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09:11:18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1篇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老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组内听课做到相互学习,在新形式下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每位老师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来提高课堂效果。在教育上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发挥每位老师的特长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了做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上好课,我们组做了以下的工作:

1、课前准备,做好备课。

(1)集体备课,群策群力。设立主讲人,每人一单元。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理解重点句子含义以及重点的字词,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使年级的老师在通读教材、教参、教案能运用自如,知道补充资料来教好教材。

(2)个人备课,发挥特长:每个老师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3)指导学法,考虑教法:在学习课文中掌握单元式的教学内容,指导同类型课文学习方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教学,讲究实效。

我们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五个字:“抓、联、问、想、体”“一抓”双基训练,“二联”联系课文的实际、“三问”带着问题学习、“四想”展开想象、“五体会”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组内听课,博采众长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应该抓好语文本体的学习,只要把握教材,扎扎实实地在课堂上落实“双基”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侯争华:《养花》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欣赏作者的谴词造句中感悟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以此受到熏陶,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余小玫《月光曲》:夯实基础,抓好字词,读中感悟,直奔重点。

何锦仪《晏子使楚》创设故事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新颖别致。

冯雪莲《燕子》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苏耀秋《养花》在朗读中自然流入真情实感 ;在习作中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中落实写作,把作者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情感中,体现了情感互动。

庄群花:《晏子使楚》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课本,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表演舞台,展现他们的才华。

廖瑾文:《跳水》抓住人物个性,让学生了解文中蕴含的处事道理,注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2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流逝,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五年级一班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加上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任务,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求实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务本、求实、创新,一方面积极地参加各类学习,领悟其中新的理念、好的方法,结合自己班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努力让我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本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

二、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本学期,我十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我把握其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和典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先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同位或小组合作自己试着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使朗读和理解紧基础上 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的指导,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学生已进入高年级自然而然的开始沉默寡言,变得保守起来。我尽量的鼓励学生,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语言的肯定、赞许的眼神、表扬的手势甚至是一朵小红花。

四、立足身边、有效整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还记得三年级第一次将孩子的作文本收上来时的惊讶:这些孩子好像都不会写作文,怎么办?对,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于是尽量创造轻松的习作氛围,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语等。这学期,我发现身边的优秀更有激励性,于是我经常让学生欣赏班内的优秀习作,并将一些好的习作进行整理修改,然后让孩子们轮流阅读。有时我把孩子们的习作发到网上。有时我会将每一个学生的习作精心挑选,有的学生是整篇文章、有的学生只有只言片语,这样一来使学生在习作方面很有成就感,从而更加的喜欢习作,习作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很快。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能力,不断丰富自己,更好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4人,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习方法改变了.针对现状,我将孩子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些孩子学习品质很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主动学习,应该说具有冲击重点中学的实力,第二类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他们努力学习,但基于多种原因,如: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青春期思想波动等,造成成绩不拔尖,但他们也有冲击重点的希望,这些学生就是所谓的可上可下的学生,发展好了,是重点,稍有松懈就将与重点擦肩而过,第三类学生,是老师最心疼的孩子,这些孩子一直努力学习,渴望有一份理想的成绩,他们善良懂事,但成绩始终不理想,以致自己信心都大打折扣,面对这些学生,老师都倾注了更大的热情,耐心的辅导,生怕伤到他们敏感的自尊。第四类学生是我平时关注最多的孩子,活泼好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也因此常常违反纪律,表现在旷课,上课搞小动作,甚至课堂上说话,影响其他同学听课,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也普遍不好。面对这些孩子我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针对上学期本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总结。

一直以来,我校把开展环保教育列入学校工作重点,成立了环保教育领导小组,由陈色卡校长任组长,政治处负责全面组织实施工作,组员由中层干部、年段长、班主任和部分任课教师组成。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保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字形掌握比较好,错别字很少。这是与家长在家听写指导有力还有每天早自习听写过关有很大关系。可见付出就有收获。字义的理解对文章的感悟很重要,而现在收入的课文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词,在家庭作业中有些孩子的词语解释就是一味的抄参考资料或字典,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课堂上如果一个一个要学生解释,显得枯燥,有些学生就是照着参考资料念出来,没有什么实效,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费时多,我们略读课文一般是一课时,讲读课文一般是二到三课时,时间也不允许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只能讲解重点词句,其它词语的疏通理解还是要在预习时完成。老师已教给孩子方法,具体实行还有待于个人,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自觉完成,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对于热点的奥运火炬传递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事件,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则始终在整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三)做好转差工作

本班极需帮助的差生大约有五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

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3篇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外来子弟较多,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如:“拜”字右边该四横而非三横等,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纠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因此我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睡前回顾当天所学,都是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适用、易行、便于操作,我每天要做的就是督促学生坚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早自习我都坚持下班进行指导和检查,同时在课后开展“读书吧”阅读活动,每天坚持,从不间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学生在课后阅读了比较多的书籍,如《鲁迅文集》、《昆虫记》等,也经常和我交流读书的体会。学生的“大语文观”也在逐步养成,这对学生学习语文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潜能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题,使之能够有所为。我还鼓励优生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美化和丰富自己的家庭作业,期末进行作业评比,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六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稳步提升。

六、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坚持每日一积累。一方面进行各种词汇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以及符合各种要求的词汇,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另一方面坚持每天在“百草园”、“三味屋”中写下一句名言警句,学生每天将它们记录在家庭作业本上,日积月累,丰富学生的知识。

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词语转换,如“大海”——“学校”,学生可通过“大海——上海——上学——学校”的两次转换来达到目的,在限时比赛中,比的是学生的反应和机敏,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的能力。

4、举行讲演比赛。班级讲演比赛中,鼓励学生大胆上台,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勇于参与。

5、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主题“家乡的变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上网、调查采访、查阅图书资料等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学生兴致盎然,很多学生做了非常精美的资料夹,有的根据收集的资料写出的赞美家乡的优美习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形式是有直接关系的。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识字写字;诊断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63-01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中杜宇识字与写字是非常重视的,对于学生的识字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并且对于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方面领域的教学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诊断

通过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发现现在小学一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学生的主动性不高这一点上。具体点说就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识字写字的学习过于枯燥无味,,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死记硬背但是最终却收获不到相应的成果,从而也就导致学生们慢慢失去了学习识字写字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2.对于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反思

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教学进行有力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是造成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质量进行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现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老师们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教学方式极为单一与无趣。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将知识进行一味的灌输到学生们的脑子当中,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主动性产生了忽视,最后造成了学生没有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相关知识进行良好的理解和体会,从而造成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降低,使得学生们有收获到应得的成就感,对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产生了降低。

所以说,老师们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当中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并且加以改正和创新。抛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进行有效的提高,最终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消息效率与学习质量。

比如说:老师们可以在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进行大幅度提升。在进行小组交流学习中,将自己对学习生词生字的技巧进行交流与分享,同时有效的将自己在学习生词生字中发现的乐趣进行分享。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到交流、合作以及分享的乐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

同时,在学生进入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以及生词生字开展一些识字与写字的游戏活动。比如说: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教材第二单元中所学习到的生词、生字进行有机的组合,如:葡萄、乌鸦、谎言、慌张、粪土、馋嘴以及狐狸,这些词语,让学生们用这些词语进行组合和编排,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进行编排故事这个游戏的时候之前,老师们可以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以及生字进行解释,,等待学生对其进行了解和体会后就要对学生们对这些生词、生字的运用能力进行考察,让学生们在编排故事之后,先进行小组的讨论,让小组中的成员对自身的故事编排都进行第一遍的讲述。随后,让其他的小组成员对自身的故事进行评价和改正。在最后的时候,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推选出一个代表对其故事进行课堂上的讲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们相互交流的能力与兴趣,在让学生们在获得学习乐趣的同时,对学习的质量以及效率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3.总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必须要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重视,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为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的教学工作质量起到下降的作用,所以对其应该进行彻底的抛弃,运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有效的提升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以及合作,对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完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教学的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有效的促使学生可以进行有着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崔玉.小学五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诊断及反思[J].新课程(小学),2015,01:66.

[2]商海静.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杨德铸.小学五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诊断及反思[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11:18-19.

[4]何玉婷.小学语文识字量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五年级 语文 综合性学习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都有了较大改进。在小学五年级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符合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的教育趋势,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的驱动下,主动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进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实现小学五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思考

1.突出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深化改革后,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发生较大转变,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小学五年级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中隐藏的奥妙,并积极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增强小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进行语文题型设计时,尽可能设置开放式题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打破以往思维禁锢,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以此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本。

2.合理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实现各学科的有效融合。

在小学五年级教学中,要有效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还需处理好其他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充分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扩充语文知识的学习层面,从多种角度活跃语文知识的学习思维。如,在教学中巧妙融入数学、美术、音乐、劳动等其他学科内容,引导学生综合性地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效融入相关学科内容,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小学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适当播放关于父爱的音乐,将其作为课文学习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课文朗诵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实现语文知识与音乐的有效结合。并以多媒体播放形式,为学生展示地震中发生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如汶川地震场景,并适当普及地震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地震中亲情的力量,实现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的完美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

3.结合语文课程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综合性学习的更深层次要求。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共同探讨与思考的情况下,能更加快速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问题及相关知识形成深刻记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讨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讨,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快速开动脑筋,进而激发学生的个体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走进信息世界》课文学习时,教师可在内容讲解后,组织相关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己在一周内获得的信息,并从中分析信息的获取渠道,以小组形式进行信息世界的认知探讨,讨论信息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帮助,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开展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活动。

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可组织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活动,以确保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现。建立有助于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并且以积极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以更乐观的心态学习知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中,避免出现批评式或否定式评价结果,应肯定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效,适当表扬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阶段进步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中,作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评价的主要目的,确保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能真正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及相关人员应按照评价标准开展评价活动,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评价重在强调学生的“会学”,而非“学会”,避免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如,语文教师可将评价贯穿于整体的教学活动中,将各个环节内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性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锻炼情况、经验获取、学习方法、价值取向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进行总结分析,作为每一阶段的评价。在学生经历了一个系统的学习之后,再结合每一阶段的评价,进行综合性学习评价。综合性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分析评估。教师在为学生做出综合性学习评价时,应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热情为主要评价目的,给予学生客观、肯定的评价,确保综合性学习评价结果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改进,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结语

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作用,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与需求为教学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此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五年级;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内容,这对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出色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拥有出色的语感能力能够快速地理解文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对于语文阅读来说,语感能力无疑能让阅读变得更加轻松快捷,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为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打下基础。

语感能力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日常课本的诵读就是最简单的培养语感的途径。由于小学五年级的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带有很强烈的、比较明显的情感色彩,因此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非常适合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带领学生多诵读课本。但是要让学生注意诵读课本不是简单的张口念出句子,而是要带着体会的心态,在诵读的过程中尝试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此外,一些科普类、说明类的文章由于带有很强的客观性,因此并不是很适合用来作为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材料,教师应当避免让学生去诵读这些类别的文章。

二、改掉勾画的习惯,减少注视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边读边勾画的现象。出现阅读时喜欢勾画现象的原因大都是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快速找出关键词句,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把注意力放在找关键词句上,并用笔标记出来。许多老师认为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学生做阅读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习惯用笔勾画,由于是对文章的部分内容做出了标记,实际上会在无形中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阅读完后会下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刚刚勾画的部分,勾画的部分也会成为一个个注视点,眼睛会在这种注视点上过久地停留,最后导致对文章其他部分的忽视。这就会造成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不全,从而做不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结果。长期如此,会让学生养成阅读时只找关键字词的坏习惯,这就会把阅读变成略读或者快速浏览,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想象理解,减少重复阅读

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使是对刚刚看过的内容,也会马上就忘记。对于小学生而言,出现这种情况更是常见。小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不只是因为记忆力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因为其体会理解能力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对文章中的一些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很难理解体会到,尤其是在缺少亲身经历的情况下,更难以体会到文章作者的情感表达。因此,就容易出现为了理解文章内容,不得不再次返回到前面重新阅读的现象。重复阅读不仅会耗费许多的时间,造成学生阅读缓慢,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由于需要不断返回重复阅读,会让学生的阅读信心和兴趣逐渐降低,最后可能会导致放弃阅读的结果。

为此,教师在教学课本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课本内容的能力,让学生不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而是同时运用想象,把课本里的情景转化成自己脑海里的画面,让学生尝试每次在阅读课本时就在脑海里把阅读到的情景描绘在脑海里,通过这种锻炼,能提高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最终实现在阅读时借助想象来达到理解、体会文章情感,同时减少重复阅读。

总之,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周期中时刻关注,要注意改掉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要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连莲.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赤子(上中旬),2014,(16).

[2]游华阳,侯泽蓉.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 新课程(小学),2015,(7).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7篇

(一)语文课后习题分类讨论

苏教版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共有26篇课文,7个练习;下册共有27篇课文,7个练习。课后作业中常见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基础性、理解性以及综合扩展性,其中一些习题主要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记忆能力、写字能力和诵读能力,所以归入基础性练习;有一类练习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所以将这些理解型归入理解性练习;还有一类练习主要是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归入综合扩展性练习。

(二)提高创造性习题比重

在2011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性思考有十种类型的习题:举例、替代、可能、组合、假如、比较、除了、想象以及类推。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及特点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特点

以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课后习题为例。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单元复习题中,第一题是在学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以及做笔记的三种形式;第二题是对《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作者以及文章中词句的填空;第三题是写赞美老师的名言;第四题是根据提示写成语,考察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第五题是关于词语的理解;第六题是写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等等,对这些课后习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效培养学生写字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降低,但是更加重视写字能力的培养。苏教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对小学语文的写字能力的培养是值得其他版本教科书的借鉴和参考的。

2、有效培养学生读书语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上下两册共有14个大的练习,其中关于积累的练习的比重比较大,它主要包括词语的积累、名人名言的积累以及对一些文章中精彩语句的积累。语言类的学习,对语感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而对语感的训练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积累。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设计的问题

苏教版语文练习的最后会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但是,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测,基本上习题的方式是“你还背诵过哪些描写……的诗文,找来读一读” 的方式。所以,应该在教科书课后习题中添加检测读书的设计,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其次是基础性的题型较多,创造性思维的题目较少。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有效提升题型及其质量

小学高年级策略性的题目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基本上是“谈谈对……有什么理解 ”;“为什么用这个题目”等等。在十种提问的策略中可能这种策略没有被使用,“替代” 、“组合”、“假设”等策略被运用的很少。此外,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来看,苏教版的语文习题显得不足,要增加策略性题目的比重。

(二)着重提升检测项目比重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设计,引导有余,但检测不够。教科书应该在评价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在教科书中设计读书的感想,让学生填写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这种设计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也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过程。

(三)注入多样化提问思维

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有策略地进行多样化提问,使得教科书和教学为一个整体,以便多层面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提高作业优秀率

语文课后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后作业应该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比如读完叶圣陶的《荷花》,可以去读读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 , 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改写,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让学生感受他们父子间的爱,并根据自己与父亲的亲身经历来进行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黄果树瀑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然后根据旅游的经历写一篇自己看到的或感受到的风景。

(五)确题目中心立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有一题是“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他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这类题目出题意图不明显,对文章的含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出题上应该引导学生该从哪方面去体会文章含义。

结论:

综上所述,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科书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基础性的训练、语感的培养和语言实践活动,但在一些具体的方法上存在不足,如何改进这些不足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8篇

[摘 要] 朗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语”和“文”之间的关系,还应排除“重文字轻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措施

在小学教育当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了解基本的语法和语言的基本性学习,在学习中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文字组织能力,而这其中的朗读教学是训练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朗读教学训练过程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从这一活动中领悟到语言的形成以及语言运用的生存环境。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朗读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以及优美的语言运用。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随着朗读时间的增多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会将朗读的内容以及语法的运用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小学朗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学习语文基础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传统性的朗读教学训练中,过分注重于朗读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朗读训练当中的指导性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传统朗读教学的效率较低。所以,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良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多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提高朗读教学训练的实效性。

一、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的调查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了在实际教学当中更为有效地开展语文朗读教学,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式是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对象是本市一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调查总人数为300人。调查统计如下:

首先是对五年级学生对朗读的喜欢程度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不喜欢朗读的人数3人,占调查人数1%。选择一般的人数为50人,占调查人数16.7%。选择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28人,占调查人数42.7%。选择非常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19人,占调查人数39.6%。

其次是对五年级学生自己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的结果为选择朗读的非常好的有60人,占调查人数20%。选择朗读的还不错的有130人,占调查人数43.4%。选择朗读的一般的有100人,占调查人数33.3%。选择朗读的比较糟糕的有10人,占调查人数3.3%。

第三,五年级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选择自我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的人数为160人,占调查人数53.3%。选择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02人,占调查人数34%。选择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2人,占调查人数4%。选择在同伴的帮助或提醒下进行朗读训练的有26人,占调查人数8.7%。

第四,五年级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主动对词语、句段的积累程度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选择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89人,占调查人数29.6%;选择有时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206人,占调查人数68.7%;选择不能主动地进行积累有5人,占调查人数1.7%。

第五,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将朗读训练与其他的形式相结合的调查与统计(例如:读写结合,朗读与表演结合等形式)。调查结果:选择喜欢的有82人,占调查人数27.3%;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10人,占调查人数36.7%;选择一般的有79人,占调查人数26.3%;选择不喜欢的有29人,占调查人数9.7%。

第六,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选择喜欢的有186人,占调查人数62%。选择有点兴趣的96人,占调查人数32%。选择一般的16人,占调查人数5.3%。选择没兴趣2人,占调查人数0.7%。

通过调查统计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语文朗读训练还是能够接受的,其喜欢与非常喜欢的人数分别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42.7%、39.6%,并且学生自己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占到了总人数的96.7%,这一人数基础为更好地开展朗x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朗读训练,并且喜欢尝试多样性的朗读训练。但是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主动积累朗读技能和其他语文知识,还有待于提升。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些问题将是在日后进行语文朗读教学改良与创新的重点。

二、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训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以辅导地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不受学科、学法的限制,所有的有效教学都应该是以学生主体为依托。所以在朗读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教学”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将朗读课程的目的与主旨要求传达下去,然后由学生自主进行朗读分析与实践,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进行修改与指导,在课堂后期,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朗读教学模式,让朗读的形式多样化。例如,在进行叙事性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情节划分出几个角色,先让学生自己通篇进行朗读,熟悉范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再请学生根据文章角色的特点进行朗读训练,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使朗读训练成为一种“游戏化”,根据角色扮演的朗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根据人物性格配以相应的语气来朗读,会乐在其中。再如,在进行情感描写类课文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题材,配上一曲美妙的音乐进行朗读。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由此,训练的过程变得乐趣横生,同时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和说话方式的时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朗读教学的趣味性。

最后,增强朗读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的整体学习素养。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时,自然就会跃跃欲试。然而朗读教学在整个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所以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也要时刻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技巧的运用进行积累和总结。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9篇

一、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实际上朗读教学训练过程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实践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对范文的朗读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以及优美的语言运用。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随着朗读时间的增多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会将朗读的内容以及语法的运用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小学朗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其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传统性的朗读教学训练中,过分注重朗读形式的教学,而忽视教师在朗读训练当中的指导性作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传统朗读教学的教学效率很低。所以,这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创新。

二、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的调查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素养。调查方式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对象是本市一所普通的五年级小学学生,其调查学生的总人数为300人。调查统计如下:

首先,五年级学生对朗读的喜欢程度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不喜欢朗读的人数为3人,占调查人数1%,选择一般的人数为50人,占调查人数16.7%;选择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28人,占调查人数42.7%;选择非常喜欢朗读的人数为119人,占调查人数39.6%。

其次,五年级学生自己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的结果为选择朗读得非常好的有60人,占调查人数20%;选择朗读得还不错的有130人,占调查人数43.4%;选择朗读得一般的有100人,占调查人数33.3%。选择朗读得比较糟糕的有10人,占调查人数3.3%。

第三,五年级学生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选择自我主动进行朗读训练的人数为160人,占调查人数53.3%;选择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02人,占调查人数34%;选择在家长的督促下进行朗读训练有12人,占调查人数4%,选择在同伴的帮助或提醒下进行朗读训练的有26人,占调查人数8.7%。

第四,五年级学生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主动对词语、句段的积累程度的调查与统计。调查结果为选择能主动积累的有89人,占调查人数29.6%;选择有时能主动积累的有206人,占调查人数68.7%;选择不能主动积累的有5人,占调查人数1.7%。

第五,五年级学生是否喜欢将朗读训练与其他形式相结合的调查与统计(例如:读写结合、朗读与表演结合等形式)。调查结果为选择喜欢的有82人,占调查人数27.3%;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10人,占调查人数36.7%;选择一般喜欢的有79人,占调查人数26.3%;选择不喜欢的有29人,占调查人数9.7%。

第六,五年级的学生是否喜欢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来提升自己朗读水平的调查与统计。选择喜欢的有186人,占调查人数62%;选择有点兴趣的有96人,占调查人数32%;选择一般的有16人,占调查人数5.3%;选择没兴趣的有2人,占调查人数0.7%。

通过调查统计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语文朗读训练还是能够接受的,其喜欢与非常喜欢的人数分别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42.7%、39.6%,并且学生自己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占到了总人数的96.7%,这一人数基础为更好地开展朗读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实现学生自我朗读训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以辅导的地位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教学”的训练。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将朗读课程的目的与主旨要求传达下去,然后由学生自主朗读分析与实践,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进行修改与指导,在课堂的后期,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朗读教学模式,让朗读的形式变得多样化,比如在进行叙事性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情节划分出几个角色,先让学生自己通篇进行朗读,熟悉范文的整体结构,然后再请同学根据文章角色的特点进行朗读训练,以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使朗读训练“游戏化”,这种角色扮演式的朗读练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所负责角色的人物性格配以相应的语气来朗读,并且乐在其中。

最后,增强朗读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的整体学习素养。朗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当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所以,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也要r刻对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技巧的运用进行积累和总结。

五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课程 苏教版小语 阅读教学 指向习作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有明确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近年来相对广泛受小语界认可的阅读教学主题。笔者认为,一方面语文课程的专业性体现在这是一门基于语言文字运用展开的课程,语言文字自有其特点,作者富有个性的表达更是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之处。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这些被选入教材的优秀文本在语言文字上可做的文章很多,是否需要指导学生学习每一细节处语言文字的精妙运用?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即使是同一篇文本,当它呈现在不同年段时,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也应该是不同的,我们选择的标准在于是否立足于学生现有的习作水平,又是否能够为解决学生在特定阶段遇到的习作难题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笔者现执教小语五年级,本文是笔者从苏教版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在把握五年级小学生习作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指向习作进行的粗浅探索。

一、 梳理五年级学生阶段性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在研究和把握学生实际习作能力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学生现阶段遇到的习作问题。以下是笔者对五年级学生在习作中普遍遇到的一些阶段性习作问题作的粗浅梳理。

(一) 缺少整体谋篇构段的意识

新课标在课程阶段目标中对第三学段的习作有“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的要求。可是就目前学生习作的现状来看,学生普遍缺少整体谋篇构段的意识,随意性强,想到哪写到哪,自然段随意罗列,想分就分,不想分就不分,有欠预设与安排,段不成段,篇不成篇,这种缺少栋梁式“框架”支撑的文章注定是软塌塌的,经不起一点推敲。

(二) 内容贫乏、空洞,不会捕捉有价值的习作材料

除去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为数不多的应用文的习作,五年级的习作绝大多数的文体仍是记叙文。记叙文对于材料的选择要求“切题、真实、典型、新颖”,《优秀作文选》等教辅用书则是主题式查找后的生搬硬套。关于“老师”,写辅导功课;关于“母亲”,写送医、送伞;关于“同学”,写借笔、借书……这些主题熟悉的记叙文,选材上仍是一如20年前,语文教师难免尴尬,丰富多彩的生活终究抗争不过学生习作中的八十年代素材。

(三) 面面俱到,不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性地处理材料

学生好不容易摆脱作文选的束缚,完成一篇记实习作,可是不会处理材料的问题又跃然纸上。外貌描写少不得,五官一把抓,学生认为非得如此才算得上“写人”;同样地,在“记事”上,没有点与面的区分,没有详略,满纸“红花”,不见“绿叶”。

(四) 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有难度

“真实”了,就不“好看”了,“好看”的又往往不“真实”。不是“真实”出了错,而是学生缺乏语言积累,不会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尤其对话中对直接引用人物语言的处理,一“说”到底,一个腔调,形式单一,词语贫乏,读来味同嚼蜡。

(五) 基本功不扎实,各种细节存在疏漏

笔者对于本学期一篇习作中涉及的基本功问题进行了随机统计。统计的习作共46篇:

标点错误(占比)错字、别字(占比)病句(占比)0处8篇(17.39%)5篇(10.87%)5篇(10.87%)1~2处12篇(26.09%)18篇(39.13%)21篇(45.65%)3~4处21篇(45.65%)16篇(34.78%)12篇(26.09%)5处以上5篇(10.87%)7篇(15.22%)8篇(17.39%)从第一年段的写话到二、三年段的习作,这是困扰学生与老师的全程性难题,人说“字好一半文”,我更坚持“基本功扎实一半文”。基本功从何处来?老师纳闷的同时,是否想过我们无效的阅读教学究竟浪费了学生多少能够用来夯实基本功提高这“一半”习作能力的时机?

其实,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问题客观地存在着,老师的抱怨与推脱改变不了现状。确实,每个学段各自有其关于写话或习作的教学任务,我们是要耕好“自己的田”,但是如果此时“田”还相对贫瘠着,势必就需要先沃一沃“土”,我们必须虔诚地去面对、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习作教学通过作前指导与作后评价,可以针对性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可是苏教版教材中一个单元设置一篇习作,单单依靠这2~3课时的习作教学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每单元3~5篇的优秀文本,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于是,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教给学生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以及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到位地处理语言文字,在无痕的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 践行将阅读教学指向学生习作

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强调语言文字的迁移与运用,并不是排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在学生理解“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再多加几个追问,指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为什么要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些?”这多加的几个追问,其实是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文章的架构,看材料、内容的安排,看语言文字的表达,看究竟如何去完成一篇习作。

针对上文梳理的学生在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性地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

(一) 宏观把握谋篇构段,形成框架,理清文章顺序

五年级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是记叙文,写人、记事与写景状物是常见的类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自第一学段起最多引入的也是这几类的文章,也提供给了学生这几类记叙文的基本框架模式,要让学生在习作中形成文本的框架,就要在阅读教学中致力于强化这些框架模式。

1. 中心要突出。文章的中心可称一篇文章的“灵魂”,学生的文章读来死气,是因为文章缺少灵魂。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6课《黄山奇松》为例,从课题入手突出黄山松之“奇”,“奇”字统领全文,作者抓住“奇”具体描写黄山松树,如何写好黄山松的“奇”就是作者如何围绕中心安排语言文字的过程。再如《莫高窟》虽题中未见中心词但在文章篇首提及“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再在文末对全文进行反刍“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以“一颗明珠”总领全文,以“举世闻名”总结全文,以首尾呼应的方式突出中心,中间部分则围绕中心具体展开。再如写人的记叙文《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主题,重点部分围绕“斗士”展开叙述。这样的文章,文字的编排是紧凑的,每一个文字都在为一个中心内容服务,都在诉说同一个主题,这时自然就会感觉文字灵动了起来,文章自然也有了灵魂。

2. 结构要明确。结构是一篇文章的架子,文章能不能脚踏实地,取决于它有没有一副能把它撑起来的“骨架”。五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中(如《莫高窟》《天火之谜》)已有一些关于编写段落提纲的课后练习,其实就是在对篇章结构进行训练。如《莫高窟》纵向“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分”部分共三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又以“总―分”的结构呈现,结构十分明朗。又如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文中多次在段落中出现中心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使得文章结构层次清楚。再如叙事散文《月光启蒙》,全篇“分―总”的结构,先分写母亲在夏夜的月光下“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再在篇末总结全文并点题,这样结构明确的文章也就“立”起来了。

3. 条理要清晰。要安排好记叙的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被选入教材的记叙文其常见的记叙顺序是“顺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致力于指导学生如何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叙将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按照事情“开始―发展―高潮―结局”进行叙述比较常见的便是“起因―经过―结果”的模式。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已有渗透(《探母》《大禹治水》《木兰从军》等),第二学段要将渗透逐渐加强,到了第三学段放手让学生对记事类阅读文本的条理进行梳理与总结。如五年级上册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部分写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来到柴进府上,这是故事的“开始”;第二部分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认为林冲是个没有真本事冒充武师的犯人执意要跟他比武,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部分描写比武的精彩场面,最终林冲打败洪教头,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是整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在五年级上册的阅读课文中,这篇课文共966字,字数较多的文章为何阅读过程中没有头绪杂乱之感,源于其记叙条理的清晰。在学生记事类记叙文的习作中,学生应当去模仿这样的记叙顺序,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几个部分交代清楚,并且要有重点地对“经过”进行详尽叙述。我认为这就是对这一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在习作方面的价值体现。

4. 探究一般框架结构模式等的规律,有意识地指导习作。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类的文章,都有其一般规律可循。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一些文体特点、写作手法等习作方面的规律性知识,在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上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只有教师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

(二) 捕捉有价值的习作材料

这是对学生习作内容的拷问,内容可称文章的“血肉”。贫乏、空洞源于学生不会捕捉有价值的习作材料,文章自然显得干瘪不鲜活。

1. 围绕人物品质,精选人物材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中,人物有时不止一个,有主人公,也有一至两位配角。无论是主人公还是配角在材料使用上都要进行有意识地选择。如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在表现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精神时选择其“学习知识”以及“学习说话”两个事例,选择这两个事例是因为这两件常人较容易做到且能做好的事情对于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残疾人而言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极其困难最终却得以完成可见其“不屈不挠”。突出人物品质,这样的材料就是有价值的。而对文中配角(两位老师、主人公的父母)的描写,作者也有选材上的考量,老师的“教导”以及“心疼”,父母“兴奋的泪水”,这便是很好地从侧面烘托出主人公的“不屈不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探讨作者为何如此选材的训练,渗透写人的记叙文关于选材的原则,即习作时所选的材料要能够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2. 围绕文章主旨,精选叙事材料。材料是围绕文章主旨确定的。一篇记事的记叙文,无论是“点”与“面”都要考虑选材。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围绕“扬帆起航”“友好交往”“化险为夷”,作者叙写了郑和的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为何要选择这三个场景?因为课文的主旨是郑和七下西洋的重大意义及郑和顽强探索的精神,而这三个场景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主题。再如《爱如茉莉》选取了“吃饺子”“编谎话”“奔医院”“叮嘱”“牵手”等细节,这些内容极其普通,但是正是这些平淡无奇的细节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一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这些细节背后的“爱”正如那洁白纯净、清幽香远的茉莉。

3. 围绕景物特点,精选景物材料。写景状物类记叙文最主要的选材原则便是突出景物的特点,纵观苏教版五年级上、下两册的教材涉及的此类文章不在少数,如上册的《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下册的《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灰椋鸟》。以《秦兵马俑》为例,“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秦兵马俑的特点,围绕其特点一方面对三个俑坑进行描写,另一方面对将军俑、武士佣、骑兵佣、车兵佣、弓弩手、马佣的外观及神态进行描写,为何选择这些材料进行描写?为凸显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作者选取三个俑坑尤其是最大的一号坑为材料;为凸显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作者对不同兵种的兵俑及马俑进行描写,并通过对“各异”神态的描写强调其“个性鲜明”。在确定景物的特点之后,这一类文章所选的材料便已有了范围,这是此类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的习作内容。

4. 围绕道理,精选说理文的材料。说理文,即今后学生会有更多接触的议论文,在小学二、三年段也有少量涉及,五年级上册有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五年级下册有一篇《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选取了“中外名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持之以恒最终成功”的事例以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谈礼貌》选取了“牛皋、岳飞问路”“小学生、女青年乘车”“、朱师傅理发”的事例。两篇文章都是通过正反对比的事例说明一个事理,正反对比越是强烈的事例则越具有说服力,这是对此类文章进行阅读教学在习作方面的价值体现。

(三) 根据表达的需要处理已捕捉到的习作材料

材料准备就绪,是否一股脑入锅就能端出一盘好菜来?当然不是,对材料详略、先后等的安排都需要细致考虑,这便是对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表达的需要处理已选定的习作材料。

1. 记叙过程中对详略的妥善安排。一是围绕记叙文的主体事件交代“起因―经过―结果”几个板块,当然详写的是“经过”,略写处理的是“起因”与“结果”。如《少年王冕》详写的是王冕的勤奋刻苦与孝敬母亲,略写的王冕的出生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详略按照事情的发展确定。

二是点面结合,略写“面”,详写“点”,这也是详略的设计思路之一。《郑和远航》中“郑和七下西洋”是面,“第一次远航”是点,作者详写第一次远航,只用寥寥数语便将其他几次航行一笔带过,不平均用墨详略得当也使得重点更加突出。

三是根据文章主旨、人物品质安排材料的详略。以《海伦・凯勒》为例,所选的材料有体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内容,有体现两位老师悉心教导关爱的内容,有体现父母对女儿优异表现满怀欣慰的内容,那么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又将什么一笔带过了呢?既然“不屈不挠”是文眼,那么两位老师的教导与关爱,父母的兴奋与喜悦众星拱月般地为主人公的“不屈不挠”添砖加瓦就是“略”,可见作者在详略上的安排是得当的。

2. 表达过程中对材料先后顺序上的处理。一是记事文中材料先后的处理。以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为例,作者通过“栽花赏花”表现儿子对父亲的爱,通过“写信教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其中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共有三段话,这三段话能不能调换顺序?其实高尔基最想表达的是哪句话?

“给”对象东西地点父亲鲜花岛上人们美好的东西随时随地“给”永远比“拿”愉快我在指导学生文本阅读并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三句话由看得见实质性的帮助到比较抽象的关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当然三句话在顺序上是不能互换的。

二是对于文中景物描写的文字在先后顺序上的安排,如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其中有两个自然段是对园中景物的描写,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了充满“生机”的园子,第十三自然段重点描写园中景物的“自由”,相较于第二自然段,作者后安排的写景文字着墨也更多。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部分可否互换顺序。根据文章的主旨,作者要表达的是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可见由第二自然段与第十三自然段存在递进关系,“自由”才是重点,后者更是借景抒情,自由的心灵才得以感受如此自由的景物。

3. 根据表达需要精选人物对话。记叙文的习作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几乎不可逃避,可是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对话往往是一说到底、一个形式、一个腔调、零个性。如何选择人物的对话?《二泉映月》中仅有小阿炳和师傅的一处对话,这处对话内容紧扣“听泉声”与“听懂泉声”,仅此一处人物对话引入全文的两次“听泉”,泉声、乐声、心声相融。《海伦・凯勒》中也有唯一的一处在表现人物“不屈不挠”品质时的语言描写,“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看似普通的语言,却得到了父母兴奋的回应,可见人物语言背后的巨大的成就感,不屈不挠的成果通过人物这唯一的一处震撼人心的语言表露无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习作中人物对话的安排是需要精选的,选择能够突出主人公品质的语言,而且要切合当时的语言环境,不拖泥带水。

(四)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既要“真实”,也要“好看”

“真实”和“好看”并非不可调和。“真实”了也能“好看”,关键在于一定的语言积累。

1. 积累词句,体会不同的表达,避免形式单一。在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阅读教学时,我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三个词语中“看”的不同含义。一个“看”字,就有好多个词语供我们使用,如单音节词“瞅”“瞪”“瞥”“瞧”“视”,双音节词则有“观察”“浏览”“收看”“俯视”“仰望”“眺望”“瞻仰”,四字成语中带有“看”意思的则有“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高瞻远瞩”“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等等。一个“看”尚有如此多的表达,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就要针对性地做出选择,不同的形式会有别样的表达效果。

2. 善于捕捉,夯实仿句训练。仿写,从仿句开始。字词达句,难度其实不高。如《莫高窟》部分对于壁画中“飞天”的描写采用“有的,;有的,”的句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仿句练习,先确定词语,再完成分句。再如《秦兵马俑》中对于兵马俑“神态各异”的描写采用“有的,,好像”的句式,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前文涉及兵马俑神态的词语完成仿句练习。

3. 随文练笔,尝试片段式仿写。由句成段,需要更高的水平。古诗教学对于诗歌画面的具体描绘是很好的片段式习作训练,如五下的《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都可以指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留白,描述画面中的情景,这是很好的练笔材料。又如《谈礼貌》课后练习部分要求“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并写下来,在学习了文中正反对比事例的写法后,相信这样的练笔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巩固阅读教学学习效果的作用。

4. 在阅读教学中完成综合性的篇章随文练笔。篇章式的随文练笔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材中这样的训练也有。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再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分享一件你童年的趣事”,在要求上已经将仿写的内容提升到了“成篇”的层面,相对前三种语言积累的形式难度明显提高。但是在阅读教学进程中进行随文练笔,并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求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这一种对写作方法“模仿”式的训练就是一种无痕的习作教学。

(五) 夯实基本功,着眼小处,关注细节

“基本功扎实一半文”,夯实基本功不是习作教学中能够达成的目标,主要还得依赖阅读教学。

1. 小小标点符号,不可怠慢。常见标点符号的学习任务到了五年级已基本完成了教学,而阅读文本为巩固标点符号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情境。当然,真正在阅读教学中能够比较透彻地巩固标点符号还需要语文老师有足够的气量,是否舍得将无效教学浪费的时间省下。

2. 关注错字、别字及病句问题。三句五句一个错别字,一段两段一句病句,再好的文章框架,再精选的内容,都会大打折扣。从第一学段起这便是阅读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正确用词、连贯成句的基础上理解如此遣词用句的深意,这是阅读教学第二课时中常见的师生互动,那么有必要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夯实正确的字词及通顺的语句基础。

3. 书写质量有待提高。到了高年段,不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在下降,而是习字的态度不再那么端正,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其实给了老师很好去正视学生习字的机会。

综上,本文笔者从自身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在把握五年级学生习作现状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促进习作作了粗浅的探索。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教给学生一些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以及习作的规律和方法,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到位地处理语言文字,在此观念驱动下学生才能真正习得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下总结范文 下一篇:语文三年级下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