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5:46:42

校本教研论文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1篇

调查发现,一些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大方向不明确,他们只是指望通过集体备课解决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一次集体备课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下周的课(或下面的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怎样的例题或习题,怎样进行作业与考试……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细节进行。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非常必要的,但从下面的理由看,集体备课仅有这些也许就显得不够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应当是一所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应当成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目标。学校原有的教学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学校的每个学科要努力形成怎样的教学特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如何确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规划而需要分解的阶段目标又是什么,如何实施……这些都应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所要明了的。

与此同时,相对于集体备课的长远规划,学科组平时的集体备课过程则应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将集体备课的长远目标、内容细化分解,紧紧围绕当前教学内容,切合当前教学实际,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学校要将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与当前工作重点、教师专业成长与实际教学需求结合起来,使集体备课活动每一阶段有研究探讨的重点,既扎实有效、务实具体,又抬头看路,始终瞄准努力的大方向。

二、分工备课多,合作交流少

集体备课应当是平等、民主、互助、开放的交流活动过程。集体备课,人人都是主角,但分T又应有所不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研讨时中心发言人(也称主备人)作中心发言,提供相关材料,设计并提出富有探究意义的研讨问题。所有的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实施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升自己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本人、学生、教学内容等)进行“二次”备课。同时,要力戒以下两种走向极端的做法:

第一,一人备课,大家“享受”。将备课的任务全压在学科带头人身上:每次集体备课都由他们作“一言堂”的中心发言,他们拥有“霸语权”,其他教师则没有“话语权”;由学科带头人提供现成的“样板”教案,其他教师坐享其成,一成不变地到课堂上去“执行”;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将集体备课代替了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看似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避免了青年教师可能要走的“弯路”,实则是一人备课,大家“受害”。首先,受害的是普通教师,他们与学科带头人缺乏交流与反思,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失去了基础,集体备课也就失去了“集体”的意义;普通教师被动“接受”,积极主动的思考少了,个人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没了,拿来的“成果”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受害的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离开了学生的实际,再好的教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套教学方案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老师、所有的班级,这样的做法只能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

第二,“分工”备课,资源“共享”。将某一时段的教学内容(或模块或章节)按一定形式“瓜分”,提前分配给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备课,大家“凑”在一块,形成“完整”的备课。这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的备课用你的,你准备材料、作中心发言,提出教学建议;下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用我的,我作重点讲解,给定教学设想;下次再用他的……一些人美其名曰“人人备课,资源共享”: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重点突出,难点分化,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分头“攻关”。这种认识和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基础条件、教学经历、业务水平、发展潜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虽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担当的角色应是不同的。相对而言,优秀的教师应承担起指导、引领、示范、带动、把关的作用。其二,人人担当“主备人”,将教学内容“瓜分”,集体备课变成分工备课、分别备课,会打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的完整性。教材中的模块和章节都有各自完整的知识、思想体系。每位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把握往往是不同的,教师之间各自为战显然对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学是不利的。从着眼长远的视角看,如此做法对于形成并主动构建学科教学的特色也是不利的。

三、备教材多,备学生少

当前,集体备课还是较多地关注了教材而忽视了学生;关注教材又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和落实上。例如,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章节)而言,教师大都比较关心: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有怎样的变化,是新增内容还是传统内容;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高是低,“理解”还是“了解”,“掌握”还是“熟练运用”;高考对该内容的知识考查要求是怎样的,常见题目类型有哪些,教学如何达到考试的要求?选择哪些例题习题;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规定几课时授完?能讲完吗……集体备课似乎一切都是在为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情”却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去研究我们教学的对象,再“好”的备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试想,当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情感态度不甚了了,甚至连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某一内容的知识基础都不能做到了然于胸,怎么可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方案来?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是教学活动的起点。集体备课要备学生:调查学生学习基础与已有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倾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商讨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只有这样,集体备课才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够做到备课是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

四、备讲法多,备学法少

目前,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教师的教案书写,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课堂上的“讲”:内容如何讲得清楚,题目如何讲得精彩,重点怎样强调到位,语言怎样力求优美,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切似乎都是在为教师课堂上的“完美表演”而准备。

例如,笔者参加了一所学校高一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课题为“函数的概念”。先是学科带头人作中心发言,他首先谈了自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对函数概念的“变量说”和“对应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函数的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就是具体的教学建议,特别强调要讲清“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并设计出了一组强化题目,给出了讲解的方法……在学科带头人发言之后,全体教师也都围绕这一议题谈体会,说打算(课堂上“讲”的设想),却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问题情境,总体上要把握哪些“有利”的“契机”,教师又该作怎样的角色转换与定位。显而易见,这样的研讨与交流固然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落实)的认识,完善了教师对教法的设计,为“讲课”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口因此,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有利时机”,适时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

著名数学家张景中说:“好的老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的美妙。”“数学教学的改革电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但要教学生算,更要教学生想。”备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讲”是为了“少讲”,“讲”是为了“不讲”。

五、备课前预设多,备课后反思少

一些教师认为,备课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把形成教学思路与实施方案看作是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意味着活动的终结。因此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练习作业……成为每次集体备课的主旋律。而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后“回头看”、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评判、教学的得失总结却涉及的较少。

诚然,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只是一个预设,但却是执行教学行动的“指南”,是达到理想与精彩“生成”的基础,因此集体备课前预设也是顺理成章的。但“预设”不可能预料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就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的思考时常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不可能总是走在教师事前“预设”的轨道上。教学过程中也就会时常发生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会有怎样的反应?他可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顺势推进学生的学习;他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强行拉回到自己的思路上,这当然是毫无益处的;他可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好端端的“设想”遭遇到了挫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撞击,无疑会引发教师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课前预设有何不足?教学过程有什么不当?今后应该怎样调整,有什么教训和经验值得总结汲取……这分明是来自“身临其境”的“当事人”的真切感悟。这种感悟,既亲切自然、弥足珍贵,又稍纵即逝,及时地总结交流是十分有意义的。那么,在随后的集体备课时,就上一次的备课及其教学实施过程回顾反思(比如采取课后说课的形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回顾教学设计形成的轨迹,联系课堂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交流各自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对策略”,感触各自的困惑与迷茫,反思存在的不足,共享成功的经验……

在当前大力推行校本教研活动的背景下,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已为我们所认识,但在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和不足。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努力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策略,将校本教研推向更高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摘要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一些学校在开展以校为本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备教学内容落实多,备学科长远发展少;分工备课多,合作交流少;备教材多,备学生少;备讲法多,备学法少;备课前预设多,备课后反思少。校本教研要着眼于学校长远的教学文化建设和学科教学特色的构建与发展,加强教师的合作交流,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2篇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二)尝试校本教研的“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

对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第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校本教研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活动,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能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被解决,但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和产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集体备课和说课实际上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种备课活动或教学设计活动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但校本教研中的设计又不只限于备课或集体备课。或者说,当教师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解决某个教学难题时,教师还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比如与专家对话,以及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学,而想方设法又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

第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研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第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不过,所谓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就需要进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研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在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能够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往往感到无计可施。教师们的困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经验是什么。

由此看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其关键都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其实,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了解,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只有反思自己的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关照,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校本教研的“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五个阶段。他还以台北县一所小学的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参加者要发现学校原有教育现场中的问题;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接着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拟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是组织团队。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展团队,努力寻求校方关于课表的安排、人员、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向实验学生说明开展这次研究项目的意图,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学术道德,即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愿意,而不是随便把学生当做一种实验品)。

第三阶段是学习的准备。第一,要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的理论,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第二,让每个儿童都亲历各种智能的教学。第三,团队成员要填写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核对表,教师通过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来诊断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专家和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经验。

第四阶段是设计和实施。这个阶段主要摘了两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一个单元叫“欢乐中国年”,就是围绕过春节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讨论教学方案: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而后把教学目标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和家长座谈,让所有学生、家长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计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和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予指导。随后,学生要完成“欢乐中国年”寒假作业,整个活动持续几个月。春季开学后,他们又开展了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围绕“亲情”这一主题的相关报告,并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能力提升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第五阶段是总结和反思。即对两个单元数学活动的所有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论文撰写,然后进行经验的分享。最后要反思最初提出的两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并思考后续研究。

整个研究过程,要非常注意资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在每次活动中,对研究者要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员和教师是如何互动的?最初的观点是如何发生碰撞的?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研究如何提炼出一个主题?等等。第三,是教师和家长的反思札记。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检核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从最初的表现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的情况,前后可以作对比)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别深度访谈记录。

另外,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初步的资料分析,就好像我们上完课以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评课活动:这节课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发事件?这里面有哪些有价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观点?等等。还要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类,然后理出一个研究的线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个主题来。此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形成一个描述性的研究报告框架。最后,要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核和加工,完成研究报告。

(四)叙事研究——表达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

第五,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校本教研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

教师在叙述自己的个人教育生活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研究性教学”的境界。

当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研究的过程及其发生的教学事件时,教师可以不必盲目依赖于传统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技术。教师讲述的教学事件与教师写的教育论文相比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将变得有“情趣”、“活泼”、“生机盎然”;变得“日常”、“亲切”、“生活化”;变得更“动听”、“可读”、“可爱”、“令人感动”、“使人受启发”、“俏皮”、“欢快”、“美妙”、“音乐性的”、“有韵味的”、“有灵性的”、“让人心领神会的”、“引起共鸣的”。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为当前流行的校本研究方式,它具有参与者的协商、教与学的比较特征。该研究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异同进行比较,其研究方法有课堂观察、教学反思、教学课例等。

关键词 : 同课异构; 校本教研; 比较方式

正步入深水区的国家课程改革,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也催生了学校的科、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同课异构这一崭新的校本教研方式现身校园,很快就为广大教师认同,并且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成效初显。

一、同课异构的内涵

所谓“同课异构”,实质是一个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广泛占有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认知建构过程。

在同课异构中,“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进行各自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资源的重组和利用上求异,是在文本解读上求异,是在教学设计与构思上求异,是在教学方法上求异,是在教学风格上求异……。教学内容的“共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不同教师的“个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异”。能够反映出同课异构的魅力与内涵的,反映不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恰恰是“异构”。当然,求异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使教学获得更为有效的创新才是目的。所以,这里的“异”,不可为异而异,就同一教学内容而言,不同的“异构”,应当是“和而不同”的。这就不可忽视了同课异构的比较研究功能。

1.异中求同:参与者的协商。

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的“同”指的是教师所授课的年级、教材、进度与“课名”是相同的;从本质上讲,同课异构的“同”不是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而是指教师对文本的忠实度之“同”,即对文本解读的一致。从研究的内容上讲,同课异构破解的是“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既为同行展示经过处理后教材的“用法”,同时也为同行的研讨提供范例。

2.同中探异:教与学的比较。

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是由不同的教师来上的“ 同名课”,所以更有可比性;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同课异构是依据课程标准之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都有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就更加深入。

二、同课异构的流程

⑴发挥年段教研组团队的力量,作好备课前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每位老师谈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交流自己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设想和疑问,交换可利用资源。备课组主要立足于对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和教材的挖掘上。我们要求教师们都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说出个性化的突破方法和构想。把过去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

⑵教师对教材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后,根据教研组内讨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筛选,开始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构想出了能呈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预案。这一过程是教师个体独立备课过程。在教师们动起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灵感、更多的文本解读、更多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⑶交流各位老师的预案,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从中选出典型,推选两位教师先进行课堂教学。听课后请执教老师说课,请参与听课的所有的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学生活动等方面对这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多侧面、深层次进行剖析,挖掘闪光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总结、重建。

⑷修改完善教学预案。执教老师在听取了教师的建议之后,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并把成功与失败的教学片断摘录下来撰写教育后记、教育日志、案例分析。同时结合教师们的评课建议,对自己的教学预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以教学《分数的意义》为例,阐述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

第一次活动:确定主题、提出要求。

教研组商定教学《分数的意义》。教研组长要求年段每个成员都参与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每位老师谈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并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说出个性化的突破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第二次活动:各抒己见、展示设计。

例如某老师:我对教材进行的分析,认为这节课的重难点除了单位"1"的认识和分数的意义外,还有分数单位。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先在导入部分的这一环节创设了分数的怎样产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导学部分,设想通过学生回忆说出一个分数,再让学生动手用圆片或是一条线段来表示一个分数后,出示多个物体表示分数,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第三环节想通过反馈巩固新知识;第四环节质疑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第五环节总结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六环节通过巩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其他教师也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和疑问,交换可利用资源。最后教研组再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两位老师上公开棵。

第三次活动:尝试教学、反思优化。

两位老师试教后,分别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说出了教后的感悟和困惑。教研组成员经过对两节课的听课、观察,坦诚相对,真诚地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两位老师再根据教研组提出的这些建设性意见,并把自己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片段,或是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对教学设计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第四次活动:完善设计、资源共享

两位老师在再次试教前,分别对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再次进入课堂听课。最后我们将其教学方案发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同课异构的成效

(一)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1.教学能力强。在听课评议之后,每个参 与者在交流与分享中都有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不足之处将会得到弥补,自己的长处将会被他人学习。听课者自己的执教活动是在深入反思之后的一种二次异构,必将是较为高效的课堂教学。

2.理论素养高。执教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大家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上升为理论认识。在下一轮次的同课异构中,这些理论又会被用于指导实践。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伴随着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创新也越来越高。

3.研究能力强。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备课、上课、反思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当执教出现缺失时,大家又会再次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讨论,这将再次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

(二)构建校本教研的多维视野,推进教研组发展

1.促进文本的多元解读,丰富教材价值。每位教师或多或少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每一次的教研课都能展示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正因为文本价值的丰富性,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获取不同的教材价值。

2.开阔了教学研究的全新视界。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比单一式的课堂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多维视野,不仅更有利于教师的参与研究,而且可以在比较中深化对“课标”的理解,对文本细读的感受,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启迪和如何以学生为本作现场生成的把握。在比较—— 鉴 别——选择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调动着教师观察、分析、思考、识别、判断的积极心智能力。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会产生全方位的推动效应。

3.提供了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空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表演才艺的高下、教学流程的顺挫,都应当从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来评价。同课异构无疑可以为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客观的比较空间。

同课异构的多维研究视野,其本质在于呈现了一种开放的精神,一种研究的思绪,一种创新的探索,一种企盼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苏鹏春.小学数学“一人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__,20.

[2] 郭宏才.同课异构的几点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__,07.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4篇

授课老师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教案(或教学设计资料),付诸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教学风格进行加工调整,增加学情分析后再传至教研组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中,让组内老师点评修改,整合多位老师意见后形成最终教案,这样就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备课集体。此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多向研讨让教研组成员还可以通过录制好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评课,将课堂教学进行微格、细化后就更容易发现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使评课更具针对性,每个参与教师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环节进行点评,不需要留情面和搅稀泥,避免了评课的空泛、不着边际,发展完善后网上集体备课评课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措施。

2完善研修步骤是催生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

在目前的学校教研实践中,教师反思意识是落后的,其原因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听课、评课、说课、反思、主题研讨等环节组成,但是从教师角色来看是被研究者、被评判的对象,从参与态度的程度上看是旁观旁听,过程上的分析也是一言堂或单向评价较多,即便课后的反思也只是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缺乏对实践过程的深入剖析,这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教师的专业水平一直以来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校本教研可分为六步进行:第一步,备课组成员合作策划制定教学内容,一起完成背景材料的准备和教材分析;第二步,提供原生态的教学现场,即执教老师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不试教不听课),技术老师则负责录像并传网;第三步,注重强化执教者的反思,执教教师上好课以后自己看录像并写好课后反思;第四步,在教研组内进行常规教研之后,利用网络研讨的互补性开展网上论坛,继续深化研讨主题,利用网络论坛扩展了空间和延伸了时间,使论坛更具有实践方面的反馈;第五步,教师本人或组内同事再进行课后一课多上的重建(即学情不同的同课异构),让教学成为讲学之乐;第六步在论坛和集体反思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案例和经验总结,并最终完善研修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3多元化互动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的形式随着网络开放时代的到来,它不应是刻板、一成不变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区域性跨学科、跨年级、多元化互动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普遍受教师们欢迎的。不难发现,每位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总希望能不间断地得到专家名师的伙伴式帮助,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我们可以尝试建立网络教研中心,以沙龙论坛的形式开展校本活动,让参与者来“网络教研中心”听课,与执教者直接对话,交流心得、发表看法,这种新型“伙伴式”教研组的活动会更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让没有机会到现场听到课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文体资料,浏览论坛上的帖子,了解各家观点,参与研讨,从而促进了各种教学资源的联动融合与再生。

4网络校本研修带给教师成长的一些问题

网络技术以其资源丰富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但网络校本教研也有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网络校本研修形式的运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法,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客观上要求加强教师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术的培训。第二,随着网络数字化校园网的不断增加,区域内的学校联动组织和机制需要及时建立,应成立专门的网络教研机构,以进一步促进这个新生事物的持续健康发展(虽然现在有教育城域网,但利用效果不好)。第三,科学合理地建构起本校的网络教研论坛和资源库的共享中心,最大效益地发挥联动学校的各自优势,达到百家争鸣、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是很不容易的。校本网络教研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教研课题,虽然为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带来了全新的形式,但它并不否定其它常规教研带给教师成长的作用,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扩大校本教研的内容,挖掘校内和校际资源,才能让教研活动更科学、更有实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教研会不断完善,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5篇

在“以校为本”的研究与实践中应该重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的对象,二是研究的主体。因为,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所以它的研究对象应是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各学科或课堂学习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当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整合教材、充分挖掘、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时,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教教材,也不是简单地依据教师设计好的教案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为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的、充满着教师教育智慧的教学活动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轻松放飞他们的好奇、想象、新鲜的创见及学习热情;教师针对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课堂状况中反映出的问题展开研究,使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生成引导学生的、新的教学策略,并使其促进教师在反思与探索中将新课程改革的行为转化为主动地、自觉地、具有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的行动。

校本教研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因为教研工作决不能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也不能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教师的经验范围。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可能达到校本教研预期目的。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基本体系

管理机制及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校本教研”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校明确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建立了多层次、细分工,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二)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积极倡导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聪明才智,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追求学校即教研中心、研究室的教研实效、追求教师的教研实效。

1.在科研课题引领下,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保证全体教师每月集体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一次,每月撰写札记或课例一篇,每学期至少参加校级或组内论坛一次,每学期上组内研究课、自报课。

2.各学科科研核心组成员每周学习一次,隔周撰写札记或课例一篇。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加强各科研子课题之间的横向联系。

3.坚持每学期一届有附小特色的“校本研究”活动——“教研兴校”教学研究课展示交流。通过人人上研究课、人人参与评课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每月开展一次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此项活动,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与理念落在实处。

5.走校内外培训相结合的道路,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名校行”学访活动、境外培训活动、名师新秀教学课展示活动以及各级学科带头人高等院校专项培训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6.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广泛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对那些科研成绩突出、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师,每学期颁发“特别贡献奖”。

(三)尝试撰写“研究型教案”

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改革以往教师备课重形式轻研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及重教轻学的现象;同时进行教案撰写的改革实验工作,引导教师将备课、教研的注意力全部用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上,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生的“学案”,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改进教师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关于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促进“校本教研”质量提高、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保障。应将教学评价重点由单纯评价教师转向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从而激励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教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最终达到他评向自评转变、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评价促教改、促教育科研的目的。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探讨:

1.随机性评价;2.针对性评价;3.组内发展性评价;4.学生个体、小组双向式评价;5.“自主性评价”。

采取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

1.感知中评价;2.实践中评价;3.“学习日记”中评价;4.成长记录袋中的评价;5.测评中的评价(检测包括单元测评、学期中及学期末测试)。

(五)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坚持组织教师学习关于新课程改革和“校本研究”的理论,增强研究的意识,形成一种学习、研究的氛围,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每位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制订专业发展计划;根据研究课题展开学习研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案研究,使教学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研究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教师们总结出了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和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式:

1.打破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学习。

2.打破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受灌输者的地位中解脱出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互动、主动活泼地学习知识,从而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和鲜活的感性认识。

3.打破“以原有教材为中心”的旧体系,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评价;积极发展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促使学生将情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他们学习有动力,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便于学生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2.“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6篇

二、重建学校制度

三、营造校本教研的学校文化

四、探究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

一、实践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在学习化社会里,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凭靠一次学历受用终身的时代早已过去。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除了向周围的同事、学生、家长学习,向书本、实践学习之外,还必须向专业人士学习,不断接受先进理论、技术和经验的专业引领。教研员如何实施专业引领,和教师共同研究,是各级教研室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实践专业引领

教研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教研员凸现的专业引领作用是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理论与实践关系重建的基本保证。我们在实验基地探究了三种形式六种方式的专业引领的基本特质。

三种形式:一是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集中:在实验初期,省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到东流中学开展了一周的校本教研活动,举办学术报告5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现场教学指导,教研员和教师共同备、上、听、评课50余节,各学科都安排了数次教研组恳谈会(教研沙龙),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省、市、县三级教育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等)3次,等等。

省教研员和教师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了高质量的专业引领,实践了教研人员和教师的无缝融合,促进了教研人员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分散:在实验过程中,各学科教研员还不定期的来实验校、县和教师共同研究。

三种形式:二是现实和虚拟相结合

教研人员和教师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同伴关系后,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只是实现专业引领的一种方式,更多的是网络(E-mail、BBS、QQ等)和电话等的联系,教师和教研员在网络上讨论问题、切磋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等。

案例:“你上次谈到数学教学中要倡导一题多解,但要适当处理一题多解中的最佳解法问题,我在该课题中的做法不知是否妥当?希望得到你的帮助”“我班有两个学生成绩较好,但就是不愿当学生干部,家长也是这样想法,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现将我的教学设计发给你,请你指导”等等。

三种形式:三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

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对象,既包括教学研究专业人员、优秀教师,又包括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我们认为,在日常的校本教研中,后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长远、实际和有效。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化的组织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我们在实验初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大量最新出版的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著作,供教师学习。在实验过程中,着力营造学习化氛围、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园文化、制订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如教研组理论学习制度等),让学校通过自身的文化、机制和积淀,感染、熏陶、培育教师,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

六种方式:一是学术专题报告

案例:校本教研的理念和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等,报告不是在工作时间以通知形式要求教师全体参加,而是在业余时间以海报形式由教师自愿选择,但五场报告中,场场暴满,报告中不时被教师的掌声打断,教师对学术报告的欢迎、对新课程的关注、对校本教研的期盼表达在自发的掌声中。

六种方式:二是和教师全流程作课

教研员和教师或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或教研员上)、评课、修改教学设计......,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多次对话和富有实效的行为跟进,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六种方式:三是单项教学现场指导

如随堂听课后和教师(汇同听课人员)进行交流与对话,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融合在科学、民主、客观的评课活动之中,讨论者充分共享他人的经验和思想。这里的课堂评价是建立在多元价值基础上的,这种评价理念使教师能自觉接受新理念,并用自己的理解建构富有个性的新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教师的专业自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学的创造性被全面激活。

案例:教师的一堂习题讲评课,教研员听完习题讲评课后,先请教师自己介绍对课的设计并进行反思,提出教学中的成绩和不足。教研员对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进行了赞赏,接着提出了四个问题和教师商量:习题讲评时是否一定要按照试卷的顺序进行?试卷讲评时是否要逐题详讲?试卷讲评时是否可以讲练结合,边讲边练?试题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这节课什么情况下可以体现?讨论和研究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着。

正是这种全新的教研机制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第二天,仍然是这位教师在另一个班的试卷讲评课,教研员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坐在了教室里,这节课教师根据昨天的讨论作了较大的改变,不但将以上四个问题涉及的方法渗透进来,而且还就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效果很好。课后讨论时,教师说:想不到你们还会听我的课。教师谈了受昨天的讨论的启发,想进行一些调整试试,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这里没有强迫因素,没有功利色彩,完全是出于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探究热情,是教师自主接受新的理念,自主研究,这正是我们校本教研孜孜以求的现象。

在此基础上,教研员又就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提出了几个问题供讨论,如: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有几种?教室里同时出现几个学生站着(前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好不好?等等。讨论结束时,教师主动提出,“明天可否再听我一节课?”分别时,教师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教师真正地把教研员当作朋友、同伴和良师,教师在和教研员做校本教研过程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受到如此教研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期待着不断提高。

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话语霸权,有的是充满关爱的学术对话;这里没有指手划脚的检查指导,有的是基于共同发展的研究和探讨;这里没有绝对真理的灌输或评判,有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对话和交流。教研员评课的重点是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

新课程发展性评课模式的研究

实践反思--学术对话--行为跟进

民主、平等

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观点交锋,思维碰撞

问题

全员参与,形式活泼(如沙龙等)

评价的内容

多元价值(不做结论,各取所需)

体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用教科书教)

注重教师角色转变,发展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平台)

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及时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生成性)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有效的实施发展性评价

六种方式:四是课例研究

课例:分析形式有两种,一是用精选的优秀教师课堂录像作为资源,和教师一道进行点评和反思;二是我们将学校教师的课录下来(录像、录音和笔录),课后共同研讨。

六种方式:五是教学问题研讨

教学问题研讨(恳谈),是指就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项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如:课堂座位摆放等

六种方式:六是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和教师共同做课题,在做课题过程中和教师共同发展。

案例:

二、重建学校制度

每一种课程,必然会对教学、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包括教学研究、评价以及教师要求等各方面有一系列的制度要求。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教师教学自主决策、反思和改进的权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然,这种制度不是独立于其它制度之外的,而是和学校其它的着相互依存、共生共建的关系。

现行学校管理制度的主体模式--自上而下

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

以分为本;以章为本;以权为本

案例:如校本教研过程中是要制定诸多的“条条框框”引导教师逐步趋向教学规范(如必须课课写教学反思等),还是减少教学中的规定动作,赋予教师自,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现行教师教学考核制度主要面对教师个人,其突出功能就是引发教师之间的竞争,而校本教研更多地倡导教师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要继续以来过于注重教案的管理(如书写规范、格式统一、栏目齐全;定期检查;量化评分;和职评、奖惩挂钩等),还是淡化教案管理,注重课堂管理等等,这些在实施校本教研过程中都凸显出来

在校本教研基地,一系列适合新课程需要的,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在这些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的新制度下,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不受拘束与模仿他人或服从他人,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见,做出自己的决定。

实验校与校本教研密切相关的制度有:理论学习制度、研讨制度、同伴互助制度和课题研究制度等。如同伴互助制度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全面开放自己,利用学校论坛、教研组活动日、业务学习、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研讨课等多种渠道,通过对话、协作、师徒结对、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促进专业发展。

学校的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使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经常开展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享经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如有的学校开辟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将以往的学期教学总结、班主任总结等改为要求教师在论坛上公开交流和研讨,由静态的、封闭的、以接受检查为主的书面行为变为动态的、开放的、以交流提高为主的主体对话。

某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指导思想

一、教学研究的理念

二、教研活动任务

三、教学研究组织形式

四、教研活动时间安排

五、教研形式

六、教研活动要求

七、校本教研的奖励制度

三、营造校本教研的学校文化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核心或者说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的价值判断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

三、营造校本教研的学校文化

在实践基地,我们正着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校本教研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能体现自下而上的新型教育管理理论,体现激发教师主体研究意识的教育思想,体现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真正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搭建一个平台。

通知变成海报

以往在学校经常看到各种通知,如今更多的是各种海报,有学术海报;有研讨课海报;有教学问题研究海报,如“你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有兴趣吗?兹订于某日在某地举办学术沙龙,欢迎你届时参加”等等,一种新的文化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按顺序自我介绍

省教研员第一次到基地参加教研组座谈会,按惯例应该先介绍省教研员,但在实际操作中是这样的,从任意一名教师开始按座位顺序进行自我介绍,接下来是充满幽默的谈笑风生式的自我推销。这一变化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理念,拉近了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面对面的研讨打下了基础。

我认为我这样处理效果比较好

在一节研讨课的讨论中,教研员认为教师在处理一题多解过程中做的不到位,该拓展的没有拓展。面对来自省级的教研员,农村中学的老师是这样对话的:“关于这题的第二种解法,我在前一节课已经讲过,第三种解法我准备安排在后一单位进行,你只听了我这一节课,作出这样的评价可能与教学实际不吻合,我认为我这样处理效果比较好。”如果没有一种新文化的支撑,很难想象这种对话会在传统教研氛围中出现。

你明天能听我的课吗

这是在实验区发生的真实故事,在研讨结束时,有三名教师向教研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以往教研员下来听课,多数是对教师进行居高临下的指导,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判、裁决,教师很少有自我反思、辩解的机会,导致有的老师回避或者找理由拒绝教研员听课。

如今,面对校本教研,教研员工作重心下移,切实的改变了教研作风,教研员用新课程理念在创新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使教师尝到了甜头,这里,没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泡沫化等问题,让教师感到教研员听、评课是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好机会,于是出现了争相邀请的好现象。教师的发展正是来自这种自我觉醒、自我努力和自我提升。

优秀教师教案存档共借阅

此外,传统学校在权力结构上是分层分级管理的,教师的意见或下情上达是一个纵向层层传递且易变形的过程,是一种线型的管理模式。校本教研追求的学校文化要求在权力结构上强调权力分享和突显教师作为领导角色的作用,如以各种委员会或工作小组来推动学校发展。如在校本教研实践校,教学质量评价小组、学校招生委员会、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等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建构的;校长不定期地和教师进行对话,听取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校长电子信箱不仅对教师开放,还对全体学生开放;学校制度的重建都是自下而上产生的……

四、探究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基本方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

基本模式

(1)“群体学习”式教研(2)“先导小组”式教研

(3)骨干教师引领的教(4)不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

(5)连环跟进式教研(6)中心学校辐射的教研

(7)联片教研(8)任务驱动的教研

(9)项目合作的教研(10)有技术介入的教研

(11)松散型教研

基本方法--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行动研究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主动变革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以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间相互合作方式进行研究等。据此,我们在实践中运用最多的,教师普遍认同的模式是: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这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最多

案例:从三堂“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计算课看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次(二次)实践,两次反思

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第一次课:谁再来说一遍

第二次课:学习单—我想学生只有三种方法

第三次课: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1、课题意识-在教学的真实情景下产生。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课堂上的问题。而敏锐地发现问题的意识,追踪并试图解决教学问题,使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意识,是教师做校本教研的前提。在实践中,我们一般是从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出发,引导教师去思考、探究。

如实践基地校提出了不定期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举办教学论坛,由发起者做坛主组织讨论的策略;教研沙龙中的主题都是由教师自己提出的教学中真实问题等,以期帮助教师形成问题、课题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如在实验初期,东流中学英语学科从问题入手,共形成了“把课堂让给学生讲口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等16个课题。

2、教学设计研究-探究与对话的产物。

新课程倡导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在和教师做校本教研过程中,我们对课题的设计本着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从多元价值角度进行评价的思路,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和互助,或借助外部的经验和智慧来解决教学问题,逐步引导教师提高设计“有效教学”的能力,提升研究的水平。

3、研究课-合作基础上的教学行动

实施教学行动是指将教学设计变为课堂实践。在校本教研实践基地,最多的教学行动是研究课,教师主动申报,有组内的,校内的,校外的;有计划内的,计划外的。在研究课中,教师本着“预设+生成=高质量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理念,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情景,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行动成为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案例:在实践基地东流中学,已经是周周有研究课,人人有研究课,仅东流中学在本学期就开展研究课45节次。研究课不仅校内教师开,还有校外优秀教师开;不仅本校教师听、评课,还有校外教师听、评课。听课时不仅有笔录,还有录音笔录音、录像等,供评课时研究。这种研究课模式是建立在合作与对话的基础上的,是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典型范例,已经通过实践基地向外辐射,在实验区,研究课已成为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新课程的一种时尚,成为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4、实践反思-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师最需要做的是实践中的反思,这里的反思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是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在反思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

在实践中,倡导教师做到一个课例,多次反思。即课前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究)、课中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和生成)和课后反思(课后的自我评价及和同伴间研究和重新设计),在倡导自我反思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自觉地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论、行为进行反省、思考,自觉强化积极的教学行为,矫正那些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言行,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的水平。

教育叙事研究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1)、以描述和诠释社会经验现象为特征

叙事即叙述故事

叙事研究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

叙事是探索人类经验现象的一条途径

叙事研究适合用于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

叙事强调的不是形式、规律,而是经验的意义。

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意义,主要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

叙事研究对于经验的表述是别具匠心的,叙事研究超越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是通过时间、地点、情节和场景的协同来创生叙事的经验品质。

研究者需要理解经验叙事的意义和对他人及社会问题的意义

(2)教育研究中的叙事

教育研究中的叙事

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教育研究越是精确,其与人类经验的联系则越少。

叙述代表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涉及人类的经验的性质,涉及经验怎样被学习被表达,以及如何在科学-人文这两个学科之间选择一条中间的道路

意义: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3)叙事研究不仅仅是经验的呈现方式

活生生的经验本身是叙事始终关注的问题,所谓叙事研究其实就是要回归各种各样的教育经验,或者说教育研究的活水源头,从而将教育研究工作落实为“耐心的田野劳作”,并使研究者、事件当事人以及读者在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中理解教育经验的丰富意义

教师叙事研究的特点

(1)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则是质的研究的一种现形式

(2)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

教师的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就是教师的故事,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是真实的、情境性的。

(3)由解说者描述和分析

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

选择研究对象

进入研究现场

进行观察访谈

整理分析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1)“群体学习”式教研

全校教师以教研组、课题研究小组、自愿者组合等形式,在探索教改之路、“摸石头过河”的同时,加强群体学习,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

例:校长带领全校教师以“推荐与自选相结合,个体研读与群体研讨相结合,学习与宣讲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理论学习,着眼于培养教师善于思考与反思的工作特点。教师在反复研读、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勇于亮出心中的假设,将内隐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他们将理论融入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生动有趣的课件,通过宣讲,共享理论学习的成果。

(2)“先导小组”式教研

校长或学校中核心人物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先导小组”方式,先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带动了更多人的认识,引发了学校更多人的自觉实践,最后达成各自的共同长进。

马鞍山珍珠园小学--小班教学和课程超市

(3)骨干教师引领的教研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成立专门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与一般教师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真实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与处理过程中,取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

校内成立优秀教师或课改先行者工作室,带领一些志同道合的教师对学科教学、课改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4)不同背景教师组合的教研

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及兴趣爱好等,这些具有不同背景教师的组合,能通过合作、交流与分享,完善知识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走进”新课程。

科际联系、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研活动,如“爱因斯坦与艺术”一课联合物理、语文、艺术教师共同研讨。

(5)连环跟进式教研

教研活动中,由多位教师接连上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是同一位教师接连上几次课),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水平。

上“传达课”,从模仿到内化;风格连环,几种教学风格相互比较;价值连环,从有收获、有点收获到大有收获。

(6)中心学校辐射的教研

主要利用中心学校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支持周围的一般校,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这对解决农村、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问题,具有突出作用。

如校际会课、教学互访、专题合作、伙伴结对、回乡支教等方式的教研,解决资源不平衡。

(7)联片教研

学校之间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在立足于自己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

例:十校联动,就是条件比较差的学校,通过联动挖掘成员校教师的相对优势资源,成立不同学科工作室,共同展开教学研究活动。

(8)任务驱动的教研

以一个阶段内教师们比较关注的、来自于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的专题,对教师而言,任务本身是一种教学研究,也是一种探索的驱动力。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以“文理兼通,以文见长”学校品牌打造的任务为动力,开展群体合作的教学研修。

(9)项目合作的教研

学校参与专业机构主持的某一个项目的研究,成为实验点或承担部分研究工作,通过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亲密合作,能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层次。

庐阳区参加的全国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10)有技术介入的教研

和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有技术的介入能够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使教研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展开。

学科教师与负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组合起来,建立教研的技术平台,甚至试行网上“虚拟教研”。

普陀区梅陇中学等校通过课堂录象带分析与教学叙事研究方法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

(11)松散型教研

在新型学校文化支持下的教师间或专家与教师间松散型教研,这种教研活动不需要正规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源于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共同关注,对教育研究的共同兴趣。

主要以对话的方式进行。

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7篇

在“以校为本”的研究与实践中应该重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的对象,二是研究的主体。因为,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所以它的研究对象应是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各学科或课堂学习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当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整合教材、充分挖掘、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时,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教教材,也不是简单地依据教师设计好的教案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为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的、充满着教师教育智慧的教学活动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轻松放飞他们的好奇、想象、新鲜的创见及学习热情;教师针对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课堂状况中反映出的问题展开研究,使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生成引导学生的、新的教学策略,并使其促进教师在反思与探索中将新课程改革的行为转化为主动地、自觉地、具有创造性的进行教学的行动。

校本教研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因为教研工作决不能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也不能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教师的经验范围。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可能达到校本教研预期目的。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基本体系

管理机制及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校本教研”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校明确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建立了多层次、细分工,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二)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积极倡导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聪明才智,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追求学校即教研中心、研究室的教研实效、追求教师的教研实效。

1.在科研课题引领下,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保证全体教师每月集体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一次,每月撰写札记或课例一篇,每学期至少参加校级或组内论坛一次,每学期上组内研究课、自报课。

2.各学科科研核心组成员每周学习一次,隔周撰写札记或课例一篇。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加强各科研子课题之间的横向联系。

3.坚持每学期一届有附小特色的“校本研究”活动——“教研兴校”教学研究课展示交流。通过人人上研究课、人人参与评课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每月开展一次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此项活动,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与理念落在实处。

5.走校内外培训相结合的道路,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名校行”学访活动、境外培训活动、名师新秀教学课展示活动以及各级学科带头人高等院校专项培训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6.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广泛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对那些科研成绩突出、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师,每学期颁发“特别贡献奖”。

(三)尝试撰写“研究型教案”

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改革以往教师备课重形式轻研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及重教轻学的现象;同时进行教案撰写的改革实验工作,引导教师将备课、教研的注意力全部用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上,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生的“学案”,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改进教师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关于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促进“校本教研”质量提高、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保障。应将教学评价重点由单纯评价教师转向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从而激励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教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最终达到他评向自评转变、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评价促教改、促教育科研的目的。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探讨:

1.随机性评价;2.针对性评价;3.组内发展性评价;4.学生个体、小组双向式评价;5.“自主性评价”。

采取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学习过程评价方式:

1.感知中评价;2.实践中评价;3.“学习日记”中评价;4.成长记录袋中的评价;5.测评中的评价(检测包括单元测评、学期中及学期末测试)。

(五)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坚持组织教师学习关于新课程改革和“校本研究”的理论,增强研究的意识,形成一种学习、研究的氛围,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每位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制订专业发展计划;根据研究课题展开学习研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案研究,使教学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研究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教师们总结出了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和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式:

1.打破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学习。

2.打破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受灌输者的地位中解脱出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互动、主动活泼地学习知识,从而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和鲜活的感性认识。

3.打破“以原有教材为中心”的旧体系,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

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评价;积极发展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促使学生将情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他们学习有动力,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便于学生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2.“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8篇

1.便捷性。

传统的英语校本教研方式主要以教学沙龙、教师讨论为主,受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教研活动成本高、不方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把教研与教学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方式灵活多样、资源实现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用性。例如:在评课活动中过去需要集中教师定时定地点交流,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组的主题帖进行网上评课,在网页上建立《Unit1Makingadifference》等的课堂实录主题帖,让教师在后面跟帖进行评教,这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没有到场听课的老师也可以参加评课,教者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2.交互性。

交流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网络具有全面的互动功能,能够实现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互动,通过论坛、互评等形式,实现多角度对话;由于网络的储存功能与开放特点,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对话的深度。例如:通过网络博客群,可以建立英语组博客群的互评交流平台。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网上存在的很多资料与观点展示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等。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软件如:单词发音、表达训练等,让教师在网上进行自我学习训练,提高教学技能与知识技能。

3.开放性。

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料的要求比较多,一些生动的课件与案例、影像材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机构与学校建立的高中英语网站如“天津北辰高中英语教研网”等等,这些网站上的资料都是可以在活动中利用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教师不仅可以享用网络资源,还可以把观点与资源随时添加到网络空间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的观点是公开的,评论是公开的,资源是公开的,而且校园网络与互联网是对接的,所以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高中英语的校本教研经常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种内容,有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浓烈的校园教研活动氛围。

二、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模式与方法

校本教研的方式非常多,各有特点。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高中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方式呢?下面对校本教研方式进行归类,对主要方式进行阐释。

1.构建教研管理平台

网络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管理平台。教学部门或英语教研组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或网络办公平台,开通“英语教研之窗”,开展教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每个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主页,让教师在自己的主页上自由撰写教学内容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按照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分类管理,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网络可以成为通知、进行发动、过程通报、结果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可以对教师的课题、论坛、博客、资源、教案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好的观点与资料进行推荐,对教案与反思进行检查与通报等,这样可以逐步建成教研组的网络资源中心,成为教师教研资源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另外,网络还可以成为评价督查的平台。在开展教学沙龙、公开课活动、外出学习参观活动之后,在网络上设立专题,让教师把沙龙中的观点进一步澄清,把对课堂的评价与建议写出来,把外出学习反思心得写出来,既有利于教研管理,也有利于研讨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使问题与思考得到延伸与深化。

2.促进资源交流

网络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各种教学案例、各种试卷、教学背景素材、各种影像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等,这些资料可以让所有教师从中下载,为备课工作打下基础。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在次基础上可以上传一些资料,共享资源。通过“网上主题帖”引发问题讨论。可以由英语教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共同收集本学科内所有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真实问题,筛选后确定为活动主题。例如:在网站上开辟“如何让学生学会每天用零星时间记单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等,让老师在帖子后面跟帖,进行讨论与辩论,可以让一些特级教师与教研员参与讨论当中,边讨论边学习。博客是教师校本教研的良好平台,能够培养教师系统思考、动笔反思的习惯。英语教研组可以构建自己的教师博客群,定期进行点击率、评价率评比,促进教师形成写反思的习惯,同时激发教师在博客群中互相留言、互相评价交流,让网络教研的交互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3.推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等人员,备课的成本高昂,反复修改的时候需要反复集中,效率低下。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集体备课在网络中进行。

3.1把教案设计过程放到网络上。

通过一次性的集中集体讨论,由专人将集中了集体智慧的教学案整理出来,并上传到网站专门的教案目录中,同时提供一些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料供教师下载。教师可以打开这个教案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在教案的一侧预留空格让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以便将集体教案与个人风格相结合。同时,在教案的下方留下教学反思栏,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3.2把教学研讨与评议过程放到网络上。

可以把一些教师的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并进行评课活动。甚至可以将说课、评课、磨课等活动置于网络论坛中,让教师在网络专题论坛中进行说课、评课,磨课,减少了面对权威的拘谨和水平差异过大的紧张,减少了面对面的窘迫。这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更加自由开放,观点更加清晰,教师的收获更大。

4.营造教研氛围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实践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不断反思、研究、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校本教研,对克服教师教育研究脱离实际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选择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抓住了校本教研的重要问题,能够使研究更加深入有意义。笔者通过细致搜寻,在各类网站上搜寻到多篇与两个关键词相关的文章。各学者从宏观微观上多层次、多分角度论述相关内容,对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做了深层次的诠释,对本研究剖有启示意义。下面笔者将就部分研究分类别作以文献论述。

白昊(2005)在《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一文中,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深刻视角入手,试图在深化校本教研的理论认识基础上,对校本教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问题上作一番阐述。该文章以“反思性实践”研究成果做为理论基点,从这一新维度进行探索,从而推动理论发展,并对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文章偏于理论研究,因此对时间的指导比较宏观,无法具体实施。并在创新上深度不够,有牵强之嫌。并由于文章研究内容所限,其他如保障机制、阻力因素等许多相关内容未涉及,不够全面。[1]

乔军(2007)在《推进校本教研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文中探讨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相关问题。文章以校本教研建设为切入点,来探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核心要素,来开展校本教研的研究,并以推进新课程实施为目标,把立足点放在解决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上。[2]

雷自自(2010)在《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文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取向为着眼点,用以追寻作为校本基础的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文章以甘肃省兰州市实施校本教研的9所学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中小学校本教研情况调查问卷,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但本研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使得研究的深度不够,对于如何使校本教研更加有力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不能够形成系统有效的策略。[3]

张庆玲(2007)对高中二、三年级的物理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对校本教研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创新点,以学生反馈机制来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师在活动中的专业成长具有持续性。但文章研究只是初步引入此机制,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反馈机制运行过程中的途径与方式的探索、学生反馈机制的监控和评估功能如何实现等等。[4]

龚跃华(2006)在《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文中对此有另一种解读:该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理论视角入手,试图在深化基本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就校本教研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作一番阐述。作者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深入分析了校本教研事如何让对对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的,最后就如何让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支持系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但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探究,还缺乏明晰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又限于篇幅与研究条件,有些地方的论证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撑全文。[5]

马忠丽(2008)《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关系的研究》一文中以兰州市某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并以 LLYX 作为案例,在 LLYX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了解的基础上,对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通过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校本教研的质量以提升以及二者实现互动的基点和路径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访谈了解到LLYX在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动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取得成就与存在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找出借鉴价值并探索一条在校本教研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行路径,为我国当前新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的参考依据。但是限于单个学校的研究,其影响意义有待考究。[6]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不久,但凭籍高速发展的教育时机以及校本理论的滋养,其强盛的生机与活力慢慢展现出来。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可以看出诸多文章中多偏于理论探究,而实践的操作性构想及建议不多,且可操作性实施困难重重;大部分研究中创新力不足,诸多方面论证深度不够,有牵强之嫌;大部分实证研究由于调查时间及地域有限而无法进行深入调查,不够完备系统。

参考文献:

[1]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乔军.推进校本教研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雷自自.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张庆玲.完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马忠丽.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

王婷婷(1988-),女,汉族,辽宁人,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校本教研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校本教研规章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学习制度

1、全体教师要提高参训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要履行签到手续。

2、保证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3、积极参与研讨活动,讲座时要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4、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击,更不准弄虚作假;

5、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进行阶段验收,对该阶段验收成绩不合格者,需继续学习,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6、端正学风和考风,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7、校本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教研考勤制度

1、教研不许迟到或者早退,迟到或早退按上班迟到早退处理。

2、要按要求签到,不许让他人代替签到。

3、有正当理由而请假者,要把本次学习内容自己找时间补上。

四、教研质量考评制度

(一)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

1、选取优秀教育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2、学校范围内评析。

3、全员参与,共同评析。

4、评出等级,予以奖励。

(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

1、物资奖励

发表文章:市级奖励20元、省级30元、部级50元。

2、量化考核奖励

发表文章:校级2分、县级3分、市级5分、省级7分、部级8分。

(三)优秀课改成果展示制度

1、学校定期举办优秀课改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活动。

2、每学年将教师撰写的优秀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教学精彩片段进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并把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上一篇:隐藏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