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协议范文

时间:2023-02-27 02:56:54

双十协议

双十协议范文第1篇

20xx元宵节灯谜

风涛翻复拂天池(打一地理词语)

门(打常用语二):

虚心参加比赛(打一军队用语)

三头六臂(打一常用语)

力主议和(打一战争)

羽(打一常用语)

无尺土之封(打字一)

尾生死前犹念伊(打字一):

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字一)

东郊远树看如画(打字一)

泪(打一成语)

羽(打一成语)

弃女(成语一)

马虎(成语一)

春秋(成语二)

周转(成语一)

认祖归宗(民族名一)

洋为中用(民族名一)

本地户口(民族名一)

公开课(宗教名一)

授课不虚假(宗教名一)

满纸荒唐言(宗教节日一)

蓝天(佛教语一)

一再躲避(佛教语一)

无息贷款(佛教语一)

交(现代历史事件)

药(现代历史事件)

北风吹(打一省名)

谜底:

风涛翻复拂天池(打一地理词语):暴涨潮

门(打常用语二):阔别,活动

虚心参加比赛(打一军队用语):空中战斗

三头六臂(打一常用语):多面手

力主议和(打一战争):阻击战

羽(打一常用语):复习

无尺土之封(打字一):一

尾生死前犹念伊(打字一):一

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字一):一

东郊远树看如画(打字一):邦

泪(打一成语):颠三倒四

羽(打一成语):出言不逊

弃女(成语一):一掷千金

马虎(成语一):千里同风

春秋(成语二):一年半载,无冬无夏

周转(成语一):无动于中

认祖归宗(民族名一):回族

洋为中用(民族名一):纳西

本地户口(民族名一):土家

公开课(宗教名一):明教

授课不虚假(宗教名一):全真教

满纸荒唐言(宗教节日一):弥撒

蓝天(佛教语一):色即是空

一再躲避(佛教语一):三藏

无息贷款(佛教语一):舍利

交(现代历史事件):八一起义

药(现代历史事件):双十协议

双十协议范文第2篇

门(打常用语二):

虚心参加比赛(打一军队用语)

三头六臂(打一常用语)

力主议和(打一战争)

羽(打一常用语)

无尺土之封(打字一)

尾生死前犹念伊(打字一):

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字一)

东郊远树看如画(打字一)

泪(打一,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成语)

羽(打一成语)

弃女(成语一)

马虎(成语一)

春秋(成语二)

周转(成语一)

认祖归宗(民族名一)

洋为中用(民族名一)

本地户口(民族名一)

公开课(宗教名一)

授课不虚假(宗教名一)

满纸荒唐言(宗教节日一)

蓝天(佛教语一)

一再躲避(佛教语一)

无息贷款(佛教语一)

交(现代历史事件)

药(现代历史事件)

北风吹(打一省名)

谜底:

风涛翻复拂天池(打一地理词语):暴涨潮

门(打常用语二):阔别,活动

虚心参加比赛(打一军队用语):空中战斗

三头六臂(打一常用语):多面手

力主议和(打一战争):阻击战

羽(打一常用语):复习

无尺土之封(打字一):一

尾生死前犹念伊(打字一):一

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打字一):一

东郊远树看如画(打字一):邦

泪(打一成语):颠三倒四

羽(打一成语):出言不逊

弃女(成语一):一掷千金

马虎(成语一):千里同风

春秋(成语二):一年半载,无冬无夏

周转(成语一):无动于中

认祖归宗(民族名一):回族

洋为中用(民族名一):纳西

本地户口(民族名一):土家

公开课(宗教名一):明教

授课不虚假(宗教名一):全真教

满纸荒唐言(宗教节日一):弥撒

蓝天(佛教语一,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色即是空

一再躲避(佛教语一):三藏

无息贷款(佛教语一):舍利

交(现代历史事件):八一起义

药(现代历史事件):双十协议

双十协议范文第3篇

1946年,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亲赴重庆,国共两党进行了谈判,达成了“双十协议”。但是,并不打算执行这个协议,正在加紧准备全面内战。在上述背景下,对世界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对国内形势也制定了正确的对策。后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也有过重大的失误。1958年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举行后,发表的公报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这两句话是的名言。当时,我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大家都很高兴――形势多好啊!但世界形势真的是这样吗?1958年,我在大学里接触的信息十分有限。后来投身外交工作之后,我先后在美国常驻10年,在欧洲常驻了15年,了解的情况就比过去多多了。显然,1958年的世界形势远不是公报所说的那样。

我们在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但是此后,我们头脑发热,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搞“”、7000万人参加“太炼钢铁”、“化”,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在所谓“大炼钢铁”的运动中,北京外国语学院在篮球场上挖了炼钢炉,我也参与了炼钢,炼出来的都是没有用的废钢。晚上吃夜宵不要钱,放开肚皮随便吃,但是很快粮食就不够吃了。大学里很多学生浮肿,农村情况更糟,发生了饥荒。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在参观日产汽车工厂时。小平同志仔细听了介绍,比较了日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和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长春一汽汽车厂的劳动生产率后发现,日产的劳动生产率是长春一汽的几十倍。遂感叹了一句:“来到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近代化。感谢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产业界对我们的协助。”话不长,但明显反映出来小平对当时世界的认识是客观的、正确的。请大家注意:1978年10月,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大家所熟知的。我们党在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正确地认识了世界,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制定了正确的改革开放的方针,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正确地认识自己之间,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就是要客观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带任何偏见,包括意识形态的偏见。正确地认识自己也一样,必须客观、冷静、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否则就无法继续前进。

现在,我们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为什么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就是世界变了。世界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变化。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是全世界人民、全中国人民,经过一个多世纪奋斗的结果。这样一个天时,这样一个大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十分有利。

所谓地利,就是中国处在亚洲。国际关系中正在出现一股气势磅礴的大潮――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这股大潮将会改变2I世纪世界的面貌。大潮中的主力军是亚洲,而中国又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国家。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力量的对比。

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最重要。所谓人和,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考虑了世界的变化和亚洲崛起的形势后,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中同过去31年的大变化都是解放生产力的结果,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十分明显,我们发展得这样快,这样好,不仅有我们自己的原因,而且还因为世界变了,亚洲在崛起。如果脱离了这两条,我们不可能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双十协议范文第4篇

务实的赚钱模式

在中华学习网成立之前,王功权就说,网络业同其他行业相比,除了多了“网络”这个特殊的承载介质外,其他并无不同,网络经济也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模式务实才能赚到钱。所以,有远程学历教育这个念头,中华学习网的元老们是对国内外教育行业和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的。

成立之初,中华学习网就非常明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坚定地与合作院校尝试“教育+商业”这种服务模式。中华学习网为学校提供技术、管理、市场运作上的支持与服务,学校主要负责教学。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公司和学校双方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同时又避免了因为服务者对教学不了解而陷入无序发展的境地。因此,中华学习网一直明确合作院校是办学主体,自己是网络教育服务提供商的定位。只负责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教学课件的开发和改进、建设网站、配套其他电子商务服务等技术与资金上的服务,从不介入教学服务等教学内容,保证了网络教育按其特点稳健发展。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中华学习网与合作院校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说明:“乙方(中华学习网)不得干涉甲方(高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远程学历教育的教材都由网络学院组织老师编写,由中华学习网支付稿费;老师去外地分站点组织考试、监考,中华学习网负责一切差旅费用。中华学习网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做好一切服务工作。王功权一直告诫说,网络教育实际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可以主观能动地选择适宜的课程完成个人化的学习。这种形式一样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因此,中华学习网的所有考试都是离线进行的,即入学前的文凭认证、考试都要以传统方式离线完成。

在中华学习网,60%以上的工作人员从事对网络教育教学教务的研究和技术应用等工作。目前,中华学习网已经与合作院校共同完成100多门课件的研究和制作,同时开发了课件平台和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一个为了运行网上业务的对学生、教师、各地服务站和相关业务进行管理的网站)。另外,针对其他企业对远程教育的需求,中华学习网还开发了中小企业培训远程教育解决方案和远程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从而拓展了自身的服务范围。

目前,中华学习网的主要业务有三个部分:学历教育服务体系、非学历教育以及网络教育应用的系统集成。

管理层切换与“双十协议”

2000年,包括IDG、花旗银行、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等5家基金对中华学习网进行投资之后,王功权开始着手解决一个他“蓄谋已久”的问题。那就是中华学习网是一个按照中国本土化的市场需求设计出的商业模型,并且是由中国的创业者完成最初的策划和发展,也是由中国的投资者进行初始投资的。这样一个公司想要进一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有所作为,要想实现在境外上市,那么现在怎样做才能跟国际对接?很多本土成长起来的公司在这个接轨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障碍,甚至完不成这种对接。

但是王功权并不担心这种障碍会出现在他操盘的项目里。因为在与最初本土的创业团队并肩作战的时候,王功权就给他们不停地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要把一件事情当作一个赚钱的行为,而不能当成是终生的事业,要在合适的时候退下来让更专业的人来干,要意识到不进行管理层的切换是没有出路的。而王功权的沟通、说服能力是很强的,他会拿他经历过的或者看到的很多事例来个MBA式案例说教,实在不行还有当事人来现身说法。就这样,他的认识得以被接受,最后原来本土的一些创业人员是在开完会后一起吃吃喝喝笑着退出管理层的,当然,他们在公司里留有较多的股份。周双也在这个时候离开了中华学习网。

之后,王功权打造好的留学生团队进入中华学习网。王功权青睐“海归”,他的投资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只投留学生团队”,只是因为这个项目在一开始并不适合留学生来做,所以是个例外。他认为,没有海外经历的人,对国际化理念、与国际资本的对接,包括其他很多问题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所以,一开始用的本土管理团队,一定要在企业发展到合适阶段的时候完成管理层的切换。

现任中华学习网CEO的黄波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式进入该公司的。黄波1993年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获化工、微生物学硕士;1997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获金融MBA;1996-1999年在纽约某管理咨询公司任高级经理;1999-2000年在公司任高级副总裁。她顺利地通过了风险投资对高层管理人员有无管理经验、是否有过成功的项目、品性是否适合经营一个公司等方面的考核,进入中华学习网。而对黄波来说,选择中华学习网“是因为确实觉得这里的赢利模式、商业模式在中国更有发展前途,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系统,因为中国人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度比对电子商务要深刻得多,所以做远程教育相对更实在、更可行。”黄波进入中华学习网,以她为中心的海外团队形成了。

如今,中华学习网整个运作,包括与合作方之间的沟通等,都是完全按照国际化方式进行的,就连平常大家传递的信息也都是以英文进行的。

2001年,公司形势喜人,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修改合作条件,核心是调整利益格局机制。因为中华学习网是依赖高校品牌的,所以同意与人民大学调整合作的条件。不过,这个时候国际基金已经进来了,按照国际惯例既定的分配格局不能任意调整的原则,虽然中华学习网亦感到很为难,但还是尽量地沟通国外的投资者。最后,国际基金接受了这样的调整。在中国人民大学占30%股权的基础上,中华学习网在学费的毛收入中给学校多分10%,然后在境外的公司里给学校增加10%的股份,被称为“双十协议”。

王功权说,最初的合作伙伴应该利益最大化,能协调尽可能协调,从道义上和从现实选择上调整利益格局。这样,合作者才能又一起敲锣打鼓往前走。

答谢引路恩人

国际资本为中华学习网的发展再添猛力。IDG、花旗银行等风险投资基金在全球有很多资源,它们的进入不仅为中华学习网带来了资金,更是带来了合作伙伴、管理人才等资源,这促使中华学习网在管理上的规范和市场机会上的探索。

黄波说,这是一种督促,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她知道,风险投资进来之后要追求回报,所以它对公司利润的压力、上市的压力都会非常强。如果公司在业绩上不能达到风险资本的目标,压力就会从各个角度透过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督促创业企业实现业绩目标。风险投资,你只要拿了它的钱,对它增值的义务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为此,黄波随时都在注意业务模式是否要做调整,团队是否非常有效率,她要努力将公司的管理体系、价值体系、人情体系都做到最有效。黄波说:“一个公司就像一只船一样,中华学习网是一个将近200人的公司,已经脱离了创业阶段,进入了成长阶段,这个阶段不能有所闪失,否则,一个浪打过来就可能翻船。”所以,这个时候管理的精细化、对市场敏锐的感觉,包括对自己的自律和对团队的自律,显得特别重要。

平日,黄波还要花很多工夫,思考业务拓展、市场方向等问题。因为,只有业绩有保证,股东的权益才能够实现。中华学习网现在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允许的67所院校具有可以开展远程学历教育的资格,远程学历教育这种模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教育部的目标是在5年内要达到500万学生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毕业,这500万的数字只是中国成人教育中没有受过教育的很小的一部分,可以想见,这个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之大。中华学习网主要在这个空间里与高校合作,作为网络教育项目的运营者,提供技术、服务、课件开发、市场策划等。黄波说,中华学习网只做了尚不到4年的时间,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但过去3年里启动的两个项目都已经赢利了。而且,从学员的增长速度来看,自2000年下半年的400人到2001年1月份7000人,到9月份14000人,2002年初增至19000人,到目前已经是24000人。所以,每半年就有5000-7000人的增量。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2002年与2001年相比,黄波认为在收入上至少有30%-50%的增长空间。

“中华学习网是提供网络教育服务走得最早的公司,如今正走在市场的最前面。2002年是销售额全方位提升的时候,面对7、8家股东,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黄波知道自己的担子有多重。

面对国际资本,擅长融资和企业管理的黄波使事情做起来更有效率。如今,她正在为融一笔大的基金而奔忙,同时表示也做好了另一手准备,打算明年在香港或者纳斯达克上市。

双十协议范文第5篇

一提起1950年秋季学期开始我走上讲台,讲授货币银行学,人们都赞许我相伴这门课程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程。到了2010年,“很长”有了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度量单位:一个甲子。于是自己也觉得这的确是很长很长的了。好像,我的一生就是作为一名导游,了解、欣赏、介绍并全身心地参与装点中国货币银行学景观的旅程。

走上货币银行学的讲台

1946年春,我当时是一名21岁的知识青年,从统治区进入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区张家口,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联合大学,入法政学院财经系学习。1947年3月调校部工作。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和解放区的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我继续在华北大学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建设人才,以华北大学为班底,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干部,被分配到财政金融系。1950年秋季学期开学,我立即被指定在一年制的专修科讲授“货币银行学”。

那时,全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大政方针是“一边倒”,事事以苏联为榜样。办大学,是要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苏联,与货币银行学对应的是两门课: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苏联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与信用。当时,我们习惯称之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门课讲一个学年。我是指定讲授货币银行学的成员之一;大约不到一学期,由于讲课效果较好,遂成为主要的授课者。

我当时接受讲授货币银行学这个任务的“本钱”大体有这些:

一是到高中为止的基础教育。有幸的是,我的高中三年,是在天津最有名的男生学校――铃铛阁中学(当时叫天津市立第一中学,现在是天津市立第三中学)度过的。有几位名师引导我们系统地窥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同时也受到了较好的基础数学训练。

二是在高中时,读过苏联波格达诺夫的《经济学大纲》、《社会学大纲》的中译本。日本投降后,读过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等。在日本占领区,在统治区,这些都是“禁书”,是从“进步”同学那里秘密借到的。那时是囫囵吞枣地读,但也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上接受了启蒙教育,并接触了一些经济学的名词术语。

三是1946年春,考入华北联合大学后,在入学的五六月份,主要是讨论国共“双十协议”面临全面撕毁形势下中国革命的前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发展的国际形势,以及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等敏感的政治问题。好像从此开始,观察政治风云成了我生活的主要课业。

四是1946年7月份,参加。这使我对于中国农民问题不仅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性感悟。回想这年春季,从统治区到解放区走的路线是:从北京出发,徒步穿越太行山到张家口。第一次进入山区,也是第一次看到贫困的山区农户,看到日本人“三光政策”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农户的残垣断壁……见自己从来之所未见,极为震撼。不过如果说这只是沿途所见,那么,则是我第一次在农村住了下来。对一个在城市长大的青年来说,这应该是我对自己祖国全貌有了一些实实在在了解的开始。就理解农村经济来说,好像而后的几十年,都是扎实的基础。

五是从1946年春起,到解放区后的三年多时间,读了一些书,如《联共(布)党史》、《选集》和有关社会发展史的论著等。听了一些讲革命道理和社会发展史的课程和讲演,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在那个天翻地覆岁月中的切身感受,对于理解经济问题也算打了一些基础。也学过苏联李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当读到商品与货币的章节,则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六是到解放区之前,在天津这个“码头”上,接触过上中下阶层,住过富人区,也住过贫民区,并观察到一些“金融”现象――不止是银行,也有股票市场、黄金市场、经纪人,以及当铺、印子钱,等等。那时不懂“调查”,只是好奇,喜欢打听,喜欢看看。这在后来学货币银行学时,往往能联系感性知识突破理解的障碍。

七是“杂学旁收”,有助于举一反三,也属“本钱”。

要凭着以上的“本钱”系统讲授货币银行学,实在有点“挟泰山以超北海”的狂想味道。学校的“领导”说:苏联专家给你们讲,你们再给同学转述,问题不大。但实际上,苏联教师匆匆赶到中国,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不了解,只能照在苏联讲授的提纲传授。另外,刚开始的大半个学期,没有课程提纲,也没有教材。苏联教师一周给我们讲一次,来时才知道要讲什么。加之语言不通,要靠翻译,而翻译是从哈尔滨招聘来的小青年,生活俄语很熟悉,却不懂专业。有一次讲高利贷,翻译不知道这个术语,记不清糊里糊涂地翻成个什么词。我们听不懂,也不敢打断讲授。两三个小时下来,我们才断断续续从讲授的内容猜出是讲高利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向中国学生“转述”!其实,就是我们能原封原样地转述,学生也听不懂。因为那时的学生是战争环境下滚打出来的工农干部,就文化素养看,相当部分仅仅够初中水平。

幸好,当时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出版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早就有译本。还有几本由中国学者编译的有关货币、银行的书籍出版。其中李达的《货币学概论》,内容系统,具有教学参考书的水平。在我刚刚走上讲台时,这些资料对我帮助极大。从苏联教师那里知道这一章要讲什么,回来找经典著述的有关部分,找可能找到的有关中文资料,突击写讲稿。有时苏联教师头天讲,第二天我就要给中国学生讲,那只有彻夜不眠。但有的章节,用这种办法也不解决问题。比如有一章“信贷计划”,实际内容是:(1)信贷与货币创造的规律(贷款=存款+现金发行);(2)有关存款、贷款、现金各个报表项目的计量模型。除了有翻译过来的一章内容极为简略的苏联教材外,找不到任何其他资料;苏联教师也不甚了了。当然,这堂课我是完全讲砸了。

一学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讲下来,实际是自己超强度负荷攻读货币银行学的一年,也是自己对货币银行学从不了解到初步概略了解的一年。

双十协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国大业》 主旋律 震荡 余音 文艺理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华诞的前夕,从国庆阅兵的准备到红歌演唱的盛况。从红色经典的重放到《解放》大戏的热播,从历史文献的解秘到“双百”人物的评选,围绕这一历史性庆典的一系列活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随着9月16日“献礼片”《建国大业》在全国各地影院的激情上映,更是为这金色的秋天增添了一道火热而靓丽的风景。

影片史诗般地记录了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这就是从1945年8月“重庆谈判”到1949年9月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史实,再现了“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波谲云诡和“横扫千军如席卷”的摧枯拉朽,展现了“枯木朽株齐努力”的伟烈丰功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儒雅超迈,表现了“黑手高悬霸主鞭”的利令智昏和“乱云飞渡仍从容”潇洒气度。一时间。观众对明星演技在津津乐道地议论,导演对影片风格在喋喋不休的阐释,方家对电影含义在头头是道地述说。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诣。象外之境,这一系列的美学术语历来都是中国古典美学评价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文化界对艺术作品的研究也在追问:“所谓文化价值究竟是指少数圣贤经典中所记载的理想呢?还是指一般人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实际倾向?”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答案,笔者渴望听到的是《建国大业》,主旋律震荡后将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样的袅袅余音?

其一,超越战争的和平,以谈判体现实力理念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曲折前行的“双调变奏”,战是为了和,和是消弭战。无庸讳言,20世纪中叶的这四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烈、最空前,也是最后一次的国内战争,尽管战争的胜负已成定局,战争性质已有定论:但是饶有兴味的是,影片是以抗战结束后的“重庆谈判”为开端的。虽然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议”,但是集团靠着美帝国主义的后台。仗着八百万美式装备的军队,还是向解放区发动了猖狂的进攻,到了1949年随着人民三大战役的胜利,反动派大势已去。又企图在“和谈”的幌子下苟延残喘;不论是发出的“重庆谈判”,还是李宗仁倡议的“北平和谈”,目的不外是想借助“谈判”来实现超越战争的和平,尽管这两次“谈判”的结果都在意料之中。但是,中外历史早已证明了:对手之间的“谈判”是以实力为前提的。这些凝聚着社会历史的东西,让所有观众“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就这个意义而言,影片无不警醒我们,在当今这个并不太平的地球上。富有大国责任的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要努力超越战争实现和平,赢得安定的局面,难免要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是,我们终究不能忘记的是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实力,――不论是经济和军事的硬实力,还是文化和制度的软实力。

其二,超越政治的和约,以协商体现规则意识

战争是有硝烟的政治,政治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说谈判是政治目的的强硬表达,那么协商就是政治意识的平和实现。影片《建国大业》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国共的谈判。而且生动记载了共产党和派的协商。真实性是文学的首要标准,“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里去,把描绘变成真实”。如果说前者的谈判是无规则的貌合神离,那么后者的协商就是有规则的肝胆相照。影片的创作初衷就是为纪念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那么中共和派、无党派,乃至和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就不得不成为它要交代的历史。影片再现了1946年2月民众为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而导致的重庆较场口血案,也表现了这年10月蒋军侵占我晋察冀解放区的首府张家口后,得意忘形的当即下令召开的“国民大会”的闹剧。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决定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影片几乎是不厌其烦地表达对派领袖、社会贤达和爱国人士的礼贤下士,甚至虚位以待,在国歌和国旗的讨论上更是广泛征求意见,虚心听取建议。只有在民族大义的前提下才有超越政治的和约,这部电影是否意味着,不论什么样的时代和社会,也许政治内容是变化的,可是和约形式是不变的,而平等对话的协商,正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规则意识。

其三,超越利害的和解,以情意体现团结胸怀

《论语》:“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痛打落水狗”的鲁迅也曾唱道:“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四年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战争,实现了主席在第一次政协会议上的陈述:“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会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在这一艰苦卓绝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以无比宽广的胸怀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曾经反对过、甚至伤害过我们的人,影片《建国大业》就客观真实而饱含深情地再现了我们和李济深、傅作义、张治中这些元老和将领的交往。风云人物李济深时期杀害过邓培、肖楚女、熊雄、尤其是蔡和森等两千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他犹豫是否出席新政协会议时,告诉他:“个人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国家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曾扬言:“如果共产党胜利了,我愿意为牵马执鞭。”当在西苑机场和见面时。傅羞愧难当,而开怀一笑,还有力劝“和谈”代表张治中等留下来,共同建设未来的新中国。影片启示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求同存异,捐弃前嫌,以德报怨,以真诚的情意体现团结的胸怀。

其四,超越身份的和蔼,以性情体现朴实本色

常言道“伟人也是人”,是的,他们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但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在刻画他们的常人性格时,要么是展现他们的情感友谊,要么是表现他们的诙谐幽默。而《建国大业》在叙述这个庄重而宏大的历史时,没有“脸谱化”地让革命领袖们显示出呆板式的“高大全”。影片首次表现了等领袖的“失态”,淮海战役胜利的当晚,中央五位领导人喝酒狂欢庆贺,一向温文儒雅的,也敞开衣衫高唱《国际歌》,而喝醉了的微笑着歪倒在墙角,既而又让他们投入到了狂欢的人群中去,把中共领导人的真性情展演得淋漓尽致。此外,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遇难的消息传来时,正在洗脚的愤怒地踢翻水盆,那边,也大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也是影视作品中首次表现他发火的情节《建国大业》第一次让这些巨人在银幕上超越自己的政治身份而显得和蔼可亲,触手可 及。文论家刘熙载主张真性情到达执着的地步:“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可见回归真实是文学作品的共同审美品格。可谓“真英雄能本色为人,大丈夫乃性情做事。”的确。轰轰烈烈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而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长久的。包括伟人在内的任何人只有超越身份的和蔼,才能体现朴实的本色。想起了著名诗人北岛的一句诗:“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其五,超越历史的和合,以中庸体现文化传统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热爱和平、崇尚礼仪的悠久文化传统,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从先王的“允执其中”到儒家的“中庸至德”、道家的“不争之德”。正如《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电影《建国大业》就是围绕政治协商、民主建政、共和立国,这一贯穿20世纪的时代主题展开的,对比式地表现了反动派背信弃义、独裁专制和发动内战的丑恶行径和中国共产党真诚团结、忍辱负重和保卫和平的仁义举措。身处延安和西柏坡战争前线的、,与身在蒋管区和香港等地的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著名派领袖虽然分隔远方,但心气相通,肝胆相照。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大批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诚恳邀请和精心安排下,历经艰险,纷纷奔赴解放区。电影不仅真实记录了这一惊险的历史事件,而且准确阐释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建国大业》尽管讲述的是一段难忘的历史,但是。它在精神实质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六十年前的仁人志士能够超越分歧,坦诚沟通,共襄国是:那么新世纪的我们也一定超越历史,振兴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双十协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育科研 创新思维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89-02

随着中考和高考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教学中,历史作为一门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其在各门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显然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十几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管窥之见,权作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 加强初中历史教育科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现象虽然还有,但是比较少了,绝大多数都是专科或本科的历史学科毕业生。这些人,毕业时满腹经纶,但几年历史课教下来,一些人的知识水平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仅仅停留在所教历史学科的一些知识层次上,严重制约了初中素质教育的落实。作为一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通过加强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科研,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每位历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平时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甚至是测试,我们都要注意做到多一点历史研究,多用创新手法。这样,一方面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能更加活跃,另一方面知识能够被更灵活地运用。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较差、创新能力偏低的历史教师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较强的好学生。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从创新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变老师为“导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变“发问”为“答问”,师生互动,释疑解难;变“教教材”为“学教材”,创建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 充分运用初中历史课本,搭建创新思维教育平台

众所周知,“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不蕴涵着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每节课后的“学习与探究”栏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抗日救亡运动”时,围绕课后“学习活动”中“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当怎样处置”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其中,有的组主张杀掉,有的组主张释放,有的组主张扣住,逼联共抗日。这种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的方式把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新的见解也出现了。此外,专栏中的“读读”、“想想”、“议议”、“说说”、“记记”等也为学生搭建了创新思维的平台。这些栏目内容的设置,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出新意,有利于学生当堂进行理解、消化、巩固、运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使学生遨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之中,创新意识被不断激发出来,创新思维被无限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迸发出更加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才能。

三 利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奋发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有活力、有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去探索新知识,才能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仅依靠传统的历史教科书等信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境,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时,将国共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等制作成课件,再配以嘹亮的冲锋号声来渲染历史课堂教学气氛。当大屏幕上出现了站在飞机上,向大家挥手致意时,同学们被伟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动,接着,我向同学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乘飞机去干什么?他为什么要亲自前去?谁来接一行人?有哪几位陪同前往等。大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由此,学生由被动听老师讲课变为主动探求新知,求知欲被调充分动起来。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时,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长征》片段,并合唱电视剧《长征》主题歌《十送红军》,紧接着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讨论,最后总结出“长征精神”。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问,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古人云:“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这说明怀疑是发现的思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任何科学成就的获得和真理的证明,都是科学问题积极探索的结果。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能否表达出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他们表达的环境和气氛。历史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大胆表达。同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探究时“违反常识”的一些提问;在问题争辩中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他们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一些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一些想法等,哪怕只有一点意思,都应该充分给予肯定。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进行质疑,敢于同中求异。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让题目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探讨的价值,避免非此即彼的简单机械的问题。学生的探索精神来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其探索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学习主题第6课“”时,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果成功了,中国能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时,历史教师就应指导学生,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进行探讨,只要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其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而且他们还会有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五 通过历史观察思考想象,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学会透过重重迷雾看穿事物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液”。2011年教育部修改后的《初中历史新课标》指出,课本中的历史插图教学不容忽视,历史教师要灵活运用。“插图教学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提供了初始阶段的情境”,历史老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课本中的各种插图,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问题的“创造者”。如我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二课上古亚非文明埃及“神奇的金字塔”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从中感受到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学生围绕课本中的诸多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众多的历史见解中,展现其“异想天开”的结果。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历史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如科学家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等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通过观察茶壶的蒸汽,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发明改良了蒸汽机。其次,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课本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的情境,提供想象的材料,引导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如我在讲述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17课“重庆谈判”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对当时签订的“双十协议”,倘若中共方面、等人再作出一些让步,国民政府能够忠实履行协议,内战是否就可避免,国共就能实行第三次合作,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的情况又将如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描绘今日的中国,是否能与美国抗衡,变成世界的强国。这样,通过历史观察、思考和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六 初中历史教学适时评价,激励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对学生适时进行评价,投以赏识的目光,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名言。赏识能使人感到愉快轻松,能使人灵感涌动。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认真倾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所发出的疑问,及时地捕获有效信息,准确地反馈有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发出的疑问,教师应做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以激励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和责任心,而且可促使孩子将事情做得更好”,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和评价,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强化,即使学生所答问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也应在恰如其分的评价之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指正,让他们在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实质。教师客观的、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评价,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对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关爱有加,就会多一批善于思考的优秀学生。

除以上六个方面外,历史教师别具一格的板书设计、富有历史色彩的精炼语言设计、娴熟的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双十协议范文第8篇

为了解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历史,笔者专程寻访了当年曾在晋察冀边区银行工作的石雷。住在北京西郊民巷62号的石雷老人是河北定州人,1938年秋天开始在晋察冀边区银行工作,曾参加中国人民银行的筹备工作,离休前是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司副司长。谈起当年的晋察冀边区银行,老人兴致勃勃。

晋察冀边区银行是1938年3月20日在山西五台县石嘴镇的普济寺开始营业的,同时发行了1元和5元的晋察冀边区银行钞票。3月31日,当时的《抗敌报》还刊登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开业的说明:边区银行的任务是“为发展边区经济”……此外,在边区银行大门口左右两侧,还挂着中、英文“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匾额。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震惊全国。8日,中共中央迅速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必须实行全民抗战。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以此为起点全面爆发。8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总司令。25日,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最前线。11月7日,遵照中央指示,晋察冀军区在山西省五台县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18日,军区由五台移驻河北阜平县。从此,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斗争进入了崭新的时期。

1937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电示聂荣臻:“在晋察冀全区,为了加强与统一政治军事领导,立即进行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的改造与建设。”并指示应,“立即筹备边区政府的建立,名义可称为晋察冀边区政府委员会,主席即以宋劭文担任。”

宋劭文,山西太原人,生于1907年,北京大学毕业,中共地下党员,曾任山西省行政人员训练所政治部主任,“牺盟会”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任山西五台县县长,山西省第一区专员公署专员。

1938年1月1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第一完全小学隆重开幕。选举宋劭文、聂荣臻、吕正操、张苏等9人担任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宋邵文为主任委员兼财政处处长。

晋察冀边区包括山西省的晋东北,察哈尔省的西南部,热河省的南部和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在初创时期,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1000多万人口,统辖着36个不完整的县级政权。边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晋察冀边区由一个游击区发展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在晋察冀三省沦陷时,金融很紊乱,货币极为复杂,省有省钞,县有县票。这些纸票的流通地区界限极为严格,各省各县的钞票离开了本省本县就如同废纸。这种货币金融上的割据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晋察冀边区的物资交流和贸易畅通。因而,改变货币金融的混乱局面、密切各地经济上的联系,更好地活跃边区经济,保证军需和边区经济建设计划的实现,已刻不容缓。

七七事变后,吕正操率领的五十三军六九一团拒绝南撤的命令,脱离了军队。1937年10月在晋县(今晋州市)的小樵镇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北上高阳、安国一带创建抗日根据地。12月,吕正操带六九一团去路西见习受训。此间,聂荣臻与吕正操谈了在冀中创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还谈了筹建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问题,说:“建立边区银行,不用的票子,抵制敌占区发行的伪钞,但是目前没有基金。”吕正操说:“我们从安国商会搞到的3万块钱还没动,可用做基金。”并推荐人民自卫军军需官关学文负责筹建银行工作。

1938年1月,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晋察冀边区军政民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出了“筹设边区银行案”。根据边区人民的迫切要求,晋察冀边区军政民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边区为统制与建设经济得设立银行、发行钞票”的决议案。从此,边区银行的筹建工作纳入边区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

1938年3月20日,“晋察冀边区银行”在五台县石嘴村正式成立并营业。经理为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总行设有发行科、出纳科、会计科、营业科、秘书室、文书股、庶务股、运输队和警卫队。晋察冀边区银行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最早的银行。

位于五台县的普济寺原是石嘴镇村东的一座庙宇,如今己成为石嘴镇粮食局和石嘴中学。边区银行为保管钞票,在普济寺内挖了一个地下室为金库。在库门入口处的上端,有两行字。上行为“晋察冀边区银行”;下行为“民国廿七年仲秋建”。为表示坚持抗战到底和国家一定要光复的决心,关学文经理还特意在库的铁门上书写了“国光”两个大字。现在金库已成为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边区银行金库遗址,是当年红色金融工作者们“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到底,誓与华北人民共存亡”的历史见证。

晋察冀边区成立银行,发行货币,是一件大事。党中央和主席对边区的货币政策非常重视。1938年8月17日曾专电指示:1. 边区应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以备同日寇作持久的斗争。2. 边区的纸币数目,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这里应该估计到边区之扩大和缩小之可能。

边区银行成立不久,经理关学文就回到冀中,1938年5月在安平县城又组建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安平分行”,由原安国县中国银行的冯国俊负责,不久又迁到任丘县青塔镇,改称“冀中分行”,安平改设办事处。12月,从“人民自卫军”中调军需官陈尚孔为经理,冯国俊为副经理,这样,冀西由晋察冀边区银行总行负责,冀中则由冀中分行负责,并着手组建基层机构。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后曾多次转移,因此,被人们称为“游击银行”、“马背上的银行”。

在石嘴村,由于敌人“扫荡”,边区银行途经龙泉关,转移到河北完县(今顺平县)的杨家台,又从杨家台转移到阜平县的上庄,后又转到麻棚村。1940年3月20日,在麻棚村召开了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为了庆祝边区银行开业两周年,活跃群众生活,由周巍峙谱曲、邵子南作词,谱写了《晋察冀边区银行行歌》,在大会上合唱:

在工作里挽救边区的贫困,用脑和手制造民生的繁荣。伸出金融力量打击敌人,替边区装上一副铁的神经。像个战士工作俭朴而认真,像个统帅在经济线上挺进。边区银行工作者,来自大众为大众,我们不怕任何牺牲。……

为庆祝边区银行两年来所取得的成就,1940年3月21日的《抗敌报》刊发社论,指出:“这两年间,由于边区银行的存在与发展和执行了正确的政策,使边区胜利地和敌伪展开了持久的货币战争,得到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建立了敌后巩固的金融堡垒,在经济上粉碎了敌伪的进攻,保卫了华北以至全中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成为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全国的模范,这是晋察冀边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之一。”

边区银行刚成立时,只有一个总行,下属机构都没有,职员和印刷工人只有20多人。以后,虽然从抗大、华北联大及社会上招来一些人,尽管银行干部有所增加,但仍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为此,1940年夏末,在阜平县房子村开办了银行训练班,从抗战建国学院、山西民中、印刷局及冀中、冀西召来青年50名进行培训,关学文讲业务,胡作宾讲会计,经过半年的训练,当年12月,先后分配到基层行,增加了银行业务的新生力量。

1941年初,晋察冀边区银行迁到石家庄灵寿县南枪杆村。在这里召开了成立3周年的纪念会。以后,又到平山县王家湾,还先后到过灵寿县境内的大湾村、东寺岭、南刁窝村、魏沟。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后来又迁到阜平县双庙村,最后到达闸北村。

人在边币在,人在账簿在,这是对边区银行工作者的特殊要求,也是严格的考验。在根据地从事过金融工作的人们都记得这么一句话,“人民群众是银行真正的保险箱”,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为这句话作了朴素而真实的注解。

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时就附有印刷部,关学文兼管印刷部工作。1938年6月,中共北方分局、边区政府指示,将印刷部与银行分开,成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印刷局(同时银行还有加印部),派中共党员吕东为局长,并兼银行监督。1939年7月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辗转到阜平、灵寿交界的油盆村。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盛,当时是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山村。

在北京印钞厂,笔者寻访到了当年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的技术工人,曾任北京印钞厂厂长的傅发永。他说:

1939年6月到1941年10月,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灵寿县油盆村度过的。刚到油盆时,印刷局的吕东局长就指出: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必须抓好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工作。先后从延安抗大、华北联大调来干部和大家谈心,讲抗日和革命道理,在搞好政治文化学习的同时,还开展了丰富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先后成立了解放剧团、新生剧团等文艺组织,以周巍峙为团长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和以为团长的冀中抗敌剧社等专业文艺团体,都曾来印刷局演出。

当年周巍峙还为印刷局谱写了《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局歌》:“纸片在飞,机器在雷鸣。装订成功,堆起印刷品,美丽钞票在流通,文教材料在飞行。晋察冀的土地大,晋察冀的烽火紧,世界燃起了烽火,人类正在争取新生,同志们、战友们,爱护工作的神圣……”

边区印刷局当时设有制版队,负责绘制边币的版面图案,石印队负责版面印刷,刻字队负责刻制钞票上的号码、英文字头。正面刻有经理、副经理的图章,背面有经理、副经理的英文签字。号码队负责在钞票上打印号码。检查组负责检查钞票的版面是否清晰,号码是否准确,封包组负责捆包,每百张一小扎、每十扎捆成一捆,负责钞票数字的绝对准确。在油盆期间,印刷局除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外,还为冀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印过1元、5元、5角等面额的钞票,有力地支援了那些地区的抗日战争。

1941年秋,由于敌人对阜平、灵寿县进行“扫荡”,边区印刷局奉命由油盆村转移到平山苍蝇沟一带。1943年迁移到平山水磨湾村一带。

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为扩大冀东革命根据地,中共北方分局和晋察冀边区政府决定抽调部分党政干部到冀东去,并决定由晋察冀边区印刷局负责,筹建冀东印钞厂。1945年4月在唐山玉田县设计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冀热辽)版,6月份开始印刷。

1944年3月,边委会根据中央精兵简政的精神对边区银行进行了缩编,和财政合并。此时总行的干部中,关学文去党校学习,武子文赴整风班学习,只剩下杜秀波一人记账和管金库。1945年春,又从边区印刷局调张典管金库,随后又把在华北联大学习的石雷调回做会计。此时边区银行总行只有3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日本投降后,边委会下令接收北平,任命宋劭文为北平市长。北平是大城市,需要边区银行去接管和恢复银行工作。边委会即将在边区党校学习的关学文调回重任经理,又调边区贸易局的秘书主任何松亭为副经理,同时把会计训练班的学员贡灵秀调来,加上以前的3人,总行共计6人。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和出发接收北平,出发前他们在边委会财政处窑洞顶上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边委会接收北平的队伍,进入涞水地区后,驻北平的日军根据的命令拒不向八路军缴械投降,接收队伍遂转向已解放的张家口。边区银行接收了伪蒙疆银行。同时,在张家口重新组建了晋察冀边区银行。行址设在原伪蒙疆银行的所在地,9月17日正式开业。

抗战胜利后,一些地区的银行机构相继恢复起来,由于边区银行上下级间的领导关系未能及时恢复,以及胜利形势发展很快,各地需要货币,边区银行准备不足,冀中、热河、冀东都自行印刷,分别发行边币,致使市场上货币种类不一。

1946年初,关学文向边委会提出了统一货币发行、整顿银行的建议,经边委会讨论并于1月30日决定,各战略区设分行,应受总行领导,其货币发行与业务计划应绝对服从总行指示。从此,边区货币市场恢复了统一的局面,方便了商民交往和物资交流及市场的调节。

张家口解放后,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接收了原蒙疆新闻社印刷厂和星野印刷厂。在张家口近一年的时间中,印刷局先后印制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币5元、10元、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等面额的钞票,由于在印刷上使用了胶印机,在制版上使用了锌皮、铜皮版,因此印出的产品比以前的石印机产品精美,边区银行币在边区人民的心目中地位更高。由于生产效率提高,为解放区起到了重要的经济保证作用。

1946年8月,由于破坏“双十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10月晋察冀边区银行撤出张家口迁往阜平广城村,边区银行印刷局也辗转到阜平县南峪村。

1947年5月,由董必武为主任的华北财经办事处筹备处在邯郸冶陶镇召开华北财经会议,调整各区货币兑换比价,并对货币统一工作制定了必要措施。

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在平山县西柏坡村正式成立,董必武为主任,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货币统一工作。1947年深秋,在距西柏坡约1公里的夹峪村正式挂出了“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的牌子,确定曾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的南汉宸为筹备处主任,并抽调晋察冀边区银行的何松亭和石雷参加筹备工作。

1947年11月12日,华北重镇石家庄获得解放,至此,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连成一片。

1948年4月1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与早在1939年10月成立并发行票子的冀南银行迁到石家庄中华大街合署办公。两行所发行的边币固定为10∶1的比价,在两区互相流通。5月9日,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中共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

1948年5月26日,主席到达平山西柏坡。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第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9月会议。会议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发展生产,统一财经的问题。强调“金融工作,货币发行就必须先统一”。

7月22日晋察冀边区银行与冀南银行在平山县城南关奉命合并,改称华北银行。南汉宸任总经理,原冀南银行经理胡景云、晋察冀边区银行经理关学文任副经理。

华北银行成立不久,又迁回石家庄中华北大街11号办公。此后,华北财办的“人民银行筹备处”的工作也合并到华北银行总行。而后又停止晋察冀边币发行,以冀南银行币为华北解放区的法定本位币。

晋察冀边区银行从1938年3月20日成立到1948年7月22日,历经10年5个月又4天,共印制发行了57种版别的货币,其中晋察冀边区总行36种版别、冀中分行8种,发行冀热辽版13种版别。在创建敌后银行的艰苦岁月里,晋察冀边区银行的革命斗争精神,所制定的一些金融政策、规章制度及其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新中国的金融事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些政策原则和工作经验,至今仍为我们现在的银行工作所遵循和借鉴。

1948年1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召开了第三次政务会议,已当选为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在会上临时加了一项“关于发行统一钞票问题”的议题,会议一致通过“发行统一货币现已刻不容缓,应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三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南汉宸为第一任总经理后改称行长。

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发出布告通告,正式宣布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和人民币发行。当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社论给予高度评价。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由石家庄迁至北京,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60多年过去了,晋察冀边区银行的红色金融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它支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支持了边区人民的生产建设,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上一篇:供货协议范文 下一篇:分红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