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4:22:46

vb程序设计论文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

1.1《VB程序设计》课程中项目的设计

1.1.1章节项目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了“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教学模式,设计并选取与生活相联系的合理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项目。针对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项目,但是这门课程知识点较多,要想完成这个综合项目,学生首先必须熟悉VB开发环境、掌握VB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各章节的知识点内容。为了配合整个课程最后综合项目的完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了13个章节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各章节中的知识点。项目一:由现实生活中的汉诺塔游戏、交换两个杯子中饮料的问题,引入一个利用VB程序解决两幅图片对换位置的具体案例,使学生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各种窗口的使用、掌握常用控件对象的建立以及布局、利用VB开发简单应用程序的步骤、并初步引入程序设计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两数互换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得出两数互换的问题和两幅图片互换位置是一类问题。项目二:编写一程序,在屏幕上显示“欢迎来到VB世界!”,并输入自己的名字。使学生熟悉VB编程四部曲———界面设计、相关对象的属性设置、相关对象的代码编写、调试运行,尤其注意程序的调试过程。项目三:设计一个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转换的程序。通过这个项目熟悉VB的数据类型及其运算,掌握VB的常用标准函数、变量以及常量的使用等语法知识点。项目四:利用输入函数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编写程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或虚根,用输出语句输出结果。熟悉常用的输入输出控件、掌握Print方法、Inputbox()函数、Msgbox()函数和Msgbox过程的使用方法。项目五:设计一个账号和密码的输入检验程序。规范整理英文文章,即对输入的任意大小写的英文文章进行整理,规则是:所有句子开头应为大写字目(句子是以符号“?”、“.”、“!”作为结束符的),其他都是小写字母。使学生熟练掌握程序三大结构中的选择和循环结构。项目六: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输入统计,找出所有成绩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全班成绩的平均分等。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项目七:编写一个函数,在已知的字符串中找出最长的单词。假定已知字符串中只含有字符和空格,空格用来分隔不同的单词。通过该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程程序的设计、实参、形参等基本概念。项目八:常用控件的使用。设计一个类似Win-dows记事本的应用程序,并完善其各项功能。通过该项目使学生掌握菜单、对话框和多重窗体程序设计。项目九:导入手机号码文件,编写一个手机选号程序,比如说选出手机尾号后四位相同的手机号码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文件的相关操作,利用文件能够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项目十:建立本班同学信息库,具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寝室电话、手机号码,并用数据控件及绑定控件实现对同学信息的浏览,并实现按姓名查询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该项目掌握VB数据库的相关技术。项目十一:设计多文档应用程序,熟悉VB高级界面的设计。项目十二:用MMControl控件设计一个录音机,用API函数设计一个用户化的CD播放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VB多媒体程序设计。

1.1.2阶段项目

为了使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糅合各章节零散的知识点,使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选用一个打破章节限制的阶段项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一个阶段性较完整的认识。这三个阶段依次是实践的开始阶段、实践的展开阶段、实践的结束阶段,分别对应阶段项目一、阶段项目二和阶段项目三。每个阶段中抓住关键教学环节,按照“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具体教学流程组织教学。阶段项目一:选用简单的项目,如蝴蝶飞舞、字幕滚动的项目。由于是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语言,所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入门学习很关键,如果按照常规授课方法,依据书本上的章节内容安排依次讲授VB语言发展史、VB语言特点以及编程环境等内容的话,学生很难接受,往往是听得稀里糊涂,不知道学习VB究竟有什么实际作用,从而会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导致学生对VB知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消除初学者的畏难情绪,第一阶段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对VB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了解VB的编程环境和编程步骤,以及VB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万事开头难,一旦学生对VB产生了兴趣,就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阶段项目二:难度稍微加大,选用计算器项目。通过本项目,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控件数组的含义和设计使用方法,以及简单下拉菜单、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过程函数的编写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注意可视化界面的设计,因为友好美观的人机交互界面,给人赏心悦目感觉的同时是软件的门面。阶段项目三:选用综合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真正了解掌握软件的开发过程。虽然这个项目比较难,但是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会变得容易接受理解,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点的一次巩固和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更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领会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开发一个软件的完整步骤。三个阶段通过运用“大项目、小案例”,每个阶段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学习,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知识的理解。

1.2《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案例选取

有了已经准备好的各模块的项目,并展示给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后,就会想这些项目是怎么完成的,任务就落到各个模块项目里面具体的案例上了。由于VB程序设计授课内容多,授课时间紧张,按各知识模块划分选取项目后,在每个项目里面,按项目选取具体案例或是进行设计各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实际就是一个个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可以在原有案例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或增加一些条件,将应用进行引申,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兼顾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任务设计

围绕每一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设计相关的项目,并在各个项目中采用了系列案例以及完成各功能模块的案例,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各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设置学习情景,给学生留有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同时根据各知识模块提出了单元任务,单元任务设置两个层次———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有差异,对于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但要完成基本任务,还要完成提高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本任务。由于时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分析任务,在上机实践课以及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最后做任务的总结。有了兴趣和任务的驱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会通过查阅相关书本、浏览网络资源、同学之间互相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生知识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知识面也更广、更大了。学生不会再觉得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的“二人转”。在相互的配合以及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学生个人的知识库也得到了构建。

2实施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展示完成的项目作品,吸引住学生的眼睛;其次讲解项目中系列案例,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拓展项目,并穿插讲授项目及项目案例用到的重要理论知识内容;最后用引导的方式,给学生留下任务,让学生进行模仿或拓展项目,整个阶段完成后,让学生简要撰写阶段学习报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测试、总结分析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教学在VB教学实施中的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VB程序设计》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按照划分的各个知识模块采用“大项目、小案例、任务驱动不断”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采用项目、案例、任务驱动教学,还是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结合传统教学的优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教学的科学性与教学的艺术性相糅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自主地去构建个人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改革;实践

Abstract:VisualBasicprogrammingasapublicnon-professionalcomputer-basedlessons,theoryandpracticestrong,andteachingdifficult.Thearticleonhow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andtrainingstudentsinanintegratedapplicationdevelopmentcapabilitiesandexplorereformsweremade.

Keywords:VB;programming;reform;practice

1引言

VisualBasic(下面简称VB)程序设计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然而VB语言枯燥、难以理解,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导致学生对这门课有恐惧心理,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摸索出一些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掌握一门技能,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与实施

2.1对课本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教材总是先讲VB语言的基本语法,然后再讲VB中对象的使用。但在讲授时不宜将两者分开,要把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VB中的对象主要用于构建界面,而具体程序功能的实现则要编写代码行,因此任何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都不可能只用对象或只用语法。这两块内容可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挫伤他们编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为基础,打破原有的以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先不讲基本概念,改用从简单的实例人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比如,在讲到循环结构中DO——LOOP语句和FOR——NEXT语句的用法时,我用DO——LOOP语句的4种形式和FOR——NEXT语句实现求解N!的过程,让学生去观察、领悟它们的异同。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外,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错例分析法

学生对变量、类型、运算符、表达式这些基本概念和语言规则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学习过程中,能听懂老师授课的内容,但自己编制的程序往往错误百出。课堂上,我经常将容易出错的概念以反例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找错误,通过运行。比如错误使用逻辑运算符。

假设a、b和c是三个变量。如果已知a<c,要判断b的值是否在a与c之间,可以使用以下表达式:a<bAndb<c

不能写成:a<b<c。

很多学生会错误延用数学上的概念,写成后一种形式。

例OptionExplicit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aAsInteger,bAsInteger,cAsInteger

a=-3:b=-2:c=-1

Printa<bAndb<c’显示True

Printa<b<c’显示False

EndSub

为什么a<b<c会得False?因为,VB在计算这个表达式时,先计算“a<b”部分,得True;再计算“True<c”,并将True转换为一1,-1<-1?最终得False。

通过诸如此类的反例教学,使学生豁然开朗,印象深刻。

2)零散实例和核心实例结合

零散实例教学法,对每个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但对前后知识的贯穿缺乏说服力。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体会到,除经典的零散实例外,将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核心实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非常帮助。所谓核心实例是指,实例从小到大、随章节的展开而逐步成长,呈现为逐步进化的多个版本。比如引入一个贯串全书的问题: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首先,用最基本的概念和最简单的结构,给出该系统的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版本,以后的每一次课,都对该系统提出新的功能和结构上的要求,并用本次课介绍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对它进行功能上的扩充和结构上的改进。每次得到该系统的一个增强的新版本。为达到设计目标,学生随着教学的进程,可以积极投入到对实例系统的调试、改进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编程能力。

2.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V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纸上谈兵,不上机练习,是不可能真正掌握VB程序开发的。实践教学主要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模仿阶段,对课堂核心实例系统的调试、改进。核心实例的每次增强版是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学生通过模仿、知识再现达到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开拓编程思路。

(2)分层次阶段,在教学过程实施的开始,和核心实例同步,我就给出了几个类似核心实例的课程设计内容,供学生选择。对核心实例的调试比较成功的,可以同步实施自己所学的课程设计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掌握核心实例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教学内容重新布置实验,强化知识巩固。课程设计内容课后上机完成。

要掌握上面两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教师应亲自指导,与学生一起上机实验,随时监控学生实验过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而发现学生常犯的共性错误,可在理论课上进行点评。

2.4培养学生使用标准编码,养成良好编程习惯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使用标准编码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笔者在授课过程当中使用标准编码的实例,在讲解实例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

程序书写规范是非常重要问题,不仅书写格式应该结构层次分明,而且程序里面应添加起码的注释。不按照标准书写程序会增加别人查看程序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自己以后上机调试修改。强调学生避免使用VisualBasic中的隐式操作,养成显式编码的习惯。比如永远使用OptionExplicit,严格执行变量先定义后使用的原则。避免使用缺省属性,明确指出是在引用对象还是在引用对象属性。

3结束语

一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将以上一些改革和探索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栋.VisualBasi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袁锋谈.《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的五个转变.中国成人教育2004(1)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VB的开课学期一般在大一第二学期,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对于从未接触过语言类课程的大一新生来说,C语言的学习,颠覆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很吃力,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对程序类课程感到害怕。

二、教学方法探讨

1.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为了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于VB教学,应首先与学生谈VB,而不是教VB。首先,要让学生明白VB和C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编程方式,不要因为害怕C语言,而害怕VB。教学中,通过演示一个简单的例子,向学生演示只需要两行代码便可制作出美观的界面和可爱的功能。比如:示例1:制作美观的界面,实现窗体上的文字自动或手动的向下移动。突现VB相对于C语言的简单易懂,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所需功能。最后,启发学生:如果想让文字上移,如何修改程序?如果想让文字左移或右移,如何修改程序?如果想让文字左右交替移动,又要如何修改程序?通过上述示例的讲解,使得学生对VB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直观、简单、易学、易用。其次,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学习VB,VB对于他们有多么重要。这门课的开设除了承上启下其他专业课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证,VB在二级考证中相对比较易学易用。再次,告诉学生,有了C语言的基础,代码的编写会更为容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属性、方法和事件这三个很枯燥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有趣的示例来进行解释。示例2:通过“蟑螂从女生脚上爬过”的事例,讲解属性、方法和事件的概念。蟑螂从女生脚上爬过时,女生的脸色变红,脸的颜色为红色就是属性;女生尖叫起来,女生跳起来,这是女生本身做出的动作就是方法;蟑螂爬过女生的脚,这是外部事物对女生做出的动作,就是事件。通过这种类型的示例,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懂的概念。在讲属性、方法、事件的书写格式时,也可将这个示例写成VB伪代码的形式:属性的表示方法:女生.脸的颜色=红色方法的表示方法:女生.尖叫啊事件的表示方法:女生_蟑螂爬过至此,学生对VB程序一下就理解了。

3.实践中学习,项目中巩固

要想学好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将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到一个个的项目实例中。课堂上边演示边制作,课后布置一些举一反三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能放松,同一门课,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课程,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同样的课程,不同的目标,也要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课程,在不同的时间点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的过程。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VB实例教学激发性主动性

作为语言程序设计领域的前沿软件,VB的发展历史已经很久,相关的技术也比较成熟,由于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因此在很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我校也在计算机信息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正是由于社会办学力量的推动和“程序设计”职业的热衷,现在会VB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人都局限在“会VB”,而不能灵活的运用,不能用VB完成相应的程序设计,更谈不上从事专业编程工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够吸引同学们努力主动的学习好VB,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我们学生的起点相对来说较低,但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也是以程序设计操作员为主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不仅是使学生熟悉VB的基本概念,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相关技巧和方法,有一定的程序编写思维能力,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开展的:

一、注重实例教学

对于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是不可以只讲理论的,正如当我们学习游泳的时候,如果教练只是告诉我们每个动作的名称但不告诉我们这些动作怎么完成,我们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那么我们在学习VB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大量的实例演示,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VB的可视化设计和它的实用性。

在最初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要详细的介绍各个控件,只有知道每个控件各自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以后我们才可以在VB中创造我们自己的程序。在控件介绍和程序设计中我们必须通过实例的演示来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各个控件的使用和程序的编写。特别是在程序的编写方面,我们一定要有相关的实例来让学生在感性上得到认识。比如在介绍IF……ELSE选择控制语句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讲解单纯的语句,学生听起来觉得比较枯燥,但笔者首先给同学们演示一个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的登录界面,通过选择控制语句来确定我们在文本框中输入的条件是否为真做出判断,如果为真就登录到我们所需要的另一个界面,否则弹出一个提示信息框。在演示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思维表现得非常活跃,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知识非常有用。在这个时候我们抓住这一特点,首先,讲解实现这一程序的基本思路,提出实现思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程序中讲解新语句的使用方法,总结新语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很快了解了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编程应用,整个创作过程只用到了简单的选择控制语句,但通过此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选择控制语句的使用以及如何设置选择控制语句,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从而创作出自己的程序。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关于VB的实例教材及各种参考书,但是都比较散而且内容也不是很详细,所以在讲解的时候笔者认为必须对实例进行慎重的选取和必要的修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程序结构严谨化

笔者所收集的程序除了强调程序的可靠性以外,还要特别强调程序的结构性,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实例,也需要做到程序结构的严谨化,使之符合大众的思维,但也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在讲FOR……NEXT等循环语句的时候,一般的都是利用从1累加到另一个固定的数值,来完成我们的循环讲解,这样的语句由于方法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最后的效果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可说。因此,笔者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结合利用文本框输入的方式,即在两个文本框中可以输入任何两个数,使之从小的数值累加到另一个较大的数值,这样程序的效果也就更具结构严谨的魅力,同学们的感受也就会完全不同。

2、步骤详细化

因为同学们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象程序设计这样的知识结构,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实例,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笔者认为对每一个实例的操作步骤都要详细的板书出来,上机课或是在课余时间学生只要按照程序的操作步骤去做,就可以得到最终的效果,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相关步骤。

3、方法常规化

在讲解的过程中,力求采用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完成每一个实例,尽量采用常规化的语句,避开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方法。比如,在利用文件操作对数据录入以及把录入的所有数据输出时,我们可以避开利用Type语句定义自己的数据类型的使用,因为采用Type语句定义,有多少个字段,就会产生多少个相关的成员,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就很难想得到这个成员代表的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就把程序复杂化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文本框来进行输入,然后用Input函数输出就轻松完成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是以游泳为例,不管我们怎么看别人游泳,但自己却不下水实践,我们是永远都学不会游泳的,那么我们在学习VB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也必须不断的练习、实践。

笔者曾担任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班的该门课程的教学,为每周四学时,其中两学时是笔者的理论讲解课,两学时是上机实践操作课。由于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差,因此自觉性还不够好,为了监督他们很好的学习、认真的实践,笔者每次课都留一次作业,第一次就是完全按照笔者的课堂实例上机操作,以加强对本节课课程内容的理解并熟练这些操作技巧,这项作业是必须要上交的,并作为平时成绩登记。因为这是这门课程中最基本的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虽然学生不可能每个人都对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不可能以后都有可能去从事专业的程序设计工作,但是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笔者希望他们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于一些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以及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至少都能够体现出来。

在最后的综合实训、实践中,笔者结合同学们所学的知识并引进一些课外的知识实例来弥补课本上没有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利用VB做前台界面的设计,尽量用到所学过的所有控件进行布局、设置,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而用小型的Access数据库做后台数据管理来做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它具备一般的常用功能,即成绩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用户的管理等,虽然这个管理系统程序的设计比较简单,但通过这样一个小型的综合实例,就更加让同学们了解了VB语言程序设计的功能及特点。这是我们VB程序设计教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综合实例,才能把同学们零散学到的知识全部的串联起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一定的成果,他们自己也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也会产生一种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加有信心和目标。

以上的两个方面是笔者认为的主要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使课堂生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虽

然是实例教学,有很多有趣的程序及相关的小动画,但是这样的有趣如果久了,也并不能完全抓住学生的心,因为这些过程进行的场所都是在课堂,课堂生活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单调性,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笔者要求学生在完成自由独立创作这一作业以后要相互交流经验,这种交流我们一般都是在自己班内部进行的,次数多了大家就会觉得似乎还需要加入一些更新的内容,希望与其他班的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为了弥补课堂学习和班内交流的不足,笔者有时间就会将两个班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首先每个班选几个优秀的作品演示给大家看,并向大家介绍创作的技巧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最后笔者会结合最近的学习内容对设计进行一个总的评说。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我们在教学中,实例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在教学中,我们不防在讲解本次课的内容之前,先演示本次课需要用到的实例,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性,这样也就抓住了同学们“人在教室,心也在教室”。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编程的基本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证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进而使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这是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炳文、杨明福、陈定中.全国计算机二级教程VB语言程序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__.4

[2]张书云、姜淑菊.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悉[J]计算机教育.20__(5)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1工程施工放样题目模型已知某道路曲线第一切线上控制点ZD1(XZD1,YZD1)和JD1(XJD1,YJD1),该曲线设计半径R=1000m,缓和曲线长0l=100m,JD1里程为,转向角α。请按细则要求使用非程序型函数计算器计算道路曲线主点坐标ZH(XZH,YZH)、HY(XHY,YHY)、QZ(XQZ,YQZ)及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i1i2K、K的坐标(iX,iY),共计算5个点。然后,根据现场已知测站点O、定向点A、定向检核点B,使用全站仪进行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放样i1i2K、K点。控制点和待放样曲线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上交成果:工程施工放样成果资料,其中包含曲线常数、曲线要素、主点里程及曲线中桩坐标的计算成果。

1.2工程施工放样数学模型

1.2.1曲线常数:(1)缓和曲线倾角:πβ180200=×Rl(2)圆曲线内移值:(3)切线外移量:23002240Rllm

1.2.2曲线要素:(1)切线长:(2)曲线长度:(3)外矢距:E=R+PR2()secα(4)切曲差:D=2TL

1.2.3主点里程:(1)ZH点里程:(2)HY点里程:(3)QZ点里程:(4)YH点里程:(5)HZ点里程:检核计算:

1.2.4独立坐标计算:(1)在坐标系x′o′y′中,缓和曲线ZH-HY段(i1K)独立坐标计算:(2)计算ZH-HY缓和曲线细部点:(3)计算ZH-HY缓和曲线HY点(直接将上式0lli代为0lli代为):(4)在坐标系x′o′y′中,圆曲线HY-YH段任意一点独立坐标计算:=+=+(1)siniiiiyPRCosxmRφφ1.2.5主点及若干曲线中桩点坐标:(1)(指ZH到JD的坐标方位角)(2)(右转用-,左转为+)(3)(右转用-,左转为+)(4)三个主点坐标如下:ZH点坐标:HZ点坐标:QZ点坐标:(5)曲线中桩点坐标按线路右转所得公式如下(注意若为线路左转则以下几个公式用iiy代替y):

2工程施工放样项目VisualBasic程序设计

2.1程序界面

2.1.1主程序界面。主程序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通过主界面,可以输入所有的已知数据,并选择偏角的类型。图2主程序界面

2.1.2结果显示界面。计算结果通过一个文本框的形式,将所有需要的结果及一些关键的中间结果分栏显示,如图3所示:图3结果显示界面

2.2核心代码

2.2.1计算曲线常数和曲线要素:IfR<>0ThenJD=Ls*180/(2*R*PI)p=Ls^2/(24*R)-Ls^4/(2688*R^3)m=Ls/2-Ls^3/(240*R^2)T=(R+p)*Tan(PJ/2)+mL=PJ*R+LsE=(R+p)*1/Cos(PJ/2)-Rq=2*T-LElseMsgBox"必须输入曲线半径R!"Text12.SetFocusEndIf

2.2.2主点里程及独立坐标计算:k1=k1*1000+k11k2=k2*1000+k22k3=k3*1000+k33kZH=k1-TkkZH=kZH\1000kkkZH=kZH-kkZH*1000kkkZH=Format(kkkZH,“###.###”)Str1="ZH点里程:"&"K"&kkZH&"+"&kkkZHStr2="HY点里程:"&"K"&kkHY&"+"&kkkHYStr3="QZ点里程:"&"K"&kkQZ&"+"&kkkQZStr4="YH点里程:"&"K"&kkYH&"+"&kkkYHStr5="HZ点里程:"&"K"&kkHZ&"+"&kkkHZLi=k2-kZHLi1=k3-kZHX11=Li-(Li^5)/(40*R^2*Ls^2)Y11=(Li^3)/(6*R*Ls)X12=m+R*Sin((Li1-0.5*Ls)/R)Y12=p+R*(1-Cos((Li1-0.5*Ls)/R))Xhy1=m+R*Sin(JD*PI/180)Yhy1=p+R*(1-Cos(JD*PI/180))Ajd=((Li1-0.5*Ls)/R)*180/PI

2.2.3坐标计算:Xzh=X2+T*Cos(A)Yzh=Y2+T*Sin(A)Xhy=Xzh-Xhy1*Cos(A)+K*Yhy1*Sin(A)Yhy=Yzh-Xhy1*Sin(A)-K*Yhy1*Cos(A)Xqz=X2+E*Cos(Ajz)Yqz=Y2+E*Sin(Ajz)X111=Xzh-X11*Cos(A)+K*Y11*Sin(A)Y111=Yzh-X11*Sin(A)-K*Y11*Cos(A)X112=Xzh-X12*Cos(A)+K*Y12*Sin(A)Y112=Yzh-X12*Sin(A)-K*Y12*Cos(A)

2.2.4结果输出:OpenApp.Path&“\T1.txt”ForInputAs#2DoWhileNotEOF(2)'循环至文件尾。LineInput#2,TextLine'读入一行数据并将其赋予某变量。Form2.Text1.Text=Form2.Text1.Text&Chr(13)+Chr(10)&TextLineLoopClose#2Form2.Show

3结语

将本次国赛工程施工放样的计算过程采用VisualBasic程序的方式自动进行,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对学生计算结果的评判更加迅速、高效、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的中间环节的计算结果予以显示,有利于学生检查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环节,并对出错的环节反复训练,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课;程序设计;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3/14-0133-04

研究背景

微课(Micro-lecture)最早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Leroy A. McGrew教授在1993年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及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T.P.Kee提出的1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OML)。[1]目前,在国内普遍接受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2],他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Knowledge Excavation)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就能产生与传统长时间授课相同的学习效果。

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历史较为短暂。2011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将“微课”的概念引入国内,他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3]另外,关中客又提出了“微课程”的说法[4],并指出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张中兴[5]在微课与微课程的研究进展综述中指出,微课程涵盖范围广,不仅限于课堂内,还可以包含课堂以外的非规范学习,其特点是贴近课堂,更容易被师生接受。

笔者认为,本研究无需对微课与微课程进行严格的概念区分,它们都应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且为了表述方便,后文中一律用“微课”一词。

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程序设计的人也与日俱增。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会因为对某个知识点没有理解而感觉学习困难,也会因为跟不上后续课程内容而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对程序设计的恐惧感。而微课围绕某个知识点,以一段讲授微视频和相关教学资源提供给学习者,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消除知识盲点。

程序设计课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系列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知识点很多,而且知识点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6],为了维持其连贯性,可针对各个不同的知识点录制微课并用于教学中。同时,通过微课的方式学习程序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程序设计类的微课进行梳理,分析其设计的特点、研究的趋势等。在本研究中的程序设计类微课是指为帮助程序设计学习者有效获取计算机编程相关知识(编程语言、算法等)、提高编程能力而设计和开发的微课。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程序设计类微课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希望能为程序设计类微课工作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文献计量法用来统计论文篇目,获取各种分类之间的数量关系;内容分析法用来为论文定性分类。

分析数据得出的表格使用的是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

2.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来源为中国知网,在“高级检索”模式下,在检索范围、检索年限不限的条件下,以检索主题“微课”并含“程序设计”方式进行模糊检索,由于检索到的文献是从2013年开始的,所以本研究设定的时间跨度为2013年至2016年年底,共有144篇文献,经过笔者剔除重复、偏离研究主题较远的文章,共得到120篇论文,其中包括117篇期刊论文和3篇硕士论文。

数据分析

1.数量分析

经过统计,每年文献的数量如表1所示。

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始于2011年[7],但是将其与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建立联系是在2013年,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不得不说这是很滞后的。笔者认为,这与微课的“舶来品”身份有关系,由于翻译等诸多原因,大批学者只关注其基本概念和意义特征[8],对微课的实际应用研究较少。从表1可以看出,程序设计类微课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论文数量的逐年增多说明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该领域。笔者认为,这跟21世纪教育技术研究进入集中爆发期[9]不无关系。从2013年到2015年论文数量增加很快,说明对程序设计类微课的研究不断升温;而从2015年到2016年,虽然论文的数量增加了,但是增速明显减缓,似乎相关的研究即将步入稳定状态,所以预期将来该方面研究的深度会更进一步。

2.主题分析

对论文的研究课程主题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如表2所示的结果。

笔者将课程主题主要分为C(语言)、C++、Java、C#、VB、Web(程序设计)和其他(基础课程、算法等)。C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因其具有灵活、简洁、易懂等优点而被广大计算机学习者作为入门语言,所以它占程序设计类微课研究的比例最高;在“其他”一类中,由于包括程序设计通识、数据结构、算法和其他编程语言等内容,也有40篇论文,占比为33.33%。其次是有关Java的研究有11篇论文,占比达到了9.17%;有关Web编程的研究论文有9篇,占比7.50%;VB方面的论文有7篇,占比5.84%;C++和C#方面的论文均为4篇,占比3.33%。有关Java程序设计的微课研究仅次于C语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3.研究机构分析

对所有文献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类型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如上页表3所示的结果。

笔者以办学层次为标准,将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类型分为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中小学。统计得出本科院校为程序设计类微课的研究主力机构,共发文65篇,占比54.17%;专科院校紧随其后,贡献了51篇论文,占比42.50%;中小学仅有4篇论文。

4.研究区域分析

按照中国地理区划,笔者对的单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如上页表4所示的结果。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华东地区在程序设计类微课方面的研究明显高于其他六个区域,论文数量占比高达45.00%,相当于华中、华南、西南和华北四个区域的总和。笔者还统计出华东地区中仅江苏省的论文就有31篇,远多于其他各区域的论文数量;东北地区的8篇论文皆来自辽宁省。

5.研究内容主题分析

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出发,将程序设计类微课研究论文的内容主题从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5个角度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如表5所示的结果。

由于一篇论文涉及的主题往往不止一个,所以统计总量超过论文样本数量。从表5可以看出,程序设计类微课研究的主要关注领域在课程的应用、设计和开发上,各有论文78篇、39篇和24篇。研究者们在管理和评价方面关注很少,分别仅有1篇和2篇论文。笔者认为这是最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果微课的研究者只关注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即把微课制作出来投放使用后,不再管理和评估效果了,就是把一个全周期的教学服务[10]的后期活动“”掉了,这样何谈构建基于微课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平台、环境?

6.研究技术整合分析

进入“互联网+”时代,研究者在研究程序设计类微课的同时, 不断拓展视野,将翻转课堂、MOOC、在线学习等热门教育技术与微n进行了整合,笔者对样本中与微课整合频率较高的技术进行了统计,得出如下页表6所示的结果。

在表6中,其他一类主要包含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课与各种新技术的整合越来越多,并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整合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点,共有23篇论文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结论

从大量的程序设计类微课的研究论文可以感受到教育工作者对微课和程序设计课程的关注和热情,他们都希望通过微课的形式促进程序设计课程的高效开展。在论文样本时间跨度内可以看出,论文的数量逐渐稳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研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真正有深度的研究。

从研究机构来看,本专科高校对程序设计类微课的关注和研究高于基础教育学校。然而,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信息素养,所以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利用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程序设计课是很有潜力的。中小学的一线教师也比专业研究人员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可以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新鲜、实用的观点和经验。

从地域角度看,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的地区对微课这类热门教育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较多,原因在于:一是地区发展水平高,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研究者容易接触新事物并敢于尝试,成为研究主力。同时也反映出其他地区在程序设计类微课方面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和研究空间,并且在推进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其他地区提供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通过内容分析笔者发现,大量的相关微课不够开放,只是封闭式的教学短视频,没有教师与学习者、教学资源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研究者大多关注的是微课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而对微课的管理和评价有很大缺失。有些研究者试图通过平台开发的方式进行弥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方向。搭建完善的微课体系,对程序设计类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都有完整的流程设计,能为程序设计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兴的教育技术――MOOC、翻转课堂、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等扑面而来,基于微课的程序设计课程,本身就有扎根于信息技术的优势,所以让其与新技术整合,实现网络化相当方便。研究者们应意识到这项优势,顺应时代潮流,以提升程序设计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目的,灵活采用各种教育技术和资源与微课整合,构建多维度、实时、在线的程序设计学习系统。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2]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1,13.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4-41.

[4]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5]张中兴.微课与微课程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586-589.

[6]柳泉.微课引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J].物联网技术,2016(08):119-120.

[7]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8]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64-73+84.

[9]兰国帅,张一春.境外教育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教育技术领域20种SSCI和A&HCI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07):114-120.

[10]乐艺.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管理――以“C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2):55-58.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VB程序设计是该校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所以笔者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相结合,同时吸取传统教学的优点,并考虑到该校学生学习VB现状,探索出一种适合该校学生学习VB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1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1 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并将知识点隐含到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实任务,获得知识。案例教学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实践性、针对性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推断、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2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侧重于“教”,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事先设计好的典型案例为基础;而任务驱动侧重于“学”,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授课中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相应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VB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VB程序设计的教学适合采用该教学方法。在整个的教学方法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很好的配合。教师设计有代表性的案例,在向学生呈现、讲解案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相关知识点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得到任务后根据情况自主学习或分组讨论学习,通过对案例的认真研究和模仿,并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逐步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VB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技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的实施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首先要精选案例;然后向学生呈现案例,通过案例引入任务;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任务、进一步探究任务,最后做出总结评价。

2.1 教师精选案例

教师分析VB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比如网页中常见的滚动字幕、计算器、qq登陆框、qq农场定时提醒闹钟、音乐播放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选取这些案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清楚学习VB的实际用途,这样学生才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

2.2 教师呈现案例、提出任务

向学生展示设计好的案例,使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将案例分解为VB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模仿案例。然后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布置相应任务。以下以“蝴蝶飞舞”为例。(1)向学生展示案例。如图1所示,当单击“开始”按钮时,蝴蝶从左向右飞翔,同时“开始”按钮变为“继续”按钮,单击“暂停”按钮后停止。

图1 “蝴蝶飞舞”案例

(2)讲解涉及到的知识点。Timer控件(Enabled、Interval属性和Timer事件)、Image控件(Visible属性)、VB坐标系的使用,进一步熟悉If语句的应用。(3)提出问题。蝴蝶飞出窗体时如何处理? 蝴蝶飞舞的速度如何控制?蝴蝶飞舞的方向能否发生变化?如何制作滚动字幕?(4)布置任务。编写蝴蝶飞出窗体时从窗体的另一边飞入的程序;编写调整蝴蝶飞舞的方向(左下->右上或其他方向)的程序;设计简单的演员表字幕滚动程序;设计红灯停、绿灯行的程序等。

2.3 学生自主探究任务、实现任务

学生得到任务后,以自主学习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对于相对简单的任务学生应该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查阅相关资料或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循序渐进地学习VB基础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2.4 师检查任务、总结与评价任务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同时还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任务评价阶段,还可以让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并将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范例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同学之间进行作品欣赏和各种方法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集思广益,还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 结语

在VB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好。首先,该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的兴趣;其次,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相互协作的能力。最后,很好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要求的目标。该方法也存在不足:教学进度难以把握,教学效果评价有一定的困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

改进。

参考文献

[1] 罗新密.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3).

[2] 宋荣杰.VB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浅析[J].计算机教育,2007(11).

[3] 蒋瀚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武警院校;NCRE;计算机语言;Visual Basic;C语言;

武警院校大多为指挥院校,目标是培养“适应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和履行职能使命需要的新型高素质指挥警官”。学员既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又有从部队考上的战士。生源不同,其文化基础知识相差甚远,但都按统一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模式进行组织教学,采用封闭式的全程军事化管理制度。主要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业务、身体心理等课程。

武警院校的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去基层部队工作,经常需要通过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快速高效进行软件开发,比如建设网站或开发维护本单位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等,所以程序设计课程的科目选择不易过于专业化。选用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等可视化易学易用的语言为宜,它不但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且因其先进的Windows编程思想理念,可以满足一些后续专业课程或毕业设计中对编制程序的需求。

武警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应届本科毕业学员,需要完成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规定的内容,并且要求课程学习和毕业考试、毕业论文按照学籍管理规定成绩合格,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岗位任职能力者,在英语通过四级,计算机通过二级时,授予学士学位。这就给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NCRE与计算机语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目前该考试共设四个等级,考核内容是根据社会不同部门应用计算机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计算机教育、教学和普及的现状而确定的;它以应用能力为主,划分等级,分别考核,为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

NCRE二级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考试科目有语言程序设计(C、C++、Java、VB、Delphi)、数据库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Access)两大模块共七个科目。

如果单纯从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提高考试通过率的角度出发,选择数据库程序设计模块较为理想(比如Access科目,简单易学),但从满足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员毕业后的任职需要来说,选择一个与教学大纲相一致的科目则更为合理,能起到“既通过课程考核又取得证书”一箭双雕的效果。

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的“1+X”的教学方案,即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一般分为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两个层次,其中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正好与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语言程序设计(C、C++、Java、VB、Delphi)模块相对应。为此,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的科目选择尤为重要,选择的恰当不仅能让学员在校期间学到非常适用的编程知识、增长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更能使得课程建设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二者兼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律。

2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理念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教为主体,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多从教师易于教的方面考虑。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因其授课教师大多是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对C语言比较熟悉,所以若从备课方便、讲授熟练程度来选择语言科目,教师喜欢选用C语言。因为C语言简洁、紧凑、使用灵活;同时C具有很强的流程控制结构、语言生成的代码质量高、运行速度快、可移植性较好,可以实现对程序的精确控制[1]。但是对于初学程序设计语言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情况却不尽如此。

新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双主体教学设计,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教学中学的一面,要从学生的任职需要和特点出发,进行程序设计科目的选择,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要简单易学,又要满足学生毕业后的任职需要。

3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VB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最好选择

VB是微软公司推崇的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首选程序设计语言,无疑也是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的首选科目。

(1)VB是现今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VB是基于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它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程序提供了强大的编程工具。“Basic”指的是BASIC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语言,意为“初学者最通用的语言代码”,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Visual”意即可视的、可见的,指的是开发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的方法,它不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观和位置,只要把预先建立好的对象拖放到屏幕上相应的位置即可。

VB功能强大,语法简单,执行代码效率高。因此,VB已成为每一个编程工作者学习时的首选语言,但其功能一点也不比VC++逊色。据统计,开发同样的应用程序,采用VB要比VC++的效率提高70%[2],所以VB具有强大的用户群和生命力。

(2)VB易学实用,许多高校把它作为大学生的入门语言。

自从1975年Basic语言问世以来,“Basic”已成为编程入门者学习语言的代名词,Basic语言以其易学易用的特点风靡全球。自从微软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VB,Basic又从一门“玩具语言”一跃而成为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开发语言。专业人员可以用Visual Basic实现其他任何Windows编程语言的功能,而初学者只要掌握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建立实用的应用程序。

许多很有威望的计算机专家对VB也是情有独钟,如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对VB深有研究,清华大学的周颖老师说自己是从VB的学习而成长起来的,我们从他们编著的有关VB书籍的学习中受益非浅。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把VB作为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语言。

谭浩强教授在谈到“什么人要学程序设计”时,曾说“对于最终用户,要学会Office;对于程序开发人员,要学习VB;对于系统开发人员,应学习C++”。我们很赞同谭教授的观点,C语言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因其具有面向机器的特点,涉及一些难懂的概念,如指针、位运算等,导致理解一些问题困难,学习起来很不容易。另外,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对于武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易讲解计算机专业知识太强的内容,应重在应用,而VB不需要很深的程序设计理论基础,易入门,故选择VB作为其程序设计的科目是再合适不过了。

上一篇:室内设计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资源建设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