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12:59:30

蚂蚁教案

蚂蚁教案范文第1篇

行了参与性指导后,顺利开展了第三次教学活动。

课前我对这次教案设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假设性评价,查阅了很多资料,并且根据根据前两次活动经验及老师们提出的建议,我对教案中的有些环节进行了改动。1、重新设定了目标:①积极参加讲述活动,体验交流的乐趣。②知道遇到困难要共同协商,一起解决问题。③能仔细观察图片,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进行讲述。2、教学对象仍然定为大班幼儿,因为大班的孩子观察的仔细,说的画面内容也更丰富,相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更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些。3、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原来的七幅图片变成了八幅,在最后加了一副蚂蚁玩滑梯的图,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加完整一些。

本次课的教学活动过程我也进行了很大改动。首先我把第一大环节音乐游戏删掉了,改为直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将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动词删掉了,改为了在活动过程中无形的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幼儿更容易接受。在活动最后增加了一副图,整个故事更加的完整并且有趣。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蚂蚁搬西瓜》改为炒西瓜皮,炒西瓜皮是在最后活动结束的时候在活动现场炒的,现场炒菜不仅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也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最后一个环节的设定不仅符合活动主题,而且还给孩子们一个答案,原来西瓜皮还可以做成菜肴,真是一个好的创意。

在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也进行了小结性评价。教案设计:新增加的最后一幅图片,是所有小蚂蚁们正在西瓜皮做成的滑滑梯上开心的游戏。我引导幼儿小组讨论完上一幅图片以后,就直接请幼儿进行整个故事的完整讲述了,我忽然想起来还没有出示最后一幅图片,这个时候我没有返回去重新提问,而是顺着幼儿的回答和讲述到了第二大环节,两名幼儿讲述完了以后,这个时候我回到了最后一幅图上:“刚刚这两位小朋友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什么,你们也把西瓜皮变成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聪明的小蚂蚁把西瓜皮变成了什么?”这个时候出示最后一幅图,小朋友们看见小蚂蚁在玩滑滑梯很兴奋,纷纷议论着,这个时候我接着说:“今天张老师也把西瓜皮变成了有用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出示炒西瓜皮的道具,我转身变成了厨师,幼儿更是高兴极了,接着我炒西瓜皮,这个时候活动热情到了极点,最后请小朋友们一起品尝,他们的活动热情和兴趣点更是到了达到了高潮。

课后我又进行了总结性的自评。

课前我对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仔细考虑、推敲、调整,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能够找准幼儿兴趣点,并展开讨论。

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把幼儿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来,并且进行适时的引导,顺利进行下面的活动。

能以自己对活动热情、画面内容的滑稽以及自己的语调,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完成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参与活动热情、积极性极高。

活动内容有重难点,问题能够层层递进,并且没有无效提问。

存在问题:1、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够作出具体的反馈。2、我提出问题以后,对于幼儿的一些回答,我不敢接。

怎么样才能够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具体的反馈呢?我想首先是我在平日的工作中往往习惯于笼统地表扬幼儿。“你回答的真好!快给他鼓鼓掌!”“你真聪明!”……这样的反馈会使其他幼儿想:我的回答跟老师的不一样,我要是没有老师想要的回答,那我说的就不对,我可不去冒那个险!要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反馈,才能鼓励幼儿提高他们的探究和操作水平。给予幼儿具体的反馈可以有以下具体做法:

(1)描述幼儿的回答,扩展幼儿的某种经验或澄清某种关系。

(2)提出新的问题,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询问回答错误的幼儿的想法,而且也应询问回答正确的幼儿的想法。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来说,询问可以鼓励幼儿重新思考他们的回答或寻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的询问不仅可以巩固正确的回答,而且,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推理过程。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幼儿来说,询问有助于幼儿澄清他们的观点,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接受老师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补充材料对幼儿原先的结论提出质疑,使幼儿进一步思考。

关于幼儿的回答与我想要的答案不一样时,我应该怎样接。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因为想要对幼儿的回答的问题接的得心应手,首先要很多的教学经验。这可能跟我的教龄有关系,我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没有带过大班幼儿,对他们的认知发展还不是很了解。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在这个问题上会解决的很好的。

通过“一课三研”活动,有效地沟通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教师间团结合作和互相信任、支持的工作氛围,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此外在每次的研讨中通过个人的反思到集体反思,还会引发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重新审视,从而渐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既培养了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附:

绘本《蚂蚁和西瓜》教案

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讲述活动,体验交流的乐趣。

2、知道遇到困难要共同协商,一起解决问题。

3、能仔细观察图片,根据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蚂蚁和西瓜》课件、西瓜一个、炒菜备用品一套。

活动过称:

一、逐页出示图片,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1、 出示第一幅图片。

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大家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这四只蚂蚁看见那么大的西瓜可高兴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2、 出示第二幅图片。

教师:它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推的?你能不能帮蚂蚁想一个好办法呢?

3、 出示第三幅图片。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去的?

4、 出示第四幅图片。

教师:蚂蚁们跑到西瓜边在干什么?小蚂蚁为什么要把西瓜挖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5、 出示第五幅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小蚂蚁是怎么运这些西瓜的?

二、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三、炒西瓜皮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把西瓜皮做成了***,张老师也把西瓜皮做成了有用的东西,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

教师演示炒西瓜皮的做法。

蚂蚁教案范文第2篇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如何让幼儿喜欢美术活动;如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成为美术活动中的小主人等等问题,有待于我们研究。

一、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1.幼儿的涂鸦现象

在美术活动中,往往有很多幼儿出现乱涂乱画的现象,一张白纸发下去,没几分钟就涂满了,这样的情况在小班幼儿的身边普遍发生。然而,小班幼儿的绘画正处在涂鸦状态,因为他们的观察和绘画能力都很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我们成人很难看明白,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才能挖掘出宝宝“作品”的真正内涵,才能更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从而可以对他所描绘的“作品”进行补充,提高对“作品”的要求。

2.幼儿不肯动手画画

活动中不难发现,有个别幼儿对绘画似乎不感兴趣。然而,仔细观察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幼儿不是少了兴趣,而是缺乏自信。在同一阶段的幼儿,绘画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往往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活动中就缺乏自信,教师对于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在活动中重点指导,降低对孩子作画的要求,在一旁提示和指导、鼓励和表扬、保护他的自尊,培养他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3.同一块区域出现乱七八糟的色彩

成人的世界里,对于看待事物的颜色单一,像香蕉是黄的、苹果是红的等,然而在孩子的眼中,色彩却是丰富多彩的。保护孩子对色彩的选择,教师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对色彩的运用。同样的事物、同样的色彩,孩子在涂法上面,只是缺少一些手段,教师可以将多种涂色的方法传递给幼儿,保留幼儿喜欢的色彩,保留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的作品在喜欢的颜色上,变得更精彩。

4.模仿老师、身边的幼儿

美术活动中,有很多幼儿会经常模仿老师或者是身边幼儿的作品,去描绘自己的作品,对于这种现象,我想说的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是尤其重要的。

二、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1.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观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观察的对象,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条件。如:教幼儿画“蝴蝶”,在活动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后,又让幼儿欣赏不同颜色的蝴蝶在空中飞旋、在花瓣上休息、在花丛中嬉戏等不同姿态。教学时,根据教学上的难点,重点示范某一部分,启发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蝴蝶,从颜色、动态、数量、构图上引导幼儿作画。这样,幼儿的美术作品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其次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把握时机,随时随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感兴趣的对象。有一次户外活动,有一位幼儿发现地上有很多蚂蚁在搬运东西,大喊:“哇,快来看,地上有蚂蚁耶。”顿时,所有的幼儿都产生了好奇心,都跑过去看。借此机会,我马上去科学室借了放大镜,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蚂蚁的外形、颜色和蚂蚁不同的活动状态。下一次的美术活动中,正好要求幼儿用西瓜子拼贴蚂蚁,这为活动垫下了很好的课前准备。

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发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在一次公开课美术活动《拼拼贴贴》中,我示范操作,引导幼儿学习图形拼贴画的方法。

教案一:教师:“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依次找来了两个小椭圆形,一个大椭圆形和一个小圆形 。“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变出了一只什么?

幼儿:小兔子

教案二:教师:“圆形”宝宝准备出发了,它会去找谁做好朋友呢?

幼儿:圆形、三角形、梯形……

教师:“圆形”宝宝找到了这么多的朋友,会变出什么呢?请幼儿大胆动手尝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拼贴方法,达到不同的拼贴效果。

幼儿:太阳花、毛毛虫、人……

教师在设计教案一中,以框框的形式,局限了大部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导致幼儿在操作时,去模仿教师的作品,能力弱的幼儿去模仿周围幼儿的作品。然后教案二跳出教材的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他们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动脑想象,动手尝试,动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是不变的,也是多变的。不变的是:永远让幼儿在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做活动中的小主人。多变的是:教师的活动设计、教师的引导方法等,每次活动的过程,都值得教师去不断地研究和改善。

蚂蚁教案范文第3篇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也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学习蚂蚁,单只搬运;也不应学习蜘蛛,只知道从肚中抽丝;我们应学蜜蜂,既采集,又酿蜜,采集许多花,精心酿出甜美的蜂蜜。由此引申,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想到了我们的教师。根据教师的表现不同、特性差异,不也可以分为蚂蚁型教师、蜘蛛型教师、蜜蜂型教师三种类型吗?

蚂蚁型教师:顾名思义,即像蚂蚁那样整天忙忙碌碌、机械单调地搬运东西。其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搬运的东西不是自己劳动的结晶,而是现成的,只是把现成的东西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类教师的工作特性与蚂蚁的劳动特性有相同之处。在教学理念上,忽视新课标理念倡导的“学生本位”,一味强调“知识本位”,“搬运”“死的”知识的条条框框,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是进行自我思考、科学设计,而是一味地上网查找或翻阅教参,把上面现成的“果实”搬运到自己的教案上;在课堂教学时,从来不顾及课堂的即时生成,而单纯地把教案上的“东西”照搬到课堂上;更有甚者,连常规类的“计划”、“总结”也“搬运”拼合别人的东西。

蜘蛛型教师:这类教师像蜘蛛从肚中抽丝一样,过分强调从内“排出”,而很少“吸纳”。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也认识不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墨守成规,我行我素,以陈腐的旧知识、老思想从事着新教育;说话时,老是那几个词;办事时,老是按着习以为常的旧思路来执行,缺乏创新精神,更无开拓意识。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这类老师若不改变意识、扭转观念,“跑”得快一点,将会真的跟不上时展的滚滚车轮!

蜜蜂型教师:这类教师是值得推崇的。像蜜蜂采蜜那样不辞辛苦、勤勤恳恳、始终如一;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采过很多花”;像蜜蜂酿蜜一样不畏艰辛,精益求精。这类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热爱学习,博览群书,撷(xie)取精华,深入思考,反复酝酿,以自己的辛勤劳动“酿出”知识的真“蜜”、方法的真“蜜”、思想的真“蜜”,并以此无私地奉献给心爱的学生……

蚂蚁教案范文第4篇

卢梭说过:“思考与实用的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一些简便方法,这些方法的发现激励着自尊心,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智力得到满足,原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有了简便方法,就令人感兴趣了。”教师应该寻找一些实用的方法,把自己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与学习,而不是一头扎进“辛劳的无底洞”中,又觉得无所事事,“别有用心,才能别有洞天!”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太会因为教师无休止的付出而觉得愧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不惜一顾的冷漠。时代在变化,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一大半时,就由于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另一只蚂蚁仍在不停地重复着跌落下去又重开始。你原意是哪只蚂蚁呢?想想哪些教师更容易让学生亲近?“黄牛”式的教师已经不再能打动学生的情弦,能够放下架子,能够让学生觉得“智慧”与“情感”集于一身的教师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教育这翻天地,“牛的使命”总显得已经不合时宜,它更需要一番崭新的景象来衬托。

教育中辛劳很大程度上来自琐碎与机械重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来减少。如批改作业,高中生交上作业已经是晚上八九点,许多教师看着堆满山的作业,啃之无味,不啃心不安,而第二天一早就要课堂分析,那怎么办?许多教师“点灯夜批”,半宿作战,可这些成果不会有半点自豪,只会感觉到辛酸与无奈。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全批吗?不能对学生选择性批改吗,选择性批改也可以了解整体情况。许多教师不时嘲笑自己“一半青春浪费在钩叉之中”。又如备课,每年把教案重写一遍的意义何在?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完全可以在电脑中录入自己的教案,然后在每年的教学中,遇到一些意外遗留的问题,再次录入,既可避免教案的故旧,又可以省心省力。又如积累资料、记录心得、教后记等之类,均可在电脑中录入。平时一分力一分力的积累,随着时光流逝,它会越来越丰厚,在我的电脑中,已经记录、摘录了上百万字的笔记,需要什么就可以随手而来,却并不显得辛苦,因为它是平时点滴积累的,教师这样才能在每一堂课上上出“一辈子积累的课”。

选择题为什么要一道道改?教案为什么要一遍遍写?许多繁杂与机械其实只要如那只蚂蚁一样,转个弯就行,何必学屡跌越爬那只蚂蚁的壮举呢?做教师也可以相对轻松的,它只要你每天都付出一点点,然后用一些恰当的方法去完成它,用智慧去滋润它,而不必要束缚在一些理不清还乱的无休止之中。时代要求我们,尽量让自己智慧地“懒”一点,轻松一点,告诉学生,老师也过得非常的精彩,老师并不是被一群纪律束缚的人,也不是简单施于学生纪律要求的人。正如王晓春老师在《今日怎样做教师》中说:“我希望打破教师对纪律的迷信。纪律本身不是动力,纪律不能给人带来智慧,纪律过严,还会压抑人的智慧。人类纪律最严的组织是军队,可是人家知道,真正发明创造很少出现在行伍中,除非是军事研究机构或军事院校。创造需要宽松的环境。不存在这样的公式一一纪律最好的学生不等于学习最好的学生。”学生是如此,教师自身也是如此!教育不是纪律的产物,更不是固板的滋生地,教育是温馨的,教育中的人,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是幸福的,“苦行僧”式的幸福只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而已。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责任与勇气告诉学生:“我们生活得很精彩!”当然这需要精彩本身作为见证!

蚂蚁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效率 措施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读”与“写”、“思考”和“交流”,如能体现课堂的有效价值,也必定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和谐之美。

一、动态把握课堂中的“生成”

1.课堂现象

《蚂蚁和蝈蝈》截取一个片小段: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们有的( ),有的( ),个个( )。之后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

师:冬天来了,蝈蝈们有的( ),有的( ),个个( )。

师:那么小蚂蚁们呢?有的( ),有的( ),个个( )。

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可是一位学生说到了蚂蚁“个个感到很幸福”,教师并没有“接住”,更确切的说,是不愿意“接住”。老师只是强调“个个很高兴”。听者很纳闷。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看出了些端倪。教者在最后的环节让学生比较蚂蚁和蝈蝈,然后在引出蚂蚁感到很幸福,乘势利导:蚂蚁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因为蚂蚁很勤劳。出示一句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完美收场。

2.自我反思

为什么这么处理——“预案情结”的体现

(1)水流成渠。很显然,教者在课前作了深入地钻研,精心地设计,力求教学“滴水不漏”,教学环节也是环环相扣,语言训练也是步步为营听课者也为之喝彩。可是,当学生说到“蚂蚁很幸福时”,教者硬生生地将孩子的思绪从“幸福”拉回了“高兴”,因为教师的教案中“幸福”应该在后面的环节中出现,学生过早地说了出来,打乱了“教案”,所以教师只能“迂回”其中。几番轮回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教案,水流成“渠”——到达了“幸福”的彼岸。要是教师能抓住“幸福”,直奔“幸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水到就让它渠成,何乐而不为呢?

(2)曲径通幽。究其原因,是我们普通的教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预案情结”。在走进课堂前,我们倾其所能,最大理想化地设计教学过程,在一次次修改中,越来越爱上预案,心里已经形成一种“预案情结”。带着“预案”走进课堂时,我们往往希望学生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能按照预案的步伐行云流水地呈现出来。当孩子们“节外生枝”时,我们往往想方设法将学生再次引入“预案”。我们应该明白: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的精彩之处就是不断的生成,因为未知,所以随时都会出现惊喜。不失时机地把握生成,就会曲径通幽,看到更美的风景。

二、合理把握“读”与“写”的结合

1.课堂现象

教学《石头书》导入课文后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阅读一本奇妙的书——《石头书》。这篇课文通过川川、磊磊和勘探队叔叔的一系列对话,想我们一层一层介绍了石头书。让我们随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去问一问叔叔,从他的回答中找一找勘探队的叔叔为什么说石头是一本书。

生:分角色朗读(一个读川川,一个读磊磊,一个读叔叔)。

指名朗读的学生很“卖力”地朗读,有接近一般的学生在认真地听,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举着课本,但目光游离,另四分之一的学生则明显坐不住,东张西望,乘机做些小动作。

2.自我反思

(1)把握朗读这根线。朗读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是朗读全文,同样是分角色朗读,但因为目的不同,自然就要采取不同的角色分配。第一次朗读全文,是为了了解为什么把石头称为一本“书”,这个答案在叔叔的回答中可以找到,而寻找这个答案是全体学生的目标,所以应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在分配角色时让大部分学生扮演“叔叔”。在分角色朗读时,不可一概而论,单一色的请个别学生朗读,而把大部分学生晾在一边。更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而进行更合理的角色分配,使分角色朗读不仅呈现出它的形式上的吸引人,更有内涵上的实际的朗读效果。

(2)拨动书写这根弦。在许多课堂中,我们也看到泛泛的过多的阅读没能唤起学生真正的主体性。读得热闹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会读是否意味着会运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字词名篇,听说读写,知情意性行”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恰当处理好读写之间的相互转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把握好“问题”的“度”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两个问题:在作者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自由、快乐、幸福的园子的?前一问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后一问指向对课文独特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模仿。既明确了学什么,又有了一定的思维难度,促使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学生进入思维状态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长进就越大,课堂教学的效益越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真正地“走进去”,而不是简单地“走过场”。薛根法老师的语文让人听起来很轻松,让学生听起来有劲头,关键是问题的设计精当,且直奔文章主题,既不高深莫测,又不过于简单;既有一定深度,又极富挑战性;既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又注重“思维含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积极性。

最理想的课堂教学可以用“有效”两个字来概括。有效的可前准备和预设,有效的教学组织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对于我们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进行自我剖析。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1年第6期

[2]《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3期

[3]《新课程》,2012年第3期

蚂蚁教案范文第6篇

一、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的知识背景虽然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地域广阔,不一定符合所教学生生活实际。有了班班通多体,教师要创新的应用教材,则可在备课时使知识背景更具有地方性、通俗性、简短性,制作成电子文本。如在备课“整式”这一内容时,由于例题1涉及到青藏铁路,这时在网上找了青藏铁路的图片,同时配以文字“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通过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之后引出后面的正题。班班通媒体教学使课堂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问题解决并不是简单地运用以前习得的概念或命题,它是一个产生新的学习的过程。学习者被置于一个问题情境中,他们回忆先前已掌握的概念或命题,以试图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当他们找到一个适合这一问题情境与某些概念或命题之间的特定关系时,他们不仅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也学会了某些新的东西,它使个体能够解决相似类型的其他问题。”以加涅的问题解决思想为指导思想,在运用班班通备课时,考虑到选择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与学生共同探索,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独立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体系。

例如,这道蚂蚁爬行的经典老题 “底面周长为12,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一只小蚂蚁要从A点爬到B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

备课时想到用班班通设备显示圆柱侧面展开图,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蚂蚁爬行的距离由曲线变直,从而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解题。

此题可变式由圆柱改为正方体: 一只蚂蚁要从正方形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

由于有上题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想到除了要用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外,还要将正方体展开。此题第二问,可在展开图上连接AC,若经过AD面,可沿展开图的AGC或AFC爬行,路线最短。类似的,蚂蚁经过面AB和AE爬到顶点C,也分别有两条路线。因此,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有6条。

此类题还为以后的勾股定理做了铺垫。随着学生们继续学习,以后还可变式为长方形或圆锥。

这些问题体现了多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对参与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并加以反思的学生,则得到了一个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非常好的机会。

这样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可自己从中总结出推广到一般的结论。特别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对以后的学习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班班通设备为类题目的展示无疑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真正体现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会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以发现其规律的过程,独立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体系。

三、有利于改变信息反馈方式

蚂蚁教案范文第7篇

一、精彩片段回放

【片段一】执教者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师:今天。老师来做蚂蚁妈妈,那你们就是谁呀?幼: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来运动运动吧!(师幼随着音乐边跳边走上舞台,突然有几个男孩被舞台上的红幕布吸引住了,他们钻进幕布里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师:孩子们,这儿还有更好玩的呢,出来吧!(那几个男孩全然不顾地继续玩着。其他孩子也纷纷加入。)

师:看来,大家喜欢捉迷藏,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吧!(执教者也加入其中,玩了3分钟左右,执教者故意做出又累又饿的样子。)

师:孩子们,妈妈现在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

幼:我去!我去!(幼儿纷纷争着要去运粮食。)

【片段二】导入游戏“蚂蚁运粮”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边和那边的草丛(用大雪花片积木搭成)里有许多袋粮食(用红、黄蓝方便袋自制),我们把它们运回来。好不好?

幼:好!

执教者先请个别幼儿示范背小背篓(用牛奶箱子自制),并根据幼儿背的方法配以语言讲解。然后请每个幼儿选一只小背篓背着坐到圆点上。(在此过程中执教者巡回指导。)

【片段三】第一次运粮食

执教者先出示红、黄、蓝三只篓子,接着讲解玩法,强调爬着去运粮食,并将粮食送到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师:谁愿意爬到那边草丛里运一袋粮食回来?(执教者引导其他幼儿为运粮者加油。)

师:哦。运回来喽!我们来看看,他粮食放得对吗?你们有没有看清楚他是怎样把粮食放到篓子里的?(请该幼儿再次示范一遍倒粮食,执教者予以讲解。)

【片段四】第二次运粮

执教者将平衡木架在高矮不同的两只米袋上,形成高矮不同的两座山,让幼儿练习爬山坡。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粮食运到山坡那边的仓库(贴有红、黄、蓝标记的白色整理箱各一个)里去。可是。山坡那么高,我们怎样才能爬过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执教者和其他幼儿为示范者加油。)

二、分析与思考

从上述片段中,可以看出执教者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三个细节:

细节一:“精”

杨九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活动准备是组织活动的前奏,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活动准备不仅包括教案的设计、教学具的准备,还包括教师对班级幼儿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情况进行的预测等。

就本节课而言,无论是活动材料的准备,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都经过了执教者的精雕细琢。很多细节看似信手拈来,但实质上是匠心独运。比如,执教者在活动前精心自制的背篓、草丛、粮食袋等活动材料。废旧材料的出新及可爱的造型深受幼儿喜爱。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又如,在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等待时,执教者引导等待者为示范者加油。从而使等待者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等待者“未能学习”情况的出现。再如,为了照顾个体差异,执教者为幼儿准备了两座高低不同的山坡。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爬坡成功的快乐。

细节二:“异”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决于对活动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一般来说,奇异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活动兴趣。对于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的小班幼儿来说,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尤为重要。

执教者注重以新异的自制活动材料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绿绿的“草”、高低不同的“山”、五颜六色的“粮食袋”以及贴有红、黄、蓝标记的“仓库”等贯穿于整个活动情境之中,因而在每个活动环节中幼儿都能感受到新颖有趣,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细节三:“活”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不要过分地受教案的约束,要善于根据幼儿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小班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活动中极易发生“意外”,这更需要教师灵活驾驭课堂。适时适度调整活动。

执教者面对几名幼儿突然玩起的捉迷藏游戏,不仅没有制止,反而放弃了预设的准备活动,带幼儿玩起了捉迷藏游戏。但执教者参与游戏的目的是想将幼儿的兴趣转移到预设活动之中,其以“妈妈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的方式使幼儿注意力转移到了“运粮食”之上,从而使预设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蚂蚁教案范文第8篇

叶澜教授说:“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教学现象

在一次区研讨课上,我讲《大禹治水》这篇文章。课上我首先提问:有没有同学能结合课外资料来谈一谈,哪儿让你最感动?一学生小手直举,小嘴直嚷:我知道,我知道,禹有一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妻子刚为他生下了儿子,儿子正哇哇大哭,禹进去看了一看。(其实,该学生根本没有认真去读课外资料,原文是说儿子正哇哇大哭,禹也狠下心没进去看一看。)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感人的气氛顿时全无。当时我犹如当头一棒,一脸尴尬地站在那里!

案例透视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变得乐学,想说,敢说了,也变得富有个性了,课堂上时时会发出一些惊言妙语,奇思妙想。许多教师纷纷意识到:虽然教案是可预设的,可学生是鲜活的人,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以自我为中心,主观臆断,不愿倾听学生的心声,不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或者干脆装着教案在教学,缺乏对学情的充分估计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生只要稍微有一些“出轨”的苗头,教师就马上拉回到原定的教学思路上。上述的案例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教育探寻

一、善待尴尬,正确认识尴尬是“生成性”资源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不愿意看到“尴尬”现象,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尴尬似乎更令人担心。其实,类似的尴尬并未表明教学进程的“卡壳”,更不表明教学活动的失败。

1,不要把复杂的活动简单化。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出现“尴尬”现象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导致认识的偏颇。更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把学生的这种“节外生枝”,归咎于学生,要么对学生进行“温柔的强制”,回到原先的教学思路上,要么就全盘否定来个“封杀”!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2,应该辩证地看待尴尬。不可否认,突如其来的尴尬给教师带去了心理上的压力,同时也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极大地挑战,但反过来我们也应该乐观地看到,这些课堂上即时呈现的尴尬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它的出现不仅表明了你的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而且在这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涌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而应该将这些课堂的“尴尬”作为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细心体会,尝试艺术地处理,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审视尴尬,巧妙挖掘尴尬中的“问题资源”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水平、理解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产生了认知的偏差,导致了尴尬的产生。我们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尴尬作为一次新的学习。

在上述案例透视中,一学生在引用课外资料时说禹进家门看了一看。教师不妨紧紧抓住这个资源,巧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想象:假如大禹真的回去了,会是这样的一个场景,大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的妻子和儿子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在这样一个具体的情景中,更能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与舍小家而顾大家的高尚品格。两种做法相互比较,一个是全盘否定,一个是因势利导,巧做文章,可想而知,后面一种更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更符合人性化的设计。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引出些尴尬并不可怕。关键是教师处理的方式要得当。如果教师仅仅把问题的对错作为评价的标准和教学的目的,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死板和趣味索然。只有站在学生发展的制高点,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对课堂中出现的尴尬,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才能让课堂流溢生命动感。

三、优化尴尬,充分利用尴尬中的“亮点”资源

一年级(6)班《蚂蚁和蝈蝈》的公开教学渐进尾声,屏幕上投影着一组训练题:“一()蚂蚁,一()甲虫”。“一只蚂蚁,一条甲虫”的标准答案即将被锁定在刹那间。突然出现了一种“杂音”――“一(位)蚂蚁,一(名)甲虫”,闻听此言,孩子们哄堂大笑。笑声中”标新立异“的男孩面红耳赤,胖乎乎的小手直搔后脑勺。“好孩子!能说说理由吗?”年轻的老师眼含情,嘴含笑,轻抚小男孩的面颊。小男孩满怀自信地反问道:“《熊先生》《狼外婆》动画片上不都这么说吗?”“没错!”老师带头为小男孩鼓掌,“诗人也这么说。”接着,老师为大家背诵了一首非常有趣的诗《可不可以说》。可不可以说/一枚白菜,一块鸡蛋……可不可以说/一架飞鸟,一顶太阳……可不可以说/一朵大伞,一束雪花……可不可以说/一头教导主任,一匹将军……孩子们听了,又是一阵的开怀大笑。那笑,犹如一朵朵灿烂的花,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到每个人的心里。在这里“一位蚂蚁,一名甲虫”的说法得到了认可,师生共同咀嚼着诗性的美,课堂上情趣共济,充满着人性的魅力。

这种由学生引发的尴尬事件,虽然打乱了教案中原定的程序,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创造性正是源于这类不断出现的“尴尬”――生成性资源,切莫因为怕学生“搅乱”自己的教学方案,禁止学生在课堂上“节外生枝”!而应该抓住尴尬中的亮点资源,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活力所在,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教学。

蚂蚁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语文公开课 常见问题 四个方面

公开课,是教师精打细磨、反复推敲出来的,常让听者受益匪浅。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很多令人感动的课堂中,也常有“不足”。现我结合实例从四个方面谈谈语文公开课中常见的问题。

一、拘泥于预设

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教案,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工作,预设教案。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于把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看作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课堂上如果学生稍稍偏离预设的“轨道”,教师或无所适从,或把学生拉回“正轨”,然后带领学生继续预设的教案。

下面就是一位老师在上《蚂蚁和蝈蝈》时死抱住预案的“模板”不放的片段: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蚂蚁和蝈蝈又是怎样过冬的呢?请接着往下读。(生读课文)

生: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蝈蝈过冬的情景我们过会儿再看,有谁知道蚂蚁是怎样过冬的?

生:(欲语无言,沮丧地低着头坐下了。)

不难看出老师的预设是:先教学蚂蚁过冬的情景,再研究蝈蝈过冬的场面。当学生先说出蝈蝈过冬情景时,老师如果抓住这一契机,依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蝈蝈过冬的场景,然后问:“为什么蝈蝈会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象夏天的场景,再来与蚂蚁过冬的情景继续对比,更具有教育意义。

可惜,老师为了控制“局面”,为了按预设循规蹈矩地完成教学任务,竟然不予理睬,白白错过了一个生成的契机。在这种教学状态下,“生成”何处扎根?又怎能开花结果呢?请不要用僵化的教学程式禁锢学生的思维,请让预设开心地“约会”生成,“约会”精彩;请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去语文世界尽情地畅游,去真情地对话文本,真实地展示自我。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当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又绝不能拘泥于预设。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双边参与的动态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审时度势,让课堂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

二、浮躁的浅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些阅读教学由老师领着学生分析理解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地让学生自主读悟,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读书”,诸如老师领着读、自由读、同桌互相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整节课倒是做到了“书声琅琅”。另外在学生一遍一遍读的同时,还不时地让他们谈感受,说理解,感觉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充分。这样的朗读效果又如何呢?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却是味同嚼蜡,莫说有感情了,甚至连起码的流利和准确都达不到。如前不久听到的《天鹅的故事》一课,当讲到第五节(第五节描绘的是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冲向冰面、奋力破冰的感人场景)时,老师是这样教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节,体会一下。你觉得老天鹅怎样?

生:勇敢。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老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膛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指一学生)你觉得呢?

生:坚强。

师: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生:老天鹅“接着第二次、第三次……”扑向冰面。

师:同学们用心体会了。下面你能通过读,把你心中的老天鹅形象告诉大家吗?

(自由读后,再指名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组织、引导只在浅层面上进行――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读,原因是害怕自己讲得太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殊不知,像这样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去读,由于知识经验、生活体验的限制,对文字的感悟较浅,对文字所蕴藏的内涵挖掘得更少,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更达不到《语文新课标》所要求的: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脱离文本的热闹

现如今有的教师对把新课程的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于是游戏、表演、采访、画画、给动画片配音、辩论会等,在课堂上被充分运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的教师也感觉很轻松。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又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云房子》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生:老师,我也想造一座云房子。

生:(七嘴八舌地附和)我也想造。

师:(很爽快地)行,我们也来造一座云房子。请小朋友们拿出卡纸,4人一个小组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一小组造的云房子漂亮。

生:(有的作画,有的剪纸,有的粘贴,兴致勃勃。)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把创造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来。

生:(踊跃上前台长贴“云房子”。)

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介绍你们造的云房子。

生:我的云房子像一个蘑菇。

生:我的云房子像一朵花。

生:我的云房子像一只小白兔。

……

乍一看,整堂课热热闹闹,学生情绪高涨,课堂上又是音乐,又是图画,又是手工;学生又是画,又是剪,又是贴,看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却只是剥离文本的游戏,只有身心的娱乐,却无文化的涵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都无从谈起,也没有任何创新价值,更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率。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必须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感悟语言文字,品味文本精髓,拓展思维空间。

四、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丰富多彩,千百万化,幽默风趣。教师的语言幽默,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果教师的幽默不当,会适得其反,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留下不良影响。如某老师教学《秋姑娘的信》。由于刚接触到自然段,有的学生对自然段还没有十分深入的了解。当老师让学生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时,有一学生兴奋地说有8个自然段。于是老师就分别找8位学生进行分段读,当第7位学生读完后,老师“幽默”地说:“大家注意了,让我们安静地听××给我们读第8自然段。”事实上,课文只有7个自然段。老师着实幽默了一下,但让这位学生感到无地自容。当学生苦于得不到正确答案时,老师可以关怀地询问:“课文有第8自然段吗?”既给学生一个台阶下,维护其自尊,又为其他同学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虽然老师的教学语言可以风趣,但是必须以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为前提。

如此等等,虽然只是教学中的枝节末梢,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

[2]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5]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蚂蚁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天,我发现了一群蚂蚁在餐桌上把食物搬走了,很不明白,就跑去问妈妈:“妈妈,我发现了一群蚂蚁把食物搬走了,它们为什么会搬东西呢?为什么只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一下子就能叫来好多好多的蚂蚁呢?为什么它们能搬动比自己身体还大的东西?为什么它们……”话还没说完,妈妈就不耐烦地说:“走开走开,没看见我正在写教案吗?”我说:“可是我的话还没……”“都跟你说了,别吵我!”“呜呜呜呜呜呜……”“别吵了!快走开!”我只好赌气地走开了,嘴巴翘得老高老高,嘴里还嘟喃:“人家只是问一问嘛,何必那么生气呢?”

小时候的我,不仅看到什么就要问:“为什么”,而且还是个“爱骗人的小孩子”呢!

每当在吃饭时,我看见妈妈盛给我的饭很多,而她自己却只盛一点点,根本就不会饱的。我想拿一些饭给妈妈,妈妈一下就把我的手推过去,不让我“有机可乘”,我没办法,就骗妈妈:“我吃得好饱呀,妈妈,我真的吃不下了,你帮我吃一些吧!”妈妈听了,不信:“乖孩子,我知道你疼妈妈,但也不要这样呀!你这个年龄正是长高的时候,要多吃点饭才会长呀!”“我真的很饱啦,再多吃,可就要变胖啦!”妈妈无奈,只好多吃了点,而我却在一旁偷偷的笑。

……

上一篇:减法教案范文 下一篇:蝴蝶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