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18:50:52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1篇

1.学会本课“溜、货、奏、衡、诵、杖、过、肉、束、耽、误、哲”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对挑山工的话的理解。

2.怎样让学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板书课题)

2.播放《挑山工》情景剧,大致了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况。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了解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想想“我”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读、想想。

3.学习生字新词

三、交流预习

1.想想“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请学生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简单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学习词语的收获。

(1)说出“货、奏、超”三个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个字的读音。

(3)读生字组词。

(4)说说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5)组词:

溜()货()奏()衡()诵()

留()贸()泰()横()颂()

杖()肌()耽()误()哲()

仗()机()枕()娱()折()

4.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大家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板书“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样登山?(先讲挑山工的姿势再讲排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板书“姿势”“路线”“折尺形”)从文中找出讲挑山工姿势的话读一读。教师拿出折尺给学生演示,什么叫折尺形。比较折尺与直线的线段,从而让学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线,二是折尺形比直线要长。

(3)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能节省些力气。)

(4)挑山工走折尺路线带来什么困难?(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3.学生轻声阅读本段,边读边想排山工当时登山的情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的登山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2)“腾云驾雾”指什么?

2.交流。

(1)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2)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3)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比一比,谁朗读得好。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2)“攀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走过去跟他攀谈”?

2.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谈一谈。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但结果总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学生交流这个问题时,板书“经历”“山下”“回马岭”“五松亭”。)

(2)攀谈就是闲谈,随便聊聊。因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诉别人事情的语气读,挑山工的话用解释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本段。

2.讨论:

(1)挑山工是怎样为作者解开心中不解之谜的?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如果能用自己的话说更好。

(2)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

(3)为什么“挑山工”和“游人”有这么多不一样呢?

3.交流:

(1)略

(2)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样就怎样;挑山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往前走。

(3)游人是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停在哪里,目标散乱;挑山工有任务,目标专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包蕴”“哲理”分别是什么意思。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

3.交流:

(1)“包蕴”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义的、有深刻意义的话。

(2)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很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这个道理不仅适合于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义,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谁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长句、破句的读法)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齐读本自然段。

2.讨论: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后面的话是什么?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里的“它”从字面上讲指什么?实际指什么?

3.交流:

(1)句中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我”画的一幅画的画面。(看图)。

(2)它字面上讲指的是这幅画,实际上是指画中主人公那种认定目标、坚韧不拔、不断攀登的可贵精神。

(3)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句子。前半句讲结果,后半句讲原因,意在强调后者,即“我”需要挑山工这种精神,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学生回答问题时,板书“作者需要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5挑山工

教案点评: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2篇

重点难点:1、随一位挑山工登泰山,解开心中不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了解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表达中心的,从而理解作者悟出的哲理,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在泰山风景区有许多游人,还有——挑山工。

二、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

①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板书(生谜)

②作者是怎样解谜的?(解谜)

③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明理)

2、检查朗读。

3、课文就是按照“生谜——解谜——明理”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三、生谜

1、观察插图,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的人?

2、自读第1节,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谈你的感受。(同桌讨论)

3、交流:

①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说明担子重;

②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说明步履轻松;

③“折尺形”的登山线路——说明路程长。

4、引读课文: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重——,他们的步履轻松——,他们登山的路程长——。这样登山的原因是——,好处是——,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

5、担了重物,路程加倍,还是慢吞吞地向前走,居然能走到游人前面,由此,作者心中产生了一个不解之谜。

出示练习:

挑山工╱慢,╱慢。

走得其实并不

游人╲快,╲快。

交流完成填空,学生读。

6、引读课文: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你在某个地方——,或者——,或者——,他们——。等你发现,你会——,以为——。

四、熟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谁能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二、解谜、明理

1、读3-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各种形式读句。

六、解谜、明理

1、出示作者的疑问(第4节)

2、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

三人分别读这段话。

3、挑山工的这段话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呢?

出示阅读提示:

任选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先读懂这段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1、是否同路

(出示)山下他们同时起程

回马岭一、二次……

山道上几次相遇

最后汇合在极顶的小卖部前

2、游人走法:

挑山工走法:

随机朗读句子

3、游人东看西看,挑山工一个劲地往前走,理解时间长了,就走到前面去了的含义。

4、这些是挑山工的话,作者由挑山工的话语中悟出意味深长的做事哲理。

出示句子、读句

那作者悟出了什么哲理(师举例说一个内容,其余学生说)

出示:向着目标踏踏实实

不停攀登奋发努力

七、哲理升华

1、从泰山回来,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些哲理,并且画了这样一幅画。

出示图与文读句

2、作家冯骥才作为一个游客,听了挑山工的话以后,如果再去游览名山,会怎么走?

那为什么还要画这幅画并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

师小结。

八、课外延伸

出示课前,收集冯骥才作品目录。

冯骥才(1942~)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3篇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ézòujūsùdānwùpúsù

()()()()

dēngpānliěkāibùguàtàishān

()()()()

téngyúnjiàwù

()

二、用“____”画出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挑山工(tiāotiǎo)尽头(jìnjǐn)背心(bēibèi)

扁担(dàndɑndān)随便(biànpián)压弯(yāyà)

三、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划上“√”。

1.饱览

(1)吃足了(2)饱满(3)充分(4)满足

2.心悦诚服

(1)衣服(2)担任(3)适应(4)服气

四、按ABB式填空。

如:静(悄悄)

黑()()()

亮()()()

沉()光()明()

绿()红()白()

五、填上合适词语

()的扁担()的山色()的肌肉

()的货物()的溪流()的山路

()地走过()地赶来()地离开

六、造句。

耽误——

朴素——

七、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拘束——惊异——

包蕴——似乎——

八、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答:()

九、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它指的是什么?

(2)“我”需要它干什么?

2.我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的哲理。

(1)在空格内先填上合适的词语,再造句。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句?这几句包蕴着什么哲理?

十、简答题。

1.读课文,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答: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答: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

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答:

创新训练

一、根据解释写成语。

1.不能解答的疑问。()

2.话语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体会。()

3.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二、“奇怪的是挑山工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在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4篇

一、德育渗透于教案中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高的文章,有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细心阅读,精心思考,以利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例如,人教版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可通过让学生熟悉伟大人物,使学生感受到伟人的可敬,培养学生对伟人的敬爱之情。再如《挑山工》一课,可指导学生理解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挑山工身上领悟到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精神。

二、德育渗透于题眼中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思想教育的窗口和凝聚点。在课题字眼的突破上渗透德育是很好的教育时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某些体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抓住题眼展开教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可爱的草塘》一文,课题中“可爱”二字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整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可爱”就是全文的题眼。对此,我让学生进行了充分地讨论:文章描写了草塘的美丽景色,为什么题目是可爱的草塘,而不是美丽的草塘呢?扣住“可爱”一词进行设疑,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这样,学生对这一题眼的旨意的理解便豁然开朗了,因此也更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更懂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激发了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豪情。

三、德育渗透于品词析句中

爱国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愫,它流露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其含义。对于某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不太直露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品味,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爱国主义情境之中,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文中写道:“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中,学生可通过“两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看出人多,再从人多体会到伟人的可敬。“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这句话可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都”,去体会人们失去总理后的悲痛心情,从而培养学生对伟人的敬爱之情。

四、德育渗透于人物分析中

人物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有革命领袖人物、有民族英雄、有扬名中外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等。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也能让学生间接接触到一个个高尚的人物,让学生受到人物思想、情感的熏陶。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师可通过仔细分析“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别人的高尚品质。

五、德育渗透于课外拓展中

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课外作业,教师都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注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意志品格的锻炼。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印象,扩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眼界,更能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信自强的性格。

例如,学习完《挑山工》一文,我让学生针对挑山工说的话,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挑山工几句朴素的话,去深入理解“一步踩不实不行”“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含义,从而达到更深一层的认识。再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文后,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赞美北大荒以及赞美北大荒人民的诗文、图片,使学生在领略北大荒五十年的辉煌成就的同时,记住了那些为北大荒默默付出汗水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珍惜今天,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课文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做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作文练笔中、在口语表达中、在课外阅读中处处都能渗透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点,把德育化成春雨,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进而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5篇

然而,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已经走进深水区的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特别是原生态的语文课堂里,许多教师的课堂导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给学生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更缺乏艺术的“质地”:有的语文教师照搬别人的教案,悉数拿来,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有的教师说出来的话干巴巴的,使得语文课堂没有应有的美感;有的视导入为累赘,直接让学生读课文;还有的甚至信口开河,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游离在文本之外……像这样未将导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加以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将课堂导入作为一项艺术来做,能避简去繁,于平常处见妙趣,像春风化雨一样,几句话就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从本质上来说,课堂是锤炼学生思维的场所。因此,好的课堂导入既要有深度,又不能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而应该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如,李老师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首先出示了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所谓名言警句,并强调这些规定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应该说,这样的导入未尝不可,但问题出在接下来的“真情”告白上:“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就是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一篇有形象、有内容,甚至可能引发不同解读的好文章,在教师三言两语的介绍中,一下子就失去了多样化的可能。像这样具有“大一统”特点、先入为主式的课堂导入,会让学生感到文本的索然无味。

毫无疑问,李老师的如此导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语文课的美感在课堂之初就失去了一半。像李老师这样生怕学生读不明白,在课堂导入阶段就告知结果,从而关闭学生思维闸门的课例也许不是很多,但给学生定下阅读基调的并不少见。对文本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引领,但引领不能异化为强加。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不同见解的出现,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促成思维的碰撞。

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但是,也要防止课堂导入的漫无边际,即教师引着学生兜了一大圈之后,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一,还没能让学生接触文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于松散的课堂导入无法生成优质的课堂教学。

王老师在教学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一文时,面带微笑地问学生:“当代作家中,有很多人写过鸟,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关于鸟的作品吗?”学生说出了好多作家的名字,但没有人能提到冯骥才。发现时间一分一分地流逝,王老师有点急了,就说道:“冯骥才,大家知道他吗?我们以前读过他的什么文章?”学生面面相觑,最后有个学生小声地回答:“挑山工。”王老师随即追问:“你能复述《挑山工》的内容吗?”在王老师的多次提醒下,学生总算完成了对故事内容的复述。至此,王老师还不罢休,继续说道:“《挑山工》是冯骥才写的一篇有名的文章,被誉为写泰山的四大著名散文之一,冯骥才也因为这篇文章被授予泰安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文章塑造的挑山工形象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学生听了这一大通介绍,感觉莫名其妙。“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冯骥才的另一篇散文《珍珠鸟》。”王老师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次的导入,可是,这样的课堂导入明显是吃力不见好,事倍功半。

课堂导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语言得体,有节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能切中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的课堂阅读。导入不怕长,但要长而有味,导入也不惧短,应该短中见出深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或引用旧知识,或讲述新内容,还可以介绍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但必须要对理解文本能够有所帮助,也能从作者的另外一篇文章来切入,但要简明扼要。可以从有关的历史事件入手,但不能强拉硬拽,给人以生拼硬凑的感觉。

选入课文的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既有思想性,又不缺乏趣味。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优势,在课堂导入时主动向文本的风格“看齐”,促成美的导入和美的文本相映成趣,以满足学生的课前期待,并诱发学生新的憧憬,从而实现课堂学习的良性循环,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当然,导入之美并不是无限度的“高大上”,而应该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对于学生来说,美不应该隔在云端,可望而不可及,而应该接地气,伸手可以触摸。这样,才能促成师生情感与心智的碰撞,催生他们课堂上的会心一笑。

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课堂导入的研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他们能够理解的得体的导入,催动他们的课堂学习。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情形,并鼓励他们说出某个精彩的场景或细节,如果可能,再说出自己玩耍时的感受。学生们说得具体、形象,不时引来他人的啧啧称赞。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而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接下来,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了此情此景已然见过的心理优势,理解起文本来也就轻松了许多。

新课程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此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这一方面来说,课堂导入也就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夸夸其谈,而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自然生成。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吸纳学生参与到导入中来,让他们的思维活动伴随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毕竟,艺术化的导入才能催生艺术化的课堂。因此,导入要追求新意,有独创性,体现教师的智慧含量。即使是教授同样的课文,借鉴优秀的课堂导入,也不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而应该结合自己和学生的特点,有所取舍,有所创新。这就是说,教师要能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从打造高效课堂的高度来看待课堂导入,能够跨越技术操作的层面来操作。毕竟,深刻理解文本,精心地设计导语,选用得体的交流方式,在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时,才能让他们产生深深的阅读期待。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6篇

一、课前精心准备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备课要做到 “五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标、备学法。”因此,语文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力求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又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这样的备课才是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平等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从而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平等。其次是教师要有洞察力,知道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学习闪光点,明确知道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一切按教育规律和自然规律顺其发展,教师因势而导,学生舒心而学,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会沉浸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第三要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少一些失败的刺激;给学生多一些受尊重的感觉,少一些被挖苦的说教;给学生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讽刺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从事的是爱的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利益关系,不是交换关系,不是权力关系,也不是亲情关系,而只能是一种出于内心真诚情感的平等友爱、纯洁健康的关系。 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来创造情境,以“趣”促进教学中的学,是推动学生不懈追求的一种内驱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增长才干,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如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先利用录像播放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景象;再让学生聆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现在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思考。通过大瀑布的今昔对比,使学生感悟到: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曾经让世界各地观光者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的大瀑布,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种教学活动有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课后重视反思

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而课后反思是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它能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不断积累便能极大地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为课后反思不在于多,而在于实。我们既可以记录一堂课的亮点,成功的做法,又可以写写不足遗憾之处。学生独特的见解,出色的表现,典型错误等也可以纳入反思活动。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功与过,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材的熟悉,课堂模式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一切有效的资源,让单一的教学活动变成多元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播信息,陶冶情操的手段,真正使语文成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样就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尝试一:对话质疑,促进语言训练

以往的课堂质疑主要集中在文本内容,我在《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运用以词语检测为内容,以学生对话为形式,结合《学案》上 “滋味、狂奔、停歇、输赢、习惯、拥有、持之以恒、受益不浅 ”等词语,要求学生就词语向其他同学提出质疑。情景出乎意料,有的问同学“这些词语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模仿着再说一个吗?”有的问同学“你将‘狂奔’的动作表现出来,想一想作者此时是什么心情?”有的问同学“‘受益不浅’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有的问同学“你能用‘持之以恒’造句子吗?”该同学急忙翻书,找原句低头思考。此时我引导学生“如果谁能帮她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相信她一定会灵活运用。”有学生随机举手解答“持之以恒的含义是坚持着做某件事。”刚才被质疑的学生立即说“每天晚上,我都持之以恒地阅读两篇优秀作文。”词语采用学生互相质疑的方式,使初读检测内容全面、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

尝试二:方法引导,培养探究能力

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引导学生质疑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问什么。问题有很多种类型,有初读课文的浅表性问题,有精读感悟的探究性问题,也有表达方式的鉴赏性问题,还有挖掘课文“空白”处的想象性问题等。

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质疑环节学生只提出一些浅表性问题:什么是挑山工?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同?我启发他们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话提问,学生提出“它是指什么?” “为什么我需要它?”“为什么要‘一直’将他挂在书桌前?”。我引导学生与之前的提问对比,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深入思考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可见,质疑问难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并持久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课堂学习成为展示学生自主感悟的舞台,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7篇

一、关于回归文本问题

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的时候,应确立“大语文”的观念,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高度出发,着眼语文课程实施的全局,使语文教学走出以往单一、闭锁、低效的困境。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的确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体验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但这是不是说语文课可以淡化或者干脆就舍弃了文本、舍弃了品词读句和情感体验呢?回答是否定的。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回归文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丢。不仅如此,课标在着重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的同时,写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那就是“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刻意追求”是针对以往“过于追求”而言的,而语感的训练和培养离不开对文本含义的准确把握。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例子,而小语小语,面对的是“小”学生的最基础的“语文”学习,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又怎能给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有力的基础呢?我看过不少教师上《詹天佑》一课,报刊也登载过不少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分析评价之类,其中不乏精到之处,但是,当我发现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们在课前或课上不惜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两端开凿法”和“中间凿井法”以及“人”字型线路包括背景画面那苍翠欲滴的青山都画得栩栩如生、逼真至极的时候,尤其有的评论文章对这种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举措大加褒赏的时候,我想,这可能是教者和评论者意识上的小小误区。这就更提醒我们应该就文本而进行相应的训练,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读懂祖国的语言,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再造现象”。当然,我们不反对就文本中一些较生疏难懂的知识辅以动手做一做甚至更多的方式帮助理解,但是,若将这种动手做当成语文课的“正餐”,那就错了。还有一些课堂,用现代声像技术取代对文本的研读,甚至整节课都不看一眼课文,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课一旦离开文本,上成了美术课、设计课、发明课和思品课(更多的是表演课)等等,便失去了语文的特点,便成了“四不像”,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或说目的是残缺不全的。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教育规律,我们要在开拓创新的同时注意避免走向新的极端,要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中发现、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关于阅读个性化问题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正因为有千差万别的经历、处境与积淀,才有千差万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阅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性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此,我们语文教师的尝试也是很成功的。课堂上不再只是教师硬性指令学生一定要读什么、背什么,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寻求整齐划一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老师往往用这样的语气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哪篇文章、哪个段落让你感动?为什么?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段落或部分的描写?你想背诵哪一部分?诸如此类极其人本的交流谈话,体现了对学生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的尊重,是完全符合语文课文的文本特点和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发展要求的,无疑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不等于盲从,多元的理解也应有个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底线。根据发现我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表见解、自由积累语言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生的引导。首先,学生选择的读书方法很多,在本课、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到底哪种更适用,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其次,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毕竟有限,发表见解磁有时会偏离文本本义,甚至由于生活阅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使他们的理解走向片面和错误。一个孩子学完《挑山工》后,非常遗憾地谈到:挑山工啊挑山工,人生在世有七十二行,你干什么不好,却干这个苦差事?另一个女孩子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愤愤地指责小女孩的父亲是多么的不负责,而她自己的爸爸又是多么爱她。在这种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出手,帮助孩子从认识上得以提升,不能以尊重孩子的理解感受为由听之任之,以免误导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而应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并学会做人。

三、关于创新教育问题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 母语教育;“随性”课堂;教学理解;主体意识;文本选择

【作者简介】 李竹平,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小语会理事,安徽省安庆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自然本真的生命成长过程,学生语言的发展,智慧的开启,素养的提升等都应该是在自由的境界中自然地实现。母语教育是真正触及心灵的“诗意栖居”,师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随心随性的,不刻意,不做作,更没有“暴力”,始终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学习的目标。“随性”的语文课堂,是母语教育的应然追求。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称作“随性”的语文课堂呢?

“随性”当然不是随意,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要符合课程标准的方向性,契合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天性,彰显课堂生活真与善的审美性。这样的语文课堂,目标清晰不摇摆、不含糊,学生天性得到充分尊重,师生共同协商建构真实安全的课堂生活。“随性”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生活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同快乐地创造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智性的语文生活。

一、教师科学深邃的教学理解是创造“随性”课堂的基础

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即使不带教材,不写教案,走进教室,仍然能够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殿堂,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享受语文,享受成长。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就是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师对语文,对语文教学已经有了科学深邃的理解,他不会想当然,不会盲目,不会肤浅。

能在课堂上“随性”,教师还要有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对课标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课程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学生的深入研究,来自于深厚的学科素养和过硬的课堂建构能力。悟得语文课堂的真谛,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比如,教材文本怎么用,一个文本到底用多长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往往因为缺乏教学理解而纠结。“随性”的课堂因为有科学深邃的教学理解为基础,就不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在对具体文本进行细腻地教学解读的基础上,课堂要走向哪里,怎么走就清晰而明确了,所以,“随性”的语文课堂有时一节课完成两篇甚至多篇课文的学习,有时一篇文章用一个课时来教学,有时两个课时学习一个文本,有时一篇简短的文章要花上一周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研读。笔者教学《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花了近一周时间研读文本,课堂教学时间仅一课时,连教案也没带。这一课时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研读文题,整体把握,细读感悟,写法运用。细读感悟环节,让学生围绕最鲜明深刻的感受――师爱,进行批注,批注要求简洁明了,用“师爱在这里,爱是......”的句式。交流时,先口头分享,再写在黑板上。过程中相机品味几处朴素中见匠心的表达。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全文近2000字,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但文章从头至尾却没出现一个“爱”字。如此,对文本间接抒情的表达特点有了十分直观的体会,迁移写法也就既有挑战性,又水到渠成。一节课下来,课堂始终处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天成的状态,教师和学生都很享受。相比较于花上两个甚至三个课时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建构更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解:目标集中,关注文本特色和语用价值,让学生自主体悟和发现。

二、凸显学生主体意识是“随性”课堂的常态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生态是针对师生共同的课堂生活而言的,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中。“随性”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而是学生的尽情挥洒,享受语文带来的情趣与理趣。“随性”的语文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得到最鲜明最自然的体现。

属于学生的课堂,教师的话语肯定是极少的,大多数时间里,是学生在读、在诵、在思、在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一个“踮”字的理解,因为学生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他请学生上台表演再表演。教师没有什么讲解,学生却不仅理解了“踮”这个动作,更体会到了诗中孩子心思的细腻。

教师的课堂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了学生主动成长的天性,那么,他和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随性”的。一位教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效果,文章所蕴含的思想也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感悟的。整节课上,教师采用的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心态下获取知识,习得能力,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成长、享受成长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学生始终体验的是“有我”的学习生活,是真正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随性”的语文课堂还可以让学生拥有学或不学的权力。学习冯骥才的《挑山工》,切入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我”为什么要把“这幅画”一直挂在床头?这正好可以作为进入文本的核心问题。马上,有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是挑山工说的那段话和“我”的感悟。大多数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议:“老师,这个问题都弄懂了,换篇课文学习吧。”许多学生一起附和:“这篇课文不好玩,太简单了,换一篇。”老师笑笑,说:“好,换一篇。”学生欢呼雀跃。当然,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角度而言,文本学习的目标还刚刚开始,重点词句的理解,文本叙事风格和结构的体会等学生不一定有所领悟。但是,换一种思路想一想,教师发掘的这些教学目标,运用另外的文本同样能够实现,如果一定要在此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师预设的学习内容上来,不见得是明智之举。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随性”,而是“强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会大打折扣。以后学生还会遇上冯骥才的其他散文作品,比如《珍珠鸟》《献你一束花》等,再把《挑山工》放到一块来,学生自然有了新的发现:结尾都意味深长;语言都平实自然;结构都精巧无痕。

三、文本选用的开放是“随性”课堂的必然诉求

“随性”的语文课堂上,文本不会囿于教材,文本的选择经常超越教材;文本也不一定是来自教师的选择,学生也可以选择文本在课堂上一起阅读分享。这正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同时,文本选择的开放,也使“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课程实施诉求得到更好的落实。

当然,文本选择的随性,并不是随意。除了要契合课程目标,更要契合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和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使用的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憾。为了弥补缺憾,我们要从研究儿童与研究母语学习规律两个方面着手精心自选文本并设计学习活动。由于母语学习承载的“目标丰富性”所决定,研究儿童不可以局限于儿童在语言文字学习上的发展特征,还要研究儿童精神成长的一般特点以及社会化发展的一般需要。这两个方面都研究得比较透了,文本的“随性”选择才能凸显应有的价值。当然,有一点还是必须强调的――既然语文是一门课程,它必然有其独特的学习领域和目标,那就是言语学习。所以,言语学习始终是文本选择的首要依据。

例如,现在五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年龄是十一二岁,这时候的儿童精神成长的突出特点是自我意识的膨胀和盲目交错,对世界的了解与理解茫茫然却又天真地以为自己懂得已经够多,他们自行与世界建立的关系是单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为他们拨开遮挡在心田上的迷雾,文本选择就要从主题的确定以及选文上为这一需要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具体文本在母语语言文字学习上能提供怎样的启蒙与借鉴。

以五年级为例,我们可以围绕这样几个文化主题拓展文本的选择:成长故事、自然启示、民间艺术、批判精神等。这里包含有三条线索,一明两暗,明线是文化主题,暗线分别是与课程标准基本一致的语文学习目标和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常识教育、素养培植、文化浸润等)。

那么,随性的文本拓展与选择从哪里来?在我的课堂上,丰富多样的文本有的来自各种杂志,有的来自各种读本,有的来自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集;有的是教师带进课堂的,有的是学生选定的。《开满鲜花的艾滋小院》是笔者在一本人文杂志上邂逅的一篇短文,讲的是一群艾滋病患者重新找到生命价值的动人故事。我用听读的方式把它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参与故事建构的同时感受人物形象,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学生在课堂上真诚地表达情感体验,智慧地对故事进行再创造,情感和语言都在对话中得到了自然、自由的发展。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9篇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中对视觉、听觉、触觉地全面刺激,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对于讲解内容产生更加牢固的印象。同时,使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消化、融会贯通。比如在讲解摄影技术时,通过展示名人名作,让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同学们充分地感受摄影的魅力。在展示的同时,辅以细节的讲解,知识的扩展,让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欣赏中提高。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同学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全方位地联想,促使同学们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同一种问题,锻炼思维方式,提升创造力。

2.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弊端

尽管多媒体技术在高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在科学技术还不够完善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是有着很多弊端的,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高职学校教学工作中应用时所显现出的弊端做出几点阐述:

2.1教师方面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有一些老师由于年龄、专业的限制,导致对于此技术的应用不甚熟练,一些教师依然沿用老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做首先是对学校所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采用老式教学模式,会出现课堂效率差,课堂枯燥等弊端。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老师由于操作不熟练,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多媒体配件操作不当的事件,以至于造成漏电、火灾等危险。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较为繁琐,许多老师为此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导致老师们没精力批改学生们的作业无法做到及时与学生们沟通、交流,甚至一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草草了事,使课件无法具有应有的效用。

2.2学生方面

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一些学生被课件内丰富的装饰所吸引,无法专注于学习知识,反而分散了注意力。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接受能力差,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速度快,一节课程信息量大,导致这些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所讲内容,跟不上课程进度,抓不住重点,使同学们易造成放弃学习的思想。

3.高职院校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以往,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纸质书本教学模式,学生理解慢,课堂也不够生动,不足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写在黑板的板书产生的飞灰也造成比较严重的教学环境污染,一个写黑板字的老师,工作环境与锅炉燃烧工人的工作环境相似,导致教师人群中患癌症的比例大大提高,大约为普通人群中患癌症比例人数的八倍。然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仅仅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改善了教师的工作环境,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下面就老师与学生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与学习的细节,进行深入探讨。

3.1教职工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上课前仅仅准备教案与教材,简陋的教学工具对于老师教学才能的发挥有巨大的局限性。甚至,一些老师为图便利,仅仅是照本宣科。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将纸质教材的内容变成音频,讲课激情不高,讲课效率更是无法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反感,无法使学生们提起兴致好好学习,令课堂烦闷、僵硬,也令学生们昏昏欲睡。然而,在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后,一些原有的教学弊端得到改善。老师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主导课堂,营造一个灵动的教学氛围。例如高职院校的语文老师在讲到《挑山工》这篇文章时,可以利用视频播放挑山工们的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窘迫的生存状态,让学生们了解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利用图片文字等信息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让学生们了解这票文章的创作背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们产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地听讲。就像莱辛的那句话一样——“好奇的目光往往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当兴趣成为了学生们的老师后,他们的学习效率相比以往便会大幅度的提高。

3.2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仅仅通过老师的板书与手中的教材,对于一些抽象的书中未加特殊标注的概念,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真正融会贯通。再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学生们通过丰富的ppt图片讲解,以及显而易见的知识点解读,从而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对读取知识点的枯燥乏味之感。在课后,学生也可以下载教师的课件及视频,通过仔细地翻阅知识点,更加简洁地学习。这样可以令学生们自己掌控学习节奏,对于自己觉得是重点难点的地方增加学习、消化的时间,而对于自己觉得已经掌握的地方便一眼带过。通过这种多媒体学习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提升学习效率,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对自己不理解的特殊知识点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阅,做到不遗漏,无盲点。

挑山工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关于资料汇报问题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学习环境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有越来越超前的趋势。现在走进语文课堂,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零起点”式的导语少了,新课的切人往往兼顾着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新知接受水平,体现了“因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这是十分可喜的。其中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课文,掌握课堂四十分钟难以提供和掌握的知识,这无疑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

那么,是不是每每开课伊始,便让学生将所查资料不分轻重主次一股脑地全盘托出呢?我看未必。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开课让孩子汇报资料就用去将近十五分钟,其中有近十分钟时间是全班共同倾听一个男孩儿照本宣科地念司马迁写《史记》的有关记载。由于孩子对材料不知取舍,又没有相关的史学知识,念起来十分费力,全班孩子听得也是云里雾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又分别提出“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这“有目的”和“根据需要”解释了搜集资料不是盲目的、毫无选择截取的。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孩子最初可能在搜集资料时贪多、贪杂,但如果课前布置任务时就给出范围,提出要求,相信久而久之,为什么搜集、怎样搜集、搜集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还观摩了另外一节《将相和》,汇报资料时,老师要求学生主要谈一谈有关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地位以及蔺相如和廉颇对赵国的贡献(课后知道老师在布置预习时也是这样要求的)。于是学生们的汇报很集中也很到位,为课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这位老师要求的“谈一谈”很重要,学生在汇报资料时不是不管明白与否照念就是,而是把查找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再说出来。这样哪怕说的少一些,孩子也有切实的收获,反之,只能有过眼云烟的效果。当然,一些史实的时间、地点等是不需要背诵的,照说出来也无妨。总之,资料汇报要注意教会学生既能搜集,又会根据需要整理和提取,否则费时费力劳民伤财。

二、关于回归文本问题

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的时候,应确立“大语文”的观念,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高度出发,着眼语文课程实施的全局,使语文教学走出以往单一、闭锁、低效的困境。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的确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体验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但这是不是说语文课可以淡化或者干脆就舍弃了文本、舍弃了品词读句和情感体验呢?回答是否定的。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回归文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丢。不仅如此,课标在着重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的同时,写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那就是“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刻意追求”是针对以往“过于追求”而言的,而语感的训练和培养离不开对文本含义的准确把握。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例子,而小语小语,面对的是“小”学生的最基础的“语文”学习,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又怎能给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有力的基础呢?我看过不少教师上《詹天佑》一课,报刊也登载过不少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分析评价之类,其中不乏精到之处,但是,当我发现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们在课前或课上不惜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把“两端开凿法”和“中间凿井法”以及“人”字型线路包括背景画面那苍翠欲滴的青山都画得栩栩如生、逼真至极的时候,尤其有的评论文章对这种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举措大加褒赏的时候,我想,这可能是教者和评论者意识上的小小误区。试想,《詹天佑》是小学六年级教材,六年级学生行将小学毕业,难道不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体会出简单的空间形象么?假使有个别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太差,那么,课堂上老师又做了哪些努力以使学生的缺憾得到弥补?或者,就剩下我们的孩子读不懂文中那些很清楚、到位的语言描述了。这就更提醒我们应该就文本而进行相应的训练,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读懂祖国的语言,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再造现象”。当然,我们不反对就文本中一些较生疏难懂的知识辅以动手做一做甚至更多的方式帮

助理解,但是,若将这种动手做当成语文课的“正餐”,那就错了。还有一些课堂,用现代声像技术取代对文本的研读,甚至整节课都不看一眼课文,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课一旦离开文本,上成了美术课、设计课、发明课和思品课(更多的是表演课)等等,便失去了语文的特点,便成了“四不像”,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或说目的是残缺不全的。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教育规律,我们要在开拓创新的同时注意避免走向新的极端,要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中发现、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三、关于阅读个性化问题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正因为有千差万别的经历、处境与积淀,才有千差万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阅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性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此,我们语文教师的尝试也是很成功的。课堂上不再只是教师硬性指令学生一定要读什么、背什么,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寻求整齐划一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老师往往用这样的语气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哪篇文章、哪个段落让你感动?为什么?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段落或部分的描写?你想背诵哪一部分?诸如此类极其人本的交流谈话,体现了对学生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的尊重,是完全符合语文课文的文本特点和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发展要求的,无疑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不等于盲从,多元的理解也应有个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底线。根据发现我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表见解、自由积累语言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生的引导。

首先,学生选择的读书方法很多,在本课、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到底哪种更适用,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其次,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毕竟有限,发表见解磁有时会偏离文本本义,甚至由于生活阅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使他们的理解走向片面和错误。一个孩子学完《挑山工》后,非常遗憾地谈到:挑山工啊挑山工,人生在世有七十二行,你干什么不好,却干这个苦差事?另一个女孩子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愤愤地指责小女孩的父亲是多么的不负责,而她自己的爸爸又是多么爱她。在这种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出手,帮助孩子从认识上得以提升,不能以尊重孩子的理解感受为由听之任之,以免误导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而应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并学会做人。

另外,小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语言知识作为积累的时候,也应该有所引领。很多看课者都不止一次发现孩子们选择的背涌往往是简单易背的,到底是否是他真心喜爱、确有价值还很难说。有的孩子就天真地说,哪个段落字数少就选哪段。如果老师经常过问一下,对正确的好的选择加以鼓励提倡,对不理想的以完成作业为目的的选择予以指正,相信学生就不会曲解了自主选择的意义,真正达到自主阅读、自主积累的目的。

四、关于创新教育问题

提到创新教育,一线的实践给我许多好的启发,也留下两种极端的印象:老师们要么望而生畏,觉得很难操作,有时为所谓“创新点”在那儿挖空心思,要么将课堂搞得热热闹闹,一味追求花样翻新,有的即便发现学生在海阔天空乱说一通也不予以制止。其实创新教育本身是朴实而具体的,在语文教学中也是有章可循的。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因为是一种“价值取向”,就应该理解为它是在一个人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一要加强基础教学,二要大力提倡主体性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小”指的是它的基础性,“语”指的是它的语言、学习语言训练的特点。语文教学创新教育首先要过好语文基础这一关,因为,没有基础,创新就毫无根基。人类所有的发明无不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获得成功的。如果小学生连一篇课文还没读懂,对文本本身的理解还做不到,你怎么苛求他去创新?所以,离开文本、离开语言训练、不凭借学生原有知识和基础、任学生漫无边际地“遐(瞎)想”的创新是不足取的。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主体性阅读成为语文创新教育的首选。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是孕育在对文本的主体思考里的。首先是自主性阅读。这是符合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心理的读书方式,因为越是高度自主,学生的读书热情就越高,所获就越多,产生的思想碰撞就越激烈,思维就越活跃,创造性品质就越容易突现。其二是探究性阅读,这是自主阅读的较高层次。所谓探究阅读,是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疑点并就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自我的或同伴间的再阅读的过程。我们目前语文课堂上大都有让学生带着某种疑问去读书思考的环节,体现的就是探究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三是批判性阅读。这是自主阅读的最高境界,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去判断一篇文章的优劣真伪,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去判断一篇文章的优劣真伪,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需要进行割舍与添加的时候,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急剧发展的时候。不是有个小学生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的组合画面提出过质疑吗?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犯过的诸多“关于月亮的错误”竟然被一个小学生一针见血地指正,这正是我们渴求的创新意识啊!所以,语文创新教育并不多么神秘和高不可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多地体现在学生主体阅读中的个性感受,体现在阅读理解的见仁见智,体现在不受束缚的大胆想象和批判。

上一篇:荷花淀教案范文 下一篇:班会课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