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3:33:36

雪的散文

雪的散文范文第1篇

《雪》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雪》虽然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还不能深入理解,并且这是在内容上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篇目,学生在解读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更好地落实了教学内容。

一、巧设问题,把握深度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解答问题,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的问题就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必经之路。所以合理的设计问题,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语文组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三个层面设计问题:

1.整体感知:鲁迅笔下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那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结合文本,把握两地雪的特点)

2.深入理解:作者细腻地描绘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你认为作者更赞赏哪个地方的雪?为什么?

(结合文本、时代背景、课外阅读资料,理解作家人生情怀)

3.领会提升:作者向往朔方的雪,为什么还要写江南的雪呢?

文章写雪,为什么以雨开篇,以雨结尾?

(把握关键语句,深刻领会文章主旨)

这些问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引领学生走进了雪,走进了鲁迅。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

二、适当延伸,拓展宽度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展阅读的宽度才能实现教学的深度。

研究鲁迅先生的评论家们都说:“作为一位超前的觉醒者,鲁迅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尖锐与深刻,但他并不屈服,明知前方是坟是死亡依然奋力前行。体现他全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野草》被称作‘反抗绝望之歌’,因其幽深性、象征性与神秘性而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为了使学生更了解鲁迅这些思想进而理解《雪》这篇文章,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但不能泛泛的让学生查找资料,而是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如《〈呐喊〉自序》,之所以读《〈呐喊〉自序》,是因为鲁迅一生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感受鲁迅内心世界的难得机会,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些内容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鲁迅,理解作品。还有《野草题辞》和能表明他追求的诗《自嘲》、《七律・无题》,但这些作品学生也不好理解,所以必须配上解读这些作品的评论文章,才能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还特意选择了研究鲁迅的专家北大教授钱理群给中学生讲鲁迅的提纲让学生阅读,希望能让学生更了解鲁迅,指导学生今后的阅读。

事实证明正是这些有效地拓展阅读使学生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再进而走近鲁迅的生命,去感受他那在孤独中仍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坚强面对今后的人生。可以说没有拓展阅读的宽度就不能实现教学的深度。

三、丰富阅读,积累厚度

人们常说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对于老师来说读书的厚度最能决定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用阅读丰富自己心灵的厚度,磨砺自己思想的锐度,才能引领学生拓展阅读的宽度,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其实我看书更多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强的目的性,不过就是一种习惯,没有更大的收获,也未奢求更深的造诣,但庆幸的是契合了自己的职业,正是这些没有功利之心的习惯性阅读才能使我在教学时有效地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才能选择出这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并在日常学习中带动并影响我的学生们,使他们和我一起收获生命的丰富。

最后我用下面这段话,结束了《雪》的教学,希望引导学生使我们的阅读永远继续下去:

读了这篇诗一样的文章,我也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在1925年的北京,鲁迅也许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他穿着薄薄的棉袍,背靠着微温的炉火,透过带着窗格的玻璃,凝望着天空中如粉如沙的朔方的雪花,在那一瞬间,他的目光穿过了千里冰封的世界,越过了几十年的时空隧道,回到了他南国的故乡,于是我们就读到了他笔下如此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美艳得是那么明媚!相信他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姿态一定是恬静的,嘴角的笑容也是温情的,对故乡的怀念是悠远而绵长,灵魂的柔软与温情,就如同他吸一口烟,嘴里吐出的烟雾一样,很快就消散了,因为现实是冰冷的,冰冷的现实使他的灵魂变得越发的顽强与坚硬。于是他就不再是百草园中那个自由快乐的孩子,不再是三味书屋里那个聪明顽皮的学生,也不是阿长妈妈口中的“哥儿”,不是少年闰土的玩伴,他不再是温情的周树人,而是战斗着的鲁迅!他灵魂的坚硬与顽强变成在凛冽的寒风中蓬勃奋飞的、孤独抗争的朔方的雪,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和朔方的大雪无一不契合着朔方大雪的本质,铺天盖地的飞落,纷纷扬扬的挥洒,咄咄逼人的闪烁,以压倒一切的气势扑向黑暗,梦想塑造出一片纯净。

雪的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晓雪;散文;高原情怀;成因

边地风情和少数民族风景是很多本土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地,董秀英的《摄魂之地》,景谊的《谁有美丽的红指甲》等都带有边地和民族风情,神秘高原的深厚的边地文化底蕴、浓郁的乡俗民情,让许多作家倾尽才华来展现对神秘高原的痴爱,对这片土地的真情回报。晓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作品中就向我们展示了独具一格的高原情怀。高原情怀,就是立足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面貌,晓雪散文作品就有这样的高原大情怀体现。他用自然、朴实、诗化的语言,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高原大地的自然风貌,人民生活、精神面貌,展示了红土高原独特的魅力。

晓雪散文题材广泛,如序跋、政论性的散文和艺术性散文,本文主要以其艺术性散文为主进行分析,其艺术散文中不仅有高耸的苍山,明亮的洱海,故乡人、事的记忆,主要是晓雪对红土地无法割舍的留恋。

一、对高原人民的生活、精神状态抒写中融入的高原情怀

首先是晓雪的散文中记录红土高原人民的“精、气、神”,也带我们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中。让我们看到边地高原的美丽,高原的人民生活、精神面貌。晓雪如同艾青一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愿用一生的时间来抒写这块土地。《紫溪山拾零》中的紫溪山、紫光湖,《初见昌宁》中秀丽的村庄。“这里空气透明、风送花香,天空格外湛蓝,白云浸透阳光……这里是神话、史诗的土壤,是歌谣、故事的宝库,是五光十色、独放异彩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海洋”。[1]作家生活的经历,见闻都会成为作家的经验和创作的来源,体验的特性决定艺术创作的类型,高原成为其创作的依托。

其次是对红土高原人民生活、精神的描写。晓雪用动情的笔触描绘红土高原大地上人们的精神和生活:多姿多彩、恬静、充满乐趣,人民善良、豁达、乐观。如《我常常想起他》中鼓励晓雪写作的杨老师;《绿叶颂》的叶校长为红土地奉献了自己一辈子,繁荣祖国的事业。《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老作家李乔,生活简朴,却一直为发展彝族文化而忙碌,为培养新作家而辛劳;他们不为自己,为一个更好的明天,在不停的追求探索,向前进,向上攀登,为他人,为祖国教育事业,为高原文化事业一直奋斗在自己岗位上。高原情怀也源于高原人的精神风貌,是高原发展的内在动力。

再次,描绘出红土高原上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在其笔下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各个民族特色在高原上绚丽绽放,构成一幅壮丽多姿的民族画卷,也是民族风情最为浓厚的地方,晓雪用艺术的散文展示着各类民族节日,白族神话、节日、风俗,纳西族风情等等。如《大理的杂忆》、《洱海月》、《银苍玉洱》等等作品中都有白族神话,白族童谣。

晓雪在《民族节日随想》中说,“节日期间,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民族服饰……真实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返璞归真的一种需要吧”。[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盛会,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在大理西门举行,各个民族都会盛装出行,有歌舞表演,也是各种物品的交流会,对大理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大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也是白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传播途径。

二、晓雪散文中高原情怀的艺术呈现

晓雪散文主要以语言的清新朴实为主,在质朴中见深刻。在其文章中看到了晓雪对世人的关心期盼。

首先是以诗化语言来表达高原情怀。晓雪以诗人的气质来写散文。读他的散文给人感觉就像看白族扎染一样温婉、质朴但很精致,会越看越喜欢。“他的散文在自由自在和自然的语言风格中显示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散文味”。[3]

“妈妈的精气,融入故乡的春风,去吹开满山的花朵,去翻开洱海的碧波”,[4]抒写对母亲的爱,晓雪的感情都在这样温婉的语言下细细的悄然流露。

“诗情是散文中荡漾着的牵魂摄魄的氛围和情韵,诗情源于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画意是倾注了强烈之情而创作出来的一幅幅色彩鲜明,能引起人们丰富想象的、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感的艺术画面”。[5]《洱海月》中月的意象构成了全篇诗画一样的画面,用文字展现一个画面,这个独特的意象为散文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读者很容易随着晓雪进入他的故事。

其次,晓雪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高原情怀。晓雪艺术性散文语言质朴清新,如风一样的美妙,如水一样的灵动,这是晓雪诗的特点,诗画的语言,像和老友叙旧一样自然。苍山上的绿叶永远那么翠绿,这是生命的延续。晓雪在用心创作,用生命赞颂故乡。

晓雪散文用的最多的是象征,其中有部分象征,整体象征,《绿叶颂》中的小叶,她一直在边疆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着,默默坚守岗位,这就是边疆群山中众多绿叶中的一片,繁荣了祖国的事业。把小叶比做绿叶,装点祖国大地,巧妙而又精彩。

晓雪散文中一大特点就是写实,“是因为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的题材”[6]。晓雪说“散文贵在‘真’:真实、真诚、真切、真挚、真性情”,翟秋白说“突出个性,即取自己的思潮”。通过散文,表达了一种开阔的胸襟,一种真诚炽热的情怀。通过晓雪散文我们看到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真实的晓雪。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心里有自己的目标,为心中最纯净的“雪山”前进,这是他心中指路前行的灯。

三、晓雪艺术性散文高原情怀的成因

首先是童年体验的储备。一个作家创作是通过积累对生活的反应,情感的表达。《望夫云》、《羊龙潭》、长诗《大黑天神》创作都来源于童年母亲和外婆的故事。在他回忆性的散文里,这种“自叙传”的色彩是最为浓郁和充分的。童年的生活、事物都是晓雪不能忘怀的记忆,在故乡赤子之情的爱展现在对故乡的描写。

童年的生活在晓雪笔下是那么纯真,美好。晓雪幼年丧母,以致对每个亲人很珍惜,亲人的离世更是会加深这样的情感。童年看的风景会让晓雪心心念念,游戏更是一辈子不可忘怀的记忆,老师的鼓励让他永远记得。童年的点点滴滴都让他记得那么清楚,童年那么丰富精彩,成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种储备和素材。

其次是独特的民族、边地文化的影响。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宗教、文化独特。姑娘出嫁要奉给公婆自己制作的雕梅,下雪时有人卖雪;对尊贵客人还会献上传统的“三道茶”等,晓雪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自然成了他书写的对象。晓雪文学作品中常有对美丽遥远的传说进行诗话加工,但不是简单的借鉴,这样让我们看到了与其他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他的诗作以白族传统神话为基础,通过自己加工成为动人的诗语。

再次,是扎根心中的爱国理念对高原情怀的影响。每个人对祖国都有期望和特殊的感情,中学时搞地下工作,读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讲话热泪盈眶。可以看到他对祖国母亲的爱,从激动的话语中透视晓雪对祖国真挚的情感。祖国养育我们,爱国之情是从小扎根于心的情感。红土高原只是祖国的一部分,对高原的爱和祖国的爱是交融的。

总之,晓雪散文中体现的高原情怀是众多云南本土作家文学精神一个重要部分,高原情怀是其具有的标志性精神,显示云南作家创作的独特性。晓雪散文以清新、质朴、诗话的语言带我们走入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其散文中的大情怀,体现着云南本土作家植根于高原,在边地和民族性中展示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但晓雪散文中也缺少一种灵动变化的情怀。

【注 释】

[1][2][4] 晓雪选集.散文卷[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95-96.984.54.

[3][6] 晓雪选集.评论卷[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序言.31.

雪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然而,纵观初中语文各级考试,课外现代文阅读得分率偏低,这反映了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解题能力都不太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材文本解读时过于功利性,紧扣教学参考书,细致琐碎,不注重文本阅读方法的指导,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成为知识点的积累者,而非知识的运用者。当然,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中考考查内容的变革上意识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已是教学首要任务。于是“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门词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笔者结合九年级下册《雪》和2010年苏州市中考阅读《寂寞的月亮》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

一、 认识写景状物散文特点

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以描绘优美的景物,刻画感人的景物形象,并以此为抒情的依托物,进而达到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之目的。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中,无论是描写自然界的景和物,还是描写人文的景和物,它们都是基于刻画这些景与物的外在形象,并以此为依托,进而来抒发作者的情思。其中刻画景与物的形象是抒情的手段和途径,而抒情则是作者创作欲达到的目的。

就此而言,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有以下特征:突现景物鲜明的外在特征;蕴含景物人格化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作者高远的志趣,寄托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鲁迅的《雪》,作者突现江南雪滋润美艳、朔方雪蓬勃纷飞的特点;蕴含江南雪的生机活力、朔方雪的旺盛执著的内在品质;抒发鲁迅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对朔方雪的敬佩之情;表达他以笔代枪、永不妥协,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再如,《寂寞的月亮》,作者突现月亮寂寞的特点;刻画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内在品质;抒发作者对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表达他希望自己也具有这样无私孤傲的高尚品格,能够在寂寞中不屑于自己的寂寞;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在功名利禄的社会中能拥有像月亮一样无私大度孤傲的高尚品格。

二、 指导学生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根据对散文特点的分析,散文阅读的思路非常清楚,笔者在数十载散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找景物——析特征——悟情感”阅读简单三步法,并行之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找景物

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明确写作对象,初步体味情感。

例如,《雪》一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在文中要勾画出描写对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通过第一步的阅读,学生可以初步体会两种雪的不同和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1至3节写江南的雪,4至6节写朔方的雪,由此激疑,作者为什么写两种雪呢?所以,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明确歌咏对象:月亮。

(二)析特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主要通过这一步让学生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深入体味情感。例如,《雪》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江南雪景“滋润美艳”“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血红、隐青、深黄、冷绿”“忙碌、闹”“洁白、明艳、闪闪、目光灼灼”“拍手、点头、嬉笑”“消释、褪尽”等;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品读江南的雪主要是扣住“滋润美艳”,赏析景物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生机活力但同时又有软弱的特点,品读朔方的雪主要扣住“如粉如沙、蓬勃奋飞”,赏析景物外在的干燥纷飞和内在的旺盛执著。通过这一步的阅读,学生对景物的形神全面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味会更加深入,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再如,指导学生迁移阅读《寂寞的月亮》,学生在文中勾画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句。“月亮是寂寞的”“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学生在勾画的基础上品读出月亮是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的特点,赏析月亮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作者对月亮的那份赞美敬佩之情也蕴涵在景物特征的描写之中,学生在这一步的阅读中对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到位。通过对景物特征的赏析,也便于理清行文思路,学生将月亮特征圈点勾画之后,不难发现文章1至4节描写月亮寂寞的特点,5至7节描写月亮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特点,也明白月亮的寂寞是衬托月亮的无私大度。

(三)悟感情

这是散文最重要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文中往往把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互相交融,达到山水有情,草木知意,散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品味作者的感情,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是读懂文章的关键,也是学生在中考课外大阅读中必须做到的,否则阅读题目很难准确把握。笔者将品悟情感分为两步,首先是品悟作者对景物的情感,鲁迅通过描写江南雪的滋润美艳,表达对江南雪的喜爱赞美之情,同时对江南雪的易融有着淡淡的哀愁和无奈;通过描写朔方雪的干燥纷飞,表达对朔方雪的敬佩赞美之情。《寂寞的月亮》作者描写月亮的无私、大度、高尚、孤傲的品质,表达对月亮这种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这一步是最容易的一步,学生在赏析景物特征的过程中就可以感悟出来。其次是品悟作者自我的情感。《周易》中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就是讲当作者无法用理性来阐释自身,就会借助物、景来表达、再现自身。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状物散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散文常用的方法:物我合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明白“我”变为物,物亦变为“我”。如指导学生阅读《雪》时,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雪的象征意义,这里的雪是鲁迅的化身,江南的雪是童年时代的鲁迅,朔方的雪是现在的鲁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仿佛那雪地里堆雪罗汉的七八个孩子中有鲁迅、有闰土……冬花烂漫的百草园里,鲁迅在折梅花、踏绿草……这样,学生不难品悟出作者借江南的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读朔方的雪,想象北京四合院外大雪纷飞,惟余莽莽,四合院内鲁迅在奋笔疾书、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战斗檄文…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虽然身处孤独却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读到这里,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就能准确把握,鲁迅通过描写两种不同的雪,并进行对比,表达他不屈服黑暗、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改造旧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正如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初读课文时的疑问“为什么写两种不同的雪?”也就迎刃而解,作者用江南的雪衬托朔方的雪。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寂寞的月亮》,将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那轮月亮不仅是月亮,她是作者的化身。学生再读课文,透过文字背后,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寂寞的作者;他也许没有显赫的名声,也许没有过人的才华……但他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希望将全部的才华献给社会,他不与世俗同流、心静如水,他希望保持着世人很难再拥有的那份孤傲、清高……“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文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志趣,批判世人身上无私大度孤傲品格的丧失,也呼吁世人能保持这些高尚的品格。

通过《雪》课内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技巧,再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快速读懂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明确写作意图。这样在分析考题时入手更容易,回答更全面。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三步法“找景物——析特征——悟感情”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对阅读有成效。特别是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快速读懂课文,理清思路。当然散文的阅读不仅仅这么简单,作者精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巧妙的构思等需要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笔者所做的就是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写景状物散文的钥匙,让学生更好地在大门内丰富美妙的世界中畅游。

[参 考 文 献]

[1]巢宗祺.解读语文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冯晓丽.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2010(1).

雪的散文范文第4篇

散文诗是指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灵活,手法多样;直抒胸臆,形散神聚。但与一般散文相比,语言更凝练,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文章的内容和容量,具有一般诗歌所要求的意境,常在有限的篇幅中,隐含着丰富的哲理,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散文诗时,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1)结合语境深入品析,挖掘语言隐含信息。散文诗的语言具有简洁、优美、浓缩、跳跃等特点,分析时不能停留在语言表面,要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相结合,仔细品味,深入领会隐含的信息。(2)结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散文诗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有象征等。分析时可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几方面入手。

二、结构。从结构上看,散文诗和散文一样,也具有“形散”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诗歌的跳跃性。首先要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思路。其次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点明主旨、首尾呼应、照应标题等。

三、主题。散文诗追求的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文中的意象都有其含蓄的意蕴。我们要准确把握表象与内涵的联系,进行合理联想,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趣。在概括文章主题时,可以从文章的标题、重点词句、中心句寻找线索,有时候还要考虑文章的写作背景。

模拟训练

倾听雪落的声音

蔡雅杰

云飞雪落的日子,云飞无痕,雪落有声。临窗而立,手中的杯子里散发着热茶淡淡的清香,放眼窗外,雪落如蝶。

倾听雪落的声音,我心随之起舞,片刻忘情……

每年冬天,都会有一种希望萦怀――雪花漫天飞舞,轻盈,柔美,圣洁。然后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让心情如花般绽放!

今冬不知下过几场雪了,可我总是贪婪地在一场雪后期待另一场雪的到来。不知道自己曾和雪有着怎样的渊源,何以这般喜欢雪?难道前世的我就是那六角菱花,曾在天地间飞扬……若真如此,前世对红尘的眷恋便是我忧伤的源头,今生我还能祈盼拥有快乐吗?

雪花飞舞的日子里,怀揣着一份淡然与雪花邂逅。用心倾听雪落的声音,那软软的、温馨的语言,简简单单,却会让人感觉亲切而舒服。雪花飞舞的日子里,胸怀着一缕柔情,与雪花相拥,倾听雪落的声音,那绵绵的、缱绻的叮咛,朦朦胧胧,也会让人感到甜蜜而幸福。

此刻,我偏偏眼含着一泓晶莹泪水向雪花问候。漫天飞舞的雪花,依旧轻盈,可我的心情却如此的凝重。

再次倾听雪落的声音,那凄美的、忧伤的低吟,真真切切,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孤独。

雪落,那天籁般的声音,曾无数次带我走进美丽迷人的梦境。醒来,却是更深刻的疼,可我依然执着着,让心随着梦流浪――

总有一天,我也会如这雪花一般,卸下所有的悲欢,在这自由的天空起舞,飘飘洒洒,绵绵不绝……

(选自《散文诗・校园文学选刊》2013年第3期,有改动)

1.倾听雪落的声音,作者却听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雪的散文范文第5篇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野草》中的《雪》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每当诵读它的时候。总觉得是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

这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1925年元月创作的。作者以生花的彩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表现了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

当时,鲁迅战斗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热气腾腾的大好革命形势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烧愈旺。尽管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之感,但是他的主导精神却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正是在这种心境下,鲁迅写了这篇战斗的、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雪》。

借助丰富的想象,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分外妖娆的“江南雪景图”。生动,美丽,洋溢着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这篇散文,脍炙人口,感人肺腑,其主要原因是它充满着诗意。所谓诗意,主要指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美丽的想象和新颖的意境及精练而富于美感的语言,三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论对江南的雪、雪野。还是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也不论对明艳剔透的雪罗汉,还是对朔方的如粉、如沙的雪花,作者都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予以形象的描绘,借雪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托形象来寄寓自己深刻的思想。正因为《雪》不是一幅单纯的雪景画,而是以革命的思想感情作为灵魂,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世界,所以才有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试问,当你读到朔方的雪花“蓬勃地奋飞”的动人描写时,你不觉得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鼓舞着你吗?好像我们也要顶风冒雪“升腾”起来。同作者一起战胜那“凛冽的天宇”,去倾听“暖国”的“青春的消息”。

《雪》中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渗透在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作者描绘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不是平板地一览无余地摹拟生活,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即使描写现实中的“朔方的雪花”,想象也“飞腾”起来,浮想联翩,神游宇宙。正是由于作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极其丰富。所以才创造了雄浑壮丽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不但扩大和丰富了《雪》这篇散文的内容,而且使人享受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

《雪》的浓郁的诗意还有赖于优美的语言得以表现。鲁迅抒情散文的语言,总是精粹简洁,具有生活的鲜明色彩和动人的旋律。如作者写江南的雪景,语言华美。文采风流,柔美之中又不乏健美;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语言,朴素形象,生活气息很浓,虽然没有特别华丽的词藻和夸张的笔墨,但孩子们的鲜明个性、雪罗汉的幽默神态却跃然纸上;写北方雪景的语言热烈、瑰丽,抒发了作者面对冷酷现实的战斗豪情。

雪的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姚鼐;游记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24-01

桐城派文人姚鼐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他被传诵的名文大多是游记散文。如:《游媚笔泉记》、《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双溪记》、《观披雪瀑记》。下面具体来分析姚鼐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清正雅洁的语言风格

姚鼐视雅洁为写作古文的语言规矩,并在散文创作中孜孜以求。如《游灵岩记》中的一段描写:“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一个“动”字便将初日雪光浮动于寺壁的景象刻画殆尽,且以动寓静,将茂林积雪中的庙宇神秘幽静的难言氛围悄然衬出,恰如诗家之“诗眼”,真乃一字千金。《游灵岩记》既有实录,亦有言情,既重点突出,又曲折多变。写得切实明辨,可谓洗尽铅华,雅洁之致。同样,清正雅洁的追求在《登泰山记》中也可窥见一斑,本文的一个特写是日观峰观日出,而日观峰昂然耸立于泰山千崖万壑之表,泰山由于矗立在“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的辽阔平原上更显壮丽雄伟。但如果离开泰山,离开泰山的环境而写日观峰,则日观峰的奇景无从显现。因此,作者所追求的清正雅洁就体现在恰当地安排了各种景象的主次关系,做到了详略得当的总体配合,既有宏廓的全景,又有精微的细部,文辞清正雅洁,结构简洁明晰,作者毫不费力,读者却于字里行间领略到了泰山独有的神采情韵。面对壮观的日出景象,面对恢宏的山河态势,作者确实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但此时的他,并没有像杜甫那样,以雄壮笔力抒发浩然之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是用一种清正雅洁的语言赋予自然景色以生命的灵动,写得清幽散朗,余味曲包,别有一种冲和邈远、韵味深长的表达效果。

二、以考证入文章的写作方法

姚鼐散文理论中的重要一条是“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统一,姚鼐认为“以考证助文章之境,正在佳处”。在为数不多的游记散文中,姚鼐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登泰山记》篇首作者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对泰山南北的水流及走向,做出了明晰的考证。在其姊妹篇《游灵岩记》中,作者详细记述了泰山余脉灵岩,“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还有“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这一段考证性的文字可以看作是《登泰山记》中对泰山周围地理环境描述的补充说明,详述了琨瑞之谷如何称为朗公谷的原因及相关的历史地理名物的沿革。另一篇游记散文《观披雪瀑记》介绍瀑布,“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弁口若罂,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之后精确地写“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对于地理位置距离给予了精确考证。

三、简洁明快的音乐节奏

姚鼐的游记散文叙述与描写并用,自然生动,富有情致,而且具有音乐感。如《登泰山记》中“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都是小短句,活泼生动,极具节奏感。《登泰山记》这篇游记散文,先概括介绍泰山之位置、形势,登泰山的时间,接着按登山的顺序叙述和描写泰山之山势、景色,远近之风、雪、雾、云、树、石、亭、祠、石刻等,使人如临其境。这样错落有致的叙述和描写使得整篇散文仿佛一曲完整的乐章,自然有序、简洁明快。《游双溪记》全文不过三百来字,熔描绘景物、凭吊前贤、抒发感慨于一炉,充分体现出姚鼐散文记事明晰、文字雅洁,惜墨如金而又余味悠长的风格特点。自双溪归来后十日,姚鼐又观看了披雪瀑布,《观披雪瀑记》前一部分交待披雪瀑水源所出之后,描摹瀑下深潭:“大腹弁口若罂”,生动的比喻把景物的形状逼真地再现于读者面前。以下再状瀑布:“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乃至平地。”五个铿锵有力的短句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势,将瀑布的气势、声威和形状和盘托出。其中“坠、奋、起”等几个动词更是笔力千钧,生动传神,富于干脆利落的音乐感。文章对造句选词用字十分讲究,句式短,节奏明快,富有声韵,深得刘大“因声求神”的要领。

总的来看,姚鼐的游记散文是他古文作品中文学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他的游记散文数目虽少,但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风光,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雪的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意象;意境;表现;约定俗成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是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表现诗意的一种自由体诗,正因为兼具了两种文体的特点,作者的情感、气质、趣味就能更好地通过许多意象及构思传递出来,而散文诗的意境也随之而生成。

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类文章接触得不多,学习理解不是很到位,主要表现为意象把握不准,意境领悟不深,情感捕捉不透。

散文诗的意境美是通过散文诗中的词语表示为景、物、事等意象,组合成整个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崇高,或表现为优美,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喜,使人产生精神愉悦的美感。简言之,这种愉悦便为一种美。当然,作为散文诗的意境之美,并非如此简单就能创造出来的,比如花草树木、山石泉流、亭台轩榭组成格调别致的风景一样,并非随意堆砌就能成为风景。散文诗意象组合构思出意境美也是方式各异,但都是有章可循的。

一、 从表现方式上看,多用并置、对比等方式

所谓并置,即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并列,共同组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意境。如《海燕》一文中,由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组意象群共同构思了一幅乌云压境、令人窒息、闪电如剑令人心寒,雷声轰隆使人颤栗,狂风怒吼使人畏缩的场景。意象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由听觉到触觉,更显示出意境的丰富和立体。这些意象并置出黑暗、压抑、紧张的氛围,揭示出反革命势力的猖獗,也点明了海燕所处的险恶环境,烘托出海燕战斗的雄姿,作者情感随之起伏。《雷电颂》中,分别由浩浩荡荡的洞庭湖、滚滚不绝的长江水、翻波涌浪的东海等意象并置,集中展示出宽大而壮观的场面,表现出屈原对广大人民的热爱与挂牵。

所谓对比是同一组合中两个或多个意象对比因而使得散文诗的意象更为深刻的方式。如鲁迅的《雪》一文的前半部分以血红的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腊梅花、雪下冷绿的杂草来描绘出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幅“冬花雪野”图中,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与这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散文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却用粗犷之笔绘“朔方雪花”如粉、如沙,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营造出萧条、恶劣的意境。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但对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独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雪。课文的意象构思围绕南方和北方的雪对比展开,雪的形象是诗人往昔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升腾着的朔方雪更是鲁迅先生的精魂――独立与张扬。

《海燕》一文中通过塑造对暴风雨充满恐惧的海鸥,被轰隆雷声吓坏了的海鸭,畏缩起身子藏在崖岸下的企鹅这组意象揭示这些海鸟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这正是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的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的真实写照,这组意象与海燕对比,烘托出海燕勇敢、执着、不畏的战斗精神。

二、意象一般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

意象的组合构思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审美意识活动,所以在组合建构时,要注意这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在创造意境后,读者才不会出现他解或误解。正如冰心散文诗中有很多的云、霞、星、光、月、影、风、荷等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美的、善的和欢乐的象征。这些意象既可以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这些外在的“美”与作品主题的“爱”在价值上是统一的。正因为这些“美”与“爱”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就构成了冰心那颗冰清玉洁的“散文心”。大家欣赏冰心的散文诗时就很注重去分析这些丰富的意象,捕捉到冰心对大自然的那份独特的感悟。

这些经典的意象逐渐成为约定俗成。本单元散文诗中的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等这些意象在长期的使用中都是营造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意境的常用要素。如《海燕》中的“大海”这个意象,在使用过程中就具有力量、大气之色彩,使人仿佛置身于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

巴金散文中也常有“日”“月”“星”“灯”等意象。这是一组能代表发着光和热,能给人们温暖和光明的意象群。这种创作中某些同类近似的意象和意境不断有意反复就构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意义,在古今中外某些文学大师身上也是司空见惯的带规律的文学现象。

雪的散文范文第8篇

《野草》的创作从1924年9月15日作《秋夜》开始,到1926年4月10日作《一觉》结束,于1927年4月26日作《野草》题辞。鲁迅的小说或者杂文通常是将矛头对准别人或者整个民族,但在《野草》中,他却完全地将解剖的手术刀对准了自己,所以说文中的主题往往是作者的真实心态的反映。在《野草》创作的同时期,鲁迅还在创作他的小说集《彷徨》,其实“彷徨”二字是很能表现鲁迅当时的创作心态的,并且仔细研究便可发现这种“彷徨”的心态在《野草》中通过大量的意向体现地很明显。比如说《雪》这篇文章,它创作于1925年1月18日。大量的研究者发现,《雪》的创作契机来源当时一场真实的大雪——据《鲁迅日记》记载,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大雪。31日,“大风吹雪盈空际”。鲁迅即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借景抒情,创作出《雪》的。当然,这并非是一篇简单的写景散文诗,作者在文中的意向安排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情绪是值得思考的。

一、自然意象的分裂

在《雪》中,作者运用了三个意象:“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明明是写雪的文章为何以雨来开头?“暖国的雨”到底有何意义?这将在后面解决,我们先看另外两个意象。

我所说的自然意象的分裂就是作者特意描写一个景色的两个不同的方面,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运用来表达主题。在文章中,“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具有明显不同两种特点,形成了大量的对比,如动与静状态上的对比,繁与少数量上的对比,艳与灰颜色上的对比等。这种分裂实际上是作者心灵彷徨的最好体现。

对于“江南的雪”,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首先认为它“滋润美艳极了”,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接下来,作者运用温暖、宁静的语言展现爱了一幅生意盎然的雪景图。其中色彩的运用非常眩目,从“血红”到“白中隐青”,从“深黄”到“冷绿”,这种色彩也在色调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在视觉上受到强烈的冲击力。而接下来还有“嗡嗡的蜜蜂”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其后作者更是兴趣不减地写了堆雪人的孩子们的乐趣,一种天真稚气给这“江南的雪”更添了几分美好。鲁迅的这段描写倾注了很多感情,雪成了幸福快乐的象征,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沉重的凝结的美。

然而这种美很快地为消释的雪人淡化掉,这中美好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不知道算什么”,作者的笔调在渐渐转向,雪这个意象在作者笔下开始分裂。

相对于“江南的雪”的浓墨重彩的描写,作者只用了将近一半的文字去写“朔方的雪”。这种简约首先就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刚毅坚决的勇士的形象。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如粉, 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就是这样”,北国的雪充满个性。它们还“在睛天之下, 旋风息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它们为自己而奋斗着,彰显着自己的力量,铺天盖地迎面而来,一种力量美充溢其中。但是它们并不像“江南的雪”那般美好,也不能给孩子们带去欢乐。它们只有无穷的动力和闯劲,它们是粗犷雄健的战士。

二、由对美的焦灼到打破美

作者在散文诗的最后往往都走出了彷徨的状态,在走出的过程中,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状态,这是一种对美的焦灼,就是在面对美的时候,总是在潜意识里带着一种不安的情绪,并且这些美好的事物归于毁灭,明亮温暖的色彩都会归于冷峻。这一点在《雪》中体现地很明显。

在描写“江南的雪”时,作者有意识地将它描绘成一种柔和静态的美。但是它的美有很多是他物所赋予的,是花草的颜色给予它色彩,是嗡嗡的蜜蜂给予它生气,是孩子们的童贞给予它快乐,所以仔细思考,你能发现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这一种美是很表面的。作者把它写得越是美,越是让人有不安的感觉,仿佛这美太过于轻浮,太容易失去,让人不自觉得感到焦灼,因为美的虚幻而为它的命运而焦灼。

终于,作者摆脱了自己的这种对美的焦灼,他打破了美的幻想,对于美丽的“江南的雪”,作者给它安排了这样的命运,“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而另一方面,对于“朔方的雪”,作者却没有流露出这种焦灼之感。因为这“朔方的雪”是那么的倔强、坚毅,它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力量。它们“如粉如沙”,粉和沙是世界上最微小的最不起眼的东西,但是也同时是最坚硬最不能分裂的东西。它们虽然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而消化,但是它们能更加强悍地“弥漫太空”。这“朔方的雪”蕴藉着作者的生命意志,“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时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种生命是孤独的,也是壮美的,是作者努力地打破前一种虚幻的美而达到的境界。

这里要解决前面所说的一个问题,即“暖国的雨”的意象的含义。我认为文章结尾的一句话即“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揭示了“暖国的雨”这个意象的含义,这是一种死亡的绚烂,因为“暖国的雨”同样是要死去的,它不仅“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而且也没有“江南的雪”的“滋润媚眼”,它是无形的,软弱的,无奇的,它是更应该死亡的东西,因为它的死换来的是“朔方的雪”,是成熟的“雨的精魂”!我认为作者对于雨的设置是为了配合打破美的主题,并且向读者展示打破之后的死亡的绚烂。

我认为打破虚幻的美是鲁迅在《野草》集中一直坚信的东西,同样的对于美的焦灼也同时弥漫在这些散文诗中,如《好的故事》,作者以梦中的美好幻象蒙蔽自己的以及读者的耳目,其实这美好只是虚幻的,是令人在欣赏时感到焦灼的,是需要打破的东西。虽然心中向往,但决不能沉溺于其中,否则便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当然, 那些冷峻、晦涩的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战士》正是这个主题的直接表达,投枪的射出正是打破虚幻的美的致命一击。

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两点的存在,才使得《雪》成为一篇并不简单的写景的散文诗,而且使得它在主题上切合整个散文诗集,这两点也正是作者当时矛盾、彷徨的心态的体现。但是由于《野草》蕴含着很多深奥的哲理性,在语言运用上也有些微言大义的风范,我的理解有些幼稚、浅薄,望老师指正!

参考书目:

[1]孙玉石.《野草》研究

[2]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编

[3]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

雪的散文范文第9篇

姚雪雪已摒弃了柔软抒情,或者她文字的抒情都是冷然的,不是婉约才女式的,而俨然是一个怀揣一把文字利刃在暗夜行进的精神决绝者――她穿越寒夜般的历史和孤独,穿越繁华空巷与生命的焰火,找寻属于自己灵魂皈依的雪地。她安然于雪的寂寞、冷艳和决绝,这样的文字在当今浮华万端的文坛是让人敬畏而惊讶的,在繁华遍地的当下文坛足以形成一道傲人的独特景观。

我无意识地排列起她的四本书的书名:《临近花期》《雪花飞舞》《夏都绘影》《雪地》,四本书名、四个过程、四种符号,完成了姚雪雪文学中雪地世界的精神再造。由绚烂而归于平淡的超然、寂守之姿,这就是当下一种文学坚执者的姿态。

我几乎没有一以贯之地读完一本散文集的经验,散文当然不同于小说,小说可以用故事情节抓住它的读者,而一本厚达200多页的散文集用什么抓人?我读完《雪地》之后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雪地》凭什么让我在几天里几乎不碰其他书而将它读完,它是以精神内质――一种把生命的疼痛与坚忍、灵魂的蹈舞和低回都安放在尖利的笔端神经上的精神质感,紧紧抓住了我的阅读,牵引着我的指印、让我的目光在《雪地》的书页间穿行,在那些具有雪的白色特质的地方、场景、人事里出入、邂逅与碰撞。

这是一些有痛感的文字,像刀锋似的冷利,像撕开的伤口般艳丽,作者是审视的、不规避的,她的追问就是回答,一切都在一个看不见的精神高度并置着,正如她所写“春天的轮回已经淡去了树的一切序定,而一棵树,它真会有痛感吗?”(《白色春天》)

《雪地》中许多篇什都有一种宿命般的意味,那些写雪地、写医院、写春天的白色系列,似乎都具有雪的外在特征,但其内涵却也如同雪的严酷逼近真实。姚雪雪以隐秘而又清晰的童年视角,残酷而又不予回避地进入到医院等白色空间――独特的童年经验在她的写作中形成了独特的白色文字意象,残酷的现实世界往往被一个孩子的有趣视角所消解,这种消解在成年以后的记忆底片上洗印出来反而更加残酷。作者姚雪雪笔下的放射室因其黑而成为孩子捉迷藏的游戏乐园,却是成人命运折冲的劫地;孩子们吹成气球和皮筋的欢乐玩具,居然是白色――“我们欢叫着把气球一下一下拍上了天……为了装点这个大逆不道的气球,我们找来红汞和龙胆紫把气球涂得光怪陆离,并借着这只混乱的图案,慰藉着缤纷而遥不可及的向往。”她写的太平间坐落在田地中央,四周是一片鲜艳丰硕、波澜起伏的西红柿地……那些反差极强的意象,在作者返回童年的视角里一一呈现。在姚雪雪而言,返回童年视角就是返回记忆里的隐秘角落,她下笔极准,这些隐秘的角落是最有价值将它还给文字的。作者写的值班室,在特殊年代,医院值班室也成了卑微生命遭受猛烈撞击的发生场,在该文中作者从童年的角度呈示了一种极具深度的叙述立场――“我有限的理解力不足以使自己明辨是非怀有好恶,我原是一场游戏的旁观者,游戏刺激的强度才是自己记忆残留的深度,而我在记忆的搜寻中不知不觉已沦陷于游戏其中。一个不为人知的受害者,我的重创来自文字的硝烟,它煽惑、残酷、斩钉截铁,比事件本身的火力历久弥新”。

还是白的意象,从雪地、月亮、产房、舞台中央、白色春天、白色忧郁,到多虑平药片等等,是姚雪雪的偏爱与拒绝,是留在记忆和生命经验中无法抗阻的邂逅,是带血的文字刺青,可以看到作者内在的丰富与坚强。

有人一开始写作就用到童年经验,少有成功,那是一个轻易不要去开掘的生命秘藏。像秦陵,它在那里,什么时候开掘最好,必须等到技术和诸多条件都成熟时,那时开掘将是最完美的。姚雪雪把握了恰当的时机,她的思想储存、精神高度、文字技艺和散文文体操控能力都有了准备。所以《雪地》里那些童年经验的篇什是最成功的部分之一。

姚雪雪在《雪地》中的写作毅然而决绝,面对童年经验,直面生活的疑难和存在困境,无所不在的宿命阐释,张扬从容淡定的人生姿态。童年的生存记忆,少年的成长轨迹,成年的人生感悟,甚至肉身的疼痛经验,完成每一次艰难的超越,恰似如歌的行板,扣人心弦。她的文字深入到白色空间就像着了魔一样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尖锐杀伤力,《放射科》《产房》《值班室》《洗澡堂》《多虑平片适用者》等作品都为当代散文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独特书写经验。

雪的散文范文第10篇

【预习展示】(课件)

1.我眼中的鲁迅:

2.我心中的鲁迅:

3.我会读,我会写:

朔方 磬口 脂粉奁 灼灼 消释 褪尽 凛冽 粘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鲁迅笔下美丽的雪景。

2.品味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3.体会领悟作品中闪现的思想光芒和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一、赏雪

1.配乐范读(课件)。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全文,找出喜欢的语段。

3.小组推荐学生以“我喜欢 的雪,你看……”的句式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学生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江南的雪,语言从容明丽,语气应是轻柔舒缓(雪中冬花),继而欢快(雪罗汉),进而沉郁(罗汉消融);朔方的雪,语言简短急促,粗犷豪放,语气应是豪迈酣畅,铿锵有力的。

4.分声部诵读。女生读“江南的雪”,男生读“朔方的雪”,进一步体会南方雪的优美和朔方雪的壮美。

二、品雪

鲁迅的《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它是散文诗,所以它不仅具有散文的语言,更具有诗化的意境,值得我们反复诵读品味。请挑选一处进行赏析,说说它好在哪里。

温馨提示:赏析散文语言,可以选择的角度有: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句式(感叹句、反问句、倒置句等)、描写角度(感官、动静等)、含义等。建议学生从易到难,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1.学生分组活动,先自主阅读,然后组内交流。

2.发言展示。

预设: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角度一:“滋润美艳”这个形容词准确概括出江南雪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江南雪的喜爱之情。“之至”一词点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到了极点。

角度二:这个句子有两个比喻句,一是把江南雪比成“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一是把江南雪比成“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比喻,一虚一实,写出了江南雪的美好与生机无限,抒发作者对江南雪的怀想和赞美。

三、悟雪

鲁迅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在语言的品赏中,不仅欣赏到了优美的画卷,更是感受到了鲁迅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深挚的情感,让我们再来用心感悟,去更真切地触摸那文字背后伟大的

灵魂!

学生再次研读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汇总,交流解疑。

问题预设:

(1)鲁迅用了三分之二的笔墨写江南的雪,却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笔墨写朔方的雪,那你觉得鲁迅先生更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

(2)“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文章的结尾意蕴深厚,尝试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释疑:

(1)鲁迅先生喜欢江南的雪,因为江南雪美好而蕴含生机,寄托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的怀想以及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但相对于这种未经磨砺容易消逝的美,鲁迅显然更热爱朔方的雪,一个“但是”便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倾向性,在鲁迅笔下,北方的雪俨然就是一个斗士,它“绝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这种壮美更崇高,显然更符合鲁迅先生不屈抗争的性格特点,是鲁迅先生反抗冷酷现实的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

(2)“孤独”“死掉”“精魂”这三个词是我们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朔方的雪甘于孤独,乐于奉献,以傲世的姿态对抗着冷酷的环境,这正是鲁迅人格最鲜亮的写照――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荷戟独行,决意向死而生,为了塑造一个洁净而纯美的辉煌。

【小结】

学习《雪》这篇散文诗,我们不仅欣赏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品味到了鲁迅先生凝练简洁,既精致又豪放的诗一般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先生博大的胸襟和战而不屈的坚强意志,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魂,这才是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先生作品的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作业设置】

推荐阅读:1.散文诗《〈野草〉题辞》。

2.韩少华《雨的精魂》。

上一篇:伤感散文范文 下一篇:描写秋天的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