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4 09:38:15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一、班子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一)统筹安排,明确目标责任。市科协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年初专门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为年度的重要工作来抓。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市科协工作通盘考虑,统筹谋划。结合科协工作实际印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逐项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明确了党组书记、分管领导及各科(室)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清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二)健全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基础。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党组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了《党组议事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度》、《“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

(三)完善责任整改机制。针对上级的巡视巡察、党风廉政社会评价、行风政风满意度调查、监督检查、举报等反映、反馈的问题,科协党组进行集中专题研究讨论,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抓好整改和防范工作。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检查机制,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纳入对班子成员和科室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一)班子成员遵纪守法情况。2016年以来,市科协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管辖范围内部门党员干部没有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二)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理念,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四个亲自”的要求,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成都市委、xx市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科协工作实际提出要求,落实工作部署,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主动听取分管领导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亲自过问经费开支等重要事项;在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上点名提示按要求在党风廉政责任监管报送履职情况,亲自部署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工作等。其他领导干部坚持每季度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研究,以例会检查、集体谈话、个别谈话等形式开展督促检查,形成了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情况。市科协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在民主生活会上和述职述廉时,主动报告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生活中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自己,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努力做严守纪律、令行禁止的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按、按制度、按政治原则办事,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遵纪守法、遵守《公务员法》、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的风气。

(四)班子成员加强作风建设情况。市科协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始终按照便民和利民的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基层群众,有力地增强了班子的履职能力,促进了科协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

三、强化宣传教育情况

(一)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学习中纪委全会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建设。今年以来,党组中心组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会5次,重点围绕贯彻落实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等内容开展学习讨论。结合党员干部大会,对党员干部普遍开展了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剖析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观看《榜样》、《背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警示教育片。

(二)推进反腐倡廉舆论宣传,营造崇廉尚洁的廉政氛围。建立宣传教育栏,市科协党组围绕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编辑、制作信息6期;利用科普宣传栏,加大反腐倡廉舆论宣传。

四、深化作风建设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定期研究、检查、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形成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深入查找“”和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苗头,完善制度机制,延伸监督触角,抓好问题整改改进工作作风。

(二)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科协根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彭委办〔2016〕30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xx市科协两学一做活动方案》。按照“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总体要求,实行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到桂花镇、邛崃市、浦江县、省图书馆等开展党史教育4次,党组书记上廉政党课2次

五、选好用好干部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情况。加强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规范行使选人用人权情况。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均严格执行提出的好干部“五个标准”和省委“三重”原则,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讨论决定的方式进行选拔任用,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

(三)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开展监督情况。严格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严明组织纪律,严格选人用人监督,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六、维护群众权益

(一)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情况。认真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科协就如何建立“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民生诉求、困难群众、WW工作三本专项台账,制定了工作方案。将科协“挂、帮、包”的红旗村和双报到的天府中路社区作为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及不稳定因素的走访对象。在丽春镇红旗村,落实该村用于科普实施建设资金2.3万元,开展科普活动资金1万元,组织开展慰问活动2次。在天彭镇天府中路社区,组织开展了科普讲座、举办科普宣传、组织志愿活动以及慰问贫困户活动共4次。

(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市科协无此类情况。

(三)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结合省、成都市民生工程相关目标,完成“xx市蔬菜产销协会”科普示范农技协的申报工作,该点位已被到成都市命名;投入4万元支持“延秀小学创客教室”建设。科协群团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市科协投入17.2万元分别在军乐镇、丹景山镇、天彭镇锦阳社区、小鱼洞镇江桥村、濛阳镇青江社区设立科协便民服务平台并开展工作,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好党群共建,积极参与到构建群团工作大格局中,更好地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七、推进源头治理

按照xx市2013-2017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科协结合工作实际,从职工思想状况、岗位责任落实、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产生风险的根源,进一步落实风险点监管责任,廉政风险点监管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科协专门召开了4次工作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学习,科协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操作流程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推进了防控管理工作。在市纪委的领导和组织下,在科协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科协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惩防体系建设,创新了反腐倡廉工作方法,深化了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加大了治本力度,优化了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已带来了“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而通过查找风险点、公开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在单位形成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

八、领导和支持纪检工作情况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1、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两个实体化”进程,不断完善指挥部工作机制,提高科学指挥水平;强化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逐步将气象灾害防御组织向城市街道、社区、医院、学校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延伸,并融入政府应急管理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与政府综合防灾减灾的对接融合。(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减灾与法规科、人事科负责)

2、健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发展气象志愿者队伍。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综合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气象灾害预防标准体系。开展城市内涝、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等风险评估业务。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和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深化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机制,力争预警信息覆盖面大幅度提高。(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减灾与法规科负责)

3、全力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确保重大灾害性天气不漏报、高影响天气不错报。贯彻落实暴雨等6个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力争全部县市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开展市、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评估及修订完善工作。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加强应急演练和知识普及,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助能力。(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减灾与法规科牵头,局内各科室协助。)

4、规范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贯彻落实市县两级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要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在提高预报预警精细化和准确率、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可用性以及强化科普等方面下功夫,使服务更加贴近民生,确保准确指导群众生产生活。(减灾与法规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协助)

5、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适时增加实况监测分析评估类、预报预测类以及对策建议类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以市局为主体,联合住建部门组织城市内涝风险普查和隐患调查,开展短时内涝风险预报预警服务。强化服务信息传播,着力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屏、大喇叭等传统传播渠道建设,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协助)

6、继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推广稳产增产气象防灾减灾技术,开展针对主要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的预报预测。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气象专项和省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程项目,强化与各级农业部门重点项目对接。大力推进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基层重点对象的系列化“直通式”气象服务,全面加强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县和乡镇建设。发挥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面向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开展服务。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协助)

7、着力深化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做好__湖国际马拉松赛、武强麦田音乐节等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推进旅游气象服务,完善景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救援服务保障联动机制,制作景区精细化服务产品。推进卫生、交通、电力、热力等气象服务。(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法规与减灾科负责)

8、全面推进防治大气污染气象服务。积极争取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深化与

环保、卫生、能源等部门合作,加强环境气象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大气污染的监测分析、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警以及污染排放调控的气象评估,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建立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及重污染天气过程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系统,做好相关工作。开展__湖湿地生态监测评估业务。(法规与减灾科、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台、气象站、人影办协助)9、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人影作业力度,完成人影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地面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工作,提高人影作业规范化水平。做好省、市、县人影综合业务系统三级业务体系有效对接。(人影办牵头,局内相关科室协助)

10、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做好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冷(冻)害等气候基础数据建设,为气候服务提供科学支撑。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能力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法规与减灾科、气象站协助)

11、拓展和深化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

深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及时通报20__年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评结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按照省政府绩效考核的要求,结合__实际科学设定20__年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约束力。(现代办牵头,局内相关科室协助)

12、着力推动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履职落地。

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把法律知识学习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必要内容和各类气象管理培训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气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发挥好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作用,重点抓好《__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细则》和多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的落实。依法履行好气象探测、气象资料汇交、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雷、人影、施放气球等管理职能,重点做好防雷跟踪检测工作。(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人影办协助)

13、大力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气象行政执法监管能力,强化执法保障和执法监督。摸清防雷重点单位、气象信息传播单位、行业气象台站等管理对象的有关信息,建立执法监管信息库,提升执法监管的技术含量。各县气象局要力争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加强对行政审事项的后续监督,对审批后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撤销其相应资质或者权限。进一步加强防雷、人影、施放气球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管。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制修订工作。(法规与减灾科牵头,防雷减灾办公室协助)

14、加强对外合作,提高融入式发展水平。

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市厅合作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建立追踪督办和评估制度,切实发挥合作效益。进一步加大推进县、局合作力度,力争年内完成所有县(市)与市局合作协议的签署。加强部门合作,争取相关行业部门的资金、项目和科技人才等其他资源,用于发展壮大行业和专业气象服务,推动服务社会化。(办公室牵头,局内相关科室协助)

15、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应用和完善。开展常态化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县级气象服务能力评估,推进县级气象服务业务化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畅通市县级绿色通道,实现黄色以上预警全网。(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站、气象台协助)

16、深化预报预测体系建设。要大力加强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提高城镇要素预报质量,推进格点要素预报和集合预报业务;提高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时效性;要强化加密自动气象站、雷达、卫星、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新资料的应用和再分析工作。优化预报业务流程,加强雾和霾预报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测。完善干旱、高温、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过程个例及灾情数据库,强化极端气候事件监测分析和极端天气气候过程预报预测;开展气象灾害的精细化评估和风险区划。(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台协助)

17、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加强观测网建设,优化布局,加快__湖湿地生态监测站建设,加密城市暴雨监测站。稳妥推进地面观测业务调整,提高观测自动化水平,确保全市地面观测业务稳定运行。按照省局要求,开展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一体化试点工作。组织备战全省业务技能竞赛。完善市、县气象装备保障业务(运行监控、计量检定、维护维修、储备供应),调整业务布局、职责分工,重点提升保障业务化水平。继续推进气象装备保障社会化。推进县级局域网建设。实现气象资料和业务产品提供的统一、高效和完整。(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站、气象探测中心、气象台协助)

四、深化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探索构建新型气象事业结构,带动基层基础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18、加快推进各级机构、骨干人员和职能到位。按照全市气象部门机构调整改革方案要求,加快调整步伐,上半年做到机构、骨干人员和职能“三到位”,建立配套工作制度、流程及考核办法等,实现正常运行。各县局要全面落实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和社会管理履职落地两个专项行动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政、事分开。(人事科牵头,局内各相关科室配合)

19、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以《河北省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行动方案》为指导,抓紧制定市级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报省局审批后组织实施。要以适应县级基本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和推进县级气象业务综合化为目标,调整市县两级观测、资料、预报、服务业务布局和流程,完善业务系统平台,提高上下级间业务共享和交互能力,强化市级对县级的产品、技术支撑。(现代办牵头,观测与预报科配合)

20、大力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加强与交通、农业、旅游、城市防汛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依托气象部门的优势,统筹力量,更好配置资源,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服务集约化发展。探索推进市、县科技服务一体化发展,市局推行综合预算管理,为县局提供保障。(气象服务中心牵头,气象台、法规与减灾科、计财科协助)

21、加强基础保障,提高基层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个双重”体制,围绕一流台站建设,加快实施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基层气象现代化持续发展。(气象事务中心牵头,观测与预报科协助)

22、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科研与业务的结合,强化创新科技团队建设,持续解决关键科技创新瓶颈问题。修订科研管理办法及科技奖励办法,从制度、体制、机制上营造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氛围。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充分利用部门内外资源,推动气象科技创新。(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台、气象站、计财科、人事科等相关科室协助)

23、不断强化人才体系建设

继续加大地方机构编制争取力度,建立健全地方编制、编外用工分类管理办法,探索多元化

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快人才发展机制改革,逐步形成领军、骨干、青年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培养使用机制。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各类业务竞赛,探索组织市级业务竞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聘用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健全县级气象机构领导班子,选配县气象台台长。(人事科牵头,各相关科室协助)24、加强计划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着力推进综合预算,将中央、地方、创收以及合作项目、科研项目资金全部纳入收入和支出预算,确保各类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抓好统筹集约基金项目管理。按时间节点抓好预算执行进度。(计财科牵头,各相关科室协助)

25、加强机关科学化管理。以政务办公系统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关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完善督查督办的相关制度,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办公室牵头,各相关科室配合)

26、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__大报告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深入开展“五学三调四深入”活动。坚持开展“学讲堂”,强化作风建设,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学习成效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开展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互提互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牵头,各相关科室协助)

27、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细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分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气象文化建设总体布局。继续推进廉政和效能风险防控工作,优化程序,提高效率。以党风廉政建设“五个本”为抓手,加强县局科学决策制度建设。推进市局纪检组长巡查工作。拓宽审计领域、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质量。继续抓好纪检监察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人事科、计财科负责)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县人民政府县长杨世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县十一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永德发展实际,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克难奋进,敢于担当,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县生产总值达56.41亿元,年均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1.8:37.6:30.6优化为28.3:32.9:38.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20.35亿元,年均增长30.3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89亿元,年均增长4.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1.08亿元,年均增长2.5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53元,年均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44元,年均增长1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1.55亿元,年均增长13.43%;各项贷款余额达37.45亿元,年均增长16.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3亿元,年均增长19.5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四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瓶颈有效破解

以“五网”建设为契机,组建县、乡(部门)、村三级项目办,开发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实施通村水泥路(油路)736公里,县乡(镇)公路通畅率、乡(镇)村公路通达率均达100%;羊勐线德党至忙丙丫口段二级公路建设稳步推进,芒市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段、永德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虎跳峡水库、康家坝水库等项目建成使用,忙海水库至忙中管道连通工程、德党河水库等项目加快实施,康家坝水库至亚练管道连通工程、纸厂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新建农村集中饮水工程363件,解决13.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水利有效灌溉率达39.76%,较2012年提高7.09个百分点。永顺路向北延长线、永乾城市综合体、综合档案馆等项目建成使用;凤凰商贸城至德党河水库大坝道路、环湖绿道、永顺路向南延长线、教育园区、思源实验学校、县第二人民医院、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老城区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8986套,新建商品房26.52万平方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

——四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围绕2017年全县脱贫摘帽目标,不断健全机制体制,县财政注入风险保证金5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贫困户建房贷款难问题。部级贫困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2亿元贷款已获批。2016年,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5亿元,下拨易地扶贫搬迁农发行贷款3亿元,挂钩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1.04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9217户。3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序推进。建立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成立43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97户28215人,整合产业扶贫发展基金3700万元投入到正兴牧业合作经营并进行收益分配。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个贫困乡通过贫困退出市级考核验收,净减贫人口8100人。

——四年来,我们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层次加快提升

抓实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和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6.6万亩。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烤烟产业效益凸显,除甘蔗产业受市场、企业经营影响减产外,其他农业产业产量、产值逐年提升,农特产品呈现多样化。农业总产值达26.79亿元,年均增长8.93%。永德特色工业园区初显雏形,累计入园企业5户;恒昌电力、昌明20万吨锰系列合金节能减排等项目投产见效。实现工业总产值34.08亿元,年均增长16.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39亿元。芒果节等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住房、旅游、餐饮、电子商务等领域消费不断升级;全面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组建电商服务中心,发展电商企业14户。累计扶持“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275户,商贸企业升限15户。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2.42亿元,年均增长12.12%。

——四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湖滨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高位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从4.84平方公里扩大到5.24平方公里,完成旧城区房屋改造48.6万平方米,旧村改造327个,校舍建设16.8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预计达32.11%,较2012年提高6.36个百分点。“森林永德”“三个百里”建设和南汀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成效明显,积极申报永德大雪山国家公园,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81万亩、雨季造林63.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59%。创建森林示范乡镇3个、森林示范村庄312个,11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第三批市级生态文明村。“洁净永德”行动深入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成效明显,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10个乡镇、勐底农场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正常运营。

——四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教育、卫生计生等改革不断深化,财税体制、公务用车、“营改增”试点等改革全面推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8项,投资项目审批“中介超市”启动运行,组建县城投、林投、工司等8个融资平台,争取到位基金1.17亿元,国家发改委支持专项建设基金2.8亿元。37个项目进入国家、省、市PPP项目库。采取“转方式、优环境、强服务”等措施,拓宽外宣和招商渠道,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23个,实际到位资金208.6亿元。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300万元。

——四年来,我们坚持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法治永德”“平安永德”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优化法律服务保障,“六五”普法考核位居全市第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成效明显。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工作,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有效化解积案。强化债务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强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源头防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四年来,我们坚持惠民利民,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85亿元。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5500套。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68.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38%,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实现全覆盖,兑付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补偿资金2200万元,积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后勤保障及普通高中教师超课时补助等问题。公共卫生服务、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药品安全供应体系基本建立,新农合参合率年均达96%以上。认真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文体广电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民政、双拥、消防、保密等有效推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外事、侨务、残疾人、工商联、社科联、文联等取得新成效,统计调查、政务服务、防震减灾、地方志、气象、供销、邮政、通讯、保险等协调发展。

——四年来,我们坚持勤政廉政,行政效能稳步提升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查摆和整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修订《永德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实现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强化行政监察,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廉政风险防控和财务清理整顿试点成效明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325件、县政协提案315件,办复率均达100%。

2016年,我们积极作为,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代表,县十一届人民政府履职的四年,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四年,也是充满挑战、共克时艰、满载收获的四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励精图治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十一届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列席人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地军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永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年的实践,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仍存在项目支撑少,固定资产投资后续乏力;财力平衡难,防范和化解债务压力较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结构单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维稳形势十分严峻;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不够等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正视矛盾、直面问题,攻坚克难、补齐短板。

二、县十二届人民政府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以及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弘扬“头顶理想,心中有民,脚踩泥巴,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筑牢“稳”的基础、下足“进”的功夫,围绕“绿色永德、湖滨城市、恒春古郡、大美胜地”的品牌定位,以开放融合和跨越式发展为路径,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加大“五网”建设和消除贫困为支点,以投资拉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以党的建设和依法治县为保障,切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确保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建议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有效化解债务,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五网”建设,以投资拉动决胜全面小康

持续推进“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着力破瓶颈、补短板,建设内外畅通的路网、快捷便利的航空网、区域性的能源保障网、安全可靠的水保障网、高效共享的互联网。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羊勐线德党至忙丙丫口段二级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芒市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段项目,扎实做好大理巍山经凤庆至永德高速公路、凤庆勐佑至永德永康二级公路、云县盘河经乌木龙至永康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实施直过民族村组硬板路建设项目。加大永德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度,确保尽早开工建设。统筹做好水电开发利用,实施好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积极开发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德党河水库、勐哨坝水库和马鞍桥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建设,积极争取并加快推进烟草水源援建工程和忙海水库至德党上寨水系连通工程,全面完成第八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集镇及农村饮水巩固提升等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小(二)型水库病除工程项目,完成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示范县验收,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力争水利有效灌溉率达40.5%以上。以“宽带云南”工程建设为契机,加速电商服务中心运营发展,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二)突出脱贫攻坚,以消除贫困决胜全面小康

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采取“五个一批”的方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4个建档立卡贫困乡、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主战场,围绕“6965”验收指标,突出实施安居幸福、产业致富、基础改善、民生保障、生态保护“五大工程”,全面补齐贫困乡、贫困村发展短板,如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立足长远,把产业开发和合作组织、社会帮扶和干部结对等有机结合,探索和完善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长期能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三)突出转型升级,以提质增效决胜全面小康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糖料蔗核心基地、中低产田地改造暨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绿色生物产业发展为重点,抓实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大核桃、坚果等农特产品深加工力度,全力打造生态产业集散中心。按照“一区多园”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以永康特色工业园为重点的园区建设,增强工业创新驱动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以乡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改造提升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网络,壮大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载体,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四)突出绿色崛起,以城乡统筹决胜全面小康

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抓实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乡镇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湖滨城市”为载体,突出“三路一库一线一镇”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水府之韵·永康城、环湖绿道、凤凰商贸城至德党河水库大坝道路、永顺路向南延长线、教育园区、思源实验学校、县第二人民医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建设,加大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力度,扎实推进“一水两污”工程。以打造文化古镇、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为目标,全力推进崇岗“湖畔小镇”、小勐统“茶马古镇”、永康“商贸集镇”等9个集镇建设,力争全县3个特色小镇进入全省200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录,着力提高城镇化率。围绕一年重点治理、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巩固提高、四年规范有序、五年成效显著的目标,全面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在城乡规划区全面实施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增加绿化面积的“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大力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七改三清”行动,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推进永德大雪山国家公园、“森林永德”“三个百里”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绿化造林、中低产林改造等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工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突出改革创新,以开放理念决胜全面小康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全面推进财税、行政审批、教育、卫生计生、文化旅游、公务用车等领域体制改革,释放发展内生动力。加强项目管理,创新融资方式,着力解决项目投资、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优化发展环境,拓宽对外宣传、开放领域,实行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推进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六)突出民生保障,以共建共享决胜全面小康

坚持开源节流,强化税收征管,不断提高民生支出比重。扩大就业创业,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弱势群体关爱制度。把基础教育列为重中之重,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沿边综合教育品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条件,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弘扬和繁荣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解决突出问题。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完成“七五”普法任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三、2017年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

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县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目标任务。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以消除贫困为重点,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锁定目标、细化任务,统筹安排、倒排时序,强化督查考核,规范资金管理,继续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要素,努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群众主体的大扶贫新格局。坚持“因地适宜、因户施策”,加快发展脱贫致富产业,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深入推进新一轮俐?袢朔⒄购椭惫?褡逋哑豆ゼ嵝卸?苹??米阌没罟?壹镀独?嘏寤?∩枋┙ㄉ璐?睿?涌煲椎胤銎栋崆ò仓玫憬ㄉ瑁?昴谕瓿膳逦7扛脑旌涂拐鸢簿庸こ探ㄉ?836户,克期实现乌木龙乡、大雪山乡、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391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和全县脱贫摘帽的目标。

(二)以项目拉动为支撑,举全县之力增强发展后劲

以“五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政府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细化责任分解,重点破解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制约。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做好芒市至孟连沿边高速公路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实现开工建设;扎实做好大理巍山经凤庆至永德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开工建设;统筹做好凤庆勐佑至永德永康二级公路、云县盘河经乌木龙至永康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羊勐线德党至忙丙丫口段二级公路建设;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275.3公里。有序推进永德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实现德党河水库下闸蓄水试运行,响水河水库建设及青树河水库病除竣工验收,全面完成第八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7年度建设内容和虎跳峡水库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速推进勐哨坝水库及忙海水库至忙中管道连通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纸厂水库及康家坝水库至亚练管道连通烟草水源援建工程,力争马鞍桥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完成31个贫困村饮水困难问题,扎实推进中小河流域治理和水源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逐步推行“河长制”工作。加快发展水电产业,做好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城乡电网设施改造。夯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依托电商服务中心,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三网”融合,加快城乡社会信息化进程。

(三)以转型升级为突破,举全县之力优化产业结构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稳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28.4亿元。推进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种植烤烟8万亩,交售烟叶18万担;新植坚果7.8万亩,加大现有面积管护力度,实现产量1200吨;管护好108.94万亩核桃基地,实现产量4.52万吨;积极打造名山名茶,实现茶叶产量1.55万吨;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创建,实现畜牧业产值9亿元;突出绿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林果为主的生物及林下产业,将永德建设成为重要的生物药业生产基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8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9.6万吨;建成蔬菜生产基地7万亩,实现产量10万吨;巩固橡胶和咖啡等产业。稳步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推进优质农特产品品牌创建,完善专业化合作机制,努力在沿边生态产业集散中心建设上实现突破。加快永康工业园建设步伐,完善服务功能,力争新增入园项目5个以上,实现工业集聚发展;继续落实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依法支持、引导永德糖业集团等一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大力培育发展实体经济,抓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扶持微型企业140户,做好商贸企业升限,实现工业总产值40.63亿元。加强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农特新产品网络销售。加快推进永德大雪山国家公园申报和棠梨山省级森林公园前期工作,以芒果节等本土节庆活动为平台,着力打造沿边旅游胜地品牌。巩固提升餐饮、住房、旅游、家政服务等消费业,培育电子商务、养老、保健、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

(四)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举全县之力改善人居环境

突出“湖滨城市”品牌,加速推进“三路一库一线一镇”项目及水府之韵·永康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和永康镇、小勐统镇集镇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老城区道路、停车场、公厕、路灯、绿化亮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集镇综合管理,力争年内1个特色小镇进入全省200个特色小镇建设名录。强势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实施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及公厕建设、农村污水治理及乡镇供水设施建设,把城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居住地,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

(五)以改革开放为驱动,举全县之力推进创新发展

全面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三力联动”,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投融资体系改革,统筹做好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教育、卫生计生、文化旅游等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公务用车、“营改增”、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让全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扩大开放,着力搭建政、银、保、企合作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增进合作交流。年内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6亿元。

(六)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举全县之力推动持续发展

持续推进“森林永德”“三个百里”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5.1万亩,完成荒山造林200万株,着力打造一批“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成森林示范乡1个、示范村庄10个、示范户100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79%。积极做好生态村、生态乡和生态县的创建申报工作。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守住绿水青山,实现永续发展。

(七)以民生保障为核心,举全县之力构建和谐永德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帮助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缴费率达95%以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全面改薄”工程建设为重点,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着力打造沿边综合教育品牌。健全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好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做好基层工作;妥善做好债务化解工作,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安危的问题。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统筹做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民族宗教、统计调查、政务服务、地方志、供销、档案、防震、减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保密、消防、气象等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文联、科协、工商联、社科联、残联、红十字等事业;协调推进外事、侨务、对台、邮政、通讯、保险等工作。

(八)以作风建设为根本,举全县之力提升行政效能

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履职尽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坚持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政府。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学习,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坚持转变作风,建设责任型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集中整治“庸、懒、散、奢、乱”等问题。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增强推动发展的能力和自觉性,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加强行政执法管理。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及时办理县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县政协提案,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勤政廉政,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上率下,树立标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持求真务实,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把人民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把督促检查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整治重布置、轻落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2017年12月24日在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开局之年。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传统产业深刻转型等困难和挑战,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6亿元,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3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14.8亿元,较上年略有增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亿元,增长12.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聚焦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持续精准发力,经济企稳的基础不断夯实。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坚持开局之年抓大事,成立专项指挥部,多方争取池黄高铁在县城设站。G318木镇-南陵界改建工程、S358青石公路建设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青通河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实施,G318县城-木镇段改建工程、蓉城-朱备旅游景观公路建成通车,超威新能源产业园、泫氏铸造、天平拖拉机智能化总装生产线、龙跃矿业年产150万吨石灰石等项目正式投产。69个省重点调度项目、81个市重点调度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6亿元、6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5%、126%。招商成果加速转化。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年”活动,新引进规模项目115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8个,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建立招商项目全程代办机制,常态化开展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金合智能厨电、瑞科玛锂电池、开顺防火门、荣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九华聚龙医养生态园等项目签约落户,童车产业园、振宇汽车部件、华夏蓝天低氮燃烧器、陌上星空、云栖谷树屋等项目开工建设,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80%。企业帮扶更加有力。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面落实各类惠企利企政策,为企业结构性减税1.75亿元,减征缓缴社保费用1195万元,兑现稳岗补贴125万元。金融机构贷款突破100亿,新增“4321”政银担合作贷款1.4亿元、“税融通”贷款2亿元,为企业提供还贷周转金2亿元。落实电力直接交易政策,惠及55家企业,减少用电成本1300余万元。园区发展活力增强。优化了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剥离了社会管理职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开发区“轻装上阵”,腾出精力抓发展。乡镇集中区有序扩容升级,新建乡镇集中区标准化厂房12.7万平方米、园区道路3.8公里。

(二)持续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域旅游、大健康“一号工程”,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净增规企13家,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1.7%、税收增长21%。机电首位产业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对规模工业产值、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达49.6%、51.3%。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16家,化解粉磨水泥产能40万吨,关停冲天炉熔炼企业5家。天平机械铸件生产能力跻身全省前十,方兴实业、利锋机械分别在“新三板”“四板”挂牌。我县获评安徽省机电产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东九华旅游度假区入选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工程,九华神龙谷景区、天下粮仓主题文化园、皖南300村等项目开业运营,“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陵阳摄影小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文化、旅游、体育、摄影等业态加速融合发展。新建县乡旅游集散中心3个、旅游公厕41个。接待国内外游客12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9亿元,分别增长11.7%、13.8%。大健康产业发展“4630”工程扎实推进,九华佛国温泉一期建成运营,朱备禅修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茶溪健康小镇获评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新增安徽赶街、安徽村宝等电商运营主体50家,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网点201个。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8.8亿元。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135家、土地流转面积7000亩。九华黄精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规模化种植面积2400亩,建成种苗繁育基地4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242家,新增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家。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加强“3+2”清单动态管理,规范调整权力事项344项,减少涉企收费项目31项。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13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系统上线运行。国税、地税业务办理互联互通,实现“一窗办两税”、自助办税。大力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多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净增企业572户、个体工商户1245户。县开发区荣获徽商投资兴业十佳开发园区称号。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县建设投资集团,政府投融资步入市场化轨道。稳步推进文化旅游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实施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蓉城镇建兴村、杨田镇黄泥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任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创新支撑体系日益完善。酉华镇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组建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部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各1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安徽省工业精品2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1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称号。

(四)多措并举强化生态治理。深入贯彻中办专题回访调研报告和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专项治理成效明显。强力推进蓝天保卫“十大专项行动”,淘汰城区燃煤小锅炉17台,城区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296套,取缔整治“小散乱污”企业12家,淘汰黄标车127辆,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0%、15%。对涉矿企业实行停产整顿、达标复产,创建绿色矿山16家,关闭矿山3家。依法取缔154处涉砂点,拆解37艘非法采砂船舶,下大气力彻底清除青通河内近60万吨堆砂。常态化整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查处违法配载货源单位14家、违法运输车辆203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禁养区内40户养殖企业取缔到位。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富阳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完成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成高标准农田3.02万亩。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人工造林5220亩,森林抚育3万亩。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下降3.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万元GDP用水量下降6%。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秸秆还田25.4万亩。调整完善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处置闲置低效用地886亩。

(五)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坚持以城带乡、协调并进,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建设管理协同推进。延伸改造城市道路5条、2.5公里,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6公里、雨污管网14公里、燃气管线5公里,新增改造城区绿化6万平方米、公共停车位312个,成功创建安徽省园林县城。扎实开展“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建设3050平方米,棚改货币化安置率提高至100%。启动“数字城管”建设,持续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流动摊点整治。强化依法征迁,扎实做好河滩佳园、峰和园、光明新村三期、五星十九队回迁安置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体化实施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推进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集中清理农村陈年生活垃圾1243吨、建筑垃圾1575吨,完成农村3000户卫生厕所改造。持续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两治理一加强”,基本完成18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庙前镇、杜村乡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陵阳镇谢村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陵阳镇杨梅村、朱备镇将军村荣获部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朱备镇将军村、陵阳镇杨梅村、清泉村、杜村乡红光村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点创建,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68公里、县乡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8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2座。110千伏陵阳变投入运行,新建改造农村电网75.9公里。启动青通河朱备段、东河蓉城段治理,完成青通河源桥段防洪工程、七星河出口段左岸防洪工程,除险加固水库6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500千瓦,加固小型水闸8座,扩挖塘坝1592口,改造灌区末级渠系2万亩,解决6944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六)尽心尽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民生类支出达1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7.6%。脱贫攻坚再战再捷。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发展贫困村集体产业项目20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个,建成1205户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6823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困难学生1430人,贫困人口医药费补偿1798万元,6个贫困村出列,2030名贫困人口脱贫。社会保障更加有力。33项民生工程有序实施。创业就业技能培训2184人,城镇新增就业2761人,农村转移劳动力30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7%。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面实施,“老农保”与城乡居民保险制度衔接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124元,五保供养标准人均年增4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8%。改造农村危房900户。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四中、新三小开学招生,基本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高标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检。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县中医院医技楼建成投入使用。组建2个县域医共体,实施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试点。全面“两孩”政策稳步有序实施。新增省级“非遗”4项,建成县全民健身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荣获安徽省体育强县示范县称号。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中国流动科技馆第二次来青巡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防灾救灾减灾、粮食、茧丝绸、气象、统计、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完成长龙、天华社区标准化建设。“七五”普法扎实推进,“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一村一综治中心一探头”建设全面实施。矛盾纠纷排查和积案化解力度不断加大,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2623起。“天网工程”二期项目建成联网,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前列,维稳安保工作获省级表彰,县公安局获评全省先进县局,陵阳派出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依法打击各类欠薪行为,调处、化解农民工工资案件31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食品药品安全、物价监管有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顺利完成。投入1600余万元,支持武警、消防等驻青部队改善营房设施和车辆装备,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得到加强。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党组成员带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严格落实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建立健全政府党组工作规则、中心组学习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4件、政协委员提案83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财政资金、财政预决算公开、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政府采购、公务接待等制度体系,加大审计监督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力度,开展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等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续治理不正之风,政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2018年工作安排

站在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对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定不移朝着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青阳目标奋力前行。

向梦想迈进,从当下出发。即将到来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当前,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三区一带一群”、制造强省、旅游强省等多个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交汇叠加,这与我们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综合竞争优势高度契合,青阳发展面临一系列历史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扬长补短,精准发力,就一定能够把青阳发展推上新的更高水平。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开创美丽青阳建设新局面,争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

综合考虑,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5%,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节能减排达到市控目标。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引领,推动发展质量变革

聚焦项目建设。坚持项目是“第一抓手”,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力度,把服务保障高铁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坚持有违必拆、有乱必治,争取池黄高铁青阳段尽快开工,加速迈进“高铁时代”。启动G318木镇-南陵界改建、S358青石公路、S468朱备-桃花潭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完成青通河航道青阳段整治工程。强力推进主导产业项目攻坚,推动泫氏铸造二期、瑞科玛锂电池、九华佛国温泉二期、荣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九华聚龙医养生态园、知微堂等项目开工建设,童车产业园一期、振宇汽车部件、金合智能厨电、开顺防火门、力丰实业二期、恒金矿业年产100万吨石灰石、友邦矿业年产150万吨石灰石等项目竣工投产,远洲合泉山居、云栖谷树屋、玉龙谷等项目开业运营。围绕补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加强重大项目谋划争取。推动县建投集团创新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开展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融资服务。

狠抓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质量变革的关键之举,集成各类政策,发挥领导靠前招商、驻外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的联动效应,精准对接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在牵动性重大项目招商上取得突破,严把项目质量关,以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调整完善招商项目库,用活飞地招商机制,强化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大健康、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等领域全产业链精准招商,新引进规模项目125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2个。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四季行动”,着力构建“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招商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优化营商环境。常态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大实体经济支持服务力度,精准帮扶市场主体“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审批提速“13550”行动,完善招商项目联审联批、全程代办机制,加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审批事项“网上运转”、线下办事“一次办结”。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严格标后履约监管。打好结构性减税、社保费减征缓缴、电力直接交易等“降成本”组合拳,新增“4321”政银担合作贷款1亿元、“税融通”贷款2亿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二)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全面实施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技改项目170个、技改投资45亿元。引导机电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两化融合、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车间改造,围绕新能源、汽车、农机、阀门、物联网、智能家电等领域发展高端制造和精品协作配套。推动非金属矿加工企业实施绿色改造、开展精深加工,加速向食用钙、药用钙及新材料等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施工业企业增品种、创品牌、提品质专项行动,鼓励骨干企业弘扬“工匠精神”,专注实业主业,争当细分市场“单打冠军”,力争培育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1家,新增规企12家、省级新产品3个、安徽省工业精品1个。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坚持以大旅游带动大健康发展、以大健康支撑大旅游升级,统筹推进旅游强县“五个一批”建设工程和大健康产业发展“4630”工程,力争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0%。加快东九华旅游度假区资源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升级和品牌形象塑造,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依托九华佛国温泉、德懋堂、茶溪小镇、富贵陵阳等项目,发展山林养生、生态水疗、礼佛禅修、候鸟旅居等新业态,加快旅游与健康、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跨界融合。创新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特色村落、体育廊道、户外营地和精品民宿。新建一批自驾车主题营地、服务驿站、户外救助中心、停车场,构建“快行慢游”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创新办好“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提升青阳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释放电商产业发展潜力,支持电商产业园、皖南300村等电商项目做大做强,打造2个电商特色小镇,争创省级农村电子商务先进县。完成童埠现代物流产业园规划设计,支持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户。完成进出口总额4500万美元。

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创新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九华黄精“十大皖药”基地建设,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持续优化农产品结构,加快名优茶、皖南土鸡、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耕种全程机械化,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农业物联网示范点2个。推进“智慧皖粮”项目建设,确保粮食安全。

(三)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与高校、研发机构共同建设非金属矿研究院、铸造产业研究院,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速主导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加快企业技工大师工作室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完成专利授权量400件以上。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和品牌建设,新增省著名商标3件、安徽名牌产品1个。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完善激励支持创新的支撑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引进,鼓励在外科研人员、高管、熟练技工等人才回乡创业,力争引进1支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深化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鼓励开发区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1家。利用存量资源,打造灵活多样的创客平台,新增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各1家,开展创业培训180人,发放个人创业贷款1800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1000户、企业400户。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企业家评选表彰,不断增强“双创”活力。

夯实创新发展平台。实施开发区“二次创业”,推动开发区去筹升级、东进南扩、招大引强、腾笼换鸟,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集聚,强力推进机电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将开发区打造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主平台。大力振兴镇域经济,促进新河、木镇、丁桥、酉华等工业重镇产业提档升级,高水平建设产业集群专业镇;坚持产业引领、市场主导,高标准建设朱备省级禅修小镇、陵阳摄影小镇;支持其他乡镇依据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产业,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培育建设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四)厚植生态优势,坚决守住绿水青山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大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加强盘台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申报芙蓉湖城市湿地公园,逐步提高湿地保护率。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双防”工程,人工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2.5万亩。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客观、准确、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高标准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青阳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将蓝天保卫“十大专项行动”进行到底,狠抓“小散乱污”企业取缔整治和黄标车淘汰,实施主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精准治理,提升改造县污水处理厂,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县城备用水源建设。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调查,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创建,聚焦矿业运输污染治理,下大气力让具备条件的矿山企业实施矿石廊道运输。规划建设“一主三辅”砂石集散中心,构建重拳治砂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一超四罚”,常态化实施科技治超。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力度处置闲置低效用地,重组停产半停产企业5家。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能耗对标行动,推广环保节能窑、电机变频、余热余压回收等节能技术,提高企业用水重复率。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青阳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五)围绕城乡融合,着力打造美丽青阳

加快城市品质提升。完成统一的县级空间规划编制,加强城市规划管控。统筹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建成开放县文化中心“四馆”,完成芙蓉湖和园改造和富阳桥修缮,打通连接河滨路、仰辰路、青山路、双溪路等城区“断头路”,新建改造城市绿化5.6万平方米。加快实施供排水一体化合作项目,新增改造供水管网10公里、污水管网8公里,实施地下管网智能信息化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投运新能源公交车38辆。扎实推进“两治三改”,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加大力度改造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理顺城市管理执法机制,加快“智慧青阳”平台建设,推动“数字城管”平台上线运行,完善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释放“三农”发展新活力。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有序实施,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实施新一轮农田水利专项建设规划,完成青通河朱备段、东河蓉城段治理,启动七星河上游酉华段防洪工程,解决4051名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程,新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8公里、县乡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4座。新建35千伏杜村变,完成110千伏佛田变、天屏变扩建,实施骨干电网输变电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41.5公里。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成4000户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垃圾源头减量试点,市场化运作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建成10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启动中心村污水治理,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打好美丽乡村整县推进攻坚战,确保80%的中心村建成美丽乡村、90%的自然村完成环境整治,基本形成“点线面”协同推进的全域治理格局。立足产业发展,突出乡村旅游,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整体开发运营美丽乡村,打造若干“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主题村落,形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培育全域旅游新亮点,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意愿和能力。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扩容村级光伏电站,新建890户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创新贫困村、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确保5个贫困村出列,2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全防范返贫保障机制,防止边脱贫、边返贫。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坚持建管并重,有力有序实施民生工程。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5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险征缴扩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城乡低保信息化动态管理,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城区教育布局,新建一中学生宿舍楼、三中教学楼,利用原木中资产组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积极推进原九中资产处置,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医联体发展,建成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施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支持县中医院打造中医名院,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健康青阳建设水平。完善计生服务管理机制,推动计生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设立青阳腔培训基地,扩建县图书馆,依托芙蓉湖和园打造城市阅读空间。普及科技和防震减灾知识。完善统计管理机制,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文联、侨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一、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推动2014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面对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要求,镇党政领导班子始终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拉高标杆,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全力推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或超额完成。

(一)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推动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4年,我们以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为己任,继续积极支持经开区和县重点工程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支持和维护了全县发展大局。同时,着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镇域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了借势登高和不断发展壮大。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财政收入7732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02%;农民人均纯收入9858元,增长15%。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继续稳居全县乡镇第一。

(二)着力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和管理常态长效。

2014年,我们抢抓中央和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好机遇和文明县城创建有利契机,从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入手,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承接城区环卫保洁工作任务,全年投入资金约300万元,完善环卫配套设施,建立健全了“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科学高效”的城区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和定期考核机制,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坚持堵疏并举,狠抓“两违”管控和及时审批群众合规建房申请,城市建设秩序逐步规范。全年共强拆违法建设816处、1633间,拆除面积2.7万平方米。依法审批群众建房申请316户。投入共525万元,大力实施县城背街小巷治理工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城市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运行机制的常态长效,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三)着力改善民生质量,推动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2014年,我们以提高民生质量为核心,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发展,积极实施各类民生工程22项。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开展城乡五保、低保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残疾人创业、廉租房补贴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各类社会保险的提标扩面。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逐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96.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参保率达117.07%。全年共发放民生工程资金612万余元。韩岭国和中心村建设已完成新屋面改造、外墙装饰及道排工程,现正在施工建设中;完成各类造林858亩,占年度任务的143%;完成52户危房改造项目。殡葬改革工作顺利实施。通过加强领导,严格责任,强化宣传引导,6月1日实施殡改工作以来,全镇死亡人口火化率达100%,群众丧葬习俗正在发生改变。构建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落实包保责任制度,积极化解积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治理机制建设。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严格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完成了烟花爆竹经营点的重新布点工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计生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基础不断夯实,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教育、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统计、档案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步。

二、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主要职责和根本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党委每个季度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今年研究制定了镇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并分解了责任目标和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督促考核工作,研究制订了《镇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并明确了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案件亲自督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县委《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细则。镇党委同各党总支(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镇、村干部也全部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按照集体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坚持一级管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延伸到人、到岗,形成管事与管人相结合的责任体系。

(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领导班子的建设是领导好全镇工作的基础,是带好全镇干部队伍的前提。我们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抓好班子团结;坚持分工权责统一,激发班子成员干事创业活力。抓学习,增强党性修养。镇党委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干部集体学习制度,始终把学习贯穿于工作之中,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作为学习培训的重点,不断提高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范能力和党员干部自觉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能力。党政主要负责人多次在全体镇干部学习会上讲党课,组织认真学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贯彻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三十条”、市委“二十六条”和县委“三改进四规范”,开展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培育党员干部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持党的纯洁性,不断提高先进性。抓协调,增强团结协作。镇党委始终致力于“增进团结,增强协作,做好表率”的目标,强化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定期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化解矛盾和误会。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集体议决。抓落实,增强责任意识。镇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党委集体研究,班子成员根据分工抓落实,责任直接落实到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抓制度,强化作风转变。镇党委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精神,强化纪律建设。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深化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严格规范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制订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关于考勤、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方面的勤政廉政制度,严格控制公务招待费和车辆运行费,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行为,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和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明确了干部行为规范,促进干部作风切实转变,通过制度约束和严格执行,“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同比减少23%。办公用房、干部住房全部按照上级要求清理整改到位。坚持实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和党务政务定期公开制度。镇班子成员面向社会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认真对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锤炼了干部思想和作风、增强了干部宗旨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通过项目化管理、绩效考核等,有效整治庸懒散软问题。干部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绩效明显提升。

(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我们始终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坚决查处,严厉打击。把查处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作为重点。对于侵占各种惠民补贴、土地补偿、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以及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侵吞集体收益的案件,对于违规征地拆迁、严重侵害群众人身权利的案件,对于干扰、破坏甚至操纵基层选举的案件,对于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案件,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四)领导和支持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建立了定期听取纪委工作情况汇报制度,领导和支持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解决办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办案保障,排除干扰和阻力,形成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强大合力。积极拓宽渠道,认真受理举报,疏导、化解和消除各种纠纷和矛盾,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和查处损害群众利益和权益的行为。对上级交办和群众举报案件,镇纪委非常重视,及时按照反映的情况按时进行调查核对,并把调查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并答复给人。

(五)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县效能督查工作暂行规定》、《县效能建设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县纪委《关于进一步严肃纪律加强作风建设的通知》等规定,制定、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事行为,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拓宽监督渠道,确保依法秉公办事。全面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继续深化“阳光村务”工程常态化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在全镇各单位各部门全面实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严格干部选拔任用。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选人用人原则,严格执行选人用人的各项规定,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坚持为发展配班子,在“实战”中选干部,突出“一把手”选配,特别是村级“一把手”,2014年我镇村级两委换届工作,6个村就有4个村新党总支书记通过换届顺利当选,之所以全镇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圆满顺利完成,就是党委严格选人用人条件和程序,真正把优秀的干部用到关键岗位上的结果。镇党委还组织了村两委成员任前廉政教育集体谈话和岗前培训。对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联盟村进行了整改。

三、强化纪委监督责任,充分发挥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能。

2014年,在县委和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不断强化镇纪委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职能,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协调。一是根据党委研究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度计划、具体措施,对党政班子成员的责任进行了分工界定,既要抓业务工作,又要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使党政领导班子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事,并切实将责任制延伸到村两委一级。二是制定了《镇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制度的通知》,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细化到人,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指导和落实,及时督查和解决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筑牢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二)加强宣传教育。反腐倡廉,宣传是手段,教育是基础。我镇始终以宣传教育为抓手,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在全镇营造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共组织全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8次,邀请省委讲师团、县宣讲团和县委党校讲师做专题讲座4场;集中观看了廉政专题教育片6次,组织镇村干部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实地参观2次,营造党风廉政建设良好气氛。二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图窗、宣传标语、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发放廉洁从政宣传资料200余份。

(三)深化作风督查。一是在效能建设上,严格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狠抓效能建设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防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严格考勤值勤制度,对机关干部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二是深入开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今年共有2人因工作作风问题受到党纪处分。三是加强对镇直单位、二级机构和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四是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强化对村级“三资”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以及其它重大事项的监督。今年以来镇纪委对涉农资金、征地补偿款、民生工程、私设“小金库”和“阳光村务”等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有效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四)强化案件查处。查信办案工作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手段。因此,镇纪委十分重视及查案工作,积极配合好上级纪委查办案件,对上级机关批转查办的案件及群众反映的重要线索,进行及时查处,做到无压案和瞒案,并能在规定时间内依法依规结案,做到件件有着落、案案有结果。2014年以来,我镇共处理上级交办和群众举报的件15件,案件办结率达100%。

四、切实整改“”问题,努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紧抓“”核心,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共收集到涉及“”问题57条。镇党委针对“”方面的突出问题,逐项研究整改措施,形成了整改方案,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力促党风廉政建设保持新常态。

(一)落实责任,认真抓好整改。镇党委书记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包干负责具体整改事项。每项整改任务,由牵头领导主持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把整改任务进行量化分解,逐项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二)明确任务,细化措施要求。认真研究整改措施,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使整改措施明确具体、符合实际、易于操作。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长期安排,对于已经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迅速整改落实;对于那些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向群众说明情况,列出整改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加强对有关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分析,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争取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开门整改,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群众评判制度,整改的过程邀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情,听群众建议,请群众监督,对整改情况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或民意调查。建立基层群众回访制度,听取群众反映和评价,确保整改工作真正让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明显感受到党员干部作风的好转。

(四)强化督办,确保整改成效。把整改落实任务纳入镇重要督办工作内容,各牵头单位每月向牵头领导报告,每季度召开党政联席会进行通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请镇党政班子联席会研究决定。将有关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对整改任务实行销号管理。建立整改落实情况定期跟踪督查和通报制度,对整改不力的领导干部和部门单位进行问责,对群众不满意的整改事项要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重新整改。建立整改落实长效机制,对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跟踪问效、一抓到底,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云霄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张明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云霄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及本届政府主要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三个年和一大战役”活动,主动作为,奋力攻坚,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亿元,增长11%;农业总产值50.3亿元,增长5%;规模工业总产值233亿元,增长13.2%;规模工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增长23.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68亿元,增长3.8%,占预算10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亿元,占预算100%;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38亿元,增长4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88元,增长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7元,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增长11.1%;出口总值1.84亿美元,与去年持平。首次挺进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坚持兴产业、稳增长,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产业加快转型。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亿元企业12家,新增规模产值9亿元,华杰彩亮成为全国第二大LED单双色显示屏生产企业;太尔电子“骨传导智能穿戴”项目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部级优秀企业奖。圆柱、品正等锂电项目相继投产,华威公司成为铅酸蓄电池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成为全省首个电光子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加快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家庭农场169个;新建设施农业990亩,绿洲果蔬等7家企业入选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建设闽南设施蔬菜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新增火田青枣等3枚地理商标。建成?κ麒凌斯酃夤?啊⑾潞友钐夜?啊3晌?着?〖陡晃?┮挡?悼?⒅氐阆亍⒏=ㄅ┟翊匆翟敖ㄉ柘亍5谌??导涌旆⒄埂7龀值缱由涛穹⒄梗?闪⑾厍嗄甑缟檀俳?幔??斓缟唐笠?50家,开业运营100个电商村级服务点,全年电商总交易额超13亿元。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35.16万平方米,比增40%。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开展枇杷采摘季、杨桃采摘季、“千年古镇、活力火田”文化旅游等活动,内洞村、桥头村、下河村被列为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κ鞔迦胙≌闹菔?ldquo;十大美丽乡村”。荣获全省红色旅游县人气评选第一名。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95万人次、比增19%。

(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实施项目带动策略,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推动投资强劲增长。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232个,完成投资196亿元,开工90个,竣工投产54个;实施“五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33.9亿元;开展“百个项目大比拼”活动,完成投资62.25亿元。漳州核电项目前期加快推进,一期工程“两评”报告通过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局审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异地商会作用,推进招商常态化。成功举办第七届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共签约28个亿元项目,总投资46.3亿元;全年新签约项目85个,计划总投资115.65亿元;注册项目82个,计划总投资112.6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25亿美元。服务保障扎实有力。强化县领导“六挂钩”机制,开展“下基层、追问题、解难题”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土地报批1726.9亩,盘活闲置用地79.6亩、闲置厂房18.23万平方米。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向42家企业意向授信17.89亿元。协助企业招工6496人,组织企业外出参展8场33家次。

(三)宜居建设再上台阶。实施138个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78亿元。城区形象持续提升。渡头片区安置群众实现回迁入住,复兴路东段安置房主体完工;实施威惠庙片区改造,用30天时间完成303户、5万平方米房屋的签约、腾房工作,进入拆迁阶段。城市执法管理规范有序,城区主干道实现24小时“零占道”。改造雨、污、供水管网96.8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新建路外公共停车位240个,新装LED路灯462盏,建成110千伏下坂输变电等5个电力工程。路网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开漳大道,动工兴建云平高速(云霄段)、沿海大通道云霄段(二期)及漳江湾特大桥;完成城区云平路“白改黑”工程,累计改造市政道路10.81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40公里,新建通村道路2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2座,新增农村公交线路3条。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实施“七个五”行动计划,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14个美丽乡村、9个富美乡村和12个环境整治村。拆除禁养区生猪养殖场553个,关闭可养区养殖场851个;淘汰黄标车460辆;完成造林绿化1.46万亩;拆除“两违”73.23万平方米。

(四)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出台深化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三扶三到”,全年净脱贫人口5300人。突出精准施策。完成全县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开展“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活动,组建扶贫志愿队参与扶贫开发,累计进村入户1万多人次,帮助解决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就业2500多人。实施120个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突出安居建设。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建设,建立易地搬迁投融资担保平台,3个百户、3个50户造福工程全部开工建设。提前半年在全市率先建成104个贫困无房户安居工程,完成全县388个特困户房屋的修缮工作。突出信贷服务。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设立全省首个金融青年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扶贫宝”工作扎实推进,新增金融精准扶贫贷款306笔4378.35万元;支农信贷协会新增担保放贷740笔5265.65万元,受益群众3469人;全县累计向上争取资金20亿元。

(五)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全面完成2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预计全县公共财政支出24.95亿元,增长8.38%,其中涉及民生支出20.69亿元,增长3.94%,占总支出82.93%。文教卫生方面,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挂牌成立云霄一中分校、实验中学,新招聘教师77名,新建校舍面积4万平方米,云霄职业技术学校、云陵中心幼儿园等建成投入使用,被评为“漳州市初中教育质量先进县”。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实行药品限价采购,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增卫技人员48名、全科医生5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2.12%。西林村、菜埔村、阳下村成为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霄潮剧《珍珠记·扫窗会》首次晋京展演。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云霄七彩虹志愿队获评“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社会保障方面,县福利中心、殡仪服务中心一期工程竣工,首家儿童福利院开工建设。全年发放城乡低保、五保金4020.74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073万元。成立县人力资源市场,新增城镇就业3598人,转移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977人。社会管理方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建设漳州市(云霄)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分中心;实施道安“三年提升工程”,完成5个红绿灯、13个智能交通卡口和28公里中心隔离栏建设;被授予“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率先在全市启动运行“云霄110”升级版平台,成立启用县禁毒教育基地、县反诈骗中心。落实卷烟打假责任制,开展打假专项行动,保持制假烟机“零查获”。责任、法治有序推进。双拥共建、人事编制、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六)作风建设更加务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政府系统党员干部真学、真做、真改,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推进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承接审批项目4项,取消项目18项,调整行政权力项目64项;完成乡镇(开发区)权责清单编制,东厦镇“乡镇政府权责清单”作为试点范本在全省推广。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一厅通办、一岗办结”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群众办事满意率达97.3%。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效能问责6人,通报批评17个单位,连续四年获评全市政府绩效管理考核优秀等次。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57件、政协提案66件,办结率100%。广泛听取工商联、社会各界人士意见,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作用。

各位代表,2016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画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净增70.92亿元、年均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加159.06亿元、年均增长39.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7家、亿元企业8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净增148亿元,年均增长19.7%;完成工业税收8.1亿元,年均增长14.6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2%和15.3%。三次产业结构从25.6:36.6:37.8优化为20.3:41.4:38.3。五年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建成区从10.5平方公里扩大到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14.5万人增加到19.7万人。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建设安置工程31万平方米;新行政中心区基本建成;房地产业突破发展,销售商品房102.73万平方米。完成道路亮化55.5公里;建成美丽乡村41个、富美乡村28个,成为中国温泉之乡、省级园林城市、福建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五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厦深铁路投入运营,新建城区道路35.3公里,改造农村危桥9座,除险加固水库70座、海堤16.3公里,建成通自然村道路88公里,实现100%乡镇通干线公路、100%行政村通客车或公交车。建成山前一级渔港、礁美交通码头等一批沿海基础设施。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4%和11.9%。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完成率100%,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每千人口病床位数和卫技人员数分别从2.76张和2.64人提高到3.64张和4.27人,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面推行医保、社保、低保、五保、养老保险等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8.65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67万人。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云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外乡亲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少龙头带动企业;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问题不少;脱贫攻坚任务较重;民间制假尚未彻底根治,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营商环境不够优化,一些干部担当精神、服务意识不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光电之都、能源新城、生态名县、文化古郡”发展定位,积极融入环东山岛经济区建设,大力推进“四轮驱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云霄!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实现经济稳步和可持续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力争2021年突破2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力争达到48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力争突破1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年均增长15%,力争突破1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中游水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

今后五年,我们将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开启新征程、创造新业绩、建设新云霄。

(一)努力建设创新转型发展的新云霄。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以工业为主导,集中力量发展光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力争打造3个百亿元产业基地。做大做优第三产业,力争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海洋经济,着力抓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产接二连三,加快融合发展。

(二)努力建设均衡协调发展的新云霄。深入实施“中心开发、南扩北延”和“六个组团”开发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升宜居水平。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高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强乡镇规划建设,实施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和水源地保护、安全人饮工程,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努力建设生态绿色发展的新云霄。实施“生态名县”战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争创部级园林县城。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重点区域“多规合一”,积极构建美丽空间布局。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围绕“绿海金汤、悠乐云霄”主题,打响“文化、养生、生态”特色牌,推进旅游产业全面兴起。

(四)努力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的新云霄。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动融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和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强化“三维”招商对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云霄祖地优势,以“开漳圣王”文化为纽带,拓展经贸文化旅游合作,促进云台产业深度融合。

(五)努力建设和谐共享发展的新云霄。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机会公平、广泛参与、成果共享新机制,着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落实“五个一批”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全面脱贫。强化社会管理,着力建设平安云霄、法治云霄。积极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在县城南部片区规划新建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建成一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

三、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启动云霄新一轮发展,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1%,农业总产值增长5%,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9%,出口总值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强化工业主体支撑。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着力增强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做优存量,继续大力发展光电产业,发挥华杰彩亮、华锐科技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汉晶兆鑫PSS等项目建设,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光电企业产值达到130亿元;突出扩大增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建筑及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推进圆柱新能源、华电光伏发电、志和药业等项目投建投产进度。推进创新驱动,强化“五新”引领,落实企业帮扶,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5家,新增工业产值12亿元。

推进现代农业提升。强化“一村一品”建设,打响富硒品牌,引导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专业村,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五新”技术,完善动植物疾病防控体系。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30个。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夯实农村农业基础,开工建设县峰头水源工程,实施东厦镇、马铺乡、和平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陈岱镇节水灌溉工程。

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规划建设杨桃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实施“互联网+”,加强电商产业园、地方特色馆等建设,建成县级电商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推进农村电商站点全覆盖,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支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扶持建筑业发展,努力扩大房地产投资。

推进特色旅游业突破。实施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发挥乌山、红树林、山海温泉等特色资源效应,精心包装项目,加强宣传推介,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扩大影响,着力打造“云霄旅游”品牌。积极实施景区提升工程,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新模式,完善景区景点设施配套。大力发展乡村游,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打造“一乡一旅游村”、“一乡一精品线路”,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

(二)突出城乡建设,着力提升宜居水平

做大中心县城。推进路网设施提档升级,启动国道324线“白改黑”和城区段改造提升,实施江滨路、将军大道北段等城区主干道改造拓宽工程,开工建设美霞大道,启动新云漳大桥、滨海景观大道建设前期,迁建云霄汽车站、公交站。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新增250个公共停车位,建设雨水管网8.57公里、污水管网15.78公里、供水管网46.1公里。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实施旧实小片区、风吹岭棚户区和九美片区改造建设,加快威惠庙片区文化广场、安置房建设,开工建设演武亭安置工程。扎实推进新行政中心区和西部新城区建设,加快启动北部片区规划开发,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不断完善功能、聚集人气。

彰显城市品位。完善城市规划设计,巩固“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新增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新建路灯工程10公里,新装LED路灯460盏。实施城市精细管理,强化占道经营、乱停车、乱设广告整治,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完善卫生保洁机制,推行“垃圾不落地”,提高环卫保洁经费标准。强化“两违”综合治理,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完善网格化、片区化、信息化巡查机制,坚决杜绝“两违”新增。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宜居环境。2017年计划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157个,总投资44.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71亿元,计划新开工148个,实现竣工140个。重点推进城镇“三边三节点”整治,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开工建设东南诸河云霄城区防洪工程和总长17.3公里的漳江西溪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工程,迁建云霄自来水厂,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加快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亮化、净化、美化工程,新增一批美丽乡村、富美乡村,积极创建省级特色小镇。

(三)突出项目引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实施项目带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为龙头,实施“五个一批”工作机制,带动投资持续增长。2017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18个,总投资159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4.2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市级重点项目41个,年度计划投资89.97亿元;力争全年新投建重点项目120个、部分建成或竣工投产项目113个。重点要加快火田抽水蓄能等项目前期,力促漳州核电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推进区域联动。强化重点区域支撑带动,加快推进“五线”、“五区”突破,动工兴建和田路(东段),推进建设云平高速(云霄段),开漳大道建成通车。集中优势资源向开发区倾斜,推进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建成益树大道、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光电行业产品检测中心,动工兴建七星大道、马山大道延伸段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全力推进开发区扩区升级。积极与环东山岛经济区其他县(区)互动发展,推进与厦门市翔安区“山海合作”。

加强招商驱动。突出产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施产业链招商;特别是要积极引进核电配套项目,发展核电关联产业,打造百亿清洁能源基地。突出效益招商,严把环保、安全准入关,实行用地面积与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相挂钩,力争引进一批产值大、污染少、税收高、带动强的好项目。

强化保障推动。加快项目前期,开通绿色通道,推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等模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做到服务客商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打扰,着力构建“亲”“清”营商环境。强化用地征迁,善于抓关键点,敢于啃硬骨头,积极盘活闲置用地和厂房,确保新征用土地2000亩、报批2000亩以上。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省、市国有重点企业合作,与省国开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突出以人为本,着力增进民生普惠

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结对帮扶机制,深化“三比三看”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开展小企业联保、农户联保、“公司+农户”业务,提升有效融资能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参合资金由县财政全额支付。着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实施贫困村一个增收产业、贫困户一个增收项目,引导剩余劳动力就业创收。推进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新(扩)建4个市级集中安置区,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七个五”行动计划,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漳江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控制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完成造林绿化1.18万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执法。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努力建设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

加快文化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莆儿园、阳下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建设,建成投用第二实验小学,创建24所“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解决全县学校寄宿生“洗热水澡”问题。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建成新图书馆,启动非遗艺术馆、美术馆建设前期,推进魏妈文化园整体规划建设,积极创建“中国书画之乡”。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建设新县医院、疾控中心业务技术楼。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深化协作机制,实施云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完善计生服务管理,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崇尚文明健康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部和殡仪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云陵、莆美、下河乡镇敬老院。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制度,开工建设县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保障妇女、儿童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三个必须管”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国内首个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积极创建全国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加强和改进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卷烟打假责任制,持续推进“三防”建设,严厉打击民间制假活动。深化“平安云霄”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增强群众安全感。

各位代表!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是对新一届政府自身建设的一次全新考验。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赶超意识,主动作为、高效作为、规范作为,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要注重为民履政。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为民用权、忠诚履职,当好人民公仆。坚持反对“”,倡导“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忧,多思考发展的好点子,勤谋划跨越的新路子,着力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充实群众的钱袋子,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要注重依法行政。突出放权、监管、服务并重,推进“四清单一张网”,实现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阳光化。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施重点单项工作绩效考评管理,严格政务督查工作,完善责任追究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舆论监督。

三要注重担当兴政。坚持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大力破除束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瓶颈。注重培养“四型”干部,着力增强执行力,提高战斗力,形成带动力。大力弘扬乌山革命精神、向东渠创业精神、“赛龙舟”拼搏精神,以咬定目标不放松的韧劲、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闯劲、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憨劲,在项目建设、土地征迁、扶贫攻坚、应急处置等急难险重工作中,攻坚克难,勇于担当。

四要注重廉洁从政。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始终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监管。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珙县人民政府县长徐创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珙县第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以来,县人民政府面对持续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1]总体布局、“四个全面”[2]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3]要求,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4]、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实施“12345”总体发展战略[5],务实推进“51233”转型突破[6],全面落实县域发展转型升级“4+1”总体方案[7],重点抓实“一城、一库、一桥、一路、一气”建设,引进4家世界500强和1家中国500强企业(项目)落户珙县,圆满完成任期内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奋力推进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76亿元,是2011年的1.54倍,年均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91亿元,是2011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4.58%;规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9亿元,年均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6亿元,是2011年的2.06倍,年均增长13.9%;服务业增加值30.14亿元,是2011年的2.05倍,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是2011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是2011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3.4:63.4:23.2。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建成530万平方米工业园区,入园企业51家。规上工业企业达64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60亿元。华电珙县电厂建成发电,拉法基双马水泥、华福双三水泥异地技改、欧冠陶瓷一期、石英砂生产线竣工投产,威力斯超白玻璃一期全面建成;页岩气开发累计投入68.7亿元,建成平台30个、气井152口,产气25.73亿立方米,实现产值37.35亿元、税收2.6亿元。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累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45.3亿元,粮食总产72万吨,收购蚕茧62.74万担,茶叶总产2.68万吨,“鹿鸣绿茶”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珙县规模化能繁母牛和优质肉牛产业扶贫招商项目、5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成功签约,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林业重点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34家,农民专合社达455个,2013、2014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商贸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和电子商务等商业新业态加快形成。物流企业增至114家,“光网城市”全面建成。建成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推进银政企合作,建立固定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中小微企业互助联合会。“龙茶花海”获誉“世界最大人工茶花基地”,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5个,累计实现旅游收入64亿元。

过去五年,我们大力建设现代新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深入实施“环境革命”,精准定位、规划建设现代新城,成功创建部级卫生县城,扎实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灵秀新城初具规模。县城77条街道管网下地、市政黑化绿化亮化、巡场河补水工程提升城市功能,高架桥、四大进出口通道[8]拓展城市空间,传奇景观大道[9]、森林街、锦上添花[10]彰显生态魅力,有思想的桥[11]、书香亭、城市公共卫生间、公共自行车升华人文内涵。财富中心、水木清华苑等商住项目建成投用,恒信?中央花园、鑫洋?时代广场、珙州国际等综合体建设即将竣工,人居质量显著提升。县城建成区12.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9%;城区绿化覆盖率3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26平方米。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创新城市管理“五延”“九化”[12]举措,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数字城管指挥中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贸市场、停车场、洗车场等“三场”秩序不断规范。城市环卫保洁实现精细化覆盖,累计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2868万吨,开展城市执法4万余人次。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底洞镇列入全国重点镇,珙泉镇、王家镇获批省级“特色小城镇”试点镇,上罗镇和孝儿镇列入市级试点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0个、环境优美示范乡镇5个、环境优美示范村庄24个、幸福美丽新村42个;全面完成宽带乡村试点任务,253个村实现宽带网络覆盖。

过去五年,我们倾力改善民生民本,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县级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6.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0.16%。自筹3.5亿元建成一号民生工程漂水岩水库,解决县城15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投入10.2亿元实施交通大会战,改造县域骨干联网公路105公里,硬化通村公路1016公里、是前五年的2.8倍;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308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7个、灾后重建项目27个。民生民本保障有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创新扶贫模式,累计投入33亿元,实施项目275个,退出贫困村13个,脱贫19385人。新建公租房909套,改造棚户区住房3017套、农村危旧房3132户。社会保障不断增强,建立并落实特殊困难群众八项帮扶制度,获评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9.24万人次,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4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救助、双拥、老龄等工作不断深化,连续获评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部级示范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敬老模范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振兴“凤凰计划”[13]深入实施,教育累计投入20.17亿元,“四大工程”[14]项目竣工投用309个,2016年高考本科上线突破至1095人,较2011年增长832人。扎实建设文化名县,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农民文化理事会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入选“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罗渡苗族乡被命名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珙泉镇文化站获评全国十佳文化站。卫生“网底工程”[15]全面推进,实施医卫建设项目162个,建成川南首家县级国医馆。打造“篮球之乡”文化名片,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实施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全国煤矿安全重点县”成功摘帽。“网格化”[16]管理全面实施,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扎实创建“平安珙县”。深入开展“法律十二进”,打造精品法治示范点78个,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成功创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巡场镇龙祥社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省级法治社区。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扎实推进质量强县和食品药品“五化”监管[17]。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县综合办公大楼率先于全市党政机关建成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技术评估。华电珙县电厂降氮脱硝、拉法基双马和华福双三脱硝工程建成投用,关闭小煤矿21个、采石场12个,关停水泥企业5家,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84万吨。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主要污染物削减3.43万吨,4.1万余户群众用上页岩气清洁能源。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实施营林造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8.92%。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提升政府效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和市委十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扎实践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18],政府作风明显转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行权,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19件,政协委员提案558件,办复率100%。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开展审计330项。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累计查办各类违纪案件372件。深化环境兴县。深入开展“庸懒散浮拖”“打非治违”“打非保企”[19]专项整治,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完善权力清单制度,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到182项,清理保留行政权力事项10类6184项,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已上网运行案件15302个。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政府阳光采购。全面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行政、财税、投融资等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规范财政权、实行阳光化”获省委领导肯定,列入全国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获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少数民族待遇县,沐滩、下罗、曹营成功撤乡建镇。全域开放合作。累计招商引资项目335个,协议总投资629.64亿元,到位资金339.2亿元。大力推行PPP模式[20],率先于全市设立PPP项目办,储备项目59个,总投资178亿元,列入国家示范项目3个;参加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会,成功签约实施县城城市供水运营等项目,珙县作为唯一区县代表交流发言,并作为典型经验向国务院专报。

2016年主要工作成效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16年,全县上下始终保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定力,紧扣“转型提质年”工作主题和“严实精准、攻坚克难,创新转型、绿色发展”工作基调,围绕“政治清明有为、发展创新稳位、社会平安和谐、民生共享实惠”工作目标,深入实施“12345”发展战略,着力加强“51233”转型突破,奋力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76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91亿元,增长12.3%;规上工业总产值11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9亿元,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6亿元,增长13.1%;服务业增加值30.14亿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60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增长9.4%;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

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突出项目支撑。深入实施项目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能源、建材、交通、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重大重点项目146个,完成投资45亿元。页岩气开发投入18.3亿元,建成投用10个产气平台、43口井;威力斯超白玻璃一期、芙蓉集团嘉业公司氧气厂、安顺一校两中心、巡场过境公路四期、珙泉镇街道及综合管网改造等项目竣工投用;玛斯兰德国际社区、恒信?中央花园、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泰山纸面石膏板等项目开工建设;金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S436玉观路升级改造、玄武岩开采、三所一队[21]等项目即将开工;珙州大道、S443狮子山通道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履约招商引资项目110个(含往年续投项目),到位市外资金76.5亿元;新包装推出项目22个,新签约5亿元以上产业投资项目8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个;参加“2016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活动,共签约产业投资项目22个,拟投资89亿元。抓实PPP项目。签约实施金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城市供水运营、珙一高学生食堂和宿舍、珙桐花幼儿园等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S436玉观路升级改造、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迁建及养老中心综合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

二、三产融合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向好回升。坚持提升传统产业激活存量,投入500万元建立政策性贷款基金,投入300万元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增强企业创新转型和市场竞争能力。坚持推动优势资源就地转化、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页岩气开采实现日产气460万方、年产气16.2亿方、产值18.29亿元、税收1.35亿元。坚持深入开展“双千”活动,协助79家企业解决困难,促进拉法基双马、中正化工、欧冠陶瓷等企业稳步发展。坚持不断强化园区要素保障,220千伏变电站、标准化厂房、污水回泵管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着力促农增收,实现农业总产值34亿元。大力发展“4+1”特色优势产业,新种植茶园7850亩,发展蚕桑1.8万亩,成功开展桑枝食用菌产业试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通过验收。深化省级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打造“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建设现代木质原料林基地1.09万亩。大力发展土鸡等特色养殖业,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609万元、启动实施规模5万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个,新建高标准农田4.39万亩,改造渠堰11.77公里。第三产业稳步推进。突出模式转型和产业升级,新增商贸主体1296家,物流运量达4032万吨。成立农业融资担保珙县分公司,农商行成功打造市级“法律进企业”示范企业。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申请专利80件。投入8000万元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县城公共WIFI基点34个;引进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8家,实现电商贸易6000余万元。成功举办龙茶花海节、珙桐花节、鹿鸣茶海采风、?k苗文化节庆等活动,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

三、脱贫攻坚实效明显

完善机制扶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22]目标,抓实项目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完善贫困县和60个贫困村规划,完成6600名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单设县扶贫移民局,坚持“一把手”问责,狠抓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力推进扶贫工作。创新模式脱贫。开展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成功构建智溢茧丝绸公司+专合社+贫困户共同体,扶持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开展股权投资增收脱贫,依托鹿鸣茶业公司组建“幸福茶农”专合社,入社贫困户实现股权分红等9项权益增收;开展抱团互助发展脱贫,因地制宜形成抱团小组互助发展。整合资源攻坚。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投入、社会帮扶、金融支持“四大资源”7.75亿元实施脱贫攻坚。扎实抓好整村推进、脱贫解困、产业扶持周转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以住房保障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脱贫解困为目标,实施扶贫项目71个,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0个、易地扶贫搬迁605户2169人,实现13个贫困村退出、6600名贫困人口脱贫。

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着力实施城市改造,金河新区开工建设,城市空间不断扩容提质。大力实施县城道路改造和进出口通道综合整治,过境公路四期竣工通车。完成巡场两叉河综合治理,巡场河源头排污治理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创建迎宾广场和文化公园旅游公共卫生间。巩固提升“国卫”成果,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建成病媒生物防治示范街道、示范小区和示范公园等,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亮化不断升级。城市管理持续加强。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综合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加强“五小”行业整治和“五乱”治理,深化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综合治理。完成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升级改造,成功与“一定四通”党群服务平台、机关单位和物业小区等监控系统对接。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交通基础不断夯实,完成宜珙铁路K50+815下穿立交桥主体工程和孝沐路等县乡道改造,硬化通村水泥路150公里。场镇建设稳步推进,水网、电网、气网、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省级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大力整合资源,推进18个扶贫新村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省、市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建设扎实推进。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力实施九项民生工程和十八件民生大事,民生支出16.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0.7%。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大力实施百姓安居工程,改造棚户区住房629套,分配公租房209套,改造农村危房1756户,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30户。全面实现“五险”统征,城乡医保参保35.48万人、参保率100%,养老保险参保7.4万人、居全市第一,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十免四补助”[23]等帮扶制度,医疗服务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人才+”战略,城镇新增就业6502人。社会救助、慈善优抚、双拥老龄工作不断深化,投入民政事业资金9962万元。公共服务持续增强。教育振兴“三块试验田”改革[24]继续深化,“全面改薄”[25]项目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成功举办首届校园足球联赛,500余学生在省艺术人才大赛获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书香亭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接待18.6万余人次;大型原创精准扶贫、文化扶志方言话剧《凤凰涅??》成功在市、县巡演。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让利群众407万元;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基本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县医院获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继续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活动有序开展,成功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社会治理稳步深化。严格落实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扎实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成功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四个下降”。深入实施“网格化”管理,应急管理不断加强,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夯实。不断规范“三位一体”秩序和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管、质量监督、工商和物价执法,市场经营秩序持续改善。

同时,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工作,政府新闻、妇女儿童、地方志、外侨、档案、兵役、人防、气象、保密等工作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县上下在逆境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困难中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实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全体人大代表、县政协及全体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历届县人民政府班子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各族人民、驻珙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关心、支持、参与珙县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体量不大,高速发展难以为继,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做大总量、稳位求进任务艰巨;二是产业整体不强,发展方式总体粗放,自主创新能力欠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调偏慢;三是要素保障不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土地资源、发展资金、环境容量制约愈发加剧;四是县域南北区位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足,人民群众持续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对此,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既是珙县加快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要抢抓省委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优先发展川南经济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机遇,充分利用扩权强县试点县、少数民族待遇县等政策机遇,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实干定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创新转型、绿色发展”主题,坚决打赢转型发展、交通建设、城乡统筹、脱贫奔康四大攻坚战,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奋力谱写中国梦珙县新篇章。

奋斗目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奋力建设经济强县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到2021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7亿元,其中税收占比70%,新增规上企业30家,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60:30。

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改革工作部署,纵深推进投融资、商事制度、农业农村、科教文卫等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各项改革创新任务。持续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探索实施“柔性引才”[26],深入推进“百名硕博士进珙县”“校地合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6%,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2件。大力推进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和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双轮驱动”[27]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水泥、陶瓷、玻璃、化工等企业改造升级,有序推进煤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传统产业实现精细化、高端化;强力推进页岩气开发,打造页岩气新能源深度开发基地;大力发展玄武岩纤维、纸面石膏板等新型建材,建设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等设施,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农业“4+1”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规模化能繁母牛和优质肉牛产业扶贫招商、5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全域农产品安全工程。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城市综合体、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度开发龙茶花海、鹿鸣茶海、观宝山林海、?k人悬棺、四里坡原始森林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培育灵活多样、功能完善、特色彰显的乡村旅游业态。力争到2021年,园区新入园企业30家、实现产值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88亿元,服务业总产值48.78亿元。

积极推进全域开放合作。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全方位提升开放合作层次和水平,重点围绕新型工业、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着力精准招优商、引良资,力争到2021年,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350亿元,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10家以上。大力推进PPP模式,充分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计划实施PPP项目68个,投资198亿元以上。

二、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奋力建设灵秀新城

统筹促进城乡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到2021年,力争县城建成区超过1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55%,城镇人口突破20万人。

扎实建设中心县城。坚持“景城一体、文城一体、产城一体”规划、建设中心城区,着力改造老城区,升华城市形象品质;倾力打造金河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力建设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功能内涵。深化城市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树立城市经营理念,推进城市公共资源、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山水灵秀、生态宜居、人文厚重、数字智能”的灵秀新城,争创中国人居城市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健康城市、新型智慧城市[28]。

积极打造特色城镇。统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推进县域南部城市副中心(上罗镇)建设,打造孝儿、底洞、洛表等重点镇,建设罗渡、石碑、下罗等主题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城乡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促公平的城乡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全面推进以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为总抓手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现主导产业连片发展、基础设施健全配套、社会安定繁荣和谐、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着力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导向,彰显乡土民族特色,保护田园风光,建设繁荣富裕、和谐文明、绿色生态的美丽乡村。确保到2021年,幸福美丽新村达80%、省级“四好村”达60%、市级“四好村”达80%。

实施百亿交通大会战。全力促进宜叙铁路、宜威高速、省道S312和S444等重大交通要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余箐工业园区至宜昭高速等连接通道,完成宜珙路黑化升级改造,破解外连交通瓶颈。实施“全域畅通”工程,积极推进贯穿南北的快速通道—珙州大道,完成S436巡观路升级改造,加快王家至宜威高速出口等连接线建设,加强交通干道改造和维护。改造提升城乡路网,加快建设覆盖重点小城镇、旅游景区和主要农产品基地的联网路、旅游路、产业路。坚定不移打赢交通建设攻坚战,构建外连高速、县内通畅、出入快捷的“三纵三横五连一环”[29]县域交通网络。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奋力建设绿色家园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建设“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城乡整洁宜居、群众幸福安康”的绿色家园,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扎实推进生态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加速宜林荒山、荒坡、荒丘、荒滩绿化全覆盖,到2021年,实现坡度25o以上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覆盖率达52.28%。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园5个。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抓好大气、水、土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生态功能。着力发展绿色文化,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办公、生活和休闲。完善生态工作考核、奖惩、问责机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第三方评价。到2021年,中心城区(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80%,空气污染指数下降5%,县、乡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80%。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大力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项目,到2021年,盘活建设土地443公顷,高标准农田达10万亩。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行业、优化能源结构并重,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到2021年,万元GDP水耗和单位GDP能耗分别降低16%。加快构建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提高资源产出率,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标准;完善废弃物分类收集、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促进废弃物转化利用。

四、坚持改善民生共享发展,奋力建设幸福珙县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不低于70%。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决战决胜脱贫奔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始终把脱贫奔康作为最大政治使命、最大责任担当、最大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五个一批”“六大兜底”“十七个扶贫专项计划”[30]。统筹产业、就业、创业和兜底保障等工程,整合政策资源、项目资源、人才资源和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奔康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住房、养老、就业、低保、医疗等社会保障,确保完成6类23项指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提升社会事业。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公平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名县创建,确保省级文明城市通过验收。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城乡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积极创建四川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不断繁荣体育事业。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双安双创”活动,提升质量服务水平,维护市场经营秩序。重视发展妇女、儿童、双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畅通渠道,继续办好“县长信箱”“12345市民热线”等平台。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联合惩戒失信平台,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格局。深化“平安珙县”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强化司法基本保障,全面实施“雪亮”工程[31],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消防、地震、测绘、气象、水文工作,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责任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是深入推进“十三五”实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创新转型、绿色发展”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全力稳定经济增长,推进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具体目标任务以市上下达为准)

围绕全年预期目标,着力抓实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深入实施项目驱动战略,继续完善重点项目考核、协调、督办等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重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着力抓好交通攻坚战项目,力促宜威高速公路、宜叙铁路项目建设,积极推进S436玉观路升级改造和珙州大道、余箐园区至宜昭高速连接线等前期工作。大力抓好转型攻坚战项目,扎实推进泰山纸面石膏板、页岩气开发及转化利用、珙职高实训基地、天然石材加工等项目,确保产业项目投资70亿元以上。倾力抓好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县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迁建及养老中心综合建设、脱贫奔康、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紧抓政策形势、资金投向和市场需求,着力谋划带动力强、影响力广的重大项目,建立百亿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技术改造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投资体系。

二、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狠抓优势产业培育,突出提升“五个转化率”,确保完成工业投资45亿元、技改投资36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着力提升“一区五园”,扎实抓好页岩气、玄武岩、陶土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加快建设百亿园区,积极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狠抓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全力推进页岩气开发和泰山石膏建成投产,积极协调抓好威力斯超白玻璃点火生产,实现新增产值6亿元以上。大力推进页岩气就地转化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天然石材加工、玄武岩纤维、油气钻井废水综合利用处理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入推进“千名干部进企业”,统筹研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和创新,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实施全域绿色生态示范农业,着力发展“4+1”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规模化能繁母牛和优质肉牛产业扶贫招商、5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土鸡养殖和桑枝食用菌种植等项目,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全域农产品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三品”建设,着力打造翡翠田园?绿水青山暨珙州绿色食品产业园。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实一事一议、土地整理、河道渠堰、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着力提升服务业水平,积极繁荣消费市场

坚持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并重发展,拓展服务、消费新业态。深化巩固金融生态县建设成果,促进金融改革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继续深化银政企合作,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引进和培育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加快推进鑫洋时代广场、珙州国际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增强商贸聚散力、竞争力和影响力。鼓励支持智溢茧丝绸、慧多麦杆画、鹿鸣茶叶、黑五类、洛表猪儿粑等地方特色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办好各种节会活动,大力促进市场消费,着力打造消费品牌。创新完善旅游发展机制,大力建设旅游综合体,深入开发五尺道、?k人悬棺、龙茶花海、鹿鸣茶海等旅游资源,积极培育自然生态与产业、文化和民族特色相融合的多层次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由低端粗放向高端品质转变。

五、着力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继续深入实施“环境革命”,深化城市建管“五延”“九化”,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继续推进总规、控规、详规和各项专项规划修编,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推进金河新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不断完善县城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县域南部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全国“百镇先行试点镇”、全省“百镇建设行动”,着力形成布局优化、功能配套、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公路、广电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创建环境优美示范镇(村),坚持“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基本要求,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四好村”创建。

六、着力精准扶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突出“设施扶贫、产业脱贫、造血奔康”取向,构建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进一步科学统筹、整合资源,实施产业、就业、创业和兜底保障等工程,计划投入1.64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投入9000万元实施3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投入1200万元实施脱贫解困项目,力争筹集社会扶贫资金1000万元,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着力“先扶志、必扶智”,激发贫困群众主体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依托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多渠道创业增收。

七、着力民生改善,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继续坚持发展红利全民共享,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特别抓实“八项民心工程”[32]。继续深化“凤凰计划”和教育改革,全面完成“改薄”项目,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卫生“网底”工程和质量“提振工程”,加快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和医卫项目建设,努力提升医卫综合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六届全县运动会。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着力“隐患排查、督促检查、整改落实”常态化,全力抓好各行业、领域安全工作。加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水平。重视发展双拥、老龄、慈善、残疾事业,深化市场经营、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等监管。

同时,不断加强政府新闻、民族宗教、地方志、外侨、档案、兵役、人防、气象、保密等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工作。

八、着力效能提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深化法治珙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司法监督,更加自觉地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更好地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坚持放权简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深入实施环境兴县战略,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一定四通”一站式服务管理,着力打造优质高效发展环境,持续增强社会活力。

坚持务实勤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和市委“十项规定”,持续推进政府系统作风转变。进一步健全绩效考评和行政问责制度,确保每一项决策落到实处、高效运行。

坚持从严治政,强力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工作,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权力运行。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8篇

整改期间,局党组高度重视,诚恳接受,深刻反思,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着眼标本兼治、整改立制并举,共召开局党组会6次,巡察整改工作推进会五次,针对反馈的四个方面13个问题制定了24项整改措施,新出台或修订完善12项工作制度。截止目前,县委第一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并持续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整改,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纪律进一步强化。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面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县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后,局党组高度重视,于1月19日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对巡察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反复对照巡察反馈意见,局党组认为巡察组反馈指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切中要害、符合实际,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中肯且建设性、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很强,对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集中整改之初,我局采取召开全系统巡察整改工作动员会和党组巡察整改工作部署会的形式,分层次开展思想发动,统一思想,提高对巡察整改的思想认识,着力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全系统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县委第一巡察组整改要求上来,切实把落实问题整改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成平为组长,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张美音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处,由张美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与县委巡察组联系并做好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期间的日常工作。针对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叶成平同志带头进行自我剖析,主动认领班子建设、党的建设、廉政建设等全局性问题,班子成员也按照分工开展自查,认领问题。局党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局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推进会,听取各分管领导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局上下形成了态度端正、行动有力的整改氛围。

(三)细化措施,扎实整改。遵循“问题导向、分类整改、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印发了《县司法局党组关于县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方案》。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对涉及面广、比较复杂、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问题,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尽早整改到位。局整改办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制度,及时进行调度,对重点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同时坚持把整改工作与党的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结合起来,促进精神在司法行政系统落地生根;与班子建设结合起来,促进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司法行政队伍战斗力的提升;与强化内部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廉洁、高效、务实”形象的树立;与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年度目标全面实现,有效推动整改工作顺利开展。

(四)总结经验,注重长效。针对巡察组反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抓好整改、解决问题的同时,坚持举一反三,建立健全治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积极把各项整改成果总结好、巩固好,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对标对表,逐条逐项落实整改

经过四个月集中整改,我们针对巡察组反馈的4类13个方面问题,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整改措施,整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关于司法领域重大工作部署不到位方面

问题一: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不深入。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2月27日制定了《县司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认真传达和消化吸收,认真落实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狠抓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3月30日,局党组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安排部署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4月2日,局领导班子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相互进行了谈心谈话,班子成员按照“一个一个过”的原则,联系工作实际,认领问题。截止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6次;学习讨论1次;每人撰写心得体会1篇。

2.常态化开展书记上党课、领导干部领学,以专题辅导讲座、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强化干部队伍学习培训。1月19日,组织机关全体及各司法所长召开巡察整改动员部署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机关党支部书记赵占良同志讲党课,解读了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并传达了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县人大、政协“两会”精神。4月9日,党组书记、局长叶成平以《坚守疫情防线,做新时代楷模》为题,给全系统司法行政干警上了一堂专题党课。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年初县委全会、县“两会”工作部署和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安排,4月24日形成2020年县司法行政工作要点,推动重点工作任务高标准、高效率落实。

问题二:贯彻上级关于司法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不到位。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一是局党组加强了对基层司法所的履职指导,局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3个基层司法所,指导工作。分包班子成员定期到所包联的司法所监督、指导、规范司法所建设工作,加强与乡镇领导的联系,协调各项工作,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二是加强培训指导。加强司法所干警和全体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和管理,提高司法所干警和人民调解员业务和服务管理水平。2月24日,下发《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业务网络培训工作提升新时代人民调解能力和水平的通知》,疫情期间线上参加网络直播培训,培训按照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和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筑牢基层人民调解员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结合年度“以奖代补”审核,规范卷宗评查归档,要求司法所按规定保管人民调解卷宗。三是开展专项讨论学习。4月份,组织全系统司法行政干警开展公开讨论,司法所全体干警充分发表意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因疫情原因,多次组织司法所全体干警在网上学习、讨论。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建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工作机制,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同时,采取微信互动、平台学习、有奖答题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2.依法治县办秘书科对标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相关文件,起草了《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3月5日在县行政中心中会议室召开了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了《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3月11日《中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印发,各地、各部门目标明确,认识统一,责任到人,宣传到全县各村街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流动人员的宣传和服务,确保依法治县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努力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县人口流动管理办法》。

问题三:防范化解司法领域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年初,县司法局和县公安局联合宣传扫黑除恶相关法律,租用法治宣传车深入到每个村街,零距离开展扫黑除恶宣传。疫情期间,租用法治宣传车深入到各乡镇、村街、社区,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租用法治宣传车深入到乡镇、村街巡回播放宣传片,并联合大柳河镇政府在镇政府门外、大柳河常久村、金润达木业、振宇木业等地开展了国家安全进乡村、进企业宣传活动;4月15日,联合县政法委、县科协在森林公园开展了国家安全教育日集中宣传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摆放活动展板5块、向过往的群众发放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反等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单1000余份;针对疫情特殊情况,集中宣传活动结束后,结合工作实际,租用法治宣传车,在县城主要街道、小区门口等地进行巡回宣传。

组织律师团队深入民营企业,从专业的角度解答企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同时对企业容易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升服务效能,扩大服务的覆盖范围。每日指派1名律师到县群众服务中心参与值班,为全县383个村街、社区居委会选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高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截至5月8日,全县五家律师事务所共帮助企业进行复工复产法律咨询186家,有效的为受疫情影响的私营企业提供了复工法律依据。

2.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的监管,完善并落实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做到运行机制健全,管理活动有序,重点解决律师事务所管理松散混乱等违规问题。行政复议科对各律所进行定期巡查,1月17日、4月22日向全县五所律师事务所进行了走访监管,对律师事务所开展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和上报年度执业总结情况;律师事务所执业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履行行政处罚和实行整改情况、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情况;组织开展学习和培训情况;、投诉办理情况等十六项内容逐一核实并做好记录。

3.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应急措施,严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同时,加强各基层司法所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风险。自1月18日,基层工作管理科组织司法所、调委会开展疫情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3月11日,下发关于“三创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今年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401件,调解成功398件,涉及标的金额约482.8万元,协议履行率达到100%。

问题四:意识形态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习党的十以来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制定局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严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重要内容。2020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认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改进丰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2.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法治栏目、法治宣传车开展疫情防控、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安全教育、世界知识产权等线上宣传。仅疫情期间,县司法局微信公众号信息133篇;《法治》栏目播出2期节目;发送疫情防控短信8万条。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公园、法治长廊、司法局门前法治一条街作用,投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推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

3.1月17日,制定了《县司法局关于激励全体干警加强“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应用的管理办法》,加强督查考核,及时检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运用情况,定期对学习使用人数、党员覆盖率、学习积分等情况进行排名通报,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共通报7次,并对使用率低的人员及时提醒。全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局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二)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有差距,对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

问题五: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党组对基层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2020年初制定了《县司法局党组关于进一步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若干规定》、《县司法局党组关于推进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实施办法》。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了《县司法局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负面清单》、《县司法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县司法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清单》、《县司法局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清单》、《县司法局权力清单》。组织局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相关文件要求,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坚持每季度研究1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按要求每半年向县委、县纪委相关部门报告“一岗双责”落实情况。局党组书记、局长与领导班子成员,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处所负责人签订了《2020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承诺书》。4月23日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专题工作会议,集中学习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

问题六:从严治党日常监督工作不到位。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强化党员干部管理,制定了《县司法局关于加强干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暂行规定》。召开全系统政治性警示教育会议2次,传达省市县政治性警示教育会议精神,通报典型案例,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干警及时提醒、及时纠正。为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驰而不息纠治“”,组织干警学习《2020年全县深化纠正“”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推进方案》,下发了《县司法局关于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并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清明节期间严格遵守“十个严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监督执纪问责。4月9日,县司法局召开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司法行政系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定期廉政谈话制度,进一步严格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制度。签订了《“五一”“端午”节日期间廉洁自律提醒卡》,为科级以上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同时,根据上级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调整,及时调整完善本机关的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做到及时、准确、完善、完整执行上级规定,确保公务用车科学管理,合理使用。

问题七:廉洁风险防范不到位。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通过这次巡察充分认识到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自身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为此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使财务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确保各项收支的安排使用符合局机关的发展计划和财政政策的要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财务出现的问题召开党组会进行了研究,对分管财务工作的主管领导给予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写出深刻检查。形成以科室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财经专业知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工作需要,提升整体工作能力。

2.根据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和工作部署,2019年12月16日解除了长期租用法治宣传车辆使用原协议。今后开展扫黑除恶宣传、疫情法律政策宣传和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宣传工作,每次租用法治宣传车都签订租车协议,按实际租用天数结算费用,做到科学安排、合理使用、提高效率,确保各项宣传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贯彻落实组织建设工作部署不到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干部队伍有差距

问题八:班子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制定了局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界定党组会、班子会、民主生活会议事范围,根据议事内容组织召开党组会、班子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规范会议纪要编印。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组会,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党建工作,提前收集确定领导班子成员需提交上会的议题。今年以来共召开党组会议10次,研究党建工作1次。

2.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对大额资金使用要提交详细的使用说明,集体进行认真细致研究后再表决。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等重要议题,会前充分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坚持“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不提前定调表态,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地,学性。同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由单位法治机构审查通过后,再提交党组会讨论确定。

问题九:基层党建工作有待加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强化党组管党主体责任,为恒威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瑞达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分别设立了党建指导员,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对律师支部党建工作每月指导一次,党建指导员常态化督促学习教育效果,对开展不到位的,及时跟踪整改到位。指导各律师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坚持党对律师行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立所、专业兴所、人才强所”发展理念,落实落细各项举措,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2月3日,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对党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力争7月1日前,对于已有3名以上党员的律师事务所单独设立党支部,实现律师行业党组织全覆盖,确保律师政治清明、立场坚定,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政治安全,实现党建所建双丰收。

2.规范各律师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展和《党支部工作手册》填写,严明要求,强化指导,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每位党员认真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将党课与每月例会结合,将律所党建工作通过载体(标语上墙、照片陈列、简报传递等)有形化,形成了特色的党建文化长廊。针对恒威律师事务所党支部3名党员参加支部生活不经常的问题,我们及时了解情况,与其沟通,进行座谈,并要求写出深刻检查,现已按规定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坚持将年度考核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健全律师执业考评工作机制,健全律师执业信息制度,指导律师收费标准、执业信息、监督电话等信息在律师事务所办公场所公开,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完善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旁听律师庭审、律师执业检查等,加强对律师日常执业行为监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通过开展“案件回访”、“双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走访检查,实地检查律师办公情况、律师队伍建设情况、内部管理情况、受行政奖惩、行业奖惩的情况,查阅律师案卷形式,检查律师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律师执业表现情况。

3.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局党组对下设支部每月下发一次学习计划,重要时间节点要求各支部加强学习,重点学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宪法、《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等内容,并提醒党员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规范各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档案材料,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规矩意识,激发形成党员做表率、比奉献的浓厚氛围。适时由主管律师工作的副职和主管党建工作的副职列席他们开展的党建活动。通过努力申请,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已列入县委组织部年度工作计划,3个未建立党组织的律师事务所“两室”已基本建成。

问题十: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所分管科室负责人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谈心谈话1次,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1月16日制定了《县司法局2020年度干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多种形式组织干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以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作风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为抓手,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学习、警示教育学习,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问题十一:选人用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局党组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局党组书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干部任用中坚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纪律办理,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搞个人说了算。对所长的岗位交流按照工作需要,已向县委组织部提出请示,等待县委组织部进行批复。其他股级干部按照工作表现和年度考核结果,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进行调整。

(四)贯彻落实上级巡视、检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要求不到位,整改常态化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问题十二:落实问题整改主体责任不到位。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1.局党组高度重视上级巡察、检查、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局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照省市巡视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审计指出的问题,建立了整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及完成时限。

2.“一把手”对上级发现的问题整改直接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具体负责,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出台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对照整改。

问题十三:整改常态化长效机制尚需进一步建立健全。

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一是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增强问题责任感和紧迫感,问题整改不拖延,深刻剖析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立即执行,防止整改“拖延症”,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说话。二是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局党组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对突出问题进行督促指导,定期开展整改工作推进会,对已完成的整改工作进行评估,整改不到位的及时重新整改。三是“回头看”工作不能松懈。问题整改不能是一次性工作,不定期进行“回头看”工作,对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进行抽查,看是否存在“死灰复燃”现象,建立长效机制,做到举一反三,真正补齐短板,将整改效果最大化。

三、坚持长效,持续巩固提升整改效果

司法局党组清醒认识到,尽管当前巡察整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县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认真落实县委巡察组要求,深化整改落实,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以巡察整改成效促进司法行政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组带头,以上率下,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看齐,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不断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以此次巡察为契机,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深刻剖析原因,深挖问题根源,认真汲取教训,做好制度建设的“废、改、立”工作,把整改和制度完善结合起来,倒查制度缺陷,扎紧制度笼子,积极探索建立具有环保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把整改具体问题与共性问题、整改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将巡察成果转化成为司法行政事业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

三是巩固整改成效。把整改工作同深入学习党的精神、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当前正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深刻领会报告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推动党的精神在司法行政系统落地生根,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9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英山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围绕建设特色产业主阵地,坚持以“五城同创”战略为引领,以“创业创新”为主旋律,克难攻坚,真抓实干,成功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一)县域经济逆势而上,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在经济下行中抓机遇,在困境和挑战中求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县生产总值由52.07亿元增加到89.52亿元,年均增长1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82亿元上升到4.2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3.38亿元,年均增长24.6%;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扶贫开发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效初显。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在顶层设计上,出台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制定落实驻村帮扶、资金整合、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等工作重点,着力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五年累计脱贫4.86万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三次获得全省A级;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三)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结构调整成效突出。五年来,我们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加速推进。工业新城建设投资近20亿,“三桥四路五区”全部建成,回归创业园、工业孵化基地等六大平台建设相继完工,落户重点项目80多个,工业新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2011年末的31家增长到71家,长安公司跻身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建筑企业10强;辰美药业、兴成石化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稳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新三板和四板上市企业31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神峰山庄、宏图药业等一批生态农庄和家庭农场示范作用初显。茶叶、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成功夺回“英山云雾茶”商标。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培育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7个;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提速提质。新增3A级景区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县烈士陵园入选部级烈士纪念设施。洪广毕?N温泉酒店、中皖国际酒店、四季花海旅居新镇、茶香小镇、丽景山庄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或建成。连续三年创新举办茶文化旅游节、漂流节等节会。“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品牌效应凸显。2016年预计共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4倍和6倍。“互联网+”战略深入实施,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电商应用企业500多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有序推进,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城镇化率提高到47.95%,比“十一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围绕“特色小山城”的发展定位,着力改造老城、开发新城,五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0多亿元,新建道路11条、桥梁2座、隧道1条,城区规模由7平方公里拓展到27平方公里。老城区改造加快,地下管网和老水厂改造完成;“一河两岸”工程、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扎实推进;城区主干道黑化、亮化、绿化基本完成,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力度加大,市容环境明显改观。村镇建设提档升级,积极开展城镇“八个一”工程竞赛,集镇基础设施和镇区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小白线”、“红杨线”、318国道和201省道改造升级完成,新建通村公路972公里,改造危桥22座;完成59座小(二)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解决11.5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移民后扶、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强力推进“雷霆行动”,加强白莲河库区综合整治,全面启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持续开展“绿满英山”、“三边三改三化”行动;全面封山育林,完成造林绿化15万余亩。创建了一批国家和省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吴家山、桃花冲被确定为部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

(五)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动能不断释放。五年来,我们围绕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了改革步伐。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0多个,创新了“1234”安商服务模式;推进项目资金使用制度改革,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完成卫生计生局合并和食药监局组建,成立了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了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及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深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五证合一”,净增市场主体1.5万多户。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深入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金融机构贷存比较2011年提高7.73个百分点,首次实现了贷款增幅超过存款增幅,金融活力明显增强;组建了交通旅游投资公司、工业园区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其中城司近五年来运作城市建设资金30多亿元,为推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积极开展县校、校企合作,搭建了大学生创业平台,大力引进人才,落户创业团队30多个。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开工重大项目170多个,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五年来,我们克服财政困难,坚持过紧日子,重点保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81.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思源学校和11所乡镇幼儿园,县职教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400多个,被认定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投入3亿元的新人民医院建成运营,乡镇“四化”卫生院和村级“五化”卫生室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启动,“二孩”政策全面落实。积极推动文化体育发展,党校、档案馆项目基本建成,“村村响”、“户户通”、“百姓舞台”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黄梅戏《活字毕?N》、《金光悌审和?》等文艺精品成功上演。《英山县志》(1986-2007)出版发行。全力抓好社会保障,五年新增城镇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村主职干部报酬纳入财政全额保障。建成保障性住房1.1万余套,改造农村危房1.17万户。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群众来信来访得到妥善处置,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七)政务建设扎实有效,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整治持续深化,履职尽责管理有效推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务实高效;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两违”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2件人大议案办理成效明显,1314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建立大督查机制,完善政府综合目标管理,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明显提升。建立规划评审、招标投标、土地出让、国有资产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财政监督,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与此同时,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妇女儿童、老龄等事业有了新成绩,编制、统计、物价、人防、民族宗教、保密、外事侨务、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残联、文联、县老促会等群团组织发挥了新优势。

各位代表,今年,我县发生了“6·19”、“6·30”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奋力抗灾,实现了大灾大恢复,大灾不显灾,形成了新时期伟大的抗洪精神。与此同时,我们坚持“五城同创”战略不动摇,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转型突破,迎难而上,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取得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扎实开展了“三大决战”、“五大行动”,工业新城建设提速提质,9家入园企业建成投产。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加快,童玩谷、丽景山庄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列,荣膺“2016同程旅游十大休闲度假游目的地”。对接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谋划、争取、引进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桃花溪小镇、后花园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以精准扶贫为先导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助学、医疗救助等政策全面落实。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辛,五年的汗水,英山迈上了新台阶,创造了新业绩。先后荣获了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森林氧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国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建设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湖北旅游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县域经济、美丽乡村、电子商务等多项工作经验在全省或全国交流;全省扶贫振兴、金融扶贫、全市县域经济、全域旅游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一大批业绩突出的单位和党员干部荣获国家和省市表彰。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饱含着全县人民的辛勤汗水,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汗水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一直关心关注英山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驻英山单位、驻英山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英山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不高的实际依然存在,跨越赶超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优不强、财税增收潜力不够、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务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不优、工业“腿短”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调优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的难题依然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存量大的困难依然存在,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任务十分艰巨;少数干部能力不够、担当不够、执行力不够,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面对,不回避,不懈怠,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武汉自贸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决战脱贫、绿色振兴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过去五年,上一届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为英山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底盘已经形成,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增添了发展后劲。全县上下政通人和,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好思路、好经验,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可喜的是,刚刚闭幕的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激发全县人民推动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活力与动力。

按照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不移地推进“双强双兴”,深化“五城同创”,决战精准脱贫,致力绿色振兴,统筹推进精准脱贫新样板、创业创新先锋区、特色产业主阵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谐幸福新家园“六大创建”,全面建成小康英山。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在全省同类县市区中争先进位。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加,经济外向度进一步增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得到严格落实。水、土地、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保护不断加强。环保“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森林覆盖率达到67%以上,全域建设美丽乡村,把英山建成大别山生态旅游示范县、国家标准化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2017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居住环境明显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弘扬长征精神、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全社会文明提升,为英山发展繁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脱贫攻坚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英山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英山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实各级责任,聚集各方力量,坚决打赢打好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全力创建精准脱贫新样板。加大产业扶贫攻坚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扶贫,坚持“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机制不动摇,推行“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体化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支持市场主体对接帮扶贫困户,落实财政奖补到户政策,持续推进“六大产业”精准扶贫工程,形成贫困群众尽快脱贫、长效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攻坚力度。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加大政策投入,完善后续扶持,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把握易地建房、建新拆旧、配套保障、就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实施政府“交钥匙工程”,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加大兜底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交通水利、教育医疗、文化科技、产业和生态补偿、旅游和电商、金融和信息化、危房改造、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民政兜底、老区促进等扶贫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济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保障扶贫。加大合力攻坚力度。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落实“乡村主体、部门主业、市场主动、群众主力”工作机制,完善干部分类包保、项目清单销号、扶贫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重点贫困乡镇不脱贫不换帅,贫困村、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健全社会参与、对口帮扶、企业联系、区域协作扶贫机制,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多元化扶贫路径。

(二)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全力建设实力英山

坚持产业强县,加快构建具有英山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创建大别山特色产业主阵地,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全力发展和提升旅游度假、养老养生、大健康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体育休闲、会展等新兴业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推进“智慧英山”建设。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继续推进大别山金融工程,抢抓国家支持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引进省内外上市公司、风司来我县落户投资;支持一批企业在主板和新三板挂牌上市,力争1-2家企业主板上市;创新金融产品,推行PPP模式,做大做强县级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积极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总量。以“产业聚焦、功能聚集、要素聚合”为导向,对接“中国制造2025”,做大中药材加工、茶叶加工等特色工业,改造提升汽车配件等传统产业,大力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等项目。按照土地集约、产业聚集、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快工业新城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园区。到2020年,力争园区骨干企业达到50家以上、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民创业工程,力争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其中规模企业100家以上。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总目标,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管理经营农业,用农产品加工引领农业,用品牌战略打造农业。突出中药材、茶叶、蔬菜、蚕桑等优势产业,依靠科技和资本驱动,大力培育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和高素质职业农民;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土地流转,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探索林下种养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支持石镇、草盘、陶河建设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支持金铺、孔坊、红山建设以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每一个农业主导产业培育1-2家部级龙头企业,提升英山云雾茶、英山道地药材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三)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全力建设活力英山

把全域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主战场和着力点。坚持“一区四带”总体布局,强化“全域旅游、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理念,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核心吸引物,重点推进大别山南武当风景区创5A和世界地质公园、桃花冲风景区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天马寨、楚江南温泉小镇等景区景点建设。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按照“特色小山城、文化旅游城”定位,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行“多规合一”,推广新中式、荆楚派、徽派建筑,分片统一建筑风格。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学养闲情奇”等新老“六要素”,加快完善城乡旅游配套功能。坚持从严控制老城区建设,打通道路微循环,全面治理背街小巷,有效缓解老城区拥堵;建成西河水厂,实施张咀水库饮水工程,彻底改善城区居民饮水状况;建成“一河两岸”休闲景观带,改造完善毕?N森林公园和长冲茶叶公园,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创建省级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提升城市品位。按照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支持石镇、杨柳、雷店建设旅游名镇。突出抓好区域生态景观建设,提升全域旅游品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原乡生活·山里老家”的主题定位,加快开发“五谷四海”乡村旅游产品(茶叶谷、红叶谷、药材谷、漂流谷、桃花谷;主峰云海、桃花冲林海、地热泉海、四季花海),加快推进乡村民宿、乡村农家乐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功能。加快大别山茶叶谷建设,支持南河、方咀依托白莲河水库加快建设水生态旅游示范带。加快实施“文化旅游+”计划,着力推动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积极融入全市大别山生态休闲旅游带,把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打造成旅游观光基地,把茶文化旅游节等节会赛事打造成区域性旅游知名品牌,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活毕?N文化大文章。加大旅游品牌和产品营销,提升“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旅游品牌知名度。

(四)以绿色发展为底线,全力建设美丽英山

把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根本抓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天蓝、地绿、水清、土净”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促进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土壤、河流、大气污染。开展“绿满英山”、清洁家园行动,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景观林。深化城乡垃圾治理,加大畜禽养殖、石材开采加工等重点行业治理。落实环保执法体制改革,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振兴、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结合,全域建设美丽乡村。突出抓好传统村落、民间文化等自然资源保护和传承,让子孙后代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品得出文化。

(五)以民生改善为目的,全力建设幸福英山

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目的。坚持民生为本,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加强财源建设,壮大骨干财源,培育特色财源,引进新兴财源,不断提高财政保民生、保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提高综合保障水平。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就业更加充分、增收更加稳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实现城乡居民劳有优得、老有优养、病有优医、住有优居。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成新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加快“健康英山”建设。统筹推进老干部工作和妇女儿童、老龄等各项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三馆一站一中心”,打造一批文化精品,推动文化繁荣。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覆盖,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六)以法治建设为保障,全力建设和谐英山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建设法治英山、平安英山。坚持依法治县,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养,支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大力推行“阳光”,把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广泛开展诚信创建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控帮扶,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和互联网管理,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做好2017年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更是决战决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英山的关键之年,必须开好头,起好步。力争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大力推进“3556”行动计划,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落实到户政策,确保“户脱贫”。按照“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转移就业、教育助学、医疗保障、政策兜底、财政奖补、结对帮扶“八个到户到人”精准扶贫工程,确保2017年17991户40781人脱贫,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一有、两不愁、四保障”。

抓好“十有”建设,确保“村出列”。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脱贫攻坚工程,集中力量推进32个重点出列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达到有脱贫增收主导产业、有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有健全的群众服务活动中心、有科教文卫等服务功能、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广电通信光纤、有清洁的生活能源、有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十有”建设标准,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

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能达标”。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整合资源、聚集要素、完善机制,以精准脱贫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扶贫工作责任清单,用精准脱贫统领任务、项目、资金、责任、进度和考评,实现多方联动、整体推进、高效有力。强化各级各部门责任,完善驻村帮扶制度,确保2017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顺利通过达标验收。

突出精准施策,确保“可持续”。完善“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推进机制,全面推行“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体化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进“六大产业”精准扶贫。加快推进光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财政当年清理回收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的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整合10亿元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投入精准扶贫。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加大对贫困户和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确保产业扶贫贷款达到2亿元以上。突出市场主体帮带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帮扶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发展质效

实施“三产并举、多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效应,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做强现代服务业。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重,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比重提高。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化“三全”发展理念,突出“四季休闲”定位,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一区四带”建设,提升城区温泉度假旅游区,完善西河乡村休闲旅游带,推进东河人文风情旅游带建设,加快环白莲河水生态休闲旅游带和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带规划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别山南武当风景区创5A和世界地质公园、桃花冲风景区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张咀国家湿地公园和大别山茶叶谷创建工作,鼓励支持天马寨、童玩谷等景区创A,加快四季花海旅居新镇、楚江南温泉小镇、茶香小镇、桃花溪小镇等项目建设,确保中皖国际酒店等项目建成营业。加快体旅、茶旅、文旅融合,引进滑翔伞、自驾游营地、滑雪等体育休闲项目;建设一批特色茶楼、茶文化主题酒店,推出精品茶旅游线路;挖掘毕?N文化、红色文化、鄂东乡土文化,打造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戏曲和旅游商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小镇。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西河十八湾”、“东河百里秀”乡村旅游品牌,重点培育乡村旅游“五个一”(一个具有鄂东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一个具有乡土气息的精品民宿、一条具有英山风情的乡村旅游路线、一个辐射带动大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乡村旅游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等为主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启动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及其它服务功能的地方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快游客中心、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和完善,提升服务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丰富和完善以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为重点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实现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继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升级“云游英山”智慧旅游平台,丰富微博、微信、旅游APP等微营销形式,携手国内一线电商平台推动旅游线路和产品线上销售。办好茶文化旅游节、漂流节、红叶节等节庆活动,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培育养生养老、体育健身、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抢抓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机遇,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农产品加工联动发展。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创业园服务和孵化能力,力争线上交易额达到12亿元以上,其中农产品销售额5亿元以上。加快供销电商物流园、大别山商贸物流园、大别山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快递物流集中分拣中心建设,推进建材家居市场、汽车贸易市场、中药材市场、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

2.做实新型工业经济。完善提升园区功能。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优化园区政务商务服务环境,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实施工业企业“满园工程”,重点抓好武汉光谷英山生物医药园、大别山农产品加工园等园区建设,加快金峰麻纺、佳源车身附件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吸纳一批“专、精、特、新”小企业落户,争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提档升级传统企业。围绕“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工作思路,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探索混合所有制,提升管理水平,加速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引导企业多途径、多形式引进培养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互联网+”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加速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质量强县、名牌兴企战略,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中药材、茶叶、蚕桑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过剩产能。

3.做优现代农业。突出转方式调结构,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积极培育生态农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服务,建成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支持农业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或强强联合,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生产规模,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以草本木本药材为重点,因地制宜新建和改造苍术、桔梗、柴胡等道地药材基地,建成一批药材产业大镇和示范样板。推进大别山医药保健产品中心、药材仓储中心、大别山石斛园建设。稳定茶园面积,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完善“英山云雾茶”品牌体系,实施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使用许可制度,加快品牌整合营销,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加大“英山云红(红茶)”、“英山云青(乌龙茶)”等高附加值茶叶开发力度,提升茶叶出口质效。推进“大别山宝”、“大别山珍”等公共品牌建设。加快“茶乡鸡”、桔梗等地标产品开发,完成苍术、石斛等地标产品申报注册,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特色水产,支持建设蔬菜、油茶、银杏、山桐子等基地。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统筹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国土整治、高标准农业基地、移民后扶、农村能源、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现代化防御体系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避灾农业。

(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秀美家园

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修编完善城区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城区和乡镇镇区控详规划,补充完善消防、绿地、管网等专项规划。推进城市规划设计,加强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等方面的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和监察执法,树立规划权威。

加快城镇建设。坚持地上与地下、新城与老城、生产与生活、形态与生态并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路网建设,推进红山大道、长安大道(温泉饭店至红山大道)、山城路等道路建设,启动长冲大道、环城一级路等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严格控制城区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断头路”“瓶颈路”,畅通微循环。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进城南、城北公汽站建设。探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利用好地下空间,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场,鼓励单位开放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统筹温泉供水管网建设,集约节约利用温泉资源。加快新城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合理控制房地产开发强度,推进棚户区货币化安置,加快去库存。继续推进乡镇“六个一”,重点抓好重点镇、特色镇建设,开展卫生乡镇创建活动。

建设美丽乡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生态自然,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打造山有鸟兽、河有鱼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坚持点线面结合,统筹推进各具特色的示范村建设,继续整合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持续推进“三边三化三改”,倡导文明卫生生活习惯,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基地。加快农村公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完成“草太线”、“花海大道”建设,加快“红红线”、“张长线”前期工作。

加强城乡管理。强化“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提高城乡综合治理能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公安、城管、安监、综治等综合平台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提高管理质效。坚持“大城管”机制,夯实部门职责,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加强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长效解决中心农贸市场等地段“脏乱差堵”问题。推进省级文明卫生城创建,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户创建活动,提升居民城市意识和文明素养。强化村镇建设办公室监管职责,严控乡级以上公路、河堤两侧建房,大力整治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两侧违规建设。

(四)深入推进“四大行动”,夯实发展底盘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行动。精心谋划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布局、投资导向和投融资新模式,重点围绕基础建设、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体量大、利长远、带动强的好项目;做好随麻安铁路、通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健康养老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充实项目库。积极争取项目。围绕“十三五”规划、“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中已进入国家、省市项目库“笼子”的项目,力争在交通水利、环境保护、灾后重建等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放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强力推进项目。以省市重点项目、“十个六”工程项目为重点,坚持高位推动和一线调度,继续推行“八个一”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四督四保”力度(督储备保转化,督新建保开工,督续建保竣工,督竣工保达产),确保落地开工一批、快速推进一批、建成营业一批。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行动。依托武汉光谷英山生物医药园、大别山农副产品加工园、毕?N绿色印刷包装示范园,围绕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大健康等产业,瞄准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坚持专班招商、专业招商、对口招商,鼓励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强行业商会、协会招商,引进一批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强化部门招商责任,进一步优化招商安商环境,确保有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英山。

大力推进服务企业行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行动”,继续实施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联系企业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支持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全力做好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品牌建设和企业用工等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加强安商平台、项目联审平台建设,完善“六联合”服务机制,提升证照代办服务水平。加大治庸问责力度,着力解决“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服务不到位问题,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创业创新行动。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信息服务、众创服务、金融服务“三大平台”。深化县校合作,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科研平台、项目和人才等要素向英山流动聚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天下人才为英山所用”的理念,加强人才柔性引进,重点引进武汉人才,创造条件留住本地人才。大力支持英山籍人才回乡创业。加快大学生实习实训、大学生创业孵化等基地建设,积极探索运营管理新机制,力争达到省级基地标准。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发明、新项目开展“二次创业”。

(五)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巩固扩大生态优势

加强生态建设。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抓手,深入推进“绿满英山”行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绿色工程,完成各类造林面积3万亩,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双增长”。推进省级园林城创建,大力开展城区道路、机关单位庭院、居民小区绿化,提高城区绿化率。继续实施封山育林,严守森林、耕地等生态保护红线,严厉打击森林失火、乱砍滥伐等行为,实施大树古树保护工程,严禁过度开发、过度硬化,严控破坏山体、填埋河道、割断绿地,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强化生态治理。以“雷霆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行动,加强露天焚烧秸秆垃圾、餐饮业油烟、汽车尾气排放治理。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白莲河库区沿线和东西河流域治理,全面实施水库“人放天养”,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继续抓好石材加工、河道采砂等行业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抓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推行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严格环境执法,强化督查考核,加大环境问题问责力度。

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推行清洁生产。推动绿色转型,积极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产业。落实生态补偿扶贫政策,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林果等林业经济,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加快推进农村管道天然气项目。

(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实施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积极探索“证照分离”改革,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量。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机构和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建设,建立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的新型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化、高效化。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大别山金融工程,加大金融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着力引进各类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发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完善政银企合作信贷模式,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力争信贷投放增速有新的突破。增强城投、园投、交投等平台融资开发能力,探索PPP融资模式,着力破解融资难题。积极对接长江产业基金,鼓励重点项目和企业采取股权投资、股权质押等形式进行融资,继续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稳步推进其它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三去一降一补”,促进供需结构平衡。深化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入股抵押,盘活农村资源。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村级财源建设和财务管理,做实村级自强互助脱贫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营改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规范津补贴发放,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推进公共检验检测、不动产登记、国有林场、商贸企业、供销社、粮食企业改革,加快户籍制度、医药卫生、文化广电、教育、环保等领域改革。

(七)深入推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就业,落实好援企稳岗、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加大再就业力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失地农民保险政策实施,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特困群体保障兜底政策。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计生失独家庭关爱保护工作。倡导扶弱助残风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维护好职工和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健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加强保障房建设,抓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建成县职教中心,落实学前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救治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和非遗传承利用工作,申报段氏府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充分发挥“村村响”在舆论宣传、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方面的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加快消防、人防、防震综合应急中心和防汛指挥中心建设。支持群团协会组织发挥作用,统筹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拥军优属等各项工作。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眼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全面推进“法治英山”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强化属地监管、行业监管、综合监管,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监管,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英山”。推行“阳光”、依法治访,积极引导诉访分离,依法终结涉法。积极应对新业态发展、社会流动性加剧、网络社会等带来的新风险。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区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进“平安英山”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预防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让社会更和谐、群众更满意。

四、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规划是宏伟的,2017年的工作是具体的,关键看政府。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负责任、有作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强化依法决策,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认真落实到位,确保决策依法依规,符合实际,顺应民意,体现集体智慧。落实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平台,实施“七五”普法,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坚持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应诉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法制审查制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坚持务实担当。打造一支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坚持“一线工作法”、“倒推倒逼工作法”。大力倡导闻风而动、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精简优化办事程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加大督办督查、治庸问责力度,确保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到哪里,工作就落实和执行到哪里。建立合理的“容错”“容缺”机制,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为敢于担当者担当,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主体责任,推进政府系统廉洁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湖北省行政问责办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织密制度笼子,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执行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把更多财力用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让群众过上舒心体面的“好日子”。

科协一岗双责履职报告范文第10篇

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推进“双强双兴”、开展“四大行动”,打好“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量质并进。初步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2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9亿元以上,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增长10.5%;外贸出口7676万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3元,增长8.5%。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在下达的指标之内。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叶路洲现代农业产业园、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等荣誉称号。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筑底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重点、强举措、促落实,经济发展载体更强、基础更牢。推进市区一体。跟踪推进历次市委、市政府支持我区加快发展现场办公会以及与市直单位协调议定事项的落实,促进了陈策楼、堵城、陶店三个乡镇规划许可权下放以及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建立健全了市区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在地统计、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全力服务推进新区、园区、港区、站区、景区发展。累计征地1万多亩,推进了总投资283亿元的晨鸣纸业项目南区、北区和总投资135亿元的绿宇环保项目建设进程;完成了总投资202亿元的星晖汽车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服务推进了城市地下管廊、团黄路(阳枫线)一级公路拓宽改造、106国道路面维修及三台河大桥重建。临港新城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抓牢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市区新签约项目49个,协议投资总额1039.69亿元。区本级新签约项目30个、协议总额671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3.2亿元,新增省外资金35.7亿元。参加第十届中国投资贸易博览会、资本市场助推黄冈脱贫攻坚招商推介会、华创会黄冈专场会等大型集中签约活动,接待来访客商上百批次。落实“安商也是招商”理念,畅通了市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促进了骏源生态农业、吉宏包装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德馨源木业、千瑞通包装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项目建设。推进了省领导督办、省重点、新开工10亿元的三类6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新增投资49.42亿元。50个项目进入中央预算内项目库、总投资43亿元,市区谋划PPP项目93个、总投资686.7亿元。加快了亚行贷款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索菲亚家居、万达广场等48个市区“双百”项目建设进程。投资1.54亿元的叶路洲圩堤整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向上争取获批项目129个,到位政策资金3.69亿元。500万元以上城镇在建项目613个,完成投资109亿元;5000万元以上网上直报项目54个,完成投资69.2亿元。深化创新创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72亿元,同比增长12.85%。完成申请发明专利92件。校企合作转化10项科技成果。新增大学生实习实训1026人,新入驻大学生创新团队21家,扶持创业就业703人。发放大别山产业基金和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3.72亿元,帮助企业引进风投基金1000万元。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企业用工招聘会15场,服务企业271家,达成就业意向4510人。落实一村(社区)一名本土大学生后备干部。建成黄州信用体系平台。新增“个转企”12户,专业合作社19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300户,9家企业在“四板”挂牌。南湖新南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李家湾郑家苗木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大二互公司互感器获“湖北名牌”。黄商集团跻身中国连锁百强企业。

(二)激活力,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始终将改革作为抢抓机遇、破除壁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之举,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去产能,依法依规取缔了5家粘土砖厂,销毁了4条“地条钢”生产线,改造淘汰48台燃煤小锅炉。10家“僵尸企业”退出规上工业企业统计。发放公积金贷款1.42亿元,支持符合条件家庭购房532套、总面积6.1万平方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近百家企业减免税收5000多万元,发放政策性补贴300多万元,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推进了南湖国营农场、粮经饲统筹等改革创新发展。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公布区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八张清单”,编制完成乡镇政府权责清单567项,区级行政审批累计减少108项、精简47%。推进了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区级所有行政审批单位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签发了全市首张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稳妥推进193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车改革顺利推进。深化其他各项事业改革。组建了区国融公司,清理摸底并推进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源市场化经营。创新投融资模式,在全省率先采用PPP模式建设农村公路。推进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农村全部28651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建成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推进“三医联动”,成立区总医院,落实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党政群机关混编混岗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了区砂管局、李家洲林场、区游泳中心改革改制以及校车公司化运营改革和校园一键式联网报警、政府门户网站升级等工作。深化区域一体协同发展。推进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谋划和推进了火车站城市副中心建设、策划了贯通京九铁路黄州站、城铁东站至团风、浠水七个乡镇的快速通道;推进了三地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跨地领取、异地落户等一体化进程。推进汉州一体化发展,编制了黄州(黄冈)籍在汉知名人士和企业家信息名录,初步形成了友好单位、知名人士和企业、项目资金人才引进以及服务项目落户的对接联系机制。

(三)抓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始终以首位的标准要求,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提升都市区的功能和品质。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研究出台棚改指挥部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胜利街与八一路交汇处、桐梓岗罗家新湾及万福棚户区改造项目试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征收代办公司。启动22个棚改项目,涉及征收土地面积2808.7亩,房屋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已签约5079户。到位棚改项目贷款资金15.02亿元。占地面积478.3亩、涉及1424户、房屋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的王夏湾片区、四海幼树湾北片区等8个棚改项目已进入土地一级整理成本核算和净地交付阶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了“四清四拆四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整合拨付项目资金4241万元,实行季度考核排名,采取以奖代补和末位淘汰,推进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启动巴河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带建设,基本完成全线土地平整和清杂,绿化5.6万平方米;推进了“四官探梅”、“十里荷塘”等景观节点建设。李家湾游客中心基本建成。李家寨村和李家湾村被授予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李家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提升城乡建管水平。投入创卫资金1.1亿元,实施工程化创卫,完成集贸市场、旱厕等17项重点整治任务,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试点推进大地、宝塔、二机等8个居民小区自治管理、物业管理和党组织管理工作全覆盖。推进了总投资4000万元的安国寺景区绿化和地下人防工程。恒天国际嗨派蛙水上乐园已开园营业。完成南四路、李堵线改造、王家店至烽火山公路(陵园段)安全改造和汽南路续建工程。农村公路安防工程进度全市第一。落实国土卫片执法,推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管理。

(四)重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钉钉子的精神深化源头治理,抓好环境保护。落实督察事项整改。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强化跟踪落实,工作推进痕迹化,销号结账23件,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完成了3家危化码头整改。实施科技化改造,落实污水、废渣监测监控,加强了黄冈化工园企业环保治理,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废渣封闭循环处理。开展“雷霆行动”。大力开展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围网围栏和网箱养殖等10个方面的专项治理。堵城镇垃圾中转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所有乡镇(街道)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拆除内河网箱养殖2193口、689亩,取缔珍珠养殖面积360亩;关闭转场城区养鸡、养猪场255处;淘汰黄标车1643台。黄冈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建立河湖库长制。构建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三级河湖库长制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了系列工作制度。全区8条河流、18个湖泊、2座水库已落实河湖库长232名,并开展巡查和管护工作。编制完成了《黄州区湖泊综合治理和保护规划》。整治了城区12个重点排污口。推进了引江灌区项目建设,连通长江长河水系。启动了道仁湖湿地核心区退池还湖和周边流转岗地绿化。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多部门联动,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开展城区全面禁鞭、全域秸秆禁烧和建筑扬尘治理以及“治超治砂”风暴行动。拆除和关停了41家非法加油站点。拆除了唐家渡装卸等6个非法码头,规范提升了朗晟码头,关停11家砂石码头。组建区城乡综合执法局,推进了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集中开展江滩禁种、赤壁公园周边环境、乡镇集镇和抢栽抢种等整治行动。建立健全了查违控违巡查机制,累计拆除违法违章建(构)筑物4.1万平方米。加强了乡(镇)村建房管理。

(五)促共享,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始终听民声察民情解民难,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持续抓好精准扶贫。开展大数据精准扶贫监督检查和巡查督导,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落实“五个一批”,落实政策到位资金8402万元,其中,兜底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1171.27万元,总投入2131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一期)项目基本完工、340位贫困对象即将入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入产业扶贫发展资金1.1亿元,带动有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实现所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持续抓好就业保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34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6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93人。新增返乡创业5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0万元。落实了“4050”、“三无企业”人员社保补贴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保补贴。全面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和年满60周岁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兑现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2.6%。持续抓好社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精准落实优抚保障政策。完成7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1家养老机构消防改造和“冬暖工程”。投资699万元,收购了陈策楼水厂,解决3万多名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投入改薄资金5658万元,推进了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推进了南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陈潭秋故居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举办我区首届职工运动会和第四届群众广场舞展演。实施“粮安工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通过省级验收。《五老领跑公益联盟》、《俏夕鼓韵》在全省夺魁。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一引双培”和“三社联动”,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促成西湖三路消防中队移交我区管理,建设了全省一流的基地和机关文化。建立120人的辅警队伍,成立了基层治安联防总队,“一感两度两率”稳步提升,城区发案率同比下降47%。加强了三级联动,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全面加强了安全生产、消防隐患整改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力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为175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220万元。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追缴和回收资金1577.4万元,增加集体资产2.87亿元,增加集体资源面积5.18万亩。法治黄州、平安黄州建设取得新成效。

(六)强制度,工作质效明显提升。始终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流程,讲规矩、守纪律、受监督,政府自身建设有新提升。健全责任体系。区政府党组学习教育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管理持续向分管部门单位和基层一线压实压紧。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及述职述廉述德述法规定。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抓牢社会事务管理,严格政务值守、应急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政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人大建议26件、政协提案41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加强了网络管理和舆论宣传。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审批、建设、监管工作。加强勤政廉政。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思想防线。遵守《准则》和《条例》,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修订完善了《区政府工作规则》,实行政府班子成员AB角管理和政府双周工作例会制度。对接落实省、市政府月度大督查工作,以督查倒逼责任上肩,疏通堵点、解决难点,确保政令畅通,全力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合力,国防动员,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事务,工会、妇女儿童、共青团、老龄,人防、机关事务管理、招投标、保密、科协、物价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总结2017年,市区同频共振,全区上下心齐劲足,以棚户区改造和晨鸣、绿宇、星晖、黄冈职院周边环境整治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攻坚指挥部,比干劲、比速度、比力度,在急难险重的大事要事特事面前看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总结2017年,人民支持发展,我们征迁退地7121亩,拆迁、整治房屋8000多户(套)、近百万平方米,坚持发展为民,合力推进了创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进程,共建美好家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黄州人民共享了发展成果;总结2017年,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发展之难、前所未有,我们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努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来之不易,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来之不易,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来之不易,人民生产生活持续向好、来之不易,我们合力谱写了建设强富美善都市区的新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凝聚着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市直各部门各单位,驻区部队、武警消防官兵,以及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黄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以下问题:发展不够、经济总量不大、首位度不高,与中心城、都市区的地位不相匹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改革开放还须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稳增长动能还须加快转换;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保民生、保运转、保发展、保稳定的压力仍然很大;少数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需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一定要勇于担当,绝不回避,理性面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提高首位度、加快强富美善都市区建设的推进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关系黄州振兴大局、关系黄州发展未来。

2018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城市棚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创强富美善都市区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外贸出口增长10%左右,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确立并努力实现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我们要将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围绕核心,提振信心,进一步增强区委全面领导、政府狠抓落实、各方全力支持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带动力。我们要坚持市区一体发展体制机制,将服务和推进市区一体发展作为全区工作头版头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抓大不放小、落实更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我们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推进以“一航母四巨舰”为引领的工业项目、对接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叶路洲现代农业生态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千万级、亿级、百亿级的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理念、新经济,引领新发展,以质量提升倒逼动力转换,更大力度地抓招商、抓项目、抓投资,强化生产率发展全要素保障,夯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的基层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黄州实际,敢想敢干,真抓实干,永远奋斗,永不懈怠,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发展,满足人民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期待,让黄州人民更多更好更公平地享受发展成果。具体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中心城市,肩负市区崛起新担当

打造黄冈区域增长极的“极中之核”,深化共驻共建共治共担共享,建设中心城,增强城市经济的牵引力、辐射力和人文魅力。

做大经济总量。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实施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开展“百企技改”行动,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农副产品加工、船舶制造、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家居建材等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入10亿元以上。实施新型产业培育工程,依托晨鸣、绿宇、星晖、索菲亚4.0生产线,规划和发展上下游产业项目,力促特力讯电子、和越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产,延伸产业链,加速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力争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顺丰物流),谋划对接鄂黄第二过江通道、改造提升城东公路等项目,服务建设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园。服务万达城市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打造城市新商圈。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黄商集团、七一商场等传统商贸振兴发展、创新发展。继续推进黄商集团大别山农产品电商产业园、楚江物流园、武汉东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中心。

推进园区建设。坚持开发建设到哪里,我们服务跟进到哪里。开展“满园行动”,推动要素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服务推进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黄冈产业园、光谷黄冈科技园建设,创优项目落户、建设和运营环境。加强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度,力促园区升级发展,持续抓好晨鸣纸业、中船重工712所等项目建设,力促鲁班药业、港顺天然气、泰和燃油能源等开工建设。提升黄州工业园发展品质,加快中牧二期建设进程、启动乘方电机总部转移,力促石墨烯项目投产见效,提升骏源豆制品附加值;探索“园中园”发展新模式。

发展社区经济。新增一批年集体经济收入过50万元、100万元的社区,力争1-2个社区过1000万元,争创全市20强经济强镇(街道)。建立激励引导和考核机制,落实留地安置和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社区依托征迁安置土地资源,发展街道和社区集体经济项目。以满足辖区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和建设便民服务设施。鼓励整合资源要素,合纵连横,发展飞地经济、共享经济。

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双修”。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房屋征迁工作,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安置房源不足瓶颈,力争全年融资50亿元。启动长江社区(二、三组)、龙王山片区、万福及南湖泵站周边片区等改造项目。服务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铁站配套和智能交管体系建设。服务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万福泵站和南湖泵站、巴河堤防加固建设,全力提升城市防洪抗灾能力。推进垃圾综合治理、停车场、充电设施等工程建设。启动赤壁港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改造工程。

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管理向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转变,落实黄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好东坡赤壁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赤壁影院,建成百姓剧场。推进老旧小区以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改善背街小巷人居环境为重点的整治改造。全面推行“1+4”分类管理模式,实现城区居民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率和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0%。在赤壁街道开展无违建社区创建活动。巩固扩大赤壁风景区周边环境整治成果。巩固提升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市民文明教育提升行动。

(二)聚焦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新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展“三乡工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几年的奋斗,到2020年全区“三镇一乡”所有的行政村达到小康村建设标准,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规划申报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快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叶路洲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建设王岭和军岭泵站,开展文昌河治理,推进“一环、三纵、三横”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其打造为在省市有影响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推进全长22公里的城东公路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十里荷塘”和“水秀金沙”景区,路口、陶店、陈策楼三个沿线乡镇要着力谋划“旅游+”项目,力争每个乡镇建成4-5个有特色、有品味、有卖点的乡村旅游项目。推进江北公路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带建设,推进春阳乐耕园、嘉裕葡萄园、齐安湖生态农庄等融合发展,打造多彩农业经济庄园。实施好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投入2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好黄州萝卜、叶路大蒜等地理标志性产品。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资7900万元,完成1.96万亩建设任务。

开展强村富民行动。根据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分年度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做好村集体“三资”清理,采取市场化的办法,经营盘活农村集体机动田地、水面、闲置房屋等资产资源和其他各类集体产权。落实留地安置政策,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谋划申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争取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基金政策支持,努力形成1-2个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李家寨、陈策楼、李家湾、杜家林等旅游名村。培育新型农民,支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区级主导、乡镇主抓、村级主建、百姓主人、全域推进的原则,分类指导和推进美丽乡村起步村、发展村、提升村和示范村建设。倡导引进市场主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推进污水治理、垃圾治理、清洁能源利用、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绿化等专项行动。加强乡镇镇区建设,完善镇区功能,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人气,满足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陈策楼、陶店、堵城三个乡镇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所有镇区污水处理全覆盖。集中开展乡镇集镇综合整治,坚持以点带线,集中开展106国道、团黄公路、江北公路、城东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占道阻道、乱设广告牌等整治。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

提升乡村治理成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务监督,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乡村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评选活动。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邻里协会等群众组织。保护和传承好牌子锣、农民画、传统舞龙等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大力整治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基层黑恶势力。加强“六联”建设,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坚持“准”“实”要求,坚持领导力量不变、包保责任不变、帮扶机制不变、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不变,落实“一有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加强因病因残致贫群众的帮扶救助,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用好小额贷款风险基金和产业扶贫基金,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互联网+”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提升强村富民成效。

(三)聚焦四大行动,筑牢跨越发展新载体

始终以较强的战略定力推进“四大行动”,以行动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强化发展的支撑。

加大“引”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建专职招商干部队伍、培育企业以商招商、聘请专业招商人才,推行“互联网+”招商。参加鄂港澳经贸洽谈、广交会、亚欧博览会、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推进异地黄州商会建设,发挥商会、协会等组织招商作用。跟踪推进远大集团、辽宁瑞鑫、锦绣节能玻璃等20个项目考察签约,争取居然之家、华夏幸福和中农联控股等项目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力促健帆生物、中青朗顿小镇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市区全年新引进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实现协议总投资400亿元;重点项目20个,实现新投产项目15个,资金到位率44%以上。

强化“争”的意识。采取奖励激励举措,实行区级领导主抓、部门联动、专班落实机制,围绕中央和省市的政策导向、投资导向、发展导向,全力做好上争项目资金工作,实现竞争性项目资金增长15%以上。推进储备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建成项目早产出、早见效,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策划一批投资过10亿元、30亿元项目,力争在100亿元项目上有突破;抢抓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重大融资项目和PPP项目机遇;确保产业项目占比50%以上。

推进“创”的行动。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新认定市区一体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申报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争取转化科技成果6项以上。加快“星创天地”、“众创空间”项目建设。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及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和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新增个转企10家、小进限10家、专业合作社20家,新登记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新增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8家。

落实“帮”的责任。始终坚持“三个没有变”的原则要求,立足于“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从服务管理上为企业“松绑”,为发展提质增效。编制重点企业工作联系手册,实行服务专班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领导靠前指挥、项目秘书驻企跟踪服务;编制企业及项目融资清单,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全力帮助解决资金需求。兑现企业帮扶减负政策,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直供电等具体事项,减轻企业运行成本。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为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努力做好安商、稳商、亲商工作。

(四)聚焦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

更强举措抓重点。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放管服”,努力实现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加强区政府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服务考核机制,提升工作效能;推进公共服务力量下沉,健全完善职能部门服务延伸到社区、到网格工作机制,更好服务市民群众。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证照,进一步简化证照办理程序,降低服务门槛,降低制度易成本,让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

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支撑,创新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湖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推进金融信用区创建。抓好人力资源建设,组织实施好年度引才计划;开展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聚集、紧缺人才倍增、企业家人才提升、技能人才支撑、青年人才储备六大工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继续完善职业资格制度。

更高标准强弱项。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伊利、中粮等企业为龙头,支持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支持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推进规上企业开展质量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培育、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名牌,提升企业竞争力、产品市场占有率。助力黄商集团等规模企业争创“长江质量奖”和“大别山质量奖”。

更宽视野促开放。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别山振兴发展、武汉城市圈和湖北自贸区战略,深化项目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汉州一体发展和黄团浠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户籍、公共交通、教育、就业社保、社会福利和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服务黄黄高铁、黄州港区一类水运口岸、陶巴一级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火车站城市副中心建设,启动京九铁路黄州站站前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提升火车站经济开发区至团风回龙一级公路改造和城东公路延伸至团风马曹庙镇二级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砂子岗到霸城山的砂霸公路并连通小汊湖至浠水巴河的陶巴公路。

(五)聚焦绿水青山,共建生态宜居新家园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环保治理。坚决落实环保督查事项整改,全力打造“雷霆行动”升级版,推进水土气等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扫帚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水产自然养殖,建设一湾一口清水塘。巩固提升全域供水一体化。全面拆除旱厕,改建水冲式厕所,以陈策楼率先建成样板镇为示范,创建全省“厕所革命”样板示范区。全域严禁垃圾、秸秆露天焚烧,大力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和渣土管理。加强长江岸线管理,科学规划建设砂石码头集并中心。

推进生态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落实河湖库长责任制,推进道仁湖湿地公园核心区退池退地、拦湖坝和人工岛建设以及黄婆汊、赵家潭退池还湖工作。继续抓好总投资近2亿元的长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巴河-白潭湖水系连通和江咀、军岭崩岸治理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重点抓好城东公路绿化带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四好农村路”通道绿化工程,绿化造林6000亩。

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推进国土集约节约示范区建设。争取1万亩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加强农村建房管理,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和园区循环化改造,运营好、维护好已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的黄冈化工园青江化工废气集中供热项目。继续加强黄冈化工园等园区和重点企业的环保运行监控,健全完善巡查机制,提升即时响应和科学处置能力。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倡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

(六)聚焦民生福祉,提升文化社会新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升文化自信。始终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做好馆藏青铜器、漆木器修复项目验收,推进陈潭秋故居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三期)、安国寺都市禅林景区建设,推进禹王城遗址和螺蛳山文化保护开发,挖掘黄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发挥区位优势,开发历史游、文化游、休闲游。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加快图书馆、档案馆、党校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着力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培育文艺人才,创作文艺精品。支持各类协会发展。推进戏曲进校园,开展起点阅读、朝读经典“双读”活动。推进电影下乡、戏曲下乡、图书下乡、展览下乡。筹办好全区第二届运动会。对接“荆楚文化丝路行”,讲好黄州故事。

加强社会保障。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帮扶,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继续开展“阳光行动”,强化对弱势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项目,力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70%以上,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推进殡葬改革和全区公益性公墓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创新发展。办好特殊教育。推进校长教师管理制度创新。努力完成火车站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

建设健康黄州。加快推进投资1亿元的中医院中医药传承和创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中医院特色医养结合小镇。完成总投资7000万元的区妇幼保健院建设。支持区总医院建设管理。落实一村一名全科医生。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提高计划生育服务,争创新一轮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普及基本医疗健康知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治理。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推广“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七五”普法宣传和教育,扎实做好法律援助和服务、司法救助、戒毒社区和社区矫正等工作。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省级试点工作。推进阳光建设,深化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提升“五率”。筹建黄州反恐处突机动大队,加强和发挥基层治安联防总队作用。提高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抓好“双拥”工作。建设全区“两客一危”4G动态视频监控平台和候车站亭。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消防、食品药品监管、地质灾害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交通意外事故防控和处置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规范网络管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七)聚焦自身建设,塑造为民服务新形象

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人民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从严治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全过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向纵深推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遵守《准则》《条例》,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重要工作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勇担发展之责,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履职尽责,担当负责,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切实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和实效。支持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和政协委员之家建设。主动听取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侨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健全行政执法长效化监督机制,促进执法公正、执法文明。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深化政府信息公开。

提能善政。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增强执政本领,大力加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干部的能力提升,促进发展提速、工作提质、地位提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用创新思路和扎实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加强社会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政务大督查制度,对重点督查事项进行挂牌督办、建档销号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严守规章制度、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廉洁从政。抓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担当主体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强公车运营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政风行风评议等活动。支持和加强监察、司法、审计和政府内部层级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坚决防止“”反弹,扎紧制度笼子,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上一篇:银行轮岗交流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组织人事工作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