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0 22:54:06

林长制工作方案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建设的系列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以严格资源保护、提升资源质量为目标,探索建立林长制,加快构建“省级统筹、市县组织、乡镇运行、村组落实”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只能增绿、不能减绿的路径和方法。

(二)坚持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林业资源保护发展网格化责任体系,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其他领导分区负责,部门及有关单位领导各负其责,层层压实责任。

(三)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尊重自然和科学规律,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对症开方,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科学经营、规范管理。运用辩证思维,建立长期管用的政策制度体系。

四、坚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用最严格的监督检查全面如实评价林长制推行工作,科学总结、探索路径、补齐短板,探索成功经验做法。

三、实施目标

(一)探索确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发展目标体系。通过建立林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探索科学的推进路径和实现方法,确保森林、林地保有量不减少,确保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确保防范森林火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目标任务落实,促进林业资源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利用。同时,充分发挥好森林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作用,深入推进土地沙化防治,为黑土地保田增产提供保障。

(二)探索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的保护发展制度体系。围绕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等制度建设,结合试点林长制相关工作制度,全面梳理、修改完善、查缺补漏,探索形成系统完备的保护发展制度体系。

(三)探索落实监管有效的保护发展责任体系。围绕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修复、更新进行监督检查,以建立林长制为抓手,强化各级领导责任意识,明确承担部门职责和责任人,不断增强制度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林长制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四、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

(一)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

1.分级设立林长。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安排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构建镇、村两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我镇林长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共同担任,副林长由镇政府主管林业副书记担任;林长制成员及包保区域由镇相关负责人担任;林长成员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村级林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及村主任担任;村以下设置若干管护网格长,各村网格长由各村护林员担任。

镇林长、副林长职责:负责组织本级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完成本级资源保护责任目标;组织群众护林,组织建立资源保护源头治理网格化巡护模式,配备专职网格长,指导、监督林长制办公室完成日常工作和村级林长履职情况,组织落实会议、巡查等制度,协调配置“一林一警”,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村级林长职责:负责做好网格长的推荐,组织开展网格化巡护和一线普法宣传;维护林长信息公示标识;参加乡镇级林长组织的会议,落实巡查要求;协助承包经营人解决实际问题等工作。

网格长职责:负责对管辖区域内林业资源的日常巡护,记录好责任区巡护手册,及时发现、制止毁林开垦、盗砍滥伐、森林防火期野外用火、猎捕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并向上级报告。

镇级林长和副林长为我镇第一责任人,村级林长为主要责任人。村级林长要对镇级林长负责,镇级林长对村级林长负有指导、监督、考核责任。

2.设立林长制办公室。为强化组织领导,便于工作开展,林长制贯彻实施过程中各成员部门按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治林的原则完成好职责工作,设专门的林长制办公室,为本级林长的办事机构,负责林长制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拟订相关制度、组织实施考核、建立保存档案等工作,向林长报告全镇资源保护发展情况,镇级林长制办公室主任由镇林业服务站负责人兼任。

3、设立林长会议。林长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落实上级部署的任务,研究解决林长制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二)执行林长制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镇级林长、副林长负责对全镇村级林长及林长成员部门,林长制相关责任人员在林长制工作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要严格按县制定的七项制度执行林长制相关工作:1.档案登记制度、2.信息公示制度、3.巡林制度、4.信息通报制度、5.警示督办制度、6.会议制度、7.工作考核制度,镇林长制办公室在镇级林长的领导和指导下对各部门人员执行制度情况进行督导考核,发现推诿、不作为、慢作为的一律严肃处理。

(三)强化配套措施和公众监督机制

1.配备“一林一警”。镇派出所与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衔接,派出所会同镇林长制办公室划分民警执法责任区;民警执法责任区由派出所确定。民警执法责任区配备对应的责任公安民警,“一林一警”配备警员名单由镇、村和派出所共同备案并上报县林长制办公室。名单实行动态调整,如有变动由派出所及时通知备案。

2.因地制宜,按照“一林一策”的原则灵活制定推进措施。镇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分解至各村后,各村要统筹兼顾将任务按照本区域实际,科学制定各项林业发展规划,谋划好林业产业发展。

3.主动接受监督。设立群众监督岗或成立公益组织等参与林长制实践,强化林长履职日常监督。

4.规范经常性工作。梳理镇、村级林长、网格长等岗位,按要求定期分时段梳理归类岗位时段工作任务,按照《林长经常性工作履职手册》要求履职尽责。

5.抓好层级落实。对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进行责任分解,确定村目标责任,压实林长主体责任,确保任务目标明确。

6.运用科技手段。配合县林业部门将林长制与“一张图”相结合,与数字化巡护相结合,与林业资源动态遥感监测相结合,探索建立镇级林长制平台系统,提高林长制现代化水平,在图斑变化、环保督察等涉林保护方面发挥各级林长职能作用。

7.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途径引导全社会关注,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学校、群众家庭等认建认养“责任林”“家庭林”“纪念树”等公益活动,提高林业资源管护社会化参与程度。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0年10月12日-2020年11月5日)

由镇林业服务站牵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精神落实好调研工作,摸清各村实际情况,科学拟订我镇林长制实施方案和组织架构并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报请镇党委、镇政府审阅通过,完成方案制定和组织架构建立。

(二)实施阶段(2020年11月6日-2021年5月1日)

(1)2020年11月5日前召开镇林长制工作启动大会,正式启动林长制工作。

(2)2020年11月6日前各林长制成员完成和包保村的对接,共同研讨推进措施。

(3)2020年11月15日前将我镇制定的方案、组织架构、正式文件及会议相关资料报县林长制办公室备案,各村按照镇林长制方案做好林长制启动各项工作,镇林长制办公室启动林长制建档工作。

(4)2020年12月15日前将镇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分解至各村,村级林长因地制宜按照一林一策原则对本村林业资源进行产业发展规划。

(5)2020年12月31日前镇林长制办公室指导各村完成同公安机关的对接,划分民警责任区,落实“一林一警”并登记备案。

(6)2021年2月28日前镇林长制办公室完成林长制基础档案建立工作,登记林长责任区域及职责,各种相关文件资料归类存档,并报县林长制办公室备案。设立林长信息公示牌。

(7)2021年5月1日前镇级林长组织群众家庭和学校、社会团体认养“家庭林”、“纪念树”,镇级林长组织开展义务植树,认建“责任林”。

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完成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2020年11月30日-2021年5月1日)2020年11月开始,镇林长制办公室将对各村林长的任务完成情况陆续展开检查,检查前将进行工作提示。检查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把检查结果进行全镇通报,对落实工作不力的,将由林长或副林长对责任人员进行约谈。各村林长每季度向镇林长制办公室报告季度工作进展情况,由镇林长制办公室进行汇总上报县林长制办公室,2021年4月10日形成林长制工作总结报告报县林长制办公室。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级林长是林长制的主要责任主体,要提高站位、亲自部署,抓紧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林长制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将林长制工作经费纳入镇级政府预算,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严格督查考核。加强对林长制工作的常态化督导检查,适时通报责任落实和工作进展情况,落实奖惩机制,并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利、进展迟缓的通报批评,涉嫌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行河长制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要求和安排,结合我省推行河长制进展情况,省河长制办公室决定举办这次全省河长制工作专题培训班。这是我省实施河长制以来进行的首次培训,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的理解,研究探讨在实施河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全省河长制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对推行河长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做好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多次就河湖管理保护发表重要论述,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强调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2016年10月1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系统推进河湖保护水生态修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对河长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不能手软,一开始就要硬,要立威。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对全面推行河长制作出总体部署,这是我国水治理体制和生态环境制度的重要创新,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更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在今年新年致辞宣布,“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这既是对推进河湖保护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体现了对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寄予厚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面推行河长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河长制引起社会关注,成为热门话题。2016年5月,到**考察时强调指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既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月22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庆伟同志主持召开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听取了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办督察意见推进河长制工作的汇报,审议了《关于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庆伟书记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各级各部门要将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建设良好河湖生态环境,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庆伟书记要求,一要逐级落实责任。今后哪个河段发生对河湖有害的行为,就归哪个河段的河长解决,一级套一级,直到总河长,各级河长要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履行好流域总负责人、行政区划河段负责人的领导职责。切实加强对河长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二要形成工作合力。要按照中央改革办对我省专项督察的要求,逐项落实工作措施,做到有任务、有责任、有考核指标。省编办要研究好河长制办公室组建工作,河长制办公室要及时开展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节奏。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河长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6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实施河长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厅字[2017]34号)正式印发全省,标志着我省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省实施河长工作方案(试行)》明确了实施河长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组织体系、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全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我省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据水利普查提供的数据,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881条,总长度9万多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1条,总长度1万多公里。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等大小湖泊253个,水面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虽然我省河湖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污染没有那么严重,但由于受历史及多种因素长期影响,河湖生态也有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污染,一些地方对河湖重开发轻保护,重治标轻治本,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问题也很严重。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湖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改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这既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美龙江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我省今年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对全面实施河长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河流管护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各地要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扎实做好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多措并举,全省推行河长制工作成效显著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2017年4月16日,省委张庆伟书记在省河长制办公室上报的《关于全省推行河长制工作情况的汇报》上批示:“各项工作要往前赶。”省水利厅牵头落实,省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地积极推进,全省河长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完成了设立省总河长、省级河长和市级河长,明确了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今年2月24日和3月1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设立**省总河长、省级河长和市级河长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河长制组织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了省总河长和省级河长;市、县、乡级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河长;村级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共同担任河长,实行“双河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特别是《**省实施河长工作方案(试行)》进一步明确省委书记和省长共同担任省总河长,进一步加强了全省推行河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省河长制办公室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省委省政府黑委[2017]12号文件决定成立省河长制办公室,承担全省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省编委《关于加强河长制工作调整省水利厅职责和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黑编[2017]32号),批复省水利厅增设河长制工作处,承担省河长制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组织编制工作方案、计划和考核目标,组织拟定管理制度和立法研究,组织实施考核,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相关问题和纠纷等工作。2017年6月21日,**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为省水利厅核增副厅级领导职数的通知》(黑编〔2017〕74号),同意为省水利厅核增副厅长(副厅级领导职数)1名,兼任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目前,省河长制办公室及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处人员到位,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三)明确工作任务,加强制度建设。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制度建设的通知》,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抓紧制定的要求,我省加强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目前,我省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问责制度和验收制度已起草完成,并印发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单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再征求省直25个责任部门意见。

(四)全面启动市、县、乡、村河长体系建设。今年3月2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省五级河长体系架构方案>的通知》(黑办发[2017]11号)。目前,各地市和省农垦、森工总局通过召开党委或政府常务会研究落实河长制工作,全省五级河长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市县两级组建了河长制办公室,并通过抽借办法安排专人负责河长制工作(没有批编制和机构)。各地市都编制了河长制工作方案,其中,佳木斯、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已经印发。县级出台工作方案的有48个(佳木斯3个、鹤岗4个、双鸭山6个、黑河7个、大兴安岭5个、森工23个);乡级出台工作方案有10个(佳木斯8个、绥芬河2个)。

(五)组织各地编制河湖分级名录。省水利厅根据2013年水利普查成果,组织专家复核,已经编制完成我省50平方公里以上的2881条河流和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的名录工作,以黑水发[2017]86号文印发实施。5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和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由各地水务部门负责调查、勘察。目前,各地正在按照省里要求抓紧开展实地调查和核定工作。

(六)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为及时掌握全省各地全面推行河长制进展情况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根据水利部月报改为旬报的要求,我们以黑河办字[2017]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做好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信息报送的通知》,要求各市(地)、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河长制办公室在每月8日、18日、28日前将本辖区河长制工作贯彻落实进展情况统计汇总,报送省河长制办公室,全省河长制信息报送工作运行有序。

(七)派出调研组赴先进省份考察。为落实省委张庆伟书记的批示要求,加快推进我省河长制工作进程,今年4月19日至22日省水利厅再次派出考察调研组到江西、浙江两省调研建立河长制体系以及建立之后的监管工作,为建立和实施我省河长制工作方案做好相关准备。5月22日省委深改组会议之后,我省先后有省农垦总局、双鸭山市、绥化市等地派出人员到浙江、江苏、江西所属一些市县调研学习。

(八)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省河长制办公室于今年4月28日召开了推进河长制工作座谈会,哈尔滨、大庆、绥化市,省农垦、省森工总局水利(务)局分管河长制副局长,尚志、兰西、杜蒙、哈尔滨农垦管局、绥棱林业局等水利(务)局长、乡村两级河长,以及河长制工作处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与会单位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座谈了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下一步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5月3日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全省水利系统推进河长制工作视频会议,对下一步全省水利系统推进河长制工作做出部署安排。会后,各级水务部门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再细化,河长制工作进度明显加快。

(九)开展了河长制宣传活动。为做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省河长制办公室以黑河办字[2017]3号文件印发了河长制工作宣传标语,结合我省推行河长制工作实际,制定了三大类共53条标语。同时,将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在《**日报》《中国水利报》、**电视台、**电台以及东北网、全国水利网和**水利网上进行了公告和宣传,并定期印发河长制工作简报,为全面推行河长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此外,在今年“五四”青年节之前,省水利厅开展了“推行河长制,保护母亲河”演讲比赛;**大学在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广场开展了推行河长制宣传、宣示活动,增强公众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佳木斯市在世界环境日,大力宣传河长制工作,举行发放宣传品、解答公众咨询和聘任英格吐河保护志愿者活动。

(十)编制河长制工作指导材料。根据我省河长制工作的实际,为有利于各级河长和相关单位系统学习研究政策,指导工作实践、顺利开展工作,省河长制办公室对2012-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水利部等部委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省直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水生态文明、生态保护、河湖管理、河长制等政策文件进行了选编,编制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文件选编》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指导100条》,作为开展培训教材和供各地各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十一)落实省委张庆伟书记批示,加强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合作。按照省委张庆伟书记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呈报的《关于贯彻落实张庆伟书记对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方案的报告》上“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与水利部门协调做好河长制相关工作”的指示,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陆兵同志高度重视,安排一名副厅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与省测绘局对接,省测绘局十分重视并支持。一是制作《**省河长制工作用图》。明晰省双总河长、省级河长、地市双河长、市级河长责任区,包括姓名、职务及管辖流域等内容,落实两级河长管理责任范围。二是制作《县级典型河长制工作用图》。完成了《尚志市河长制工作用图》(样图),明晰县、乡、村双河长和三级河长、河段长负责的河流、河段,落实三级河长巡河范围,明确巡河重点部位。三是实地现场勘察划定河界和区界。根据县级以下推行河长制工作遇到的河流界线不清、区界界线不准等问题,省河长制办公室主任与省测绘局地理信息中心商榷选择尚志市典型区进行实地勘察划界工作,预计7月份完成全部测绘任务。

三、抢前抓早,加快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当前,一些地方还存在河长办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办公场所没有全部落实到位的问题。按照省委张庆伟书记“各项工作往前赶”的要求,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编制五级组织体系台账。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系,形成全省河长体系台帐。各地河长名单已经上报省河长办,河长制办公室正在组织人员核对,计划近期编印成卷。

(二)督导出台工作方案。省级工作方案已经印发。省河长制办公室将要加大对市、县、乡工作方案编制的督导,加快三级工作方案出台。

(三)开展督导检查。2017年,水利部计划开展2次督导检查(下半年还有1次),松辽委计划开展3次督导检查(下半年还有2次)。在做好迎接国家层面检查的同时,我省已制定第一次督导检查工作方案,计划7月份由省河长制办公室对13个市(地)、绥芬河市、抚远市、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开展第一次督导检查工作。

(四)制定工作制度。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省里将逐步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机制,近期主要制定包括建立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导检查制度、考核问责制度和验收制度等制度。目前已提出初稿印发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处室、单位征求意见。同时,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制度建设,通过试点县、乡、村制度建设,积极经验,指导、推进全省的制度建设。

(五)强化河长制机构建设。《**省实施河长工作方案(试行)》明确要求“县级及以上河长要设置相应的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要把河长制办公室做实做强,机构到位、编制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各级水务部门要加强调研、沟通和汇报,争取支持,把河长制机构建设好。

(六)启动“一河一策”编制工作。省河长制办公室已委托省水利设计院起草我省“一河一策”编制大纲。下一步,结合水利部“一河一策编制指南”思路,在尚志市率先启动苇沙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用典型模板,指导全省“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铺开。

(七)竖立河长公示牌。为优化河长公示牌标准,省河长制办公室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设计,制定了《**省河长公示牌设置标准》。目前,在尚志市、爱辉区试点乡、村和省森工总局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先行竖立了河长公示牌,反馈意见认为可行。计划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河长公示牌设立工作。

(八)开展基层培训和宣传工作。省河长制办公室于今天和7月11日举办全省河长制工作第一期和第二期培训班,共计200人左右,主要培训市、县两级河长办负责人和部分基层河长。讲解国家和省河长制有关政策、省级工作方案、河长制工作制度、公示牌标准、地理信息技术等,交流解决各地在推行河长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市县两级要开展对乡村基层河长培训工作。乡级要做好巡河员、保洁员的培训。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四、认真学习,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时间表:明年全面建立河长制

“在各方努力下,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局良好,目前各省实施河长制的时间表已明确。”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3月21日说。目前,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已在全省(市)范围内实施河长制的地区,将力争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9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确在2018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确保2018年年底前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

路线图:坚持四项原则、建立五项制度、完成六大任务

――坚持四项原则。全面建立河长制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管得住、管得好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当前在部分省(市),河湖保护的成效已初显,但要使河长制能长治河,考核监督显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刘伟平表示,今年年底前水利部还将启动河长制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方案是否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相关制度措施是否到位,以及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是否到位。”刘伟平强调,监督、评估、考核、责任追究必须到位,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没有履行好职责,一定会被追责。

――建立五项制度。即河长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信息共享制度,定期通报河湖管理保护情况,及时跟踪河长制实施进展;工作督察制度,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河长及责任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失职失责的要严肃问责;验收制度,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及时对建立河长制进行验收。

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介绍,水利部成立了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领导牵头、司局包省、流域机构包片的督导检查机制;派出16个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第一次督导检查。2017年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关键一年,水利部将加强督导检查,按照“一省一单”的方式,向各地通报检查结果和整改要求。对整改不力、进度滞后的地区,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多种方式,督促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完成六大任务。第一,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第二,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等;第三,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第四,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第五,加强水生态修复,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第六,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主人公:“河小二”“河小青”不断涌现

“以前看河脏水污,觉得那是水利部门的责任。当上河长后,我和区里签订责任状,责任压力变成了工作动力。”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镇长许东,现在多了个河长的身份。作为张集镇12条镇管河道的河长,除了每月定期巡河两次外,平时只要到村里,许东就一定会去分管的河道看看。

铜山区的河长制建设只是全国河长制推进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开展了省级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吉林、黑龙江等14个省(区)提出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四川省绵阳市和遂宁市、福建省龙岩市、浙江省台州市和温州市、甘肃省定西市推行“河道警长制”,实现“河道警长”与“河长”配套。

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的同时,全民治水热潮也正在形成。天津聘请400余名河道社会监督员;浙江、福建等省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力量参与护水,探索设立了由青年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等组成的青少年护水岗,“河小二”“河小青”等不断涌现,充分发挥全社会管理河湖、保护河湖的积极性,大力推行全民治水。信息化成为全民参与河长制的重要抓手,一些省建立了河长制工作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信平台;福建省三明市、泉州市等也实行了“易信晒河”“微信治河”等举措。

任务书:推行河长制要做到因河施策

各地河湖自然禀赋不同,面临主要问题各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系统治理。生态良好的河湖,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生态恶化的河湖,要健全完善源头控制、水陆统筹、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治理和修复力度;城市河湖,要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连通城市水系;农村河湖,要加强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和清洁小流域建设,狠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刘伟平说:“各地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结合本地河湖管理保护实际,探索出不少有特色的好经验。”例如,河长体系延伸到村级,积极推进“一河一策”,创新执法和督察机制等。

据介绍,目前已有27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省级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推行“一河一策”工作安排,吉林省、四川省已启动“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山西、福建、江西、湖北等省着手建立“一河一档”;北京、上海、江苏、广西、重庆等省(市)的一些市、县(区)已编制完成部分河流“一河一策”方案。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我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加快建设嫘祖文化圣地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做好河长制工作,做到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方案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为维护河库健康生态、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管护。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根本性制度措施,切实将涉河库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巡查,严禁涉河库违法活动。

坚持党政领导。建立健全以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村(居)河库管理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坚持属地管理。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逐级逐段落实河长库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全面排查沿河沿库排污基本情况,建立污染源台账,加强涉河库排放监管,严格污染责任追究,创新治理模式,谁污染谁治理,督促河库污染得到及时有效治理。

坚持分级考核。将河长制纳入镇党委、镇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村(居)进行考核,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分级治理体系。

坚持分类施策。立足辖区河库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库)一策”、分类施策,解决好河库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二、主要目标

(一)年度目标。2017年6月20日前,确定镇、村(居)两级河段长名单,分级分批公告。6月底前出台镇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各级河长会议、信息共享和报送、工作督察、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等工作制度和机制。7月底前,建立镇级河长制验收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机制;镇、村(居)提出年度目标、问题、任务、责任清单。2017年年底前,编制完成辖区河库“一河(库)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确保全面建立河长制。

(二)实施目标。到2020年,全镇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乱占乱建、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得到依法清理整治;跨区域的河库管理责任明确,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行,重大问题得到解决。

1.水资源保护目标。一是完成全镇主要河流水功能区划分,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二是到2020年全镇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类,比例达到100﹪。三是确保不突破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能力三条红线;力争高效节水。

2.河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目标。一是全面完成河流相关规划,完成河库管理范围及蓝线划定,完成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二是不新增河库水域侵占。三是完成问题突出的河库岸线整治,基本恢复河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力争整治一批生态河道。

3.水污染防治目标。一是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任务。二是完成工矿企业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4.水环境治理目标。一是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及公示。二是全面清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三是建立水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四是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水生态岸线,实现部分河段环境优美、水清岸绿。五是沿河无倾倒、堆放垃圾、秸秆等废弃物现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5.执法监管目标。一是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二是全面执行河长巡查制度和日常巡查制度,实现河库动态监管。

三、领导体系及职责

建立覆盖全镇所有河库的河(段)长和村级巡河员的河长制体系,河(段)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河长负责制,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河库管理保护组织领导体系。

(一)成立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

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镇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组织制定落实河长制工作的主要措施,研究解决推行河长制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督促检查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

(二)设立河长和河长制办公室

党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河长,镇长担任总河长。镇内6大主要河流实行双河长制,镇总河长办公室设在环保办,总河长办公室主任由镇政府分管水务工作领导兼任,镇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实行河长联络员单位制度。

(三)分级分段设立河长

镇境内河库均由镇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第一总河段长、总河段长,并分别兼任1条主要河流河段长。要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

(四)设立巡河员

河库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该村巡河员。

(五)工作职责

1.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组织制定落实河长制工作重大政策措施;全面部署河长制工作;研究审议河长制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决策河长制工作有关重大事项;听取全镇河长制工作和监督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检点工作落实情况;研究确定河长制年度工作要点和考核方案;研究决定河长制表扬、奖励及重大责任追究事项。

2.镇总河长职责。对全镇范围内河库的管理和保护负总责任。研究批准镇级层面河库管理保护工作方案、工作要点、相关规划和制度;研究布置全镇6大主要河流实施河长制的相关工作,并督促检查;协调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

3.镇级河长职责。镇级河长为所负责河库全面落实河长制的第一责任人,对相应河库管理和保护负总责任。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会议及总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牵头制定相应河湖“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明确年度具体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对跨行政区域的河库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以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导、考核评估,强化激励和问责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河库管理保护的重点工作及难点问题。

4.镇河长制办公室职责。镇河长制办公室承担镇总河长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协调、督促、落实领导小组、总河长、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拟制镇级工作方案、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指导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督导村(居)同步全面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统筹制定(修订)镇级河湖“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及河长制验收和工作考核方案;督促镇直有关部门按职能职责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河库管理保护工作。

四、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

1.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

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切实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考核,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工作职责,并按照《盐亭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方案》对各村(居)和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完善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责任追究。

2.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完善水功能区划,依法划定水功能区,明确水质保护目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

3.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管理。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帐建设,强化入河库排污口设置同意制度,强化排污监管;开展入河库排污口整治,制定入河库排污口整治方案;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加强入河库排污口和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

4.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标准化建设。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检查工作,加强备用和应急水源建设;建立地下水开采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强饮水水源地、湖库周边、河岸线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农田林网建设,增强水资源涵养功能。

(二)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1.加强水域岸线划定和管理保护。指导、统筹和完善河道管理工作,依法加强河库管理、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推进河库管理范围划定、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和河道采砂规划工作。

依法加强规划蓝线管理,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严格涉河项目审批,高效配置岸线资源。

2.加强河库岸线防治清理。强化河道内滩地保护,加强河道堤防和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山区河道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河段的监测预警;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大力营造植物保护带。

加强对河库上设障阻碍行洪、擅自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电站等以及其他侵占河道、非法采砂取土等突出问题的监督排查,依法依规统筹开展退田还河还湿,恢复河库水域岸线生态功能。

(三)加强水污染防治

1.实施严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盐亭县工作方案》,加强流域的综合整治,特别是对污染严重的重点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强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2.深化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水污染)。提高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水平。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有关要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大幅提高截污截流污水收集率。

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畜禽水产养殖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广畜禽清洁养殖和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推行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型生态治理模式,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加强河库、河塘、滩涂水产养殖监管,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

(四)加强水环境治理

1.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开展水污染风险评价,统筹编制全镇水污染防治规划,完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细化明确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

2.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加强生态良好的河库保护,加大对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以流域为单位,加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库治理及良好水体保护。

(五)加强水生态修复

1.大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定期配合同级人大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执法检查。

2.推进河湖生态保护及修复工作。依法划定辖区内水生态保护红线,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维持河库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开展水生态修复,保持河库水系的自然联通,维系水体的流动性和自然净化功能。对不满足水域生态和使用功能的水体,综合运用河道治理、清淤疏浚、自然修复、截污治污等措施,推进生态功能受损河库的生态修复。

(六)加强执法监督

1.完善法规标准制度。建立健全河库保护制度,推行先进的河库保护技术,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体系。

2.健全监督执法机制。加强河库信息共享、联动联治,严格落实国家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河库保护管理的合力。

3.加强河湖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常态化、严格的水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和河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2017年7月底前,设置河长制办公室,建立工作机制,配备工作力量,落实职责和经费。

(二)建立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镇村、河(段)长会议、信息共享和报送、工作督察、验收制度以及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协调解决河库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通报河库管理情况。

(三)完善河库名录,推进“一河一策”。完善所有河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建立河库名录体系。2017年7月底前,完成6大主要河流年度工作清单(目标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四)强化考核结果,严格考核问责。河长制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干部任用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县三次党代会精神,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和实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加强河道河湖管理保护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科学打造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之中,助力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强化规划约束,依法治河管河,科学开发,实现人水和谐。

坚持党政领导,推进社会共治。把全面实行河长制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创新水治理机制的重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形成河长主抓、部门联动、上下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坚持严格考核、强化激励问责。把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作为推进河长制落实的重要抓手,建立监督、考核和问责机制,实行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年度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压实河长责任,促进工作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统筹管理。把解决河道行洪不畅和河湖生态脆弱、河道污染等突出问题,作为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河道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城镇与乡村,统筹水域与岸线、一河一策,精准发力。

三、实施范围

按照属地管理,实行分级负责。我镇河长制实行镇、街村两级管理,镇河长负责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流河道湖水岸线的环境保护,重点村级河长负责本村辖区的主要河流河道及湖水岸线的环境保护。村河长负责村区域内河流河道湖水岸线,一级管一级,层层有责任。实现境内河湖库区全覆盖。

四、工作目标

按照县《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精神,镇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县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下,结合本镇实际研究制定,6月25日前上报,9月底前镇成立本级河长制办事机构,配置相应人员、设备、经费等,明确机构组成。12月底前,出台各项配套制度、制订考核办法,全面建立和实行河长制。

五、组织体系

依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境内河流河道要纳入河长制范围,进而全面建立覆盖境内河流河道、水库的镇村两级河长制。

镇总河长。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

镇河长。由镇副科以上干部担任河长。辖区内,凡涉及区域内河流河道及湖水岸线的都要设立镇河长。

村级河长。由村书记和村主任担任河长。区域内河流河道、湖水岸线、行洪河道中存在环境、防洪突出隐患的河段均应设立村级河长。同时,村级要设立河流河道、湖水岸线的巡查员或保洁员,负责本辖区河道管理。

镇设立河长制办公室,配置相应的机构及工作人员。辖区派出所所长(指导员)担任河警长。同时制订出台村级《河长制工作方案》。

六、责任分工

(一)河长职责

1、总河长职责。

镇总河长重点对本行政区域内河流河道的水资源保护、水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道防洪管护、执法监管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导调度,及时研究解决河道河湖管理中热点难点问题。并向县级河长负责。

2、河长职责。

镇河长主要负责对辖区内所分管河流河道、水库入河排污,私搭乱建、侵占河道、破坏河界、围垦河湖、倾倒垃圾、非法采砂等问题及时巡查,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对于涉河涉水重大事件,要及时反馈给上级河长,并协助解决。村级河长主要负责本村行政区域内河道、河段、岸线的管理保护,重点对侵占河道、围垦造田、倾倒垃圾、乱扔动物尸体,污染水体等行为进行监督整治。对重要事件或问题及时向上级河长反馈,并协助解决。

3、镇河长制办公室职责。

河长制办公室是河长制的综合办事机构,其职能主要是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河湖管理防护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的规章制度,本级总河长交办工作的协办、督办、查办。具体负责技术支持、信息反馈、情况综合、协调推进、上下联动、督导落实、组织制定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等。

七、主要任务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

1、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水资源管理。坚持节水优先,加大实施农业、工业和城乡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用水效率,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2、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实施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配合上级河长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及水量现状调查,开展入河排污口优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3、严格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农村河道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加强河湖日常管理,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监管,对侵占河道和围垦湖泊、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

(三)加强水污染防治

5、建立水污染防治应急机制。大力推进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水污染防治常态化管理,认真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加强综合防治,严格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防止河流河道、水库、水体污染。建立健全水污染应急处置机制。

6、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制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建设高效清洁农田,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化学农药替代、化肥机械化深施、精准化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控源减排技术,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规范。

(四)加强水环境治理

7、建立创新工作机制。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安全达标建设,加强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培育维修养护、河道保洁等市场主体,逐步建立河流河道管理保护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机制。

8、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全面实施农村垃圾处置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到2018年底前,完成现有沟渠坑塘垃圾等清理工作,消灭农村污水、垃圾直排入河乱象。对城镇周边的村庄,优先选择接入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统一处理;距城镇较远、居住分散的村庄,加快农村生活供排水、旱厕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活污水进行相对集中收集,采用适宜方式进行处理。

(五)加强水生态修复

9、综合整治生态环境。重点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水源功能涵养区、河流源头区的河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维护河道河湖生态环境。

(六)加强执法监管

10、贯彻落实河湖管理的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环境保护条例》、《湿地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协助上级河长加大河湖管理保护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河湖违法行为。建立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河湖动态监管,发现问题向上级河长汇报。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镇要切实把实行河长制摆上议事日程,对河流河道水库岸线管理保护重要事项进行专题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建立总河长、河长目标任务责任制,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上级河长工作要求,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实现每一条河流河道、每一段湖水岸线都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推进河长制全面落实。

(二)创新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和构建“六项制度、两大机制”,为实行河长制提供制度保证。①建立河长名单公告制度,乡镇向社会公告区域内河流河道河长名单;②建立河长会议制度。河长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1次,研究协调解决河流河道、湖水岸线管理保护重点难点问题,通报河湖管理保护情况,会商协调相关工作;③建立河湖信息通报制度,由河长制办公室收集汇总河湖管理保护基础信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④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调研督查;⑤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自上而下对年度河湖管理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履职缺位、工作不力、监管不到位,甚至造成责任事故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⑥全面建立河湖管理奖惩制度。逐步形成河长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

(三)落实资金保障。按照县河长制方案要求,要切实保障河湖河道管理保护、监管经费。在落实河流河道管理保护经费的同时,对重点村级河长要安排适当的经费补助。拓宽河道河流管理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公共财政投入、社会融资、贴息贷款等多元投资格局,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四)严格激励问责考核。建立健全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目标,严格考核程序,考核要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原因,导致河流河道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或未完成工作目标而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6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围绕“一谷一城”建设和“十四五”规划,以培育壮大绿色食品、矿泉水、饮料、食用菌为重点,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方向,进一步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

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突出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大幅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食品、矿泉水、饮料、食用菌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优势企业,形成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我市产业迈向新台阶。

三、工作机制

选择我市重点产业,按照“一位县(处)级领导、一个部门牵头、一名部门负责人、一套工作专班”模式,每条产业链由一位县(处)级领导担任链长,形成领导挂帅、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和企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由链长牵头定期专题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重要事项,会商调度重点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绿色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总体组织推进、协调调度工作,实时汇总、梳理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性难题,提交市政府及产业链链长统筹协调解决。

四、主要目标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大力发展矿泉水、饮料、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精心打造有影响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和核心品牌,着力形成和巩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到2025年底,规模以上绿色食品企业营收增幅均超5%以上。

五、主要内容

(一)调研梳理矿泉水、饮料、食用菌等产业子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各产业子链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主要平台、相关上下游配套、制约瓶颈等情况。

(二)坚持龙头引领,推进产加销一体,根据调研情况研究梳理各产业子链的“五清单”(龙头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产业集群清单、问题清单、政策清单),做到产业有序发展。

(三)围绕各产业子链的上下游环节,结合实际制定做大做优做强各产业子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链上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实现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四)研究梳理支持各产业子链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

(五)建立各产业子链发展日常调度和对接沟通机制,加强工作协调,细化扶持举措,形成工作合力。

六、重点任务

(一)培育龙头企业。利用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深化产品加工和强化市场拓展。各产业子链牵头部门领导干部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分类指导、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等方面的困难,帮助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实力。重点扶持农夫山泉、通林菌业有限公司、利生源、厚爱等重点加工型企业,培育一批年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带动能力强的“大龙头”,形成各产业子链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让各产业子链龙头企业强起来。

(二)发展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富民产业等标准基地建设,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制度,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让各产业子链原料基地规模大起来。

(三)提升产品加工。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支持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支持加工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改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性技术难题,推广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四)强化品牌建设。坚持品牌化经营发展思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以及品牌产品创建等,创响一批“国字号”“省字号”“老字号”区域知名品牌。加快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挖掘传统、风俗等特色文化并融入品牌建设中,促进农产品溢价增值,让绿色食品品牌树起来。

(五)完善冷链物流。支持加工农业企业建立自动化立体冷库、中转保鲜库等设施,培育流通企业联建区域配送中心,建设仓储、运输、配送全程的“无断链”冷链物流体系,让农产品冷链物流畅通起来。

七、时间安排

(一)6月底前,成立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领导小组,建立各产业子链专班。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梳理“五清单”。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议。组织开展一次产业链供需、产融、技术等对接活动。

(二)7月底前,完善各产业子链发展的扶持措施。

(三)8月底前,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浙江对口合作企业对接,洽谈合作项目。

(四)12月底前,在工作推进中,及时梳理一批问题台账,集中协调解决一批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八、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是市委市政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是应对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确保链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市政府办与各牵头部门联络沟通机制,定期汇总通报动态情况。各牵头部门要结合产业链发展需要和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措施落细落实。其他责任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面落实相关工作。

(三)加强调度督导。各牵头部门要配合产业链链长定期开展集中推进行动,做好链长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的跟踪督办和落实,指定专人负责情况调度和信息报送。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调度汇总各产业链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反映通报重点工作动态,总结推广工作经验,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链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东鱼河;水源置换;水环境;水生态

1东鱼河济宁段现状

东鱼河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南四湖湖西地区洪涝灾害而开挖的一条大型防洪排涝河道。干流起源于菏泽市东明县刘楼村,向东流经牡丹区、曹县、定陶区、成武县、单县、济宁市金乡县、鱼台县等8个县(区),于济宁市鱼台县西姚村北入昭阳湖,全长174km。针对东鱼河济宁渔业用水区水质不达标、岸线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且存在违法建筑和违法活动、排污(水)口众多且排污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低、城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河道生态防护体系不完善、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按照《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要求,济宁市立足东鱼河区域、流域的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自2018年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东鱼河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了良性循环。

2综合整治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根据《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2018.05),东鱼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周期为2018—2020年。到2020年,使东鱼河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1水资源保护

1)规范取水口监督管理。针对金乡县2处5万亩以上中型灌区、小型灌区、8处分散小泵站灌区及鱼台县20处分散小泵站灌区未取得取水审批的问题,依据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水资字〔2016〕29号),完成石佛灌区、曹庄灌区及8处分散小泵站灌区取水许可审批,规范管理取水许可,强化农业用水监管,不新增非法取水口。2)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针对鱼台县3处已审批或登记的排污口未设置标志牌等问题,依据《山东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关于切实做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鲁水资字〔2017〕23号),按照入河排污口标志牌样式和统一要求,设立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实行入河排污口标志管理和动态监管。3)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山东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将限制纳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入河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制定分年度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削减方案,并纳入年度考核。

2.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依据山东省水利厅等10部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意见》(鲁水管字〔2017〕15号)完成河道及其上所建的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埋设界碑界桩,政府公告形成电子化和数据化成果,与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同步协调。结合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严格实施岸线用途管制。

2.3水污染防治

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沿河乡镇驻地及周边社区污水管网铺设,基本实现沿河形成径流的生活污水全收集,消除生活污水直排现象;集中连片村庄、城镇周边村庄以及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污水、垃圾处置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加强生活污水较集中排放点附近的沟、渠、塘等改造,推进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建设与管理维护,充分发挥其水质净化能力,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针对农业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农业废弃物未得到妥善处理等问题,依据《济宁市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达标方案》(济政办字〔2016〕230号),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2.4水环境治理

依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济政字〔2017〕99号),将城镇周围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垃圾处置体系,远离城镇的社区、集中连片村庄因地制宜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鼓励就地资源化,实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规范化、常态化管理。

2.5水生态修复

针对滩地受人为干扰严重以及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等问题,加快实施退耕还滩、退养还滩工程;积极推进滩地种植结构、方式改革。针对河道防护林、缓冲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有条件的河段建设河岸防护林带,退耕还滩区域建设植被缓冲带。

2.6执法监管

1)完善水环境动态监管体系。依据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落实河道管护责任人,建立河管员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信息平台建设,搭建“一河一档”动态监管框架体系。将河管员现场巡查与信息平台动态监控系统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双重监管,基本实现动态监管全覆盖和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的全覆盖。2)形成多部门协调共同监管机制。建立河道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实现河道联合执法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门共同参与的定式,建立完善、快速、高效的联合执法机制。

3整治成效

济宁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水岸同治、源头截污、综合防治,全力推进东鱼河济宁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东鱼河济宁渔业用水区水质年度达标率为75%,较2016年提升66.7%。通过深入实施水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控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3%,种植业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农药使用总量较2016年下降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积极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建成鱼台县王庙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净化工程,年净化污水20.5万t。依法取缔沿河小型污染企业,工业废污水预处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并加大中水回用力度,达标中水回用于农田灌溉,东鱼河济宁段主要控制断面西姚断面水质逐步改善,2020年总体达到III类水水质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Z].2016.

[3]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Z].2018.

[4]济宁市人民政府.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Z].2017.基金项目:山东省省级水利科研项目(SDSLKY201703).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8篇

一、河湖概况

镇镇幅员面积70.86平方公里,位于市东部,辖区9个行政村3个社区。我镇地处两市交界之处,镇区内绵远河河流,全长6.9KM,镇区3条支渠。

二、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一)中央决策、省、市部署贯彻情况

镇及时贯彻传达中央、省、市上的文件,将文件精神细细解读并传达至所辖村社区。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书记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同时设立分段河长、湖长,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建立机制、完善方案

我镇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印发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完善了《镇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镇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包括了河长制、湖长制实施范围、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时间、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河长制、湖长制办公室职责、各项任务细化实化、保障措施等明确情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阶段目标等。于此同时建立了河道治理台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限定整改时间。

(三)组建机构,明确职责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落实河流保护的治理和责任,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主任及相关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的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设总河湖长2名,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负责领导本镇河长制工作;设村级河、湖长,协助河长具体落实河、湖长的各项工作职责,设河道管理员6名,对全镇所有河、湖实行24小时不间断、不定时监管。按市文件要求和规定按时在全镇设置河湖长制公示牌6个,河湖长制公示牌内容规范,标明河湖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认真完成了河道“清四乱”工作,认真排查了我镇河道及河道保护范围内的“四乱”,针对已排查出的河道“四乱”已完成整治。

(四)积极开展宣传,提高护河湖意识

采用LED屏、宣传单、短信、横幅、进集中点等多种方式宣传这一创新政策,劝导群众守护家园,爱护河湖,对日常往河湖乱倾倒垃圾、乱排污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制止。针对沿河居住的群众进行重点宣传10余次,发放宣传单100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10副,群众守护家园、爱护河道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五)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情况

建立了《镇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制度》《镇河湖长制信息通报制度》等13项制度,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做到责任分解到位、责任主体到位、责任目标到位,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对河库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了河湖摸底调查工作,建立河湖名录清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力推“河湖长制”常态化、长效化。

(六)信息报送培训情况

镇对村级河湖长、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力量队伍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要求各级河湖长、河湖长制工作力量队伍要清楚的明白各自的工作职责,能够圆满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业务工作,每月向市级河湖长制办公室报送信息。

三、河湖长制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我镇实施“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和河道“清四乱”,加强对乱搭乱建、乱采乱挖、乱排乱倒、黑臭水体等突出问题的整治有效遏制危害河道健康行为,切实解决了我镇复杂水问题,维护了河道健康生命。

(一)水资源保护

按照“河湖长制”实施方案,突出河流重点,找准问题,细化任务,实行“一河一策”辖区流域整治的责任主体,要制定综合治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治理任务、进度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排污的审批程序,严格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狠抓落实,严禁违规操作。

(二)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1、对绵远河河道内及护坡约50亩行洪障碍物进行了清理,加强对周边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发放宣传单400余份,张贴通告100余份。

2、加强对河道采砂管理,对非法盗采砂石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实行了河道专职巡查人员巡查、政府值班人员夜晚巡查、沿河村(社区)群众监督举报的联防制度。从2020年我镇协助市级执法部门扣押违法车辆、铲车、挖机等30余辆。非法盗采砂石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3、对镇辖区内下河丫口进行断道处理,并在市水利局支

持下对下河丫口用三角四面体进行封堵断道处理;

4、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对我镇违法使用岸线修建筑物、堆场、倾倒垃圾、填埋等行为进行了清理。

(三)水环境治理

为进一步改善我镇水环境,镇政府每年投入,对镇、村(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进行维修和改善,建立了200余人的保洁队伍,投入垃圾转运车20余辆,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完善了村庄保洁制度和保洁队伍,使得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四)水生态修复

加强对涉水项目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管理;加大对使用农药、化肥的监督管理力度;开展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堆放及污水排放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保护林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水土流失监督和治理;加强水生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河湖长制”中,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二是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同步治污,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解决垃圾排放和处理及水源保护的问题。

三是我镇辖区堤防目前存在六处安全隐患,绵远集镇一处,吉兆村一处,清狮村两处、上庵村两处,由于我镇资金薄弱,现目前对六处隐患点仅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禁止人员靠近,防止人员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我镇财力、人力有限,目前日常巡河人员仅有6人,且执法力量单薄;

五是党委、政府将继续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打击乱采问题,目前我镇河道乱采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干部、派出所、巡河人员等采取不定时、不定期与定时、定期相结合巡查,防止出现砂石盗采。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9篇

一、“十三五”工作成效

农村饮水全覆盖。2016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共计9824.65万元。解决189个村4803户30421人饮水问题,完成137处水源点蓄水池建设、347.8km供水管道建设,全域全面实现了安全饮水有保障,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水费收缴抓落实。我县积极推进农村供水水费收缴促进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制定了并出台了《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河(湖)长制促长效。2017年,我县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成立和长制工作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全县境内纳入河长制管理河流共52条,河流总长1274.73公里,流域面积10259.9平方公里。县河长制办公室组织编制了雅砻江在内的52条河流1个湖泊“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并印发执行。各级河长积极开展巡河问河督导工作,水利局紧紧围绕河长制六大任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规范了入河排污口监管;开展了城市较差水体治理和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专项整治工作。

水土保持取成效。2016年至今,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平方公里,林草面积增加1221.85hm2,增加率30.28%,由治理前的52.60%增加到82.88%,超州上下达计划的300%。建设完成水土保持项目2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31万元。

采砂管理规范化。县调整充实砂石领导小组,砂石场规范到5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定期、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完成2016年-2020年县河道采砂规划工作,完成2016、2019、2020年度河道采砂年度实施方案,正在编制2021年-2025年采砂规划,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目前我县的河道采砂工作已移交县国资公司经营。稳步有序推进小水电清理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河长制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部分群众认为“河长制”推行是政府的事情,企业和群众参与面不广,支持力度不大。二是财力有限。河长制河湖管理范围划定难度大。县河流总长1274.73公里,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划定管理范围。三是水利局主要承担着全县水利领域发展工作,但随着防汛减灾、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河长制等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技术力量需求越来越强,技术人才紧缺,急需引进人才技术。

三、“十四五”工作规划

林长制工作方案范文第10篇

1、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今年上半年在全镇7个行政村设立镇级林长制公示牌,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森林保护和森林防火标语,并在村、树立森林防火警示牌,落实林长制改革“5个一”平台(一林一长、一林一技、一林一策、一林一员、一林一警)。今年一月份镇政府和7个行政村分别签订了《镇森林草原防灭火目标管理责任书》。

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建立林长制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森林保护与发展动态监管。严格依法保护林地林木资源,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使用林地行政审批制度,严肃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乱用林地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3、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设立重点防火区域。加强祭祀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各村设立入山卡点,对上山人员进村检查,并安排森林防火员上山巡查,确保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4、加强技术指导。在造林整地,选择优质林木,栽植苗木等各个环节工作中,国土所组织技术入员深入各村、各造林现场搞好技术指导,服务。造林树种选择力求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菅造绿化树种、高效经济林、生态防护林。今年已完成造林任务200余亩。

上一篇:巡察组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搬家工作方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