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2:25:37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计算,三峡工程将耗用钢材约75万t,水泥约615万t,粉煤灰约135万t,油料约105万t,炸药约10万t,木材约25万m3。这部分主材的费用约为三峡工程建安工程总成本的30%左右。为有效实施“三控制”中成本控制的管理目标,对影响工程成本较大的钢材、水泥、粉煤灰、炸药、油料、木材(以下简称“六大主材”)实行了业主供材制,即由业主对三峡工程建设所需的六大主材的计划、订货、采购、检测、储运、配送等各个环节实施全面管理,对工程建设物流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监控。

物资供应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物资供应合同是工程建设合同的延伸。但物资供应合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此将三峡工程的物资供应合同主要分为3大类进行管理,即物资采购类合同、物资供应类合同和物资委托管理类合同。

一、做好合同的事前管理

招标文件编制得是否细致,对合同双方责、权、利的规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合同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它是合同管理的先决条件,因此应认真做好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尽量避免合同的先天不足而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纠纷,即对合同管理实施事前控制。

(一)物资采购类合同

三峡工程,“千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此对构成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的主要材料的采购,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编制和审查物资采购类合同时,重点突出质量,详述质量条款及违约责任,其次是价格、产量和信誉等。

(1)水泥、粉煤灰:其需用量约750万t,供应量不均衡,施工高峰年水泥和粉煤灰的需用量分别达到90万t和40万t左右,约为正常施工年的4倍和6倍,且施工高峰年主要集中在三峡二期施工期的4年时间内(1999~2002年)。为此在三峡工程即将进入二期工程施工的1997年,业主对水泥和粉煤灰面向全国的水泥生产厂家和火电厂进行公开招标采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招标文件编制和审核工作,在质量条款上,除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外,针对三峡工程的特点,对水泥的某些指标如MgO和碱含量给出了三峡工程的质量标准。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首次在三峡工程上全面采用一级粉煤灰;考虑到每年的准确采购量未知,在采购标的上采用单价合同,要求投标人分品种和运输方式报到三峡工地综合单价。在评标中按照“产品质量、厂商信誉、运输条件、应急能力、到工地综合单价”五项原则选取了三家水泥主供厂家和五家粉煤灰主供厂家。

(2)钢材:考虑到钢材市场比较成熟,为提高厂家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并降低采购成本,对普通钢材采取每年2次(上半年6月份和下半年12月份)公开招标采购,择优选取5~6家钢材生产厂家进行供应。对特殊钢材如压力引水管用高强钢板则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在编制和审查招投标文件时,重在质量条款上,以确保钢材的质量。

(3)油料、木材:基本上采取与钢材类似的模式,根据三峡工程的进度和需求不定期地进行竞价采购。

(4)炸药:属于国家专控产品,主要委托公安部和国内贸易部指定的京昌公司进行供应;又委托葛洲坝易普力公司供应部分混装炸药。在委托合同中要求两家公司对所供炸药质量负全面责任。

(二)物资供应类合同

在编制物资供应类合同时重点放在物资计划、物资核销、质量争议和物资进出场管理。

物资申请计划为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的重要基础,物资申请计划的准确率直接关系到物资采购供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关系到业主采购资金的周转占用水平,仓储管理的应急能力等。为此在物资供应管理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施工单位对各类物资计划申报的责任、义务及违约责任,也规定了业主方的供应责任。考虑到水电工程施工特点,对月度施工计划除了每月22日申报下月的正式计划外,还增加了每月10日前申报当月的调整计划,以适应现场施工变更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计划申报的准确率。

由于各施工合同项目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其六大主材供应采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固定单价进行供应,随着市场的变化,固定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负价差(如0#柴油标书规定的供应价格为2200元/t,2001年二季度宜昌市场价格约2900元/t,价差约700元/t),因此如何考核各施工项目业主所供应的六大主材耗用量的合理性,保证三峡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及防止六大主材价差流失,目前来看,较有效的合同措施是物资核销和物资进出场管理。通过月度和年度物资核销进行物资消耗的过程控制,通过竣工物资核销进行物资消耗的事后控制。通过物资进出场管理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三峡工程和三峡工程所用物资流出三峡。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材料质量争议,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三)物资委托管理类合同

物资委托管理类合同主要包括仓库委托管理、专用设备委托维修管理以及物资中转、储存委托管理等。委托管理类合同重点在服务和安全上,受托方应承担保管和服务的责任,要防止材料的变质,制定合理的材料进出流程并及时向委托方提出异常情况报告等;受托方还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材料保管和进出的安全。

二、做好合同的过程控制

一份好的合同是合同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但合同签订后能否按合同规定的目标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同的日常性检查、分析和协调,即合同的过程控制。通过对合同的过程控制,检查合同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履约情况,针对合同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合同纠纷进行分析和协调,并对合同有关内容通过合同双方的协商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物资采购类合同

物资采购类合同的过程控制的重点是物资质量、成本、产量和物流组织。

对物资质量的控制重在检查和落实各厂商在投标文件中所承诺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对未落实的督促其改进和落实,并协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手段和措施。如散装水泥采购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运抵三峡工地的水泥有部分温度偏高,某些指标不能满足三峡工程的标准。为避免水泥运抵三峡工地后由于质量原因退货造成合同双方不必要的损失,经协商,双方决定委托国家水泥质检中心进驻水泥主供厂家,对运往三峡工程的水泥实行出厂检验,对不符合三峡工程质量标准的水泥不准装车发运;为从源头控制水泥产品的质量,双方决定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对专为三峡工程生产的水泥进行全面质量监理(从原材料到成品水泥)。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优质水泥用于三峡工程。

为提高三家主供水泥生产厂家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并考虑工程施工特点,业主按工地拌合楼进行分厂供应,每座拌和楼配备一家主供水泥厂,一家辅供水泥厂。在供应过程中,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产量、物流和采购成本,对各拌合楼的主供、辅供厂家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需要。由于原水泥采购合同无具体水泥数量,三家水泥主供厂家的合计年水泥产量又较大,而三峡工程的水泥需用量有限,为有利于生产厂家合理安排为三峡工程生产和面向市场生产,业主根据三峡工程施工的特点,对2001年的水泥采购,按工地拌合楼实施竞价排序,将各水泥厂家对应到工地各拌合楼,从而保证了各水泥厂家有了全年的水泥基本供应量。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不仅保证了水泥的质量和数量,而且降低了水泥的综合采购成本,使合同双方在日常工作中处于主动。

三峡工程在全国水电工程中率先全部采用一级粉煤灰,粉煤灰是火电厂的发电副产品,在粉煤灰采购合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问题。由于火电厂的发电负荷由电网进行调度,加之汛期受水电站发电的影响,另外粉煤灰运输还受长江汛期航运和铁路运输的限制,因而造成粉煤灰的质量稳定性和供应量难以保证,使供应工作十分被动。曾有一段时间,三峡工程面临粉煤灰断供的危险,不得不采用公路应急运输方式,增加了部分采购成本。对此,采取了一系列合同措施:首先,业主与粉煤灰主供厂家一道向三峡建设委员会和国家电力公司发函,要求保证向三峡工程供灰的几家主供火电厂家的发电负荷;其次,督促粉煤灰供应厂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增大在厂内和宜昌的储备;最后,决定引进后备资源厂家。在1999年底,面向国内十几家大型火电厂竞价采购2000年三峡工程所需的粉煤灰,通过实施情况来看,既保证了粉煤灰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又降低了粉煤灰的综合采购成本。2000年底对2001年三峡工程所需的粉煤灰又进行了一次竞价采购,进一步提高了优质一级粉煤灰的比例,同时粉煤灰的综合采购成本有了进一步降低。

对钢材采购,通过每年两次的竞价招标采购,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有些质量标准甚至超过了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如产品包装等。各钢材供应厂家都树立了质量、信誉第一的指导思想。对钢材供应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争议,除在招标文件中严格规定外,同时委托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驻三峡工地,对到达三峡工地的钢材进行质量检查;另外采取增加钢材检测数量和频率的措施。

对于木材、油料和炸药,虽不构成工程主体,但仍严格执行质量第一的原则,对不符合合同文件规定质量标准的坚决予以退货。

(二)物资供应类合同

物资供应类合同过程控制的重点在物资计划、物资核销、质量争议和物资进出场管理。

物资计划准确率的提高是一长期的过程。经过统计,三峡一期工程计划准确率平均在65%左右,经与施工承包单位多次协商和协调,进入三峡二期工程施工后物资计划准确率在逐步提高,平均在80%左右,但各施工项目和分品种材料的计划准确率还很不均衡。物资计划准确率主要受施工计划和设计变更的影响,施工计划的完成率更受现场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将物资申请计划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将继续是一个难点,采取库存的方式可缓解一部分压力,但也增加了材料积压的风险。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质量争议,及时进行记录和检验,并请权威部门进行仲裁。在责任未分清前,为保证工程施工首先及时更换材料。

根据业主制定的《三峡工程主要物资核销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物资核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已为业主追回100多万元的价差损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物资核销标准和物资核销深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从2000年1月开始,对进出三峡坝区的主要物资实施全面的进出场管理,通过这些合同措施,力争使优质材料用于三峡工程,并使材料消耗趋于合理的水平,同时防止业主供应的六大主材价差流失。

(三)物资委托类合同

日常性的合同检点在被委托方的服务和安全上。通过走访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并结合日常性的检查来了解受托单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存在的问题督促其改进和提高;对于安全(特别是油料仓库和炸药仓库),同坝区公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对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以确保安全第一。同时对合同中不明确的地方进行协商加以明确。

三、做好合同的事后分析和总结

三类物资合同数量多,合同有效期不同,各合同执行完后,应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找出合同文件编写上的不足和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在新签订的物资合同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使物资合同管理水平逐步向前迈进。如散装物料集装箱维修委托合同,重点考核指标是集装箱的完好率,但在一期委托合同中未对完好率制定出可操作实施方案,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较多合同纠纷。为此,在进行二期委托合同编制时,即在对一期委托合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目前合同执行情况良好。

四、结束语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采购监督不到位

目前,在煤炭企业中,进行煤炭物资采购时,经常会存在采购监督不到位的现象,这就对煤炭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有很多煤炭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采购监督机制,导致采购监督工作缺乏有力的依据,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不会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随意性比加强,严重的降低了煤炭物资采购质量。

1.2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机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物资供应、采购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不紧密,企业有的部门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各部门的下属分支单位比较多,管理难度大,从而对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1.3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而言,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前,没有对市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导致采购数据不准确,在采购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物资积压或者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对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极大的影响。

2.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加强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

煤炭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首先要加强物资采购成本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经过多家对比,选择物资质量良好、价格便宜的供应商。煤炭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并对采购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避免发生盲目采购、无计划采购、重复采购等现象。在采购过程中,还要加强物资采购的开支管理,确保物资采购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采购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对煤炭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煤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合理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并将其真正落实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从而为物资采购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时,要严格的按照指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从而为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煤炭企业还要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如果发现采购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要对其进行处罚,确保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2.3提高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的管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煤炭企业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煤炭企业要根据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煤炭企业还要注重培养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不断提高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开展物资供应及采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水平。

2.4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在煤炭企业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其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煤炭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系统构建物资管理系统,这样管理人员能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物资入库、出库、损耗、库存等记录,管理人员不仅及时了解企业物资情况,还能极大的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3.总结

物资供应及采购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在新环境下,煤炭企业必须加强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提高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物资供应及采购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二维条码码制的选择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首先要选择适用的二维条码类型。国外已公开了20多种二维条码标准,仅ISO/IECJTC131就颁布了PDF417、QRCode、MaxiCode、DataMatrix、AztecCode和系统一致性标准、二维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标准、二维条码识读器测试规范等标准。我国自2006年以来开始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标准,如,GB/T21049-2007《汉信码》、GB/T27766-2011《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GB/T27767-2011《二维条码紧密矩阵码》。在这些条码中,PDF417技术成熟,但字节容量较小,QR码、DM码、GM码、汉信码在字节容量、纠错等级、识读角度、抗污损能力上虽然存在差别,但都能与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集成。DM码没有国家标准可依,对汉字的支持较弱,且存在专利隐患,厂商支持较少;GM码有国家标准,也存在厂商支持度不足的问题,基本上由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支撑;QR码标准开放,产业链成熟,在我国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汉信码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有国家标准支撑,性能略优,专利开放,在二维条码中支持汉字性能最强,技术支持厂商也在不断增加,并在医疗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比较而言,QR码和汉信码能够满足航天企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需求,在知识产权和保密性方面,汉信码更具优势。

1.2二维条码应用过程涉及的标准实际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除了选择适合的二维条码码制外,还需要制定二维条码的应用标准,没有二维条码应用标准,就不能实现二维条码与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集成。二维条码应用标准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条码编码标准,二是条码使用标准。条码编码标准主要规定条码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和格式要求。条码编码标准主要为计算机运算提供依据,计算机程序依据条码编码规则把数字信息生成条码;在应用过程中,通过扫描条码,计算机程序依据条码译码规则把条码还原成数字信息,实现信息的转换。数字信息转换是通过编码和译码过程完成的,编码和译码就需要统一数据格式。二维条码使用标准主要规定条码在应用中需要统一规范使用的要求。条码使用标准主要为条码使用人员提供依据和指导,如果不建立统一的使用规范,会导致使用过程的无序化。所以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就要依靠物资条码编码标准和条码使用标准的支撑,并且两个标准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当前,不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航天标准还都缺少二维条码的应用标准,航天企业应尽快制定二维条码应用标准。

1.3二维条码编码标准二维条码的编码标准是条码应用的基础,不同的编码规则规定了不同用途的条码数据格式、含义及编码原则。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需要综合考虑信息格式的固定性、条码的永久性和简洁性。固定性是指同类事物对应同一个信息表达格式,以便于不同系统间数据库共享和交换信息。永久性是指事物信息的条码形成后,只要事物信息的属性不变,就不再更改,并且是终身的,事物属性变化的,应该重新形成新的条码。简洁性是指条码表示的内容要精炼、简短,二维条码虽然承载的信息量较大,但是信息量越大,条码面积越大,使用越不方便,条码承载信息内容越少运算越快捷,一般不宜超过200个字节。只有规范了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格式,才能按规范的数据属性格式形成条码,只有把数据信息形成了条码,才能实现自动识别和采集。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应用二维条码的事物有:物资、产品、工位、人员身份、库房货位、托盘、运输车辆、供方和顾客基本信息、作业流程、各种单据证件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Q/QJB224-2013《物资信息二维条码编码规范》基本把上述事物的二维条码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字节长度以及各项信息填写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各类条码中,管理难度最大的是物资条码。根据物资的不同性质,可以在条码中嵌入物资代码、名称、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批次、生产厂商等信息。Q/QJB224-2013《物资信息二维条码编码规范》根据实际应用,还规定了每项数据填写的格式要求和最长字节长度,实际填写数据信息时可少于标准规定的字节长度,以提高条码应用能效。

1.4二维条码使用标准ISO针对不同使用对象、使用条件、数据内容和格式等制定了一些二维条码使用标准,如:ISOTC122制定了包装标签二维条码标准、ISOTC104/SC4制定了集装箱电子封装标准、ISOTC23/SC19制定了目标追踪标准、ISOTC122/104制定了物流供应链领域中的应用标准等。我国GB/T14257-2009《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主要规定了一维商品条码符号放置的通则和条码放置指南,GB/T19946-2005《包装用发货、运输和收货标签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主要规定了一维条码和PDF417货签条码的设计要求、数据表示格式、标签材料、质量和规格等内容,目前我国还缺少二维条码使用标准。条码使用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条码标签、条码印制、条码放置等要求。由于二维条码技术是一项通用技术,航天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和国家二维条码相关标准,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借鉴一维条码的使用标准。条码标签按基材或印制方式分为:纸质条码、塑料条码、金属条码、陶瓷条码、其他条码。标签基材主要考虑在产品有效期内保持标签不受环境的影响,如:热、光、污染、潮湿、磨损、撕裂、卷缩、腐蚀等对条码可读性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条码标签应选择适合基材。一般情况下,条码标签的宽度应在50mm~90mm之间,标签高度应在35mm~60mm之间,同一单位可以制定几种不同尺寸的条码标签,根据产品或包装尺寸的要求可适当选择,但不宜过多。条码符号要求条(点)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不同颜色对光的反射率不同,一般来说,浅色的反射率较高,可作为条码符号的空色,如白色、黄色、橙色等,深色的反射率较低,可作为条(点)色,如黑色、深蓝色、深绿色、深棕色等。白色作空,黑色作条(点)是较理想的条码颜色搭配。二维条码符号的条空(点)的颜色搭配选择可以参考GB/T12904《商品条码》规定的条码符号条空颜色搭配参考表。

条码印制的最小模块尺寸不低于3个像素/模块,根据条码标签的尺寸,条码尺寸可适当放大。二维条码符号印制的条空(点)反射率、对比度、尺寸误差等决定了条码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条码符号印制质量应符合GB/T23704《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按条码和条码标签放置方式分为:粘贴方式、悬挂方式、在包装或实物上直接印制方式等。在物品有包装的情况下,一般情况选择利用大批量连续印刷的方法,把条码印刷或贴在包装上,也可将条码制成挂牌悬挂在物品上。条码和条码标签的放置、粘贴或悬挂位置要保证条码符号不变形,且便于识读和操作为准则,一般宜放置在不易受破坏、折叠或皱折的位置,标签上供人识读的条码应平行于产品或包装的底部。条码和条码标签与产品或包装边缘保持适当距离,以减少标识损伤。条码标签放置应避免选择会使条码变形和受损伤的地方,如有空、口、线、缝、钉、褶皱、隆起、粗糙的地方,转角处或表面曲率过大的地方,会被遮盖的地方。二维条码直接标印技术是在实物表面通过针打、激光刻蚀等方法,标印永久性的条码标识。在实物上直接标印二维条码方式是最具是可终身追溯的标识方法。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是最早在零部件上直接标印二维条码符号的机构之一。NASA已经了条码直接标印技术及其应用的标准NASA-STD-6002B《在航空航天零部件上应用DataMatrix符号》和技术手册NASA-HDBK-6003A《使用直接零件标印方法/技术在航空航天零部件上应用DataMatrix符号》,这些标准被许多有质量追溯要求的行业所参考借鉴。常见类型包装上的条码和条码标签的放置可参考GB/T14257《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但是目前国内航天型号用产品实物上一般不允许印、刻或张贴多余物,在最小包装或纸质文件上打印或张贴条码是最简洁的条码放置方式。

2结语

航天企业在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二维条码识别技术,除了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条码符号标准外,为了防止受制于人,还需要制定企业内部统一的二维条码编码标准和使用标准,才能实现物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应用集成,通过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实现物流与供应链有关数据的自动识别、采集和同步处理。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构建完善的物资采购监控系统

该系统的成员需要包括总经理、审计部门人员、各矿供应科人员,并由总经理担任组长,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物资采购实施严格的监督控制,并构建评估小组,开展各项评价审查工作,包括物资招标、评价供应商的质量、物资的质量信息审查、售后服务考察、集团采购价格的审查等,根据以上的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优选高等级的供应商。

2.制定完善的物资价格控制系统

该类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企业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工作能够根据科学的制度进行运转,更加规范,包括物资采购价格分级制度、权利分散制度、报价管理制度、定点采购制度、合同审核制度、物资验收制度等。

3.开发物资采购的动态信息平台

物资供应管理的重点在控制价格及数量。在价格控制方面,应对各个物资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进行对比,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有效的压缩成本,也能够保障生产活动的质量及效率;物资的数量方面,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消耗各项物资,需要掌握其动态的发展,库存情况。因此,需要开发物资采购的动态价格信息平台,将各项信息输入系统,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全面掌握基本的价格信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4.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业务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素养,业务人员的素养对于物资采购价格的管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该类人员需要具备极高的素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扎实、丰富,包括掌握管理知识、经营、法律知识、会计等各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会使用计算机、具备实践性的会计技能等。该类人员还需要定期换岗,避免定岗之后与供应商构建长期稳定的联系,出现腐败现象,还需对其实施相应的绩效考核工作,遵循公平、公证的原则对去实施影响的奖惩措施。

5.结语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新型管理方式,在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煤炭企业想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取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强化其核心竞争力,对其物资供应实施精细化管理则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各个细节方面的支出,降低成本,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及运行效率。笔者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煤炭物资供应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实践的管理中还需要管理人员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方案,实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目标,优化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谈到绩效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考核,尤其是年底的考评,这足以表明绩效考核在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绩效考核与管理概念混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阶段,不能代替绩效管理;其次,绩效考核被简化成了年底的考评或约谈。

我们从很多单位还看到这样的共同现象:

(1)一到年底考核,大部分单位都采取一个文件通知考核时间、地点或印发一些表格。

(2)考核时被考核对象总结一念,领导、同事打分,然后人力资源部汇总打分结果,再不就是员工填一些表格,部门领导写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语,然后交回人力资源部。

(3)年底根据最后一名的情况采取末尾淘汰、轮岗或其它形式的职位变动甚至不动。

(4)考核最后的和第一的未必有待遇的变动。或者就是表格一收等于泥牛入海不知所踪。

如此的考核只是一个报送上级部门开展考评的形式,意义大与不大暂且不谈,但如此的循环是否为管理者的初衷,能否满足发现人才,激励后进,最终实现企业各项目标还有待商榷。以上这些管理中出现的“常态现象”都不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虽然,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同时,绩效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但在有效衔接上存在的差距,管理方式上存在的短板还是不容乐观的。基层单位是企业管理的执行部门,一个部门的绩效管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企业的绩效管理总体水平和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实效。发电企业未来的竞争将完成从发电资源配置到企业管理方面的转化,绩效管理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看来,这些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对电力企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除脱离本企业实际情况使先进管理活动流于形式外,照搬照套,机械式地使用相关管理方法也使企业在运行中事倍功半。

二、发电企业绩效管理存在一定弊端

一是绩效指标的确定与基层单位的执行力之间存在空隙,制定目标有些不切实际,单纯的绩效考核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得绩效考核形式化、简单化。二是由于缺乏日常绩效信息的有效积累和正确评估,绩效考核变成了表格化、形式化,最终绩效考核在各方看来或许会认为是一种偏于主观,较为片面,说服力不强的工具而已。三是考核结果没有真正与奖惩制度、岗位调整等激励机制进行有效衔接。四是将绩效考核聚焦点放在考核本身,绩效考核与绩效体系改进存在脱节现象,造成绩效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中应有的推动作用。这些现象与我们所说的部门小现象其实如出一辙。所以要做好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必须从细节抓起,从企业基层单位做起,让绩效管理通俗化,让每一位管理者都知道绩效管理是他们在基层单位管理中随时可使用的一种管理工具,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管理深入基层,收效在企业。当然,我们要充分利用企业核心部门的绩效管理平台,发挥好人力资源部在绩效考核方面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不能以绩效考核简单取代绩效管理,必须从大方向上把握好企业绩效管理总体目标,要学会考核结果的多样化运用,为企业发现和选拔人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扬长避短,实现绩效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最终实现本部门和企业绩效的共同提升。

三、为搞好发电企业长效平衡发展,做好物资供应部门绩效管理工作

提高部门微循环能力,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微循环也就是具体到我们物资供应部门的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物资供应部门如何改进自己绩效管理的工作,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具有本部门特色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包括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计划—绩效实施和考核—考核信息反馈和整理———绩效评价及绩效结果应用———存档。只有形成一整套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形成绩效管理首先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先进理念,只有管理者对这种思想有充分的理解,绩效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绩效的提升源于好的绩效计划,绩效管理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计划制定的及时性与合理性。在制定绩效计划过程中,管理者与员工根据企业的战略经营计划、本部门目标、员工所在岗位的职责共同分析、探讨员工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应达到的程度、衡量的标准以及工作完成的时限,达成共识并签订绩效合约。绩效计划不仅要使员工清楚地知道工作的努力方向,而且也将成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二是绩效考核制度中必须明确规定并量化本部门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不能简单地以完成或未完成进行考核,应以采购物资的质优、价廉,可靠、安全为前提进行综合评定考核。

2012年6月物资供应部使用大唐集团公司财务一体化系统以来,对原有的采购流程审批和采购费用管理全部实现信息化和微机化,对绩效管理考核内容也被赋于新的含义,对物资采购需求计划的下达与审批流程,对招标、议标、询价、议价、比质、比价等各不同价位、不同总价、不同物资的采购环节、采购方式及采购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尤其以严格控制采购成本和在预算费用内才能完成采购任务做为完成采购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时结合我厂物资供应部原有管理系统进行采购全过程管控,形成与集团公司一体化系统并存、互补运行的新模式。绩效考核根据当月采购工作量,以廉洁自律30分、供货质量20分、采购价格20分(采购价格的评定,依据市场行情变化进行横向比价、纵向比较的方式进行考核),供货时间10分、售后服务10分和使用部门意见10分,共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打分,满分为100分。其中廉洁自律打分达不到30分,供货质量打分低于20分,全部扣除当月综合奖;其余四项以扣除分值的总和做为扣除综合奖的百分比。对于达到满分的员工则给与300元/月的奖励,全年累计达到1200分以上者,奖励3000元。客观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使绩效管理更加强调量化指标的提取和跟踪并与员工年终评比、外出培训及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在本部门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本部门的绩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实现员工和组织的近期与远期战略目标。三是绩效考评必须明确时间周期,以月为考核节点,年为评定终点,周和季为阶段总结节点。四是通过跟踪绩效考核流程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反馈的问题,采取集思广议的方式及时进行完善与修订,使绩效考核工作继续发挥推动力作用,使各岗位均步入良性循环的最佳工作状态。五是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人员培训、岗位调整、薪酬调整等方面,定期对材料计划和备品计划岗位进行必要的轮换,随着岗位的轮换,要求员工要尽快掌握新岗位的工作特点,适应对本岗位的绩效管理考核。只有当物资供应部门的小微循环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时,发电企业的大循环水平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四、依据准确绩效考核结果,推动个人职业生涯,提拔企业多方人才

绩效管理的艺术性,是发现人才的关键。不可否认的是有些部门并不是很重视绩效考核,某种程度上人际关系相对偏重,任用人才时,也并不是通过绩效考核来视察,而是看是否和重要人物或上级或企业有关系。这样选出的人难免不会服众,也并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利益。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些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企业,整体社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要想站稳脚甚至屹立不倒还是需要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准确有效的考核结果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绩效管理业绩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无论从公平还是公正方面讲都会得到企业员工的拥护,这样的人才也真正为企业带来利益。当然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依据准确考核结果,那么如何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一,考核方法要科学,采取量化的标准,没有检测体系就会失去公平性。其二,信息必须通畅,考核过后信息反馈必须及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太重视设计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优化操作流程,而没有将考核结果甚至其它一些相关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反馈并提高,最终也不会达到绩效考核的理想状态,也不会真正考核出优秀人才,让员工失去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激情。一方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可能拖延,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得到优秀人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也就是员工要用业绩说话,强化绩效考核,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推动企业文化深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要求的是利润,为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会尽其所能降低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而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但对于个体来讲绩效考核的结果就是优秀者薪酬增加,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其实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带来的收益比他实际得到的大得多,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后的人才录用提升,给全体员工做出了一个榜样,工作只要有业绩,付出就会得到回报,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职业生涯中的,起到宣传引领作用,这种实际行动比成千上万的语言作用要大很多,如此循环,一种自身的企业文化逐渐被深入,一个企业有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可想而知,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实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所以看到这样的优点,要求我们强化基础的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发展的绩效管理系统,以此来更好地进行绩效考核,然后提高人力资源效率。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发展物资供应部门小范围绩效管理,带动发电企业大范围的绩效管理工作的提升,最终一定会为发电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员工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合理控制物资消耗成本

从盲目的物资采购供应到规范的“以用定采”、“以供定额”的管理统一模式,以事前科学的消耗计划制定到消耗定额供应,都大大降低了物资采购供应的成本。

(二)提升了物资管理的效率

实行物资统一管理体系后,根据计算机等辅助手段,能够随时了解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情况,既保障了临床一线的使用,又能够提升采购物资的循环使用周期。同时,实行医院各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后,不仅能够核算各科室的使用成本,还能够强化全体人员的节约意识。

二、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服务经济管理的方法

(一)物资定额消耗经济管理方法

制定医院后勤物资消耗的方法有多种:第一是技术性运算方法,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求进行技术运算的方法;第二是统计学方法,是依据准确的历史数据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第三是估算方法,是通过以往的经验进行估计分析的方法;第四是收入配比分析法,主要是根据医院实际的收入水平来测定消耗额度标准的方法。上述的制定方法应根据实际任务的需求进行科学、灵活的运用。

(二)物资储备经济管理方法

医院后勤物资储备的方法通常采用ABC分类库存管理的方法,是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不同种类的物资根据实际使用量及资金占用量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对于资金占用量大但品类少的A类物资,应进行整合管理并加强检查的频率,按照经济储备量的原则进行库存储备;对于次重要的B品类物质,可以采取分散及整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控制好库存量,做好定期检查;对于品类多且资金量占用较小的C类物质,可以根据需求情况进行批量采购储备、灵活性管理,重点应对AB两类物质储备进行科学管理。

(三)节约经济管理方法

通常医院后勤物资供应的节约方法有多种:第一是强化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消耗定额,根据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消耗定额指标进行实际落实执行及效果考核,增强物质节约的标准和意识;第二是建立部门供应使用责任制度,增加医院各组织部门、科室的物质供应的直接管理责任人,以督促其使用节约意识;第三是应建立系统化的采购计划及物资资源的整合管理工作,按照最优化的物资管理标准,应根据医院医疗、组织及科研等相关业务需求定期集中性采购、保管,提高物资的流转、仓储使用的能力。

三、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服务经济管理的新思路

(一)抓住医院后勤物质经济管理的重点

作为医院后勤物资供应的管理部门,应首先清晰医院系统的整体管理模式。后勤物资供应的经济管理应该在物质项目的重新定位及规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突出新医疗项目的物质采购计划的定额标准、采购种类的鉴别及存储保障特点等相关管理内容。

(二)现代化管理手段与人力管理手段相结合

如今医疗领域高效运转的医疗设备在不断地推新出陈,一些医疗设备本身也兼具一定的管理模式,后勤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应该充分了解该种设备使用频率及物耗特点,通过网络互联及监控等形式。同时,结合相关管理人员的统计修改,最终明确其物料的定额采购量及单位消耗额,以实现管理的有效目的。

(三)监督与管理相互转换、相互制约

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服务管理应从过去单独的管理部门去监管,到医院各个科室作为一个小的管理部门行使监管权力,甚至每名医护人员即是被管理者也是参与的管理者。在管理上应与每名医护人员的政绩考核相挂钩,从过去的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从过去的无使用意识到节约意识,形成行而有之的高效管理模式,群策群力将医院后勤物质供应管理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四、结束语

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服务的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需要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才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加强其管理的方式及内容将是创建和谐的医疗实施环境的最有力保障。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物资管理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进行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进行物资的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整合优化,提高企业的工作的效率。建立物资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企业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电力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它的特殊性就在于涉及国计民生,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的优化发展,只有借助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建立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得以实现。

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效益

物资供应部门作为物资保障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是联系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物资管理系统对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进行及时的、高质量的供应,发挥物资供应部门的中间作用,有很大必要。建立一套物资管理系统,既可以加快企业管理与生产信息的交流互换,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信息化的管理,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将企业的发展与时展潮流相顺应,保证了企业在信息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信息化的物资管理系统,将计划、采购、生产、结算等环节进行信息的及时沟通,加快资金和信息的利用,制定合理的采购、存储、出库计划,并且进行合理的高效的运行,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物资储备、采购等环节成本。物资管理系统,满足企业安全、可靠、快速以及低费用的管理理念,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更快、更安全、更合理。它虽然是一个管理系统,但是却能进行工作方法的有效分析,指出工作方法中不适应的地方,管理中落后的手段。因为它是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所以它满足了信息的及时供给,不断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新的信息和活力。它加强了企业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并能及时的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科学正确的途径。正是它的科学性、及时性、先进性,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引进和使用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以进行有效的物资管理。

二、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因为电力企业关乎到国计民生,所以涉及领域非常广阔,而且工作量很大而又复杂,物资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针对电力企业的工作特点,进行计划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等部门环节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产业链,发挥本身特有的灵活和计划性的特点,进行采购等环节的跟踪和控制,实现物资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电力管理系统的运行原理就是以企业为核心,制定合理的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然后进行合理安排,实现资金的节约和有效周转、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集中的物资管理整合,打破原来物资储存的分散、空间过大等不足,帮助企业进行物资储存的优化整理,实现内部优化,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将物资的领用、采购、出库等环节录入到物资管理系统中去,有利于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进行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进行资金的有效控制,生产所需资源的及时供应,以及出入库等环节的系统化管理。信息化的物质管理系统还能促进电力企业个部门及下属电厂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促进产业链的平稳运行和资金的合理利用。通过对物流、信新的管理的经营理念,是世界商业发展的潮流。电力企业顺应这一潮流,建立采购、储存等电子信息化管理,加大对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控制,通过全方面的测评,选取各方面都优先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三、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需求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多个环节构成,采用了UML的系统模型,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是在UML技术设计的构图基础上完成的。它可以将物资管理的流程清晰的展现出来,奠定了编码设计的基础。物资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了虚拟库存的概念,进行物资的编码出入库,协调不同模块之间的运行。对实际的库存进行统计的工作量很大,费时又费力,然而通过虚拟库存的建立,就可以将库存的信息直观的展现出来,既节省了时间、人力,又提升了工作效率。管理者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提供的虚拟库存数据,进行实时化的了解掌握,制定合理的计划,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类管理。编码管理的出现,为出入库的统计提供了省时、省事的渠道,同时还防止出现出入库记录不及时带来的混乱。为采购工作提供了直观的信息,保证了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

四、结总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为电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实现物资的有效集中管理。同时要加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改进,积极解决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信息化与物资管理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梓韩.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研究[C]//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2014.

2.胡泽亮. 基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6(3):204-204.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 一战开斋,再战授衔 梦游者:1914欧洲如何走向一战 巩俐的燕尾式眼线 一战倾城 再战倾国 论一战赔款问题及对二战爆发的影响 一战前后自动枪械配用弹药的演进 建国初期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探略 今日全球化水平,还不如一战前高? 统一战线的法治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一战前英国与阿富汗的关系及分析 秦下层民众对秦统一战争的态度及原因试析 统一战线智库的职能优势、特征及建设途径 最后一战 一战!封神? 一战印象 论一战前后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俄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 从《早期文稿》看对一战前后国际重要问题的看法 次贷危机中一战成名 保尔森如何做空美国疯狂的楼市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优势及路径研究 十对统一战线科学化的新要求及指导意义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及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一战”前后欧洲及全球危机再探 “一战”前后欧洲及全球危机再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克里斯托弗 A.贝利")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战”中的法国军人,气质中带有国家主义的特征。

打开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档,不禁令人感慨,难能找到比这更纷繁深刻的历史研究了。据估计,全世界已经约有3万册书籍,几十万的期刊文章,无数的激动人心的电视片和广播节目在讨论这次战争。再要翻出点新意,恐怕很不容易。我在这里想做的,是把“一战”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与地域中,强调欧洲及之外的冲突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并从前后近30年的全球动荡来重新审视这次战争。 时空多元视角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可能要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分地区分性质叙述战争前后存在的各种冲突。首先,有些地区存在着激烈的战斗、大规模的屠杀,以及人群的普遍迁移。显然,这应当包括欧洲、西部俄罗斯、巴尔干和奥斯曼帝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其北部与南部的边境地带。其次,有些地区发生了剧变,但却不是持续的冲突,并没有造成人民的背井离乡或经济的起伏变革,例如非洲大部分就是如此。另外还有一些地区,那里发生了军事上的对抗,平民被征兵入伍,政治纷扰不休,但却不是战争的直接爆发地。在印度、法属印度支那、中国沿海、美国与英国附属国,情景就是如此。最后, 还有一些洁身自好的地区,它们在经济政治上感受到了战争,但没有太多的人直接上前线,中南美洲要算在此类。

从时间的角度来叙事,我们要关注欧战之前所发生的那些主要变化:中国、波斯、墨西哥均爆发了革命,日俄之间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等等。很难对这些冲突一言以蔽之,也难以把它们与欧战简单挂钩。然而其中一些共性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事件 ——也可以延伸至战后在北非、中东及中国沿海地区的事件——都反映着1890年以来的“新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一些特质。此时的“新帝国主义”应当要包含日本和泰迪·罗斯福总统的美国,后者只是程度上略弱一些。列宁曾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无疑,他的论断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同时,我们也不可忽略由P.J. 凯恩和A.G.霍珀金斯提出的英式“绅士资本主义”的分析,以及与他们颇具共鸣的熊彼特理论。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多元冲突,实际上是那些旧式的土地所有者及尚武的精英们挑起来的,他们通常活跃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地区所形成的竞争型国家,一些已经过了时的理念被引以支持他们的激进主张。德国的容克地主阶层,日本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官,法国南部那些拥有武装的世袭土地精英,或者也要包括大英帝国的那些已上了年龄的头头脑脑,就是这样的一批人。全世界的金融资本也四处出动,为各类所谓的“民族主义”和“国家权益”思潮煽风点火,他们的作用绝不可低估。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视角,是世界性危机的长期的根因和后果。在此,列宁主义关于“输出危机”的某些解释会有启发。统治阶层,他们一直在忧虑工业、技术及传统农业甩出的劳动阶层正在积聚力量,并急于为这些新的,令人不安的力量找到一个出口——不管它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或是好战主义。新式的传媒手段,包括发行量日益增长的报纸、广泛使用的电话、遍布全国的邮政系统,以及更晚一些时候出现的电台广播,都可以用来鼓动老百姓去争取美好生活,聚集爱国情绪,或是发泄对新的敌人的仇恨。举个例子,1920年-1926年,摩洛哥的南部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冲突。结果呢,它被意见领袖们演绎成对西方文明的一次全球性的攻击,抑或反过来,被解说成是对1919年的不公平的“和平协议”的一次正义的抗争。战后发生过许多这样夸张的噩梦,它们不停制造着新的冲突:像笼罩着德国的“犹太阴谋论”;威胁着1919年台伯河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等等。还有人也用各种方法,来为全球中产阶级的心理危机把脉:卡夫卡、汤玛斯·曼、弗洛伊德、荣格、甘地,都开出了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从生活在20世纪的每个人身上可能都看得出,1900年-1926年世界性危机带给他的后遗症,从宗教的取向到现代艺术的风行。 危机烽烟四起

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以及由此引出的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件。它们播撒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火种,导致欧洲旧式帝国相继解体,为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的掌权铺平了道路,并使对这个世界觊觎已久的美国强权登上历史舞台。用“去中心化”的方法分析“一战”,就不能仅仅是围绕着德法英俄和西线战场来讨论它的来龙去脉。欧洲的许多历史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尝试从这样的视角看问题。例如,迈克尔·霍华德、休·史壮恩,以及最近剑桥的克里斯·克拉克,都重点指出了一个事实,即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对立,是由于后者得到了俄国的怂恿,企图建立一个新的斯拉夫国家,以对抗德国语系国家的强权。这种对立,同时也应当看作是奥斯曼帝国未来之争的导火索。1914年的奥斯曼人,已不是国内基督教人口——他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所钳制的简单牺牲品。现在他们拥有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1913年的巴尔干战场上争回来一些地盘。他们的军队颇具战斗力,这在1914年-1918年顽强抵御英法联军时表露无遗。1919年至1923年间,这支军队又打败了希腊,使英国在战场上陷入僵局。“去中心化”让我们看到了“一战”前后奥斯曼的国家危机。

上面这种对一次世界大战“去中心化”的观点,主旨并非是要摆平战争是由“邪恶联盟”发动这个根本判断,也无意修正我们关于东线及西线战事爆发基因的看法。的确,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有个共识,那就是德国人为了自保,挑起了冲突。它必须打破互相眉来眼去的法国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的联盟,它们如果形成一个包围圈,对德国人来说是太危险了。因此德国人不遗余力要建立自己强大的舰队。英国人面对此布局,决定与法俄联手,尽管它们数十年来一直是对手。1898年,德国人了《德国海军法案》,再次推动军事武装,紧张局势加剧。即便如此,通往战争之路并非命中注定。1914年7月,政治家们如贝特曼·霍尔维格与格雷还在为和平寻求谅解,但他们的努力徒劳无功。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表明,战争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具有偶然性。在层次的顶点,离不开德国对军事包围圈的恐惧,也离不开英国对任何一个强势国家称霸欧洲大陆的拒绝,这使得战争升级到难以控制的规模。在下面一层,是塞尔维亚的政策毫无章法,它的邻居和法国于是决心夺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以雪洗1871年的耻辱。再下面的一层,是各个地区,中东、东亚,以至于墨西哥都由于本身的治理危机卷入了战乱。分层对理解这一时期的形势也有助益。

对战争进程的看法,一直以来也相当统一。首先,机关枪的发明以及军事组织的改变,使西线的胶着战况难以打破。19世纪战争所惯用的迂回包围战术及速战速决战法,不再适用于20世纪的战争。在东线战场,俄国由于内部的革命,一下子垮了。所以1917年不是敌人的退却,而是形势的改变使德国人赢得了短暂的胜利。此时的西线,英法还在顽强对付着德国的进攻。但是1918年,新式的坦克出现了,美国兵也上了战场,战局于是明朗化,德国败局已定。

战争带来的经济上的困窘与危机,现在可以从全球的角度加以审视。在欧洲,资本与劳动力高度动员,妇女参加武器与军需的生产,为世所未见。农村人口被“城市化”所裹挟,一方面加入生产大军,一方面提供战争兵员,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对东欧与俄罗斯这样农业为主的经济而言,1914年以来农村所遭受的冲击更是威力空前。战争同时促使各国政府对经济实施深度干预,为世所罕见,它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验提供了借鉴。其中最典型的是德国的KRA(战时物资供应管制局),它的目的在于控制战时所需的原料生产与物资分配。到“一战”结束时,这个组织已成为雇员有2万人的官僚机构。在法国,政府涉足的军需物资生产行业已聚集了28万多人的劳动大军,他们中的许多人其实是战争开始到1916年中从战场上返乡的士兵。

欧洲人在全球的利益,现在都被拿出来拍卖,因为他们迫切需要金钱,以保持自己在这场生存竞争中不被淘汰。英国人在南美的产业典当给了美国,大笔的资金反过来又用于购买美国的物资,结果是人为地为美国创造了产业繁荣。同样地,德国与奥匈的财富也被伊斯坦布尔所吸蚀,用以支持奥斯曼帝国的战事。资金的大规模流动有着全球传导效应。它可能反映在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养马场突然需求兴旺,也可能是美国南部的黑人迁移到北部城市做劳工,或者是孟买的纺织业随战争走势,大起大落。这些影响之深远超出了人们当时的想象。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绘战争的社会后果,那么我们必然选中的一个词是巨大的“融合”:阶级在融合,民族在融合,国家也出现融合。澳大利亚的军队在埃及和阿拉伯的士兵,以及来自英国上流社会的军官并肩作战。对这种“战友”关系,澳大利亚人其实并不舒服,一方面他们想在下一代人中继续维持“白澳”国家的纯净,另一方面他们对英国社会那种刻板的等级制度更加不以为然。从法属非洲和加勒比海来的黑人被补充到劳动力缺乏的法国工厂里,他们与法国的女人发生了紧密的接触,令很多人感到不快与不安。更让人不适应的是,当法国人从德国人手中收回了莱茵河地区,他们派去了黑人警察来维持地方秩序,作为德意志帝国不向法国支付战争赔款的一种对等安排。美国士兵上前线让战乱中的欧洲人大吃一惊,原来这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已经如此富有,而且他们的头脑中完全没有等级观念。同样令人震动的是,印度人、非洲人和中国人1918年从欧洲返国后,发现欧洲人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文明先进,也不愿再拿欧洲的制度作为他们打破本国的落后野蛮统治的范本。很快,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激发出各类新思潮,它们在世界各地广泛散播,敲响了欧洲旧制度与等级秩序的丧钟。 军事化政府管治

不过,有一个方面的故事被较少提及,这就是全球普遍发生的对军事化的政府管治的反抗浪潮,它在战时危机中把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链接在了一起。政府的军事化管治打破了旧有的精英治国的架构,不论它们原本是建立于自由主义还是专制主义的基础之上。我用了“军事化的”和“政府管治”这两个词,的确它们听上去很不善意。本来在战前,布尔什维克主义、无政府主义、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威胁,已经使政府风声鹤唳。战后,布尔什维克成为现实,东欧发生了绿色农业运动, 英法工会的动员力量,如此等等,把步步攀升的政府管治推向了一个骑马难下的局面。战争时期开始实施的临时管治,战事结束后却被保留下来,成了一种政治常态。以往的公民自由主义有些已经名存实亡。

政府管治又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不但在军事领域、政府领域,而且波及到了哈贝马斯所定义的公共领域。最为人熟知的一项是媒体审查制度——信件与电报的检查制度。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刑事调查部也把它的触角探入社会,把被统治的民众变成了政府管治的对象。本来应属于公民社会领域,现在国家却把民警变成了军警,公众的保健变成了在劳动场合与工会组织中推进军事化的工具。

有些管治通常是顺理成章、潜移默化的,它们的后效在长期才为人们深深体会到。有一个例子,是英国和法国在战后解除了公民持有枪械的自由。1914年战前,这两个国家统治阶层的许多成员以及农民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武器。战时的警觉及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恐惧导致政府在1918年开始实施非常严厉的武器管制法案。相比之下,美国并不存在同类的紧张,私人持枪是公民大声疾呼并争讨的权利。政府枪械管制的结果是损益相兼,美国人延续了自由精神,但却为20世纪和21世纪不断出现的恶性枪杀事件提供了便利。这种事件在欧洲发生的可能性却要小多了。不过,世界性危机不断引起动乱,使美国“监视政府”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登峰造极。FBI是1890年成立的,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称的对入境者的监控。20世纪初年,俄罗斯的大屠杀、东欧的战乱,刺激了人们移民美国寻求避护的新浪潮。这一群体成了美国盯梢的对象。FBl早期历史上有一项自以为荣的成绩,即1923年在美国墨西哥边境上抓捕了一大批激进分子。这些人在墨西哥革命失败后,企图逃往美国,不幸没有成功。而这一事件本身,亦是当时全球危机激起的一波涟漪。

在更为隐蔽的层面上,军事化的政府管治鼓动了优生学与社会统计学的发展,这对意识形态与实践活动有世界性的影响。19世纪末年,优生学风行一时,因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显然为民族的兴盛衰亡提供了合理性依据。民族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质,成为讨论的话题,以探究它们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命运。英国在国际赛事中屡遭挫折,柯尔尊勋爵因此悲叹英国人种组成的国家早晚会衰落。罗伯特·贝登堡创造了男童子军组织,直接了当就是遵循优生学理论,并在全世界受到追捧。就是自由主义者与左派分子凯恩斯,他的理论中也浸透着对一个未来更强大更美好的种族的幻觉。无疑,战争给了优生学家一个绝好机会,用以衡量社会及心理能力,以证明一个与生俱来的次等人种,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优生民族,它们的士兵会身心俱弱,失败亦在劫难逃。征兵时对兵员的对标与分类,制造了军中不平等。战争中失利一方,很容易将失败归结于优生内在缺陷这个所谓“敌人”。国家社会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是专门用来攻击犹太人的,它的极端暴力凶恶的观点就是指责人们精神上的懦弱与身体上的残疾。

苏维埃打造出了男人的典型形象,特别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他具有了军人与阶级身份的双重特征。在西欧,由诸如卡尔·皮尔逊混搭创造的,由优生学及社会统计学双料支持的人物形象,战后也逐步定型。至关紧要的一点是,这些模型人物的体魄气质,使政府开了窍,用法律来强制划一,亦使社会改变了行为方式。譬如,许多国家在战争期间实施了禁酒令,限制销售与公共场合饮酒。这样的立法显而易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征兵时与服兵役期的年轻人纪律涣散和。1920年,美国开始实行禁酒,这一理智的措施与新教的清教主义不谋而合。结果呢,它不期然也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控制犯罪活动的作用。 普遍抵抗运动

如果说政府已经越来越强势干预,深度侵入公民社会,那么1917年以后,普遍的反抗与抵制也达到了新的高潮。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1918年德国的政权,甘地主义的盛行,“”爆发,以及各式各样的抗议活动在亚非方兴未艾。一旦时机成熟,持不同政见者就会夺取政权,建立新式国家,政治谱系上既可能向左拐,也可能向右拐。

1916年到1917年,俄国组织的反攻被德国所击破,成千上万的俄军士兵从战场上兵变返乡,并与工人们联合起来,反抗日益恶化的战时劳动条件与基本物资的匮乏。乡村中农民普遍遭受饥饿之苦,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时的沙皇不堪一击,帝国一朝倾覆。替代沙俄政府的是比较温和的临时政府,但它只是下一步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垫脚石。温和政府的计划,是在沙俄政府之后,与德国人议和,然后建立一个民选的国家杜马。但是,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布尔什维克这个1916年还是微不足道的政治力量,就在列宁与托洛茨基领导下,联合全国各地兵士与工人的力量,了温和势力,势如破竹,夺取了莫斯科与彼得格勒的政权。“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立即要求与工人阶级和士兵一道,在前线对付帝国主义侵略。苏联由此走上了20世纪世界的中心舞台。

在德国,人们对战时国家的反感丝毫不逊于俄国人,尽管他们在东方的前线战场上取得了些许胜利。德国的盟军奥匈帝国的局面,也因为罢工和兵变而岌岌可危。从1917年末到1918年夏天,德国城市中为战争提供物资的工人发动罢工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对德国人来说,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它说明左派势力可能旧态复萌,社会不安将演化为政权易手。德军统帅阿利克·鲁登道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1918年10月谦恭地接触美国总统威尔逊,试图寻求建立在宽恕基础上的和平。然而事已至此,宽恕可望而不可即。无奈之下,德国最后只得无条件投降,随之而来的和平会议让它备受羞辱,莱茵河地区被划分给法国。

1919年-1920年,德国更是雪上加霜,史无前例的贫困和饥荒无情地折磨着这个国家。抓住此一时机,德国的斯巴达克党员发动了反叛夺权。不幸的是这一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复制企图被强大的保守势力所镇压,后者仍然控制着军队,并得到了容克地主的支持。然而,武装革命与暴力,以及退伍军人组织的破坏性行动,强烈激励着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左翼势力,亦为纳粹的最终上台所利用。

1920年初期,“一战”中的战胜国日子也不好过,罢工、抗议和一些不太暴力的小运动始终在城市中萌动。在大英帝国,爱尔兰的反叛不断遭到暴力镇压,1916年后反而变得更加剧烈。在英格兰,利物浦的工人大罢工,据指背后有共产党人在组织。英国政府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为此还派遣了军舰到利物浦海上,以示震慑。

甚至像西班牙这样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国家,政治局势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战前和战争中,内讧不断的西班牙正举步维艰,逼迫寡头统治的代议制政府向更加民主的政治转变。工会运动和城市自由主义的兴起是这一转变的主要推动力。然而这一转变由于政治家们的无知误判而中断。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在“一战”中西班牙通过向法国及其盟军提供补给,经济获得了相对繁荣,但物价亦开始上涨。政治家们决定在1916年-1917年搞一场要求提升工资的军事行动,结果却把事情搞的一团糟。

到了1918年末和1919年,战争结束了,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大萧条取代了战时繁荣,工会不停顿地组织反抗和罢工,政治改革时机消逝尽净。西班牙笨拙的内部政改,正好和它在外交上的军事失利同时发作。它在摩洛哥的“半殖民主义”战争,被阿布杜勒·克里姆领导的摩洛哥抵抗力量彻底粉碎。所以西班牙最后加入“一战”的分赃“和会”其实是自取其辱。后来独裁者普里莫德·里维拉将军在这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尽管他处处似乎想模仿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大胆尝试“现代化”变革,但其实他的统治不折不扣只是回到了旧式的独裁政体。

停战后的几年里,全世界反对军事化政府管治的抵抗运动,一直也伴随着军阀本身持续不断的争斗。土耳其20年代的独立战争,中国北洋政府的军阀混战,阿富汗的部族冲突,东欧与东亚,到处都不安宁。立足未稳的苏维埃政权也在依靠战争来加强它的边疆,保护革命成果。英法在这些地区的武装干涉已经有心无力,苏联的军事力量很快占据上风,扼制了英法势力与白俄罗斯的反抗势力。在高加索和俄国中亚地区的穆斯林领导人,尽管宗教意识上保持独立, 仍然毫不迟疑地决定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结盟。他们可能有一种不准确的概念,以为在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下,穆斯林会比在沙俄统治下拥有更多的自治权。苏联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巩固了它在海参崴和远东地区政权,原因在于白俄罗斯的武装反抗,找到了中国军阀政府的同情,又恰好吻合日本扩张主义的野心,因而坚持不懈。统合观察上述情景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革命将分散在苏联边境线上的局部战争连成了一个圈,它们的血腥与僵持,堪比“一战”时的东线与西线战场,成了世界性危机的另一个聚合点。

连年战争给社会与心智带来巨大创伤。其中的一个悲剧,是大量人口被驱逐出家园,流落四方。对列宁政权缺乏好感的俄国保守人士和作家纷纷逃亡华沙、巴黎,甚至中国的许多沿海城市。印度激进分子逃避了殖民地的征兵服役,远远躲开战争带来的阿姆利则大屠杀。虽然美国现在关闭其边境,限制外国人进入,特别是非白人移民,许多德国和奥地利人为战争所迫,还是奋力找到了通往美国的道路。之后,随着法西斯党在欧洲萌芽,犹太人和一批又一批左倾激进分子加入了移民的队伍。这些被迫的移民产生了一种普世的情感与关怀,不仅如此,他们也是最早的一批人,开始反思战争、冲突和人们的处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艺术和文学作品都表现了一种情感的宣泄,透露着深深的悲哀。

这段战争年代还产生了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他就是印度的莫汉达斯·甘地,非暴力抵抗运动的真正舆论领袖。他敏锐地意识到,印度人永远不可能凭武力把英军驱逐出境,但是通过心灵的力量和集体的运动,可以达到与殖民地“撒旦政权”非暴力不合作的目标。而甘地本人就是通过自我牺牲圆满人生升华的完美表率。他还赞同伊斯兰教的哈里发运动,并以此取得了印度境内穆斯林人对非暴力运动的同情。1919年在阿姆利则发生了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大屠杀,这说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英国殖民地的强制统治。但是,这一运动把英国永远放在了道德的审判台上,把印度人民反抗殖民主义不屈不挠的精神传遍了世界。印度中产阶级的领导人和印度的国会成员,譬如印度未来的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都移居到农村与持不同政见的农民协会取得联系,创建了城乡的第一次大规模联合运动。然而这个联盟并不团结,特别是在北印度发生谋杀警察案后,甘地本人对不合作运动的态度亦发生了变化,联盟就很快分裂了。英属印度还是又传承了一代,因为殖民地政府有足够的手腕,利用地区种姓宗教因素分化当地的反抗力量。可贵的是,这个时代滋养的印度人的独立信念与抗争精神,最终哺育了20世纪下半期印度的民主制度。

上一篇:纳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交通工程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