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4 16:47:13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科学调控

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笔者认为,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调控运动过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达到最优的锻炼效果,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和需求都不一样。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1)运动能力不一样。小班幼儿运动能力较弱,重点应发展钻、爬、跑、跳、平衡等身体素质;而中、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已渐渐加强,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在动作难度方面须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2)思维方式不一样。小、中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富有童趣、可爱的角色较能吸引他们;而大班幼儿抽象思维渐渐萌芽,一些挑战性大、任务意识强的角色比较适合他们,如扮演小士兵。

(3)意识形态也不一样。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是朦胧的,他们一般对同伴的活动不在意,对小组合作活动不感兴趣;中、大班幼儿则喜欢集体活动,喜欢竞争与合作游戏。教师应把握和分析幼儿的水平和特点,有的放矢, 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富于变化,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1.让体育活动过程故事化

故事,它角色生动、场景惟妙惟肖、情节有趣,深受幼儿喜爱。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我常将活动过程故事化,或赋予它情节,或赋予它角色扮演,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材料“活”起来,使幼儿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除了体育教学活动,还可以拓展其他活动形式,如户外体育游戏、亲子运动会、远足锻炼等。如带领幼儿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与锻炼,到湖畔举行亲子运动会、大型体操表演等。利用社区资源进行身体锻炼,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扩大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3.巧做幼儿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应注意技巧:小班,老师应扮演主要角色,在游戏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而对于中、大班,教师应只扮演配角,而让幼儿扮演主角。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灵活转变身份,既做一个引导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

三、科学调控运动过程,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动静交替,科学调节运动量

幼儿体育活动运动量的安排须符合幼儿生理机能的规律与特点,应由小到大再到小,呈抛物线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分配难易点,科学调控运动过程。要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不能让幼儿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的运动。

2.精讲多练,合理调控运动密度

运动密度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做练习的时间与活动的总时间的比例。活动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否充分合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进而也关系到一个体育活动的质量。

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小班幼儿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讲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搬教案,而应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一个优质体育活动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个活动的时间,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教学。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而我认为,只有科学组织体育活动,才能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质量。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2篇

一、幼儿体育课

幼儿体育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幼儿体育课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大多数幼儿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薄弱,不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活动的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等,从而导致体育活动方法、手段、内容单一,不能遵循幼儿体育教学规律,不能很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2、课时缩水,质量打折。究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担心上课过程中出现意外安全事故,不愿意上体育课,往往以健康知识内容学习为形式的室内体育课替代;即使组织了真正体育课,也难以做到按照目标指导幼儿开展活动。

3、体育课完全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观察以及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能力。诸如,小班教师在安排体育课时,完全按照《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等教学指导用书来操作,而忽视了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

4、对特殊需要的幼儿群体缺乏人文关怀。虽然肥胖症幼儿、弱视、斜视幼儿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教师在组织体育课的时候,很少考虑到这部分幼儿的需要。例如,某教师组织了体育活动《钻山洞》的公开课,以发展中班幼儿钻、爬能力。该教师在地面上设置了两组“山洞”,山洞的宽度和高度是依照幼儿体质发展在标准范围内的数据来设计,活动进行过程中,体质发展正常的幼儿分两组轻松的爬过、钻过障碍,可是两名超重幼儿却犯了难,其中一名还卡在了由呼啦圈模拟的山洞里,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嘲笑和观摩教师们的窃窃私语。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教师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借助开展课题、专家讲座的机会多向专家学习,在设计活动方案和组织活动时能以正确、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让理论指导实践,更好的把活动组织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契合幼儿特点。

2、教师们多向家长宣传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告知家长不能因噎废食,获取家长的理解。上体育课的时候,任课教师和配班教师要通力合作,首先配班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是帮上课教师摆放活动器械、维持活动秩序的简单做法,也应当参与到活动设计中去,对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安排胸有成竹,在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阶段要分工合作,特别是在分组游戏中,两位教师各负责一组,可以有效地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3、在借鉴他人教案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创新,从本地的特色出发,从本园特色出发,若是能够从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出发去优化所借鉴的教案,则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体育课的内容应该多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照顾特殊幼儿群体的需要。例如我园幼儿中有12%的被兰州市体质监测中心认定为肥胖儿,肥胖儿所在班级教师在组织体育课的时候则积极向园保健室咨询,尽量使肥胖儿也能参与其中,获得相应的锻炼。拿上述的案例来讲,教师在组织钻、爬活动时,应该设计不同高度、宽度的“山洞”让幼儿们都能够体验到钻爬的乐趣,最终达到发展幼儿钻、爬能力的目标。

二、幼儿早操活动

幼儿早操活动是幼儿做操和开展晨间其他身体锻炼活动的总和,内容丰富多样。它是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全面增强幼儿运动系统和心肺器官的功能,发展幼儿动作的节奏、协调性、准确性和控制力,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坚持每天进行早操活动,可以养成幼儿积极参加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态度。坚持冬季做操,不仅能培养幼儿持之以恒、不怕寒冷、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机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增强集体的抗寒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另外,做操作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幼儿早操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1、民办园无场地,公办园场地不足。由于社会力量办园的专业性不足和资金投入的有限性导致大部分民办园场地有限,根本无法提供幼儿做早操的场地。同时,由于社会力量办园的水平参差不齐,人们争先将孩子送入公办园,导致公办园幼儿数量激增,班额远远超过通常意义上小班20人,中班25人,大班30人的上限。幼儿园的室内、外场地的面积均按照生均数量来计算,而超出班额限制的这部分幼儿毫无疑问使所在园的生均占有活动场地面积大幅度缩水,早操活动也往往因为场地限制而被取消了。

2、早操活动形式单一,未能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部分园所一直坚持开展早操活动,但是我看到的情况是:早操时间,全园幼儿聚集在平台或空地上,做同一套广播体操。3~6岁的幼儿身体状况、动作发展的差异都很大,让小班的幼儿与大班幼儿做同样的体操,显然是不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针对场地有限的问题,可以组织幼儿在室内做早操。对于幼儿数量超额的公办园,则可以采用分年级出操的形式来利用已有场地,在时间上精心安排,满足每个年级幼儿的身体锻炼的需要。

2、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应该实行不同形式的广播体操,小中大班在动作发展上的要求各不相同,各园可以根据动作发展水平编制出具有趣味性的早操,例如练习双脚连续跳的小班“白兔操”,强化平衡能力的中班“独木桥操”等。也可以按照季节变化来使早操更丰富:冬天寒冷,穿着厚重,可以设计“狗熊操”,夏天穿的轻薄,则可以安排“蝴蝶操”等。

三、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内容丰富,各类游戏、各类大中型器械练习联系、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基本体操等都可以作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身体锻炼,并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早操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1、活动计划随意,针对性弱,教师往往任由幼儿利用园内大型器械自由活动。

2、户外体育活动时段常常被各种兴趣班占据。许多园所为了吸引生源和创收,在园内举办了诸如美术、舞蹈、声乐、轮滑、围棋等各类兴趣班,又把兴趣班安排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这种情况下,户外活动就成了第一个被挤占的对象。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户外体育活动,并合理地利用该时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2、幼儿园的管理层应该把好教育教学质量关,要求教师认真安排户外活动,因人施教,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共同发展。我园的做法是把户外活动时段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各班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按照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主题月活动。例如,四月是小班年级组的平衡动作发展月,中班年级组的双脚连续跳发展月,大班年级组的身体柔韧练习月。第二个阶段则由幼儿们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活动。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3篇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户外空间资源,优化幼儿活动内容,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适当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会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精心选择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体育活动。如跳跃区的袋鼠跳、助跑跳、跳格子、跳绳等。这些游戏都比较质朴、活泼,所以,这样的活动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同时根据主题的内容再挖掘生成一些新的体育游戏内容。同时,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优化体育活动器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教师在选择的体育器材时要避免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来优化选择。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幼儿的平衡性,教师选择内容有走跑区的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等等。在材料特征选择方面,幼儿会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当然,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以免发生争抢的现象。

三、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

在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体育活动内容要简单,规则单一,活动角色要少。中班设计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加强限制性,增加竞赛因素。因为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在不断地加强,知识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带有情节的游戏占很大的比重,游戏中的角色不断在增加,每个角色都可以有自己的动作和任务,游戏的规则数量大大增加,限制性也更强了一些,因此,大班体育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体现多样化,除了跑跳、追捕外,还要通过一定的障碍物,利用一些小型器械进行游戏。如果说将中大班的游戏方案放在小班幼儿来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就有了难度从而就退缩;如果说将小班的游戏特点放在中大班幼儿中进行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缺少了挑战性,各项动作发展也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年龄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某大班平时体育游戏活动有基础,班内幼儿又都是从小中班升上来的,这时可根据他们学过的各项动作和体力情况选择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还要明确选编体育游戏的目的。课的基本部分前半部分是练习投掷动作,后半部分选用的游戏应该是流动量大的带有跑、跳动作的,结束部分则应选用活动量小的游戏。正是因为体育活动的各部分对游戏量和动作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选编体育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一节课的各部分任务。因为游戏能激发幼儿园的情绪,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还有,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如果上午进行的是音乐课,则应选用活动量小一些的较安静的体育游戏;如果上午进行安静的语言课、计算课或是美工课等,户外体育活动时选编的应该是活动量较大的集体体育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如带有跑、跳动作的体育游戏。四、优化体育活动教学方法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加幼儿的求知欲,增强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常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适应身体能力的发展。比如,当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圈套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又如,练习双脚向前跳时,如果前面放置一条红带,或画一个圆圈,要求幼儿往这人标志物上跳,效果就更好。为了引起幼儿兴趣,可以适当加入竞赛性。如玩“看谁跑得快”“看谁先追上球”“哪一队站得快”等游戏,这种方法在大班使用的较多。

四、优化体育活动形式

幼儿体育活动要不拘一格,要将“体育活动”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挖掘民间传统游戏。生动、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能大大激发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分享着运动的快乐,使得传统文化在家庭、幼儿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如小班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形成旧游戏、新玩法,一物多玩、旧物新玩、多物一玩、多物合玩,可以进行老鹰捉小鸡、熊和石头人等游戏;中班幼儿则选择翻饼、烙饼、打沙包、攻城、传电等游戏;大班幼儿可开展跳竹竿舞、编花篮、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等。当然,大自然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的远足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能达到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感知春夏秋冬,感受自然本色,感受家乡之美,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五、总结

要贯彻教育“一切为了孩子,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并且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确定基本动作的学习,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器材、人力物力资源,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自如地驾驭体育活动,让“阳光体育”带给孩子阳光的沐浴、阳光的心态、阳光地释放。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园;一日活动;应用

民间体育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给人们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孩子们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的形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玩具的产生,民间体育游戏渐渐流失了。现在的孩子只会玩各种颜色鲜艳,形态逼真的模型玩具,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更没有机会接触到民间游戏,这就使得幼儿从小丧失了自然的本性。要想更好地挖掘幼儿的童真,一定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下面,本文就结合本人所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园处于城乡结合地段,有着丰富的传统色彩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师、家长们的童年时代都曾与民间体育游戏相伴而过,十分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这为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开展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充分挖掘利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课程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广泛搜集民间体育游戏资料

为了更好地发挥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作用,需要结合地区幼儿园发展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科学的措施,为此,作为园长则需要进行详细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基于此,我园进行了“民间体育游戏之家长调查”,编写了有关的调查问卷,选取我园部分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多份,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想法与意见,同时收集到一些家长了解的民间体育游戏。

为了提升调查研究的精准度,我园还发动教师深入社区、农村,到年长的老人家中进行访谈、采访和搜集,了解各地区有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资源。请教师到上杭县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处查阅了民间体育游戏方面的资料。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和理论,搜索了大量的游戏资料。通过调查分析,能够更好的找到适合本地区幼儿的民间体育游戏,使幼儿亲近生活,使其能够在幼儿园中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游戏进行改编和分类

我园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发动全体教师对搜集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筛选、整理、改编、创新、整合。在整理过程中,全体教师深入讨论、反复推敲,对这些民间体育游戏去其糟粕,选其精华。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了分类,分为适合小班、中班、大班的游戏。同时,全体教师以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龄段分为三组,把适合本年龄段的民间体育游戏,参照本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再把这些民间体育游戏分为上、下两个学期。然后根据本年龄段本学期动作发展目标,把这些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创新,设计游戏的多种玩法,使陈旧、单调、枯燥的游戏更具趣味性;强化、完善游戏规则,使游戏更完整、更有趣,让幼儿在民间体育游戏中体验快乐,获得发展。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大班的民间体育游戏我们选择了《跳绳》、《攻城堡》、《赛龙舟》、《城门城门几丈高》、《斗鸡》、《脚尖脚跟脚尖踢》、《炒黄豆》、《抢四角》、《猜拳跨步》等难度较大的游戏,又增加了器械体育游戏如《踩高跷》、《推铁环》、《跳竹竿》、《抽陀螺》、《舞龙》、《跳皮筋》、《抬花轿》等。中班主要选择《踢沙包》、《地雷爆炸》、《揪尾巴》、《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等。小班选择了一些较简单的体育游戏如:《躲猫猫》、《红绿灯》、《小推车》、《木头人》、《开飞机》、《骑竹马》等。

三、在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一)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将民间体育游戏贯穿在幼儿日常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将体育和游戏完美结合。我园每个年龄段都有三个班,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担任动作发展的三位老师相互协商、交流、合作,做到课课研讨,课课共享。其中一位老师在活动前设计教案,供先上动作发展的两位老师在组织活动时使用。这两位老师组织完活动后,要进行活动后反思,然后把活动反思交给本年段最后一位上动作发展的老师。这位老师根据活动前设计的教案和前两位老师的活动后反思,整理成一篇新的教案,然后再利用这篇新的教案进行组织活动。组织完这个活动后,这位老师也要进行反思,并根据自己的反思,再次整理教案,形成一篇较完整、有参考价值的教案。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游戏的目标和玩法过于简单,对幼儿没有挑战性,教育价值不高;而有些游戏的目标和玩法太难,在幼儿园开展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编花篮》,至少需要三个人以上才可以玩,要求幼儿单脚站立,另一只脚架空后与其他幼儿架空的那只脚架在一起,编织成花篮。此游戏要求单脚站立的时间有点长,还要求承受外来的重力和压力。诸如这类游戏,由于幼儿的肌肉和骨骼发展的实际情况,幼儿没有能力来玩此类游戏,这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失去信心和游戏的快乐。因此,老师在选择民间体育游戏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育情况,要从实际出发,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游戏效果。

(二)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各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老师可以积极地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很多民间游戏很好玩,很有趣,看到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老师仿佛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这样能够使老师和幼儿更好地相处在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在早操中玩民间体育游戏

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民间游戏有很浓的趣味性,因此,在早操的编排中,可以将民间游戏编排其中。如:热身活动时,可以组织幼儿玩炒黄豆、石头剪刀布、迷迷转、挠痒痒、跳竹竿等游戏;在早操的游戏时,可以让幼儿玩斗鸡、毛毛虫、地雷爆炸、玩轮胎等游戏。

四、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家园共育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社区、家长、教师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交流,架起了家园交流的桥梁。以本园为例,从搜集民间游戏开始,就大力借助家长这一丰富的资源。除了问卷搜集外,还走访很多家庭,有些家长还抽空陪老师到他们邻居长辈的家里,搜集长辈们知道的、玩过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开始实践以来,每隔一段时间针对课程实施情况向家长进行开放展示活动:有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家长与幼儿的亲子游戏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平时还有版面宣传、照片展示等,还经常把幼儿民间游戏的照片发到幼儿园的网站,家长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在园的游戏活动。民间体育游戏让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真正把童年的快乐还给了孩子们。

结束语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将其应用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既能够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又能够让幼儿在自由、自主以及开放的环境中萌发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且又提高身体素质。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以本园的具体实践活动为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应用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丽华,程志宏.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的策略.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年第Z1期

[2]叶青燕.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多元化应用.福建教育:学前教育,2012年第7期

[3]邓红艳.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35期

[4]卢颖.浅谈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展. 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第5期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游戏;层次性;个体差异

一、投放玩具材料的层次性

玩具材料可引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构想和愿望,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活动。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对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与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投放材料上注重层次性,即材料丰富多样,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难度;既要让幼儿获得成功,又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挑战。另外,教师在活动中灵活地引导、指导幼儿选择层次材料,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1.提供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需求的多层次材料,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由于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能力、年龄的差异,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与不同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满足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体育游戏活动材料,并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与材料有效互动,如体育游戏中发展幼儿爬行能力的垫子:小班投放两手着地的屈膝爬的垫子,重点锻炼幼儿双手屈膝爬的能力;中班提供手脚着地屈膝爬的小动物手掌,加大爬行距离并有定点方向;大班提供匍匐爬的垫子和网子,重点锻炼全身着地匍匐爬行的能力并有目的设置障碍,以增加游戏难度及趣味性。

2.关注同龄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使用游戏活动材料

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和游戏目标选择、投放若干个与幼儿发展水平相符合的游戏材料,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如小班体育游戏“小袋鼠运粮食”,教师根据小班幼儿双脚持续跳跃高度水平不一、跳跃动作不连贯、跳跃距离远近不等的情况,投放了用软地垫制作的小格子,可随意拼摆成不同线路;用呼啦圈、绳子、牙膏盒等组合的小路,材料之间的距离从25-50cm、高度从平面到5cm四个层次,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小路进行游戏。

二、体现游戏难度的层次性

幼儿是一个发展的个体,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着不同的年龄特征,相同年龄阶段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教案及开展体育游戏时要随着幼儿运动能力的不断发展,适时适度地提高活动的难度,让幼儿在不断挑战自我中保持活动兴趣,提升运动能力。

如小班体育游戏“蹲蹲下鸡蛋”,游戏玩法是幼儿分别扮演小鸡和老鹰,当唱完儿歌时,老鹰就要去追四散跑的小鸡,一旦小鸡蹲下,老鹰就不能再去捉小鸡了。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三遍游戏,每一遍都是有目的地根据幼儿能力提高难度。第一遍仅仅是让老鹰追小鸡,小鸡四散跑,重点练习了幼儿四散奔跑的能力;第二遍游戏在小鸡跑的同时学会蹲下保护自己,发展了幼儿躲闪及快速下蹲的能力;第三遍游戏则是在幼儿熟练掌握快跑、蹲、躲闪能力后,选出两个以上老鹰追小鸡,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一个游戏,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不同层次的游戏要求,为幼儿提供一个循序渐进、小步递进的活动过程,展开游戏情节,使幼儿在活动中逐步掌握动作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三、注重教师指导及评价的层次性

1.教师应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有层次的指导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幼儿的动作发展。游戏中,有的幼儿动作和理解能力较强,能较快地、轻松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游戏要求;大部分则是能够通过努力完成要求。也有一小部分幼儿能力较弱、完成动作较困难。所以教师在游戏指导上要有层次性。动作技能掌握不好时,可采取语言提示、动作示范、同伴学习、鼓励、帮助的方法,进行动作技能的指导。当幼儿动作掌握较好时,可依据幼儿水平,为幼儿提供挑战性材料,可在幼儿不同的身体部位增加不同大小的负重,逐渐加难度,进行层次指导,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2.教师有层次地对活动进行有效评价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6篇

所谓自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能力。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提出了让孩子自主地学习、自主的游戏与活动。我园地处农村,有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我们将这一特色资源融入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富有农村特色的体育活动材料,创设了有乡土特色的体育游戏环境。笔者以"利用乡土资源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研究探索。笔者认为,在自主性体育活动中,幼儿是主人,是幼儿在活动,而不是教师在主导幼儿。教师的指导应迎合幼儿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只有这样,我们的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笔者从以下五点谈自己的拙见。

一、材料选择的自主

陶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第一个教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丰富的体育活动材料是幼儿进行自主体育游戏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我园围绕"乡土材料在体育活动中的开发利用"这一科研主题研究已历经三年历程,从乡土材料的收集到加工、改造已形成一套比较合理的体育器材分类及玩法体系。我们将收集、加工、改造后的扒灰榔头、翻扒、草垫、长凳等诸多乡土材料按其质地的不同分为木制品区、竹制品区、铁制品区、草制品区,并陈列出一间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体育器材专用室。丰富的体育器材给了幼儿充分自主选择的机会。

1.集体活动中材料选择的自主性

每天晨间体锻,每班选出几名幼儿代表到体育器材室根据当天的锻炼目标选择适合的体育器材,自主布置运动场地,确定游戏内容与规则。自主有度,为了避免一周锻炼目标的重复,师幼协商制定了一周运动计划表。幼儿根据锻炼目标选择适合的体育器材。又如在集体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讨论如何将原始教案中的器材替换成乡土材料来开展体育活动。如可将垫子替换成草席,平衡木替换成长凳。幼儿根据体育活动目标找适合的乡土材料替代,节约了幼儿园成本,更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选择权。

2.自由活动中材料选择的自主性

自由活动包括了晨间的分散游戏活动,及课间的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活动更能体现幼儿对体育器材选择的自。教师利用家长资源,发挥有手艺特长的家长制作了10种农村特色自制体育玩具。如草垫、草圈、蛇皮袋做的降落伞、卷成的金箍棒,麻袋做的抛接器、大沙包等。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根据自己喜好自主选择自制玩具活动,体现了材料选择自主性。

二、玩伴的自主

玩伴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游戏"伴侣"。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玩伴,根据玩伴的年龄、兴趣、爱好等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的自主选择。

1.班内同伴自主选择

本班幼儿之间的游戏交往频率最高。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自由选择喜欢的玩伴自主参与,自由活动,获得运动技能的提高。然而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刻意安排好的"自主选择"环节。对于这些做法,是否体现幼儿自主性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其实教师不妨在给幼儿树立一定规则意识的前提下,大胆放手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自主选择班内同伴游戏,那么活动的效果会更佳。

2.同轨班友情互动

同轨班友情互动,不仅培养了幼儿自身的交往能力,也体现了幼儿在陌生同伴前受欢迎的程度。所以教师不妨适时提供集体或自由活动时间,让同轨班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朋友共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会更高涨。

3.大小混龄自主游戏

上海师大华爱华教授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会使社会责任心、自立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通过大小混龄活动,大班幼儿能产生哥哥姐姐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小班幼儿通过大班幼儿的带领不仅学会了运动技能,也消除了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所以笔者的做法是不定期开展大小混龄体育游戏活动。以集体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互相有选择的找对方参与游戏,受到拒绝的一方应反思寻找不受欢迎的原因从而调整交往策略,找到自己的新朋友。大小混龄自主游戏的难度在于大班幼儿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赢得弟弟妹妹的信任方可顺利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由此可见,大小混龄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关心他人,照顾他人的机会,也为孩子提供了建构友谊的平台,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三、玩法的自主

幼儿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同幼儿对不同体育器材会产生不同的玩法,体现出了幼儿自身的创新意识。在体育活动中,笔者为每位幼儿提供人手一份体育器材,让幼儿在与材料充分互动中创新更多的玩法。如在"好玩的木马"体育活动中,笔者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件经改造后适合幼儿高度的木制扒灰榔头,幼儿将其当成木马来骑,他们创新出骑马、搭山洞等游戏,小组拼搭出了各种造型。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运动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教师从幼儿的玩法中适当提炼出重点练习目标集体练习,也可开展游戏或竞赛活动,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晨间体锻或自由活动中,无需教师组织,在安全的前提下,幼儿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难度、喜好的体育玩具尽情玩出自己创新求异的玩法,发挥了幼儿最大自主性。

四、时间与空间的自主

在幼儿园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一幕,园负责人把每班每周的体育游戏时间、体育运动场地安排的十分丰满。一是可能出于对教师能力的不信任,二是考虑到体育活动场地的冲突,原因诸多。笔者认为在培养好教师责任意识的前提下,应放手让幼儿在体育活动时间与场地的选择上自由安排。如晨间体锻时间不要规定大中小班必须在某个时间段分秒不差的开展体育锻炼,可在时间允许范围内,在保证各年龄段幼儿运动量的前提下适当自由调配时间。集体体育活动,可根据幼儿需要、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时间。教师与幼儿不应被时间所束缚,应成为自主安排时间与空间的主人。总之,幼儿园应多以自由活动为主,减少集体授课制。多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给幼儿自主支配体育活动的时间。只有体现幼儿自主性,我们的活动才会更加精彩纷呈。

五、难度选择上的自主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能力水平的差异会影响其运动技能的达成率。针对幼儿能力特点,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应考虑让幼儿在不同难度水平上都能获得技能的提高,感受成功的喜悦。如在"好玩的长凳"体育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农村家庭中常见的木制长凳开展体育活动。教师设计了富有趣味性的丛林探险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过长凳。能力强的幼儿自主选择勇敢从长凳上爬过或走过长凳。能力稍弱的幼儿自主选择从长凳下钻过,最终全体幼儿探险任务完成,幼儿在不同能力水平上技能得到提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适合 科学 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42-01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是以生命安全为本,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锻炼幼儿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以及增强幼儿的体质、开拓视野、培养兴趣、学会自立、学会保护自己等为目的,为此在幼儿园开展的一系列的适宜幼儿的,符合幼儿身体及心理的活动。只有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才能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质量。作为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调控运动过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达到最优的锻炼效果,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1 自主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所谓适合就是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和需求都不一样。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1.1运动能力不一样

小班幼儿运动能力较弱,重点应发展钻、爬、跑、跳、平衡等身体素质;而中、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已渐渐加强,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在动作难度方面须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1.2思维方式不一样

小、中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富有童趣、可爱的角色较能吸引他们;而大班幼儿抽象思维渐渐萌芽,一些挑战性大、任务意识强的角色比较适合他们,如扮演小士兵。

1.3意识形态也不一样

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是朦胧的,他们一般对同伴的活动不在意,对小组合作活动不感兴趣;中、大班幼儿则喜欢集体活动,喜欢竞争与合作游戏。教师应把握和分析幼儿的水平和特点,有的放矢, 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比如运用器材、器械练习的时候,这就需要根据幼儿的自身能力去选择器材的大小、轻重以及器械的宽窄和高低等等。沙包、球类有大有小、哑铃有重有轻、平衡木有宽有窄、有高有低,攀登架有高有低等等。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独立选择适合的器材、器械,使每个幼儿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个幼儿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2 科学调控运动过程

2.1动静交替,科学调节运动量

幼儿体育活动运动量的安排须符合幼儿生理机能的规律与特点,应由小到大再到小,呈抛物线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分配难易点,科学调控运动过程。要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不能让幼儿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的运动。

2.2精讲多练,合理调控运动密度

运动密度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做练习的时间与活动的总时间的比例。活动的密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否充分合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进而也关系到一个体育活动的质量。

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对小班幼儿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讲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其次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搬教案,而应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一个优质体育活动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个活动的时间,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发展身体素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效教学。

3 充分挖掘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

体育活动中教师巧妙的构思、精心的策划是激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通常,我们在为幼儿设计体育活动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机会,诱发幼儿的创新精神,从而充分体现游戏材料的教育价值。

3.1要求幼儿一物多玩

即提供一种玩具或体育器材,让孩子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如一次投掷活动,我们把活动设计成占领敌人的阵地,一些孩子就找来饮料罐、小木棍、绳子,做成了手榴弹的模样;一些孩子用萝卜做成了炮弹,这样既训练了幼儿的手部力量,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3.2要求幼儿一动多变

即一个动作,让孩子想出多变的方法。如“地毯爬行”,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可以手脚着地爬、手膝着地爬、也可以跪爬、坐爬、侧爬、匍匐爬、倒退爬等等。

3.3提出课题,表演特技

即教师提出游戏的课题,至于怎样做动作和玩,让幼儿自己决定。如游戏“跳水运动员”,幼儿在“跳入水池”后可以做蛙泳、自由泳的动作,也可进行花色游戏,进行游泳表演。当幼儿想出新的游戏方法时,我会立即给予肯定,教师的肯定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还想出了许多体育游戏的玩法,使他们敢于大胆地进行创造活动。

4 加强引导体验成功

在体育活动中,不同水平的幼儿都会碰到困难,或者彼此发生纠纷,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对幼儿加以引导,努力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加以引导: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启发,引导幼儿的思维。我们还可以通过活动加以引导: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所“保留”,逐渐丰富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训练创新的思维。如玩沙包,一开始可以让幼儿踢、抛、掷、传,然后可以让幼儿头顶沙包练平衡等,之后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拓展活动的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当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出现动作不协调、方位不合理,不安全等问题,老师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站在幼儿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经常地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失败的幼儿总结教训,重新活动,让幼儿享受成功,可以大大地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活动的效果,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8篇

活动一:在杭州某幼儿园的一个托班体育游戏中,教师用废纸箱当山洞、当桥墩、当家,让幼儿抱着自带的绒毛玩具(我的宝宝)做外出旅游的游戏,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空间,如一个山洞到多个山洞相连等,使整个游戏更具有情节性、趣味性。

分析:教师已对收集和使用废旧材料有了自觉的认知。废旧材料的形态特征能诱发教师的创作灵感,使它成为某种有形物体的替身,它能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产生动作。如果再用情节性的语言作为游戏过程中的指示语,教师就更能促使幼儿快乐地游戏。

活动二:我国大班幼儿听了故事“小公鸡学吹喇叭”后,以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故事表演。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按故事情节在场景中选择和指认替代环境,如滑梯当山坡、水泥石条长凳为独木桥、小石墩当田沟、爬房活动器具为大公鸡的家,并以故事中角色的行动顺序进行动作练习。

分析:教师已懂得巧妙运用自然环境来丰富幼儿的体育游戏,这既利于幼儿动作发展,又能激发幼儿联想性的思维,更为幼儿提供了文学作品动态表演的机会,还能让全体幼儿参加,自娱自乐,避免了体育活动中的角色争吵和危险。

活动三:在德清某幼儿园的一个大班体育活动中,教师只是提供了木制的高椅和小椅子、家用电器的废纸箱裁成的长条纸板等原始材料,幼儿三人一组,自选材料合作建造山洞,教师提出“搭建可以钻的山洞”的要求。

分析:教师已学会把准备体育场景的任务转嫁给幼儿,教师让幼儿搭建的过程就是幼儿不断地动作的过程。建造后,幼儿不断地到同伴搭建的场景中练习钻和侧钻动作,犹如邻居间串门,反映了体育活动既自如又有序的游戏特征。

思考:从以上情景性体育游戏活动中可以看出,教师只要抓住游戏的元素(材料、空间、伙伴)、成分(角色、情节、象征)。就可以把机械、单一的体育动作训练变得活跃、丰富和有趣,但这三个活动的本质特点仍然是体育,无论怎样的情景性都是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角色行为或活动场景中运动器具的理解。

我常常见到这样的活动教案被命名为“健康活动”,出现这种命名方式,我认为是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理解的偏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5大领域只表达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需要获取相关经验的范围,一个领域的内容也会涉及到几个方面。如健康领域,从内容的角度上看,它涉及到生理、心理、健康、卫生知识和身体运动四大块,具体实施这些内容,它就会用到科学活动、体育活动、语言活动,甚至音乐活动:因此,教师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时要从操作层面上理解和运用,学科活动、生活活动、劳动活动、区角活动、角色游戏等应视之为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手段,教师要学会按内容,按幼儿学习特点定手段、定方法、定活动名称,让自己和他人一目了然。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9篇

2006年6月,我园申报的“幼儿园体育规范化研究”课题经政治部批准正式立项。此课题立足园本实际,通过深度挖掘我园教育资源,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从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设施设备、活动内容及方法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构建幼儿体育教育的新规范,使幼儿的发展水平、发展需要、个体差异、活动兴趣与各类体育活动的特点结合起来,组织幼儿开展科学、安全、有效的体育活动,促使幼儿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思路是这样的:

一、专家引领,指导实验班教师的研究工作。

凭借专家的理论优势指导课题的实际操作者――教师――则是使课题顺利进行的重点之一。针对我园教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先请相关专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班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教育新理念讲座”,让教师们把新的理念贯穿课题的研究中、从新的角度审视课题的切入点:为了使课题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我们定期邀请专家对实验班的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专家们与教师充分交流探讨,及时调整方案,鼓励教师们在研究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个性尝试。

二、相互渗透,把保健室和实验班的工作结合起来。

请保健医生对教师们的体育活动设计提出专业意见:例如,体育活动的强度是否适合小班幼儿;什么样的活动密度才能有效的对小肌肉群起到锻炼作用;不同年龄阶段的肥胖幼儿应如何区别对待等。

三、家园携手,既培训教师也培训家长。

由于地处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大部分家长依然认为幼儿园就是小学教育的“预科班”,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应放在学习识字、数学和英语上。这种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观念曾经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拦路虎。各实验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和亲子园活动向家长们讲解课题内容,举办“您也应该了解幼儿教育新理念”的讲座,使家长们逐渐转变了观念,在相关的研究范围内,开始理解并能主动配合体育活动工作的开展。

四、发扬特色,把军体活动和普通体育活动结合起来。

鉴于我园是军队幼儿园特殊优势,实验班的教师们设计了一些富有军体特色的活动,如:小小工兵连、小小救援队、小小消防员、勇敢的小兵、军营小花等,面向中班和大班开展了军训,极大的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并且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方法是这样的:

1、把保健室和实验班教师的工作结合起来。

2、把专家指导和实验班教师的工作有意义地结合起来。

3、把培训家长和培训教师结合起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在幼儿园体育规范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1、探索开展体育活动的最优时间安排和场地利用,逐步形成较规范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模式。

2、使幼儿形成可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指导下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的习惯。

3、提高了教师的主动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开发、运用新的体育活动模式的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深切的感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无论是对幼儿园、对参与科研的教师、还是对参与实验的孩子们而言,可用“收益匪浅”四个字来形容。

对幼儿园而言,建立了园本体育活动教案集,成立了教师自制体育活动器械素材库(收集的废旧材料和已完成设计制作的体育活动器材)。

对教师来说,提高了教师对开展体育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理论的应用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园100%的教师学会了使用国民体质监测量表;教师撰写的体育活动方面的论文多篇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

对孩子们而言,转变了以往由教师描述游戏规则为主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自主性增加了,思维明显活跃,孩子们在教师和保健师的指导、帮助下,身体得到了针对性的科学锻炼,体质不断增强,肥胖和营养不合理状况得到缓解。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范文第10篇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创造力。小班的孩子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这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体育舞蹈的条件,而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我们注重培养幼儿舞蹈基础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舞蹈的协调性、节奏感和技能上有明显提高,让幼儿具备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并通过舞蹈训练,使幼儿保持良好体态,增强幼儿体质。在达到这些目标的基础之上,孩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如鱼得水。

一、加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我。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拉丁舞教育。

在这学期中,幼儿园为了让教师对拉丁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经常组织资深的拉丁舞老师来园给我们培训,加深我们对于拉丁舞的认识。幼儿园的专业老师也给我们进行拉丁舞方面的讲座,包括《斗牛舞的实际操作及细节知道》、《伦巴难点怎样攻克》等,这样的讲座也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平时空余时间,我还会时时关注幼儿园课题网站中的互动交流,看一看同事们提供的拉丁知识,阅读一些关于舞蹈的书籍。从各个方面汲取拉丁舞的精髓,为更好地开展拉丁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定位准确,找准研究关键

我们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及身体状况,根据构建园本课程的总目标设定小年龄段的目标及内容,设计编排动作,对成人拉丁进行改编整理,使其更加适合幼儿园的年龄特点,将拉丁舞元素融入一日活动及游戏中,形成小班课程系统的链接,建立小班的课程评价体系。我们每月召开一次子课题会议,研讨课题的阶段实施情况及活动安排。并通过检验幼儿体育舞蹈的实施效果,剖析幼儿体育舞蹈对幼儿身心发展变化的影响,确立幼儿体育舞蹈课程的目标,找准研究关键。

三、行动研究,在实践中前行

我们通过一课多研等方式,定期开展幼儿体育舞蹈示范课观摩和各种现场教学研讨活动。对于一节课,我们课题组成员全体备课后,在子课题会议上讨论整合为一篇完整的教案,再通过一研、二研、三研,让其成为一节成熟课。这样不仅仅锻炼了老师的备课上课能力,还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创造具有幼儿体育舞蹈特色的教学环境,让幼儿一踏进幼儿园就能感受体育舞蹈快乐的教学氛围。每班每周开展两次特色活动。在每周第一次特色活动之前,我会认真钻研教案,并设计一定情境、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相对枯燥的基础训练,在第一课时之后,我也不断反思,根据自己班级小朋友的特点,对课程进行研究,并在第二课时改进,通过一次次的教学、反思、再教学,让自己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前行。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成立了行动研究小组,设计幼儿体育舞蹈活动,从目标设定到活动准备,到活动各个环节,再到活动反思,在常规教育活动过程中反复实践、验证,对于小班体育舞蹈课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通过我们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大家的努力,幼儿园的主课题《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成为了市级课题的备选。每一位老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小班幼儿学习体育舞蹈,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幼儿也大多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幼儿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需求。

幼儿学习拉丁舞基础训练的身体姿态要求与日常生活中良好姿态的要求基本一致,它在音乐伴奏中舞蹈,通过长期的基础训练的练习,幼儿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对增进幼儿健康,提高协调性和韵律感都有良好效果。学习拉丁舞,对于孩子身体成长有很大帮助,可以避免和纠正孩子弯腰驼背及喜欢抓耳挠腮、咬指甲等不良习惯。拉丁舞音乐一般比较欢快激昂,孩子学习之后除了形体上会有较大改变外,精神面貌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大方。舞蹈还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可培养孩子的协调和平衡能力。体育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带给人美妙的艺术享受,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是一种“天作之合”。

上一篇:中班户外活动教案范文 下一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