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2 20:00:29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1篇

1.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2.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旨。

3.品读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体验。

2.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破题导入:

标题中的“绿”是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囚绿”?

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性散文。

根据说文解字,人居斗室为“囚”,木处方院为“困”。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题目中的“囚绿”体现在文章的那些章节中?那这株常春藤被囚禁后和被囚禁前又与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理出文章线索。

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

(《教师教学用书》上第一个用“寻绿”,我认为“遇绿”更符合文意,作者第一眼瞥见绿影选定这个房间而不是刻意寻找绿的。)

2.学习散文,要注意文中与标题密切相关的词语。本文中,作者对绿的称呼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在文中找到它们的出处并体会作者对绿的情意的变化。

预案:作者对绿的称呼有“绿影”“绿色”“绿友”“绿囚”。

“绿影”出现在文中第4段,“绿色”出现在文中第5—8段,“绿友”在第10、14段,“绿囚”在第12、13段。

从“绿影”“绿色”的称呼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把“绿”还只是当做物来看,而“绿友”“绿囚”的称呼说明作者已经把“绿”当做有感情的朋友来看待。它已经从无感情的植物变成了有感情的人。作者的感情在逐渐地升温。

试用语言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情不自禁一往情深

二.美点赏析,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的角度:1.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的形容词和动词。如“焦”“牵”“伸开”“攀住”“舒开”等。2.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3.多种表达方式。课文除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以及记叙、描写。使文章灵活、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最好能作评点。

评点示例: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评点:运用排比比喻手法,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

2.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

评点:用排比句式,突出表达了作者看着绿枝茁壮生长时无比激动、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从“伸长”“攀缘”“舒放”,层次递进,而整个句子,整中有散,长短交错,读起来既简洁明快,又舒展自如。

3.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评点:把绿色比喻成小鸟,以动态写静态,赋予绿色以勃勃生机;“歌唱”凸显了欢喜,变视觉为听觉,感受绿色和“我”对语。

三.感受绿的形象,探究写作意图

1.囚绿前的形象

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2.怎样看待对“囚绿”的行为?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这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伤害。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不能囚禁它,给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3.你能找出文中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吗?补充介绍背景及作者生平。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1937年),烽烟四逼中的旧都(北京)。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成为一座“孤岛”,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作者陆蠡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日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仅34岁。

4.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作者怎么看?由此引发你什么感想?

①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②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可贵精神。)

至此,“绿”不仅仅是指那棵普通的“常春藤”了,它是“向往光明、自由、坚强不屈的广大人民”的象征,作者由绿及人,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5.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谈谈你的看法。

①抒发了对于象征着生命与自由的绿色的喜爱之情。

②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渴望自由、坚贞不屈、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③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带来温暖,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滋润心田。爱,有时是一种伤害!

④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各抒己见,归纳总结,第四种说法比较符合文意,但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四.布置作业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刘长春《陆蠡故居》

【教学反思】

这篇设计在我校同课异构大赛中获一等奖。主要原因是独立刻苦钻研教材,散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品味,使得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自己下水写写小诗,借班上课,调动学生读写的兴趣。

【板书】

囚绿记

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

蓬勃、向阳、固执,不屈服于黑暗

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战精神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开课;教案;《囚绿记》;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对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重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教学方法:诵读感知、读写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早自习预习、电子白板、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慧眼一起去寻找那抹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检查早自习预习情况

1.文题中“绿”指什么?(常春藤)2.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用两个字概括。(寻绿(1―4)观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3.作者囚绿后放绿,放绿后又怀绿,这矛盾的表现流露作者的什么情感?(喜爱绿)

三、讲析课文

(一)学习囚绿(8―12段),齐读,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爱绿为什么囚绿呢?圈出相关句子来读读。2.请大家圈出描写“绿囚”的语言,读一读。看看绿枝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突出绿枝条什么特点?在“绿囚”变化过程中作者心情如何变化的?

答案: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研读重点词语:“装饰”、“葱茏”、“猗郁”。(装饰,安慰;葱茏、猗郁本指草木茂盛,这里移用,表现爱与幸福年华的丰富。)(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绿枝条由生机勃勃变得嫩黄细瘦娇弱,颜色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往光明,不屈服于黑暗)

重点句子研读:“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体味作者的用意。(生的欢喜――不快――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可怜、恼怒)

(二)学习(1―6段),自由诵读,完成三个任务

请找出相关句子读读。1.我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对这样的房子我却怀着一种喜悦,毫不犹疑的决定下来,是什么原因呢?2.为什么如此爱绿呢?3.哪些句子表现我对见到绿的急迫心理?4.这种急迫的心情暗示什么?并找出相关词句来证实。

答案: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重点句子朗读研读:“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注意重音,理解象征意义。从哪里可看出作者需要慰安?(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暗示作者境遇不佳,他的生活缺乏绿色,缺乏希望,缺乏慰安,缺乏快乐,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北平,正需要用绿色来安慰自己的眼睛,象征生命与快乐的绿成了作者唯一的朋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齐读5―6段。

(三)学习(13―14段),老师范读,完成下面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提早释放了绿纸条。(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2.在绿枝条上,作者赋予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3.这种精神内涵与我们民族的哪种精神相同呢?(自强不息 向往自由 向往光明 不屈不挠。作者赞美绿色,就是在赞扬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抗敌精神)4.作者怀念绿,还怀念了什么?(怀念北平的人民、沦陷区的人民、日寇铁蹄下的同胞。或者说怀念和平安静的生活)

(四)总结

作者用绿的特点来象征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下的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也是陆蠡精神的体现。

补充:巴金赞扬他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圣贤可以当之无愧。”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陆蠡,一介书生,在生死面前所体现的硬气和浩然正气,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他用自己的笔书写这样一种精神,用自己的献血来印证这种精神,令我们都深深感动。

探讨:本文通过描绘一种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事物被赋予象征意义,写作上是什么手法?我们所学哪些课文采用这种手法?学生自由讨论(托物言志)。

(五)课堂迁移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3篇

思路范围广,在生活中也较普遍。妈妈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十字绣,风风火火的孩子,大喊一声“妈!”打断了妈妈“十字绣”细针密缝的思路,妈妈很不快。爸爸正在一心一意下围棋,大嗓门的妈妈,一声“老头子”,打断了爸爸下围棋的思路,爸爸很不满。

思路,当闪念清晰时,像一条连绵的小溪,不绝地流淌。思路有时也像搁浅的小船,叫人坐立不安,心情烦躁。

思路这个比喻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做思想的一条路――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步地往前走,最后到达这条路的终点。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对思路有精辟的论述。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解释:“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和情感。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

于漪:教师在教学中,就是善于抓住课文中作者提供材料,积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思路,仔细琢磨,反复推敲,看看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的,有了生活,又是如何通过思维,将一堆素材整理成文的。从而理解掌握、观察和思维的奥妙。

概括而言之,思路就是使一种可存在的也不可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思路。

对这个问题有明确认识的同志,就能适时把培养能力与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路教学;相反地有的人,只能为分数而分数,为讲段而讲段,甚至照抄参考或别人的教案中的有文字,把它硬塞给学生,而不晓得与思路教学挂钩。

干任何一件正经事,有意识与无意识,有目标与无目标,有目的与无目的,其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怎样进行思路教学应当研究了。

语文教学中思路不是当讲不当讲的问题,而是如何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的问题,只不过,有些教师习惯于“程式化的教法”把作者本来变化多端的活泼思路,讲僵了,讲死了,或者另走极端,只抓片言只语,做文学游戏,对作者真正思路置之不顾。导致学生学了许多课文,不知学什么,如何学,到头来只能是一些零散的知识。如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的基础知识,或背诵一些美句、片断等等。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思路”把本不应该是个陌生的概念。大凡归纳主题思路,概括段落大意,分析写作特点,无不以文章的思路为指归。吸有让学生不断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民展的途径和辛勤写作的功力,弄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才能达到对课文深刻理解,进而熟能生巧。总结他人的写作成功经难,对自己大有益处。待到自己写作文时,就像有许多朋友从旁开导一样,从杂乱的生活经历和朦胧的思想闪念中,迅速地理出自己的思路,并选用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线索、脉络、思路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说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编写各类型的提纲,或讲座,谋篇布局,启发学生进行他造性复述,以及学生作文前,教师的指导和讲评等,都是进行思路训练。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指导要“启”,不要“闭”;要“放手”而不要“背负”;要“活”,不要“死”。教材变了,如果教法不变,那么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每篇文章的构思是不同的,可一到了一些教师手里,便都成了基本相同呢?就是因为浮于表面,蜻蜓点水,不深入钻研。

教法要多样化,这是对的,但多样化,并非搞五花八门的花样,不少青年教师,把小说戏剧欣赏,纯粹当作电视、电影播放,学生激动之后留下多少?因此,把握教学思路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重头戏。

什么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思路;二是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学生思路(学路)。这二者往往是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中必须变教师“单向注入”为“双向交流”,力争由“双向交流”变多向交流,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学思路不同于作者的思路,讲读教学更不等于按着课文的顺序从头到尾读下去,讲下去。文章的内容和脉络是早已固定了的,但不同的教师教同一篇课文,由于各人的修养不同,体会不同,特别是思路不同,因而处理的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就大有好坏了。

人们往住赞叹某某老师的课上得怎么出色,说四十分钟的课真是艺术享受。殊不知一节成功的课,教师所花的备课时间又何止一个四十五分钟!教师认真备课,不仅要考虑自己怎么教,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怎么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步骤的安排,象结构文章那样,怎样起、承、转、合,都得考虑周密。上课也确实有一个“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叶圣陶语)的问题。

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很不重视这个问题,或者不理解它的重要性;有的虽从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这中间的奥妙,但又苦于缺少改进教学的办法;还有的故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伤脑筋。

我曾听到一位新教师上语文课,提问:“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回答说:“比喻。”教师低着头,只管讲下去:“对了!拟人法。”原来他的教案上是这么写的,他只会“忠实地”死读教案,而不理睬坐在他面前的几十个活生生的人!

如果说这是初上语文战线的新兵,过分紧张,难免出点差错,情有可原;那么当了几年或更长时间的教师假若上课仍然“目中无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就实际在说不过去了。而事实上有些教师的教学路子已经模式化、程式化,不看对象,照本宣科,自已讲的是否过深或过浅,过多或过少,语调是否过高或过低,过快或过慢,一个信息传送出去,对方是否接受得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否适应,以及如何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等,都不加考虑!要把握文脉,“文脉”不是中心思想,也不是“结构顺序”的同义词,如果把文章各个章节都比作一组组“珍珠”,那么“文脉”就是贯穿这组组珍珠,使之成为大串珍珠的一要红线,我们总结中心思想时,不是不是常用“本文通过……,表现……”的形式吗,很明显:“表现……”则是中心思想,而“通过……”就是“文脉”。

教学思路如此重要,在教学中应用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这里就从《囚绿记》为例,抛砖引玉。

《囚绿记》是一篇抒情散文,它通过对长春藤(绿)的赞颂,储蓄地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看到《囚绿记》这个题目,很可能疑窦丛生:“绿”是什么?“绿”能“囚”吗?为什么要“囚绿”?“绿”又怎样“囚”法?这些问题,望文生义是无法解释的,只有纵贯全文,掌握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的思路,才能对文章的主旨有深刻的理解。

围绕对“绿”的感受,作者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平淡中蕴含着深意。作者由见绿而喜绿、恋绿,由恋绿而察绿,以至于囚绿,情随事移,从而突出爱绿之心,其爱绿之情深可见;最后作者终于释绿,而萦回于绵绵的念绿之情,则更进一步突现出向往绿、追求绿的隽永含意,其求绿之意长可见。因此,只要抓住这“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的思路,就是抓住了领会文章精神的钥匙。环境是如此差的陋室,作者为什么一下子选中了它?这是因为什么?作者直抒胸臆,诉说自己在这大城中走孤独而又陌生,可又为什么却说:“但我并不感到孤独”,这种矛盾的思想又是因为什么?这里作者有苦难言,其总如朗苦用心。《囚绿记》写于一九四O年,祖国正受着“异族的侵凌”,“蒙受极大的耻辱”(陆蠡:《池影》),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其时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时时流露着“寂寞”的感情,洋溢着“愤怒”的情绪。作者在《囚绿记》中写对绿色的喜悦,实际上是写对自然、对生命的爱恋。留居“孤岛”是孤独的,但对绿色、对自由的追求则使人振奋。绿之宝贵,在于它给人安慰,使人快乐,它是赏心悦目的;绿之宜人,更在于它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之所在,它简直是个光明天使。“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热切的爱恋,对自由强烈的追求。不屈不挠的斗士是永远不会孤独的,这孤独而又不孤独,正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破坏安宁和幸福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的心情。联系到这样的写作背景,对生活炽烈的爱和对侵略者强烈的恨这个储蓄隽永的题旨,也就不难理解了。这里写“恋绿”为后文“囚绿”作铺垫。但文章发人深思处,更在于“奇兵突起”。在山穷水尽之处,又现洞天胜景。由恋绿而竟至于“囚绿”。这一“囚”字是前文“寻绿”观景的发展。说明茫茫孤岛,“绿”来之不易。“囚绿”使作者与更亲近,作者用绿色来装饰斗室,表明绿色是我的爱和幸福。因此,行文从里处是探入微,从而深化了主题。

然而,这还不是题旨的全部内容,也不是作者感情波澜的尽头。试看作者描叙这“幽囚的‘绿友’”的语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推动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弱,好象病了的孩子”。绿是生命的象征,因此绿是离不开阳光的,“绿友”反抗着“幽囚”,尽管绿色由深、浓而浅、炒,枝条由粗、强而细、弱,它挣扎着,总是向着太阳。“绿”在奋斗,它真正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啊!“我”终于“珍重地开释了”它(释绿)。啊,原来“绿”是囚不住的,“绿”的生命力是极旺盛的,自由是终究要回来的!这不正是一年之后作者还在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念绿)的真正用意吗?随着作者写作思路的进一步推进,我们才真正领会了《囚绿记》所提示的问题的实质,才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所抒发的鲜明的爱憎之情。

由恋绿而囚绿而念绿,何止是表示了对绿的爱之真切,而是更深刻地昭示了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含意之深长。“情深意长‘囚绿友’”,只要抓准这情这深、意之长,又循着作者的思路登堂入室,是不难确切地把握住文章主旨的。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优秀的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和程序的精炼化、艺术化、系统化的呈现过程,它犹如一篇“微型教案”,能够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学过程清晰地显示出来。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的推广,导致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板书缺失,也使他们的课堂教学畸形化。消除这一畸形,就要正确认识板书的作用与现状,从而寻找出板书的对策。

一、板书的作用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独具匠心的板书,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对陶冶学生的性情,启迪学生的智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表现为:

1.呈现教学内容,彰显教学重难点。教师备课要有明确的意图,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如何明确教学意图,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需要师生游走于文本之中,需要师生双方的思维碰撞,更需要借助于教师合理、适宜的板书。比如,对于朱自清的《春》的板书,就很有特色:

盼春:盼望、春近;

绘春:山水、太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颂春:像娃娃(新)、像小姑娘(美)、像青年(有活力)。

2.深化主题,形象直观。好的板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准确归纳,不但能还原作者对文本的建构,还能揭示文本的主旨。如《小巷深处》的板书:小巷深处――爱。(1)满足、自豪;(2)沉默、回避;(3)淡忘、隔绝;(4)悔悟、感激。

3.提纲挈领,简洁明快。把简要的文字、符号、图表呈现给学生,教学思路一目了然,教学节点画龙点睛。如此方能使学生理解文意、把握文旨。比如,同样是朱自清的《春》,有老师的板书为:盼、迎、绘、颂――春。

二、板书的现状

1.“多”而“滥”。有的教师恨不得将教学内容全写在黑板上,这样既多又杂,反而突出不了重点与难点。学生看了也厌烦。

2.“单”而“呆”。对不同体裁的内容,不管学生实际,用同一信号刺激学生,刻板划一,毫无新意,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这样即使是最富有真情流露的文本也会变得死气沉沉,犹如一潭死水。

3.“乱”而“繁”。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毫无计划,信手拈来,擦擦写写,杂乱无章,学生对此犹如雾里看花,理不清头绪。

4.“空”而“怪”。有些教师上课,黑板上只板书几个字,甚至仅把题目写一下,空空如洗,给学生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或者追求形式的独特,板书色彩纷呈,让学生眼花缭乱,貌似新奇,实则哗众取宠。

5.为板书而板书。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板书的新颖独特,美观规范,将板书和课堂教学脱离开来。板书内容不是自然的呈现,而是在引导学生讨论完成后在时间快要结束时才在黑板上认真地把板书写画出来,这种为板书而板书的做法也是教学的大忌。

三、板书的对策

板书是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提炼,浓缩了教学环节的精华;它凝聚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随意所作,应该谨慎行事。限于篇幅,仅举三点:

1.过滤文本的细节。教师上课,不可能把授课内容全部展现在黑板上,必须精简内容,过滤细节。《孔乙己》可板书的内容很多,笔者过滤出掌柜、众人、“我”、小孩的“笑”来设计板书。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笑”体现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可有可无,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一个“笑”字,将文本的“魂”勾住了,文本的密码被破解了。

2.选择文本的切点。一篇文章的教学路径往往千头万绪。如何从众多的、繁杂的路径中选择合适的切点板书,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准的一个标尺。倘若教师找到了最佳切点板书,即使是再晦涩的文本,也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笔者在教学《囚绿记》时这样板书:囚绿记――(1)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深爱、尊敬);(2)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

这样的板书,切口小,内涵丰,意蕴厚;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疏通文本的思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线索)写的,理清了文本的思路,就能抓住文章的筋脉,使文本的血肉尽收眼底。比如,教学《陋室铭》就可以这样板书:

陋室铭――室中之景(苔绿……帘青);室中之人(鸿儒……无白丁);室中之事(抚琴……阅经)――唯吾德馨何也?陋室铭真“陋”吗?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5篇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教学在启蒙学生语文意识、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但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学生感到无聊单调、枯燥无趣。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它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毋庸置疑,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就像荒芜的沙漠中出现绿洲,久旱的田地沐浴甘霖,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1.1 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此所谓“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片、录像资料,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感官刺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主体地位。

笔者在讲《荷塘月色》时,就用图片、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月下荷塘、荷塘月色: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参差斑驳树木的黑影,弯弯杨柳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浓淡相间。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欣赏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些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活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荷塘月色的高雅、朦胧、幽静之美。采莲姑娘的出现,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美丽的脸庞,悠然的神态,娴熟的动作,婉转的歌声,仿佛仙女下凡,美不胜收……

英国诗人济慈认为:“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通过图片、录像再现课文,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获得欣赏美的喜悦。

1.2 化无声为有声,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困难是人尽皆知的。首先,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经历、思想,与当今有一定的距离。其次,诗歌思想感情复杂,意境丰富,无固定套路可言,难以捉摸。而运用音响渲染情境,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配以色彩鲜明而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而且能从中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笔者在讲李叔同的《长亭送别》一诗时,配以委婉的同名歌曲,一种凄凉沧桑的情调把诗人在送友人离去时那种依依不舍、愁肠百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受到感染,脑海中仿佛呈现出孤寂的长亭、苍凉的古道、枯萎的衰草,仿佛看到夕阳弱柳,听到笛声箫残。

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3 化单一为丰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囚绿记》一文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寻绿、关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作者将文章命名为“囚绿记”,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国家的命运。这是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作者表面上讲述自己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实则表现出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多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型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1.4 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人无分身之术。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章题材特殊,如小说、戏剧,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尽管使尽混身解数,也难以完全将复杂的情境再现出来,将多面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上课时总是觉得课文干巴,毫无兴趣可言。

笔者在讲鲁迅的《阿Q正传》时,放了由著名表演艺术家严顺开主演的同名电影片段,专业演员演技精湛、效果逼真、语气恰当,枯燥的平面人物鲜活丰满,将学生的情感细胞完全调动起来,学生随着故事情节时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大笑。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进而领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这样,多媒体语文教学深入浅出,用最直观的手段讲解最深刻的道理,学生在享受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一箭双雕。

2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为了让多媒体高效服务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掀起它的“盖头”,仔细认知,深入了解。古人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十全十美,多媒体语文教学也同样存在不足。

2.1 舍本逐末,华而不实

韩非子说:“华而不实,虚而无用。”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势必舍本逐末,丢西瓜捡芝麻。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等,是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的。但是,凡事皆有“度”。著名作家张贤亮感慨:“能够白首偕老的夫妻,大概就是能够掌握适度感情的夫妻。”同样的道理,要想让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适“度”。

只有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如果少了学生静下来思考的环节,就和传统的“满堂灌”毫无差别。只顾现象、不想道理,只顾热闹、无视效果,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就会表面化、浅显化,那么,课堂教学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2 角色退化,投机取巧

现在流行的教案型教学软件,使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的教学机制退化。若教师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员,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荡然无存。有些教师为了上课方便,直接下载课件,不做修改,盲目使用,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变授课为应付,变教学为投机,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初衷置于脑后。

3 趋利避害,优化多媒体语文教学

亚里士多德说:“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既要认识到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先进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要承认,在多媒体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其缺点也是现实存在、不容忽视的。认清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才能有效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用好这把双刃剑。这不是某一个教师的责任,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6篇

一、开源方有活水:教师批判性思维的培植

“开源方有活水”。欲想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首先,教师自然要秉持如此的思维品质。然而,提及语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始终,我们感言渺不可及。王荣生教授曾论:“我国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阅读方式的变形乃至变态。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取向,就是要养成学生常态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读罢嘉言,精心思之,不无要理。显然,透过一抹悲凉,我们应该重拾信心,在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上悲壮、甚至孤独地前行。而这,或许亦该成为语文教师培植批判性思维的重心。具言之,文本解读便是其中一条重要门径。下面,出示笔者所撰《“窗”的隐喻:苦觅生命的平衡――摭谈的主旨》一文片段:

很多教师会以“爱绿”、“恋绿”、“囚绿”、“释绿”、“怀绿”为线索来解读《囚绿记》,并将陆蠡因从事抗日文化工作而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作为背景资料,认为文中的“我”,就是“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藤”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性格。如果说“绿藤”代表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品性的话,那么,“我”在“囚绿”过程中又饰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仅此一问,就会让民族性格沦变得脆弱不堪。

细读文本后,我生发两处疑惑:一是我们该如何释答“窗”多次出现在文中?二是作者在文末除了担心再见绿藤后面生外,为何还惦念着圆窗?

陆蠡的孤寂天性注定了“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当“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这时,那间陋室在客观上对陆蠡的孤独、寂寞的天性形成了一种庇护。此时,“窗”便扮演着对客观世界与心灵世界既阻隔又分割的角色。而“带有小圆孔的窗”又为孤独情感底色中的心灵内部交流提供了可能。这是“窗”的第一重隐喻。

另外,绿藤于屋内屋外有两种生长状态。屋外的生长是符合理智的,而进入屋内则有违理智,是迫于“我”孤独催生下的变异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藤的两种生长境遇背后负载着作者理智与情感的两端。而“有小圆孔的窗”则为“我”的情感与理智的碰撞提供了一种可能。当“我”迫于外界压力,最终放弃囚绿后,“有小圆孔的窗”实则已经成为了其内心情感与理智艰难交锋的见证。这是“窗”的第二重隐喻。

显然,我们一味沿承旧说陈料,是不能在文本解读上有毫末进步。所以,在《囚绿记》一文中,文末“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一句,既包含了作者的忏悔,更潜隐着一份人生诉求――期待生命的平衡。多做一点类似于这样文本细读,对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颇有益处。自然,以此为基点,不论教案设计,还是教学方法拟定,亦会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境界。

另外,古诗文阅读,特别是语辞考释方面,更是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一片开阔天地。语文教师在备教文言诗文语辞时产生的疑窦,往往能激发出教学设计的灵感。例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中“向”,教材无注。按常理推解,我们易将其释为“朝向”。这,也存诸众多教参资料中。实际上,王瑛先生在《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一书中认为,“向,又犹云‘在’,亦为介词,多与方位词连用,组成方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如,“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因话录》卷三)

自然,我们便可以重新检视“独留青冢向黄昏”:“在黄昏中,唯独留下了一座青冢”。细味其里,兹解不仅顺于文意,更谐于意境。备课及此,于此句鉴赏,笔者设置了一道讨论题:“‘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向’可解为‘朝向’或‘在’,你认为哪种理解更好?”讨论中,有学生认为王昭君的“青冢”前是有墓碑的,那样便使“朝向”(向)夕阳有了着落;但也有学生会持“向”解为“在”的说法,认为于“青冢”而言,无碑之凄凉更与昭君生前的伟绩形成反差,加深了杜甫忧国忧民反而壮志未酬的悲情。就后者所答,平心而论,难道不是我们苦苦期待与孜孜寻觅的那种文学品鉴吗?兹例,不仅展现出培植语文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范例,更彰现了这种思维巨大而独特的魅力。

下面,再谈谈开展“文本解读”与“语辞考释”工作可能凭依的书目。“文本解读”而言,首推孙绍振教授的《文学性讲演录》、《细读名作: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等,当然亦可参看王荣生教授所著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等书籍。“语辞考释”方面,扛鼎之作首荐张相先生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和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王瑛先生的《诗词曲语辞例释》、《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宋元明市语汇释》以及陆澹安先生的《戏曲词语汇释》、《小说词语汇释》等辞书亦有重要参备价值。

有些文本解读与语辞考释,其深难度远远超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层次。如何“由深入浅”地定位于中学语文教学?这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偏爱简单,便“执迷不悟”;我们要鼓足勇气与调动机智,因为,我们始终渴望确证!

二、行于兹意在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护

批判性思维,远远不应止步于教师本身。她,更应走向学生心灵,因为,学生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那么,当自身具备了一定批判思维能力时,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承递给或者开掘出学生的这种能力。多数情况而言,面对一些问题,看似学生无法以批判思维应对,但是,只要教师适时引导,结果往往意想不到。开掘胜于传承,这,便是此部分取题为“养护”的深意。下面,出示我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堂片段。

师: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林教头被逼上梁山的原因。请同学们思考并畅所欲言。

生1:我觉得是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1(迅速翻阅书本):课本第4页(笔者按:教材版本为2004年人教版,下同)上说道,“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还有后面,第8页上,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事?且吃我一刀!”这些语句,都说明林冲上梁山,是因为陆虞侯等人对林冲的迫害。

师:有道理。你的观点和很多教参不谋而合。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李小二也有影响。

师(惊讶):这个观点有意思。你具体说说。

生2:我只是一种感觉,因为文章前半部分,施耐庵用了不少笔墨来写李小二。这,应该不会一点作用都没有吧?

(众生笑)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读这个部分。

……

上面这个课堂片段,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后面。课上,笔者带领学生深入研读并认真分析了李小二在林冲上梁山中的“积极”作用。课后,笔者整理出《“李小二”:周全林冲性格转捩因缘的关键人物》(待发)一文。现摘录部分。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此处,施耐庵以林冲的行为作结,似欲显露林冲的某种性格心理,然而,有了前文的阅读感知,我们能明确感觉到,此段的叙事主角实为李小二。那么,于此句的解读,仅从林冲的角度就似乎显得粗糙与浮浅。细读并系联“李小二两口究竟缘何‘欢喜’?”来思考,我们便不难建构出一个完整而合理的思维链:主动与林冲相识,关怀备至,貌似答恩之举,实则潜隐着有所求之欲。再者,细读李林二人的对话后,我们明显感受到李小二前后语意的龃龉。前面两次,他处处提醒林冲要“堤防”与“仔细”,后面,林冲临走时,他却说“休要疑心”。实际上,林冲对自己即将到草料场之事颇有怀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省略号所省内容,正是林冲疑窦丛生的地方。这,明眼人一望便知。那么,一向“勤谨”的李小二怎会不感知到其中的不妥呢?

所以,李小二的心理已然从开场时的“有所求”,慢慢转向为“有所惧”。实际上,林冲临别之际的两人对话,绝不是一般的话别。其后,直逼读者阅读心理的是,“有所求”的李小二开始逐渐失语,“有所惧”的李小二开始抛出远离林冲的暗语。因为,此时的李小二深知,现在的林冲已不是彼时的那棵“摇钱树”,而是一个祸患即将接踵而至的“风雪圈”。

审视上述课例,我们显然感到,在一些学生的潜意识中,贮藏着大量可开可采的批判思维的能量。语文教师养护学生批判性思维,首要与根本在于触发开掘。动用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把控课堂亮点,深入探究,是养护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根本抓手。

当然,我们要明确,批判性思维与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是截然不同的。当下,我们做的或许只是复归语文的本真,然而,在这片至纯至真的天地中,总存有一种期待与一缕灵光!绚烂的灵光为那份潜藏于心底的期待,讲诉着一个道理:这,仅仅只是开端。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7篇

无论是课堂伊始的导入语,还是课堂结束时的结语,抑或课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恰当地使用过渡语,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使各个环节融合起来,自然流畅。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清课堂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更增添了课堂的艺术效果,使课堂充满了“语文味”。

一、立足文本,自然过渡

过渡语的设计可以充分考虑文本的内容,立足文本,使用文本内容来过渡,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疑过渡。

如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夏》,简单导入新课后,设计了两个问题:1.根据课文内容在“夏”的前面加什么词?2.根据课文内容,在“夏”的后面加什么词?这样,自然过渡到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引起了学生思考。

余映潮老师在《我对阅读教学“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说,所谓“主问题”是对课文研读教学中,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关联内在的逻辑,使课堂程序于无痕中过渡。教学《囚绿记》一文,他仔细研读文本,设计了两个问题:1.那是怎样一抹绿?2.他是怎样一个人?先将文中有关绿的句子找出来,理清写作思路。赏析优美的语言并反复诵读概括绿的特点。接着通过第二个问题,从分析语言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在这个环节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爱国之情。这样的主问题设计就能将各个环节紧紧扣在一起,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构建起整节课的结构。

如果要从文本中发掘过渡语的内容,就需要我们走进教材,去思考,去研读,考虑怎样去设计“主问题”“小问题”,从而使课堂环节之间能自然过渡。

二、评点行为,巧妙过渡

恰当评点学生的行为,既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巧妙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如一优质课《美丽的西双版纳》的讲授,从“整体感知——感受美”过渡到“深入课文——赏析美”时,教者说:“我欣喜地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西双版纳有着这么多迷人的风景。我没有想到你们能从多角度看问题,很不简单啊。课文向我们展示了这么多的画面,你们喜欢哪个画面呢?用你喜欢的语调读一读,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这样一来,巧妙地评点学生行为,就机智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环节巧妙地过渡。

三、引用诗文,浪漫过渡

教学中灵活使用诗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知识迁移中,增加课堂的文学底蕴,展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加浓课堂的“语文味”。

在设计《都市精灵》教案时,笔者引用古诗来过渡。用“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那是悦耳的歌声;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那是矫健的身姿;精灵给了诗人浪漫的诗情,也给了作家深刻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近精灵。”过渡到课文语言的赏析。再用“现在似乎少了‘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和谐;也没有了‘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的美好”来过渡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感悟中。

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中,笔者看到了王正来老师的一首诗,题为《望峰息心 窥谷忘返》,“驾一叶轻舟/在唯美的富春江上恣意赏游/看——树随山生,山与天竞/层层的险峰刺穿我浮华的心灵 荡一江清波/似与水中的游鱼招手作乐/听——泉水泠泠,好鸟相鸣/青郁的山谷令我忘却了尘世的俗务 任浪猛湍急/船从江流,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悟——猿啼蝉啭,疏条交映/这亦昏亦晴之域就是我归隐的仙境。”看后不由拍案叫绝,实在是很奇妙唯美的一首诗,既概括了《与朱元思书》的文本内容,又在自由浪漫的诗情中,流露了文本的思路,完全可以用这三小节的诗句作为过渡语,设计三个教学环节“赏奇山、品异水、悟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引用诗文,给课堂注入一些诗情画意的成分。文章与文章,诗与诗的穿越,使整节课“语文味”十足了。

四、适时拓展,深透过渡

教学中宕开一笔。在课堂临结束时,充分考虑到“语文味”的外延,也是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曾看到高飞鹏老师的《逍遥游》的课堂设计,在分析课文结束时,说“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人们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因此我们应有远大的理想,更应该学习庄子的一生忧世的情怀,当我们累了,困了,烦了时,亲近自然,在永恒的自然面前解开心中的绳索。”这样的过渡语,就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耐人寻味。如果都能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岂不妙哉?

过渡语设计的方式很多,可以单独使用其一,可以融合起来使用,要注意自如得体,由此及彼,在“导”和“渡”上显魅力。一堂高质量的课,教师要机智灵活地使用过渡语,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过渡语更有“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更有“灵气”。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自主性;人文性;感性;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30-02

《现代汉语》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一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真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课堂才会有活力,学生才能愉快的学习,才能充分展现素质教育的优势。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阅读自主性

阅读是一个学生对文本(即文字以及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图表等)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文和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文本感受从哪里来?就是从学生的阅读中得来的。我们所强调的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容的能力,只能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培养;阅读应贯穿于教学教程的始终,应作为获取知识的最根本的途径。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陆蠡的《囚绿记》,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如“找一找作者为什么要囚绿?绿代表着什么?作者的情感体验有怎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绿”和作者如何结下情缘,在最后的书面练习“学了课文,说一说你“绿”象征着什么”时,学生无话可说。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感触深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拔,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有颇多收获和情感体验,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难能可贵的“碰撞”。这就是自主阅读带来的体验。

二、注重文本人文性

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不可相提并论,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老人与鲨鱼搏斗”这一情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次数以及力量的悬殊的对比。于是学生把这一情节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老人的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老师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老人,设想自己驾船出行,途遇鲨鱼,去品读这部分字,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关注老人的身体,有人侧重鲨鱼的强大,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挖掘学生与课本的联系性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探究。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身临其境,解读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泪珠与珍珠》一课时,对眼泪的感悟,一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一个学生刚好要送父母远行,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得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象进行感受。

(二)强化读写,加深人物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小狗包弟》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巴金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巴金先生,你真善良!”“巴金先生,你真善于反省自我!”,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你是主人,看见小狗迎接你回来,还给客人作揖讨糖吃,你会有啥情感体验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狗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巴金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狗。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亲身体验,活化课本内容

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滥竽充数》历史故事《将相和》,小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三顾茅庐》,童话《狐狸和乌邪》、《公鸡的脸红了》……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白,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如教学《动物游戏之谜》时,教师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一人当小导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此时,当导游的同学,把书上描写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这样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梁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故都的秋》 综述 评议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的一篇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经典散文散文,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文章通在对北平之秋景的细致入微的描摹中流露出作者内心对北平之秋的眷恋和落寞之情。文章融自然之景与作者的主观之情于一体,所写之物皆为生活中的景物,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文章语言极其精致凝练而又质朴无华,成为学生写作联系的典范文章,这些都成为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理由。本文梳理了22个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拟就《故都的秋》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哪些内容”做一个相对全面的综述,并对此进行评议。

一、综述

纵观这22个课例,《故都的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有以下两点:1.学习本文以情取景、以情显景的写法。2.品味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极其运用语言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的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或是集中在文本语句当中,通过梳理文本品味语句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或将文章当做读写知识与方法实践的范文进行练习;或是通过文章引起话题从而展开学习活动。

第一,梳理文本品味语句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

这一类型的教学案例在其中占大多数。从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入手,先整体去感知郁达夫笔下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文章中的秋具有“清”“静”“悲凉”之感。接着来一起探究问题,如:1.文章中表现“清”“静”“悲凉”特点的具体分布在哪些段落?2.这些段落主要描绘了哪些主要景物?3.作者又为我们呈现了几幅图景,分别是什么?4.这五幅图景又如何表现北平秋天“清”“静”“凉”的特点的?在这些问题之后,对这些图景所涉及的段落进行细细分析,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主题的目的。

虽然总体方法相同,但在具体落实时老师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直接给出五幅秋景图及具体对应的段落,然后以秋景图为单位,在老师带领下依次对这五幅图进行宏观掌握,如张麒麟老师的《》教学设计;有的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用带有“秋”字的词语进行概括,并由每个小组对自己所选的图景进行层层分析,因为小组的喜好而对一些图景有所侧重,如燕艳老师的《教案》;有的老师给出描写图景的段落范围,让学生给五幅图景起名字,不断改进五幅图景的名字,并分析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在对图景的命名过程中分析内容,如王钰老师的《教学设计》。这些方法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达到了对文本的掌握。

第二,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小组合作探究、对比、找中心等读写方法。

此类案例并不多,但各有特点。如陈丽华老师的《浅论“中心论阅读模式”――以为例》,先提出了“中心论阅读模式”这一方法,然后以《故都的秋》为例进行分析掌握。先提出秋色(清)、秋声(静)是文章的“形”,而作者要表达的秋味(悲凉)则是文章的“神”。接着便围绕文章的“神”与“形”这一中心进行分析,先知人论世来分析文章的冷色调主旋律的原因,然后分析与南国之秋对比的目的来突出中心,最后从文章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入手进一步深化主题来突出中心。最终让明白作者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在生活之中汲取这些典型材料,从普通生活之中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新鲜,然后组织成篇,从而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席小霞老师的《比较阅读教学》则把重点放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和掌握。通过填空题让学生温故《故都的秋》与《囚绿记》这两篇文章,然后开始进行比较阅读。先找出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再找出其中的不同,然后进行归纳,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作品时可以从内容、情感、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语言描写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黄琼老师的《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教学案例》中,重点则转移到了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的训练。总之,这些老师都在文本中选取了一个角度而充分利用,保证了教学的价值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

第三,将《故都的秋》当成引子,从而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这类案例主要以最终生成言语产品为目的,如李艳老师在其教学设计中,要求大家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之上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一首关于郁达夫笔下秋景的小令,并全班进行交流。而刘高伟老师则让学生把握文章后写一篇“我故乡的秋(春、夏、冬)”。这些案例都把《故都的秋》当做经典范文让学生去理解,并进一步生成自己的言语产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评议

1.抒情性散文与说明文的混同。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抒情性散文,文章的精髓在于包含在北国之秋景中的情,而这北国的秋景也是在作者独特个人情感下的个人感受。统观这22篇课例,可以发现一半以上的老师将重点集中在了对第一段关键句及五幅秋景图的赏析,而如何在赏析图景中中层层解析作者的情感是文章的难点所在。很多教师看似依照套路去解读秋景图,但最终却陷入了将说明文与抒情性散文相混淆的境地,将课文解读成了用分析五幅图景来证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觉得达到了目的而完成对文章的学习。我们需要反思:《故都的秋》的焦点究竟是放在秋景图的描写、说明层面还是对“秋景”体察的那个人和他眼中的“秋情”的层面。

散文是抒发作者情感的载体,是个人化的言语产品,其中包含着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感官情趣。如果仅仅用解读说明文的模式去解读散文,散文则失去了其灵魂的所在。郁达夫是一位忧郁多情的文人,他的内心对故都的秋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体验,这些承载着个人情感体验的秋景自然是不能与现实中的景物划等号的,更不能仅仅用赏析景物的方法去解读。所以,针对《故都的秋》一文,如何去教才能表现出独特的“秋情”,依然需要去反复思考、实践、调整。

2.文中另一个对比重点的忽略。

通过对课例的赏析发现,《故都的秋》中师生最为熟悉的一处对比就是南方的秋天与北方的秋天之间的对比,几乎每个老师都会提及并且由此处对比而突出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独特的眷恋与喜爱。

作者在南方魂牵梦绕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但作者却将这些事物一笔带过而着力描绘牵牛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枣。同为北方秋天的景物,都能显出“秋”的意蕴,但作者偏偏去写这细小的事物。这一对比通常被教师所忽略,但在文章中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小景与那些宏大之景截然不同,那些大景虽有名却未必人人都见过,而小景大家都见得到,更容易让人有感觉,小景其中也更加蕴含十足的京味,熟悉德地方没有风景,但熟悉的地方一定有生活。再加上对作者“抑郁气质”的经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郁达夫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独特感情。

3.细腻文笔的学习。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以说细腻到了骨子里,这细腻的写法必然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才能达到的。比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些细腻的笔触、极其隐微的心境皆是作者静下心来在生活中沉淀下来得到的。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不仅需要学生去品味,更需要教师去引领学生去学习郁达夫的这种对生活的观察力,去效仿其质朴的风格,去学习在生活中积淀。

参考文献:

[1]董旭午,这故都的秋味――人教版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例[J],语文教学研究,2014(2).

[2]张麒麟,《故都的秋》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2).

[3]方永梅,《故都的秋》教案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09(5).

[4]陈晓翠,《故都的秋》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

[5]高冰峰,《故都的秋》解读综述及教法举隅[J],中学语文教学,2013(6).

囚绿记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教学目标;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既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并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恰当、有效直接关系着阅读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地开展和实施.它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引导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太重视,有的借用教参上的叙述,有的套用格式化的三维目标条款.有的随意写上几条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的大话、空话。诸多问题告诉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一、当前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弊端

1.重“拈来”缺思考

当前很多教师在设计教案时简单挪用教学参考资料.或运用百度、谷歌进行搜索,有则为我所用,甚至连教材内容还没有进行分析,教学设计则已事先下载备用。上课前稍作整理则去应付课堂,如此下来,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事实上,教参只是我们备课过程中的辅资料,教材才是教学和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与教材内容密不可分.也与教学对象紧密关联。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其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如果忽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直接信手拈来,缺少教师积极主动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过程,其教学目标当然只是一种摆设。

2.重局部缺整体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课程目标相比其他学科显得概括和模糊,具体细化到阅读教学目标时,教师很难把握。但阅读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甚--至课后评价都是与教学目标的方向相一致的。如果将阅读教学目标孤立化,与其他教学环节脱节,那目标就毫无意义。

如笔者曾听过一堂初中语文阅读课《窗》,该教师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分析两个病人形象,认识人性的美与丑;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品味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到做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一共是5个目标,仔细分析教学过程,不难发现,“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均未完成.而教学重难点中“学会在作文中有’波i阑起伏的构思及精练的语言”更是无中生有。

3.重外表缺务实

语文课程目标提出+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并非三种目标。新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学目标设计看起来很美,实际是死板地套用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两到三个目标,那么最少要有六个以上目标,实在太过繁杂。

如一位参赛教师设计的《动物游戏之谜》,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科普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概括内容,理清层次结构;过程与方法目标:辨析各种假说的区别;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挖掘文章的人文内涵。

这么多的目标,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完成,何其之难?如果每个目标都要顾及,也许到最后一无所获。而且,有些目标是套话、大话,如上文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挖掘文章的人文内涵。”不是这一堂课所能达成的。

二、正确设计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

1.三个阶段是前提

一是“读”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与要求等,只有充分理解才能具体渗透到平日的阅读教学中。课程目标又包含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如针对阅读方面,三至五年级目标是“能认读并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义;能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问题。”28而六至九年级目标是“能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用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初步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29只有熟悉课程标准,才能将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读”教材。教材是教学和评价的依据,对教材进行文本解读,对每篇课文、每个单元进行解读,根据单元目标以及前后单元的联系来选择阅读教学目标,这样,目标不至于重复,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使得语文教学显示出系统性。如沪版七年级教材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亲近自然”,四篇文章语言各有千秋,《山中访友》运用较多修辞手法;《你一定会听见》排比段落有个性;《溪水》显得活泼可爱,整篇文章是以人的口吻叙述;而《囚绿记》的语句含义深邃。同样是设计品味语言的教学目标,还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现出差异性。

三是“读”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学主体。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有所差别.即便是同一年级.个体问也存在差异。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确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简单而又重复的教学目标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过难的教学目标又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等.让目标设计得有价值。

2.三项原则是关键

首先是目标设计的整体胜。阅读教学目标不是孤立的,它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整体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总体规划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这些不同层次的目标,从下到上,从小到大构成了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作为语文课程目标具体化到阅读教学目标过程中,我们要整体性的规划,而不是得到一篇规划一篇,目光要长远。在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既要全面的了解语文课程总目标.又要把握各个年级的阶段目标,更要规划好单元目标,然后再落实到阅读教学课时目标,要明确这一课时目标在整个课程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是目标设计的贯通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互相贯通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目标的载体.语文阅读知识与能力往往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的.教学过程则是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互相环绕,如果离题太远,那么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当然并不否定生成的内容,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往往也是达成目标的体现。阅读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策略。一般说来,知识目标适合启发式讲授法,学生自主查阅预习法;能力与思维目标适用讨论、辩论、演讲、朗读、表演等方法;技能目标则适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做中学。课后作业也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测试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及时反思教学目标并进行调整,优化阅读教学。

上一篇:阿q正传教案范文 下一篇:变色龙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