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7 17:01:38

展览考察报告

展览考察报告篇1

“2017年的主题为‘直面挑战、励精图治’,将从政府、企业、协会等多方视角,探讨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的新形势下,全球会展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转型发展。在境外参会代表方面,2017年是最为踊跃的一年。”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林舜杰说,此次CEFCO论坛在澳门举行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澳门会展企业与海内外同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澳门会展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协助澳门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与可持续发展。

澳门将借区位优势,发挥区域商贸服务平台的作用

林舜杰相信,CEFCO 2017将成为全球会展业一次精彩难忘又富有成效的行业盛会,预计论坛将吸引800位全球会展业界精英和商界人士出席,其中境外代表大约有400人。

据悉,作为世界第三大展览专业论坛,CEFCO由中国贸促会和国际展览业协会、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独立组展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承办。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刘关华表示,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作为承办单位,为提升本届论坛的国际化程度,将邀约更多海外会展业界人士参与,并利用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地位,以及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优势,重点邀请葡语国家及东南亚国家等代表与会。

刘关华透露,CEFCO 2017举办期间将安排考察澳门会展设施、参观澳门会展的一些硬件、软件,同时体验澳门文化旅游特色,希望加强参会者对澳门会展设施及澳门经济、文化的认知,以整体推介澳门会展的优势。

“澳门发展会展业最大的优势是‘一国两制’。”刘关华分析,澳门地处珠三角,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澳门具有自由港、单独关税区,其税率是周边城市中最少的一个,最多仅达到12%。而且,澳门具有国际市场网络优势,将充分发挥区域商贸服务平台的作用。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澳门“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一些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澳门特区政府也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会展业的发展。

2016年9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了首个五年规划《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包括推动会展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从构建大旅游、大休闲产业出发,深化旅游业与酒店、会展、商贸等行业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形成旅游休闲大业态,对会展业带来稳固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澳门会展数目、规模、层次不断提升,多项会展业的经济指标印证着会展行业的不断成长。”刘关华指出,2016年前三个季度,澳门举办的会展活动共900余项,与会及入场人数超过120万人次。

《2016年亚洲展览业年度报告》指出,2015年澳门专业展览市场取得5.9%的升幅,高于亚洲区销售展览面积的平均值。此外,澳门已经有6个展会获得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

“这说明,澳门展览业正逐步走向专业化。”刘关华称,未来,随着港珠澳大桥、粤澳新信道等大型交通工程的落成和启用,将使澳门的会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更有效的发挥区域联动效应,促进客源互引、深化区域合作。

刘关华介绍,澳门目前的主要会展场所有9个,会展场地面积共约19万平方米。会展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步提升,进一步配合各类会议、展览、宴会和表演活动的需要,为业界提供更多会展场地,也为会展业长远稳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延伸阅读

中国展览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据了解,CEFCO论坛期间还将由中国贸促会主持编写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全面反映过去一年间中国展览业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和市场特征。

“目前,该报告已经成为海内外会展业界了解中国展览业的一个重要窗口。”林舜杰介绍,《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经过多年的发展,未来会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态势。现在,已经把深圳、成都、大连、长春、济南、杭州、南京等城市展览业的年度发展状况纳入报告中。

“经过这两年的检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受到了业界的欢迎。”林舜杰透露,此外,还在考察、衡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三线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把这些也纳入观测和统计数据体系中。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正在呈现差异化竞争。此前,展览业经历了“一窝蜂”的阶段,城市与城市之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展览项目不断复制。近两年,政府加强管理财政资金流向展会项目,显现出一些效果,市场化趋势越加明显,项目管理中的精细化特点越来越得到体现。

“可以说,展览业企业正在从寒冬中走出来,逐渐找到了发展的方向。”林舜杰认为。

《报告》统计,2016年全国共举办3052个展览会,在“精耕细作”式的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境内展览市场保持着稳步前进的发展态荨U估阑嵩诒本、上海、广东的集聚态势依然十分明显,二三线城市会展业受关注程度也在普遍提高,展览行业规范化程度增强,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报告》指出,在境外展览方面,中国很多的展览企业都在布局国外项目,参展项目和自主品牌展都在增多。

“出国展览市场正在回暖。”林舜杰分析,通过出国参展推动中国产品“走出去”,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以及品牌影响力也成为保障“中国制造”全球市场份额,促进对外贸易稳步攀升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以说,2016年中国出国展览在国别数、项目数、展出面积和参展公司数目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林舜杰强调,尤其是中国企业赴“一带一路”国家的参展,或是举办自主品牌展览的数量大大提升。

展览考察报告篇2

交流的过程中,《中外会展》杂志社的负责人赵伟先生表示很乐意与中东方在旅游方面以及会展业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并表示希望中东地区能够组织代表团来中国对中国的旅游业及会展业进行考察。艾博瑞罕姆先生与巴林大使馆代表表示很高兴与《中外会展》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并表示一定要组织代表团来中国考察,也希望《中外会展》能多组织代表团去中东考察。

最后,《中外会展》负责人与艾博瑞罕姆先生以及巴林大使馆的代表在巴林王国国王谢赫-哈麦德・本・伊萨・阿勒・哈里发陛下的照片下进行了合影。随后,艾博瑞罕姆先生很高兴地接受赵伟先生的邀请,访问了《中外会展》杂志社。(崔建军)

“2008年德鲁巴国际印刷和纸业展览会”隆重开幕

德国杜塞尔多夫当地时间2008年5月29日10点,全球印刷人期待四年的“印刷奥林匹克运动会”――德鲁巴(DRUPA2008)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这次展会迎来了52个国家的1971个参展商,展台总面积超过175000平方米,其中,德国本地707家展商,总面积71201平方米;非德国本地展商1264家,总面积104202平方米;中国展商139家,总参展面积6758平方米。

DRUPA2008是全球印刷和媒体领域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展览会,据不完全统计,DRUPA 2008的交易额突破100亿欧元。业内人士称,实际投资总额将会继续攀升。

展会国际观众人数比例高达59%,比四年前举办的上届展会增长了4个百分点,主办方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WERNER MATTHIASDORNSCHEIDT先生如此评论在本次展览会上取得的成绩:“这意味着DRUPA已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重要影响并且提高了其国际地位。即使在如此困难的经济气候下,此次展览会仍然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赵晓凤)

spoga+gafa展8月底在科隆开幕

“2008年国际体育用品、露营设备及园林生活博览会/国际园艺博览会”(sPOGA+GAFA)将于8月31日在德国科隆拉开帷幕。作为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主导博览会之一,此次双年展将展出户外生活、户外运动、户内和户外休闲、马术用品及服务等主要产品。

除此之外,参观商在SPOGA+GAFA上可以体会到行业的国际性趋势,轻松获取任何需要知道的信息并对各个供应商进行详细的比较。据统计,2008年SPOGA+GAFA有超过2,500家供应商来自世界70个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0多名专业观众。

据了解,ALEXANDER ROSE,ALFREDKaRCHER,APPLEBEE,以及更多企业已经报名参加本届展会。除此之外,很多中国的著名企业也报名参加了此次展会。(崔桂明)

阿根廷将成为拉美地区会展中心

阿根廷会展协会于今年3月19日发表报告称,阿根廷2007年通过举行各种展览会和大型会议获得19,72亿比索(约合6.28亿美元)的收入,连续第五年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阿根廷2007年举办了339个展览会,主办了1124个大型会议。

展览考察报告篇3

依循“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 走新型墙材发展之路

节能促进低碳发展 创新推动行业进步——2010年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年会、2010年中国(南昌)国际砖瓦节能论坛在南昌市召开

行业展会彰显创新气象 精英聚首共谋低碳发展——第24届中国墙体屋面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南昌召开

坚持技术创新 促进节能减排 坚持服务宗旨 推动行业进步——在2010年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年会、2010年中国(南昌)国际砖瓦节能论坛上的讲话

图书是弘扬新科技的载体——《烧结砖瓦技术350问》、《烧结砖瓦产品的制造及其产品性能》首发式讲话

行业展会 公平竞争 相互学习 共谋发展——第24届博览会参展单位代表致辞

《烧结砖瓦技术问答350问》、《烧结砖瓦产品制造及其产品性能》新书首发式、大型绿色砖瓦宣传片《走进绿色砖世界》新片首映式在中国南昌举行

2010年第3季度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报告

关于2010年度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重点企业检查达标企业的通报

关于授予“2010年度中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信誉模范企业”称号的通报

关于2010年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优秀厂长、经理和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的通报

锥套在联轴器中的应用

荷兰发明自动铺砖机

《砖瓦世界》2010年总目录

2010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年会2010中国(南昌)国际砖瓦节能论坛在南昌隆重召开!

行业展会 彰显创新气象——第24届中国墙体屋面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南昌隆重开幕!

精英聚首 共谋低碳发展——第24届中国墙体屋面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企业风采

《烧结砖瓦生产技术350问》《烧结砖瓦产品的制造及其产品性能》新书首发式《走进绿色的砖世界》大型砖瓦文化宣传片首映式

行业盛会谱写节能减排新篇章——2009年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年会、2009年中国(合肥)国际砖瓦节能高层论坛、第23届中国墙体屋面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在合肥市召开

维护当前较好局面 促进砖瓦行业健康发展——在2009年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年会暨2009年中国(合肥)国际砖瓦节能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墙材革新政策导向和发展现状

墙材革新的战略思考

雨中兼程 考察兴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会长孙向远考察安徽兴林机械集团公司

装备升级 引领砖瓦工业新方向——第23届中国墙体屋面材料、设备暨配套产品博览会侧记

2009年欧洲砖瓦技术市场考察报告

新型墙材发展怎样突破当前困境

《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新行业标准的探讨

煤矸石理化性能对烧结砖质量的影响

石膏砌块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的试制

轻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墙板裂纹的成因及对策

节能保温墙体施工应用11问(四)

美国烧结砖的生产与应用

《砖瓦世界》2009年总目录

答卷

以党员的名誉——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之际

孙向远会长参加山东矿机迈科建材机械有限公司全自动切码运产品下线仪式

中砖协字[2008]20号关于召开砖瓦高层论坛暨五届三次理事会议的通知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 全力支援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中砖协字【2008】21号关于征订《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文件汇编的通知

首批投资灾区建设新型节能墙体屋面材料生产线框架协议在成都签订

唐山灾后重建中的一点启示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墙材制品

热平衡是企业节能的基础(二) (真空挤出机成型、自然干燥、轮窑焙烧、生产挤出红平瓦的热平衡)

中国建材工业利废国际大会暨展览会9月将在广州举行

节约水泥 善待有限的石灰石资源

坚持“四轮”驱动 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浙江墙材革新工作快速有序发展

保护耕地 推进墙材革新深入发展

轮窑中火情处理(二)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技术与方法

台达PLC在液压码坯机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皮带输送机跑偏原因和处理

如何提高烧结砖隧道窑的质量

一种优质劈离饰面砖原料——伊利石粘土岩

螺旋输送机设计参数选择

用新结构砌块砖建抗震民宅

粘土砖厂转产煤矸石烧结砖存在的问题

新疆烧变岩开发天然轻集料初探

《明城墙砖》(讨论稿)

展览考察报告篇4

关键词:原研哉;平面广告设计;设计理念;哲学;文化;生活;理解一、原研哉平面广告设计代表作分析

1.1原研哉的代表作

原研哉的设计领域广泛,其作品也琳琅满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为,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节目表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东京银座区松屋百货商店翻新项目、梅田医院的视觉指示系统以及他有关于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尤其当他《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出版后,更是让世界人民记住了原研哉这个名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1.2原研哉广告设计代表作分析

原研哉作为一位知名的跨界设计师,本文侧重于其平面广告作品的分析,所以,将以其为无印良品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设计的海报为代表进行分析。

1.2.1无印良品2003年“地平线”系列海报

原研哉对于无印良品的广告建议理念是一个“空”字。就是说,广告并不呈现一个明确的画面,但是从效果上,向观众提供一个空的容器。这打破了广告传播的一贯理念,即将想让受众了解的观点进一步明确,将其转化为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信息,然后将其赋予适当的媒介,再将信息传播开来。当受众接收到的不是一条信息,而是一个空的容器时,传播因受众自身提供了意义而发生。这里渗透着中国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原研哉认为,第一眼看上去没用的东西实际上最丰富。一个空的容器具有众多的可能性,就因为它是空的,所以才能往里面装东西。同理,丰富孕育于可能性之中——存在于任何事发生之前的可能性。空给予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又可以让人赋予它各种意义。这又与原研哉“无,亦所有”的设计理想相得益彰。

地平线,作为天空和地面的交界线,既让人感受到天的广阔,又能感受到地的无垠,形成了一个巨大宽广的容器,包容天地。其间又有一抹人烟点缀其中,天、地、人,三者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简单而不失内涵和优雅。当受众沉浸于海报中纯粹天成的美景时,还引导人思考人与自然天道的关系。

1.2.2无印良品2006年“自然而然就变成这样了”系列海报

无印良品“自然而然”这一系列海报不如“地平线”那样出名,其表现内涵也不如“地平线”那般荡气回肠、发人深省,但我认为这一系列海报却很真实的反映了原研哉对设计的思考。原研哉认为这是给无印客户和内部员工的一个信息,一个询问无印自己的信息。

“自然而然”系列海报的画面主体都非常普通,或是家具端头恰巧融合的床和椅子,或是一侧带有扶手连成一片的沙发,或是可随意调节成各种造型的铝制台灯。就是这样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却是无印良品一直沉思其中的全部。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积累和冷静思考,无印良品追求的是简单而又舒适,经得起实践和时间考验的设计。

冷静观察人与人、人与生活;整合最优的材料与技术;保持高质量的同时考虑低成本;考虑自然和环境;倾听顾客的声音;与世界上的设计师一间工作,这就是自然发生的。原研哉说。

1.2.3 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海报

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主题是“大自然的智慧”。意在传扬科技与自然的统一,我们需要留意生命和大自然的信息,创造融入大自然智慧的新界面,吸取大自然的智慧,让谦逊谦卑重新回到我们的心里,修复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以及人们之间的不稳定关系。

本届博览会的标识为一个深绿色的虚线圈,意在提醒“注意”或“小心”。

博览会的海报设计将本届博览会形象与日本每座“里山”①中能发现的、为人所熟知的所有生命形式和植物相结合,如毛茛、蝗虫、蜻蜓蛹等。生活中也是这样,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总是会自然不自然间就被身边的动植物吸引了目光。这一系列设计便是激发人们对大自然本能的热爱,从而将人们引入博览会大自然的智慧这一主题上。这一海报创意与在森林中寻找大自然智慧是不谋而合的。

二、原研哉设计理念

2.1从已知到未知的再创造

2.1.1理解事物和 Exformation的再创造

原研哉认为,理解一个事物不是能够定义它或者描述它,而是把这个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知道的事物拿过来,让它变得未知,从而激发我们对其真实性的新鲜感和探索精神,进而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原研哉创造了一个词汇——Exformation,它的含义不是“变成已知”,而是“明白我们知道的多么少”。

当我们认为获得一个知识、一条消息便是画上一个句号时,原研哉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是一个通往思考的入口。知道某样东西不是目的,而是我们想象的起点。知识就像钥匙,开启了一扇门,还有下一扇门在等着你。

创造性就是发现一个从未被提问过的问题。所以,从零开始搞出新东西来是创造,而将已知变成未知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如果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那他能给出的答案也必然是独特的。

这一点在2000年原研哉企划的一个名为“再设计: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的展览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论是长方形纸筒更为有效节省空间并能降低消耗的卫生纸,还是顶部涂上可燃物用天然小树枝做成的火柴,无一不是对我们周围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物的思考。这就像为什么我们的电脑系统、手机软件总是有频繁的更新,这些都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原研哉作为一名设计师,就是这样时刻提醒着自己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冷静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寻求其中最优的解决方式。

2.1.2源自生活的再创造

2.1.2.1适应时代和受众需求的再创造

原研哉从来都不是一个与时代、生活脱节的人。他关注人们生活周围的一切,强调必须认清国家和时代的大形势、大趋势,评估国家经济、技术与外国文化,以及自身文化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意义。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产生于一种成熟文化相关联的优雅的意义。原研哉说。

日本作为亚洲将传统文化极好保留下来的国家,日本文化几乎渗透于日本产物的方方面面,其在设计上的体现则更是直观。原研哉作为一名日本的国际设计大师,更是将日本文化融入自己的血肉中、灵魂中。有人认为原研哉不是一位实用主义设计师。我认为不然。原研哉对于生活无尽的理解和探求,以及在他引领下的无印良品,

都时刻提醒着我,他的设计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舒适、更美好。所以我认为,如果一个设计与人、与社会、与世界脱节,做的再好也只是一件艺术型的设计作品,只能置于博物馆供人瞻仰,不能渗透进大众的生活。原研哉和他的无印良品,恰恰做的是生活的设计。

2.1.2.2追求感官共鸣的再创造

感官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属性,自我们诞生之时起,便时刻浸染我们的生活,既是一种生命本能,又是一种生活乐趣。

原研哉说,设计不仅跟颜色和形式有关。研究我们如何感受颜色和形式,或是研究感觉,是设计的一项关键课题。而观察人如何感觉物体将给予设计新的方向。

为了印证这一点,一个名为“触觉展”的项目诞生了。其中充满了设计师对于人感官的思考和刺激。“长”满头发的灯笼,“育”有蝌蚪的杯垫,“铺”着树叶的木屐……无一不从感官上带给受众生态气息的感受。感官设计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开启设计的一个新的关注领域。感官设计既是一种感官的传达,又是一种设计与受众之间感官记忆或感官上的互动,进而促使受众发现生活中的小乐趣。

2.2无,亦所有

“无,亦所有”是原研哉对于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无”既是中国道家传统哲学观的体现,亦是禅宗哲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禅宗认为万物本质皆是“空”,世间万物形不同,本质却无差别,而事物形象在不断变化之中,本质皆是“无”。

原研哉从东方传统哲学中发现了“无”,并结合时代赋予其新的含义和价值,拓展了现代设计理念维度。因为“无”,所以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因为“无”,所以有了“所有”。

2.3白

“白”是一个与日本文化渊源颇深的颜色,在日本的神道教中亦是重要的存在。一般意义上说,白是太阳的光明,是生命的象征。

在原研哉的世界里,“白”与“无”相似,没有颜色,却又蕴含着多样性和无限。“白”是一个容器、是一个空间、又是一种颜色。

同时“白”又存在于生命中,生物的骨头和乳汁都是白色的。

“白”在原研哉的设计中可谓是随处可见。

2.4互动型设计

无印良品“家”的系列设计中,出现了许多能让人从中找到生活乐趣的设计,比如可以随意拆装成各种样式的家具、可以任意改变造型的台灯等。这一类设计在设计之初便具有了一种与人互动的灵活性。

到了“再设计”展览上,以袋茶的设计为例,除了体现了对于人的生活习性的观察外,更多的是体现了设计对人本能的引导作用,让人不用看使用说明,便能物尽其用。所以,设计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也是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启示

通过研究原研哉的平面广告设计理念,除了让我们感慨于日常生活中设计师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外,更多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设计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这一定义。原研哉的成功源于他对生活的悉心观察、冷静思考,以及对于本土文化、世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这恰恰是中国的大部分设计师所欠缺的品格。所以,不要被生活安逸的表象蒙蔽了发现的双眼,套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学无止境。平面广告设计所肩负的不单单是针对某一件事物的宣传和讲述,而是阐述生活和传承文化的使命。(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原研哉 著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第1版

[2]武旭 著 《简论原研哉设计理念中的东方美学传统》刊载于《艺海》2011年10期

展览考察报告篇5

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管理细则全文一、讲解前的准备

(一)时间要求

1.来馆服务的志愿者应在约定服务时间前15分钟到志愿者休息室报到,办理相关手续,并在约定服务时间前5分钟到达服务的展厅。

2.志愿者按预约时间在相应展厅门口等候15分钟仍未见到观众到场,本场服务取消。

3.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到岗服务,需提前通知志愿者休息室值班人员。

(二)着装要求

1.志愿者上岗服务时,着装应本着庄重大方的原则,避免特殊化的服装佩饰,需符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礼仪规范》相关准则。

2.为了更好的建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形象的统一性,协会综合管理部(简称管理部)将对不符合上岗服务人员着装要求的志愿者进行提醒,如多次口头提醒无效,管理部将对其进行书面提醒和警告记录。

二、讲解安排

(一)预约流程

1.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实行预约制度,每位志愿者都需通过提前预约和按时履约2个步骤才能上岗服务。

2.为保证各展馆讲解人员适当和均衡,管理部将设定各展馆讲解人数上限,并根据需要作相应调整。

3.预约讲解时间需提前48小时(含)以上,例如:1日10时可预约3日10时及以后讲解服务。

4.预约时,遇到某场次讲解人数已满,应选择其他场次或其他展厅。

5.取消预约讲解需提前24小时(含)以上,例如:想取消3日10时的讲解预约,需在2日10时前由志愿者经网络操作或通知秘书处协助取消,否则记录违约。

6.如遇突发情况,无法按时履约,也可委托其他符合上岗要求的志愿者,代替本人按时到岗服务。工时和履约情况记入被委托者名下。

7.预约记录向公众透明,如不方便公示本人预约,请向秘书处说明情况。

(二)服务规则

1.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员需按照协会培训部规定的考核规范进行服务。

2.为避免与专职讲解员上岗时间发生冲突,志愿者需按照指定的开始时间上岗。

3.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上岗服务时必须佩戴上岗证,志愿者不得在未考核通过的展厅挂证讲解。

4.请预约服务的志愿者按时到岗履行服务,服务完成后记录履约一次;到岗时间(以到预约展厅时间为准)超过预约时间记为迟到,记录违约一次。迟到记录违约后,志愿者坚持讲解仍记录相应服务时长(视同非预约上岗情况处理)。

5.接受非预约上岗,但仅记录服务时长,不记录履约次数。

6.因观众未到场等待15分钟后取消的服务,执行服务志愿者本人记录履约一次,记录服务时长0.5小时。

7.午间用餐及休息时间不计入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长时请主动说明。

8.每位志愿者每次上岗服务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每天最多记录5小时服务时长,最多记录一次履约。

9.为了不干扰其他志愿者的正常讲解工作,志愿者不能在非预约时间自行在展厅内挂牌讲解,需先到秘书处报到,由秘书处安排上岗时间。

10.志愿者不应因亲友参观而影响预约时段的服务质量。

11.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时,不应因个人原因中止讲解,个人手机应调至无声,不应在讲解过程中接打电话。

11.不允许个人通过讲解收取费用。如遇特殊情况,需及时向管理部工作人员汇报,听取指示后再行处理解决。

三、实习试讲办法

志愿者凡有意报考新展览讲解,可到秘书处申请该展览实习试讲。从申请当日起30天内,志愿者可进行3次试讲。试讲与正常上岗采用相同流程,先预约后服务,但仅记录服务时长和履约情况,不记履约次数。试讲当天请先到秘书处借用实习试讲证 佩戴进行试讲,并于当日归还。不得到未申请试讲的展览进行讲解。未通过考核前不可再次申请其他展览试讲。

四、暂缓上岗的情况:

(一) 标准程序:为保证讲解质量,志愿者通过考核每个展览,超过60天(从最后一次服务日次日(含次日)计算60天(含第60天))仍未上岗服务,暂停该展览服务资格,志愿者须通过培训部重新考核(人工考核)该展览后才可预约服务上岗。志愿者通过考核每个展览分别独立计算。

简化程序:志愿者有多个被暂停服务资格展览需同时考核通过时,可选择一个展览通过人工考核,其余被暂停服务资格展览须在七日内向培训部提交现场讲解录音备案(视同非预约上岗,仅记录服务时长,不记录履约次数。),培训部收到录音备案后恢复志愿者该展览服务资格。超出七日未提交,按标准程序办理。

例如:志愿者瓷器、玉器、佛像展览分别被暂停服务资格,欲同时恢复三个展览上岗服务资格,可先选择瓷器展览通过人工考核,并在七日内向培训部提交玉器、佛像现场讲解录音备案,培训部收到玉器、佛像展览录音备案后恢复志愿者玉器、佛像展览服务资格,如只收到玉器展览录音备案则只恢复玉器展览服务资格。

(二)同一时段,预约的志愿者优先上岗服务,未预约的志愿者按秘书处安排时间上岗。

(三)未佩戴上岗证时不能上岗。

(四)因产假、病假、事假等原因志愿者名下通过考核每个展览超过60天(从最后一次服务日次日(含次日)计算60天(含第60天))仍未上岗服务情况参照本款第(一)条规定办理。

(五)其他暂缓上岗的情况。

五、监察巡查制度

(一)管委会承担志愿者上岗服务的监察、抽查和巡查工作。定期对监察、抽查和巡查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公布。

(二)监察、抽查和巡查工作包括:志愿者是否符合上岗要求,讲解内容是否规范,志愿者是否按时到岗服务等。

注册年度内对违例情况,分别以口头提醒、书面提醒、警告方式进行。其中警告须有管委会3人核实,并予以记录。警告后提交管委会讨论处理,情节严重者管理部有权终止其服务资格。对存在非原则性问题者,管理部会及时提醒并要求改正,若同样问题三次书面提醒仍未更正者,管理部有权终止其服务资格。讲解内容不符合相应标准或服务质量有明显下滑者,培训部将安排其重新参加培训考核。

六、志愿讲解服务之外志愿服务的记录统计

志愿者接受秘书处安排,完成约定工作,记录履约情况和服务时间,该记录与上岗讲解服务记录同样适用于年终考核标准。不便以时间记录的工作,将按该活动预先公示的单位换算规则,换算成时间计入志愿者的服务记录中。

博物馆藏馆功能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地出现。因此,国际公认的博物馆定义也在不断修改之中。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了给博物馆下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定义,进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长时间,曾经作过多次讨论和修改。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195年、1962年、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直到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很多人认为,这是目前较为适当的一个定义,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国际间的一般性定义,各国仍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对待博物馆。

美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苏联大百科全书》提出: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日本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是收集、保存、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工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供一般民众使用,同时进行为教育、调查研究、启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目的的机关。

展览考察报告篇6

在此之前,学术界对敦煌的关注及对敦煌学的研究,主要是藏经洞文书。而这一阶段,不论是由官方组织的考察团,如“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史地考察团”,还是官员、个人的考察、视察或朝圣,如于右任、张大千等,乃至奉命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常书鸿及其追随者,基本上都是以艺术见长,他们关注的也主要是石窟保护和壁画艺术。

正是由于他们的关注及考察,尤其是临摹的敦煌壁画在全国各地的展出,向世人宣传了敦煌,也使世人了解了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敦煌艺术的探索、临摹、展览、宣传,对敦煌石窟的保护,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的。

王子云(1897~1990),安徽萧县人,生前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陕西美协名誉主席。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后肄业于上海美术学校和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底至1937年初在法国留学并游历欧洲。1937年回国后,被聘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抗战爆发后随杭州艺专流亡西南各地,1939年到达重庆。因他曾经帮助欧洲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基完成南京中山陵国父坐像,又是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小学时期的老师,在国内雕塑界为一时之选,便受聘设计重庆抗日无名英雄纪念碑。由于敌机狂轰滥炸,工程无法继续。而由于日寇入侵,使沦陷区的山西大同石窟、河北涿县白带山石窟、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等惨遭破坏。而其他还未沦陷地区的中国古迹文物又面临着灭顶之灾。因此,王子云毅然于1940年5月向国民政府教育部上呈报告,建议迅速组建艺术文物考察团奔赴西北,以摄影、临摹、拓印、复制、测绘、记录等方式,抢救收集尚未被日军占领地区的古代艺术文物。

1940年8月,国民政府正式组建艺术文物考察团,直属教育部领导(因此被称为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聘任王子云为团长,成员主要由沦陷区撤退来重庆的美术教员和重庆国立艺专即将毕业的优秀生组成。考察团的任务是考察陕西汉唐帝陵及宗教寺院,甘肃敦煌石窟、安西万佛峡石窟,青海佛教寺院等西北古代历史文化遗迹、古代艺术品和社会民俗。由于该考察团的主要工作基本上都在西北地区的陕、甘、青三省,因此又被称为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

考察团开始组建时,其考察对象虽然有敦煌石窟,但显然不是重点和首选。后来还是于右任的建议,才将敦煌列为主要的考察任务,正如王子云在《从长安到雅典》中说:“1941年,于右任从西北视察回来后,对我们说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宝窟,藏有许多古代的壁画和彩塑珍品,要我们去看看,调查调查。于是由当时政府的有关单位主持,组织了一个共有十多个人参加的考察团,其中包括历史、考古、美术等各方面的专家,由我担任团长。我们于1941年冬从西安出发,到敦煌时,张大千先生早已在敦煌莫高窟工作半年了。”

考察团从1940年12月开始到1945年初结束,历时近五年,辗转奔波于川、陕、豫、甘、青的大部分地区,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和研究,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原计划的考察范围,本来不包括河南洛阳,但由于洛阳也属于佛教石窟雕刻,再加上离西安不远,为了多了解其与敦煌千佛洞的不同并作比较研究,考察团就在去敦煌之前先到洛阳龙门进行了调查。

20世纪40年代,由内地到敦煌,路途是非常艰苦的,从兰州去敦煌,先坐汽车经河西走廊,即经武威、张掖、酒泉。酒泉到安西(今瓜州)约280公里,需专雇畜力车走三天;安西到敦煌180公里,连畜力车也难通行,只能坐农家的木轮牛车,在这样一段行程里,有三个休息站,都是在沙窝里搭的小草棚。

王子云率领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共有12人,前后近五年。1941年10月到达敦煌莫高窟的只有三人,这主要是由于经费的限制,“其他的团员有的留在西安继续未完成的工作,有的留在兰州听候调遣”。考察团从1941年10月到1943年春,在莫高窟断断续续工作了两年半,有时是四人,有时则只有两人。

虽然考察团在敦煌的时间不长,人数又少,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第一,王子云绘制了莫高窟全景写生图。该图长5.5米,宽0.233米,是采用艺术和写实相结合的手法绘制的,它既是一幅优美的莫高窟外貌风景画,极具观赏价值,又是一幅莫高窟实位勘测图,具有很高的学术史价值。1998年,在陕西省举行的王子云教授诞辰百年纪念会上,主办方向与会者展示了这件作品。王子云先生去世之后,其夫人何正璜遵其遗嘱将此图捐献给了敦煌研究院。

第二,拍摄了一些珍贵照片。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一路拍摄了许多照片,其中在莫高窟拍摄的照片就有120多张。由于时光的流逝,这些照片已成了莫高窟历史形象的珍贵记录。20世纪90年代,根据王子云先生生前提供的线索,在西北大学文博资料室发现了《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摄影集选》10辑,每辑一册,每册约50页,每页的上半部是粘贴的照片,下半部是文字说明。其中第7辑是《敦煌千佛洞壁画》,第8辑是《敦煌及其它壁画集》,收集敦煌照片83张。在第1辑的《史迹名胜集》中,还有鸣沙山下的月牙泉全景,由此使我们看到了月牙泉自然变迁的直观资料。

第三,撰写了莫高窟现状调查报告。考察团成员、王子云先生的夫人何正璜女士1942年撰写的《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发表于1943年出版的《说文月刊》第3卷第10期“西北专号”上),是实地考察莫高窟,利用第一手资料撰写的我国第一份莫高窟内容总录。它比较系统地对莫高窟的沿革历史及洞窟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并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粗分了洞窟的类型,探讨了石窟形制的特点和艺术风格。由于是第一个莫高窟内容总录,虽然还有不完备,甚至在今天看来不准确之处,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在“洞窟之编号”一节中说:“就莫高窟悬崖现存之佛窟,可分为南北二段,总计不下五六百窟,惟北段各窟除一二魏窟及元代欢喜佛洞以外,余多空无所有,因此历来调查者多仅就南段佛窟编号。”如伯希和、张大千都是如此。北区的编号是20世纪90年代考古的新收获。

另外,考察团还临摹了一部分壁画。由于考察团的经费紧张,使用的颜料、画布都不是太好(与当时同在莫高窟临摹壁画的张大千相比)。他们临摹壁画是从文物的角度出发,即壁画当时是什么样子就画成什么样子(这也是与张大千相比,因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把颜色都复原了,画出来就与新的一样,非常鲜艳,甚至将壁画上不大好的地方都能改好)。

考察团的成果很快就以展览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在考察过程中,曾在1941~1944年分别在西安、兰州、重庆等地举办过展览,考察团成员王子云、何正璜、雷震、卢善群、邹道龙等还举办过不同形式的个人展览。如完成敦煌的工作后,就先在兰州举办了成果展,又于1943年元月在重庆举办了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由于参观者太多,拥挤得无法继续进行,教育部又决定在中央图书馆单独展览一周,有3万人参观。

敦煌考察结束后,考察团又对甘肃河西走廊诸石窟、甘南拉卜楞寺、兰州、西安等地进行了考察。1944年,由于货币贬值,考察团经费实在困难,无法继续维持,便报请政府要求解散。1945年初,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撤消。经协商,教育部指令由西北大学处理善后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此时徐朗秋(与王子云是师范学校同学)任西北大学教务长,而老乡刘季洪又是西北大学校长,萧一山为西北大学文学院长。这样,西北大学就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由王子云先生任主任并兼历史系教授,继续从事西北历史文物和敦煌石窟的研究工作。考察团收集的文物和资料也交给了西北大学。

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是敦煌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建议,是谁最先提出来的?目前所能见到的文字只有于右任1942年12月15日的“提议”,作为国民政府大员的于右任,对于在敦煌设立研究机关显然胸有成竹。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于1943年1月18日,距于右任发表“提议”仅一月,可以说,最后决策此事和于右任有直接关系。当时的筹备委员会主任也不是常书鸿,而是国民政府监察院甘青监察使高一涵(于右任当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这也可以说明于右任的影响。当时发表的名单中,张大千、王子云、常书鸿都是委员,1943年3月,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张大千和王子云都没有出席,也没有参加研究所以后的活动。王子云对常书鸿任职只有一句评价,即“常一直是画西洋油画的专业者”,言下之意,对雕塑艺术还是外行,由他“来筹备这样的工作似乎没有道理的”。

或者,在于右任“提议”之前,教育部对敦煌的考察和机构设置已经在筹划进行之中。因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早在1940年8月就成立。当时决定此事的是教育部长陈立夫和社会教育司长陈礼江,而为王子云递呈报告的是王子云当年的师范学校同学徐朗秋,其时正在社会教育司做科员,官不大,但是很能办事,以后做了西北大学教务长。他在1955年的“交代”里说:王子云和当时教育部上层无一人相识,被任命为考察团团长,就是因为陈立夫和陈礼江“口袋里没有这样的专业人才”。考察团成立之初,敦煌就是重要的目标,而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内地考察,也等于是为敦煌考察练兵,提出成立研究机构的建议,正在考察团份内。虽然现在找不到王子云“建议”的文字,但他从事此项工作之初,便招收的是艺术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其工作方式,与于右任“建议”所云“招收大学艺术学生,就地研习,寓保管于研究之中”本趋一致。显然,对敦煌艺术研究所的考虑,考察团成立之初,便为题中之意。

展览考察报告篇7

汉斯哈克艺术创作的社会学理念研究 汉斯哈克艺术创作的社会学理念研究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

汉斯哈克艺术创作的社会学理念研究 文 章 来自 3 e d u 教 育 网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哈克开始关心文化政治议题后,这个议题就慢慢的把哈克引向另一种深度——历史性思考,历史性的艺术手法的解读也成为了哈克80年代的主导思想。哈克通过现有的社会政治现象透析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真相,不顾一切手段让这些已深埋的历史重新穿上当代艺术的外衣,得到另一种解读,他集中关注的历史性议题有对德国纳粹和法西斯意识形态的思考、美国里根时期和布什时期政府的疑问、法国种族主义问题的愤怒等等。 沃纳芬茨邀请了16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在格拉茨指定的公共场所上制作临时性的装置,而展览的名字就为《参考38/88》,由此可见展览主题必定与1938年的“并吞”有关。1938年,希特勒带着大部队进入奥地利时受到了全城的热烈欢迎,“就连大学的校长都给希特勒发去热烈的贺电,而神父则用祷告的方式欢迎纳粹的到来,一般大学中法学院的法律教科书上出现了新的德国种族法律,在报纸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焚烧犹太教堂的事情‘,格拉茨,一个存在犹太圣殿挑衅的问题,现在已经明确地被人民的意志解决了’”③而在文化节上把这个历史性话题再次打开必定成为人们公开辩论的主题,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展览的启动可能会开启民众旧的创伤。芬茨把《参考38/88》展览的地址选在了纳粹曾经扮演显着角色的地方,如警察局总部,市中心,广场,这些地方曾是举行纳粹集会和希特勒青年团总部、主教宫殿的地方,只有奥地利铁路局拒绝艺术家使用火车站作为艺术作品的场地。在《参考38/88》展览的目录前言上,芬茨这样写道“:这个展览挑战了艺术家面对历史,政治,社会,最后回归到知识产权的领土上的思考,展览的关注点被持续转移到了日常的人们的淡漠、无意识和倒退上”① 哈克的这件作品《你们毕竟是荣耀的(》如图2、3、4)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重建方尖碑,在原有的圣玛莉亚石柱上故意还原1938年格拉茨市的纳粹纪念碑,第二部分则是16个写满标语的海报广告牌,每一个都是119cm*84cm的大小,是由黑色、白色、红色构成,海报上的内容则是从1938年格拉茨的报纸、文件和传真摘录拼贴组成。无论从艺术手法还是对于公共装置的选址都契合了时下的社会氛围。首先,文化节主题是侧重在历史背景之上;其次,就1938年的“并吞”事件,文化节正好是在其50周年的纪念日上举办,迎合了这个时间契机。而哈克制作这件作品目的在于激起群众的思考,反思历史罪孽给当下人们心灵带来的影响。原来的方尖碑覆盖着红色的布,布面上有铭文和纳粹的雄鹰,清晰地看得到圣母雕像已被包裹在里面。这件公共装置煽动了人们对于五十年前的纳粹记忆,很多退休的人被激怒,那些人的这种情节是不愿回想过去、被过去牵连或是面对历史的沮丧感和内疚之情。所以哈克装置第二部分的海报常常被推倒,警察不得不日夜监督。大部分人对装置出于愤怒的原因不是因为作品本身,而是把此装置的艺术观念视为攻击或是政治手腕的恶作剧。大概在展览开幕前一周的晚上,哈克的这件作品被投掷了燃烧弹(图5),虽然消防部门迅速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是大部分的红色面料部分和方尖碑的顶部被烧毁,原圣母的雕像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后经过调查,“两个市民从很远看到纵火犯,在警察素描草图的帮助下,纵火犯被逮捕在格拉茨街头,纵火犯是一个36岁的男子,该男子刚刚进入新纳粹圈。被逮捕的投放燃烧弹的始作俑者,是一个众所周知的67岁的老纳粹。陪审员在审判和判刑他们,分别为两年半和一个一年半的刑期。”③被投掷燃烧弹的日期是1988年11月2日到11月3日的晚上,而五十年前的1938年11月9日到11月10日就是“水晶之夜”事件④发生之时,在奥地利所有的犹太教堂被洗劫一空,也是被放大火焚烧遭到严重破坏。燃烧弹事件发生后,许多国家和地方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称这个纪念碑式一个耻辱的纪念碑,强烈的谴责和怀疑背后的政治动机。

在该事件发生后,格拉茨的一位艺术家理查德?克里舍(RichardKriesche)呼吁在下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在废墟上用15分钟“默哀”来纪念“水晶之夜”事件,来自当地艺术机构和群众自发组织的人参加了这个活动并一起讨论了这个事件。在这次文化节的开幕上“,格拉茨市长和副省长都强调在历史上需要更多的教育,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历史教育上,他们指出,任何在公共场所的艺术展览,难免有政治内涵,但对绝大部分来说是有利的”①

哈克关注这些历史性问题,让它们重新穿上了当代艺术的外衣,得到了另一种解读。哈克除早期物理性装置作品外,中后期的作品都围绕着一个大的主题及社会性问题的深层剖析,这里包含了艺术制度、企业赞助、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的自主权、政府执行力、历史文化问题,而哈克的艺术手法正如社会学家那样对现象有着一针见血的批判和另一角度的解读,正如布尔迪厄评价哈克的作品那样:“汉斯?哈克的作品包含了对艺术界、对艺术作品的产生条件本身的批判性分析,将具有社会学性质的意见和思考完全融于艺术创作之中”。

展览考察报告篇8

关键词:艺术考察课 实践性 可操作性 创新

不身临其境也就无法真实感受。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我们只能通过临摹的手段达到学习与借鉴的目的。今天,当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数码技术的便利去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校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不愿意走出去了。探寻其原因不难发现,除了学生对网络、数码科技的依赖之外,还存在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问题。当代的教育改革创新是以实现专业教学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而当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更以突出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相结合为培养目标。

一、艺术考察课的实践性

艺术考察的目的是通过考察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学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生活,贴近自然,从中汲取创作素材,激发设计灵感,鼓励学生在考察中多听、多记、多想、多动手。因此,在艺术考察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成为这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特点。艺术考察课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艺术考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考察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应设计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考察目标与教学计划,使考察课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有准备的教学活动与有计划的教学过程相结合获得最有效的考察结论。在考察的实践环节中,指导艺术考察课的专业教师应是配角,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把所学专业与要考察的对象联系起来,让艺术考察课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

1.系统地规划艺术考察课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强考察过程的分析和研究环节并进行综合性实践。通过对考察课题的设计,增强实践操作,更新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索更多的科学艺术考察课教学方法。在考察的过程中突出考察课程的主题性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以考察报告作为实践结论的方式,搜集资源、获取考察内容以体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2.以多元化、多样性的考察课题,体现考察课程的过程性与开放性。采取教师与学生针对不同的课题、共享资源进行考察课题的讨论、评析、构思、设计和总结,完成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方式,来加强考察课题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3.借鉴其他院校的考察课教学方法,尤其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考察报告方面吸收其他院校中合理而具有创造力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考察中积极思考,敏锐观察生活及身边事物,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予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艺术感知能力,通过观察、感知、归纳、实践和联想等方式循序渐进地认知自然事物的过程, 强调学生对考察课程过程的体验,强调设计草图的实践,要有多种设计方案备选,经常性地进行师生的教学互动。

授课教师设定考察的目标、具体计划,考察的任务、路线,并与学生讨论实施方案的思路。在讨论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开启个性思维,把这些想法最终通过他们最熟悉的表现形式(如速写、摄影、DV录影、文字等)表达出来,展示在他们的考察报告中。思维被打开的一刻便是考察的开始,这个过程在考察的实践中加以扩展,在考察的最后阶段得到升华,到学生作品出来的一刻得到结晶。

二、艺术考察课的可操作性

当下各类艺术高校大都开设了艺术考察课,但考察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让人提出一些疑问,存在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类专业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情况。课程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与缺乏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失偏颇,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实施中存在重技术、轻创造力培养的倾向,等等。

1.教学基地的建设。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生建立稳定的艺术考察课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以往艺术考察课教学的对比,笔者认为,艺术考察课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能满足学生写生与实践的基本需要,这种基本需要包括写生环境与人身安全。

2.对考察基地的文化了解。依据立足生活、研究自然的原则,考察基地为学生提供自然地表现客观现实的空间。因此,学生有必要对确定的考察基地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出书面的材料以备考察中使用。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专业考察、社会实践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和历史进程的考察,增强了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为了保持实践教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该院与相关地方和部门联合组建了“湖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并在湖北省的红安、麻城、洪湖等地建立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基地成为师生稳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基地建设水平和质量。

3.考察线路的安排。目前,大部分艺术院校都有相对固定的艺术考察课线路和艺术考察课教学基地。如四川的洛带古镇,安徽的宏村、西递村,云南的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等地,这些地方在不同的季节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师生进行写生或考察,而考察线路也大都集中在西部与南部地区。

艺术考察教学基地的建设、考察基地的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和艺术考察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可操作性,是艺术考察课教学运行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校的艺术考察课的教学已日臻成熟,但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考察课教学中仍存在教学与学生多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对待此门课程的学习态度、课程考试制度、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等。经过艺术考察实践后,学生递交考察报告作为考察课的总结。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种形式是他们最愿意接受,也是最容易完成的考试方式。但一些学生利用网络下载相关资料或文章拼凑考察报告,更有学生直接从网上原文下载,打印出来的考察报告其网址还在上面。

学生应利用考察中获得的资源,图片、影像、速写、文字等资料,在考察课结束前的一周,利用回校后的时间经过整理、修改、制作,完成自己的这份考察报告。最后,院系根据参与此次课程的学生数量组织一定规模的主题性考察展览,展出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宣传使本院的师生、兄弟院校的师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参观展览,通过考察学生形式多样的作品与报告,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在课程设置和管理中,还应确定艺术考察课成绩的评判标准。艺术考察课应由专业教师带队,依据学生在艺术考察前期的准备、考察过程的实践情况、考察结束后的考察报告,综合评定后给出学生的考核成绩。在艺术考察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将以往的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进行整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艺术考察课程有机结合。而学生也应通过考察实践将其学习行为自觉地与本专业相关领域进行结合,提高艺术创新能力。

四、艺术考察课的创新

艺术考察课的创新是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为目标,充分发挥各方向专业课的学习特点,并与艺术考察课紧密结合,探索有效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为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开启创造性思维提供手段和条件。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校外学习的适应性。我们必须清楚,艺术考察课的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展览,并以此为契机,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讨,鼓励学生发表相关的一系列论文或其他作品。有计划地组织实地考察,到博物馆、美术馆、名胜古迹去观看美术作品,以增强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如现代图形、图案设计是综合美学、心理学与现代构成学多学科的专业课程,较之传统设计课程无论是图案的表现手段还是表现领域都有极大的丰富,成为现代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训练的设计基础教学课程。艺术考察课的创新将起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艺术考察课的模式,建立起与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此外,考察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数周的考察课学习,使学生在与自然、现实生活的接触中,感受艺术生活的真实,体会绘画艺术或设计艺术的无穷乐趣。只有这种亲身的接触才能唤起学生的艺术思维,使他们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真正涵义!

参考文献:

[1]王坤庆,尹梦.关于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C].第全国部属师范大学教务处长联席(扩大)会议交流资料.

上一篇:养老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地产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