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语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5 04:01:34

秋天语文教案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1篇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秋天》文章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那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感受了老舍先生那温晴的冬日,体验了梁衡先生那充满张力的夏季,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悟秋天的气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

2、教师范读,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A、字音挑错

B、用“/”画出每句诗的朗读节奏。

C、何其芳的《秋天》给我们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3、导读提示上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你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都描绘了乡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吗?

4、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品读探究:

A、为什么说只“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B、诗的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是谁在游戏?为什么说是“游戏”?请你谈谈“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在和人和船在游戏。写出了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

C、“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点出那是夏天特有的景物。而笛声的不知踪影,却暗含着秋天已经来临。)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一句中作者用了“梦寐”一词。作者用它要表达或者预示什么呢?(对美好秋天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

6、三幅画面能否打乱,为什么?(不能,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丰收时特有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

7、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用何其芳的《秋天》中所描绘的乡村秋天特有的景物,按自己的喜好,写一写我们理解的秋天。

例如:夕阳落日的余辉洒向大地,也缓缓照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个身体粗壮结实,着上半身的农家汉子,背着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走在小道上。夕阳的余辉照在他蜡黄的背上,把他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乡间田野独特的泥土味,农夫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农家小院里,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预习《古代诗歌四首》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渔家打鱼(归泊)图牧羊女思恋图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2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怀念的对象有很多,这篇课文是怀念谁呢?(母亲),为什么怀念母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来体会一下伟大的母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分小组自学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想想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

3.联系实际(可以是亲身体会到的,也可以是收听、收看到的)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交流讨论: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又想方设法帮我去北海;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3.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深情。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

1.平时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关怀我们的?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父母的?

2.教师归纳小结,教育学生父母抚养我们不容易,应报答父母的恩情。

五、总结全文

让学生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说说作者想对母亲说的话。

附:板书设计

10秋天的怀念

我母亲

暴怒安慰

思念去逝

教案点评: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在有生之年爱我们的母亲吧,这才是美的开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母子之情。并由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受到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的教育。

探究活动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内容:秋天的情怀

教学过程:

提前发关于秋天的一组诗文。

导入新课:

中国文人最喜欢写的两个季节是什么?

请大家背一背自己读过的喜欢的关于秋天的诗。

1、晴天一鹤排云去。

2、远上寒山石径斜。(李老师提示,学生背诵,李老师回忆他的经历)

3、李商隐:夜雨寄北(学生跟着背)

4、范仲淹的《渔家傲》。(学生跟着背)

咱们成都的孩子应该是李白杜甫的子孙,杜甫在这里已经读到本科了。咱们作为李杜的子孙,应该有怎样的情怀怎样的素养。

5、一道残阳铺水中。

写秋天的很多,我们看到了古人怎么面对秋天,今天我们要来看怎样面对秋天。

转提到不朽的睡眠,引出《枫桥夜泊》,李老师在苏州读过三年书,却没有写出过这样的诗。

一、

1、学生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印发的诗文中有)

问:你们最喜欢哪一句?李老师最喜欢第四句。同样在秋天,陆游最先想到的是国家。

让学生背诵《登高》。李老师点评:背是背对了,但是感觉不好。杜甫抱病身体不好,但杨同学读得太欢快。李老师范读一下。(深情地读。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表现的感情与第一首是不是差别很大?学生认同。从猿声提到轻舟已过万重山。难道猿声还有通俗与美声之分吗?心情不同而已。

读一首不太著名的诗:白云已经飘尽了,秋风也已经停了,很可能以前与朋友在这里赏过风景,满腔的离别情绪,很沉重。秋天很容易让人产生伤感。

学生读。

军中夜感:惨淡天昏与地黄……

问:汗竹香是什么意思?

2、独上江楼思……月光如水水如天,从来望月人如旧

让一个同学稍微讲解一下。

这首诗是写一种思念友人的情怀。(你怎么知道?)(这个人可以是任意一个人,由你去想,每个人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他以前曾经和朋友来过这个地方,但是人已经不在这里了,旧的事物又勾起了他对故人的怀念。

月光如水勾起了我的怀念,在大连的时候曾经见到过这种情景。让学生再齐读一遍。风景依稀似去年。

3、杜牧的诗。

陪谢校长去天津。天气很热。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草未摇,(草木摇),你们读一读,看哪一个版本更好一些?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学生说草未凋,为什么?)李老师倾向于草木凋。二二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不吹箫。玉人,美人。学生齐读。

4、昨夜秋风入汉关,更随飞将追骄,莫遣沙场匹马还。

5、苏轼:(这是四川人,我的老乡)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写深秋,有人认为是写初冬。

一年好景君须记……

6、王维:山居秋瞑纠正读音,浣。李老师就住在浣花溪畔。

7、李煜:他有一首诗很有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不用解释,自己可以看懂。李老师读: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今天的人读起来,愁的内容可能和他不一样,但依然能够引起共鸣。学生齐读。

8、李清照:咱们李家的,学生齐读。花自飘流水自流那首。纠正,玉簟秋。哪一个同学能够唱?有的同学不会唱,有的同学可能嫌出场费高了。同学要求李老师唱,李老师说,我对音响设备要求比较高。

9、鼓励一个学生起来背诵《声声慢》,学生有些紧张。老师提醒。另一个同学背。(注意,你现在是李清照)比刚才好,李清照表现比杜甫好。(笑)老师稍做解说。叠字的堆积有一个过程。李清照是爱喝酒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愁而喝酒,望雁生悲。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指谁?都指,主要是人憔悴。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有孤独孤寂的倾向。孤独到什么程度?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再读一遍。

10、好,现在李老师宣布一个庄严的决定,这页诗在本周内背完,看谁先背完。讲背诵的必要性。这些东西要化做我们的血液,不然,我们愧对祖先。

怎么写秋?

对的评价很复杂,但就我而言,觉得青年时代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问:这是诗还是词?(词。)NO,是诗!词属于诗,学生恍然大悟。

两首诗有一些背景,简单介绍。

李老师先读一遍。来点掌声啊!老师也需要学生的鼓励。

继续读《采桑子重阳》,掌声响起。

读这两首诗,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可能体会到毛的感情。

提到另一首诗。

剩下的时间自己读一读,再看注释。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4篇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秋阳的光辉尽情倾洒在大地上,也笼罩在路边的一个公园上。公园里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红的似火;黄的似金;蓝的似天,美丽极了,公园里到处弥漫着野的阵阵清香。

我走在路边,皱着眉头想着。原来,今天是教师节,同学们都送给老师礼物,我也想送,可到底送什么好呢?送贺卡?不行,太简单了。送钢笔,不行,太老土了。送什么呢?忽然,一阵香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看,原来是一片野。这时,我灵机一动,有了,送给老师一束鲜花!于是,我俯下身,摘了起来,一朵,两朵,我一口气摘了一大把,便高高兴兴的向学校走去。

我走进校门,便径直向张老师的办公室走去。办公室的窗户虚掩着,我悄悄的打开。咦?办公室里没有人。我想:“好,就让这束花为老师带去惊喜吧!”

窗户下面是老师的办公桌,放着地球仪、笔筒、墨水瓶。台历翻到了9月10日,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中中国教师节”,桌上的语文教案中还夹着一支笔,老师昨天肯定又伏案工作到深夜。记得上次,老师由于每天为我们批改作业,因此得了颈椎病,颈椎疼起来痛不欲生,可她却没有放下过一次同学们的作业。只好在检查同学们晨读的时候一边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一边掐头上的百会穴,减少疼痛。想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

我把花插入到笔筒中,想:“老师,您,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是通向知识的大门,更是我们的恩人,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我要把象征着健康长寿的野,送给您!”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学文;课文插图;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91-01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看图学文”,图文相映,内容生动,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它富有情趣,易教易学,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训练朗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好“看图学文”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好途径。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浅见。

一、借助插图,进行词句教学

借助插图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是“看图学文”的特点。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从指导看图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提问和提示,让学生口述全图大意,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如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小山羊》一文时,请学生仔细看图。回答下面问题:①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它们长得怎样?②小鸡在吃什么?③小鸡对小山羊说什么?小山羊怎么回答?让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下,展开积极思维,寻找答案,明白图意,进而让学生口述全图大意,这样段落中的文字自然而然在学生脑子里形成。接着,再让学生朗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在句中理解词语,在段中理解句子。通过“请”字可以看出小鸡和小山羊很友好,“谢谢你”一词可以看出小山羊很有礼貌。然后让学生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或几句话。这样学生既看懂了图意,理解了课文,又学会了字词,也发展了语言。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看图学文”是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来了》,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哪些地方可看出秋天的季节?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认识到:天空是那么蓝,那么;一群大雁往南飞;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这一秋天景象。这些都是秋天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写好这些景色呢?请同学们分段朗读,逐句理解,弄清为什么树叶黄了会从树上落下来,显示了秋天的特点。天空的特点是那么,那么蓝,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这是大雁飞行时的样儿让学生知道秋天到了,所以情不自禁地说:“啊!”这里表示“知道了”,“看出来了”。除了这些以外,秋天还有哪些特点呢?通过想象,学生纷纷发言:燕子飞到南方过冬;稻子成熟了;开了;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用彩笔画出简笔画来。这样学生既看懂了图意,理解了课文,同时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理解插图,渗透思想教育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思想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在小学进行语言文字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甚为重要。

1、以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义务教育新教材插图新颖,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对儿童有吸引力。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得到思想教育。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到了》一文时,让学生了解图意后可提问“秋天到了,大地有什么变化?”“天空又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知道一年四季,不但春天很美,而且秋天也不逊色。从而激发小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抓住重点句启发思考,教育学生做事不能纯模仿。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小猫种鱼》是讲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花生的种子播到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的玉米、花生,它也把小鱼种到田里,想到了秋天,也能收到很多小鱼的故事。教学时要紧扣重点句子设问,让学生思考,理解句子的含义。如教到最后一自然段时,可提问:①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和花生播到田里,它也把小鱼种到田里,说明了什么?(小猫有向别人学习的思想)②它的想法能实现吗?(不能)③为什么不能实现?(玉米和花生跟鱼的生长条件不同,玉米和花生是植物,在泥土里生长;鱼是动物,在水里才能养活)从而让学生明白:向别人学习时要动脑筋,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3.扣紧重点词语,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讲文明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促进人们的互相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应选好“训练”与“教育”的结合点,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课文中有些词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意义,讲读时,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本义,要重视理解这些词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如《小山羊》一文中做“请”“谢谢”这两个词,是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

总之,要充分利用“看图说文”的教材特点,对儿童进行两个素质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精品论文doc[OL].互联网-其它论文-道客巴巴.

2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课件《月球之谜》[OL].互联网-豆丁网.

3《燕子》说课稿 PDF[OL].互联网-技术总结-道客巴巴.

4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OL].互联网-百度文库.

5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山羊》[OL].互联网-[斐斐课件园].

6教学反思[OL].互联网-百度文库.

7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OL].互联网-教育-道客巴巴.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法注重形象生动的场景教学环境,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引入有趣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自新课标改革后,情境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教师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机制,通过还原真实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其独有的时代教学特征,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创新应用举措[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利用情境教学法,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大力推广与引荐。

一、引入形象情境,彰显教学效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目标受众主要是小学生群体(性格差异较大、表现特征较为突出),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偏向于趣味性教学内容的灌输,创设具有生动形象特点的教学情境,便于学生更便捷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冬天是个魔术师》教学设计为例,明确本章节重难点内容――识记生字、通读课文、了解冬天,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具等辅助条件。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课件播放相关影视视频、图片,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开展“听录音、画图画”活动及其他小游戏,让学生就录音内容勾画自己联想中的冬天场景,并鼓励学生上台演讲作图内涵(也可通过手势勾画的形式来完成演讲),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冬天的变化特点。在完成画图活动后,引入图片教学情景,向学生传授文章中的生字、词语等知识点,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问题情境,完善教学体系

问题情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教学流程,让学生快速明确教学难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2]。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麻雀》课堂教学为例,在备课准备过程中,标注课文知识点内容(生词、文章阐述概念),准备课时环节、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谈话活动为基本依据,提出问题情景:麻雀作为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既没有漂亮的外衣,又没有动听的歌喉,受欢迎程度偏向一般化;通过朗读课文内容,了解到它身上具有一种令人敬佩、感动执著的精神,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精神,你们认为麻雀的这种精神是否具有可取之处?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精神的?(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检查预习、开展自学活动,并结合自我感悟达到理清文章层次的目的,也可让学生自主创新文章末尾内容,自我编制新的应对结局,促进学生的空间联想、实践操作效益,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社会实践,明确教学目标

社会实践注重课本内容与课外教学的整合、统一,在明确教学内容及实时目标的基础上,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满足学生集体生活的实际需求。在某次教学公开课中,以《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为教学重点内容,教师结合文章所阐述的系统知识点,布置课外实践探索活动,安排两至三人为一组,调查葫芦真正的结果周期、防护措施,并简单记录实践活动的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形成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记录心得。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形成统一战略联盟,秉着认真、负责的探究原则,明确葫芦及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施肥灭虫等具体应对举措,联合课外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果,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次如果按照正确的杀毒、灭菌、施肥等操作步骤,那么是否还会像第一年那样颗粒无收?或者通过小话剧演示情境,分工、协作文章角色,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保障。

四、激发空间想象,改进教学机制

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猎奇心理特征,利用探究式教学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第三册第一单元《秋天》课堂教学中,以“秋天到”、“山行”、“火红的枫叶”、“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课文为单元重点内容,教师结合学生对秋天季节的感官体验(掌握秋天的特点),利用秋天的对应词语(如:“寒秋”、“萧瑟”、“秋高气爽”),收集有关于秋天变化特点的资料,编写一段有关秋天的个人语句(字数不限、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充分发展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便于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也可结合考试讲解情况,自主设计教学课件模板(选择合适的图片,插入合理的词语、段落),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效益。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形象情境、问题情景、社会实践内容、空间联想条件,创建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机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龙启.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84-85.

[2]张香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5,21:148-149.

秋天语文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想象力;满堂问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点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而学生的思想力培养,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教学的途径来实现,可见阅读课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衡量阅读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应考复习中广大语文教师更是对学生进行了“大运动量”的阅读训练,然而效果却不大理想。究其原因,大多数考生对阅读题提供的语段类型感到陌生,心里没底。这类题的主要题型是简答题,其中又以概括综述的简答题为主,而考生不善于抓住关键的词与句段,更不善于通过关键词与句段的分析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另外,由于阅读题所提供的语段都较长,而考生阅读、理解的速度慢。影响了阅读的质量。这些都反映出考生阅读能力不高,其原因主要是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问题。笔者根据多年阅读课教学的经验,找出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的问题,以及一些点滴经验一并提出,再此进行一些探讨。

1.语文阅读课教学存在问题

1.1 学生没有形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唯恐有遗漏;尽量有时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也是围绕着教师的灌输而进行的。正如人们所说的:“目前讲读课以讲(教师讲解课文)代'读'(学生阅读实践)、以'听'(学生听讲和笔记)代'读'的现象比较严重。”长期如此,学生在对课文的阅读分析中形成了一种对教师依赖的习惯,拿一篇文章给学生自己读,他们便不知怎么去读,对此人们往往归因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所以尽量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殊不知,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运用来说是养成一种习贯,养成这种习惯“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因此,他把培养读书的良好习惯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多次论及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性。他在1943年初出版的《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就开宗名义地指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他在一则书简中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对我们当今的语文阅读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忽视读书习惯的培养来训练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难以得到大面积和大幅度的提高。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认识不到位。人们提到语文教学的任务一般只是提到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这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实施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就要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2 阅读教学违背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阅读理解这一规律。

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弊端,吕叔湘先生曾说“阅读可也好,作文可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照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照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阅读课最流行的程式就是:教师在讲解之后对课文进行划段分层,剖析讲解,然后归纳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教学参考书上对课文的分析往往也就是这么几方面,教师照搬进行教学自然不必再动脑筋。这种程式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呆板僵化,阻碍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而且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程式忽视了让学生整体的感知、体味课文。教学起始就把阅读材料分割开来,弄的内容支离破碎,使学生缺少整体印象。结果,学生虽然学了很多课文,但自己面对一个完整的阅读材料时,就很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分析。这种程式阅读教学违背了“整体——部分——整体”这一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

这里说的整体是指一篇完整的文章,部分是指构成一篇文章的词、句、段。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词、句、段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需要而从属于文章的;从阅读的目的来看,人们是为了理解整篇文章的需要而去理解词、句、段的。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时就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人们阅读一篇文章总是从整体感知开始,并借此获得课文内容最初的直接的字面意义。其行为表现为,阅读中能读通文字,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对文章特点有大概的总体印象。学生读课文时也总是首先想文章写了什么,而不是首先想文章可分为几段。众所周知,理解是阅读的关键,阅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感知则是理解的基础,理解的质量如何则取决于感知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只有在充分地感知文章整体的基础上,才能披文入情,把握课文的丰富意蕴及其表达方法。

1.3 在阅读教学中缺少一两个中心提问 。

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相当盛行,近年来出版的各式各样的中学语文教案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课文教案就是这样设计的,应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 “提问设计”对避免“满堂灌”的现象是有积极意义的,应看到有不少的“提问设计”走入了另一误区,“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篇课文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在课堂上弄得热热闹闹,然而却不能抓住主要矛盾,缺乏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中心提问,其结果不但不能强化学生深入思考,深刻体会课文的特点、重要和难点,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和从文章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师没能驾驭教材,不是教材“为我所用”,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课文里有什么就要教什么。二是有些教师把这种热闹的教学看成是启发式的教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启发式并非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形式主义的问答在本质上仍然是注入式的。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经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察。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提问的运用水平不高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研究问题的艺术,力争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能够设计出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提问来。阅读理解一篇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篇课文的问题是很多的,这些问题是一篇课文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突破课文,其他的次要矛盾也才会迎刃而解。以课文的主要矛盾为切入口设计一两个提问,往往就可以带动整篇的课文理解。正如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解决的似乎只是一个问题,但学生的思维触角却深入到了课文中每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指导,向学生揭示自己提出问题的思路,为学生提出范例,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2.语文阅读课教学点滴经验

2.1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人物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是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儿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感受?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现院子里静悄悄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和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的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古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2.2 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时,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面对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在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裙童正是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为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土”的痛苦,表达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炙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2.3 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家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文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人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研究礼仪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的意境。只要有事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上一篇:户外活动教案范文 下一篇:游戏活动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