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2-22 17:32:48

摩登时代观后感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1篇

昨晚看的《摩登时代》,至今不能让我释怀。最近看电影很多,也被感动过很多次。可只有《摩登时代》,让我既悲且笑,让我想把这份感动记录下来。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自导自演的一部拍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无声电影。记得大学时我看过,没有看完,但对卓别林滑稽的动作很有印象,还特意模仿过他鸭子式的走路。当时欢笑居多。

而昨晚是一个人无聊,特意找的喜剧。想不到看着看着想流泪。电影的时代意义和所表达的讥讽我不想多说,大抵时代不同。我想说的是引起我强烈共鸣的东西,让我不能释怀的东西。

电影首先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小人物。生活如此不易。他机械的上班,木然的被抓到精神病院和警察局。这是小人物的悲剧。还有那个女孩,抢劫超市的工友。都是被现实所逼,为生计所累。每个时代都有底层的人,他们的悲喜如此简单,他们的表情最后木然。人,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就此沉溺,要么踩在沉溺人的头上。

最近总是被感动。我的内心如此敏感。查理和女孩相遇,一起逃亡,开始憧憬自己的家。那个想象的家如此美好,如此丰富,如此细致,却只是想象。到后来女孩在水边找到那所破烂的房子。他进门的那句:宛如天堂。瞬间让我内心崩溃。大概年纪越大,就越想有个家。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爱和被爱是多么幸福。所以查理后面的努力我完全理解,我要上班,我要工作,我要养家。哪怕再苦再累。

电影这段如此之真实。即使中间再多滑稽,也改变不了它的厚重。再后面他们一起努力,在餐厅差点就能开始美好的生活,社会又让他们一起逃亡。在最后的路上,查理说:会好起来的。多笑点,你笑起来很美。

如此完美的结局!

摩登时代观后感500字(二)

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是如何压榨无产阶级工人的。在资本家眼里无产阶级工人,就是会吃饭的机器,

工人的生存价值就是满足贪婪的资本家实现资本积累而进行无限期压榨的工具。在影片中,工人们毫无休息时间可言,就连吃饭都要为资本家工作,就像会吃饭的机器一样。就如这样的生活条件,工人们也还是高兴的,在那种条件下,有工作就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资本家无情地压榨,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使用的权力。

直至他们失去工作,才有上街**的觉悟,像主人公一样无意识地领导了一次**反抗之后,被关进了监狱中,这种做法是不会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会改变资本家贪婪的灵魂,那么就改变不了工人的现状。影片中,主人公由于**而进了监狱,可笑的是主人公竟然认为自己进了天堂,保证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便是那个时期无产阶级工人的理想和愿望,

这是他们的可怜之处,但也正是他们的可悲之处,正是他们的这种不求进取的思维模式才让那么残忍的资本主义无人道的压榨方式得以生长和发展!

所以无产阶级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一直反抗,直到消除一切剥削。

从整个故事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剥削是没有底线的,在这种制度体系下,资本家是不会有怜悯之心的,他们不会满足于有限的资产,而尽可能的压榨无产阶级是资本家累积资产的唯一方法,因此想要资本家给一群无产阶级工人带来幸福生活,那是不现实的!

就好比把羊放入狼群,要让狼不吃羊是不可能的。有些资本家可能会反驳说,资本本主义发现的同时也带动了无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提高,比如现代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工人同样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我想说,这就好比把狼放入羊群一样,虽然暂时安全,但再多的羊也逃不过总有一天被狼吃掉的命运,羊群想永远生存下去,

唯一的出路就是赶走那只狼。再反关电影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无产阶级工人的出路只有反抗,只有拿回资本家手里控制的生产线,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2篇

《摩登时代》是讲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其中讲述个人企业与追求个人幸福的冲突。这一句话揭开了电影的序幕。正如这句台词说的,影片一开始的画面就是一群羊跑过,一群人拥挤着跑进工厂,似是前方有无限的光明,宽大的通道,足够的空间在等着… …不断想向前冲,不断的想穿破"拥挤"、黑暗… …

影片讲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国,正值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机械大工业高速发展,资本向少数垄断财团手里集中时期。资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进行不尽的压榨,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被折磨着,但还是努力的想冲破这个不可能冲破的牢笼,而那些资本家只顾本阶级的利益不断的不断的要工人工作工作… …影片的主人公查尔斯正是当时工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员,他在一个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但那些资本家还是要求他们加速加速。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当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当他把盘子当成螺丝来拧,当他想把扣子当成螺丝来拧,当… …,这些种种引人发笑,更引人深思。

当他因被一妇女被告于警察而被追时,当他被工作折磨得精神短路发疯时,当他被那台机器折磨得一塌糊涂时,有谁流露了同情、怜悯之情,有谁关心和安慰他,没有。这就是部压榨。

查尔斯尽管贫穷,但却很善良。当他从精神医院出来后,他在路上救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孩。这也是他。

在这样的时期,他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只会一直被歧视,被压榨,被… …可能是命运,也可能是缘分,使这两个人相遇了,一个是受工作压迫而发疯,一个是失去父亲和姐妹,受饿不得以去偷面包,两个可怜的人终在那次面包事件中有了交集。当两个人再次在警车上相遇时,他们彼此都对对方有了好感,可能是同样的命运,亦或是同样的坚持吧。经两个人的努力,两个人终从那个"牢笼"里逃出来了。可是就他们的努力终究是逃不出的那个"牢笼",无底的洞啊。

摩登时代观后感550字(二)

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是如何压榨无产阶级工人的。在资本家眼里无产阶级工人,就是会吃饭的机器,

工人的生存价值就是满足贪婪的资本家实现资本积累而进行无限期压榨的工具。在影片中,工人们毫无休息时间可言,就连吃饭都要为资本家工作,就像会吃饭的机器一样。就如这样的生活条件,工人们也还是高兴的,在那种条件下,有工作就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资本家无情地压榨,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使用的权力。

直至他们失去工作,才有上街**的觉悟,像主人公一样无意识地领导了一次**反抗之后,被关进了监狱中,这种做法是不会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会改变资本家贪婪的灵魂,那么就改变不了工人的现状。影片中,主人公由于**而进了监狱,可笑的是主人公竟然认为自己进了天堂,保证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便是那个时期无产阶级工人的理想和愿望,

这是他们的可怜之处,但也正是他们的可悲之处,正是他们的这种不求进取的思维模式才让那么残忍的资本主义无人道的压榨方式得以生长和发展!

所以无产阶级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一直反抗,直到消除一切剥削。

从整个故事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剥削是没有底线的,在这种制度体系下,资本家是不会有怜悯之心的,他们不会满足于有限的资产,而尽可能的压榨无产阶级是资本家累积资产的唯一方法,因此想要资本家给一群无产阶级工人带来幸福生活,那是不现实的!

就好比把羊放入狼群,要让狼不吃羊是不可能的。有些资本家可能会反驳说,资本本主义发现的同时也带动了无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的提高,比如现代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工人同样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我想说,这就好比把狼放入羊群一样,虽然暂时安全,但再多的羊也逃不过总有一天被狼吃掉的命运,羊群想永远生存下去,

唯一的出路就是赶走那只狼。再反关电影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无产阶级工人的出路只有反抗,只有拿回资本家手里控制的生产线,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

法国史学家马克・费罗认为:电影是历史的代言人。电影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载体。基于我省对基础教育阶段拓展性课程设置的要求,我校两年前开设了“青影・影像”拓展性课程,为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活动平台。历经两年的建设,已逐渐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拓展性课程。下面就该课程开发的背景及实施策略作一介绍。

一、 “影像历史”拓展性n程开发的背景

(一)学校层面:基于我校特色的拓展性课程的开发需要

目前我们学校正围绕“青菁校园,四季寻梦”的青文化主题,努力打造区域优质名校。领导大力支持,鼓励开发各种个性化拓展性课程。而我们学校所在的江干区,其他学校大多热衷于开设兴趣特长类的拓展性课程,定位于知识类的拓展性课程极少。因此我校影像历史的课程开发独受青睐,成了我校拓展性课程开发的一个特色。

(二)教师层面:历史教学内容的外延需求

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影像资料的配合,学生就难以感受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无法形成感性认识,上课深感枯燥无味。同时,教师平时授课由于时间所限,只能播放小部分影片剪辑,学生意犹未尽。这就需要课堂向外延伸,满足学生补充知识的强烈需求。由此,拓展性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三)学生层面:满足学生多元途径获取历史知识的渴求

我们社会组曾在校内做过一次调查,现阶段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60%的知识是从历史教材、课堂获得的,35% 的知识是从电视电影中获得的,5%的知识是从长辈的口述中获得的。我们惊奇地发现,影视竟然成了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生喜欢看历史剧,欣赏历史题材的电影以及《百家讲坛》等历史栏目,这样的学习轻松愉快,反而更容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而“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二、“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主要有以下内容。

1.影像知识介绍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电影发展历史;全球电影节和电影奖项来历、特点,主要获奖影片介绍;电影趣闻;追星现象及思考(结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内容);各国电影的主要特色及其代表作。

2.影视欣赏的知识及能力培养

主要引导学生确立观赏的角度,教给学生欣赏影视作品的方法等。例如,2015年第一学期通过以下内容教学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一课:《火烧圆明园》及思考

第二课:《英雄儿女》及观后感

第三课:《小兵张嘎》及思考

第四课:《狼牙山五壮士》及思考

第五课:《开国大典》及评析

第六课:《摩登时代》及评析

第七课:《小鬼当家》及赏析

第八课:《辛德勒的名单》及思考

第九课:《肖申克的救赎》及思考

第十课:《阿甘正传》及观后感

(二)课程活动的设计

1.影像衔接教材活动:历史教材的延伸与补充

目前学校的上课时间只有40分钟,因此教师只能截取视频的一小片段进行教学。而这一小段内容就成了历史教材的延伸与补充。

在看完视频后,笔者通常让学生把影像与教材进行知识无缝衔接,深化对历史教材的理解。表1为部分影视与教材对应的内容(教材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比如,在观看《摩登时代》后要求学生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探究大企业时代经济组织的特点,并做出简要评价。

(1)通过卓别林的幽默表演,思考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八下第81页课本知识谈谈流水线生产有何利弊?

2.影评的评比与展览

对学生的观后感及时地进行评比,并给予适当奖励。每一学期结束,我们都要把这些文章粘贴在学校的橱窗内,供全校师生浏览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习作也一并被编入了“影像历史”教材中。看到这些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文字,学生极大地满足了内心的成就感。

3.主题辩论赛

看完一部电影后,我们都会要求学生提炼主题,然后找到争议性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辩论。

以《火烧圆明园》影片为例。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称重建劳民伤财,“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重建圆明园到底有没有必要?

在看完影片之后,开展“圆明园要不要重建”的自由辩论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激发学生一“辩”为快的发言欲望,而且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思路开阔,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各自的观点,迸发出求异思维的火花,这正是当前历史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即更好地还原历史,升华感情,增强了明辨是非的鉴赏能力。

4.影像模仿:结合教学模仿电影片段

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历史的灵魂,并穿越历史,以达到涵育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的。例如,影片《小兵张嘎》描述了抗战期间,张嘎的唯一亲人奶奶被日本鬼子杀害后,张嘎立志打鬼子报仇,并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故事。看完电影后,笔者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模仿电影片段。体验过程中,学生模仿得惟妙惟肖,深度地刻画了日本鬼子的残忍和小兵张嘎的坚强品质。

5.举办电影节黑板报或设计电影海报

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笔者特意组织学生设计电影节的黑板报,可以在黑板上张贴历史人物的照片,设计英雄人物的漫画,还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同时,还可以请学生设计电影海报,为自己喜欢的电影设计海报,为即将观赏的电影设计海报,为自己理想中的电影设计海报。五彩缤纷的海报张贴在校园的走廊上,引得学生们纷纷驻足观看。

三、“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的实施

(一)组织管理

1.成立课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校L亲自挂帅的课程开发小组,社会组全体教师负责“影像历史”开发的工作,从课程目标的制订、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以及评价,全程参与,同心协力,不断完善课程。

2.课程实施对象

面向全校喜爱历史的学生,主要以初一、初二学生为主,报名人数限制在30名左右。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兼顾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

3.授课时间及课时安排

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每周两节课,一般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三、四节课。一学期大约10或12节课时。

(二)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的开发,除了要传授历史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体现 “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

教学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1.革命历史小讲座

春游以及清明祭奠革命烈士的班会课中,邀请学生给同学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学生选材,组织材料,设计PPT以及其他的影视材料,每学期两次,每次可以讲2~3个革命烈士故事。在讲完故事以后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探讨革命烈士的精神品质。

2.电影节

这是全校性的活动,于5月下旬,和语文节、数学节、科学节、英语节一起举办,半天活动时间。电影节要求每个班准备一部电影,在班级放映,各班打出自己的电影题目,其他同学可以走班观影,活动后进行影评征集并评奖,获奖作品通过校园网展示。

3.团、队组织

共青团、少先队本就有弘扬传统的活动,但单纯的讲授让学生厌倦,可以通过引进关于革命烈士的影片来进行传统精神教育。

4.历史题材的文体活动

比如在运动会、“一二・九”文艺会演等文体活动中,渗透以革命人士、英雄人物、历史故事等题材的历史知识。

5.课程超市

课程超市是本课程的主阵地,学生自己网上选课,每学期12课时。前10节课是以讨论、表演、辩论、演讲、影评等形式进行,最后两节课是学生作品展示。可以展示自己创作的一个微电影,也可以是剧本,还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影评集或者海报集等等。教师给予等级评价。

四、“影像历史”拓展性课程的实践成效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报名人数爆棚

由于课堂引进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每一种模式都从形式和内容上吸引学生,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

2.学生满意率极高

在学校教学的考核调研中,历史拓展性课程的满意率达到优秀,且处于满意率的领先水平。在关于影像历史的访谈中学生也提到:历史课有趣,有意义,在这里能学到很多延伸内容,而且轻松无压力。

(二)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学习探究能力

在拓展性课程的一系列实践中,我们都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准备,自主探究。以辩论赛为例,学生不仅要布置会场,还要研究辩论内容,模拟辩论情境。以2015年抗日战争题材角色扮演为例,为了深入刻画人物性格,这些扮演者忙中偷闲,认真地查找材料、摸索人物性格,几名学生经常聚在一起分析人物心理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彩排,从而大大提升了活动组织实践能力和学习探究能力。

(三)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这里所指的能力,还包括科研的能力,实现从“教书匠”向“科研教师”的转化。虽然影像历史的拓展性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并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要起到主导作用。例如,指导学生的影评写作,与学生一起探究活动设计,编撰校本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及科研的综合能力。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影 促进 教育教学 学生素质

Bring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into play and try to get the new effect

Lv Huaiyi

【Abstract】Seeing the film is one powerful mean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analyze and appreciate and is one new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hilosophy, value view and feeling. The film, as one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s the sound, image and art has an assistant function for teachers’ teaching. Bringing the function of the film on students’ moral and mind into play, enrich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dition, arous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grade is one question for discussion which needs to be researched deeply.

【Keywords】Film Advance Educational teaching Students’ quality

在电影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作为一种代表当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先进艺术文化,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分记载和传播当时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从不同的角度、阶级层面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兴衰,同时也被统治阶级用来作为一种占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具加以利用,所以电影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双重性。

十九世纪初,《爱克司光报》副刊刊登《电影小志》的作者学淇这样评价电影:“电影,对国家艺术之智识,灌输文化之利器,亦为宣传教育之善法。”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电影通过榜样、偶像的力量培养观众的辨析、鉴赏能力,体现国家艺术文化价值,是国民普及教育的手段。因为电影是经过人为构思处理,渗透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所以影响甚至操纵观众的态度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欧美电影快速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具有五千文明史传承的中国观众,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欧美艺术风格,东、西方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对撞和融合,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和网络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辨析、鉴赏能力的培养,在青少年中已形成社会问题,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经过较长时间阵痛的反思,人们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开始产生深深的忧虑,关心下一代的人们在内心深处询问自己: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和教育了几代人的中国的“红色经典”和苏联的“保尔・柯察金”哪去啦?

现在道德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创造和谐社会成为当今的主旋律,而和谐社会的条件是公民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1.电影课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情感受到压抑,辨析、鉴赏能力得不到培养,制约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单一的说教产生了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转而寻求其他方面的刺激,如不健康书籍被学生偷偷带进课堂,近30%的学生迷恋网吧出现过逃课现象,学生压抑情绪在课间通过不正当行为释放出来,损坏公物现象经常发生,脏话、嚎叫盈耳,造成“教者昏昏终日,学者昭昭无期”的教育、教学局面。

结合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花些心思,慎重选择一些能够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情感熏陶发挥关键作用的影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课堂,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①《白求恩大夫》、《》等影片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影片中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闪闪红星》、《林则徐》、《莫忘百年国耻》等大量爱国主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③《安娜.卡列尼娜》、《智取生辰钢》等影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④《宋庆龄》、《乱世佳人》等影片,培养了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辨析能力。

⑤通过《郑和下西洋》、《从大禹治水谈起》、《中国的万里长城》等影片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几千年文明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⑥《中国名山大观》、《鹤舞醉江楼》、《江南逍遥游》和《中国水资源季节变化》等影片,使学生了解我国美好河山和悠久的人文景观,培养了爱护我们家园的责任感,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⑦《鲁滨逊漂流记》、《上甘岭》、《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和《漂亮的妈妈》等影片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⑧大量的科技影片如《地球发展史》、《伽利略对话录》等,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培养了学习兴趣,激活教学过程,扩宽知识视野,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研究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⑨《摩登时代》等影片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天真欢笑的同时也带着对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明天。

⑩通过“观看”、“写观后感”和“电影评述”培养同学观察、写作、表达、情感共鸣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电影作为一种学生认识社会、感知世界和各种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为将来他们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感性基础。

2.电影走进校园,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2.1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耳闻目染的流行文化,鉴赏、辨析能力还不是很高,接收到的信息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电影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复杂的意识形态,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不同历史时期电影表现的传统、高雅文化艺术存在着一定困难,同时在筛选和接收电影中复杂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接纳了积极正面的知识,有的学生形成了消极负面的行为和认识。这是需要教育者在引入电影作为教学手段和因素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尤其需要教育者负责任和慎重去对待的问题。

可以在形式上以点带面,先在一个班开设电影课,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适时调整,择优而用,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并有利于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

电影课内容实施上循序渐进,首先要根据影片内容把影片进行详细分类,分批、分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有计划播放,才能收到电影课应有的效果。

第一批影片,以娱乐观赏影片为主,培养学生对电影课的兴趣,从精神上缓解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并把迷恋网吧的学生吸引回到校园。

第二批影片,可以和第一批影片同时播放。各学科选取一些影片内容和本学科有关部分,剪辑成代表本学科科技知识发展短片带入课堂,活跃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扩宽教学空间。

第三批影片,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观看人文历史传承类影片,了解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丰富、扩宽知识视野。

第四批影片,有目的地利用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看前教师精心备课对影片进行历史性的剖析,观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誓言鞭策自己,磨砺意志。

第五批影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根据影片的艺术结构,分层播放艺术价值很高的艺术片、风光片,通过观后模仿表演、感受讨论、抒情诗会,培养学生的形象表达、鉴赏、审美能力,起到情感共鸣和宣泄的作用。

第六批影片,青少年易于接受各种文化、思想,优秀的影片传载的先进文化、表现的高尚思想境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认知观。

第七批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播放一些不同历史时期反映各阶层社会问题的影片,逐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思考,但不要操之过急,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意识形态很复杂,因为青少年辨析能力并不是很强,超出辨别能力范围,会引起负面影响。

2.2 电影课必须在全体师生互动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该首先对学生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估,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电影渗透教学的实验方案。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实验,实验班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大多数教师能够剪辑建立自己的电影短片库,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灵活恰当地在课堂上、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播放。

2.3 我们还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在校园组织同学观看一些优秀的爱国主义、艺术、科技影片,对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促进作用。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影促进教育教学学生素质

在电影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作为一种代表当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先进艺术文化,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分记载和传播当时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从不同的角度、阶级层面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兴衰,同时也被统治阶级用来作为一种占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具加以利用,所以电影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双重性。

十九世纪初,《爱克司光报》副刊刊登《电影小志》的作者学淇这样评价电影:“电影,对国家艺术之智识,灌输文化之利器,亦为宣传教育之善法。”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电影通过榜样、偶像的力量培养观众的辨析、鉴赏能力,体现国家艺术文化价值,是国民普及教育的手段。因为电影是经过人为构思处理,渗透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所以影响甚至操纵观众的态度和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欧美电影快速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具有五千文明史传承的中国观众,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欧美艺术风格,东、西方文化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对撞和融合,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和网络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辨析、鉴赏能力的培养,在青少年中已形成社会问题,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经过较长时间阵痛的反思,人们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开始产生深深的忧虑,关心下一代的人们在内心深处询问自己: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和教育了几代人的中国的“红色经典”和苏联的“保尔·柯察金”哪去啦?

现在道德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创造和谐社会成为当今的主旋律,而和谐社会的条件是公民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1.电影课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情感受到压抑,辨析、鉴赏能力得不到培养,制约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单一的说教产生了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转而寻求其他方面的刺激,如不健康书籍被学生偷偷带进课堂,近30%的学生迷恋网吧出现过逃课现象,学生压抑情绪在课间通过不正当行为释放出来,损坏公物现象经常发生,脏话、嚎叫盈耳,造成“教者昏昏终日,学者昭昭无期”的教育、教学局面。

结合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花些心思,慎重选择一些能够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情感熏陶发挥关键作用的影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课堂,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①《白求恩大夫》、《》等影片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影片中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闪闪红星》、《林则徐》、《莫忘百年国耻》等大量爱国主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③《安娜.卡列尼娜》、《智取生辰钢》等影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④《宋庆龄》、《乱世佳人》等影片,培养了学生对善、恶、美、丑的辨析能力。

⑤通过《郑和下西洋》、《从大禹治水谈起》、《中国的万里长城》等影片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几千年文明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⑥《中国名山大观》、《鹤舞醉江楼》、《江南逍遥游》和《中国水资源季节变化》等影片,使学生了解我国美好河山和悠久的人文景观,培养了爱护我们家园的责任感,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⑦《鲁滨逊漂流记》、《上甘岭》、《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和《漂亮的妈妈》等影片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⑧大量的科技影片如《地球发展史》、《伽利略对话录》等,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培养了学习兴趣,激活教学过程,扩宽知识视野,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研究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⑨《摩登时代》等影片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天真欢笑的同时也带着对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明天。

⑩通过“观看”、“写观后感”和“电影评述”培养同学观察、写作、表达、情感共鸣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电影作为一种学生认识社会、感知世界和各种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为将来他们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感性基础。

2.电影走进校园,必须思考以下问题:

2.1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耳闻目染的流行文化,鉴赏、辨析能力还不是很高,接收到的信息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电影含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复杂的意识形态,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不同历史时期电影表现的传统、高雅文化艺术存在着一定困难,同时在筛选和接收电影中复杂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接纳了积极正面的知识,有的学生形成了消极负面的行为和认识。这是需要教育者在引入电影作为教学手段和因素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尤其需要教育者负责任和慎重去对待的问题。

可以在形式上以点带面,先在一个班开设电影课,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适时调整,择优而用,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并有利于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教学。

电影课内容实施上循序渐进,首先要根据影片内容把影片进行详细分类,分批、分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有计划播放,才能收到电影课应有的效果。

第一批影片,以娱乐观赏影片为主,培养学生对电影课的兴趣,从精神上缓解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并把迷恋网吧的学生吸引回到校园。

第二批影片,可以和第一批影片同时播放。各学科选取一些影片内容和本学科有关部分,剪辑成代表本学科科技知识发展短片带入课堂,活跃了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扩宽教学空间。

第三批影片,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观看人文历史传承类影片,了解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丰富、扩宽知识视野。

第四批影片,有目的地利用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看前教师精心备课对影片进行历史性的剖析,观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誓言鞭策自己,磨砺意志。

第五批影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根据影片的艺术结构,分层播放艺术价值很高的艺术片、风光片,通过观后模仿表演、感受讨论、抒情诗会,培养学生的形象表达、鉴赏、审美能力,起到情感共鸣和宣泄的作用。

第六批影片,青少年易于接受各种文化、思想,优秀的影片传载的先进文化、表现的高尚思想境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认知观。

第七批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播放一些不同历史时期反映各阶层社会问题的影片,逐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思考,但不要操之过急,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意识形态很复杂,因为青少年辨析能力并不是很强,超出辨别能力范围,会引起负面影响。

2.2电影课必须在全体师生互动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该首先对学生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估,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电影渗透教学的实验方案。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实验,实验班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大多数教师能够剪辑建立自己的电影短片库,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灵活恰当地在课堂上、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播放。

2.3我们还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在校园组织同学观看一些优秀的爱国主义、艺术、科技影片,对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促进作用。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6篇

电影在高等学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具有史料、案例、多模态学习情境构建、第一信号供给等教育功能,对解决高校管理学科教学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有辅助作用。论文还对电影辅助教学应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电影;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66-04

0引言

早在1860年杜蒙就指出“电影这项发明可使一切知识的传授, 如自然科学、工业、机械、美术和技术、军事战略等等, 获得一个迅速、普遍而有效的工具”[1]。电影问世后,虽然其科研目的逐渐被娱乐功能挤占、取代,但在教育家的眼里,它一直未曾失去教育的意义[2]。电影具有重要的教学功能,能够补充学科文本,充当启发性的角色[3],此外,电影教学法增进了学生的参与,并使学生更深入地进入学科问题的探讨[4]。在浩瀚的电影资料库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料素材,电影作为教辅工具,在语言、艺术等人文教育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育功能与教辅作用却一直未得到重视。在当前高等教育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学生认知习惯多元化的形势下,有必要对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辅作用与应用进行探索研究,挖掘并发挥电影应有的教育作用。

1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中的教育功能

1.1电影具有史料作用

电影具有史料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影特别是记录片保存了大量的事件、人物、风俗民情、科学发明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影像;二是每一部电影本身都有时代的烙印,电影记录、描摹、反映时代,不论是故事片还是记录片,不论是写实还是科幻,都有彼时彼地的痕迹,因此电影具有时代的特征,具有历史资料的功能。管理学科作为发展中的科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讲授,都有大量的学者、理论、时代背景、社会特征需要回顾,以反映学科的脉络与发展。电影为这种历史回顾的形象表达提供了可能。比如:在讲授“工具人”时,《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描述,如果加以挖掘,还可以在“流水线”、“动作研究”等概念对学生加以引导阐述;《超级工厂》这部记录片,介绍美国UPS公司自动化、机械化的包裹分拣系统,具有美国企业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学生观看后,马上就能理解企业为什么、如何追求工作效率;如果学生对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感兴趣,进而想对理论创立者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生平有所了解,教师就可以推荐《美丽心灵》这部电影。

1.2电影具有案例功能

国外学者对电影的案例功能挖掘得比较早,1991年美国迪尔教授在商业道德教学中把纪录片《华尔街》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并发表了相应的电影教学成果论文。电影的案例功能主要由故事片提供。广义地说,每一部故事片都由一个或若干个案例组成,这是由故事片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对有着良好叙事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故事性具有吸引力,因而容易激发人们的兴趣。《唐山大地震》的开头,便有一个关于理性或感性决策的案例藏匿其中,徐帆扮演的母亲做出了一个“救弟弟”的决策,电影对这一决策情境的模拟几可乱真。领导理论中提到“领导的本质是下属义无反顾的追随”,《斯巴达克斯》这部电影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形象表达。美国电影《门口的野蛮人》几乎将课堂上诸如“垃圾债券”、“恶意收购”、“内部人控制”等重要概念全部涵盖在内,简直就是一部《公司金融》的“活教材”[5]。这样的案例情境逼真、形象清晰,加上视听效果震撼人心,学生容易接受理解。

1.3电影构建了一个多模态学习情境

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互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完成,每一种感觉代表一种模态。正常的感知与互动是通过多种模态交织综合完成的[6-8]。在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缺乏的情况下,要还原文本中以单一模态表现的多模态情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文本作者也时常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既要求作者有管理学科的知识背景,又要兼有文学大师的语言能力。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文本阅读经常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缺点。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避免“纸上来纸上去”,多模态认知显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高达65%[9]。电影运用色彩、声音等技术语言去描摹人物、讲述故事、记录社会,这种多模态的直观表达令学生们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对研究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容易把握。

1.4电影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信号

巴甫洛夫将一切信号分为两大类:第一信号为现实的具体信号,是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又反过来影响和支配了第一信号系统,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这两个信号系统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10]。绝大多数管理学科在揭示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同时,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第一信号,否则理论的建立就是无本之木,对实践的指导也是无源之水。电影为学生管理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投射提供了有别于文本形式的来源与对象,电影具有逼真性与可感性,电影案例具有形象性、故事性与情感内涵,除了可以弥补学生的情感、管理经验不足,更主要的是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并产生移情或代入,这种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联结,便是意义建构,是桑代克强调的“学习者的最佳途径”[11]。虽然电影提供的第一信号和学生的实习、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相比,信号强度与逼真性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与失真,但是,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世界电影库提供了海量电影,通过教师或学生的选择与剪裁,事实上相当于提供了海量的信号。

2电影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几个普遍问题

2.1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习惯于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学生缺乏生活、社会管理经验以及对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尤其是本科生与应届研究生,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从家庭到校园,对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也基本上是从书本到课堂,可以说在高校管理学科色彩斑斓、纷繁复杂的新天地中,他们单纯的像张白纸。再加上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带有应试教育铸就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死记硬背,这种能力上的“比较优势”令他们在大学课程学习中依然习惯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们似乎学得很快,但是,这种建立在机械记忆上的对概念、理论的“掌握”十分脆弱,一旦要把它们迁移[12]到新的、现实的情境中去,学生便会无所适从,显示出较弱的理论应用能力与情境适应性。学生们这种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弊病,本质上在于缺乏概念、理论与生活情境、切身感受的密切联系。而管理学科的教学,有时是高度依赖情境感知的,比如,对“机械化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这句话的理解,如果没有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感性认识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在现实或在电影看过流水线,对“机械化大生产”和“劳动效率”这两个概念的联结就会相对容易、牢固,从而对原理的学习就越透彻。按照贾德的概括化迁移理论,学生对新情境的适应性越强,迁移就越好。电影为建立这种关联与迁移提供了可能,大量电影有适用各种理论的情境可供提炼,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2学科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目的淡化

高校管理学科具有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但要打下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管理观念,能够运用管理理论、模型、工具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换言之,学生学到知识只完成教学目标的三分之一,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养成自己的管理素养才算是完成全面的教学目标。电影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辅助作用。首先,它比文本、语言更容易促进学生概念、理论的形成。其次,电影的现实模拟使学生形成的概念、理论更容易与现实发生关联。再之,电影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在没有运用电影等教辅手段前,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是:教师、教材的语言文本知识(输入)学生的语言文本知识(转化)学生的语言文本知识运用(输出);引入电影等教辅手段后,学生的知识传导链条有可能是:电影的现实模拟情境(输入)教师、教材的语言文本知识(输入)学生的多模态知识(转化)学生的多模态知识运用(输出)学生对现实管理情境的敏锐感知与知识运用(输出)。如果这一延展的链条得以实现,那么学科的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就会全面得到强调,不至于偏废,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升华。

2.3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为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需要讲解的内容较多,教师为赶课时经常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过程与方法相对单调。这

种紧凑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法似乎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但是也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满意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教育工作者经常说: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来源于老师的灌输,也不是大脑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基于学生主动选

择、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学习活动的首位[13,14]。以上观点对教师的启示是要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屈服”,放下身段“迁就”学生。电影的引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方面,电影这种多模态认知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电影的故事性与娱乐性也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更主要的是,电影案例的形象性消除了学生对管理

情境的陌生感,因而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时更容易得心应手,成就感更强、兴趣更大。学生一旦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观影过程中运用管理理论去分析剧中人物故事、或用剧中人物故事来验证管理理论,就已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大步,管理学科基础性、观念性、实践性也就开始彰显。

2.4文本案例相对缺乏与单调

大部分管理学科引进教材中的文本案例都较为丰富,但都是国外情境,由于情境与文化的高度民族化与本土化特点,学生缺乏对这些案例背景或情境的深刻认识与了解,分析起来难免隔靴搔痒。本土教材书中案例较少,即使是本土案例,由于学生缺乏对管理情境的感性认识,对案例的认识也容易模糊、难以准确把握。此外,文本案例在模态上较为单一,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易全面准确掌握案例中的综合信息,并且,文本案例在表现纷繁复杂的管理情境时亦有其局限,这也构成文本案例的单调性。电影案例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14],是一个具有良好补充作用的管理案例宝库。

3电影在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精选电影资料及其教学片断

发挥电影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首先具备“形象表达”的意愿,即要有对某一管理概念与理论如何通过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欲望,其次是要有大量的观影经验、形成自己关于学科的“影视库”,再之要有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的技巧。海量的电影提供了海量的案例,关键是如何选择与剪裁。对电影资料的精选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要在海量的电影中找到与课程知识点对应的片段无异于大海捞针;二是难以取舍,需要教师反复观看,多番权衡比较,比如,《集结号》与《风声》都可以用作“管理沟通”的教辅资料,前者对“无反馈”单向沟通方式的危害表现得回肠荡气,但是,后者关于沟通的信息量更全面、丰富,更适合用于教学;三是剪裁困难,一般而言,一部电影适合播放的片断是有限的,为控制播放时间需要对其进行剪裁,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效率,只选择最为关键的内容,可能会忽视前因后果、背景交代,学生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可见,精选过程既要有教师视角,也要有学生视角。

3.2充分准备教案与相关资料

如果没有重视这一环节,高校管理学科课堂就可能沦为电影欣赏课。为此,(1)教师要设计好教案,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来搜寻电影资料,精选到能使教学“

事半功倍”的影视片断,宁缺勿滥;(2)对电影资料在每次教学应用中的定位要清晰,根据电影的史料功能、案例功能来准备教案,包括背景资料、延伸知识、课堂讨论问题设计以及引导技巧等。电影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学生一般沿两条线索进行探索,一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延伸知识,二是与电影内容相关的发散性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与课前准备,就不能与学生有效对话、引导学生,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浪费了电影资料。

3.3学生的作业与任务

对具有史料功能的电影资料,一般可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想、鼓励学生进行影视内容与课本内容的对应联结、要求学生举例把影视内容、课本内容延伸到现实情境中去。对具备案例功能的电影资料,除了像文本案例一样布置作业与任务外,还可以提一两个延伸或发散的问题,和电影资料的延伸性和发散性相对应,往往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有很大兴趣,呈交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时有真知灼见,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思考。

3.4基于观影过程的教学互动

有的教师喜欢一边观看一边介绍、提问、讨论,这种方式对史料功能的电影资料较为适用,对案例功能的电影资料则值得商榷。大部分在课堂上使用的电影资料,本身就经过剪裁,显得相对碎片化,如果教师在观看过程中经常打断插入讲解,不但加剧电影资料的碎片化,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移情与代入,不利于学生对情境的感性与理性把握。而移情、代入、多模态情境正是电影引入课堂的主要目的。比较合适的方法是教师暂时充当背景资料提供者的角色,在各个片断的连接间隙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

[1] 章伟民.电影教学与教学电影(上)[J].外语电化教学,1979,(12):24-26.

[2] 章伟民.电影教学与教学电影(下)[J].外语电化教学,1980,(1):21-22.

[3] Paisley L.Theses on Cinema as Philosophy[J].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2006,(1):15-16.

[4] Ellen M.Making the Most of a Good Story:Effective Use of Film as a Teaching Resource for Ethics[J].Teaching Theology and Religion,2003,(2):93-94.

[5] 郑彦.多媒体案例在高职教学的应用――以财经电影《门口的野蛮人》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5):60-62.

[6] 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93.

[7]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8] 易祯.多模态下的文化体验教学――以英文电影教学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0-93.

[9] 徐平.利用电影教学提高西部地区中学生化学素养[J].电影评介,2008,(7):71-72.

[10] 张绍英.论人的两种信号系统的社会本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4):77-96.

[11] 何莉.试论心理电影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3):134-135.

[12] 王新如.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材・教法,1997,(9):15-20.

[13] 关军,张嘉威,李艳红.基于建构主义与SD 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模式[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7):141-143.

[14] 吴月齐.大众娱乐电影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探索[J].当代电影,2013,(4):180-182.

Role of film in management discipline education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university

YANG Dong-jin

(School of Manage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2,China)

AbstractFor management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the film has the functions of historical data,case,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learning situation and supply of first signal.The film has auxiliary effect to solve the long-term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film aided teaching.

摩登时代观后感范文第7篇

1996

中国可以说不。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热销,之后“说不”的声音风起云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前方1500米!

――1996年瀛海威公司在中关村竖起了这块著名的广告牌。如今瀛海威已黯然谢幕,但当时提出的这一命题已经无需回答。我每天给中央电视台开进一部桑塔纳,开出一部豪华奥迪,我们是一年走了10年的路。

――1995年年底秦池酒厂夺得央视广告标王,该厂厂长如是说。由于广告的巨大效应,秦池1996年1月即完成产值2.18亿元,而此前只有1.6亿元。

各位观众,现在站在跳台上的是英国裁判!

――据传是韩乔生在主持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的口误。韩乔生语录曾被当成笑资,但要到多年之后人们才明白其实韩老师是最富有娱乐精神的。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前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1996年的名言,后来张朝阳把这句话改造为“只有诚惶诚恐者才能生存”。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的名言,

后来被反复引用。

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

――一则药品广告的广告语。

没什么大不了。

――一则丰乳产品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

――诺基亚品牌宣言,和爱立信“一切尽在掌握”相比,诺基亚这一宣言不仅超越了英文原文(Connecting People),而且更人性。

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

――国产洗发水广告词。以“国货”作为广告诉求,在“中国可以说不”的语境下很能激起人们的认同。

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新一点。

――1996年8月,《新周刊》创刊,此为创刊词。

1997

小平同志您走好。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北京人民打出这样的横幅。老人家以92岁的高寿辞世,人们虽然悲痛,但平静接受。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回归后的首个赛马日,几乎所有香港报纸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显现政权交接后的平稳过渡。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1997年起,《大话西游》开始在年轻人当中流行,这段话成为他们特有的切口。

有话好好说。

――出自张艺谋同名电影。对于面对“世纪末”躁动,神经越来越脆弱的人们来说,“有话好好说”是解决问题屡试不爽的百搭良方。

中国不踢球。

1997年,中国男足在“十强赛”上失利,《新周刊》以不可思议的黑色封面推出这本名为“中国不踢球”的号外,轰动一时。

作为一个以古代狩猎女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女孩,到最后却成为摩登时代里被追猎得最多的人。

――1997年,戴安娜在狗仔队的疯狂追逐下撞车身亡,她哥哥在葬礼上这么说。狗仔队没有因此停止对名人及明星的窥视,因为泛娱乐化时代的大众对此有旺盛的需求。

一个不相信年轻人的社会注定是要失败的,或者,甚而言之,是一个残缺的社会。

――耐克的广告语。年轻人、年轻文化一直是耐克创意的主体。

1998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98年朱基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表示。

严防死守,死保死守,咬紧牙关,背水一战。

――1998年长江抗洪标语,“严防死守”也因此成为当年流行语。严防死守的不仅是长江大堤,还有8%的增长率。

网络就是新生活。

――网络从1998年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是当广州一个路牌广告打出这个旗号的时候,其实还没有谁能真正明白网络新生活的真义。

上网的都知道新浪,不上网的都知道搜狐。

――互联网进入中国初期,IT业界内流行的一种说法。张朝阳注重“注意力经济”,所以当时在大众中的知名度反而高于新浪。

该出手时就出手。

――《水浒》主题歌中最提劲的一句歌词。

你跳,我也跳。(You jump,Ijump.)

――《泰坦尼克号》经典台词。迄今为止,《泰坦尼克号》全球票房仍居世界第一,也保持着中国引进大片票房之最的纪录

我比窦娥还冤。

――作家赵瑜写出《马家军调查》,马俊仁气得住进了医院,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自己“比窦娥还冤”,没想到倒成了当年的流行语。

你算哪根葱?

――1998年热播的《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口头禅。小燕子没心没肺、浑不吝的劲头切合了人们新的审美要求,所以得到异常的追捧。

愈堕落愈快乐。

――源自香港电影《愈快乐愈堕落》,但新世代就喜欢反过来说。“堕落”可能仅仅是懒得起床,懒得上班,但要的就是这种颠覆劲儿。香港不是提款机。

――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动用1180亿港元狙击国际金融大鳄,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这样说。

请别克林顿我。

――因为克林顿和莱温斯基那档子事,“克林顿”由名词演变为动词、形容词,有媒体这样做标题。后来出现了克林炖莱温斯鸡这道菜,还有人用他们的名字注册安全套商标。

1999

知识改变命运。

――张艺谋等人在央视播出的大型公益广告系列中现身说法,使得这个口号深入人心。

你穿得太好了,简直不像一位绅士。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这样说。这本社会学著作在中国意外成为“完全格调手册”,热卖一时,表明中产阶层在中国渐成气候。

看上去很美。

――1999年王朔先是以《看上去很美》,继而以抨击金庸小说为四大俗之一引起公众哗然,但并不妨碍“看上去很美”成为流行句式。

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句乍听上去不太明白的广告词成全了农夫山泉这个品牌,也使它成为1999年最具标识特征的广告语。

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部电视剧捧红了李亚鹏和徐静蕾,“将……进行到底”也成了流行句式。4年后,王菲把“将爱情进行到底”简化为“将爱”,作为专辑主打歌的名字。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如果把整个浴虹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

爱情的火。

整个浴缸的水全部倒得出吗?……

可以。

所以,是的。我爱你……

――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经典段落。在总结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时没有人能够跳过这部里程碑式作品。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市场反映平平,倒是成全了借用他的片名做广告的商家。

出门要小心点,小心挨揍。

――冯小刚对某报编辑如此扬言。2004年,冯导故伎重演,当众对某记者说“我XX真想抽你”。

常回家看看。

――继《新周刊》以《过年就是回家》为题报道春节后,《常回家看看》在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撩起了人们对家的久违的温情。

下一个世纪将会有超性别的群体出现。他们兼备男性女性的优点,属于最先进,最具亲和力。最受欢迎的新人类!

――1999年,台湾女作家张曼娟如此预言。在以“中性”为时尚的今天,让人不得不佩服张曼娟的先见之明。

2000

漂泊者还在地上跋涉,飘一代已在空中飞翔。

――2000年《新周刊》创造了“飘一代”概念。

只租房不买房,只打的不买车;

至少热爱一项运动,哪怕是床上运动;

不对别人嘘寒问暖,也不喜欢被人嘘寒问暖。

――《新周刊》以《飘一代的50个细节》描述飘一代的特征。

你是美女吗?去当作家吧。

――中国青年报的李方一篇文章的标题。

2000年是美女作家盛行的―年,同时也是以韩寒为代表的少年作家显山露水的一年。

高潮还是在恐惧与不适中降临了。

――美女作家卫慧小说中的一句话。次年,王安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证券市场,并称中国股市虽不规范,但无碍高潮迭起。

我长得挺漂亮,又是单身,男人不可能对我没兴趣!

――2000年章子怡凭《我的父亲母亲》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她的气焰也开始见长,继说过上述这句话后,2001年又宣称:“别人不敢穿的我敢穿,别人不敢说的我敢说,别人不敢做的我敢做!”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加强劲的臂弯。

――张卫健在2000年版《鹿鼎记》中的经典开场白,堪比周星驰的无厘头式话语。

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韩寒不觉得辍学有什么不妥。2000年,韩寒的《三重门》出版,取得惊人的150万册的销售成绩,少年作家作品出版作为一个产业开始成型。

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没贼胆,等老了贼心贼胆都有了,贼又没了。

――电影《一声叹息》台词。冯导的贺岁片部部成功,难怪他敢说“是我的电影帮助了中国电影,而不是中国电影帮助了我。”

2001

翠花,上酸菜!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火爆网络,这句歌词也因此成为2001年的流行语。

见过拧巴的,没见过这么拧巴的。

――王朔一篇序言的题目。从“我是流氓我怕谁”到“无知者无畏”,王朔的每次造句总能引起效仿,如果不是他的创造力太强,就是其他人实在太贫乏了。

你们是为自己读书,只有增长本领和才能,长大后才能有成就,获得优厚的报酬,取得良好的生活待遇,甚至可以挣大钱,娶美女。

――株洲市第二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尹健庭因这句原话被媒体曲解为“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而失去教职,直至2006年才重返讲台。

态度决定一切。

――神奇教练米卢在2001年率领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他的这句口号被国家队队员挂在嘴边,更被引申到社会领域。

中国男足从此站起来了!

――2001年,中国队冲进世界杯后阎世锋像伟人一样喊道。以后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看见了,中国男足在2002年世界杯上颗粒无收,2006年世界杯索性只有在家观战的份儿。做的事。

――源自2001年广州与非门乐队推出的专辑主打歌《做的事》,歌中唱道“做,做的事,爱,爱爱我的人”,表达了现代人的自由观,因此在白领中广泛流行。

你确定?

――智力游戏节目在2001年的华语电视屏幕上大红大紫,央视《开心辞典》主持人王小丫的这句问话因此成为大众口头禅。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

――2001年《流星花园》风靡一时,片中男主人公道明寺最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全世界范围浪费时间(WorldWideWasteOfTime)。

――对互联网的一种评价。

泻停封。

――一种药品名,技巧地与“谢霆锋”同音。

摇够了我就滚。

――摇滚音乐人何勇接受采访时说。你妈才是小姐呢。

――“小姐”和“同志”等词汇逐渐变味,被称呼为“小姐”成了奇耻大辱。

单身是领悟,恋爱是失误,分手是觉悟,结婚是错误,离婚是醒悟,再婚是执迷不悟,没有情人是废物,情人多了是动物。

――2001年情人节短信。

有点野哦。

――生力啤酒的广告语。因为表达了不甘平庸平淡生活的人们的心声,在都市青年中颇受青睐。

2002

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2002年最牛的励志读物,《我能动谁的奶酪》等跟风书一涌而上,“谁动了我的XX”句式则成了万金油。比你是个暴发户更糟的是,你看起来就像个暴发户,只有暴发户才这样糟蹋钱。

――抄袭自英国一时尚女作家的话:“比你是个穷人更糟的是,你看起来就像个穷人,只有富人才穿便宜鞋子。”经过几年关于“格调”、“品位”的教育之后,2002年“生活方式”概念大热,谁也不希望看上去像个暴发户。

想死……这回你死定了!

――《我的野蛮女友》中女主角折磨男主角之前总要这么说。从小燕子到野蛮女友,可以清楚地看到偶像审美的演进过程。

如果他不选我,我就会成为最让他头痛的敌人。

――2002年6月姚明加盟NBA,成为2002年度最闪亮的体育明星。当被问及一支球队的总经理为什么要选他时,他这样回答。

世界杯上,人家是在玩命,而我们是在玩。

――2002年世界杯,中国男足一球未进,好像在梦游。据说,这句话已经是来自有关方面的最“严厉”的评价。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刘德华2002年发行的专辑《男人哭吧不是罪》同名主打歌的歌词。高仓健式的铁男已经out了,流行的是精致的“花样美男”,所以“男人哭吧不是罪”。

你数学不好,还可以去当英国首相嘛(丘吉尔),不行也可以去当台湾作家嘛(李敖),还可以去英国作诗嘛(徐志摩),当然以上的都需要签证。再不行你可以在内地当作家嘛(钱钟书),最次你也可以当个老师嘛(罗永浩),

如果你连课都讲不了,你也可以去当个校长吧(俞敏洪)。

――和韩乔生老师一样,罗永浩老师也以语录在网上成名。

不在放荡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东北一家人》台词。在《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普及东北话之后,《东北一家人》这样的方言情景剧即便在南方也有了一定的收视率。我的地盘听我的。

――中国移动子品牌动感地带的广告语,目标受众非常明确,说明商家已经注意到了“我世代”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

我就喜欢。(i'm lovin’it.)

――麦当劳宣言。同样是深得“我世代”们欢心的口号。

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

――由李连杰代言的某国内服饰品牌的广告语。2006年,周建安出任国家男排主教练,也用这句话鞭策自己。

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SARS肆虐期间,钟南山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小;胆量越来越大,正气越来越少;娱乐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搞笑越来越多,幽默越来越少;恋的越来越多,爱的越来越少;发言越来越多,真话越来越少;活动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少;职称越来越多,学问越来越少;权势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少。

――有人给现代都市人画像。

云南了吗?

――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以《新周刊》“你丽江了吗”的说法为蓝本“克隆”了这句话,并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云南旅行,这句话会成为时尚用语。

玫瑰花可以不送,板蓝根不能不送;烛光饭可以不吃,抗病毒不能不吃;气氛可以没有,熏醋不能没有;可以不戴套,接吻一定要戴口罩。

――2003年情人节流行的一个短信。

电视,电话,网络,告诉女人。

――戏说世界上最快的传播手段。

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有感性;如果没有感性,就要有理性:如果没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她只有不幸。

――台湾漫画家庸论女人。

别再找借口,别再罗嗦,因为我是我,我的对手就是我,输掉了,再接开,没什么好说,因为我不爽,为何那么多猪头!

――五月天《摇滚本事》歌词。

小心把你送到昌平筛沙子。

――孙志刚事件前在北京流动人口中流行的一句话。

2004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么办。

――2004年“11・21”包头空难,机上47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地面2人遇难。这是从现场打捞出来的黑匣子中破译出来的机长语气急促的三句话。

中国,China,拆啦。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外面一个圆圈、里面一个“拆”字的拆迁图案已经为中国城镇居民所熟知。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豪气冲天,“我感觉今天自己是一个奇迹的主角”。

我要感谢所有人,包括憎恨我的人。

――罗雪娟在奥运夺冠后说。她在九运会上说了一句更为石破天惊的话:“泳池的水不干净,我是干净走出来的。”

向我们冲过来了!

――凤凰卫视记者卢宇光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解救人质现场的电话报道。

我能!

――中国移动子品牌全球通的广告语,简洁而有力量感的两个字,显示处在上行社会的国人心态,因而成为2004年度广告语。现代男人站着理亏,躺着肾亏。

――台湾男性文化杂志女作家蓝怀恩感言,当今的男儿太没有男人味儿。

正方;第一,对爱情失去了信心;第二,对物理学失去了希望。反方:第一,对爱情更有了希望;第二,对物理学更有了信心。

――杨翁恋披露之后,专栏作家沈宏非对网上评论归类道。

其实新郎是谁并不重要。

――原《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李湘情急之下对传媒说出这样的话,赶忙补救说:“重要的是,我是否幸福。”

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猪肉卷是永恒的。

――加菲猫的爱情理论。2004年,电影《加菲猫》上映。

谁的机场最好,谁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

――广州市市委书记林树森3年视察广州新机场逾百次,他期待广州成为华南门户,像法兰克福成为欧洲门一样。

我觉得,你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这就是辩证法。

――针对国家部委的审计报告曝光后的各方反应,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如此解释他的官场哲学。

21世纪有三种愚蠢的人;不懂电脑的人.不会欣赏音乐的人和还在吸烟的人。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朝鲜领袖已经成功戒烟,这是报道中援引的话。朝鲜卫生部官员说,应改掉吸烟的坏习惯,好身体献给祖国建设事业。

我喜欢美男子,我爱坏男人。

――小甜甜布兰妮把这两句话一前一后地印在T恤上。

世界上有两三个秘密是人们不知道的,可口可乐的秘方,英国女王的财富,还有罗纳尔多的体重。

――法国《队报》说罗纳尔多越来越胖。

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中这句台词当选2004年度网络流行语榜首,有专家说与我们的社会诚信度差有莫大的关系。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电影《无间道》台词,就像《河东狮吼》使“鄙视你”在年轻人当中流行一样,如果对这句对白没有任何反应,换来的将是“鄙视你”!

2005

连爷爷,您回来了!

――西安后宰门小学学生用这样的诗句欢迎连战回到母校访问。这句话在台湾意外地形成了搞怪效果,不仅成为人们调侃的口头禅,还被录成手机铃声供下载。

全球化,去你的后现代!

――云南画家赵青这样表达自己对全球化的看法。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天下雨了”,我们还没等写呢,水就进来了……

――一名在黑龙江大洪灾中幸存下来的四年级学生说,洪水袭来之前,教师没有及时疏散学生。

没有医保和寿险的,不要在天黑后管闲事。

――网友总结的《广州安全攻略》之一。

3.3亿美元打一炮,值!

――某媒体报道“深度撞击”探测器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标题。

你这个年轻人思想那么复杂干什么?老是像举着个手枪干嘛?抓特务啊?

――浙江电台《伊甸园信箱》主持人万峰的语录之一。在网上,万峰语录和韩乔生语录有着同样的传播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

――《南方都市报》评论“超级女声”想唱就唱。

――由于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也取得了最大范围的传播效应。

我们一直错怪了张艺谋。

――韩寒的《无极》观后感。有好事者为此算了一笔账,说《无极》会因此损失多少观众。

请问刀郎的成名曲是《2001年的第一场雪》,《2002年的第一场雪》,还是《2003年的第一场雪》?

――在2005年6月举行的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为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而出的一道考题。我一定要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

――舒淇获得台湾金马奖影后,这句她多年前发下的誓言终于可以实现了。有网友说,“当年不脱该多好,现在就不用穿了”。

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

――某网友语。

让我们按照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来理发。

――朝鲜政府2005年提出这个口号,要求男子把头发长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

要爽由自己。

――可口可乐于2005年启动的新广告语。

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冯氏贺岁片擅长抖机灵,《天下无贼》同

样贡献了不少让人笑翻的经典台词,其中尤以“后果很严重”这句引用率最高。

200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

――2006年年初爆红的郭德纲最著名的切口。

比北京还土?

――2006年4月17日的北京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的沙尘暴,下了35万吨土。

未解决!未解决!!未解决!!!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

――香港“巴士阿叔”因―段偷拍视频而走红,不少香港市民认为这两句话颇能反映他们的心声。

“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

――韩寒说。在2005年“超女”的大热之后,2006年成了名副其实的选秀年,有“超女”,就有“好男儿”与之叫板。

人不能到这个地步。

――被胡戈的“馒头”恶搞后的陈凯歌显然很不爽,他在柏林电影节上突然这样炮轰胡戈。窦文涛不以为然,说“香港导演会让律师说话”而不是亲自骂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李安说。《断背山》让李安历史性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断背山”也因此成为流行语。

影片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纯真的友情。

――央视电影频道评论李安的电影《断背山》。

嗯,我并不在场。

――电影《达・芬奇密码》在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上首映,主演汤姆・汉克斯如是回答他是否相信耶稣基督结过婚。

我要站出来,做处女保护者,保护童男童女。别一上来,就被这些虚情假意所迷惑,被这些假摇滚给欺骗了。

――窦唯评价摇滚圈。2006年他发飚大闹某报社的行为让公众着实议论了好一阵子。

用各种花言巧语把人迷惑,然后就让人把钱送给你们;

绑架女人的头脑,然后让男人付钱;从产品的成本/价格比,奢侈品公司是在制造……

――一传媒人士列举奢侈晶公司的“罪行”。

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韩寒在博客上力“踩”评论家白烨所说的文坛。“韩白之争”称得上是2006年头号文化事件。

有人为了爱情自杀,有人为了婚姻自杀,有人为了名誉自杀,但很少有人为了工作自杀。因为工作本身已经是一种慢性自杀行为了。

――庸说。

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我是Hello Kitty!

上一篇: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 下一篇:开天辟地观后感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