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30 17:12:50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1

关键词:地质勘察;岩土勘察;措施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前期的地质勘察和岩土勘察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关建设单位对地质勘察和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度不够,甚至个别单位还存在着没有进行地质勘察就盲目建设施工的问题,导致后期工程建设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这样看来,在工程施工前期,只有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地质勘察和岩土勘察工作,对岩土、地质以及水文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出地质勘察和岩土勘察工程作具有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后续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绘画提供参考依据,才能有效防止工程施工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1. 地质勘察与岩土勘察工程概述

地质勘察与岩土勘察工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工程理论大都是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对于地质勘察与岩土勘察工程而言,就是要求技术人员在坚实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大量的实践经验的融合应用,并充分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从而通过建立合理适宜的模型,再加上自身的优异天赋和判断能力,以此来将地质勘察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问题予以最终解决。对于从事地质勘察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技术人员而言,不但需要坚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累积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优异的专业天赋和判断能力。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结3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2 地质勘察和岩土勘察容易遇到的问题

2.1 勘察依据不充分

一般来说,相关技术人员在正式开展岩土勘察工作之前,都要搜集大量附有坐标和地形介绍的建筑平面图,详细了解预建筑物的功能特点、建设性质、荷载能力以及埋置深度等等,这是岩土勘察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是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勘察中,少数勘察人员或相关单位由于缺乏对岩土勘察的重视,具体实施时并没有按照预建工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地形条件来进行岩土勘察,也没有参照工程的荷载能力和设计要求来编写合理的勘察报告,而是胡乱编制,导致勘察报告的深度和广度均达不到要求,只好补勘。

2.2 勘察质量不过关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纸时,是需要结合建设场地实际情况,并借助工程地质勘察和岩土勘察资料来进行设计的,这就需要相关勘察人员在工程建设前期严格按照要求,全面的、高质的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编制。编制勘察资料时,勘察人员务必要将所有的岩土勘察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以保证勘察质量的可靠性。这一点是岩土勘察工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勘察时很多单位,或者说很多勘察人员都没有做到。

2.3 不能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报告是要根据所需建设工程的具体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近年来,很多勘察报告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只是越来越多的没有用的空话,没有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没有很详细很具体的研究分析,没有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设计施工时真正需要的内容。

3 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3.1 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

如一般轻型荷载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岩土勘探孔深度15m基本可满足要求,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桩基,岩土勘探孔深度15m 一般就不够。

3.2 场地工程地质性质。

如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好、埋深浅、厚度大的地区岩土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而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加深,岩土勘探间距可适当加密,合理编录与整理资料,岩土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现在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分工较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原始编录资料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野外与室内之间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及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由于拟建场地的岩土特征、岩土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生搬硬套、一成不变按部就班,报告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及建筑物工程特点,注意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加强岩土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岩土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 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

3.3 选择勘察方法

根据所勘察的地基的地基土的性质, 选择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说静探应用在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因为静力触探应用在这种环境里,可以很准确的反应出地基强度性质;在山洪冲击的地方,就要使用贯入试验的方法,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层土颗粒比较粗,地下水位埋藏的比较深,如果采用静探,那么强度变形指标就会不准确,会偏高一些,所以在砂土、粉土、黏性土上勘察要使用贯入试验。

3.4 地质勘察的影响因素

水文地质勘察的决定因素: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也是决定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是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岩石的裂隙性裂隙的成因多种多样,岩石和裂隙合在一起统称为“岩体”,并将其中的裂隙概化为“结构面”。显然,结构面是岩体中最薄弱的环节。搞清结构面的产状、参数和分布,是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4 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并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勘察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方面的规范、规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真实准确、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应抓住当今建设领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加强创新,探索勘察新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郝丽红.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评价[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5)

[2] 黄亮,曾航. 关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7)

[3] 周亚明,吕才能.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03)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在进行施工地基设计时,通常都会展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不仅是地基设计的基础活动,同时也为项目的施工、地基处理提供了各项地质资料、技术参数、数据指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归集、整理、过滤的各项数据、资料、参数,其准确性、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基础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的越发频繁,在现代工程项目不断为岩土勘察带来新的课题的同时,勘察单位已逐步向企业化靠拢,由于改为自负盈亏,在一定程度更注重了利益而轻视了工作质量,加之现代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水平止步不前,从而很难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以至于曝露出一些问题。以下,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缺乏内部管理与规范

近些年,我国部分需要政府机构提供行政拨款的勘察单位,已陆续转换为企业化运营模式,而由于经营方式改为自负盈亏,以往由上级部门下达、指派的勘察任务,未来需要勘察单位自行去寻找、承揽。基于此种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当下许多勘察单位将运营的重点放在了利益上,而忽略了实质的任务质量、勘察本质。目前,我国部分勘察单位的内部管理缺乏力度,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较差,往往存在:由于承揽的业务量不足,而为获得更多的项目、任务,勘察单位会人为的压低预算价格,但又要谋取一定的利益,以至于恶意降低工作强度与任务量,该执行的工作内容没有实施或流于形式等;在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时,往往会为了抢速度而随意得进行各项操作,钻探、测试、取样、布孔等操作并未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与规范进行,其必然会造成分层位置失准、特殊地质现象遗漏等问题,不仅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各项数据,甚至还会直接的破坏地基、岩土地质。

1.2勘察报告过于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对工程场地的地基基础结构进行各方面的勘察、试验、分析后,最后编制的总结性勘察报告,其内容往往侧重于定性分析,有关施工场地的各项定量数据相对较少,最后向工程师提出的建议及措施较为片面、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许多勘察单位仍在沿用着以往传统、守旧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由此得出的勘察报告,其具体内容通常是围绕主观性的描述来展开,从而导致最后的结论、建议较为笼统,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人员、设计部门难以采纳并加以运用,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3作业面狭隘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后的勘察结果、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不断的通过实践来总结经验而完成的。就工程建设项目的岩土勘察工作而言,倘若没有针对项目当地的岩土工程进行总体的研究、分析,就无法全面了解、掌握项目施工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基土层性质、特征、变化规律等,倘若此时进行岩土勘察的分析、评价则难以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通常只是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研究,而并未深入了解、分析项目场地周边区域的地质结构,由此得出的勘察报告、结论、建议,一般不会考虑地区性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支持与依据,但随着工程项目完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难保证地基结构不会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受到周边地质变化的影响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普遍存在:对于地区工程实践,缺乏重视、经验不足;生硬套用有关标准与规范,勘察结论、报告、建议过于保守。由此,不仅难以有效发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同时也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浪费。

2.现代岩土工程勘察的改进对策

2.1加强规范,有效运用工程监理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工程项目的勘察纲要与合同,为避免勘察单位盲目的开展各项勘察活动或是出现越级行为,应进一步加强审查工作与管理。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对于施工场内的所有勘察活动,可聘请监理部门负责监督、审查,避免出现不规范作业、虚假编制记录、随意布孔、违规取样等现象的发生。在加强勘察活动的监督、规范勘察行为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核、检查,在对报告中的各项指标、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后,为避免出现描述性勘察报告,应重点针对工程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基础选型论证、施工建议、勘察结论等内容进行审核,必要时可展开技术论证,由此确保勘察分析的专业性、完整性。由此可见,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机构与监督部门协同加强对其市场的管理与规范,同时还需勘察单位自身加强内部管理、质量管理。

2.2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由于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技术、理论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推力,而为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从而避免出现描述性勘察报告以及违规、违章的业务行为与操作,保证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岩土工程设计与勘察报告内容的深度、广度,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3加强重视地区性勘察

由于我国的地域尤为广阔,地质环境与条件相对复杂,而就名称相同的地基土而言,生成环境的不同也将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质。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仅凭对施工场地进行的勘察来总结勘察报告是不够的。现代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综合考虑施工场地条件及其周边地质的影响,分别开展勘察活动,最后进行总体的归纳与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影响工程基础地质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岩土勘察工作的应有作用,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要,政府机构应发挥主导作用,规范勘察市场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岩土工程勘察环境,有效推进岩土勘察现代化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晓伟,赵志强,杨苏楠.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5)

[2]谢林冲.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1)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our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specialized after almost 20 years of hard work, has made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personnel's knowledge get upgraded.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market survey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The investigation technique progress has stalled trend. Modern engineering project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f take past conservative, traditional survey method and means, apparently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can be exposure out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are analyzed and expounded.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connaissance; Technical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体制。所有的工程在进行设计和施工之前,都需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所归集、整理、过滤的各项数据、资料、参数,其准确性、真实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基础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由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方面有非常多的规范和规程,而且这些标准、规程等在具体的要求方面并不一致,为岩土工程勘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下,本文就岩土工程勘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内部管理与规范

近些年,我国部分需要政府机构提供行政拨款的勘察单位,已陆续转换为企业化运营模式,由于是经营方式改为自负盈亏,以往由上级部门下达、指派的勘察任务,未来需要勘察单位自行去寻找、承揽。基于此种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当下许多勘察单位将运营的重点放在了利益上,而忽略了实质的任务质量、勘察本质。目前,我国部分勘察单位的内部管理缺乏力度,勘察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较差,往往存在:由于承揽的业务量不足,而为获得更多的项目、任务,勘察单位会人为的压低预算价格,但又要谋取一定的利益,以至于恶意降低工作强度与任务量,该执行的工作内容没有实施或流于形式等;在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时,往往会为了抢速度而随意得进行各项操作,钻探、测试、取样、布孔等操作并未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与规范进行,其必然会造成分层位置失准、特殊地质现象遗漏等问题,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各项数据。

1.2 勘察报告过于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对工程场地的地基进行各方面的勘察、试验、分析后,最后编制的总结性勘察报告,其内容往往侧重于定性分析,有关施工场地的各项定量数据相对较少,最后向工程师提出的建议及措施较为片面、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许多勘察单位仍在沿用着以往传统、守旧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由此得出的勘察报告,其具体内容通常是围绕主观性的描述来展开,从而导致最后的结论、建议较为笼统,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人员、设计部门难以采纳并加以运用。

1.3 作业面狭隘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后的勘察成果、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不断的通过实践来总结经验而完成的。就工程建设项目的岩土勘察工作而言,倘若没有针对项目当地的岩土工程进行总体的研究、分析,就无法全面了解、掌握项目施工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基土层性质、特征、变化规律等,倘若此时进行岩土勘察的分析、评价则难以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长期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通常只是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进行勘察、研究,而并未深入了解、分析项目场地周边区域的地质结构,由此得出的勘察报告、结论、建议,一般不会考虑地区性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支持与依据,但随着工程项目完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难保证地基结构不会发生改变,甚至可能会受到周边地质变化的影响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中普遍存在:对于地区工程实践,缺乏重视、经验不足;生硬套用有关标准与规范,勘察结论、报告、建议过于保守。由此,不仅难以有效发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同时也将造成极大的经济浪费。

2 对策

2.1 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第一,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其次,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最后,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2 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2.3 重视地区性研究

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如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地基类型多属于岩石及岩溶地基、土岩组合地基,贵州省根据当地实际,结合贵州多年地基基础工程实践经验,组织编写了[地方标准《]贵州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DB22/46- 200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 2004)。但很多勘察单位工程在工程中对本地区工程实践经验的运用研究不够。

2.4 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工程兴建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充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要,政府机构应发挥主导作用,规范勘察市场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岩土工程勘察环境,有效推进岩土勘察现代化改革的进程。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4

关键词 岩土勘察;现状;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岩土勘察工作是整个岩土工程无比重要的一个环节。整个岩土勘察不仅仅包括工程可操作性研究,初步的计划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规划还包括后来的补充勘察阶段。这四个环节对于岩土工程都有充分的意义。岩土勘察的主要作业对象针对地表下面的地质体。岩土勘察工作为岩土工程提供精确反应地基工程中地质条件的岩土参数和考察报告,进而为岩土工程打下坚厚的基础。

1 当前岩土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我们知道岩土勘察工作对岩土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发现当前岩土勘察工作有很多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所以,我们需要逐个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一些对岩土勘察工作有利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提高岩土工作的质量。具体来说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勘察技术相对比较落后

目前,绝大部分的勘察公司都是采取传统落后的勘察方式。他们使用的落后的勘察仪器,所得到的勘察数据精密度相对较低,并且工作效率也比较低。总的来说,这种落后的勘察的方式给勘察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与这些落后的勘察方式相比,一些公司使用了先进勘察手段。这些先进的勘察技术在确保勘察结果的精确度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岩土勘察的的效率。所以,勘察技术的更新是一种趋势。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勘察工作人员本身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作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勘察手段的更新速度。

1.2勘察环节规范性不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当前的岩土的勘察市场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这就导致很多勘察公司本身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还不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不规范性使整个勘察市场乱象丛生,严重的影响了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有的勘察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编写勘察工作报告,这种做法既影响勘察工程质量的真实性,也助长了工作人员滋生错误的观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的勘察公司为了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降低对勘察环节规范性的投入,这种做法严重导致勘察工作的不规范。

1.3 勘察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在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勘察结果的准确性。首先,一些勘察公司为了降低投入,没有招聘岩土勘察方面专业人员。这些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他们对岩土的分层描述不精确,判断的准确性不够。使勘察工作出现失误,严重影响勘察的最终结果。第二,由于勘察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所以他们没有能力使用先进的仪器,降低了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1.4 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力度不够

当前勘察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挂靠现象频繁出现。所以,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应该严查一些勘察公司的勘察能力和资质。并且在勘察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检查勘察工作报告,还需要检查出具报告的原始资料和深入一线实地检查定位野外岩芯及土样运输保存。保证出具的检查报告的真实性。

2 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岩土勘察工作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当前岩土工程的发展,我们必须对岩土勘察技术进行一些改革,让其更好的满足岩土工程的发展。

2.1 强化岩土勘察机制建设,加强监理

当前很多公司的没有完善的勘察机制和监理手段,由于这些勘察监理机制的不完善不仅影响整体施工计划进度,而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也会产生很大不利的影响。所以,勘察公司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的勘察机制监理手段。在工程开始之前,公司就必须制定出监察目标和指导计划,提高勘察工作的整体效率。首先监理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和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全程监理,保证勘察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其次,监理员需要对勘测的工作量和质量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勘察的工序流程的顺序性和系统性。第三,监理员还需要对勘测报告的数据参数进行严格审核,重点考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争取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在监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错误的操作程序,监理员需要立刻进行制止。尤其是在工程测绘、界面划分等这些重点工作中,更加需要进行严格把关。

2.2 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员素质、统一勘察规范

岩土的勘察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从事勘察工作人员的素养对勘察工程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勘察公司首先应该加强对岩土勘察人员的素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另外,岩土勘察工作是一项深入到实地并且劳动强度比较大的工作,所以勘察人员在从事一线的工作之前,公司需要给他们一段长时间的实习期,等他们适应这段实习期之后,才让他们从事实际的勘察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健全关于岩土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而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的保障。只有上述两个方面都得到巨大的改善,整个勘察工作的质量才会有充分提高的可能性。因为,勘察人员集体素质的提高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统一规范的作业,进而可以获得一致的勘察结果。与此同时,高素质的勘察人员还会减少勘察工作中的不足现象,降低整体岩土工程的成本。

2.3 岩土工程勘察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岩土勘察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数字化的勘察设备将会取代传统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在未来的发展潮流中,岩土工程肯定也会走向现代化和数字化。与此同时,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会出现更多量化的程序,进而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传统的处理数据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所以,现在很多测量公司已经用红外线进行勘察测量,这些设备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

2.4 岩土勘察秩序将会更加规范

岩土勘察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工作,很多方面的测量工作它都有所涉及。所以,岩土勘察工作需要很多部门合力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的。单一部门测量每一项工作会显得非常的吃力而且勘察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岩土勘察的秩序不能混乱,需要规范作业,各司其职。随着未来岩土勘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需要规范每个工序秩序,使在多个工序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岩土勘察质量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勘察效率得到提高,使勘察工作更加科学化。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各项岩土工程对岩土勘察技术的要求和岩土勘察报告的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正视岩土勘察的任务,如果不能够得到合理的勘察参数,轻则耽误工程的进度,重则导致灾难性的的事故出现。勘察公司需要努力改进勘察技术和提高勘察人员素质,进而使岩土勘察质量得到巨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时斌,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民居,2013( 3),239-240

[2]陈继祥,岩土勘察工程技术发展概述[J],科技风,2013(12),171

[3]聂泽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2012(3),192

[4]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56-57

[5]杨 润,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论坛,2010(6),111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

中图分类号:S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岩土工程作为一项专业体制,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历史。通常说来,岩土工程勘察是对建构筑物拟建工程的地质、地层构造条件,气候条件、水文环境等多方面特征的勘察探测工作。相比工程地质勘察,它具有更多需求,包括:要求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的紧密结合;要求服务涉及勘察实践工作的全部过程;要求有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还要求一位合格的岩土工程师,在具备勘察实践工作能力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完成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等工作。所有这些要求体现岩土工程体制的实际性、实质性更强,工程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我国也在建国初期建立了工程勘察体制,包括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三个独立专业。近十几年来,随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工程勘察体制的不断完善,工程地质勘察逐步向岩土工程过渡。同时,建设部和工程勘察协会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广大科技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可以说,从科技研究、教学实现、规范标准到工程实践不断发展,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但与发达国家尚存在明显的差距和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各项工作参差不齐,总体上较为落后;质量效果欠佳,是阻碍发展的严重问题;技术标准、方法和成果尚未达到国际标准,勘察业务仅限于国内。今后,进行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二、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重点内容

随着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体制和选用方法都逐步提高和创新。我国结合本国岩土整体现状,将施工建筑的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岩土工程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土工程实践工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就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以便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正确利用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之间的紧密关系。勘察理论与工作经验的紧密关系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实践工作的影响作用十分关键。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依据科学研究和经验积累,建立了诸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基础理论,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借助这些理论指导,利用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施工拟建地的实际状况,建立起一种相应的本构模型,充分合理地运用勘察参数,经过判断确定最终结果。

(二)正确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交流与沟通。两者的沟通交流也十分关键。依据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规范和章程,建筑施工工程在进行现场岩土地质勘察之前,必须充分收集和整理拟建工程的信息资料,另外在进行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岩土勘察具体工作时,勘察技术人员应提前与工程设计者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了解其设计意图,并弄清拟建工程的特性特点, 保证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三)严格控制岩土勘察工作的等级划分。按照国家标准制定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标准,如勘察等级、地基基础的复杂程度等级、安全等级以及重要性等级等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参考指标。进行在岩土土质勘察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的情况,严格控制和制定相应的标准,保证拟建工程进行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经济、合理地展开。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地展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勘察技术人员给予了足够重视的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满足了以上基本规范章程的要求之后,还应考虑工作经济有效地展开,寻找最为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工作,完成勘察任务。一定程度上,勘察工作消耗成本的多少反映勘察技术水平的高低。

三、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依据的原则与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知道,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选取勘察手段、设备和组合方法十分重要,需要按照以下原则:(1)因建构筑物级别不同,主要指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勘察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勘察手段及设备组合进行勘察。(2)因场地条件不同,如宽阔平坦的场地,条件限制较多而勘探深度不高的场地,线形工程,水上工程,冰上工程等,而采用不同的勘察手段进行勘察。(3)因地层条件(软、中、硬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勘察手段进行勘察。(4)因地层结构(强度高低)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勘察手段。

此外,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应选择合理的方法,具体可参考:(1)适当方法确定现场地基承载能力。我国确定现场地基承载能力主要结合以往总结的勘察实践经验,选取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三种方法进行。其中①荷载试验法确定的地基基础承载力最直接、有效,但因此方法使用受拟建工程施工条件限制较多而较少运用;②理论公式计算法确定地基承载力,主要与现场土质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是否准确关系密切,而实际工作中测定抗剪强度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误差;③查表法确定地基承载力,主要依赖岩土工程勘察经验,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由于工作经验有限,导致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准确确定地基承载能力。(2)合理方法确定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包括粘性土质和砂质土体压缩模量值的确定。结合以往岩土工程实践工作经验,我们知道,砂质土体压缩模量值的确定要比粘性土质压缩模量值的确定要困难一些,这是因为通过室内土质压缩试验分析即可确定粘性土质压缩模量值,而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关规范和方法来确定砂质土体压缩模量值。通常只有通过相关试验计算、查阅资料等得出经验值进行模糊估算,得出的结果值各种方法均有较大差距,适用性小。因此,怎样对岩土土质压缩模量值进行精确确定将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四、结语

综上,我们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工作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各环节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在结合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能够进行有效工作,保证工作质量达标。因此,对岩土工程实践工作进一步研究将仍旧作为一项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常士骠,张苏民.工程地质手册[M].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王徽,林啸岩.岩土工程勘察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21).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许多工程建设项目及现代化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由于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形式越来越复杂,基础跨度越来越大,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因此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提交资料完整、评价正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勘察资料,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2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目前,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常是多个勘察单位同时为一个项目进行勘察方案的编制和报价,而且许多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低价承接勘察业务,承接项目后由于价钱低不愿意采用先进勘察手段和先进勘察设备,还是采用老一套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进行勘察施工。由于设备简单,手段落后,无法保证勘察质量,因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出现建筑设计、施工问题也日益增多,从而影响工程质量。例如广西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委托一个勘察单位对其开发的住宅小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部门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提交了楼盘基础设计,可当基坑开挖后对基础持力层进行人工插钎时,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基段都有软弱土层,而且厚度较大,而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地层只是局部地基段有软弱土层,软弱土厚度也很薄。由于实际地层与勘察资料提供的地层存在较大差异,开发商只得委托设计部门重新进行设计,既拖延了施工时间又增加了施工投资,开发商差点要与勘察单位打官司了。因此,只有不断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根据最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有关条文,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地层界面划分问题:不同的岩土体和面划分,不同风化程度的岩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划分,不良地质界面、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土洞)、溶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等。在上述事例中,由于桂林的地层岩溶较发育,地层中软土、土洞较普遍,因勘察手段单一,勘察精度不高,故对软弱土层界面及范围无法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存在偏差。

2.2 地下水的埋藏情况、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其变化等论述不充分,资料收集不完善。

2.3 岩土参数选定问题:勘察资料中提供的岩土设计参数数值不完整或不具代表性,很容易造成设计部门计算偏差。

2.4 综合能力问题: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很多勘察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经常是一个勘察工地只安排一到二个勘察技术人员,而部分技术人员对现场勘察重视不够,野外勘察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能力不够强,对同一场地资料收集不完善,缺乏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也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经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提供的资料无法满足设计需要。上述案例中,当时在现场进行勘察施工的总共有6台钻机,而现场只有2个编录技术人员,钻机工人只追求进尺,钻孔测试少,土层变层时技术人员刚好可能不在旁边,从而使地层分层不明确,技术人员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对附近相近地层资料收集不完善,出现偏差也就在所难免。

3 如何解决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3.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加强工程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形成定期的培训制度,与时俱进,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

3.2 勘察过程中要采取综合的勘察手段,提高勘察精度,保证能全面反映勘察场地各种地质体的形态、界面、物理力学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在方法上,不能只依靠传统单一勘察手段,目前是属于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应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坑探,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重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勘察中的应用等。

3.3 要加强岩土测试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很多野外无法确定的数据(内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是需要经过土工试验才能得出,从而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可靠性。

3.4 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在岩土勘察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的重点。如果没有完整、可靠的测试数据,一切的分析、评价都是假的。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比计算模式更重要。由于岩土工程测试的难度比较大,在钻探取样、样品制作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差异,对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岩土体是非均质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因此要求测试结果应具有代表性。上述案例中,由于场地中大部分地层为粘性土,而其采取的原位测试为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方法就不合理。另外,按规定测试杆件为42钻杆,而现场直接使用50钻杆进行原位测试,测试长度也不按规范要求进行,使用触探头一直往下钻探,由于摩擦力越来越大,本来软弱土层也变成了硬土层。

3.5 目前地质钻探在岩土工程勘探中仍然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勘察手段之一。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岩土体、地层条件和取样、测试要求对钻孔进行全程控制,以达到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按照技术规范,每台钻机要配备1名编录人员。上述案例中,由于2名技术人员同时对6台钻机进行编录,根本无法对每个钻孔的钻探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也就无法提供准确的钻孔地质资料。因此,地质钻探在岩土工程勘探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控制好地质钻探,提供更准确的钻孔地质资料,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其涉及到结构、力学、工程等各方面的知识。随着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勘查技术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与解决,要有效地解决岩土勘察技术问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提交真实准确、评价合理可行的勘察资料,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施工资料的收集、分析则更加重要,是对前期报告的复核、验证,是提高今后勘察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晨,李晓元,刘博.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1).

[2]黄俊泉.浅谈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措施[J].广东科技,2007(S1).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后续设计、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行业执行的各级规范标准种类繁多,虽然不同规范标准中关于同一问题的规定难免存在差异,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磨合,国内主要勘察行为主体在勘察技术方面观点基本达成一致。因此,勘察单位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需更多地从细节上着手,创新勘察思路、优化勘察成果以及提升勘察成果实用性。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与经验关系、加强与设计沟通、各类等级划分以及提高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对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1 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

1.1 重视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

土力学、工程地质等理论都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基本理论,而这些理论多少都带有半理论半经验的特点,特别是许多计算公式、参数取值等都来自于经验的总结。

一名优秀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外,扎实的基础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品格。对于每一条规律、每一个计算公式,都要深入了解其内涵、背景知识以及适用条件。而技术人员经验积累的过程可用以下3个步骤概括:“根据理论分析预测现场观测预测与现场观测结果对比分析,总结新的理论”,由此看出经验的积累与理论相互关联、紧密相连。

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理论与经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目前许多勘察技术人员过分注重经验,相对忽略了对理论的重视,既限制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也不利于勘察技术新人的长远发展。

1.2 加强勘察与后续设计的沟通交流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对房屋建筑工程实施详勘前所应搜集的资料作了明确要求,除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地面整平标高外,还需掌握包括拟建建筑物结构形式、规模、荷载情况等资料。勘察人员需要掌握这些资料,就是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勘察成果的使用者就是设计人员,勘察人员只有在勘察前充分把握设计的意图,才能有针对地开展勘察工作,相应的勘察结果也才更实用、更高效。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带裙房的高层建筑,勘察前必须明确结构基础形式以及连接方式。

当前,部分勘察技术人员没有认识到勘察与设计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造成最终勘察成果针对性不强,甚至导致项目返工。在后续的勘察工作中必须加以重视。

1.3 认清各类等级划分对工作量布置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等级划分,例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以及建筑物安全等级等。这些等级的划分对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前,应首先严格按照分级标准开展项目各种等级的划分,进而安全、经济、合理地确定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1.4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勘察经济性水平

在努力完成勘察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在满足有关勘察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优化勘察方案、提升勘察效率、降低勘察成本是全体勘察人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同一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同勘察主体完成所需成本的高低,也从侧面反映了相应主体勘察技术水平的高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许多方面还是具备进一步节约成本条件的,例如:相关规范虽对桩基一般性孔深入桩端以下深度有“需同时满足3~5倍桩径且大于等于3m,而大直径桩大于等于5 m”的要求,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作变更。例如:若勘察方案所布一般性孔深60m,而控制性孔资料显示50m孔深处具备作为桩端持力层的条件,并且符合桩基设计的要求,则勘察负责人可在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后将一般性勘探孔深度由60m调整为55m,相应的工作量减小、造价降低,也即经济性水平得以提高。此外,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有关所需开展土工试验项目的选取,也是另一处富有经济性余量的环节,勘察技术人员可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关注。

1.5 注重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的学习

勘察主体所从事的一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都是以各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标准为依据的,脱离了规范标准,各类勘察活动都将可能变成空泛、盲目的活动。这些规范标准中详细地阐述了勘察工作开展的目的、所需完成任务以及勘察工作的评价等问题,所有勘察技术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对这些规范标准的学习研究,充分掌握各类规定条款。以便在以后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避免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量不足、未划分抗震地段等问题的出现。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对规范标准中条文说明,技术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认真研读每个条款、准确把握条文说明中所蕴含的信息,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

2 结语

岩土工程作为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的问题就是工程建设中提出的各类问题。本文从理论与经验关系、加强与设计沟通、各类等级划分以及提高经济性等方面出发,对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启示,共同努力,为推动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金承满.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8,11(10):25-26.

[2]叶国琳.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09,35(16):127-128.

[3]唐发明.分析钻探勘察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8(7):296-297.

[4]郭卫.浅谈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J].华北国土资源,2013(4):114-116.

岩土工程勘察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察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已实施多年,将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技术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并提出对策,便于提高勘察技术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各种公共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回异,其平面和立面变化大,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诸多的新课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1 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1.2 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1.3 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那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其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1.4 综合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1.5 技术素质问题: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2 岩土勘察中存在技术缺陷的解决措施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相应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 、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2.2 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达到解决那些采用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获取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等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检查工程安全的可靠性:验证堤坝、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施工工艺对桩基础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解决挡土结构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土体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动力工程、砂土液化、单桩和群桩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2.3 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 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3 心得

许多弄清地基岩土的性状和获取其工程特性指标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是间接的,非直观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应掌握与岩土工程勘察有关 的各类规范、规程,勘察工作中应仔细、认真、考虑全面,并且不断总结、提高,这样才能使勘察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能够确保勘察成果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也能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1 工程实践证明;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任何的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要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多种勘察手段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

3.2 各种间接勘察手段所获取的资料应与传统的勘察方法(如钻探、原位测试、岩土试验等)、施工检测、施工监测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建立相对应的经验关系,从而建立定量分析、判定标准,确保工程勘察质量。

3.3 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是:a) 培养勘察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b) 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c) 积极参与工程实践。

4 结束语

经过实践与理论分析我们发现,提高勘察人员的技术、规范市场、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并加以监督,在技术改革工程中不断应用更多先进技术能够改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其取得较大的进步,进而更快、更健康地在勘察事业中发展。勘察作业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将会减少工程建设的投资,减少工期,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顺利进行,也会促进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的更大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尽快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GIS信息技术应用之路是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王运霞;李涛;依据现场载荷试验结果计算静止侧压力系数的探索[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0).

[2] 方庆军;米海珍;银晓鹏;;浅析重度增加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11,(3).

[3] 洪辉;;城市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2,(2).

[4] 沈孝宇;初振环;;饱水粘性土主固结理论(续):主固结过程粘性土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5).

[5] 戴一鸣. 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 福建建设科技, 2011(6).

上一篇: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教程范文 下一篇: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及其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