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8 07:43:35

雪的诗歌

雪的诗歌范文第1篇

轻声问:

可曾记得我?

亲爱的孩子们

我来了

用你的小手

抚摸我

我飞到你们的头上

让你神采飞扬

我飞到无边的麦田

剥下爱的种子

我飞到宽阔的马路

铺上白色的绿毯

我飞到你们的身边

带来春节的喜悦

走吧!孩子们

雪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雪潇 诗意特点 诗歌

雪潇是甘肃诗人,也是当代优秀诗人,他的诗歌“看上去很日常,很平易,但追求的却是‘奉献真诚’‘走进神灵’‘与神对话’以及‘真、善、美’这些后现代信奉者看来几近‘古典’的价值”,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语言机智,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经历经他点化,让人顿觉眼前一亮。纵观全书,他的情感或爱或憎或调侃,正是对生活酸甜苦辣感受得深,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嚼得细、悟得深,才使他的诗歌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笔者认为他的诗歌的诗意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诗意命名和阐释

他的这种类型的作品很多,几乎占了全书的一半,我们从这些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事物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木椅子》、《煤气灶》、《书柜》、《上海表》、《破了罩子的台灯》、《鹰》、《鞋子》、《一张旧照片》、《隐形眼镜》、《见到一个人》、《鱼》等等,在这些诗篇中,诗人是事物的命名者和解释者,赋予事物一种新的内涵,正如诗人所说,“诗歌艺术的表现过程就是为事物进行诗意命名的过程,诗歌就是对事物做出诗学意义上命名解释和言说”。一个寻常的物品,经诗人点化,就让人眼前一亮,“鱼肚白的一九八八年/向我瞪着死鱼的眼睛”,“一张傻乎乎的笑/像是时间的浪花/被一片雪冻结”(《一张旧照片》),“隐形眼镜是没有人知道的眼镜/是眼睛里的沙子/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疼”(《隐形眼镜》),“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脚伸进鞋子/像两个渔夫走进自己的渔船”(《鞋》)。

对事物的瞬间印象感受得深,咀嚼得细,通过“一看、二想、三悟”的过程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重建一个诗意的世界,能唤起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新奇感。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一样,诗人的诗歌也能带给读者这样的新鲜感受。除了这些对瞬间印象的把握外,诗人还有一些“悟得深”的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禅意。例如《煤气灶》:

一日三次/开三朵幽兰的花/开三朵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一年四季/散发着生活动人的/醋香/米香/豆香/能把一肚子的火气/在黑锅之下/在乌云之下/开成三朵幽幽蓝花的/这个世上除了佛/只有它

一个煤气灶被赋予了佛的形象,“能把一肚子的火气,在黑锅之下,在乌云之下,开成三朵幽幽蓝花的,这个世上除了佛,只有它”。

《放风筝》:

多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垂钓/放了那么长的线/风波那么深远/不知道要钓什么/倒是放风筝的人/昂着头/在大地上活蹦乱跳/像是一只又一只/已经上钩的鱼

人放风筝,人钓天空的鱼,而换另一个视角,却是人的活蹦乱跳,反而像被钓起的鱼。这些诗歌无不充满着禅意和辩证思想的光芒。在以上这类作品中,作者是作为生活的观察者、命名者、发现者、感受者而存在的,在《鹰》、《鱼》等作品中,诗人却是事物的解释者:

鹰盘踞在石头上/鹰在大山的肩膀上偷听大山的思想/鹰微闭双目/鹰就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黑色事物/鹰盘踞在石头上/鹰的沉默涵养着鹰的利喙/像武士涵养着自己的剑/鹰微闭双目/在出击之前/鹰要看清自己的软弱/鹰终于望远天而长唳/鹰的豁然开朗就是鹰在天上飞出的一条流线/鹰带着自己的身体在天上展开一面旗/然后鹰又蹲踞在石头上/双目微闭/鹰结束了内心的一场风暴

诗人用比拟手法解释了王者之“鹰”,描述了他理解中的“鹰”的神态和动作:“偷听大山的思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微闭双目”,“沉默”,“涵养”,“结束了内心的风暴”,这里鹰的精神,同时也是诗人的一种理想的鹰的精神,在描述时也在被描述,在表现时也在被表现,在解释时也在被解释。

不管作为是事物的命名者还是解释者,诗人都能打破语言和事物之间的惯常联系,重新给事物赋予一种崭新的意义,“好比一面镜子来照我们迟钝了的想象,使枯竭的神经兴奋起来”。

二、对乡土生活的歌咏

“他的诗一点也不‘知识分子’,其作品从头到尾甚至都透着一股乡土气息。”他的乡土气息尤其体现在这部分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他是大地的歌者,他热爱故乡,对农民的生活他了如指掌,对农作物、动物充满喜爱之情。例如《玉米》:

父亲的三亩玉米地/全是玉米/没有稗草/如同一个国家里全是好人没有坏人……我的父亲笑了/露出满口的玉米牙/他的父亲也笑了/也露出满口的玉米牙……你的娃娃都长这么大了啊/长得真攒劲啊/你的姑娘也长大了啊/长得真心疼啊

又如《回乡》:

车后/一溜烟尘/一溜烟尘是我回乡的快乐/我看到了家乡/山坡上/出现了六七棵老树/围着一座靑坟/像六七个老祖先/正在阳光下/扎堆闲聊/镇子上/村长一闪而过/像一条红脊白腹的大鱼儿游过水草/其他人则模样悠闲/像日子水流中/一些小小的土鳖和泥鳅/啊/我有看到了那个小学音乐女教师/秋水之上/一支独放的清荷/我回来了/我的目光慢慢打开/像一个就是书生哗啦一声/打开的纸扇

《小河湾的白菜》:

到了深秋/那些白菜/那些嫩白嫩白的白菜/就被运到附近的煤矿/最白的菜就去找最黑的嘴/另一些白菜/就被拦腰绑起来/像农村的老人在北风里扎紧了腰里的绳子……收完了白菜/我们就在大门洞里榨酸菜/竹筐上压着沟盖/锅盖上压着石头/石头上还跪着红手的母亲/一根青枫椽/一头伸在下水口/另一头高高翘起着/上头垂着我和唱歌的妹妹/酸菜水东流去。

诗人在这里强烈地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永远是诗人创作不竭的动力。

三、对自我生活苦涩的诗意调侃

“读他的诗,可以感觉到,有一种由来已久的东西,一种从陶潜、杜甫、孟郊、贾岛以来就存在于中国诗歌传统里的东西,在以新的形式悄悄延续”,一种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就是对于苦涩生活的调侃,所不同的是,诗人以一个平民,甚至一个乡下人的眼光去感受城市带给自己的紧张感和不适应感,并且能敏锐地把握自己的感受;或以一个清贫的教书匠的身份品味生活里的苦涩,对生活作出调侃。

《1990年误入西安某宾馆》:

好大的一个厅堂/好静的一个厅子/一清二楚的足音/分明是一群城市的薄嘴/在窃笑两只农村的厚鞋/电梯里的人都不说话/像一颗上升的气球不敢随便漏气/一条红色的地毯守在门外/一条柔软的红舌头迅速地将我们的幸福吞没/急忙点一支烟先把心思稳住/再把那一口不争气的痰悄悄咽回嘴里

《一片雪》:

那么平凡/那么安静/那么卑微,一片雪/遇到正在回家的教书先生/……从城西的一所新大学/到城东的一所旧房子/一片雪静静的落在我的肩上/一路上/一片雪/和其他更多的雪/擦肩而过/互相打着冷冷的招呼/到家了一片雪跳下肩头/融化在妻子和女儿的笑声里/像一笔意外的薪水存入银行

《教师》:

白日里为他人磨破双唇/入夜后尚需在肝胆腹肠之间往来安抚/三省其身/数只几根清瘦的肋骨/对自己晓之于情/动之于理

《吃请》:

吃请是平民日子的一个奇葩/是好多个平常日子才能淡出的一只鸟/是两袖清风与黄焖排骨一次意外的邂逅/那一天西装革履出得家来/神情欢愉的像个公费的嫖客/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当是红颜/家里的洋芋酸菜揪面片就是黄脸老妻……可以想象吃的过程是菜与菜的互相残杀肉与肉的互相吞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诗人无论是以一位平民的身份还是教书匠的身份,都在用心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这里我们确实能感到陶渊明和杜甫的风格。

四、对生活丑恶现象的讽刺

“读他的诗,欣赏之余我有一种憾息,憾息从这些倾注着生命诗行间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谦抑与执拗,而缺少一种神足气旺的生命张扬和冲动。然而过度谦卑的另一面,或许是内心的孤独与骄傲……一个对生活、对自己寄望太高的诗人,总不免有否定平凡自我的倾向,甚而从根本上否定现世生活意义。”诗人在这里主要批判的是暴发户的耀武扬威,铜臭气,人性的虚伪,现代社会的欲望,没有真才实学的假教授等当今社会普遍的现象,诗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不客气的讽刺:“广告的横幅形成一道道市民的凯旋门/横的竖的/不是谎言利诱就是恶语威逼/下车了/这就是城市:所有的目光盯着隐蔽的钱包和公开的酥胸/谁能打开别人的钱包/谁能解开别人的裤带/谁就是当代英雄”(《甘肃天水七里墩》),“黑裙的女人不动声色/比中世纪还正经比修女还庄严/她的眼睛好像暗夜里的方向灯/科长像迷失了航向的老渔船/很快老渔船就勾搭上指路的明灯/大巴车的第八排/成了幸福的港湾”,“忽然门响/来了个红衣老太太/自称饲料厂的工程师/眼片上闪烁着九十年代的迷茫/她说侬是上海人……侬推销商品赚点外快/你们化肥厂效益好不好/年轻人你身高170CM还是有点低了”(《温泉疗养院》)。诗人是孤傲的,是爱憎分明的,这里有种极端鄙视和厌恶的心情。

总之,在雪潇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诗意命名和阐释,对乡土生活的歌咏,对自我生活苦涩的调侃,对生活丑恶现象的讥讽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诗意特点,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出发点。

(本文为四川民族学院学校自办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XYZB014。)

参考文献:

[1]雪潇.带肩的头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2]薛世昌.现代诗歌创作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7.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136.

雪的诗歌范文第3篇

“半个多世纪前,从祖国边陲的苍山洱海间,走出了一位风华俊秀的诗人――晓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晓雪已成为享誉中外文坛、卓有成就的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优秀的文学组织工作者。”2014年4月12日,在昆明东川举行的第15届国际诗人笔会上,晓雪获得了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晓雪在中国西南发出的诗歌声音,深沉而诚挚。他的诗歌清新深情,诗歌里弥漫着浓郁的地域与民族风情,这样的歌吟穿透了光阴。晓雪一生著作颇丰,前后出版了30多部作品集,涉及诗歌、散文、序跋等多种艺术文体。都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晓雪却仍然保持着“关照和感受的活力”。现在,每年他都还有数以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报章和专业诗刊上发表,创作活力不减,实绩十分显著。

晓雪总是以平凡人的微笑看待人事与世界、文坛与生活。一方面,他用整个灵魂拥抱家乡大理,用全部的情感感受变幻莫测的生活。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对文坛的观察,对作品的感悟化为一种文化,给思想以翅膀,坚持用文化养心,为艺术铸魂。年近八旬,老树绽新枝,他依然耳聪目明,步履矫健;他光明欢乐依然,他最大的幸福是创造,创造诗,创造美,用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创造一个时代和人民所需要的独放异彩的艺术世界。“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他的一生一世都在向着诗歌的金顶攀登,他纯洁高尚的境界正是年轻后辈们继续奋进的一面旗帜。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年近八十,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时节了,很多作家在这个年龄,已经显示出记忆力衰退、创作力锐减的迹象,走出家门的时间都已经很少,但是晓雪却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创作实绩依然稳健如初;他依然会步履轻快,骑着自行车,奔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重大的文学活动里依然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思路清晰,即便是小学时期的情景,他也能记得清晰如昨,时光就这么在晓雪老师身上发生逆转了。

“一般说来,写诗、搞文学创作是年轻人的事,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黑格尔曾说过,‘老年时期,只要还能保持住关照和感受的活力,正是诗创作的最成熟的炉火纯青的时期’。”采访之初,晓雪也如是对记者说。他自谦地认为自己尚未进入黑格尔说的那种境界,但一直保有“感受和关照”的活力。这种活力便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有了这份热爱,花木枯荣便不仅是落红枯蝶,更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感交流,还是岁月流转、人世变幻的观照。晓雪说,诗歌从来不嫌人老,只要存着一颗热爱生活的赤子之心,便处处是诗,还因了岁月的磨练而能多出几分智慧,几分圆融,几分诗性的通透。

诗歌是晓雪一生的追求,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仍然将站在诗歌创作的起跑线上。他早年就在《诗美断想》中宣称:“诗人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所以他不重复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常唱常新,愈老愈坚。其近年诗作《黑鱼河》实现了诗美的创新,《两行诗100首》则实现了诗体的创新。

“我生活着,故我歌唱”,这是晓雪作为诗人的执着,更是他保持生命活力和创作活力的精神源泉。晓雪告诉记者,“我以艾青为榜样,想学习他。一个诗人,严格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惟一的长处就是充满激情,他要歌唱。对大自然、对祖国、对人民、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感情,就要唱一唱。一个诗人之所以能写诗,就是他充满爱,爱使诗人成为一个人,也成为一个诗人。我觉得我要表达的各种题材:神话、传说都是要表达爱。诗应该摒弃低俗。何为低俗?就是写一些如网络上比较多的下半身诗。我觉得诗是真善美的结晶,而不应该是假恶丑的展现。现在文学很自由,你怎么写都可以,生活中什么东西都可以写,在网络上还可以随便发表,但我觉得诗是美丽的、崇高的、神圣的东西,应该使人变得更美丽、更崇高。”

对诗歌的热爱,始终保有“关照和感受的活力”让晓雪在退休之后反倒笔耕更勤。他说,托尔斯泰、歌德、惠特曼、泰戈尔、雨果、陆游、巴金、艾青等八位大师都是在晚年还写出好作品,这是最佳的例证。所以,在他看来,任何领导干部退休后就更不能应该有什么的失落感。“退休之后,是人的阅历最多、经历最丰富的时候,也是思想最深刻,能看透事情本质的时候。这种时候自然能写出比年轻时候更深刻、更具智性的作品。”也因此,退休之后少了公务往来的忙碌,能自由支配时间的晓雪在继续创作之余常常外出考察,积极参加“诗歌万里行”以及中国诗歌节、国际诗人笔会等大型文学交流活动,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尽心尽力。闲暇时,他会练练书法和画画自娱,仿佛已经进入淡泊恬然的人生化境。

以美愉悦人间 让爱广被世界

羡慕晓雪的人看到了他成功光鲜的一面,常忽略他经历的坎坷磨难。其实一个人成功的另一面,往往就是遭嫉恨、挨冷箭,甚至背时倒运。《生活的牧歌》给晓雪带来多少文名,就给他惹来了多大的麻烦:批判、斗争、下放五七干校,哪怕半个多世纪过去,也还有人盯着他写黑信告黑状。晓雪对各种加诸自己身上的污蔑、诽谤,从来不予置辩,常常一笑了之。他说:“有人攻击、诽谤,说明了你的强大;有人嫉妒眼红,说明你很优秀;有人爱你,说明你可爱。”而且在屡遭灾厄后,他不光安之若素,写下“谢谢造谣中伤者,促我百倍奋发;谢谢妒火中烧者,使我感到自豪。”而且他还会同情这些人,“总是嫉妒别人的人,实际活得很累、很苦,很可悲也很可怜,他除了自我折磨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他认为,人应该在困境当中充满希望,因为活着就是胜利!只要活着,就能继续做学问、继续写诗,实现自己“以美愉悦人间,让爱广被世界”的美好愿望。

晓雪说自己很欣赏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生态度――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而是豁达开朗,乐观愉快,吃得下,睡得香,有问题则设法解决,有困难则努力克服,绝不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大伤脑筋,也绝不毫无原则地随遇而安。也因此,对于时下大热的“中国梦”一词,晓雪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更应有理想和信念,如此一个人方有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世界上总是好人多,坏人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狂风暴雨总会过去,任何冰封雪冻总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晓雪不光乐观挺立,而且襟怀坦荡,待人诚恳,一片真心。尤其是他以宽容厚道的品格常为人称道。看到文学新人的出现和成长,看到别人的新成果、新突破、读到别的作家的好作品,他都会由衷地高兴,总是见人就宣传,或打电话、写信著文表示祝贺。即使对诬陷过自己的人,当他们有了成绩,晓雪也照样高兴,照样推荐,照样在他的评论文章中实事求是的给予肯定。许多业余作者请他写序,他也从不拒绝。有的作者他根本不认识,从未见过面,他也会认真读作品,用心作序,如期写好寄去。迄今为止,记者在晓雪写过的三百多篇序跋里,几乎看不到一句空话或套话。这些序跋,不论长短都很认真,而且角度不同,写法不同,绝不马虎应付。而这么多序跋,一大半是为各民族业余作者的第一本书所写。

诗人艾青在1995年11月28日给晓雪的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作品和你的为人,被熟悉你的人们所称颂。”《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满族文学评论家关纪新在《读晓雪》一文也曾写下这样的句子:“在我所熟悉的朋友中间,尊重他(晓雪)的人很多。”事实上,当代文坛名家中,晓雪帮助过的不少人至今仍然感念他,《诗刊》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就是其中之一。叶延滨曾不止一次说过:“作为一个晚辈诗人,我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受到晓雪的扶植帮助,他评价过我的诗集,给予我很多支持,这是我的荣幸,也是青年诗人们的荣幸。”诗人李瑛则表示,晓雪待人真挚诚恳,心底纯净,愿意帮助别人,热心关切人。“这就是无论谁都愿意接近他,把他当作知己的原因。在他这里,诗品和人品,诗人合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晓雪的魅力从哪里来》一文的作者邵燕祥说:“从各方面听到的评价,使我相信,作为诗人的晓雪,他的热忱,他的大度,他对人的关心,还有他的善良,在作为干部的晓雪身上仍然充分表现出来,这就形成了他在同行中的亲和力。”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著名诗歌评论家张同吾,则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他评论晓雪的《苍山洱海的情韵》一文:“晓雪的性格和气质像苍山雪、像洱海月,善良与纯洁,大度与宽容,严谨与放达,稳健与潇洒,诚实与浪漫,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情,学识与才华都集中在他身上,中国诗坛为有这位诗人而感到光彩,我们为有这位朋友而感到欣慰。”

显而易见,这种种评价折射出的是晓雪善心之下的骨气和微笑后面的侠肝义胆。无怪乎有人赞叹晓雪曰:“有此境界之人,焉能不成文坛常青树?”正如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吴德铭在晓雪2012年10月获王中文化奖时写下的《晓雪之歌》一样,“晓雪晓雪,拂晓之雪,相辅共荣,令人叹嗟。高雅明丽,纯净莹洁。”

苍洱毓秀得钟灵 铸就诗魂葆常青

晓雪在多种场合表示,乡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源泉。他写得比较好的诗和散文首先是写故乡,写云南,写苍山、洱海的。晓雪一直都在用自己清新明亮的吟唱,歌唱辽阔美丽的祖国,歌唱多彩的云南,歌颂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可以说,是民间的美给了晓雪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是民间的爱则为晓雪的诗歌注入了灵动不息的活力。对于晓雪来说,民间是多彩的云南,民间是美丽的祖国,民间是各民族栖居的地方,民间是看得见的村落,更是被悄然遗忘在角落和不经意间忽略了的生活的美……

对于晓雪的创作,许多诗人、作家和评论家都作过中肯的分析和热情的评价。艾青说:“他所写的诗纯朴而清丽,有如大理石的片片淡雅,像泼墨的山水画,像浓缩了的短诗。使人看了之后留下难忘的印象。”谢冕认为:“晓雪是以着重展现多种民族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创造而获得全国声誉的诗人。他是一位能从大的方面认同于当日诗风、又能以自有的创造而显示个人特点的诗人。”王蒙说:“白族诗人晓雪同志,扎根于自己美丽的家乡。以美好明丽、乐观而细腻的笔触。十分投入地抒写了对于生活,对于西南边疆,对于苍山洱海,对于奋发向前的时代的一腔热情。他的作品于温柔诚挚中见风骨,于明白晓畅中见深情。他的诗作是我们祖国多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个重要收获。”张光年指出:“晓雪同志是我们新中国出色的诗人。是白族杰出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结出累累硕果。” 在晓雪众多的作品中,作为晓雪的长篇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是他奉献给文坛的天才之作。《生活的牧歌》所显示出来的晓雪的才华、文采,他对艾青及其诗歌的理解与感悟,他论述的公正、分析的精当、思想的敏锐,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广泛影响,就是经过了四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考验,今天读起来仍感到它闪耀着诗性智慧和美学理论的光芒。

能在创作上收获如此之高的赞誉自然与晓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笔耕不辍有关。即便退休后,积极参加各种文学活动,应约写各种评论文章让晓雪的生活变得忙碌,但再忙碌的生活也抑制不住他熊熊燃烧的诗心诗情。不论是赴京开会、出国访问,还是到祖国各地参加各种笔会和采访,他都一路写诗作文,既写山水风光、也写民族风情、更写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晓雪的成功还得益于苍洱毓秀的灵气。放眼整个云南,他说:“云南给我的灵感就是美丽、神奇、丰富。不论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到处都是美丽、神奇、丰富。现在虽然有各种原因对诗、对文学的热度不像以前,但云南省内诗歌发展还是和全国一样,充满希望,还是会一代比一代强。”

当记者问及晓雪,在诗歌创作处于式微状态的现在对中国诗歌的未来有无担忧,结合几十年的创作实践,有什么要向年轻的诗人们建言时,晓雪引用诗人艾青的话告诉记者,“人类不灭绝,诗不绝灭!”在晓雪看来,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文学金字塔尖上的明珠。晓雪相信,明珠永远不会蒙尘,时代总会需要诗!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感共通也正是诗歌的动人之处。多少古典诗歌在千载悠悠之下尚能结成千古知音,何况同受一个时代涤荡与感发的诗人?“对于人类的心灵来说,诗歌多么重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诗人又是多么重要!诗人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心灵、民族的歌手,而诗歌,正是人类心灵的美妙抒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灵魂的艺术体现,是一个时代的真、善、美的结晶。诗人应当是他的民族的最敏感的神经,最动听的琴弦,最多情的歌手。年轻人应该不断探索,突破条条框框,但是要有底限,应该以诗铸魂,对诗要有敬畏感,诗人应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应该用诗去影响别人,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便是鞭挞,也应是源于爱。”在晓雪这里,诗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国魂、民魂、民族魂。晓雪毕生都在努力通过自己不同形式的创作、从不同角度表现和歌颂我们的国魂、民魂、民族魂,而且老而弥坚,历久弥新。

其实,想想就会明白,一个永远眷恋故乡的人,不断从故乡汲取能量,并把对故乡的爱放大到全世界的人;一个把歌唱视为生命,不停息变调唱新歌的人怎么会疲乏、衰老呢?所以他的诗歌之树常青!当他近八十高龄仍骑着自行车穿越在年轻人中时,他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他的诗情如苍山十九峰流淌的清澈溪流,源源不绝,让人爽心悦目,沁人心脾;其歌声犹如百灵鸟般清脆、嘹亮、婉转、醉人。记者也深信,这位来自大理苍山的百灵鸟,正是炉火纯青的时候,他将继续为理想、人生、家乡、社会、大爱、真善美,永远不倦地为世界唱出美妙悦耳的诗魂般的乐章。

雪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哈代 郊外雪景 自然诗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连接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文学桥梁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成就体现在小说和诗歌方面。在哈代看来,只有在诗中才能“更充分地表现与顽石般的消极意见相对立的思想与情感”。

哈代认为,世间万物构成了自然的整体,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哈代的一些自然诗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意、同情与热爱。然而,在自然面前哈代的意识是复杂的,因而其自然诗中的自然经常是阴郁的、冷酷无情的,在一些自然诗中,哈代对自然持否定的态度,在自然界和谐的表面下面看到的是残酷的竞争。由于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哈代的自然诗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感悲哀的事实:残酷是贯穿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在哈代的诗中,自然是现实的反映。颜学军曾指出,哈代的现实感使其自然诗超越了浪漫主义的自然诗。他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他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虽然对于哈代来说自然是灾难的承受者,本身有许多不和谐因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充满着残酷的竞争,然而他在自然诗中从来没有让人们放弃生存意志,而是希望人们用坚韧和刚毅的态度来对待生存的痛苦。

《郊外雪景》(Snow in the Surburbs)是一首借雪景抒情的诗,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雪景,从形象到声象, 从静态到动态, 观察入微,富有情趣。当然,诗人并不止步于写景,他借景抒情,以期引起读者对自然现象带给生物界灾难的思考。诗中的第一节描述了静态的雪景,首先是树干上的雪,树枝上的雪,而后写到大街小巷的静悄悄一片,渲染了一种静的气氛:

雪使树干变粗了,/雪把树枝压弯了;/一个个树杈都嵌满白雪,/一条条街巷都人声寂灭。

好一幅寂寥的冬景!冬天的萧瑟,在皑皑白雪的背景下,再加上人声寂灭的条条街巷,给人以一种残败感。大雪压弯了树枝,变粗了树干,嵌满了一个个树杈,我们不禁感觉到自然的冷酷,体会到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如此的恶劣与艰难。第二节诗是对雪景的动态描写:

雪花迷失了路转向上飞去,/遇到新的雪花一齐向下飘去。/条条篱笆被雪花连成一片围墙,/静悄悄中鹅毛大雪在飞翔。

此节的前两句描写了迷路的片片雪花,是否象征人生的飘忽不定与沉浮无助?第三句中雪花连成的篱笆围墙,笔者认为正象征了人生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障碍。“静悄悄中鹅毛大雪在飞翔”,一方面继续暗示人生中的阴晴,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作者敢于去体验残败、冷酷的大自然的心境。第三节依然是动态描写:

一只麻雀飞上了树枝,/摇落一团团银絮,/雪块有它的三倍大,/朝着它的头和眼睛洒下。

第三节和第一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阴郁、冷漠的自然,同样是恶劣的自然给生物带来的恶运,只不过这次人变成了麻雀。麻雀在浩瀚的自然背景下是如此的渺小,残酷的自然给麻雀带来的恶运要数倍于它。

雪块冲倒了麻雀,/几乎把它埋在雪窝。/麻雀飞到低枝上栖歇,/又抖落树枝上片片玉屑。

第四节的前两句,“雪块冲倒了麻雀,几乎把它埋在雪窝”。冷酷的自然真的向麻雀发起了攻势,这个弱小的生物几乎抵御不了。但勇敢的麻雀却出乎意料地战胜了严酷的自然,尽管没有大获全胜,至少它飞上了低枝,并且还又抖落了树枝上的片片玉屑,对冷漠、残酷的自然也算是进行了一场漂亮的反击。

台阶变成了白色斜坡,/走来一支有气无力的黑猫,/饥饿的大眼睛,骨瘦如柴,/我们把它抱了进来。

最后一节,我们可以感觉到大自然无情的法则一直在循环反复。尽管麻雀飞上了低枝,它仍旧有可能成为黑猫嘴中的美食,尤其是一只饥饿至极的猫。反过来,黑猫已饿得骨瘦如柴、有气无力,饥饿使它的眼睛变得硕大。但如果黑猫没有足够的力气,使得低枝上的麻雀成为它自己的美餐,它就只能是大自然的又一个无情的牺牲品。偏偏人类在这个时候,像个救世主似的,把黑猫抱了进来。人类果真是救世主吗?救了黑猫,同时也救了麻雀吗?其实不尽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规律,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精华。在1911年和1924年,哈代曾两次列出对他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名单,其中,达尔文被置于首位。人类的突然出现,在哈代看来,实际上是对自然和谐的一种破坏,我们不能不生出一丝忧虑。

从《郊外雪景》映射到哈代的自然诗歌,不难看出,哈代的自然诗再现了阴郁、冷漠、残酷和伤感的自然。在他的自然诗中,把阴郁的自然同阴郁的人生联系起来,从而揭示残酷是贯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人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而不能奢望从大自然中寻求解脱。

读哈代的诗歌,我们能够体会到浓郁的现代意识。他对人们心灵创痛的坦诚表现以及他对人在冷酷的世界里生存困境的执着探索,使他的作品颇具现代文学的精神。从表面上来看,哈代的诗歌表现了诗人的悲观主义思想,诸如阴郁自然的背景下,麻雀的弱小与无力,黑猫的气息奄奄,但是我们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哈代诗歌中深沉的乐观主义精神。麻雀在浩大的自然背景下虽弱小无力,但也能振翅飞上枝头,抖落片片玉屑。

哈代的诗歌总是从许多角度对生活进行考察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所进行的真诚探索。尽管他的诗歌流露出悲伤的情绪,但是,哈代的诗歌与其说是悲观主义情绪的流露,倒不如说是对人类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类的愚蠢和荒诞行为的极度失望。《郊外雪景》中的那只麻雀是拼搏的化身,面对冷酷的自然,它没有退缩,没有让自己弱小的身躯被雪窝埋葬,而是奋力飞上枝头。那只有气无力的黑猫,也许象征了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下层百姓,尽管饥饿难耐,依然没有停下觅食的脚步,依旧在路上前行。诗中结尾提到黑猫被人类抱进了屋,表面上看,黑猫得到了拯救,但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拯救只是暂时的,大自然的法则会在人类的参与下遭到破坏。读哈代的诗歌,你会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人生,反思生活。

哈代的自然诗是丰富的,诗中有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状况的忧虑。哈代的自然诗是深刻的,因为它们探索世间万物的秘密、人类生存的状况及意义。更重要的是,哈代的自然诗歌颂生命,歌颂生命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的残酷法则,批判人性中的残忍和无情。从这个角度而言,哈代的诗歌具有现实意义。

哈代在他的自然诗中真挚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其诗歌直率、深刻,因为哈代追求真理,坚持在诗歌中表现生活的本质。所以,他的诗歌很容易引发人们对生活作出深刻的思考。不管人们是否接受哈代的生活理念,但是,他对大自然的真诚探索和面对惨淡人生的勇气会深深地打动每一位读者。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3。

[2]诸国忠、李珠:《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齐鲁学刊》,2002.6。

[3]哈代:《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颜学军:《论哈代的自然诗》,《外国文学评论》,2002.1。

雪的诗歌范文第5篇

沈阳世博园自2006年5月开园以来每天观者数万,“玫瑰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踏进“玫瑰园”,我抛下30元钱收获了几束干花,诗人王久辛空手而来又拂袖而去,什么都没带走又什么也没留下。末了,当我正沉浸在干玫瑰花所散发的悠悠清香中时,一首长诗随短信呼啸而至,开键一看,是王久辛为“玫瑰园”作的一首《玫瑰辞──赞沈阳世博会玫瑰园》,滚烫的、刚出炉的、还冒着热气儿,足足占了我手机8个格的短信空间。“玫园信步踏歌走,令我诗心重抖擞。三千花仙万媚生,木头有眼也风流。黑土万丈蕴豪气,奇葩含情不染羞。更喜魁星诗点斗,华章如焰照九州。芳比红颜似知己,香若莺呢夺魂眸……”全诗于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之间,将叙事、抒情、言志,结合得水融又相得益彰,既有白居易《长恨歌》的遗风,又有李太白《将进酒》的酣畅;既写出了男人的豪情逸致,又不失女性的温婉娇柔。我第一次领教了一位诗人诗兴大发时,对事物快速而又美妙的表达能力,不禁深深地被眼前的这个男人所折服: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能盛下那么多的欢喜和悲哀,豪情与雅致?我汗颜了,我无法想象当我在“玫瑰园”讨价还价专注地采买干花之时,诗人王久辛是如何将“玫瑰园”平凡一景,升腾成曼妙的诗句并镌刻在他的脑海。我为自己的俗气自惭形秽,也许这就是庸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沈阳夏季的夜空华灯初上,好客的沈阳人在世博园气势磅礴的“凤之翼”广场为“中国诗歌万里行” 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同一首歌》唱罢的舞台,万人瞩目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诗歌朗诵音乐会”拉开帷幕。这个城市注定将沉浸在诗的海洋。我再一次坠入诗歌的渊坛──被委以重任、与沈阳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杜桥一起,在万人瞩目下朗诵王久辛的这首《玫瑰辞》。在荧光缭绕的聚光灯下,我将《玫瑰辞》的诗句抛向了夜空,伴着徐徐微风和闪烁的霓虹,如玫瑰般精巧的诗词像仙女散花一样散落开来,又坠入茫茫人海。整晚,我都在诗的疆界中驰骋,第一次感受到了诗的神奇。那一夜,我失眠了。

也许是受到诗人们的感染,也许读了王久辛诗的缘故,在沈阳的那几天,我一直被诗歌浸染着,诗歌惊醒了我少年的梦,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诗一样的情怀。懵懂少女时的我,也曾写诗、读诗、咏诗,将内心的悸动和渴望放逐于诗的海洋,让充满诗意的语言牵引我的欢喜、忧愁和悲伤。如今,整天奔命于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了,不是这次与“诗歌万里行” 的偶然接触,我内心躁动着的诗歌情怀还将继续被压抑和埋藏。

我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告诉了王久辛,没想到他也生出同样的感慨。“遥想年轻时代的同学、战友,只要坐在一起,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诗,无论古今中外,我们常常因为能背诵出大家提到的诗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又常常因为能背出某位诗人比较偏涩的诗篇,而成为更亲近的朋友。诗使我们记住了许多原本记不住的人和事,又由于许多的人和事,使我们多出了许多原来不可能获得的人生经历。这些多出来的人生经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培养了我们的性情,甚至铸造了我们的人格,所有这一切──便是诗的恩赐了。”王久辛如是说。

尽管诗歌曾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已不是一个读诗的年代了。就如同已封箱入库的文言文和旧体诗与日渐沉寂的曲艺和戏曲一样,诗歌也难逃没落的命运。如今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已不再是诗歌,许多诗人也因此改行写歌词──当了词作家或编剧。“我这辈子认定就是写诗了。”王久辛说这句话时干脆利落,一如他军人气质的坚决、果敢。“不管时世如何变迁,我依然热爱诗歌,这种热爱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热爱了,而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诗不仅使我获救,同时还使我再生。若不是热爱诗歌,我不会去思考那么多、那么大、那么重要的问题。也正因为我去思考了,所以才有发现,才有冲动,也才有源源不断的诗。”王久辛向我诉说着他永不言悔的诗歌情结,这辈子他爱诗爱定了,而且还要一直爱下去。

自沈阳回京后,我有幸与王久辛成了朋友,更有幸得到了他的《狂雪》和《狂雪二集》两本诗集,一黑一蓝,装帧雅巧娟秀,朴素精致,与他诗歌的大气磅礴全然相反,掂在手里我已感觉到他的诗的分量。我告诉王久辛:“一定会将诗认认真真读完。”

当《狂雪》字字句句展露在我面前时,我竟被这首诗深深灼伤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令我血脉喷张,我的心在流血,我读不下去了。此时,王久辛发来短信询问我读诗的感受,我一时语塞,沉默许久后,回去一条短信:“一个热爱诗歌、如诗的女孩,读不了残酷的战争诗!”“读后二分之一。”他回复说。末了,又发来一条短信:“我很累!”我一时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解释我的无知和鲁莽。那可是囊括全国全军各个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呀!应该饱含热情地将它读完才对,怎么读不下去呢?但我就是读不下去,我不想撒谎。《狂雪》字字句句写得太真切,太淋漓了,我读到了力透纸背的残暴与血腥,它是我所读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分量的作品,这种分量令我的心抽搐般的疼痛。

王久辛的诗大多是关于战争的,充斥着血色和死亡,涤荡着寂静与恐怖的巨大悲哀。当然也有写日常情感的,但决非以事论事,小家子气的情感宣泄。他是征服世界的诗人,他的诗决不萦绕哪一个人、哪一段情,没有庸人自扰、顾影自怜,作漫无边际的。他的诗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历史和现实的苍穹之下驰骋。拿到他的诗集后,我们便时常交流。我知道,他迫切地想要收集所有读完他诗集人的感受与心声,并希望每一位读过他诗作的人都能成为他的知音。“读完我的诗后,你会发现一个更加真实的我,以及我为什么要成为诗人。”王久辛说。他显然高估了我。我于诗是门外汉,只是数年前曾被诗沾湿过衣襟。王久辛那些充满张力和质感的诗句将历史推远了又拉近、拉近了又推远,我读到了其中的磅礴、悲悯和沧桑,却无力解读诗句内在的神韵和幻化了的真情。是啊,那样史诗般的宏大气魄注定是一个诗歌门外汉所无法企及的,那样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也是我──一个平凡女子所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我感到,如果不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抱负的文学理论功底深厚与创作经验积累厚实的评论家,恐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诗歌精神与艺术追求的。如果一定要我对王久辛的诗给出一个评价,我只想说一句话:王久辛的诗是长了眼睛的,他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我向来是个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我希望那惨烈的中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永远不要在地球上发生,那些无辜的老人妇女与儿童不要因战争而被夺去生命,世界各国都守着自己的疆界不要去别人的领土上为所欲为。我们可以有智力、科技和生产力的较量,而不要有战争的较量。我向王久辛透露了这一单纯的想法,没想却引起共鸣,他居然也是憎恨暴力的,虽然他写下了《狂雪》《艳戕》《蓝月上的黑石桥》《肉搏的大雨》《钢铁门牙》等那么多关于残酷战争的诗篇,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是抵触暴力的,也正因为抵触,他才书写了那么多悲壮的诗行。

“我的诗,从头到尾,到将来的未来,肯定是属于痛苦的了。”王久辛这样向我解释他的诗。他十分赞同诗人纪伯伦和波德莱尔给诗下的定义:诗是从伤口里喷出的歌声。灿烂的阳光有什么诗意呢?只有那些阴森恐怖的境界,才更能调动人的想象。所以,王久辛的诗歌便有了创痛感觉的艺术表达、生存恐惧与生存抗争的艺术体验和想象,以及语言内蕴的最大化追求。

静观王久辛,平日的他话并不多,作为一本杂志的编辑,与我记者的生活圈子差别不大。只有当他进入诗的意境,我才感觉到他与我的不同──他是大诗人,生活在诗的世界。有段小插曲我不得不提,这段对于别人不足为奇的片段于我却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想写一写王久辛的冲动。王久辛一直是一个敢说、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新作《致大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致大海》是王久辛在沉寂数年后激情而作的又一首长诗,与以往创作的诗歌不同,这次他将尖利的笔锋从战争沙场转向了当下社会,开天辟地地抨击了权力腐败、私欲运作等众多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样的题材也许是其他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不太愿意触及的,原因:一是怕犯忌,受责难;二是怕人说离政治太近,有追风之嫌。但王久辛不怕,而且一旦觉悟,立即就用诗歌勇敢地表达了出来。“诗是什么?诗是先知啊!”王久辛这样对我说。于是,我又从中看到了诗歌的力量,也看到了一个不随波逐流、有着强烈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诗人在沉沦、丑恶面前毫不回避和躲闪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雄情怀,他用诗人的良知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呐喊:作为诗人,我们不能缺席!

好诗的光芒是遮不住的。王久辛的新诗《致大海》在《中国作家》和中国诗歌网刊发后,《中华文学选刊》破天荒第一次全文转载,在诗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诗歌网将其作为重点作品推出,并在中国诗歌论坛中发出帖子,发动诗友们就此诗展开讨论。各路诗歌豪杰“蜂拥而至”,争相留言,掀起了诗歌界前所未有的热潮,仅中国诗歌网的点击量就超过了八万多,有上千跟帖评议,全国有3000多家网站转贴,总点阅量超过了250万以上──中国诗坛终于又聆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声音。

“快上网看!《致大海》的点击率已突破150万人次,没有哪首诗歌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王久辛的短信“呼啸”而至,我似乎听到了短信那头蕴藏着的兴奋的喘息声。我相信,此时,同样的短信也一定会在另外无数个人的手机里响起,那些人也一定是可以与他的诗歌产生共鸣的人。之后,每隔几日,我便能收到王久辛关于点击率的最新数字,他仿佛急不可待地要把长诗《致大海》的最新消息诏告天下,告诉所有热爱诗歌的人。此时我想象着手机那头王久辛的模样,也许他正像匍匐在战壕里的侦察兵,趴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诗歌被点击,每一次被网友击中,他都如“跳蚤”般为之躁动,诗歌俨然已渗进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他的每一根神经都随着诗歌的脉搏而跳动。此时,我想起了王久辛在他诗集的自序中说的一句话:我白天的每一个空闲,深夜的每一个梦境,都是属于诗歌的。

我被王久辛对诗歌的忘情和痴迷深深感染了,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那是一个生命的缔造者在面对自己孩子被关注时的一种惊喜,那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在发出时代强音后内心深处的呐喊──我猜,他想说:你看你看,快来看。诗歌没有没落,还有那么多的人在注视诗歌。此时,作为记者,也作为朋友,我顿觉有责任与他一同呐喊,用诗歌所不便表述的语言帮他发出时代的声音:诗歌没有没落,诗歌仍在人们的心潮中涌动,诗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欠缺发出时代强音和心灵颤音的诗歌!

王久辛有句名言:好诗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换句话说,他太在意读者了。他生怕这个快餐时代,会将他拖入快餐式的写作。因此,他常常将他写好的诗作压入箱底,时不时地翻出来在日光下“晾晒”,字斟句酌地删掉几句或添上几行,直到改不动为止。我不知道像《致大海》这样的好诗是否也将被压入箱底,5年甚至10年后再随他的诗集重见天日,所以,乘《致大海》活跃在中国诗歌网之时,我狼吞虎咽地将它读完,并将这首诗储存并锁定在了我的电脑里。

《致大海》无疑是王久辛继《狂雪》之后的又一部巅峰之作,也是他向更宽领域拓展的代表作。在写完大量战争的诗篇之后,王久辛近年将笔触转向了其他领域,但敢为天下先的本色依然不变。他挑战着诗歌的极限,尝试着常人不可想象的诗歌题材,像《下毒》《更年期的智慧》《隔离墙》《安娜的荒淫生活》《公主的预言》等都是无法想象居然能写成诗的诗歌。什么难写写什么,什么没人写写什么,就是王久辛骨子中的“劣根性”。因为刘晓庆、萨达姆没人写,他就写了《刘晓庆之“最”》《萨达姆地宫》;因为李白没人写,王久辛又萌生了写诗圣李白的冲动。近日他正在阅读大量有关李白的文献丛书,相信不久就会将这个豪气冲天的人物搬上当代诗坛。他告诉我:李白太伟大了,他那样的性格和人格在今天这个时代太容易被消磨了,所以他要“大写李白”。他说他要为中国人的性格重建,用诗歌来做一点点──贡献。哈,他难得有这点谦虚。

熟悉王久辛的人都用“狂放”两个字来形容他,但我不想用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多少带着点夸张,我更想用“本真”来概括他。在这个个性压抑的年代,我们往往拘谨的生活、小心的做事,即使偶尔有点个性喷张而“狂躁”的念想,也被世俗的樊篱压制着。是啊!有多少人明明觉得自己很优秀却不敢说出口,有多少人明明想这样却那样去做,又有多少人怀揣着一颗“虚伪”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而在这一点上,王久辛无疑是纯洁、磊落而高尚的,他真实、不矫情。如果他不真,他怎能成为用灵魂歌唱的优秀诗人?如果他没有真性情,他何以能用自信树立民族的脊梁?我理解他,我相信他的读者也会理解他,读者不会视这种为他们上天入地寻找诗神的诗人是“骄傲的” 或是“不谨慎的”,因为时代太需要这样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因而显得有点个性鲜明的诗人了。

除了真实外,我眼中的王久辛还有一个禀性,就是面对所有敏感的社会问题都想跳出来说话,他以一个共和国军人的眼睛默默注视着社会,并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说:“为什么把鲁迅文学奖颁给我?不就是专家们一致认定,这个家伙──王久辛,话说得对,接近真理,让他获奖吧,这样,他说的话,人们就觉得可信了。”王久辛把获奖理解成了话语权的授予。难怪前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了著名文艺理论评论家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王久辛在看到雷达的文章后,也迅速作出了反应,撰写了长达6500多字的长文《不能忘却文学的庄严使命》并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与雷达先生一道共同为文学的崇高事业发出黄钟大吕般的声音。他告诉我说,文学不是游戏,也不是个人情绪的宣泄,它关乎民族的灵魂,不能无立场写作,不能放弃责任与道义。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王久辛为什么要写《狂雪》,要写《致大海》,以及为什么要成为诗人。

雪的诗歌范文第6篇

获奖作品体现出中国当代诗歌的健康方向和创作水平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谢冕表示,这次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出的五部诗集基本反映了中国诗歌的创作状况。从五本获奖诗集来看,有关心重大题材的,如黄亚洲的《行吟长征路》;有关心农民命运的,如田禾的《喊故乡》;两位女诗人荣荣和林雪创作很活跃,写出了特色;而于坚是口语化写作的代表。这五位诗人都表现了对现实的关怀,都通过诗歌去触摸中国的现实,他们的整体艺术水平比较整齐。黄亚洲的获奖作品既是表现主旋律,又把自己放在长征路上,诗写得灵动而有激情,在重大题材方面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荣荣的《看见》看世界的角度很独特,关心普通人的状态。谢冕一直关心着中国新诗的发展。说到中国当下的诗歌,谢冕说,中国诗歌当前的创作很活跃,人们对当前诗歌的评价整体是好的,但好作品不多,这也是事实。

评委包明德告诉记者,这五部获奖诗集体现出中国当代诗歌的健康方向和创作水平,他为这些诗作的神思、匠心与韵致所感动,所启迪。包明德说,这五部诗集来源于祖国山河,感奋于时代生活,传承于民族文学。它们是心灵的诗,灵魂的歌,生命的火,而没有任何诡谲莫测或矫情造作。人们大都见过农村田野或山坡上的丛丛鲜花,田禾的诗章像他的姓名、书名一样,是从农村那一汪清水、一缕清风、一片秧苗、一粒谷子中喊出来的,是那样的真诚、质朴和清新;林雪和荣荣的作品,可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她们的诗或许就是从一个伤口或笑口中涌出的。林雪的诗激励读者在琐碎繁杂中,不可失去诗意和耐心,要努力超越肤浅的满足,驻扎在记忆久久萦回的地方。同样,人们也可以在荣荣的诗作中看得见诗人的意志与信心,她对生活委婉的体验与表达,感受到磨损的光亮与飞腾的灵魂。荣荣有句话说,能丢弃的,肯定就是多余的。这种生命体验与审美取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解读荣荣的作品;在抗击非典,在抗洪抢险,在下农村走军营风潮中,很多诗人写出了有震撼力的诗作。黄亚洲积极参与“重走长征路,讴歌新时代”的活动,用切身感受,以时代精神和崭新情韵奋力构筑和讴歌了长征精神。于坚写了很多诗,有的并不使人喜欢,但他这次参评的诗集是个“洁本”。他是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诗人。“生活求真善,人间要好诗。人们永不满足,永远期待。”

作品关注时代和底层百姓,走向成熟和大气

诗歌奖评委之一吕进分析了这届获奖诗歌的特点,“他们在言大和言小的处理上显示了一定的功力,前三者都以日常生活,底层的弱势群体为关注对象,但从平凡的一面升华到精神的高度。而黄亚洲的诗作虽然从大题材着手却没有假大空的概念,充满了诗人个体的情怀。”他认为,中国诗坛目前的主要问题往往是诗人沉溺于自言自语,甚至充斥着自恋,鲁迅文学奖提倡导向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希望这五部诗集在导向方面起到好的作用。“近年来,在边缘化中的中国新诗有所反思,许多诗人逐渐走出自恋,走向成熟与大气。获奖的诗人和作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最突出的共同特点是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对底层百姓的关注。”

诗歌创作出现和谐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

中国诗歌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诗歌奖评委会副主任、《诗刊》主编叶延滨认为,总的来讲,中国诗歌在稳步发展,诗歌发展的大环境非常好。改革开放之前,诗歌受到约束。现在诗歌也出现和谐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诗歌的各种流派和谐共生,因为一首诗受到批评的事没有了。诗人通过个人的方式写作,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各种阵地并存。

雪的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弗洛斯特;象征主义;孤独

【Abstract】Robert Frost, the famous American poet, is well received by re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his poems’ natural features and profound simplicity. One of the reasons for his popularity lies in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symbolism.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symbol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mbolic implications of Frost’s writings, so that readers can better master and appreciate the internal beauty in Frost’s poems.

【Key words】Frost; symbolism; loneliness

1.弗洛斯特与象征主义

在美国诗坛上被誉为常青树的弗洛斯特一生都致力于描写美国的自然美景,人文社会,创作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寓意隽永的诗歌。因其诗歌集传统性和现代性于一体,既有传统诗歌的美,又凝聚了现代诗歌的深刻,因此曾四次荣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普利策奖。他的诗歌多为吟咏新英格兰农业地区的自然景色、田园生活和风土人情,极少描写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和喧嚣。诗人通过朴实平易的语言,完美地使用现代象征主义的手法,将看似平淡的自然世界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象征主义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象征主义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象征有两个重要的意义; 一是用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示看不见的事物; 二是符号与意义之间的联想和相关性。

2.弗洛斯特诗歌的象征主义

在弗洛斯特看来,世界是象征性的,象征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段,更是认识世界、理解真实的重要方式。

(一)《雪夜林边停》――雪林的让步

在最受读者喜爱的抒情诗《雪夜林边停》中,诗人描写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漆黑的静夜,“我”骑马踯躅林边的情景。初读此诗,读者一定被这样的美景美画所陶醉,和作者一起驻足不前,长久停立于这“可爱幽深的林子”边。但细读起来,读者就会发现在这一幅幽静的冬夜林雪图背后,“树林”、“冰湖”、“马儿”、“路途”、“睡眠”等意象表达了一个更深的主题---死亡。诗人想要长久地被这森林雪埋在此。在诗中弗洛斯特用“他”来指代林子的主人。“他” 是谁?作者的熟人还是造物主上帝?诗人为何在下着鹅毛大雪的漆黑夜晚来到一个孤寂的树林边,他意欲何为?大雪、树林、雪夜停留在这不寻常的林边的举动的意义便变得丰富起来。很显然,读者能够理解到诗人停留绝非寻常的经历,而雪夜林间对于诗人来将也意义非凡。也许眼前的雪景可以成为现代人在黑暗、混乱、无序、支离破碎、人被异化的现实社会中暂时逃离各种惶恐不安,并从这样的美妙景色中寻觅片刻的超脱和远离世俗琐碎生活去寻找宁静和短暂麻醉的场所。至此,这首诗歌的象征意义已不言自明了。

(二)《雪尘》――乌鸦的力量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在一个雪天一只乌鸦触动了铁杉树上的雪尘,而正是这份雪尘使诗人懊悔的心情舒展开来。众所周知,乌鸦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描写或刻画成一种不祥之鸟。如美国诗人坡在《乌鸦》中的乌鸦。然而弗洛斯特在这首诗里却赋予了新意,用它来象征力量。原本心情沮丧的诗人从乌鸦抖动雪尘的动作中,领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单从字面上理解,诗人只是描写了冬天他偶遇到一只乌鸦,它在抖动铁杉树上的雪尘,究其深意,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诗人在此是想通过乌鸦、雪尘和铁杉树等这些象征物来和现代社会中人的惶恐不安形成一个对比。可能“我”一直心情孤独或情绪消沉很久了,但接受了乌鸦的礼物,顿感心安和释然,使一天的懊丧不再留下。“我”身处大自然之中,却无意接受冬景的美,正是乌鸦抖落雪尘,撒“我”一身,“我”才意识到眼前的美。诗歌从整体上给我们读者营造了一个很诗化的意境。

(三) 《金堆》――金子般的灰尘

在弗洛斯特的另一首诗歌《金堆》诗人描写了被风吹起来的灰尘,镇上布满了这样的灰尘,金子夹杂其中的灰尘。在此诗中,我们看到诗人重复“我是被这样讲述的孩子之一”,意在说明从孩提时代,他就看到或听到这样的金子般的灰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真正意图: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充满了贫穷、恐慌和梦想,人们期盼着借助自然的力量能够获得财富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的生活。诗中的“金门”实则象征着舒服美好的生活。人们都渴望过上这种衣食无愁的美好生活,都期盼有自己的“金堆”来供给自己。由于这深一层含义的渗透,使整首诗平添了无穷的回味。

(四)《荒野》――孤独的画卷

《荒野》是一首运用了传统格律的诗歌。以树林、白雪、黑夜作为背景,描写诗人在茫茫黑夜中独自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将大自然的孤寂和诗人的孑然凄凉通过景色表现出来。诗人以情调的流动作为诗歌发展的线索,使这首诗歌呈现出很强的动态美。诗中描写白色的雪与黑色的夜同时降临,读者也能听到凛冽的寒风飒飒作响,而地面覆雪如纸,唯有几株残草尚在瑟瑟发抖。这是一副多么孤独的画面啊!现实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视角。同样,孤寂也是一种美,达不到最高的艺术境界,人们就不能享受孤寂,孤寂的升华往往会随着喧嚣的城市,随着物欲横流淡淡而去。

3.结论

品读弗洛斯特的诗歌,读者需要时刻带着象征主义的眼光去领略,这也是弗洛斯特的用意所在:即用自然景物作象征,表现出人的情绪、情感,引发出人的兴趣、激情,显示出自然超越主义和现实义主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是朴实无华的、耐读的,同时也是布满陷阱的、难读的。他引导读者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让读者去细细体会并理解诗歌中的象征主义,充分领会他的诗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Thompson,Law rance& R. H. Winnick. Robert Frost: A Biography [M]. New York: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2]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 Parini Jay. Robert Frost: A Life [M].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1999.

[4]刘继华,沈艳燕.“罗伯特?弗洛斯特诗作的静水与深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

[5]舒丹丹.“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 [J]中 山大学学报论丛.第20卷,第5期,2000 年 10 月.

雪的诗歌范文第8篇

风,赶着一群群羊群似的雪雾

爬乌鞘岭。那边

就是河西走廊……

……下半夜了,老店铺里

有两个碰杯的藏人,还没有把一盏灯光

干光

屋脊上又跳下了一声响。而

檐角上挂着的那块

月亮,被风吹得

响了一个晚上

梁积林,甘肃张掖人。1990年毕业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学校。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已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刊》等数十家刊物发表大量诗歌并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老月亮的歌》、《河西大地》、《梁积林的诗》等多部,其中《河西大地》获诗刊社优秀诗集奖。2005年参加全国第21届青春诗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就职于甘肃省山丹县文联。

华藏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从开建至今进行过三次更名,同时殿顶也经过几次更换。宋代诗人张来到此地,留下《夜宿华藏寺》一诗:“苍桧阴阴未掩门,闲来吹鬓一飞蚊。香腾广殿游云合,灯绕长廊列宿分。般若心华方照耀,毗耶宝自何缤纷。世缘即是栖禅境,居士何尝别见闻。”诗情与场景结合,融情于景,寓理于情。当代诗人梁积林夜宿华藏寺,却把当时的情景描绘得异常精彩,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得异常真切,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

其一,意象美。梁积林的诗歌现代而传统,意象是他诗歌表达中最基本的元素。在这首诗里,风、雪雾、乌鞘岭、藏人、灯光、檐角、月亮,这些属于西部的事物,组成了独具特色的意象群。初识这些原生态的名词,你可能不会产生兴趣,但是,它们经过诗人朴素而新颖的组合,就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来,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吸住读者的心。风赶着雪雾爬乌鞘岭,两个藏人干着灯光,檐角上的月亮被风吹得响了一个晚上――任何事物都不是一种孤立存在,它们往往在一种特定的联系中生成为意象,从而呈现出美妙的诗意。

其二,意境美。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的统一体,历来为诗人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雪雾似羊群,风赶着它们爬山岭;诗人在山岭的这边,那边就是河西走廊。上半夜的酒,一直喝到下半夜,酒喝光了,只好碰着空杯;也不是空杯,杯里还有灯光。风不但将屋脊上的瓦片(或其他什么的)吹下了,而且将檐角上的月亮吹得呜呜地响。由于诗人巧妙地把场景、情感、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给读者营造了一个色彩淡雅、线条清晰、格调雄浑的美好境界。

其三,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更是语言的精灵。语言一旦注入感情和诗意,就会散发出美的气息来。诗人是语言的高手,善于运用动词来传达事物的情态,来表现内心的感受。“风,赶着一群群羊群似的雪雾/爬乌鞘岭”中,一个“爬”字,尤为生动贴切,兼用拟人、比喻,把雪雾在风的作用下缓慢笼上山岭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老店铺里/有两个碰杯的藏人,还没有把一盏灯光/干光”,本是喝酒,却说干着灯光,一个“干”字,暗藏玄机,令人玩味。藏人满怀豪情,灯光闪耀诗意。“屋脊上又跳下了一声响”中的“跳”字,“被风吹得响了一个晚上”中的“响”字,更是写出了风声的神秘意味,引起读者的共鸣。

当下诗坛,喧嚣四起,门派林立。诗人梁积林生活在西北一隅,安静地享受着原生态事物弥漫的诗意,自觉地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通过冷静的思考和敏锐的感悟,勤奋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文本。诗人人邻说,梁积林“既立足于他所生存的西北偏地,立足于无处不在的自然恩赐和磨砺,也在深植于大地的同时,向诗歌的空灵之处伸出自己探究的枝叶。他的诗歌既有土地给予的朴素、真挚和坚韧的耐久力量,也借助于心的时空,以适度的现代感受开掘当下人类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梁积林属于西部,其敏感的内心总有诗意的滋润,所以他深有感触地说:“在西部,一个内心湿润的人才能造就桀骜的诗歌之气。”为了西部,为了诗歌,我们衷心地祝愿他永远充满和散发这种非凡之气,不断给诗坛带来惊喜。

雪的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史蒂文斯;《我们气候的诗》;道教;佛教;柏格森;尼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58-02

相比于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T.S.艾略特和庞德,华莱士・史蒂文斯对于普通中国读者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虽然贵为美国五大巨擎之一,但是现代主义诗人史蒂文斯因其诗歌“常常措辞华丽,意蕴深邃,以至于晦涩艰深”[1],而被人们所忽略或误解。

《我们气候的诗》写于1938年,此时史蒂文斯已经59岁,所以,该诗属于他后期比较成熟的作品。有人认为该诗主题是关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第一节中的康乃馨和瓷器是指插花作品,并以此比喻诗歌的创造,认为二者皆取材于自然并需要人工修饰。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是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因为本诗不仅仅描写了花、瓷器和文字声音,还有“雪”“永不休止的心灵”“天堂”等意象和“欲望”“痛苦”“简化”等抽象概念。笔者认为,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当时文人做诗的风俗,还是在展现当时整个社会的风土人情;不仅仅是在探讨诗歌创作的规则,更是要用诗歌为世界立法、为大众重塑信仰。

一、诗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学尤其是美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体现在许多方面:大量中国艺术品流入美国,其精美的造型和不同于美国本土艺术品的内容题材给予了许多美国诗人以创造灵感,比如“‘中国瓷’、‘中国斧’与‘中国画’等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物,在美国绘画诗里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2];中国的诗歌作品直接对美国诗歌产生重大影响,比如20世纪70年代,“寒山诗与寒山传说开始成为一些美国诗人创作作品中的典故,成为他们仰慕及追求的精神与境界,也成为他们诗歌作品模仿的对象及灵感的源泉”[3];中国的儒释道哲学思想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着表层或深层的体现。

“史蒂文斯大部分诗作蕴含了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道家美学精髓”[4],《我们气候的诗》当然也不例外。本诗共分三节,第一节描绘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清水、白雪、康乃馨、瓷器。康乃馨是花朵、是自然的产物,瓷器是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白色的瓷器与红、白的花朵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如果说因为康乃馨已被人采摘、造型,整个插花作品已经更偏向艺术的话,它却又被放置在一个大雪初停的大背景下。雪又是自然的象征,插花作品与雪两者相得益彰、和谐自然。这样,就是有两组艺术与自然的配套意象,大中有小,层层相扣,紧密相依,象征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恰到好处而又构思巧妙地表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道家的“虚无”思想在《我们气候的诗》中也有所体现。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可以表现虚无(Nothing)。史蒂文斯常用“玻璃、空气、冰、光以及冬天的寒冷来描写‘虚无’这一抽象概念”[5]。《我们气候的诗》不仅用“清水”、“雪”(水和雪都是冰的其他形态,甚至与坚硬的固体的冰相比,液态水与松软的雪更具有“虚无”的特性。)“白色”、“光”等意象表现Nothing(虚无),诗中更是直接出现了Nothing(With nothing more than the carnations there)这个词汇。虚无是道家美学的最高境界,《老子・道德经》中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6]。所以,虚无是万物的源头,世界的最高准则。史蒂文斯一直在混乱无序的世界中寻找秩序,道,亦即是虚无,也许就是史蒂文斯提供给我们的秩序之一。

二、引佛教思想入诗

静,是佛家的一个特定范畴。它既是达到寂灭的一种状态,又是一种修炼方式。

《我们气候的诗》给读者呈现的场景是绝对静寂的,这与史蒂文斯以往的诗歌有很大不同。史蒂文斯的诗歌中感官意象很多,特别是声音。在《蒙翁克勒的莫那克勒》中有“风和水的合唱”,在《观黑鸟的十三种方法》中有啼鸣的黑鸟、惊叫的老鸨,一些诗歌更是直接引乐器或音乐入题,如《欢快的华尔兹悲伤的曲调》《风琴》《弹蓝色吉它的人》等等。而《我们气候的诗》却是静寂的,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然而,这静寂仅仅是表面的静寂,物的静寂。无声无为的事物中隐藏的是“永不休止的心灵”,不断地“需要的还更多,还更多”。《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公案:“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惠能云:‘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悚然。”[7]这段公案深刻地揭示了物动与心动的关系,心不动,则万物动亦如不动;心若动,万物皆随之而动。所以,《我们气候的诗》描绘的景物虽未动,但是因“永不休止的心灵”中的万千思虑而风云变幻;描绘的景物虽未发声,但是读者仿佛听到了一个甚至一群不断想要“更多”、“还更多”的人在歇斯底里地尖叫。实际上,诗中外物的静寂更是为了突出人内心的躁动,一组对比更显出诗歌的张力。

20世纪,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世界的人们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如前文所说,史蒂文斯一直在混乱无序的世界中寻找秩序,试图用诗歌传递给我们世界的真谛。沉静心灵、返璞归真,或许是史蒂文斯从东方佛教思想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借助诗歌给读者的又一建议,正如诗中所言,“……这彻底的简单/能剥除一个人所有的痛苦”[8]。

三、“上帝已死”,诗歌寻求新的秩序

“上帝已死”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是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重要命题。“上帝已死”说明人类不再相信基督教这个宇宙秩序,因为无人能确定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不仅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是在否定绝对价值。

人们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存在的道德法律,纷纷开始自寻出路。和其同时代的人一样,史蒂文斯也深深的受到尼采“上帝已死”言论的影响,对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史蒂文斯曾经宣称诗歌要取代失去权威的宗教,承担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重任。人类的心灵将与大自然相结合,缔造人间天堂以代替虚无的天上乐园。”[9]

《我们气候的诗》的英文名称为The Poems of Our Climate,也可译为《我们风俗的诗》,这向读者展示,这是一首关于当时的风尚的诗歌。那么诗歌创作之初的社会风尚到底是如何呢?“20世纪的欧美社会危机四伏,矛盾重重。传统的崩溃、信仰的丧失和人的非理性化使得人们的现实生活变得相当复杂。”[10]诗歌中对当时的社会和人也有描写:“人需要的还更多,还更多”,“不完美是我们的天堂”。

如果说诗人是拯救人类命运的上帝,那么诗歌以及艺术就是这个世界新的圣经、新的秩序。在文章开头,诗歌第一节中的“瓷器”是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在史蒂文斯的诗歌中,瓷器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意象。在《坛子的轶事》这首诗中,坛子被放置在田纳西的山顶上后,“就统治了整个大地。这样一来,这只坛子就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了。坛子‘不像田纳西别的事物’,‘它无法产生鸟或树丛’,它只是君临田纳西州整片的荒野,让本来无序的自然都以此为中心.慢慢变得有序”[11]。

《坛子的轶事》中的坛子是人类的作品,它不同于田纳西的荒野和其中的自然生物,当它一被放置在山顶之后,荒野不再毫无秩序、没有中心,而是以坛子为中心,建立起一种新的秩序。同样,在《我们气候的诗》中,大雪初停,一片白茫茫,世界也是没有秩序、没有中心,但是瓷器以及插在其中的花的出现,吸引了所有读者的目光,建立了一种新的秩序。这瓷器、这插花作品正是代表了艺术。

在《我们气候的诗》结尾,诗人写道:

不完美是我们的天堂。

注意,在这种凄楚中,

喜悦在于言辞的瑕疵,声音的固执,

我们自身本来就不那么完美[12]。

我们的世界是不完美的,有欢乐也有痛苦,而在“凄楚”中,“喜悦”都在“言辞的瑕疵,声音的固执”中,这“言辞”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诗歌,“诗成了不可缺少的东西,诗以它所能提供的美感经验代替了昔日,使人们获得了满足,赋予了生活以美学关照及秩序”[13]。

四、柏格森的时空观念为诗歌带来更大的艺术魅力

亨利・柏格森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他认为时间可以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心理时间不同于物理学、天文学中的时间,不是靠钟表或者太阳运转进行计算的,而是与人的思维和精神活动紧密相关。

《我们气候的诗》表面上看像一幅静物画,定格在一瞬间,但是因其心理活动的描写而使诗中蕴含的心理时间无论向前还是向后都有着无限的延伸。“永不休止的心灵”存在的时刻是此时此刻;而在“这完美的简化”“使人摆脱了一切痛苦”之前,人心是存在痛苦的,这痛苦是什么?这就把读者的想象力带向了过去,将时间拉回了过去;而“但人需要的还更多,还更多”,人还需要什么?还想要什么?还追求什么?这些问题又把读者的注意力带到了未来,将时间推到了未来。对人心理、欲望等的描写将心理时间引入诗歌,使短短的三小节诗歌有了无限的张力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史蒂文斯的诗歌之所以较为晦涩难懂,是因为其诗歌虽然短小,但是意蕴深刻,既与中国文化关系紧密,援引中国道家、佛教精华入诗;又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上帝已死”,到底什么才能取代宗教成为人们新的信仰?思索着这一问题,史蒂文斯进行着自己的诗歌创作。或许从对《我们气候的诗》的分析中,读者可以获得些许启示。

参考文献:

〔1〕李贺青.华莱士・史蒂文斯《冰激淋皇帝》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1):76-80.

〔2〕谭琼琳.中国瓷:西方绘画诗学中“静止运动说”的诱发文化因子[J].外国文学,2010,(2):75-83.

〔3〕钟玲.寒山与美国诗歌作品,1980至2007[J].学术论坛,2008,(7):61-65.

〔4〕黄晓燕.论中国文化对史蒂文斯诗歌创作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2007,(3):159-169.

〔5〕〔11〕〔13〕黄晓燕.试论史蒂文斯诗中的“现实想像情结”[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0(2):40-43.

〔6〕老子.道德经[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2.163.

〔7〕尚荣.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12〕史蒂文斯.史蒂文斯诗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98-99.

〔9〕郭名伟.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创作指导思想[J].文教资料,2006,(30):157-158.

雪的诗歌范文第10篇

教材对诗歌的安排,一般是每册一首现代诗、两首古诗。这样的诗歌教学量,在教材中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而且仅通过几个课时的学习也满足不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需求。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浩如烟海,从开拓眼界来说,国外的很多诗歌也非常值得学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把目光投向课外,以诗歌小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小学一般在早晨安排40分钟左右的时间晨读,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20分钟进行诗歌诵读。

课程标准提倡“与黎明共舞”的晨诵项目是以适合学生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为主的复合课程。晨诵诗歌教学的目的是让诗歌与学生建立起关系,丰富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晨诵的过程中与诗歌交融,沉浸其中,玩味其间,充分体验诗歌的丰富性。晨诵不提倡机械的背诵,而是将诗歌与学生联系起来,让诗歌真正成为润泽学生心灵的营养品。作为晨诵教学的内容,我们有很多合适的诗歌,但在小学阶段,还是应以儿歌、优美的儿童诗以及古典诗词为主。

晨诵,作为课内诗歌教学的有力延伸,选择什么样的晨诵课程内容很重要。儿歌、优美的儿童诗作为晨诵课程的重要内容,老师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关于儿童诗,人们这样定义: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儿童诗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我们带给学生的儿童诗应总是带有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以及天真的想象。这样的儿童诗是学生所喜欢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如这首《落叶》:蓝天中的美人鱼/跳着优美的舞蹈/在偌大的海洋中/打着旋儿,伴着风儿,潇潇洒洒/悄然无声地落下来/悠闲地静听着/大雁的别离歌。秋天是美丽的,片片落叶像彩蝶,像小舟,在诗人罗英的笔下,却又成了美人鱼,在蓝天这“大海”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多么奇特瑰丽的想象!作者把秋天的美写得酣畅淋漓,怪不得秋天被评为“万美之中秋为最”。这样的诗歌既有独特的想象,读起来又特别优美,作为晨诵的内容尤其受学生的欢迎。如果要设计以秋天为主题的晨诵课程,这首诗是很好的选择。

在儿童心理学中,儿童的年龄段很长,从初生至十七八岁都属于儿童。让小学高段的学生也像七八岁的孩子一样读相同的诗歌是不太合适的。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带给学生快乐之外,还应该给学生带来思考,带来更多关于生活的启示,让学生明白,生活不仅有甜这种味道,还有很多其他的味道。因此,通过晨诵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要分阶段进行。

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通过“毛虫和蝴蝶”阅读项目组,对儿童的阅读心理进行了精彩的阐述: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学生每一年的阅读,应该符合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这段阐释与儿童的阅读心理相近,诗歌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在小学低年级,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儿童诗作为教学和阅读的重点,如金波先生的《云》: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这样的诗歌浅显易懂,由一连串的想象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洋溢着生机盎然的童趣。而到了中年级,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儿童诗作为教学和阅读的重点:如贾尼·罗大里的《月亮海》:月亮海里,没人跳水嬉戏/那里没有一滴水/一条鱼儿也没有/不会游泳的人们/这是多么美好的海!这样的儿童诗除了语言非常优美之外,也很有意境,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到了高年级,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就更深入了。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老师完全可以把更多的不同的诗歌推荐给学生。如金子美玲的《雪》:上面的雪/一定觉得很冷/轻盈地依偎着冰冷的月光/底部的雪/一定觉得沉重/负荷成百人的重量/中间的雪/一定觉得孤单/它既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这样的儿童诗和中低年级的儿童诗比起来就多了很多可以思考的内容,读起来意味深长。只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像泰戈尔的《飞鸟集》、狄金森的诗歌等,老师完全可以推荐给学生。

除了儿童诗,古典诗歌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晨诵。诗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美,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用情品诗,用心读诗,走进了诗歌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带着学生向诗歌教学的更深处漫溯。

上一篇:英语小诗歌范文 下一篇:关于元旦的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