空间,对设计师们来说,各有不同的经验。既是观者又是设计者,设计师面对国内外的展览及展览空间,其视角及观点自然不同。

Marc Brulhart:不仅是展览、博物馆,我还会参观我曾经待过的每一个城市的名胜古迹、建筑、新开的酒吧和饭店。这有助于我理解不同的观点,了解新的想法和主题,并收集当地知识。参观展览和博物馆加深了我的知识,帮助我形成关于不同主题的见解,而且还是我灵感的来源。我们设计过不少展览,参与组织和规划展览也有好几年了,我们甚至还为一家画廊创作过主题内容。实际上,这一切始于1997年,那时我们为香港电讯设计一个商业展览,从那以后,我们每完成一个这样的任务,就对这个领域加深了理解。现在我们经常被邀请设计不同的主题,有时是帮助一个品牌诞生,代表品牌发言,阐述品牌历史,或者帮助政府或机构去传达信息,诸如此类。最棒的是我们有源源不断的主题可以去设计,从不会无聊。

Clóudio Vilarinho:灯光和色彩都是展厅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因为它们可以充实和丰富场景。因此,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灯光效果以及色彩使用可以为项目实现的增值。

黄书恒:展览大致可以分为商业展览和非商业展览,把非商业性展览做得很好其实不容易。比如博物馆设计,最大的原因就是要成就一个好的博物馆展览所需要的条件并不在于设计单位或设计师本身,社会大环境的配合、支持很重要。在一些先进国家,博物馆其实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非常重要的文明指标。但目前来看,在亚洲国家,虽然近年来在经济上都有不错的发展,但文化建设部分还是有待努力。不仅是大陆,其实在台湾来讲,以往政府并没有非常重视博物馆这一块,并不会把博物馆当作非常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所以单靠设计单位完全把这一块做好其实很困难。因为博物馆设计要涉及的专业非常非常多,不仅有室内设计,还有展品设计、灯光设计、多媒体互动设计、平面视觉设计等,不同的专业交织在一起,才能够完成。在这之前,设计师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要提前把整个脚本写好。相对来说,商业设计展览的目的性更强,相对简单的多,业主方面会有很清楚的预算和时间,把他想要的东西清楚地告诉你。

谢英凯:广州展览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中,无论是文化艺术类型还是商业性质类型,整个行业的氛围和产业的发展都相对成熟。而与此同时,非商业展览近年正悄然兴起。当然,可能大家都对非商业展览的传播效果心存疑问,但通过近年参与的一些设计创意展览,我们发现,参观者的性质逐年增加并多样化,从体验到加以运用使在场的交流产生良性的化学效果。不过,其实现在很多非商业展览都有商业成份,只不过他们可能会很巧妙地结合。从传播效果来说,非商业性展览可能不像商业性展览那样,今天做了宣传,明天就已略有成绩,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它的出发点是更加深入而长远的,最后它所达到的影响力同范围有时甚至会超出你所想像的。

展览本身具有流动性的特质。这就要求设计师着重考虑观者感受,行走动线、灯光、色彩等等都是影响展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ATELIER BRǖCKNER:每件展品都有它独特的光环和独有的故事要讲述。好的配景能为每件展品找到合适的展示方式和展示氛围;好的展览空间设计注重实现展厅氛围与参观者的对话;好的展览空间的设计就是让每件展品讲述它们自己的故事。

Marc Brulhart:最重要的部分是如何同时兼顾主题内容和参观者的体会感受,而这将会带给游客难忘的视觉之旅。同时,我们会用图表展示出不同展品的位置,方便游客顺利进行参观。除此,我们还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展品的具体内容,并用心情板和草图辅助说明。最后,只要整体感受或内容规划通过,我们就开始设计,效果图、平面图、图样,并做出多媒体故事版。最重要的是把参观者的体会感受与你希望留给观众的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其谨记于心。这使一切工作得以开展。

Clá udio Vilarinho:每个项目都会有若干要点帮助我们开始并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

1 一个理念、一个创意、一幅富有冲击感的画面,这些因素构成了整个设计;

2 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把这种方案转变为独特的项目设计;

3 一种充满现代感的设计语言,因为这可使我们的作品在未来得以继续生存;

4 奉行简约主义,因为这是我们的特色;

5 灵活的主题,使设计价值更符合客户要求;

6 可持续性,这是我们的工作主题,也因为我们关心这个世界:

另外,兼顾家具设计(如果事先征得客户同意),使之成为建筑设计的补充。

黄书恒:就像电影一样,你在看电影的时候并不会特别意识到什么是背景,什么是演员,演员与背景是融为一体的。在处理展览空间设计时,我们尽量不把空间和展品当做两回事,把空间本身和展品当做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得更为顺畅。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展览设计;功能划分;动线设计;展览空间

一、展览空间的一般概念

1、 空间的时间性

在展示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在此给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一概念。时间意味着运动,抛开时间研究空间将是乏味的,没有意义的。自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以后,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有了深化,知道了空间和时间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达方式。空间是可见实体要素限定下所形成的不可见的虚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所产生的视觉的“场”,是源于生命的主观感觉。而这种感受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展示环境中对展品的观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

2、 空间的流动性

在展示环境中,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示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它使观众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刻中,用陈列手法的动态表现,规划上有意识的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

展示平面的规划,可以造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效果。如几何直线构成的平面流线,使人有一种理性的、秩序的空间效果;如采用有机形或弧形的平面流线则可以使空间显得活泼更加自如。展区的分布与路线分配的不同,则使观众在浏览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节奏感。空间安排上的不同能引起参观过程中观众在展品、展位前逗留时间的差异,使整个大的环境张弛有序,富有变化。

二、空间功能区域科学、有效的划分

任何性质的空间环境都是由各种功能空间组成的,而展示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是通过空间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递信息,达到宣传、深化企业和产品形象的目的,所以它对所包含的功能空间的组织规划具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处理好各个功能空间如大众空间、信息空间、辅助功能空间、储藏空间、工作人员空间、接待空间等之间的的关系,使它们和谐统一的存在与一个公共空间之内,才能做到真的意义上的好的展示设计。

任何性质的空间环境都是由各种功能区域组成的,而展览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是通过空间的表现手段向参观者传递信息,达到宣传、深化企业和产品形象的目的。在做一个展览会设计时对空间进行功能分区是首要任务,也是能顺利圆满的完成整个展示过程的基本保障。

三、展位空间人流动线合理的安排

在展览会的展示环境中,展品常规的静态展出方式与动态中行走的参观者之间形成的空间流动性是必然的,这也是由展览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览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的艺术,是在展览会的各个展位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流动中的观众传达信息。

在动线的设计时,应尽可能的避免使参观者走重复的路线,反之会造成参观者的视觉疲劳而很快离开去参观其他的展位。应抓住重点,在重点区域吸引观众的目光和逗留的时间。重点的选择应服务于展出目的,一般会是特别的产品、新产品、最重要的产品或者最被看重的产品。

四、空间人机尺度的准确把握

仔细地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计中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的把握人机尺度,使展览空间的形状,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展览会展位空间和展示道具尺度的确定,都是以人体总高度和肢体某些局部的尺度作为依据和标准的。

五、明确的表达主题,传达明确的信息,以最有效的空间位置展示展品

无论任何形式的展示活动,展品才是展示空间的主角,琳琅满目的各式展具无不是为了展品而服务的。以最有效的空间场所位置向观众呈现展品是划分空间的首要目的。逻辑地设计展示的秩序、编排展示的计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因此,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结合不同展品的各自特点,不同的展示内容应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明确的表达主题,展品的位置要显眼,对于那些展示视觉中心点如声、光、电、动态及模拟仿真等展示形式,要给以充分的、突出的展示空间以增强对人的视觉冲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实例(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广州展区)

“魅力之城――广州”展厅设计及布展项目,是一个集设计、施工、策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项目。通过科技的手段,展示广州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并体现广州与东盟经贸交流的成果。更是体现广州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经贸合作”四大板块的最新发展和远景规划。

我们确立了以“智慧城市”为主线,串联其他版块展示的展览策划思路,展示内容分为:智慧城市、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经贸合作四个部分。

在本展厅功能设置上,我们追求互动式的展览体验和直观的视觉享受,不但有传统的图文展板的展示,也有科技含量强烈的互动式多媒体及数字沙盘设置。并在确立内容分区的同时,设立多功能放映厅,兼具休憩洽谈及宣传片播放的功能。展示手法多元化、立体化、趣味化。

主线的展览路径+功能设置的前瞻性+内容展示手法的多元化,是本次展厅策划思路的基调。

本展厅的设计,不但要切合招标文件的展览主题和展示内容,更要在外观上具有较高的地域识别性,在体现科技感质感的同时让与会者认识广州的地域符号和设计语言。

本展位的长宽尺寸为30000×10000L,四面皆有通道。为了避免四面通透而造成的空间的浪费、凌乱、主题不突出,因此把两个面用展台和展架作为遮挡来进行封闭。这样在视觉上会产生空间的相对封闭,以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以下为具体布展设计的工作内容:

1、布展重点

(1)智慧城市建设对广州新型基础设施提升的跨越式作用;

(2)智慧城市建设为构建“幸福广州”,以及和谐社会进一步确立的作用;

(3)节能环保的低碳产业升级深入开展,与广州未来的跨越式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4)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成果展示;

(5)广州与东盟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签署后的发展机遇及成果。

2、功能分区

(1)接待区

(2)内容展示区

1)智慧城市篇

2)产业升级篇

3)经贸合作篇

(3)多功能放映区

3、难点重点分析

(1)地域文化符号与科技低碳主题结合

本次展览设计的挑战点在于,主题要求的科技、低碳、智慧城市等现代元素与广州地域性特征符号的结合。我们认为,代表一个地区的展示,势必要有体现该地区识别符号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体现出本展区的深刻内涵,提升展览品味。

我们深入发掘地域符号,营造出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在广州这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浑然一体,迸发出勃勃生机,奔腾的珠水,辉映的祥云,汇入蔚蓝的远方的意境。提炼出“云山珠水”的设计概念,在色彩运用和造型结合上很好地处理了地域特征与主题演绎的无缝链接。

(2)造型设计与展览内容的结合

本展厅大量运用了“祥云”元素异化提炼造型,塑造出展览设计的流线化新颖造型,其特殊造型的展示区域设置与尽可能扩大的展示面积之间的平衡,是设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我们通过疏密关系及色彩搭配,把内容展板与造型方式有机结合。同时也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互动性展览内容。提高展览的参与度,扩大社会认同感。

七、结语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展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理论

前言

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取得飞快进步,我国在积极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筑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面对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展览建筑的出现,是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技术的又一次考验,此类建筑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对空间的要求较高,因此,设计者只有在充分掌握并了解展览建筑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设计质量,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服务,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 展览建筑相关简介

(一)展览建筑含义。促使展览活动得以实施的建筑即展览建筑。在人类文明及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展览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形似,其有效应用能够促使建筑的功能得以提升,同时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更好的交流。在进行展览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应当注重将建筑的特点及展览的特色传递给观众。

展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有四个主要因素进行构建,即提供、接收信息的人,信息传递媒介及场地[1]。由此可见,信息交流是展览实施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展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二)现阶段展览建筑的新形势。近年来,展览建筑发展速度较快,西方国家的展览建筑数量更多,其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例如,美国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国民总人数都没有每年参加展览的人数多。而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现阶段展览建筑在建设和设计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功能。传统展览建筑以美术艺术馆和博物馆为主,然而新时期的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更多的是对新科技的展示,同时水族馆、动物园等也成为新时期展览建筑的主要特色。现阶段,社会文化不断丰富和多元化,促使展览建筑的功能呈现出更多变化,例如现阶段拥有专门针对玻璃器皿进行展览的建筑,也拥有专门针对邮政进行展览的建筑。

二、 展览建筑展示空间设计

(一)不确定的空间功能。人类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人提出了确定论,而不确定是与确定论相对的一种理论,在应用过程中,传统的确定伦指出,人类及事物运行的轨迹及发展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因此具有较高的确定性[2]。而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开始出现,这一观点同建筑业的有效结合就出现了不确定的空间功能。现阶段,建筑空间功能能够进行驱散和动摇,能够被很多因素所影响。

现阶段,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为多种文化活动提供服务功能,促使参观展览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生活中积极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该建筑还能够积极为城市的公共活动提供空间,因此在进行展览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确定性较高。这一特点导致人们对展览建筑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视觉被扰乱,消除了一定形态的限制。这充分说明,现阶段不可控和不完整性成为展览空间的主要特点,其拥有一定程度的液态介质因素[3]。例如,曼哈顿的技术文化博物馆在进行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了渐近线,促使整个建筑在应用过程中综合了多种功能和特点,如技术、艺术和商业文化等。

(二)无效空间。建筑在射进过程中,存在部分无法发挥功能的空间,被称之为无效空间。该空间是建筑空间充分发挥功能以后的剩余空间,然而这并不说明该空间位置毫无用处[4]。这是因为在对这部分空间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忽略功能的制约,促使建筑使用功能的活力得以提升,同时提升整体建筑的趣味性。

新时期,展览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不确定性是无效空间产生的关键。展览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习惯性的对该建筑中的空间功能进行挖掘和发现,而那些毫无功能的空间便可以积极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升这部分无效空间的应用可能性,将更加轻松和自由的因素融入其中。

例如,现代典型的无效空间展览建筑设计是辛辛那提现代艺术中心,设计师哈迪的设计过程中,将传统的无效空间融入其中,将建筑后一个毫无用处的交通井进行了充分设计和应用,应用锯齿将无效空间进行紧密连接,将大顶的采光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来,参观者可以利用这一空间更快的进行艺术品的浏览。

三、 展览建筑设计

(一)高技手法。建筑空间设计中的高技手法源于七十年代,由法国设计师发明并应用,而近年来,该手法得到创新和应用,能够将更多的技术美应用于建筑当中。同时,还可以促使建筑有效的同周边环境进行融合,提高了建筑的环保功能[5]。也能够促使建筑在应用过程中,给观众带来更好地方情感享受,软化了高技术。

例如,休斯顿曼妮尔博物馆有伦佐皮亚诺进行设计,空间设计过程中对高技手法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在住宅区之内对博物馆进行了设计,促使当地整体的田园风光更加和谐统一,建筑主色调应用了灰色和白色,最具特色的设计是屋顶,以叶片的形式出现,不仅有效满足当地太阳轨迹的运行,还能够促使该建筑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均匀的散光。

(二)智能化。同高技手法的展览建筑相比,智能化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属于高科技产品。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代表,能够促使展览建筑在应用过程中,将空间结构及工艺最大程度的展示出来,将更美的艺术展现出来的同时,提升建筑功能。现阶段,设计师在进行展览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将艺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

H2展览馆坐落于奥地利,由美国设计师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对智能化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将现阶段世界最先进的节能和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展览馆当中,同时将该展览馆的科普教育功能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其内部成半透明状态,并将整个空间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进行能源的实验,而另一部分空间用于展览[6]。中间半透明的墙体作为无效空间,能够在展览实施过程中,为人们播放动态或静态的画面。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上,我国建筑设计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对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建筑设计。针对展览建筑而言,对展示空间的设计至关重要,在现阶段信息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展览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融入高技手法及智能化理念,提升空间功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享受,促使我国建筑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雅雅. 当代博物馆建筑艺术性展示空间尺度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

[2]何英杰. 世界园艺博览会展览建筑外环境设计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钟梦婷. 旧工业建筑基于共生模式的展示类建筑改造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沙重龙. 基于环境行为学对会展建筑文化传达功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5]童梦琳. 信息时代博物馆内部体验性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5篇

为了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表现形式在博物馆设计中起到了纽带作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让观众在参观陈列之后,提高观众参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也得到一次艺术上的享受。近几年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表现形式重视信息传达、受众体验等,取得了与以往不同的改变,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博物馆展览的空间设计理念

博物馆展览空间内展览的物品只是一个单纯的物品,但是真正的价值在于本身固有的内涵及其传递给观众的真实信息与意义。就展览环境本身而言,采用合理的空间设计是构成展览设计中跳跃节奏、顺畅韵律等艺术效果的关键;换而言之,展览空间的重要性在于让展览者从多角度进行学习和交流。所以,成功的展览应该带给参观者历史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让他们能够深入地去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更有价值的东西。

展览设计需要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在进行展览空间分析时的基本依据。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展览环境、声色俱全的展览效果、信息丰富的展览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展览设计提出的要求。在展览的空间设计过程中,观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设计师仔细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计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体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同时人们应该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如果不能创造一个给人以心理上亲近温暖感觉的空间,那即便是利用了最先进展览手段的环境也只是冷冰冰的机械组成的没有生机的躯壳。充满人性化的展览空间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设计。

博物馆展示形态的设计理念

能体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功能的最基本方式是陈列展示,陈列展示是博物馆与社会、大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博物馆的规划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博物馆与公众关系良性循环基础上。无论是对于国际级的、部级的、抑或是地方性的博物馆,人的因素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将藏品的意义和价值传达给观众这一最终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日益显现。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博物馆必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陈列展示内容和陈列展示形式。

博物馆展示形态的分类

基本陈列。基本陈列与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密不可分,它是通过能体现博物馆特点的展品组织成有条理有规律的陈列系统,是内容趋于固定及常年对外开放的一种陈列方式。

我们以前常见的通史展,如并联式、串联式、放射性组合、专题式、艺术分类式等。主要用于条件及目标比较明确的陈列,都具有各自的规律性,都从理性思考中着手设计,首先建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能够体现一种多层次渐进过程,每一层都包括目标、分析、综合评价等几个阶段。例如,对于历史类博物馆建筑,由于具有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又有阶级性,所以各展厅以串联形式布局为宜,从而达到各展厅首尾相接,能够保证受众参观时的连贯性;科技类博物馆建筑,由于其展厅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需各自独立展示,而要求各展厅以并联形式布局;自然类博物馆建筑,展厅间陈列着诸多学科展品,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各展厅亦以并联形式最为适宜。艺术类博物馆建筑,展厅内通常是收藏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原件,作品与作品间虽无太多的关联,但对于每一个艺术门类本身和艺术家自身的陈列又有一个发展历程,也有时间连续性等诸多方面问题,因此展厅应以放射性组合布局为宜。

随着经济的快速和大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当前很多博物馆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展品内容,不断地提高陈列的科学及艺术水准,进而对基本陈列进行大幅度修整,修改展厅的展线结构,以及陈列版面形式的制作,不仅形式有所突破,而且内容也有很大创新。

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与建筑空间巧妙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的设计思想,在展陈空间的设计中,不能简单的照搬别的陈列形式,需要经过不断的总结,利用国内和国外以及诸多设计师实践经验,形成自已的设计。近几年,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废弃了许多曾经的方式。例如假墙、镜框加多种陈列柜的陈列方式等。而采用了区域空间结构与集中信息看板、陈列柜组合的方式,突出了设计的时代感和整体感。

高科技展示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展示中得到了快速应用。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的形式与方法也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改革,展示空间不再对实体场馆有很大的依赖性,正在慢慢向WEB网站,虚拟演播厅、虚拟空间的数字化方式发展。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两种,一是多媒体展示手法在陈列展览中运用,二是计算机在博物馆的运用。这样的应用使展陈设计摆脱了原来设计的束缚,使基本陈列内容更为充实,并且也改进陈列的形式。

多媒体技术通过触动各种有同的感官经验,帮助观众从多种感觉通道去感知同一展示对象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和认识,彻底打破了传统展示线性叙述的规律,实现了一个能以多种方式组合,排列展示元素,并供参观者随意定制,取舍和选择任意形态加以显现的系统。数字展示允许观众不需按照一定的顺序参观,数字展示对象的展开是以人的跳跃性思维和联想为中心。

综合来讲,博物馆数字展示与传统展示最大区别是:数字展示的虚拟性、非顺序性、互动性、多感性、以及时空拓展性。

生态设计的展示形态

世界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人与环境诉矛盾日益突出。人类开始探寻生存、生产和生活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出了绿色设计。展示设计领域亦不例外。今天的博物馆越来越涵盖了城市的概念,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博物馆中所有资源的合理使用,将对地个城市的环保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应该以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循环利用;保护自然环境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使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妥善处理废弃物,减少各种各样的污染。使展示空间符合社会要求的生态化方向发展。

互动式表现形式。随着博物馆教育理念和不断发展,博物馆教育逐渐脱离利用藏品、文字说明、辅助展品等静态展示对观众进行教育的被动模式。尽管现代的博物馆是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也难以满足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因为无论是过去的静态展示还是现代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态展示,观众总不是处于主动接受的位置,展示与传统教育的模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能获取观众的信息反馈。随着这种问题的日益突出,互动体验陈列便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正是互动陈列形式的应用才能才使得现代博物馆的展陈模式有了突破性的改变。观众由被动变为主动,互动陈列的表现形式主要应用了数字媒体技术,通过数字展示技术,参观者与数字展示对象之间实现了互动。使原来的信息单向流动变为信息双向流动,及时的获取了观众的反馈。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还能对数字展示对象产生影响,也能按照个性的想法进行优化和改进,这种基于互动的展陈方式,有利于受大众主体思想的强化。

例如应用交互性动画技术进行展示请明上河图,此展示用通俗易懂的动画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展现给观众。观众通过触摸复制图来自动操作相应图的片断,想了解哪一部分的内容只需触摸复制图上相应的部分就可以通过观看活灵活现的动画片现实现,大大拉近了陈列与观众的距离。

讲解员讲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形式。讲解在博物馆展示服务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将展览与观众连接在一起的枢纽。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讲解,可以使提升观众兴趣和热情,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展览所感染,从而获得美的熏陶。相反,单调乏味的讲解则会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既使是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文物也会令观众毫无兴趣。

除了上述方面,讲解员的个人仪表,以及个人素质都对观众存在重要影响。这就要求讲解员在加强讲解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言谈举止,个人修养,服务意识等各个方面。一位成功的讲解员,不仅能使观众受益匪浅,而且还能让观众轻松愉悦。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6篇

对厂房改造产生的影响理论方面:随着对工业建筑认识的深化,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工业建筑改造会从个体转向群体,甚至已经出现政府有意识地去再利用大片的工业厂区。一些大型工厂的改造,例如首钢,为城市改造制造了良机。顾名思义,改造实质不是重造、另造,它是基于历史基础之上的。历史是增加城市厚度的东西。当城市像豆芽菜似的增长时,历史就更值得珍视,品尝历史也更需要多元化,历史文化对今天的生活也更有渗透力。从厂房改造所具有的项目类型上看,它们并不是日常的必需品,而往往偏重于服务业型的娱乐、餐饮及文化产品,这说明它们是市民生活中附加值提升的指标。在厂房中设计有意思的项目,而不只是对立面的改造,才是对城市生活最有意义的行为。实践方面:我之所以选择分析厂房改造与展览馆空间设计关系的重要性,是因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化发展也日趋走向可持续、绿色发展,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与居住方面的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将原来的汽轮机厂房改造成具有株洲这个城市元素作为切入点,建成代表株洲工业新城形象的展览馆。对工业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工业区的生产,使工业生产方更加有必要向市民展示本公司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传承”为设计主体,充分利用色彩与铺装及独特设计点塑造具出有空间性的空间形态。利用光与影的组合关系烘托出展览区的意境。利用质感特殊的材质等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展厅空间特色。力求为株洲市民营造出更好的公共开放交流空间,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为株洲市民提供一种休闲娱乐交流的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优雅舒适又具有文化底蕴的良好环境。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的审美及情感领域得到满足,使现代绿色城市展览馆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国内外厂房改造

对当今建筑艺术的影响通过学习及查阅书籍和网上浏览资料,我了解了一些关于展示空间设计的知识。大概了解了国内外对展览馆的研究情况。情况如下: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集聚扩大,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的最佳的经济效益,大量占据城市公共空间,致使公共用地紧缺,城市工业用地地区成了人们不愿意接近乃至厌恶的场所。因此工业区的重建和改造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改造的关键项目。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厂房改造的教科书。作为德国工业崛起奇迹的见证者和受害者,鲁尔区的改造备受德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瞩目。改造初期,德国人试图人为改变工业为这个地区带来的环境破坏,可是适得其反。后来,德国人决定让其以自然的力量自我修复,于是,德国人以同样的态度改造厂房,保留的许多工业设施,这才出现了餐桌放在工业锅炉旁的特色餐厅。我们虽然天天讲环境、文化、历史,但是对于这些元素的保护,发达国家无论从理论到实践无疑都走在了我们前面,所以,借鉴相似国外案例操作手法对于改造项目有着很强的实际指导作用。工业区的重建和开发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改造的关键项目。

随着亚洲的经济起飞,亚洲各国在城市建设上的投资也迅速增加。无论如何,中国的城市化是势不可挡的。随着城市化的洪流,工厂厂房很快就已经或是马上淹没在城市之中。无论是正在利用的厂房还是已经废弃的厂房都将与地价不像匹配,大多数的工厂在经济利益的压迫下,面临着搬迁。也许从经济角度上来讲,拆掉旧厂房重新建设,可以使开发商和城市利益最大化。但是我国毕竟国情特殊,许多土地牵扯到资产流失或者归属问题,再加上有些开发商资金状况未必能够达到重新建设的要求。因此,厂房再利用的成了我们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从城市规划长远考虑,从需求的客观存在,研究厂房再利用还是有不小的实际价值的。值得保留的厂房有二,一是物业质量高的,一是有历史意义的。物业质量高的厂房并不多,因为中国的厂房本来就不是为了长期使用而设计的,很多人谈论798的时候忽略了它的一大优点,东德援建的厂房从质量到艺术性在国内厂房中都是少有的;有历史意义的厂房,比如首钢炼出第一炉钢的厂房、比如长春一汽下线第一辆汽车的厂房等,适合留下来做博物馆以纪念历史。因此一项成功的工业厂房开发工程,不仅可以改善人类交流与沟通环境,重塑城市历史文化,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而且往往能增加城市形象,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新的投资,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进而带动城市其他周边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国内旧工厂厂区开发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上的单一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和景观塑造上的贫困化等问题,如何规划和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工业区的潜力,是急需城市政府和规划师研究的课题。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7篇

1.1边界的消隐

我们对于空间的第一感知一般来自于围合它的边界而不是空间本身,建筑师对于空间的塑造也是从界面处理开始,界面为空间设定了一个有限范围,而消隐则给这个范围带来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边界的消隐针对的对象主要包括交通空间中的“墙”和“层”,即是垂直边界的消隐和水平边界的消隐。“墙”作为交通空间的维护界面,是建立交通空间独立性的主要元素,当“墙”被移除时,同一个水平空间内的使用者就能直接通过视觉相互观察,并且在空间功能和活动上彼此同化而产生连锁反应,人对空间的印象也由多个小空间变成一个开敞的大空间,使得交通空间从一个封闭的场所转变为复合空间的一部分,在空间行为和感知上与其他空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也就形成了所说的空间连续性。例如,妹岛和世设计的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就将弱化“墙”做到了极致,建筑犹如两片水平飘板,将竖向支撑体系都隐藏在其中,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是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通过地形变化来划分区域,人的活动则保持始终的连贯和完整。“层”则是建筑空间的水平界面,将空间限定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上,是交通空间联系的主要对象,当“层”被消解,人在建筑内部的活动从规律的平面活动跃升到复杂多变、充满可能性的三维空间活动。例如,UNS事务所设计的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将坡道作为平面的一部分,不同标高上的空间通过坡道融汇成一个共同的大空间,这里已经没有了明确“层”的概念,只有无限延伸的建筑空间。边界的消隐使得展览建筑交通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都得到解放,不再有明确的界面将交通空间与其他空间分隔开,人在不同的空间中穿行也不再受到边界的束缚,这种做法突破传统的空间模型,形成全新的空间感受。

1.2形态的多样

模糊性在交通空间形态上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建筑师由塑造不变、单义的空间形态转为塑造可变、多义的空间形态,由塑造静态、独立的空间形态转为塑造动态、连续的空间形态。传统的交通空间例如楼梯、台阶、走道等,在我们印象中多是稳定的、有明确的规律性和秩序性,并且可以被人们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使用者只能遵从既定的路径来进入展览空间并按照顺序完成整个观展过程。而模糊性的引入,意味着公共交通空间不必重复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更加动态和叙事化,坡道、开放走廊等元素的引入使得交通空间更加充满活力,不可预知,由它们形成的交通空间可以任意在三维空间中穿梭、跳跃、扭曲和盘旋,形成各种夸张独特的空间形态,吸引了人们进入展览建筑,并且自由使用和体验整个建筑空间。

1.3模糊性带来的影响

展览建筑交通空间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模糊性,改变了原有的一层不变的空间秩序,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功能的复合,即综合和复杂的空间特性,使其兼具多种功能。“特意设计出来的不定形式是以生活中的的不定为基础在建筑要素中反应出来的”①,随着交通空间界面的消解,形态的多样,空间层面上独立的交通空间已不复存在,其功能的单一、独立也逐步被弱化,当代展览建筑的交通空间与交流、展示、休憩空间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功能复杂性来源于现在人们空间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多样化,而表现在交通空间中就形成了功能的模糊和交叉。走廊兼做展览,开放楼梯兼做休息和交流空间,通过与其他功能的整合,并且吸收其活动特性,交通空间能够以更积极更有机的形态融入整体建筑。二是行为的丰富,为更多使用行为的产生创造了可能性。“空间活动是一种连锁反应,浅层次的活动是一切空间行为产生的基础”②,在展览建筑中,我们可以把交通活动作为一切活动的脉络,而交通空间则是这些活动的载体。

交通空间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在进行行走和停留活动时,能够接触更多活动形态,比如看到其他人在观展,穿过正在表演的人群等等,这种空间的模糊使得发生更深层次活动的几率大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人在展览建筑中丰富多样的行为模式。三是开放的体验,即为人们提供更多探索的空间。我们可以将模糊态看做是空间由固体形态到液体形态的转变,一切空间体验经过适度的模糊,变得更为有弹性和张力。模糊的交通空间可以作为一个不确定的线索,对于所有功能空间都是开放的和包容的,只给使用者指出大致的空间范围和行进方向,将探索和体验空间的主导权交还给使用者。使用者如同水滴一样在这类交通空间中流动、聚集和分散,随时能选择停留或者继续前进。展览建筑的交通空间通过模糊性被还原到最接近人生活的状态,让使用者自由的、有选择的穿行并接触其他功能空间,这种开放的空间体验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片面化、模式化的观展模式,以一种更加“以人为本”,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创造空间。

2交通空间模糊性的设计策略

经过对展览建筑中交通空间的浅析,我们可以发现,适度的模糊是符合人对空间的认知的,我们需要模糊性是开放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模糊”,却不是杂乱无序的“模糊”,而如何在设计过程有意识引入模糊元素,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的。以下列举一些当前展览建筑交通空间营造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策略。

2.1“软化”策略

“软化”策略主要针对展览建筑交通空间的界面和形态,可以体现为空间的透明、弹性、不规则等多种形态。其中“透明”指使用透光率较高的材料来建造空间隔断,或者部分移除空间隔断,使得不同空间之间能够有视线及活动的交流。例如,妹岛和世在金泽美术馆中就采用了360度透明的玻璃幕墙,并将视觉上成为障碍的柱子散开,使得人在交通空间穿行时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其他空间的活动状况,同时能够驻足欣赏庭院的美景。“弹性”指交通空间能够根据使用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例如可移动的分隔、可翻折组合的空间装置等等,使得空间的形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弹性变化。“不规则”指打破规则的图形化平面,根据实际的需求对空间进行局部放大或缩小,为多样的空间行为提供可能性。“软化”是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中最常用的一个设计策略,能够充分综合功能与活动的需求,同时使交通空间更灵活多变,以与多样的场地环境相适应。

2.2“融合”和“片段”策略

“融合”策略指基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将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与其他空间有机整合和分隔,呈现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既保证空间的相对完整,又能提供适度的开放性,实现活动的互动和交流。“片段”策略指将功能空间视为一个个词语,用交通空间来连接成完整的语句,可以通过连接上的跳跃、感知上的交错来模糊不同的空间。这两种方式都是从空间的组合和秩序着手,形成暧昧的复杂的空间模式。例如,哈迪德设计的罗马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中,弧形走道沿着墙体自由延展,黑色楼梯轻盈地悬浮彼此连接,使得展示者可以在其中任意的游走,随意的跳跃或者回放,无拘无束的互动和对话,充分表现了展示形式的自由和灵活,“在自由的时空体系中,所有的元素在飘移,关系在变化,不再相互咬接建立固定的联系,全局结构为此不断重新调整,由是运动,永无休止,没有重复”③。

2.3“折叠”策略

“折叠”策略值利用坡道、楼梯、自动扶梯的非常规交错布置,或楼层相对连续的、整体的曲面起伏,来连接多维度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形态,使得交通空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始和结尾,没有上下前后之分,能够通过漫步式的交通来串联所有空间,并充满整个展览建筑,成为复合的功能空间的一部分。这个策略在当代展览建筑中已经有很多应用,因为其独特的戏剧性和空间张力能够鲜明的勾画出建筑本身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建筑空间形态。例如莱特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厅就是一条直通6层的坡道,螺旋而上,彻底打破了交通空间与展厅的界限,形成了不能单一定义的模糊空间,人们可以顺着坡道连续的观展和交流互动,不用受到任何空间局限。例如库哈斯的图苏图书馆方案(图5),由曲折的板构造了确定的流线,将楼层与坡道之间模糊化了,在曲折的空间中浓缩了休息节点、内庭院等等元素,达到三维空间上的连续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展览建筑交通空间的设计中引入“模糊性”概念,不仅丰富了交通空间的功能内涵,拓展了行为活动的外延,而且能营造更丰富、更多层次的空间意境,满足人们心理认知和艺术文化层面的需求。如何在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中引入“模糊性”概念,并将之与空间设计相互结合是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示空间;设计

物、场地、人、时间是展示设计的四个要素。展示空间的设计就是要把这四个因素完美的结合起来的工作。通过展示空间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展品,提出展品的特点和性能。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展示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对展示空间的设计进行探索。

一 展示空间设计的概念

展品、展示场所、参观者、展示设备是展示的四个主要的要素。展示设计就是通过对展示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来达到展品展示的目的的有效活动。展示设计最主要的是人为的创造环境,合理的规划空间与场地的结构在人、物、社会之间创造一个相互关联的新的环境。展示设计是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在展示空间中得到一个四维的视觉效果,将平面与立体的综合起来。有效的传达信息是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以科学为功能基础,完整的形象的向公众传达出展品的信息。同时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注重艺术的协调,从观众的心理出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使观众在无形中已经接受到了大量的关于展品的信息,有着鲜明的艺术特性和时代特性。以人为本是展示空间设计的主要理念,从观众的需要和心理出发,一切的设计思路和艺术形态的构造都是围绕着观众的切身感受。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览展示空间的设计主要是在艺术的氛围中,将各种医疗器械的具体的特征和性能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在美得享受中得到更多所要知道的信息。

二 信息时代医疗器械展览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

(1)对设计的要素进行分析

展示空间设计的要素就是人、物、时间、场所和经费。传达信息者和接收信息者就是设计要素中的人,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中,首先要全面了解传达信息者的真正目的,展示的计划,以及期望的展示的规模。在接收信息者方面,要掌握他们的生活的形态、思想观念以及参观的意图。“物”指的就是展品,在这里具体指的是我们所要展览的各种医疗器械。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医疗器械的形状、功能、特点、色彩、品牌等方面的情况,合理的布局,科学的组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时间是指设计制作的时间和展示的时间,设计制作的时间是按照展示的时间的要求的,通过设计时间和展示时间的有效的结合和合理的分配,使展示工作准时、顺利的进行。展示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就是场所,设计时,要首先对场所进行考察分析,如场所的规模、场所所处的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场所空间界面的条件和场所设备的条件等。经费是保证展览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展示的内容、展示的规模、展示的效果等都是影响经费的主要因素。经费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费、设计制作费、场租费、展具费、宣传广告费等。

(2)起草企划书和设计的脚本

展示设计的真正开端是撰写展示的文字脚本,一般文字脚本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严格的要求,是设计前的方案准备的工作,在具体的了解展品、场地、观众等信息之后,制定出实现展示目标的指导性的计划。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展示的目的、内容等,展示的规模、场地、时间、展示空间的形式、宣传计划等内容是企划书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脚本在整个空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体现了展示的定位和构思。一个好的脚本是进行空间设计的依据,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3)方案的设计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以脚本为基础,进行深入的再创造。方案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强调展示空间的变化,主要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展示环境的空间。在进行展示方案的设计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空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形象,展示设计的目标就是在艺术形式上的新颖,形式上的新颖主要包括空间形象、色调、平面布置、照明的设计等方面运用独特的想象,创造出来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在方案的设计中,要形成展示活动的总体的效果,这样可以对整个展示活动进行推广和宣传另外展示活动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保证展示内容 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展示方案的设计包括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方面,艺术设计是为了使展示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形象,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展示的平面布局、展示的空间的变化、色彩、版式的设计等与展示相关的项目方面的设计是展示的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展示的技术设计是展示效果的技术保障,若想实现好的展示效果,必须要有专业的过硬的设计技术,用技术的方式整体的对展示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

(4)展示设计工程的实施

展示设计的工程实施使将展示的方案变成现实的有效的活动。展示空间设计的工程实施主要阶段有:1)准备阶段。工程实施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工程实施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首先根据展示脚本列出具体的医疗器械的清单,并对所要展示的医疗器械进行登记注册。然后制作出简单的空间主体的形象的构架,准备好展示中所需要的图标、文字等信息,并且制作好展示活动的宣传单,票券等。还要准备好音箱、屏幕等所需要的器材,各种照明设备要到位,布展时所需要的装饰材料等也要准备完善。2)布展阶段。布展阶段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将摊位、构架等展示空间的主题构建组合安装好,展台、展架等展具要认真的布置,另外要安装好照明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形式具体的布置展品。最后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工作没有做好。3)管理与接待。管理和接待工作在展示活动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主要指对展示活动的一些细小的具体的工作的管理,接待工作主要是为观众服务的,接待工作做到位,可以更好的另观众满意,达到展品展示的目的。

三 影响展示空间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模糊性;展览建筑交通空间;复合空间;软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128-02

1、问题缘起

随着当代展览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建筑师营造交通空间的方法更为多样和独到,其中比较受认同的一种方式就是将建筑的交通空间与其他空间逐步融合,交通空间呈现模糊性的特征,没有确定的边界,没有确定的空间特性,功能和形态得到拓展,不再是单一的、消极的连接空间,更为开放、活泼、积极,能够严格定义的“交通空间”似乎消失了。

2、模糊性概念的引入

模糊性这个概念在语义学和文学的范畴都有了较准确的描述,布莱克-威尔在《语言和哲学》一书中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查德说:“模糊性所涉及的不是一个点属于集合的不确定性,而是从属于到不属于的变化过程的渐定性”,他用0(不属于)和1(属于)的渐变来表示模糊性。

当模糊性这个概念被引入建筑空间设计中,更强调了不确定性、渐变性和关联性,具体来说,即一个空间没有可以准确界定的边界和空间归属,处于从一种空间特性向另一种空间特性过渡的状态,同时联系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紧密的空间对象,这样的空间即可以视为模糊性空间。而在展览建筑的交通空间中,模糊性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传统的展览建筑可以看做由动态的交通空间与静态的功能空间两部分组成,两者相对独立;而当代建筑中,交通空间的独立性率先被消解,交通空间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元素存在,而是变成多种属性空间的融合,成了我们所说的“模糊”。

3、模糊性在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中的表现和影响

模糊性在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中的表现大致包括边界的消隐,即消解交通空间的围合界面;和形态的多样,即交通空间的形式更具有可塑性。

3.1 边界的消隐

我们对于空间的第一感知一般来自于围合它的边界而不是空间本身,建筑师对于空间的塑造也是从界面处理开始,界面为空间设定了一个有限范围,而消隐则给这个范围带来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边界的消隐针对的对象主要包括交通空间中的“墙”和“层”,即是垂直边界的消隐和水平边界的消隐。

“墙”作为交通空间的维护界面,是建立交通空间独立性的主要元素,当“墙”被移除时,同一个水平空间内的使用者就能直接通过视觉相互观察,并且在空间功能和活动上彼此同化而产生连锁反应,人对空间的印象也由多个小空间变成一个开敞的大空间,使得交通空间从一个封闭的场所转变为复合空间的一部分,在空间行为和感知上与其他空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也就形成了所说的空间连续性。例如,妹岛和世设计的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就将弱化“墙”做到了极致,建筑犹如两片水平飘板,将竖向支撑体系都隐藏在其中,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是相互贯通的一个整体,通过地形变化未划分区域,人的活动则保持始终的连贯和完整。

“层”则是建筑空间的水平界面,将空间限定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上,是交通空间联系的主要对象,当“层”被消解,人在建筑内部的活动从规律的平面活动跃升到复杂多变、充满可能性的三维空间活动。例如,UNS事务所设计的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将坡道作为平面的一部分,不同标高上的空间通过坡道融汇成一个共同的大空间,这里已经没有了明确“层”的概念,只有无限延伸的建筑空间。

边界的消隐使得展览建筑交通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都得到解放,不再有明确的界面将交通空间与其他空间分隔开,人在不同的空间中穿行也不再受到边界的束缚,这种做法突破传统的空间模型,形成全新的空间感受。

3.2 形态的多样

模糊性在交通空间形态上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建筑师由塑造不变、单义的空间形态转为塑造可变、多义的空间形态,由塑造静态、独立的空间形态转为塑造动态、连续的空间形态。传统的交通空间例如楼梯、台阶、走道等,在我们印象中多是稳定的、有明确的规律性和秩序性,并且可以被人们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使用者只能遵从既定的路径未进入展览空间并按照顺序完成整个观展过程。而模糊性的引入,意味着公共交通空间不必重复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更加动态和叙事化,坡道、开放走廊等元素的引入使得交通空间更加充满活力,不可预知,由它们形成的交通空间可以任意在三维空间中穿梭、跳跃、扭曲和盘旋,形成各种夸张独特的空间形态,吸引了人们进入展览建筑,并且自由使用和体验整个建筑空间。

3.3 模糊性带来的影响

展览建筑交通空间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模糊性,改变了原有的一层不变的空间秩序,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功能的复合,即综合和复杂的空间特性,使其兼具多种功能。“特意设计出来的不定形式是以生活中的的不定为基础在建筑要素中反应出来的”,随着交通空间界面的消解,形态的多样,空间层面上独立的交通空间已不复存在,其功能的单一、独立也逐步被弱化,当代展览建筑的交通空间与交流、展示、休憩空间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功能复杂性来源于现在人们空间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多样化,而表现在交通空间中就形成了功能的模糊和交叉。走廊兼做展览,开放楼梯兼做休息和交流空间,通过与其他功能的整合,并且吸收其活动特性,交通空间能够以更积极更有机的形态融入整体建筑。

二是行为的丰富,为更多使用行为的产生创造了可能性。“空间活动是一种连锁反应,浅层次的活动是一切空间行为产生的基础”,在展览建筑中,我们可以把交通活动作为一切活动的脉络,而交通空间则是这些活动的载体。交通空间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在进行行走和停留活动时,能够接触更多活动形态,比如看到其他人在观展,穿过正在表演的人群等等,这种空间的模糊使得发生更深层次活动的几率大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人在展览建筑中丰富多样的行为模式。

三是开放的体验,即为人们提供更多探索的空间。我们可以将模糊态看做是空间由固体形态到液体形态的转变,一切空间体验经过适度的模糊,变得更为有弹性和张力。模糊的交通空间可以作为一个不确定的线索,对于所有功能空间都是开放的和包容的,只给使用者指出大致的空间范围和行进方向,将探索和体验空间的主导权交还给使用者。使用者如同水滴一样在这类交通空间中流动、聚集和分散,随时能选择停留或者继续前进。展览建筑的交通空间通过模糊性被还原到最接近人生活的状态,让使用者自由的、有选择的穿行并接触其他功能空间,这种开放的空间体验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片面化、模式化的观展模式,以一种更加“以人为本”,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未创造空间。

4、交通空间模糊性的设计策略

经过对展览建筑中交通空间的浅析,我们可以发现,适度的模糊是符合人对空间的认知的,我们需要模糊性是开放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模糊”,却不是杂乱无序的“模糊”,而如何在设计过程有意识引入模糊元素,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的。以下列举一些当前展览建筑交通空间营造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策略。

4.1 “软化”策略

“软化”策略主要针对展览建筑交通空间的界面和形态,可以体现为空间的透明、弹性、不规则等多种形态。其中“透明”指使用透光率较高的材料来建造空间隔断,或者部分移除空间隔断,使得不同空间之间能够有视线及活动的交流。例如,妹岛和世在金泽美术馆中就采用了360度透明的玻璃幕墙,并将视觉上成为障碍的柱子散开,使得人在交通空间穿行时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其他空间的活动状况,同时能够驻足欣赏庭院的美景。“弹性”指交通空间能够根据使用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变,例如可移动的分隔、可翻折组合的空间装置等等,使得空间的形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弹性变化。“不规则”指打破规则的图形化平面,根据实际的需求对空间进行局部放大或缩小,为多样的空间行为提供可能性。“软化”是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中最常用的一个设计策略,能够充分综合功能与活动的需求,同时使交通空间更灵活多变,以与多样的场地环境相适应。

4.2 “融合”和“片段”策略

“融合”策略指基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将展览建筑交通空间与其他空间有机整合和分隔,呈现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既保证空间的相对完整,又能提供适度的开放性,实现活动的互动和交流。“片段”策略指将功能空间视为一个个词语,用交通空间来连接成完整的语句,可以通过连接上的跳跃、感知上的交错来模糊不同的空间。这两种方式都是从空间的组合和秩序着手,形成暧昧的复杂的空间模式。例如,哈迪德设计的罗马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中,弧形走道沿着墙体自由延展,黑色楼梯轻盈地悬浮彼此连接,使得展示者可以在其中任意的游走,随意的跳跃或者回放,无拘无束的互动和对话,充分表现了展示形式的自由和灵活,“在自由的时空体系中,所有的元素在飘移,关系在变化,不再相互咬接建立固定的联系,全局结构为此不断重新调整,由是运动,永无休止,没有重复”。

4.3 “折叠”策略

“折叠”策略值利用坡道、楼梯、自动扶梯的非常规交错布置,或楼层相对连续的、整体的曲面起伏,来连接多维度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形态,使得交通空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始和结尾,没有上下前后之分,能够通过漫步式的交通未串联所有空间,并充满整个展览建筑,成为复合的功能空间的一部分。

这个策略在当代展览建筑中已经有很多应用,因为其独特的戏剧性和空间张力能够鲜明的勾画出建筑本身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建筑空间形态。例如莱特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厅就是一条直通6层的坡道,螺旋而上,彻底打破了交通空间与展厅的界限,形成了不能单一定义的模糊空间,人们可以顺着坡道连续的观展和交流互动,不用受到任何空间局限。例如库哈斯的图苏图书馆方案(图5),由曲折的板构造了确定的流线,将楼层与坡道之间模糊化了,在曲折的空间中浓缩了休息节点、内庭院等等元素,达到三维空间上的连续性。

5、结语

展览空间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71-02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种综合性展示空间,承担着规划、展示、文化、休闲与教育等众多方面只能,对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展开研究,设计出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多功能城市规划展览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规划展览馆概述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其主题是城市规划,内容是城市历史演变过程,是城市宣传、本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我国城市规划展览馆起步较晚,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建成与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城市展览馆建筑蓬勃兴起,有些城市已经建成独有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城市规划展览馆是在现代城市化进程、公众参与意识提高等基础上发展并兴盛的,具有多方面作用,具体有:

一是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展览馆与美术馆、纪念馆等有很大不同,与城市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通常建设在城市主要空间、时间节点上,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能够直接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是能够展示城市时代精神,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种公共建筑,在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人文、地理以及社会氛围等多方面,呈现积极性上、人文精神的面貌,展示出城市的时代精神特征。

三是可以为了解城市提供渠道,城市规划展览馆在内容、表现方式以及互动性、场所氛围等方面,相较于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以及纪念馆,都有一定显著优势,其定位是服务大众,提供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展示方式有图片、模型以及场景复原等,可以更好地被公众所理解,让公众对城市有直观、全面的了解[1]。

2 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分析

2.1 选址设计

选址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决定着展览馆建设的成败,虽然选址并没有固定模式,但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位置,具体原则有:

一是中心性原则,此原则适用于中心发散状或网格状城市中,在此种城市中,通常会有一个主要中心区域,其辐射吸引能力是最强的,将其选为城市规划展览,可以保证展览馆作用充分发挥,比如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二是均衡性原则,在城市发展中,盲目单一向外膨胀是不可取的,根据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划分城市区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会体现出多中心,比如上海,就是一主四副结构,是一种均衡分布方式,对此种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就需要遵循均衡分布原则,实现均衡性、优质性目标。

除上述原则外,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城市制约条件、交通情况、未来扩建、展品的保存与运输以及文化属性等等,使展览馆更好地服务与大众与城市未来发展。

2.2 布局设计

在城市展览馆的布局设计上,需要从城市规划实际情况、建筑与城市关系等多个角度出发,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分区,避免彼此之间出现干扰。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分区设计中,优先做好内外区的明确分区,是内外区的管理、使用各自独立,避免造成混乱情况,使观众、展品和工作人员流线明晰,防止相互穿行带来的不便。

二是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内外明确分区并不代表两者的绝对分开,需要先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外部周边道路情况、内部展品入口等,做好内外部展场、入口等的设计,保证各个分区功能的齐全,满足人们观览、休闲等需求。

2.3 功能设计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中,要使其具备应有的基本服务功能,分别有展示陈列功能、互动交流功能、观众服务功能、保管存储功能以及管理办公功能等,使展览馆可以正常运行,满足公众各种需求,保证展览馆作用的发挥。

2.4 流线设计

流线设计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对外部分和对内部分两类,具体有:

首先,在对外部分流线设计中,一是门厅,应尽量简洁流畅、具有明确导向且人流交叉重复要少,兼顾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门厅附近需设有咨询台、休息等候空间以及存包处等。二是进厅,根据是情况,选择走廊式、过厅式或前厅式流线方式,要与展示陈列室直接相邻,空间宽敞,便于出入。三是展示陈列厅,空间比重要足够大,从参观顺序性、可选择性与系统性方面进行设计。四是观众服务设施,在门厅、过厅位置,设置公众需求的各种服务设施,对于大中型城市规划展览馆,每层展览区都应设置卫生间[2]。

其次,在对内部分流线设计中,一是内部入口,通常要远离公众入口,将人流、物流分开,物流通道宽度要足够,保证展示物品能够顺利进出;二是行政办公用房,要与内部入口靠近,方便外来人员联系,并要与储藏区、展示陈列区联系方便,以便于工作的良好开展。

2.5 空间设计

在空间设计上,不同区域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设计时,需要根据要求分别做好相应设计,主要内容有展示陈列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以及空间环境设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2.5.1 展示陈列室空间设计

首先,要做到展示陈列空间与展品特征的结合,根据展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展出方式,突出展品内容,尤其是特殊尺寸展品,需要对其专门设计,着重突出展品的特点。

其次,创造良好的观赏环境,展示陈列区通常都是根据展品类型来划分的,不同展品的最佳观赏方式也有所差异,所以,需要结合展品特征,为观众创造良好观赏环境,比如悬挂展品,就需要设计高大空间,让观众能够观察到现场全貌。

最后,做好空间组织,展示陈列区并没有对尺寸、形状、模数进行严格要求,可以采取韵律组织和自由组织的方式,来对展示陈列空间进行组合,达到良好空间设计效果。

2.5.2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就是指展示陈列区、办公区等以外的公众经过、停留的区域,其空间设计主要包括交通空间设计和服务空间设计两部分,其中,在交通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独立交通空间、组合交通空间与走道、楼梯等设计,保证公众参观的有序性,并加以艺术性、趣味性和装饰性设计,增强交通空间给公众的舒适感。

在服务空间设计中,需要从便利性角度出发,根据公众的各种需求,设置独立的活着附属于交通空间的服务空间,让公众得以休息,缓解疲劳。

2.5.3 空间环境设计

空间环境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光照环境,包括用于展示的功能性照明和其它非功能性照明,光照来源有自然采光、人工照明等。在光照环境设计中,应优先选择自然采光,对于需要营造特殊感官氛围的展品,采取人工照明,做好自然采光、人工照明的有机结合,在满足展品展示光照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工照明,起到节能作用。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展览馆的作用越来越加显著,建设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展览馆,已经成为城市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对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的研究,了解设计要点,做好选址、布局、功能以及空间等方面的设计,提高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与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娜仁,王芙亭.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浅析[J].艺术科技,2015,(4).

上一篇:舞台空间设计范文 下一篇:数控机床维修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