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6 06:40:42

幼儿创新教育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1篇

一 人们对创新教育的正确理解

“创新”就是要舍旧,争取新的东西。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对幼儿来说,它剥夺了幼儿爱玩的天性。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方式,是全体教师和幼儿都能参与的教学实践,它培养的是一种综合素质。

幼儿天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感到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各个区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活动。如科学角有许多木制的材料,幼儿自己去操作,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并能说出它的功能等。这时,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 教师学习创新工作,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幼儿都有创新的潜能,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每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如随便的一个数字“1”,他们会说成是铅笔、棍、糖等,一切长的物品,这就是他们创造的过程。在幼儿的世界中,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做法是:

1.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某些问题,有时会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不应采取冷淡甚至反对的态度。如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喜欢提问题,有一天,她说,“老师,为什么有的树下出来的是毒蘑菇,有的不是?”我说:“你提的问题真好,我们一起来查资料吧。”老师表扬了她,引导她解决问题,学会探知。

2.注重个体差异,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

幼儿的经验、兴趣、学习方式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使每名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如在认识种子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只要求他们说出种子的名称、形状等,并进行简单分类,一部分幼儿要求他们能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这样,不仅使每个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捕捉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和生活中,笔者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心人,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如每天幼儿午睡后都要吃水果,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拿着香蕉皮说,它多像我的帽子呀,随后有些小朋友拿起香蕉皮玩了起来,我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小朋友,香蕉皮还能做什么呢?”孩子们可高兴了,说出了许多答案。教学中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可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为创新教育服务

幼儿接触面狭小,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到自然界中、社会中去体验。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增加与自然界和社会交往的机会。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近及远,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创新教育。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感受自然和社会。

夏天,教师可带幼儿到商场里观察商品,学习买卖的关系。春天,到公园去,观察花草树木。秋天,到田地间,帮助农民伯伯收拾庄稼,知道农民的辛苦,从而爱惜粮食。冬天,下雪时,组织幼儿观察雪、打雪球等。与家庭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为幼儿的学习成长服务,形成教育的合力。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2篇

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1、树立新的儿童观

首先,

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每个正常的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天赋的创新潜能,由于受其年龄特征的制约,这种潜能还处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幼儿期的创新,在别人看来未必是新颖的创造,而对于他自身却是前所未有的。哪怕只是一点点新建议、新思想和新做法,但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对他来说就是新发现,就是创新。虽然这种创新还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但却是最纯真、最自然、最富潜力的,正是这种低级的、原始的创新随着其身心的成长和发展最终必将成为具有真正创新意义的创造力。

其次,我们也应看到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是具有类型和层次的差别的,这种差别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用一个模式来培养。

2、树立新的教育观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将幼儿看做一个独立、完整、主动的个体,有自己的需要和尊严。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幼儿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好奇、冒险、自信等典型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理解、支持和保护幼儿的创新表现,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在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看到作为幼儿群体的一般身心特征即共性,同时也要看到作为幼儿个体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幼儿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在各自水平上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分析现状,找出影响和阻碍幼儿创新教育发展的因素

在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仍存在着许多影响和阻碍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观念上

一是传统的“好孩子”观。幼儿教师工作紧张繁忙,每天面对众多性格各异的孩子有时难免会有些烦躁,于是那些听话、守纪、不妨碍成人工作的幼儿常常得到表扬,被认定为“好孩子”。而那些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喜欢从不同角度去探究事物、爱插嘴、好动、行为不规范的幼儿自然就被认定是不听话的孩子了。正是这种所谓的“好孩子”标准束缚了幼儿创新的积极性,由于幼稚和缺乏经验,幼儿的种种创新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就使得一部分教师往往产生错觉,并在言语、行动上不自觉的压抑甚至扼杀孩子创新的萌芽,致使幼儿阶段特有的好猜测、喜提问、想探索、多功能幻想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受到遏止。

二是“全放手”观。这种观念认为培养幼儿的创新就是听之认之,放任自流,不干预孩子的任何活动。这种教师不进行任何参与和指导,完全让幼儿自发学习的活动,不仅不能发挥幼儿的潜在价值,反而会让幼儿感到盲从和无目的,从而失去继续探索的兴趣。

2、在教育方式上

一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当代幼儿被冠之以“小太阳”“小皇帝”等,其在家庭和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使得他们缺乏独立自主性,成人对他们的事事帮助和替代,更纵容了他们依赖、懒惰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将生活上的依赖转移到学习上,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畏手畏脚,做事情没有决心和毅力。他们体验不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乐趣,也就更谈不上创新了。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过分心切,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惯用命令式语句,让孩子沿着他们设计好的方式去发展,这是一种以剥夺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为代价的短浅发展。

二是错误的幼儿园教育方式

。最常见的是模仿型:例如,美术音乐活动中,教师画一笔、唱一句,幼儿也跟着画一笔唱一句;语言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反复跟读新儿歌等。教师的评价往往也只注重结果:幼儿画的象不象?他会唱几首歌?会背几首儿歌?这种过分强调模仿的教育活动,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的。另一种是“标新立异”型:在教育活动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自己实施的是“创新教育”,让幼儿“绞尽脑汁”一定要讲出与众不同的答案,结果是幼儿被逼得“胡思乱想”,无所适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是需要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但过分强调“存异”,而忽略“求同”,就会将孩子引入“创新的歧途”,偏离科学的轨道,所以培养创新思维在重视“存异”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求同”。

三、寻找对策,进行幼儿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1、 改革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创新教育应该是一种渗透教育,因此,在制定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时,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一些创新教育的要求,如续编故事、编谜语;听音乐编动作;自由作画、自制玩具等。要多开发一些生成性课程,将新《纲要》的精神贯穿在各项活动的始终,注重活动过程,创新活动评价。教师的评价也要打破传统的评价观,不局限于活动的结果,而注重评价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及幼儿的个别差异,要允许幼儿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2、 营造轻松民主的教育气氛

这里所说的教育气氛主要是指创

设有利于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场所等。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物质上要为幼儿提供充裕的时空和材料,保证他们有自由活动、自由操作的条件;精神上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环境气氛,注重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能自由思索、想象,选择和作出决定。教师还应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创新教育的知识,做到家园互相配合,为孩子发展其创新能力提供一致的适宜的环境。  3、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求教师和成人要做到几个“解放”。即(1)解放孩子的眼睛。通过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观察和分析事物。例如:在图书角摆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童读物,并定期更换,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由阅读、自由讲述;利用园内的种植园、饲养角,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四季变化特征;利用农贸市场、超市、邮局、居民小区等,带领幼儿去开阔眼界、认识社会等。帮助幼儿丰富和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使幼儿有可能去想象和创新。

(2)解放孩子的头脑。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幼儿充分开动脑筋进行想象和创造。例如,在数学角里摆放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拼板,让幼儿自由拼合成不同的图形并能说出名称;利用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浮、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来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等;还可用迁移的方法让幼儿对学过的一些知识如:抽象的图形、线条等进行联想和创造,如:语言活动中的“成语接龙”、数学活动中“会变的图形”、体育活动中的“一绳多玩”……

(3)解放孩子的手。教师和家长要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做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从小就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小班时学着自己洗手、进餐、喝水、穿脱衣物;中班时学着发碗筷、擦桌子、扫地、拖地;大班时便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幼儿园活动室里的动手角、建筑角、科学发现角,孩子的房间等都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摆弄,不要怕他们搞“破坏”,把事情做砸了,只有真正松开了幼儿的小手,他们才会自主地去探索学习、动手实践。

(4)解放孩子的嘴。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学会运用语言去表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人要为孩子创设出良好的语言环境,如提供各种图片用以讲述、描绘、续编故事;利用各种声像媒体让幼儿欣赏一些童话故事;利用语言角进行“故事大王”比赛,做小节目主持人等。成人要学会倾听孩子讲话,并鼓励孩子积极发问,让幼儿敢“问”、想说、能说、会说,以此来充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5)解放孩子的空间。空间的含义是宽泛的,可大可小,孩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己活动的小天地中。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让各年级的幼儿互相交往,如带小班幼儿去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活动,中大班的幼儿也可以到小班表演节目,帮助弟弟妹妹熟悉环境,这样,孩子们不仅扩大了生活空间、增进了了解,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园内开设的可供幼儿活动的大型活动场地如:大型玩具场、沙池、水池、草坪等,都可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去玩。家长也应经常带幼儿去接触大自然,看家乡的变化,走向社会,拓宽视野。

(6)解放孩子的时间。教师在安排活动内容时,要做到集体活动和个别自由活动相结合,注意活动的紧凑性,尽量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增强活动密度,让幼儿有充裕的时间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4、创造性地工作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教师的教育目标转换为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此,我们提出了“弹性计划”(也就是常说的“生成课程”):把课程设计看作是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高度动态性、灵活性、开放性的过程,教师并不是盲目的追随计划,而是灵活、有目的的追随幼儿。任何计划应该有“弹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加以灵活机动的改变、创新。当然变动要有据可依,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教师的劳动才称得上是一种创新劳动。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创新;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38-01

传统幼儿教育中往往只是将幼儿园作为步入小学的前奏,大部分教师只是重视对于幼儿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对于幼儿的情感教育。导致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枯燥、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新时期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创新教学思维、丰富教学策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来丰富幼儿的学习感知,最终实现他们学习的有效开展。

一、更新教学理念,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教育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幼儿时期的孩子各项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发育不完善,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多源自于教师。教师作为幼儿学习发展的引导者,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认知体系,以便能够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想要培养合格的未来人才,就需要我们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开展幼儿创新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讲,“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相对约束度较小,是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好的突破口。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时期的教育中需要我们转变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重视幼儿的长远发展,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技能,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二、创设教育环境,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

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幼儿时期正处于一个人习惯养成、情感认知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重视教学环境的创设,为创新教学搭建平台。

例如教师首先要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从最基本的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结构游戏区、讲述区、娃娃家、手工区、音乐区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只有拥有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才能够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另外我们也要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对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来说,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更为重要。在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时,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个性品质,要注重激发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教师、家长都要多给儿童一些选择的自由,不要包办限制得太多。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为儿童创造宽松、自由、愉快的精神环境,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健康成长。

三、做好教学引导,为有效教学丰富渠道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幼儿时期孩子们的认知大多源自于教师,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未来几年的发展。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自身教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引导策略,丰富幼儿的学习渠道。

例如我们要善于运用游戏教育,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玩的过程中提升综合技能。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这样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说教式”要有趣的多,更容易得到幼儿的关注与认同。

《劝学》中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幼儿时期正处于他们各项基础知识的积累时期,教学中教师也要帮助儿童贮备大量知识信息,以便能够不断完善他们的认知体系。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如:在游戏活动时,启发儿童观察玩具是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的,积木和塑料接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散步时,引导儿童来亲身感受和观察早、中、晚太阳的不同,观察自然角中种子的生长过程,饲养角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多带幼儿走出校园去看看商店、邮局、图书馆等,让儿童在亲身探索中获取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开展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同时创新教育也要渗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树立创新教育思维,如:儿童喜欢玩水,洗手时长时间冲洗,久久不愿离开,根据这一现象就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儿童说出了水的许多种用途,设想了没有水的种种后果。这样,既激励了幼儿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又让儿童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创新教育;多媒体

谈到创新教育,首先要认识创新。创新就是丢弃旧的,创造新的。创新作为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新的世纪,在未来知识化社会,它将有着深远的意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创新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中,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只有一个个创新人才、创新群体、创新队伍,才能振兴民族创新,才是国家希望之所在。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倍受幼儿园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其它能力一样,存在着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力越大,因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开发。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因为只有渴望创新,才能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地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幼儿营造创新的氛围。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宽松、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融为一体,使幼儿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让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能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为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以此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达到唤起幼儿创新意识的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内容,还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方面,让幼儿在感知、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和变化,可启发幼儿的思维,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做准备。

二、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针对幼儿的天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支持鼓励幼儿萌芽式的创新精神,更要注重传导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幼儿继承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死教硬灌的传统教育方法。幼儿期可称为“问题时期”,他们什么都想问: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为什么飞机会飞上天、汽车不会上天”、“为什么电视机内的人不会走出来”……往往使成人难以招架。这个时期也是破坏性最强的时期,他们往往拆掉新买的玩具,按自己的意愿组装;打开收音机盖,看看是谁在说话;打开电视机盖,看看里面有没有人……这些都是幼儿创新思维最新的萌芽。如果教师、家长忽视了这一点,对孩子加以斥责,那么无异于扼杀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剥夺了孩子们的探索乐趣,使他们变得思想迟钝。所以,教育者应善于捕捉这些创新精神的火花,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创造性活动富于实践。比如孩子们都喜欢玩水、玩沙、水具等,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净化污水”实践活动,引导幼儿用两个杯子和若干纱布将混浊的污水归清;还可让个别幼儿用两个杯子反复倾倒过虑的过程中来发现“水为什么越过滤越脏”的问题。通过活动,幼儿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会发现“过滤”的方法“沉淀”的现象,了解“沉淀”的成因。知识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发展了幼儿的空间想象、结构组合能力、观察力和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幼儿想象力,开扩幼儿的视野

想象是创新的前奏曲,人在幼儿期的思维很少受“定势左右”,所以幼儿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期。幼儿最爱想象,他们的脑中还没有任何框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于培养他们想象的思路,教师可以在思维活动中有意识的激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另外知识经验也是孩子构成丰富想象的材料,从天文地理到生物科技等广阔的领域,却有他们的想象空间,大自然更是孩子们神往的地方。苏霍姆林斯称它的美为“使知觉更加敏锐,能唤醒创造性思维”,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开扩孩子视野,是造就创新人才的第一步。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是重要渠道。那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一、捕捉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生活中,经常绽放出创新的火花,倘若视而不见,任这些教育机遇流逝,就会埋没幼儿的创新潜能,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所在。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和生活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有心人,不失时机地捕捉每个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一次,园里分给每个幼儿一块西瓜,吃完后有些幼儿便拿着西瓜皮玩起来。我留心地观察,看到有的幼儿把西瓜皮当成“电话”,在“喂、喂”地互相打电话。于是我抓住时机,及时加以引导:“小朋友们,西瓜皮还可以做什么? ”孩子们这下可高兴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做小船、做象牙、做小丑的鼻子……说出了若干个答案。就这样,我紧紧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不落痕迹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当儿童对某一个问题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时,我总是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般地说,在班级中比较听话,能够顺从老师的意愿,遵循班级活动常规的孩子,也就是说循规蹈矩的孩子可能更多地被老师视作好孩子,这种做法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久而久之,幼儿只会跟着教师的指令行事,而失去自己探索求新的意识。出于这种考虑,在评价上我更多地注重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只要幼儿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行为,不管它在成人的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甚至荒谬,都热情地加以肯定,以强化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主体参与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往往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因此,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创造的兴趣和精神。如:在一次饮食店游戏中,玩具煤气灶不见了。我就发动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煤气灶。为了做煤气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材料,有泡沫、有药盒、还有罐头等,孩子们个个都成了小小发明家。一位小朋友在纸上画了一个煤气灶,然后把纸粘贴在药瓶上,煤气灶站了起来。另一位小朋友用两块积木作了煤气架子,再用一块长方形的塑料板搭在架子上。两块图形作灶头,他的煤气灶搭好了。还有的小朋友则在一个平放的长方形药盒上画了两个圆,当作灶头,一只简易的煤气灶也做成了。孩子们都做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煤气灶,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着他们的煤气灶,笑容在孩子们的脸上荡漾,从脸上可以看到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创新的热情大大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

发展求异思维,形成思维的变通性: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功能固定性,它使人们的思维趋于刻板、固定化,总是沿着习以为常的思路去想、去做。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解决问题时,多是围绕一般性、常态性的思路开展,且难以跳出思维的框框。因此,首先,我常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帮助幼儿摆脱思维定势,拓宽思路。例如在解答玻璃有什么不同的用法这一问题时,幼儿大多只是围绕玻璃的一般用途(如做杯子、做镜子、做玻璃窗等)寻找答案。难以转化思路,从非常态的方面去思考:玻璃能割东西(如割绳子、布头);玻璃还能在火种烧,会变成各种形态的玩具、装饰品等。

发展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能使幼儿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定的方案。因为客观世界时时处处在发展变化,所以它要求幼儿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解决问题,“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思维灵活性的表现。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同心圆,让小朋友说出这个同心圆是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是“靶子”,有人说是“游泳圈”,还有人说是“戒指”。我顺手拿过一个小朋友的太阳帽,启发道:“如果我从上面往下看呢?”小朋友们茅塞顿开,又说出了“双层蛋糕”等几样东西。我再一次问道:“如果我把它看成两样东西呢?”小朋友们又说:“煎锅里煎了一个鸡蛋”、“月亮的影子沉在井里”等多种答案。

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人的教育。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按照“尊重的教育”这一理念,我们要改变那种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现有条件下的分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教学成为艺术。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教师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像设计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去设计,思想是统一的,具有统一性,而作品却是千姿百态的,具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教师,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深深地体会到:创新教育需要由创新型教师来进行,幼儿教师只有潜心钻研创新理论,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才能,才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去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另外,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直接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学校在科技上的投入,对创新教育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成立信息中心,开通校园网,实现行政现代化办公,建立教师网络备课室,推广多媒体教学应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等,可以为创新教育搭建一个新型高效的平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因此,创新教育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幼儿灵活性启发式教学

教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教学就僵化就滞呆了。试想,倘若施教者观念陈旧、意识陈旧、意思狭隘、方法保守、手段落后,那又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那么,怎样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把握幼儿创新教育的灵活性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也就是我们要灵活运用我们的教学方法。

"活教育"理论是老一辈知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教学要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这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也是很有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的。

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不能局限在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等方面,它要以常规课程教学为主阵地开展实验,是全体教师和幼儿都能参与的教学实践和教改活动。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和萌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独立性等等,从而为他们和谐幸福成长创造条件。

首先,我们要让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儿童自出生后就在社会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他们的成人的影响下,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其次,我们要将大自然、大社会微缩进幼儿园,而且我们还要在生活中挖掘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从而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幼儿创新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

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或创新精神是当前幼儿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启发式教学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问,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著名教育要求,这是"启发"教育思想的最早论述。而后《学记》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而在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提倡教师在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第斯多惠更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见真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启发式教学"词目把"启发式教学"定义为"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并指出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的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综上所述,幼儿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幼儿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幼儿是认知的主体,掌握知识毕竟要靠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操作,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如果轻率地告诉幼儿问题的答案,或者代他们完成,那么轻则造成幼儿的依赖性,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重则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成为害怕困难的懦夫、懒汉、低能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幼儿创新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启发式教学在幼儿创新教育中的基本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1、激发兴趣启发法

①加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艺术性,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过程中用听风爷爷说话、和鸡妈妈一起去捉小虫等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为下一步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

②教师要因材施教,善于挖掘每个幼儿的潜力,对幼儿的创造活动作出不同的具体反馈,支持并鼓励幼儿不平凡的想法或者回答,使他们勇于表达,进而造成热烈讨论的气氛,让幼儿带着成功的喜悦,愉快地参与活动,这正是创造力萌发的起点。

③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抛弃一切强制性、奴役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

2、设疑启发法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运用设疑启发法,教师要注意:

①善于"制造矛盾",激发幼儿思考引导他们渐入佳境。

②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度,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问题,提出深浅、难易适度的问题,是孩子付出努力后终有所得。

③提出的问题要系统,一步一步深入,层层推进,这样才能引导幼儿循着合乎逻辑的思路更深层次地认识事物,从而产生创造行为。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6-02

创新教育的实现首先就是应该要以培养小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础。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面临的竞争在未来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更好的去适应我们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跟上我国的飞速发展。在孩子们的幼儿时期也称为“问题时期”,他们什么都爱问。如“为什么月亮晚上会出来”等一系列的,也许会让我们大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们也往往是他们的破坏性最强的时期,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往往会驱使他们把新玩具拆开看看,把毛绒玩具的长毛剪掉,希望它再长出新毛;打破镜子,砸破手表……这些都是幼儿创新思维最初的萌芽,可见创新能力都会隐藏在每个孩子的身上,也许我们一时并不会发现但这是确实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且对于孩子们的好奇进行有效的培养就成了我们目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目前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是幼儿园当前创新教育的重点,我们可以在各个领域都采取师生互动的一些比较有创新教育性的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主动的来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的大胆创新,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要处于主体的地位,我们的作用就是引导,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供他们施展他们的创新性的机会。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们设置一些熟悉的情境,然后再提出我们想要开发他们智慧的创新性的问题,这样通过我们的主动性引导来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操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例如在社会活动“消防车”主题活动这个情境中,我就从着火了,怎么办?怎样灭火?怎样报警?怎样逃生等问题入手,全面引导幼儿去获得有关火灾的知识。

2.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只要幼儿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行为,不管它在成人的眼中是多么的滑稽可笑,都热情地加以肯定,以强化幼儿的创新意识。比如:在“线的多彩乐园”主题活动中,我从多方面引导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与他们一同进行讨论和大胆幻想,大胆尝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3.要善于引导幼儿独立思考,鼓励幼儿质疑。敢于思考是创新的前提,而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问,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的过程中,我试图引导幼儿发现红黄蓝三原色相互调配会出现橙色、绿色和紫色,而个别幼儿在用两种颜色调出了灰色和黑色,因而却大胆的提出了“为什么颜色会不一样”的问题,正是幼儿的这一大胆质疑,使他们又发现了“颜色的变化与各种颜料的多少有关”的现象,在教育者的适时引导下,幼儿了解了“颜色变化”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幼儿的知识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质疑,作出适应其心理水平的回答,并引导其产生新的疑问,提出新的问题,使他们在质疑、释疑,又质疑中建立一个自主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二、一日活动中的创新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要成为一个细心的观察者,我们只有用心的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应该是一位睿智的引导者,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如:幼儿喜欢玩沙子,玩多久都还是兴趣盎然,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沙子可以干什么?如果沙子太多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们可以说出沙子的多种用途,也许他们可能还暂时的想不到太多的想法,但我们通过这个问题就可以激励幼儿的发散思维,并且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在事后我们再告诉孩子们关于预防沙尘暴的一些重要步骤。平时有些孩子喜爱玩橡皮泥,在“漂亮的瓶子”的主题活动中,我有意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揉成千姿百态形状,贴在瓶子上。对孩子来说,让他们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有心人,随时在联想,最终看到有趣的变化,这就是孩子活动的全部意义。所以,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让幼儿内在的创新都释放出来。

幼儿园环境的创新教育。儿童作为主宰未来的生灵,每时每刻都在与周边环境互动着,因此,环境作为潜在的课程成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在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我都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科学启蒙区、角色表演区、娃娃家、巧手坊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总之,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尊重、保护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天性,不断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但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受益于幼儿。

致谢:本论文是在王亚晴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到最终完成,王老师都始终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再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河北省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我们提供成长的空间。最后,感谢所有帮助与支持我论文写作的领导、朋友及家人,谢谢你们!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8篇

幼儿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行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重在使幼儿掌握初浅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发现、思维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蕴藏这极大地创造潜力,但是这种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发展并不是一而就的,他是建立各种能力相互渗透和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要把儿童潜化的创新潜能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我认为,在幼儿创新教育中要做到“四种注重能力”的教育。

一、注重幼儿想象力的教育。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比较活跃、丰富的阶段,他们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往往就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当代世界最负盛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把他发现相对论归结于幼年时的幻想乘光速遨游太空的启迪,然而,幼儿的创造力毕竟还是天真、柔软的处于萌芽状态,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和培养,并给他们在已有的现象基础上,大胆创新和构思。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老师在教画《七星瓢虫》时,别的孩子都画得非常好,色彩鲜明,画面布局合理,可是他却把《七星瓢虫》涂成黑色。我就问他:“你的七星瓢虫为什么是黑色的呢?”这时,他看了看我说:老师,我晚上看到的七星瓢虫就是黑色的。你瞧,他的头脑多灵活头脑多灵活,孩子的任凭想象在创新的空间里得到自由翱翔。这就是幼儿自发的创新倾向。所以说,幼儿的创新思想并不是经过苦思幂想得来的,而往往是在轻松地游戏中自然的流露出来的。它的价值在于敢想,而不在于想到什么,因此,在保护幼儿想象的积极性时,还要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二、注重幼儿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其早期教育中,十分重视儿童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创设了许多可供儿童操作的科目和场所,让孩子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自主性的进行小实验、小革新、小制作等活动。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获取我国的幼儿教育在实践动手的培养尚不如欧洲和美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儿童创新素质的发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小小发明家”主题活动活动中,为鼓励幼儿正当小小发明家,开展“我的小制作”小小发明竞赛活动。活动之前,让幼儿充分收集废旧材料,如盒子、瓶子、泡沫塑料等,活动中,教师只是提供一些辅助材料,茹铅丝、牙签、大头针等,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如可视电话、多功能洗衣机、可大可小的冰箱、多功能热水器等等。活动之后,让幼儿自己互相评价,评出班上的“小小发明家”。事实证明,通过动手实践,可以使思维和想象变为现实,从而让儿童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放起创新的意识和潜能。

三、注重幼儿观察思维能力的教育。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前提。认得创新活动都是观察事物开始的,观察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源泉。幼儿具有强烈地接触接触食物和探究事物的本能和需要,这种本能和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这种本能,并主要引导他们多接触、多观察、耐心的给他们解答问题,因势利导,发现儿童敏锐的观察力。如一把平常的塑料梳子看似简单,然而,当它在梳过头以后却能吸起小纸屑,幼儿亲自动手观察这一现象,常带着疑问就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简单“摩擦起电”的答案,老师还要告诉他们长大以后他们将进一步了解到数字与毛发摩擦产生的静电。静电可以吸附物品等更多的有关知识。所以,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加强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的思维正处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训练,鼓励儿童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教师还要注重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

实施幼儿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与息息相关。在这里,教师扮演的提供者、支持者、引导着的角色。即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操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孩子确实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中班幼儿对种子种植物等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为他们提供实验的地方,协助他们找到需要的材料,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定期观察和记录,最后分享结果的快乐。教师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即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深入和详细的探究儿童感兴趣的东西,并在此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对幼儿能力有一定挑战意义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思考,促使幼儿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另外,教师适时的评价鼓励了幼儿的成就感,帮助幼儿见了自信心,从而,更积极的迁移到新的技能活动中。

总之,面对新世纪,在幼儿创新教育中,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要认真加强自身学习,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幼儿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幼儿期是人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的创新精神就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而言,仅仅处于启蒙阶段。

在创新教育中,多年来,有的教师存在一些误区。如,片面强调求异思维,教师提出任何一个问题,让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只要幼儿进行了创造,“与别人不一样”就行,教师会表扬鼓励。如一样,教师一般反应平淡。因此,在幼儿出于引起他人注意和教师表扬的目的而作出某种“别出心裁”的举动时,教师虽然有时能意识到这些举动有点不妥,但往往会淡化处理,因为教师担心正面的教育处理可能会伤害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还有一种则是片面地追求创造结果。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某个教育活动环节让幼儿“发挥创造性”,让幼儿“随便做”要“与别人不一样”,但当幼儿冷不防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和想法时,教师往往毫无思想准备不予理睬,甚至无情地加以批评、否定、制止。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教师往往忽视甚至抹杀幼儿这种无处不在的创造性,片面地追求创造结果,不仅增加幼儿的负担,而且隔断了幼儿创造与鲜活的生活实践、生动的教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错失了它们为幼儿创造提供的契机。

幼儿创新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幼儿内隐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个性等。幼儿创新教育是一个挖掘潜能的过程,教师如何挖掘,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呢?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为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着力营造宽松、愉快的生活氛围

良好的生活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首先我们要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好朋友。走近孩子,蹲下来,多听孩子的建议,多问孩子的意愿,虚心向孩子学习,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别按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想去做大人们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二、为增强幼儿创新意识,精心呵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具有好奇心是幼儿期的年龄特点之一,它表现为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如,听到外面锣鼓响了,总想跑出去看看,看见教师手里的手偶,总想去摸摸,听到有声音的玩具,总想看看哪儿出声。而且还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我们应热情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提问,绝不能不耐烦地说:“去去去,真麻烦。”或很神秘地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之类的话,这样会使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新鲜感慢慢减少,创造的热情也随之降低。另外,我们也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种种他们能够接受的问题,让幼儿借助动作和思维去操作材料和环境,通过不断的思考、探索、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将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因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促使幼儿产生创造的兴趣。

三、为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积极提供各种操作的机会

对于有些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那种不依常规,寻求异变,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就称为发散性思维。具有这种思维能力的人,他的思维活力经常处于十分活跃、十分开阔的状态。能沿着各种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和提出新颖的见解,这是影响一个人创造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在一日生活和各领域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扩散性思维的机会。如,可以在美术活动训练“添画”、在科学领域中图形想象等。

四、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有意创设富有挑战的游戏活动

对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是娱乐,而且还是学习。孩子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幼儿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语言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玩具,孩子制作的玩具尽管很简陋,却是他们的发明创造。同时我们要对孩子们的游戏进行间接、侧面的指导,充分调动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马上告诉他们现成的解决方法,而应该用提问、启发和建议等方法,或提供一些有助于克服困难的物质条件,引导和帮助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充满乐趣、充满挑战的游戏活动过程不仅是幼儿舒展动作,释放精力,获得并体验成功的自我满足过程,更是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孕育和引发的过程。

五、为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教育中的个体差异性

对于某个个体来说,撇开简单模仿,能把两根鞋带第一次系在一起就是创新,能把某块积木想象成楼房、汽车就是创新。然而对他人或对某一个群体来说,或许这些游戏不再新鲜,而这些“创造”已经没有价值。但如果因此而忽视或抹杀个体的创意,那将是对个体创新精神萌芽的无情摧残。同样,如果我们对个体的独特创意不及时发现、鼓励或不加珍惜甚至鄙视的话,这对个体的创新精神培养也是无益的。

总之,教师要了解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幼儿的特殊性及其创造力的特点,确立一种幼儿创造观。善于发现,积极引导,注重探索,真诚呵护,幼儿的“创造性”这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陈立川.浅析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1(05).

幼儿创新教育范文第10篇

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陶冶情操、激发美感、发展个性,促进幼儿观察力、思维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活动所蕴涵的一切媒介,不但富有创造的特质,而且具有幼儿发展需要的一种自然元素,幼儿美术创新教育实质上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而创”的教育工作,怎样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顺乎天性又具特质的美术教育之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园坚持不懈地探索,以美术教育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园于2000年4月确立《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一研究课题,并着力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工作。

二、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实践

1.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的“导”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基于我园部分美术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要想上一个台阶,施行美术创新教育就显得比较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园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自行选择参加观摩式的培训或参与式的培训,学习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身美术教育水平,促进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实际向理论的深化。从2000年下半年始,我园专门聘请了上海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薛文彪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来我园作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讲座。在他的指导下,我园全体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美术理论及技巧方面的学习,不断获取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如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学流派,并以这种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指导美术课堂教育,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新路子、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带着问题寻找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有关专业知识,边教学、边探索。还在薛老师手把手地辅导下进行色彩、剪纸、陶泥等方面的技能练习,掌握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到的美术技巧,在指导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等活动中或以借形、借色想象,或以独特的个性创造展开教学,美术教育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2.转变观念,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童心的保持与升华,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活动是施展幼儿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的有效手段。以往的美术课大多是一幅范例,让幼儿临摹,注重的是技能传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无外乎线画得直、圆画得圆,哪个孩子临摹得越像,就越会得到赞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无疑孩子的想象力被抹杀了,孩子应有的那一份热情和童稚更是不见了。因此,只有转变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才能在美术创新教育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园除了请教专家老师外,还不断地“啃”枯燥、难懂的中外美术教育书籍。经常利用业务活动时间共同探讨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集体智慧解释遇到的困难及疑惑。有时,教师们为了争论一个疑点,达成一种共识,常常忘了下班时间,这是在该课题研究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孩子们在新颖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不断产生奇思妙想,特别在中大班幼儿的美术作品中,凸显了幼儿丰富的联想、独特的构思、巧妙的造型,随处可捕捉到幼儿新颖独特的思维火花,昂扬的创作情趣和创造热情。

3.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主动创造。

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情景,无疑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欲和思维活动,并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园致力改变以往那种以传授知识性、技能性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创建一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环境,经常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等手段或创建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环境,刺激他们的创造欲望。如小班老师在组织实施美工活动《搬新家》中,为了调动幼儿的创作情趣,别出心裁地用白色塑料布和竹竿搭成了一间可以让孩子自由进出的“房子”,就在孩子急切地要到“新房”参观时,老师适时地提出“新房还没有完全布置好,谁能把新房打扮得更漂亮”的要求。这时幼儿处于极其兴奋的状态,创作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都主动、乐意地选择了彩纸、小挂件等(老师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装饰材料,布置起了新房,俨然像一个个“装潢设计师”,此举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的效果。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生动的图片、实物,让他们借助这些图片、实物组合成一幅富有情节的画,启发他们抓住自己的瞬间感觉画“味道”、画“音乐的色彩”,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想象,没有创造想象,生产劳动、技术发明、科学创作、艺术创作等一切创造活动都无法进行,它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园格外关注幼儿的创造想象,以期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

4.调整课程内容,追求“人文”评价。

新的课程理论所蕴含的课程意义是指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活动,是关于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的一个系统,是把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桥梁。针对我园开展的课题研究内容,在美术课程方面,我们作了初步的调整,改变了以前那种呆板的课程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隔周备课制。教师们根据上周实施的内容、效果和幼儿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再不断修订、完善、丰富美术活动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当前需要及时调整课时,随时修正、添补活动内容。如:托班和小班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主要的美术教育目标是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对中班幼儿,在激发其兴趣的前提下以培养、提高他们的技巧为主(如加强线描想象、色彩涂抹等方面的训练);对大班幼儿以水粉、写生、泥塑、剪纸等综合练习为主,让幼儿在水粉画中了解一些简单的色彩搭配,在写生时培养耐心、细致观察的习惯,在泥塑和剪纸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美术活动的课程流线是以班级年级全园的阶梯形式发展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确立,我园在美术创新课程的建设中,不断地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工作,许多老师已能自觉地承认、尊重幼儿在经验、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如果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每一位幼儿,许多幼儿的积极性就会因此受挫,对创新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而我们意识到,只有符合人本发展精神的评价,才是美术创新教育的关键。为了保护幼儿创新思维与能力,我园一改以往以教师评价幼儿作品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评价的作用,教师除了以欣赏的目光接受每位孩子的作品外,尽可能利用教室空间展览幼儿的作品,鼓励孩子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有时,在大人们看来一幅很“糟糕”的作品经孩子自己一讲,却成了一幅富有想象、充满童趣的好作品,这样就能让幼儿在共同的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得到同伴的认可。这种以生为本的“人文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效与终结反思

1.初步成效。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园在美术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幼儿在美术方面的能力有了可喜的发展,各种想象画中不再听到“我想不出来”的声音,许多幼儿对色彩的运用、画面的布局,让许多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大加赞赏,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自觉地加强自我训练、自我充电,并不断地总结、提炼实践经验,许多教师已把独特的见解写成了文章。

2.终结反思。

上一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风险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