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医生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9:00:42

实习医生自我总结

实习医生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促进医学生对医学本质的思考,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医疗观

中华民族具有乐生恶死的民族性格,普通民众对医学知识的知之甚少和对死亡的恐惧导致他们对医疗有着过高的期望值,患者希望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然而,现代医学虽可延缓但终不能阻止死亡的到来,医学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医生与病痛、死亡的亲密接触,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的发展伴随着生命、病痛和死亡,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医学生应对医学的未知领域充满敬畏感,审视人类对攀登生物医学高峰的沾沾自喜,脱离技术主义的桎梏,了解医学的本质,回归医学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反思。生命与死亡同样美丽而庄严,现代医学对死亡的遗忘是科学主义对医学的规训,是技术文明对医学的形塑,是消费主义对医学的侵染,现代医学寻回被遗忘已久的“死亡”背景是必须的,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重构医学立场的过程①。医疗剧是基于现实典型案例的艺术化表现,将医疗剧引入医学人文教育,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解读医疗实践中的种种伦理问题,如生命与死亡的定义、临终关怀等,使医学生能够立体化地了解医学实践所面对的生命与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实习医生格蕾》中的实习医生ChristinaYang热爱医学,对于实习期间的手术实践十分渴求,在第一季第4集中当她得知格雷斯医院的退休护士Fallon因晚期胰腺癌住院,表现十分积极,希望可以参加惠普尔胰腺肿瘤切除术,而医院从没打算手术治疗,只是希望Fallon在她工作一生的医院安详、舒适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Fallon护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给Christina上了一堂课。在Fallon最终离开的时候,Christina终于理解了医生所面对的是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医疗剧不仅展现医学的救死扶伤,还有医学的无力回天。医学绝非无所不知,医生绝非无所不能,其原因有医学科学发展的客观有限性及医疗风险的主观不可避免性。医学领域充满着未知和变数,加之复杂的患者个体差异性,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②在医疗实践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医疗风险的发生,医学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医学生更应“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严谨,在临床实践中心怀敬畏。从主观上来讲,医生过于自信和不谨慎都可能增加医疗风险,如《周一清晨》第一季第一集中优秀外科医生TylerWilson接诊了一位因橄榄球比赛撞了头部的7岁男孩,结果CT检查显示颞叶肿瘤,经向患儿母亲了解无特殊病史后当即决定手术,术中失血过多致患儿死亡。院方事后调查得知患儿从未见过的生父患有冯维勒布兰德氏病(VWD),一种以出血时间延长和凝血因子缺乏为特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在周一早晨311会议室召开的病例研讨会上,院长指出Wilson医生“未征求同行意见即决定手术、忽视搜集全面而彻底的病史”的自大,导致了患儿的死亡。《周一清晨》中切尔西综合医院通过这样的病例讨论会对医疗实践中的技术、伦理问题进行尖锐的质询,促进行业的反思。医疗剧的典型案例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可促使医学生在直面医学、心灵震撼的同时对医学本质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医疗观。

二、促进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反思,塑造医学人文精神

医疗剧将医院、医疗活动、不同的病例生动地展现出来,将医生可能遇见的各种困境摆在观众的面前,医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得不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和思考:如果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处理?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的、社会的、医方的、患方的,而其背后都是由一个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一次次非常具体的医患交往交织而成的。如果医者能跳出医患相互对立的怪圈,倾听患者、社会、媒体的声音,走出医患沟通、医社沟通、医媒沟通的第一步,逐步完善医院管理机制,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医患矛盾的缓解将不是奢望。以《医者仁心》中的大学生患者王欢为例,王欢是独生子,是父母的精神支柱,第一次肾移植术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停止服用排异药物而导致病情恶化,二次肾移植术后死于多器官严重衰竭引起的爆发性肝炎,患者家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医院巨额的治疗费用。从患者家属的角度看,王欢的父母亲是典型的老实本分人,在王欢的疾病诊治过程中对医生和医院的态度由信赖到质疑,到最后的对簿公堂,家属不能理解一个好好的孩子送进医院后越治越差、不断抢救,最后还是死亡的结果;从医生的角度看,主治医生武明训同时代表着医院管理者,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竭尽全力,在了解王欢的家庭已经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依然不惜代价地抢救患者,并代表院52理论前沿栏目主持:大木hinaCielevTsion0142方为患者筹集、减免治疗费用,却被患者家属告上法庭,医生也很委屈、寒心;从媒体的角度看,热心记者叶惠林打着代表弱势群体、为患者讨说法的旗号,未经调查发表系列报道激化医患矛盾,扰乱医疗秩序,自认为在为正义而发声,却因不够客观真实而有失公允,记者也很困惑。众多矛盾的原因是各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剧中钟立行医生在法庭辩护上的一席话是对王欢案例的全面分析与总结,是医方与患方、媒体、社会的一次大沟通,最终得到了王欢父母的理解。再以最近热播的医疗剧《产科医生》为例,在前两集中,某患者在剖宫产手术关腹后出现大出血,进行了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手术,当晚再次大出血又进行了凝血酶灌注手术(剧中提示产科临床应用尚有争议),最终保全了子宫,转危为安。案例在呈现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又将医院院长选拔、复杂的医际关系等因素全面展现。在剖宫产手术中,助手医生对于进修医生朱医生主刀手术存在不满情绪,检查娩出胎盘不仔细,轻率做出“胎盘完好”的报告,误导了第二次手术方案的选择;魏丽丽副主任在安排医生重新检查胎盘排查大出血原因的同时,抱有侥幸心理,确定了由肖程主刀的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手术方案,但未能起到彻底止血的作用;最终,由医院新近进修医生何晶主刀的凝血酶灌注手术成功止住大出血,而作为院长候选人之一的曲晋明副院长顾虑学生肖程作为新任主任的威信树立及事件对院长选拔的影响,做出了隐瞒第三次手术的错误选择。在第10集的病例讨论会上,魏丽丽还原事实,勇于承担责任,肖程递交了关于患者的完整病例报告,诠释了全剧的主题“诚实”。医生不是神,也会犯错,面对医疗差错应该秉持什么态度?“诚实地面对工作、同事、患者”是《产科医生》所弘扬的医务人员从业美德,而降低医疗差错需要医务人员规范医疗行为,也需要医疗差错应对机制的不断完善。医疗剧中来源于现实的活生生的案例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医学生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立体地从医生、患者、医院管理者、媒体等不同角度思考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小组讨论集中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医院管理层及医务人员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中去,在未来医学实践中能够对患方有更加细微的体察,养自觉。

三、促进医学生对生命的感受,培养共情的能力

共情在临床的应用被称为临床共情,即医务人员具备识别患者情绪状态、对患者情感需求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以更好促进临床治疗的一种能力。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实证结果显示共情的临床应用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康复和增进医生职业成就感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③。目前,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缺乏对医学生共情、沟通能力的培养,走向工作岗位的医生不善于感受和回应患者的情感。医生或因工作强度大(如半日门诊病人数达50~100人),无暇顾及与患者的情感沟通;或受制于目前医疗环境的紧张,出于自我保护而遵行“言多必失”的警言。殊不知,医患共情与沟通正是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必由之路。共情是一种专业的素养和真诚的态度,医疗剧以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娓娓道来的案例教育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对生命的感受体验患者的内心世界,以心灵深处对生命的尊重来表达对患者的理解,达到医患双方的信息传递和爱心传递。如《心术》中“孤美人”医生在自己患甲状腺癌症并手术后,体会到作为患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我的医生就是我的上帝,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以前觉得病人不可理喻,现在觉得他们挺好沟通的,问题不在他们,出在我的身上”,一改之前对待患者的冷漠态度,最终成为全院赞誉度最高的医生。又如该剧中刘晨曦医生的女儿患有尿毒症,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双重身份使他十分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束手无措的无奈和无助,在从医的道路上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理念,并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等到了女儿的肾源。一位医学生在“《心术》观后感”中写道:“现实中的我们也终将走上医院的岗位,我们也将遇上许多的患者,如同剧中一样,我们同样也需要仁心、仁术。因此,在学校学习的阶段,我们除了专注于专业课程之外,也需要提高人文素养……我们今后面对的患者不是小猫小狗,而是有着社会属性的人,和我们一样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才能让自己的服务更臻完美。”医学真正回归以“病人”为中心,需要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培养医学生共情的能力,在医疗实践中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促进医学生坚定从医的理想和信念我国医疗剧除了要有医患叙事的吸引力之外,还要有鲜活的人物形象作为支撑,切入人物内心,提炼精神思想,张扬医疗群体的价值信念,将医疗叙事提升到行业信仰的高度④。医学生在五年、八年甚至十年的学习道路上,在成为医生后一生的从业生涯中,如何能够坚持理想,需要不断进行医学专业精神的反思和行业信仰的塑造。《心术》围绕主题“仁心仁术”,塑造了一批分别以神经外科主任和王教授、刘晨曦和霍思邈、郑艾平和于莺莺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医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在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展开的基础上,剧中大段的“说教”更容易让医学生产生共鸣。神经外科主任在病例讨论会上的一段话“医生就是一个成就英雄的行业,生命就是我们所承载的天降大任……作为一个医生,首先,你要有仁心,其次才是仁术。有了这一点,你就成功一半了,一个没有善心的人,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夫的!”成为全剧的一个制高点,字字掷地有声,耐人寻味。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很多医学生在《心术》观后感中表达了对这段话的共鸣:“每一位认真对待自己热爱的工作、坚持自己的梦想之人,都是英雄。我也渴望成为这样的英雄”、“不管我什么时候看《心术》,不管看几遍,只要我一听见这几句台词总会热血沸腾,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肃然起敬,成为我现在学习的动力,让我总能在沮丧伤心的时候又有了重新前进的动力”。《医者仁心》中的主人公钟立行作为医生典范的艺术形象堪称完美,代表了德艺双馨的理想医生。他拥有令所有心脏外科医生难以企及的高超医技,在美国因把自己亲妹妹钟爱行的心脏移植给一位二次移植的老太太而引发违背患者意愿的医疗纠纷,他曾经心灰意冷,但是对医学的信仰和一颗仁心让他重新回到了手术台前,面对尖锐复杂的医患关系,他不争名利,处处显现一种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的超凡气质。有批评认为剧中钟立行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理想化,难以摆脱追求完美的浪漫主义情结。但有学者指出,越是在社会转型、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英雄叙事越是能够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反思和信仰塑造的重要功能,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的艺术使命和价值追求⑤。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为图书《医者仁心》作序时谈到:“有人说钟立行的形象太过完美、不够现实。的确,钟立行是完美的,他是一个榜样、一个典范,承认不承认钟立行,根本点在于你是不是愿意做钟立行,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在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新医改艰难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国医疗剧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很重要,其有助于医学生、医生坚定从医理想和信念,坚守信仰、恪守使命。综上所述,在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利用国内外医疗剧源于现实的医疗案例、高于现实的人物形象,促进医学生对医学本质的思考,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医疗观;促进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反思,塑造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学生对生命的感受,培养共情的能力;促进医学生坚定从医理想和信念。

实习医生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

就任深大校长7年,章必功回了学生4万多封邮件,有骂学校突然没热水的,有问能不能养猫养狗的,有问失恋了怎么办的,章必功基本都会回复。最近关于他的两条新闻是,叫板银行不许歧视非“211”学生和深大准备实施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假期的教学计划。作为一个高校管理者,章必功不拘泥于形式,敢想而且敢为,与众多“僵尸”校长相比,他显得有点另类,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急需找回的另类。

“我不管别的省,浙江省要求寝室要干净。我觉得所有老师应与学生宿舍挂钩,寝室出了问题,老师要受责。”

——浙江省省长夏宝龙

在面对浙江省41所本科高职院校负责人时,刚刚履新的夏省长这样说。省长还建议,让老师去学生寝室,与他们接触、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我总在想,中国的高校老师们真辛苦,认真教学不说,还得拼课题、抢职称,现在还要成为学生们的生活父母。我们的教育总喜欢把学生当未成年人看。其实放轻松,学生宿舍不干净出不了什么大事儿,将生活的权利还给他们,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用汉语文授课、学习的考生,参加全国统考(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第26条

高考临近,教育部2012年高考新规。专家认为,此规定意味着繁体字、古文字、甲骨文、小篆、网络语言、火星文等文字答卷时都不能使用。不难发现,这些被禁止的汉字,一些属于过去,一些代表未来。我在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高考不应该仅为选拔人才,或许还应鼓励学生,从汉字里记住过去,探索未来。

“新好女人应当以家庭为生活重心、爱慕丈夫、照顾子女,尽力维持婚姻生活的美满和谐。”

——台湾教育部门

台湾当局教育部门重修词典,公布“新好女人”定义后却引发批评。有人质疑“新好女人”定义以婚姻、家庭为重,角色价值全仰赖丈夫和子女,以父权观念定义女性是不对的。还有人自嘲说,剩女肯定不是好女人了。就像钟摆一样,台湾女性在独立、职场的道路上奔走多年,造成剩女、高离婚率等社会现象,女人也成为独立的最大受害者。此次新好女人标准,或许可以看作一种回归。

“一所大学所要求的物质基础现在正在完备,我们的新校和老校也都初具了一些规模,但是一所大学应当具有的精神基础,我们还很欠缺:我们自己的校风还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办学理念也没有成型,我们自己的传统精神更有待于完善。”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江平

在中国政法大学成立60周年庆典上,前校长江平如是说。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很有中国特色的大学,60年来,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司法高官,但是也诞生了一批傲骨嶙嶙的法律学者、一批钉子户般的维权律师。正如有校友感叹,政法大学的现实是:“一半同学在抓另一半同学。”

“各个社会经济阶层的中国人都在努力赢,也就是攀爬成功的阶梯。他们都在适应着体制,而不是去对抗它。在中国人的消费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自我保护和彰显身份的矛盾:一方面,我们看到惊人的高储蓄率、对物价的极度敏感和对信用卡支付利息的排斥;另一方面,中国人又痴迷于奢侈品,愿意花年收入1.2倍的钱买一辆车。”

——华尔街日报

在这一社会问题上,我们与老美终于有了共识。早前北大教授钱理群将这群人定义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涌进体制,享受其利益,同时又痴迷于奢侈品,试图在身份认同上高人一等。

“80%的大学生实习是跑腿打杂,很少有人被单位最终接纳就业。大学教学、学生学习的秩序却遭到了冲击。”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

黄“高管”说自己曾做过样本调查,80%的大学生实习是跑腿打杂,很少有人被单位最终接纳就业。我想他也是经过实习的,要不也成不了堂堂名校的校长助理。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者应该结合起来,哪一方都不宜偏颇。

“有一个常见的怪象:围坐餐桌,数人侃侃而谈,谈最近的热点事件和现象,大家眉飞色舞地高谈未成年少女做人流,兴致勃勃地阔论最近又有几个贪官因为贪腐而落马等。无论高谈还是阔论,最后都会感叹:这个社会真的太让人忧虑了。”

——作家郭震海

只要是坏现象都将归咎于社会,与自己彻底撇清关系,这是当下国人典型的思维方式。但我们是否想过这个所谓“社会不良影响”到底是谁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包括你、我、他每一个人。请不要说自己太卑微太渺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社会,改变着社会。一味抱怨社会,其实是相互推卸责任。

“复杂的机器,胳膊和脚腕插上大粗针,每次换血过程都在三个小时,可恨的是这个胖子教了旁边那个实习医生一遍,就让他上手操作,结果失误,血洒一地。”

——鲁若晴

美女鲁若晴生长于美丽的青岛,绝代芳华之际,却被诊断出白血病。化疗让她头发掉光了,男友离她而去……但病情越不乐观,她心态好似越强大,不断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治疗过程。这个乐观的账号经微博大V“作业本”的转发推荐后一夜成名,此后,赞誉、鼓励、同情、祝福纷至沓来。不过,质疑也随后而至,说其炒作,“作业本”因此收受10万元好处费。虽然事后证明都是谣言,可显然鲁若晴和“作业本”都受伤了。我们为何就不能多一点信任?“对于这些小人物来说,善意是多么容易就会成为碎片,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又是多么无常。”

“在评价大学时,很多排行榜不重结构,重规模;不重质量,重数量,一些指标不符合教育规律,甚至背道而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目前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成长缺乏耐心、存在急功近利心态的一种体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

实习医生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medical ethics are adjust between the medical personnel, the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 patient as well as the standard of conduct which relates with the society, the school edition the process which forms in the medico medical ethics quality are playing the unreplaceable influential role.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 医学教育 高职高专

key words: Medico medical ethics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high specially

作者简介:贾长喜,1981年5月生,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商丘市法学会理事,现任教于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高效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以高职高专为主要模式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丰富了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对推动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然而,近年来广泛争议的医德医风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医学教育领域,引起社会对医学高等教育素质培养模式的深入思考。作为培养基层一线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将其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德教育着力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医德素质,为社会打造从内到外、从品德到技能双合格的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

一、 招生录取环节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真正加强对道德标准的把关。几乎所有高等教育院校在招生简章中都概括性地规定了德、智、体条件,部分高校还将“德”条件做了一定的细化。然而,由于 “德”的抽象性和考查的难度,实际录取过程中的确难以把握这一标准,但是作为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率先积极探索道德标准衡量和考查的机制和模式,在培养对象遴选过程中真正重视道德标准的把关,为下一步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 入学教育环节

新生入校伊始,对医疗卫生职业的内涵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进而更谈不上对医德内容及作用的理解。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医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职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医疗卫生职业的基本内涵,认同职业的崇高性、服务性、人道性、公益性和特殊性,激发自我职业选择自豪感和使命感及优良医德自我养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医德基本内容教育,组织新生集体宣读《医学生誓词》,让学生认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人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社会主义医德,懂得医学是维护人的生命和增进人类健康的科学,懂得医务人员对人民群众和社会所必须承担的重大道德责任,领会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精神实质,对医德有一个整体的基本认识。可以通过将医德教育与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日常道德教育入手,延展到职业道德教育,进而具体到医疗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即医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医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处理医疗卫生职业伦理关系的特殊的道德规范,认识到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校自觉遵守学生道德规范,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会有良好的医德。

入学教育环节的医德教育工作,就如在白纸上作画的第一笔,又如在心灵播下的第一粒种,应被充分重视起来,抓好、做实,为教育对象职业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 在校教育环节

高职高专医学生一般学制为三年(部分院校开设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而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为2年,相比本科医学生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基本充斥了四个学期的所有时间。然而,在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调查参观等多种途径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医德教育。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医德培养和教育工作:

第一,把传授专业知识、医学技术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医德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人师表,传道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教师职业道德。只有教师具有崇高的师德和高尚的灵魂,才能影响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医德和纯洁的灵魂。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精选教学案例,在日常教学中发掘医德教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医德教育并非只是德育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

第二,重视榜样引导作用,邀请专家、名医、学者开展讲座、报告。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当结合像2003年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等时事形势,适时邀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开展讲座或报告活动,从正面引导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讲座人或者报告人可以是“重量级”名人,也可以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甚至可以是一名患者,只要能够打动被教育者的心灵,都是有助于医德培养和教育的。

第三,以医德为主题,通过征文、辩论、演讲、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理性认识医德、抒发内心情感、辨明是非曲直、表明远大志向,将理性道德和感性道德结合起来,引导其自我培养高尚的医德。

在校学习不只是医学生基础及专业理论学习的关键时期,更是医学生系统了解医德理论并形成医德意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面向基层一线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更应该充分重视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为他们形成高尚的医德奠定坚实基础。

四、 实习教育环节

实习环节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他们初步接触医疗一线,将医德理论初步印证于现实生活并转化为自我医德行为的最初过程,在此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医德教育对他们医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真正加强校院全方位合作,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教育。

首先,医学院校在实习生离校之前,应明确提出实习期间医德培养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将医德理论应用于实习过程,进一步加强医德规范学习,充分认识医德在社会生活重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医德理论分析现实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问题,为自身高尚医德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实习医院在遴选带教人员时不但要注重医术的高超,更应加强品德标准的把关,以求品德高尚、德行合一,同时加强对带教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首先认识到医德教育在带教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接受实习生以后安排实习之前,应结合医疗实践进行集中的医德、伦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通过实习自觉形成较为明确、系统的医德意识、伦理意识和心理素质。

再次,实习医院应组织实习生参加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生动的实例进行医德教育,让实习生有机会了解、接触现实医患纠纷案例,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医学院校还应安排人员在学生实习期间加强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联系,定期访视,了解实习生的医德培养状况,挖掘优秀典型并进行表扬,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纠正不足,强化实习生医德自我培养和教育能力。这样不但有利于现有实习生的医德教育,更有利于学校今后的医德教育工作。

五、 就业指导环节

经过理论学习和实习以后,医学生迈向社会实现就业的前夕,就业指导也是对他们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把握住这一机会,结合在校理论学习和实习环节对他们医德状况的调查情况,通过开展讲座、组织参观、讨论、征文、辩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将来职业责任,正确认识平凡与高尚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投身医疗卫生一线基层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医德教育。在此期间,还可以通过具体表彰在实习环节挖掘的优秀典型,模糊批评某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对他们进行医德自我培养的科学引导,让他们发现自我不足进而自觉改进。

六、 跟踪调查环节

学生就业以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并非完事大吉了,还应该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搞好“售后服务”工作。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这一时期,城乡、区域乃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条件、待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否认地影响到医学生就业后对待现实的心态。学校应通过座谈、访谈、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加强与就业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的技术和道德“质量”,与就业单位联合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教育。对于在此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瑕疵”,也有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理论和医德教育。

总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该首先明确自身培养基层一线医疗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力开展全方位素质教育,将医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切实加强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技术高超、品德高尚的一代又一代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这才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立成,刘家全.医德教育与修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孟源北,汪志标,凌建强,等.实习医生医德医风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7(5)

实习医生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发病

1月10日左右,右下方的牙忽然疼了起来,隐隐作痛,时断时续,有时疼痛会变得锐利,特别是夜里。吃了止疼片,本以为很快就好,结果药效散去后疼痛依旧。对着镜子一照,妈呀,发现了一个黑洞,难不成我长了龋齿?

要知道,我从来是牙好胃口好,铁蚕豆都吃得嘎巴嘎巴的,牙就没出过毛病。

去年因为电动牙刷使用不当,造成一个牙有个小裂纹,遇冷热酸甜便“倏”地一下疼到脑子里,去医院做了脱敏处理,已经康复。因为是人为破坏,所以不能算作牙口不好的证据。再次郑重提醒各位要竖着刷牙,特别是用电动牙刷的,那东西马力大,弄不好就把牙刷出裂缝来,整不好的就别用啦。

望着那个黑黝黝的洞,啥都别说了,上医院吧。

口腔医院:弄不好就一辈子面部麻痹

1月15日,早上8点多去了离家不远的一家口腔医院,出乎意料,挂号的人不多,窃喜。不到10分钟,我已经坐到了综合科的诊室里。

接待我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医生,给他看了一下我的牙后,他面无表情地说:需要拔掉,先去拍个牙片吧。这和我的心理预期差别也太大了,原以为是个龋齿,补一下就OK。但医生说了,咱也只好照办。

再次出乎意料的是拍牙片也相当难受,医生往嘴里塞了一个不知啥东西,让使劲咬着,或许是牙的位置太靠近喉咙了,反正弄得我连连干呕,眼泪汪汪,看来和牙有关的就没舒服的。

10分钟后,牙片出来了,右下边的智齿很“酷”地歪向一边,斜斜地抵着前边的牙。拿着我的小牙片,医生更坚定了拔牙的信念:你这牙必须得拔了,都坏了。

我:那就拔吧。

医生掏出了几张纸递给我:你好好看看,没问题就签个字。

我接过一看,是医疗责任书,匆匆扫了几眼就准备签字。

医生不干了:你好好看看,拔牙后可能出现很多情况,有可能伤到面部神经,造成面部麻痹,这种麻痹有可能恢复,也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我:哦,知道了。拿起笔又要签字。

医生:你再好好看看,别急着签字。

医生几次阻拦终于引起了我的注意,开始提问了:拔牙不是很普通嘛?

医生:但是你这颗牙很不好拔,很可能拔完了脸会麻。

我疑惑地看了下术后可能出现的一大堆症状,心里开始害怕,小心地问道:要是不拔行吗?

医生翻着小白眼:不拔就疼去呗。

我:那你们不都是专家嘛(要不怎么坐在口腔医院里呢)?

医生一下怒了,恨恨地盯着我说:我哪是专家,我才30就成专家了?要是那样,专家也太好当了。你拔是不拔?

拔,还是不拔?我权衡了片刻,做出了决定:我今天先不拔了,找个专家拔吧。

医生:成。

多一个字都没有。我怀疑从始至终他就根本不想给我拔。

北京医院:非拔也成,肯定要受罪

带着郁闷的心情离开了口腔医院,才10点多,决定去北京医院看看,结果当天的专家号已经挂完,于是预约了第二天的一个专家。

1月16日一早直接杀向北京医院,由于是预约的,还是基本没有等就直接看了。这次的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专家,我向他简单介绍了昨天看病的情况,特别强调了要找个专家看的意愿。

他一看我的牙,立刻面色凝重:哎呀,你这牙必须得拔。

我:为什么?

男专家:你的智齿已经长歪了,虽然本身没有功能,但如果不拔,以后会影响到前边的牙,这颗牙是最重要的牙,而且你的智齿已经坏了,必须拔除。

我:哦,那您就给我拔了吧。

男专家:拔是可以,但你这颗牙非常难拔。

我:您不是专家嘛(看来我总要在专家的问题上纠结)?

男专家乐了:我是专家,但你这专家找错了,我是看牙周的。

我心说了,谁搞得清楚牙科那么复杂的分工啊,牙周、牙髓、牙根、牙尖的,早就晕了,实在不甘心为了个牙跑这么多次医院。心一横:您就拔吧。

男专家面露难色:非拔也成,但是你肯定要受罪。

刚刚鼓起的勇气,此刻又都无影无踪了,我又犹豫了起来:那怎么办啊?

男专家:我们医院还有两位主任都是拔牙专家,你可以挂他们的号。

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再次返回挂号台,专家号不出意料的早就没了,两个拔牙专家一个不接受预约,需要早上披星戴月地去挂号,于是决定挂可以预约的专家,但要隔几天才出诊,还只能提前一天预约。看个病咋就这么难……

郁闷并疑惑地离开了医院,没想到一个智齿,两个大夫都不拔,难道我的牙真是个疑难杂症?在网上疯狂搜索了拔智齿的注意事项,不看不知道,这还真是个技术活。尤其难拔的是我这种情况,术语叫阻生智齿,对大夫的水平有一定要求,碰到蒙古大夫就完了,有拔了两个多小时都拔不下来的,有被锤子榔头震得几乎脑震荡的,有要缝针的,有要输液的,还有要住院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无知者无畏,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我开始畏了。就在我犹豫到底该选择啥样的医生拔时,范小遇如及时雨一般出现,经过她帮忙咨询真正的专家,就是她的妈妈,我的大姑,得到结论如下:我这牙算不上疑难杂症,还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不用紧张。两个大夫不乐意拔,主要是拔起来太麻烦(强烈呼唤医德)。在大夫的选择问题上,建议还是去口腔医院,毕竟是专科医院,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在此特别鸣谢大姑和范小遇同学。

目标锁定了口腔医院,为了吸取在北京医院找错专家的教训,我又在网上狂搜了一通,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普通患者可以对医生进行点评。经过考察,关于拔牙的点评一大半都是给一个姓董的大夫的,全部交口称赞,号称北京第一拔牙高手,态度好,技术好,明天还正好出诊,相当的合适,我的小牙就打算交给他啦。

重回口腔医院:是不好拔,算是个手术了

月黑风高夜,动刀拔牙时。

凌晨5点多,在漆黑不见五指的早晨,我坐上了通往口腔医院的出租车。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队挂号(7点开始挂号),又等了1个多小时(8点医生上班)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坐到了董专家的诊室里,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首先,小助手在我脖子上系了个披风,我立刻感到了呼吸困难,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确实太紧,忍了一会后,实在熬不住了,提出了抗议。助手给我松了松,呼吸立刻顺畅了,专家还对助手提出了批评,呵呵。

虽然在楼道里等待的时候,我已经认真研读了宣传画,知道了口腔医院拔牙采用的全部是微创技术,伤口小,痛苦少,不会有那种钳子榔头齐上阵、敲敲打打的恐怖情景,但是对于拔牙的恐惧心理还是挥之不去,心理不踏实。而且自打我进了诊室后,专家似乎没怎么和我说过话,和传说中的对待患者十分热情有不小的差距,人不理咱,咱不能不理人家,怎么也得打听打听:“大夫,我这牙都看了两个大夫了,都说不太好拔,是特难拔吗?”

“是不好拔,算是个手术了。”

“哦。”

专家的态度不冷不热,似乎没有和我攀谈的愿望,估计人家天天和一帮龇牙咧嘴的打交道,烦都烦死了,没有心情多说话,善解人意的我决定不再打扰他了。

准备工作完毕,要打麻药了,印象中似乎是打了3针,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并没有钻心的疼痛,在可忍受范围内。没过几分钟,麻药起效,正式开拔了。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睁开眼睛,记得先是有嗡嗡的声音,应该就是微创机器在工作了。嗡嗡了很久,专家一直要求我张大嘴再张大嘴,有多大张多大,稍一放松,专家就很不满,只好又继续张。

过了一会,感觉换了个工具,似乎是用钳子在往外拔牙根。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这边助手用双手尽量把我的头固定在椅背上,那边专家在玩命往外拔,我在中间无助地仰着头张着嘴,三个人呈均衡态势,呵呵。

我相信专家恨不得拿脚抵在我身上,以便发力,如果没有助手按着我,整个人早就被拔起来了。怪不得有人说,拔牙最好找年富力强的男大夫,这还真是个力气活。

不知过了多久,“好啦,漱漱口吧。”得到了专家指令的我如临大赦,看着漱出的血水,心想总算熬过去了,回头看一眼表,从进诊室到拔完不到半小时,实际拔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专家的态度虽然一般,技术还是不错的。

咬着专家塞到我嘴里的棉花球,拿着专家塞到我手里的术后注意事项,飞快地就往家赶,都忘记了看一眼被的智齿。据说牙比我们想象的都要长,由于我也没看见,就想象了一下青面獠牙的小鬼,估计差不多。

牙是拔完了,原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麻烦才刚刚开始。

踏上术后康复的漫漫长路

遵照医嘱,塞到嘴里的棉花球需要咬住一小时。不知道我的口腔和别人长的不一样还是怎么回事,嘴里咬个异物让我无比难受。一说话就要干呕,然后就眼泪汪汪。数次反复后,我安静地躺到了床上(为了防止出现脸肿得不能见人、牙疼得不省人事等情况发生,我请了一天假在家休养生息),闭目养神,不敢再造次。

终于把难熬的一小时混过去了,吐出了棉花球,麻药劲儿也没过,啥感觉都没有了,整个人神清气爽了起来。吃了消炎药后,仿佛已经彻底好了。心里不禁暗自得意:拔牙,也不过如此嘛。

可惜时光飞逝,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随着麻药逐渐失效,各种不适接踵而来。牙痛还在可忍受范围内,可怕的是嗓子痛,每喝一口水、每咽一次口水都如刀割一样痛。自己也很疑惑,分析了半天,估计是拔的时候嘴张得太大,软组织损伤了,否则还能是什么原因呢?水我可以不喝,但是口水却一个劲地往外冒。一会就要咽一次,无法抑制,越想控制,口水就越多,彻底被它打败了。午饭吃的粥,嘴巴只能张开一条缝,用最小号的勺子往嘴里送,一小碗粥吃了一个小时,从热气腾腾到冰凉,总算是都塞嘴里了。

下午吞咽困难愈演愈烈,实在是受不了。拨通口腔医院的电话咨询,被告知是正常反应,可能要持续几天,可以冷敷缓解,要坚持吃消炎药,实在不舒服可去医院打吊瓶。妈呀,这么如刀割般过上几天可怎么受得了!我决定去家门口的医院输液。

本来我是很讨厌去医院的,感觉一进去就被一种压抑的气氛和一股难闻的味道包围,没病也要弄出病来。可是自打这几天开始看牙开始,每天不去一、两次医院不算完,去着去着也就如履平地了,可见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人的适应能力。

值班的是个实习医生,连开单子都不会,药品名称和用量全都要查书,写了半天还是搞不定,还好边上有个靠点谱的大夫帮他写好了。唉,咋这么命苦啊……

进了输液室,护士看着我要输的瓶瓶罐罐小小惊奇了一下:这么多啊!当时我也没在意,输到后来才知道,药开的确实不少,整个输液室里就数我要输的多。别人都是1、2瓶,我要输4瓶。天色渐暗,人一个个都走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护士们也要下班了。没办法,我被转移到了急诊室继续输,整整4个小时才算结束。临走时护士使劲嘱咐我:你明天早点来,你输得多……

输完液出来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天空中飘着小雪,有一点凄惨的感觉,呵呵。更糟的是输液并没有让我的症状有任何缓解,回家又试着进行了冷敷,依旧没有作用,嗓子仍然顽固地疼着。这样下去根本就没有睡着的可能,只好吃了一片强力止疼片,靠着药的效力,筋疲力尽的我昏昏睡去,漫长的一天结束了。

此后的康复过程大体如下:

吞咽困难的毛病在输完三天液后好啦。

整个右边牙齿是麻的,用舌头舔上去,像是有一层麻袋片,随着时间推移自己好了,大约10天吧。

嘴张不开,吃了一星期左右粥和面条,每顿饭都吃得超慢,颇有大家闺秀风范,两周以后基本恢复。

拔完牙后遗留下了个大洞,吃啥塞啥,每次饭后漱口都有若干米粒被漱出,一个月左右不再有米粒塞进去,但是洞一直都在。据说,要半年左右才会长好,反正已经习惯了,啥时长好我也无所谓了。

这就是我的拔智齿经历,最后郑重忠告各位:珍爱生命,保护牙齿。

小贴士

拔智齿自我总结

1、选择正规医院,尤以口腔专科医院为佳。

2、建议选择周末拔,一般拔完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拔完后需要休息一天。

3、女性生理期不可拔牙。

4、拔之前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药(替硝唑、阿莫西林等),从而预防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

5、拔完后,药棉要咬一个小时以后再吐掉。

6、拔完牙后24小时以内有些出血是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7、24小时内不要漱口,不要刷牙。

8、口水增多是正常现象,不要把口水吐掉,必须咽下去,多疼都得咽,原因不详,但是医生是这么说的。我自己猜测,是为了预防干槽症,加快牙窝的愈合。

名词解释:干槽症――拔牙后留下的牙槽窝本来应该由血块凝结后慢慢填满、愈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血块脱落了,牙床直接暴露在口腔中,造成发炎,出现口臭、剧烈的疼痛等症状,这种现象就是干槽症。尤其是拔下颌的智齿时较多发生。

9、按时吃消炎药,药品遵医嘱。

10、多吃些软的东西,用没拔的那边吃。吃完东西后要注意漱口,清水或者漱口水都可以。

11、刚拔完的几天,洞口会有个白色的软膜,不要去碰它,不要试图去弄掉,那是正常的,弄掉了那个白膜很可能会得干槽症,会痛死的。

12、智齿不用镶,留下的洞自己会慢慢长上。

上一篇:骨一实习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习记者自我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