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散文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13 03:41:01

爱情散文随笔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1篇

这些灵魂沉于江下,但他们的精神底蕴去除了芜杂,以生命对现实的抗争,透过明镜一样的水面,反照出他们精神存在的意义,“在水底思考”不仅是个颇具诗质的造句,且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见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

说来也巧,与徐迅老师的相逢,也跟水有关系,某种程度来说,徐迅是我的老师。那是2004年的鲁迅文学院,一个雨夜,徐迅老师冒雨到鲁院讲课,我们一组刚好分在徐迅老师名下,他对我们的散文习作进行评点。徐迅老师提到我一篇散文时说:“这篇散文结尾特棒。” 对于处在写作瓶颈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很大的鼓励。

2004年新散文发轫,初试啼音。散文虽然人人可以写,难以定义,但不意味着散文是没有难度的写作,徐迅老师针对新散文的探索,在这堂散文辅导课上,提到一个形式感的问题,引发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如何敞开内心,怎样自由表达发现,这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

这次读徐迅老师这部散文随笔集,其中《散文的身份》的一番话再次让我思考:“为什么要让散文在形式感上永远地被纠缠?人们抱怨散文文体的僵滞,而又有谁认真关注过真正的散文精神?——说到底,文学精神的遮蔽和忽视,由此而出现的浮躁、不安和焦灼,表明我们的文学整个没有自己的身份,或者缺乏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在怎样一个维度上切入,重拾身份,给心灵松绑,寻找真正表达我们发现的叙述话语,尽情驰骋,不仅是我自身的困惑,而且也是整个散文叙述仍没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

翻看这部散文随笔集,不时为徐迅老师真诚的文字所打动,他对故乡的人和事是那么饱含感情,对故乡的山水、一草一木充满了游子的依恋,而故乡的一山一水——天柱山和张恨水,他更是不吝笔墨,加以抒写。

张恨水这位在现代文学史上埋没已久的作家,很少有人把他与鲁迅、沈从文、老舍等文学大师相提并论,徐迅老师在《飘忽的清布衫》中,对恨水之名的由来进行了分析和考证,这个令张恨水“随着‘恨水’的名字声名远扬。然而,又随着‘恨水’之名被人搅得一头雾水”的名字,实缘于张恨水的家境,张恨水饱尝了由中兴家庭遽然破败的滋味,将青春的惆怅寄寓文学,挑起一家重担,他截取李后主之词,为自己起笔名“恨水”是要告诫自己,珍惜光阴,与爱慕冰心,追逐不成,“恨水成冰”堕入小报恶趣的谣传,实在是风马牛了。同时还透过张恨水的爱情和三段婚姻,与张恨水的文学道路联系起来,把张恨水作为现代白话小说承前启后的一位文学大师,用通俗的笔法,状写那个时代,从另一侧面肯定了张恨水的文学价值和贡献。徐迅老师不仅笔墨含情,勾勒笔下的张恨水,且知人论世,不囿于成见。

徐迅老师的散文,平实而不尚浮华,不故作哗众取宠之论,质直内敛,如水至柔却不失其刚性,读其文,阅其人,其文字随处激发出思想的火花。这部散文随笔集,有部分篇什写到熟悉的师友,徐迅老师是信手拈来,寥寥几笔,即可传神。我算是刘庆邦短篇小说的粉丝了,读刘庆邦的小说,常感到细节丰润深厚,就对徐迅老师写到刘庆邦的几篇散文和访谈,特别在意。 “静悄悄地来了,又静悄悄地走了。当然,见面时我们总少不了寒暄,走时也必定会打一声招呼:‘我走了啊’‘我出去一下啊’……声音里透着亲切。然后,挎着那标志性的军用小挎包,他就轻轻地下了楼。”在《小说和小说之外的刘庆邦》中,徐迅老师以短短的两句话,一个常用的挎包等很日常的生活细节,不虚饰,不溢美,就把一个敦厚、亲切、儒雅的小说家刘庆邦,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这白描功夫是颇见功力的。

刘庆邦之于徐迅老师亦师亦友,他们之间文风都具有朴实细腻的特点。我至今仍记得徐迅老师在鲁院提到刘庆邦的种子说,那些看似不显眼的种子,在心底埋藏,却悄悄地生根发芽,要好好珍惜这些种子,让它在心中酝酿成熟,这是创作的发端,这也是徐迅老师在这堂散文辅导课上带给我的一种收获。

对作家潘军的描摹,一点都不落俗套。“这是一个被传说不断充斥的世界。人在风中传说,生命在风中流言”(《在传说中生活与写作》),散文一开头,这句话一下子就把读者抓住了。“在我的印象里,潘军就是一位在传说中长大,然后又不断地被传说着的作家。”概括得很传神,一下子把潘军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对作家荆永鸣的速写,徐迅老师抓住了一个“酒”字。文人聚首,少不了酒,“肚子里倒进热辣辣的酒,心底涌出的是暖融融的情”(《在喧闹与清寂之间》)。用酒刻画了荆永鸣“喧闹与清寂,仿佛成了他生命‘钟摆’的两极,总在不停地摇摆”。

除了刘庆邦、潘军、荆永鸣, “三张一赵”的几位知名的文化人,高寿的苗培时,还有沉浸故乡山水的徐继达,徐迅老师写到这些人物,或钩沉史料,或抓住生活中的某个细节,不肆意铺陈,不加以夸饰,撷取片羽,娓娓道来,人物一经他生动的细节呈现,就跃然纸上,亲切可感。

这部散文随笔集出现比较多的一个地名,应数天柱山了。一提到天柱山,徐迅老师似乎就不能自己。他多年寓居京城,不管天柱山这座曾被汉武帝刘彻“登礼潜知天柱山,号为南岳”盛名一时,却为隋开皇另立衡山为南岳而打入冷宫,山水古今的寂寞,都无法动摇远在异乡的游子对它的忆念。《与天柱峰对视》、《天柱山冬云》、《寂寞的菩提》,写的都是天柱山。故乡山水滋养了游子的灵魂,与其说这是排遣寂寞的寄情山水,倒不如说在迢迢心路的寻觅中,不以风花雪月为凭,而是一种心灵与山水对话的互证,以菩提之心了悟山水的清音。如柳倩娘埋葬丈夫司马迁,血泪写下的“手植春花待宾客,他年凭吊知音多。今日植花表心愿,后世自有爱花人”。从《夜读韩城》一文,读到此诗,顿感广陵绝响,忆及当年背诵司马迁《报任安书》,荡气回肠,人生易满,知音难求,相比当下人与人之间利欲熏心,讲求功利,有如此女子终生追随,青山埋忠骨,真如急管繁弦后的一声裂帛,戛然而止,余音袅袅。

“人已无法战胜自己,重新享受乡村的道德和良心了”,这是《陌生的停靠》中的一句话,无论题目的此生如寄之感,还是此话好像在揭示我们的生存状态的变动不居,瞬息万变,乡村伦理的塌陷,我们再无法退守,我们只能在一种非自然的喧嚣中,寻觅自己的内心的表达。对于散文这种需要充分袒露自己的文体,我们曾经充满自信地以为,我们似乎真诚地敞开过自己,但回过头去看,那不过是宏大话语下的一种蒙蔽而已。如徐迅老师在《伤痛的美到底有多重》提到的:“散文的确在‘变’。我们讲‘形散而神不散’,纠缠‘真实与虚构’,现在似乎都不成问题。这‘神’不像以前那样伪装或者拔高成一种歌颂、革命、美好的支撑点,而是回归到了一种精神气韵的层面。……即傍着生活、心灵沉潜的真实写照,表露的是恢复和强调日常生活的原生态,进而呈现艺术的本来意味。”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2篇

摘要:在英国文坛上,D.H.劳伦斯是一位争议最大,毁誉不一,极其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从上世纪20年代末传入中国,对他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拒斥到迎迓的过程。黑马是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和译介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人,多方位地传播劳伦斯。他翻译众多劳伦斯作品,让读者走进了劳伦斯的文学天地;他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为受众了解劳伦斯提供了导向,为批评界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黑马为我国接受劳伦斯搭起了一座桥梁。

关键词:黑马;劳伦斯;译介;研究

劳伦斯是中国新文学初创时期第一批被介绍给国人的外国作家之一。30年代,特别是在劳伦斯逝世的前后,中国掀起了一个接受劳伦斯的小高潮。20世纪80—90年代,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并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黑马是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和译介劳伦斯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劳伦斯为研究对象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的翻译家和研究专家,现在正式出版的劳伦斯作品几乎都是他翻译的。在研究界与翻译界,黑马为译介、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的译介

上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国内的译介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黑马开始研究和翻译劳伦斯的文学作品,成为劳伦斯作品首译者之一。现有资料表明,黑马译介劳伦斯始于1982年。劳伦斯的文艺评论率先进入黑马的视野,其译作于1988年发表在多年前停刊的山东大学《美国文学》杂志上,这些译作后来结集,于1991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名为《灵与肉的剖白——D.H.劳伦斯论文艺》。从此以后,他便一发不可收,翻译出版了劳伦斯的《虹》、《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等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此外,黑马还翻译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奥尔丁顿的《劳伦斯传》,这些译作或是在内地知名出版社出版发行,或是出版于台湾。黑马译作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有人戏称他为“劳伦斯专业户”。

从众多译作中,我们发现黑马翻译劳伦斯的散文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最高。每部译作都附有译序与后记,为读者正确地理解劳伦斯散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指南。黑马为何大量译介劳伦斯散文?究其原因:一是他钟情于劳伦斯散文。在黑马看来,翻译劳伦斯散文尽可以让读者领略一个从中原小镇走出的热血青年,领略那激扬文字,璞玉浑金,掷地有声的不凡气势。二是翻译形势使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争译抢译劳伦斯小说,而劳伦斯散文随笔无人问津。正如译者自己所言,留给他的空间“只有翻译别人不译的劳伦斯散文随笔”。三是诗学语境所致。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掀起了一股文化散文热,国内读者对文化散文的偏爱,促使黑马首选劳伦斯散文随笔为翻译对象。事实证明:黑马翻译劳伦斯作品十分畅销,其译作在国内一版再版。

作为翻译工作者,黑马认为翻译之前,“对于原作要有正确的了解”。“想要认识作品,就必须认识人”,“必须认识社会”,只有“把原作者的宇宙观、人生观了解清楚”,才能“认识到他的全人格”。着力把“他的时代的社会情形、政治情形、科学和思想情形、艺术其他部门的情形”弄清楚了,“才能把握他的作品的要点”。

二、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的研究

黑马对劳伦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认知,并促使他以学术论文、译序、跋、散文随笔甚至博客等不同的形式从不同视角解读劳伦斯生平、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

第一、亲历劳伦斯的故乡,体验英伦风情。黑马出于寻觅劳伦斯的创作源泉的目的,于2000-2001年,实地考察劳伦斯的故乡伊斯特伍德,拜访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沃森教授。黑马通过考察拜访,发现劳伦斯家乡成为劳伦斯文学创作重要背景空间。《儿子与情人》伤感的爱情在这样的乡村和城镇之间弥漫,《恋爱中的女人》中最凄美和最富现代主义色彩的篇章亦将此地作为背景,并几乎囊括了这里的一切风物并向伦敦和欧洲辐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在这片森林里上演,还有不少不朽的中短篇故事和话剧也以此为背景展开。早期诗歌更是对这里田园风光的礼赞。而位于镇东面三英里处的考索村,则是长篇佳构《虹》的背景地。因此,黑马指出,“劳伦斯终生的伴随这种乡恋,他26年与故乡血肉相连、刻骨铭心的生活是他的丰沛的创作源泉。”另外,劳伦斯不仅把“心灵的乡村”作为写作背景,而且一直以其身边的杰西、爱丽丝、露易、弗里达等四个女人为创作原型。这些女人分别是他小说的原型,杰西、爱丽丝分别是《儿子与情人》密里安和克拉拉的原型,并占据了很大的篇幅;露易成为《虹》中的女主角厄秀拉形象。

第二,黑马讨论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他将劳伦斯小说的主题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第二自我”主题;二是作品“”主题;三是作品存在着恢复人的自然本能,建立新型的两性和谐关系的追求。在劳伦斯众多作品中,黑马选择了《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四部小说作为重点探讨对象。这些作品从时序上渐现出的“第二自我”意识,四部作品背后的叙述者分别是劳伦斯的“第二自我”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说有些小说家的写作就是“发现和创造他们自己”,劳伦斯即是这类人——“无论劳伦斯写什么,他首先并且总是写他自己”。 所以,黑马认为劳伦斯前期作品有强烈自传性,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家乡为背景,以身边的原型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人物。《儿子与情人》中伯特与母亲相依为命,演出了一场“儿子与情人”的划时代心理剧。这场心理悲剧是如此震慑人心,最终导致劳伦斯以此为蓝本写出了20世纪最具有弗洛伊德主义的长篇小说。黑马通过研究发现:“他写矿工生活的成功,主要以细节的真实取胜,他是作为矿工的儿子亲身活过来的,熬过来的,是他生命的有机部分。他的文学挖掘其象征意义和心理学意义,对阅读产生悲剧的审美冲击……”

与此同时,黑马仔细辨析了《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的主题。在黑马看来,劳伦斯终生都在执着不懈地思考肉体、性和爱情等问题。但他并不是为写性而写性,而是将之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上,这就是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劳伦斯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一种灵与肉的完全的、完整的、亲密无间的融合与升华,一种向原始的返璞归真,一种神圣的、不受宗教教义束缚和压抑的自我超越。他认为,《儿子与情人》是第一部印证“恋母情结”的“原型”之作,暗示我们爱也可能是一种牢笼。《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选择了性作为主题。黑马将《查》视为“废墟上生命的童话,是一种久经考量的本体论——是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交织积淀的结果。……故事浪漫而美丽,不乏乌托邦色彩,简直是一部成人的童话,是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交织积淀的结果。”

第三,黑马研究了劳伦斯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劳伦斯创作个性鲜明和艺术构思独特,语言优美、气势恢宏。黑马分析了劳伦斯作品的叙事风格,语言特点,象征、意象手法研究。

黑马认为,在《虹》中,劳伦斯以他的深邃的洞察力和敏感的内心体验,以舒缓、隽永的笔触再现了英国农村风景,以一个个意象,让读者感到那连接人与自然之间强大的内在力量,体验到现代工业侵入到农村前那种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的和谐关系——恬静的外表下那种“血液的交溶”。《儿子与情人》的叙述方法上的崭新之处,是走向情节和人物外在条件的淡化,注重人的内心呈现。黑马认为《儿子与情人》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掘入,开创了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的先河,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作品。”《虹》、《恋爱中的女人》从叙述方式上,则是摒弃了人物的营造和情节的设置而转向“无英雄”原型,转向情结。而与此同时,小说的现实主义意义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真实”、“虚构”和“想象”三者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普鲁士军官》继承了写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注入了新的觉悟和现代意识,向“幻象现实主义”过渡。《虹》确立了“幻象现实主义”的叙述语言与形式,《恋爱中的女人》把这一艺术手法与英国现实生活水融,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在二十世纪文坛上独树一帜而至今不败,随着时光流逝更加显现出其艺术魅力。

由此看来,黑马关于劳伦斯的研究独领。他不仅多层次、多方面主体式地阐释了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与思想意蕴,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散文随笔的阐释模式,极力张扬研究者的个性。这一点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非严格性的学术专著《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之中。该书作品以作者漫游劳伦斯成长的生活地为线索,散点透视劳伦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描述劳伦斯26岁前痛苦的生命历程和备受挫折的爱情历程,历时与现时相交织,想象与写实相融合,图片与文字相映衬,深刻挖掘了劳伦斯精神。

三、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研究的原因分析

黑马之所以译介和研究劳伦斯作品,一方面源于对原作审美精神的认同;另一方面,受制于他所处的文化语境与诗学语境。同时,他的英美文学学习背景也决定其审美对象的选择。劳伦斯秉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鲜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识,着重通过两性关系的探究和健康性文化的肯定,揭示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向往一种更理想化的生存状况。他忠实地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环境,站在底层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既描写了他们在高贵者看来根本没有灵魂的痛苦的心,也描写他们不可救药的鼠目寸光;踏踏实实地叙说故事,刻画人物,描述环境对人心灵的影响。劳伦斯文学作品在写实主义方面自然功力深厚,也具有非凡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意义。劳伦斯这种审美精神,对一个较长时间蛰居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黑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劳伦斯文学只有我这种稔熟下层人民,熟悉劳动阶级语言并有作家背景的资深翻译能翻译好”。因此,他在进行文学翻译、研究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设身地揣摩、领会原作的风格,并将自己的风格与原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谐统一。事实证明:黑马的译本传神。可以说,黑马将自己的文化、生命融合与劳伦斯文学的审美精神在一起,并成了他心中的一片绿地。也因为有了劳伦斯文学是黑马的支撑,他才能十分超脱地看待现实中的生活,并从这种世俗的生活与我的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中提炼出了某中“意义”。

迄今为止,黑马是中国最权威的劳伦斯研究者和资深译者。他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播空间——博客,以其通俗易懂、幽默、大众化的语言解读劳伦斯,让成千上万的网民认识、了解劳伦斯。黑马不仅为劳伦斯在中国之旅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拓宽了我国传播、接受劳伦斯传播的路径,使我国读者的接受层面走向深入。他在吸纳劳伦斯的基础上,把劳伦斯文学和自己的文化、生命融合在一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创作感受,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一种激情美、凄艳美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沉醉于心灵故乡的审美情结,创作了《混在北京》、《孽缘千里》两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小说,对于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意义尤为深远!(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穆木天.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家湘.劳伦斯之探索[J].外国文学,1998(1).

[3]黑马.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3篇

作为一名长期在军队院校和一线部队任职的政治主官,繁忙的军务决定了蔡多文将军创作的散文随笔化。从《逆境中的人生之路》到《乡情如歌》,从《游目抒怀》到《掩卷遐思》,从《情系香江》到《香江情韵》,从《人生悟语》到《讲坛随笔》,将军的每一部书,都是他在路上、车上、枕上、下部队时记下的“心得锦什”,是他在边防、海岛、哨所给官兵授课时留下的“随感札记”。作品一气呵成,少有雕琢,是意志和激情燃烧的道德圣火,是思想与心灵耕种的精神硕果。

读蔡多文将军所著300余万字的8部书,不知道在多少纸片上记下过我的感动,但至今感觉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些散乱的感悟和亢奋的思绪集合起来。近日花城出版社推出将军的《讲坛随笔》,突然打开了我情感的闸门,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些阅读散记,但愿能引出读者心中的“宝玉”。

读《讲坛随笔》的“勇”。每一位军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管再忙再累,擦拭武器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当枪刺、枪身、来复线散发出的闪闪寒光刺向你的瞳仁,你必定会感到眼前一亮、心中一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没有一点杂质的枪,那搏动的心音就是钢枪铮铮的奏鸣。枪身的锈蚀可以擦掉。如果精神一旦锈蚀,擦拭起来可就麻烦了。于是,便有一代代文化勇士试锋芒于灯下,踏履痕于朔漠,立风骨干寒营,听嘶鸣于长风。《讲坛随笔》就是这样的作品。

蔡多文将军通过反观杰出人物,透析他们身上显现出的超人气魄、不同寻常的热忱、破釜沉舟的勇气,呼唤着时代勇士和强者的精神“亮剑”:“在我们的文化中,精神上的软弱和消极,生活中过多倚重于立身处世的智谋和技巧,以此作为一生奉行趋利避害的根本,而忽视了对精神与心灵层面的关注,岂不知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及事业的成就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在于是否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逃避和消极的哲学磨损着我们的理想和个性,让生命变得卑微和平庸。”

《讲坛随笔》溢满英雄情结和阳刚之美。“在灯红酒绿的物化时代,大款们醉生梦死,夜夜笙歌,有些人丧失了精神追求,丧失了责任感和进取锐气。他们轻视一般劳动的同时又志大才疏,对物质享受极度渴望却囊中羞涩,他们丢弃尊严,终日来往于各种饭局之间。我们这个时代呼唤英雄气概,这是我们民族的魂啊。今天,当我们回首历史,企图找回失落的豪迈和阳刚时,面对那些逝去英雄的背影,依然抑制不住那种高山仰止般的崇敬。”是的,我从许多年以前开始,就一次一次被蔡将军的文字所击中,为这些文字里的血性而震撼。

读《讲坛随笔》的“仁”。蔡多文将军对这支人民军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仁爱情结,当这种情结化为迫切的关注和深深的凝视、冥思,便时不时地爆发灿烂的思想火花,奇思妙想喷涌而出。“一个国家可以只有很少一点兵器与军队,但必须蕴藏着这样一种可能:天边一声枪响,全民族霎时蹦跳起来扑向天边,传送带淌出不尽坦克……”

读《讲坛随笔》,不得不正襟危坐。我感佩蔡多文将军对汉语经典的娴熟,好像已经将经典烂熟于心了。蔡将军表现出了迷人的精神魅力和道德热忱,也就是古代的儒家所谓的“德”或者“道德力量”,使人毫不犹豫相信将军的理论。他兼收并蓄,旁征博引,显示了开放的心态,这是理论家、文学家必备的素养。他在书中广泛涉猎了宗教和哲学经典,如儒、道、佛、圣经,黑格尔等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了将军广博的道德仁义。

读《讲坛随笔》,你会为蔡多文将军放达和谦逊的人生态度,深刻的见解、新鲜的哲理和真诚的灵魂拷问所折服。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无论怎样阳光灿烂,总有大地的阴影、社会的阴影、心灵的阴影,发现、揭示和治疗这些阴影,就是《讲坛随笔》的使命所在。

蔡多文将军不仅是这样写的,还是这样做的―生活中的蔡多文将军宅心仁厚。尽管沿街乞讨的人不乏骗者,只要是他碰上乞丐总要或多或少施舍一点;为了等候一位失主认领失物,他在刺骨的寒风中守候到深夜,直至失主归来;2008年将军所著《人生悟语》一书出版后,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想到还有许多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孩子没有书读,毅然拿出几乎全部稿酬,为广东26所希望小学和常德老家的孩子们捐赠5万多册书籍……

读《讲坛随笔》的“智”。蔡多文将军涉猎广泛,见地独特。他从人类成长的很多角度来审视人类的精神轨迹,来寻找道德火种:那些能把人类从黑暗里解救出来的亮光,而不是那些令人消沉的事件与人物。“每天必看日出”的福楼拜,那个不向提着裤子的“敌人”开枪的奥威尔……从他们这里,蔡将军读出了人性的美好和感动。将军把最崇高的赞美献给了精神道德楷模。将军的精神“足迹”遍布古今中外,他努力寻找人类精神“先烈”和道德先驱留下的星星火种,通过独特的思索和写作来呈现它们,以图照亮心灵,点燃激情l而所有的这一切,缘于将军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讲坛随笔》始终透露由责任和忧患演绎的智慧:泱泱中华五千年,厚以载物的传统文明,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光环。但这光环罩住的有保守者行动的迟缓,有恋旧者思想的畏缩。“人生之路遍布困顿,不少人只是在不可预知的心态里茫然前行、随遇而安。在历经生命与存在的顽强撞击后,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应是人生最高境界上的涅。”蔡多文将军的智慧还表现在:擅用“思索”这把“手术刀”,深入生活的肌理,剖析现代文明的疴疾。

《讲坛随笔》是一本开明祛味的典籍。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特征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但是现代中国人越来越淡忘了古典。如果先前是“神”遮蔽了人,现在则是“人”遮蔽了人,是我们自己在遮蔽自己,总以为今人开明而古人蒙昧。我们也许“明”于现在,却常常“味”于过去也“味”于未来,我们也可能“明”于事却“味”于人,尤其是“味”于那些精彩的人。

《讲坛随笔》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生幸与不幸的源头。书中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精辟论述,关于信仰与道德的经典名言,读起来饶有趣味,让你感到亲切“诚服”,而不是被动“训服”,并且确信对寻求理想有所启发。蔡多文将军记录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的结晶,即便所提供的生活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

读《讲坛随笔》的“诗”。人民军队也是一个诗的海洋。从红军、八路军、志

愿军,到中国人民,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我军的光辉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史诗。诗意军旅造就了蔡多文将军的文思泉涌、情景交融的文字风格。

《讲坛随笔》充满轻盈、优美的文字美,诗意盎然。它所带来的意象,就仿佛在芳香的阳光里,一首动人的诗歌探出绿色的藤蔓,穿过雪白的窗,爬满红色的墙,充满勃勃的生命力和细致的美。给文字带来灵动的气息和高贵的蕴藉,使平凡的生活绽放一缕霞光的异彩。

《讲坛随笔》是对漫谈式散文随笔的探索和实践。自“五四”以来的中国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式的,一是漫谈式的。可以说漫谈式散文体现着一种达观主义;对人生必有的缺憾报以坦然,认可相对性而避开绝对性,是对生命有限欢愉的一种退守。它既摆脱了那种无病的矫饰主义,也避开了那种有病的感伤主义,有一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从容与潇洒。蔡多文将军以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和大纵深的思维跨度,以随意赋形,无拘无束的文体,以诗情画意般的语言征服了读者。

没有高深的洞见,没有冷峻的批判,没有人性的探秘,一切诉说都自然而然,就像在大雪覆盖的冬日里,一位面容和善的长者坐在炉火旁,缓缓地和你促膝而谈。蔡多文将军就是用这样一种探寻的目光去审视,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思索,一种博大的胸怀寻求顿悟。在书中,我们看到一个个难解之谜,听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另类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是人性的,是道德的,也是诗意的,充满热烈的情感,像温泉一样汩汩流淌。

读《讲坛随笔》的“行”。正应了宋代杨万里的一句名言“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蔡多文将军给部队讲思想政治课时,经常说一些大实话:“干活干活,人要想活,就得干”,诸如此类的经典之语常常成为官兵们评价将军的口碑。

蔡多文将军的道德文章,本身就是社会担当之行。从《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辛勤耕耘最美的花园》、《打败自己》、《掀开恋爱的面纱》到《永怀感恩之心》,展示出作者的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知识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道德信仰的坚定执守,是中国军人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忠诚。《讲坛随笔》凝聚着将军的忠诚:他把祖国比做圣地,把党比做圣殿,把人民比做圣人,从来没有停止“朝圣”的追赶,从来没有停止“崇高”的追随。

蔡多文将军以异常深厚的生活功力、理论功力、文字功力,以洞幽烛微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艺术体验,尽情地将思想修养、作风历练问题剖析和研判得淋漓尽致,虚中有实,灵动飘逸,激情磅礴。既有绵密扎实的生活经历,又有舒展从容的情思飞扬。每一个命题都浸漫了强烈的客观感受和主观浪漫,使原本枯燥的说教有了很强的艺术张力和思想穿透力。正如他在本书扉页写下的:我们确实需要道德的熏陶和灵魂的净化,理论应当“悦于心,聚于魂,化于行”……

在市场经济最活跃的这片天空下,在近临“两前两制”的这片热闹的土地上,蔡多文将军还能坐得下身,静得下心,满怀了对理论和文学的执著与虔敬,在文字的“沃野”上纵横,在思想的“广场”上漫步,在审视和思索中打捞岁月的沉香,在对比和反观中追回人性的光辉。读《讲坛随笔》,不觉已随作者将祖国河山走了一大半,又将五千年历史梳理了一遍,不是地理胜似地理,不是历史胜似历史。我却更倾心于作者包容四野、骛极八方的胸怀,倾心于他与我们的民族、人民、军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拳拳之心,倾心于他充盈的内心世界。

所有这一切,让我们读到了:中国人、中国军人、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脊、铁血、铁骨”,“如阳光、月色、星辰、彩虹般,穿越智慧人生和瑰丽事业,熠熠闪光,煜煜生辉”……

(《讲坛随笔》,蔡多文著,2009年12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纪念对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纪念签批《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60周年座谈会,于2009年11月13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年画之乡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1949年11月13日,亲自签批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这是建国后由刚成立的文化部颁发的关于政府文化工作的第一个文件。该文件将新年画工作列为新中国第一个春节文教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特别强调“在印刷上必须避免浮华减低成本,照顾群众的购买力,切忌售价过高”,号召各地发动和组织美术工作者积极从事新年画创作。

60年来,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单位先后举办了6届全国年画展,有360多件优秀作品获奖并出版。全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年画创柞队伍,创作了数以万计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新风尚的年画作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座谈会回顾了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新中国年画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总结了60年来年画艺术工作的经验和成绩,并对新形势下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弘扬和振兴优秀传统年画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料;统计;评析

《汉语听说教程》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一年级3册,二年级分上下册。笔者曾于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Asia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College)从事汉语听说课(二年级)教学,特选取《汉语听说教程》(二年级)作为本文分析对象。现就该教材的体例和语料进行统计分析。

一、体例

《汉语听说教程》(二年级)是为二年级和相当于二年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一部中级听力口语教材。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及学习参考书两册,共分为6个单元,24课,每单元设1课单元练习。全书以功能和话题两个序列作为编排的纲目,每课安排两项主要功能项目,设三篇听力练习,其中第一篇为精听,其余两篇为泛听;听力练习后安排了围绕这两个功能项目进行的表达练习。单元练习设两篇泛听练习、一篇小测验和歌曲。

二、语料

我们从题材、体裁和难易度来分析该教材的语料。

(一)题材

该教材设计的听力标准是课堂上能大致听懂语速正常、内容熟悉的连贯性讲解,日常交际中能够基本听懂语速正常的、比较朴素的(成语、惯用语较少的)标准普通话或略带方言的普通话。[1]由此可见,该教材的编写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因而在语料题材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话题和语言表达功能。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婚姻爱情、自然科学、教育学习、热点问题、经济活动、体育保健、民俗文化和人生家庭。

日常生活。即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如教材中的《张王李赵》、《打招呼》、《迎来送往》、《租房》等。

婚姻爱情。即爱情和婚姻生活,如教材中的《涉外婚姻》、《原谅我》、《治疗心灵的创伤》等。

自然科学。即与自然科学技术相关的知识,如教材中的《地震》、《关于“克隆”》、《火星》、《厄尔尼诺》、《国际日期变更线》等。

教育学习。即关于教育培训和学习生活,如教材中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来自异国他乡的一封信》、《留学生活》、《美国留学签证》等。

热点问题。即社会热点和时事热点,如教材中的《减肥》、《消费者的权益》、《城市边缘人》、《“单位病”》、《屡禁不止》、《网上人生》等。

经济活动。即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语料题材,如教材中的《五花八门》(广告)、《为了公司的利益》、《三城市夏秋季饮料消费调查》等。

体育保健。即关于体育活动和卫生保健方面的语料题材,如教材中的《人类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东亚足球四强赛 日本队获得冠军》等。

民俗文化。即关于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故事方面的语料题材,如教材中的《中国人的称谓》、《梁山伯与祝英台》、《恭贺新婚》、《故事两则》等。

人生家庭。即关于人生哲理和家庭生活方面才语料题材,如教材中的《选择》、《善待生命》、《父亲的爱》、《对一名主持人的采访》等。

对该教材语料题材的统计如下:

(二)体裁

该教材语料体裁以日常对话体、记叙体、说明体、议论体、采访为主,还有少量的电话对话、电台对话、新闻报道、实用公文(含书信、问卷调查)、相声和辩论。对该教材语料体裁的统计如下:

(三)语料长度分析

笔者统计了每篇课文的精听语料,其长度约在536―1455之间,上册语料长度平均为:652.11,平均句长为24.12 ;下册语料长度平均为835.33 ,平均句长为28.37。对该教材语料长度的统计如下:

三、对《汉语听说教程》体例和语料的评析

(一)体例评析

从该教材的总体编排来看,结构、功能、文化三方面相结合,系统性强。教材每课均以两个功能为纲目进行编排,且每项功能的编排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上册多侧重日常交际中的一般需要,如第一单元是关于寒暄与攀谈、应酬与招待、咨询与查询,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交际的基本需要;第二单元是关于商议与请求、陈述与说明、应答和表态,这些比第一单元的难度有所增加;第三单元是关于祝贺语悦人、抱怨与指责、概括与比较,这些要求无疑比第二单元更高了。下册的功能已跨越了一般日常交际的需要,层次更高、难度更大,如四单元是关于劝解与阻止、议论与争论、宣泄与倾诉,第五单元是关于洽谈与调查、追究与探询、回避与推脱,第六单元是关于阐述与推理、置疑与添加、挑战与迎战。总括而言,上册关注于一般的人际交往功能,而下册关注于个体的情感表达功能。

(二)语料评析

周小兵、赵新(1999)认为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生活、人生家庭、婚姻爱情、人际交往、民族风情、文化教育、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对照表一,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的语料题材还是比较广泛的。就题材的安排上,上下两册各有所侧重。上册侧重于日常生活、热点问题、民俗文化的题材,这三方面的题材均占总题材的20%以上;而下册的题材较均衡,仅热点问题一项仍占20%以上,其余大多数题材均在10%左右。不足之处在于语料题材的选取均围绕与中国的“小环境”,而缺乏对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关注,语料的选取宜囊括国际热点。此外,少数语料内容陈旧,脱离当代生活实际,如《买鞋》和《议论纷纷》等听力材料。

周小兵、赵新(1999)认为体裁可包括:通讯报道、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科技论文和科学幻想等。对照表二,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的语料体裁涉及11个方面。其中,日常对话占的比重最大,均占上、下册的33.33%,其次是记叙体、说明体、议论体、采访。上下册比较而言,上次的体裁比较集中,单对话体和说明体就占了60%以上;而下册的体裁则比较广泛和均衡,较第一册增加了电台对话、新闻报道、实用公文、相声和辩论。笔者认为尽管该教材语料体裁的选取未涉及散文随笔、杂文诗歌,而是以实用性强的对话体、说明体、议论体和采访为主,有利于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训练。

中级听力的语料长度应控制在怎么的一个幅度范围内才比较合理呢?普遍认为中级听力语料的长度控制在600字左右,笔者认为语料长度需总体控制在一定幅度内,但允许适度超纲。每个班学生的程度必然是有所区别,语料长度较短的听力适宜班级中听力较薄弱的学生,而语料长度较长的听力适宜班级中听力较好的学生。这样语料长度有所跨度的长度才适合实践教学情况。在本人的实践教学中,《汉语听说教程》的语料长度基本能切合二年级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菁主编:《汉语听说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朱志平,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评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 李攀,从《汉语听力教程》论初级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四川.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 干红梅,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教材语料分析.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 周小兵 赵新,中级汉语精读教材的现状与新型教材的编写。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韩少功;跨体写作;现代读物;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5—0138—04

一如此前的《马桥词典》、《暗示》,2006年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再次以其特立独行的跨体特征和先锋姿态震撼文坛。对于当代文坛来说,韩少功是一个异类,他总是暴露出批评家们在文本解读和理念阐释上的准备不足,尤其是让习惯于套用西方时髦批评理论者频跌跟头。仔细阅读韩少功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于韩少功的赞赏和批评,往往归因于其小说写作蕴含的三大言说矛盾:即在言说文体上,跨体写作的先锋性与现代读物的大众性相结合;在言说方法上,叙述节制的理性化与思辨冲动的激情化神奇共生;在言说立场上,非文学性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与文学知识分子的描述性此消彼长。它们是韩少功小说的魅力源泉,也暗示了韩少功和中国当作的困境。

一、言说文体:跨体小说与现代读物

韩少功曾在《灵魂的声音》一文中表示:“小说的苦恼是越来越受到新闻、电视以及通俗读物的压迫排挤……小说更大的苦恼是怎么写也多是重复,已很难再使我们惊讶。”

对大众传媒负面影响和写作创新度不足的忧虑,是韩少功多年来思考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理解韩少功小说文体选择的一个重要契机。但这个契机却预示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可能:既可能完全无视文学屏幕化和报纸化的市场化现实,决然走上先锋写作的道路;也可能吸收畅销书和市井写作的某些特点,步入雅俗共赏的行列。而韩少功在言说文体上,实现了跨体写作的先锋性与现代读物的大众性的结合。

正如韩少功所描述的,当下文学中的“情节和人物向屏幕和报纸大举转移”,惟利的世俗主义和平庸的大众趣味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作家们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式。部分小说家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艺术家的个性、创造性与悲天悯人的价值关怀。这样的文化现实意味着小说情节日益简单和煽情,人物形象日益乏味和平面,叙事技巧在信息的全面覆盖下日益萎缩和贫乏。小说写作也越来越丧失其超迈的品格,逐渐沦为迎合大众口味的庸俗消费品。小说不再能使读者感到惊讶。

对于一个有着强烈的建立经典叙事的作家来说,叙事的全面平庸是不可接受的。从《马桥词典》《暗示》到《山南水北》,韩少功的跨体小说一再显示了韩少功写作的先锋本质。

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曾经红极一时。可是到了90年代,先锋派们突然集体沉寂,要么遁入学院,要么返身商海。其原因正如陈晓明指出的,他们在根源上缺乏“关于历史、现实和人类生活的特别独到深刻的认识论基础,他们仅仅是依靠与经典现实主义的文学史语境对话协作,其艺术表现方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当他们的写作从这个对话语境撤退之后,他们迅速要忍受思想方面的贫困”。掩饰思想贫困的意图,加深了他们对形式实验的渴望。但是当所有的形式统统尝试过后,他们又重新回到了温柔的现实主义叙事,把“人们通过日常闲谈和新闻小报早已熟知腻味的内容”,“再拿来挤眉弄眼绘声绘色炒一遍”。

归根究底,文体革命是作家精神世界的变革。作家只有对人生和世界有了真正独特的理解时,他所寻求的艺术表现形式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韩少功努力寻找一种更合适自己的写作,其结果体现在文体上则是主动远离西方经典长篇小说的传统形式,而“努力寻找不那么欧化或者说比较接近中国传统的方式。文史哲三合一的跨文体写作”。

于是1996年,韩少功便创作了以词条的方式展开小说情节和关注方言词汇特性的《马桥词典》,它以完整而独特的艺术构思建造了“一个地理上实有的‘马桥’王国,将其历史、地理、风俗、物产、传说、人物等等,以马桥土语为符号,汇编成一部名副其实的乡土词典;同时又以词典编撰者与当年插队知青的身份,对这些词条作诠释,引申出一个个回忆性的故事”。接着2002年,他又写出了自称为长篇小说却更像散文随笔的《暗示》,它比《马桥词典》更加理性化、片段化。它不再关注故事和人物的完整性,而是努力去探索经验、知识、场景、媒介是怎样在言辞背后造就多义的纵深。2006年,韩少功把思辨的姿态放低,推出了更具故事性但是同样词条化、断篇残章式的关于乡村半隐居生活的山居笔记《山南水北》。

然而以义正辞严决然站在世俗对面的方式去体验文学精英的孤独与冷清,未必就是当下对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知识分子的期待和要求。在纯文学被当做需要解构的神话和大众文化日益强势的时代中,文学创作已经成为文化生产中的巨大分支。只要寻求书籍出版,那么销量和利润的算计就不可避免,购买力也必定会对作家造成新的压力。投身大众文化各种形式当中,以知识分子群体的素养去提高现代读物的文学品位,未必不是解决文学自身危机的一种办法。即使是试图实践某些建设性的理念,融入当下大概也是可接受的最佳选择。这就意味着坚持作家艺术探索的勇气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准。

韩少功曾多次用“读物”来称呼他的《暗示》,他说:“很早以前我说过,想把‘小说’扩展成一种广义的‘读物’,就像历史上很多跨体裁的作品一样,《马桥词典》是一个尝试,这次的《暗示》算是尝试的继续。”因此,《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可以看做是这样一部受文化现实影响的作品。三部作品都分为很多小节,每节一个标题,篇幅不长,没有主线,适合从任意标题开始阅读。除了故事叙述和理论讨论外,还穿插一些优美短小的抒情文,就像一个精致可口的什锦烩。让人会心一笑的是,在《暗示》的附录二《索引》中,虚构人物小雁竟然成为索引重要性的真实证人。真假的界限模糊了,严肃与趣味一举两得。于是,读者在获得如许的期待之外,又获得了期待以外的新的惊喜。《暗示》第一次印刷就达到了8万册(接近畅销书的印数10万),版税高达12%。2006年《山南水北》被当年新浪图书风云榜排在非虚构类图书的第14名,也足见出版界对韩少功作品在利润回报上的信心。然而更重要的是,小说文体革命的一个根本性胜利是保持了艺术的品质,没有使小说变成通俗读物。

二、言说方法:叙述节制与思辨冲动

“我觉得很难写,难就难在已经找不到一种可以推动写作的情绪,哪怕是一种偏激落后的情绪。”这段话虽来自于1987年的韩少功,但对其90年代以后写作的叙事节制性仍然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显然,韩少功的写作出现了障碍——丧失了激情。一个“很”字预示着突破的难度。

丧失激情的第一个表现就是,在韩少功的小说中几乎很少看到涉及人类甚至爱情的描写。在他80年代的作品当中还可以找到一些美好的爱情回忆,如《远方的树》中“我”与小豆子暗生情愫,《西望茅草地》中,“我”对小雨的流露真情,都是让人向往的爱情场景。但都以非常年代下的爱情悲剧告终,表明他的指向并不在爱情本身。到了90年代,令人陶醉的真诚的情爱几乎在他的小说中绝迹:《昨天再见》中女知青与“我”谈恋爱的结局是告密,《红苹果》中“我”唯一信任的妻子最后也成了怀疑的对象,预示了一个可怕的阴谋。《马桥词典》里那个对过分执着的铁香几乎成了韩少功作品当中最为让人震撼的人物形象,也正因为其过分震撼而更像一个被有意夸张了的观念人物。而就是这个铁香也成了韩少功笔下女性形象的绝笔。情爱并非一定要出现在作品中,伟大的作家也可能拒绝书写情爱的内容。但是在一个情爱叙事成为作家写作共识的时代里,韩少功的惜春如金的确是罕见的。

丧失写作激情的第二个表现是韩少功的小说创作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作为80年代有过突出影响的那一批新锐作家,莫言、王安忆、贾平凹、张承志等大多已是长篇等身。即使同被称为理想主义作家的张承志也是作品频发,连韩少功也大表激赏,表示“景仰他找到了精神敌人所以激情和新句子弹雨纷飞横扫千军,摇滚离骚摇滚古兰经,前卫放血”。而60、70年代甚至80年代出生的作家们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写作欲,无论是稿纸还是网络,他们的创作态势都如同井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少功的小说数量却攀升缓慢。90年代他就只写过不多的几个中篇,21世纪初写作的单篇小说也屈指可数。作品之间的时间间隙也越拉越大——《马桥词典》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爸爸爸》是11年后的作品,《暗示》与《马桥词典》之间隔了6年,《山南水北》与《暗示》之间又隔了4年。《暗示》发表后,有论者宣称这是“一个失败的文本,它明示了韩少功以及他的若干同代知识分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衰竭”。此等评论尽管延续了论者一向的苛刻,却未必没有道理。

但是就此作出韩少功创作枯竭的论断却并不准确。在言说的方式上,虽说他的小说叙事越来越节制,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在思辨冲动的引领下不断地激扬文字。对韩少功来说,叙事的节制并非源于沉默,而是因为思辩与批判的兴趣过度放纵。因为小说创作不足以表达韩少功对于社会现实和宇宙人生的关注与思考。思想大于形象,说话的欲望超过表现,其结果就是抛开叙事虚构,直接享受理论交锋的快意。

从韩少功的创作谱系来看,对群体价值的关注,对现实问题的热衷,对泛文化政治经济的兴趣已经以无可争辩的正当性压倒了小说家的叙事努力。从数量来看,散文创作与小说创作并驾齐驱。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中国作家系列之《韩少功》卷中,中短篇小说集三卷(除却三部长篇作品),共53篇,散文集也是三卷,共115篇(包括演讲、访谈)。从内容上看,即使在三部长篇作品中,散文随笔式的写作内容也占据了巨大篇幅。从关注言词背后的人的《马桥词典》到直接关注言、象、意复杂关系的《暗示》,再到记录乡村山野生活的《山南水北》,韩少功作为文人精英的理论兴趣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论说爱好不断凸现。

虽然我们很难将韩少功的思考做简单的归类和轻松的概括,但他的思考有着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承认事物人生的“多义性”——承认人的心智及其成果知识的局限,并对这种局限保持清醒的警觉,体现为对“定于一尊”思想的拒斥。如其强调:“真正的文学家总是人类思维成果和感觉定势的挑战者……代价之后,是他们开启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正确,不断洞开着令人惊异的审美世界。”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书本产生书本、丧失实践品格、近亲知识繁殖的蔑视(《岁末说书》),对世间诸多事物高度符号化的警觉(《第二级历史》),对廉价乐观的进步主义的反省并由此得出“先进就要挨打”的惊人之论(《进步的回退》),倡导多元兼容和对秩序的要求以及对某些“怎样都行”的后现代主义的抗拒(《夜行者梦语》)。《马桥词典》发现了在强势普通话冲击下被遗忘的乡村方言,它记录和感受到了一个偏僻乡村的历史、生活和苦难,而这又是被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宏大叙事所埋没的。《暗示》则试图《马桥词典》“人只能生活在语言中”的结论,探索言辞之外的经验、知识、场景、媒介是怎样造就更丰富的意义的。《山南水北》则向人们展示,打破现代化发展幻象之后,人是可以和自然更加亲密相处的。

韩少功曾把自己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比成精神的白天和黑夜:“用散文随笔的方式谈一些自己对某些现实问题的看法,甚至偶尔打一下理论上的遭遇战,是履行一个人的文化责任,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从他的具体创作谱系来看,白天与黑夜已经严重失衡——“写着写着就写成理论了”,这不仅适用于《暗示》,也适用于韩少功的整体创作。

三、言说立场:小说家与知识分子

韩少功一再强调不喜欢重复:“不希望按照一个模式一直写下去,希望每写一篇都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惊讶。”但是我们并不能通过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来呈现自我,而只能通过自我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来表现我们自己。突破与创新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但是能不能达到则是另外一回事。《马桥词典》之后,《暗示》和《山南水北》并没有在文体实验的道路上继续推进。但是韩少功对这种散文压倒小说、论说压倒叙述的文学选择并没有表示太多的慌张和忧虑。韩少功曾说:“超越人类自我的局限还有很多事可做,可以由其他的作品来做,其他人来做。”要紧的是,韩少功在散文论辩中获得了写作的激情。

写作方式的选择当然是一种个人选择。作家因此不但坚守了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与精神气节,而且确实爆发了某种意义上写作冲动,甚至被认为“代表了当代文学写作中所能达到的思考深度。……实现了对《狂人日记》以来新文学传统的文学思维方向和方式的自觉超越,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立思考的努力”。但是我们内心深处仍然会为韩少功小说才华的抛弃和丧失感到惋惜。“思想对于艺术来说,有一个载舟覆舟的问题。”韩少功并非不曾有过对批判性写作的反思,但是他仍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没有必要因为有人说我萝卜吃得还不错,就永远只吃萝卜。”

深究这个选择,其背后乃是一个作家如何继续写作的问题,也是一个作家如何选择言说立场的问题。是做一个小说家,还是做一个知识分子?是沉醉于虚构叙事,还是着迷于思辨批判?是像鲁迅那样“在他的最佳小说中,他只探病而不诊治,这是由于他对小说艺术的极高崇敬,使他只把裸的现实表达出来而不孱杂己见”,还是像鲁迅那样通过杂文“最终目的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社会应该怎样发展,而不是启迪人们与这个世界建立某种想象性的复杂而丰富的关系”。

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立场是知识分子的必备素质。小说家作为知识分子当中的特殊群体,不可能对当下的假丑恶视而不见。但是小说家之为小说家,在于他更应该在灵魂和情感的维度上反省其个体和民族的生活经验。只是韩少功认为“作家也有比文学更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意指一种超越狭隘文学叙事、关注公共问题的所谓“公民写作”。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断在文本中打起黑格尔、葛兰西、吉拉斯、哈耶克、亚当·斯密、罗兰·巴特、哈马贝斯等人的旗帜,展示社会学、经济学、符号学、佛学、后现代主义等理论资源,“主张经世致用,关心安邦治国的大事”。

韩少功选择了充分显示其思辨、批判立场与关注公共事物兴趣的知识分子写作,这个选择在中国现当代文人中具有某种普遍性。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忍受了最广泛最持久的动荡岁月,深刻的危机意识对士大夫阶层的精神状态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且深深熔铸了现当代知识分子的深层意识,充满着所谓的焦灼暴躁之气或者感时忧国之风。可是苦难的生活和心路历程,既能够化为写作的情感财富,也能变成沉重的生命负担。在社会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急剧转型期,尽管知识分子的选择更加多元,但是对文学的非实用性价值的忽略总是凸显了对文学的社会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意义的追寻,把社会、国家、民族之类的集体性事物看得至关重要的思想依然在发挥着深刻的作用。焦虑、紧张、急于发言一再显示出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们急需获得话语权的雄心壮志,可他们还没有找到能够让自己冷静沉着的精神资源,还没有一处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和岗位。因此,人们也很容易将之看做是当代中国缺乏伟大深沉悲悯作品的根源。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6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舒婷犹如一只报春的燕子,用其满蓄女性意识和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对骚动的灵魂给以展示,用朦胧诗来映照客观世界,成为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复兴时期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当时还是灯泡厂的女工,一首《致橡树》传达了女性的觉醒意识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火花。

美丽的滋养

1980年期间,就像有个蒙面客突然闯入一个和谐的家庭一样,一批令文学界惊骇万状的“谁也读不懂的”朦胧诗登上了中国诗坛。舒婷是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敏感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大陆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她的诗对爱情的表现温馨而柔婉,对友情的吟咏真挚而睿智,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深沉而浓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独具特色的一派。

1969年舒婷初中未毕业就下乡“插队落户”。1972年返城,在建筑公司做临时工,她还曾做过宣传员、统计员、泥水匠、织布厂女工、灯泡厂焊工。1977年她写下了在八十年代广为流传的《致橡树》,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那个年代,舒婷的诗给了人们许多诗意的馈赠和温柔美丽的滋养。八十年代。她的诗歌一进入人们的眼帘,便魔法般弥漫到人们的整个心灵,许多喜爱舒婷诗歌的人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那种存在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存在,仿佛是融进了人心灵的一种汁液或者气息。

舒婷可能是中国最低产的诗人,平均每年写不到六首。事实上,从《双桅船》、《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到《致橡树》,舒婷的诗曾经是整整一代人的火把与拐杖。

人淡如菊

诗歌的风潮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渐渐散去。这些年来,舒婷很少再写诗,她在厦门鼓浪屿的一座老洋房里,过着平淡而充实的日子。

年轻时,诗歌是舒婷的生命,成家之后,舒婷把家庭放在了第一位,“我更重视家庭,我是一个普通女人,渴望过宁静正常的家庭生活。我也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女人。我更在意丈夫、孩子、家。为呵护我的儿子,我有四五年没有提笔写诗。”

舒婷现在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时间在家,偶尔去外地或出国参加各种笔会、诗歌节,但从不参加企业及政界活动,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舒婷深信诗人不是明星,她一直拒绝采访,拒绝在电视上露面。去年,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三场“舒婷诗歌作品朗诵会”,舒婷低调地坐在最普通的座位上,没有鲜花,没有“谢幕”。

许多人都读过那首著名的《致橡树》。总会问到舒婷身边的那棵“橡树”,舒婷总笑着回答,她的橡树既不高大,也不伟岸,却是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

舒婷的先生义是厦门城市大学的教授,也是福建颇有名气的评论家。对诗歌理论研究颇有造诣。他们曾开玩笑说:“我们家庭的组成,是一个缺少情人记录的丈夫,和一个没有外遇前科的妻子,夹着怪招迭出的新潮儿子,在现代婚姻悬崖上营筑着一泥土小巢,居然风雨无恙。”说此话,舒婷是一脸的幸福。

如今的生活中舒婷基本不谈诗,也不评论诗,她说诗歌以外的东西,论理啊,流派啊,斗争啊她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只想住在鼓浪屿的家里,安静地做一个女人。

曾经的印记

学者基甫在《世纪末的诗歌“口香糖”――舒婷批判》里这样写道:“如果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舒婷的诗尚且具有对政治化的革命诗歌的对抗功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精神先锋的话,那么,自八十年代中期起,这种精神先锋的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了,舒婷式的抒情性已然演化为八十年代中期的主流文化精神中的一部分,尽管有可能是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大约自1985年之后舒婷就鲜有新作,偶有所得,也全无新意……”

舒婷现在以写散文、随笔为主,她说,“如果我说我的散文比诗歌写得好,很多人一定不相信。其实我在插队的时候就开始写散文,但是诗歌总是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在八十年代诗歌是有号召力的,大家都在读诗。我写诗非常追求唯美,如果自我感觉诗里一个字和另一字搭配在一起不好听或者读不通顺我就一定要改掉。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字字珠玑’,所以很多的人都说我的诗比较适合朗诵,琅琅上口。但是写散文就不一样,我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亲切自然,我想得更多的是与读者的交流和贴近,在散文里我更追求一种口语的表达。但无论写什么我都很真实。我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

诗歌体现的多是情感,而散文体现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在后来的散文创作里,舒婷继续延续着诗性的写作。虽然朦胧诗已成为过去,当年的舒婷也渐渐离我们远去,不能否认的是舒婷曾经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她的诗作深深影响过一代人。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7篇

2015年7月17日,中国著名作家杨绛迎来104岁生日。杨绛作为一名戏剧家,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作为一名翻译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作为一名作家,她93岁时写的散文随笔《我们仨》,轰动文坛,享誉海内外,期颐之年后,杨绛仍未停止写作的步伐。丈夫钱钟书曾评价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记叙类

午后阳光从没有封闭的阳台肆意地照入。她坐在临窗的桌前,认真地在一沓字迹密密麻麻的稿纸上写着,不时停下笔,扶一扶戴着的老花镜,再凑上前看一看左手边打开的发黄的笔记本,那是丈夫钱钟书生前留下的读书笔记。也许是写累了,她放下笔,抬头凝望室外的蓝天,有短暂的出神:“方才抄的那段是和默存一起读过的文字呀!那高远的蓝天是家人归去的地方,我是不是也该“回家”了?也许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得把现场打扫完。”当夜幕悄悄降临时,屋里的一切,水泥地、灰白墙、旧式家具都已隐没在黑暗中,只有窗前瘦小的身影傍着一盏孤灯!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美在平平淡淡,美在安安静静,美在不动声色下却存着对事业、对丈夫最浓烈的爱。

抒情类

杨绛先生,我真心敬爱着您!不是因您凭借勤奋好学和惊人才气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不是因您用宽厚贤淑的品行和钱钟书创造了爱情佳话,也不是因您以一贯的淡定从容给予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温润的慰藉。我最欣赏的是您对生活的热爱,如此纯粹,如此坚韧!“”期间,您活得苦不堪言,但您居然译著了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我知道那是您对事业的执着;红卫兵安排您扫厕所,您居然将厕所打扫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我知道那是您对自己的尊重;经历了夫逝女亡的剧痛,在《我们仨》里依然有您满怀幸福的回忆,我知道那是您对亲人的珍视……我敬佩您在生命旅途中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对生活最初的热爱。所以我也告诉我自己:纵是平凡普通,也要过得快乐阳光。

议论文类

世人皆惊叹杨绛才貌双全享誉盛名,世人皆歆羡钱钟书和杨绛才子佳人式的美满爱情,可往往忽略了杨绛善良高贵的心灵。杨绛曾说:“读书要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待人也不妨如此。”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对他人恶意揣测、嘲讽、挖苦、贬低的时代,我们早已丧失了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听闻杨绛之语,我们的确该自惭形秽。杨绛将毕生积蓄捐给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基金,点亮了无数青年学子的前程,而自己身居陋室,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她永远感激三轮车夫老王在病中送来的香油和鸡蛋,因此用真诚的笔写下了老王的故事,让这人间的真情得以不断绵延。

散文类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8篇

遗憾的是,对于很多内地读者来说,也斯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事实上,1948年出生的也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写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影响力的香港作家、诗人和学者。也斯曾获香港文学双年奖,也曾应邀参与德国柏林及东欧文学节、法兰克福书展、法国图书沙龙等活动。也斯的诗集有《蔬菜的政治》、《花鸟志异》、《玉石与木头》的德译本,《东西》的法译本,《亚洲的滋味》的日译本,《重画地图》的葡译本,以及《带一枚苦瓜旅行》的多种英译本。

大约是2010年底,我正在为一套散文随笔丛书“渡书系”寻找合适的作者,也斯是考虑的人选之一。在友人凌越的帮助之下,我与也斯取得了联系。

也斯的著作《在柏林走路》和《人间滋味》,内地版由北京的三联书店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像我这样的“外省”编辑,能否获得其作品的授权,我没有十足的信心:一是自2010年也斯罹患肺癌之后,可能没有精力顾及这类稿约;二是自入行以来,我并无与任何一位内地以外的作者合作的经验。

果然,起初的联络和商讨并不顺利。先是发出的多封邮件长时间没有回音(那个邮箱也斯并不常用);通过电话和传真联系上之后,也斯表示抱歉,因身体原因无法整理书稿,况且不知我所在的出版社对这类书稿的制作方式,合作只能暂时搁浅。

我能理解也斯的疑虑,于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把原定的学术论文集改为读书随笔集。在寄给也斯我近年编辑的图书的同时,在邮件里我谈到了编辑的初步设想。我特意抄录了也斯在《兰桂坊的忧郁》里的一段话:“写作是为了表达意见、抒发感情、与人沟通,但香港作为写作的环境越来越不理想,发表在综合性的刊物上,作品被刊物自我检查、删改,或因编者的疏忽、美术编辑的轻狂、校对的固执而变得面目全非,也是常有的事。”我记得当时好像对“美术编辑的轻狂”、“校对的固执”这些话题还打趣了一番,笑称这是出版界的“怪现状”。也许是因为这些图书和那封邮件打消了也斯的顾虑,随后的沟通开始顺畅。后来我检点与也斯之间的来往邮件,竟有三十余封之多。也斯很快寄来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果自然来》和《昆明的除夕》供我选用,两册书装帧精美、制作精良,看得出也是也斯极为看重的作品。在两册书的扉页上也斯都签上了名,字迹工整端正。如此,《昆明的除夕》终于成为这套散文随笔丛书“渡书系”的一种。

那时内地“八十年代的神话”风行已久,我选择《昆明的除夕》正是希望为这一神话提供一份“他者”的注解和参照。《昆明的除夕》的篇章多写作于1985~1989年间,而这一时期恰是内地新时期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斯自谓:“不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记录,而是因为,那里面在尝试捕捉一个时代的气氛和文化精神面貌,对我来说那里有一些我觉得值得记下来的素质。”我注意到,在这册书里,也斯没有那种异乡人常有的空洞无物的乡愁,也没有那种文化人惯有的指手划脚的轻慢。在也斯的笔下,武侯祠的石雕、昆明的除夕、杜甫的草堂、富春江的轮渡等等既有作为历史和风俗产物的庄严,又不乏与人们日常生活共存的亲切。在也斯看来,它们既是昨天的历史,更是今天的实体。而对于当时的内地作家,无论是老一辈的汪曾祺、陆文夫、郑敏,还是年青一代的刘索拉、张辛欣、王朔,也斯总是忠于自己的阅读和观察,诚实地说出感受、发现乃至困惑。在我的编辑和阅读中,《昆明的除夕》是相当新鲜的经历。

基于内地出版的尺度,我不得不对部分篇章和文字进行技术处理。与我同处一座城市的诗人、学者祝凤鸣在看完书稿后写下了热情洋溢的审读报告,并给予了专业和中肯的建议。在给我的回复邮件里,也斯对这些处理表示尊重,“我的写作始终怀抱善意,希望促进两地的沟通”。

是什么导致了《昆明的除夕》式的写作?我想,在记述旅行观感、评介作家作品的同时,也斯念兹在兹的还是“如何寻找新关系”的命题:“我们如何表达自己又尊重别人、不被别人侵吞也不去侵吞别人,而能不断挑战,寻找新的更合理的关系?”这样的关怀另有旁证,在也斯久负盛名的小说《后殖民食物与爱情》里也有揭示:“有些人离开我们到别处生活,又有些新人加入进来。……我们对事老有各自不同的意见,彼此争吵不休,有时也伤害对方,但结果又还是走在一起,也许到头来也会学习对彼此仁慈?” 可以说,“怀抱善意,促进沟通”,也斯的写作一以贯之。是的,写作,在也斯那里成为一种善念。

无疑,这种善念源自发自内心的热爱,也赖于持之以恒的行动。所以,对也斯来说,《昆明的除夕》不仅是一份令人难忘的回忆之旅,更是一部令人感佩的行动之书。写作作为一种善念,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健康的写作观念和健全的创作心态,在今天这样的一个时代,它显得格外珍稀和重要。

我想,从这个角度大体上也可以确证也斯写作的心路历程。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也斯从写作的一开始,就把视野和触角投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更广博的领域。从早期的写诗、写小说、译介外国文学、创办文艺刊物,到后来的撰写学术评论、参与学术研究、进行跨界活动,再到近些年为“香港文学”正名的推进,都可以看出这种善念的延续。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德国学者顾彬对也斯的激赏:“也斯是为数不多拥有真正现代世界观的中国作家之一,他以一种日常生活的眼光,以一种国际化的方式,描写食物、服装、建筑。无论是瑞士的栗子,还是科隆的教堂;无论是流行文化的烂丝破布,还是来自韩国的东冬酒,都无法逃离他的目光。”

2012年7月18~24日,在第23届香港书展上也斯被推选为“年度作家”。如果内地版《昆明的除夕》在书展上适时推出,无论对于也斯,还是对于出版社,都是一件锦上添花的好事。开展在即,因为纸张、印制等原因,《昆明的除夕》迟迟不能见书,我多次赶往印厂督促工期,结果仍然无能为力。对于这样的拖延,也斯毫不在意。大概到2012年8月下旬,我终于收到了印厂送来的样书,并在第一时间快递到香港。也斯在收到样书后写来了感谢的邮件,对书的设计、用纸、印制都极为满意,“望读者读来还觉得有意思”。

尽管也斯先生乐观面对、积极治疗,病魔还是向他伸出了罪恶之手。2013年1月6日晚,也斯告别了他的“人间滋味”。得知这一消息的次日中午,我从书架上找出也斯送我的两册图书,重读其中的一些篇章,我把这当作对他的一种纪念。我推想,安徽教育出版社版《昆明的除夕》应是也斯生前看到的最后一册自己的内地版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与城市》、《香港文化十论》则是后来的事。除了那两册港版图书,加上围绕《昆明的除夕》编辑事宜的三十余封来往邮件,所有这些差不多就是我和也斯交往的全部。我愿我菲薄的努力没有玷污也斯作品自身的华彩,也期待也斯的作品更多地在内地出版。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9篇

就文体来说,《讲坛随笔》或许不甚严格,它既有理论文章的严谨和缜密,又有散文的隽永和洒脱,同时还有杂文的犀利和睿智。全书共七十四篇文章,将立身做人、为官处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了。讲人生观价值观,最忌的是空洞,蔡多文的《讲坛随笔》,力戒这种弊端,他把那些大道理揉碎掰开,以讲故事、说格言、话人生的形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读《讲坛随笔》的“勇”。每一位军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管再忙再累,擦拭武器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当枪刺、枪身、来复线散发出的闪闪寒光刺向你的瞳仁,你必定会感到眼前一亮、心中一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没有一点杂质的枪,那搏动的心音就是钢枪铮铮的奏鸣。枪身的锈蚀可以擦掉,但如果精神一旦锈蚀,擦除起来可就要麻烦得多。于是,便有一代代文化勇士拭锋芒于灯下,踏履痕于朔漠,立风骨于寒营,听嘶鸣于长风。《讲坛随笔》就是这样的作品。

作者通过反观杰出人物,透析他们身上显现出的超人气魄、不同寻常的热忱、破釜沉舟的勇气,呼唤着时代勇士和强者的精神亮剑:“在我们的文化中,精神上的软弱和消极,生活中过多倚重于立身处世的智谋和技巧,以此作为一生奉行趋利避害的根本,而忽视了对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关注,岂不知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及事业的成就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在于是否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逃避和消极的哲学磨损着一些人的理想和个性,让生命变得卑微和平庸。”

《讲坛随笔》溢满英雄情结和阳刚之美。“生命之旅是一条美丽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有丽蝶,有累累的硕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很少采撷吮吸,一心一意地赶路,一脉相承地追随,一鼓作气地奔波,只因我们心中栽种着更加美丽的理想,只因我们身上激荡着铁流滚滚的血液。”是的,在许多年以前,当多文还是一名基层干部的时候,我就在他的一次自由来稿中,被类似这样的文字所击中,为这些文字里的血性所震撼。

蔡多文在本书《后记》中说:“这些年来,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怎样才能改变和避免那种概念化的照本宣科、照转照抄呢?怎样才能改变听众对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呢?对于当代中国国民,构筑我们核心思想体系的大厦最需要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我们经常所说的主流思想体系,要切切实实地让老百姓所接受,就必须反思我们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须对其进行革命性地改造。于丹、易中天们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既然他们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国学,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向老百姓普及我们发了多少文件、印了多少理论读本所要阐述的主流价值呢?”在当前图书市场迎合之风、戏说之风盛行的时势下,他的这一创作理念是需要巨大的思想勇气和写作勇气的。

读《讲坛随笔》的“仁”。蔡多文对这支人民军队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仁爱情结。而当这种情结化为迫切的关注和深深的凝望,其思想之光便不时喷涌而出:“一个国家可以只有很少一点兵器与军队,但必须蕴藏着这样一种可能:天边一声枪响,全民族霎时蹦跳起来扑向天边……”

读《讲坛随笔》,不得不让人正襟危坐,我感佩多文对汉语经典的娴熟,好像已经将其烂熟于心了。多文表现出了迷人的精神魅力和道德热忱,他兼收并蓄,旁征博引,显示了开放的心态,这是一切理论家、文学家必备的素养。书中广泛涉猎了宗教和哲学经典,如:儒、道、佛、圣经以及黑格尔、康德等鲜为人知的内容,展示了他广博的道德仁义。

读《讲坛随笔》,你会为作者放达谦逊的人生态度、深刻的见解、新鲜的哲理和真诚的灵魂拷问所折服。这是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无论阳光多么灿烂,总会有大地的阴影、社会的阴影、心灵的阴影,发现、揭示和治疗这些阴影,就是《讲坛随笔》的使命所系。

蔡多文不仅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生活中的他宅心仁厚。尽管沿街乞讨者中不乏骗子,但只要是他碰上乞丐总要或多或少施舍一点;为了等候一位失主认领失物,他在刺骨的寒风中守候到深夜,直至失主归来;2008年《人生悟语》一书出版后,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想到还有许多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孩子没有书读,毅然拿出几乎全部稿酬,为广东20余所希望小学和常德老家的孩子们捐赠几万册图书……

读《讲坛随笔》的“智”。蔡多文涉猎广泛,思维纵深,他从一个人成长的多角度来审视人类的精神轨迹,来寻找道德火种:那些能把人类从黑暗里解救出来的亮光,而不是那些令人消沉的事件与人物。“每天必看日出”的福楼拜,那个不向提着裤子的“敌人”开枪的奥威尔……从他们身上,蔡多文读出了人性的美好和感动,而且把最崇高的赞美献给了这些精神道德楷模。蔡多文的精神足迹遍布古今中外,他努力寻找人类精神先烈和道德先驱留下的星星火种,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索和写作来还原、显现它们,意图照亮心灵,点燃激情!而所有的这一切,皆缘于他内心的清澈和明亮。

《讲坛随笔》始终透露出由责任和忧患演绎的智慧:泱泱中华五千年,厚以载物的传统文明,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生命光环。但这光环罩住的也有保守者行动的迟缓,还有恋旧者思想的畏缩。“人生之路遍布困顿,不少人只是在不可预知的心态里茫然前行、随遇而安。在历经生命与存在的顽强撞击后,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付出,应是人生最高境界上的涅口。”他的这种智慧还表现在:擅用“思索”这把“手术刀”,深入生活的肌理,剖析现代文明的疴疾。

《讲坛随笔》是一本开明祛昧的典籍。对心灵归宿的追求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特征之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得好:“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但如今的人们,好像越来越淡忘了古典。如果先前是“神”遮蔽了人,现在则是“人”遮蔽了人,是人们自己在遮蔽自己,总以为今人开明而古人蒙昧。我们也许“明”于现在,却常常“昧”于过去也“昧”于未来,我们也可能“明”于事却“昧”于人,尤其是“昧”于那些精彩的人。

《讲坛随笔》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深入透彻地阐释了人生幸与不幸的源头。书中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精辟论述,关于信仰与道德的经典透析,读起来饶有趣味,让你感到亲切“诚服”,而不是被动“驯服”,并且确信对寻求理想有所启发。蔡多文记录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心灵感悟的结晶,即便书中所提供的一些生活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

蔡多文在《后记》中还说:“这几年,我将这种带有对政治工作创新性的探求和想法,在各类讲坛、报告中作了探索性的试验,其反响和赞誉连我自己也不曾想到。去年,我又把讲坛上、课堂上讲到的反响比较好的观点,以随感随笔形式撰写了名为《人生悟语》的一本书,其在军内外读者中产生的广泛影响,更让我始料未及。”也让蔡多文从中感受到改革我们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群众是何等急迫和期待,并且深深感到要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阐述文学主张和教育理念,用文学形式表现政治生活的“现在进行时”,主动用文学去干预生活。

读《讲坛随笔》的“诗”。人民军队也是一个诗的海洋。从红军、八路军、志愿军,到中国人民,诗随征途吟,歌伴战斗唱。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史诗。诗意军旅造就了蔡多文的文思泉涌、情景交融的文字风格。

《讲坛随笔》充满轻盈、优美的文字美,诗意盎然。它所带来的意象,仿佛就在芳香的阳光里,一首动人的诗歌探出绿色的藤蔓,穿过雪白的窗,爬满红色的墙,彰显勃勃的生命力和细致的美,给文字带来灵动的气息和高贵的蕴藉,使平凡的生活绽放出一缕霞光的异彩。

《讲坛随笔》是对漫谈式散文随笔的探索和实践。自“五四”以来的中国散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式的,另一是漫谈式的。可以说,以周作人、汪曾祺为代表的漫谈式散文体现着一种达观主义:对人生必有的缺憾报以坦然,认可相对性而避开绝对性,是对生命有限欢愉的一种退守。它既摆脱了那种无病的矫饰主义,也避开了那种有病的感伤主义,有一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从容与潇洒。蔡多文以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和大纵深的思维跨度,以随意赋形、无拘无束的文体,以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深深打动着读者。

没有高深的洞见,没有冷峻的批判,没有人性的探秘,一切诉说都自然而然,就像在大雪覆盖的冬日里,一位面容和善的长者坐在炉火旁,缓缓地与你促膝而谈。蔡多文就是用这样一种探寻的目光去审视,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思索,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在书中,我们看到一个个难解之谜,听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另类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是人性的、道德的,也是诗意的,充满热烈的情感,像温泉一样汨汨流淌。

读《讲坛随笔》的“行”。正应了宋代杨万里的一句名言:“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蔡多文的道德文章,令人感佩,其本身就是社会担当之行。从《老实人乃聪明人》《常常修剪心灵的花园》《最难打败的是自己》《掀开恋爱的面纱》,到《想起了失窃的罗斯福》,展示出的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知识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道德信仰的执著坚守,无疑是中国军人最本质的精神内核:忠诚。《讲坛随笔》凝聚着蔡多文将军的忠诚:他把祖国比作圣地,把共产党比作圣殿,把人民比作圣人,从来没有停止“朝圣”的追赶,从来没有停止“崇高”的追随。

蔡多文以异常深厚的生活功力、理论功力和文字功力,以洞幽烛微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和艺术体验,尽情地将思想修养、作风历练问题剖析和研判得淋漓尽致,虚中有实,灵动飘逸,激情磅礴。既有绵密扎实的生活经历,又有舒展从容的情思飞扬,每一个命题都浸漫了强烈的客观感受和主观浪漫,使原本枯燥的说教有了很强的艺术张力和思想穿透力。正如他在《作者感言》里写下的:我们确实需要有道德的熏陶和灵魂的净化,理论应当悦于心,聚于魂,化于行……

蔡多文还在《后记》中说:“称其‘随笔’,当然是文学。我想用文学形式搞教育,去普及我们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论对文学还是对教育,都是很有意义的新尝试。随笔是一种抒情特色很鲜明的文学体裁,它能紧追时代的脚步,最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大众的心灵脉动,因而决不能把随笔搞成单纯的茶肆酒楼的闲适文学、无病的消遣文学,甚至搞成抒发小情小我的小天地。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不应消极地回避生活,而要以手中之笔主动去干预生活,去为我们这个时代鼓与呼,去为我们的民族传承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努力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多作贡献。”

爱情散文随笔范文第10篇

作者: 兰晓龙

出 版 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2-1

所属分类:军事小说

编辑推荐:“一本好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人!”一部真正优秀的小说,它不只是小说本身,它还包含着哲学、人生,就如《约翰・克里斯朵夫》一般,他还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

内容简介:一个普通农村孩子许三多,他凭着单纯和执着,在军队里跌打滚爬,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因为他的笨,让全连队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

作者简介:兰晓龙,职业编剧。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创作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步兵团长》等。2005年2月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奖。

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作者: 当年明月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所属分类:历史知识读物

编辑推荐:大明王朝兴衰的全程解说。让我们以更为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明朝那些事儿》每月点击率超过百万的超强人气巨作,大有紧追易中天《品三国》之势。

内容简介:本书自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说起,全程解说明朝近三百年灭亡事。作者笔法灵动,在他笔下,人物性格鲜活,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当年明月,27岁,一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以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飚突起于网络论坛。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 安意如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所属分类: 现当代随笔

编辑推荐:80后女孩用现代语言阐释的古典诗词,兼具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内容简介:内容上溯汉高祖与戚夫人,下至清代才子纳兰性德与沈宛。唐玄宗、陆游、温庭筠,王昭君、杨玉环、李清照、鱼玄机。本书于诗词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不为人知的爱情侧面。以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形式,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

作者简介:安意如,原名张莉,自由写作者,1984年6月出生于安徽宣城。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

鬼吹灯

作者: 天下霸唱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

所属分类:惊悚恐怖小说

编辑推荐: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异域风情,风俗人文,神秘诡异。

内容简介:故事以一本家传的秘书残卷为引,讲述三位当代盗墓者,为解开部族消失的千古之谜,利用风水秘术,解读天下大山大川的脉搏,寻找一处处失落在大地深处的龙楼宝殿……

作者简介:天下霸唱,原名张牧野,“天下霸唱”笔名来源于网络游戏。男,28岁,天津人,学美术出身,当过发型设计师,做过服装生意,现在和朋友合伙经营一家金融投资公司。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 [日]黑柳彻子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所属分类: 少儿寓言文学

编辑推荐: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1981年出版后,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成为日、美、英等国中小学生与教师必读书。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作者简介: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因创作《窗边的小豆豆》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帝国的终结

作者: 易中天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

所属分类: 历史知识读物

编辑推荐:承续了易氏著作生动、风趣、见解独到的一贯风格!深刻反省了从大秦王朝至大清王朝,整个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内容简介:秦最终结束战国纷乱的局面,统一了天下,这可以归结为秦国当时施行的最管用的制度――中央集权制。而历朝历代的更迭,无一不是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对这个帝国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上一篇:伤感散文随笔范文 下一篇:培根随笔主要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