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1 03:27:45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07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0多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无疑,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可以说2008年及以后的就业还是任重道远啊。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2008年经济蓝皮书,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依然大于需求,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人员集中求聘的职位。目前,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求职难度要高于其他学历,这种状况在明年将持续。此外,明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堪忧,预计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将在600万人以上。

蓝皮书还认为,近年来,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比例越来越小,进入民营、三资企业毕业生的比例却在提高。在中国毕业生网最近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

结合相关资料,我觉得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选材要求高:

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二、薪酬逐年降低:

三、供需差别大:

四、缺乏工作经验:

教授多教练少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

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五、怕吃苦,爱面子: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六、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七、频繁跳槽:

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二) 天然去雕饰还事实清晰面目

俗话说的好,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对待问题始终应该以一个积极的全面的态度分析,不可否认,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然而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被夸大了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律等基本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建造师、造价工程师训练,能够在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的行业中从事项目决策咨询、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课程设置上日趋完善,但是实践教学体系尚存在不足之处,如学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实际项目的实践认识,各高校普遍缺乏工程管理综合实验平台,课程实践依附于单项专业课程等。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创新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努力成为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研究意义

2.1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要求、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体系设置等,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与法律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建造师、造价工程师训练,在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的行业中从事项目决策咨询、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对行业进行调查,有利于我们了解市场需要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具备的实践素质和能力,主动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同时积极与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建立联系,以便准确和及时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应用型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2.2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技能

现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工程管理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工程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我们确实难以在四年时间中培养出面面精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必须明确培养培养目标,在追求“宽口径”的同时有所侧重,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专业过硬、个性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应从单纯的知识传输转变为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英语听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只有充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整合在校所学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工程管理的意识,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

2.3增强教师专业素质

基于市场导向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思考,可促进教师不断对实践环节进行探索,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鼓励教师通过深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表现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研究内容

3.1研究基础工作

工程管理专业社会需求大,从业范围广,毕业生可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工程咨询业及相关业务领域,从事工程建设投资经济活动、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工作。我们设计调查问卷,选取企业样本,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查,了解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企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3.2专业课程案例库

我们将通过市场调查和资料搜集,选择内容新颖、代表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建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库,如对《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建立统一的、前后相关的案例库。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某工程实例中,要求学生结合《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以技术人员身份制定施工方案;结合《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以招标人身份编制招标文件和以投标身份投标文件,再模拟组织开标决定中标单位,模拟业主和承包商身份签订承发包合同。

3.3发展实践教学新模式

我们需要优化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有效实施实践教学。将进行案例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促使课堂教学模式向创新型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实践教学新模式,一方面可以将建筑行业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的相关知识列入专业课教学,加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使培养的学生能迅速胜任将来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如建立课程案例库、建设综合实验室等,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发展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

4研究目标

①工程管理就业市场调查报告。确定项目调查的问题和所需资料,设计调查问卷,选取企业样本,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市场调查报告。

②建立课程案例库。即围绕着专业课程,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案例库。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入案例,由学生实施计划及进行成果展示,最后由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估总结。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也提高教学效率。

③完善实验室建设。为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需要设计工程管理各项实验内容,完善实验室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实验内容可使用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工程造价软件等硬件及软件实验设施,还可以结合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基本上覆盖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④制定科学的课程设计环节。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使学校建立全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的革新,逐步完善和整合学校关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直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项目初期在我院的工程管理专业中研究并进行,后期将推广至工程造价等专业。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预计受益学生将至400人。同时,基于市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也将会促使教师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使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中培养就业市场需要的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体会。

在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护理专业被列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项目四大专业之一。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也随之被。护理人员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初级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这就要求每一个护士都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与他人有效合作的能力。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应用文章已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能或缺的文字形式,应用写作也成为具有社会性的文字活动,而具备应用写作的能力毫无疑问是拥有了一个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的基本工具因此,对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应用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是就业市场的需要,对帮助学生就业非常有利。但这一具有极强实用性的学科,长期以来却不能受到教与学两方面应有的重视。从应用写作课程本身来看,“条条框框”的要求较多,让人觉得繁琐而无味: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学生认为,应用写作又不是什么专业课,学了也没多大用处: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如何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效果,培养就业市场需要的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现谈谈我的几点粗浅体会。

1 以应用文的职业实用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推动力。应用写作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以后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学习,掌握为将来就业服务的写作技能呢?首先利用应用文的实用性特点作为切入口,从实用入手开展教学,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自己是为用而学。具体做法上,老师在上《应用写作》的第一次课时,可以用生动的实例把应用文的职业实用性特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到应用文的实用价值的前提下激发起他们对应用写作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应用写作在自己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技能,掌握了这一技能可以使自己终身受用,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应用文实例:如请假要写请假条:加入党组织要写入党申请书:参加演讲比赛要写演讲稿:求职应聘要写好“求职信”:做生意要签“合同”等等。通过这些事例、案例,学生自然就会明白: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和交际工具,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从预见变化,促成变化这个角度来说,社会愈是进步,应用文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如果对这些常用的文章一窍不通,也就无从立足,更不用说与人竞争和成功。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具体、可感的应用写作的学习需求,并进入到一种充满积极性的学习状态。只要建立起这种理性的学习需求,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刺激这种需求状态,就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所产生出来的对应用文的写作欲望,才可以持久,才可以写出最好的文章。

2 优化教材,围绕学生就业组织文种知识教学和作文练习

应用写作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以后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在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能为将来就业服务的写作技能呢?首先,我们将教材中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重复且与学生就业联系不紧密的文种改为自学内容。其次,在进行文种知识学习和写作训练时,针对学生专业特点,选择符合专业特点和以后就业需要的文种和例文进行讲授,同时配以与就业相关的典型材料,让学生利用范文进行模仿练习。例如,选择“求职信”、“简历”、“护理文书”、“医学论文”、“通知”、“请示”、“报告”等文种进行模仿练习。通过模仿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文种知识和文章写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于他们毕业后在工作中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3 优化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如果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材的自学部分,老师例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最后由教学作归纳总结:教材的讲授部分,精心制作好PPT课件,通过采用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信度和兴趣。在教材的阅读部分,采用辅导阅读、参观、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1.1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多媒体为应用写作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多媒体教学形象性强、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应用写作教学的单一、枯燥、乏味。首先,教师设计使用色彩亮丽、构图清晰、配置动听的音乐和生动的动画的课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单调的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学生易于接受:第二,教师利用课件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和创设直观的写作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应用文的热情: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大量的范文阅读、格式训练及写作资料搜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迎合了大部分学生喜欢使用电脑的特点,因此学习时,学生兴致特别高,效果很好:第四,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作文评改,节省了批改的时间,还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应该说,在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在较大的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法的单一繁杂,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全面提高。

1.2注重作文练习,形成能力

学生作文的练习,就是在学习中针对将来工作需要所进行的模拟实际写作训练。在教学中,围绕学生就业这一中心,我们可以针对专业需要,给学生设计各种不同案例,提供相应材料,让他们进行模拟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带着课题走入社会,进行实际角色的写作。让学生在学到相应文种知识和写作技巧后有东西可写,这对于提高学生将来就业技能有相当大的帮助。

1.2.1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在一种职业状态中,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写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同时,处于一种具有理性需求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所进行的实战性练习,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于学生就业后及时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对“请示”和“批复”的写作,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材料:某医院需要盖一座大楼,资金存在缺口,需要上级部门帮助解决。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文种知识,自己确定文种,模拟下级向上级写一份请求帮助的文章,同时模拟上级对下级写一份相应的回复文章通过这样的训练,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写出内容齐备、符合规范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实际写作训练。让社会成为写作训练的大课堂。这对于学生学以致用是最好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文种写作要求,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到相关的部门进行实习,根据工作中的实际内容,进行实际写作训练。例如,在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时,要求学生带着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去调查一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了解该院的护士的发展历史,写一篇市场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形势,对相应市场进行预测,同时,结合“总结”的写作,要求学生把这次调查活动进行回顾,找到经验与不足,写成一个书面总结。这种实践中的写作尝试真正将写作与应用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应用文在工作中的活力与魅力,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写作动力与写作能力。所有这些或直观、或模拟的写作训练活动,都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

4 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知识经济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教师应该关注时代特色及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及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要提高思想修养,加强政治、理论政策的学习,使自己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主题正确、鲜明的应用文。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在知识结构上要适应交叉学科的需要,引导自己向“一专多能”迈进,即一方面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挖深、钻透:另一方面,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内容,拓宽知识广度。二是努力钻研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三是坚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及时总结教学得与失,才能真正认识教学规律、教学各环节联系,真正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也应从外部创造一个适应教师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好竞争环境,充分重视对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短期培训,了解新信息,充实教学,组织研讨,集体备课,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高职院校;文字力;职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9-02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既注重传授学生应用性知识,又不能忽视实践性训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在三年的教育过程中,应区别于本科的学科型教育,着力培养动手能力较强,具备基本的和岗位实践能力,能应对社会职场招聘考核的合格学生。

当今人类社会即使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贮存,还都必须依靠语言文字作为中介,都离不开写作这个工具。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字修养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根据。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都开设了专门性的写作课程,以促进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日本的著名写作专家木下是雄在《理科文稿的写作技巧》中曾说:“美国的大学里,不论学生的专业是什么,普通教育课程都要安排英语作文或者修辞学科目,其内容就是把信息和观点用国语准确地、有效地记述下来的训练,或是作文的方法论。”由此可见,应用写作这样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一、应用写作应成为学生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借此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虽然写作课程被定为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但目前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开课预期的目的。因此,针对目前就业市场最常用的是何种文种;市场中掌握该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就业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缺乏写用能力的毕业生能否胜任与其对口专业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此持何看法;如何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教授写作课,让写作能力成为学生走进职场的加分券……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专业教师深入思考。

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深入实务部门进行了调研。通过访谈,有关人士对相关问题颇有见解。

(一)目前就业市场最常用的是哪些文种

目前,就业市场招聘的职位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文种有通知、请示、函、报告、计划和总结,除此之外还有条据类文书等。此外,应用文从出现发展至今,因社会市场的需要,不同的学科也衍生出不同的应用文种,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增加了部分新的门类。如经济类文书中的审计报告、意向书、合同、可行性报告、招标书与投标书、催款书、经济总结、经济言论、经济述评等;法律类文书中的法律申请书、公证文书、申诉状与答辩状、状与上诉状等。除此之外,旅游管理类的导游辞等,这些文书和就业市场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也不可或缺。因此在开设写作课程时应结合市场需求,重点讲授与训练此类文种,让学生达到得心应手,能一蹴而就的程度,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场中掌握该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就业率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求教了专业人士王夏先生(原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助理、现为知名律师)。他回答,在招聘录用过程中,他们更青睐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要看学生的专业特长,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应用写作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分工不同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技能会有所不同,但不论在职能部门担任何种工作,他认为写作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一个从业者要善于表达自己,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写作技能属于后者。特别是专业的应用写作,因其直接功用性强,工作上随时都会用上,如司法文书的制作、调研报告、函、请示、市场调查报告、总结等,使用频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掌握应用写作技能是每一位学生的当务之急。所以他认为有较强文字表现力的毕业生是职场的宠儿。

(三)毕业生的写作能力现状

目前已在单位实习工作的毕业生中,他们的写作能力如何?有哪些需要强化或注意的呢?针对这个问题,王斌(海口市美兰区法院刑、民庭书记员)告知,他接触了几名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可以说他们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工作时上手很快,而对文字表达方面,毕竟经过十来年的母语学习,表情达意基本清楚,但细细究来,应用性的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主要体现为文种的正确选择,格式的规范使用,语言的准确通畅等,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这些要求。比如让一名学生拟一份转发性通知,因是层层转发,他写成《关于……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标题制作格式非常不规范;又如让他拟写一份向某上级单位申请拨款的报告,写成《关于……的请示报告》显然是选错了文种,把“请示”“报告”两个类似但不能通用的文种混淆了。因为“请示”呈上去会有一份批复发下来,而“报告”则一般没有答复。因此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执行效率,这样的写作有时甚至会贻误大事,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所以他认为,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巩固和强化应用写作的细节方面如格式、语言等,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非对口行业,应用写作的能力尤为重要

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求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理念也大为张扬。在非对口行业,应用文写作更能突显作用。海口市某一医药公司的老总黎先生欲招聘一名秘书。关于招录的初衷,他本想招聘一名秘书专业的学生,通过简历筛选,发现众多高学历的求职者中有一名高职高专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该生的简历制作别具一格,图文并茂,精致美观,内容充实,能从中体现其资力、内涵,特别是简历附带的求职信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让他们了解她欲加盟的诚意与信心。从简历可看出她的写作水平。在她的简历中注明所学课程中有《应用文写作》以及几门文秘类的课程,让他们对这名具有较系统法律知识、还掌握文秘技能的毕业生非常感兴趣,便向她伸出橄榄枝,给她一个面试的机会。通过面试、专业笔试和背景调查等程序,他们则认为她就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因欣赏而最终正式录用了这名毕业生。

当然,录用只是一个开始,这名毕业生在工作方面能胜任吗?特别是在文字表达方面能否让招聘方满意?事实证明,该生的综合素质很好,日常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较强,如所拟的计划、总结、发言稿、通知、会议纪要等,写得比较规范准确。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涉及到一些商业方面的应用文,如市场调查、项目企划、会展设计等,她的写作能力要薄弱些。所以黎先生建议应该强化毕业生这些实用性的知识,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曲线救国”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五)毕业生对学习应用写用课的感想与建议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向目前正在单位实习的毕业生进行询问对“在校内所学到的应用写作知识能派上用场吗,对该课的学习有何建议”等问题求证答案。

应届毕业生张同学告诉笔者,他在海警支队实习。在工作中,他认为写作能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用人单位要求很严格,如在撰写交通事故勘察报告中,谴词造句表情达意是否准确,是关系到定罪量刑的关键。如果事故原因由“酒驾”引起,到底是“饮酒”还是“醉酒”驾车,只是一字之差,处理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总之,写作技能在工作中非常重要,要达到措辞准确,文法严谨,言简意赅,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在学校时学习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当时没感觉到它的重在性。只有在工作中真正应用到了,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还要不断努力啊!另外他认为,要想掌握得牢固,应该是小班上课,老师精讲多练,从而让学生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二、开设《应用写作》课程应惠及全校学生

综上所述,《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遍及全校,根据不同的学科设置,开设不同的应用写作课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在求职中助他们一臂之力。以上是应就业的需求对高职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所展开调查而汇总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下面针对《应用写作》课程目前在高职高专的开设所存在的问题简要浅谈个人的见解与对策:

(一)《应用写作》课开设很有必要。提高写作能力是学生步入职场的加分券。这种意识应及时传达给我们的学生,以端正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二)从反馈信息中得知,不少高职毕业生的写作水平从细节、规范、准确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写作课程应设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这是学生们走入社会的必备技能,让所有学生从中受益。

(四)《应用写作》课的内容应根据实际功用有所增删改换,与时俱进,发挥其更大的效能。

(五)为提高授课效果,写作课宜小班(不超过50人/班)授课,便于教师精讲多练,精心批改,达到精练的目的。

(六)更新知识,自主创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同行多交流,勤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

1.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高招办负责人正式2015年高招计划:北京市2015年统招计划为4.9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3.8万人左右,较去年相比增加了1200多人,本科录取率随之增加至62%。专科招生计划为1.1万人,2015年统考考生录取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

2.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

自然资源分布及开发建设程度不同、工业基础及技术条件差异、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等因素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选择;同时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大学生数量较多竞争较大,文科类特别是外贸类专业以及高职高专类学生就业困难加大。

3.就业竞争激烈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注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只有理论基础,暂时无工作经验,而经验丰富的白领进入就业市场,冲击大学生就业; 部分学生开始挤向其他就业渠道,如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等; 出现本科生与高职生甚至中职生竞争岗位的现象。

4.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大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或大企业、公立学校等,且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很难匹配,导致有些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这就会出现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现状。

二、充分认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人指出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己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把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快速地找到问题根源及解决方法,有效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那么我们就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论什么工作都会遇到问题,了解自己是否喜欢做解决问题的工作对于工作定位是有帮助的。

2.专业技能

当今时代,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交通、汽车、通讯、航天航空等领域需要能够对电力、电子以及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城市规划专业,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专业资格考试进行考核。

3.沟通能力

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同事相处的问题。员工的团结一致对于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体职员能够团结协作对于项目的完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的人,才能在整个团队中很好地承担起重要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于不善于沟通的人来说,选择较少与人沟通、更多地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会更好一些。

4.适应能力

工作环境有些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有时是需要经常变换工作环境的,喜欢不断变换生活环境的人可以更倾向选择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职业。而有些家长更倾向孩子继承自己本身的职业,从而不论从技术还是能力方面给予帮助,对于这些职业,毕业生需要认真考虑。

5.计算机技能

在计算机成为办公必备工具的时代,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使用技能的人将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6.生活能力

整洁的妆容会让你整个人都显得很有精神,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可愉悦他人,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生活中各种事情的人,能让自己过得更加从容,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很有帮助。

三、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定位

企事业单位、民营私企、专业技能再培训、考研以及自主创业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不同的职业方向选择,当代大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职业并适应当代社会需要。

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测试来预测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和适合的职业类型。一般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也可以称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定位。通过能力测试使大学毕业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别人相比的优势、心理需求等现状,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拥有更加准确的职业定位。

可通过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了解到目前市场职业需求排行,以及职业指导机构对于大学毕业生所处地区的市场调查报告,来充分认识目前市场的就业形势。对于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向专业职业指导机构了解到目前国家对于自主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资源,不仅要对自己进行能力剖析,也要通过职业指导机构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

为了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需要职业定位。定位的重点在于明确自己有什么优势和不足。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都是不利的,比如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或过于低估自身的潜质。所以当代大学生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也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便准确定位。

四、大学毕业生对于应聘岗位的职业认同

大多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易犯一个错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觉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很优秀,对工作挑三拣四,眼高手低,非机关、大公司不去。大学生应该通过职业测试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在找到适合的工作后,应该珍惜并踏踏实实地好好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彩。对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有充分的职业认同,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努力工作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

人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工作结果以及环境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与调整,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及时诊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修正和完善我们现在的选择以及自己认同的职业规划。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连锁经营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入手,分析提出该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围绕岗位群,进行综合课程开发、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教学与就业市场最近距离接触。

一、连锁经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该专业,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指导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模糊

连锁经营专业,是最近几年各学校根据市场需要而提出的新兴专业,国家还没有学指导方案,很多学校只是借鉴中职商品经营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基本照搬过来,内容陈旧,没用跟上时代步伐与市场变化。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很宽泛并且模糊。

(二)教学中割裂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连锁经营专业教学中,各学科和教材之间缺乏有效的链接,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三)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岗位目标,体现职业性较差

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体现职业性,即要求教学要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与技能训练。我们的教材缺乏岗位目标,它只强调学科的目标,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四)过分强调了理论性,技能性却不突出

中等职业教育应是突出技能性教学,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绝大多数中职专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生产经历又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可是再看一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除《销售操作技术》技能性较强外(内容却很陈旧),绝大部分学科属于学术型的,理论性很强而技能性却不突出。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是理论知识较丰富,而实际运用能力、操作技能却不强。

(五)教学过程中,缺乏服务理念的渗透教育

在教学中,很多学校注重理论知识,也加入实训课内容,但忽视了连锁经营专业首先是服务行业,工作中更多与“人”沟通与交流,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服务宗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职业精神教育和遵法守法教育,而这些却是一个合格连锁经营人员所更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中职连锁经营教学目标,围绕岗位群,进行专业化方向分工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的懂技术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连锁经营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的要求,能够胜任连锁企业相关岗位及管理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我们学校围绕相关岗位群,进行专业化方向分工,主要分为三个专业化方向:门店收银理货方向、品牌经营方向和连锁配送管理方向。一学年基础课程之后,学生选择专业化方向。

(二)紧密结合市场,调整课程设置,进行综合课程开发

为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所有专业课程都体现着为职业能力培养而开设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与调整时,强调“理论以够用为度”及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原则。我们适当减少了难度大、对操作技能影响小的理论内容教学的学时数,加大实践案例教学和直接进店的实习学时,进行综合课程开发。

(三)采用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实现学校、实习、就业的零距离

教学中减化理论内容,删减重复内容,以“够用、适用”为原则,采用模块化教学,例如围绕如何作一名优秀店员分为多个模块,并以收银员、理货员等的工作内容为核心,深入商场、超市进行实地考察,将石家庄市各超市,尤其是北国商城的企业文化、上岗要求、用人标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尽量多了解工作单位情况,为其实习就业做好心理铺垫。同时,注重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进入各大商场、超市,感受工作氛围,熟悉工作环境、观察工作岗位、感悟职业能力,指导学生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开动脑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合理化建议,也锻炼学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开设“每日营销寓言”、“经营之道”等活动,让学生感悟营销真谛,学会倾听别人说话,锻炼学生的胆量(公共场合发言),提高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学生们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进行了师生的互动。并且教师结合专业理论进行点评,渗透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另外设置“情景卖场”、“模拟销售”等,通过“情景卖场”,描述一个卖场化妆品、生鲜、家电、食品——各专柜的布置情况和销售实景,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销售情景中,体会该卖场的店员服务,指出成功与不足,并记录对自己的启示,以便工作后能时时提示自己。同时,“情景卖场”之后,视情况要求学生进行模拟销售,进行销售体验,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五)教学中,注意时时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创业教育的理念

零售行业是所有行业中就业门槛儿最低的一个行业,也是最充满机会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成功与否不以文凭而论,而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精神比文凭更重要。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能够在大中型零售企业中谋得一席之地,还要能够适应职业的变化,具有在职业群就业、转岗、晋升的能力,积累条件,待时机成熟创办自己的店铺。教学中,也注意渗透创办小店铺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先岗位就业,再自我创业,创业更胜于就业!

(六)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技能培训

连锁经营专业是一种非工科专业,它没有工科专业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技术,其技能技巧具有不确定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所以,教学中,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加强学生技能实训:在理论课堂中采用案例再现模拟、现场销售模拟;每学期带领学生进入商场、超市参观或临时顶岗;每年技能节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毕业前有半年时间在各大超市顶岗实习。这样,经过实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职教育改革的思路多种多样,但都应充分强调和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视培养,突出学生专业技能。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争取让教学与就业市场最近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陶卫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优质中职教育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24-01

一、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一)恋爱动机不单纯。恋爱动机是推动个体去追求某种恋爱目的的内在动力。由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恋爱目的的认识分歧较大,当今的大学生是80、90后,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进入大学后远离了亲人,情感上孤独寂寞,谈恋爱是在寻求一种安慰;有些女生认为男生大都喜欢漂亮、有魅力的女生,所以就把大把时间花在梳妆打扮上,把谈恋爱做为显示自己的方式,用恋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经过了中学的炼狱才走进了大学的天堂,有些女生开始充分享受大学的自由,开始游戏人生,玩爱情游戏,只是把恋爱当做生活的调味品;还有些女生认为恋爱只是青春年少时的一种体验和一个过程,是将来的一段回忆,婚姻是现实的,婚姻首先是物质的,其次是精神的,她们的恋爱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

(二)择偶观念多样化。大学生的择偶观有着显著的时代性、多样性,有些女生仍然坚持着我国传统的“郎才女貌”的择偶观;有些女生的择偶标准趋向于功利性,她们相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家老富翁不嫁男同学”,她们把时间都花在如何打扮上,相信嫁个好男人可以少奋斗几年,甚至不用奋斗。

(三)性观念开放。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表现在对、同居、婚前的态度上。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文化交融、思想开放的年代,她们对性的看法也不再保守,对性自由持默许的态度,认为只要彼此真心相爱就可以发生性关系,拿并不当回事,认为同居、婚前并不是可耻的。

(四)恋爱方式不再单一,网恋、征婚盛行。传统的相识、相知、相爱的恋爱方式不是唯一的,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恋也开始升温,不少大学生有过网恋的经历,甚至造成了不可收拾的恶性结果,近些年网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大学生网上征婚也成为一种风气,据《2006年中国婚恋服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有近千家服务网站,其中注册会员的大学生占了不少比例,也许玩的是刺激,也许是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匪夷所思。

二、形成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也是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折射到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上,表现为对理想的淡化、重利轻义、重物质轻道德,在择偶过程中日益看重物质;还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东西都可以当商品来出售,一些女大学生就敢于把自己的美貌和才华出售给男人,北京天上人间里的女大学生不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吗?然而还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部分人获得了大部分人还不能拥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他们的妻子儿女也分享了他们的财富,当社会上一些女性通过婚姻或“易”的方式富裕起来,女大学生也希望尽快摆脱困境进入富裕阶层,但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到可以让所有女性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物质财富的地步,所以她们就想借助婚姻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这就有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

(二)就业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校扩招使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得到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大学里只重视宽口进,忽视了严口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成了重大问题,这两年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就业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更加艰难,这样,不少女大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试图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三)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网络的迅猛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色情类网站等在慢慢侵害着大学生的身心;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拥入,其中那些崇尚性自由、性解放的观念对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深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另外,近年来,一些诸如选秀、相亲等娱乐节目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女大学生拜金主义的烙印。

三、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对策:

(一)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的婚恋观。大学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女性学的公共课、选修课等,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学校可以选择正确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使女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帮助她们适应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变化,防止一些负面影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站,与学生讨论恋爱、性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学生会可以设立女生部或专门成立女生社团,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她们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积极正确的面对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政府棘手的问题。政府、学校、学生都要正确面对,政府应制定保护女性就业权的相关政策,实行弹性就业政策,改变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局面。学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女大学生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面对就业难的现实,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理念,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用新理念丰富自己,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岗位。

(三)提高女大学生个人修养。女大学生自己必须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爱的“五自”新人。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折射出的两难与矛盾[N],羊城晚报,2010,10.

[2]胡松年,程海云.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及教育对策[J].医院管理与预防医学、卫生学,2008,1.

[3]张慧卿.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浅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4]陈晨,周瑞.女大学生婚恋观探析[J],文学教育.2010,4.

[5]李永芬,齐斌.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与教育对策[J].辽宁省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07,7.

[6]祝志高,女大学生婚姻要素权重分析[J].人民论坛,2010,26.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联动式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259-03

职业生涯规划是要求在中职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德育必修课,该时期的中职生处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过渡期,接触专业知识时日尚浅,社会实践经验欠缺,岗位知识储备不足,职业意识较淡薄,缺乏对创业及创业能力的感性认识,再加上传统的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往往采用课堂讲授、单向灌输式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专业课程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缺少沟通、协调和配合,以至于形成了知识“孤岛”――形而上的概念讲授多,针对学生个体的实例指导分析少,学生在运用职业规划知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倍感困惑和困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开展联动式教学的理念,即搭乘“文明风采”活动平台,整合其他课程内容,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中开展嵌入式联动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嵌入专业认知教育、求职应聘教育、就业市场调查等任务情景),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强调多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注重构建作业链和评价体系,落实过程性评价,实施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互渗透、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互补充、课堂教育与延伸教育相辅助、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促进的联动互辅教学,通过“多科联动、多元整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尽可能地实现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一、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如何有效增强职业体验、夯实职业认知基础、提升职业素养,成为了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由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对象是中职新生,尚不具备条件开展真实岗位体验,因此借助信息化技术帮助中职新生形成职业虚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由“虚拟体验”至“知识内化”的知识迁移,成为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虚拟职业体验馆”型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

所谓“虚拟职业体验馆”,指的是针对特定专业职业特点开发具有职业导向功能、交互功能、虚拟现实功能的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该软件应能提供丰富的关于专业对口岗位群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有利于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形成虚拟职业体验,从游戏中挖掘专业知识切入点,以任务为驱动,化抽象为形象,化被动为主动,做中学、学中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爱好选择相应的从业方向并进行岗位排序,通过各层级岗位的组合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蓝本,便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基本写作格式认识、仿写学习,探索并实施中职德育“虚拟―现实”体验式游戏化教学模式,“角色体验―体验总结―知识迁移”层层推进,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说教为快乐学习,有效突破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难点。

(二)建设中职《职业生涯规划》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在开发“虚拟职业体验馆”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收集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典型案例,制作课程微课、职业情景微电影,介绍专题学习网站、行业门户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构建师生学习空间等方式,构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以便于中职新生课内外自主学习。微课导学、游戏激趣,任务驱动、信息搭台,可视化知识架桥、信息技术为创设翻转教学环境、实现个体知识建构有效平台。

(三)基于“云学习”的理念构建应用支撑体系

重视移动学习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发能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电子学案和微课资源,通过微信、QQ群、师生空间进行课外辅导,降低信息技术的运用门槛,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当中,课外学生在“学做一体化”中增强体验,课内教师答疑互动深化认知,在“做中学”中形成体验,在“学中做”中促成反思,有效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强调多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本着“多元参与,需求引导”的原则,通过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整合专业认知教育、就业市场调查、求职应聘准备工作、中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资源,发动任课教师、班主任、专业教师、就业实习指导工作部门以及学生工作部门的人力资源,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平台构建活动联动、学科互动的渠道,实现学生从资料收集、计划制订、方案选择、目标实施、信息反馈到成果评价的全程参与,具体做法如下。

1.案例教学,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范本案例讲授、研讨。

2.信息化教学,如自主研发专业针对性强的“虚拟职业体验馆”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或是播放企业宣传片、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影像,增加感性认识;或是组织拍摄职业场景图片、专业教学场景图片以及职业情景剧主题微电影,激发学生职业兴趣等。

3.情境模拟教学,如召开模拟求职招聘会、模拟企业生产关系中的危机处理等。

4.游戏教学,如组织开展团队游戏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5.现场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合作企业,实地感受企业生产氛围。

6.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就业前景调查。

7.兴趣教学,如以社团为单位开展格子铺创业实践活动。

8.拓展教学,如组织学生参加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的“我爱我的专业”、“创业之星”、“我身边的诚信”主题征文比赛,“荣与辱”、“迎奥运,讲文风,树新风”主题Flash制作比赛以及“职业生活”、“生活中的美”主题摄影比赛,帮助学生在参赛中获取成功体验,增强自信,从多种渠道强化对专业的认识,实现素质拓展的目的。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联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角色由主导型向伙伴型转换,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的客体向主动学习的主体转换,通过组成职业兴趣小组开展调查活动、求职应聘情境模拟、交流学生所制作的岗位序列表、召开就业前景调查汇报会等方式,提供学生彼此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团队学习,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信息反馈,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同时也加强了《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与校内外同类课程和关联课程教师间的互动,例如调查报告写作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交叉、求职应聘材料的准备和实习岗位的选择指导与班主任工作存在着交叉、对学生顶岗实习表现做出评价与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交叉等。任课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和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其他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设计互动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外既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尽可能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联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和谐教育理论的融入,强调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强调教学资源的充分配置,充分体现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的情境性、交互性、和谐性和创新性。

三、注重构建作业链和评价体系,落实过程性评价

注重建立作业链和评价体系,改善了传统教学信息传递单一化的弊病。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既有任课教师对学生完成“《意向岗位递进序列表》―《职业发展阶段层级阶梯设计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初稿)》”作业链的书面评价,又有以“学校推荐意见”方式的班主任对学生职业规划思维养成状况的评价;既有专业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表现所做出的阶段性评价,又有任课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修改稿)(定稿)》”中的设计内容与顶岗实习表现吻合度的指导性评价;既有学生以《自荐书》、《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实习小结》所做出的自我评价,又有任课教师对一周期的互动教学活动所做出的定性评价,评价形式呈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1.认识学习阶段,即学生在“多科联动,多元整合”作用下开展联动学习的阶段,尤其是学生运用“虚拟职业体验馆”数字化虚拟教育教学软件学习结束之后,在软件引导下完成作业《意向岗位递进序列表》(flash形式),配合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自荐表、求职应聘材料以及相关的第二课堂作品,形成了职业认知作业链,成为教师下一阶段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其中《意向岗位递进序列表》将成为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制订分阶段职业发展目标的蓝本。

2.实践学习阶段,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文本阶段。本着“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原则,教师根据学生上一阶段作业完成的综合情况,指导学生对所习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让学生以《意向岗位递进序列表》为蓝本,结合自身实际绘制《职业发展阶段层级阶梯设计图》(以下简称《职业层阶设计图》)。在《职业层阶设计图》中,纵轴代表设计者职业发展不同阶段所处的时间轴,横轴代表设计者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所制订的职业目标,柱状体内则需填写该职业发展目标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职业发展阶段一般划分为5~6个阶段,设计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增删。结合《职业层阶设计图》,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初稿)》的写作任务,而学生所提交的“《意向岗位递进序列表》―《职业层阶设计图》―《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初稿)》”构成了一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作业链。此时,教师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任务完成的合作者,起咨询或指导作用,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活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上一阶段的作业完成结果为基础,同时学生所完成的作业链又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特点、求职意向的重要渠道,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求职应聘指导的重要依据。

3.实习完善阶段,即学生进入顶岗实习期,根据实习岗位的职业体验修正学生个体的职业认知,进而修正个体《职业生涯规划》。鉴于《职业生涯规划》并非是纸上谈兵的知识,更应该放到实习实践当中反馈修正,因此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联动式教学应延伸至中职生的顶岗实习期。本着“实践检验、按需完善”的原则,教师对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开展追踪服务,学生向教师反馈顶岗实习情况,通过双方的信息互补评价学生所制作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初稿)》与实习实践情况的匹配度,据此来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初稿)》的合理性及教学效果进行初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电子邮件、电话、QQ、微信等媒介,通过在线辅导、实地考察、通讯联络等多维的课外教学方式,补充和延伸师生间的交互活动,指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初稿)》进行修改,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修改稿)》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其职业指导作用。而学生最终修改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定稿)》与其顶岗实习表现的匹配度则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从而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作业链的最后一环,实现对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评价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用上”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掌握职业规划能力,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彭晓玲.全程联动式课程化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李丽娟,李洁,等.专业课程联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商业经济,2012,(19).

[3]杨小英.浅议参与式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3,(07).

[4]贺伟.关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信息化教学平台创建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4,(06).

[5]陈莉.职业生涯规划,中学恰是好时光――谈中学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开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02).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从2月1日起,电脑被列入“家电下乡”的范围,凡是农村居民购买指定型号的电脑,就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13%的补贴优惠。而“中标”产品则必须接受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价格在3500元以下,最低配置需要满足“CPU1.2GH z以上、1G内存、120G硬盘、DVD光驱、17寸LCD显示屏”,同时要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包括软硬件维修、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等。

曾有人预测,电脑下乡政策的出台有望拉动100亿规模的IT销售,为PC行业贡献5%左右的增量。PC厂商显然已经看到了这个“大有可为”的市场,不同以往的新需求将驱动一场新技术的变革,从而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发现市场或者说培育市场。

农民的电脑需求

CNNIC在2009年1月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高速的网民增长率似乎暗示了农村PC市场的巨大潜力,联想、海尔、清华同方等众多国内PC厂商在乡镇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宣传,他们知道,品牌对于农村市场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号召力。

“但是,电脑下乡最大的障碍在于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不够,对电脑的认识和应用不足”,IDC高级分析师王吉平对本刊记者说道。因此,启发农民对电脑的认识和应用才是PC厂商电脑下乡的当务之急。返乡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激发了农村市场对电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通过电脑来了解外界、教育子女或者提高自身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几年前联想、海尔甚至惠普推出的“农村电脑”不同,本次“下乡”的电脑打破了“低价格=低配置”的等式,大大刺激了农民购买电脑的积极性。但是,有些农村地区住户分散,运营商都还没有来得及渗入,这些市场该怎么开垦?

“本次电脑下乡应该针对那些经济发展较好,宽带布局相对完善的地区”,王吉平说,“渠道建设对于电脑下乡的过程至关重要”。目前,电脑下乡的渠道主要有二,一个是厂商主导,通过以往对农村市场的商业布局或者和运营商捆绑销售来开拓农村市场,比如说联想和惠普。清华同方更是把下乡电脑的广告和“体验店”做到了火车上,以使其品牌和服务随着铁路下沉到五、六级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当地政府牵头,联合PC厂商和当地运营商推动电脑下乡活动,譬如山东省信息产业厅联合海尔电脑、山东联通、微软、英特尔等山东农村信息化联盟成员,通过信息化培训拉动农村消费。

但不论电脑下乡的方式如何,运营商都是绕不过的“坎儿”,高额的宽带资费或许成为农民面对电脑踌躇不前的又一因素。按照长尾理论的观点,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非主流市场的总体份额可以和主流市场相匹敌甚至更大。作为电脑下乡链条上不可或缺的运营商们,面对农村广袤的市场,他们准备好了吗?

农村PC市场将偏离摩尔定律?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曾有过这样的言论:计算机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发展中国家是增长最快的市场。如果把这句话放在中国国内,中国的农村地区将是增长高地。那么,被英特尔视为“准则”的摩尔定律会继续在中国农村这个极端特殊的市场重演还是被这个市场的特殊性所边缘化呢?

“Wintel”是PC市场上最为普遍的应用模式,也就是说摩尔定律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的升级是推动PC产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决定PC成本的重要因素。根据参与电脑下乡竞标的21个品牌所提供的竞标产品来看,它们基本上使用的是更具性价比的英特尔赛扬或者AMD处理器产品和DOs操作系统。这是符合农村PC市场的发展现状的。然而,随着电脑下乡的落实,农民对与电脑的了解会越来越多,其对电脑的要求必然会逐步上升。但在农村完成城市化之前,农民的平均购买力始终低于一般城市,他们需要能与城市信息化对接的更具性价比和实用性的产品。

因此,上游厂商要推出针对农村市场的产品,将不能只在速度和性能上做文章,而要以农民特殊的应用为根本,推出更具实用性的产品。可以预见,农村市场将偏离摩尔定律,以应用创新为出发点,推动PC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对于PC厂商而言,对应用进行创新、启发农民对于电脑的多重应用,将使其在农村市场的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优势。而软件和内容提供商们则可利用操作简单、有针对性的产品或服务在农村市场找到新蓝海。

在应用创新的带动下,一条包括硬件、软件、外设、内容服务、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内容的产业链将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若隐若现的链条

正如分析师或者媒体在农村IT市场调查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电脑下乡涉及到国家政策、PC厂商、网络服务供应商、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考验的将是电脑下乡的执行力。这个执行力包含的将不仅仅是PC厂商的产品设计和渠道建设,更重要的是适应农村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下乡。

目前,新农村建设已成了政府的重要工作,政府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4万亿投资将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新农村建设上。那么,与电脑下乡配套的网络运营商布线、上网资费、软件设计、内容服务商的内容提供和农民工信息技术培训的成本在产业链形成之前将应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共同承担。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观

中职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着复杂的就业心理,以致影响正常的就业。要排除心理障碍,保证正常就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会使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宽广,而不正确的就业观则会导致毕业生就业之路趋向狭窄。笔者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中职生存在的几种就业心理及解决对策,指导学生正确就业。

一、中职生存在的就业心理

1、自卑心理:中职生大多数认为自己没机会上重点高中,是失败的,进入职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从而使他们过于自责,缺乏自尊心,自信心,认为前途渺茫,对未来丧失信心,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发展目标,对自己也没有正确的定位。

2、自负心理:中职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一部分过于自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太高,表现在:⑴要求就业单位工资待遇要高、工作环境要好;⑵以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自由散漫,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⑶就业的前瞻性意识差,只顾眼前利益,缺少超前意识和发展眼光。因此,这部分毕业生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恶性循环,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3、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中职生就业时瞻前顾后,左右彷徨的心理表现,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就业选择时,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想去收入高、环境美、待遇好的单位就业,但又怕太辛苦,自己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对于一般的单位,又觉得条件不好,举棋不定,难以绝择,从而导致他们失去机遇。

4、大众心理:社会就业压力大,中职生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甚至愤世嫉俗心理。一部分学生会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以求顺利就业;一部分学生浑浑噩噩混日子,有随波逐流墙头草的心态;一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等消极现象。

二、培养中职生就业心理及就业观的对策

上述种种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就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引导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新思想、新观念教育指导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什么单位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个人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让自己的职业意向与人生的发展相吻合,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2、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教育和培养

学校教育是中职生就业观教育的主战场,首先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课外教育指导为辅阵地”“以班主任教育引导为主体,其他任课教师参与的教育模式”,以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报告会、模拟招聘会、就业市场调查报告、学生就业思想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多渠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教育与指导紧密结合的就业观教育体系。其次,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就业心理教育和交流咨询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就业观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分析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修养,提高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能力;树立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以便使学生更合理、更科学地进行就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和交流指导,以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鼓励培养中职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但自信是以充分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具备相当的全面素质为基础的,中职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分析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等,检查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自己的竞争实力如何?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在学习中弥补?要求学生综合加以考虑,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经常了解行业发展以及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及社会发展形势和方向,教育学生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只有学好专业技能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及道德品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发挥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学生才能信心十足。

4、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协作,培养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就业观和择业观

中职生就业观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工作,社会和家庭成员也要关心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家长应注意减轻学生的求职压力,与孩子做到心理沟通,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相互配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就业思想工作。学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并利用劳务市场、人才招聘会等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送本地和异地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各种便利条件。同时,社会也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目前,国家已经制订和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就业促进法》等相应的就业法规,中职教育得以规范和完善,保证毕业生依法求职,求职有法可依。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几点想法

1、更新观念,帮助学生正确定位

首先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社会。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课知识欠缺,但他们大多聪明好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多鼓励学生,教育培养学生不要有自卑心理,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可以学什么,适合做什么,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与特长优势等特点,不夸大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优点,实事求是地作出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就业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老师要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处着眼是解决观念问题,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大局,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确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要求。小处着手主要解决具体方法问题,让学生从每天的按时上下课、遵守校纪校规、文明交往、走路、吃饭、说话、走路、穿着打扮等方面入手,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在毕业生就业前开展各类岗前培训,例如:礼貌礼仪常识、相关用人单位的厂纪厂规、劳动法规政策等。

3、正视现实,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就业后能否成功的的先决条件。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观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具有创业精神、开拓意识;做好“不怕转岗、不怕改行、不怕失业”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在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经得起挫折打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成熟的就业观念,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克服浮躁不满情绪,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实践工作中创业发展。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生在学习和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和观念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精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周边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就业意向调查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