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

时间:2024-04-17 15:24:13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1

【关键词】高职 学生学习需求 茶艺英语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59-03

当前,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强和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同时,中国人也希望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要把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英语是必需的语言工具之一。大部分开设有茶艺、茶文化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茶艺英语课程,但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经过需求分析调查,如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需求和社会就业需求等,只是盲目地跟风开设该课程。同时,所选择的课程教材不合理,如高职课程选择了本科院校的教材,教材难度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层次需求;或者即使选择了高职高专教材,但教材内容却比较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茶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对高职学生茶艺英语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茶艺英语课程的学习需求,更合理地设置课程,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茶艺英语相关词汇和知识,培养学生茶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艺专业的5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学习需求问卷调查,并获得了相关的数据。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50份,问题共12道。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你希望开设茶艺行业英语课吗?”这一问题中,84%的学生表示“希望”,6%的学生表示“不想开”,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你认为学习茶艺行业英语对自己的将来就业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64%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帮助”,20%的学生表示“有帮助”,1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

“你希望在什么时候开设茶艺行业英语课?”这一问题中,36%的学生回答“第二学期”,52%的学生回答“第三学期”,12%的学生回答“第四学期”。

“你认为最适合的茶艺行业英语课时是多少?”这一问题中,20%的学生回答是30课时,54%的学生回答是40课时,16%的学生回答是50课时,10%的学生回答是60课时。

“你觉得自己在英语方面的最大优势是什么?”这一问题中,10%的学生回答是“听力”,10%的学生回答是“口语”,56%的学生回答是“阅读”,24%的学生回答是“写作”。

“你觉得自己在英语方面最大的劣势是什么”这一问题中,22%的学生回答是“听力”,64%的学生回答是“口语”,4%的学生回答是“阅读”,10%的学生回答是“写作”。

“你希望通过茶艺行业英语的学习使自己掌握哪些能力?”这一问题中,66%的学生回答“扎实的行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行业英语听、说、读、写、翻译)”,18%的学生回答“较强的英语人际沟通能力”,16%的学生回答“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深入了解”。

“你最感兴趣的茶艺行业英语语言技能是什么?”这一问题中,78%的学生回答是“听力和口语”,10%的学生回答是“阅读”,6%的学生回答是“写作”,6%的学生回答是“翻译(口译和笔译)”。

“你认为以下哪项茶艺行业英语语言技能最为重要?”这一问题中,52%的学生回答“听力和口语”,10%的学生回答“阅读”,6%的学生回答“写作”,32%的学生回答“翻译(口译和笔译)”。

“你认为以下哪些教学环节可以提高茶艺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最多选三项)?”这一问题中,60%的学生回答“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能力”,30%的学生回答“教材、课件及其他参考资料”,90%的学生回答“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80%的学生回答“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知识接受能力及课堂参与度”,回答“学校的教学管理及质量监督与保障措施”和“其他”的学生为0%。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最多选三项)?”这一问题中,100%的学生选择“趣味的”,0%的学生选择“严谨的”,70%的学生选择“以学生为主导”,10%的学生选择“以老师为主导”,20%的学生选择“传授型”,80%的学生选择“交流型”。

“你希望的茶艺行业英语授课教师是?”这一问题中,40%的学生选择“公共英语教师”,38%的学生选择“专业教师”,22%的学生选择“企业中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员”。

二、学生学习需求视阈下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实训和考核等方面对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课程设置。根据问卷调查数据,84%的茶艺专业学生希望开设茶艺英语,64%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今后的就业非常有帮助。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茶叶贸易公司来学校要求选派茶艺专业的学生跟随公司到一些国家或地区去帮助公司进行贸易和宣传工作,比如到俄罗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等,这样的机遇对学生、学院和公司来说都是共赢的。因此开设茶艺英语这门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的宗旨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茶艺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可以使学生能在毕业时获得更多的求职机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就是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计划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目的是课程计划的首要环节,是后面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们更倾向于在完成公共基础英语学习后的第三学期开设茶艺英语课程。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课程课时以40课时为宜。

(二)教学内容。根据问卷调查,学生是想通过茶艺英语课程的学习来提高用英语从事茶艺工作的能力,因此,茶艺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整个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紧紧围绕茶馆茶艺服务及茶文化宣传工作进行,学生以茶艺服务人员的角色完成工作程序的实训,使英语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合。教师应根据茶艺师职业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来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活动,采用任务驱动和情景教学法,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和茶艺服务技能,以促进他们职业能力的形成。

茶艺英语课程教材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茶艺英语词汇和相关术语,如茶具介绍、各种茶叶介绍和泡茶用水的介绍等;二是接待礼貌用语和咨询服务用语;三是茶馆实务;四是茶艺解说。教材内容以实用和够用为主,不能含有太多难度太大的茶叶专业词汇,所选文章也不能太长,茶艺服务对话长度和难度要适中,文章和对话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茶艺英语知识,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就业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法。根据问卷调查,学生选择较多的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趣味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让教学内容具备趣味性,同时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不宜过多,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项目教学法过程的主要步骤有项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估,体现了“以学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如给学生分配任务“用英语介绍不同茶叶冲泡技巧”,教师要先给学生分组,分配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项目任务的实施方案,然后学生们独立去用英语介绍不同茶叶的冲泡技巧,最后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教学场所不应只局限在普通的教师,可以把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放在学生所在系部的茶艺实训室里进行。作为茶艺英语课程教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教学场所放在茶艺实训室进行,借助茶艺实训室的资源,把各种茶叶、茶具等作为形象直观的教学用具来辅助教学,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相关的茶艺词汇和表达。除了相关的茶艺词汇,学生最想掌握的是各种茶道的会话和表述。为此,可把茶艺实训室当做实际的茶艺馆,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准备每一种茶类茶艺的表演,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来准备、表演,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很容易就掌握了所学内容。

茶艺英语课堂教学还可以借助于学校的外籍教师,笔者在教学时把学校聘请的美国外籍教师请到茶艺实训室跟学生交流,外籍教师对中国茶艺很感兴趣,学生把外籍教师当做茶艺馆里的外国客人,向他们介绍和表演中国茶艺,这样的真实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师资。行业英语的教学和发展需要既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行业知识的教师。行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质量是影响行业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国内情况来讲,公共英语教师对具体的行业领域进行学习探索非常少,而行业领域的专业教师英语水平较高的也并不多见。那么是让公共英语教师还是专业教师来教授行业英语呢?这成了行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把基础英语教师挂靠到各专业系部,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多了解各专业的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各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计划,便于行业英语教学的开展。各院校应鼓励英语教师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获取最新的专业信息,使他们能适应行业英语教学要求。如教授茶艺英语的公共英语教师可以到相关的茶厂、茶艺馆或茶文化产业园顶岗实践,学习行业知识,了解茶产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以此丰富自身的行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茶艺英语教学质量。公共英语课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

(五)实训。实训是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茶艺英语课程实训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可以在茶艺实训室进行,教师利用茶艺室的资源来创设相应的茶艺馆环境,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训。校外实训可以借助社会平台来实现。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大大地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到广西来进行贸易和投资,从世界各地到广西来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广西正在大力发展茶产业,在广西的主要城市中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很多星级国际大酒店也开设有茶艺馆或品茶室,到茶艺馆品味中国茶文化的外国人也很多。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可以联系一些星级酒店或茶艺馆,利用课程学习期间或假期让学生到茶艺馆去顶岗实践,从而提高茶艺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借助地方举办的各种博览会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在广西南宁,每年也会举办“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参会的商家为了吸引海内外客商也会在展位中开设品茶区,需要有茶艺员来给客人泡茶和介绍,经常会有外国客人来品茶,这也需要茶艺员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但很多公司没有相应的这类人才,因此公司会和开设有茶艺专业的院校联系,借用学生到展位来帮忙。茶艺英语课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茶博会”去锻炼自己,提高茶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以赛促训,强化技能”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职业技能需要不断地训练,在校内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英语茶艺大赛,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或地方举办的英语茶艺师比赛。技能比赛成为又一种形式的实训,在准备比赛和正式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茶艺英语应用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达到了以赛促训的目的和效果。

(六)考核。以往的茶艺英语考试,教师就是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很少进行过程考核,过于强调终结性、鉴定性考试的结果,这样会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平时的努力,因此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的导学促教的作用,使得整个考核不能全面、客观和科学,学生没有能真正地掌握茶艺英语应用技能。本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评价的方式都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形成性评价。茶艺英语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因此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闭卷考试、口语考试、现场操作和技能竞赛等,但是要做到与实训项目、考核内容相适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考核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使用。通过各种灵活的考核方式,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茶艺英语知识,还可以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茶艺专业开设茶艺英语课程势在必行,符合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在课程开设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设置,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层次的课程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帮助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茶艺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茶艺英语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在毕业之后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钟卫红.需求分析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J].广西教育,2011(6C)

[2]沙迎雪.项目教学法在茶艺课程中的运用与反思[J].世纪桥,2011(19)

[3]程善兰.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J].广西轻工业,2011(10)

[4]房宝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旅游类专业 茶艺基础 课程建设与改革

[作者简介]陈静(1976- ),女,四川宜宾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饭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44-02

“茶艺基础”课程是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课程。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对茶及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类茶的冲泡及服务知识、技能,掌握“茶艺师”职业岗位的相关知识,达到“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热情、认真周到、团结协作的服务精神,为学生就业及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着眼于突出专业特色,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突出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着力加强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

一、课程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课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既是实现高职课程设计的重要途径,又是指导高职课程设计的教育理念。该课程的设计思想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紧密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按茶艺馆工作要求,实现课程的设计(如图所示)。

1.以“茶艺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设计课程。该课程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职业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2.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无缝衔接设计课程。“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无缝衔接。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是茶叶冲泡的基础,同时,茶叶的冲泡必须依据各类茶叶的特性而定,这就使得有关茶叶的理论知识和茶叶的冲泡技能必须紧密结合,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一改其他岗位能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做法,将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有机融合,实现无缝衔接。

3.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纳入课程设计。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相应职业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将国家职业标准纳入其中。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

1.依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践教学实际实用”选取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应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整合、遴选至分解,从教学之初的课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完成后的实践反馈,体现“理论必需够用”“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着力打造并不断深化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培养。

2.根据“茶艺师”职业岗位要求补充教学内容。“茶艺基础”课程是一门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必须符合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本职业的活动为内容,按茶艺馆工作内容选取教学内容,为实现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相适应提供基础保证。

3.基于“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茶、茶文化相关知识,掌握茶艺服务的基本技能,还要能有效地完成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

4.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学内容。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通过一些知识拓展、提升的方式,增加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广度与深度,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

“茶艺基础”课程结合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依据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规律,循用了“模

化整合项目遴选任务分解”的内容建设思路,将课程通过有效整合,拟为“3大课程模块+3大工作任务+9个工作项目”的课程内容体系(如表所示)。课程内容组织与建设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1.“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构建课程内容结构。“茶艺基础”涉及许多有关茶叶的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但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由于“茶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需要有机融合。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一改其他岗位能力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分开的做法,将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例如,在讲述各类茶的基本知识时,将各类茶叶的识别技能训练同时进行,与理论知识讲授融合;在各类茶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述后,根据茶叶的特点,立刻进行该类茶叶冲泡知识的讲授,并同时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茶叶推荐与推销理论知识讲述后,立刻进行茶叶推销的技能训练等等。注重理论的具体运用,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形成“理论—实训”统一的内容结构。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该课程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上,以“茶艺师”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力求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茶艺师”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教学体系,为实现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相适应提供基础保证。课程按照“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按三大模块组织教学内容,一是茶及茶文化基础知识,二是各类茶及冲泡的基础知识,三是茶艺服务基础知识,全面涉及茶艺师需要掌握的有关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茶艺服务与产品销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涵盖了目前市场上主要消费茶类的冲泡品饮方法以及名品茶的茶艺表演。

3.理论够用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并重,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该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要求,体现“理论够用”的原则,克服理论偏多、偏深的弊端,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性。例如,在各类茶叶的基础知识讲授中,只针对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中常涉及的各类茶最基础的知识进行讲授,而偏深的诸如各类茶叶的物理学特性则删掉。同时,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供知识内容供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

4.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完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做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所有教学均在实训室进行,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完全融合,让学生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

2.实践教学分层次,构建“三段渐进”教学模式。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层次的“三段渐进”模式,即将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逐渐推进,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一阶段,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操作技能强化;第三阶段,通过校外实践或企业顶岗实习等,工学交替,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将知识技能进行实践运用,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转换,形成操作技能,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

3.多渠道、多方式并存,建立“三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 “三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茶艺基础”课程以茶艺服务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注重操作技能环节,充分体现了实践性要求。学生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技能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br>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3

2、其次,要了解报考茶艺师需要什么条件。茶艺师需要从初级开始,逐级向上考。初级茶艺师要求通过茶艺正规培训,达到要求时长并拿到结业证,并且在茶艺行业工作2年以上。

3、茶艺师的考试内容。茶艺师首先需要考笔试。笔试内容包括和茶文化茶艺有关的各类理论知识,题型分为选择题和判断题,分别占80%和20%。

4、另外,茶艺师还要考口试。口试内容一般为鉴赏干茶叶,主要考察对茶叶的了解程度。

5、茶艺师还要考技能操作。主要考察泡茶流程,礼仪等等。在考实际操作时,可以穿旗袍化淡妆以渲染气氛,但要注意不能留长指甲,头发要盘起,不可披肩。

6、最后,茶艺师的考试时间并不固定。一般一个月左右会有一次考试,只要是培训学校申报了,就能参加考试。报考茶艺师的费用是初级1200元、中级1500元、高级1800元。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4

关键词:茶艺教学 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茶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旅游专业都已开设茶艺课程。这对“茶”这一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虽茶艺课程属于旅游专业的一门“非重点课程”,但在茶艺教学中,对于学生自身的涵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整体国民素养的提升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茶艺教学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茶艺教学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

中国是最早利用茶的国家,再加之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类别的增多且呈现出的多样化,根据旅游业自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茶肆、茶馆开设在景区与市中心,且酒店也提供了茶室,这些服务都需要既懂茶艺基础知识、销售技巧,又懂茶艺表演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作为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来说,要适应社会对茶馆的要求,茶馆功能的外延,茶馆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提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在校学生掌握茶艺知识与茶艺服务技能,使本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旅游行业工作,就业指向性较高,因此,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旅游职业道德即旅游人员在旅游工作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总和。旅游职业道德是与茶叶行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特点密切相关的。茶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我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家颁布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茶艺师的职业守则是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专研业务,精益求精。这些被视为茶艺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茶艺教学是旅游职业道德建设的催化剂,通过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教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茶艺教学渗透着培养学生良好的美育认识

美育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及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一门旅游专业的“非重点课程”,茶艺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娱人”,通过美的构图、美的色彩、美的形态、美的意境,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美的联想,从而陶冶心灵、净化思想。在茶艺教学中加入了美育,不仅能够提升对传统茶道精神的追求,而且在传统的茶文化中,泡茶技艺是通过泡茶者的努力,引导并便于学生充分享受茶所带来的种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这为美育理念在茶艺课程中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茶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传统的本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的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就包含了茶学、美学、宗教、哲学等多项文化要素,这些要素为茶艺教学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四、茶艺教学能够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今,饮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艺术,茶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茶艺课程在中职旅游专业的开设,正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茶艺课程并不是一门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课程,而是一项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在茶艺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对学生的基础性茶艺演示,并没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并不单单是对茶艺的基础操作的简单模仿,更多的是在结合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如茶艺表演。茶艺表演者不仅要求仪容仪表高雅大方,泡茶技艺熟练完美,而且在选具、选茶、选水、茶席设计上讲求创新,以达到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茶艺教学有个更好的创新效果。

五、茶艺教学渗透着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茶事艺文是茶叶文化最生动的体现,它能通过人的视觉、听觉等产生艺术美感,通过赏欣者的审美感觉,使茶文化中蕴含的种种内容潜移默化到人的思想中。茶文化也正是由于有了各N艺术形式的承载,才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茶艺是“茶”与“艺”的融合,学生把茶的色、香、味、形泡出来,以及懂得如何去品尝、去欣赏一杯好茶,就达成茶艺教学的教学目标了。茶艺教学中存在很多人文素养,最能体现出来的就是泡茶、品茶、茶艺表演。茶艺表演与其他艺术表演不同,通过茶艺表演,既要体现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又要要求以优雅、自然、端庄、大方的形象来体现茶文化的魅力。这中间包含了仪容仪态、表情神态、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文明礼仪;茶席布置、绘画、音乐、插画等艺术形式于一身的审美修养……茶艺表演中传达出茶艺的“精、气、神”,这些人文素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品味。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现代,茶,这张中国的名片,在流传千年的过程中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一个标志。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充分认识到茶艺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茶艺教学来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并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从而扩宽我国旅游业的类型,改善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以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用文,童启庆.茶艺师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吴雪美.基于人文素养渗透的职高茶艺教学[J].考试周刊,2011,(42).

[3]毕雅娴.秀外慧中茶艺传人――浅谈中职学校茶艺教学[J].雪莲,2015,(23).

[4]朱晓洁.浅谈茶艺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创新培养[J].教育观察,2016,(05).

[5]李俊.礼仪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华章,2010,(24).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5

关键词:《茶艺》;课程开发;项目任务型;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39-03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发展经济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及茶文化产业有了飞速发展,因而,对具有一定茶艺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已日渐凸显,“能以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极度稀缺。目前,专门针对高职阶段的《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尚未进行,高职《茶艺》课程大都由本科阶段演变而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本科阶段相差不大,存在知识面广、知识点杂、重理论轻技能的弊端,但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与教育目的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别,故在教学中沿用本科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已无法达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学生因此大多反映学习内容冗杂,文化的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更加难以在实践中践行,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项目任务型课程改革,使其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势在必行。

一、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过程

1. 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在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情况下进入职业院校就读,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更强的岗位迁移能力等方面。因此,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变教育的出发点,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让学生觉得“学的东西有用”,同时“让学生自己学起来”。只有学生意识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策略,成为自主学习者,才能使高职教育收到更好的成效。

2. 根据社会需求,确立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

教育服务于社会,不能关起门来上课,因此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和企业。职业教育本身就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更加定位于实际的工作岗位。高职学生毕业之后能不能胜任具体的职业岗位,就是检验职业教育成败的标准。因此,在《茶艺》课程开发过程中以茶艺师职业岗位为核心来分析,其所需职业能力主要为以下几方面:茶及茶文化的推介能力;能够将每一种茶的最佳品质冲泡出来的能力;能够优美、娴熟地完成一次茶事服务的能力以及编创、排演一套富有特色的茶艺表演的能力。因此,整个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以上能力进行组织和编排,最终将整个课程分为“识茶——茶及茶文化的推介”、“泡茶基础——泡好一杯茶的能力”、“茶艺美学——完美进行一次茶事服务的能力”、“汇报演出——茶艺表演编创表演的能力”四个项目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也紧紧围绕这四大项目进行。

3. 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驱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就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例如请学生以某公司销售经理的身份推介和销售公司产品“梵净翠峰”、“乌江红茶”;或以土家族民族文化为背景,编创一套红茶茶艺表演等任务,这些实习不仅适应于普遍存在于各大茶叶生产经营企业的操作惯例,而且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完成这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4.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课程教材的编写,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程调研,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实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同时,注意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如在项目一中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模拟茶博会”和“学生讲堂”,鼓励学生走入人群或在讲台上展现自我;在项目二中则采取课堂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在项目四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走上舞台,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现自己。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高职《茶艺》项目任务型课程的运行

1. 课程运行模式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在进行课程授课之前开设8个学时的职业角色体验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授课,让学生了解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然后,是48学时的专业教师教学,由专任教师在课堂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授课,最后安排16个学时让学生准备汇报演出,由专兼职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授课、指导。同时,结合茶艺师职业特点和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将校内实训室完全开放给学生,对实训课业实行常态化运行。

2. 任务驱动的教学实施过程

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学习,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布置任务,学生在开始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经过查阅相关知识或是教师讲授,掌握完成该项任务所需的各项能力,再去完成任务,然后进行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评价与提高。

任务的布置主要是通过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告知学生。其中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及用于拓展学习的学习资料包。任务的实施主要通过小组自主学习和实训课业常态化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后者主要针对操作技能的训练。

任务完成情况的展示,主要有学生课堂、课堂竞赛以及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锻炼其演讲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最后,是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每一任务对应相应的任务完成情况评分细则,学生对应评分细则,可以明确自己在该任务中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要点,同时对任务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高职《茶艺》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的形式来完成,其中包含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指导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对任务的评价。经过这样的一个双向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更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任务的设置进行持续性的改进。

三、高职《茶艺》课程改革特色

1. 理论教学项目化

《茶艺》课程在进行项目任务型课程开发时,一方面简化偏深、偏难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基本要求和标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构整个知识体系,工作任务处于焦点位置,而知识体系处于背景位置。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通过完成和展示“项目任务”的方式来完成。在项目一中,根据六大茶类中某一具体茶品为切入点,布置项目任务课业,根据完成该项课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编排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及多媒体教学,学生在完成本模块的学习后,达到能够向他人推介茶品与茶文化的能力;在项目二、三中,以"泡好一杯茶"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该项目提供的知识和技能,将一次茶事服务完美地呈现出来;最后,以实际工作中的一项任务——自编、自排、自演一套茶艺表演为切入点,将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融于技能表现中,最后以公开演出的方式完成课程的考核,即项目四:汇报演出。四个模块针对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易到难地推进递进式教学,最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型教学模式。

2. 实训课业常态化

根据茶艺师的职业特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同时为学生“自己学起来”提供机会和条件。据此,对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实行了完成开放式的管理。实训内容实行集中学习、分组训练。集中学习以班级为单位,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分组训练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校内实训室完全开放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其业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实训室训练,由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各小组长形成管理团队,模拟茶楼形成“交接班”学习制度,将实训课业常态化。

3. 考核评价社会化

由于课程进行了实践导向的改革,同时更加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没有采用纸质考卷的考试形式,而以实际工作中的一项任务——自编、自排、自演一套茶艺表演为切入点,将茶文化的理论知识融于技能表现中,要求学生在最后的公开演出中,将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技能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邀请合作企业和有招聘意向的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担任考核评委,对学生最终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使企业和专业有了更多联系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在考评过程中也能达成部分就业意向,帮助学生实现就业。

4. 能力培养综合化

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普遍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譬如德行修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创新能力,等等。特别是在学生就业之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或者是岗位迁移的过程中,这些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应该通过完成和展示“项目任务”的方式,鼓励学生乐于表达、勇于表达,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学科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茶艺》作为一门融合了传统文化及实践操作技能的课程,学生如何采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将其充分体现于实际的操作技能中,如何评价围绕工作任务来衡量选取理论知识组合形成教材的标准是否合理?这是在进一步的课程深入改革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

[2]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

[3]黄春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6

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提出,旅游单独作为一个大类,下设旅游管理和餐饮管理与服务两个大类。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都设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处于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化的阶段,课程体系设计含有大量学历教育的痕迹,公共理论课比例过大,特色实践类课程相对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很好地解决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问题。在中国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取得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从休闲娱乐角度来看,旅游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品茶在休闲娱乐方面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茶艺馆等遍布大江南北,旅游学科与茶艺课程具有明显的交叉点;从文化这一特定角度来看,旅游专业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有利于课程设置更加完善。

本调查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完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对茶艺课程开设的内容提出建议。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

基于服务九江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理念,抽取的样本均来自九江市。

样本一:学生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学生样本。随机抽取九江市两所高校餐旅专业学生,对随机抽取的1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0.8%)。

样本二:餐旅行业工作人员样本。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法抽取餐旅行业工作人员样本。分类随机抽取7所旅行社80名工作人员、6所酒店100名工作人员、5所茶艺馆60名工作人员,对随机抽取的24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编制问卷。根据茶艺课程教学与旅游专业特色相结合的理念,以国家职业工种茶艺师为标准,按照学科的系统性和职业工种知识开发要求,设计题项并编制出与旅游专业相衔接的茶艺课程开发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问卷修改。将问卷内容给九江市从事茶艺教学的教师进行审阅,看是否有遗漏的问题,在教改课题开题中请专家看问卷设计是否合理,以此确定正式问卷。正式问卷由四部分组成: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对茶艺的了解程度; * 本调研报告为2010年度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与旅游专业相衔接的茶艺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茶艺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在餐旅专业开设茶艺课程的需求。

第三阶段:问卷调查。确定样本后,以学校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进行填写。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并明确告之作答者本问卷是关于开发与旅游专业相衔接的茶艺课程的调查,调查意见将对在旅游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内容有很大的帮助。餐旅行业工作人员以旅行社、酒店、茶艺馆为单位,由学生见习时带到见习单位进行填写。还有部分问卷是通过旅游专业教师带到其熟悉的旅行社、酒店进行填写。

3.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

4.统计方法

经专业人员对回收问卷做初步甄选后录入数据,初步分析删除无效问卷,以确保最终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性。

三 结果与分析

1.被试基本情况分析

被试人口学变量统计表(N=339)

变量 类别 人数(百分比) 变量 类别 人数(百分比)

性别 男 84(24.78%) 年龄 18岁以下 22(6.49%)

18~24岁 204(60.18%)

女 255(75.22%) 25~28岁 70(20.65%)

29~35岁 32(9.44%)

35岁以上 11(3.24%)

职业 本科 21(6.19%) 职业 餐旅专业学生 118(34.81%)

大专 179(52.80%)

中专 110(32.45%) 餐旅行业工作人员 221(65.19%)

高中(同等以下学历) 29(8.56%)

上表中的数据表明,(1)九江市餐旅专业学生、餐旅行业工作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比例,女性占75.22%,男性占24.78%。(2)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上人员占3.24%,29~35岁人员占9.44%,25~28岁人员占20.65%,18~24岁人员占60.18%,18岁以下人员占6.49%。18~24岁人员占半数以上。(3)大专学历人员居于主导地位。本调查的人员队伍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占6.19%,大专学历的人员占52.8%。

2.被试对茶艺的认知情况

我们编制了两条项目测试餐旅专业的学生、餐旅行业工作人员对茶艺的了解程度,所有样本数据结果表明:(1)53.39%的人认为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21.25%的人认为茶艺是艺术表演,20.94%的人认为茶艺就是茶道,2.95%的人认为茶艺是一种花哨的做法,1.47%的人表示不太清楚什么是茶艺。(2)认为茶艺的特点是传播茶文化的占65.19%,认为茶艺就是让人觉得有趣的有10.03%,认为茶艺能更好地发挥茶的特色的有21.24%,认为茶艺是一种表演形式的占3.54%。

3.茶艺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茶艺课程 人文素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的故乡。茶也是中国人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乐土。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通过对茶的自然美学形态的称赞与肯定,寄托了对山水自然的憧憬与向往。如今,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兼具高雅与通俗的艺术,可在高雅之堂进行,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茶艺课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另一方面是希望茶艺课程能帮助高职生修身养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确实,茶艺是茶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具有严格的规范仪式和一定的审美创造意味。就高职茶艺课程而言,其中隐含着大量的人文因子,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得到质的提升。

二.高职茶艺课程中隐含的人文因子

所谓茶艺,即茶与艺的有机融合,从广义角度而言,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办法,实现物质与精神享受的艺术;从狭义角度而言,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享受一杯茶的学问。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基于狭义角度,引导学生如何将茶的色、香、形、味泡出来,以及引导他们懂得去享受、品尝一杯好茶。同时,高职茶艺课程还注重茶艺表演,这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隐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所特有的自然、恬静和清淡的人文气息。由此可见,高职茶艺课程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素养元素。

很明显,茶艺学习对学习者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都有一定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比如淡定从容、自然稳重,这些都是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涵。尤其是茶艺所依赖的文化土壤,能熏陶学生的精、气、神,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人文品位,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关键是教师要将这些人文因子挖掘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茶艺文化还具有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民俗性等一系列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茶艺成为一个可被感知的审美对象,呈现出特有的意象与情趣。掌握这些意象与情趣,可以事半功倍地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三.高职茶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茶艺课程中隐含着大量的人文因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高职茶艺课程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从目前来看,高职茶艺课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高职生将茶艺课程想得过于简单,认为茶艺课程只是泡茶、饮茶,而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好,他们对茶艺课程兴致缺缺,没有领略到茶艺课程的独特魅力,也没有感悟到茶艺文化的精彩之处。

2.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形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茶艺表演时,看起来花样百出,极富欣赏性,但是泡出来的茶却不怎么样,他们对如何泡好一壶茶知之甚少,对茶艺文化的本质特征缺乏足够了解,在表演时只注重动作的协调性,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表演中将茶艺文化传达给学生。

3.师资力量薄弱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茶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少之又少。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茶艺文化知识,不了解历代饮茶方式和茶具的发展历史,在教学过程中错误百出,这样的教师如何为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确实,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方能使茶艺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四.高职茶艺课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方法

1.在理论课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

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中积淀着生命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提升民族骄傲感。中国茶艺的宗旨是“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经济”。这个宗旨具有振奋人心的鞭策作用。所以,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详细阐述茶道的哲理,使学生了解学习茶艺的重要意义,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好茶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鉴于部分学生不了解茶艺职业的发展前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茶艺工作是一项具备文化意涵、受人尊重的时尚职业。当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了,人文素养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茶艺表演中提高人文素养

茶艺表演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方面,茶艺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审美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进入茶艺教室,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仪态美和语言美。当表演茶艺的学生走上讲台时,所有学生都变得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洗器、投茶、冲泡、摇荡、敬茶,表演者的所有动作落落大方,礼节优雅恭让。柔美的音乐,袅袅的茶香,这些都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空灵静谧的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茶艺的美感,使思想境界和性格情操都得到熏陶和感染。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将茶艺课程作为一种美的享受来看待,徜徉在古老文化的怀抱中提升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茶艺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茶艺表演中,有很多学习内容具备很强的合作性,在一般情况下,茶艺表演需要三个人同台合作,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在整个过程中密切配合,不能因为某个环节出了差错而破坏整体和谐之美。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良好契机,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3.在泡茶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要想泡好一壶茶,不仅要有良好的泡茶技巧,还需要有上好的水质、优等的茗茶、合适的茶具、适宜的冲泡时间和良好的心境等,不管缺少哪一个环节,都无法泡出真正的好茶,也无法品出茶的真味。在泡茶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前后衔接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起整体精神。另外,学生在泡茶过程中还要对所泡之茶进行相关解读,要用婉转亲切的语气向茗者解说茶词。为此,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广泛收集茶词、茶诗、茶联等素材,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陆羽的《茶经》等文化典籍,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并在泡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茗者。

4.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可以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高职茶艺课程可以多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比如茶艺知识竞赛、茶艺表演竞赛、自创茶艺比赛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祥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飘散着浓郁的茶香味道,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些比赛活动中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用于实践。同时,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进茶山、茶厂、茶馆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领略茶艺的独特魅力,进而尽快调整身心,努力学习,发挥自我、创造自我,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将学生带来产茶基地、茶艺馆、茶馆等地方进行实习,引导学生严格遵守茶艺师职业要求,认真仔细地做好各项工作。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以整齐的发型、得体的着装、优雅的手型、姣好的面容提供服务;要以亭亭玉立的站姿和怡然自得的走姿展现精神风貌,为他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这种亲身感受的过程无疑会让学生充分体味到茶艺的魅力,提高人文素质。

五.结束语

在高职茶艺课程中渗透着大量的人文因子,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关键是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这些人文因子挖掘出来,很明显,茶艺教学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泡茶、品茶和茶艺表演,还在于这些过程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操,这对高职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郑春英.茶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白仲兴.浅谈茶艺专业课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茶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5)

[6]冈仓天心.茶之书[M].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杜,2003:2-22.

[7]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336

[8]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17-238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篇8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1

关于茶艺培训学习的个人心得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2

学习茶文化的体会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

我经常会在袅袅的茶香中,闻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喜悦,但更多的是笃定。无论在都市的喧闹中,还是在空谷幽静的山野,那杯盏之间发出的清脆,有如钟罄之声,让人洗尽铅华。

当年学习茶文化,是因为生命里一位挚爱的亲人喜欢,于是也试着去品尝。尽管苦涩绕于舌间,情境的惬意与美好,却牵着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学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师的教导是真诚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实的,陪着自己慢慢的品,浅浅的尝,心事说尽,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尽显人生百态。

如今,学会了这份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让我摸清了这个难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虽然各据一方,倒真地体会到一点点物是人非的人生况味,但那份情怀,却如这茶香,在心的最深处,挥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心情;于任何因缘中,保持最真挚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3

学习茶艺的心得

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内容灿烂多彩,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充实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出好茶,清泉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茶是和平的饮料,只要心存恭敬,心中宁静,就可以泡一壶自己喜欢的茶来。

茶艺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高而产生。

首先,还没有学习茶的种类时,我只懂得绿茶、红茶、茉莉花茶、龙井茶这么几种并且还不知道它们的特点如何呢。然而当听到老师的讲解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见识的多么的窄小,学过之后,才知道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种类,仅咱中国就已经有很多了。基本茶类就是绿、红、白、黄、青、黑。

除此之外,还有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 自从知道了茶的加工工艺是如此的麻烦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如此的可贵,猜想懂茶的人肯定是个气质高雅的人。因此也立志做个优雅之人。努力认真学习这门课:《茶艺学》。与此同时,也学习鉴别鉴别茶的好坏,让我不禁感叹茶的奥妙和精深的内涵。鉴别茶的好坏,选择好茶叶很重要,一般来说,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即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分辨茶渣。茶艺的形式可以分为五个要项。第一要项是选择茶叶,第二要项是茶具配合,第三要项是泡茶用水,第四要项是纯正技艺,第五要项是品名环境。

后来,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看着视频,主人公的泡茶动作是那么的优雅高贵,深深地震撼着我: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泡茶方法,也竟有如此的讲究,这必定是懂茶的人才会的享受吧。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就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泡茶用水需要讲究,好茶需要好水。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社会,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让人心灵沉静。佛家有曰:茶禅一味。每每把生活比喻成茶,清清淡淡,苦中有甜,自然而美好。又有一说法:人生如茶,品茶犹如品味人生。  当品味到甘、甜、苦、涩、酸等味道各异的茶的时候,我深切地感悟到了人生的苦辣酸甜。茶从入口到咽下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生的历程。茶有不同的味道,人生也有各种各样的经历。品茶要用心才能品出味道,人生也要用心经营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生。

不品尝甘苦何以有回甜?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

把茶看作是造物主送给人类的一本教科书,它教育我们要热爱生活。今天高速的经济发展要求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高度的社会精神文明来源于人们较高的艺术修养。让我们结合时代的要求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弘扬茶的文明,广泛提高艺术修养,推动社会的高度。我要用我所学,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周老师的精彩解说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操作课上周老师教我们展示茶具,学泡乌龙茶。在学会展示茶具的自己,似乎不再羡慕视频里的 主人公的那优雅高贵了,因为我也可以做到,至少自我感觉身心已经达到那种境界了。

以上是对《茶艺学》这门学科的心得体会,感谢周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将会运用这些所学到的知识伴随着我的生活,让茶艺丰富我的人生。

 

大学茶文化心得体会文章相关文章:

1.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3篇

2.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3.茶文化心得体会的范文

4.茶文化的心得体会文章鉴赏

5.茶与茶文化大学生感悟文章

上一篇:民俗文化元素范文 下一篇:创新意识不够强的表现形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