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0:25

幼儿美学教育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1篇

对美感经验着墨最多的杜威(John Dewey),不仅着重于探究师生间教学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美感体验,也主张课程应透过完整经验,使经验的主体能专注于经验的过程中,使个体内在理性与感性达到融合的状态,同时在经验过后能获得完满自足的美的感受。这里的经验主体不仅指涉教师,最主要的是幼儿。教学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的一件“作品”,教师与幼儿既是“做”,也是“受”的对象。换句话说,杜威的经验观不只是重视课程经验要能引发个体内在完满的感受,同时也重视经验过程中,相关人、事、物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

“想象力”和“艺术”对人们的启发,希望透过美育可以使个体破除习以为常的态度,产生不同的视野进而丰富生命经验,还希望能改革过度理性化的教学与课程,让学校重视美育的影响,最后希望藉由美育来改变社会,打造一个和谐共荣、自由民主的社群。将艺术中有关鉴赏与批评的观点应用于课程当中,研究者认为他在《启蒙之眼》中指出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多种表征形式,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舞蹈家或是作家等,皆有与世界有关的重要事物要诉说,对于肯定多元认知与意义的诠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

多元的美学观点,除了有助于研究者重新省思自身的教学模式与过于制式化的课程经验外,如何将课程经验“艺术化”也包括了理解幼儿对于经验的感受,以及本身对于课程互动过程中各种条件因素的敏锐性,教师不单只是如研究者所述无意识的教书匠,而应是具有个人意识的艺术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幼儿透过教育的过程,摆脱社会意识与主流价值的操控,使自身得以自由地存在,这才是研究者最终所关心的问题:如何使幼儿得以展现其主体自由的意志。

二、美学价值就在于它重新审视了课程中幼儿的主体问题

以及对课程意涵的扩大与充实。而随着美学如何激发幼儿主体性,并使之得以展现的主张不同,也在课程上形成不同的课程美学派别。就此目的看来,同样也借助美学做为主体展现的另一种途径的。傅柯的生存美学思想,是从各种权力论述与社会脉络中来思考人可以如何存在的问题。如前所述,当幼儿进入到教育体系开始,幼儿本身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主流意识与价值的影响,而且经由各种评量机制与学校制度的运作,幼儿不自觉地成为规训下的主体,就傅柯看来,这其实是论述实践的结果。过去研究者习惯以“唯有念书才能换取好的未来”这种主流意识来思考课程问题,致使课程成为知识训练的场所,深究其原因其实也是一种论述实践的结果。傅柯提出生存美学思想的目的,正是积极寻求身为人的“能动性”。他透过自身对于界限的体验与超越,不仅展现出人与权力论述抗衡的那一面,也呼应了前述研究者在教学现场中的困境与无奈。更重要的是,他从古代希腊人对性活动的道德反思而发展出各种具自我意志的节制风格所获得的重要启示,揭示出人作为自身的统治者,对自身的行为实践所行使的自我决定的能力。换句话说,傅柯的美学观不在于探究课程中的美感经验,或是探究课程本身蕴涵的艺术性,而是着眼于人的“自由”与“解放”,探讨人一方面既能满足自身的欲望,一方面又能妥适地生存的生存艺术。因此,许多的课程美学观点虽也是重视幼儿的主体经验,以及探讨如何展现主体性之问题。但研究者认为,傅柯的生存美学思想从主体的解构与重构来探究人的“存在“问题,能有助于我们重思课程目的与经验之合理性,也响应了研究者自身所遭遇的教学困境。这也是何以研究者聚焦于探究傅柯生存美学思想的原因所在,为的就是寻求课程的另一种可能性。

美的客观论始自古代毕氏学派起就奠下了基础。他们主张”美”乃是内在于事物本身,它们必须合于某种秩序、规则,才能算是美的事物。而当时,认为宇宙万物所蕴含的自然法则是一切美的事物之法度。这样的观点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其它学者身上,同样获得了支持与延续。正是认为人为之美必须符合自然法则的这种观点,使得艺术的目的为透过”模仿”来呈现事物美的属性;而艺术家的职责则在于为我们呈现出美的原理原则。总的来说,主张美是客观属性的论点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说法,且一直持续至中世纪。

美的客观性内涵区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美是物质对象的形式规律或自然属性,例如事物的比例、秩序等,尤以建筑或是雕塑最为明显;另一派是认为美是表现在对象所体现的某种客观精神上。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接受关学;幼儿艺术教育;美术欣赏;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1-0020-04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

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接受美学提出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姚斯认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㈣参与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读者单纯的解读和欣赏,是读者思想上的、不需要通过任何其他媒介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也可以是读者在解读和欣赏的基础上,通过其他媒介来表现自己的接受,比如模仿、辩论、再创造等。特别是幼儿,由于他们思想更易于外显,他们更乐于通过后一种形式的参与来表现自己对作品的接受,这是一种积极的接受。同样,我们也更易于通过幼儿外显的表现了解幼儿已经发展了的“期待视野”。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解析一次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可以解释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读者第一性”理论启示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读者参与作品”理论则启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表现的机会。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接受美学提出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姚斯认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㈣参与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读者单纯的解读和欣赏,是读者思想上的、不需要通过任何其他媒介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也可以是读者在解读和欣赏的基础上,通过其他媒介来表现自己的接受,比如模仿、辩论、再创造等。特别是幼儿,由于他们思想更易于外显,他们更乐于通过后一种形式的参与来表现自己对作品的接受,这是一种积极的接受。同样,我们也更易于通过幼儿外显的表现了解幼儿已经发展了的“期待视野”。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强;美学教育;幼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72-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还逐渐认识到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心智不成熟,心理很纯粹,注意力很集中,能够极其认真地完成一项任务。俗话说“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因为要学习,所以就出现了教育;因为学习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就有了幼儿教育;因为要教育孩子学会区分善恶美丑,所以就要对孩子进行美学教育。

二、加强幼儿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幼儿的美学教育则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学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从小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从而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幼儿的美学教育,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教师对于美有自己的准确理解和认识。让幼儿在感知美、认识美、区分美的过程中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感到由内而外的快乐和幸福。为此我园“十二五”教育科研确定了“‘沁爱・悦美’,铸造幼儿园美育文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强化幼儿美育,针对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三、加强幼儿对美学教育的措施

教师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只有在灯塔的照耀下,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当前教育中,一些幼儿园并没有把美学教育列入幼儿教育的范畴。这也折射出社会对加强幼儿美学教育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美学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以下措施,希望能够加强幼儿的美学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加强幼儿德育

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人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道德素质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底线,因此,在加强幼儿美学教育的过程中,第一节课就要告诫孩子做人一定要有道德底线,一定要遵纪守法。或许给孩子讲这些大道理会很空洞,可以通过举例子的形式让他们理解着记忆,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给他们放映《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以此教育他们要养成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加强幼儿的美学教育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身心愉悦,让孩子在一种美的环境中长大,不仅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让他们日后能勇于直面挫折,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由此可见加强幼儿的德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石。

2. 让幼儿感知美的存在

美的现象在社会中无处不在,当孩子学会表达的时候,就象征着他已经可以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此时就需要美学教育来完善孩子对于美的认识。幼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当着指路人的重任,他们要根据自己积累多年的审美经验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比如可以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把孩子带到公园中上课,让他们感受公园中的花红柳绿和鸟语花香。我相信,通过亲身实践他们可以体验到世界的美好和美妙,让他们的心灵变得通透,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帮幼儿理解美的含义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要接受很多教育,每一种教育都是人生中的一种宝贵财富,美学教育无形中就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样的,要让孩子多接触优秀的人或者美好的事物,让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信心和爱。在生活中扶起摔倒的老人是一种美的举动;捡到钱包后的物归原主是一种美的品质;“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一种美的品格。幼儿时期是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着重培养他们对美的定义。美不仅仅是一个现象,还可以是一个品质、一种行为。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正确理解美,切忌让孩子随波逐流。比如说在生活中审人之美是最复杂的,教师要教育孩子不能单看外表光鲜亮丽就认定这人是美的,审人之美不能轻易下结论,要经常与其交流接触之后才能逐渐形成对他的认识。由此可见,对孩子加强美学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正确认知社会,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4.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教师要尽力挖掘幼儿各方面的天赋和创造力,在教育过程中,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启发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度和熟悉度,可以让幼儿随着音乐一起随意摇摆,既可以让他们受到音乐的熏陶,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总之,应该让幼儿提前感知美,认识美,分清美。想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不仅需要幼儿教师的悉心培养,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课堂教育与课后实践,来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华.议美育对幼儿自身发展的影响[J].吉林教育科学,2001(04).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教育;自主学习

一、了解幼儿现状,进行合理的兴趣引导

1.每个幼儿都是上天量身定做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首先作为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有意识地用身边现有的或是精心准备的事物来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作为新世纪的父母,切忌将自己未遂的愿望强加在幼儿身上,从而埋没幼儿真正的兴趣,甚至泯没幼儿的天赋。

2.幼儿是智力发展、开发思维潜能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是幼儿踏入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在这里,幼儿将会对家庭、社会,甚至人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幼儿教育的好坏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这就对幼儿园的要求大大提高,必须做到机制健全、安全到位,教师具有超强的耐心和责任心,同时专业技能与自身素质良好,并接受过专门的培训等,为幼儿教育的顺利开展做好坚实的准备工作。

3.美术活动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外界各种工具、事物等形成视觉冲击,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思维敏捷度、塑造美学认同感,其作为艺术教育必不可少的范畴。目前,并没得到广大家长的足够重视,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幼儿的教育重点放在幼儿的硬性教育上,比如,幼儿会背多少古诗,会写多长的作文,会不会计算数学题等,对于美术活动的重视程度偏低,从而导致幼儿得不到全面发展,使今后的人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限。

二、方法灵活,种类多样,丰富幼儿学习生活

1.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正在发生着极大的转化,从以前的“体力型劳动者”倾向于今天的“智力型人才”,同时对于人才全面性发展的要求也随之增加。有关生理学家的研究显示,人脑共分为两个半球,左脑擅长抽象思维,而右脑擅长形象思维,当左右脑都能得到一定程度大开发时,人体才能将发挥出最大潜能,而美术活动教育对于这两者的开发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美术活动教育是利用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天生好奇感,利用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景象,比如,春天组织一次野外郊游,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共同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通过大自然的天然诱惑力,来开发每个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自由组队,比赛哪个小组先找到新生的花蕾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一切事物的最初源泉,所以,不断设定积极有效的情境引导幼儿的兴趣对于观察力的塑造是十分有效的,为此,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学习情境,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逐步提升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3.美术活动的教育总的来说可分为绘画、手工、欣赏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绘画是最基础的美术教育,幼儿天性便会拿笔乱画,其实在无形中已经塑造了一幅涂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规律地加以引导,让幼儿看见世界美好的一面,比如亲自教他们画一朵花或是一片树叶,从对大自然的亲身经历而激发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设计作业,要求母亲与幼儿共同完成一幅画――我的母亲,借助这件小事表达幼儿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手工则是一个需要动手操作的教育内容,这要求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综合使用手、眼、脑,例如手工课,可以教幼儿折叠纸飞机,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欣赏则是美学教育的一个升华,幼儿在接触美丽事物的时候,形成视觉印象,进而传递给大脑映象,从而对身体发出指令,所以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要尽量呈现给幼儿比较浅显易懂而且具有美好景象的事物,防止幼儿先入为主,造成不良影响。

4.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每一个幼儿都如天使般纯净,因此正确的引导才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家长要在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宝宝如何学着自己的样子来说话的,俗称“小大人”,因此,在家里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留给幼儿一个美好的印象,这有利于幼儿美学的培养;另一方面,幼儿园及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可以将幼儿进行二人相互结合,共同培养加以开发,做到有重点地培养,同时又注重全面塑造,包括穿着礼仪指导,幼儿之间相互处理指导,诚实守信应对各种问题的原则等加以开导,做到全方位的人格培养。

三、量身打造,倾情制订合理培养计划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获得足够的满足和成功,同时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能够根据每位幼儿的美术表现为他们进行分班制教育,分为小班、中班、大班,然后进行重点培训。在培育过程中,依据他们对美学的敏感程度,进行重点培养,熏陶幼儿对于美学的认同感。

2.幼儿处于对外界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的阶段,因此,教师应抓住这点,通过搜集符合幼儿欣赏水平的各种材料,例如,与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影视碟片、电脑光盘等,并与家长及时沟通,尽可能多地让幼儿看、听、说、摸身边的事物,从而培养幼儿敏锐地捕捉新事物的能力,借助这些新事物进一步拓展延伸,可以讲解与那些事物相关的故事、典故或是即兴演唱,从而让幼儿达到一个兴奋阶段,此刻在与幼儿的交流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传达一些美学方面的思想指导,逐步深入影响幼儿的价值观塑造。

幼儿美术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将培育的每个幼儿当自己的孩子般对待,严厉中满怀慈爱,既灵活多变又有规律可循,并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方针,认真负责,与家长及时沟通,打造幼儿美术活动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沈逾白.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6篇

音乐舞蹈游戏可以让幼儿笑逐颜开、喜形于色,让幼儿感知音乐舞蹈的乐趣,同时音乐舞蹈游戏对幼儿动作的表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培养,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为幼儿将来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做好铺垫。在幼儿音乐舞蹈游戏中需要注意几个重点,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动作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还比较重视表情动作,这可以使幼儿尽快地掌握一些肢体语言和面部语言,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音乐游戏设计中的重点

音乐游戏活动教学往往是音乐活动设计的核心,在对幼儿实行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科学地将音乐内容进行游戏化,发挥音乐游戏活动的优势,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工作,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下面这两种方法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1.在纯游戏活动中要适当地加一些教育内容

幼儿时期的一些游戏都是幼儿自发的,这种游戏属于纯游戏,游戏的特点就是趣味性极强,很适合幼儿,而且这种游戏流传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在纯游戏的过程中适当地加一些教育的内容,是对幼儿进行间接的教育,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发展。

2.在音乐游戏的设计中要适当地加一些故事情节

虚拟的动作或其他的一些角色也是相当好的这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思想,发散幼儿的思维,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能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也是近几年比较火的,运用的范围也是相对广的,对幼儿未来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音乐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观

在音乐游戏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感。当幼儿初步懂得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就会在基本感情上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艺术作品中所渗透出来的美学,由此也可以从艺术之外的事物中有效的辨别美丑。在音乐作品的教学中,教师会联系到艺术作品的美学,包括其旋律性以及演奏性等,这些通常不存在于其他类别的美学知识就需要幼儿在体会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深刻的摸索,运用音乐知识去理解其美学价值,充分发挥艺术作品中的教育价值,体现其艺术教育内涵。音乐艺术作品从根本上还能促进幼儿的审美观,当幼儿在接受音乐艺术教育时,可以从其中有效接受到音乐教育的高尚情感教育价值,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替代的。在学前阶段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不能透过直觉和感官来影响幼儿的理解,就可能产生不了太大的教育作用,而音乐艺术教育正是从根本上弥补了这样的问题。学前阶段幼儿的教育教学重在全方位的发展教育,不能片面地追求成绩,本文通过幼儿音乐游戏,简单分析了音乐艺术教育的不足和优势,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努力地开辟音乐教学的发展道路。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7篇

一、进行感性美学管理的故事化思维

幼儿园实行感性美学管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故事化运作,也就是用最具动感美的故事来打动人心、促进工作、推动发展。为此,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启用“故事化思维”。

1.故事化思维富含“感性管理智慧”。所谓故事化思维,一是说要引导教师和幼儿凭借故事来直观体认幼儿园生活,并凭借故事进行直觉型思考,让教师、幼儿的生活柔性地得到改进、发展与提升,这是一种非理性思维;二是说需要用故事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园,从管理方案制定到课程开发再到保教活动的开展,都要采用故事化的结构与方式。一句话,幼儿园的管理需要讲“故事教育学”。

2.故事化思维符合“幼儿阅读定律”。在幼儿园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是故事的忠实读者。正如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所写的那样:“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这是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

3.故事化思维具有“童年发展旨趣”。为了更好地遵循故事教育学原理,运行故事化思维,我们需要对故事进行价值澄清。优秀的故事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童年发展旨趣:首先,故事具有“濡化意义”。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爱心和亲情,才会收获友爱、同情与孝心。利用故事来启发孩子,是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次,故事具有“协调旨趣”。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找寻一种叙事,叙事赋予我们一种最为切实可行的身份形式,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再者,故事具有“拯救功能”。好的儿童故事对孩子来说,具有较高的情趣指数,有助于提升语言学科的“欢喜指数”。

二、基于感性美学的故事化管理

幼儿园的管理应该顺应儿童故事性思维的特点,引导他们用形象的方式来感悟和传达自己对于故事的真实理解,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这,就是基于感性美W的故事化管理。对一个班而言,故事化管理就是在幼儿园的统一规划下,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适才、适性、适时地运用匹配的主题故事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管理。对一个幼儿园来说,故事化管理就是确立了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之后,推出主题故事微课程,对教师和幼儿进行感性化的美学管理。故事化管理既是对教师的,也是对幼儿的,但最终是服务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在实施基于感性美学故事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主题化原则。根据幼儿园的整体发展目标和班级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各学段、各班级故事化教育的主题,然后按照教育主题来匹配适合的故事。在实施故事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长线的规划,不可随意性太强。

2.适切性原则。我们所确定的主题,所配用的故事,都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选择故事的时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充分考虑幼儿的阅读心理。我们可以将幼儿引到故事化课程的建设中来,充分听取他们对所选故事的意见。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多地采用集体审议的方式来实现故事选择的最优化。

3.感性化原则。故事化管理是基于感性美学的。感性是一种力量,一种推动幼儿发展的绿色能量。在选择故事、演绎故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凸显感性化这一原则。所有的故事,尽量是纯感性的,拒绝理性话语的大量侵入。在讲述的时候,也要让其自然地传达道理,甚至可以让幼儿利用故事来理解故事。

三、运行故事化管理的策略

幼儿园如何运行故事化管理呢?可用的策略或基本的路径有哪些呢?下面以环保教育为例来进行探讨。

(一)长线化管理:天天讲故事的“三级推进”策略

1.天天讲故事第一级为“园”级。近年来,我园在一日活动中增设了“天天故事”环节。每天下午2∶30孩子们通过班级广播听一至两个由教师或家长、小朋友现场讲的有趣的故事。为了加大幼儿聆听环保故事的频率,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的“天天故事”栏目组每周还推出1~2个精品环保故事,用幼儿最喜欢的方式来强化环保意识。

2.天天讲故事第二级为“班”级。全园的故事听完,随后是班级的“天天故事”时间,由班级教师、幼儿讲故事,也可以由1~2个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交流自己的想法。

3.天天讲故事第三级为“家”级。我园还将“天天故事”的接力棒传到了家长手里,向家长推荐了“喜马拉雅”电台,建议家长每天晚上8∶30左右,和孩子一起躺下来,把灯光调暗或关闭,营造宁静的听故事氛围,进入睡前故事时间。

(二)适切性管理:合作看绘本的“四季应变”策略

1.随四季的教育目标而变――阅读匹配的主题绘本。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环境教育”目标进行分解,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环保故事绘本供幼儿阅读,形成实验幼儿园环保绘本专项阅读系列书目。

2.随四季的校园生活而变――创编可用的绘本故事。我们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师幼合作,共同绘画、创编环保故事。我园还以环境为载体,传播、浸润一种文明的情愫,唤醒幼儿心中的环保知觉。用最具诱惑力的绘本故事来加强环保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艺术化管理:生活版趣事的“合作创演”策略

1.演练生活版的“趣故事”,推动环保学习的日常化。环保意识和习惯的形成需要情境演练。绘本除了讲述,尤其要关注表演。演着演着,就成了真的,别人的好习惯就成了自己的好习惯。我园教师从可分解的环保故事中抽取若干个特定场景,让幼儿演练其中的部分情节。

2.演习仪式类的“趣节目”,推动环保学习的日常化。在加强环保行为养成演练的同时,我们还重视强化养成教育的仪式感。我园根据幼儿的特点,全面创新了升旗仪式,用童话剧或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来展示环保教育的成果。

(四)信息化管理:童话类故事的“视频选播”策略

视频版故事符合幼儿动态阅读的特点。我园为孩子精心挑选了有益其成长的环保教育动画片,建构了环保教育视频版资源库,有《辛普森一家》《熊猫家族》《爱探险的朵拉》《小熊维尼和跳跳虎》等。教师陪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把动画片当作课程资源,并适时对孩子进行提问和引导,增强环保教育实效。

(五)联动型管理:亲子型诵读会的“牵手互动”策略

亲子诵读,融入的是亲情之爱,环保教育也因此有了情感的温度。为了协调好亲子型诵读会,我们采用了两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1.立体牵手策略――直通“大书场”,烘热亲子阅读。我园以“告家长书”、办《牵手报》等方式,引领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营造家庭读书氛围;通过“专家讲座”“名家现场读书指导”“环保讲座”等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书、共读、休e,在读书实践中获取真知,陶冶情操,培养习惯。

2.节日狂欢策略――搭建“大舞台”,推动联合演读。幼儿年龄小,这为幼儿园结合节日组织较大型的环保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一些幼儿难以单独完成的环保教育活动,我们均通过家长的力量,让家庭配合幼儿园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四、增强故事化管理力的有效路径

要实现幼儿园的故事化管理,无论是园长还是教师,都要增强自己的故事化管理力。

1.主题研究,增强感性美学素养。秉持感性美学,不断提升自我的美学素养,才能有效提升故事化管理力。为此,我们需要借助主题研究来发展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洞察一切的审视力、良好的记忆力以及鉴赏力、预见力、表达力和审美气质等。

2.面对实境,增强即时创编能力。故事化管理所依靠的基本手段是讲故事,故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故事化管理的效果。所以作为管理者,不但需要阅读海量的幼儿故事,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捷地提取并加以运用,还需要有创编故事的能力。如此,故事才能具有更友好的界面,更强的针对性,才能真正启发幼儿“怎么做”。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通过解析一次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可以解释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读者第一性”理论启示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读者参与作品”理论则启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表现的机会。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接受美学提出让读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姚斯认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样的连续性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的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㈣参与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读者单纯的解读和欣赏,是读者思想上的、不需要通过任何其他媒介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也可以是读者在解读和欣赏的基础上,通过其他媒介来表现自己的接受,比如模仿、辩论、再创造等。特别是幼儿,由于他们思想更易于外显,他们更乐于通过后一种形式的参与来表现自己对作品的接受,这是一种积极的接受。同样,我们也更易于通过幼儿外显的表现了解幼儿已经发展了的“期待视野”。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通过解析一次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可以解释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读者第一性”理论启示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读者参与作品”理论则启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表现的机会。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美学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目的 幼儿舞蹈教育 情趣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指导思想的核心,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又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意图,而作为政策和法令,是指政府或国家要在教育对象身上实现的意图或设想。对我国现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多的借鉴作用。作为教师,如果我们的追求仅仅停留在经验层次的具体目的上,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层次的陷阱而误人子弟。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

舞蹈教育目的论就是用舞蹈教育的目的或实施舞蹈教育的原因解释舞蹈教育为什么的阐释方式。舞蹈教育目的论研究是舞蹈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我国研究者们从外在目的论和内在目的论两个层面对舞蹈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展开了全面的研究,认为舞蹈在德、智、体、美褚育上都有较显著的功效和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幼儿舞蹈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认识,他们片面地认为舞蹈教学是为了排几个精彩的节目获奖出名,或完成某种应酬任务,或为了供成人欣赏,有的则是为了培养少数舞蹈尖子,对大部分幼儿而言,舞蹈只是可有可无的娱乐活动。这种认识与我们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缺乏舞蹈教育本质目的论的思辨性研究,所讨论的舞蹈教育的作用并不是舞蹈专属、最佳和特有的。舞蹈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只有舞蹈才能实现或唯有舞蹈最直接、最便利、最经济的实现的目的。教育全面实施,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作为一种丰富多彩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生活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孩子的喜欢。幼儿舞蹈通过形象化、趣味化、夸张化、生活化的表现手法及动作,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它是对幼儿进行艺术的熏陶和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节奏感、创造性思维,抒发和表达情感并加强相互交往,美好生活性的目的。幼儿舞蹈教学,让幼儿掌握粗浅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发展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达到:

1、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2、能够锻炼幼儿的反应力和增强动作的协调能力;

3、启发幼儿对舞蹈的热情,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4、能够开发幼儿的潜在智能,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情操的目标;

5、增强集体观念,加强团结协作意识。

为实现这幼儿舞蹈教育的五个目标,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把握教育的时机,对幼儿提供适当的引导,孩子们的能量很大,生成活动中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就连平时不善言谈、不肯举手的孩子也积极地争着要说。而那些平时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也被各种有趣的活动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讨论、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生成活动,他们也能主动尝试用各种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

二、幼儿舞蹈教育的美育目的

舞蹈美育的基质――核心,是对人的心灵的唤醒、塑造。舞蹈被誉为艺术之母,它古老而又具青春活力。舞蹈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自身生命质量的一门艺术,是通过人自身的形体运动来实现的艺术行为,其本体特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作用于人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效用和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舞蹈美育不可或缺。虽然“美”和“审美”早已是人人皆知的惯用语,然而,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基本上都处于心里明白但道不明清楚的状态。幼儿园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是美学家,而且,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在美学界至今也未能形成共识性的见解。作为美学研究,学术观点的分歧和思想流派的林立是正常的,并将长期存在,但是作为指导具体舞蹈教学实践的美学理论必然要从众多美学理论中确立一种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否则,舞蹈教师只能浑然一片而不知所措。

说到这里,想起了田耀农先生的美学观点。他认为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性、经验性的直观判断;进而提出“美为贵”的思想,认为美是真善贵的统一;还提出了一种美的本源假设,认为人类最初不是为了审美的需要而是为了自身“被审美”的渴求才去创造美的,“被审美”的需要是创造美的动机,“被审美”更接近美的本源;认为美育理应是立美与审美的教育,而不仅仅为审美教育,美育应包括"被审美"的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所以,美育应该是立美、审美、被审美的全面美教育。(1)这与我们通常所见的诸如“培养审美情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审美能力”等等空泛的口号有了具体而实质的表述,同时改变了美育是一种既无法操作又无法评估的教育的现状。幼儿园舞蹈教育应适应“全面美”的教育要求并在观念、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田耀农先生的“美为贵”和“被审美”观点会使幼儿园的舞蹈教育的美育目的变得具体化和可操作、可检测。学习“美为贵”的观点可以有的放矢地培养幼儿感知舞蹈美的敏感性和认识舞蹈美的基本能力,进而培养美的创造能力。学习“被审美”的观点使幼儿园舞蹈教育变得有实际内容而不在空泛无力。通过舞蹈课可以给幼儿提供大面积的“被审美”的机会,在舞蹈课上幼儿们互相欣赏,同时满足了“被审美”的需求,而同时刺激了“被审美”的欲望。所以,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不断拓展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是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需要。

三、 幼儿舞蹈教育的情与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在各种活动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儿童去参加各种活动,思考各种问题,从而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有兴趣的活动总是给幼儿带来快乐、欢喜和满意的情绪体验。因此,通过正确的系统化的舞蹈教学来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使舞蹈教育真正成为各教育领域之间联系的纽带,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也都在不言之中了。

幼儿舞蹈教育活动,要求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舞蹈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舞蹈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为幼儿创设可以引发其学习舞蹈热情的环境,使幼儿产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后再对其进行舞蹈教育。

实际上,幼儿很容易对舞蹈活动表现出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表现是浅层的,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很不稳定,容易波动。所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很有必要,即将其浅层的表现引申并提高到一定的深度,也即把幼儿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舞蹈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舞蹈教育应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启发、引导和训练幼儿,就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一样,当幼儿接触舞蹈的同时,我们就应引导他们从心理上感受舞蹈、理解舞蹈。早期舞蹈教育应着眼于培养情趣,让幼儿在舞蹈活动中感到愉快,另外在舞蹈活动中应重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是时代要求我们的最重要的品格。而孩子的创造性是要从小去发现、鼓励、培养和发展的。

舞蹈是擅长抒发感情的艺术,能够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常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舞蹈教育就是从激励孩子的情感入手,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其教育力量比单纯讲授要强的多。舞蹈教育活动如果不感人,不触动人的感情,就不能发挥舞蹈艺术应有的教育力量。世界几大音乐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侧重对幼儿潜能的塑造,着眼于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紧紧抓住幼儿好动,好玩的心里特点,使舞蹈成为幼儿自发的要求。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如何诱导孩子去“感受”美的动作,鼓励孩子表现,创造美的动作。教师是关键。教师本身对舞蹈活动参与的激情,这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活动中,良好的创作、表现舞蹈的氛围要有教师丰富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优美形象的舞姿,能给幼儿带来一种新鲜的活力,激发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孩子的表现力、创造力。

孩子都具有良好的舞蹈表现能力,在创造方面都蕴藏着潜能。如何很好地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在教育目的论指导下舞蹈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它摒弃了传统的教学中,幼儿舞蹈长期以来是处在以“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停留在舞蹈活动的表面形式上,幼儿只是靠单纯的模仿,跳几段舞而已,无法唤起幼儿的已知经验,没有把舞蹈本质特点和符合幼儿身心特点有机的、完美的结合起来;它使幼儿舞蹈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如何把幼儿舞蹈教育置于明确的目的论指导之下的舞蹈教学,对教师是一个创造性的挑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去领会。

参考文献:

[1]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J) 中国音乐学, 2002,04

[2]资华筠, 刘青弋. 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06

上一篇:城市日常管理范文 下一篇:基础科学研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