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7 16:43:57

第二课堂管理

第二课堂管理篇1

目前,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第二课堂的功能作用基本都定位于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上,还没有与该专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更没有与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第二课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普遍存在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缺乏专业老师指导、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缺乏科学评价与激励等问题。

1.教学缺乏系统谋划。目前,第二课堂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后面的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而很多学生由于自身主动性较差,再加上相当部分社团本身就只是徒有其名,没有实际活动,以致很多学生在后面的三个学期中基本只有课堂学习。

2.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目前,第二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由学校、教学院系两级学工部门、团委负责安排,由学生会或班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没有专业老师指导。这样一来,导致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质量保障。

3.参与学生覆盖面小。目前,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由学生会干部、班干部包场,实际参与学生数很有限,覆盖面小,无法让全体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受益。

4.缺乏相应的评价与激励。目前,对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既没有开展针对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的过程分析与评价,也没有开展面向活动参与者的状态、优缺点、改进方向等的分析与评价。由于缺乏评价与激励,学生完全凭兴趣和个人感觉参与活动,直接影响参与人数以及参与质量。

二、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几点建议

既然第二课堂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那么,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将其作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将其从后台推向前台,由配角变为主角,使其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利用。

1.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要想科学有效利用好第二课堂,就应对其功能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形式等均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与第一课堂进行统筹策划与安排。

(1)在功能定位上,可以根据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特点进行一个相对分工。

(2)在教学内容方面,第二课堂可以进行环境与职业认知、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的教育与训练。其中,环境与职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形势教育、实习与就业辅导等;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等的训练。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案策划与组织实施能力、现场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等的训练。专业素养训练主要包括: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等素养训练。

(3)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晚会、竞赛、社团活动、参观考察、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实现。

(4)在时间安排方面,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素养形成规律,结合第一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2.对第二课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策略。一是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即针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利用,确保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设计的科学有效。二是建立学生参与评价体系,即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次数与效果等,分单项、学期、学年以及在校总体表现等分别进行评价,目的在于确保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以及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今后能更好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打下基础。如对比赛类活动,一方面,通过设置单项奖,并在活动结束时及时到位的形式对参与者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在活动结束后,应分别组织开展活动总结和参与者个人总结,即要对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效果等进行系统总结与评价,引导和帮助组织者反思活动过程,积累经验教训,为下次类似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也要帮助参与者正确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其对症下药,加以改进。对综合表现突出、效果较好的,给予学期、学年、大学期间实践积极分子、优秀实践者等荣誉称号。同时,评价结果计入学生档案,既作为其学期成绩的一部分,又作为其参评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的重要依据,还作为优先推荐其实习、就业的依据。

3.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指导。一是为第二课堂配备足够的专业指导教师。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指导,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为全体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能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提供保障。具体可以单个活动项目为对象,视活动大小配备1~2名专业指导老师。也可以活动类型、小组或社团为单位,配备2~3名专业指导老师。二是加强指导老师的选聘、考核、与激励管理。第二课堂指导老师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还必须拥有较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学生工作。具体选聘程序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推荐,再由专业教研室考查,报院系批准。对被聘为第二课堂指导老师的,应给予其适当的课时外津贴或项目指导津贴。当然,还应定期对指导老师进行考核与激励。如可参考第一课堂学生评价的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态度、方式、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价,一是帮助指导老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指导工作,二是敦促指导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确保指导效果。对被评价为优秀的指导老师,可作为老师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的重要参考。

第二课堂管理篇2

[关键词]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 管理

[作者简介]徐畅(1964- ),女,湖北孝感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海南 海口 571127)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54-02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两个核心问题。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长远之计,除了注重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培养外,更应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此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着对学生熏陶、浸染和引导的作用,重视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管理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一、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堂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呈现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有别于以接受知识为主的显性教育的第一课堂。以活动方式呈现为主的第二课堂,更加强调学生自我成才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更加注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力求最大限度地契合学生的自身条件、专业基础和主观意向,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唤醒其生命意识、价值意识和职业意识,并使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进才干、树立职业理想、磨砺品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任务。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职业迁移能力、劳动认知等综合素质,配合第一课堂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应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管理方法。笔者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结合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特点,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1.模块一:入学导向教育。根据高职学生教育的总体安排,入学教育在军训期间开展,教育内容依据每年入学教育的实施方案来制定,主要为安全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学校制度和校史校情的学习。

2.模块二: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志愿服务、守法意识的教育,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形式包括开展升国旗教育、诚信教育、自强之星评选、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勤工助学等志愿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等。

3.模块三:职业迁移能力教育。职业迁移能力指职业者可以适应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职业变动的通用技能,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和适应能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演讲、辩论、书画、征文、信息技术、英语翻译、创业培训等系列比赛,加入学生社团组织,参加校内外文艺演出和比赛,参加其他职业素质教育等来提升职业迁移能力。

4.模块四: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身体健康十项标志和心理健康的判断要素,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参加体育竞赛、礼仪操比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无偿献血等。

5.模块五:劳动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主旨,使学生更加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劳动素质教育主要在院、系、班级小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校内大扫除活动、植树活动以及为学校大型活动提供劳动技术支持等。此外,开设专门的“劳动素质教育”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若干课时的课堂实践教学。

五个模块均设有一定的学分并规定学时数,学生须在某一学年完成相应模块的学习任务,以获取对应的学分。

二、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要求

1.目标定位:以与职业岗位胜任特质相契合作为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目标的原则。总理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强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求高职教育“三对接”,即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是教学的一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第二课堂活动目标定位与产业人才需求衔接,与职业要求的胜任特质契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应秉持文化育人理念,举办能够满足大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以培育“企业家精神”为例,我院积极融入企业文化,用优秀企业文化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帮助大学生跨越从学校到企业的文化隔阂门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适应能力,让高职学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降低离职率。依据经济管理类专业性质、学生特点和就业去向,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把“企业家精神”校本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奉献、诚信、担当”等品质,把培育“企业家精神”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目标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的具体活动中,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家主持讲坛、举办职业礼仪操大赛、评选企业实习先进典型等活动,设立金融、营销、创业类等学生专业社团,搭建第二课堂的育人平台,实现“企业家精神”的校本目标。

2.建设模式:以突出职业性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创新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高职学生进校伊始就基本上选定了职业方向,学生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职业性”是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其得以发展的个性体现。第二课堂活动与突出职业性的校园文化结合,建立“实用”的校园文化基调,使教育固有的道德规范与职业教育的本色和谐统一,更清晰、具体、有针对性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课堂活动也会更有操作性、创新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必定是更为实用的学习目标和行为方式,同时,校园文化的基调也变得更加务实。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类似“三企进校文化”“鲁班文化”和“三维文化”等育人模式,打造以培养学生职业性、专业性、专题性为内容的第二课堂。近年来,我院构建了“三企进校”文化育人建设模式,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加大文化育人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企进校”即通过“企业家进校园”“企业进校园”“企业优秀文化进校园”的途径进行校企合作育人。“企业家进校园”就是让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职场精英进校园,引导、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用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影响与熏陶学生的品德修行、创业就业观念;“企业进校园”就是让企业资金、企业实体、企业品牌等进校园,通过举行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建设汽车模型收藏馆、企业驻校经营部等突出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实践、实战操作训练、岗位技能规范等创新能力的培育;“企业优秀文化进校园”就是让企业优秀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沟通协调精神。

3.管理机制: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第二课堂活动保障。为保障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各校实际进行保障制度机制的设计和规划。学校应以制度形式规定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的职能分工,建设一支以校内专业导师、校外职业发展导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明确各自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具体职责。出台指导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其中应将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作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做到内容模块化,以计入素质学分,实现评价的科学化。各系可以成立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中心,结合专业特色,合理规划和指导学生修学第二课堂,以及负责本系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审核、认证、管理等工作。创新学分是学院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设计的专门学分,与普通学分一同构成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规定学生只有修完创新学分和达到学分总量,才能顺利毕业。

4.考核手段:以重视过程性评价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考核手段。考核评价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个结论,而应是比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的考核评价,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导向性作用。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建立切合本校第二课堂活动实际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我院在探索第二课堂活动过程性评价时,研究制定了《学生成长手册》,将其作为学生创新学分的考核依据,要求学生每参加完成一项课外活动,必须在手册中贴出参加活动的一张现场照片,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学生可以在手册中填写学习反思,回答三方面问题:一是服务内容,包括“我今天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以及参与成员的反应、对重要事件的处理等;二是学习要点,包括“我的所做所见带给我什么感想与思考”“我学习到了什么”“对我有什么意义”“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寻找解答方式、过程及结果是什么”等;三是反思检讨,包括“这些经验对自我认知有什么改变”“我能做什么”等。学生每学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填写成长手册,并须取得指导教师或辅导员的鉴定签名。在每学期末由所在系认证中心,先审核、确认手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再录入相应学分。如果学生本学期没有完成某项内容,下一个学期必须“重修”。如此设计手册的目的在于方便掌握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活动后学会思考,记录学生的大学成长轨迹。

三、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的启示

1.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人才培养要求,应将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中,明确建设目标和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使得活动有计划、指导有方向、实施有实效。

2.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手段往往沿袭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忽视了隐性教育手段。第二课堂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隐性教育手段。发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做到目标定位有特色,建设模式、管理机制、考核手段有创新的“一特三新”,并以此为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提供支持,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使第二课堂教育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必须重视建立科学规范且人性化的考核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并不长,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做到“管理有据、管理有效、评价科学、师生诚服”,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婉婉.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对第二课堂实施学分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0(16).

第二课堂管理篇3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建构主义 英语第二课堂 探索与实践

一、 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普遍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英语教学,有些专业的班级人数较多,在40人左右,甚至更多;而很多学校还没有语音实验室的设备,无法实现单人机位的听说练习。这样就造成英语课堂上学生听力练习主要依赖录音机,一对一的口语练习机会非常少,写作训练也非常有限,最常见的英语训练是语法及阅读。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酒店管理专业对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每周4-6课时的大班授课情况下,学生很难实现酒店专业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要求。因此作为英语第一课堂的延续与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开设非常有必要。

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表现在5个方面:1.有利于巩固、消化课堂教学内容。2.对课堂内教学内容提供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照顾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习兴趣。4.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5.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丰富社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

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他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使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以扩充,而顺应则使认知结构在性质上得以改变。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不是被动的接受和吸收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主动去搜索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学习者通过相互的协商和辩论,可以使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只起到一个组织、引导、鼓励的作用,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协作,主动去探索、分析,建构新的知识。

三、酒店管理专业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多种形式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1.影视欣赏。在笔者所在的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第二课堂的实践中,曾以多种形式组织过影视欣赏:选修课、社团活动以及和一些竞赛相关的准备活动中。通过实践发现,由于直观、生动,影视欣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的启发和引导,有些学生在课后也开始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或电视。这些学生更愿意也更自信去努力听懂英语素材。一个学期之后,他们的听力理解力有较大提高,并且直接反映在听力练习中。

影视欣赏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结合;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综合效果更好。譬如:配音比赛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年级作为活动开展对象。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观看原版电影,再由学生选取原版影视作品的一个或几个片段,分配好角色,反复听反复模拟,进行对话。英语教师给予一些电影字幕、语音语调纠正的帮助。学生选的配音片段无一例外都是动画片,动画片的语言相对简单一些,对话短小一些,又比较生动,对学生融入情景、模仿表演都比较有吸引力。在现场比赛的时候,有些同学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台词背下来,模仿得极像,和原声效果非常接近。整个活动里,学生主动选择想要模拟的片段和角色,通过互相合作,努力模仿原音,建构起语音语调的知识和能力。

2.英语竞赛。英文书法比赛的组织主要是教师在社团活动课上介绍英文字母的规范写法、推荐英文圆体字贴,布置学生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评比。这次活动中,很多女生表示出了很大兴趣,通过反复临摹把英文圆体字写得有模有样,最后获了奖得到了肯定。这一过程也加深她们对于英语文字的热爱,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这项活动适合高职新生入学后开展,利于激发兴趣,规范书写。

英文单词竞赛是在某一年级中开展的,分初赛和复赛。初赛前给出教材的指定范围让学生准备,比赛采用单选题的形式,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单词识别,即学生知道单词意思就能选出答案。复赛增加了英语习语知识让学生准备,复赛采用现场作答的方式,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以班级为小组,计分得出集体比赛结果。初赛按教材出题,动员了所有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单词;复赛给予一部分学生前期学习的肯定,又以生动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

在全系英文歌曲比赛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选歌到彩排到选服装化妆,他们都主动安排,有条不紊。活动激发学生语言实践的热情,在模仿英文歌手的同时,学生得到了一些发音上的熏陶和练习。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从2011年开始参加学校技能大赛选拔。在参加学校选拔前,系部有一次初选,并组织一部分英语教师对初选后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导时间安排在社团活动课和没有课程的周五下午,指导分语音语调纠正、看图说话和听说训练几部分。所用材料都是英语教师从网络、广播、电视和报纸上获取的内容,时代感强,覆盖面广。先期训练时,对于看图说话,学生往往是看图论图;教师帮助学生对图片背后的意义进行挖掘。在这样的指导下,后期训练时,学生拿材料进行分析准备并先后进行口语表达,教师再做点评,同学之间也互相借鉴经验,学习各自的长处。这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锻炼了听说能力。最后有个别同学在苏州市甚至江苏省和全国的比赛中获奖;不光这些同学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与肯定,其他同学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受到鼓舞。

3.戏剧节活动。2015年5月笔者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尝试举办了一次戏剧节活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1)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文经典原版书目,要求学生阅读;(2)要求学生选取经典原著的一到几个片段进行表演,可以有再创作的成分。要求阅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有一定的外国语言和文化的输入,演绎片段或再创造是为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将经典原著里的人物、思想、对话再现于舞台,将“舞台”变成课堂,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中强化、整合所学知识。

学生对于活动的第一部分兴趣一般,但是对于第二部分热情很高,且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再创作。由于再创作必须建立在原著基础上,所以学生不得不认真完成第一部分的阅读。第二部分再创作展示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甚至有学生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两个经典糅合到了一起,他们再创作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老师只是对再创作的文字进行了修改。在编剧、彩排、服装准备、道具制造、最后演出整个过程里,学生锻炼了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同时精彩的演出掀起学习英语的浪潮。

四、总结

以上只是笔者所在的酒店管理专业英语第二课堂的几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还有很多打算尝试开展的形式:利用校园广播站在每周固定时间播放各种英语节目,可以是课文录音,英语诗歌,小故事,英文歌曲;利用校园内国际学生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最为常见的英语角;利用网络创建校园英语学习的微博、微信帐号,建立英语交流平台。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都是对英语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具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增强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铭玉,贾梁豫.外语教学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彭聊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史运雷.“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第二课堂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第二课堂管理篇4

通过对南京财经大学第二课堂建设现存的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二是要加强大学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三是重视任课教师在第二课堂中作用;四是学校层面要给予政策和制度,从而达到师生齐心合力,共同推进南京财经大学的第二课堂建设。南京财经大学第二课堂建设问题辅导员学生工作大学生什么是第二课堂?顾名思义,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的各类教学活动,有点像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或沟通机制,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与学共同参与,共同设计来推进学生工作。目前,南京财经大学的第二课堂,一共分7个模块,分别是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演讲沟通、综合写作、参加讲座、读书活动以及科技文化与技能,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作为南财的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我知道第二课堂的精神是很好的,是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但是不得不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需要不断修正、改进和完善。首先,我觉得学校很多老师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第二课堂,观念因循守旧,尚不能与时俱进,第二课堂建设中对学生活动干涉太多,毕竟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其次,学生组织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存在问题,目前的组织机构形式虽然存续了多年,但是弊端明显,尤其对高年级学生存在不公。再次,本校的第二课堂建设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一是辅导员,一是任课教师,他们和大学生接触频繁密切,却不能有效发挥力量。最后,学校相关部门的运作机制和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那么,针对南财第二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一、让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大学的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我觉得在大学里只有学生才能有效管理学生,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大学里老师是不宜也不该直接管理学生的。1.所有学生会(含社联、科协等组织)、社团和班级学生干部从大一开始,广范围民主选举产生。大一必须全民参与选举,尽可能网罗所有积极分子学生,给所有人公平的机会。大二、大三选举应该是相应年级以下(包括相应年级)的学生会、社团干部和班委全部参与的选举。大四也不能完全退出,可自愿留下继续给做学生干部,但是职务方面可以专门设个大四委员会、学生活动顾问之类的组织,依然可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只是真正活跃的力量是大一到大三学生。2.学生干部要享有第二课堂的奖赏和处罚权。没有权力就谈不上高效有序的管理。各种评奖评优和证书的发放权力全部下放给学生干部,各种处罚惩罚的权力也全部下放给学生干部。这些奖赏和处罚分块按照比例分配给学生会、社团和班级,要让所有学生知道学生会、社团和班委的主要干部具有明确的权力,并且坚决贯彻执行,谁也不能干扰。这样学生干部拥有了权力,就可以有效行使自我管理和服务了。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权力,必须把辅导员推上第二课堂的最高舞台学生固然可以管理学生,但是没有老师也是不行的,全局的监控和大事的计划拍板必须有老师决定和参与,否则必然会造成学生干部小团体和混乱局面产生。1.加强辅导员的权力,明确职责,工作要相对独立。既然是学生管理学生,那么辅导员就要管理好学生干部,这个管理是宏观的、统筹的,更多的是指导,只有出现意外或者违背章程和制度的情况才可以直接管理,一旦管理须一步到位,具备完全的决定权,其他人不得干预。这里的加强权力包含了和学生第二课堂有关的所有奖赏权和处罚权。如果上级部门对辅导员进行管理也要遵循一定的章程和制度。2.辅导员最好参与教学,能够代课。哪怕这个课就是开班会也要有自己独立与学生整体面对面的机会。我建议专门给辅导员设置课程,或者专门给辅导员一个工作教室,能够定期定点与学生交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是学生想见辅导员很难,辅导员想见学生更难。三、明确上课教师的岗位职责,让教师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来一直以来,教师与学生存在的陌生关系并没有改变,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教师只要在课堂上或轻描淡写或海阔天空指点一二,最后考试给个成绩,一切似乎大功告成,这种现象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了。1.课堂秩序管理完全由上课教师负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如今学校查课考勤主要靠辅导员,辅导员查课必须要趁着课间,还得征求教师同意,即使如此往往也是为了点名而点名,流于形式。所以,上课教师应该完全负责这个课堂点名和秩序,辅导员不需要直接参与,这样分工合作,辅导员和教师的威信都可以树立起来,有助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否则整天查课都查不过来,应付常规检查都忙不完,根本没心思和精力搞好第二课堂了。2.教师直接参与到第二课堂建设中来,发挥指导作用。任课教师毕竟学历高,知识面广,对学生工作指导的作用还是比较强的,所以要有制度和渠道让教师很好的参与进来,这样教师和学生也能更多的交流和了解,加上学生对教师信任度很高,可以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便于有效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四、学校相关部门机制需要完善,制度需要改变学生分院管理,学生受制于学院,学院又受制于学校,这种层层管理并没有错。但是,学校方面工作机制和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则从上到下全部会被影响,所以学校层面工作应该要做得更好,为各个学院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各种支持帮助,而不应该是单纯的管理。1.学院对学生工作的管理不应该直接管理辅导员,而应该指导各个学院工作,管理权应该完全下放给学院。刚才先说了,学生管理学生,那么学院都要放权给学生了,学校就更应该放权给学生了。现在我们的学校尤其是学生工作部门,大事小事基本都是一把抓,直接管到学生个人,出了问题又直接找学院,在考评方面给学院的压力。我觉得这个机制是有问题的,这样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管理混乱无序。2.学校要营造整个南财的良好大环境,要有一个能够互相有效交流的的和谐机制。制定的政策、制度要有所调查,有所互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学校要给全校各个学院和所有大学生搭建一个良好互动平台,从大方面大力宣传第二课堂建设,大力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课堂建设,要让所有南财学生知道,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第二课堂良好的表现足以让自己的大学精彩纷呈,从而营造整个南财人的德行,即如校训一般,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南财人,综合发展,全面进步。综上所述,加强南财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任重道远,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因为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才有更大的空间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积极探索创新,为南财更快更好发展寻道解惑的南财仁人志士将大有可为。让我们携手并肩,坚持不懈,为打造学生喜爱的,优质高效的,达到国际一流大学水平的南财第二课堂而努力奋斗!

第二课堂管理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

一、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课堂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按照学校3要求在第一课堂以外参加的社会实践、思想道德、公益服务、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活动,经校团委复核,教务科研部审批后被授予的学分。开展第二课堂学分活动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广西科技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应累计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授予第二课堂学分的范围如下表:

对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经济管理系2011级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数据如下:

大部分经管系2011级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还没达到4分的标准,这说明部分同学没有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学分的活动,导致认定的学分不够。第二课堂学分4个学分中,“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占了1.4学分,“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类”占了1.5学分,“社会实践类”占了0.3学分,“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类”占了0.4学分,“公益服务与社会工作类”占了0.4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学分大部分主要集中在“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和“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类”上。结合经管系2011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统计的数据,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类”都是0.3学分,而且大部分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类”与“公益服务与社会工作类”以及“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类”的学分差距都不大。学生们第二课堂学分的差距主要就在于“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上。大部分学生第二课堂学分不达标就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类”的学分不够。事实上,“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类”的学分也是最难获得的。参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机会较少;相对来说,经管系开展关于科技类学分的讲座或活动比较少,而且经管系的学生人数是全院里最多的,开展的活动也很难顾及到那么多的同学。因此,大部分同学的“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学分都很难达标,从而影响到了整个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

二、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与实践方法探讨

(一)加强领导,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制度,科学地调整各类小项在第二课堂学分中的比值。

(二)实施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

(三)多开展与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相关的活动,多开展有关科技类的学分活动。

参考文献:

[1]李雪梅.独立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实践[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1:27-29.

第二课堂管理篇6

关键词:第二课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行社教研室

引言

“第二课堂”是一种综合理念,即现实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国家与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个体的理想相融合的理念,建立教学与交付科学关联,发挥交付工作的积极作用;“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或沟通机制,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教与学共同参与,共同设计来推进学生工作;“第二课堂”又是一种学生成才标准和人才培养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课堂”又是一个文明,健康,科学,结构开放的个人成长空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光利于服务的综合制度结合体。从教学内容上看,“第二课堂”来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从考核方式来看,“第二课堂”无需进行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开展形式上看,“第二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学习的空间范围来看,“第二课堂”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在郑州,第二课堂是唯一家中学生网络教育个性化辅导机构,他们主要针对河南省等使用新课标卷的高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文化课辅导,在师资方面主要聘用郑州当地名校,以及参加高考命题工作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可能这样的第二课堂还是更加针对高考而言的第二课堂;那么,真正地把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第二课堂应该在大学校园里进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此我们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旅行社教研室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组织了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下文对此进行简单的概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概述

在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我们旅游管理系旅行社教研室经过各位老师的集体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针对于我们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非常非常地有必要,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旅游知识,更好地适应目前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发展形势,旅游管理系旅行社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和旅游协会带领全院的学生一起走进“大学生第二课堂”,旨在拓展同学们的旅游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充分利用丽江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广大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原则上,我们每月举办3-4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广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过得很充实,可以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既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又可以增强实践能力,完善自我。

本学期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一共举办了7期:从玉石文化到茶艺赏析,从东巴神韵到螺旋藻世界,从大四茶话会到走进景区实践等等。尽管每一期的主题都有所不同,形式也有所差别,地点也差异很大,内容也多姿多彩,学生参与程度也有些区别,具体的情况详见下表:

活动时间

活动形式

受邀嘉宾

活动地点

活动主题

参与学生

2012.5.4

玉石文化

专题讲座

玉石销售经理

模拟导游实验室

解读神秘玉石的面纱

全院学生100人

2012.5.11

茶艺赏析

专题讲座

茶艺师培训经理

模拟导游实验室

清茶论人生,煮茶论英雄

全院学生50人

2012.5.18

珠宝公司参观

珠宝公司副总经理

圣源珠宝城

走进圣源珠宝,解读玉石奥妙

全院学生80人

2012.5.27

旅游购物营销讲座

销售经理优秀导游

模拟导游实验室

走进玛卡与螺旋藻的世界

全院学生50人

2012.6.2

东巴文化实地考察

黑龙潭的优秀导游

黑龙潭、 东巴文化研究所

走进古老而神秘的东巴世界

全院学生50人

2012.6.15

实习经验交流茶话会

大四优秀实习生

文贤105

细说实习的点点滴滴

全院学生50人

2012.623

景区实地考察

 

东巴谷、户外乐园

感受东巴神韵,欢度端午佳节

全院学生50人

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收获

本学期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学校的老师与学生收获良多,也让学生社团——旅游协会在不断成长,还让丽江的旅游企业提高影响力,下面做以简单分析:

第一,参与教师方面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参加活动的各位老师来讲收获颇丰:第一,鉴于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不是丽江本地人,特别是我们旅行社教研室更是如此,所以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逐渐了解了丽江的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店等有关旅游企业的情况,让老师们更快递融入到丽江本地的人文环境;第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丰富老师们的第一手考察资料和第二首专业相关资料的搜集,有利于在未来的课堂授课中能够更好地结实实际和地方特色;第三,通过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等各个方面,为以后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受邀企业方面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参加活动的各家企业及其相关人士来讲也是非常正要:一方面让学生和老师了解了企业,另一方面也让企业了解了学生和老师,这样双方的相互了解才能让我们校企联合的道路变得更加宽广。不管是圣源珠宝城还是黑龙滩景区,不管是东巴文化研究所还是丽江户外乐园,不管是丽江茶艺师培训站还是大四学生讲述的实习企业,都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企业及其与旅游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也让众多的旅游企业了解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的教学环境、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校企联合真正实现双赢!

第三,旅游协会方面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协会,成立于2004的一个学生社团,主要有旅游管理系负责。旅游协会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面有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对内来讲,旅游协会向其他专业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发展,通过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化会员绿色旅游意识,深化会员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旅游实践活动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外来讲,旅游协会进一步落实本土化,成为一个宣传云南、宣传丽江、宣传学院以及弘扬云南民族文化的窗口,扩大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及旅游管理系对外的影响,提高外界对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及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系列展开,在全院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在丽江当地的旅游业界获得了好评,充分地发挥了旅游协会的桥梁作用,为校企联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参与同学方面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参与的同学来讲也是意义非凡:第一,参与的同学在专题讲座中用心聆听,互动过程中都踊跃发言,尤其是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参观中更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同学觉得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次特别有意义的活动;也有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学到了,真正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怎样鉴定玉石等;还有很多很多同学因为时间冲突等原因没能参加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感到遗憾,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广大学生期待着以后能有机会参加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三、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不足之处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们旅行社教研室组织的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学校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尽管没有先辈们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我们依然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变得更加精彩。但往往有些时候还是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教师团队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老师主要集中在旅行社教研室的部分老师,还没有推广到旅游管理系内其他教研室的同事,更没有涉及到全院范围内的其他系部的老师,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拓展到系内或是院内,以此来强化指导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够“采众家之所长,成活动之辉煌”。

第二,受邀企业范围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受邀企业目前还局限在丽江市的部分旅游企业,主要涉及到的是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店、休闲娱乐区、文化研究所等方面,以后可以把旅游企业的受邀范围扩大一些,比如增加旅行社、旅游饭店、古城客栈、束河客栈、民族服饰等各个方面,广大师生可以了解丽江的方方面面。

第三,旅游协会组织

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承办者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协会,在组织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期间旅游协会还承办了模拟导游大赛、辩论赛等大型活动,再加上参与的学生众多,导致大学生课堂活动举行的时候出现了活动秩序、报名受限、宣传力度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旅游协会的各位能有进行更好的活动策划与执行,并且强化组织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让旅游协会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第四,参与学生范围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学生人数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专业及其有旅游爱好的其他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推广到更多的学生中去,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影响力,让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进行得更好。

结语

尽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前行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指导教师团队、旅游企业、旅游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在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广大学生的参与支持下,我们相信大学生第二课堂能够“践”行渐远!

第二课堂管理篇7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理论依据。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注重以学生为本,关注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努力把高校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一、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关系

高校大学生在学校里,除了进行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第一课堂理论学习外,还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来对理论知识进行升华。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托,具有局限性,它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地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然而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行为实践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与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不同的一种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任何一种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是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如果说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以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主,那么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则以第一课堂理论学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正确指导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学校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辟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学生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及素质的提高。然而大学生也应该做到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去正确指导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反之,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又能深刻地反映出理论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优点与不足。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可以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之真正目的,两大课堂活动相得益彰。

二、高校第一、二课堂活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一)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活动章程,使高校第一、二课堂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目前,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无论挂靠在学校、学院哪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都缺乏系统完备的管理制度以及统一的社员培养目标和整体发展规划,甚至缺乏与学生个人具体的培养方案的衔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严格遵循学生个人培养方案进行的,为了实现高校德育目标,当下每所高校都会不同程度地开展一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环节制定的学生个人培养方案,甚至有时会冲淡其实效性,使学生兴趣偏向某一方面而荒废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够辩证地处理好第一、二课堂的关系,这就制约了高校使每一个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

如果想做到第一、二课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两大课堂性质制定一个完备的学生个人培养方案,并且健全管理制度和活动章程,使两课堂中的管理制度和活动章程完全服务于这一完备的学生个人培养方案,以达到使每一个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高校社团的成立、建设和发展大多是由学生自发、自治来进行的,管理方面较为松散。由于缺乏校级高层面顶层设计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再加上低年级的学生干部缺乏组织经验、换届流动性大等因素,使得社团无法摆脱学生社团“因人兴社,因人废社”的问题,这些使学生们失去均衡发展两大课堂的实际能力,破坏了真正意义上的两大课堂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和意义。

(二)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使得学生不能够辩证地对待两大课堂活动。

专业性指导的缺失是制约大学生正确认识一、二课堂活动的关键原因,各类第二课堂社团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为其指引方向,而不是单方面地发展一、二课堂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所以要不断引导学生立足第一课堂理论学习,然后参与到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再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去充实书本理论,真正做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一、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启示

(一)搭建“四位一体”的两课堂社团指导管理机制。

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管理中,要开启全员育人的观念,形成由校级高层面顶层设计相关政策和培养方案、由相关部处牵头、由各学生管理部门实施、由各专业教研中心具体负责的“四位一体”的联动管理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由各专业教研中心为挂靠的学生两课堂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校级高层面顶层设计和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两大课堂性质,制定一个完备的双向的学生个人培养方案,并且健全管理制度和活动章程,使两课堂中的管理制度和活动章程完全服务于这一完备的双向的学生个人培养方案,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确定二课堂社团的工作目标,规划它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一、二课堂同时并存的重要意义和明确自身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以达到使每一个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二)强化高校教研中心在二课堂社团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应该安排各专业教研中心 与相应的两课堂学生社团进行挂靠,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并学习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发展前景。各两课堂学生社团在教研中心的指导下,还可以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常态化活动。在两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次实践活动都能够超越其活动本身的表层意义,将深层意义提升到思想政治教育上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学生达到理论内化的实现,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一、二课堂的关系和发展前景,避免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出现散漫而失“神”,在内容上出现做作而失“真”,在操作上出现过于娱乐而失“效”的方向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整体规划大学生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优势互补,以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为主导,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去正确指导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整合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大学生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进程,使学生理论知识过硬,道德素质循序渐进得到提升,最终实现每一个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N].光明日报,1978-05-11 .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课堂管理篇8

【关键词】文化素质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体系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质,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包括其他综合素质,如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表达、流畅的文字、感知并且适应社会、广博的知识与传播、积极的心理素质、组织和协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借以在学校中的学习与互动,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第二课堂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堂融学生的思想修养、知识训练、学术探讨、文化娱乐等于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课堂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自由的选题内容、以小组或团队为核心的学习小组,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效激发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课堂活动适应大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活跃好动等特点,比任何行政命令、纪律约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力。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体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启发心智、涵养人格的教育,这就要求大学除智力、科学方法教育外,还需要培养他们的伦理修养、人生智慧、文化能力、健康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敏捷的思路、严密的逻辑及人文关怀。在这样的思想、理论引导下,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呈“2+6+2”的态势。即20%的学生为精英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能够出色的完成大学学业。另外20%则是学习能力稍有欠缺或者是始终对学生活动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中间60%的大群体,他们需要机会学习、需要平台锻炼、成长。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他们能够蜕变成菁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从大学生关爱成长心理援助计划、层次性学习指导计划、全方位能力拓展计划以及引导成才职业规划几个方面出发,形成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三、当前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现状与不足

(一)第二课堂活动呈现出无序的状态

目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组织者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都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与此同时,就每一具体学生而言,由于参加某一活动的不连贯,其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也就十分的有限。

(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的兴趣性充分,但系统性不强,自主性不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绪体验,认识也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应参加哪一项第二课堂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一个检查衡量的标尺。

四、加强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管理,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一)改变第二课堂的无序状况,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

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其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性的设计。 将每一活动细分为具体的活动课程单元,明晰每一具体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活动课程建设,使之成为对学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其某一具体素质的目的。

当然,实践中必须坚持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完全自主、自发参与,以具体实践体验为特征,以课余校内外组合时空为特征,还应大量利用网络时空来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评价及监督体系,强化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

第二课堂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反映大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同时强化社会认同。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都是建立在大学生诚信的基础上,以写实为主,认定为辅。评价体系也应由学生自评开始,学生互评、班团组织内公示和评价后由院系认定。这种评价和认定过程是一次很好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学分认定工作能够随时接受院系主管部门及广大学生的监督,如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等。

(三)改变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的状态,整体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第一课堂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而作为具有第一课堂补充功能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更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因此,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设计和整合,不仅能促进第二课堂子系统实现局部优化,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达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通过实现第一课堂子系统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能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杨斌. 第二课堂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陈恩. 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

[3]熊红斌. 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方法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12,5(2).

上一篇:民法典安保义务范文 下一篇: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范文