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09 15:45:57

无线电管理制度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1

无线电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业务性非常强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要搞好这项工作,一要有完整的管理机制,二要有完善的管理法规和制度。我们着重抓管理体制和技术设施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成立了无线电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通过市无委的关心帮助,对我们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很强的无线电管理队伍。2009以来,我县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在市无委及县政府办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无线电管理的政策法规,积极开展无线电台站管理和无线电委托行政执法,切实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保障了各类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工作,不断加大对无线电台站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团结协作,配合工作,积极开创无线电管理业务工作新局面,促进了全县无线电事业新发展。同时,按照××市及我县年度工作计划,认真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市无委及县政府办要求的各项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一)按照市无委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通过认真分析、周密布置认真对照目标管理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值班制度、行动安排、管理重点。做到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增加了可操作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加大了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今年以来,我办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共向设台单位散发无线电管理条例30余册,圆满完成了无线电宣传工作。一是通过信息公开网站向社会各界宣传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对无线电管理的目的、任务、要求,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无线电专用频率安全使用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各界对无线电专用频率安全使用的关注,共同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自觉性;二是利用召开培训会等形式开展无线电法律法规和无线电科普知识宣传。

二、加强行政执法,规范管理市场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我县无线电台的设置使用情况,加强无线电安全,保障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工作,根据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要求,抓住今年对全县十个乡镇电子政务检查指导的契机,对我县范围内各乡镇无线电台站进行实地查看。一是为了切实做好我县无线电台站管理。二是严格按照市无委要求进行检查。

三、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随着无线电设备的应用普及,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领导组认真应对,积极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一是随时收听广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二是加强对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重要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加强无线电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四是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五是认真组织集体学习,积极参加市无委无线电培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我县无线电委托行政执法的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到了学法、懂法、守法和规范执法。

(二)科学规划、增强服务意识

无线电管理工作是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科学规划和使用,使有限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经济、有效的使用,为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服务。我办无线电管理工作人员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以公开和高效便民为目标,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积极配合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做好全市的无线电管理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2009年,我办在加强无线电管理上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2012年,我们将加倍努力工作,力争在工作上有较大的起色:

(一)存在问题

1、工作主动性不够;

2、管理力度还有待加强;

3、业务知识学习不够;

4、还需加强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宣传。

(二)下步打算

1、更加重视无线电管理工作,配合市无委认真开展无线电管理相关工作;

2、认真抓好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制度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3、进一步强化无线电管理工作。严格管理无线电台站的设置和使用,加强对对讲机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省无线电管理条例》权威性,依法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进行。

4、根据市无委的工作安排,对我县违法使用对讲机的用户进行查处,增强管理力度。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2

1前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如同其他专业性技术性强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是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无线电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无线电管理部门必须深刻分析无线电管理人才发展现状和问题,按照国家总体规划要求,提出科学对策,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为实现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2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2.1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无线电业务的广泛应用无线电技术是当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最引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划分的所有无线电业务在我国已得到了全面应用。随之而来,无线电台站迅猛增加,无线电频谱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无线电干扰时有发生,对无线电通信以及民航、铁路等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形成了制约,给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类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破坏活动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保障无线电事业科学发展,必然要求加强无线电管理,必然要求无线电管理部门依法对开发、利用无线电频谱/卫星轨道资源,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研制、生产、进口、销售电设备等相关无线电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加强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基础,从这个角度讲,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十二五”时期加强无线电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关键内容。

2.2无线电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无线电管理工作伴随着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业务的快速发展而发展,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工作,特别是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高科技特性更为显著,并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因此,从事无线电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很强的专业能力。此外,无线电管理事业还需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在国内无线电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能够科学引导无线电行业科学发展,也要在国际无线电管理舞台上发挥作用,能够有效维护我国使用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相关权益。

2.3无线电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无线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无线电管理工作步入了“科学管理、促进发展”的新时期,无线电管理模式也逐步实现了由过去单一的行政管理向以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四种管理手段综合运用的转变。其中,技术手段是做好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手段,只有将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四种手段综合运用好,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和地区的无线电权益,才能更好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要提升技术手段、增强技术能力,就要“软硬兼施”,一方面要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增强“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软实力”。

3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国家人才建设要求,根据无线电管理人才发展的特点,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结构、人才评估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仍显不足就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整体而言,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薄弱,懂理论、精业务、熟操作的基础性人才明显不足。既通晓频谱管理、设备检测、无线电监测、电台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协调等业务,又擅长综合管理的“三型一尖”人才(即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的无线电管理尖端人才)极端缺乏,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无法全面支撑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战略提升。

3.2人才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全国无线电管理人才结构在诸多方面不够科学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专业结构方面,人才专业分工稍显失衡,无线电、通信等相关专业人才相对集中,综合、金融、高级财会人员以及复合型人才资源相对不足、层次偏低。在知识结构方面,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缺乏市场经济、金融、法律及现代管理背景,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化管理需求。在人才使用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是应用型人才,而技术开发型人才相对匮乏,致使有些工作无法开展,严重依赖厂家。在人才素质方面,高层次、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相对短缺,特别是能够执行重大而复杂任务的高端领军型人才还比较匮乏。在人才年龄结构方面,由于无线电行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且人才流动性有限,致使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相对老化,许多业务骨干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对一些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3人才培养渠道亟待拓展无线电管理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理论功底和技术能力。然而,国内高校鲜有无线电管理专业,几乎没有一所大学能够直接培养出高素质无线电管理人才。目前的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都是经过多年艰苦训练、逐步培养出来的,尤其是在历次重大保障任务中锻炼出来的。这种培养渠道,虽然实践性强,但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高,且可能存在专业训练不系统、经验有余创新不足等缺陷。因此,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必须突破“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3.4人才培训工作有待加强近年来,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新职工入职培训、职工业务培训、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等工作已逐步加强和完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仍显不足。培训工作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往往是视情况而定,随意性较大,且培训分工体系不够完善。培训工作在需求、性质、内容等方面,未把行政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培训、一般的素质提高培训与业务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与一般管理人员培训适当分开,存在培训与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培训工作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相对缺乏。此外,培训工作的投入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较少,加之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备,也使得人才发展规划未得到完全实施。

3.5人才发展规划的评估控制不够人才规划实施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但从目前全国无线电管理部门总体实施情况看,保障人才规划落到实处的反馈、调整机制仍显欠缺,控制补救措施尚显不足。此外,对人才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估手段也不够完备,一方面是评估体系尚未健全,检查标准不够明确,另一方面评估工作力度不够,这对于适时调整控制,考核前期工作成效非常不利。

4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提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是: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强、整体素质高的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全国无线电管理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75%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25%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战略。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4.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全面把握“三管理、三服务、一重点”的指导思想,以培养“三型一尖”人才为切入点,切实构建高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创新人才机制和优化人才环境建设,加快调整人才结构,综合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无线电频谱重要战略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促进无线电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2基本原则无线电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以“重视基础,立足长远;覆盖全面,突出重点;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创新机制,完善环境”为基本原则,着力创新机制体制,营造良好环境,建设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重视基础,立足长远。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支持国防建设的重要职责,应该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重视人才队伍基础培养,坚持打造技术合格、素质过硬的无线电管理专业人才队伍;需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自身职责,立足长远,统筹安排,打造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实力。覆盖全面,突出重点。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重点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核心凝聚力,进一步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立足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着眼于国际高新技术发展前沿,打造高端人才引领发展模式。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优化结构设置,秉持人才队伍类型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结构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引领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迈向发展更加合理、路线更加明确、实力更加雄厚的新层面。同时,人才管理上坚持科学管理,做到科学引进人才、科学培养人才、科学输送人才,为人才长期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完善环境。要坚持引育并重,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根本,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管理环境,强化人才培养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到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4.3保障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外,还要有一系列坚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因而,要进一步探索人才交流和引进机制,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和交流制度,实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而且还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队伍、行政执法人才队伍和宣传工作人才队伍;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确保相关经费投入。

5结束语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无线电;管理技术;安全性;挑战

引言

伴随着新兴高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也有了发展迅速,我国的无线电管理机构也在逐步添置引进一批无线电管理技术装备,相关的检测管理工作也开展起来。目前,无线电内需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该技术引进发展速度日趋加快。

1无线电引进的客观需求

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国外公司,伴随着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已经拥有大批的无线电核心知识和技术储备,一系列性能高、质量高的产品也已经研发出来了[1]。和这些国外公司相比,我国国内企业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相对缺乏,这样就导致了在关键设备方面只能靠进口来解决问题。同时,虽然国内部分企业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全国产化设备,但是由于相互缺乏良好的协作和交流,产品也相对相似,一些良好的合作机制很难形成,尤其在产业链和产业分工方面。根据目前的市场调研,尤其是做系统集成的合同,主要使用国外产品集成,国内目前主要做总承包,市场上份额虽大,但是辗转付给外国公司的收入占到80%,这样,目前市场调研发现国外品牌的实际市场占有率依然非常高。而且调研还发现,市场占有率更高的是检测设备,多数的高端设备几乎都是进口产品。针对我国在无线电管理技术设备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情形,相关科研院所、厂商应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无线电技术设备,从而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2无线电引进方面的挑战

根据记载,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技术手段,通过对用于防空系统的伊拉克新型计算机打印机提前设置更换了植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造成了伊拉克防空系统瘫痪的严重后果。针对于这类严峻的情况,我国对技术引进的安全方面认识比较滞后[2~3],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军事和经济安全方面认识有待提高。目前,在信息化战争中,无线电频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个方面在战场上核心便是无线电频谱的使用权和控制权。这样给我们的警示是,要在在引进设备中防止敌人采用设置监控跟踪系统进行的防御和侦察等活动,防止潜在的无线电跟踪监控,因为这样的话,信息系统性失控的风险会大大增加。(2)对无线电技术引进中监管方面相对滞后。此外,我国在无线电引进过程中,在监管机制建设方面明显滞后,这里突出表现为:①在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开发力度方面和深入研究方面相对滞后。而目前国外正在加大力度开发这些稀缺频谱资源,以保持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②针对无线电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滞后和不完善的现状进行改善。在安全管理机制中风险预警和控制水平都较低,并且在监管手段上,主要依赖的行政手段中预防性监管措施相对比较缺乏;在技术监管上,还有待加强日常无线电监测和分析工作。③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体制方面也不是很顺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无线电管理效力削弱了。(3)在无线电人才培养和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针对目前现状,国外的产品不能仅仅简单的引进来,更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消化吸收这些产品并创新出自己的品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加大无线电引进过程中的企业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3无线电引进的政策支撑和技术储备优势

推进无线电管理监测网络、调度体系互联建设,加强监测工作协作,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迫在眉睫。(1)政策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我们要积极推动,同时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配套,以及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法立项工作我们要适时推进。各地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线电引进过程中的管理条例及其他规章制度要积极有效出台或完善。过去管理工作的过失和经验既要总结,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机制也要进一步理顺从法律层面。此外,也要与无线电相关的国际法方面的对接,确保我国具有合法话语权。在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对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作了修订,在此,各种流程要积极深入完善和规范,无线电引进过程中的各种执法程序要进一步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要进一步规范。无线电管理的宣传工作机制我们还应该要完善,继续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如“世界无线电日”、“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等。(2)技术储备。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引入,使得我国在某些领域也具备一定的研发制造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国产化的监测测向系统,频率台站管理系统,以及无线电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国产设备在无线电管理领域应用的影响力也随之加强了。随着国产产品质量和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设备在所有频管装备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国内无线电管理技术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也逐渐形成了。在无线电技术引进中,国内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情况,提升自己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已经开展将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空对地)的相关工作,对2483.5~2500MHz频段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划分,为将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积极努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在航空移动通信与导航议上,对960~1164MHz频段上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保护也圆满实现了,国家利益得到维护。(3)研发投入。考虑到国内无线电监测设备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并且国外设备价格昂贵,售后服务费用高昂,在前沿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资金投入方面我国应该重点关注,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在重点核心设备方面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国外厂商,无线电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需要有效推动。当然,我国研发的后劲会更足,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已有固定监测站1000多个、移动站上千个、可搬移设备1000多个。此外,无线电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应用正以其强劲的力量影响着整个世界。“互联网+”、物联网、“宽带中国”、《中国制造2025》,实现这些战略目标,都要依靠无线技术和无线网络,今后继续加大投入研发。对于无线电频率的需求,支持重点行业信息化发展,围绕“宽带中国”、“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国家重大工程等进行频率规划跟踪研究。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频率规划和宽带数字集群专用系统频率规划。条件成熟时,配合LTEFDD牌照发放,核配相应频率资源。450~470MHz、3.5GHz频段IMT系统频率规划研究及相关试验等工作也需开展。

4小结

本文探讨了无线电引进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无线电引进关系到我国无线电事业的科技发展,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无线电引进方面的各种挑战,并完善政策和资金支撑力度,使无线电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牛,楼才义,徐建良.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尹伟.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讯技术,2004(1).

[3]王海涛,刘晓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进展及应用[J].电子世界,2005(3).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4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electricity,as a commodity,enters into the market,while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both a large energy production and a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ne loss and the impact factors of public management of line loss,and discusses line loss management problems of public areas in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finally proposesline loss management measures of public areas in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关健词:公用台区;线损管理;供电企业;管理措施

Key words: public platform region;line loss management;power supply enterprise;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239-01

1线损的构成

线损-电能从发电机输送到客户需要经过各个输、变、配电元件,这些元件都存在一定的阻抗,电流通过这些元件就造成一定的损耗。

2线损的分类

2.1 技术线损――公用台区技术线损主要由以下构成:

2.1.1 变压器:铁芯损耗(铁损)和额定负载损耗(铜损)。

2.1.2 线路: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电阻损耗。

2.1.3 辅助设备:电抗器、电容器、站用电、直流充电、控制和保护装置、计量仪表以及二次回路中的损耗等。

2.2 管理线损:主要是由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及管理不善、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电量损失。呈现形式:统计线损。

2.2.1 功率因素、电压与线损的关系。

①功率因素与电压的关系:由于功率因素的不平衡造成无功不平衡引起电压偏移。根据无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当一个地区无功过剩时,电压升高;无功不足时,电压降低。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可以满足电压需求,同样在允许范围内,调整电压实现无功平衡。

②线损与功率因素的关系:A=I2Rt=2・R・t 式中:A――线损电量,kW・hP――有功功率,kW,U――运行电压,kV R――电阻, Ωcosφ功率因数,t――时间,h。

可见,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③线损与电压的关系:电网运行电压对线损的影响是直接的。通常线路损耗和变压器铜损与电压平方成反比,而铁损与电压平方成正比。

2.2.2 位移电量的定量分析与线损的关系:供电企业在统计线损的分析中往往受到线损率波动较大,使线损的分析不能够提出具体降损的对象。这主要是由位移电量产生,为了避免位移电量的产生应建立同步抄表等制度。

2.2.3 三相不平衡负荷对线损的影响: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由于用户较为分散,线路较长,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将直接增加电能在线路的损耗,这时单位长度线路上的功率损耗为:

ΔP=I2aR+I2bR+I2cR+I20×2R(1)

式中R――单位长度线路的电阻值,中性线的截面通常只有相线的一半,故中性线的单位长度线路的电阻值取2R。当三相负荷完全平衡时,三相电流相等,中性线的电流等于0,这时单位长度线路上的功率损耗为:ΔP=I2aR+I2bR+I2cR+I20×2R=3I2R如果各相电流不平衡,则中性线中有电流通过,损耗将显著增加。通过分析各相的不平衡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分析略):三相四线制结线方式,当三相负荷平衡时线损最小;当一相负荷重,二相负荷轻的情况下线损增量较小;当一相负荷重,一相负荷轻,而第三相的负荷为平均负荷的情况下线损增量较大;当一相负荷轻,二相负荷重的情况下线损增量最大。为此应经常测量三相负荷并进行调整,使之平衡,这是降损节能的一项有较措施,对于输送距离比较远的农村配电线路来说,效果尤为显著。

2.2.4 负荷率对线损的影响:负荷率是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率叫这一时间段内的负荷率。负荷率越接近一,说明负荷特性越好。提高负荷率能实现网络经济运行,降低线路损失。

2.2.5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与线损的关系:变压器经济运行是指在传输电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择优选取最佳运行方式和调整负载,使变压器电能损失最低。

2.2.6 合理调整电源分布, 缩短供电半径:线路的电阻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与线路的面积成反面,在线路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供电质量和合理的线损率,不同等级的供电半径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无限制长。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km,0.4kv线路供电半径不大于0.5km。

2.2.7 导线截面的合理选择与线损关系:配电网建设中,应除了以经济电流密度值选择导线截面外,还应考虑线损率因素的优化方案。

3线损管理保证体系

3.1 线损日常管理制度。

3.1.1 各级部门管理职责。

3.1.2 降损措施计划、指标管理。

3.1.3 指标考核及奖惩办法。

3.1.4 线损统计分析。

3.1.5 线损例会制度。

3.1.6 线损理论计算制度。

3.1.7 电压无功管理。

3.1.8 降损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及管理制度。

3.1.9 线损异常管理制度。

3.1.10 线损培训管理制度。

3.1.11 其他线损管理补充办法。

3.2 电力营销管理相关制度。

3.2.1 抄核收管理制度。

3.2.2 营销业扩管理制度。

3.2.3 大客户用电管理制度。

3.2.4 用电检查和营业普查制度。

3.2.5 自用电管理。

3.2.6 电能计量管理制度。

3.3 线损管理的人员素质保证:职业素质和业务素质。

3.4 线损管理的监督保证: 常态监督;专项监督;其他。

3.5 线损管理的激励保证: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 山区 节能 线损 管理

一、建立管理机制,确定线损目标

为切实做好线损管理工作,公司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制订了《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三分线损考核管理控制程序》、《配网电能损耗管理办法》和《尤溪县供电有限公司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完善了公司线损管理和考核体系。对线损管理按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次,实行分步实施。

二、建立线损管理的组织体系

节能降损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实现全过程管理。按 “三明电业公司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三级节能降损管理网。

⑴由公司经理为组长,分管生产的副经理、生技部、调度所、营销部、变电运行部、输配电部等部门的相关主要人为成员,组成公司一级节能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公司开展节能降损管理工作。节能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兼) 职线损专责人,负责处理全公司节能管理的日常工作。

⑵调度所、营销部、变电运行部、输配电部等部门领导为组长,各相关班组负责人为成员,建立第二级(部门)节能管理网,负责开展本部门并协同全公司的节能降损管理工作。在本部门配备专(兼) 职线损专责人,负责处理本部门节能管理的日常工作。

⑶调度所、营销部、变电运行部、输配电部等部门的相关班组,应建立第三级(班组)节能管理网,负责本班组并协同部门开展节能降损管理工作。

三、加强线损过程控制,杜绝人为线损波动

为了保证线损的准确计算,并且有针对性地处理存在的问题,公司进一步规范了抄表时间的管理,公司对联网电站、变电站关口计量点、专变用户、乡镇普通用户的抄表时间进行了重新确认,从源头上减少因抄表时间变动造成对线损统计准确度的影响。建立严格的正时抄表制度,并强化考核手段,特别是重点用户和大用户按每月的抄表顺序及时间进行,不得随意变更。

四、分压分级管理,落实线损指标

1、按“三分线损”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将本网分为三级管理。A、线损领导小组、生技部负责全网的损耗;B、35KV及以上网损(含主变损耗),由调度通信中心负责,变电运行部配合;C、10KV及以下损耗,由营销部负责;分级针对线损大的部分进行分析,找出损耗偏大的原因,有针对性采取对策,落实责任。

2、分解目标任务,层层下达线损指标。年初,生技部根据各部门及各供电所实际情况,分别测算下达其相应电压等级线损指标,各部门及各供电所再分别下达各责任人各台区的责任线损指标。

五、加强线损考核,充分调动员工降损工作积极性

公司出台线损管理考核办法,从而完善了公司线损的考核体系,每月、每季度对生产技术部、营销部、调度所、输配电部、变电运行部及各基层供电所进行责任考核,做到奖罚分明。通过绩效考核,提高了各部门对线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了线损管理水平,并保证了线损指标的顺利完成。

六、公司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

公司制定《线损分析例会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对上季度各级线损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责任部门、责任人。会议召开后,生技部及时完成会议纪要并下文,布置下一季度的线损管理工作。公司还要求部门每季度同样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并将线损分析情况及时上报公司生技部,公司线损领导小组及时了解基层线损管理的工作动态。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三级线损分析活动,落实责任单位,查找线损波动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严格控制线损的不正常波动现象。

七、加强技术管理,开展技术降损

1、规范计量管理

强化对计量表箱、封钳、钳印的管理力度,彻底整顿计量表箱管理中不规范管理行为,通过台区计量普查整改后,统一加锁、加封,做好使用记录,抓责任落实,同时对到户计量的电表小表盖加封、计量箱的加封加锁,完善到户计量管理。

2、加强电网经济运行,加大电压和无功管理力度

公司加强了电网规划工作开展,合理规划安排尤溪电网建设,以优化电网结构。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尽量使导线处于经济运行状态,认真搞好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降低主变损耗,做好电网经济调度。加强无功力率管理,提出在不同季节要采取不同利率考核标准,实现电网无功就地平衡,降低线损,确保电压在合格范围。

3、推广使用新技术

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农网改造、县城电网工程,淘汰了部份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开始大力推广使用S11-M型配变,优化了配网结构。城镇居民用户抄表已逐步推广采用集抄系统,安装了低压电力载波自动抄表系统,用户均安装低压电力载波表,安装居民远程抄表系统,不仅解决日益庞大及分散用户用电数据的抄收、存贮、统计分析,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电量损失,还可通过对客户用电异常情况进行监测,防止窃电造成电量损失,真正做到从主、客观上杜绝电量损失,降低线损率。

八、专业管理的改进方向

1、继续落实线损“分线、分压、分台区“考核管理机制。对线损高的要查明原因并降低线损,按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

2、结合我县的小水电优势,加强小水电管理与无功考核,及时移峰填谷,合理调节水库放水时间,缩小最高负荷和最低负荷的差距。

3、加强无功管理,努力提高功率因素。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网上无功功率的传输,改善供电电压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继续提高电压质量,通过调整变压器高压侧的分接开关,在电压合格率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以降低配网损失。

5、调整变压器的各相负荷,使之保持平衡,以降低线损。

定期地进行三相负荷的测定和调整工作,使变压器三相电流接衡。在用电高峰期定期对配变负载情况及三相不平衡度进行测量,发现配变重载时,应及时提出改造计划,配变负荷三相不平衡度超标时,采取对低压负荷进行切割措施。

6、定期对各条线路进行理论线损计算

理论线损的计算,为管理线损提供了依据,为此应尽可能提高理论线损计算的精度。对理论线损高的线路和无功缺少的变电所,优先组织实施。

7、加强计量装置的巡视、维护工作

提高计量装置的完好率,防止因故障引起的计量差错而影响线损,做到定期抄表,定期轮校电能表,定期检查电能表和互感器,消灭三错:错接线、错抄录、错倍率,做好分线、分压电量平衡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8、装设防窃电的电能表、电量监视器

同时,联合公安部门加大打击偷电的力度,不定时到计量点现场抽看,对怀疑有问题的用户采取突击检查与反复检查及一月多次抄表等做法,大力开展用电营业普查;对发现有问题的表计立即校验;对检举窃电者采用保密及重奖等方法。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6

关键字: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对策、安全

TM2

一、线损管理概述及重要性

1、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率是衡量线损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线损率的高低与电网结构的合理性。

2、运行的经济性、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以及管理的科学性等有密切的关系,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线损率是所有供电部门所面对的主要工作和长期任务。这项指标涉及输、变、配、用等各个环节,其水平的高低是对供电企业规划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营业管理、计量管理等诸多方面综合管理水平的考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科学、严密的线损管理体系,是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在电网中产生的线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的铁心损耗和在绕组电阻中的损耗,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电阻的损耗,高压线路上的电晕损耗,一般及以上才考虑串联和并联在线路上或变电站内的电抗器中的损耗,架空线路绝缘子表面泄露损耗和电缆线路和其他电气设备的介质损耗,变电站直流充电、控制与保护装置、计量仪表以及二次回路中的损耗,其他不明损耗。

二、我国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现状

1、线损管理现状

电能作为一种可以市场销售的商品,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方式是确保其能够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关键,所以需要在营销工作中选

择先进的营销方式。但目前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线损管理工作还没有实现动态管理,不能有效的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所以需要根据用电客户的实际需求,做好需求管理,做好降低线路损耗的工作。

(1)技术落后

目前由于电力用户的增加,用电量的上升,部分没有改造的线

路其承载能力较弱,一旦用电高峰出现,则会导致线路出现超载的情况。部分供电所在供电用户增多的情况下增加了供电面积,但却没有对自身设备和设施进行更换,这样就导致线路顾承载压力加大线路中三相负荷在设置时缺乏科学性,有的技术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对线路进行安装,线路连接处存在着松动的现象。

(2)供电企业线损产生的原因

电力传输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导线和变压器等一系列的设备才能完成。而当电流经过每一个设备时,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电阻,所以电能损耗的发生避不可少,特别是在电压较低时,这种损耗则会更加明显。电能传输过程中需要变压器和电动机,这两项电气设备在工作中需要磁场的支持,而只有电流做功情况下才能产生磁场,所以电流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是无法避免的,线损的发生具有必然性。

(3)线损管理

管理线损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线损的增加,这与制度和人员素质具有直接的关系在,目前电力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却存在制度上的滞后性,这就导致制度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匹配。

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采用多种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失在供用电系统中有许多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不仅消耗有功功率,而且需用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如果不采取其他补偿措施,这些无功功率将由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的发电机供给,无功的输送必将造成电能损耗,所以应采用多种无功补偿设备并采用多种无功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

采用无功补偿的方式:应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这样就能达到降低线路损失,降低线

损率的效果。

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电网运行电压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系统和用户能否安全经济供用电的大事,它是电能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衡量尺度,电压过低或过高都将给供用电设备带来危害和增大电能损耗。因此,把供电电压控制在规程规定,电压允许偏移,的范围,是一项技术降损的重点措施,即改善电压水平,就是要根据负荷情况使运行电压处在一个经济合理水平,可以采用(1)分流负荷,降低线路的电流密度新建或利用变电站剩余出线间隔,对负荷大线路进行分流改造,通过增加线路出线的方式降低线路负荷,从而降低线损,更新高损主变,使用节能型,选择低损耗变压器入网,保证经济合理的运行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中的重要设备。(2)提高计量准确性,对新客户及新的居民小区采用误差小、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合理设置计量点,逐步更换淘汰型电能表,减少计量损失。

3、对专线用户安装具有失压功能、宽量程、高精度的多功能电子式电子表;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健全线损管理网络,并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在制度中明确部门的分工,细化到每一个线损管理人员,不断完善线损承包考核制度,加大线损考核力度,做到奖罚分明搞好线损分析统计,每月进行兑现奖惩的管理制度,及时处理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检修,及时清除线路障碍,提高检修质量,以减少线路漏电,降低线损率,加强抄核收管理,堵塞抄核收漏洞,确保电量统计正确。

4、加大对职工反窃电技术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职工的反窃电技术业务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探索,建立降低线损的管理模式,使线损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结语:

各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都很重要,存在的问题较多。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不断地对线损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研究,得出管理对策和方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而达到将降低线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秀红.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J].消费电子,2013,(24):178-178.

[2] 施启活,黄廷谢.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7.

[3] 吴竹媚.试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J].广东科技,2010,(2):121-122.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抵押线损管理 供电企业 经济效益

一、供电企业要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线损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供电企业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监督完善”的原则,在本企业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组织保证体系,按照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线损管理工作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不同的层次。由供电企业的局长、分层生产技术、电力营销的副局长以及总工程师组成企业线损管理组织的决策层,具体负责决策全局线损工作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协调横向关系,解决线损工作中的重要难题,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及时制定本企业全年线损指标的计划,完善线损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部署执行的措施、方案等,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对线损管理过程中带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整改方案。有生产技术、用电营销、计划、调度、计量、财务等有关部室负责人组成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组织的管理层,负责实施跟踪线损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实时管理,加强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线损、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及监督,查处线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制定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使线损管理工作在管理层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供电企业要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的各项职责和指标考核体系

供电企业要建立健全线损管理科学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深化和细化线损考核的各项指标,使岗位有职责、人人有压力,实现对线损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监督。一是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职责的范围、职责,权限以及相关工作的方式和流程,确保对线损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二是抓好理论线损的计算和实际线损的分析,采取分线、分压、分台区管理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线损考核指标,将线损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一个人,使线损指标管理实现全过程的的可控和在控状态。三是要制定线损考核奖惩制度和考核标准,如《线损管理考核奖惩制度》等,线损指标的完成要与各个部门和每个职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即与每月的工资、奖金相挂钩,加大对线损的奖惩力度,充分调动职工搞好线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供电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线损分析会议

供电企业每月要定期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对诸如线损波动较大的特殊情况要不定期地举行。会议要对各个单位上报的线损报表和材料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及其掌握全局的线损波动情况。在召开线损分析会是要针对线损管理指标的有关内容做好对比和分析,既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对比、本月线损与同期线损的对比等。要从电力网结构和布局是否合理、电力网线路是否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配电变压器是否在低负荷率或者电力网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等情况进行线损指标的分析。抄表人员是否消除因负载、时间、抄表时差等变化形成的线损波动现象、是否进行电能的平衡分析,是否监督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提出下一步解决的办法,指明降损方向。对于线路运行良好,线损稳中有降的线路,要善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同时要写出月度线损分析综合报告和会议记要,以便在下一次线损分析会上进行对照检查,看其措施是否落实,线损是否降了下来,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

四、供电企业要进一步抓好电网建设与改造,优化电网结构,积极对配电、变点设备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努力探索技术降损的新路子

(1)加强电网的规划设计、优化网络布局,使电网结构更加趋于完善合理。按照电力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合理确定各级电压等级的供电半径,对城市配电网络进行配网自动化改造,合理确定各级电压等级的供电半径,对城市配电网络进行配网自动化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2)优化无功规划与建设。在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在10千伏路上进行了分散补偿,对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进行就地补偿,对低压网中容量较大的电动机采取随即补偿方式。重视新型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针对配电网络长期以来存在电压质量差和线损大的问题,合理在配电网络中采用并联荣性负载方法来补偿无功功率,采取实时监控、自动补偿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并根据无功变化,实现准确,快速的动态无功补偿。重视配电网线路无功自动补偿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安装部分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电容器组,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3)重视节能配电变压器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对新用户在选用变压器时按变压器负载率在40%~50%范围内选择,并尽量选用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

五、供电企业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电能计量的管理,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

电能计量管理是供电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也是线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优化计量装置。对变电站及大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选用带数据通信接口的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对于用电量较大的工业用户选用磁卡式预付费电能表;对配电台区推广使用具有防窃电功能智能型计量箱;对低压用户在新装时选用电子式电能表,重视配网自动化及其远抄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要结合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配网分段开关处加装计量装置,利用其信息通道实施远程抄表,以计量配电线路间的互供电量,以便于实行线损的分线统计考核。为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要注重把好“四关”,即电能计量装置的采购关、效验质量关、安装质量关、运行维护质量控制关,保证计量的准确性。电力系统计量装置由计量表计、互感器及二次连接导线组成,计量管理要加强这三方面的管理,要真正按照计量管理规程的要求来做。

六、供电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

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的管理,积极探索电力营销措施,引导电能消费者改变用电方式,使电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加强用电管理,要积极开展用电稽查和营业普查工作,要严格抄核收制度。统一抄表时间,统一复核时间,统一使用微机开票。同时要经常开展用电营业大普查,加大电力执法力度,把偷漏错造成的损失找回来,降低线损。加强电力营销规范化建设,要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营销管理。建设好和利用好电力管理系统和语音客户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咨询服务,使电营业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总之要强化用电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线损。

无线电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原因;措施

前言

近年来,由于用电量的增加,电力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电力线路在不断升级改造过程中更为合理,而且在布线上更具有科学性,线路的结构也开始更加规范,电力线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线损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需要加强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线损管理现状

1.1 电力营销不能和电力管理共同进步

电能作为一种可以市场销售的商品,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方式是确保其能够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关键,所以需要在营销工作中选择先进的营销方式。但目前在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线损管理工作还没有实现动态管理,不能有效的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所以需要根据用电客户的实际需求,做好需求管理,做好降低线路损耗的工作,加强线损管理。

1.2 管理制度和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仍然沿用以前的制度,不仅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而且在实行标准化的管理,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这就导致很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缺失,对工作的热情度不够,在工作中缺乏斗志,不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中。

1.3 技术落后

目前由于电力用户的增加,用电量的上升,部分没有改造的线路其承载能力较弱,一旦用电高峰出现,则会导致线路出现超载的情况,当超载功率达到一定限度时,电线则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部分供电所在供电用户增多的情况下增加了供电面积,但却没有对自身设备和设施进行更换,这样就导致线路顾承载压力加大。线路中三相负荷在设置时缺乏科学性,影响电线正常进行工作。再加之技术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对线路进行安装,线路连接处存在着松动的现象。

2 供电企业线损产生的原因

2.1 技术线损

电力传输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导线和变压器等一系列的设备才能完成,而当电流经过每一个设备时,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电阻,所以电能损耗的发生避不可少,特别是在电压较低时,这种损耗则会更加明显。电能传输过程中需要变压器和电动机,这两项电气设备在工作中需要磁场的支持,而只有电流做功情况下才能产生磁场。所以电流传输过程中电能损耗是无法避免的,线损的发生具有必然性。

2.2 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线损的增加,这与制度和人员素质具有直接的关系在。目前电力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却存在制度上的滞后性,这就导致制度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匹配。同时供电企业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长期以来缺乏竞争的意识,工作人员对工作积极性不高,自身素质提升较慢,工作态度不严谨,导致线损管理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3 加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管理降损

3.1.1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首先完善制度。制度要有针对的进行,切实解决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要参考大城市和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制度。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责任到人,根据制度,有效展开管理工作。

3.1.2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首选要做好现有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线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必须加强专业业务这方面的培训,可以组织人员到先进的企业单位考察参观,进行学习。在工作过程中,也要不断总结。

3.1.3 制定合理的考核措施。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开合措施的实施,将培训成果和工作考核挂钩,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实时监督,不断的督促工作人员进步,让线损管理工作人员在劳动中得到肯定,有所收获。

3.2 加强技术降损

3.2.1 配电网络的改造。现有的配电网络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电路有较大的影响。例如低压输电线的横截面积如果达不到的话就会产生较大的损耗,还有一些地方出现迂回供电的问题,从技术层次来看,还有很多不合理的配电网络的问题,改进工作的实施也很有必要。

3.2.2 合理无功补偿。无功率补充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在无功电网中电流流动所产生的损耗,所以其设置十分有必要。所以要统计现有的配电网络和设备,对负荷较大的用电单位进行集中补偿,而线路分散的电路要将集中和分散两种补偿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升电网的质量,减少电能的损耗。

3.2.3 提高计量装置的精度。供电企业的销售量受计量装置精度的直接影响,因此保证计量装置的精度是一个关键工作。所以要对我市的计量装置进行整理和统计,淘汰落后的不精确的装置,统一使用新型的精确计量装置,尤其是普通的照明用户,计量表的精度一定要保证。至于用电负荷较大的大型单位,要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计量表。

3.3 做好运行降损工作

3.3.1 计量装置的管理。核对用户用电量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计量装置,因此要做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在安装计量装置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把握好每一个安装环节,保证计量装置在安装后的正常运行。在安装结束后的使用过程中,不能置之不理,要定期进行校验,从而保证其以后工作过程中的准确度,对于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计量装置要立即更新换代。当计量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时候要及时进行维修,尽量减少维修期间电量的损失。

3.3.2 严厉打击窃电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企业加强了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强化了窃电管理工作的落实,但窃电技术也在不断的变换花样,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线损率也呈上升的趋势。所以需要加强对窃电行为的管理,加强对用户检查的力度,对用电数据进行分析,针对线损率的高低进行集中整治。

3.3.3 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为了有效的减少电网运行过程中线损的发生,则需要加强对运行状况进行管量,做好监测工作,及时对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整,保证各个环节都能够畅通运行。同时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将检修工作进行具体的落实,从而有效的避免故障的发生,减少由于故障所导致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生的机率。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能源的出现,使供电企业面临着严竣的形势,这就需要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节能措施,从而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欢.关于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及其降损对策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徐景升,高涵冰.供电公司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

上一篇: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范文 下一篇:学校保护的主要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