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22 01:40:54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一重要思想对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迫切要求各级工会从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意义重大

农民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事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去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3亿人。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目前,中国有20xx万农民工出现较为明显的就业压力,这一数据占农民工总数的10%。如何防止金融危机的滞后效应,化解减缓社会稳定压力,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

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是应对严峻挑战、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稳定农业、加快农村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省是重中之重。做好农民工工作,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才能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稳定消费预期、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

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大批农民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更重要作用。从积极的方面考虑把农民工返回家乡作为一个有利条件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内部的增收,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也是一个有利的契机。

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是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如果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可能会随之而来,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信息闭塞,就业信息严重缺失。目前,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用工信息难以及时传递到返乡农民工手中,尤其是零散的城市用工信息,传递起来极为不便。受农村交通、电讯、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民工对于市场信息处于不清晰状态,他们并不知道哪里需要多少劳动力,哪些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得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有限,有些甚至是误导,大部分都是盲目。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作用的发挥,但尚未形成全省、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中介组织职能缺位,比较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登记备案,并纳入管理范围的劳务经纪人数量较少,存在着劳务经纪人队伍规模小、组织程度低、乡镇发展不平衡、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一些黑中介、黑商家收取抵押金、欺骗农民工,初次求职的农民极易上当。由于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大部分中介组织和经纪人经营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倾向较为浓厚,抱着做成一桩算一桩的态度,不讲诚信,无视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工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还没有在行业及广大求职者中形成一批真正“叫得响”、有较高市场信誉的劳务中介知名品牌。

资金不足是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最大障碍。受信用贷款抵押担保条款限制,他们大多难以从银行获得充足贷款,筹款成本较高。尽管经过多年打拼,一些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产,但对创办规模企业而言仍相差甚远,借贷难是目前部分农民工创业最头疼的问题。另外,农民工自身阅历的局限性,使他们在创业决策过程中徘徊不前,创办什么样的企业,创办规模、产品销路、风险预期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往往使创业之初的农民工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技术力量欠缺和决策困难。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工一方面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无法满足企业用工的需要。在外出务工的农民中,从事体力劳动和一般性技术操作的还是绝大多数,缺乏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需要,使他们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身怀一技之长却一时找不到用武之地的现象也有存在。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务工过程中掌握了一技之长,但回到家乡却没有相同的企业和设备,派不上用场。

工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对策

当前工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就业援助为重点,通过开展就业培训、岗位援助、创业指导、维权服务、生活帮扶等措施,把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放在工会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农民工解难。

依托工会职业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会组织发挥“大学校”作用的优良载体,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发挥作用,培训实用型技能人才。一是提供 实用性强的基本就业技能和基础素质方面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如电工、瓦工、水暖工、焊工等实用技能培训,针对城镇发展的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家政服务、服务员、保安等第三产业岗位培训。二是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实现培训、就业、劳务输出一条龙服务。三是做强做大现有培训机构,开展中长期、中高级、综合性的技能培训,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四是在农民工输出和输入人数较多的市(地)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重点扶持5个由全国总工会命名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根据农民工特点,为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基础素质培训等。五是充分发挥村(社区)工会的作用,加快村级工会建设速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职工书屋和党支部活动场所,组织“致富带头人”、“有特长的小能人”现身说法,或组织“培训下乡”等方式进行培训。

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实施岗位援助和就业指导,促进农民工就业。一是充分发挥工会职业介绍机构作用。发挥这些工会系统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窗口的作用,建立不同区域间沟通协作机制,组织实施对口劳务协作。组织农民工有组织、成批次、有秩序地转移就业。二是牵头组织农民工招聘专场、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组织用工单位下乡招聘等形式,向农民工集中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三是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员制度,广泛采集岗位信息,构建工会劳动力信息网络平台。在每个乡(镇)甚至村工会(劳务站)设立信息网络系统,收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由工作人员帮助求职农民工输入个人真实资料,把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和准确的就业信息真正送到农民工身边。四是建立工会就业信息定期制度,利用工会职业介绍中心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网络平台,为农民工定期提供免费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一方面可减少农民工求职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还能有效防止个别黑中介欺骗农民工的现象。

积极提供小额信贷和创业指导服务,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将农民工纳入工会创业扶持范围,开展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助贷工作。一是各地工会开展的siyb创业培训将农民工纳入培训范围。积极支持农民工个人或集体进行自主创业,培养创业带头人,带动更多农民工就业。为集体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捆绑式小额贷款担保,组织指导农民工实现集体创业。二是要通过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工会经费投入和社会募集等途径多方筹集资金。工会自身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会培训和就业服务机构、帮扶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农民工培训援助支出,不断提高援助的质量和能力。三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期限和费用,开发不同种类的免费培训券(卡),农民工凭培训券(卡)到工会指定的培训机构接受相应的就业培训。四是对农民工创业实施一条龙式帮扶,即帮助安排创业实践基地、帮助选择创业项目、帮助办理各类证件、帮助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开业宣传、帮助跟踪问效。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总体思路和主要构想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民生民利,注重服务发展大局,积极主动地探寻工作思路,努力开创我区就业形势更喜人、社会保障更暖人、劳动关系更护人的工作新局面。

主要构想:发挥劳动就业“三效应”。一是发挥企业带动效应。不断完善我区自主创业激励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二是发挥市场规模效应。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建设,拓展市场服务领域,促进就业的规模效应。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活动。三是发挥政策扶持效应。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落实社会保障“三到位”。一是社保安置落实到位。抓住城市建设的契机,将未给予社会保障安置的失地农民逐步纳入城保体系,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养老扩面推进到位。坚持扩大就业方针,通过促进就业实现社保扩面。坚持社保专项检查,规范用人单位依法参保。三是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开展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提高劳动监察“三重视”。一是重视监察执法力度,以“突出重点、主动出击、预防为主、查防并举”为指导,形成“隐患问题提前查、普遍问题全区查、重点行业专项查、重点地区重点查”的基本方式,把可能发生劳动纠纷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重视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依法执法、教罚结合,提高执法能力和效果。三是重视队伍自身建设,大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做到讲干劲、比成绩,讲效益、求发展,讲规范、立形象,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具体目标

1、就业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就业困难对象就业15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1500人。

2、社会保障: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1000人。征缴基金累计达到350万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年增加,平均养老金水平超过175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实现65%的工作目标。

4、劳动监察:日常监察用人单位1000家;用工50人以上的企业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举报专查结案率达到95%以上;举行专项劳动执法检查6次;年审用工单位400家以上。

5、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技能鉴定500人。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南国门大学;就业创业;新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云南国门大学就业创业工作新方法研究――以红河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4日

目前,国门大学的一些领导干部对就业创业工作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角度看,广大教师参与就业创业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解放和创新。此外,在学生层面上,依然还存在就业创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低不成高不就”现象;就业创业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特别是云南生源的毕业生“家乡宝”观念严重。很多毕业生把就业创业的目标锁定在云南省内,宁愿在本地打工,也不愿意走出去到省外就业创业。此外,还存在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英语过级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业创业形势压力依然严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旨在对云南国门大学就业创业工作新方法进行探究。

一、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强化就业创业管理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特别是家庭贫困、就业创业困难的毕业生。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就业创业工作的认识,国门大学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学校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就业创业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各二级学院还设立“就业・创业”部,协助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学校与二级学院相互联动,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为毕业生提供了各种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如开设了《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各指导老师都是从事一线就业创业工作的老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构架就业创业管理机构:“学院-系-党支部-班级”,即学院层面政策方面指导,院系主抓,党支部战斗堡垒,班级落实,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党支部作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积极组织班级、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信息、各种信息统计,和班级处于一线作战单位,确实发挥了作用。

二、创新工作思路,将就业创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一,按照“1234工作思路”,对学生实行目标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凝练出了“1234工作思路”,对学生实行目标教育。即明确一个目标,在大一年级通过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晰两个规划,一是学业规划,二是生涯规划;做好三个准备,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做好就业、深造和创业三个准备;要有四个清楚,一是清楚专业的内涵,二是清楚专业面对的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情况,三是清楚本专业的就业创业动态,四是清楚学校的管理规定。

第二,以引导教育为抓手,对学生进行“五早”教育。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创业形势,积极引导广大同学认清形势,及早树立就业创业意识,确定发展目标,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早准备,早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就业创业理念。学院以“五早”教育促就业创业。一是“早”准备:通过QQ群、飞信、短信等渠道向毕业班学生一些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二是“早”动员:通过召开就业创业动员大会、做就业创业讲座、优秀毕业生返校讲演、网络qq聊天等,广泛动员毕业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就业创业积极性。三是“早”实践:鼓励毕业班学生走出校园,尽早实践,边工作边学习。四是“早”完善:努力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及时完成各项工作;详细解读《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手册》;主动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创业有困难的学生,加大对此类学生的关怀和指导,提高就业创业率;全面做好就业创业调查、研究、用人单位联系、岗位分类筛选、就业创业信息传达等各项保障措施。五是“早”就业创业: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鼓励毕业生及早就业创业,加大力度宣传和表彰一部分提前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深入学生寝室,对尚在学校的毕业生经常谈话,督促就业创业;主动联系班主任、学生家长,多方联动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现状。

第三,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学生学术课外科技节,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及学校各种专业竞技比赛等方式为广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

三、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为响应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号召,解决学用不紧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相一致的现状。学院积极探索校企、校地协同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走出校门,寻求合作伙伴。2014年成功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5年和江苏昆山富士康企业合作,签署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协议,成功举办了“昆山富士康班”,以冠名班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紧缺人才。为扩大校企协同人才的培养面,学院积极“走出去”,与企业主动联系,及时召开校企协同育人座谈会,并且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上这些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无缝对接,有效地助推了国门大学建设。

四、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工作各项职责、办事程序等制度体系,明确各自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及奖惩办法暂行管理规定》、《红河学院就业创业信息收集和发放制度》、《红河学院就业创业政策学习制度》、《红河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反馈制度》。

第二,注重过程管理,认真细致地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精准掌握毕业生有关情况和及时就业创业信息,认真指导毕业生真实的填写毕业生推荐材料和学习成绩,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助学生与就业创业单位签订就业创业协议工作以及学生离校后的就业创业推荐和改派工作。此外,积极收集需求信息,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加强就业创业信息的搜集,为毕业生尽可能地提供较多的就业创业信息。

第三,扎实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重点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创业教育、文明离校教育。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服务工作,了解他们择业的打算,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毕业的心理状况。

第四,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主要由学院领导、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担任,内容涉及就业政策、当前国内各专业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收集、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等,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方法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内部结合本学院毕业生的专业情况,开设相关专业的就业讲座进行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各个专业的考研指导讲座。如从“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征兵入伍”、“如何求职讲座”、“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讲座”等多个主题的互动讲座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思想意识。

第五,积极组织就业创业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通过大赛进一步增强了红河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为有想法、想创业的同学提供了一次模拟演习。积极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学习与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创业观,增强了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规划能力。

第六,增强就业创业竞争,重视能力培养。为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学院积极组织同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学生兴趣小组、参与指导老师项目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还培养出有特色的人才。此外,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报考高级维修电工、程序员、平面设计、网页设计、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律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相关行业证书,使学生毕业时能持双证或多证上岗。

五、完善以毕业生为主、兼顾低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

针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相应的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及就业流程等知识的状况,尤其是广大毕业生普遍存在期望值较高的现象,要加强他们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就业指导讲座,网上交流咨询服务有效地为广大毕业生排忧解难。邀请专家、学者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使毕业生从整体上加强了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提高求职技巧,促使他们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有效提高择业成功率。同时也要兼顾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让他们一进学校就有就业创业意识。如组织大学生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等。

六、做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反馈制度

做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情况反馈,针对这些反馈意见,对毕业生在相关方面的培养进行加强,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协助学校做好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工作以及学生离校后的就业推荐和改派工作。对毕业生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便于用人单位招聘时,及时了解毕业生情况。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为学院培养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提出改进的依据,在培养计划中提出“定单式”生产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我们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和适合行业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如下:调查方式以各系为主,就业创业工作人员参与,了解工学院毕业生在单位中工作、学习、收入及生活情况,收集工作业绩突出的毕业生材料;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中教学、实践以及专业设置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开拓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院在招生和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何飞龙.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2]彭仲生.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分析[J].学理论,2016.6.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就业;工作思路;探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我们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在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的招生与就业的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我国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可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是统招统分;市场经济时期则对招生与就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形势与政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尤其明显。根据我国高校目前招生就业的现状,我国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高校教育体制势必会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革命。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的招生就业处在面向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中势必要对自己的工作思路进行重新思考定位。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就业工作思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位:

一、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地方应用型的办学特色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如何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是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应该思考的热点问题。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时,结合地方实际,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地方特色、人才特色。例如,淮阴工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多年来,其办学成果,得到广大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并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的合并,而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的一次深刻改革,它有利于利用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提高人才的质量。此外,由于要面临专业分流,可以促使学生理性思考自己将要选择的专业,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推动学风建设。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以淮阴工学院为例,从2007年开始实行工商管理、电子信息两个大类招生,此后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有了提高。

三、强化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1.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系统地讲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择业技巧等知识;2.邀请企业单位负责人、杰出校友等来校为毕业生作就业指导作专场讲座。淮阴工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各类讲座百余场,并通过“大学生生涯导航工程”“扬帆工程”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3.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苏北、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去选择就业岗位。淮阴工学院2012届毕业生中有2645人到基层单位工作,有210人考取了研究生,有24人入选大学生村官,有9人入选“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及“绵竹计划”等国家项目,毕业生在行业、地域方面的分布进一步趋于合理,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加强就业市场、就业基地建设,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

学校应重视小型专场招聘会、大型公益供求洽谈会的举办,随着校内人才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参会单位和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淮阴工学院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市场社会化”就业市场发展模式,吸引了在淮及周边地区毕业生的积极参与,铸就了响亮的就业市场品牌。此外,学校强化与用人单位及地方人才市场间的联系,不断加大就业基地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有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223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加强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我校着力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贯穿创新创业教育这一主线,始终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长流水、不断线。学校获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后,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平台。一是依托各二级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训室、创业工作室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二是依托淮安市大学科技园、淮安市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帮助学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依托学校的产、学、研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校办企业等现有条件,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和技术指导。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创业计划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涌现了一批毕业生创业典型,2010、2011届毕业生中共有21人成功实现了自主创业。《光明日报》对我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

总之,高校招生就业面向市场已在社会舆论的紧锣密鼓中拉开了帷幕,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招生就业之路,这样才能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孙步凌.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

[2]陈文新,杨欢,彭小波.新形势下高校招生就业的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杨春林.从学校视角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新特点,确定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思路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非农产业就业已成为主体。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35.01%提高到年的66.47%。二是跨省劳务输出规模逐渐减少,已成为劳务净输入城市,年出省劳务输出仅30.8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9.65%,占农村转移输出劳动力的14.52%,而从以外进入就业的劳动力已达156万人。

根据以上特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思路也应相应调整。一是要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加大岗位开发,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就业。二是要加大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三是要加大中高级技工输出,减少一般劳务输出。

二、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需求,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层次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今后几年内,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要按照“全域”理念和新的城市发展定位,紧紧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一是根据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商贸、物流、科技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服务型、管理型人才培训转移。二是根据近郊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对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化工、冶金等人才的需求,重点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转移。三是根据远郊区加速发展特色农业、涉农工业和生态旅游对新型农业技术、旅游服务等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转移,从而实现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今年我市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十大“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各区(市)县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支撑,以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维权服务为重点,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层次为目的,全力推进10个培训就业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层次。

三、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创建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劳动保障局关于打造劳务品牌的意见》,我们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多方联动、形成特色”的思路,通过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有关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瞄准省内外劳务市场,进行技能化开发、市场化包装、组织化输出、产业化打造,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有影响力、有规模、有信誉度、有综合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在打造品牌时要有五个意识。第一,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往往是质量的象征,所以打造品牌时必须注重质量。第二,要强化营销意识。除了我们内在培训提高质量、素质外,外在方面要注重品牌包装。第三,要强化规模意识。没有规模就形不成大的效益。市场占有率不高,就不能形成竞争优势。要把劳务品牌的规模做大做强,塑造精品。第四,要强化标准意识。打造劳务品牌需要全市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按照国家有关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我们实际,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保证品牌的质量。第五,要强化全局意识。如果各区(市)县各打各的品牌,就难以形成规模、形成优势、形成竞争力。因此,各区(市)县要精心选出具有特色、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来培育,并在市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下,集中打造劳务品牌。

四、以创建部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

年2月,我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首批部级创业型城市。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扩大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我们要继续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创建部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市全面实施“五大创业工程”中,认真抓好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的“转移创业工程”,针对返乡民工实施的“回乡创业工程”,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创业孵化园,重点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在集中居住区创业和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业,帮助更多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在新办的中小企业中就业。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一、创岗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多年来,我市一直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始终把就业再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根本,积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落实政策和强化就业服务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进一步完善四个体系,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首先制定下发《关于印发2011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签订目标责任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可喜局面;二是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年初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清楚;三是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在细化考核内容,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基础上,严格坚持按季自查、半年和年终考核通报;四是健全工作制度体系,为加大对目标责任单位管理和监督力度,坚持定期通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季度工作报告制度,月度报表制度,用制度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现已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岗就业工作得到强势推进。

(二)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增加就业岗位与加强劳动合同签订,缴纳社会保险和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性。要求各单位报送月报表时,连同招用人员花名册、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材料一同报送,考核时均以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为有效完成数。并积极争取市政委、市政府出台扩大就业岗位(一个岗位奖励200元)的奖励政策,较好的调动用工单位大力开发岗位的积极性。

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一是按照全省“春风行动”活动要求,理清整顿不合法中介机构,配合劳动监察大队开展了全市民办中介机构清理整顿活动,撤消取缔了五家民办职介机构,推荐并通过省有关部门考核评定,惠平家政等二家为“aa”级信用等级民办职介机构,鸿基职介所等五家为“a”级信用等级民办职介机构。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采取以会代训,以教促学的形式,加强民办职介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民办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在职介从业人员中强力推进持证上岗,挂牌上岗,今年共组织30多人参加全国职业介绍指导资格证考试。三是积极贯彻行政许可制度,全年审批二家民办职介机构,由劳动保障局行政审批窗口统一受理,全部在缩短规定时间内办结,没有出现过期推诿的现象。四是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加强日常规范管理,民办职介机构较好的发挥了在全市职业介绍工作中的相互补充、相互拉动、相互配合的作用,至今仍未收到投诉民办职介机构违规违法的举报案件。今年以来,全市民办职介机构共办理求职登记15963人次,为6483人成功介绍就业。

三、流动就业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一、创岗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多年来,我市一直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始终把就业再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根本,积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落实政策和强化就业服务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进一步完善四个体系,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首先制定下发《关于印发2011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签订目标责任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可喜局面;二是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年初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清楚;三是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在细化考核内容,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基础上,严格坚持按季自查、半年和年终考核通报;四是健全工作制度体系,为加大对目标责任单位管理和监督力度,坚持定期通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季度工作报告制度,月度报表制度,用制度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现已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岗就业工作得到强势推进。

(二)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增加就业岗位与加强劳动合同签订,缴纳社会保险和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性。要求各单位报送月报表时,连同招用人员花名册、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材料一同报送,考核时均以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为有效完成数。并积极争取市政委、市政府出台扩大就业岗位(一个岗位奖励200元)的奖励政策,较好的调动用工单位大力开发岗位的积极性。

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一是按照全省“春风行动”活动要求,理清整顿不合法中介机构,配合劳动监察大队开展了全市民办中介机构清理整顿活动,撤消取缔了五家民办职介机构,推荐并通过省有关部门考核评定,惠平家政等二家为“aa”级信用等级民办职介机构,鸿基职介所等五家为“a”级信用等级民办职介机构。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采取以会代训,以教促学的形式,加强民办职介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民办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在职介从业人员中强力推进持证上岗,挂牌上岗,今年共组织30多人参加全国职业介绍指导资格证考试。三是积极贯彻行政许可制度,全年审批二家民办职介机构,由劳动保障局行政审批窗口统一受理,全部在缩短规定时间内办结,没有出现过期推诿的现象。四是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加强日常规范管理,民办职介机构较好的发挥了在全市职业介绍工作中的相互补充、相互拉动、相互配合的作用,至今仍未收到投诉民办职介机构违规违法的举报案件。今年以来,全市民办职介机构共办理求职登记15963人次,为6483人成功介绍就业。

三、流动就业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一、创岗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多年来,我市一直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始终把就业再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根本,积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落实政策和强化就业服务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进一步完善四个体系,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首先制定下发《关于印发2011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通知》,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签订目标责任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可喜局面;二是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年初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清楚;三是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在细化考核内容,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基础上,严格坚持按季自查、半年和年终考核通报;四是健全工作制度体系,为加大对目标责任单位管理和监督力度,坚持定期通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季度工作报告制度,月度报表制度,用制度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市现已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岗就业工作得到强势推进。

(二)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增加就业岗位与加强劳动合同签订,缴纳社会保险和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增强就业稳定性。要求各单位报送月报表时,连同招用人员花名册、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材料一同报送,考核时均以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为有效完成数。并积极争取市政委、市政府出台扩大就业岗位(一个岗位奖励200元)的奖励政策,较好的调动用工单位大力开发岗位的积极性。

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一是按照全省“春风行动”活动要求,理清整顿不合法中介机构,配合劳动监察大队开展了全市民办中介机构清理整顿活动,撤消取缔了五家民办职介机构,推荐并通过省有关部门考核评定,惠平家政等二家为“aa”级信用等级民办职介机构,鸿基职介所等五家为“a”级信用等级民办职介机构。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采取以会代训,以教促学的形式,加强民办职介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民办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并在职介从业人员中强力推进持证上岗,挂牌上岗,今年共组织30多人参加全国职业介绍指导资格证考试。三是积极贯彻行政许可制度,全年审批二家民办职介机构,由劳动保障局行政审批窗口统一受理,全部在缩短规定时间内办结,没有出现过期推诿的现象。四是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加强日常规范管理,民办职介机构较好的发挥了在全市职业介绍工作中的相互补充、相互拉动、相互配合的作用,至今仍未收到投诉民办职介机构违规违法的举报案件。今年以来,全市民办职介机构共办理求职登记15963人次,为6483人成功介绍就业。

三、流动就业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七个更加”工作思路的内容

“七个更加”工作思路:一是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重点加强乡所标识化、村室规范化建设和村级管理员培训;二是更加重视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提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与政策生育率;三是更加重视人口计生队伍作风建设,按照有关规定,严禁婚丧嫁娶的大操大办及现象的发生;四是更加重视基层社会抚养费的“征、管、用”工作,与相关部门联合,密切监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与使用情况;五是更加重视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机制的创新,以九大人口计生指标为标准,加大重点工作考核分值;六是更加重视减轻基层负担,节减基层非必要的一切开支;七是更加重视基层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建立健全上下通畅的意见反映反馈机制。

“七个更加”工作思路的提出与实施,不仅树立了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部门的良好形象,改善了工作环境,而且迅速提升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能力与水平。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培训班结束后,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紧扣省领导讲话精神和工作要求,安排布署2010年全年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视野,提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及时传达省培训会精神,部署安排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省培训班精神,并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系统培训学习会,传达省培训班精神。

二是抓好政策引导,使“亮点”工作更“亮”。要求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提高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高标准抓好2009年受省里表扬的利益导向机制和幸福家庭行动的落实工作,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三是注重创新机制,探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工作新路子。要求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系统以此次培训班为动力,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工作核心,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探求出生缺陷干预、性别比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新路子,形成新的“亮点”工作。

落实责任抓培训 优化服务意识

濮阳县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群众生育观念落后等原因,在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非常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制度,以督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以开展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为契机,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督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制定下发了《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督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实际行动促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分重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今年年初,举办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各乡(镇)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关256名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内容包括社会抚养费征收、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行政执法、村民自治、接待及案件的查处等,并对社会抚养费征收、行政执法、村民自治等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培训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现场解答学员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并且还印发了《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建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长效机制的若干规定》、《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通过培训,进一步理清了全县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思路,提高了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为实现全年的工作目标夯实了队伍基础。

民生稳定保增长 多策并举促就业

为切实稳定全县就业形势,减少金融危机对该县就业带来的影响,实现“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濮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因利势导,以关爱返乡民工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

一是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积极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为返乡育龄妇女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介绍各种计生证件的办证程序、宣传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为返乡农民提供创业服务。部分返乡流动人口曾长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有创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该县人口计生委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信息服务。

三是广泛动员,提供再就业培训援助服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劳动部门联合,开展内容多样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市场上急需的车工、钳工、电工、焊工等8个技术工种,使部分返乡人员很快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就业创业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青年工作;思考

一、当前青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和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工作要紧密结合青年特点,凝聚青年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发挥青年才智,才会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从当前青年工作的表现来看,尚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部分基层团组织处于“有岗位无活动”的状态,无法凝聚团员青年;新兴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进展缓慢;团组织活动重形式轻内容,缺乏针对性,活动覆盖面小,团员青年参与程度不深,不能有效调动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和发展活力;基层团组织经费不足;团员组织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团组织转接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次,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的能力尚需加强。受金融危机影响,青年就业压力大,创业障碍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在开展青年就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有力的措施保障。再次,青年工作的思路和载体尚需进一步创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全球化、互动化、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快捷丰富,影响并构成了青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青年人活动空间封闭化、虚拟化。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青年工作的传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受到巨大冲击,在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上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青年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正视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青年工作的新路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以服务为核心,以青年为根本,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和青年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做好青年工作的几点想法

第一,大力实施基层团组织建设工程。一是大力推进基层团建,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在巩固传统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切实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力度,努力找准与企业发展、青年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使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团组织不仅能建起来,而且能够积极发挥作用。二是完善工作措施,加强团建创新。实施“团建创新试点工程”。根据不同领域团建工作的难点、瓶颈问题,确定若干团建创新试点,进一步推进基层团的直选工作。三是统筹兼顾,壮大青年工作者队伍。推动工作力量的社会化,面向社会整合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以专兼职团干部为骨干,以各类青少年工作者为重点,以热心青少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为辅助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四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成果。积极探索新时期团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构建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五是增强团组织的自身发展能力。本着共建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通过积极协调政府投入,争取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自愿捐赠,合理运用在团的工作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探索建立“共青团和青年事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项目化、品牌化工作的开展,帮助基层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工作经费不足的困扰。

第二,大力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帮扶工程。一是积极开展中介服务,为青年就业创业牵线搭桥。可依托互联网,建立以劳动保障站和各类青年服务阵地为结点的组织阵地网络,在充分遵循劳动力市场运作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定向结对、签订协议、消息、提供岗位等方式,在下岗失业青年和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与用工岗位之间搭建有效对接平台。二是提供创业扶持,帮助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大力实施“青年创业帮扶计划”,通过举办创业项目会等方式,为青年创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协调相关金融单位扶持青年创办微型企业。要联合工商、税务和劳动保障部门,免收下岗创业青年办理证照的费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定期免税。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提高创业就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建立一批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各类青年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涌现出的新产业和新技术,减少结构性失业的出现。

第三,大力实施信息服务青年全覆盖工程。要注重运用互联网,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更多青年,以影响更多青年。以崭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通过网络社区和网络通讯工具等方式,建立一种基于网络、覆盖广泛、使用便捷、互动性强以及与传统组织动员方式互为补充的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全方位拉近组织和青年之间的距离,推动团的组织从单线联系的纵向型向扁平化的网络型转变。同时,充分利用BBS等网上阵地,进一步联络青年,走进青年,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导向,通过网上交流,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大力实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程。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努力实现志愿者动员机制的社会化、培训机制的科学化、激励机制的人性化。二是拓宽服务领域。继续巩固扶老助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传统领域的志愿服务,不断开拓医疗卫生、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心理咨询等技术服务领域。同时,建立应急志愿服务队伍,覆盖大型活动、消防安全、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多个领域。三是完善服务网络。以启动实施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为依托,切实加强各级青年志愿者专门工作机构、协会和基层服务站建设,形成全覆盖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四是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建立志愿服务制度,制定实施细则,有效保障志愿者及相关各方的权利和利益,确保志愿服务健康发展。五是建立协会组织。建立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广泛吸纳团员青年加入协会,使志愿服务在协会的统一领导下不断规范和丰富,切实发挥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监察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居委会工作思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