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9:21:06

预期理论论文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发包方承包方预期利益索赔

承包方的预期利益又叫预期可得利益。指承包人按合同完成所发包内容后原本可以获得的利益。在合同的履行中若发包人不履行或不当履行施工合同,致使承包人本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增值的利益不能实现和取得,给承包方造成了预期利益的损失,则视发包人违约,承包人可向发包人提出的索赔。

从立法上看,发达国家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非常注重对预期利益或期待利益的保护,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缩写为FIDIC)制定的新版《施工合同条件》在第12.4款明确规定:“当对任何工作的删减构成一项变更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其价值未达成一致时,如存在下列情况:(1)如果该工作未被删减,承包商将(或已)招致的费用,本应包含在中标合同金额的某部分款额中;(2)删减该工作将(或已)导致此项款额不构成合同价格的一部分;(3)此项费用不包括在工作的估价中;承包商应根据此向工程师发出通知,并附相应的详细资料。工程师收到通知后,应按照第3.5款的规定,商定或确定此项费用,并计入合同价格。”从规定可以看出在发包人删除或变更合同工作内容的情况下,承包人可以索赔相应部分工作的预期利益。我国的相关法律也明确了对预期利益的保护,指出违约方就其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间接损失,也要承担赔偿责任。从我国《民法通则》第117条规定的精神看,被侵权人预期利益的损失或间接损失已经列入法律保护的范畴。根据1999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所以当发包方违反合同规定,将原合同范围内的部分工程另行发包、变更、取消等致使承包方预期利益损失的,承包人提出预期利益索赔是有法可依的。

然而在什么情况下发包方可以进行预期利益索赔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掌握通用条款的法律条文,在签署合同时注意索赔事项,避免出现当合同终止时承包人的索赔仅限于直接损失等不利于承包方的条文,在合同上要明确图纸上所有设计内容均在发包范围内。因为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业主单方面提出变更合同是无效的,需要双方同意更改才有效。有些定额从总包角度规定分包内容可计总承包管理费或配合费,但是有时候配合费和损失的管理费、利润比起来,会有很大差额,所以预期利益受偿更合理一些。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发包方就可以提出预期利益索赔。

第一,因发包人原因引起的合同解除,包括发包人拖欠进度款,承包人停止施工,且超过56天,发包人仍不支付的;或者是因发包人违约(包括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或缓建)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承包人经预先通知后有权解除合同。在上述情况下,承包人除了可索赔已完工程价款、前期投入,大型机械进出场、人员窝工、遣散,机械折旧、银行贷款利息,已付货款及退货费用,不可退货的原材料外,还应包括因发包方违约给承包方造成的损失,该损失包括预期可得利益的损失。

第二,发包人单方面取消、变更合同工程内容,或将合同中的部分工程内容另行发包。如将某工厂的厂区砼道路大面积缩减,将某小区建筑保温节能取消,将某办公楼的精装修变更为毛面,将住宅楼外墙涂料、门窗、屋面防水等分项工程,指定分包给某劳务公司,将网架屋面、钢结构工程从施工合同中分离出来发包给专业公司等。承包人均可向发包人提出索赔预期利益,因为发包方的行为剥夺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既得利益,总承包单位有权利要求取得原发包范围内的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税金。例如对于瑞平电厂配煤场工程项目来说,总包单位就是看中了其发包范围内的200厚钢筋砼地面,大加优惠,低价中标承揽此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发包方却要求改换炉渣,炉渣地面由发包方自行处理,盈利项目突然没了,尽剩下保本或亏损项目,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承包方的预期利益。承包方有权利要求按照原合同的发包范围计算工程造价,将直接工程费退减给发包方。

第三,发包方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供应材料设备,而在实际施工中发包方指定供应主材设备。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通用条款第27条“实行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的,双方应当约定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一览表,作为合同附件,一览表包括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质量等级,提供时间和地点”。所以在合同未约定甲方供材时,近期当钢材水泥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跌严重时,发包人要求甲供,会使承按惯例视为承包人自主采购,在施工中可以拒绝发包方的供材要求。特别是包方承担主材涨价所带来的风险,却没有获得主材降价所带来的利润,损害了承包方的预期利益,承包方可以要求索赔,或拒绝使用甲供。当承包人愿意接受发包方的供材要求时,发包人有义务将其所供材料设备运至承包方指定地点,并支付相应的工地保管费用。

预期利益是合同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承包方理应提出索赔,当然对于预期利益的索赔由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某些预期利益难以量化测算,但只要承包方能把握好时机,把握住问题的主动权,透彻研究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筑施工图纸,提供完备的资料证据还是会索赔成功的。

在提出索赔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及附件及其他各补充协议。这些是索赔计算预期利益的主框架。

2.经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实施计划、工程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计量计价规则等。这些索赔的依据可在索赔报告中直接引用。

3.会议纪要、工程联系单、技术核定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日志,信息价格、照片、录音视频等。这些都是合同履行中要求索赔第一手资料。

索赔费用的计算包括未完工程的总部管理费、风险费(如果预计的风险没有发生,剩余工程对应的风险费将成为承包人的利润)及利润。因为预期利益的计算复杂,情况有多种多样,这里就不做叙述了。当发生预期可得利益索赔时要按下列程序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人。

1.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发包方发出索赔意向通知。

2.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向工程师提出延长工期和(或)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3.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4.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未对承包人做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5.当该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时,承包人应当阶段性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工程师送交索赔的有关资料和最终索赔报告。

在预期利益的索赔中,经常会有索赔谈判,为了能争取更大的利益,取得更多的经济补偿,我们必须做好谈判的心理准备。在参加谈判会议之前要制定一个使谈判主题得以达成协议的框架。尽量使谈判程序明确、简单化,抓住问题关键,取大放小。每次只谈一个问题,讨论详尽,解决彻底。若某一问题出现重大矛盾或分歧,确实不能再进行时,再讨论其他问题,以致全部解决。

要取得良好结果就必须做到:

1.确定目标及实现步骤。确定哪些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步的?哪些目标可以让步及让步的程度?哪些目标可能需要让步或者完全放弃的?

2.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准备好支持己方观点所需的所有数据、证据、政策规定及法律等文件。预测对手的立场,以及是否存在可能及可能影响达成协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治和公众压力等方面因素。

3.高额索赔,严把底线。高额费用索赔可以作为讨价还价,互做让步的一种交易。看起来让彼此都能接受谈判结果。

4.随机应变,灵活机动。谈判过程中也需察言观色,掌握说话的分寸,尽量在和谐的氛围中争取。有机会也可以和对方共进餐饮,私下沟通。

另外承包方还可以咨询或聘请专业律师,承包方有法可依,发包方有法必依。当双方产生不可调解的矛盾,都竭力争取己方利益、各不相让,就需要律师出谋划策、化解纠纷。若承包方聘请了法律顾问,对于经常涉及合同效力、质量纠纷、工期延误、违约责任、索赔证据等事实;涉及已完工程价款、退场费用、材料款、保证金、违约金等款项,专业律师都梳理事实,收集证据,参与调解或诉讼,维护好承包方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S]

[2]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组织专家编译:施工合同条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S]

[3]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出版社,2007[M]

[4]汪金敏:不能遗漏的预期利益.建筑时报,2002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201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和克里斯托•西姆斯(Christopher A. Sims),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为此,他们将共同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6万美元)的奖金。

获奖理论背景

当我们试图分析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时,难点之一是这些事件往往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政策会影响经济;另一方面,经济反过来又会影响政策决策。在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油价上涨和较低的生产率增长导致通胀率上升,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的许多国家改变其政策以抑制通胀。但事实上,很难确定宏观经济的后续走势是取决于政策转向,还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之外的其他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政策。该过程中,对未来的预期是这种交互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私人部门对未来经济和政策的预期,会对工资、储蓄和投资方面的决策产生影响;同样,经济政策的制订也会根据私人部门的发展预期进行调整。

理性预期的思想最初是针对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的非最优特性而提出。简单来说,理性预期理论认为,政府的政策与人们的预期常常互相作用,对任何一项政策,理性经济人都会调整自己的博弈策略,其结果是使政策失效。对上述问题而言,在萨金特和西姆斯的实证研究方法之前,主要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建立线性方程组,以解释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经济预测分析以及政策效果检验等。在利用历史数据解释宏观经济因果关系方面,这样的大型模型起初似乎是有效的。但20世纪70年代之后,当大多数西方国家经历了高利率、高通胀、产量增长缓慢和高失业率的滞涨局面时,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研究模型的不稳定性开始暴露出来。

借助先进的计量工具方法,萨金特和西姆斯对于经济政策与宏观变量(如GDP、通货膨胀率、就业和投资等)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解答,解释了经济政策的临时变动及其他因素是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其研究所强调的正是“预期”。根据他们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超预期的经济政策变动会比预期变动造成更大的影响。然而,区分预期和非预期政策效果是很难的。利率或税率变动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至少有一部分变动是可以预期到的。此外,超预期政策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取决于其是否独立于其他冲击因素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反应。在这方面,萨金特展示了结构性宏观经济学如何分析经济政策的长期变化,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当家庭和公司随着经济发展调整他们的预期时,宏观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关系;西姆斯开发出VAR计量分析方法,用以分析经济政策的临时变动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现实经济,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政策及其他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尽管萨金特和西姆斯独立从事研究,但他们的研究贡献在很多方面是互补的。

获奖理论的演进、内容及相关应用

托马斯•萨金特:结构化估计和主动预期

在萨金特从事研究的时代,包括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菲尔普斯和普雷斯科特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了当时基于简化模型的宏观经济研究范式,提出了一套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其中预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坚持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证方法迫切需要重建。新的理论从代表性经济当事人的微观行为入手,在完全信息和理性的假设下,推导出总量经济行为;在工具上,擅长随机动态规划及基于此的时间序列计量。应当说,现代的实证宏观经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化估计方法,而萨金特正是该方法的主要贡献者。

早在1970年代中期,萨金特就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论文,详细论述了理性预期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并了某些统计无效的实证分析结果,从而对政策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其他研究人员相比,萨金特更注重将主动预期(Active Expectation)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并基于现实数据来评估相关理论。因此,他能够说明为什么早期的一些研究存在错误,以及如何建立新的、更准确的测试模型。萨金特的一般算法是基于微观经济基础,构建结构性宏观经济模型进行测算和估计,除描述性政策外,模型中的参数均不受政策扰动的影响。这样,一旦得到参数的估计值,就可以用该模型来分析政策效果。

萨金特在宏观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建树还包括其1978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上的论文《理性预期、计量外生性与消费》以及和汉森(Hasen L. P.)在1980年共同发表的论文《动态线性理性预期的规划和估计》。在宏观预测方面,萨金特(1989)提出,在数据有误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过滤方法来估计线性理性预期。在实际应用领域,萨金特的最新贡献是和苏里克(Paolo Surico)于2011年共同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货币数量论的两个解释:崩溃与重生》,该文表明关于货币数量论的实证检验结果对货币政策体系是敏感的。利用VAR模型和结构化估计方法,他们认为货币数量论的可以用政策体系的改变来解释。

宏观经济计量学理论认为,预期对解释各种形式的政策变化是有效的。萨金特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探索发现了理性预期对政策制订者的限制作用。在和华莱士(Neil Wallace)于1976年发表在《货币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理性预期与经济政策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论文中,他具体分析了理性预期是如何适应性改变政策内涵的。这些研究成果发展了卢卡斯关于预期和货币政策的研究,并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传统计量经济学基于通胀产出关系的研究范式。

1981年,萨金特和华莱士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银行季度评论》发表了名为《某些不尽人意的货币主义者算法》的论文,指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了弗里德曼关于通胀本质上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论文认为,财政政策可以使货币政策高度宽松化,其基本论点是货币当局因货币政策而带来的铸币税收益,铸币税有可能引发预算赤字,而当时的财政赤字可能需要更高的未来通货膨胀来实现跨期预算平衡。萨金特分析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作用于实践工作,包括对卢卡斯批判的研究,即如何使用历史数据研究政策变动的影响。卢卡斯声称,这将需要确定深层结构参数,而传统的宏观经济计量技术并不允许这一点。针对这一论点,萨金特和西姆斯采用了相互补充但又有所差异的研究思路:萨金特的重点在于确定结构参数,而西姆斯则分解出政策冲击的影响而无需考虑深层结构参数。

萨金特还一直致力于高通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包括1983年的论文《四次大型通货膨胀的终结》,分析了欧洲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2001年的著作《美国通货膨胀的征服》,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胀率的上升以及随后的逐渐回落,强调了“学习”和非完全理性预期(适应性被动预期被视为是重要的)的作用。在这方面,最新的成果是萨金特等200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冲击与政府信念:美国通货膨胀的涨落起伏》。文章指出,货币当局承认菲利普斯曲线,并明确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但不相信加入期望因素的菲利普斯曲线。当私人部门存在理性预期时,随时间变化的真实曲线应该是有预期作用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最初被菲利普斯曲线的错误理解所误导,导致通胀率逐步增加;但经过20世纪70年代一系列的冲击以及央行理念的修正,通胀率开始逐步下降。对当代的政策制订者而言,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如何从这些实践中获取经验教训,虽然仍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但毋庸置疑,萨金特的诠释为目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准。

克里斯托•西姆斯:VAR模型与宏观经济冲击

当西姆斯提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时,当时主流的宏观经济计量实证算法是围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一个庞大的方程组,用来解释时间序列、经济预测和政策检验。西姆斯代表性成果是其1980年发表在《计量经济学会会刊》上的论文《宏观经济学与现实》,讨论了基于不可信假设条件下,利用线性系统实证研究结果、预测和政策结论的可信度,并提供了完全不同于大规模凯恩斯主义模型的一个研究逻辑。西姆斯在研究方法上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此分析经济政策的临时变动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

继该篇论文之后,西姆斯继续通过方法论的完善以及一些实质贡献推动着VAR模型的研究。事实上,后续的理论研究基本都支持和证实他的相关解释和预测。在了解临时政策变化的影响时,VAR也是一种主要的分析工具,但目前还没有用于分析政策的长期变化。

过去30年来,VAR分析方法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大量发展和应用。

首先,VAR模型被用来研究货币政策影响,在货币政策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基准利率变动对货币及其他实际变量有显著影响,尽管这些影响可能相当缓慢并往往显示出驼峰形图案。西姆斯在其1992年发表于《欧洲经济评论》的论文《解释宏观经济时间序列事实:货币政策的效果》中,详细讨论了五个不同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出其中既存在共同的特点,也有一些差异。

其次,VAR模型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也非常有效。例如,在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2008~2009年经济衰退中,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宏观经济对于短暂性政府刺激计划(如暂时性减税)将做何反应。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合理的逻辑涉及到如何提供资金以及刺激何种消费、有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参照、如何区分预期和非预期的变化等。对于此类研究,最实用的方法正是VAR分析,比较有影响力的比如布兰查德(Blanchard O. L.)等于2002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论文《政府支出及税收变化对产出的动态影响:一项实证描述》。

最后,VAR方法可用来解释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通过VAR模型,可以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商业周期的驱动。特别是,通过将技术冲击与其他(如货币政策)冲击相比较,研究人员使用VAR方法研究了普雷斯科特等关于技术驱动的论点。关于这一主题,西姆斯的研究成果是其1972年的论文《货币、产出及其因果关系》,他发现货币变动会导致收入变动,从而支持了格兰杰1969年的观点。方差分解显示,冲击会持续作用并产生一个长远影响。由于这篇论文,后续引发了对相关问题研究的一个热潮。

西姆斯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关于预期形成理论的研究,如其2003年发表在《货币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理性疏忽的意义》和200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理性疏忽:不只是线性二次形式》。西姆斯假设市场参与者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并由此提出关于预期形成理论的一个新思想,即理性疏忽(Rational Inattention),它类似于早期金融经济学中“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拥有一致信息”的观点,理性疏忽不是指市场参与者不能完全获取信息,而是限于自身理解信息的能力,对于获取的信息会有不同理解和作出不同反应。信息处理是有难度的,许多信息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更优的决策。因此,即使市场信息是完全的,由于投资者存在理性疏忽,信息也未能被充分利用并通过价格显现。西姆斯的研究还表明,理性疏忽导致了价格粘性。目前,关于理性疏忽预期形成理论的研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评价

萨金特和西姆斯在宏观经济因果关系的实证性研究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阐释了预期的作用,可以回答许多关于经济政策与诸如GDP、通货膨胀率、就业状况和投资等宏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可以对非预期政策措施和系统性政策转换的效果做出评价。如今,萨金特和西姆斯的贡献已经成为“方法论”,并应用于政策制订机构和诸多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货币政策和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双向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

萨金特和西姆斯的研究是相对独立的,但他们都提供了宏观经济决策和效果分析的方法。萨金特是把结构性估计方法应用于实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缔造者,他提供的研究方法,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西姆斯则集中研究超预期政策变动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贡献在于开创了VAR分析方法,藉此,可以在宏观经济变量驱动因素的研究中将预期和非预期的政策变动区分开。与此同时,他们的贡献在某些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如萨金特纳入理性预期的结构化宏观模型可以理解为西姆斯VAR分析模型的一个特例。 当前,受欧洲债务危机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很不明朗,这对各国经济政策制订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尽管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但居高不下的物价形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要妥善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理论高度上的把握,但更需要实践操作中的技巧。就此而言,对政策效果进行预判至关重要。或许萨金特和西姆斯本身并不能解决当前的诸多复杂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对解决此类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方法也有助于全球经济早日走出低迷。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一、论文选题要在本学科研究范围之内,切忌与学科研究范围和性质离得太远。比如你属作物遗传育种的学生,却开的是微生物的或医学方面的题,就不可能通过。

二、报告要交待清楚选题的理论或实践意义,说明选题的缘起和考虑,让人确信你不是为做论文而做论文。

三、对论文相关研究背景和进展要报告清楚,并要明确说明自己论文的切入点和创新性。

四、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让人确信研究内容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是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路线是科学合理的。另外,研究项目或内容之间要有系统性和关联度,要与论文切题,而不是明显在凑工作量。

五、研究进度要根据难度和所需时间合理分配,对自己取得的预期成果要做出恰当估计,既不要漫天乱吹,也不要毫无底气。

六、工作量大小要合理,不要将工作量和目标定得太高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否则难以让人确信你能完成。所做的工作不要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而是要深入一点、取得突破。因此,你的题目要起得合理具体,避免起得太大太泛。

七、如果有不错的前期工作和预备实验,要在报告中加以介绍,这样会有加分效果。

总之,开题报告中要突出强调选题是有学术意义的,前沿进展是熟悉的,研究路线是合理可行的,研究内容是有一定深度的,论文是可以按时完成的,及研究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 开题报告 填写

对于毕业论文撰写者来说,填写开题报告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是审核论文撰写者研究水平、选题价值、完成预期成果可能性的重要依据,开题答辩能否顺利通过主要看开题报告填写质量的高低。现以红河学院音乐学院的开题报告为例来阐述如何正确把握开题报告的填写。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目来源

题目的来源主要是指题目从何得来,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给出四个题目来源,分别是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教育教学。现在的大学教师做科研的很多,很多学生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当中,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一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而又特别感兴趣,那么学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这就是从教师科研中产生的论文题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社会活动,如采风、演出、排练、比赛、下乡、社会调查等,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一些灵感、经验、看法、感受。产生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整理形成论文,所以论文题目也可以从这些社会活动中产生。

实验教学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参与比较多的是教育教学,如平时的专业技能小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教育教学是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是论文内容的主要来源,因为我们平时的学习实践都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二、题目类别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给出四个题目类别,分别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艺术设计、程序软件开发。不同学科反映不同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音乐论文作为表达音乐学科研究成果的文体,可以分为音乐学理论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两大类,应用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比较接近,因为音乐表演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音乐表演研究里面又包含部分理论性研究,但理论性研究所占成分较少,所以音乐表演研究应该属于应用性研究,同样音乐学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应用性的成分在里面,但理论成分大于应用成分,所以音乐学理论研究应属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音乐专业学生接触比较少,这两个题目类别属于设计范畴,不属于音乐论文的写作范畴,这里我们就不作介绍。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在第一章论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中已经作了部分介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还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目的和意义的论述,也可以有自己独有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的相关情况,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它对专业课程调整和平衡教学重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现状

选题研究现状主要指选题所属学科专业研究所情况、水平、发展的趋势。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能使我们在研究时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它是我们研究的基础,是我们创新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就该领域某些问论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硕士、博士科研成果、评定职称论文等。我们在阐述选题研究现状时应选择最具学术水平的成果加以说明。因为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真实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我们从中能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能够避免旧说重提,引用假学说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我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另外,我们要选择与我们选题最相关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选题的研究现状,不要选择与我们选题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内容来表述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在表述选题研究现状时要注意不要大量地照抄原文内容,要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之上客观、准确地综述性地介绍,要能预见该论题的后期发展趋势。

五、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为了能让开题答辩专家详细了解自己的论文写作内容,我们要把我们的提纲罗列到三级标题,如第四章提纲的构建范例,这样每个标题下的知识点都很清楚,论文的提纲第四章以作详细介绍。这里就不作过多论述。

六、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该课题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有些只需简要地说明,但有些问题需要详细地分析和阐述,这部分就是我们选题研究的重点部分,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论述的重点。选题研究的难点可能有很多方面,可能学术上困难,也可能是时间、经济和材料上的困难。研究的难点要如实地提出,另外还要说明难点解决的办法,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么这个选题就不合适,开题答辩就不会通过。所以,应充分估计可能遇见的问题、并事先考虑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后达到的研究程度,这需要在该课题所属领域的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加以阐述,说明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有哪些提升或创新,如提出解决问题更科学、更全面的办法,推进事物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等。

八、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多,如实地调查法、材料对比研究法、讨论法等,要说明自己撰写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就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科学步骤和顺序,填写时应认真地有逻辑性地罗列,可行性分析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如果采用材料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搜集到我们所需要材料,要说明我们获得材料的可能性,可以数字的形式说明该专业领域图书馆藏书数量,这些专业书籍可以保证论文撰写需要,或者自己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的数量足以保证撰写论文需求,如以上都不能保证,那么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行。如果采用实地考查法进行研究,要说明考查的相关情况,如考查所需时间、经济所需及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等。利用以上陈述来证明我们选择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我们研究方法顺利开展的保证。所以,可以对指导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另外还要对自身所具备的科研条件加以阐述,说明自己选题前期准备和知识的积累及选该题目的主动性和意愿。

九、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主要是指自己研究的独特之处,别具一格的研究特点。如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全面性,解决某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快捷性、简单性,特色和创新往往是共同存在的,两者可以综合阐述。特色和创新的阐述不宜把论文诸多内容照搬过来,不要把不是特色的特色,不是创新的创新一股脑的加以排列。要提炼出那些是真正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进行概括性的简单说明即可。

十、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明确相关安排。它包括论文写作的各项步骤与时间安排,因为我们论文写作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定,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安排好论文写作的先后顺序,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要很好的预见论文写作各项工作的所需时间。以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毕业写作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初稿、论文修改(标注好每次修改的内容和时间)、论文定稿、论文答辩几个环节。要说明在这样的时间安排下能否完成毕业论文的理由和条件。这样我们才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十一、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学术研究成果的创新往往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的,列出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论文科学依据的真实性,表示论文作者严肃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治学风范,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敬,这是论文撰写者应有的学术道德,同时也是便于读者查阅相关资料。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具体要求见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最后,开题报告应该撰写多少字数,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作为论文的总构想,文章里更多是以提纲的形式出现,因此字数上不宜过多,但是要把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如何研究、理论研究的可行性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不超过1500即可。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第一版).

[2]李虻,姚兰.音乐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第二版).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论述国民经济及行业发展(竞争)背景的基础上,论述该选题研究对于你企业的意义。这是开题前应当准备好的一部分,开题后也节省时间。

二、理论综述和应用状况(文献综述)

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要注意理论的前沿动态,比如研究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不仅要应用一般竞争战略的理论,而且要应用蓝海战略的理论,还要应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另外,战略柔性、战略协同、战略联盟等理论也有应用价值。

每一个理论都要从含义、产生背景、适用条件、应用价值、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结合论文主题进行论述。应用状况应概要地阐述你综述的理论在同行业标杆企业的应用状况。如果你的选题带有科学学位论文的性质,或者处于其他需要,就进行文献综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的主要内容细化到章、节之后的目即可,但要能说出每一部分的要点和打算怎么写。

注意:这里要提供一个完整的论文提纲,具体格式如下: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1.1.2行业处于发展的成长期

1.2选题意义

1.3研究方法

第2章理论综述及应用状况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调研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还是文献研究法,是规范研究法还是实证研究法。

注意:预计采用的每一种方法都要有可行的计划,比如,计划访谈哪些内容、哪些人、什么时候实施访谈等等。

五、预期的创新点或应用价值

预计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到何种程度。创新点不师你研究了什么,而是通过研究提出什么观点,应用了什么新的材料,得出什么新的结论,设计了什么理论模型,建立了什么理论或应用模式,制定了什么新的管理方案,等等。

六、预期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就是完成论文可能遇到的困难、应对办法及可能效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要列出你为开题已经阅读的文献,当然是与你的论文密切相关的文献。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阅读那些没有价值的文献;不要限于书籍,要以文章为主。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应在50本以上。

开题报告的篇幅一般在4000--7000字。A4纸;标题可以用四号字或三号字,正文五号字;1.5倍行距。

陈述时,可以用PPT,也可以用Word。开题前将Word文本打印4份,三位老师每人一份,学员自己使用一份。

八、MBA论文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绪论 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工具、论文思路与结构、创新点等。

第二章 理论综述及应用状况指你综述的理论在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应用状况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主体内容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至少要写两章,至多写四章。一定要应用理论和分析工具,如五力模型、价值链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包括两部分:一是研究的主要结论,二是论文的不足,三是进一步研究展望。

其他内容如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谢辞等,参照学校统一的要求执行。务必在写第一稿时就按规范动手,免得日后多费功夫。参见我自己总结的文件提醒:开题时要求填写主要内容或摘要,目的是提高论文工作的计划性。论文完成后一定要重新写摘要。

知识扩展:EMBA论文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EMBA论文开题报告摘要:

EMB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文献调研、相关技术发展水平、具体实验室条件、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决定,对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论述了以问题作为开题报告中心和整体思路的观点,分析了开题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EMBA论文开题报告关键词:

EMBA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问题;评价中图分类号:开题报告的作用和整体思路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硕士研究生作开题报告的时间一般在第三个学期末或者第四个学期初,即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实施之前.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也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开题报告,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议评审《开题报告书》。一般,对开题报告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同意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emba论文开题报告需要修改报告.有的要求书面回答开题报告会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对于不合格者,必须重做开题报告,通常只有一次重做报告机会,而且在一个学期以后。

EMBA论文开题报告在审核开题报告时,若评议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养前途的研究生,则认为不宜进入论文阶段,通过中期筛选淘汰.有的单位还要求填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尤其对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可是,对如何做好开题报告的文章很少见到,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博士生开题报告比硕士生开题报告要复杂得多,以下只针对硕士生开题报告加以论述. 硕士生的开题报告与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不同。emba论文开题报告在科研中,重点项目要求写可行性论证等报告,一般项目写开题报告,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由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编写,涉及深度和广度都远大于硕士生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目的也不同,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选择论文研究题目、辨认难点、确定技术路线、怎样计划安排等,重在科研程序的训练。对应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过程,开题报告相当于《设想方案》和《实施方案》的阶段。

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题目

论文方向

系 部 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市场营销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

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印制

xx年xx月xx日

开 题 报 告

一、 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经过、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介绍、发展趋势等)

开题报告有一定的书写格式,

1、选题经过

即什么样的起因促使你选择了这个选题,要说明你是怎么想到要选这个题目,主要是什么问题、现象、原因或者问题引起你的关注,使得你产生了写这方面文章的想法。

2、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

然后要着重说明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写它有没有必要,你选这个题目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如对理论建立和发展有什么补充和推动作用,如难以在理论上有突破,那么对实际有什么指导作用,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有什么现实意义及应用前景)。要简洁、直观,很清楚地告诉人家你为什么要定这个,有什么意义!切记!!!

3、国内外研究介绍:

国内外研究介绍:这部分重点要把有关选题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有没有,有到了什么程度,还有什么不足),并说现在虽然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正是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你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这样会给人一个很清楚的概念,你写它是非常必要的)

4、发展趋势

(此处还要扣题,要说明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的好处,从自己的条件看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新的突破?有了这样细致的分析与估价,写作者就能确定自己的定位,顺利地进入写作阶段。)

总之所写的一定要围绕告诉人家你怎么想到定这个题目,为什么写,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必要,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说服人家接受你的想法。

二、 写作方案(①问题的提出、主要内容提要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②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③初步设想、预计进程及可行性分析;④本文的立论依据、特色或创新之处及预期成果)

1. 问题的提出、主要内容提要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部分是把你选题时提出的存在的问题、评述文献研究成果时提出的不足进行综合陈述(前面已经提出过,这里做一归纳)。

主要内容提要是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可以将论文大致思路、大致的框架写出来,但不需要太具体。前后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要从发现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危害、如何解决、方法策略、发展方向这个结构去构思。

再说明和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

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案例分析的方法等等。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3、初步设想、预计进程及可行性分析

初步设想

会达到什么效果,

预计进程

时间进程和时间节点

可行性分析

做这个工作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的条件是否具备,自己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4、本文的立论依据、特色或创新之处及预期成果

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拟实现的创新是论文的亮点,要“具体”,“恰当”地写出创新的要点,不要太抽象,要把自己的思路与现有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出来,还要说出自己的思路在什么地方比起现有的研究有进步,否则就不能说是“创新”。

三、 参考文献(论文:作者•题目•刊名•卷(期)•页码;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要有10篇以上的参考资料,要想写好一稿文章至少要读三十篇以上的相关文章。

参考文献要注明作者、出处(什么杂志或什么网络)、年份(第几期),要多用杂志上的文章,而不是书,因为书总有些滞后。另外请有机会到学校图书馆查阅清华同方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最新期刊)等电子杂志,可能会有更新的资料

格式举例

[1] 杜黎明,范哲锋,张瑞凤. 荷移反应—荧光光谱法测定氟罗沙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XX,23(2):328~330

四、开题报告考评记分

考 评 项 目 分 项

合计

满 分 打 分

文字报告

1、选题依据 15分

2、创新性 15分

3、选题难度和可行性 10分

4、写作方案的合理性 10分

5、写作进程安排的合理性 10分

6、预期成果 10分

7、参考文献引用 10分

8、开题报告的文字表述 10分

口头报告 8、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分

9、基本概念清楚 3分

10、态度积极 2分

通过( )

简述指导小组意见:

不通过( )

简述指导小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7篇

仅在两天前,《纽约时报》上才登载了由莫迪格里亚尼联同其他两位麻省理工学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和索罗(Robert M. Solow)签名的信件,对一个支持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组织提出了批评。贝卢斯科尼前不久说过一句话:“墨索里尼并没有屠杀任何人。”

信中说:“墨索里尼应对许多政治上的反对者和犹太人的死负责,他以带有种族迫害色彩的法律,令将近7000个犹太人被放逐并最终死在了纳粹的集中营。”

“贝卢斯科尼已因他的言论对在意大利的犹太人道歉,但这还不够,”信中说,“他应向所有的意大利人道歉。”

对贝卢斯科尼的言论的愤慨,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憎分明,还与莫迪格里亚尼的经历有关。莫迪格里亚尼就是犹太人,1918年6月,出生在意大利的罗马。17岁时,他提早两年结束高中学业,考入罗马大学,修读法律。二年级时,他参加了一个由学生组织举办的经济学方面的全国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是他第一次撰写经济学文章,从此建立了他对经济学的兴趣。也就是在那一时期,他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1939年,有感于欧洲难逃血光之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他携妻子来到美国。以后,他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公民。

莫迪格里亚尼是到了美国之后才正式开始对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的。1944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经济学论文,此后,他在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74篇论文,即从26岁到85岁,平均每年1.25篇。

任何量化都是对个性的扼杀。刻画个性的一个不太糟糕的办法,是列出每10年内同一作者的代表作品:

20世纪40年代,《流动性偏好与货币与利息理论》。这篇论文显示出作者雄心勃勃,试图建构一个远比凯恩斯“通论”更广义的货币与利息理论。

20世纪50年代,《社会事件的可预期性》。作者通过这篇论文所表达的“理性预期”思想,导致了给他带来诺贝尔奖的两项工作――风险条件下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与公司金融结构的“分离定理”和关于个人储蓄率的“生命周期模型”。发表这篇论文时,他在卡内基理工学院,与提出“有限理性”假设的西蒙教授(H. Simon)关系密切,也是在那里,他接受了他在公司金融理论方面的合作者和后来得到诺贝尔奖的金融学家米勒(M. Miller)作为他的研究生。这里需要多解释几句,因为“理性预期”概念十分不同于“合理预期”概念。后者的形式主义经济学几乎是否定了“看不见的手”市场原理,而前者坚持认为:基于公共信息的预期是可能的。这样,莫迪格里亚尼就把他最终所在的“MIT学派”的立场与“芝加哥学派”“合理预期”理论的立场区分开了。

20世纪60年代,《关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作者分析了经验数据并提出“储蓄率由当前收入与预期的长期收入水平之差决定”的假说,经历了多年的争论和检验之后,最终进入“主流”,取代了凯恩斯提出的“边际储蓄倾向”假说。

20世纪70年代,《退税制是有效的稳定政策的工具吗》。基于生命周期的储蓄模型,莫迪格里亚尼不相信凯恩斯式的政府退税能够刺激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的更有效工具,他认为,是降低流转税率并承诺长期不再改变,从而改变消费者对长期收入水平的预期。

20世纪80年代,《里根经济政策:一个批评》。莫迪格里亚尼毕生反对凯恩斯主义,即便在评价“里根经济学”的时候也如此。他相信,财政赤字是凯恩斯主义的最大祸害,里根政策旨在降低财政赤字,并表明是卓有成效的政策,不过,降低赤字的努力究竟能否成为长期努力,还需要拭目以待。

20世纪90年代,《浮动汇率二十五年:一些观察》。这篇文章或许会对中国人正在认真考虑的汇率制度改革有所启发吧。莫迪格里亚尼指出,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的西方各国数据表明,浮动汇率没有达到它的设计者当初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包括:(A)资本的国际流动性大大增加了,(B)宏观经济政策的信誉变得更加重要了,(C)工资变得更加具有刚性了,(D)汇率波动更加剧烈了。于是,我们有足够理由怀疑浮动汇率在中国是否可行,尤其是当原因(A)、(B)、(D)都比已往更适用于中国的时候。

最后,莫迪格里亚尼不认为布什政府试图让养老基金“私有化”的政策能够缓解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的危机。因为私有化将使用于养老的储蓄面临更大的风险,从而导致经济的失稳。最直接的后果是,养老储蓄长期风险的增加,迫使人们更大幅度地减少消费,诱致经济衰退。

莫迪格里亚尼1962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他的不少学生成了华尔街上的精英。可能最让他骄傲的学生是莫顿(Robert Merton)――1997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

深入浅出是一种境界,莫迪格里亚尼就是一个能达到这一境界的经济学家。1978年冬,意大利正处于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莫迪格里亚尼应邀到罗马参加一个电视辩论,呼吁改革。临行,他的妻子警告他说,在罗马的大街上,如有人喊你,千万别回头,“一旦回头,他们便会朝你开枪。”在参加了电视辩论的次日早上,莫迪格里亚尼离开宾馆走到大街上,他听见身后有人叫他。他试图加快脚步,但尾随者越跟越近,最后一把抓住他的外衣。真有人杀他?非也。此人是一皮匠,一直追着他只是为了对他说,参加电视辩论的那些名人中,就莫迪格里亚尼说的让人听得懂。

莫迪格里亚尼还生性幽默。在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的宴会上,他在讲述了接到获奖电话后的兴奋癫狂之情后说,他此时甚至为还能穿好衣服而吃惊。于是,他对以后的获奖者有两点忠告:一是在接到那个令人兴奋的电话前就要穿好衣服,二是在穿好衣服前就要写好获奖演说词。

莫迪格里亚尼酷爱交友,喜欢溜冰、航海和打网球。他用22.5万美元的诺贝尔奖金中的相当一部分来给他的游艇升级。打网球时,他的双打搭档是萨缪尔森。“他打球时总不停地移动,非常投入,”萨缪尔森回忆道,“有一次,他为了救一个球竟往水泥墙冲过去。”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开 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 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 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4]毕业论文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许多见怪不怪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毕业论文回归它的初衷,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写作周期太短,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习惯于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写作周期约三个月。然而,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仅仅靠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查找文献资料,写开题报告, 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理解、熟悉和消化的过程。特别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训练,部分学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许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处于“什么题目都可以选,什么题目又都不能选”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如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什么,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学士学位,迫不得已,部分学生只好赶鸭子上架,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抄公”、 “掺水”现象不时而生。

(二)就业压力过大,论文写作应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求职的时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给毕业论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好的工作岗位自然会把毕业论文放到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班,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所以无论是找到工作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写作基础薄弱,撰写论文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就很难有什么新发现。目前学生缺乏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在校时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又大多以试题考试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即使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学校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但不少学生实际动笔时仍感觉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事无巨细的将一堆材料没有逻辑联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讨了“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思路就是构建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具有渐进性、阶段性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模式中的 “3”是指开设《大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和《经济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开设这三门课的目的旨在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写作基础。其中《大学语文》安排在第一学期,《论文写作基础》安排在第二学期,《经济文献检索》安排在第三学期。这种安排既保证了课程先行后续的合理性,同时又保证时间上的衔接性,而且也体现了大学与中学知识的延续性。

模式中的 “8”是指围绕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八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通过课程论文写作达到毕业论文前期性专业写作训练的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论文等形式均可。具体要求可视课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确定。比如刚学习《基础会计》时,考虑是专业入门课程,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读书体会即可;《财务管理》可考虑案例分析,等等。专业主干课程论文时间安排与课程安排同步。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既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专业基础。

模式中的 “2”是指开设论文专题讲座和进行一次学年论文写作训练,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半学期完成。首先,安排论文指导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讲授2至3次论文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询资料的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等。随后安排5~6周时间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在写作学年论文时,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问题,事先拟定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师生交换意见,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寻求学生感兴趣的科研切入点和师生之间协调的结合点。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为毕业论文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此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选好题。论文选题无论来自教学或科研,都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难度太大和太小的题目都不宜作为学年论文的选题。难度太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难度太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达不到学年论文的质量要求。题目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基础。其次是深入实习单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学会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阶段要达到毕业论文写作前期模拟训练的目的。

模式中的 “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笔者建议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升华,使内容不断充实。理想状态应是学年论文的扬弃而不是抛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研究具有延续性,将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较好地解决就业求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组织毕业论文教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较好地解决求职与论文撰写的矛盾。其二,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有利于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其三,这种新模式能克服原来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滞后及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课程论文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交叉性课题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校日常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明确思路才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案。其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老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规范各阶段具体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 华,蔡晓波.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 徐 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3-26.

[3] 张林.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微[J].教育评论,2005,(4):40-42.

预期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开题报告数学

一、选题依据(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某种程度上,数学的整个对象就是在原来似乎混沌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创造秩序,从无序和混沌之中抽取出结构和不变量。所以,把无序的数字转化为有序的模型,这才是数学家乃至所有数学爱好者所追求的。

平方数,也叫完全平方数或正方形数,是可以写成整数的二次方的数。它是一种很“完美”的数,有关于它有许多很有序的规律,至今为止,已经有很多的数学爱好者乐此不疲地去研究它,而且也得出了不少有趣而且有用的结论。至今为止,平方数的一些基本的性质。例如,性质1: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只能是0,1,4,5,6,9。性质2:奇数的平方的个位数字为奇数,十位数字为偶数。等等。

还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长久以来乐此不疲地研究平方数,也把它的有关知识作为一种工具用于证明、计算其他定理、命题。例如,意大利著名的数学家Lagrange,他在整数论上也有有关平方数的Lagrange定理: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写成四个平方数之和。并且在证明中他运用了欧拉恒等式:若則

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本论文是对一道有关平方数的竞赛题的解法与推广,我的目标是从无序的题目中找出有序的、有规律的结果,从而体会数学的规律美。过程主要是猜想——计算机辅助验证——数学方法证明。

猜想在一般的观念里,似乎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实际上,猜想要靠长期积累下来的对数学的直觉和经验形成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数学题不一定单纯地做出答案就行了,很多情况下还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挖掘出它的背景,进行再推广、再发散。很多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其背后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有心人去探讨研究,这样才能真正深刻的理解。有些计算量相当大的数学题应用笔算和一般的计算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时我们要借助计算机,利用程序设计来解。现在我就要解一道有关于平方数的竞赛题,由于计算量相当的大,笔算和一般的计算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通过在VisualBasic6.0环境下对算法进行分析和验证,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那些最初表现为令人怀疑的东西,只有经过某种思维过程后,再通过起批准和保证作用的证明,才能最終表现为无可置疑的真理。证明通过揭示事物的核心而增强理解,是数学的力量。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本论文主要研究型如平方数的结构,我们知道,,,,等关于的结果是无序的,而对于,先关于n代入几个数,例如,,,,……,由此猜想:,并且这个结果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以是有序的。再进一步可得,关于的输出结果也是有序的。在竞赛数学中经常出现有关平方数的一些问题,因此系统研究型如平方数,当取什么值时,其结果是有序的,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应用价值。

论文提纲:首先,寻找可能的取值。当n取比较小的值时,可以采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结果、找寻规律,但当n取比较大的值时,发现计算量相当大,用笔算和一般的计算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时就会想到借助计算机辅助计算,利用程序设计来解。我采用的是VisualBasic(简称VB)这种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思想。经过计算发现当取任意正整数,而时,都可以产生有序的结果。

找规律: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由此可猜想得出:的一个有序的结果。同样道理,、也可得出有序的结果,也可发现、、、、的结果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猜想在一般的观念里,似乎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实际上,猜想要靠长期积累下来的对数学的直觉和经验形成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计算验证预期结果对某些初值的正确性。

最后,利用数学方法给出严谨的论证,而我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简单易懂的数学归纳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利用文献研究法与理论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途径对平方数相关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查阅、研究、归纳、总结。理论与实践研究法相结合。先是通过对一些简单的n值进行观察,再用笔算和计算器进行初步计算,根据已得的结果,推广到极大的n值,进行理论上的猜想,然后运用计算机辅助(VisualBasic)这种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验证,最后证明猜想的结果。

四、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进度安排:

序号时间内容

112.1-2.14明确选题并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资料翻译

22.14-2.28完成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会

33.1-3.20完成计算、实验和绘图,并完成论文的引言部分

43.20-3.30完成论文的初稿

53.30-4.20指导教师阅读审看并修改,完成终稿

64.20-4.30论文答辩,学生材料上交教务科

75.1-5.15教务科材料汇总整理上

五、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

预期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数学的整个对象就是在原来似乎混沌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创造秩序,从无序和混沌之中抽取出结构和不变量。所以,把无序的数字转化为有序的模型,这才是数学家乃至所有数学爱好者所追求的。本论文就是研究一种平方数,从一种无序的结果转化为有序的、有规律的结果。

主要特点:进行大胆的猜想,运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帮助验证结果,得出的结论很有规律性。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上一篇:博物馆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银行业务监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