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9 21:02:29

脱贫攻坚计划

脱贫攻坚计划范文第1篇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科学素质为重点,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向为目标,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加大科技推广与创新力度,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发展设施农业,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确保2017年摘帽,2018年全部脱贫,基本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民科学素质得到提高,在全省、全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抓培训,提升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科学素质。要围绕全县脱贫攻坚行动的深入开展,依托县扶贫办扶贫资金支撑,在全县部分贫困村开展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要针对种养殖业发展,积极扶持种养殖大户,增强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提供有关科技书籍和资料,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

(二)调结构,提高效益。以助推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实施科普惠农为载体,服务当地主导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要注重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采取课堂与实地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现场指导、专家面授、技术服务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种养户和广大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要发挥科技致富带头人的辐射作用,影响带动身边的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走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

(三)抓人才,带动致富。重点培养两类人才:养殖技术人才、种植技术人才,通过培育使之成为土生土长的“田秀才”和科技扶贫致富带头人。要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工程,帮助贫困村建立由科技致富带头人负责的科普惠农服务站,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员,扶持有条件的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三、具体措施

(一)指派责任心强、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该项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脱贫攻坚规划,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提出有利于脱贫攻坚的合理建议,并负责扶贫工作的联络。

(二)利用现有的科普惠农服务站,对贫困人口开展科技培训。由县科协赠送各类科普书籍、科普资料、科普挂图,组织广大干群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种养殖技术,创造更多的农村复合型人才。

(三)通过组织参加博览会、考察学习、参观科普示范基地,使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开拓视野,增强他们发展种养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学习新的技术和好的经验,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起到推动作用。

(四)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多种载体,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教育党员群众、培育新型人才、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五)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积极争取该项目以奖代补资金,培植并推荐申报优秀科普示范基地、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带头人,通过“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生产劳动技能,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由主席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督查、落实等工作,保证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快速推进。

(二)提高认识,抓好落实。党的十以来,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我县提出了要在2018年全部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围绕目标任务,做好统筹安排,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协调沟通,搞好建档立卡,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畅、有序开展。

脱贫攻坚计划范文第2篇

一、村概况

村总户数263户,总人口1068人,耕地总面积924.47亩,山林面积14200亩,14个村小组,党员35名,自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437人,在2015年51户209人脱贫,2016年预脱贫15户57人,2017年计划脱贫数17户72人,剩下99人2018年整村脱贫。

二、百日帮扶工作计划和内容

深入贯彻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系列讲话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会议精神为思路,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原则,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好以下工作: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会议精神。充分运用微信、宣传栏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工作,以“决战第四季度,决胜百日行动”为主题,宣传党的会议精神,宣传“百日行动”的政策举措,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我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等。

2、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收集群众发展愿望,帮助分析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项目帮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并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支持和服务。

3、帮助改善民生。围绕此次“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重点,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落实好脱贫攻坚工作,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分步实施计划

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分三步扎实开展,即:

第一步:查找问题。10月15日前,认真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村民的愿望和要求,对照今年目标任务找差距,理出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完善政策举措,明确行动进度,落实工作责任。

第二步:展开行动。10月16日至12月底前,集中力量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冲刺完成今年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脱贫攻坚计划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镇12个自然村,共有贫困人口54户128人。2019年实现全部脱贫

54户中,享受民政低保36户,五保户1户;房屋C级改造15户;新农合参合率100%,享受新农合缴费补贴100%;符合条件的新农保参合率100%,60岁以上均已领取养老金。

二、主要做法

1.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整改的会议精神,制定了全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同时列出两村的责任清单,要求十二村各包保干部全力对接扶贫办,深入剖析我镇十二个村存在的问题,针对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2.组织“集中奉献”解决实际困难。2020年4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认真倾听贫困户的诉求,仔细询问了解他们目前的身体情况、生活状况及春耕生产情况,了解贫困户家中的困难,因户置宜制定帮扶措施,包保干部对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用群众记得住、看得懂、用得好的语言和方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详细讲解产业扶贫的相关情况、看病就医的相关政策。确保扶贫政策入户入脑入心,提高政策知晓度。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强精神扶持,扭转“等、靠、要”思想,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增强自主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由镇党政主要领导及村书记定期入户走访查实情,摸实底,详实了解贫困户的身体状况,生活保障问题,家庭基本情况,讲解慢病卡,健康扶贫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不存问题。

3.认真开展主题实践,确保温暖过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传扶贫政策,为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宣讲继续《精简扶贫简易读本》,《脱贫攻坚政策汇编》和《疫情预防手册》让扶贫政策入脑入心。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脱贫攻坚计划范文第4篇

一、总体要求

围绕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要求,紧盯高质量脱贫目标,把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贫困退出的底线性要求与工作措施的精准推进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持续稳定脱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产业就业增收、强弱项补短板重点安排脱贫攻坚项目、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二、总体目标

全面对标2020年全镇37户131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和2014-2019年脱贫贫困人口巩固提升要求,科学安排项目计划,突出重点使用资金,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做好资金报账支付,全面提升脱贫攻坚项目和扶贫资金精准度和使用效益,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为接受国家和省上脱贫攻坚普查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资金项目监管

(一)管好用好专项扶贫资金。要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甘财农二〔2017〕41号)和《会宁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试行管理办法》(县委办发〔2017〕59号)规定,在资金使用范围、拨付程序、预算执行、项目实施进度等方面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管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二)规范扶贫资金项目计划。项目建设内容细化到村,到户到人项目明确所扶持贫困户数、贫困人口数。

(三)加快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要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后,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要求,如期完成计划确定的建设任务。

上一篇:脱贫攻坚成效范文 下一篇:扶贫工作成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