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06 17:13:49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1篇

1工程概况

某大楼为12层,高48.5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筏形基础,基础尺寸54.4m×16.6m,基础埋深4.5m,设有一层地下室,基底平均压力为250l【Pa。

2天然地基条件分析

2.1地基的均匀性

由于楼房的基础埋深4.5m,第3层粉土为地基持力层,层面坡度为0.6%2.5%,小于10%,在基础宽度方向上,地基持力层和第_下卧层地层厚度的差值为0.15m一0.7m,小于0.05b(b=16.6m)。在压缩层范围内沿基础宽度方向上,.-F~=0.4MPa,,+E~=299MP.,满足Em-E,<1/20(E.+E),因此,建筑地基为均匀地基。

2.2筏行基础基底反力

楼房筏形基础尺寸为54.4m×16.6m,高度为48.5m,建筑物的长高比为1.12,基底平均压力为250kPa,基底反力分布见图1。实践证明,筏形基础上的高层建筑,当上部结构最初几层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尚处于软塑状态,上部结构的剐度还未形成,上部结构只能以荷载的形式施加在筏基的顶部,筏基的反力呈现出中间大,边部小,随着楼层的升高,早期施工完的几层其刚度陆续形成,至大楼建成后其基底反力即呈图1所示。

2.3持力层强度的验算

地基承载力大小,尤其是持力层和第一下卧层,是该工程能否采用天然地基的关键。因此对第3层和第一下卧层加强了室内土工物理力学试验;室外应用了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上述,两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160kPa、230kPa,且其余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大于160kPa。楼房基础底面置于第3层粉土上,该层土中密、均匀,平均厚度为2.95m,经基础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322.7kPa。应用抗剪强度指标对第3层粉土作理论计算,其承载力设计值为477.3kPa,大于基底平均压力250kPa。也大于基底反力的最大值307.25kPa,因此,该工程地基承载力能满足天然地基的设计要求。

2.4地基变形控制验算

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方案最大问题是建筑物变形能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要对建筑物可能产生的沉降和倾斜进行验算。表1为建筑物的沉降量、差异沉降、倾斜值的计算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建筑物平均沉降量为18.2ram,建筑物南、北两侧差异沉降分别为5.2mm和1.2mm,靠近8号楼一侧倾斜值为0.00031mm,也远远地小于规范容许值(0.003)。

3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该工程设有一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为4.5m,基坑四周,尤其是基坑南侧紧邻8号楼基础边缘,因此应对深基坑开挖时的边坡稳定性和对相邻建筑的影响进行评价。从工程地质情况可知,地表以下3.5m左右为填土,结构松散,很容易坍塌,且受周围建筑的制约,开挖无法用放坡进行处理。与该工程相邻的建筑物有南侧的8号住宅楼、西侧的浴室和4号宿舍楼。与西侧浴室和4号宿舍楼相隔6.1m,开挖基坑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南侧与8号住宅楼仅相隔0.5m,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大干原有建筑物基础,两基础间的净距小于IJ=(1~2)H(H=2.5m),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为确保8号楼不致因该工程基槽开挖引起侧向位移造成楼体拉裂损坏,以及楼房建成后对8号楼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经技术、经济比较,建议采用锚锭式钢板桩对侧壁进行支护更合理。其技术参数:插入深度为5.1m,最大弯矩为4546.8kN•in,抗弯截面模量为(3O.97×10)mln,水平拉力为135kN。

4沉降观测

该工程进行了沉降观测,从施工开始到大楼封顶,6A"沉降观测点中最大沉降量为22.5mm,最小为10.3mm,平均仅为13.7mm,最大倾斜为0.0058。与估算值相近,且远小于规范容许值。大楼建成投入使用近3年,使用情况正常,邻近建筑也未发现任何问题,证明该工程采用天然地基和锚锭式钢板桩进行侧壁支护是成功的。

5结束语

1)根据以上分析、论证,该工程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这一结论最终被设计采用。比采用灰土垫层换填法提前完工45d,比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提前完工至少90d,比采用桩基础节约了大笔资金。该项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该工程能采用天然地基,与勘察人员精心勘察,充分分析、论证,和设计人员对勘察人员水平和能力充分信赖及密切配合有很大关系。例如,为了基底压力不超过天然地基承载力,在墙体设计时尽量采用轻质材料等。所以,建议在今后勘察设计中,主体设计人员要做到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全过程,设计、勘察人员密切配合,充分挖掘地基潜力,设计出更多优质、经济的建筑产品。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及现代化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由于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形式越来越复杂,基础跨度越来越大,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因此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提交资料完整、评价正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勘察资料,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2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目前,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常是多个勘察单位同时为一个项目进行勘察方案的编制和报价,而且许多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低价承接勘察业务,承接项目后由于价钱低不愿意采用先进勘察手段和先进勘察设备,还是采用老一套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进行勘察施工。由于设备简单,手段落后,无法保证勘察质量,因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出现建筑设计、施工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影响工程质量。例如广西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委托一个勘察单位对其开发的住宅小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部门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提交了楼盘基础设计,可当基坑开挖后对基础持力层进行人工插钎时,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基段都有软弱土层,而且厚度较大,而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地层只是局部地基段有软弱土层,软弱土厚度也很薄。由于实际地层与勘察资料提供的地层存在较大差异,开发商只得委托设计部门重新进行设计,既拖延了施工时间又增加了施工投资,开发商差点要与勘察单位打官司了。因此,只有不断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根据最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有关条文,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地层界面划分问题:不同的岩土体和面划分,不同风化程度的岩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划分,不良地质界面、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土洞)、溶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等。在上述事例中,由于桂林的地层岩溶较发育,地层中软土、土洞较普遍,因勘察手段单一,勘察精度不高,故对软弱土层界面及范围无法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存在偏差。

2.2 地下水的埋藏情况、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其变化等论述不充分,资料收集不完善。

2.3 岩土参数选定问题:勘察资料中提供的岩土设计参数数值不完整或不具代表性,很容易造成设计部门计算偏差。

2.4 综合能力问题: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很多勘察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经常是一个勘察工地只安排一到二个勘察技术人员,而部分技术人员对现场勘察重视不够,野外勘察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能力不够强,对同一场地资料收集不完善,缺乏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也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经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提供的资料无法满足设计需要。上述案例中,当时在现场进行勘察施工的总共有6台钻机,而现场只有2个编录技术人员,钻机工人只追求进尺,钻孔测试少,土层变层时技术人员刚好可能不在旁边,从而使地层分层不明确,技术人员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对附近相近地层资料收集不完善,出现偏差也就在所难免。

3 如何解决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3.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加强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形成定期的培训制度,与时俱进,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

3.2 勘察过程中要采取综合的勘察手段,提高勘察精度,保证能全面反映勘察场地各种地质体的形态、界面、物理力学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在方法上,不能只依靠传统单一勘察手段,目前是属于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应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坑探,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重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勘察中的应用等。

3.3 要加强岩土测试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很多野外无法确定的数据(内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是需要经过土工试验才能得出,从而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可靠性。

3.4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在岩土勘察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的重点。如果没有完整、可靠的测试数据,一切的分析、评价都是假的。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由于岩土工程测试的难度比较大,在钻探取样、样品制作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差异,对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因此要求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上述案例中,由于场地中大部分地层为粘性土,而其采取的原位测试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方法就不合理。另外,按规定测试杆件为42钻杆,而现场直接使用50钻杆进行原位测试,测试长度也不按规范要求进行,使用触探头一直往下钻探,由于摩擦力越来越大,本来软弱土层也变成了硬土层。

3.5 目前地质钻探在岩土工程勘探中仍然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勘察手段之一。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岩土体、地层条件和取样、测试要求对钻孔进行全程控制,以达到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按照技术规范,每台钻机要配备1名编录人员。上述案例中,由于2名技术人员同时对6台钻机进行编录,根本无法对每个钻孔的钻探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也就无法提供准确的钻孔地质资料。因此,地质钻探在岩土工程勘探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控制好地质钻探,提供更准确的钻孔地质资料,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其涉及到结构、力学、工程等各方面的知识。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勘查技术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与解决,要有效地解决岩土勘察技术问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提交真实准确、评价合理可行的勘察资料,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施工资料的收集、分析则更加重要,是对前期报告的复核、验证,是提高今后勘察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晨,李晓元,刘博.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1).

[2]黄俊泉.浅谈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措施[J].广东科技,2007(S1).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王朝阳(1977-),男,陕西礼泉人,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讲师;唐亦川(1966-),男,四川泸州人,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5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75-02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直接服务于“岩土工程勘察”就业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现代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条件选择合理的勘察方法和实验手段,对勘察地区的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勘察评价,对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处理。“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有地质学基础、第四纪地貌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客观世界,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目前我校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较好。 因此,充分增强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国内众多高校开设“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1-3]结合自身在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体会,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知识内容多与课堂教学学时少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目前,现行的专业课教学时数已经大幅度减少,教学时数的减少,首先影响到的是教学质量,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二是目前相应的课程教材未能反映本学科日新月异的变化,教材建设滞后于学科自身的发展。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但是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上所能体现的这方面最新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少。

三是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部分学生面临毕业和考研,所以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对本课程的学习有所放松,因而在教学效果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上都不好。

以上本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几方面问题都不利于本专业地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1.选用合适的教材

国内各高校所开设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对“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及毕业分配的工作去向,选用合适的课程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在选用课堂讲授教材上,要以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教材不仅要便于教师教,也要考虑学生的自学,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教材在选取上要以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的要求为基础,同时也要提倡在教学上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删减。

2.课程内容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相关联

“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毕业工作后考取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也是许多地质工程学生学习的目标。

“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的课程特点,一方面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相关内容结合进行教学成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趋势。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深入到本科生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同时与实践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科学合理,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考核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通常考试一般是统一命题,集中安排教室考试,教师集中阅卷,优点也很明显,考试能够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足够重视,但不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这样知识面宽,知识点零散,涵盖面宽的课程。同样,考查的方式也会存在许多不足,学生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不能识记、理解并加以重视。因此这门课程应该采取考试加考查的方式来进行,平时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点名、考勤,在学期授课中间让学生做一次课程作业,最大限度地增加平时成绩的考核分数,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增加到30%。

4.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课内的理论教学和课外的生产实践的相互结合,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相互结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产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生产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相应的课程设计的环节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可与当地地质勘查单位联系,选取其2~3个正在进行的工程地质勘查项目的工地让学生进行现场实习,以提高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和内业工作方法的认识。

5.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同时也辅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的勘察工作片段,可利用文字和图像、声音、动画,将教师口述难以表述清楚的内容清晰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得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增加课程教学的课堂信息量,直观形象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录像、图片等,将教材中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生动形象的案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枯燥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使得学生对“岩土工程勘察”相关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实践,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较少的课时之内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要领,提高该课程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注重吸收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最新技术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技术要求的原则和内容,从而能够达到正确理解和执行“岩土工程勘察”有关规范规程,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的目的,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并不是让学生去掌握某一种实验或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去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及创新的能力。[4]

2.加强本学科的课程设计环节内容

课程设计指大学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本门课程,要选取满足教学目的的课程设计题目,题目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都是本门课程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本专业课程设计提供给学生一些房屋建筑、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基础资料,要求学生根据已有资料自己学会撰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课程设计内容掌握较好,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四、结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引导并培养学生分析工程案例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参加,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建军,王运生,巨能攀.“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0,(4):35-38.

[2]王俊杰,赖勇,赵明阶.工程地质勘察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82-87.

[3]牟春梅,朱寿增,刘之葵.岩土工程勘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75-77.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ilding in the desig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 is the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provides all kinds of geological parameters, i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premise. Currentl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k exists some problems, including soil sample, test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has become a great influence, even affected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ommon problem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s are simple discusses.

Keywor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mmon problem;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就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实际岩土勘察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复杂,如地质条件、地震环境、电阻率、地下水等各方面,同时岩土勘察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也对勘察的结果质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正确认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相应改进措施,科学合理地避免勘察问题的产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一)选择基础方案不合理。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建筑基础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勘察人员应以经济、合理作为勘察工作的原则。但目前部分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后,只提供了单一基础方案,既没有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同研究,也并不考虑工程造价成本问题,这就造成了设计单位只能借助这单一的勘察工程数据进行相关设计,对建筑的施工与安全性都埋下了隐患。

(二)地震效应得不到重视。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操作中,应将地震效应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进行考虑,目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地震效应的评价往往得不到重视,实际勘探时只是对当时的水位进行量测,而不是按规范取设计基准周期内的年平均最大水位值,导致在场地类别的判定上存在漏洞。

(三)建筑地基承载力值的确定。虽然我国已于2002年颁布了新的地质承载力取值方法,但是有些岩土勘察单位仍然使用以前的承载力取值规范进行操作,甚至盲目将承载力指标进行降低,造成工程实际承载力与地基承载力并不相符,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的地基过于保守,造成工程浪费,二是设计的地基无法承载建筑物,而埋下安全隐患。

(四)原定位测试。原定位测试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部分勘察单位为贪图方便,往往在实际勘察操作中存在不按规范将静力触探仪调零、在贯入试验中对孔深与杆长的校正不到位等现象,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采集的岩土勘察数据失真以及标贯数据存在严重偏差。

(五)勘探点。在布设勘探点工作中,应依据设计建筑的结构及基础的实际要求进行深度设置,但是目前勘察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将建筑的的设计要求纳入勘探的考虑范围内,造成勘探深度往往无差别地被应用于各类建筑勘探中,造成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先天隐患。

(六)缺乏专业岩土勘察人员。目前在勘察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员流动性过大,造成勘察单位缺乏专业性强、技术水平过硬的勘察人员,从而导致在实际勘察过程中不能运用合理、规范的勘察手段,甚至连勘察的基本测量工具也缺乏操作的经验。

(七)勘察技术落后。我国岩土勘察单位有的仍然在使用传统的勘察方法与勘察工具,面对建筑呈现出的多样化、高科技发展趋势不能适应,在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问题上缺乏相应的解决办法,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需要。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改进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应借鉴国内外先进岩土勘察企业的经验与技术,使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进行勘察工作,比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存档、利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承载力数值、利用高密度点与多道瞬态面波的勘察方法来提升岩土分析评价中的精度、利用克里格方法规范勘察点布设等方法。

(二)建立健全勘察单位的质量认证体系。各勘察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勘察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形成规范化的勘察流程,以ISO质量认证体系结构来构建勘察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使勘察能够规范化,同时也让勘察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三)培养专业勘察人才。勘察单位要在吸引高水平勘察人才的同时,重视对自身勘察人员的培养,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先进培训手段,结合实际勘察工程经验与案例,使培训成果富有成效,避免教条化的刻板培训使学员产生枯燥情绪。此外,可以将培训考核的结果与勘察人员的绩效进行合理挂钩,进一步提高勘察人员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勘察人员的待遇,留住人才。

(四)规范勘察市场。我国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加以重视,要摆脱传统的重设计而轻勘察的思想观念,利用制定一系列政策的方法来对勘察市场进行规范,使勘察市场处于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内,促进勘察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要对目前现有的勘察单位进行甄别,将勘察技术手段落后、勘察设备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岩土勘察要求的那些勘察单位淘汰出勘察市场,提高勘察市场的准入门槛,从而进一步规范勘察市场。

(五)加强全过程管理。应积极推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全过程管理制度,从接到勘察任务开始直至勘察结束,都要进行有成效的管理,并形成相关书面记录加以存档。从勘察任务开始时,就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与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从而确定勘探点、勘察方法以及勘察范围等,在勘察过程中加强勘察质量管理工作,对发现问题的必须及时整改,从而保证勘察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在勘察结束后,要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会同审图设计交底等工作,使设计单位能够掌握准确的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保证建筑造价成本处于最优化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减少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出现的频率,就必须首先对勘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而后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岩土工程勘察是进行建筑建设的基础,它所提供的勘察数据不仅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相应的地质数据,而且也同时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如果岩土工程勘察出现偏差或是数据失真的情况,就会给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重视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方法减少在实际勘察中出现的问题的频率,从建筑工程的第一关开始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4)

[2] 张培成,王明格,陶志刚.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9(3)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字:勘察技术;岩土工程;施工;应用

为获得精确可靠的地勘资料,勘察技术的适当选择和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各类工程建筑都有其特殊性,因此针对具体工程采取最有效的勘察技术,划分适宜的勘察阶段,才能指导人们寻找各种矿产资源。当前国际国内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重大建筑工程中出现的灾害性事故,与勘察技术有关的比例越来越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勘察技术应用的深度不够、质量不高,设计、勘察人员对勘察技术的认识不足,导致勘察措施与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性不强。所以岩土工程的勘察人员应尽量提高对勘察技术的认识水平,提高勘察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提供丰富、详尽的地质勘查资料,以便设计和施工人员能够充分运用地质勘查成果。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概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直接影响着场区的区域稳定性、地基稳定性以及周边环境,只有尽可能规避岩土工程勘察、兴建和运行的不利因素,选择适宜的勘察技术,才能保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的顺利进行。另外从勘察技术与地质条件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勘察技术的应用关系到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2.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实际应用

2.1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是经过探测、供电和采集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的勘察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勘察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更小,大幅降低了绝缘介质老化和击穿的风险,同时能够保证即时参数的准确性。勘察人员凭借感知来自地下传导电流的波动及其辐射范围,以此来估算岩土的特性。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石化、网络、电气化铁路等重要场所的勘察工作,尤其适合岩土工程中施工条件受影响,技术标准要求高的勘察作业。以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在岩溶区勘察为例,某地区场地近似长方形,长约368m,南北宽145m,占地大约43500㎡,为了探查该地区的岩层面起伏情况,对该地区进行勘察,通常电阻率以n~n.10Ωm表示,其中n表示不同的电阻率,现记录不同测线距离情况下的岩层构成情况。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莱州湾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项目组,以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勘察岩土工程界面情况的方法实验取得了新进展,该技术为岩土工程勘探和动态监测引入了新技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岩土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2.2浅层分辨反射波技术

实践表明,阻抗差异会随着介质波的差异而发生改变,换句话说,一旦地下介质接触到反射波之后便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因为反射波的振幅与地下介质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只要通过已经掌握的数据针对波幅展开量测与研究便能够轻松判断出每一种反射层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反射波在地下介质内移动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反射波的出现,并被精密的勘察设备捕捉并保存下来。在相同的介质当中,反射波的传送轨迹会始终保持一致,而这些也为确定岩土的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浅层分辨反射波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勘查技术中脱颖而出,不仅得益于其拥有足够的波长和高强度的分辨率,还在于其即使介质发生了改变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牡丹江明月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大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积极应用浅层分辨反射波技术,对地质特性的判断更加准确,为岩土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3BIM系统

地质勘查BIM系统是针对地质体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水利水电、电力、交通等行业也相继展开了BIM系统的开发与应用。BIM系统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标志着岩土工程勘察已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BIM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地质中确定性、不确定性对象进行描述和处理,解决勘察、地质专业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信息兼容不畅的问题,是一款基于岩土工程勘察进行系统架构和开发,涵盖勘察、分析设计、施工运行、安全预警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平台软件性质的勘察技术,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岩土工程BIM平台,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察人员在实践中运用BIM系统预先勘察岩土工程现场环境,协调工程所需大型施工设备,不断修改完善施工方案,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了勘察数据的准确有效。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将不断涌现出更多新型的勘察技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勘察技术会被历史淘汰,勘察人员要根据不同岩土工程勘察的特殊性,同时仔细分析各种勘察技术的利弊,谨慎选择更切合实际的勘察技术进行应用,要避免主观判断的随意,更不排除一次勘察工作使用多种勘察技术的可能。只有坚持勘察技术和勘察质量创优,才能不断地满足岩土工程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瑞涛.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10):157-157.

[2]钱培青.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00254-00254.

[3]谭振东.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水泥,2015(10).

[4]张铖.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15):148-148.

[5]白绍苓.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对策刍议[J].西部资源,2013(4):92-93.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基坑;边坡支护

一、引言

我国岩土工程体制的推行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技术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向前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在工程建设时一直要坚持且且必须要遵守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一种程序。我国各行各业现在都在对外开放以更好的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勘查设计行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变的更加的激烈,所以国内的大型勘查设计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提高自己竞争力的办法对策,从而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模式就这样应运而生,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设计很好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这种一体化模式已经成功应用在很多行业了,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据国内主要以岩土工程为主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对岩土工程项目的运作情况,提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运作模式,并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进行分析,说明它的优势,大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开展岩土工程一体化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有效的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1.一体化模式的建构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The integrated mod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Design-Build,以下简称IDB模式)是一个综合服务模式,是一个具备综合甲级大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企业把质量、工期和成本作为目标,然后利用其岩土工程高度专业化的优势、特点及雄厚的勘察、设计、咨询和施工等技术力量,提供安全有保障、权责利明确、技术含量高、协调和沟通等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用来完成建设项目岩土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等几项或全部业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一旦以一体化模式承担建设单位委托的项目后,就应根据项目特点组织优化相关专业人员配置,以项目部的形式负责协调实施整个项目。

2.实施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大多是由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师针对各个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结合上部结构的设计条件提出建议,帮助设计选定地基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法、基坑围护方法、边坡支护选型等,在建筑工程中上部的建筑包括结构、土建、水电等专业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单独进行设计,一般都是结构工程师进行岩土工程设计,这样对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很多缺点。因为可以说岩土工程这门科学发展的还不是那么的成熟,还有待完善和进步,所以现在好多的设计只能依靠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经验。同时,岩土工程的设计对象、理论等跟上部工程结构设计也不一样,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理论和方法上都互不相同,所以结构工程师一般是不能做好错综复杂的岩土工程设计。现在一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勘察单位已经开始了勘察设计一体化,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推行更是促进了勘察设计一体化发展。

假如说岩土工程项目是由不同的企业单独实施,这样必然会出现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各方不连贯、整体性差的现象。一般当勘察单位把勘察报告提交后,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从而不会在花费力气关注设计过程。而设计人员因为没有参与岩土的勘查所以不能详细的了解掌握拟建场地具体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性质以及岩土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参数及适用范围机械应用。当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提供岩土物力学参数的时候,勘查企业就已经考虑了岩土力学参数的安全系数,但是设计人员会在其基础之上加大安全系数,这样一来,必然会加大不必要的成本。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每一个单独实施的环节,因为好多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使用勘查报告时只关注与设计相关的岩土参数,而忽略了勘察报告中在基础处理形式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建议。

实例:上海某地区某工程抗浮设计,技术能力较强的勘察单位在确定抗浮设防水位时对各种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以在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时候原本就可以直接采用勘察单位确定的抗浮防水位,但是由于勘查和设计不是同一个企业进行,设计人员会在勘查单位提供的数据上再次进行重新考虑,这样一来,其安全系数又被加大了一定的值,其工程造价也就同时被无形的增加了。而施工人员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对设计的意图也不是完全明白,检测、监测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只是搬用规范规程,因此不能对复杂多变的岩土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所以,不但加大了工程造价,还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假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模式就完全不会出现上面的这些问题,整个工程岩土勘察、设计、施工就会有良好的连贯性、整体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而且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在夏季某工程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如果先进行土方施工,再进行支护施工,支护施工前要经历很长时间,这样对于施工现场的土方结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水分和温度有可能导致土方围护墙发生变形或者土壤结构改变。所以施工单位将土方施工与支护施工一起进行,在施工前将土方施工和支护施工交付给两个不同的施工队,这样一来虽然可以避免土方结构受到外界影响。但是同时问题也跟着来了,施工对不是一个单位,其技术水平也不相同,而且会出现两个项目不相互配合的现象,而且该工程是在夏季进行的,时常会出现降雨,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支护施工就下起了雨,建好的土方工程就会被破坏。如果是一个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企业进行,就可以避免施方技术水平不一致、相互配合不协调的情况。既保证了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又降低了损失。而且这样的独立模式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责任不分明,出了问题是谁的责任说不清楚,如果采用一体化模式那责任就很明确了,出了任何问题就只需要找一个承包企业就行了。

三、岩土工程IDB模式与现状勘察、设计和施工独立模式

岩土工程IDB模式与现状勘查、设计和施工独立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在工程质量方面,勘查、设计与施工都是一个单位,所以对各个情况了解的都非常深入,可以很好的进行优化设计,既能够提升工程的质量又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而在服务方面,避免了勘察、设计和施工分别使用不同单位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麻烦,降低了在整个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察等各个方面互相配合的难度。上边我们还说过,如果采用勘察、设计和施工独立的模式很难界定责任,如果是岩土工程IDB模式就不同了,责任方就是一个。

四、“一体化”模式案例

案例1:某市要建造1栋2~4层商业楼,8栋23层高层住宅楼及主楼之间大面积地下1层车库,总建筑面积为217500m2。其岩土勘察工作交给了该市一家勘察单位,勘察报告建议高层部分采用CFG桩、商业和地库部分采用天然地基方案。而在开槽阶段发现槽底土层与勘察报告不太一样,有很多的填土层出现,这个情况在勘查报告中没有说明,只能暂时停工了,停工期间又延误了工期又增加了造价。在停工期间该勘察单位又在槽底再次进行了勘察并提交了勘察报告。在此基础上,又多次进行专家论证会,结果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最后建设方又重新找了一个勘察、地基处理方案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企业进行该项目的工作。该公司针对该项目组建了三个团队分别是项目工作团队、项目经营团队以及项目专家团队,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很好的完成了所有工作,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实例2:某地区拟建项目为一栋高端商业、酒店与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地下一共5层其建筑面积约5万m2,地上一共120层,建筑面积约30万m2。基础埋深约30m,超高层主塔周边为纯地下室,地下5层,基础埋深约30m。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边坡支护和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等工作被某公司顺利中标,该项目的大多数岩土工程工作都是由该公司一体化完成的。该公司的先进的技术在加上丰富的经验,保障了工程的安全经济性,通过对岩土的勘察,提出合理的地基方案,并对基坑支护及地下水控制优化设计,既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合理,又提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期,还大大减少了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李德全,郑翔.我国建筑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研究[J].建筑,2009(7):30~35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字: 岩土工程; 勘察; 常见问题; 解决对策

为保障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质量与稳定性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岩土工程勘察可以为工程建设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确保工程建设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仍然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期望达到完美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在所难免,只要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便能将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 岩土勘察含义及应用

1.2 岩土勘察的定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编制文件的勘探活动,主要是根据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地质和周围的环境特征的岩土工程条件。

2.2 岩土勘察的分类以及应用

根据不同对象的调查分为铁路工程勘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工程,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等。由于铁路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工程的高度重视,且需要的投资成本高,所以这些工程都分别制定各自的开发标准,技术标准和法规,所以说建造医院,学校,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地基处理,基坑,边坡,路堤工程勘察,或架空线均需要开展岩土工程勘察。

2.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2.1 对设计意图的了解不够

由于当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勘察单位对于一些缺少设计标准以及建筑物荷载标准的工程,违规勘察。致使勘察报告依据不足,内容浮浅。例如:某纺织厂房,生产设备荷载巨大,一般的地基根本无法承受,需要用桩基,如果不以设计标准要求勘察就会导致勘探孔深度不足,对桩基的设计也就无法实现,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补勘。这样会给业主以及勘察单位带来经济和时间上不小损失。因此,在勘察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对勘察的设计要求以及目的了解清楚,特别是存在特殊要求的地方,例如: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勘察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内部管理不规范

勘察挝欢阅诓康墓芾聿还娣叮纪律松散,甚至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主观变更勘察准则,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还有的勘察单位缺少履行合同的诚信,大量无效和内容不规范的合同不仅给工程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致使勘探结果的不尽详实甚至虚假。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引发了分层位置不准确、特殊地质现象失察等诸多问题,不但没有为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还对地基、岩土地质等岩土条件的认识造成了改变。

2.3 勘探报告的技术更新难以保障

勘察报告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凭借,但是在长期勘察工作中,勘察报告的技术更新难以保障是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悲哀和症结。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勘察单位还在依赖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发展初期的勘察报告模板,不仅束缚了勘察人员的研究和发现,在既定的所谓约定俗成、惯性思维、权威逻辑的指导下只能对勘察报告进行很小程度上的改进,不仅失去了真正的科学精神,也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成了一种冠冕堂皇的形式主义。

2.4 作业面较为局限

国内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一般都是把关注点放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范围内开展勘察、测量,然而却忽略了工程所辐射范围内的地质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勘察结果必然具有局限性,疏忽了工程地区性特点。这方面的疏漏虽然在短时间内看来并不影响工程建设施工的开展,然而这一隐患的潜伏期往往较长,甚至要在工程建设后期或者完工以后才能发现由此所导致的地基结构变化,一旦周边地质变化致使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2.5 野外勘察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相当大部分的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开始采用自负盈亏的经济制度,它们只想到了自己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并没有注重勘察工作的质量,这样,最终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整体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个别岩土工程勘察单位为了能够获得勘察任务,在做预算造价时故意压低价格,同时勘察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得不把工作量进行缩减,必须或是应该进行的勘察工作不去做或者少做。例如:没有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勘察钻探取样工作,从而难以准确确定出分层的位置。有的单位甚至对于地质体采样不完整不连续,甚至不使用取样器,而从岩芯中直接取样,取样的数量也不多,并不满足规定的试样要求,这样得到的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从而不能对勘察场地做准确的勘察与评价。

3. 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内部管理

图1 某工程段岩土工程勘察现场

首先要强化责任落实,领导要带头深入勘察现场,提高勘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安全隐患的排查清理工作;其次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勘察现场的监管力度,对于常见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提醒、解决、处罚和教育;此外还要强化隐患排查,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岩土工程勘察风险评估工作,针对当前勘察情况,强化安全管理,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为推进某地铁三号线前期工作,相关单位首先于某工程段开展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如图1所示),为保障勘察质量,勘察大队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勘察人员培训,建立预警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2 保障勘察报告与时俱进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严谨性和程序性,勘察报告必须严格遵循客观规律,但同时也要根据工程建设场地及其周边具体的地基环境进行研究与记录,使勘察报告能够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以应对和解决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勘察报告更加紧贴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更加与时俱进。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勘察人员在实践中时刻牢记勘察报告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思想,在提升勘察报告质量的同时,也使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3.3 拓宽作业面

岩土工程勘探要打破以往作业面狭隘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拓宽作业面,使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勘探人员要认真研究和记录勘探动态情况,及时掌握勘探过程中的质量状况和安全形势,既要勘察工程建设场地也要勘察其周边地质情况,要尽最大努力避免任何疏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控。

武汉立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勘察人员在工作中认真对工程建设范围及其周边开展调查和勘察,对于砖墙、角台、红砂岩墙体等一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部分都划入作业面范围,为工程建设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是设计、施工的“眼睛”,勘察人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努力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详尽的岩土工程资料。

参考文献:

[1] 解学军.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房地产导刊, 2016(7).

[2] 王兰宇, 韩冬雨. 探析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18).

[3] 杨瑞江.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J]. 中国建材科技, 2014, 23(5):132-133.

[4] 王子元. 基于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6):48-48.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调绘 现阶段 重要性

1.基本概念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简称工程地质调绘。从字面上来讲,工程地质调绘有调查和测绘两层含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中均提到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但“调查”与“测绘”的先后顺序有别,有色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只提到工程地质测绘,其它规范、规程也有类似提法。综合各家意见依为:工程地质调绘含有调查和测绘两层含义,工程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测绘的简化,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调查的深化,调查多在可研阶段进行,测绘多在初勘阶段进行,两者在字面意义、包含内容、工作方法、所对应的勘察阶段和工作的侧重点方面存在不同。语言表达时称“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即“调查”在前“测绘”在后较为合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之道理。但完全将调查和测绘割裂开来也将是错误的,调查与测绘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上又有相似和相同之处,在很多工作中,调查中有测绘,测绘中有调查,方法论上可以相互借用,工作内容上可以相互充实。调查和测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完全混淆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或完全割裂两者都将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2.工程地质调绘的内容和方法

工程地质调绘的目的在于利用工程地质手段和方法通过地面的工程地质工作,查明场地及其附近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地质环境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改造他、同时人类活动可以反作用与它、影响它、改变它、甚至恶化它。工程地质调绘是人们认识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岩土工程勘察最基本的方法。

工程地质调绘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测绘,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关键点:

1) 地形地貌调查与测绘:查明、标注、绘制地形地貌界限,确定地貌单元,分析其形成过程及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2) 地层岩性调查与测绘:查明岩土体的类型、年代、成因、分布、厚度、产状、风化程度等野外特征,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3) 地质构造调查与测绘:查明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结构类型、产状、规模、性质、形成历史、活动特征等,分析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4)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与测绘:收集水文、气象、植被、冻深等资料,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调查最高洪水位、淹没范围等,分析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5) 物理地质作用调查与测绘:查明不良物理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规模、发育程度、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6) 天然建筑材料调查与测绘:查明建筑材料类型、分布、质量、数量、开采运输条件,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7) 人类工程活动调查与测绘:调查人类工程活动类型、痕迹、范围、分析其对场地稳定性和未来工程的影响;收集变形观测资料、调查当地工程经验,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3.工程地质调绘在现阶段工程勘察中的地位

大家知道,各勘察单位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对于所承担的勘察项目,其运转程序一般为:项目洽谈----项目承接----方案编制----野外勘察----室内试验----报告编写----报告审核----发送报告等。项目洽谈阶段,经营人员会忽略工程地质调绘的计费或将工程地质调绘的收费作为优惠条件,这一点已为不重视调查测绘埋下祸根;方案编制阶段,为使方案审核顺利过关,有的简单涉及到工程地质调绘,有的干脆不提及该项工作,思想决定行动,工程技术人员不重视工程地质调绘的思想在方案制定中就已表露出来;野外勘察阶段,有的简单进行工程地质调绘,有的彻底省略了该项工作,行动决定结果,没有工程地质调绘的行动,就没有工程地质调绘的结果;报告书编写阶段,主要依据野外钻探、井探记录和室内土工试验,这也成为必须依靠和只能依靠的内容;人力资源方面,工程技术负责人成为唯一的现场技术人员已成为一般勘察项目的常态,复杂的勘察项目现场技术人员也为数不多。现场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其无暇顾及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有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到野外去仅仅是一两天或几个小时的事情,目的是了解一下现场的地形地貌和钻探地层,以利于在编写报告时不大离谱;工器具配备方面,地质三件宝已不再随身携带,有的技术人员不会使用罗盘仪,即使简单的进行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其结果也可以想象。

总而言之:现阶段工程勘察中普遍存在仅重视各种钻探手段和室内试验,而忽视工程地质调绘工作的现象,工程地质调绘被搁置一边,一是思想不重视,二是无人力完成,三是工器具配备出问题。工程地质调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处于被边缘化或放置于角落被遗忘的地位。应有地位的丧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得到回归。

4.工程地质调绘在现阶段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是从地质学中分离出来的,是地质和工程的结合;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发展和延伸,是地质与工程、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岩土工程前辈(工程地质前辈)对工程地质调绘高度重视,当年他们采用的钻探设备比我们现在使用的设备差很多,获得深度方向的岩土工程信息的难度大,付出的劳动多,获得的信息量少,工程地质调绘成为他们主要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之一。尽管时代前进了,设备改进了,方法先进了,最基本的工程地质调绘仍然是珍贵的、有用的、不可抛弃的,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基于上述论证,工程地质调绘确实成为岩土工程师的本职工作,是必须开展的、不应忽视的、不可省略的工作。在工程地质调绘方面的不作为或少作为是一种机会错失和信息浪费,工程勘察方法手段的完整性决定了获得工程岩土体信息量的大小,获得工程岩土体信息量的大小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结论的可靠度,大量收集堆积在地表的岩土工程信息是一种方法简单、科学直观、事半功倍、经济廉价的行为。如果岩土工程师视而不见地表岩土工程信息,将令人遗憾和痛心。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着手,在项目洽谈、方案制定、现场勘察、报告审核等环节高度重视。

5.案例(新疆某公路连接线工程地质调查)

新疆S232公路经也拉曼至S229公路连接线全长25Km+277.982,公路设计等级为三级,按照《JTJ064-98》规范规定,拟对该路段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明连接线走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建筑材料的分布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为设计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调查以拟建公路的中轴线为调查线路中线,向两侧个辐射50m,徒步穿越整个调查区域,对各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要素进行认真细致观察记录、拍照、录像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对地貌单元界限、特殊地层、基岩露头、岩体的节理裂隙、地面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和特殊地质现象采用追索法进行追踪调查。地质点标测采用目测法,对过路涵洞、小溪、河流区段、干沟、不良地质现象等采用GPS进行定位标测,调查所用地形图精度为1:500。最终绘制了连接线区段综合工程地质图。

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1) 连接线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大的地貌单元,即K0+000―K4+340区段的侵蚀平原、K4+340―K18+900和K24+520―K25+277.982区段的侵蚀丘陵以及K18+900―K24+520区段的山间凹地。在三大地貌单元上又发育有沙漠、泥漠、沙丘、河谷等次一级地貌单元。

2) 连接线区域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风积粉细砂、风积―冲积粉土、泥盆系花岗岩、大理岩、片岩。在河流地段可见第四系冲积的中粗砂、漂卵石、粉土和粉质粘土分布。

3) 连接线区域构造单元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带南翼。南距额尔齐斯断裂最近距离30Km。地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4) 连接线经过地段分布多条间歇性河流,以黑路土马沟河最大;分布有三条较大的长年流水河流,分别是博拉德河、也拉曼河和无名河。连接线区域地表分布较多小溪、积水潭和干沟,对拟建项目有一定的影响。

5) 连接线区域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积雪、风沙、涎流冰、泥石流等。积雪灾害分布较广;风沙主要存在于K0+000―K18+900段;涎流冰主要分布与K4+340―K18+900丘陵段的局部;泥石流主要存在于博拉德河段,博拉德河较为年轻,泥石流重复发生的概率较高。

6) 筑路石材可在K24+520―K25+277.982段就地取材,博拉德河上游中砂分布较广,质量较好,数量足够。

7) 建议在间歇性河流K4+340―K4+680、K12+800―K13+280、K14+820―K15+560段内和常年流水河流K19+500―K19+610、K22+430―K22+490、K24+480―K24+520段内设计相应等级的桥梁通过。以避开洪水冲刷和泥石流袭击。

8) 建议在地势低洼点、干沟、小溪处增设涵洞,并在路基两侧一定范围内设置挡水堤,引导洪水从涵洞通过,防止地表径流淘蚀路基。

9) 建议对重要桥梁、涵洞进行施工图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详勘),使重要桥涵的设计依据更加充实。

分析该案例,通过对河谷地形地貌、地表径流、最高洪水位以及积雪、泥石流等的调查,提出在有关地段设计桥梁和涵洞,并建议对重要桥梁和涵洞进行详勘,这一点既没有否决钻探、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勘察方法、手段的互补性和组合拳的功效,而且通过工程地质调查为下一步详勘钻探指明了方向。

6.结论

工程地质调绘在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这种最基本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和方法将长期有效。重视工程地质调绘就是重视地表广度方向岩土工程信息的收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程地质调绘与钻探、井探、坑探、槽探、垌探、物探、化探、野外试验、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地位,它们是共存互补关系。工程地质调绘与钻(井)探等深度方向信息采集手段的组合使用,将使岩土工程勘察的结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经济、安全、有效、实用。

岩土工程工作者务必重视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充分发挥工程地质调绘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9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

1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重要性

(1)勘察领域的发展可以推进岩土工程构建一体化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的关键环节,并为相关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现阶段,很多的岩土工程勘察部门提供勘察资料的同时还对岩土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给出相应的建议,这就有效的促进了岩土工程建设一体化进展。

(2)一体化是由岩土工程发展需求来决定的,尽管国内的岩土工程是经过了长时期的进步,形成了较健全的流程模式以及技术,不过岩土工程还是处在发展时期,很多的勘察设计施工方式也均是半理论半实践的状态。若是勘察设计施工分别由不相同的企业单位来负责,这就极易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也对岩土工程的发展极为不利。

(3)一体化是由其对应的各类优点所决定的,和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模式来比,一体化的建设模式能够合理的缩短工程的工期,提升建设资源的运用效率,有效的降低相关建设成本,以保障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呈现勘察、设计、施工的统一化,所以,岩土工程进行一体化建设模式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施行难点

2.1 一体化建设模式质量保障不强

和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建设模式相比较,一体化的建设模式质量保障不足,这是由于以往传统的建设模式中不相同的承包企业单位分别负责相关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各个环节,所以不同的企业为了要避免由于自身企业所负责的环节出现失误进而导致质量问题,就会高度注重工作质量控制,同时不同承包企业单位的负责人也会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这也就进一步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但是,把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等各项工作承包于同一个企业,会导致企业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增多,企业有时会考虑到其经济效益,不得不在成本以及质量间进行一定的

权衡,也就只是保障工程的最低质量。所以,致使一体化建设模式质量的保障性不高。

2.2 与其相匹配的制度和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近些年,岩土工程所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是针对以往传统的岩土工程施工而编制的,没有专门的一体化建设模式法律法规。其法律法规的不足,使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用以往传统的建设模式管理方式来进行一体化建设模式管理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进而导致岩土工程的不能顺利施工,制约了岩土工程建设市场发展。

2.3 思想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岩土工程建设模式在国内已经实行了几十年,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因为相关从业人员突破这传统的思维模式很难,所以也就影响了岩土工程的一体化模式进展。并且,进行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模式必定会导致勘察设计与施工能力的相关承包商企业单位的崛起,进而淘汰了单一化勘察设计或者是施工的企业单位。所以,该一体化建设模式会触动不具备综合性能力企业一定的利益,这些企业也均会制约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模式的进展。

2.4 实行一体化建设模式

能力的企业太少岩土工程一体化建设需求以及要求是相关的工程承包商能够独立的完成勘

察、设计以及施工等多项技术工作,并对相关的承包商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等具有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体化模式出现的时间不算长,所以相关的建设领域中可以同时展开勘察设计和施工作业的企业单位较少,这也制约了一体化建设模式的进步。

3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实施

3.1承包企业应健全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相关的承包企业应该不断的健全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结构机制,以便于保障岩土工程一体化的建设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承包企业单位应该构建一整套高效组织管理模式,并把相关企业的内部资源均集中在岩土工程一体化中,并且在相关的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项目部来负责总体

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对应的项目部应该有公司的决策层领导,以确保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并且公司的人力以及财力等各种资源都要倾斜于项目部,并落实项目部资源优化配置。

3.2促进法律法规的制定

应该有效的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构建健全的一体化建设模式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应该努力的健全岩土工程的招标、施工以及设计等法律法规,经过相关的立法对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承包实施合理的管理,并且制定一体化承包具体的细则和标准体制,合理有效的规范国内的岩土工程建设市场,推动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普及。

3.3积极引导转变传统观念

明确一体化模式在市场的相关定位,有关部门应不断的积极引导,强化岩土工程行业内部的一体化模式宣传,尽量的改变从业人员的落后观念,进而有效的推进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单位主动的运用一体化建设模式。

4 模式案例分析

某商务中心区的核心位置Z15地块相关项目,其对应的模拟项目是一栋高端商业以及酒店、甲等办公楼集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其地上的构筑面积大约为30万m2,地下的建筑面积可达5万m2。在地上的120层以及地下5层的建筑高度大约为550m。对应的基础深埋是30m,相关超高层的主塔周围是纯地下室,地下5层的基础性深埋是30m。某公司在中标该项目的基础设计之后,并经由此公司一体化的完成了该项目大多数岩土工程对应工作。此公司具备独特技术以及丰富经验的优势,对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以及技术支持和服务均是提供了非常高端的合理

化支持。其运用丰富的经验,展开详细勘察,并提出技术先进以及安全稳定的有效地基方案,在展开地基及基础设计的咨询时,进行上部相关结构的桩基协同分析,以便于对超高层建筑荷载较大以及纯地下室的建筑荷载的差距所引起的建筑总体下沉、差异性下沉以及倾斜等相关问题均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对其基坑支护以及其地下水的控制展开了设计优化,安全可靠的处理了边坡以及周边的对应环境稳定性质、合理控制地下水等相关工作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仅是充分的保障了复杂岩土工程的安全性质,还合理的节省了工期以及对应投资,最终还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及优化。

5 结语

现阶段,利用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已经是最关键的研究趋势,该种状况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体化构建模式和以往传统的施工模式来比,其在对应工期管理以及技术运用、造价管控等具备非常显著的优点。

参考文献

[1]谢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J].低碳世界,2014(12).

[2]王东利.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研究[J].城市地质,2013(15).

[3]李辉良,齐云龙.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实现途径[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10).

岩土工程勘察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勘测管理 技术 问题 对策

1 前言

1960年,岩土工程在美国兴起,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完善为如今这样一套较完善的建筑岩土工程类科学体系。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8.0级大地震,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大量的房屋及工程措施倒塌,伤亡人数惨重血的经验告诫世人,岩土工程的勘测技术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岩土工程的勘测技术显得尤其重要。发现岩土勘测的管理问题,及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法,是现阶段岩土工程勘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2 岩土工程勘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1)勘测技术人员素质问题:土工试验室人员结构通常是技术负责员和土工实验操作员而组成的。一些大型的正规工程勘测设计单位的土工试验室中,土工试验室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大多是受过正规的岩土工程专业教育的本科生或专科毕业生,具有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的资质,甚至注册岩土工程师资质。而一些较小的企业,大部分缺乏有专业的岩土工程师或具有专业岩土工程知识的技术人员,大部分试验人员的工作往往是从一而终,只会某个测试项目的专业工作人员,无法适应全面、全方位的试验项目,而且有些技术测试人员试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极大的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甚至于简化操作过程,更有甚者编造数据,严重影响了试验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2)岩土勘测设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仪器设备产品不符合规范或标准要求、仪器的设备计量精度不高、勘测仪器设备老化等方面。仪器的生产单位不断增加,各种个体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增长迅速,但对土工试验仪器设备的生产监管却不够,一些仪器设备往往出厂时就不符合规范或标准要求,甚至有的仪器设备对于不同性质的软土和砂土进行试验后竟得出相同的结果。而目前,很多正规的大型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高,反而售后服务不佳,随着ISO-9000标准的推广执行,许多单位都开展了计量认证工作,由于这是项每年都要进行的工作,费用较大,对于一些较小的企业,尤其是自负盈亏承包式的土工试验室,在每年的计量工作中常常应付了事。目前有些单位土工试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仪器设备严重老化,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 权威) 检查监督、限制,大部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继续使用这些设备,严重影响了土工试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3)岩土工程勘测造价管理中,往往都会存在着不少问题,现有项目规划不切实际,管理不科学、不合理,勘察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些原因直接导致部分项目勘测质量水平不高不良后果。我国勘察的队伍虽大,对于建设项目总投资来看,岩土工程勘察的造价所占比例却不大,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关系到建设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关系到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关系到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勘测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顺利实现。因此,需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研究工作。

3 提高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的相关对策

(1)加强我国的岩土工程勘测中的强制性条文规范的贯彻与落实。强制性条文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贯彻落实强制性条文,应首先与行业协会一起,组织对新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培训;同时对平时勘测工作中违反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进行严肃查处,提高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自觉性意识。(2)应提高对做好细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加强对员工的教育。而一些技术员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浮躁德心态,认为“天生我才为大用”,对岩土工程中的诸多细节工作不愿细心的去做,工作中丢三拉四现象时有发生,还常常不以为然;没有认识到许多细节工作如果出现失误,将可能对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对工程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乃致影响到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对做好细节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3)全面的开发岩土工程勘测的处理系统和岩土工程的数据库。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适合岩土工程勘测需要的岩土工程的专家系统,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到其他行业。也可用Access设计岩土程勘测管理数据库,能对岩土工程勘察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的管理。对各环节的管理信息实现录入、查询、修改、打印数据和表格的功能;实现管理图件(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功能;实现信息动态的网络化功能。(4)提高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目前,常常会应用多种勘测手段和先进的测试技术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上海外高桥电厂的勘测中,应用静力触探试验(单通道双、通道)、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原位渗透试验、旁压试验及跨孔波速试验测定土的力学特性,研究液化和七度地震的震陷问题;用微振动测试确定电厂和灰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用测气钻孔实测冷却水引、排水管路的沼气含量和侧压力系数。(5)加强对勘测的监管,开展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勘察市场的有效运行。整顿和长效的规范管理须相结合,标本兼治。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实行经济处罚、暂停营业整顿、直至取消单位的资质,加大企业违规的成本。(6)促进岩土勘测安全生产的管理规范,应用管理方法加强工程勘察工作。岩土工程勘测工作是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岩土工程勘测的人员在熟练掌握其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同时,还应详细了解其工作特点和操作方式,按照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方法来对岩土工程勘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7)档案管理。在生产、科研和管理中积累了较多的实际案例,目前这些勘察资料在城市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好、利用好这样珍贵的勘测档案资源可以为岩土勘测工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4 结语

上一篇:文学素养知识范文 下一篇:养殖业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