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02 11:36:44

伤感散文随笔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1篇

摘要:在英国文坛上,D.H.劳伦斯是一位争议最大,毁誉不一,极其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从上世纪20年代末传入中国,对他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拒斥到迎迓的过程。黑马是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和译介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人,多方位地传播劳伦斯。他翻译众多劳伦斯作品,让读者走进了劳伦斯的文学天地;他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为受众了解劳伦斯提供了导向,为批评界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黑马为我国接受劳伦斯搭起了一座桥梁。

关键词:黑马;劳伦斯;译介;研究

劳伦斯是中国新文学初创时期第一批被介绍给国人的外国作家之一。30年代,特别是在劳伦斯逝世的前后,中国掀起了一个接受劳伦斯的小高潮。20世纪80—90年代,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并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黑马是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和译介劳伦斯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劳伦斯为研究对象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的翻译家和研究专家,现在正式出版的劳伦斯作品几乎都是他翻译的。在研究界与翻译界,黑马为译介、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的译介

上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国内的译介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黑马开始研究和翻译劳伦斯的文学作品,成为劳伦斯作品首译者之一。现有资料表明,黑马译介劳伦斯始于1982年。劳伦斯的文艺评论率先进入黑马的视野,其译作于1988年发表在多年前停刊的山东大学《美国文学》杂志上,这些译作后来结集,于1991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名为《灵与肉的剖白——D.H.劳伦斯论文艺》。从此以后,他便一发不可收,翻译出版了劳伦斯的《虹》、《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等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此外,黑马还翻译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奥尔丁顿的《劳伦斯传》,这些译作或是在内地知名出版社出版发行,或是出版于台湾。黑马译作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有人戏称他为“劳伦斯专业户”。

从众多译作中,我们发现黑马翻译劳伦斯的散文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最高。每部译作都附有译序与后记,为读者正确地理解劳伦斯散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指南。黑马为何大量译介劳伦斯散文?究其原因:一是他钟情于劳伦斯散文。在黑马看来,翻译劳伦斯散文尽可以让读者领略一个从中原小镇走出的热血青年,领略那激扬文字,璞玉浑金,掷地有声的不凡气势。二是翻译形势使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争译抢译劳伦斯小说,而劳伦斯散文随笔无人问津。正如译者自己所言,留给他的空间“只有翻译别人不译的劳伦斯散文随笔”。三是诗学语境所致。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掀起了一股文化散文热,国内读者对文化散文的偏爱,促使黑马首选劳伦斯散文随笔为翻译对象。事实证明:黑马翻译劳伦斯作品十分畅销,其译作在国内一版再版。

作为翻译工作者,黑马认为翻译之前,“对于原作要有正确的了解”。“想要认识作品,就必须认识人”,“必须认识社会”,只有“把原作者的宇宙观、人生观了解清楚”,才能“认识到他的全人格”。着力把“他的时代的社会情形、政治情形、科学和思想情形、艺术其他部门的情形”弄清楚了,“才能把握他的作品的要点”。

二、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的研究

黑马对劳伦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认知,并促使他以学术论文、译序、跋、散文随笔甚至博客等不同的形式从不同视角解读劳伦斯生平、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

第一、亲历劳伦斯的故乡,体验英伦风情。黑马出于寻觅劳伦斯的创作源泉的目的,于2000-2001年,实地考察劳伦斯的故乡伊斯特伍德,拜访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沃森教授。黑马通过考察拜访,发现劳伦斯家乡成为劳伦斯文学创作重要背景空间。《儿子与情人》伤感的爱情在这样的乡村和城镇之间弥漫,《恋爱中的女人》中最凄美和最富现代主义色彩的篇章亦将此地作为背景,并几乎囊括了这里的一切风物并向伦敦和欧洲辐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在这片森林里上演,还有不少不朽的中短篇故事和话剧也以此为背景展开。早期诗歌更是对这里田园风光的礼赞。而位于镇东面三英里处的考索村,则是长篇佳构《虹》的背景地。因此,黑马指出,“劳伦斯终生的伴随这种乡恋,他26年与故乡血肉相连、刻骨铭心的生活是他的丰沛的创作源泉。”另外,劳伦斯不仅把“心灵的乡村”作为写作背景,而且一直以其身边的杰西、爱丽丝、露易、弗里达等四个女人为创作原型。这些女人分别是他小说的原型,杰西、爱丽丝分别是《儿子与情人》密里安和克拉拉的原型,并占据了很大的篇幅;露易成为《虹》中的女主角厄秀拉形象。

第二,黑马讨论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他将劳伦斯小说的主题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第二自我”主题;二是作品“”主题;三是作品存在着恢复人的自然本能,建立新型的两性和谐关系的追求。在劳伦斯众多作品中,黑马选择了《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四部小说作为重点探讨对象。这些作品从时序上渐现出的“第二自我”意识,四部作品背后的叙述者分别是劳伦斯的“第二自我”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说有些小说家的写作就是“发现和创造他们自己”,劳伦斯即是这类人——“无论劳伦斯写什么,他首先并且总是写他自己”。 所以,黑马认为劳伦斯前期作品有强烈自传性,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家乡为背景,以身边的原型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人物。《儿子与情人》中伯特与母亲相依为命,演出了一场“儿子与情人”的划时代心理剧。这场心理悲剧是如此震慑人心,最终导致劳伦斯以此为蓝本写出了20世纪最具有弗洛伊德主义的长篇小说。黑马通过研究发现:“他写矿工生活的成功,主要以细节的真实取胜,他是作为矿工的儿子亲身活过来的,熬过来的,是他生命的有机部分。他的文学挖掘其象征意义和心理学意义,对阅读产生悲剧的审美冲击……”

与此同时,黑马仔细辨析了《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的主题。在黑马看来,劳伦斯终生都在执着不懈地思考肉体、性和爱情等问题。但他并不是为写性而写性,而是将之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上,这就是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劳伦斯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一种灵与肉的完全的、完整的、亲密无间的融合与升华,一种向原始的返璞归真,一种神圣的、不受宗教教义束缚和压抑的自我超越。他认为,《儿子与情人》是第一部印证“恋母情结”的“原型”之作,暗示我们爱也可能是一种牢笼。《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选择了性作为主题。黑马将《查》视为“废墟上生命的童话,是一种久经考量的本体论——是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交织积淀的结果。……故事浪漫而美丽,不乏乌托邦色彩,简直是一部成人的童话,是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交织积淀的结果。”

第三,黑马研究了劳伦斯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劳伦斯创作个性鲜明和艺术构思独特,语言优美、气势恢宏。黑马分析了劳伦斯作品的叙事风格,语言特点,象征、意象手法研究。

黑马认为,在《虹》中,劳伦斯以他的深邃的洞察力和敏感的内心体验,以舒缓、隽永的笔触再现了英国农村风景,以一个个意象,让读者感到那连接人与自然之间强大的内在力量,体验到现代工业侵入到农村前那种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的和谐关系——恬静的外表下那种“血液的交溶”。《儿子与情人》的叙述方法上的崭新之处,是走向情节和人物外在条件的淡化,注重人的内心呈现。黑马认为《儿子与情人》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掘入,开创了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的先河,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作品。”《虹》、《恋爱中的女人》从叙述方式上,则是摒弃了人物的营造和情节的设置而转向“无英雄”原型,转向情结。而与此同时,小说的现实主义意义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真实”、“虚构”和“想象”三者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普鲁士军官》继承了写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注入了新的觉悟和现代意识,向“幻象现实主义”过渡。《虹》确立了“幻象现实主义”的叙述语言与形式,《恋爱中的女人》把这一艺术手法与英国现实生活水融,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在二十世纪文坛上独树一帜而至今不败,随着时光流逝更加显现出其艺术魅力。

由此看来,黑马关于劳伦斯的研究独领。他不仅多层次、多方面主体式地阐释了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与思想意蕴,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散文随笔的阐释模式,极力张扬研究者的个性。这一点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非严格性的学术专著《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之中。该书作品以作者漫游劳伦斯成长的生活地为线索,散点透视劳伦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描述劳伦斯26岁前痛苦的生命历程和备受挫折的爱情历程,历时与现时相交织,想象与写实相融合,图片与文字相映衬,深刻挖掘了劳伦斯精神。

三、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研究的原因分析

黑马之所以译介和研究劳伦斯作品,一方面源于对原作审美精神的认同;另一方面,受制于他所处的文化语境与诗学语境。同时,他的英美文学学习背景也决定其审美对象的选择。劳伦斯秉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鲜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识,着重通过两性关系的探究和健康性文化的肯定,揭示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向往一种更理想化的生存状况。他忠实地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环境,站在底层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既描写了他们在高贵者看来根本没有灵魂的痛苦的心,也描写他们不可救药的鼠目寸光;踏踏实实地叙说故事,刻画人物,描述环境对人心灵的影响。劳伦斯文学作品在写实主义方面自然功力深厚,也具有非凡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意义。劳伦斯这种审美精神,对一个较长时间蛰居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黑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劳伦斯文学只有我这种稔熟下层人民,熟悉劳动阶级语言并有作家背景的资深翻译能翻译好”。因此,他在进行文学翻译、研究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设身地揣摩、领会原作的风格,并将自己的风格与原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谐统一。事实证明:黑马的译本传神。可以说,黑马将自己的文化、生命融合与劳伦斯文学的审美精神在一起,并成了他心中的一片绿地。也因为有了劳伦斯文学是黑马的支撑,他才能十分超脱地看待现实中的生活,并从这种世俗的生活与我的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中提炼出了某中“意义”。

迄今为止,黑马是中国最权威的劳伦斯研究者和资深译者。他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播空间——博客,以其通俗易懂、幽默、大众化的语言解读劳伦斯,让成千上万的网民认识、了解劳伦斯。黑马不仅为劳伦斯在中国之旅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拓宽了我国传播、接受劳伦斯传播的路径,使我国读者的接受层面走向深入。他在吸纳劳伦斯的基础上,把劳伦斯文学和自己的文化、生命融合在一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创作感受,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一种激情美、凄艳美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沉醉于心灵故乡的审美情结,创作了《混在北京》、《孽缘千里》两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小说,对于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意义尤为深远!(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穆木天.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家湘.劳伦斯之探索[J].外国文学,1998(1).

[3]黑马.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江苏散文;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6-0054-05

一向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江苏,是公认的文学大省。当代江苏文坛,活跃着一支老中青布局合理的散文梯队,与实力雄厚的小说军团悄然并行,享誉四方。

新世纪江苏散文创作队伍,总体看主要由小说家散文、诗人散文、学者散文这三个板块构成,从事专职创作者较少。小说家散文和诗人散文,以其特有的灵动飞扬活色生香,惊人的事象捕捉能力,异乎寻常的艺术感觉,让那些读惯了一本正经的“职业散文家”作品的读者大为惊奇。而学者散文的文化影响力和思想冲击力,则有目共睹。

江苏作家群直接推动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热”,对于当代文化散文、小说家散文的贡献不容忽视。《雨花》杂志作为文化散文和大散文的力倡者,推出了夏坚勇等散文名家,功不可没。《钟山》杂志长期开辟“非虚构文本”“江南风流”等专栏,持续刊发王彬彬、诸荣会等作家的历史随笔类文字,2012年1、2期则重点推出刘剑波的《疼痛》(即《姥娘》)、范培松的《南溪水》两部长篇散文,成为近年江苏散文的重大收获。“‘文如其人’这句话一点也不错。散文有散文的作风,各人有各人的特点,那是掩饰不了的,并且亦无庸掩饰。”[1]夏坚勇以其不凡的散文创作成就,一度与余秋雨齐名;黑陶、庞培等的“新散文”影响一时;车前子、费振钟、叶兆言、黄蓓佳、苏童、范小青、朱苏进、赵本夫、毕飞宇等小说家或诗人、评论家尽兴挥洒的散文作品,显示出独特风貌。其他如董健、丁帆、王彬彬、王尧、汪政等学者的随笔,贾梦玮、姜敏、斯妤、山谷、薛冰、赵践、韩东、徐风、麦阁、苏宁、赵恺、梁晴、唐炳良、储福金、沈乔生、陆建华、诸荣会、王慧骐、吕锦华、陶文瑜、王建、赵翼如、傅晓红、晓华、胡弦、李风宇、胡竞舟、刘春龙、吴功正、吴光辉、韩开春、杜怀超、周荣池、张震、海波等的散文,以及金陵客、吴非、刘根生等的杂文,均各具特色,可圈可点。

黄蓓佳的散文恬静清新,寄意遥深,发散着朝露般的气息和少女般的情怀;范小青的散文大气敞亮,人如其文,粗服乱头而风华自具,不假雕琢而楚楚动人;苏童的散文绵密通透,细腻优美;毕飞宇的散文大气锐利,显示出良好的语言质感、出色的文化感悟和独特的思想深度;赵本夫的散文朴素俏皮,充满哲理,体现出特有的乡村智慧;赵恺的散文随物赋形,联类譬喻,深得骈赋风致;夏坚勇散文追求黄钟大吕之响与惊涛裂岸之势,既具宏大气象,也重审美灵性的张扬;朱苏进的散文精心结撰,严丝合缝,蕴含着不动声色的爆发力,表现出强悍生命个性的奔突和对人类孤独本质的清醒认同;费振钟的散文随笔洋溢着现实关怀与人文追问,呈现出淡雅清丽亲切柔美的风格,凡叙事、写景、抒情均细腻到位,质地纯粹,堪称“江南散文”的典范,对于他,从评论到创作,这种高难度的跨越和转换犹如无痕,令人惊奇。黑陶的散文浪漫奇异,惊采绝艳,暗合楚骚传统;其他如车前子散文的烂漫多趣、庞培散文的独抒性灵、苏宁散文的纯洁静美、麦阁散文的诗性忧伤等,均新人耳目。至于董健、丁帆、王彬彬、王尧、汪政等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见长的随笔文字,则清通畅达,见性见情,重在普世价值的传播,不以文采见长,却蕴含着遒劲的思想冲击力。如是种种,营构出一幅纵横阔大的江苏散文长卷。

与一代散文圣手汪曾祺的情形相似,部分籍贯江苏但居于京沪或外省的散文家,如学者散文的代表人物杨绛、林非、卞毓方,艺术家散文的代表人物范曾,知名随笔作家李国文,军旅散文名家朱增泉等,皆可纳入新世纪江苏散文的考察视阈。

近十余年,小说家叶兆言表现出对非虚构类文本的钟爱,先后出版《杂花生树》等20多种散文随笔集,得专营“散文专卖店”之誉。身为中国文坛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作家,叶兆言有着良好的杂学基础和国学根柢,其行文取材广泛,侃侃而谈,不为知识、史料和经验、定见所奴役,娓娓道来,自在亲和,幽默、戏谑与悲悯兼备,具明清文人趣味,得英法散文美质。诚如丁帆所言:“所谓散文,乃作者信马由缰地去表现心灵自由的一种独特方式。思到、笔到、神到,随心所欲,让思想放浪于自由的表达中,而非考虑什么现在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形式。”[2]现实世界里的憨呆书生叶兆言,一俟行文,其神韵遂如风行水上,缥缈奇变,彰显地道的文章家风范。叶氏散文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充分打通明清小品、五尚、现代主义,成就跨文体写作的奇景。“林琴南翻译的速度很快,颇有些像今日的东方快车软件。”(《林琴南》)“他是文学界的成吉思汗,指挥着他的蒙古大军,在小说领域所向披靡。”(《想起了老巴尔扎克》)“做汉奸好比偷人,小偷偷东西,无论什么充足的理由,别人都不会同情。”“仕途这剂,对知识分子的诱惑实在太大,一旦沾上,和吸毒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周氏兄弟》)这样的行文,一似无痕,不着气力,又如剥皮抽筋,不遗余力。尤其以某种拟市井口吻道出,显得张力十足,绰具格言警句特色。

“陈旧人物”系列文本是叶兆言散文中的精华。这类文字,似野史而非野史,似信史又多传奇,简约处一笔带过,丰富处不吝笔墨,力求还原现代知识者和文化人的人格、心灵与性情,藉此呼吁良好的人文生态。《吴宓》结尾写暮年吴宓在1978年被遣送回老家,住在他年老的妹妹那里,眼睛已经看不见,神志也一天天昏迷,他最后的声音只是渴了就喊饿了就叫:“给我水喝,我要吃饭,我是吴宓教授。”可谓英雄失路,万绪悲凉。《朱》写朱被打成“”前享受着高级知识分子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打成“”后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1968年7月,学究天人的朱因不堪受辱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没有罪!你们这样迫害我,将来历史会证明你们是错误的……这样的伤感,分明裹挟着黄钟大吕般的抗争之音。要之,叶兆言的散文自由穿越于现实和历史,将学养注入饱满结实的文字肌理,秉持文化与平民的双重视角,呈现出独有的节奏、弹性和语感,既有意思,更有意义。叶兆言的成功个案充分验证了,小说家致力于散文随笔并非不务正业,做得好,同样能够别铸辉煌,衣锦还乡。

董健教授的“跬步斋”系列文化随笔,犹如暮鼓晨钟,直逼灵魂,堪称江苏学者散文中的上品。《“读图时代”要读书》指出,文化传播中的图像化现象直接导致大众文化生活方式的畸变,尤其是读写能力的衰退、人文精神的式微、思考力与联想力的萎缩等,所以应警惕“图像霸权”,对媒体保持必要的距离。《“人文”不可无“文”》谈及当今人文学科精神萎缩的不良风气,斥责了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文艺学领域的造假现象,深切缅怀王国维、鲁迅、胡适、陈寅恪等前辈学人风范。《21世纪的“读书人”》呼吁读书人摆脱“工具的工具”的命运,努力建构自身的人文主体性,远离政治实用主义、经济实用主义和文化市侩主义。《告别“花瓶”情结》说:“花瓶是阔人的摆设,它是不懂真美的有钱人和权势者用来装潢门面的。……花瓶存在的惟一依靠就是‘主子’的赏识。”指出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当花瓶的传统,“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进而无情揭穿了时下某类作家的庐山真面目――他们戴着华丽桂冠,写着漂亮文章,自鸣清高,却以被赏识为荣;满嘴文化,可惜灵魂鄙俗。人格与文格的分裂,使其始终不可能拥有恢弘博大的气度,产生不了震聋发聩的力作。这种以被赏识为荣的心理,就是“花瓶”情结的典型表现。《何为大学之魂》探讨了大学之魂的生成和维系必需的一系列条件: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超越的精神、探求的精神,提请人们时时警惕新蒙昧主义、新专制主义、新奴才主义的死灰复燃。“散文对自由精神的依赖超过所有文体。”[3]董健的随笔文字内容丰厚,包罗百态,质朴本色,洋溢着不枯的激情。作者健笔一枝,爽如哀梨,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仿佛汉廷老吏,又如百战健儿,通过对知识者透骨入髓的观照,对诸多文化现象鞭辟入里的解剖,体现出不俗的人文意识和卓立于当代文化潮流前沿的气魄。面对世风、士风、学风的腐败,品读这些饱蘸人文激情写下的文字,实不啻于一次精神的洗澡。

刘剑波的长篇纪实散文《姥娘》,文气充盈,笔力酣畅,再现了一位中国老人在时代裹挟下颠沛流离的身影,因其题材的普遍性和独特性而具备了惊心动魄的力量,引发读者对家庭、社会的一系列伦理思考。作者将小说技法适度植入散文创作,表达能力出众,艺术感觉不凡。全书以剖肝沥胆抉心自食般的巨大勇气,直面种种人性的冷漠、阴暗和自私,通过审丑意识、审父情结和审母情结,传达出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凸显至真至纯至孝的情怀,并指涉了人性的种种微妙。评论家肖云儒说得好:“散文大约是最真态的文体了。小说家的心,常常躲在人物和情节浓重的云霓后面,诗人的心又多少被文字精致地装饰着。真正的散文作者,却得裸身子站在审美的旷野上,让生命的光柱通体无遗地照射着自己。”[4]作者写及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盼望90岁的姥娘快死,以获取某种轻松,本是血浓于水的家庭成员,关系竟变得如萨特笔下的地狱鬼魂般纠结如斯,这样怵目惊心的人性本真,彰显安特列夫、鲁迅式的阴郁。“孝道”的本义是各安本位,不必一定要突出哪一方;当某些程序出现差失时,孝道也便悄然背离了原意,成为一种重负。与此相关的,对于“养老”问题,国人向来缺乏通脱旷达的理念和规则,凡事喜欢在爱、义气、情分的名义下一锅烩,由是引发一系列人际冲突,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缺了一种真正的理性精神的引导。《姥娘》于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外,更有助于促进人伦关系的探讨。毋庸讳言,“姥娘”们的过去式,正是我们的现在式;而我们的现在式,则是他(她)们的过去式。都说长辈眼中的晚辈永远像孩子,晚辈眼里风烛残年的长辈们,又何尝不是孩子?不过已经是不那么“讨喜”的孩子了。《姥娘》启示出,“厌老爱幼”是人类的天性,“尊老爱幼”则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必然诉求和必定要求。“爱幼”是一种顺流而下的爱,自然而然,容易;“尊老”则是一种逆流而上的爱,要想做到并做好,不易。在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我们尤应克己复礼,遏制天性中的功利与自私,成全人伦和孝道,让长辈们有尊严地度过此生。

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范培松教授暮年发飙,推出自传体长篇散文《南溪水》,爆出猛料若干。作品以近于魔幻的手法,驱使天、地、人神四维互动,彰显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完成了对荒诞岁月的控诉。《南溪水》从长辈口中真实讲述的“长毛”造反说起,到改天换地的剧变,一直写到“”武斗的惨烈、身陷缧绁的困厄,对革命与杀戮予以大胆反思。读到这样的作品,首先应该感谢大历史的丰富馈赠。《南溪水》行文看似随意草率,实则浑然天成,耐人寻味。作品的妙处在于以局部照亮全部,彰显细节的魅力,一些精彩句式随时可见。如,跛脚的乡间配猪老头,脸圆头也圆,长得很像公猪,“似乎那公猪是他的儿子似的”;跳大神的乡村巫婆张莲英则“活像一只啄木鸟”。这样瘦硬精警的比喻,这样奇特而有力的修辞,直追北宋“江西诗派”宗师黄庭坚。而巫婆张莲英跳大神时的唱调,竟与国学大师钱仲联上课时吟诵古诗的腔调十分相似,如此反诗性的突兀比较,生成奇异的阅读效果。作者写自己课间向钱仲联教授请教问题时,钱回答“我说是香草就是香草!”这种可爱的霸道中所发散出的自负自信与真性情,令人难忘。《南溪水》移步换景,举重若轻,在对一己心路历程的剖析中,发散着独特个性。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民族;物衰;情愫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70-02

一、日本民族审美对东山魁夷的影响

日本民族是一个细腻情愫的民族,其艺术渊源即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物衰”之美。这种美如同散文:借景抒情,用景色之美反应人内心的美的情愫。它包含了“同情”、“感伤”、“悲叹”、“爱怜”等细腻又感叹人生过短的意义。这种“物衰”之美不仅支配着日本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东山魁夷的作品。受感染的东山魁夷在其画中常常表现那早逝的风景,伤感樱花之早凋,秋色渐如人生之幻灭。基于这一审美传统,他的画中便有了一种象征,载体便是画中的山、石、水、树。画中表现的风景是一种永恒存在,风景的美是不因人生的无常而改变。

东山魁夷的文字中,也传达着对传统美的崇尚与信仰。在《探索日本之美》随笔集中他这样说:“……在艺术的道路上走来,就已经保持了日本人的纯粹性,直至今天依然不变的延续着。所以,日本人长期以来对乡土的传统的热爱是非常执着和强烈的,……我个人心中的憧憬和乡愁,显示着日本人的一种类型吧。”

同时,日本是一个工艺美术大国,细腻的情感使得日本艺术品都带有装饰的风格。东山魁夷的作品也留有浓重的装饰意味。如《日月四季图》中大量运用的金银箔以及极具装饰效果的构图与形式。参看日本的和歌集,其所附画卷极具装饰效果。东山魁夷曾表明,装饰性是日本画美妙的精随。

二、同时代文学家对东山魁夷文与画的影响

东山魁夷认为传递给观众本民族特有的美与情愫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代的文学大家川端康成也是这样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日本本土佛教因果循环之义,人生不可违的喻意,而这一点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东山魁夷的文与画,前者在于表达人世的无常,后者则多以用来留住短暂的美丽。这种情愫与川端康成《雪国》中描述的景色如出一辙,更与《古都》中姐妹俩不同的命运,命运的不可逆转极为相似。在东山魁夷的随笔集《与风景对话》中写到:“如果说是我选择了做日本画画家,不如说是人生使我不得不走上成为日本画家的命运”。在《京洛四季》中他说:“对旅行者来说,不期而遇是最幸运的事,有如生命”。这些都与川端康成有同样的宿命感,和对人世无常的深深体验。三岛由纪夫也对东山魁夷的文与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强调力与美,在《京洛四季》中东山魁夷曾用很“钢烈”的文字记述了给三岛由纪夫做插图时的情形,其作画风格也与东山魁夷的风格不同,选用碳条作画,明显带有粗犷,力度的感受。

东山魁夷与同时代的文学家的追求是殊途同归的,都在努力探寻着日本民族特殊的美的情愫与那一份浓浓的乡愁。

三、东山魁夷文与画的关系

在东山魁夷的随笔集《听泉》、《与风景对话》、《北欧纪行》、《探索日本之美》中,文字连接着他画风的形成和把本民族美的情愫确立到作品中的过程。《听泉》中,东山魁夷大量描写小时候对家乡美丽风光和温情的乡愁,从那时起心中便已有了本民族美的情愫。《北欧纪行》中则多次将德国及北欧诸国的风景与日本相联系,确立了本民族之美在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日本之美》中,终于将寻找到的这份乡愁与日本的传统美联系到一起。《与风景对话》中则又一次坚信了画风与文风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为了连结西方与日本传统自然之美。东山魁夷把日本民族古有的装饰风格与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意境空灵而又极富东方禅意的风景画作品。这些绘画不仅仅趋于平面化,而是将西方构图、造形方式及色彩与日本装饰性画风结合起来,溶于一炉,将其日本化。

东山魁夷的文,有的是详尽的作画过程,对我们理解他的作品有着重要意义。如壁画《日月四季图》创作的过程就被收录:“昭和三十四年(1959)十月,宫内厅的高尾经济主管请我为东宫御所画幅壁画。” “……由于位置较高,如果壁画使用过于强烈色彩的话,人们会因为头上的重压感而心情不愉快,以白色本质为主体的房间也会因此而失去平衡。”诸如这样记录性的文字在东山魁夷的文中有许多,为后来者无论是观看,还是保护、临摹其艺术作品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东山魁夷的文还透露着他与文学家一同探讨绘画作品中日本之美问题。随笔集《京洛四季》中,记录东山魁夷为三岛由纪夫做作品插图的随笔,以及两人的谈话和对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并在东山魁夷所做的插图中可以看出风格明显的有粗犷之风。在《探索日本之美》中,东山魁夷则多次记录了与川端康成的关系。川端康成在文中常常以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日本的风格,在东山魁夷的文章、访谈、随笔中也反应出来对人与自然,人与风景关系的理解。川端康成作品中日本美的细腻与雅致可在东山魁夷的作品中寻到影子,这些文字的记录,作品的风格,都可以找到两位艺术家之间的相似与共同之处。

从东山魁夷的画也可以解读其文中思想。当欣赏他的画作时,平行线的构图,平静的水面,以及没有人烟的山林,都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1989年《朝云》、1984年《山峡清晨》、1983年《山峡朝雾》等作品,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震撼。这些作品形象往往非常单调,色彩却异常丰富。远看一色,近看变化无穷,象征未经现代工业文明污染的纯洁大自然。其作品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充满诗情哲理,表达着散文随笔中描述心灵语句的淡淡伤感。这种特征代表着东山魁夷文中思想的主线——“重视心灵与自然融合,注重心灵境界的净化塑造和提升飞跃。”于是形成了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质,每一祯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自然的风景以充实的生命力映现在东山魁夷的眼帘,使我们在观看作品时获得了“风景打开心灵之门的体验”。指向生命之美的风景如明月一样照拂出东山魁夷的诗心,沐浴心灵的四隅。于是绘画中的每一朵云,每一株树,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河流也都显露着生命,表现着灵性。

东山魁夷的文与画正是由于这种灵性其作品中才会有跳动着艺术灵魂与美的情愫,才会使观者从象征的画面中寻找到与其文中一脉相承的“心象”。东山魁夷其文与其画的关系紧密,画是东山魁夷的精神寄托而文是东山魁夷内心当中细腻情感的转述。

参考文献:

[1]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探索日本之美[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东山魁夷著.唐月梅译.美与游历[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4篇

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播放一首歌,一首没有歌词的曲子,去感受乐者的情感,让我们喧闹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歇。跟着旋律,我早已淡忘了自我,淡忘了所有的烦忧。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每一个音符都像一滴甘露,洗去我们灵魂上的污浊。一首《夜的钢琴曲五》传遍中国,没有歌词,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动听的原由。一首纯音罚打动了千万人的心。

石进弹奏了许多钢琴曲,但《夜的钢琴曲五》是最受欢迎的。他不如郎朗和李云迪出名,但在我的心中,他是当之无愧的钢琴大师。我常常听这首曲子,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感受也是不同的。闭上眼睛,把自己放松下来,随着美妙的旋律,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一个听得懂音乐的人,往往是很有内涵的。

在当今这个时代,音乐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公交车上,马路旁,公园里,都有音乐的存在。一种心灵的慰藉填充着人们内心的空虚。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他们的歌,有的怀旧,有的青春,有的伤感。但纯音乐没有界限,有时更能激发我们内心的情感。当我在读书的时候,常常会放一首纯音乐,不会打扰到我,而会对我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放一首有歌词的歌,或许就会有影响了。没有经过装饰的,是最朴素且真实的。

一首歌,有开始有结束,有高潮有低谷。起起伏伏就像我们的人生。人生恰如一首歌,而谱写这首歌的人便是我们自己。好好地谱写,让它成为经典,而不是糟粕。一首歌,如果只是一个调,那也不会太动听,所以当我们遭遇变故,或者遇到磨难时,别被吓倒。我们要谱写的是一首动听的歌谣。

音乐永无止境,到达心灵的彼岸,重拾那份纯净。我的心微微颤抖,我的灵魂步步升华。

【评点】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5篇

《靠近大地》

洪少霖著 九州出版社 ¥38.00

洪少霖的散文随笔集《靠近大地》分为三辑:第一辑“乡村心情”,第二辑“夕阳落日”,第三辑“思绪万千”。

翻开共计270多页的《靠近大地》,能够感知一股大地般朴实浑厚的气息在其中流淌;品读《靠近大地》,它没有过于华丽的词语,却有着大地般丰富的心情与思绪;感受《靠近大地》,真正是“文如其人”。

文字是神奇的!洪少霖的文字里有着他的许许多多快乐和伤感,有着人世间各种各样不同的美景和残缺。在阅读《靠近大地》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在创作时的欣喜、从容、激愤、伤感……

爱尚书库:

《阳光有声》

程应峰著

大众文艺出版社 ¥28.00

传说中有这样一种鸟,衔来一缕阳光,世界便有了声音,声音便开始传递思念的音符。 如果你听得见阳光的声音,一定是你心灵的鸟儿醒着,阳光的声音才会片刻不停地在你生命的河流里荡漾;如果你听不到阳光的声音,一定是你的耳朵睡着了,阳光的声音无法抵达你的心灵。因此,你该叫醒你的耳朵,否则,你有什么理由对这个世界心怀抱怨呢?《阳光有声》就像这样一只鸟儿,带着你在不经意间参透人生的的禅意。

《哺乳期的女人》

毕飞宇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6.00

《哺乳期的女人》叙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之间的性意识,它是一种潜在的原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作家自始至终都不点破这种朦胧境界。他以一种心灵叙事的方式,缓缓地打开男孩的内心;又以特有的温情,缓缓地收拢一切。作品曾获《小说月报》奖、全国十佳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作品。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迟子建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6.00

这本《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的短篇小说集。此书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近距离地感受芸芸众生中种种彻骨哀痛,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平民生存困境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全书共收入了《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踏着月光的行板》、《起舞》、《采浆果的人》6篇小说。其中,《雾月牛栏》、《清水洗尘》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分别获得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很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为了爱的缘故》

萧军 著 金城出版社 ¥49.80

这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本书所辑存注释的42封书简,大部分是萧红于1936至1937年间,由日本东京寄回上海和青岛给萧军的,也有几封是她回国后,又去北京,由北京寄到上海的。作者在40多年后,于故纸堆中发现了这批书简,将它们按年月日做了排序,加以适当的注释,是对其与女作家萧红相识、相处6年间(即上个世纪30年代)一段过往心态和历史往事的追忆。

从这批书简的一枝一叶里,也可以大致理解一些这位短命作家基本思想和感情的特点,精神、肉体、生活上所遭受的种种痛苦与折磨到了如何境地。对于热心研究萧红这位短命作家的作品、生平、思想、感情、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6篇

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戈乱》、《双皇》,诗集《他风景》、《纸上美人》、《古典中国》,散文集《水墨青云谱》等十二部,获中国作协第八届庄重文文学奖、天问诗歌奖等。

近年写诗,写小说,写散文随笔,愈觉诗意在凡俗中、日常里,诗人就有这等好功夫,于凡常里得诗意,为写诗爬山涉水,壮游天下,声嘶力竭,伪诗人所为。大自在往往在寻常里。凡我诗,皆我自在也。

夜读

过去,我读托尔斯泰,就读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卷

读萨士比亚,就读萨士比亚的剧本

让伟大的人伟大,就让他立在自己面前

我从来不读有关他们的评论,他们的作品让我仰止高山

那些世间的伟大之作,除了他们自己

谁也不能阐释他们,把他们缩小或降低

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谁也不能!

白云机场偶记

我在老,我在衰老之前的容颜,是此生最美的时候

如果男人也能用美这个词,如果此时你和我相遇,

一定能从我的脸上觉察到忧伤。

就像雪峰融化之前

它的峻美中已包含了全世界的伤感

祖先

假如我一睡不醒

肯定是去和伟大的祖先会面

一同探讨永恒的命题,我们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而在那短暂的来去之间

不明就里地做了什么事

是否有助于最终抵达所要去的目的地

当然,这是个有难度的探讨,伟大的祖先

轻易不会唤我去,他在那边一定思考了很久

也在不断观察来来去去的人们

没有几个人能选定为他的谈话对手

那些看似饱经沧桑或者阅尽红尘的人

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具具行尸

无法偏离坟墓的终点

伟大的祖先只挑选那得颐养天年,炉火纯青的人

像棉被中一个温暖的梦,让人乐不思醒

而我肯定距祖先的要求还差得太远

也许几十年之后,假如我一睡不醒

肯定是去和伟大的祖先会面

那将是一个卑微者的最大荣幸

白发

头上开始添白,像黑暗中的初曦,像比喻得烂俗的黎明,

像微风刮过夜的边缘,

像一支骑银色马匹的骑兵,像辛亥年的先行者,像天蚕,它们开始行动了

不要把它看作已逝的光景,里面有多少留恋和哀婉,仿佛变老的情人

不要把它染黑,那一去不复还的岁月,且用留白归还,

每一天都值得以一束白发来纪念,让它闪光,让它消失,让它回到空幻

不要蔑视,把它看成作废的存根,急欲隐藏的羞耻,

一不小心的露怯或内心的虚证。不要恐惧时光的加冕

头上开始添白,像霜降于静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谁证明我在老去

谁将一把琴声拨弄为乱弦,狂歌走马,寒梅落花,楼头悬日,铁枪金甲

不要辜负了上天给你的满头华发,那是一笔岁月的华丽馈赠

如喜马拉雅山的圣雪,生命的桂冠

头上开始添白,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尊严

感恩书

芸芸众生,又活过了一年,感谢上苍恩典

我尤其要感恩,你让我热爱文字,写诗、画画

让我在宣纸和笔墨中获取创作的欢娱坐拥妻儿、伺候双亲

和姐妹一道进入中年。我喜欢这种生活平淡、从容、而沉静

活过半生,我明白自己的庸常,不是圣哲庸行

不是鹰飞似睡虎行如病

我只是一个在地上行走的汉子,一步一个脚印就是天赐的福份

就是我的活路、奋斗、挣扎、进取、求索,和人生

我能结结实实走着

从沙井到丰和大道从家门到三眼井,从校厂西到红谷世纪花园

甚至从南昌之广州之昆明之香格里拉之京城从中国之法兰克福

之贝尔格莱德……

我就必须感恩,那些古代的圣贤没有人走过这么远

我的祖辈也绝没有几人出过国门,而我走着

我要把生命的每一步当作朝圣朝着内心的方向大神的指引

一路感恩地走下去,不论是步行在象山路还是生米街乐化或者刘家村

南方的红壤或是北部旷野西部高原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7篇

识字的时候,看了漫画《三毛流浪记》,虽然对三毛在外面独自闯荡十分敬佩,但他毕竟是贫苦人民的代表,心中并没有对流浪产生向往。

慢慢长大了,生活的烦恼也越来越多,总感觉生活给我透气的时间都没有。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密,有时甚至和他们拌嘴,吵得不可开交。然后我一个人在哭泣,心里很害怕。有时面对一大堆作业时,心理感到很伤心,就抱着脚在那里发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脚在被子下仍然曲着,双手紧紧抱住……

我在害怕些什么?孤独。

小时候父母工作,自己一个人看家,可还是有几个小伙伴和电视机陪伴着,并不觉得孤单。但我却在一大堆作业前感到一阵孤单,这种感觉来自周围的压力,我很累,真的很累。而同学们给我的,还是孤单。

有一次发现自己干什么事情都很吃力,好像老在喘气,连喝水也有这样的感觉。心里一阵莫名的孤单又来了。没有哭泣,却突然想去远方,去流浪,放荡天涯。

于是骑着自行车,拼命地骑,速度快得惊人,双腿疼得没感觉,不管危险不危险,也不管身后人们的指责,就是向着前方走。风吹疼了我的眼睛,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但我的身体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痛快……

终于只是从东边骑到西边,追着落日直到很累很累,还是没有跑出城。我想,有一天我要流浪到各个地方,寻找一切可以让心灵舒畅的地方。

读过许许多多的诗词,其中大部分抒发的是作者一个人在外思念家乡之情,我知道流浪也意味着心里的孤单。但我似乎更喜欢那种在没有压迫下的孤单,而不是喘着气独自一个人哭泣的孤单。

后来接触了真正的三毛,一个不是漫画形象的流子。于是开始读她的散文随笔,每次阅读,都被她伤感轻灵的文字所带动,活在她的旅途和生活中。

撒哈拉沙漠,那个三毛的天堂,是我的向往。虽然我知道我可能没有办法忍受那里的艰苦条件去那里流浪,但我对它的神秘色彩仍十分迷恋。也许有天我会梦到自己在哪个神秘的国度里,像吉卜塞人一样,唱着“身体用来流浪的歌”,陶醉在沙漠间。而沙漠的迷人地方还有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我见过最浪漫的。两人携手走进沙漠本来就很令我惊叹了,而能在沙漠中营造自己幸福的家,共同生活在沙漠浪漫的情调中,则令我心旷神怡。

尽管这段美丽的恋情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荷西死了,三毛离开了大沙漠,但这并没有打消我对流浪的向往。

而当我回到生活中时,那种突然来的兴奋让我难以平静,我笑对生活中的事,而心已到从未有的放荡。

我关注着地理书,德国的高贵,澳大利亚的活力,法国的浪漫,都是我所向往的,我希望有一天能游览这些国家,享受流浪的情趣。

我不曾向父母说过我有这个理想,我怕他们会伤心,怕他们说我没出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理想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一个流浪的人和流浪人的家人一同悲伤的错误。这个错误对于他们来说非但不是幸福,而且是使他们伤心挂念的毒药。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梁遇春 综述

引言

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散文家,虽其创作生涯只有短短六年,却留下《春醪集》、《泪与笑》两本散文集,所收录者皆堪称佳作。其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小品文选》等深受欢迎与敬慕,这也构成梁氏文学生命的重要部分。

废名曾言:“他的成绩不大看得见,只有几个相知者知道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而已”。从上世o三十年代开始,对其研究一直在进行。本文拟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梁氏研究状况做较为详尽的梳理,将以三个历史时期为线索展开: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世纪末;三是新世纪以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梁氏关注并不多。由废名、刘国平和石民为《泪与笑》所作的三篇序和叶公超所作的跋,是当时对梁氏进行集中评述的佳作。言辞恳切,鞭辟入里,诸多论述一直为后世沿用。

废名的两个观点至今仍不断被开掘:一为梁氏行文“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然而没有一个线索,稍纵即逝”。二为点明梁作具有六朝文质素“玲珑多态,繁华足媚,其芜杂亦相当,其深厚也是六朝文章所特有”。刘国平追忆其人似火,提出其文晦涩生硬却包藏有浓情蜜意。石民缅怀梁氏健谈,另点出其思想从青春气象过度到阴郁情调。叶公超的跋文提出梁氏创作的矛盾感乃其生力所在,其人生态度来自书本经验,且首次提出梁氏深受兰姆和哈兹利特的影响,形成“悲剧的幽默”的情调。这三点成为梁氏研究的经典论断,该文也首次提及梁氏译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郁达夫曾言说:“像已故的散文作家梁遇春先生等,且已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了”,肯定梁氏散文创作的异域色彩和对兰姆的肯定,呼应了叶氏跋文里的观点。梁氏创作与英国Essay之间的联系成为后世梁氏研究的重要向度。

综上,产生了关于梁氏研究的经典论断,如梁氏创作以人生为表现对象,矛盾为生力所在,书本里的经验为重要支撑,受英国Essay和六朝文的共同影响。但皆为印象式评述,不够全面且缺乏学理性。散文创作渊源和不足之处涉及太少,对其译作关注不够。另由于历史距离过近,没有将其置于某一思潮流派中进行研究,其在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没有充分认识到。

梁氏创作研究与现代散文研究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之后,散文研究陷入沉寂。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代散文回归带动对梁氏的研究,其热度渐增。

该时期的研究集中于对梁氏散文创作整体风格的评述。鲍霁在八十年代首次提出梁氏创作独具风格,具有一定历史地位。梁氏散文思想鼓吹“个性解放思潮”,艺术上“快谈纵谈放谈”,对后世创作意义重大。冯至的《谈梁遇春》忆人、评述相交织,延伸先前观点,指出梁氏从英国的散文学习到如何观察人生,从中国的诗、尤其是宋人的诗词学习如何吟味人生,从俄罗斯的小说学习如何挖掘人生,并且受到晚唐诗的濡染,具有浓郁的诗情。吴福辉在《梁遇春:酝酿了一个好气势》指出梁氏散文拨正中国议论散文之短,其关于小品文的批评论断颇具卓见,同时以较大的篇幅论述梁氏创作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李庆西主要谈梁氏突破传统散文迷恋物化境界的窠臼,合中英散文两长。李光连提出梁氏创作从题材方面突破传统美文以“善”为表现中心的框架,引进“社会恶”的题材。

该时期也出现讨论梁氏创作与西方Essay关系的专论文章。《“中国的爱利亚”――梁遇春》和《“急景流年”饮“春醪”――关于梁遇春“伊利亚”体散文》主要讨论了兰姆对梁氏的影响。张振远认为梁氏散文中“悲剧的幽默”、“含泪的微笑”、浓郁的“掉书袋”的气息和自由松散、开放的“絮语”式的结构均来自于对兰姆的借鉴。韩素梅更突出了梁氏与兰姆之间的差异和前者对后者的超越。她认为梁氏散文具有中国文化色彩,长于议论,不忘启蒙,而兰姆偏于叙事,在文中消解了启蒙和崇高。林奇则通过探讨梁遇春与英国Essay之间的关系来评论梁氏小品文的审美价值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由李冰封整理、唐荫荪译校的《梁遇春致石民信四十一封》等史料的挖掘对研究梁遇春的生平,深入探究其创作、译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晓声研究梁氏书评,称梁氏书评为现代书评尤其是介绍性书评树立了典范。《执着于人生的〈摸索〉》则是首次将其和文艺期刊相联系探究。

该时期的研究集中在梁氏创作风格及其成因的宏观描述和感性评价,形成以下共识:一为梁氏随笔风格独特,呈现为“笑涡里的泪”,具有“忧伤、奇诡的美”。二为梁氏随笔受英国随笔特别是兰姆创作的影响巨大。此外,研究面有所扩大,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开始出现逻辑严密、论证清晰的学理分析。但关于其译作的文章仍未出现,这为下一时期的研究留下空间。

新世纪以来研究视角更为多元,如讨论其译作,探讨其语言风格,将梁氏散文置于流派和中国散文整体中加以讨论,以梁遇春为研究对象的硕、博士论文也开始出现。

该时期仍继续关注创作风格,一方面延续上一时期的归纳,认为其散文融合东西方创作风格,人生态度恬淡悲观,思想独立自由,接续其具有“奇诡、黑暗之美”的观点。同时新视角开始涌现,张素丽指出,梁氏采用想象性等笔法展现了审美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对世俗的超越。另外,王明丽用生态文学的观点解读梁遇春的散文,指出梁氏在自然与人和谐一体的生态维语上,主张人性与自然皆是活的。2015年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梁遇春散文的存在主义特征》,以存在主义为方法论,探究梁氏散文中涵摄的审美维度和内质特征。

和英国Essay的比较分析逐渐从“求同”转移到“寻异”,重点转移到对梁氏自身的独特性和寻求传统文化的印记上。江震龙和庄文泉的《兰姆、梁遇春散文比较研究》和黄伟的《中国的伊利亚:梁遇春散文兼与兰姆随笔比较》提出梁氏创作题材较窄,伤感色彩浓重,以议论见长,而兰姆范围广且有节制,善于写人等。并对论题加以深化,提出外来影响的关键作用是为民族文学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提供形式起点。《六朝文风的遗响――梁遇春散文艺术探论》,认为现代文人有和魏晋文人悄然相接的心理基础,作品都具有“闲、随、杂、散、奇”等特色,而梁氏创作恰接续了六朝遗风。

文体研究也有精进。在此前的“学者散文”和“伊利亚体”之外,灵智散文,智者的文体、雅致的文体等评述出现。黄科安则认为梁氏散文为“杂谈式”随笔。

单篇文本研究较为突出。集中在《吻火》(5篇)与《途中》(4篇)。《读梁遇春散文〈Kissing The Fire〉》是比较突出的佳作,主要突出梁氏“吻火”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对后世加以警醒。

语言特色也进入研究视野。一方面认为梁氏语言文思翻飞,博识广闻,智慧闪烁,感情细腻。另一方面认为其语言具有“冒险”特色,走的是一条快谈、纵谈、放谈的路”。

另一亮点是从群体性视角出发,审视梁氏创作在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意义。陈啸认为,梁氏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全知全能的单一视角,体现了京派散文文体的成熟。王兆胜提出,梁氏创作最早、最内在地将西方Essay精神传承到中国,奠基之功不可忽略。蒋益指出梁氏的小品文观点对促进现代小品文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嬗变具有重要意义。

对其译作的关注是该时期的最大亮点。《直译加注释――评梁遇春的翻译风格》直接论述了梁遇春独特的翻译特点。荆素蓉改换思路,以译作序跋为研究对象,弥补了梁遇春研究的不足。《构建译家心中的英国随笔谱系》则论述了梁氏译作能起到从宏观的视角更加完整地把握英国随笔艺术嬗变的内在理路和总体趋势。王烨认为梁氏的创作世界和翻译世界存在潜在和显在的“对话关系”,其个人话语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体格式均主要来自其所译英国小品文。博士学位论文《梁遇春翻译研究》对梁遇春生平、所处时代、尤其是译事概貌、对翻译活动的认识、翻译作品语言特色和翻译对创作的影响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是最为全面关注其译作的作品。

综上,新世纪的研究承袭了上一时期包括三十年代的部分基本命题,如艺术风格的探索。语言和译作探究的初现,及群体性视角的关照都是亮点。但对基本命题的研究观点重复、难以出新,某些研究视野过于狭隘,如传统文学的内应视野应更加博大,外来文学的影响应有过程性描述而能以“本土化”一言概之。

综上,梁氏散文创作研究远热于其译作研究,新时期以来有所好转但仍需深入。在创作领域,其散文风格与西方Essay之间的比较研究得到的关注最多,研究最为深入,形成诸多共识。其创作与中国现代散文和传统小品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应继续深入研究。语言风格、文体特色的探索所依赖的文本细读虽有佳作,但并不足够。现有研究虽已趋于立体化,但仍可以继续挖掘:一是梁氏思想中深刻的“怀疑论”对其创作的影响,并借此研究五四后十几年各种青年人的思想及其变化。二是对梁氏深受中西文化濡染的事实应做过程性阐释。三是梁氏创作具有“青春写作”的特点,可继续研究。四是可与五四时期散文家做比较研究,以此发散,思考三四十年代的散文变迁和该类作家的沉寂。

废名曾说梁遇春是“一树好花开”,虽花朵已凋,但芳香永存。期待梁遇春酝酿的好气势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梁遇春.泪与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3]鲍霁.论梁遇春散文――现代散文史上风格特异的一家[A].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4]冯至.谈梁遇春[J].新文学史料,1984(1).

[5]吴福辉.梁遇春:“酝酿了一个好气势”[A].读书,1992(3).

[6]李庆西.梁遇春:摆脱旧话语的一种途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1).

[7]李光连.忧伤、奇诡的美――梁遇春散文论[J].安徽师大学报,1997(2).

[8]倪.笑涡里的泪――谈梁遇春[J].文学评论,1996(2).

[9]张振远.“中国的爱利亚”――梁遇春[J].中国比较文学,1995(1).

[10]韩素梅.“急景流年”饮“春醪”――关于梁遇春“伊利亚体”散文[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11]林奇.梁遇春与英国Essay[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12]李冰峰,唐荫荪.梁遇春致石民信四十一封[J].新文学史料,1995(3).

[13]李冰封.发现、整理经过与思考线索――有关梁遇春致石民四十一封信札的两件事[J].新文学史料,1995(4).

[14]马晓声.梁遇春书评的风格[J].中国图书评论,1999(12).

[15]黄伟林.奇警幽默、大开大阖的人生――论梁遇春散文的文体特色[J].东方丛刊,1998(3).

[16]鲍霁,刘开朝.执着于人生的《摸索》――《梁遇春研究资料》编纂拾遗[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

[17]张龙福.“醒时流泪醉时歌”――略论梁遇春散文的思想情感特色[A].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3).

[18]张鹏振.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精神[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9]陈啸.恋着肉化血枯的骸骨――谈梁遇春人生散文的“黑暗”之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8).

[20]张素丽.论梁遇春散文在“审美现代性”建构中的意义[J].青岛师范学院学报,2011(1).

[21]张素丽.美的自律:梁遇春散文艺术风格阐释[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3).

[22]王明丽.乐园、夸父与火――梁遇春散文的生态视镜[A].文学艺术,2008(1).

[23]金琪.论梁遇春散文的存在主义特征[D].吉林:吉林大学,2015.

[24]江震龙,庄文泉.兰姆、梁遇春散文比较研究[A].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1).

[25]黄伟.中国的伊利亚――梁遇春随笔兼与兰姆随笔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6]黎荔.六朝文风的遗响――梁遇春散文艺术探论[A].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

[27]黄健.梁遇春灵智散文小品的文体创新[J].文学教育,2003(3).

[28]杜啸尘.一种全新散文体式的创造[A].理论学刊,2004(8).

[29]黄科安.梁遇春:创作别具一格的“杂谈式”随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0]曾绍义.读梁遇春散文《KISSING THE FIRE》[J].名作欣赏,2004(12).

[31]江岩.试析梁遇春散文的语言特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2]蒋菁.怪诞恣肆,风神绰约――梁遇春散文语言“冒险”特色分析[J].阅读与写作,2000(9).

[33]陈啸.京派散文的视角[A].南通大学学报,2011(1).

[34]王兆胜.中国现代散文随笔的流变[J].学术月刊,2001(9)

[35]蒋益.中国小品文的传统嬗变[J].船山学刊,2002(4).

[36]李双洁.直译加注释――评梁遇春的翻译风格[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37]荆素蓉.梁遇春译作序跋研究[A].民族论坛,2009(1).

[38]王烨.试论梁遇春散文译介与创作的显在关系[J].太原大学学报,2009(2).

[39]王烨.试论梁遇春散文译介与创作的潜在关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2).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9篇

我一直试图和洁尘的内心对话。从认识她以来我就等待着这么一场对话。我是一个极度好奇的人,洁尘以她非同寻常的复杂逗引着我。成名前的洁尘,无论是大学写诗的时候,还是后来写些小文章的时候,她是积极地投稿,寻找机会,渴望得到手稿变为铅字的快乐;成名后的洁尘,走的是书房写作的道路,但一针见血的现实生活却在她的文章中比比皆是,她专栏擅长的就是从书中写到现实。类似的矛盾还有很多,洁尘喜欢记账,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喜欢聚会时的八卦,喜欢用口红仔细地涂抹嘴唇。这些喜欢是世俗的,另外的喜欢却非常个人化,比如洁尘喜欢看闷片,一个人在黑暗中寂寞地看;喜欢读书,在书房里坐几个小时的那种读书;喜欢写作,日复一日。

正常情况下,这些种种喜欢很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所以才有了洁尘,陈洁。

洁尘是笔名,陈洁是本名;世俗是陈洁,文字是洁尘。她和她,在平衡与转化中合二为一。

想起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开玩笑。”谁先笑谁输。那时候其实特别想笑,就把眼光投向远方,看天空,看一朵一朵轻盈的白云,不知不觉中,看出神了。

最出神的人就是赢家。

(小标)与写作谈不同的恋爱

GRACE:作家是你的职业理想吗?

洁尘:之一吧。我高考时最想报的三所学校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都是导演系,想当导演。我13岁就开始一个人去看电影,灯光黑下来,盯着银幕,那样的时光完全是在做梦,跟现实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特别迷恋那种形式感,迷恋能把一个东西放到银幕上去讲的行业。可惜的是我高考那一年,这三所学校都没有在成都设点招生,我好像也没有痴到要坐个火车到其他地方去考的程度,结果就考中文系了。所以如果可以排个顺序的话,导演过后,我才想当个作家。

GRACE:难怪《华丽转身》可以一炮走红。

洁尘:实际上它是我的第4本书,可在它之前我的写作只会听到朋友或者熟人的评价,卡拉OK一样的感觉。但《华丽转身》出来以后,我开始收到陌生读者的来信,越来越多,书也加印,再版。后来我想,《华丽转身》作为我这么多年对电影痴迷和热爱的一次喷发,情感肯定很饱和。真正有感情的东西,读者还是一眼都能看出来的。另外一方面,《华丽转身》在题材上占了个特殊的位置,很多评论都承认它是国内个人电影随笔的始作俑者。

GRACE:现在你好像不怎么写电影随笔了,有原因吗?

洁尘:我的电影随笔在《华丽转身》之后还有两本,《暗地妖娆》、《黑夜里最黑的花》。前者是我在《南方都市报》开的长达5个月的专栏,非常残酷的一个专栏,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一篇,完全是透支性地写作。开始我没有想到会这样残酷,接的时候还挺高兴的,因为电影和文字是我的最爱,能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肯定是一场热恋了。但这场热恋对我损耗很大,最后我意识到自己快要把电影和文字这两个最喜欢的东西逼成敌人了,赶紧结束了专栏,本来他们希望我写一年。不过,我对《暗地妖娆》还是比较喜欢的,节奏急促但很绚丽,像一次激烈的艳遇。跟《华丽转身》不一样,《华丽转身》是我十几年的情感存成的老窖酒,像一场伤感而绵长的恋爱。其实到了第三本电影随笔《黑夜里最黑的花》,我自己都不满意了,事实可能是这样,写了那么久的电影随笔,我在文字上是有点油了,有了轻车熟路的套路。这本书之后,我决定几年内不会专门结集电影随笔了,若有一些相关的文字,我会放到一些混合的集子里。我尽量在隔绝它,让自己产生一点陌生感。但我不会放弃,因为它是我写作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我只是暂时需要陌生感,需要从陌生感中重新找到对它的爱慕之情。

GRACE:《华丽转身》过后,我想你最打动读者的书该是小说《酒红冰蓝》,很多女人看哭了,你说是因为你小说中写的那15年让很多人在中间分别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你看见了你的影子吗?

洁尘:有我的影子,这是肯定跳不开的。当然小说大部分是虚构的,没有谁那么傻,把自己的事都搬进去。但它有些源头,或者说某些出发点,是来自于我本人。

GRACE:那个源头是什么?

洁尘:初恋。在我们那个年代,初恋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地老天荒,天长地久,都是相信的。可人生是一轮一轮地往前走,就像朴树唱的那首歌,“可哪儿有什么永远,是非爱恨已无须再辨;下一曲舞伴更换,失去的永不再返。”可在我们初恋的时候,就以为是白头到老,连以后孩子叫什么名字都想好了(笑)。但后来发现那时候真的是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东西,现在冷静地想一下,会知道爱情有的时候可能是化学反应,就是一瞬间的荷尔蒙。但那时候哪知道这些东西呀,又是文学青年。我现在想起来,所有读我书哭的女人,是在我书中看到了她自己,对自己有了怜惜。疼啊,曾经那么走过来的,没有人去揭那个疤就算了,但《酒红冰蓝》揭了。

GRACE:你会用你书中那些经验和认识来关照自己的生活吗?

洁尘:我会,不仅仅是书中写的那些群体的经验与感受,包括我身边朋友的,一对一的,很切实的东西,我都会反过来关照自己。经常我会告诉自己:我有什么,我没什么,我要什么,没有的我要不要,这需要判断,而我有的就要珍惜。偶尔还是要发癫,但是我认为自己总体上还是一个比较清楚的人,而且还不贪心。有个女朋友曾经感慨过我写的一段话,大概是说配不上就配不上吧,找般配的就行了。当时她可能是正在喜欢一个够不着的人,很痛苦,看了我这话以后,她说原来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啊。我就是在这些方面比较清醒。像我先生吧,放在社会标准来说,他不是个一般意义上非常成功的人,让人仰望的人,但我觉得他很优秀,而我觉得自己也配得上他。我明白其中的分寸。

(小标)爱情让我变得温和

GRACE:前面你谈到写作是件很苦、很寂寞的事,可你的现实生活看起来很舒服。

洁尘:一天到晚心乱如麻的人是不可能写作的。我写作10年了,理解到写作的一个本质性的东西,就是人的内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跟你的生活环境与际遇有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我特别喜欢余华一句话:“生活越平淡,内心越绚烂”,觉得它对于我来说是特别合适的。其实我天性是一个蛮“独”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个体制、熟悉的环境、父母或者爱人,我觉得这方面的倚赖我天性中不是很强,更多的时候我的内心跟生活的联系不是太紧密。

GRACE:你的内心在什么地方?

洁尘:我也会这样问自己,有时候我觉得内心很远,很黑,很深。外在生活的光,有时候照得到,有的时候照不进去。它像一个隧道,像那本书的名字,《黑夜里最黑的花》,我对黑暗有种持续的兴趣。我的内心好些时候我自己都有点不可捉摸,虽然我觉得简单很好,但我真的是很复杂、很纠缠的一个人,也很矛盾,价值观非常多元化,向度很大,这样就搞得我线条很不清晰。所以如果简单地说我是个很满足、很幸福的女人,一天到晚安安静静,内心纹丝不动、波澜不兴的话,肯定不是。如果真是那样,我写不了,因为没有了表达的欲望,人总是有不安才想表达,而不安就埋在我的血液里面。

GRACE:你外表的温和、很多的朋友是假象吗?

洁尘:不是,这些东西对我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喜欢秩序的人,秩序保障了我写作的可能性。如果我把外面的东西搞乱了的话,我是没心思写作的,外部的烦恼会放得很大。刚才也提到我的价值观很多元化,不少世俗的、家常的乐趣我也很享受。我希望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长,老公不错,父母不错,周围朋友也很不错,这是人的本性愿望。我肯定也要追求。它们和我的写作是平衡的。

GRACE:怎么平衡?

洁尘:说实话,我自己都解释不了,刚才我只是试图在解释。可能我就长成这样了,然后我又写作。但是人生真的是公平的,我这样的写作状态,它能达到的张力和高度,肯定是有限制的,好在我对文学的野心不是很大,这样就搁平了。(笑)我对文学和写作是种真正的热爱,至于野心却不是很大,欲望没有那么强烈。曾经有过强烈的时候,青春期20多岁的时候,那时挺纠缠的。

GRACE:形成现在这样的状态,应该是受婚姻生活的影响吧。

洁尘:当然。我先生是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一个人,他和我差别比较大,我比较开朗,笑闹起来也张牙舞爪的,而我先生是谦谦君子,性格稳重。有些人就想象我在家里比较厉害,是先生在迁就我,实际上我们家的主心骨和掌控者是我先生。只是他给我的空间很大。但他有他的一个范围,我作为他的妻子,还是不能脱离这个范围的,他是可以掌控我的。很多时候,我的工作、职业、写作等等,我先生都看在眼里,他觉得过分的地方会说我。我一直挺感谢他的,他比我大6岁,这么多年,真的是兄长一样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他对我的影响真的是很大,渗透似的影响。我以前很激烈的,性格也有些别别扭扭的东西,跟他结婚这么多年,生了孩子,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放松,人整个沉静下来了,连长相都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GRACE:原来什么样?

洁尘:瘦瘦的,尖尖的下巴,非常凌厉的眼神,剑拔弩张的,一看就不是盏省油的灯。

GRACE:那样的性格居然会爱上一个温和的男人。

洁尘:互补呀,如果是一个跟我一样个性的人,肯定是要相斥的。遇到我先生,觉得这个人跟我完全不一样呀,就被吸引了。他这人绵力特别大,你还以为你占上风呢,其实是被他掌控住了。这么多年他对我的影响,从性格到为人处事,甚至人生境界方面,都是很大的。

(小标)努力做一个平衡的人

GRACE: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女人和男人是不同的生物群种,彼此之间是根本不可能理解和沟通的,你先生是男人,那他也该在这个范围里吧?

洁尘:我这个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泛泛议论,实际上我是没有把先生纳入到这个考虑中的。他是家人,亲人。比如,我们肯定不能说父亲跟女儿是猫和狗的关系,(笑)我说那话时潜意识里亲人是被排斥掉了的。家里人除非你是特别地去想,哦,原来我们是两性关系,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的是老公、父亲、儿子。当然,跟先生肯定也有互不理解的时候,彼此觉得匪夷所思。两个人之间肯定有个性的差异。实际上我和先生的兴趣相差很大,我那么爱看电影,喜欢的很多电影,他就不喜欢,觉得闷,他喜欢节奏明快一点的;他酷爱足球,我也就世界杯看一看;我也有好动的时候,比如参加朋友聚会,但我也极度好静,可以一个人在家里呆很多天,先生就喜欢有张弛有度的生活,要出去散散步呀,走一走呀,而我是能窝在家里就不想出门。看起来性格差别挺大的,但是时间长了,彼此都适应了,都能给对方空间。我觉得这点特别重要,两个人再合得来,也不意味着亲密无间,我觉得我跟任何人都不可能亲密无间,我希望大家在一个很舒服的空间里,又有安全感,却没压迫感,这个空间我先生给我了,度很适当,太大,我会没有安全感,太近也受不了,我不是小鸟依人的性格。

GRACE:他乐意你成为女作家吗?

洁尘:成都成了,只能这样。其实上像我这样进入职业写作状态的女性,对家庭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人家老公下班回家,老婆是一起吃饭,聊聊天,挽着出去散步,回来看看电视,一起上床,聊聊天,然后就睡了,这是很正常的。可一个写作的老婆多讨厌啊,吃饭的时候心不在焉地说两句,吃完以后就回到书房,把门关上了。而老公只能自己看看书,或者看看电视,因为他基本上不写东西,有的时候都还不好过来敲敲门说“晚安”,因为也许会打断我的思路。这样一天两天没什么,时间长了,有的时候我自己都过意不去,我对老公说,我这种人当老婆实在是很麻烦。不过我现在是尽量在平衡,尤其是离开单位回家写作以后,就尽量把写作安排在白天,晚上就跟家人多呆一会儿,和老公多说说话,一起看看花,散散步,特别是孩子在家的话,我就更注意这一点。但有的时候也难免,写作的人都有怪癖,写作的过程又是不能分享的,作为家庭生活来说,我觉得我先生还是受了很多委屈,开玩笑时我先生说,如果早知道你是个作家,我就不要你了(笑)。

GRACE:应该是早知道你会成为一个作家,就不要你了。

洁尘:对,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很年轻,文学青年,读点书,伤春悲秋写点小文章,有点情趣,想想做老婆蛮好的呀。哪知道我后来成为职业作家了,一个月起码有20多天是在电脑前面,一个人在书房呆的时间是很长的,这样的人,在任何家庭都是需要别人去迁就的。有句话说作家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如果你不结婚的话。我觉得这话真的很对,作家确实是适合孤家寡人的。

GRACE:如果一个是孤家寡人但有很高成就的作家,一个是现在的你,你愿意交换吗?

洁尘:不交换,我就取个中间值好了。一方面我能够从事自己很喜欢的职业,另外一方面平常人家要有的东西,老公、孩子、房子,以及一定的物质生活呀,只要是不过分的东西,我都想要,而且也能够要得着,我觉得挺幸运的。我要的是能够感受到的现在,而不是身后什么功名。何况说实话,如果我是孤家寡人的话,写不了,那会让我心乱如麻,会发飙、发癫,坐不到书桌前。在20多岁我是经历过的,受杜拉斯的毒,也去发过一阵子“洋疯”,可实际上我不是那样的人,我是装疯。就像我小的时候学三毛,做浪迹天涯状,穿上格子衬衣,披着长发,但我不喜欢浪迹天涯,实际上,我对大自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面对大自然有点木木的。出门住宾馆还行,住个旅馆都受不了,有洁癖。但以前不敢正视这些,你想,浪迹天涯,面对大自然发出惊叹,那是我们受的文学传统的影响;包括某些时候去疯一疯,喜欢一个莫名其妙的坏男人,过动荡的生活,都觉得不错,因为那是文学。到了一定年龄后,我慢慢知道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才有底气说我不亲近大自然,(笑)我喜欢书房,呆在里面,浑身细胞都是活的,舒服。

(小标)一直在朝着幸福走

GRACE:很多人叫你美女作家,你享用吗?你认为自己算不算美女呢?

洁尘:说实话,可能是看电影看多了,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美女是超常的,一看就异于常人,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她们是要吃惊的。而我们都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人,我觉得我自己跟我对美女的评价根本不搭界的,我顶多就是长得还顺眼而已。当然如果人家叫我美女,肯定还是享用的,女人嘛,虚荣心。即使现在美女作家已经被人拿来讽刺和揶揄了,但这样称呼我也无所谓,不过是找个噱头,大家逗个乐子吧,我从来不跟人急的。

GRACE:你怎样保持自己的顺眼呢?

洁尘:保持体形肯定很重要,我觉得女人不能胖,特别是女人接近中年时变胖的话,哪怕脸上一根折子都没有,人绝对是走形了。可也不能太瘦,太瘦不叫苗条而叫“柴”,干巴巴的,也很糟糕。我在控制体形方面比较注意,要运动,不是很激烈,养生型的,比如游泳、散步、慢跑、爬山,都挺好的。我现在比较常做的是在家里练练瑜珈,举举哑铃,也许好多女人不太习惯哑铃,可你去试试看,每天舞几次,夏天时穿吊带衫会比较好看的。

GRACE:对于衣服有品牌方面的偏爱吗?

洁尘:不会选特别昂贵的衣服,我物质化倾向不高,天生比较节俭。昂贵的东西肯定有它的好,一分钱一分货嘛,只是不适合我,我觉得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本钱投资到这个上面。我只在两方面放开了手脚花钱,就是买书和买碟,怎么买都觉得划算。当然,买衣服、鞋子、化妆品什么的,我还是要看牌子,只是会选择性价比好、实惠的品牌。

GRACE:但你在唇膏上似乎特别用心,露面时永远抹着口红。

洁尘:对,我的眉毛和眼睛这一块基本上不画,因为天生浓重,眼光还有点犀利,如果再去强调一下,有点吓人,所以面部化妆这一块的重点就放在了唇上。我很喜欢女人红唇,从小时候起对女人红唇的印象就特别好,觉得那是女性的标志。我在所有彩妆里面最迷恋口红,特别喜欢它旋出来的感觉。

GRACE: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喜欢红唇的女性感情非常浓烈。

洁尘:挺准的,我在感情上是挺浓烈的,无论从长相还是气质上说,我肯定不能叫一个清淡的人。

GRACE:但是现在你的日常生活却是清淡而温和的,那些浓烈的东西去了哪里?

洁尘:写作转移啦。写作时间那么长,一方面可以说是毅力,可毅力那东西也是飘渺的。还有就是兴趣,另外一个就是推动力,那就是激情。可以这么说,写作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我浓烈的东西,虚构两个人,让他们爱去、恨去,死去活来,感觉很爽的。写作过后,我在现实生活当中成为一个安全的人,也是一个安静的人。

GRACE:就像你会在文字中大张旗鼓地表达你对帅哥的喜欢一样,那也是安全的,对吧?

洁尘:对,我原来就写过一篇文章,说看碟是一场安全的婚外恋。面对屏幕,你虽然知道那是真人演的,可实际上他是一个虚拟人物,你可以去爱他,跟着他悲欢离合,最后把电视机一关,你毫发无损。没有任何成本就经历了一场内心的跌宕起伏,多好。说老实话,婚姻生活还是很琐碎、很平淡的,有的时候也很枯燥,这是肯定的,任何人都是这样,再好的婚姻都有这种东西在里面。但人总是有渴望、好奇、求新的欲望和念头,找个地方把它们释放掉,再退回来,这样比较安全。说起来有些投机取巧,但确实是个方法。

GRACE:如果可以希望,你清楚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女人吗?

洁尘:很多年前,我印象很深,20多岁吧,就是我装疯,想学杜拉斯那段时期,经历了一场非常难受的感情,让我很不愉快。感情结束的时候,我正好去北京出差,在天坛,蓝天、白云,白色的天坛矗立在那里,整个景象让我特别震动,像是个神示一样,突然在心里冒出一句话:我要做个幸福的人。

GRACE:有幸福的指标吗?

洁尘:没有,但我知道了自己不喜欢受苦,不喜欢混乱。我喜欢井然有序,今天晚上睡下,我要知道明天早上起来不会一团糟。

GRACE:已经幸福了吗?

伤感散文随笔范文第10篇

一.小树叶,大道理

“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这是未删去的原文第一段的末句。在原文的结尾部分也有类似的语句:“即使如庭院的一棵树木,一片叶子,如果潜心观察,同样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根本含义……”很显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的是关于生命的大道理。其实,课本节选的部分,也不乏直抒胸臆式的表达作者关于人和人类生死问题的思考。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在谈论这些沉甸甸的大道理时,却选择了一片轻飘飘的树叶作为载体,由浅入深,由实到虚地娓娓道来。当这片树叶还是坚硬的嫩芽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婴儿孕育着勃勃的生命;当她成长为嫩叶的时候,她如同一个少女“光亮透明”,幸运地免遭虫蚀,“郁郁葱葱地繁茂起来”。不久,她就长成了绿叶,仿佛一位成熟的美妇,与知了、昆虫一起分享着自然的恩泽。终于,她变成了一片黄叶,“飘落在地上”,“化作了春泥”,好似一位享尽天年的耄耋老妪,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遗憾,只有对生命传承的自信和从容。与其说作者是在写一片树叶的生命轮回,倒不如说作者是在昭示人类的宿命结局。

东山魁夷溺爱着大自然,甚至晚年,还特地请园工把北海道森林中的白桦树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在这篇随笔中,他没有选择一片森林,也没有选择一棵白桦树,而是选择了一枚树叶作为抒情客观,以小见大,托叶言志,引发人们思考进而明白:叶中乾坤大,生命当珍爱。

东山先生热爱自然,源于他对人类的爱。他曾经说过:“没有对人的感动,也就不会对自然的感动。”他关注人类生命的归宿,是因为他亲身体验了生命的苦难。他从小因体弱饱受欺凌,长大后,家业败落,父亲与兄长们靠打工、出海捕鱼供他上学,以至冻饿成疾,父兄三人相继死去,尸骨难寻,这几乎让他痛不欲生。东山魁夷始终在与命运搏斗,在搏斗的艰难历程中他体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因而他用满含诗情哲理的画面和文字给人类以生命的启示。

二.小视点,大视野

《一片树叶》写尽了一片树叶完整的生命历程:初萌――嫩芽――嫩叶――绿叶――黄叶――化作春泥,但是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来写,而是独具慧眼地选择了一个小小的写作视点――从“嫩叶”这个阶段起笔,回顾去年初冬、春天,凝视眼前,展望今年夏天、秋季以及明年春天。作者以嫩叶为观察点,尽情回忆过去,动情描摹现在,恣情预测未来,这种定点观察,以小见大,便于作者对眼前的情景精雕细刻,更利于作者展开联想和思考,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种笔法为许多作家所钟爱。在初中课本中,《紫藤萝瀑布》《白杨礼赞》《都市精灵》等都属于此类文章。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文章描述了作者站在生机盎然的紫藤萝面前所观赏到的画面,回忆藤萝的不幸遭遇,并由此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告诉人们:花和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滴水藏海,“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海”“世界”“人情”这些宏大的、虚幻的东西,需要别具匠心的人选择一个巧妙的“切口”去深入浅出地表现,只有找准了那“一滴水”“一粒沙”“半瓣花”,用高倍显微镜的镜头细心观察,用微雕艺术家的刀法精雕细刻,用哲学家的思维感悟探索,用诗人的浪漫想象纵横驰骋,才能让读者领略到浩瀚的“大海”、宏大的“世界”、复杂的“人情”。毫无疑问,东山魁夷做到了。他在创作《月夜樱花》这幅世界名画时说道:“倘使花儿永不凋谢,我们也永存于地球上,那么两者的邂逅就不会引起什么感动了吧。花行将凋谢时才显出其生命的光辉。在体会到花儿很美的心灵深处,爱惜着彼此的生命,感受着在地球上的短暂期间得以邂逅的这份喜悦。”显然,他在凝视那片嫩叶――叶子最美阶段的时候,他感受到了“邂逅”的美好,尽情享受“这份喜悦”,以画家尖锐的眼光观察眼前,以诗人温柔体贴的心,抚今思昔、预测未来,以哲学家的睿智,生动深情地启迪人们:生命无常,享受生命。

清晨,推开窗户,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树枝栖息着一只斑鸠,静静地在沉思着。这是东山魁夷的画作《白色的早晨》的画面。斑鸠从哪里来,它来了多久了?它在思考什么?它准备呆多久?它将飞向哪里,它的未来会怎样?东山先生在不动声色之中,将观赏者的眼光吸引到斑鸠这一小小的视点之上,让你与它一起回望过去,审视当下,望未来。《一片树叶》与画作《白色的早晨》就是这样,在艺术构思上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引领欣赏者站在一个小视点上去领略宏大的世界,撩拨人们的思绪,让人浮想联翩,心荡神驰。

三.小变动,大用意

《一片树叶》托物言志,以一片普通树叶的生长过程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般地说,这类文章都是以第一人称为抒情主体,将吟咏对象作为第三人称的抒情客体来写,如《紫藤萝瀑布》《白杨礼赞》《囚绿记》《幽径悲剧》,莫不如此。这篇文章的开头几句话也是这样写的:“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烁。”但很快,作者就作了一个小小的变动,将第三人称改成了第二人称:“就在那里,还是一个小而坚硬的你,已孕育着勃勃的生命诞生了。”一直到树叶回归大地,作者都是采用的第二人称的形式和树叶进行“生命的对话”。

通常理解,采用第二人称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便于作者抒感,拉近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这样写更加亲切、自然。而东山魁夷在这篇随笔中人称的变动,应该是有着更大的用意,更深的意图。

在日本,禅宗艺术常常以自然山水画为题材,以追求“天人合一”为至境,东山魁夷的绘画作品被称为“充满禅意的现代宗教画”(川端康成语),在他的画作中是“人迹罕至”的,这种艺术风格表现在《一片树叶》中,就是“旁若无人”,直接与树叶对话:我陶醉你的现在,我了解你的过去,我预测你的未来。文中作者在客观的描述中有意夹杂着一些渗透着主观色彩的词语:勃勃的、充实的、喜悦、幸运……文末的那句话,“这些与其说是我在观察庭中树上一片叶子所得到的观谛,还不如说是一片叶子悄悄地讲给我的有关生死轮回的话语”,更是把作者自己变成了受动者,而把树叶改为施动者,使自己与树叶、与自然融为一体,主客相融,物我同一,“禅意”充溢,令人心醉。

在东山魁夷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听泉》中,也有类似的对话。他先是描述一群鸟儿,不知疲倦的飞翔,不知道飞向何方,后来它们被一泓清澈的、叮咚作响的泉水吸引,栖息倾听泉水的絮语,然后就知道了飞去的方向。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他写道:“我也是鸟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然后借“泉水”与“我”的对话,劝勉人们要不断自省。在《听泉》中的对话,带有自我的拷问性质,对人类的警示更具有力度。《听泉》与《一片树叶》一样,在宁静平实之中向人类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思自我,敬畏自然。

不由得想起了东山先生的另一幅名画《青响》,画中画着密密层层的树木,上不见天,下不见峡,一道银白色的瀑布从中间直泻而下,将满纸青翠劈成左右两半,观赏这幅画,似乎听到了雄浑有力的绿色交响乐回荡在满眼青苍的世界里,冲击着观众的耳膜,凝神思之,又仿佛是东山先生在画面中与每一位观赏者在对话,他似乎拥有一种极为高明的“摄魂大法”,运用自己特有的言语,将每一位观众摄入他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让其抛弃所有的杂念,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应当说,“生命的对话”是东山先生艺术世界里最扣人心弦的旋律。

了解东山魁夷,如果只读他的一篇《一片树叶》,只能是一种遗憾;如果只欣赏他的散文随笔,不观赏他的画作,也是一种缺憾。东山魁夷的世界是博大的、空灵的、神秘的,是难以“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读了《一片树叶》,再读他的《听泉》《与风景对话》《我的窗》等文章,再观赏他的《月夜樱花》《青响》《白色的早晨》等画作,你才会慢慢走近他的艺术世界,才会慢慢品味出他被称为“大自然的歌手”的内涵。

上一篇:高中随笔作文范文 下一篇:爱情散文随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