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8:34:33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1篇

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它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并且利用PDCA循环管理同样可以提高寒暑假实践活动的质量。现阶段寒暑假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学生普遍存在假期迷茫症,到假期了却不知道干什么,很少有人考虑去进行暑期实践并认真落实了。

②学生少有渠道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不愿意接受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即使大学生找到实习单位也不能保证安全性和专业合适性。

③学校不重视寒暑假实践活动,也没有对学生的寒暑假实践活动积极地排。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用PDCA的方法研究了解决方案。

1.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P阶段

①学校在假期开始之前,在各专业进行调查来获得学生的实践意向;

②各专业教师据学生的意见形成两到三个比较合适的实习计划;

③学校委派负责人联系实习单位;

④允诺利益(如校内免费宣讲或促销)以与实习单位签订合同,以得到单位重视和确定活动的有效性;

⑤若有条件,学校还可以在企业中为学生寻找第二导师以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⑥举行寒暑假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⑦导师追踪学生实习情况,敦促学生认真进行;

⑧新学期开始进行全校性晋级制的论文大赛。

2.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D阶段

①学生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咨询自身的能力能够从事的工作,寒暑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实习工作,确定自己的意愿之后提交给学校统计。

②确定参加实习的同学在确定参加实习后的一个礼拜之内,向指导老师提交实践论文的选题,并求得指导老师在实践前的指导。

③有条件的学院或者学校可以在学生升学到大学三年级时给每一位学生从企业中寻找第二导师,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在寻找第二导师时实行双向选择制,首先是学生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名额选择学生,循环往复,直到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位第二导师为止。学生,专业导师与第二导师应该在科研和实践方面进行有效地共通,定时了解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共同探讨。

④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以团队的形式写一篇总结,并且完成各自的专业论文,在下学期开学初,各指导老师对学生论文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进行评价指导,并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论文。

⑤学校开展论文大赛,对学生论文进行检查评估,检查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的内容,并给予优秀论文的作者和指导老师一定的嘉奖。

3.C(Check)――检查

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在寒暑假实践活动期间以及活动结束之后对实践效果进行反馈或检查----c阶段。

①在此阶段应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动性,在指导老师、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建立密切的关联。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应积极与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联系,了解学生在该单位实习状况。学生在碰到自己不懂的专业知识时要主动联系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耐心向学生讲解,促进其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②学校在每次寒暑假假期结束之后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论文大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同时设立多种奖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将获奖作品发表于学校期刊并举办学术交流会,方便大家相互学习,促进学校的学术氛围。

③教育局应检查各大高校与社会企业联系状况,各高校应积极联系各企业,增加学生就业渠道。同时教育局应对各大高校明察暗访,深入了解学生实习状况,使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4.A(Act)――行动(或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针对C阶段存在的问题做出如下处理:

①将学生在实习后对指导老师的评价直接与指导老师的奖金、评级评优等挂钩,学院对这一期间作出重大贡献的指导老师给予奖励,对不合格老师严厉批评,以示警告。

②将学生实习状况与学生学分、奖学金、评优等挂钩,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积极性。

③对于在实践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高校给予荣誉称号,以此表彰。对于不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高校,对校领导进行一定的处罚。

在A阶段完成以后便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再总结,再改进,再完善。这样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进行良性地运转。其结果必然会促使我们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青.项目质量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9

[2]刘云龙.构建高校暑假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月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2篇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产物,其培养模式和人才定位不同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和体现技能特征的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独立学院的特色,适应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能力因素要求和岗位需求,搭建专业基本素养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步培养框架,形成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交叉融合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要体现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符合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岗位需求划分的三种路线,即市场助理、市场经理、市场主管、市场总监;或客户代表、客户经理、销售主管、销售总监;或营销策划助理、策划策划员、营销策划主管、营销策划总监。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对营销本科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单纯强调专业课程的系统化和广博与精深,或者片面强调某项技能的熟练,不符合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一个目标和三个层次。“一个目标”,即培养一个专业核心能力(指营销实战能力);“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技能层次。

1.基本技能层次培养基本能力。具备政治人文素养、人际沟通与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然科学素养等基本技能是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胜任市场助理、客户代表等初级岗位的前提。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技能层次设计了寒暑假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假期支农支教活动、日常的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掌握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发现企业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寻找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广泛的校内社团活动,以及院内、省内甚至全国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日后从事产品销售和营销策划相关工作的营销专业学生来说,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其与客户沟通的基本素质。

2.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最大特点实践性特点,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的大小。所以,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中的典型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营销实践活动要有清晰的了解,这一能力要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环节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核心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环节和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某些营销技能。

3.综合技能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市场营销高级岗位所需的一种革新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市场营销仿真模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竞赛和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综合技能环节得到锻炼。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选题、写作和答辩等环节中充分锻炼实践创新能力。采取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与校内大学生创业中心顶岗实习的环节,使学生熟悉特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参加创业大赛与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写作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环节的实施与考核

1.社会调查与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与实践是营销专业学生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全面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基本技能环节中制定前两年学生实践训练计划,安排一年级学生参加寒假社会调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安排寒假进行专业调查、暑假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就某选题完成调查任务,或者选择一个单位深入下去进行实践体验,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在新学期开学4周内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答辩,评定成绩,推荐优秀报告。

2.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每门课程选择5-8个典型案例,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大班交流与点评以及分组对抗辩论等形式深入和共享讨论成果;案例讨论的成绩以2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5级评价制。

4.市场营销仿真实验环节。为了在校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市场环境运作企业的能力。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在电脑上全程模拟企业的运转过程,从企业的建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和设计、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资金的运用与管理等方面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战模拟成绩和市场报告核定每个企业的成绩,其中每个学生建立的企业其实战成绩通过企业的资本额、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5.创业竞赛环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调查分析专业竞赛等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锻炼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综合实践环节。各项竞赛比赛内容包括写作创业计划书、ERP软件模拟和项目答辩等环节。各团队通过创作计划书,模拟真实企业运行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成员群策群力,锻炼团队合作意识,答辩环节思维缜密,口若悬河,锻炼学生一流表达能力。

三、结语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3篇

中药学内容比较庞杂,涉及到的理论与应用较多,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较大信息量,但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学生的接受与消化被动,评价掌握程度主要通过提问、考试和理论评价指标进行。这种课堂讲授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严重限制,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无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实践环节各行其政,缺乏阶梯性

目前本科教学中学生的实践环节仅仅是集中在中药学各门课程的实验环节,这些实验主要针对了本门课程中共性代表、有典型性的内容采取了统一规范教学,学生掌握的仅是本门课程中的基础或者共性知识的实践。指导教师各行其政,有些知识点多次重复实践,有些知识点却从没涉及,没能达到实践和主动思维能力的循序渐进提升的目的,各实践环节没有阶梯性,目标不具体,升级不适度。这些无法系统、循序渐进将中药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动手实践能力、工作中的主动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中的学术思想进行培育。为此,我们依据多年的中药学学科教学与实践,提出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教学。

2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在多年的中药学教学实践中,我们陆续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毕业实习等项目与内容建立了中药学“阶梯式”教学与实践培养模式,从创新计划开始进行初期的培育,逐渐加深呈现“阶梯式”培养模式对在校中药学学科内的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方式的培育,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发表研究论文10篇,获得河南省“挑战杯”创业大赛银奖、河南大学金奖、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河南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等成绩。具体培养模式如下:

(1)第一阶梯:根据中药学教学规划和课程设置,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选拔成绩优异,且对科学研究或者中药企业生产、销售和研发有浓厚兴趣的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分别组织申报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或组成兴趣小组,于大学二年级暑假进驻到中药学学科平台,进行中药学各学科门类的动手实验能力训练。此阶段主要进行中药学学科的科学仪器规范使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的适应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启蒙。主要考核指标为《科学实验记录本》《、跟师记录本》和《小组活动记录本》,分别详细记录研究日志、与导师交流情况、小组内成员间讨论沟通与协作情况;熟悉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经费合理使用等基本的常识性内容。

(2)第二阶梯:在掌握了大部分中药学课程和实验的基础上,在创新计划课题组和兴趣小组中筛选具有敏锐思维、动手能力强和学习优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课题设计、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和完善研究方案,此阶段贯穿大三年级,并在大三年级的暑假结束。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和创业大赛,通过参加比赛来训练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工具、数据库、图书资料和与导师、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并能有效的阅读中外文专业文献,归纳总结出课题设计方案,并能在课题的进行中分析解决问题,并学会撰写中文论文及工作总结和课题汇报等内容,能积累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

(3)第三阶梯:科研能力培养阶段:此阶段主要与毕业实习相结合,通过初中期的训练与培育,进入此阶段的学生能独立进行一个小课题的设计、进行和完成。此阶段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通过阅读文献,尤其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达到形成一个独立思考和解决科研或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并能顺利的完成工作总结、汇报和结题,能独立撰写专业论文。而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主动性很高,不但巩固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而且加强了自身的职业感和使命感,为将来的择业,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结语

中药学“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在我院中药专业学生中试行6年。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目标具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等特点。本项目与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突出了在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寒暑期带薪实习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两千多年前的诗人屈原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除表达了追求真理的意志外,其实也适用于告诫当代大学生,激励他们实践和拼搏,实现“知行合一”。寒暑期带薪实习是学校安排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一些单位进行学习实践,而由单位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大程度上弥补学生专业技能的不足,为学生上岗就业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寒暑期带薪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方面。

部分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能力较差。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学习和生活环境都有很大改变,无法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例如: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在校期间接触理论、技能训练较多,但是当真正面对病患时,他们可能怯场,无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同时,某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寒暑期带薪实习认识不到位。学生认为自己非正式员工,无需为实习单位的建设作出贡献,得过且过,只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大局意识。

(二)学校方面。

首先,高校普遍缺少长效的带薪实习联合单位。高校和实习基地并未基地化,每学期高校将重新联系各实习单位,这样既不能长期合作,造成效率低下,使实习生更为分散,更不利于监管大学生,大多数学校在实习生管理方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其次,不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经验的能力。实习生往往在带薪实习活动结束后就将自己的实习经验抛在脑后,并没有进行提升和内化,这样使带薪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习单位方面。

寒暑期带薪实习的学生没被分配到对口专业的相应位置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实习单位来说,不可能做到让所有实习生的分配岗位都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实习单位往往不会让实习生集中在一些岗位,而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会将实习生派往各个岗位进行实习锻炼,以满足自身的建设需要。

二、完善寒暑期带薪实习的对策思考

(一)寒暑期带薪实习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离开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就无所谓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展寒暑期带薪实习时,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而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要逐渐实现社会化。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把他们作为教授的对象接受社会教育,而且要把他们当做活动的主体,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更要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唱主角,充分锻炼、体验生活、增强自立意识,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寒暑期带薪实习要注重巩固成果,强化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寒暑期带薪实习提供给了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没有社会实践基地就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没有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就难以形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性、规模性,不利于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重庆市教委和相关单位、机构给予了高校很大帮助,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分配岗位不对口的普遍现象,市教委、相关单位联合各实习单位共同着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些和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各高校随时关注寒暑期带薪实习岗位的分配,分析以往岗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反思和提升自我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让社会关心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方便,让更多地方或单位自愿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基地建设提供数量和质量保证。

(三)要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认真调研,规范撰写调查报告和实践论文。

通过寒暑期带薪实习,不仅要有学生的自我感受的隐性“产品”,而且要将思想认识层面的东西显性化。所有高校相关部门都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报告培训,如果不进行专业的培训,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就可能五花八门,不规范,达不到开展活动的目的。例如,重庆市一些高校就注重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融合了调查和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各方面。

(四)带薪实习要进一步常态化,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数量。

育人工作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第一课堂之外时间充裕,空间广阔。社会实践不仅局限于寒暑假,还可以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使寒暑期带薪实习常态化;在活动地点上,就近就便,立足校园,环顾四周,进社区。特别是把广泛开展社区志愿者援助行动与寒暑期带薪实习有效结合,让某些贫困大学生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充分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义;在活动中,突出专业实践和有效服务,如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文艺汇演等;在活动组织上,计划明确,措施得当,队伍精干,保障要有力。同时要增加参与实践的学生量,各高校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积极与一些用人单位和机构取得联系,为学生多争取一些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运用于实践。

总之,大学生寒暑期带薪实习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暑假寒暑期带薪实习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上触摸社会的脉搏,释放热情,彰显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跃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

[2]郑大俊.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3]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3).

[4]董秀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新论[J].理论界,2005(5).

[5]梁亚民,刘正帅.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8).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5篇

放假了,不少大学生并没有轻松,他们利用暑期忙着充电学习,其中有的是为考研做准备,有的是想多考几个证以便将来好找工作。

今年的暑期,某工业大学本部来来往往的学生很多,不少人抱着书本正往自习教室走。大学里大部分教室都开放,一些大型阶梯教室里尽是安静上自习的学生,很多人都是考研“留守一族”。

“虽然父母希望我能回老家工作,但是我自己还是倾向于继续深造,所以暑假留下来在学校复习。”家在安徽的大三学生王飞早已经规划好了毕业后的路,“假期留下复习考研的同学很多,学校不仅开放了很多自习室,宿舍也不再限电,所以暑假在校生活一切很方便。”

“9月要参加司法考试,12月份耍考研,现在学校人少,正好可以安心好好学习。”准大四学生小李说。

因为平时课程很多,难以静下心来备考,暑期的两个月正好是复习考研的好时机,所以小李放弃回家选择留在学校好好复习。

“班里三分之二的学生都在准备考研。虽然放假了,但是感觉大家比上学时还忙。”小李说,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如选择继续读书深造,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留在学校上自习的学生不少,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补习辅导班更是红火,英语,计算机、考研、出国等各种培训机构也竞相推出相对暑期的课程计划。

“现在各个学习班都满了,特别是考研班。”新东方培训学校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暑期来充电的大学生太多,学校还推出了网络课程。

另外,一些技术性培训课程也成了暑期大学生看好的方向,“平时在学校上课没有时间,只有假期才能学些自己喜欢而且实用的东西。”在一家计算机学校上游戏开发和动画设计的学生说。

某师范大学的薇薇大一上半学期参加了社会实践,本打算利用这个暑假好好玩玩,但下一学期她要报考教师资格证、六级秘书证、普通话证书等,不得不打消了玩的念头。

薇薇说,在同学中她所考的证书种类还不算是最多的,有的同学还打算考计算机二级证,甚至报了培训班,有的看了许多招聘广告后,准备学习办公自动化,掌握办公软件系统的操作,有的准备去考驾照,还有一部分人准备参加英语口语培训或是参加托福培训。

“今年毕业的学长告诉我们,找一份工作挺不容易,因此,要趁着还没毕业提前准备。”即将步入毕业班的小张说,这个暑期他报了计算机二级培训班。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迫切想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意识”很强。

“我不想让父母规划我以后的人生,所以不管是考研还是工作我都提前做准备,假期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某科技大学大二学生晓雯说。

当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期望多拿一张证书,为将来就业多增一点儿筹码。因此利用假期充电,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成了不少大学生暑期生活的重要内容。

实习:积累就业经验

今年暑假,某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刘枚去了郑州一家公司实习当文秘。

她说,下半年要考秘书证了,利用这个假期去学习学习,对考证很有帮助。

“书本上的内容很抽象。通过实践,我不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书本外的知识,并且能为今后自己写论文积累素材,这真是一箭三雕的好事啊!”刘枚为自己的暑假实习安排非常满意。

据调查,除了不少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在暑假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单位实习外,一些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开始热衷于实习。

“这个暑假是我体验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的好时期。报社给了我很多机会,让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不少锻炼,受益匪浅。我希望今后从事新闻相关的工作,目前自己的实习可以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做铺垫,通过实习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在一家日报社实习的新闻系大二学生李伟说,“现在毕业生很多,实习跟就业一样难,有一个好的机会学习,自然要放弃休息的时间了。”

教育专家据这一现象解释说,大学生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习,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是很有必要的。

打工“热”提早感受多方压力

利用暑假打工挣钱是许多既想证明自己实力,又想增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的第一选择。他们通过勤工俭学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从中获取书本上难以直接汲取的营养,同时也能增长处事经验,体验工作的酸甜苦辣。

大三学生晓北,今年暑期没有回湖北老家,对此,晓北并没有感到遗憾和失落,反而显得很兴奋:“我已经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暑期兼职,每个月1000元还加提成。”

晓北说,自己是专门选择暑假留在这里,计划利用实践来多接触社会不同层次的人,不管工作和自己的化学专业是否对口,只当是积攒经验。而对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父母也都十分支持。

“我在放假前参加过专门针对大三学生召开的招聘会,但都是类似促销的兼职,没有技术含量。”家住广东的陈浩同学今年大三,对于自己所学的美术专业,他有目的性地筛选了“工作”。

“我现在给学生代课,教画画。”陈浩说,学校可能不会提供好的实习机会,所以自己要主动出击,这样对于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自己的能力锻炼到位了,工作自然就好找了。”

“我们宿舍6个人有4个今年暑假都没有回家,都在兼职。”大三学生高雨是会计专业,与大一刚进校门时的玩玩闹闹相比,高雨已经明显感受到身边同龄人的竞争意识,“现在提起就业我们已经有压力了,所以大二开始打工的人很多。”

据调查,不少高校大学生选择留守的目的性很强,除了少数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选择打工外,大部分人还是想利用暑期近两个月时间,能通过“工作”来提前感受社会各方环境。

曾在大学生兼职中介机构工作过的宋明说,从2004年起,专门为大学生找工作的这种中介机构在全国各地开始发展,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并且运作的比较成熟,“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外出找兼职。”不过宋明也坦言,兼职的职位需求还是以技术含量少的工作居多。

“参加社会实践,既长能力又能自己赚钱,这种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在一家英语补习学校打工的大二学生小王说,无所事事的大一暑期生活让他决心在这个暑假有一番作为,放假后他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一家英语补习学校担任代课老师。

小王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刚来时一上午连上三节课后,他的嗓子吃不消了,好在备有润喉片,解了燃眉之急。

小王上课自有一套,在应对课堂纪律上也自有妙招。

但是,在半个月后的学生反馈中,居然有学生称“小王老师好凶”,着实让小王捏了把汗。

不过,也有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上他的课,这让他又倍感欣慰。

当地淳朴的民风,清新的农村环境,还有孩子们的纯真笑容,都给小王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清苦的食宿条件以及炎热的天气,使得代课的生活颇为艰苦。对此,小王表示将坚持咬咬牙挺过去,绝对不会做“逃兵”。

大二学生小李在这个暑期为某知名饮料厂商做促销督导。

“我给他们干了两天,最后一分钱都没有给我。”

小李诉苦道,他这段时间冒着高温做促销、于当时双方只是口头约定,促销活动结束后,厂家竟翻脸不认人,不付劳务费,因为没有书面协议,小李也无可奈何。

但在接触该工作后,小李对该饮料公司的营销模式稍稍做了些剖析:产品光靠广告打招牌还是不够,抓住市场中销售链的最终销售环节,更是抢占市场的重要措施。

这次工作经历不仅让他明白了创业的艰难,也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了基础。

尴尬不少物质心理双重压力

虽然给自己的暑期生活作了详细规划,但是一些尴尬的实际问题又让不少学生犯了难。

“学校放假封校,我们不回家的学生大多在外面租房住。”某学院一名大三学生说。

城中村的房租不是很贵,但是很多女生担心安全问题不敢住。

“有亲戚在这儿的就住亲戚家,否则住宿成了最大的难题。”

有的学校提供住房,但是也有不少住宿的大学生选择搬出来租房住,“学校有门禁时间,为了工作方便我还是住外面。”

虽然不少学生自己为了暑期工作最大化地提供了方便,但大多数未曾自己独立生活过的大学生在校外租房最担心的还是自身安全。

此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让不少学生遭遇“尴尬”。

“我在一家电脑软件企业实习,发现很多自以为很实用的东西都用不上。”张伟是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大三的学生,在学校成绩很好,平时自己也总帮同学和朋友修电脑,本想略展才华的他仅实习了短短几天,就备受打击。

“很多同学在一起交流,实习初期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只要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都很难胜任。”张伟说,不愿意单纯只为赚钱而打工,却难以适应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这份突来的心理压力,成了他们面对的新问题。

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需多方良作引导

都说现在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备受多方宠爱。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意识到“天之骄子”的头衔并不能满足社会的竞争需要。

“假期留守学生增多是一个好现象。无论他们在假期中能否真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否真正了解了社会,至少说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危机感在逐渐增强。”西北工业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徐鹰副教授分析说。

“如今社会在多元化、观念在多元化、大学生也在多元化,他们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象牙塔里,尤其现在大部分本科生早早就想着着手规划自己的未来,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用工和教育有一定脱节性,孩子们也更加现实。 徐鹰表示,通过社会实践来促进大学生的危机感,让他们能提前自我反思,也是一件好事。

但她建议大学生,不管假期实践还是充电,首先自己心态要良好,“不要总是去抱怨,要多从自身的角度去分析,选择自己的优势方面下工夫,这样更能成功同时一定要明确成功的定义,不能盲目崇拜和追求。”

另外,徐鹰表示,大学生选择假期留守,学校和家庭也应该有良性的引导。

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在暑期专门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学生可以提前向勤工俭学部门递交申请最后只需经过用人单位的筛选、面试等环节进行确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们奔波求职的辛苦。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6篇

学生心声

为评奖沦为“网抄公”

现在,社会实践成了许多高校的必备“科目”。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部分高校还通过综合加分和评奖奖金等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寒暑假自主参与实践。这些制度确实鼓励了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评奖,以造假应付。

一位食品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学年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和争取奖金,占一定分数比例的“科技入户工程”必须要做,但自己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能形式上做一下,盖个章,而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只能靠在网上搜资料,东拼西凑。

而华师的谭同学则透露,学校假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但她们从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几乎全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东拼西凑就成了,而调查问卷也只是在网上随便发几份。这种情况,在广州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

无关系无社会实践?

“学校集体安排的社会实践要学生会、团委有关系的才能去,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有资格享受的。”一位大学生向记者报怨。“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路过教师办公室,看到有实习活动的照片才发现。”

大学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学向记者抱怨,有些学生做的实践论文只是随便抄的。“学校社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的,和去旅游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花钱去培训班,至少还能学到一些技术,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农村学生说

盖章证明,自村人好办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学生派发介绍信和表格供实践单位盖章证明。但记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参加实践,但表格上依然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盖上村委会的章。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透露,“谁真的会去做呢,到时去村委叫人盖个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学生,他们应该会行个方便的。”

城市学生说

缺乏专业知识,难觅实践单位

记者调查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力军几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广州,有部分农业高校在寒暑假时会布置学生去做“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低年级还没学到专业知识的学生,甚至是非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困难了。

“很多同学不是农村的,不是很好开展。”本地一位大学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学生以向家乡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调查的方式进行“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寻找一个实践单位实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去农村做一个调研。所以,一部分人选择放弃,就算做了,写论文还得依靠网络。

高校教师说法

奖励实践有利有弊

某高校一名辅导员透露,开学以来的确听说学生中存在实践论文造假现象,但由于这种行为比较隐蔽,具体有多少,无法统计。“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学生社会实践没有达到目的,也可以理解,但弄虚作假根本没有意义。”一名高校辅导员表示。更多老师表示,寒暑假的社会实践都是自愿参加的,部分高校推行的奖励制度当然是有利有弊,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但另一方面的确是存在一定的盲点,就像是为了加分不去“实践”,只编纂实践报告、找个章来盖。而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学校也无法一一核实。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7篇

学生心声

为评奖沦为“网抄公”

现在,社会实践成了许多高校的必备“科目”。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部分高校还通过综合加分和评奖奖金等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寒暑假自主参与实践。这些制度确实鼓励了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评奖,以造假应付。

一位食品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学年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和争取奖金,占一定分数比例的“科技入户工程”必须要做,但自己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能形式上做一下,盖个章,而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只能靠在网上搜资料,东拼西凑。

而华师的谭同学则透露,学校假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但她们从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几乎全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东拼西凑就成了,而调查问卷也只是在网上随便发几份。这种情况,在广州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

无关系无社会实践?

“学校集体安排的社会实践要学生会、团委有关系的才能去,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有资格享受的。”一位大学生向记者报怨。“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路过教师办公室,看到有实习活动的照片才发现。”

大学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学向记者抱怨,有些学生做的实践论文只是随便抄的。“学校社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的,和去旅游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花钱去培训班,至少还能学到一些技术,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农村学生说

盖章证明,自村人好办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学生派发介绍信和表格供实践单位盖章证明。但记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参加实践,但表格上依然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盖上村委会的章。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透露,“谁真的会去做呢,到时去村委叫人盖个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学生,他们应该会行个方便的。”

城市学生说

缺乏专业知识,难觅实践单位

记者调查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力军几乎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在广州,有部分农业高校在寒暑假时会布置学生去做“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低年级还没学到专业知识的学生,甚至是非农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困难了。

“很多同学不是农村的,不是很好开展。”本地一位大学生表示。有一些高校要求学生以向家乡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或者以做一些调查的方式进行“科技入户工程”。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寻找一个实践单位实在不是易事,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特地跑去农村做一个调研。所以,一部分人选择放弃,就算做了,写论文还得依靠网络。

高校教师说法

奖励实践有利有弊

某高校一名辅导员透露,开学以来的确听说学生中存在实践论文造假现象,但由于这种行为比较隐蔽,具体有多少,无法统计。“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部分学生社会实践没有达到目的,也可以理解,但弄虚作假根本没有意义。”一名高校辅导员表示。更多老师表示,寒暑假的社会实践都是自愿参加的,部分高校推行的奖励制度当然是有利有弊,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但另一方面的确是存在一定的盲点,就像是为了加分不去“实践”,只编纂实践报告、找个章来盖。而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学校也无法一一核实。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假期;社会实践;专业能力;培养;结合

[作者简介]田伟政,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栽培教研室主任,教授,湖南衡阳421005

[中图分类号]C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187-03

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已不仅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已为大家所认同,成为了各高校每年必须开展的一项思想教育活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也日显突出,如何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真正“受教育”、“长才干”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基层、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就业,其与社会基层、与生产单位的结合更紧密,更直接,因此也更需要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及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更要具有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工作能力。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则是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长才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和了解本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更成熟、更理智,从而成为合格的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

针对笔者所在学院农业类专业在过去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很不够、专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指导教师和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我们对学院农业类的部分专业组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改革试点,组织大二学生开展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通过三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持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功能,但更主要的还应将其看成是在校期间人才培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回顾以往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各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多为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教学部门和专业教师为参与(甚至没有参与)性质,从而使该活动未能与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技术资源有效地结合,更没有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范畴;(2)参加学校组织假期“下乡”活动队的学生往往是集中少数的优秀生或学生干部,受教育的学生面十分有限,且有“乡村旅游”之嫌;(3)参加“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和效果检查;(4)由于学校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三下乡”形势出现,活动目标之一是以对社会、对农业的服务为主,学生下去若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下乡活动,则大多定位于技术指导者的身份,而实际上许多大一、大二的学生其实并不能真正胜任这个任务,使每次活动的实际作用不大,并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生产问题,最多只能算是搞搞形式而已。因此可以说,这种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对广大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不能达到对合格人才在思想和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这一目标。

高职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通过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能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而健康成长。通过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人才培养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总之,高职学生的假期社会活动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

二、明确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进而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与专业结合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第一,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应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吸收实践新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在本行业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自由驰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兴趣有重点的发展和学习,从而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能力。第三,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的条件下学好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有利条件,在结合本专业的假期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第四,通过与专业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充实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拓宽师生的社会视野,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在学校课堂上难以掌握的技术,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第五,在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对应的行业工作实践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意识,有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充分利用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职业院校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专业教师或企业人员进行指导的假期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

为使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我们的做法是:放假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议布置、实践单位安排(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单位、教师任技术顾问的企业、主动来校要求学生前往实习的生产单位为主,也可安排让少量的学生自行选择假期实践单位)、公布各位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和联系方式,各系成立由系主任和书记负责组织的假期实践活动机构,具体负责此项活动。

学生在暑假中根据安排或自行落实好专业实践项目和内容后,及时通过电话或网络(QQ或电子邮箱)向系里汇报,由系里帮助统一进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定,然后告知学生和相应指导教师,让学生与教师取得联系。如在假期实践中,遇到生产实践中的某一专业技术问题时,可给学生指定对应

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某生产单位进行调查性质的实践时,可请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负责人进行指导,系里同时对一些单位进行电话抽查和联系沟通。以此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由于这种方式的实践是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学生开学返校时带回的社会实践资料大多有较丰富的内容或具体的数据,能反映某地某企业、行业的一定生产状况或某一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比如在某养殖企业或园林企业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时,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企业的具体实际,在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活动,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学生能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加强广大教师对本行业、对社会的及时了解,提高自身能力。实践证明,凡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效果都比较好。

四、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假期社会实践

我们通过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得出:要将假期社会实践摆在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的地位。要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群众、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纳入学生德育考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等级考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后每人应当写出一份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心得交流,同时报告成绩要记入毕业档案。

因此。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暑假专业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其具备制度化、经常化、教学必需化。虽然我们目前未将该内容计算教师的教学学时,但由于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的,在教学计划中将其视为教学必修内容之一,所以学生都必须参加,从而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假期专业社会实践中去,保证了对广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培养机会都均等,而不是过去的那种只由部分学生干部组成的、只能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暑假实践活动。

五、社会实践在活动前有周密的计划安排、活动后有检查评价和总结

为保证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在三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活动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实践项目和内容有指导、暑假报告质量有要求;活动前有宣传发动、活动中有督促检查、活动后有检查评价与总结。因而做到活动的可操作性强,保证了社会实践的实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这一活动安排在每届学生的第四学期结束前,因为此时学生已学完了许多专业课程,只要再经过一学期学业后就将进入毕业实习环节,开始步入社会进行“预就业”了。此时安排这一活动可为学生即将来到的“零距离就业”增加竞争能力。

我们教育学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活动,要认清它的意义。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了,要珍惜这次以学生的身份直接去接触社会的最后一个假期学习机会,要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毕业时的就业资本。所以,有90%以上的同学表示接受这种观点,并且愿意积极参加。

为做好活动前的发动工作,我们用半天时间召集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安排与培训。在培训中对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设计、工作实施、时间安排和调查报告(或假期打工实习体会、专业实习论文)的写作进行讲授。

在时间上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不能少于十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内容上可以是在本行业生产单位打工;也可以是对某企业或家乡当地进行行业调查;也可以参与一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为此我们对每个学生发给一份“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和指导提纲”的计划书。

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都要在系里指定下与相应专业方向教师取得联系,对个别在假期实践中未与专业教师联系并获得指导的学生,教师可拒绝为其进行暑假调查报告(或实践工作报告、专业论文)的指导修改,允许学生在半年后的寒假中补修该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学业任务。

在活动结束,学生返校时,要求开学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有指导教师(或生产单位和技术人员)签名的报告,并附有教师评价意见。对于报告的要求是,文字只要求在1500字以上(不一定达到通常论文要求的字数),但报告一定要有实际的内容。不要求报告写得洋洋万言,但一定要有真实体会。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和报告总结后,许多同学除了得到不少的实践工作体会外,还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或对某一技术工作的总结报告),学会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如笔者所在学院畜牧兽医、园艺、园林技术等专业的许多学生,通过在大二时的假期进行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采取了行业社会调查、专业打工实践等方式,在返校后反映收获很大,认为提前接触和了解了本行业的实践,同时也基本为三年级的专业课学习确定了自己未来发展的行业岗位方向,为未来的岗位就业增强竞争能力。很多同学找到了毕业实习单位,同时在二年级就落实了工作岗位。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假期在企业进行打工实习,做到实践学习与获得经济收入的双赢,在每年暑假的大二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专业实践。目前这种方式已逐步为学生所认同和欢迎,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31-03

一、我国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整体水平偏低

实践能力是相对于认知能力而言的,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因不同专业所学的理论不同,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不同,实践动手能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大学生就业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通过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约有42%的本科生认为母校专业教学最应该改进的是实习和实践[1]。与这一调查结果相呼应的是,当下市场(即用人单位)对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在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市场需求已经成为评判大学生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而市场需求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实践应用的能力。

二、制约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主要因素

1.实践资源匮乏。①高校实践教学专职教师缺口较大。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付出远远大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因此不少教师表现出畏难情绪,不愿意担任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实践教学效果欠佳。②实践设施和实践经费不足。实践教学仅有教师、讲台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场所,比如实习基地、试验室、社会环境等,而这些都需要相应的物质资金作支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设施与经费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硬件不足”导致大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少,实践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2.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①学分少,学时短。查阅各高校大学生培养计划不难发现,大多数高校实践环节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0%,甚至更少,而国外一般保持在30%~50%。②形式单一。高校实践环节教学停留在企业参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等,未能与理论教学穿行。③进程安排不合理。比如,学分最多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环节被安排在毕业前夕的第八学期进行,这与毕业生就业考研相冲突,实践教学形式化。

3.大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有:①考核方式以实验报告或者实习报告为主,过于笼统和单一。②以总结性评价为主,或者偏向于某一固定方式,忽视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评价以及评价的指导意义。③考核目标不明确,尤其是欠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评价体系搞“一刀切”,背离了“因人施教”的宗旨,将千差万别的学生统一化和程序化,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他们所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

三、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措施

1.充分利用假期,延长实践教学学时。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学时无形中被压缩,实践教学在“量”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在企业实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最好能将实践教学学时最长的毕业实习提前至大三寒暑假进行,这样就避免了实习与就业相冲突,能有效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2.积极开拓大学生实习基地。在市场环境下,企业最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受利益驱使,他们不愿意或者不能主动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而自建实习基地则耗资巨大,高校无法独自承担。缺乏实习基地已经成为大学生实习难的瓶颈,为此,高校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地方,双方互惠互利。高校应该积极努力与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借助高校科研、专业技术资源为企业解决某些技术难题,或者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开展企事业单位员工在职培训或者继续教育,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实习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就某些重点专业自建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总之,高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培育实习基地,以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其教学形式,以实习基地为平台,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完善高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还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眼界,提高他们实践动手能力。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经常参加形式多样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学生中开展多种联谊活动,促进交流;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社团组织争取多种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4.健全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及考核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与进程安排游离于理论教学之外,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就是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微不足道。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松散,对考核形式或是考核标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以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或者出勤率作为考核标准。由于缺乏有效手段来约束和管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因此,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内容设置和进程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和实用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比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穿行,既能让大学生体会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真理,同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理论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应该与理论教学有所区别,更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避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导致实践环节考核走形式,要拓宽考核渠道,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将项目、论文、实际操作、技能鉴定等结合起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5.注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虽不像实践环节那样直接参与生产活动,却是对生产环境的无限模拟。与生产实践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具有操作性强、组织方便、节省开支等特点。实验教学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在机房里实现的。比如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类专业开设的部分专业课程均设有学时不等的实验课程,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生产运输(运作)环境,学生们不用去生产现场就能了解集装箱运输、港口管理、船贷、货代业务,将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在计算机软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领域,高校应该借鉴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验,引进或者自主开发实验教学软件,鼓励学生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峻.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培养质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1.

[2]孙召路,王儒年.高师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3] 张庆奎,周春燕.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4,(9).

[4]何万国,漆新贵.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5]焦姬萍.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2).

暑假大学生实习论文范文第10篇

实训基地 创业型人才 创业实践能力

培养创业型人才,不仅能提高国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知识产品的现实转化,还能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转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包括市场经济初期,农业高校着重培养的是吃“官”饭的农业科技和行政管理人才,缺乏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农科毕业生缺乏成为现代农业创业者的思想和素质准备。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我国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现代农业创业者,农科毕业生应当将成为现代农业创业者作为一个重要的职业选择。高职园艺技术、商品花卉、园林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观光农业等专业为省财政提供的免学费专业,其目的为浙江省现代农业培养人才,但据调查浙江省农科专业毕业学生专业对口率不足15%,而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农业行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与现代农业不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创业者虽然工作辛苦,但经营得好会有丰厚的利益回报,是农科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用武之地。培养创业型人才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适应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普遍接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和锻炼,掌握较为全面的创业知识和较强的创业技能,毕业后能很快地投入现代农业创业中去。

一、创业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把转变就业观念,完善自主创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开展创业教育对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不稳、农民不富”,现代农业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功能,也是浙江省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对培养现代农业创业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是推进素质就业的必然要求,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业型新农民的必然要求。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高职院校孵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抓好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实习活动,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训实习必不可少活动场所。

二、创业型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实践出真知,要使大学生在观念上变革,就必须以实践作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孕育的载体,使更多的学生强化竞争意识,进而萌发创业意识。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业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高校要培养具备创新、创业型才能的学生,必须营造优良的实训基地,搭建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大部分实践教学任务,是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最主要场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没有稳定的、高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做保证,就不可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制定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有明确的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要保证仪器设施、实践队伍与有效管理协调发展。

学院努力把基地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具有教育培训、创业创新和示范功能的现代农业实训基地。投资上千万建立学生创业基地,建有智能温室、三联栋大棚等设施面积余8000,栽培有蝴蝶兰、凤梨、一品红、红掌、观光型南瓜、樱桃、蓝莓等各种花卉、果树、蔬菜植物,使学院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商品花卉、观光农业等专业的千余学生既在这里学到了实用型技术,又自行生产花卉等供应节日市场。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创业模拟训练、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对校内实践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确保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为创业、就业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核心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与企业互惠双赢的合作,是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并签订了长期校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为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是解决业生涯起步阶段就业要求与工作经验矛盾的积极尝试,积极组织见习基地提供与专业和兴趣相匹配的见习岗位,切实提高岗位质量。目前学院与三十多家农业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申报、信息咨询、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企业直接吸纳学生在企业创业、就业。

三、依托实训基地,培养现代农业创业创新型人才

创业型人才是潜在的创业人才,他们具有创业心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了一定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能够发现创业机遇并有勇气敢于承担风险并抓住机遇的人。

1.以完善实训基地为抓手,为创业型人才成长造平台

实训基地是完成实践教学、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将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开放实验室、增加校内实践活动、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基地等推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创业知识学习、创业计划设计、创业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初步的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随着现代农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为学生职业技能提供训练平台、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为对外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提供基础平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创业就业竞争力,而且能有效地增强学院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技术示范的能力。“教、学、做、创”四合一模式较好推动现代农业创业者人才培养,实训基地除满足教学功能外,重要的是具备实践与创业功能。

校外创业实训基地是拓展大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促其顺利进入社会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岗位前的练兵场。为了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校外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能,锻炼创业能力,体验创业提供了平台。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在实践中体会并提升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创业打下基础。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的同时,在企业中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一方面学生在生产企业中进行实习锻炼,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刻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又掌握了现代农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是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根据地。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学生的较长时间的考察、了解,也有利于企业招聘到企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创业型人才。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暑假专业实践是培养创业型人才有效补充,通过暑假专业实践使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培养领班创业型岗位人才夯实基础。

2.以项目化创业为主线,全过程渗透创业教育

在大一开展创业教育,宣传国家、省、各地市支持农业创业优惠政策,聘请创业成功校友讲座,开设创业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与热情;通过与论文结合,双向选择确定导师,进行创业项目选择、论证与计划书的撰写,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大二结合专业知识、技能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一条街)进行项目孵化,开展各项技能竞赛,条件成熟的进入创业园(一条街)孵化。大三结合专业与创业意向,体验创业过程,在学院农业创业一条街(创业园)申办创业公司,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开展创业项目评比,为毕业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方式体现“三课堂”: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办相应的培训教育。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组建特色社团、建设农业类学生创业教育基地,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在第三课堂中,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创业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要求专业教师如重视第一课堂指导第二、三课堂,指导院花卉协会、盆景协会、暑假三下乡专业实践活动开展。在学生入学时,就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确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严格实行导师制,加强与指导老师联系,内容与创业项目结合,在校内通过调查、试验等各种方法,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撰写出高质量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对于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等条件的学生而言,通过在实践基地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会自立自强;还可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创业的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现代农业实践基地建设日常管理靠勤工助学,而销售则靠学生创业团队,所得收入全部作为创业基金。

3.以专业创业竞赛活动为载体,为创业型人才成长搭舞台

学院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活动,专门设专业创业节组织学生创业竞赛活动,开展创业月(周)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影响力大,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现代农业类专业在实训基地设立农业创业园,全程参与基地管理,着力培养新型创业型农民。基地集教学与学生创业于一体,如在基地智能温室内蝴蝶兰管理、营销与组花均有学生参与,《学生种植蝴蝶兰 争奇斗艳迎新春》受到台州日报、黄岩电视台等媒体跟踪报道。

4.以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为创业型人才培养营造氛围

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塑造,它对创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功能,具有耳濡目染、点滴渗透的效果。强化学生的创业观念,使创业思想深入人心,有效诱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营造一个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教师主动、学生积极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全国首家工商登记注册的在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台州市黄岩一冉花果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6月在学院成立,首批社员为32人,为创新合作社发展机制、探索合作社发展新路子,满足学生创业需要,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5.以导师引创业,以科研促创业,推动创业教育不断深入

即“导师+项目+团队”模式,一方面,学生的创业灵感来自其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专业指导。导师同时带领几名学生共同参与创业项目建设,导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给学生指明创业的发展方向,既能让学生了解导师的研究项目,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又增长了学生开辟市场的本领,为其今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农业类专业在新生入学后落实论文指导老师,很多同学都是在校期间做试验性课题,数据翔实,结论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二是论文成果体现为各种实物或照片,如压花、盆景、水仙雕刻、花店策划方案等,结合创业项目开展论文撰写,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学院的现代农业创业、观光型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农业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各种创业小组、合作社、公司不断涌现,创业领域日益扩大。通过创业比赛活动,学生创业的热情高涨,现代农业创业者数量不断增加,创业的方向更加明确,正朝着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等创业方向迈进,一批优秀创业代表正在脱颖而出,引领着现代农业创业不断深入,推动着浙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自力,任湘,王慧.企业家精神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启[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1-32.

[2]顾光明.美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经验及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7,(11):23-27.

[3]李勃.试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7(9):16-18.

[4]刘长宏,张恒庆,王刚.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111-113.

[5]贾贤龙,王碧清.建设一流实践基地培养创新特色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138-141.

[6]王汉忠,钟杰,周长青.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农业教育,2007,(10).

[7]刘铸,陈森.辽宁省大学生三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与特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

[8]张庆祝.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理论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7,(8).

上一篇:大学生短期实习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生产实习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